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風格之理論 與實務 張慧美 著
自序 I
自序 由於風格學所牽涉之社會的、個人的、語言的、文學的、心理的因 素極為複雜,關係到心理學、社會學、文學理論、美學等其他學科,它 還有許多未解決的問題,就算是已大體解決的問題也都還有爭論,最大 的爭論之一在於文學風格學的地位。 傳統的文學批評家認為風格學對於一篇作品的語言分析失之於機 械、煩瑣,往往大費周章之後,正如拆散了的七寶樓台、玲瓏寶塔,將 置美感於何?而且結論膚淺,遠不如文學批評之能一針見血,或雖自命 為客觀,其實仍是憑直覺去搜集語言事實作為證據。 語言學界內部,則又感風格學不易捉摸,懷疑其是否有科學性可 言。但風格學雖受到兩面夾擊,卻仍然發展,其原因是有此需要。人們 對於語言的表達力以及如何達成各種交際任務是自古就注意的,對於作 家的文章風格也是一直進行研究的。現在有了這門風格學,視野較廣(看 到整個語言,注意社會文化),立論較有根據(從語言事實出發,而不 是純憑印象)。幾十年努力結果,已有一定的基本理論和成套的研究方 法,使初學者有階可循,使語言學家注意「變異」與「突出」,使文藝 學家注意過去易於忽略的語言事實,確立了語言的運用必須適合具體場 合這一對全社會有用的原則,應該說是已經另闢一個學術領域,成為兼 有語言學與文藝學之長的綜合學科了。 已故語言學家高名凱教授是在中國倡導建立漢語風格學的第一 人。他在一九五九年六月的一次學術報告中全面介紹了現代語言學的風
II 語言風格之理論與實務
格理論和流派,闡明了風格的性質和特點,提出劃分風格類型的標準, 發出在中國建立語言風格學的呼籲。接著,由他主持的北京大學語言學 教研室編著出版了《語言學名詞解釋》,其中「語言風格」條和「語言 體裁」條透徹而簡明地表述了他的語言風格觀。但是,由於六○年代的 文化大革命,使得漢語風格的研究擱淺在歷史的沙灘上,直到近年才又 重新起步。 總的來說,「語言風格學」在大陸起步較早,成果也較豐碩,除了 有許多篇的單篇論文外,還有不少這方面的專著,例如鄭遠漢《言語風 格學》(1990,湖北教育出版社);黎運漢《漢語風格探索》(1990, 北京商務印書館);程祥徽《語言風格初探》 (1991,台北書林出版社); 程祥徽、黎運漢《語言風格論集》(1994,南京大學出版社);張德明 《語言風格學》 (1995,高雄麗文文化);黎運漢《漢語風格學》 (2000.2, 廣東教育出版社);程祥徽、鄧駿捷、張劍樺《語言風格學》(2000.8, 廣西教育出版社)等等。 台灣在這方面的投注,目前也已進入了萌芽的階段。例如:竺家寧 先生曾在淡江大學、成功大學、中興大學、中正大學、政治大學之中文 系講授「語言風格學」等課程,先後指導了數十篇相關的碩士論文,並 於民國九十年出版了《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一書,可說是這方面的專 著。 東海大學周世箴先生也在民國九十二年出版了《語言學與詩歌詮 釋》一書,說明了「語言學的知性解析卻可以穿透繽紛的表層直達思維 認知的深層,此一特性有助於解開文學語言的迷幻面紗,同時又使我們
自序 III
1
對人類的思維奧祕有更深一層的了解」。
曹逢甫先生於民國九十三年出版了《從語言學看文學》一書,他認 為「語言研究原本是傳統詩學研究中很重要的一環,兩者的關係是密不 可分的,但這個傳統到了近代卻因為學門的專業化而日趨分離,這對兩 者的發展都不是很好的事,理由很簡單:詩是語言藝術最精妙的使用。 因此,就語言研究而言,要深入了解語言應用的原理原則非研究詩不 可;就詩學研究而言,則對詩的理解與欣賞更非依賴語言的深入研究不 2
可」。 其他如台灣師大的姚榮松先生、中山大學的林慶勳先生等等,也 都是在這方面有卓越之研究。 語言風格是一種氣質和格調,它並不只是抽象的存在,而是根植於 語言的要素,因此我們在研究語言風格時,應當深入考察,這種語言風 格在語言要素上是怎樣體現的,讓人們能夠具體的撫摸到語言脈搏的跳 動頻率,提高風格學的研究水準,增長人們的欣賞文學、文章的語言修 養,提高語文教學水準,提高人們對語言風格的認識,提高人們運用語 言的效果。 語言風格學又可分為三個次領域,即音韻風格學、詞彙風格學、句 法風格學。以往研究「語言風格學」大多偏向分析文學語言,這方面的 論文和專著較多,至於用語言風格學來分析非文學語言者較少見。因此 本書即嘗試將語言學豐富的分析經驗,由自然語言轉移應用到屬於非文 學語言上。
1 2
參見周世箴,《語言學與詩歌詮釋》之封底簡介。 參見曹逢甫,《從語言學看文學》自序。
IV 語言風格之理論與實務
本書是在《廣告標語之語言風格研究》(2002)之基礎上,再把近 年來之研究成果灌注其中,做了些許幅度的拓展與延伸。語料方面,除 了研究廣告標語外,更擴及新聞標題、網路語言、流行歌詞等之語言風 格研究。並將近十年來(2003至2013年),在台北《中國語文月刊》所 發表有關語言學之三十三篇通俗小文章,置於本書之附錄,期許本書之 內容深入淺出,以方便同學檢閱。 本書之能完成,首先要感謝我的碩、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周法高院士 與龍宇純先生,由於他們對我期望之殷、指導之勤與愛護之深,才能為 我在傳統之漢語音韻學上奠下基礎。其次要感謝的是竺家寧與周世箴 (周法高院士之女公子)老師,我在中正大學任教的四年間(前三年為 專任;後一年為兼任),旁聽了竺老師所開的全部課程,包括「聲韻學」、 「佛經語言學研究」、「近代音」、「詞彙學」、「漢語語法」、「語 言風格學研究」、「上古音研究」等課程。也專程到東海大學旁聽周老 師的「聲韻學」、「語言學」、「隱喻與認知」等課程。所以在此特別 要感謝兩位老師,由於他們的引領,使我進入了不同的語言新視界。 同時我更要感謝陳新雄(筆者博士論文之口試委員)、蔡信發、何 大安(筆者博士論文之口試委員)三位老師,由於他們一直以來對我的 關照、指導與鞭策,及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唐作藩(王力先生之大弟子) 先生之督促鼓勵,才使得本書能及時誕生。 最後要感謝這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地協助我、支持我的母親、兄、 姐、妹,還有外子正森與小犬冠霖、冠論,以及彰化師大同仁們,平日 與我之切磋琢磨、互相砥礪。而本書之幕後功臣董育儒老師,則是負責 全書之排版工作,並提供音標字型等資料與意見,更是功不可沒,可說
