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5806

Page 1

司正

紹之

不擔

柯文哲市長序──莫忘初衷 公餘詳閱助選幹部劉坤鱧的新書書稿後,除了把我看到的錯別字請 他更正外,我一直在想,100 年後回顧 2014 年 11 月 29 日台灣的「九合 一」選舉,除了過程精彩,結果出人意料以外,到底歷史會如何看待這 件事?我在這場選戰中,可說是候選人兼總幹事、兼發言人、兼文稿撰 稿人、兼政策草擬者等等,迄今也覺得「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識廬山真面 目」 ,有當局者迷的感慨。這場不可思議的選舉,一切仍有待日後各方來 解讀。 以前我認為 1 個人要成功,有三個因素:天份、運氣、努力。就天 份而言,每個人的能力專長各自不同,尤其創意、領導力等等似乎是天 生的,再多的訓練也無繼於事。就運氣而言,小時候看布袋戲,主角常 感嘆:「時也、運也、命也,非吾之所能也!」意思是說「謀事在人,成 事在天」 。九合一選舉並非獨立事件,台灣在此選舉的前 2 年之間,華光 社區、紹興社區、苗栗大埔事件、反旺中媒體壟斷、反核四、洪仲丘事 件、太陽花學運,一次又一次的社會運動,逐漸累積能量,最後爆發在 2014 年底的九合一選舉。有時候只是你剛好站在潮流之前,明明是潮流 推著你前進,但外人看來卻以為是你在領導潮流。不過「天份」是與生 俱來的,非吾人所能控制。至於「運氣」則更無法捉摸,操之在天、不 在你我的手中,所以自己能控制的只剩「努力」一項。在整個選舉過程 中,我是星期一工作到星期天,早上工作到半夜,開票當天晚上 9 點開 始又一直工作到現在,幾乎全年無休。我很努力的打選戰,之後也很努 力的當市長,因為我知道這是不必求人,我自己就能控制的因素。 但是天份、運氣、努力三項,總覺得還是不能完全說明這場選舉 的勝敗,還有一個因素,勇氣、信念、執著、信仰、甚至亞氏伯格症, 我一直找不到一個適當的詞彙來形容,也許用英文「Just do it.」最能描 述吧。有一次尹衍樑問我一個題目:鄭和和哥倫布有何不同?我說:我 I


翻轉選戰的 流浪狗團隊

還真的沒有想到答案。尹衍樑說:鄭和七次下西洋都貼著海岸線航行, 哥倫布則是直接向西航向大西洋。直接航向大西洋這個舉動發現了新大 陸、開始了世界新航路,整個人類近代史就此展開。從選前到選後,很 多人問我:素人從政有何心得?我每次都回答:我和 1492 年的哥倫布一 樣,正在航向不可知的世界。2014 年 2 月 16 日晚上,我在台大醫院值大 夜班,隔天早上 8 點我脫下白袍掛在牆上,然後 1 人走出台大醫院,開 始那場選舉。以 1 個人對抗整個黨國機制,一路號召群眾,一路跌跌撞 撞,但當時沒有人想到竟然會在 9 個月之後,獨木舟殲滅大連艦隊,翻 轉了整個台灣政局。 因為我父親勸阻我參選時講的一句話:「我在 228 失去了父親,我 不要以後再失去兒子。」這句話讓我開始思考:我們要留下一個什麼樣 的台灣給下一代?為什麼我們要畏畏縮縮?為什麼我們要看人眼色仰人 鼻息?我就是不服氣!在過程中我逐漸出現一個堅定的信念:台灣人可 以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台灣人可以當台灣這一片土地的主人。因為這 個堅定的信念,我克服了所有的困難,也得到了來自四方八方朋友的協 助,驗證了「如果你真心想要做一件事,全世界都會來幫你。」這一句 話。面對這些在選戰過程中熱情幫忙的朋友,我除了感謝還是感謝。選 後因為忙於市政工作,我一直沒有機會向這些曾經幫忙的朋友說聲謝 謝。事實上,更多的朋友是默默的來幫忙,我到現在連名字也叫不出 來,所以我只能把心中的感謝當作鞭策自己的動力,也勉勵自己莫忘初 衷,繼續努力。 是為之序。

