金門季刊155期

Page 1

線上閱覽 金門季刊電子書 JULY 2023 155 Vol.

CONTENTS 目錄

在金門 大家來說金門話
06
寓教於樂 遊戲中快樂學習
浯島之光 全能通才 縱橫藝壇 第八屆「金門文化獎」得主吳鼎仁 │ 02 當期專題
在地文化 獨樹一幟金門話 │ 08 趣味教學 將金門話帶入生活 │ 12
│ 16
KINMEN
母語幼教 培育新一代金門語種子 │ 20 瀕臨失傳 積極推廣創作金門話│ 26 QUARTERLY OF

職人藝象

傀儡技師、道士、法師一傳承民俗文化資產 │ 28

瞻望島嶼歲月 情懷常民生活—貼近鄉親 詮釋村史 │ 32

藝文現場

島嶼浪花 季風的磅礡力量 山與海的奏鳴曲 │ 36

描繪家鄉風情 跨海藝術饗宴 六人寫生展 │ 40

走讀社區

古崗社區活化 古建築 翻轉新風貌 │ 44

懷舊時光機

獨特食俗 緬懷先賢蔡復一 淺談金門七餅文化 │ 48

百年傳承 爐火不熄 人潮不斷 和記油條 │ 50

文藝輕旅

朝氣 為早晨注入滿滿元氣 │ 52

藝綻金門

金門縣仙洲薪傳南音社 │ 56

影像博物館

金門夏天意象 │ 60

浯島之光

全能通才

第八屆「金門文化獎」

WU,DING-REN

文|莫宸 圖|莫宸、吳鼎仁 提供 得主吳鼎仁
2

在金門樂府十多年努力學習南管,上台演奏、演唱,推廣傳統音樂。

從國中美術老師退休的吳鼎仁,長期效力於國畫、書法、篆刻、陶藝創作,對於 文化傳承具有特殊貢獻,獲得第八屆「金門文化獎」,可說是實至名歸。

教學進修 致力創作

民國 41 年出生於金門後浦的吳鼎仁,現

年 71 歲。他自幼受到家庭的薰陶,國小時受

到老師林成族對藝術的指導,加上協助父親

從事閩南古厝維修,耳濡目染跟著師傅們砌 磚、泥作、切瓷、剪花、雕刻等粗重細工,

無形中學習到許多技藝,從小累積經驗,遇 到疑難雜症總能迎刃而解,對於日後投身藝 術創作有莫大助益。

吳鼎仁民國 68 年自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美術系畢業後返鄉,在柏村國小 (1 年)、金沙國中(25 年)任教,

從事美術教育及創作,基於對鄉土的熱 愛與關懷,常透過筆墨等不同的形式, 來表達描繪家鄉古厝、鄉土風情、民俗 文物、人文及自然景觀,抒發對家鄉一 份無法割捨的情懷。

3

以浯鄉風情為題的燕尾馬背古厝,在持續不斷的創作中求真、求美。

他不斷自我充實進修,先後完成師大美 術研究所暑修結業(民國 77 年)及銘傳大學 應用中文研究所碩士學位(民國 92 年)。經 過多年來的努力,不管在書法、繪畫水墨創 作、金石篆刻、製陶創作或民俗文物等藝術 品的收藏,均極有研究與心得。

民國 94 年退休,心無旁鶩,致力於創作, 盡情揮灑在自己的繪畫天地超過半世紀。

多才多藝 全能通才

吳鼎仁長期進行書畫創作,舉凡書法、 繪畫水墨、金石篆刻、製陶等無一不精,且

文筆流暢,還學習南管,擅長二胡、琵琶、 笛子等樂器、吟詩唱詞,現在是金門樂府傳 統樂團成員,十多年努力學習南管,每月在

金門都有上台演奏、演唱,甚至到台北傳統 音樂館、宜蘭傳統音樂中心演出。

吳老師喜愛收藏歷代流傳金門的古書畫 家藝術品,目前收藏數量已經超過百餘幅, 考證鑑定、修補重新揭裱,所費不貲,為地 區保留彌足珍貴文化遺產,讓更多民眾一窺 這些珍貴墨寶,並印行「金門古書畫藝術」, 並以此書在金門大學開通識課程,讓學子能 了解清代金門名家或遊宦居官金門的前人手 澤遺墨。

他涉獵書法、水墨畫冊、彩墨畫集、陶 作、工藝、古字畫收藏、金石篆刻、散文、 新詩、專欄、對聯著作,作品內容多元而豐 富,品目繁多集冊列印,質量可觀,迄今已 經發表出版二十六本書籍。

浯島之光
4

其參展紀錄也十分驚人,曾應邀到台北

國父紀念館、台北市政府名人畫廊、漢城、 廈門、石獅、漳州、泉州、同安、東山及金

門文化局、文化園區、烈嶼、睿友學校等舉 行個展或聯展,參與兩岸交流活動深受好評, 因而獲得金門縣建縣八十週年文化工作獎。

縱橫藝海 揮灑勝景

吳鼎仁先是專研水墨,後以彩墨創作為

主,以浯鄉風情為題的風獅爺、燕尾馬背古 厝、洋樓建築、殘垣斷壁風土,長期沉潛藝

海,縱橫筆墨半世紀,退休後甚至遠至新疆、 西藏及大江南北采風,走遍風景佳勝、名山 大川、城市園林、村野鄉居等,行千里路、

讀萬卷書在尋找美學靈感和擴充視野眼界後, 能在書法、水墨畫創作藝術境界的提升,文 學的道路也能突飛猛進領悟真與善。

他費時十年為太武山海印寺義務修復殘 肢破損、缺失嚴重的泥塑十八羅漢。自作逾 四百幅對聯,包括海印寺安心石室、金城鎮 吳氏總家廟、古宮新建的料羅順濟宮等處所, 均可見其編撰書寫之美對嘉聯。

10年功夫 修復羅漢

他嗜讀唐詩、宋詞,酷愛以古調吟唱詩 詞而創作出現代詩百首,並集結出版;擔任 金門日報〈浯江夜話〉主筆及投稿副刊,幽

默詼諧風雅的筆調,描寫調諷世俗冷暖,表 現率真個性,妙筆生花吸引讀者迴響,更集 結數本文集出版。詩書畫三絕、製陶、金石

篆刻、南管三藝,樣樣精通,堪稱浯島全能 多才多藝的通才之士,以紮實功底,融合中 西,串聯古今,行走千山萬水,創作出的大 量作品,盡是圖畫幅幅包羅萬象、文章篇篇 膾炙人口,有超凡豁達的情懷與灑脫飄然的 胸襟。

承先啟後 實至名歸

吳鼎仁這位有著藝術家的豪放不羈與文 學家細膩筆觸的金門才子,長期不綴從事書 畫創作,成就相當受到各界肯定。藉古說今 為地方人文歷史文化內涵,表達一己之情, 寫作源於關心鄉土人文、史蹟、文物等精神 生活文化。由於他在藝術上的傑出表現,貢 獻一己之力,承先啟後受到各界肯定,而榮 「金門文化獎」殊榮。

浯島之光
5
吳鼎仁精通金石篆刻技藝。

當期專題

在金門 Kim-mn̂g-ōe

金門話,作為金門這片土地上獨特的語言,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 化,它不僅是一種溝通的工具,更是一種金門人的精神象徵。在這 個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學習到一種語言,更是學習到一種文化 和歷史的傳承。金門話的腔調優美而獨特,它彷彿帶著這片土地的 氣息,讓人聯想到風起海浪的聲音,讓人感受到金門的獨特魅力。

金門話

小朋友學習說金門話,從遊戲生活中「做中學」印象最深刻。

大家來說金門話
6

金湖國小校長 陳為信

上岐國小校長 薛奕龍 古城國小代理校長 董麗芬

全國Super教師

陳雅馨

金門閩南語方言專家 鄭藩派

大家來說金門話

湖小的小朋友校外教學綁高粱掃帚。
7

獨樹一幟 金門話

Kim-mn̂g-ōe

國家語言政策忽視金門話

作為國家語言政策的根本大法,《國家語言發 展法》開宗明義指出,立法意旨係為尊重國家多元 文化之精神,促進國家語言之傳承、復振及發展。 並且明訂「所稱國家語言,指臺灣各固有族群使用 之自然語言及臺灣手語。」、「國家語言一律平等, 國民使用國家語言應不受歧視或限制。」

讓人遺憾地,檢視《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 與《國家語言發展報告》內容,卻獨漏金門語,所 以不只議會嚴正抗議,立委陳玉珍也要求教育部與 地方政府的配合,投入資源,加強師資培訓,讓金 門話得以保存與傳承下去。

在地
8 當期專題
文.圖|楊揚
文化

湖小的小朋友校外教學親近土地學拔菜,小朋友充滿活力。

身為種子教師  創作閩南語詩詞屢獲獎

擔任湖小校長已長達 7 年的陳為信 表示,從民國 89 年開始教育部將本土語 言放入教材,第一版是由黃振良和鄭藩 派老師所編寫,民國 100 年有第二版教 材,比起第一版第二版比較活潑,國中 則是到 111 年才有,目前只有兩冊。

「每星期只有一節課,沒有複習機 會,孩子在家中也很少用到,年輕一代 的父母都不講,推動本土語言教學真的 有困難。

PROFILE

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本土語言深耕種子教師、創作 閩南語褒歌發表於金門縣政府出版「金門縣 95 年度褒歌教 學與創作專輯」、「花崗岩島的真情俺公」榮獲教育部第 一屆「用咱的母語寫咱文學創作獎」閩南語散文類教師組 第三名、母語詩發表於台南市菅芒花詩刊、金門縣國民小 學閩南語教材編撰。