自序 V
是本書之催生者。總而言之,本書寫作期間,周圍的關懷、鼓勵與協助 不斷,需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了,無法一一列舉,特於此,對於關心我 幫助我的貴人,致上謝忱。 末了,我想說的是,希望透過此書,對欲進一步探討語言風格學各 方面的人,能起登堂入室的津梁作用,並希望將來有更多的同好投入這 個領域,一起來開拓這片園地,讓滿室的馨香能自由無阻的流瀉出來。 2014年誌於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9研究室
目錄 i
目錄
自序…………………………………………………………………………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4
第二章
語言風格之定義...........................................................................7
第一節
何謂風格?...........................................................................7
第二節
何謂語言風格?...................................................................8
第三章
關於語言風格學.........................................................................13
第一節
語言風格學之定義.............................................................13
第二節
語言風格學研究之對象.....................................................17
第四章
語言風格和語言要素 .................................................................23
第一節
語音的風格作用.................................................................23
第二節
詞彙的風格作用.................................................................27
第三節
句法的風格作用.................................................................33
第五章
廣告標語之音韻風格 .................................................................39
第一節
前言.....................................................................................39
第二節
從音韻風格看押韻之廣告標語.........................................41
ii 語言風格之理論與實務
第三節 第六章
結語.....................................................................................81
廣告標語之詞彙風格 .................................................................83
第一節
前言.....................................................................................83
第二節
從詞彙風格看廣告標語.....................................................84
第三節
結語...................................................................................113
第七章
廣告標語之句法風格 ...............................................................117
第一節
前言...................................................................................117
第二節
從句法風格看廣告標語...................................................117
第三節
結語...................................................................................152
第八章
反覆形式之廣告標語研究 .......................................................157
第一節
前言...................................................................................157
第二節
反覆形式之廣告標語研究...............................................158
第三節
結語...................................................................................174
第九章
新聞標題之音韻風格研究 .......................................................177
第一節
前言...................................................................................177
第二節
新聞標題之音韻風格.......................................................178