II


姚立明教授序 如果有人問我:「參與政治活動這麼多年,也認識了許多選舉操盤 手,你認為台灣最熟悉選舉的人是誰?」我會毫不猶豫的回答:「劉坤 鱧。」 我跟坤鱧相識於紅衫軍,他年輕時就受民進黨 2 位革命前輩許信良 及施明德的器重,參與大大小小各種選舉戰役。甚至李登輝先生組織傾 向台獨的台聯黨時,在 2007 年立委選舉也特別邀請這位道道地地的「外 省老兵的小孩」來幫忙操盤選務。如果有人邀請劉坤鱧開講台灣過去 30 年的選舉故事,我相信他可以有根有據的談個三天三夜恐怕都談不完, 但他卻從來沒有寫過一本有關「台灣選舉」的書。 這一次坤鱧不但認認真真的寫了這一本書來介紹柯 P 的選舉,而且 還訪談所有重要的競選幹部。原因很簡單,這次選舉太不一樣了。候選 人不一樣、選舉方式不一樣,選舉結果也出乎太多人的意料之外,更重 要的是,坤鱧自己在這次選舉中締造了一個新的輔選紀錄:3 個月內號召 3,900 多個志工(柯辦內部稱之為監票部隊) ,完成有史以來最完整的催 票、監票、開票的工作,這個紀錄很難打破,的確有必要記錄下來。 這些年,台灣只要有選舉,就會有人邀請劉坤鱧幫忙,而且不分藍 綠。所以這次柯 P 選舉,坤鱧比我還早半年受邀到柯辦助選。我一點都 不意外。當我受邀擔任柯 P 競選總幹事後,凡有重要的事情要決定,我 都先找坤鱧研究研究。例如「超越藍綠」的選舉主軸、柯 P 在競選過程 中一直跟我檢討是否落實,甚至在最後 2 個月,柯 P 跟我商量召開核心 幹部會議(我們稱之為「主調會議」 ) ,來確認未來所有行程都能跟選戰 主軸配合。整個選舉過程,坤鱧知之甚詳,由他來寫「柯 P 選舉史」應 該毫無爭議。這點可以由他選擇訪談對象可知。每一位都是關鍵人物, 從文宣、組織、網路,到行政部門,每一位都有特別功能,每個人看問 題的角度或許不同,但合起來就是非常完整的「柯 P 選舉史」 。 III


翻轉選戰的 流浪狗團隊

台灣有關選舉的書本來就少,探討選舉實務、又能夠觸及選舉細節 的,而且還能歸納出勝敗脈絡的選舉書,更是少之又少。柯 P 勝選方程 式這本書不是在回味藍軍(或連營)的崩盤、也不是在描寫綠營自己都 不敢相信的勝選過程,更不是一本僅僅分析柯 P 勝選原因的書。當學者 專家還在爭議柯 P 模式究竟可不可以複製的時候,這本書清楚提供了回 答這個問題的路徑:柯 P 的選舉有兩個非常特別的主客觀因素: 主觀因素是:一個完全不同於傳統政治人物的素人候選人,這個人 從講話方式、公開競選經費、海選競選幹部到主動停止募款,所作所為 都出乎對手的意外。 客觀因素是:我們面對一個全新的、還在發展中的、但影響力已經 極為巨大的「新興媒體時代」 。兩個因素撞在一起,激發出這次柯 P 非常 特殊的選舉個案。 眾所周知,柯 P 的選舉的是一個非典型、不受傳統束縛,甚至可以 說是一種全新型態的選舉。雖然柯 P 曾經形容他的競選幹部都是「路邊 撿回來的二軍、政治流浪漢」等等,但到了選舉末期,很少公開誇獎人 的柯 P,也不得不承認他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團隊」 (柯 P 在辯論後親口 對我說) 。 這樣的一個團隊,事實上從 2014 年 1 月從不到 5 個人,到 2014 年 11 月底才增加到超過 3 百多人。這個團隊是從選舉開始到選舉結束,分 成三大體系(民進黨各大派系的幹部、以文化人為主體的旱草聯盟以及 來自四面八方的政治素人)各自為政,從來沒有停止過相互抵制、相互 洩密的團隊,居然創造出一股柯 P 風潮。我有幸參與其中,看到了其中 三個關鍵的元素: 第一個元素是柯 P 自己。簡單的說,柯 P 才是這次選舉真正的總幹 事。從選舉策略的擬定、競選經費的籌措、競選幹部的選任以及競選行 程的決定,柯 P 都是親力親為。我認為他最厲害的就是,把一個來自四 面八方,原本互相不認識,七拼八湊的團隊,帶領地有模有樣。