其次是師資問題,湖小因有 24 班, 所以還可請到有教育部要求中高階認證 的老師,其他較小學校恐怕只能找一般 退休老師來教。」

「金門自有史以來,即隸屬於泉州 府同安縣,先民口操道地的泉州音同安 腔,單元音韻母『er(ㄜ)』與『ir(市)』

完整保存,迥異於『台語』、『漳州音』 與『廈門音』,獨樹一幟;變調規則也 與『台語』稍異,可謂別出心裁而兼具 地方特色之『金門閩南語』,不過『金

金湖國小校長 陳為信 9

門閩南語』現已在不知不覺中『台化』了!」

陳為信校長引用鄭藩派的話說,金門話比較 低頻,有其獨特音調,但是目前很多被同化 成台語腔,有些台灣來的老師要教金門話也 有困難,因為他們就是用台語來教。

「湖小現在每年有辦「走讀庄頭」請解

說員用金門話導覽,另外也舉辦演講和歌唱 比賽,也有編書或教師研習,都是希望在推 動本土語言教學能盡一份心力。」陳為信校

長語重心長的表示。

陳校長積極推動本土語言教學

陳為信校長是教育部九年一貫課程與教 學本土語言深耕種子教師、閩南語創作獲獎

頻頻,他說民國 92 年因為小朋友演講比賽,

他要幫忙寫演講稿,越寫越有興趣,一直寫 校外教學帶小朋友,走訪水頭欣賞僑鄉文化資產之美。

編撰閩南語教材讓孩子們學習欣賞人事物。

10 當期專題

上圖:透過老師的指點,讓小朋友戶外學習觀察一草一木。 左圖:校外教學讓小朋友從拼圖遊戲,學習認識家鄉的景物。

到 97 年,《花崗岩島的真情俺公》榮獲教育 部第一屆「用咱的母語寫咱文學創作獎」閩 南語散文類教師組第三名,這篇散文是寫他

小時候長大的村莊夏興的故事,得獎也讓他 得到鼓勵,才有後續一連串的閩南語創作。

《石獅爺的願望》音樂繪本早在民國

108 年就贏得泉州兩岸歌謠大賽一等獎殊榮

而大放異彩,其歌詞由陳校長和陳雅馨合寫 如下:「日一下起,清香的野氣。太湖的景致, 若新娘罩面紗簾。看白鷺絲,佮阮耳交耳。

毋管是歡喜抑傷悲,攏因尼伊。鑢安簽,撒 寡米,來止飢,這就是阮在地的好滋味。種 土豆,做紅粿,甜甜甜,通拜天公,好過年, 央望囝孫會出頭天!有時星光,有時月光暝, 石獅爺嘛也笑微微共咱保庇。手牽手,心連

心,鬥陣行。咱若心頭掠乎定,風雨攏毋驚。 手牽手,心連心向前行,互相牽成相疼痛, 作齊拚出好名聲!」

去年湖小建校 70 年,陳校長又以《成長 的甘甜》,寫下:「大山跤,太湖邊,咱的 笑聲滿山墘。父母望咱出頭天,親像秋月圓 圓圓。先生的教示斟酌聽,若 啊日頭綴咱 行,步步共咱惜命命,燒烙咱的心頭定。蜜 蜂採蜜汗那流,蚼蟻扛米攢過年,著趁少年 愈拍拚,才會愈有好名聲。盡力學習日迵暝, 健康成長滿九年。春風吹,雨水滴,向陽的 花蕊笑微微。飽仁的蘆黍滇滇滇,收成的滋 味甜甜甜。」歌詞句句寫下湖小 70 的喜悅和 成長的歡欣,陳校長用他的心血春風化雨、 築夢踏實。

11

PROFILE

上岐國小校長 薛奕龍

現任上岐國小校長、清華大學跨院國際班博士生、金 門縣國民中小學本土領域輔導團召集人、曾任賢庵國

小實習教師、教務組長、輔導組長、總務主任、垵湖 分校主任、西口國小導師兼資訊教師。

將金門話 帶入生活

文.圖|楊彧

Kim-mn̂g-ōe

為了讓小朋友喜愛金門話,上岐 國小每週有一節課四十分鐘的本土語 言課程,薛校長觀察小朋友都很喜 歡,認為很有趣,上課沒有壓力,每 學年會舉辦親子、師生歌唱比賽、閩 南語朗讀比賽,以及走讀庄頭等活 動,來加強學習效果。

認真做好本土語言教學  透過數位平台加強效果

「像過年我們就針對『歡喜過新 年』作為話題,以數位平台方式,從

趣味 教學 12 當期專題

上岐國小推展母語學習,舉辦閩南語歌唱大賽,上岐國小薛奕龍校長希望學子從活動中體驗本土語言音韻之美。 習興趣。」

開始大掃除、貼春聯、親戚稱謂、壓歲錢、 吃團圓飯等相關用語,讓小朋友可以在新年 情境中學習到如何用金門話來體驗如何過傳 統的農曆新年。」

「在文化局演講,我就會教小朋友爬太 武山,但在烈嶼演講,我就會改成爬烈嶼最 高的麒麟山,這種因地制宜對在地的小朋友 比較能感同身受。」薛校長表示。

「教學活動目前進入數位教學時代,所 以也都是用 5 G智慧學習,以及研發互動桌 遊的悅趣化學習,透過遊戲方式來學習、體

驗,小朋友在互動學習過程也比較能提高學

學閩南語從做中學 活動趣味化

去年八月文化局舉辦「閩南語教學寫作」 活動,課程就是由薛奕鳳、薛奕龍兩位老師 擔任講師,帶領小學生透過趣味化與多元化 的四格漫畫創作方式,教導學童從活動「做 中學」學習閩南語,學童們都反映良好,表 示趣味又實在。

為了配合國家政策,推動本土語文教育, 每間國小每學期都會調查一次上本土語的課

13

程選擇,薛校長說,有些學校也配合新住民 開設新住民語、原住民語,或是手語。比較 困擾的是,學生的程度差很多;此外,教學 師資也不夠,像有些國小只有台灣來的老師 在教金門話,台語腔調跟金門腔不同,老師 都不懂金門話,很難教學生。

「我覺得一、二、三年級的小朋友學習 效果較好,四、五、六年級的效果就差很多, 或許跟教材的難度或是教師的教法有關。而 且,也要看學校重視的程度,有些學校是配 給誰,誰就去上,淪為配課就無法落實本土 語的教學。」薛奕龍校長如此認為。

學生學習環境差 師資也欠缺

出生在榜林的薛校長發現,大、小金門 的金門話口音也有差異,像「北風」大金門 發「huang」音,烈嶼則發「hong」音,小 吃麻花捲,大金門稱作「繩仔股」,烈嶼則 稱為「草索條」。她說,只要用心去體會,

上岐國小的小朋友收到學習教材,大家都興高采烈。

就會發現小小的金門,其實也有一些地方音 韻不相同,十分有趣。她拿出一本張屏生寫 的「烈嶼方言研究」以佐證所言不虛。

對於縣議員董森堡、許玉昭及議長洪允 典,以及立委陳玉珍質詢要求重視金門話, 薛奕龍校長說,她也十分支持,或許應該成 立「金門話教育中心」以保留金門文化,也 應評估辦理金門話的師資認證,她認為只有 增加資源,並培訓足夠的師資,才能喚醒大 家重視金門話,都說金門話,避免被台灣閩 南語同化。

數位教育時代用 5G 智慧學習,提高小朋友的學習興趣。
14 當期專題

上岐國小校長薛奕龍,是金門縣國民中小學本土領域輔導團召集 人,她常透過生動有趣的課程傳承金門語,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

15

遊戲中 快樂學習

古城國小為推動母語扎根,保存本土語 文精髓,加強學生對本土語言的學習,擬定 實施計畫,落實於課堂外,並定期舉辦各項 本土語言與文化相關活動,包含「全民新運 動-大家講母語」闖關活動、本土語言歌謠 比賽、本土語言親子歌謠比賽、走讀庄頭活 動、及配合傳統節慶辦理各項民俗活動。

例如每逢佳節元宵節辦理猜燈謎、端午 節製作香包、冬至搓湯圓等活動,希望透過 各項多元活動提升學習閩南語的興趣,並透 過闖關、比賽活動檢視平日所學有關閩南語 聽、說、讀等綜合能力。

董麗芬

配合教育部的推動國民中小學本土教育要點政策,由 縣府頒訂「本土語言推動計畫」,校方也據以訂定古 城國小學各學年度推動本土語言教育活動實施計畫, 豐富日常生活,促進母語的傳播及瞭解語言的多樣性, 培養學生聽、說鄉土語言能力,培養學生與各族群溝 通能力,透過鄉土語言的學習,讓學生認識自己的鄉 土歷史、地理、自然與人文。

Kim-mn̂g-ōe

古城國小迎冬至搓湯圓教學,小朋友透過親身體驗, 做中學習金門話。。

古城國小代理校長
PROFILE 文.圖|楊揚
16 當期專題
寓教 於樂

開辦閩南語課程 多元學習管道

古城國小校長孫麗琪因表現優異,被陳福 海縣長拔擢出任縣府教育處長,目前由教導主 任董麗芬代理校長,學校開辦本土語的課程主 要是閩南語,另外這學期還有學生加選越南

語,因此,這學期一年級另開設越南語,未來 也會因應孩子的需求強化各種母語的學習。

古城國小每一年級只有一班,本學年度全

校六個年級共有學生 113 人,此外,幼兒園

有 87 人,目前有兩位本土語言認證合格的老 師,一位閩南語認證高級合格老師,一位閩南 語認證中級合格老師;學校規劃每週有一日本

土語言日,這一天課間活動、午餐時間會播放 閩南語歌謠、諺語、俚語等;週會時間行政人

員和導護老師儘量用閩南語報告相關事宜:第 一至第四節將閩南言融入各領域教學,上、下

課時間也請全校師生儘量以閩南語交談。

古城國小設計闖關遊戲,讓小朋友用閩南語闖關活動。 小朋友透過闖關遊戲加深學習效果。

17

每週一天本土語言日  全校一起講閩南語

此外,在 111 學年「全民新運動-大家

講母語」學生闖關活動跟往年不一樣的地方 是這次的闖關活動,從關卡的規劃設計、道 具製作、海報設計、關卡的場地布置、關主 訓練及闖關單設計,全部由五、六年級學生 主導,並於正式闖關前歷經多次測試與修正; 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從各組關主及小隊