第三節
結語...................................................................................203
第十章
諧音之新聞標題研究 ...............................................................205
第一節
前言...................................................................................205
第二節
諧音之新聞標題...............................................................205
目錄 iii
第三節
諧音之新聞標題析論.......................................................225
第四節
結語...................................................................................234
第十一章
新聞標題中兩類重疊詞的語法功能研究…………………239
第一節
前言...................................................................................239
第二節
新聞標題重疊詞舉例.......................................................240
第三節
ABB式重疊詞的語法功能...............................................245
第四節
AAB式重疊詞的語法功能...............................................250
第五節
結語...................................................................................252
第十二章
網路語言之語言風格研究…………………………………259
第一節
前言...................................................................................259
第二節
網路語言之語音風格.......................................................260
第三節
網路語言之詞彙風格.......................................................264
第四節
網路語言之語法風格.......................................................271
第五節
結語...................................................................................275
附錄:十篇「網路語言真實文本」................................................281 一、放假................................................................................. 281 二、友情,結束ㄖˇㄇ?… ................................................... 282 三、昨天迷寫…今天寫囉﹋................................................. 284 四、好噗容意d假ㄖ…........................................................... 285 五、電腦課…......................................................................... 286 六、生ㄖ快樂…..................................................................... 287 七、i情?!‥..................................................................... 288
iv 語言風格之理論與實務
八、班親會............................................................................. 291 九、後悔莫及......................................................................... 292 十、幻覺................................................................................. 292 第十三章
周杰倫專輯歌詞中之音韻風格研究………………………293
第一節
前言...................................................................................293
第二節
周杰倫專輯歌詞中之押韻情形.......................................294
第三節
結語...................................................................................310