IV


姚立明教授序

第二個元素是網路。如果有人問我,一個素人怎麼打敗了家大勢大 的對手?我會說:不是柯 P 打敗的,是千千萬萬,我們不知道名字,藏 在 PTT、臉書、部落格、YouTube 後面的網友徹底殲滅了敵軍,我們只 是去收拾戰場。 最後一個元素是選舉幹部,他們之間幾乎完美的功能性互補,即使 相互之間起初非常陌生,甚至互有敵意,但最後每個人的優點都被發揮 到極致。選舉最後 20 天,辯論的全面勝出,以及柯 P 競選幹部全面退出 傳統媒體(包括柯 P 及我自己,都不上任何節目) ,任由對手升高激化對 立的言語,就是典型的集體智慧產物。 所以坤鱧這本書,以訪談重要選舉幹部為主軸,是非常有道理的。 受訪的人都是柯辦核心幹部,每個人參與選舉的時間不相同,受邀的原 因背景不相同,在柯辦扮演的角色不相同。但讀者可以發覺,針對同樣 一件事情,每個人即使都從他各自的角度去描述當時的情狀。可是因為 訪談的人都是主導選戰節奏的要角,所以提供的資訊都非常具體到位, 整合起來,就是一篇完整的柯 P 勝選分析。 坤鱧訪談的對象,相互之間應該沒有「通過氣、對過話」 ,據我所 知,選後也沒有聚在一起回顧分析這場仗的重要經歷(因為選舉開票當 天,柯 P 已經開始從事市府的工作) 。但最有趣的是,每個人訪談的結論 大都一致。如果有人還在思索柯 P 勝選的原因,嘗試解釋柯 P 現象,研 究柯 P 模式可不可以複製,單單幹部訪談的內容就足以提供具體完整的 「柯 P 勝選方程式」 。

V



作者自序 非常榮幸被許龍俊醫師邀請來幫柯 P 助選,因為這次助選的特別經 驗,讓我在選後撰寫了這本書。感謝我們家領導雪瑛小姐協助整理訪談 資料,讓本書得以順利付梓;感謝柯 P 和姚老師寫序背書幫助我減輕本 書的銷售壓力。 這本書不只是眾多柯 P 核心幕僚對勝選的詮釋,也是多年來我第一 1

2

次覺得,台灣政治有機會擺脫「挑釁否定的」 、 「心理投射的」 、 「族群 3

4

5

立場假設的」 操作方式,回歸「務實的」 、 「使命型政黨」 或「掮客型 6

政黨」 的正常競爭。我認為,台灣選舉結果應該是「正常的鐘型-常態 分配曲線」 ,選前競爭選後團結;不應是「不正常的 M 型-兩極對立曲 線」 ,選前競爭選後分裂;2014 年「九合一」選舉結果是柯 P 勝選創造的 「新政治」模式,取代藍綠陣營多年操作的「舊政治」模式的開端。這是 柯 P 勝選給我的深刻感觸,也是這本書得以問世的重要原因。