輔和參與闖關學生的表現,看到學生自發互 動與共好的能力和素養,學生辦完活動的成 就感與滿足感表現在臉上,足見這是一場非

常成功的學習之旅。

學校表示,希望透過闖關活動,提高學

生參與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對閩南語文的學 習與應用,由國小部的全體學生參加,總共 設置八個關卡,每一位小朋友每關都要去闖,

讓孩子們在遊戲中成長

不管是否過關,均在關卡上做紀錄,失敗的 小朋友可以再排隊闖關。

設計闖關活動 大家一起來說金門話

這次活動學生共設有八個關卡,包括 「美食九宮格」、「天氣神槍手」、「動物 丟丟樂」、「數字閃卡王」、「顏色打地鼠」、 「閩寶大搜索」、「金門行透透」、「節日 對對碰」等。

董麗芬說,過去該校也舉辦過「大家講 母語」闖關活動,設計闖關評量方式,主要 是期望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以增進提高學 生學習閩南語的興趣,同時也檢視學生平日 學習閩南語的成果,並藉此增強學生學習閩 南語的自信心。

古城國小戶外教育走讀庄頭活動,找來董森堡議員現身說法。
18 當期專題

講母語闖關活動,寓教於樂,讓小朋友從遊戲中學習母語。

闖關活動由老師把關,小朋友要過關才能通過考驗。

本學期配合兒童節活動,「全民新運動-

大家講母語」也加入學校兒童節闖關活動, 活動的特色是闖關設計以古代童玩為主,設 計有沙包、彈珠、跳格子、尪仔標、滾鐵圈、 竹蜻蜓、陀螺、筷子槍 DIY、竹蟬等有趣童

玩活動,闖關遊戲搭配閩南語唸謠,像玩沙包 就要唸:「一放雞,二放鴨,三分開,四做堆,

五搭胸,六拍手,七圍牆,八摸鼻,九揪耳, 十抾起。」;像跳格子要唸:「一螺一多多, 二螺蹌跤箠,三螺學歕吹,四螺無米煮,五 螺五花妝,六螺米頭長,七螺七挖壁,八螺 做乞食,九螺九垵垵,十螺去做官。」

找回失傳的閩南歌謠

玩尪仔標要唸:「一的炒米香,二的炒

韮 菜,三的強強滾,四的炒米粉,五的五將 軍,六的好子孫,七的分一半,八的緊來看, 九的九嬸婆,十的撞大鑼。」這些有趣的閩 南語歌謠,都是四、五十年代大家小時候朗 朗上口的民間童謠,之後逐漸失傳了,後來 經前金城國中許維民校長辛苦採集,如今變 成小朋友學閩南語或金門話的入門教材。

代理校長董麗芬說,學校教閩南語,但 是學生實際使用機會少,教學與實際使用有 點脫節;這種情況和學英語一樣,把英語當 學科學習,就會僵化學習的內容,學習與使 用脫節,所以學生普遍都講得不流暢。反而 如果是阿公阿嬤帶大的孫子,閩南語講得溜, 因為在家都跟阿公阿嬤講,年輕父母帶大的 小孩金門話都講不好,差別就在這裡。

設計闖關遊戲打彈珠讓孩子體驗古早味。
19

全國Super教師 陳雅馨

自幼學習鋼琴的陳雅馨老師,秉持自身對音樂的堅持 與熱愛,將構想融入樂曲,將課程融入日常,潛移小 朋友的性靈,默化小朋友的探索。透過任教班上學生 的實地演化和表演學習,讓這首《石獅爺的願望》勇 奪金門地區的首獎,暨海峽兩岸閩南童謠大賽一等獎。

猶記得家長們親見子女在大陸的舞台上載歌載舞真情 演出,很多當場感動得涕泗縱橫。

母語 幼教

培育新一代金門語種子

文|林麗寬 圖|陳雅馨提供

「本身對母語閩南話很有興趣,巧逢陳為信校長擅長閩南語寫 作,故配合校慶,以許翼騰音樂教師的工作室重新編排,不意 獲得廣大迴響。」甫一見面,熱情洋溢的陳雅馨老師即快速又 直接地導入主題,話說從頭。

Kim-mn̂g-ōe

PROFILE
20 當期專題

帶領湖幼學生探訪爺爺的花生田。

課程融入金門鄉土文化: 種塗豆、鑢安簽、做紅粿

「將課程融合金門本地的鄉土 文化,如種土豆(花生)、拔草、 做土仁粿、鑢安簽等,讓我班幼生 實地體驗。第一次請公公來校教學 生種土豆,第二次我自己帶小朋友 去種,今年是第三次種,因之前校 園出現紅螞蟻,而停頓了些時候。」

時光列車倏忽倒回數年前。

「當時多數教師不大敢教閩南 母語,我因在台灣待過,又有閩南 語證書,就嘗試請校長先念一遍, 我再教,較不會出錯。」出生碧山 村,嫁為後沙村媳婦的陳雅馨老師 款款道出當年的念想。

教導湖幼學生製作風獅爺造型紅龜粿。
21

「音樂教師許翼騰常來學校協助教學, 他有工作室,原有一首已做好的國語版彈琴 歌譜,我深覺好聽,決意由自己和為信校長 填詞,改編成閩南語歌謠,締造《石獅爺的 願望》這本音樂繪本。」一本書的起源原來 都有其不凡的經歷和故事。

「當年參賽的小朋友現已升讀國一,學 生見面時還常追憶之前他們共同參與的點點 滴滴。」聽!風獅爺保佑我們的偉大願望, 正迴盪在耳際,以優美的旋律流瀉而出:

日一下起 清香的野氣 太湖的景致 若 新娘罩面紗簾 看白鷺鷥佮阮耳交耳 毋 管是歡喜抑傷悲 攏因尼伊 鑢安簽撒寡 米來止飢 這就是咱在地的好滋味 種 塗豆 做紅粿 甜甜甜 通拜天公好過年  央望囝孫會出頭天 有時星光 有時月光暝

石獅爺嘛也笑瞇瞇 共咱保庇 手牽手  心連心 鬥陣行 咱若心頭掠乎定 風雨 攏毋驚 手牽手 心連心 向前行 互相 牽成相疼痛 作齊拼出好名聲。

22 當期專題

上圖:湖小幼生鑢安簽懷舊教育。

左圖:陳雅馨老師(左一)與烏克麗麗樂團在湖小 70 校慶演出。

「金沙國小的蔡素瓊老師是我的幼兒園老 師,也是我第一年在沙小代課的搭檔老師,從 蔡老師身上,我學到很多幼教的理念和教導, 很感念她。第二年我又幸運考上正式教師,派 任湖幼至今。」

大學讀會計 卻入幼教殿堂

「我大學就讀會計系,但從小有教授小 朋友音樂的志趣。讀大學時,多次參加金門 學子組織的營隊,回金門教導中小學生參加 活動,結婚時曾停歇一陣子。後因陪友人報 考幼教,自己也幸運上榜,從此一頭栽入幼 教領域,樂在其中,無怨無悔。」一次無心 插柳的考試,卻成就陳雅馨老師柳成蔭的幼 教豐收人生。

「原不大樂意參賽 Super 教師的評選, 積極的為信校長卻說已帶小朋友搭公車去踏訪 榕園等地,也請家長蒞校實際參與校內各項活 動演出,讓小朋友與老輩相處和諧,讓小朋友 較接地氣,所以試試無妨。

於是才有後續 2019 年《石獅爺的願望》 音樂繪本印製 300 本的成功;才有義賣 100 本給華山、100 本給家扶中心的善舉;才有後 續 2020 年的全國 Super 教師獎的榮銜。」

一切甘甜的成果,紛紛印證在肯用心栽培幼 苗、樂求善循環的陳雅馨老師之身,絕非偶然。

23

組烏克麗麗樂團 推廣母語多處義演

「教育是幫助小朋友生活得更好的歷

程,我跟搭檔老師也都有音樂興趣,故平

日即常教班上幼生哼哼唱唱,讓音樂融合

生活,不必特別排除流行音樂。又因老師

非萬能,但老師是根,在大環境不利母語

傳承的現代,閩南母語容易消失,我希望

透過日常的不間斷講述和練習,及一再教 導學生要講求情境的語感,讓班上學生能 有一口流利的閩南母語溝通能力。」陳雅

馨認為只要老師能以身作則,就會給幼兒 帶來深刻的影響。

大同之家公益表演。

陳雅馨老師(左一)與湖幼烏克麗麗樂團師生到大同之家公益表演。

24 當期專題

「烏克麗麗是簡單易學的樂器,由我起興 教導,擴及同事、整個湖幼團隊,上至主任, 下至小中大班老師群,大家都很有默契,願 意無私撇開個人利益,長期磨合,衷心做好事 情。因班上小朋友平常多有即興的表演機會, 表演時也都很活潑大方,於是多次帶去家扶中 心、松柏園和塔后社區義演,有時還跟高中學 生一起湊合演出。」

陳老師表示,幼生牙牙熟練的唱出閩南語 歌謠,搭配輕盈活潑的舞步,映襯幼師烏克麗

麗樂團的深情奏鳴,那一段湖幼師生同台表演 的璀璨歷史,不但成就了湖幼的不朽聲望,也 成就了雅馨老師的舞台魅力。

「想當初由唱的開始,教小朋友學習閩南 母語,因不清楚教得好不好,還不敢跟人分 享。」陳雅馨回憶往事,彷如昨日。

繼第一年校慶推動農民文化主軸風獅爺曲 風後,第二年校慶吟唱「成長的甘甜」,屬於 校園歌曲;第三年則譜唱太武山「伊是咱的大 山」,讓生活周遭景觀融入課程,使課程在地 化、生活化,而以歌曲寓樂於教的帶領方式, 小朋友學習很快,也很有意義,證實是成功的 一種教導方法。當然,教師自己也要常增能、 常研習,方能教學相長。

25
陳雅馨老師(右一)與湖幼師生參與金湖圖書館「小小說書人」活動。

瀕臨 失傳

積極推廣創作金門話

文|編輯部 圖|鄭藩派、編輯部

曾榮獲教育部推動本土語言指導員傑出貢獻獎的退休教師鄭藩派指出,「金門話」具有泉州音、 同安腔;尤與同安腔調,是百分之九十九相同。他說,同安腔的母音,金門話還保持八個完整 的母音,而台語僅剩下六個,少了兩個母音。而且,金門話的變調也大不同、用詞也不一樣, 只要仔細去分辨,就可以很容易的辨別出來,金門話和台語的不同之處在那裡!