附錄:………………………………………………………………….. 315 一、海峽兩岸語音差異舉隅-以陰平字為例................. 315 二、海峽兩岸語音差異舉隅-以陽平、上、去聲字為例… ..........................................................................................320 三、海峽兩岸語音差異舉隅-不只聲調不同之字為例..326 四、海峽兩岸語音差異舉隅-以輕聲字為例..................332 五、現代漢語歧義-詞義的歧義.........................................341 六、現代漢語歧義-語法的歧義.......................................349 七、現代漢語不規則字音舉隅...............................................357 八、現代漢語不規則字音-類化作用與舉隅...................360 九、罵詈語舉隅-關「蛋」什麼事?...............................364 十、流行歌曲歌詞中之修辭舉隅-以譬喻句為例 (上)................................................................................367 十一、流行歌曲歌詞中之修辭舉隅-以譬喻句為例 (下)................................................................................379
目錄 v
十二、廣告標語重疊詞析論...................................................386 十三、考「爽」.......................................................................393 十四、上古「魚」部字不同流合「ㄨ」...............................397 十五、上古「歌」部字的音變歷史.......................................401 十六、奇妙的【i】介音…………………………………….405 十七、漢語中唇音和【u】.....................................................409 十八、上古「陽」部字的音變歷史.......................................412 十九、上聲姓氏名字的聲調搭配-以彰化師範大學教師之姓 名為例...........................................................................414 二十、曾「參」先生,請問您的名字如何唸?...................417 二十一、論京劇中之尖團音-以鎖麟囊春秋亭唱詞為例...421 二十二、章魚口(合口)與鯊魚口(開口)之變化舉隅〉 ...................................................................................426 二十三、諧音歇後語之語音探析...........................................432 二十四、順口溜之音韻風格探析...........................................439 二十五、繞口令之韻律風格探析...........................................445 二十六、淺談慣用語的構詞結構-以三字格動賓、偏正結構 為例...........................................................................452 二十七、罵詈語舉隅-以「狗」為例...................................458
vi 語言風格之理論與實務
二十八、與笑同行-談幽默的藝術.......................................462 二十九、咬文嚼字-談語言與「吃」的文化.......................466 三十、委婉之罵人藝術.......................................................470 三十一、諧音雙關之笑話探析..........................................474 三十二、巧舌能如簧一聽便難忘-談口語表達...........482 三十三、詞彙與「行」的文化.........................................487
參考文獻舉要............................................................................................493 專書類...............................................................................................493 期刊類...............................................................................................496 網路資源類.......................................................................................498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 1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語言風格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是語言學和文學相結合的產 物。也就是利用語言學的觀念與方法,來分析文學作品的一條新途徑。 現代的語言風格學包含了三個方面:第一是音韻、第二是詞彙、第三是 3
句法 。 竺家寧先生在《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一書中說過,傳統的風格研 4
究有幾個特徵:
1. 重視綜合的印象,而不是分析性的。 2. 重主觀的直覺,認為能客觀的、知覺的描繪出來,往往已脫 離了「美」。 3. 傾向以高度抽象的形容詞來區分風格。 4. 重視體裁風格。 例如:曹丕〈典論〉: 奏議宜雅,書論宜理,銘誄尚實,詩賦欲麗。
3
4