1 2

3 4 5 6

不必說自己主張什麼,只要說自己反對什麼。 筆者借用施明德主席的觀點來解釋, 「……政治的操弄,選舉的伎倆,台灣社 會仍處處隱藏著『不是壓迫者的敵意』和『不是受害者的仇恨』」。請詳〈施 明德「參選 2016 總統承諾書」〉,〈即時新聞〉,《蘋果日報》,2015 年 5 月 21 日 10:02,網址: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 521/614193/。 這種假設的說法是:1949 年後來台的「外省人」都主張中國統一;1949 年 前來台的「本省人」主張台灣獨立。 只以事實和現況來說明自己的主張,不以是想像和憧憬來形容自己的期望。 「使命型政黨」(missionary party)在政治學的定義是指:堅持某種意識形態 的主張,不會為了爭取選票而改變立場和政策的政黨。 「掮客型政黨」(broker party)在政治學的定義是指:沒有明顯而強烈的意識 形態的主張,蒐集或反映多數民眾的利益,提出符合多數民意的政策或主 張,以爭取選票贏得選舉的政黨。

VII


翻轉選戰的 流浪狗團隊

我在課堂接受的政治啟蒙是民主、自由、人權;但教室外的政治氛 圍卻是把台灣原住民排除在外,以 1949 年做時間斷點,用兩種不同的 「國族認同」進行宣傳,在不同的「想像內容」驅策下,化約為兩種「不 同族群」的動員和對抗。這種動員和對抗,在日常生活中淡薄而少見, 但在選舉競爭時卻鮮明而尖銳,這種情形存在多年,也是我對台灣政治 從意識到認識,從被動員到主動參與的深刻體會,因為這種政治操作的 成本低,效果好,而且不必負責任。 1986 年 9 月,我在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就讀時,李聲庭老師在「法學 緒論」課堂上,拿著拐杖敲著講桌大聲地說:「你們要醒醒啊!沒有分辨 是非的能力,就沒有獨立思考的可能!」在李老師的課堂上,是我第一 次聽到「自由中國」 、 「文星」 、 「黨外」和「美麗島」這些陌生的名詞。 當時,陳陽德老師在「中國憲法與政府」課堂上,暢談半年前菲 律賓發生的「人民力量」運動,當他談到反對黨領袖柯拉蓉.艾奎諾夫 人帶領數十萬群眾走上馬尼拉街頭跟軍警對抗,群眾把鮮花插到士兵槍 管上時,陳老師高聲地、動容地問大家:「台灣何時才能迎來民主的春 天?」我記得,舉座默然。 次年(1987 年)3 月, 《新新聞》雜誌創刊,創刊號封面是「蔣經 國、鄧小平、李光耀、全斗煥和金日成」等人的照片,封面故事在討論 這些政治領袖掌權的過程,並且追問誰是他們的接班人。 《新新聞》雜誌 是陳陽德老師上課的補充教材,受到陳老師的影響,我是《新新聞》雜 誌第一批的學生訂戶。 當年 6 月,南韓爆發「六月民主運動」 ,全斗煥總統被迫宣布放棄競 選連任,改推得力助手盧泰愚參加總統直接民選;當年 7 月 15 日,蔣經 國總統宣布台澎金馬地區解除長達 38 年的「戒嚴」 ,台灣好像迎來了民 主的春天。 當年 11 月 9 日,1949 年來台後自謀生活的老兵包圍行政院,要求 政府給予榮民身分,並安排就養與安置。據說蔣經國總統徹夜難眠,指 派國民黨副祕書長宋楚瑜到現場跟老兵們溝通,父親也是在場的老兵之 VIII