金門話再不推廣就要失傳了

金門閩南語方言專家

金門縣政府指定閩南語師資培訓師

金門縣本土教育推動委員會諮詢顧問 金門縣本土語言指導員

榮獲教育部表揚推展本土語言優質指導員, 教育部推動本土語言指導員傑出貢獻獎。

Kim-mn̂g-ōe

近幾年來,鄭藩派致力於「金門話」的 保存工作,並出版了多本金門本土教育、文 史語言相關的書籍,以及編輯母語教材,推 廣說「金門話」。他在退休前常到各校去指 導母語「金門話」教學,讓學生自小起就能 講出字正腔圓的母語,使「金門話」代代相 傳下去。

鄭藩派是金沙浯坑人,民國 85 年教育 部推動鄉土教學,他那時是中正國小老師, 被納入小組成員,從此就走上本土語言推廣 之路,99 年退休,目前他還是金門縣本土教 育推動委員會諮詢顧問。

鄭藩派 PROFILE
26 當期專題

「金門土生土長的小孩子,應該會說順

溜的金門話吧!其實不然,或許你會覺得不 以為然,但現在如果不把小孩子的金門話培 養好,以後就會消滅掉?因為小孩子看電視, 且媒體發達,跟著看電視學台語,用金門話 去糾正,因先入為主的觀念,可能糾正十次, 還糾正不了。」鄭藩派認為。

把金門話和台語混淆了想糾正很難

鄭藩派說,學校師資有一部份是台籍教 師,因為「金門話」不是他們的生活語言, 所以他們用台語、說台語。這可從學生回家 說:「哇講台語!」就可以見出學生把「金 門話」與台語相混淆;而大人講「金門話」

也不是很順、正,原因是早年到台灣讀書、

工作,受到生活的影響,融入當地的社會, 說的是台語,「金門話」的音、腔就走調了,

鄭藩派認為母語教學,在國小一節課是 不夠的,學「金門話」最重要的、且最好的 老師是父母,最好的學習環境是家庭;在學 校所學的本土語言,一節課所學的是有限的; 其次,在學校其他的相關課程,老師也能用 本土語言「金門話」教學,才有辦法讓「金 門話」保持得更久而不變。

金門話是偏泉州音的同安腔有獨特的口 音

金門話是閩南方言的次方言,語源是偏 泉州音的同安腔,單元音韻母的央元音[ ( )]與[ ( )]為「台灣閩南語」、「漳州話」 與「廈門話」所少見,變調規則亦與上揭方 言有若干差異,深具地方特色,具有獨特的 口音與音韻之美,為泉州音同安腔留住了一 絲血脈,可以說是閩南語的活化石、基因庫, 鄭藩派強調,這就是要保留、傳承金門話的 主要原因。

為了推廣金門話,身兼金門縣本土教育推動委員會諮詢顧問 的鄭藩派,雖然已退休 13 年,還是全力以赴。

出版了多本金門本土教育、文史語言相關的書籍,以及編 輯母語教材,推廣說「金門話」。

用詞也跟著變了。
27

傀儡戲班傳人

楊土金

第5屆金門文化獎 得獎人

專訪 28 職人藝象

傀儡技師、道士、法師一

傳承民俗文化資產

吹奏嗩吶 開啟人生獨特旅程

金門人十分熟悉的傀儡技師楊土金,後

浦北門人,幼時生活清苦,8-9 歲就開始學

習演戲的基本功,跟隨著創立「良記傀儡戲 班」的父親學習傀儡戲的技藝;楊土金技師 記得,小時候比較沒事情做,讀書放學後無

事、沒娛樂,就會躺在床上,他的父親會唸

口白給他聽,並且一直重覆;吃飽休息時, 也會依照出場順序的戲偶依序學唱,楊土金

技師很認真,就這樣學起來。

12 歲就跟著父親出來賺錢,剛開始是從 扛鑼鼓學起,接著才學習吹奏嗩吶,當時因 為年紀小不用搬重物,只需要打鑼鼓,到了 12 歲時,就正式做師父,成為全才樂師,即 上台成為戲班「台柱」。

當時由其父親吹奏嗩吶,而楊土金是負

責搬演;後來楊土金自己創立「金良興傀儡 戲班」,是自家的班底,傳的徒弟都是自家 人,無外人來學習。

楊土金除了搬演「傀儡戲」,更是知名 的「道士」、「法師」的身分,常常受邀參 與聚落大型宮廟醮慶活動,後輩尊稱他為「炮 師」,是地區少數集道士、法師、傀儡技師 於一身的全能文化工作者。

全能文化傳承傀儡戲

「金良興傀儡戲戲班」在金門算是元老級 的。楊土金的父親從 20 歲就開始搬演,他如 果還在的話,有 90 多歲;楊土金接手傀儡戲

已有四、五十年,他所記憶的金門魁儡戲的由 來如下:

「金門傀儡戲是由晉江,也就是泉州傳 入。師傅都是晉江來的,當時金門布袋戲跟傀 儡戲是『好師』最出名。泉州、漳州派系不同, 我是沒聽過漳州跟泉州唱的曲調,但是有朋友 去大陸錄音回來給我聽,是晉江音調;像我父 親的師傅『好師』就是晉江出身,也就是說傀 儡戲是『好師』傳給我父親、我父親傳給我。 溫州傀儡戲的演法跟我們金門比較相似,唯一 不同的地方是他們拿多少錢就演多少戲。」

對於「制煞戲」,楊土金表示,制煞戲一 般是在「宮廟奠安」或「祠堂奠安」會搬演這 樣的戲碼;平常百姓是遇到「安厝」、「結婚」、 「敬天公」,會搬演「謝神」戲碼。搬演不同 款的戲碼現在較少人在演,早年有人在結婚時 候要求演「送孩兒」戲碼,就是希望新婚夫妻 生男丁的意思,比較特別就是這個,楊土金說 他從 12 歲開始演戲也才演過三遍而已。

文|陳秀竹 圖|蔡亦菱
29

YANG,TU-JIN

農曆七月份也有人請「演戲」,楊土金的印象中也只有一次,在普渡公 面前「謝戲」,有人祈求之後還願,然後請「金良興傀儡戲戲班」去謝演; 幾十年才演出一次,現在也沒人會;但是農曆 7 月份宮廟做醮還是有。

走過戰地廟宇文化香火傳

楊土金表示,國軍來金時的演戲時機與現在沒什麼不同,只是戲不能演 太晚,宵禁時不能演,白天可以表演,沒有特別禁止;那時候用扁擔扛著走 路,晚上也是一直走到天亮。一棚戲大約 5 個人左右,一個演戲,一個吹鎖 吶,一個打鼓、一個打鐘鑼,還有一個擔籃子,擔籃子的人還要兼打鑼。

戲碼一般用「擲筊」,楊土金說並不是我們決定演什麼就演什麼,較早 是「敬天公」排三齣戲,首先要燒香,接著再「擲筊」,然後要念戲碼給神 明,看天公要看那齣戲,「聖筊」到那一齣就演那一齣。

關於唱戲和搬演的禁忌,楊土金說「請神」時,要先拜請「田都元帥」, 踩棚請神時,小孩跟婦人不能看,有身孕也不能看,因為請神時有兇煞。其 他方面一般並無禁忌,平常時傀儡戲可以看。

那時沒有曲譜的本子可以看,楊土金非常認真,用心抄寫,並且存放在 家。他寫曲譜時也是唱一句寫一句,不懂的就問當時在社教館任職的李怡來 先生,先向他講述內容情形,李怡來再根據楊土金的敘述,來進行糾正其意 思。

殷殷學習開創傀儡戲

楊土金技師非常的認真,對於內容都有再進行考證,因為戲曲裡面的話 講出來意思很深,大部分一般人都不太懂,曲中的意思很深奧,不是隨便就 可以唱,李怡來先生的古文造詣很深,因此楊土金常常去請教李怡來;李先 生讀過私塾是飽學之士,雖然沒教過學生,但是指導楊土金非常的認真,楊 土金猜李怡來當時的職務應該是館長下來就屬他最大。