參見竺家寧,《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01年,頁1;頁 30。 參見竺家寧,《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01年,頁1-2。
2 語言風格之理論與實務
陸機〈文賦〉: 詩緣情而綺靡
賦體物而瀏亮
碑披文以相質
誄纏綿而悽愴
銘博約而溫潤
箴頓挫而清壯
頌優游以彬蔚
論精微而朗暢
奏平徹以閑雅
說煒曄而譎誑
劉勰《文心雕龍‧體性》提出文章的風格有「八體」: 典雅、遠奧、精約、顯附、繁縟、壯麗、新奇、輕靡 針對十二位作家進行風格描寫,劉勰用的仍是這個老辦法: 賈誼俊發
司馬相如傲誕
揚雄沉寂
劉向簡易
班固雅懿
張衡淹通
王粲躁銳
劉禎氣褊
阮籍俶儻
嵇康儁俠
潘岳輕敏
陸機矜重
唐代的司空圖(837-908)《詩品》:把文學風格分為二十四品 雄渾
沖淡
纖穠
沉著
高古
典雅
洗煉
勁健
綺麗
自然
含蓄
豪放
經神
縝密
疏野
清奇
委曲
實境
悲慨
形容
超詣
飄逸
曠達
流動
第一章
緒論 3
要想出這麼多不同的形容詞,的確要花費不少心思,但是對文學作 品的風格特性而言,到底能藉著這些形容詞傳達多少訊息?透露多少具 5
體的意蘊內涵?也的確是令人疑惑的。
從事語言的研究,就是要透過自然語言表現在外的具體行為(言 語),去掌握為大家所習焉不察的內化之規則,並進而探索人類語言規 6
則的共同特點(語言)。這也就是要透過言語,去研究語言 。「自然語 言」是指我們平常所說的話,它是約定俗成的社會現象。從十九世紀末 葉以來,語言學發展快速,到了二十世紀初,索緒爾開啟了結構主義的 新觀念,不但重視過去之歷時演變的研究,更重視共時的語言研究,於 是語言學便成為第一個走上科學化、系統化的人文學科。而語言結構的 觀念也影響到了文學、詩學、人類學、社會學、文化學、心理學……等 學科。 語言學的高度發達和巨大影響力,是和學者對自然語言的分析能力 息息相關的。今日語言風格學的興起,就是把這些累積的豐富分析經 驗,由自然語言轉移到文學語言與非文學語言的結果。 余光中在《逍遙遊》之後記中說: 我嘗試把中國的文字壓縮、槌扁、拉長、磨利,把它拆 開又併攏、摺來又疊去,為了試驗它的速度、密度和彈 性。
5
6
參見竺家寧,《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01年,頁23-2 5。 參見何大安,《聲韻學中的觀念和方法》,台北,大安出版公司,1987年,頁5。
4 語言風格之理論與實務
由此可知,文學語言往往是經過作者刻意經營、扭曲變形。然而那 也只是將自然語言的規律調整與放寬而已,因為語言的基本規律仍然會 保存下來。 本書之研究動機,即是嘗試將語言學豐富的分析經驗,由自然語言 轉移應用到屬於非文學語言的廣告標語、新聞標題、網路語言、流行歌 詞上。希望能提高人們關於語言風格的認識、對風格學理論修養有所助 益,並對欲進一步探討語言風格學各方面的人,能起登堂入室的津梁作 用。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方法上首先運用統計法,統計法的優點是使我們的研究方法可 從定性走向定量。將選出的語料進行分類後,再分別做統計的工作。因 為語言風格學的研究,不能一直停留在感悟體驗的面前,而是要用具體 的語言材料,來描寫感悟體驗到的東西,進而證明風格的存在,使得風 格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所以若用統計得來的數據說明風格現 象,常常可收到顛撲不破的效果。 其次用歸納法。因為歸納法也是語言風格研究中的一種重要方法, 運用歸納出來的結果,分析語料的語言風格現象。 最後再用比較法。因為風格是從比較中得出來的。通過比較,發現 A不同於B,也不同於C,那麼A的風格就顯露出來了。所以若將非文學 語言的語料,拿來和文學語言做一比較,則能看出其語言風格之特點。 研究步驟上,竺家寧先生在《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一書中說:
第一章
緒論 5
7
語言風格學的研究步驟,分為三方面:分析、描寫、詮 釋。分析是把一個語言片段進行解析,這需要具備語言 分析的技術和訓練才有可能做到;其次是描寫,就是把 語言片段各成分之間的搭配規律說出來;最後是詮釋, 就是把「為什麼是這樣」的所以然說出來。 本書即依著這個研究步驟而進行。
7
參見竺家寧,《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01年,頁18。
6 語言風格之理論與實務
第二章
第二章
語言風格之定義 7
語言風格之定義
第一節 何謂風格? 什麼是風格?要給風格下一個科學的定義,必須使這個定義,確確 8
實實能貫穿到研究工作中去。《辭海》 說風格是「風神品格」,而風神 是「風采」,風采則是「賅括言論舉動或態度而言」。《現代漢語詞典》 9
說風格為「氣度」,而氣度則是「(人的)氣魄和表現出來的度量」。
由上可知,是把風格循環解釋為「作風」了。 「風格」最初是出於希臘文,後來又進入拉丁語。希臘語stylos和拉 丁語stylus,原來的意思是「錐子」和「一把用以刻字或作圖的刀子」。 後來他的意義發展為「寫字的方法」,接著又漸漸引申為「以辭達意的 方法」、「寫字的風度」、「作品的特殊格調」、「偉大作家的寫作格 調」、「藝術作品的氣勢」;進而成為一個國際科學術語,英語稱為style, 10
以stylistics表示風格學 。 我國最早出現「風格」一詞,大約是在魏晉時期,當時是用來形容 士大夫的威儀規範的,也就是指某個人在風度、品格等方面所表現出的 特點之綜合。例如東晉葛洪《抱朴子‧行品》:「士有行己高簡,風格
8
舒新城等主編,《辭海》戌集,上海,中華書局,1939年,頁26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修訂本,香港,商務 印書館,1980年,頁322。 10 黎運漢,《漢語風格學》,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頁1。 9
8 語言風格之理論與實務