作者自序

一。事後,父親說,宋楚瑜到場時,老兵們都不太想理他,認為他只是 來安撫大家的,現場鼓譟的聲音讓他連口都開不了。最後老兵們同意先 靜一下,聽聽宋楚瑜要說什麼?結果他開口就說,請各位長輩相信我, 我爸爸是宋達,美援來了以後的國軍補給作業就是我父親奉命去辦理 的……。最後大家同意宋楚瑜的請求,先行解散,等候政府答覆。一個 星期後,行政院退輔會主委由張國英換成了許歷農。不久之後,退輔會 通知父親去辦理榮民證。父親在 2004 年 6 月初過世,父親生前閒聊時若 提到宋楚瑜,總覺得他有乃父之風,是個負責任、會辦事的好官兒。 父親來自福建省東山縣,俗稱「寡婦村」的地方。1949 年 10 月,祖 父要父親挑著兩簍花生油去縣城賣,走到半路就被國民黨劉汝明部隊拉 伕了,16 歲的父親頂了一個 28 歲的陌生名字當兵到台灣。劉汝明部隊坐 船到高雄港後,被台灣防衛司令孫立人繳械,徒手上岸,官兵分離。孫 立人親自甄別,把隊伍中像父親這樣的娃娃兵集中到鳳山,編成「幼年 兵總隊」來照顧。父親在鳳山吃了 3 年飽飯後,於 1953 年轉入陸軍官校 26 期工兵科就讀,畢業後以准尉官階任用。1955 年「郭廷亮事件」後, 國民黨對部隊進行大清洗,父親接受「自謀生活」條件,解甲歸田,烏 龜變鱔魚,窩居在今天的中正紀念堂對面,中央圖書館所在地的大雜院 內,以開計程車維持生計。 父親 30 歲時,跟來自三重,養女出身,在成衣廠擔任平車女工的母 親結婚,6 個孩子魚貫出生後,家庭負擔非常沉重。1978 年夏天,父親 為了養家,毅然決然地加入中華工程公司的外籍勞工行列,遠赴沙烏地 阿拉伯修築從沙國首都利雅德經麥加到吉達的高速公路,除了每年一次 返台探親外,父親在沙國工作 6 年後,才攢了錢買了現在一家人棲身的 小公寓。 印象裡,父親每次返台,除了對我們耳提面命要用功讀書外,也一 再提醒我們,他只負責我們到 18 歲為止。高中畢業後,我到台中讀大學 前,一直沒有看到繳費後的註冊通知單,最後忍不住了,開口問父親, 我的學費繳了沒?沒想到父親卻說,很早以前就跟你們說過了,我只負

IX


翻轉選戰的 流浪狗團隊

責你們到 18 歲,忘了嗎?母親說,學校註冊可以辦助學貸款,這是第一 個月的伙食費 3 千元,你先拿著,註冊就辦助學貸款,再想辦法打工, 以後要靠你自己了。就這樣,我在 18 歲就宣布「台灣獨立了」 ,靠著打 工和助學貸款,完成了大學和研究所學業。 隨著台灣解嚴,台灣社會禁錮許久的生命力,一夜之間爆發了,從 1987 年暑假的高雄後勁反五輕運動開始,當年「1208」農民運動,次年 的「316」 、 「426」 、 「516」 、 「520」等農民運動,高雄縣後勁溪清流運動, 高雄台塑汞汙泥抗爭,台南縣二仁溪清流運動,台南縣將軍溪清流運 動,台南縣漁權會抗爭,台南縣善化鎮反奇美污染運動……等事件中, 我是眾多聲援和參與的大學生之一,在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中,讓我視 野開闊,因而結識了陳秀賢、蔡建仁、黃志翔、林深靖、林豐喜、胡壽 鐘、王昌敏、徐華麒、馮清春……等社運領袖,讓我了解社會脈動,也 讓我從熱血青年變成民進黨的黨工,受到許信良和施明德 2 位主席的器 重,披星戴月為民進黨助選,幾乎無役不與。 當我還是黨工的身分時,我的族群背景不是負債,而是族群融合的 資產。但 1997 年 9 月,我被民進黨提名參選台中縣議員後,新潮流系就 透過樁腳放耳語,我的族群背景被汙名化為「中國豬」 ,縣長廖永來甚至 公開呼籲民進黨的支持者,縣議員的選票要集中,千萬不要投給「中國 豬」 。我被迫公開反擊,在每一個競選場合,全程以閩南語致詞,細數我 參與社會運動的點滴,南北奔波為民進黨助選的細節,更以廖永來縣長 和新潮流系耳語汙名化的「中國豬」標籤來自喻為開場白,最後向所有 與會者告白:「關公和媽祖也是中國豬」做結尾。這個鬥爭過程暗潮洶 湧,最後新系大老請人傳話給我,希望紛爭就此打住;對於新系的求和, 我除了表示同意外,也請人轉達「我不惹事,但我不怕事」的態度。當 新系用「中國豬」的汙名化標籤來醜化我,目的不只是不讓我當選縣議 員而已,因為新系這次對付我的作法跟 1988 年「520 事件」後,用「閩 客、統獨」當作分歧藉口,挑撥山城農權會跟雲林農權會的幹部大打出 手,讓二次戰後的台灣農運組織分裂為「台灣農民聯盟」和「台灣農權