12 30 職人藝象

楊土金最讓人敬佩的地方,就是「傀儡戲」的傳承, 只要他有空閒,就著手進行曲目的書寫,他表示目前「傀 儡戲」只剩下拜天公生、結婚部分還有用到。一般除了要

研究、寫資料才會來問之外,其他沒人會正視「傀儡戲」, 他指出「傀儡戲」出路較狹隘,像「織錦回文」、「克復流 沙」、「攻打邊橋」真正的戲碼一般都不會演,不能精益

求精。年輕一輩如果要學,是可以學,但是他建議要把它

當作副業,做職業是沒辦法生活;可是,如果沒人願意傳承,

楊土金覺得那就非常可惜,因為是一種珍貴的「文化財」。

傀儡戲價值被看見

楊土金對於「傀儡戲」的傳承,他不僅著手進行用文字

紀錄,而且用講、唸、唱,並且全部以錄影的方式紀錄,全

部完整的一套。「戲偶」是一雙一雙,有講有唱,唱兩首曲, 頭曲怎麼唱,第二曲怎麼唱,楊土金精心的全部都錄起來。

金門「傀儡戲」的價值性,根據楊土金的觀察,只剩

「謀生與學術研究」,年輕人不會想學這種傳統技藝;他 表示有人謝神還願時,就有戲可以演,如果有人要學,楊 土金熱情的說:「我會把生平所學全部教給他,包括唱法、

口白全部都會傳承。」

期待新生代走進傀儡戲文化

楊土金傀儡戲技師的文化技藝,被大家看見,尤其是他 對傀儡戲的熱情,不僅長期為傀儡戲的搬演努力,而且願

意無私的奉獻為傀儡戲的傳承,他在 2020 年獲頒「第五屆

金門文化獎」,真是實至名歸!希望對文化瑰寶「傀儡戲」 有興趣的年輕朋友走進「傀儡戲」的學習與搬演。

註:資料部分引用自2008/08/30《金門日報》〈戰地 中的技藝傳承—金良興班主之口述〉,作者楊敏男/楊 忠洵。

醮慶樂器多樣。 醮慶起鼓祈平安。 醮慶炮師楊土金弦音獻神(左一)。
31

林志斌 文史工作者

東林市場街路上—古厝格局劃定從寸白丈量開始。

專訪
32 職人藝象

瞻望島嶼歲月 情懷常民生活

貼近鄉親 詮釋村史

文.圖|蔡亦菱

認知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曾經說過:

「寫作之難,在於把網狀的思考,用樹狀的 結構,展現在線性展開的語句裡」。成長於

東林市場的在地文史工作者林志斌,面臨寫

作東林村史時,也身陷這樣的情境。

於是,透過指導教授江柏煒的提點,釐

清宗兄提供的調查資料及自己實際參與的田 野訪談內容,林志斌的書寫鐵錨逐漸在腦海 中下錨,好似從地平面拉到好幾條繩索,爬

到巨人肩膀的視野,看清楚東林那些人,那

些事,記錄東林的故事,蔓延西路溪。

走一趟東林市場 「街路」的田調故事

從金門大橋抵后頭進烈嶼後,抵達東林, 映入眼簾的是一段開闊的平原,眼前右方是 佛祖廟、華南汽水廠,左方是視野遼闊種植 高粱的平原,熟悉熱鬧的老街就在兩側。回 到民國 52 年,曾經駐軍上萬,電影散場的街 路上,滿滿人潮的人聲鼎沸時期。

林志斌說:「東林市場的世代輝煌,就 要從這一條街路開始說起」。歷史的鏡頭倒

帶迴轉到駐軍時期,從相對後方需要物資 考量而規劃的東林市場,就在中正臺旁的 「街路」,從屋身可見其前方是店面形式, 但後方卻是閩南式建築的石材,林志斌點 出當時拆除牆壁的故事。

執行拆除的民防隊員,面臨宗親長輩 牆面拆除的鬱結,顯現在今日街道蜿蜒不 如丈量筆直的景象,原來是有這一層歷史 的印記啊 !

「街路」的商家有間西藥房,在當時 就如同一家診所,掌握聚落鄉親的健康大 小事,而中藥房除了林林總總的各式藥材, 人人對中醫師更多一分地方仕紳的景仰。

「街路」旁就是聚落中心點,也是信 仰中心的靈忠廟,其他商店如軍人打牙祭 的餐廳小吃,旗幟禮品店更是軍人經歷「金 馬獎」回台前的熱門點。往前走,東林市 場的石牌就在路徑底處,往右走就進入菜 市場,市場以水泥石板架設為單一攤位, 考量蔬果食物的清潔維護而設置。

33

LIN,JHIH-BIN

除了蔬菜,當時肉品以豬肉為大宗。然而,當時島民相對資源 匱乏,少數供應軍方需求,需要耗費較多養殖成本的豬隻如何維持 供需平衡呢?島民圈養豬隻大多考量家中成年男子隔年娶妻緣故, 且豬隻有其肥瘦比最佳販售期,一旦超過即面臨銷售不佳,於是公 家單位透過登記的方式收購,又制定「公正秤」的方式,讓買家和 賣家都有一信賴圭臬,豬隻生意得以穩定供應,維持民生安定。

普通的方法 不普通的堅持

身為一位在地文史工作者,林志斌對東林的那些鄉親,那些鄉 親走動而堆疊的那些精神,從蹲點田調,訪查紀錄累積產生。每年 保生大帝的祭典儀式,跟著慶典的奔走,供品如何陳列,不起眼的 細節,卻是田調最需要的堅持。再者,透過彙整鄉親一點一滴打拼 匯集而成的村史,與二伯父分享受到的肯定,甚或一字一句讀給不 識字的鄰居長輩聆聽時,所傳達的點頭回應,都是林志斌在田調耕 耘下,所獲得的感動。

有別於純粹的客觀理性統整史料,更能理解先人宗親為家鄉淬 鍊的精神,貼近在地生活者的情感認同。例如,鄉親洪天送為宗族 的事親力親為,是受人一口還人一斗的表率。林志斌擅長將複雜的 史料田調抽絲剝繭,感受地方文化的獨特性,加深土地認同,東林 發展的根源,來自不同時期的長輩堆疊而來,在相同路線上的踏 訪,走出屬於東林的獨特路徑。

傳承使命的自我期許

撰寫村史的過程如同一枚聆聽東林那些人那些事的海螺,螺旋 狀的構造裝載著一首一首的交響樂章。林志斌說,「總是在了解

34 職人藝象

LIN,JHIH-BIN

後挖掘出背後深層的故事,還有很多可以記

錄」。將這些東西留下來很重要,地方發展要 有文化做根源,考證就有其必要,才站得住 腳。

林志斌除了期許自己,用一個看清楚全貌 的視野,將各項傳統細節串聯,不輕率擱置遺

漏一塊石材上的痕跡,提出考證疑惑,忠實傳 統原貌;也重視年輕一代有詮釋文化的素材, 譬如市場內有一展演空間,陳列東林祭祀節慶

的儀式照片等,都是一種對話的機會。多走動

多停留多對話,在地居民的地方認同感和凝聚 力才會長遠。

回歸在地價值

林志斌常勤跑田調,對於東林移民發展及 宗祠、寺廟節慶儀式等如數家珍,親和力十足 的導覽市場發展史,更有鄉土書寫的說服力。

他認真指出,文史工作者的重要在於紀錄 鄉土的歷史脈絡,彷彿為族人在烈嶼的紅泥土 地,做好鬆土的工作,透過書寫,開啟對話, 與有興趣參與的鄉親族人一起討論,活絡聚落 生活文化內涵,嚴謹的史料文物考證,人人都 有親近歷史詮釋歷史的權利,讓我們灑滿多元 對話的種子,就在東林市場「街路」邊,靈忠 廟廣場前。

林志斌勤跑田調,為東林聚落內林天助壁畫逐一踏查。 林志斌解說金門縣定古蹟東林東井考證歷程。 位於東林市場街路上的靈忠廟。
35

文學馨香 藝文饗宴

在這春光明媚,微風徐徐的四月天,金

門睿友文學館 112 年度第二季文學推廣活動

正式展開。此次活動特邀請姐妹都是博士作

家的陳秀竹、陳秀端,以「山與海的奏鳴曲」

為題,展出珍貴圖片、史料,與山海奏鳴的 文學曲調,希望藉由島嶼浪花與季風的磅礡

力量,譜出激昂的旋律、文化的馨香,讓文

學在文字的引領下,呈現出豐富多元的書寫 樣貌,與觀眾共享繁花似錦的文學美景。

藝文同好 共襄盛舉

陳秀竹、陳秀端姐妹文學作品聯展,依

例由金門縣文化局指導,金門睿友文學館 主辦,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采風文化發展

協會、碧山東店社區發展協會協辦,活動於 112 年 4 月 2 日下午 2 時,在睿友文學館廣 場揭開序幕。出席的貴賓有:金門縣文化局 長呂坤和、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龍 安、金沙鎮長吳有家、縣議會議長特助李應 文,及各界人士、藝文同好和鄉親,共百餘 人參與盛會。並由陳秀竹的另一半蔡是民(前 縣府民政局長)、陳秀端的另一半李懷寧(前 縣警察局副局長)擔任引言人,與現場觀眾 分享另一半的創作歷程和寫作心得。

文化局長呂坤和致詞時,特別感謝睿友 文學館推廣文學活動的用心,並強調文化活 動要大家一起來參與,希望透過展覽,讓更 多人看見金門文學的蓬勃發展,瞭解金門文 學擔負的時代使命,共同為金門文學留下一 個值得稱頌的歷史記錄。

陳秀竹、陳秀端姐妹文學作品聯展 在睿友文學館揭開序幕
島嶼浪花 季風的磅礴力量
文.圖|陳長慶
36 藝文現場
山與海的奏鳴曲 睿友 文學館

走進時光隧道 見證島嶼歲月

睿友文學館指出,策展者之一陳秀竹, 筆名藍茵,實踐家專服裝設計科畢業、政戰 學校女性教官班結業、銘傳大學觀光所碩士、 漳州閩南師範大學博士。曾任金門高中、金 門農工軍訓教官、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專員、 銘傳大學金門分部休憩系兼任講師。現任: 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金門日報.浯 江夜話》專欄主筆。