峻峭,嘯傲偃蹇,凌儕慢俗。」這裡的「風格」是概括人的風度與品格。 到了南朝梁劉勰的《文心雕龍‧議對》:「及陸機斷議,亦有鋒穎,而 腴辭弗剪,頗累文骨,亦各有美,風格存焉。」即用「風格」來評論文 學作品了。自此以後,用「風格」來評論文藝作品或文章的就更多了。 在我國傳統文論、詩話、文體以及20世紀初的修辭學論著中,都常 用「體」、「體性」、「體式」、「文體」、「品」等來表示風格的概 念。例如曹丕《典論‧論文》中「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劉勰 《文心雕龍‧體性》中的「八體」,一直到唐代司空圖《詩品》的二十 四品等,都是講作家風格、作品風格或文章風格。 關於「風格」的定義真是五花八門,莫衷一是,很難統一。主要原 因就是「風格」是美學、文藝學、語言學、修辭學、文章學以及其他一 些學科所共同使用的一個術語。因此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研究方法不 同等,都會使得對風格的定義看法不盡相同。例如,建築風格、雕塑風 格、音樂風格、服裝設計風格、藝術風格、文學風格、作家風格、作品 風格、文章風格、文體風格、語言風格等,這種種風格都有各自的內涵, 而風格作為一般術語是指作風、風貌、格調,是各種特點的綜合表現。 所以風格概念的內涵不同,其所指的對象本質屬性就不同,其所歸屬的 學科也就不同。
第二節 何謂語言風格? 語言風格的研究,在西方是早已有之的。公元前4世紀希臘哲學家、 修辭理論家亞里士多德在其《修辭學》第三卷中就有關於語言風格問題
第二章
語言風格之定義 9
11
的論述 ,此後在羅馬及歐洲不少國家都有人從事這方面的研究。但是 語言風格這個術語正式用於現代的語言風格學,則始自現代語言學的奠 基人-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的學生巴里 (Charles Bally)在1905年出版的《風格學概說》,後為各國語言學家所 12
引用,但對它的定義的看法卻一直有分歧 。 從三○年代以後,半個多世紀以來,風格的定義在許多學科中都有 發展。若僅從語言風格的定義來看,張德明於其《語言風格學》頁二十 中歸納出四種看法,茲撮述於下:
一、格調氣氛論 認為語言風格是「語言運用中表現出的一種言語氣氛和格調」,這 原是我國傳統文論的一種說法。如明代何孟春《歲餘詩話》中指出「王 安國曰:『文章格調,須是官樣,今樂藝亦有兩般:教坊則婉媚風流, 外道則《鹿鳴》嘲哳,村歌社舞,抑又甚焉。亦與文章相類。』」 1960年,高名凱指出「風格是語言在特殊的交際場合中,為著適應 13
特殊的交際目的而形成的言語氣氛或格調及其表達手段。」 (慧案: 這就是高名凱為風格所下的定義,其所謂「言語氣氛或格調」指的就是 語言的功能風格。) 1981年,胡裕樹則指出:「語言風格是由於交際情境、交際目的不
11 12 13
亞里士多德著、羅念生譯,《修辭學》,北京,三聯書店,1991年,頁147。 黎運漢,《漢語風格學》,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頁3。 見《語言學論叢》第四輯,上海,教育出版社,1960年,頁180。
10 語言風格之理論與實務
同,選用一些適用於該情境和目的的語言手段所形成的言語氣氛和格 14
調。」 (慧案:胡裕樹所說的「言語氣氛和格調」指的是作家個人的 語言風格,即簡約和繁豐、豪放和婉約等。)
二、綜合特點論 認為語言風格是「語言運用中或言語實踐中各種特點的綜合表 現」,這種觀點在我國影響較大,是學術界比較熟悉、比較公認的觀點。 潘允中(1960)、宋振華、王今錚(1979)、張靜(1980)、張志公(1982) 等,皆為此種論點之代表人。 潘允中認為「風格,一般說來,是指人們思想行為等方面所有特點 的綜合表現。語言風格就是作家在運用民族語言上個人所特有的手法的 15
綜合表現。」
宋振華、王今錚認為「在語言中風格是指語言風格,也就是在語言 中存在的風格現象,是在語言材料的基礎上,在實際運用語言時產生的 現象,是在語言實踐中語音、語法、詞彙、修辭的基礎上形成的許多特 16
點的綜合結果。」
張靜認為「風格,就是作風,是各種特點的綜合。……語言風格,
14
見胡裕樹主編,《現代漢語》(增訂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年。
15
潘允中,〈毛主席的語言風格〉,《中山大學學報》第二期,1960 年。
16
宋振華、王今錚,《語言學概論》(修訂本),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 年, 頁 170。
第二章
語言風格之定義 11
17
是指語言運用所表現出來的各種特點的綜合。」
18
張志公認為「風格是語言藝術的綜合表現。」 其看法也類似綜合 特點論的觀點。
三、表達手段論 認為語言風格是「某種語言表達手段的體系」,這種觀點在國外特 別是原蘇聯很流行。以葉菲莫夫、維諾格拉多夫等人為代表。 葉菲莫夫指出:「作家的風格不是屬於上層建築或階段性質的現象 之列的。風格也就是作家慣用的表達手法,按語言手段(詞彙、成語、 句子結構及其應用規範)的構成來說,是全民性的,沒有階級性的。」 19
維諾格拉多夫認為「語言風格就是在語義上具有封閉性,在表達上 受到限制,但可協調組織的表達手段的體系,這個體系是和某種體裁或 寫作,某種社會活動的範圍(譬如公文的風格、文牘的風格、電報的風 格等),某種社會狀況(譬如慶祝會的風格、特別引人注目的客套風格 等),社會不同成員或不同階層之間的某種語言方面的特點相適應的。」 20
這顯然是給語言功能風格所下的定義。
17
張靜主編,《新編現代漢語》(下冊),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年,頁 229。
18
張志公主編,《現代漢語》(下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年,頁 222。
19
葉菲莫夫,《論文學作品的語言》,時代出版社,1960 年,頁 74。
20
張德明,《語言風格學》,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5,頁 23。
12 語言風格之理論與實務