X


作者自序

總會」的手法如出一轍,這是當年的 6 月 28 日,我在台中縣豐原市的西 安社區活動中心現場目睹上述火併過程後的心得,因為新系的作法「一 路走來,始終如一」 ,所以我只能對新系曉以大義:「新潮流系若要犯 我,小弟一定加倍奉還!」 。 2014 年「九合一」選後,第三勢力結合民進黨,以柯 P 模式參選 立委,阻止國民黨在立法院過半的戰略構想,成為在野陣營的熱門話 題;包括我在內,還有許多幫柯 P 助選的好友透過姚立明教授跟民進黨 協調,希望以柯 P 模式參選立委。不料姚教授的努力卻引來新潮流系的 大將:台北市議員李建昌,在今年 3 月 26 日發難,李議員在他的臉書 FB 表示「不要讓姚(姚立明)家軍魚目混珠躲在柯 P 背後偷渡成功! 他(她)們的台灣主權立場何在?他(她)們有否可能在諸多政策上與 DPP 同一陣線?他(她)們是否可能一會藍、一會綠,從中搖擺取利? 7

他(她)們真有可能吸納綠營選票(如楊實秋者)戰勝 KMT ?」 。

姚老師對於李議員的隔空開火感到不解,私下問我這是怎麼一回 事?我就把自己在 1997 年 9 月在台中競選縣議員時被新系醜化的經過講 給姚老師聽,姚老師聽我說完後,反問:「新潮流系的政治明星也有很多 人是外省二代啊!?」我說:「外省二代被新潮流系『認證』過,就不是 『中國豬』了;沒有被新潮流系『認證』過,還是『中國豬』!」姚老師 不解地追問:「我又沒有要在民進黨內,甚至是民進黨內的新潮流系求發 展!?」我說:「李議員是以側翼身分,替新潮流系培養多年的外省二代 同儕們向您嗆聲;因為您在柯 P 勝選時立下大功,您的族群身分有可能 在 2016 年民進黨勝選後被重用,新潮流系覺得您插隊了,妨礙他們的政 治利益了,才會用『族群、統獨』這種老梗來攻擊您。」姚老師如釋重 負地說:「2016 年以後被重用?小兄弟,我已經 65 歲了,可不可以饒了 我?」我說:「關鍵不是您自己怎麼想?關鍵是新潮流系已經把您當作假 想敵了!他們多年來的一貫作法就是: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7

請詳李建昌臉書 FB:https://www.facebook.com/lichienchang/posts/8625399171 21474?fref=nf XI