陳秀竹

.金門高中、金門農工軍訓教官、金門國家公 園管理處專員。

.銘傳大學金門分部休憩系兼任講師。

.現任: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 《金門日報.浯江夜話》專欄主筆。

.曾任職國立金門高中教師 .國立金門大學兼任講師。

.1993年起,多次榮獲教育部研究著作獎、 優良教師與國內各項徵文獎。

《金門文藝》社長楊筑君(右二)專程返金蒞館參觀。
PROFILE
37
陳秀竹為觀眾導覽解說。

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陳龍安董事長致詞,肯定睿友文學館 舉辦文學展的用心。

陳秀竹作品散見於:《金門日報》、《金 門季刊》、《金門文藝》等報刊雜誌。著有: 散文《滿園飄香》、《浯島念真情》、《浯 島采風》、《用熱情灌溉金門》、《詩情畫 意的金門》、《蝶蝶不休—美麗的生命》、《看

見金門—新力量》、《聽見金門—好聲音》 及新詩《叩訪春天》,村史《紅土下的奇蹟— 昔果山》(與吳啟騰合著)等書。曾獲金門 文藝銀像獎,浯島文學散文獎,國史館台灣 文獻館「地方志書」優等獎,香港傅家銘石 韻新詩獎。

此次陳秀竹作品展可分四個主題:一、 師生、親友:紀錄師生的青春軌跡、親友之 間的珍貴情誼。二、家庭、旅遊的創作:紀 錄真實的共同成長歷程,寫的就是你我的生 活時光,並藉由旅遊增廣見聞、擴大視野與

睿友文學館致贈感謝狀予策展人,由陳秀竹代表接受。右起為 蔡是民(陳秀竹夫婿),陳秀竹、陳秀端、李懷寧(陳秀端夫 婿)。

國際接軌。三、閩南文化、僑鄉文化及戰地 文化:傳遞金門島嶼在時代中的遞變,走進 時光隧道見證島嶼歲月及先輩的履痕。四、 悠遊天地之寬廣、關注環境、在自然中一窺 奧妙:花鳥蟲魚、天光雲影,生命躍動,打 開發現的樂趣,熱情守護大自然。

文字是最好的見證與抒發

另一位策展者為筆名沐思的陳秀端,東 吳大學中文系學士,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 所碩士,廈門大學中文博士。曾任職國立金 門高中教師,國立金門大學兼任講師。1993 年起,多次榮獲教育部研究著作獎、優良教 師與國內各項徵文獎。作品散見於:《金門 日報》、《人間福報》、《國文天地》、《孔 孟月刋》等國內報刊雜誌。著有:《沐思散 文集》、《旅遊文集》、《藤壺之戀》、《中 文研究集》、《詩詞賞析》、《晶瑩的明珠》、 《淺酌低唱》、《古曲今唱》及《丘癸詩選》 等書。

38 藝文現場

金沙鎮長吳有家致詞。

開幕式嘉賓雲集,在風和日麗的四月天,共享一場豐盛的文學饗宴。

陳秀竹、陳秀端姐妹文學作品聯展

陳秀端展出的作品可分四個主題:一、

文藝創作:以散文、小說為主,散文主要紀 錄師生的學習與家庭生活,小說人物的塑造

以金門為生活場域。二、學術論著:向古人

學習,從中發現新論點,與同好黃書文、洪 春柳、王振錐、王先正合著《金門詩文歌謠》, 享受鑽研學問的樂趣,並分享有興趣的愛好 者。三、詩詞賞析:古曲今唱、深入淺出, 引領大家一起進入時光隧道,享受如《詩經》 那樣充滿詩情畫意的吟唱,化作淺顯易懂的 文字,引領大家走進中華五千年的文化菁華, 沐浴在詩詞的美好音韻中,領略岑參邊塞的 悲涼;或沉浸在月亮的明媚、青山綠水的青 翠。四、家庭、旅遊的創作:家是最溫暖港灣,

創作的源泉之一,旅遊是拓展心胸,與山水

相交融的美好時光,文字就是最好的見證與 抒發,最能交流與共鳴。

策展人陳秀竹親自為觀眾導覽,並一一向觀眾解說其創作 歷程,獲得現場觀眾如雷的掌聲。

睿友文學館工作人員,花費不少心思,精心為策展者佈置的 看板。

39

金門 風情

〈下湖風獅爺〉楊天澤作品。

描繪家鄉風情 跨海藝術饗宴

金門文化局與國父紀念館合辦的「金門風情—六人寫 生展」於 2 月 25 日在國父紀念館文華軒盛大開幕,展 覽吸引了許多貴賓和藝術愛好者到場。這次參展的唐 敏達、翁清土、洪永善、楊天澤、張國英和陳秀娟 6 位優秀畫家,透過作品展現了他們眼中和心中的金門 形象,透露著濃厚的情感和對家鄉的熱愛。

〈沙溪堡岩岸〉唐敏達作品。

文.圖|編輯部 六人寫生展
40 藝文現場

一筆一畫 凝聚對故鄉的愛

這六位畫家都是接受過專業美術教育

的老師,擁有三、四十年的繪畫經驗,並 在各種比賽中屢獲獎項。他們經常結伴在 金門各地進行寫生創作,透過筆觸和色彩, 將金門的風景和人文情懷凝聚在畫作中。

無論是在繪畫技巧還是藝術修養方面,他 們都展現出卓越的才華和水準。

唐敏達擅長水墨畫和書法,他將書法 的筆勢和視覺色彩的概念巧妙地融入寫生 作品中,展現出新穎的設計感和視覺強度。

翁清土主要運用油畫、壓克力原料、水彩 和水墨等多種媒材和技法,他的作品不僅 具有實境寫生的特點,還融入了幻覺和超

現實的情境,給人一種超越現實的寓言式 感受。

洪永善來自金門烈嶼,他用水墨畫描 繪島上居民的日常生活情景,將烈嶼鄉特 殊的自然環境和人文史蹟細膩地呈現在畫 布上,具有紀實的效果。楊天澤以水彩畫 為主要創作方式,多年來致力於金門風景 的描繪,尤其擅長捕捉自然光線和色彩的 變化,使得他的作品充滿生動感和情感。

張國英是一位喜愛戶外寫生的畫家, 他經常在金門的海邊和農田間進行創作, 將金門的自然景觀和農村風貌以細膩的筆 觸和豐富的色彩呈現在畫作中。

41
〈金色海堡〉翁清土作品。

陳秀娟以油畫為主要創作媒材,她的作 品充滿詩意和浪漫情懷,以細膩的筆觸和 柔和的色調描繪金門的城市風景和建築物, 呈現出一種寧靜而溫暖的氛圍。

展現金門藝術實力 開啟廣闊發展之路 這次展覽中的作品展示了金門的多樣 風貌,從山水景觀到城市街景,從農村風 情到海岸風光,每位畫家都通過自己獨特 的視角和風格,呈現出金門的獨特魅力。

觀眾可以透過這些作品感受到金門的歷史 文化、自然風光和人文情懷。

〈今日黃花美〉陳秀娟作品。
42 藝文現場
〈崢嶸歲月 ( 烈嶼埔頭海岸 )〉洪永善作品。

〈山后海濱巨石〉張國英作品。

金門文化局和國父紀念館的合作展 覽為金門藝術家提供了一個展示才華和 交流的平台,同時也豐富了當地的藝術 文化氛圍。

展覽的成功舉辦不僅展示了金門藝 術家的創作實力,也吸引了更多人關注 和認識金門的藝術和文化。

這次展覽也成功引起了廣泛的迴響 和好評,許多觀眾對這些作品的技巧和 表現力給予了高度評價。展覽的成功也

為金門的藝術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和機遇, 也為金門藝術家們開啟了更廣闊的發展之 路。

「金門風情-六人寫生展」不僅是一個 展覽,更是金門藝術家們對家鄉的熱愛和創 作情懷的集結。這些作品通過畫筆,將金門 的美麗呈現給觀眾,同時也展示了金門藝術 家們獨特的創作風格和才華。展覽的成功舉 辦為金門的藝術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 觀眾帶來了一場藝術和文化的盛宴。

參展藝術家及與會貴賓廖修平教授等合影。
43

古崗社區活化

翻轉新風貌 古建築

古崗社區位於金城鎮西南角,以擁有翟山坑道及明 魯王墓聞名。發展協會成立於民國 85 年,現任理 事長董毅程雖然上任才第二年,但他已經參與社區 活動多年,向勞動部申請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專案 管理徐雅涵則是他最得力助手,幫社區打理裡裡外 外大小事。

文.圖|楊彧

金城鎮
走讀社區 44

董毅程

古崗社區為解決聚落人口凋零問題,近年

來致力發展養蜂事業,並整合小農銷售平台, 轉介代銷小農無毒農作與相關加工品。董毅程 說,養蜂早在 108 年就開始了,為了幫社區 開闢財源,所以近年才又進行推動。蜂園在往 翟山坑道的途中,距離翟山坑道不遠,目前大 約有 20 箱,年產約 150 公斤的百花蜜。

開闢財源 養蜂產品多元化

養蜂除了收成蜂蜜外,還有衍生的相關產 品像香蜂蠟片、護唇膏等,都是社區開發的產 品,此外,也是附近學校環境教育造訪的好地 方,西口、中正、安瀾、古城等學校都曾來社 區做戶外教學,小朋友親眼看到養蜂採蜜的過 程,都覺得十分有趣。