四、常規變體論 認為語言風格是「人們在語言運用中有意識地違反標準常規的一種 變異」,因此語言風格學要研究詞語和語法形式在不同變體中使用的特 點。這種理論是西歐布拉格語言學派提出來的。他們認為文學語言的特 點是具有美學目的的對標準語進行扭曲。詩的語言故意破壞語法規則, 其目的就是要使人看到一篇作品是文學語言-文學語言的標誌是突 出。……只有違反標準語常規,人們才有可能利用語言寫出詩來。所謂 「常規」是指人們在語言運用上共同遵守的慣例;「變異」是指語言運 用因時間、地點等環境不同而產生的一些變化,這是一種創造性的變通 的用法。常規變異的範圍主要指語言要素的語音、詞彙、語義、語法等 各方面的變異,同時還包括修辭格和文字標點、行文格式等書寫變異和 其他修辭性變異,綜合表現為風格變異。這種理論也影響了中國語言學 界的風格理論研究。 綜上所述,關於語言風格的各種論點,雖然體系不同,學派不同, 方法不同,但都是從語言學角度來給風格下定義的,因此都離不開語言 要素和語言修辭手段。而目前風格學界大致上認同高名凱所提出的定 義:「風格是語言在特殊的交際場合中為著適應特殊的交際目的而形成 的言語氣氛或格調及其表達手段。」指的就是語言的功能風格。
第三章
第三章
關於語言風格學 13
關於語言風格學
第一節 語言風格學之定義 《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頁八十一至八十二對風格學所下 的定義是: 風格學(sty1istics),研究語言的風格的學科,可分 廣義、狹義兩種,且有古今之別。狹義的風格學古已有 之,即修辭學。在中國,對於語言運用之術早就有人注 意,所以孔子說:「辭達而已矣」,「言之無文,行之 不遠」。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各逞雄辯的時候,更是講究 說話作文的本領。研究這些問題,而在理論上加以總結 的是五世紀的劉勰(約465-約532)。他的論著《文 心雕龍》把文章按風格分為八體,「一曰典雅,二曰遠 奧,三曰精約,四曰顯附,五曰繁縟,六曰壯麗,七曰 新奇,八曰輕靡」(〈體性〉),並且進一步指出,「雅 與奇反,奧與顯殊,繁與約舛,壯與輕乖」,將風格分 成了兩種對立的類型。 在西歐,古希臘的哲人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專門寫 了《修辭學》一書來探討運用語言的藝術,其重點在於研究如何能打動 聽眾,因此為作政治演說與法庭辯護的人所必讀。古羅馬時期,西塞羅 (公元前106-前43)、昆提利安(約公元35-約95)等人又進一步
14 語言風格之理論與實務
研究各種修辭手段的運用,從此修辭學成為西歐各國學校中的必修課, 與文法、邏輯並列。其影響所及,凡上層人士而標榜教養,必注意言詞 的文雅與合乎身分,結果是矯飾過甚,套語層積,反成修辭之病。 突破傳統的風格學格局而另立原則與方法的是20世紀的文體學,即 廣義的風格學。它以F‧De索緒爾以來的現代語言學為基礎,著重當代 語言實例的收集、紀錄與審辨,以別於傳統修辭學之重古文範例與喜作 規定。所謂廣義,是指: 1. 研究的範圍不限於書面語言,也擴充到口語,而兩種之中, 又各有若干類別,如書面語有法律文書體與私人書信體之 別,口語之中課堂演講體又迥然不同於電話問答體,此外, 旁涉廣告、商品說明、科技報告、新聞報導等實用文體。 2. 研究的學派眾多。以歐洲而論,有以 C.巴利等人為代表的法 國學派,研究全民語言中語音、詞彙與句法手段的表達力; 有以 L.施皮策(1887-1960)等人為代表的德國學派, 致力於從一個作家或一部作品的語言特點尋出共同的心理因 素,可稱之為「心理文體學派」;有以 B.B.維諾格拉多夫 等人為代表的蘇聯學派,在文學語言,特別是普希金、果戈 理、杜斯妥耶夫斯基等作家語言風格的研究上著有成績;有 以布拉格學派成員為主的東歐學派,其主要貢獻在於區別語 言使用上的常規與變異,以及如何以變異達成「突出」的效 果;有在理論上著眼社會環境,並在實踐上建立了一套比較 系統的研究方法的,以韓禮德為代表的英國學派。此外還有 計量文體學派、數學文體學派等等。
第三章
關於語言風格學 15
20世紀六○年代以來,風格學領域內更是活動頻繁,新作迭出。對 於若干根本理論問題,多數研究者已經趨向一致。歸納起來,他們的論 點主要是: 1. 語言起交際作用,其功能有三,即:達意、對話與成章。 2. 由於交際的場合、媒介(口語或書面語)、對手、目的、內 容等的不同,語言的運用也不同,因此存在著不同文體。 3. 語言裡最常用的語音、詞彙、句法項目是全民共用的,然而 每人在不同的社會、文化環境裡對這些項目常需做出不同的 選擇。選擇的目的是適合。適合社會、文化環境的語言就是 能達成交際任務的得力的語言。 4. 對於語言中一個項目的運用,有約定俗成的常規,然而在人 們運用的時候,常對常規做或大或小的變異。 5. 變異可以是語音語調的,詞彙的,句法的,也可以是藝術手 法的,如比喻和形象的運用,如某些不常見的詞或情景的猝 然並列。即在語言現象完全合乎常規時,其出現的頻率與分 布的格局異常,也形成一種特殊的變異。 6. 變異的目的之一是為了突出某一點(事實、思想、感情), 有量的突出,也有質的突出。 7. 變異最多、突出最明顯的是在文學文體裡,在那裡人的創造 力得到最大的發揮。變異之道,人各不同,因此不同作家各 有風格特色。 以上論點已經產生了實際效果。以英語為例,已有根據各種實用文
16 語言風格之理論與實務
體特點而開設的大學課程。口語文體的描述已有一套程序,方法也比較 細緻。另一方面,文學文體的研究也已見成效,前有R.雅柯布遜等對 於詩律的探討,後有G.N.利奇等人關於小說文體的著作。在作家語言 的研究上,成果也陸續出現,其中韓禮德根據及物動詞的用法與頻率, 闡明W.戈爾丁(1911-?)小說《承繼者》的主題思想,更有創見。 由於風格學所牽涉的社會的、個人的、語言的、文學的、心理的因 素極為複雜,關係到心理學、社會學、文學理論、美學等其他學科,它 還有許多未解決的問題,就是已大體解決的問題也還有爭論,最大的爭 論之一在於文學風格學的地位。傳統的文學批評家認為風格學對於一篇 作品的分析失之於機械、煩瑣,往往大費周章之後,結論膚淺,遠不如 文學批評之能一針見血,或雖自命為客觀,其實仍是憑直覺去搜集語言 事實作為證據。語言學界內部,則又感風格學不易捉摸,懷疑其是否有 科學性可言。但風格學雖受到兩面夾擊,卻仍然發展,原因是有此需要。 人們對於語言的表達力以及如何達成各種交際任務是自古就注意的,對 於作家的文章風格也是一直進行研究的。現在有了這門風格學,視野較 廣(看到整個語言,注意社會文化),立論較有根據(從語言事實出發, 而不是純憑印象)。幾十年努力結果,已有一定的基本理論和成套的研 究方法,使初學者有階可循,使語言學家注意「變異」與「突出」,使 文藝學家注意過去易於忽略的語言事實,確立了語言的運用必須適合具 體場合這一對全社會有用的原則,應該說是已經另闢一個學術領域,成 為兼有語言學與文藝學之長的綜合學科了。 竺家寧在《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一書之「附錄一」中(頁217至 224),整理出語言風格學各家之定義。在其書中之第二十七頁中他所