翻轉選戰的 流浪狗團隊

我告訴姚老師,李議員的發言是台灣「舊政治」模式的代表,這種 情形在泛藍陣營也很常見。姚老師反問,何以見得?我問姚老師,他還 記得 2009 年台北市大安區立委補選時,我擔任他的競選總幹事,他帶我 去見新黨主席郁慕明的經過嗎?姚老師說,怎麼啦?我說,當時郁主席 覺得我「很台」 ,不能被信任,我把父親的背景講給郁聽,郁就問,陸官 26 期有誰升到上將?我說,憲兵司令周仲南。郁又問,哪工兵科呢?我 說,工兵科沒有上將,官階最高的是工兵署長潘禮門,他是中將。郁跟 您說:「立明,這個小老弟是自己人。」姚老師說,對對對,我想起來 了。我說,郁主席和李議員的思維和發言都是台灣「舊政治」的模式, 他們跟柯 P 勝選的台灣「新政治」模式不一樣。2016 年的總統大選和立 委選舉,只要您不表態,不選邊站,您就沒有妨礙兩大陣營的既得利益; 只要您表態,選邊站,您就妨礙了兩大陣營的既得利益,到時候一定有 人出手修理您的,請小心防範。對於我的提醒,姚老師還是一笑置之。 1992 年初,我決定不去《自由時報》報到,而是到民進黨中央黨 部擔任許信良主席特別助理後,父親非常嚴肅地對我說:「你長大了, 你要去當民進黨,我也攔不住你。但我有些話要告訴你, 『二二八事件』 發生時,我還沒有來台灣,國民黨在『二二八事件』殺人,在『白色恐 怖』時期抓人,那些事情都跟我無關;以後你在民進黨內討生活,如果 有人拿這些事質疑你,你不必心虛,也不必懺悔,因為我不是兇手,也 不是幫兇。我和你媽媽靠自己打拼,養大你們 6 個孩子,我們沒有住眷 村,也沒有退休俸,我們被歸類為外省人,但我們沒有靠國民黨奶水過 日子,我們在台灣無田無產無依無靠,因為沒有血汗付出就沒有一家溫 飽,就像你靠打工和助學貸款,完成了大學和研究所學業一樣,天無絕 人之路!我們抬頭挺胸做人,老天爺不收你,就會給你一條路走,否則 我 16 歲被抓來當兵,根本不曉得自己能不能活下來,你的將來,自己決 定,自己負責,不要擔心,不要害怕。」當時父親說的話,讓我感到勇 氣十足。

XII


作者自序

1997 年的清明節,父親被拉伕來台 47 年後,由母親和長孫(我哥 哥的孩子)陪同,第一次返鄉給祖父掃墓。父親返台後,精神體力差了 許多。母親說,父親返鄉時,二伯父(大伯父在 1953 年東山島戰役被拉 伕來台,2005 年過世)轉述祖父的臨終遺言給父親聽:「屘子挑了兩簍 花生油去縣城賣,一去多年沒有回來,如果以後他回來,你們不要責備 他,你們要告訴他,我很想念他。」這些話讓父親嚎啕大哭,一發不可 收拾,返台後整個精神體力都變差了。 2005 年夏天,家父過世 1 年後,我陪同台商們到敘利亞談生意, 在杜拜過境轉機,中午從過境旅館折返機場,經過杜拜市區的捷運工地 時,我看到幾百名衣衫襤褸,來自巴基斯坦的外籍勞工,在室外漫天風 沙,超過 45 ºC 的高溫下,人人手持餐具在大太陽底下排成長龍,準備進 入簡陋的餐廳用餐,突然間我想起 27 年前,也在中東地區擔任外勞的父 親,一下子我覺得眼眶熱熱的,沒想到 16 歲被拉伕來台的父親,為了一 大家子的生活,竟然在這種地方工作了 6 年!而且 27 年前的工作條件一 定更差,多年的辛勞,讓父親剛過 70 歲就過世了。返台後,我把此行的 感想告訴母親,母親要我在除夕夜圍爐時,把這個情形告訴所有的弟妹 們,因為父親返台後很少提到擔任外勞的工作情形,如果不是我這趟中 東行,從母親以下的我們,實在很難想像父親當年的辛苦。 以上所述的個人感想,只是「我們台灣這些年」的小小縮影,經過 這些年漫長的等待,台灣的選民結構終於出現了重大變化,但相應的選 舉結果並沒有立即沒有出現,一直要到 2014 年「九合一」選舉後,我們 才迎來等待多年的結果,在天時、地利、人和等條件都成熟的情形下, 我們終於「發現」了「台灣共識」 , 「接下來就是我們的事了」 。今後台灣 除了「深化民主」和「鞏固民主」外,就是在「現狀」和「事實」的基 礎上團結大家,讓台灣經濟發展繼續保持活力,這是台灣繼續往前走的 兩條腿,兩者不可偏廢。