PROFILE
‧古崗社區協會理事長
古崗社區發展協會規劃養蜂 環境教育導覽,活化在地。
45
董毅程理事長展示社區蜂蜜產品。

社區活動古崗海邊去採集石花

開發文創商品 樂齡學習一起來

社區也開發一些文創商品,像編織,因古 崗早期是漁村,所以透過耆老傳授,開始編一

些漁網開發的創意商品;最近則開發石花凍體

驗課程,帶領民眾到古崗海邊去採集石花,再 帶回來社區加工販售,成為夏季最清涼的消暑 聖品。

社區為活化古蹟及歷史建築,在財團法人

古崗董氏宗親公益基金會支持下,將古岡學校

免費提供給社區經營「古岡小 売 所」。古岡學

校是民國早年由僑領董允耀、董春波等人捐錢 蓋的小學堂(私塾),去年舉辦建校百年活動,

宣告百年老校正式啟動活化,轉型為在地的餐

飲文藝與體驗活動小賣店,上百名社區民眾齊 聚一堂,為老校重生做見證。

活化古建築 古岡學校變古岡小売所

社區邀請到董金安老同學領唱古岡學校 「上學歌」,欣賞多年前策辦的第一屆校友 會活動及承接勞動部多元就業計劃的「漁村 歷史訪談記錄」影片,理事長董毅程同時頒 贈感謝狀致謝古崗董氏宗親公益基金會董事 長董燊,感謝該會無償提供場地活化,協助 漁村影像記錄,以及捐贈漁事網具的董文英、 楊翠蝦、董群省、董水涼、王瓊玉等村民們。

目前「古岡小 売 所」僅在五、六、日期

間營業,販售茶甜點及飲品,同時也受理手 工蜂蠟香片、護唇膏、蜂場環境教育等體驗 行程,去年夏天推出「海龍挖冰」,因董允

「海龍挖冰」七月好消暑
46 走讀社區

耀洋樓曾是海龍蛙兵的大本營,品牌一推出也頗為吸睛,成為 關注金門古崗自然村粉絲專頁的焦點,進而來一趟古崗深度之 旅,體驗老漁村的聚落風情。社區還成立水獺巡守隊,協助水 獺的護育。

民國 48 年,軍方進行砲堡構工時,發現了魯王真墓及墓誌 銘,揭開南明魯王與鄭成功互動的歷史謎團,古崗村的梁山還 留有南明魯王手書的古蹟「漢影雲根」石碣,以及十多處明代 進士董颺先(鄭成功岳父)所留下的石刻群,成為社區小旅行 導覽解說的好題材。

學童蜂場戶外教學。

石花採集經清洗由黑轉白。 社區編織教學。
47

文|楊再平.圖|楊威廉

在金門,每逢清明時節有一項獨特「飲食風 俗」,就是吃「拭餅」(俗稱諧音為七餅)、 祭拜祖先、掃墓。全金門幾乎每家都有吃「七 餅」,是金門清明當令經典小吃;尤其「七餅」

是金門遊子們思念的最愛,在清明前夕倍思親 下,常會勾起旅台金門鄉親們懷鄉思鄉之情!

清明節聽講古、體驗包金門七餅,緬懷蔡復一先賢。

(文化園區提供)

金門七餅、廈門薄餅、

臺灣潤餅系出同源

金門七餅(拭餅)文化、傳說與明代金 門先賢蔡復一夫婦鶼鰈情有關,金門包食七 餅與大陸廈門稱的薄餅、與臺灣所稱的潤 餅,在飲食風格及口味上各有異同之處。

其實,臺灣和福建、廈門等地熟悉的 「潤餅」或「薄餅」,在金門有一個獨特稱 呼,稱為「拭餅」(俗稱諧音為七餅),餅 皮是用麵粉揉成團,手抓著麵團在燒熱的平 底鍋鐵盤上拭抹成薄薄的麵皮,待烤熟後一 張一張拿起備用,包的餡料就稱為七餅菜, 葷素甜鹹都有。

金門縣文化局完成金門明代先賢蔡復一畫像修復列為國家 級文物,現在珍藏在金門文化園區歷史民俗文物博物館。

( 文化局提供 )

每年清明節包七餅,是金門人最喜歡的 民俗,並以包七餅來祭祀祖先,大多全家共 同參與,已成為許多金門人共同的兒時生命 記憶,是金門清明家家戶戶都會吃的經典美 食,每年一到清明祭祖、拜拜、掃墓等,金 門村婦們即開始忙進忙出,切菜聲音沒有間 斷過,桌上五顏六色,全部都是用來做金門 「七餅」的餡,雖然餡料因時代變遷而有所 變化,但過節的習俗不變。

獨特食俗 清明必吃 七餅文化 48
懷舊時光機

食材豐富 金廈臺各具特色

金門七餅菜常見的材料主要包括:石蚵、 紅蘿蔔、筍絲、蒜、芹菜、蛋、豆腐(干)、 五花肉、結球甘藍等;廈門潤餅更講究,有 6 種不同的佐味菜。

據今年 65 歲,家住在沙美的吳阿嬤說, 看到福建潤餅的 6 樣佐味菜包材中有一項「滸 苔」,就是她童年吃到舊時金門七餅菜中的 食材之一,現在比較少見,但已充分顯示金 門各時代的七餅餡料,其實也隨時代的食材

產量多寡和易得性演變,與現在吃的內容已

不盡完全一致,但也顯示金廈台文化同源, 民俗美食相近。

「妻餅」的由來

金門人吃七餅,相傳與明代先賢蔡復一

伉儷有關;金門先賢蔡復一曾高居「五省總 督、七省經略」之官職,因為常為公務廢寢 忘食;蔡夫人李氏很貼心,體諒蔡復一奉公, 但是身體也會因捱餓而不堪其累;蔡夫人靈 機一動,想到將各種食材切細烹熟,再以餅 皮包裹,如此就可手持,一邊忙批理公文一 邊取吃,據說百姓們讚美蔡夫人的賢慧與聰 慧,將此餅稱為「妻餅」(也就是薄餅)。

「七餅」又名春餅,作法類似春捲,把 麵粉攪拌均勻後,擦於平底鍋上讓麵皮成熟, 使麵皮成為薄紙狀,然後再把蔬菜切絲後, 包進麵皮中,傳統「七餅」所包的蔬菜稱為 「七餅菜」,除了將應景芹菜⋯⋯等切絲之 外,占絕大比例的是切絲的蒜苗,通常蒜苗 絲的量,是其他蔬菜絲的總合,如此翻炒後, 味道才不會過於清淡,此外,亦可將切絲的 豬肉,或燙熱的海蚵加入「七餅菜」中。

清明時節金門各拭餅攤店門口都匯聚排隊人潮搶購七餅面皮。
49

懷舊時光機

文.圖|王正仕

咬下去,那酥脆外皮夾帶 Q 軟紮實的滿足

感,口齒間充滿油香味,讓人一口接著一口, 這就是百年老店「和記油條」。

和記油條現在是由第五代張千柔接手, 目前跟媽媽郭龍珠一起在店裡工作。從 9 歲

就做到現在,已經做油條一甲子的郭媽媽回 憶說,早期剛開始就是在模範街做油條跟燒 餅,而閩式燒餅現在是他叔公在做,現在模 範街有名的金一、三寶齋都是叔公的徒弟, 而他阿祖則是做油條,他阿公油條、燒餅都 有做。

油條是娘家事業,因為郭媽媽暱稱阿 珠,來金城說阿珠油條大家都知道在哪裡, 「和記」是因為郭媽媽阿公的名字叫郭清 和,當初要登記營業時,就用阿公的名字來 登記,所以叫和記(諧音好記)。2 年前,

郭媽媽本來說想要退休了,金門大學資訊工 程畢業的張千柔,當時在台灣工作 2 年,因

為覺得油條沒有人傳承很可惜,而哥哥也沒 有想要接手,想說自己也很喜歡待在金門, 於是就回來接手油條事業。

是責任也是傳承 接手油條事業
因為人手不足,雙胞胎少量供應。
爐火不熄 人潮不斷 和記油條 50
張小姐每天要炸的油條非常多。

工作辛苦 用心跟著學好每個細節

郭媽媽很不捨女兒接下這件累人的事

業,因為這是很辛苦的工作,每天凌晨 1、2 點就要起來發麵,而且每個細節都要做對, 製作油條跟天氣、溼度等都有關係,沒有固 定配方,要看天氣怎樣再調整酵母要多少。

和記油條是用老麵下去發酵,老麵就是前一 天留下來的麵團,經過發酵之後就會變成老 麵,這些都是郭媽媽很有耐心手把手教的。

之前是在模範街承租的店面,搬到現在

總兵署旁(菜市場路 43 號),112 年 5 月 14 日這一天剛好滿 2 年了。現在店面這裡 的窗口很特殊,大家都覺得很可愛,很多人

都會來這裡拍照,當時要搬遷還在煩惱找不 到地方,剛好郭媽媽的朋友幫忙,才承租到 這裡的。

張千柔與媽媽郭龍珠。

生活中 一種記憶的味道

和記油條當初是從大陸那邊傳過來的, 雖然口味跟福建的很接近,但做法不一樣。

至於跟台灣油條的差別來說,材料都是來自 台灣,主要就是發酵的方式、加的材料不一 樣。現在的產品主要是油條以及雙胞胎,不 過因為人手不足,所以只能少量供應雙胞胎。

每天要炸的油條數量非常多,大多是廣 東粥店的訂單,油條搭配廣東粥很好吃。可 以說一種生活習慣吧!郭媽媽說,廣東粥搭 配油條,或是豆漿搭配油條,還是搭配麵線 糊、鹹粥這些都很適合,金門人大多都是習 慣吃這些。