第三章
關於語言風格學 17
下的定義是: 我們所說的「風格」,一般都是指文學作品而言。同時, 我們還要把「風格」作個更嚴格的界定:凡是用文學的 方法從事研究,涉及作品內容、思想、情感、象徵、價 值判斷、美的問題的,是「文藝風格學」;凡是用語言 學的觀念和方法進行研究,涉及作品形式、音韻、詞彙、 句法的,是「語言風格學」。 由此可知,語言風格學是客觀的分析和歸納語言符號-作品賴以 呈現的憑藉的學科。也就是用語言學的觀念和方法,進行作品音韻、詞 彙、句法方面的研究,就稱為「語言風格學」。
第二節 語言風格學研究之對象 學科的研究對象決定學科的範圍、任務與內容,獨特的研究對象是 學科之間相互區別,各自獨立的根本條件。因此,一門學科的建立,明 21
確研究對象是至關重要的 。 語言風格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中外語言學界都有論述,然而看法 卻不盡相同。茲分別敘述之。
一、外國學者的看法
21
黎運漢,《漢語風格學》,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 年,頁 16。
18 語言風格之理論與實務
1. 前蘇聯穆拉特認為:「語言風格學的對象應當是研究語言的 功能風格的體系。」22 2. 葛利別林認為:「風格學是研究如何在文學語言的不同風格 裡應用語言的表情手段和語言的風格手法的方式和方法的科 學,是研究某種文學語言的言語類型和言語風格的科學,是 研究表達手段和被表述的內容的相互關聯的科學。」23 3. N.E.恩克書斯特在《語言風格學》中認為:「『語篇』, 即我們所要研究的對象。」24 4. 德國的威克納格認為風格理論探討的對象是「語言表現的外 表」。25
二、中國學者的看法 1. 高名凱在〈語言風格學的內容和任務〉中認為:「語言風格 學就是以語言風格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又說:「語言中的 一切要素,包括語音、語法、詞彙的各個方面都可以成為風
22
穆拉特,《論風格學的幾個基本問題》,見蘇旋等譯《語言風格與風格學論文選 譯》,科學出版社,1960 年,頁 221。
23
葛利別林,《言語風格和語言的風格手段》,見蘇旋等譯《語言風格與風格學論 文選譯》,科學出版社,1960 年,頁 76。
24
見李大勤等譯,《語言風格學》,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1992 年。轉引自黎運 漢《漢語風格學》,頁 57。
25
張德明,《語言風格學》,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5 年,頁 47。
第三章
關於語言風格學 19
格學研究的對象……無論在語音方面,或是在語法方面,或 是在詞彙方面,平行的同義系列的研究或同義學的研究就成 為了風格學的研究主要對象之一26。 2. 張德明在《語言風格學》中認為:「語言風格學的研究對象 是語言的風格現象,即研究民族語言本身的特點及其運用中 各種特點的綜合表現。包括民族的、個人的、時代的、流派 的、文體的或功能語體的特點等,具體研究語言風格的概念、 手段、成因、類型、優劣、美醜以及風格的培養、創造和實 際應用的規律。」27 3. 鄭遠漢在《言語風格學》中說:「言語風格學的對象,其核 心是語言-言語,是人們運用語言因適應不同交際環境而 形成的言語特點系統。」28 4. 黎運漢在《漢語風格探索》中指出:「語言風格學的研究對 象是風格現象,即人們運用民族語言的各種特點的綜合表 現,包括民族的、時代的、流派的、個人的、語體的特點的 綜合表現等。」他在後來出版的《漢語風格學》中認為,「漢 語風格學的研究對象是漢語風格現象,即研究言語交際主體 在主客觀因素制導下運用漢語所形成的話語的氣氛和格調。
26
高名凱,〈語言風格學的內容和任務〉,見《語言學論叢》(第四輯),上海, 教育出版社,1960 年,頁 172。
27
張德明,《語言風格學》,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5 年,頁 48。
28
鄭遠漢,《言語風格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年,頁 21。
20 語言風格之理論與實務
言語風格現象依存在並體現於一個民族的、或同一個民族的 同一時代的、或同一文學流派的、或同一語體的、或一個人 的話語或一篇具體的話語之中。漢語風格學研究的是諸如此 類的話語的風格現象。」29 5. 竺家寧在《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中說:「風格學所講的還 不僅僅是文體風格。風格學的領域還可以包括下面幾種狀 況:從宏觀方面言,有民族風格、時代風格。不同的民族就 有不同的語言表現形式,語言內部規律也不一樣,在文字、 語言、詞彙、語法上都互不相同。……此外宏觀上還有文體 (或語體)風格、地域風格(鄉土風格)。前者如口語體、 科技體、法律體、駢文體、律詩體、賦體等等。後者指鄉土 環境的不同,而帶有地方色彩的群眾語言,造成風格上的一 些特色」。30他並將現代漢語使用的體裁,分為數類,茲分述 於下: (1)口語體:家常口語、正式口語。 (2)社會實用文體: 科技體-專業體、普及體。 事務體-公文體、法律體、外文體。 宣傳體-政論體、新聞體、廣告體。
29
黎運漢,《漢語風格學》,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 年,頁 17。
30
竺家寧,《語言風格與文學韻律》,台北:五南出版公司,2001 年,頁 27。
第三章
關於語言風格學 21
(3)文藝體: 散體-小說、話劇、散文。 詩體-舊詩、新詩、民謠。 並認為即使體裁相同,在不同的使用場合,也會 呈現不同的風格。 由上可知,語言風格學的研究對象應該是言語作品-運用語言 材料構成的成品,而不是語言本身,這個結論似乎是沒有異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