店面的小窗戶很有特色。
51

朝 食 Kinmen 朝食早餐店

52

為早晨注入滿滿元氣

記憶中,想念那「朝食」的滋味,在地新鮮

的食材,還有滿滿起司讓人失控的感覺,8 年級的洪芸婕青年新創,留在金門開創出一 片寬廣的天。

招牌肉蛋吐司 加上起司讓人失控

「朝食」有一般早餐店該有的品項,也

有自己研發獨有的口味。招牌肉蛋吐司,嚴

選國產豬里肌肉片,經過機器壓製讓肉吃起

來不乾柴,再加上自家調配的醬汁加以醃 製,健康的蛋白質早餐,只要銅板價。

「失控起司肉蛋」是店內的人氣產品, 肉蛋吐司加上瘋狂的起司,吃起來很滿足, 很失控。自製的薯泥,可做蛋餅、吐司、漢 堡,也可以加入招牌肉片成為「薯泥豬排吐 司」,既營養又有飽足感的早餐。

生日成立「朝食」 甘苦滋味在心頭

高職是念商業經營科,之後考上金門大

學企管系,在大一的時候選擇休學,在家裡 開的小吃店幫忙,後來到早餐店工作累積了 一些經驗,在朋友及家人的鼓勵下,於 107 年 10 月自己的生日這天,「朝食」開幕了, 算是給自己一個生日禮物,更是成長的里程 碑。

洪小姐表示,剛開幕肯定生意很好,忙 得焦頭爛額,但也有來自四面八方的鼓勵、 批評,開幕的蜜月期很短,漸漸的生意不如 預期。於是開始自我省思,餐點的研發、菜 單設計、主要客群的喜好⋯⋯,果然有些事 情,做了才知道,雖然會有得失心、低潮, 但也是給自己成長的機會。生意越來越穩定 後,反而更珍惜每個客人來消費,一直到現 在生意很穩定。

文| SAM 圖| SAM、朝食
53
文藝輕旅

針對客群研發菜單 新增線上點餐系統

因為早餐店開在金城國中旁邊,所以主要 客群是國中生,不可能每天都吃比較貴的早餐, 所以一開始生意不是很好,後來有改菜單,開 始研發比較符合這個區域的價格跟品項,生意 才慢慢越來越好。

現在更導入線上點餐系統,客人可以在前

一天線上訂餐,這樣的方式讓許多趕時間的上 班族,早上可以不用為了早餐問題倉促慌張。

線上點餐系統結合手機智慧化,店內客人可以

掃描桌上的 QR Code 點餐,簡便點餐流程, 讓整體營運更加順暢。

的台灣籃球員陳盈駿合照。

做最好吃的早餐 最想念、記憶的味道 曾經有客人告訴洪小姐說,他都外帶「朝 食」早餐去釣魚,釣魚需要待很長的時間,但 是朝食餐點放久了也很好吃,當下聽到其實很 開心、很感動。還有一次,CBA 的台灣籃球員 陳盈駿跟女友來買早餐,興奮的趕快要合照, 更開心的是隔天他們又買一樣的餐點,對洪小 姐來說是一種肯定。

現在小三通開通了,遊客應該也會越來越 多,洪小姐希望自己在餐點上,能結合貢糖、 高粱酒等在地食材、特色,可以有更多不同的 變化。希望金城國中的學生過 5 年 10 年之後,

離鄉念書或工作回來之後會很想念「朝食」, 變成回家必吃的感覺。就是要做最好吃的早餐 讓人回味,成為一種記憶中的味道。

洪小姐與 CBA
54
失控起司肉蛋吐司。
55

金門縣仙洲薪 傳 南 社

第8屆金門文化獎 得獎人

文.圖|小仕

碧山本來就有南音,為恢復昔日的熱鬧景況, 由陳榮泰理事長及陳長慶、陳順德等理事發 起,獲得全村族親熱烈響應,於 107 年 4 月 21 日成立「金門縣仙洲薪傳南音社」,當時 陳福海縣長更到場頒授理事長當選證書及印 信給創社理事長陳榮泰。

陳榮泰理事長示範彈奏琵琶。

56 藝綻金門

南音是一種藝術、也是文化

南音又稱南管、弦管,主要樂器是洞簫、琵琶、 二弦、三弦、拍板。剛剛榮獲第八屆金門文化獎的陳 榮泰理事長表示,「南音」深奧無比,看似很淺,但

是慢慢地就會越學越多,這是一門藝術,也是文化。

陳理事長現在已經 90 歲了,從小在碧山長大,之後 到金城後浦念書,在金門縣政府服務 27 年,退休之

後開始接觸南音,像是《一紙相思》、《趁賞花燈》 等等都是比較常唱的曲。

張麗秘書示範吹奏洞簫。

57

藝綻金門

金門縣仙洲薪傳南音 社揭牌典禮,陳福海 縣長到場致詞。

「金門縣仙洲薪傳南音社」是陳理事長成立的第二個南音社,因為疫情關係,上課都 在睿友學校上課、練習,隔壁就是睿友文學館,含有藝術與文學結合之涵義,相得益彰。 金門有浯江南樂研習社、金沙弦館社、金沙國中、金門樂府、烈嶼群聲南樂社等五館,在 之前則輪流在金門傳統音樂館上課、練習。

陳理事長特別聘請吳淑珍老師蒞館授徒。吳老師是泉州人,五代的南音世家,代代都 是名師,現在入籍金門已經 20 幾年了。她曾在南洋的印尼、台灣的基隆等她傳習南音, 到金門之後,陳理事長將吳老師留下來了。安排吳老師在浯江南樂研習社等金門五館教授 南音,可以說是桃李滿金門。

在睿友文學館盛裝演出。

58

平日、上課練習情形。

優雅的文字曲韻 讓人著迷

南音是從泉州鯉城為中心點發展出來

的,並以泉州的音為基準,然後傳到香港、 廈門、台灣、新加坡、菲律賓等地方,每 1、 2 年泉州都會舉辦國際性的南音大會賽。有

一年元宵節,陳理事長到泉州鯉城演唱,第

一天唱時就已經滿滿的人,第二天不得了,

他上台唱完一曲,正要唱第二曲時,就有 8 個公安過來說現在不能唱,因為前面有一條 溪流,人太多了,他們怕出意外。

問起南音吸引陳理事長的原因,他說:

「南音文字都很優雅,然後唱起來都有韻,

像《一紙相思》的一就唱老半天了,韻很優

雅、很吸引人。」每首曲都有故事、典故,

南音 60-70% 都是《陳三五娘》,陳三是 泉州秀才,要送他哥哥到廣州上任,經過潮

州時碰到元宵,遇到了五娘一見鍾情的愛情 故事。在唱的時候有故事性,都比較會入

戲,讓人著迷呀!

播撒種子 薪傳南音 目前學員大約 30 位左右,大多 50 歲

以上,來自金門四面八方,平時都在工作, 都是利用晚上時間過來上課、練習,其他 有空則都在家裡自己練習。「南音」要交 流才會進步,有好的老師傳承,有興趣的 自然就會留下來。陳理事長表示,有幸聘 請名師吳淑珍老師在「金門縣仙洲薪傳南 音社」授課,播撒正宗泉州南音種子,願 為南音薪傳代代傳承下去。

文化局長呂坤和與吳淑珍老師合影。

59

影像博物館

金門 夏 天意象

攝影/許進西 詩句/張國治

金門的夏天,是一幅炙熱而充滿生命力的畫卷。當陽光灑在大地上,炙熱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漫步 在金門的海岸線上,腳下的沙灘細膩而溫暖,海浪輕拍著岸邊,帶來陣陣涼意。海風輕輕吹拂,令人 心曠神怡。站在海岸邊,遠眺牽起大小金的大橋,蔚藍與湛藍的交錯,這幅美麗的畫卷,令人沉醉其中。

60

斜尖向著彼岸 紮紮實實插入地心 柔軟的海風 像野地牽牛花漫延

青春歲月無懼 年少浮浪於時代風雲變奏中

summer
61

影像博物館

世居浯島的水鴨 野地水草間 總以動態語彙朗讀愛與和平 一則永恆不變的寓言 夏日白雲層靜謐 隨著水鴨迴旋游蕩盪 浮向世居的家園 62

一輪火紅落日

是一記悅耳高音

交響起浯島歷史音韻

船輪與海水

交織萬縷海上故事

summer
63

誤入麥浪熟成的季節

翁翁

以為逐風搖曳的青青島嶼

是一生僅有的眷念

霧季來時

麥浪簇擁著熟成的季節搖擺

一座瀰漫著濃濃酒意的島

那時青澀懵懂

以為島就是世界

世界之外

廣袤無際的海洋正翻騰著起伏不定的詭譎時代

風雨不絕夾雜炮彈間歇聲響中

我們埋首煙硝

書寫無懼無欲的青春

金門縣政府

陳福海

呂坤和

何佩舉

李海瑩

陳明伶 顧孝偉 周祥敏

翁慧玫 胡小玲

翁御勛

蘇大衛 徐宜鈴

金門縣文化局

893 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 66 號

(082)323169 (082)328638

(082)320431

而青春如此迷茫猶豫 誰在盛夏溽暑還深深惦記著春分那時的霧雨微寒 麥浪裡遍尋不著失憶的童夢 遠鄉或近情 這時誰還嘟嚷著鄉愁啊

互米花草裹履著各自的心事 羸弱的身軀倚風飄搖

傾心而慎重的宣示

誰是誰的眷念

誰傾一生氣力只為割捨難離

誤以為一座島 是你一生不悔的

執著

(04)2422-2277

出版者 發行人
主編
執行編輯 規劃設計 發行 地址 電話 傳真 印刷
總策劃 總編輯
編審委員
JULY 2023 155 Vol.
893016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一段66號 cabkc.kinmen.gov.tw 一語道盡金門風情 傳承不朽文化榮光 金門季刊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