XIII


翻轉選戰的 流浪狗團隊

在民主發展上,台灣應以柯 P 勝選的「新政治」模式取代藍綠陣營 操作多年的「舊政治」模式,因為「維持現狀」和「保衛中華民國」是 台灣 2 千 3 百萬人的最大公約數;在經濟發展上,縮小貧富差距,堅持 分配正義,是執政者責無旁貸的義務。但兩者都必須以法治為基礎,任 何改變現狀的主張,不論是民主或經濟,都應該接受民意的監督,從 「九二共識」到「兩國一制」 ,從「兩岸服貿」到「參與亞投行」 ,都應該 攤在陽光下讓大家檢視,而不是兩個政黨私下隨便講一講就算數的,這 是建立台灣「新政治」模式的充分必要條件,希望在 2016 年 1 月 16 日 的總統和立委選舉投票日,一起舉行的「修憲」公投能夠順利過關,那 是在「現狀」和「事實」的基礎上,凝聚台澎金馬地區的 2,300 萬人的 共識,對「中華民國憲法體制」所做的「複決」和「信任」投票,這是 「台灣共識」存在的「證明」 ,也是本書要表達的基本信念,更歡迎讀者 們對本書內容提出批評指教。

XIV


目錄

柯文哲市長序 姚立明教授序 作者自序

壹、總論

001

第一章、導讀

003

第二章、 「發現」台灣共識:一個台灣,共同表述

012

第三章、時來天地皆同力──柯 P 現象的結果與成因

057

第四章、網路、鄉民、大數據──新興媒體與新政治

104

第五章、敢教日月換新天──改寫歷史的監票部隊

153

貳、現身說法(四個區塊,共 19 篇訪談) 甲、主調會議的出席者

199 201

第六章、訪問競選總幹事姚立明

201

第七章、訪問黨政平台秘書長李應元

217

第八章、訪問政治暨策略顧問許龍俊

229

第九章、訪問政策總監張景森

242

第十章、訪問組織群總幹事林宜正

268


第十一章、訪問辦公室主任張益贍

284

第十二章、訪問策略顧問洪智坤

299

第十三章、訪問行政群總幹事周德望

325

乙、兵棋推演室的負責人 第十四章、張榮豐先生的 FB 粉絲頁貼文 丙、主管會議的出席者

343 344 375

第十五章、訪問募款委員會副主委張富美

375

第十六章、訪問三合一計畫總督導許長仁

393

第十七章、訪問新聞部主任林鶴明

405

第十八章、訪問文宣部主任李厚慶

426

第十九章、訪問輿情部主任李冠毅

436

第二十章、訪問網路部主任戴季全

461

第二十一章、訪問柯辦元老志工顏易程

489

丁、監票部隊的靈魂人物

498

第二十二章、訪問【KP's Lab】粉絲團負責人李郁欣

498

第二十三章、訪問監票部隊督導黃則斌

512

第二十四章、訪問監票部隊督導戴淯琦

527


參、2014 年,台北市長選戰,柯文哲重要談話全文

539

肆、文件附錄

543

1. 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外傷科 15 年計畫

545

2. 獨木舟打敗大連艦隊的勝利方程式

547

3. 此刻,全軍要有「兩個務必」的認識

548

4. 柯文哲辦公室監票部隊成果報告

552



總論



第一章 導讀 2014 年 11 月 29 日(週六)是台灣「九合一」地方選舉的投票日, 這次的選舉是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選舉,當天晚上 8 點多投票結果 揭曉後,在改選的 6 個直轄市和 16 個縣市中,國民黨只拿下新北市這 1 席直轄市,以及新竹縣、苗栗縣、南投縣、台東縣和連江縣這 5 席縣市 長;民進黨拿下了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這 4 席直轄市,以 及宜蘭縣、基隆市、新竹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屏東 縣和澎湖縣這 9 席縣市長;無黨籍人士則在台北市、花蓮縣和金門縣當 選 3 席縣市長。 這是國民黨政府自 1949 年撤退來台後,於 1950 年開始辦理縣市 長選舉以來的最大挫敗!跟 4 年前相比,國民黨在這次改選,丟了台北 市、桃園市和台中市這 3 席直轄市長,也失去了基隆市、新竹市、嘉義 市、彰化縣、澎湖縣和金門縣這 6 席縣市長;民進黨在這次改選,贏了 桃園市和台中市這 2 席直轄市長,也當選了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 彰化縣和澎湖縣這 5 席縣市長。國民黨地方執政版圖縮水了三分之二, 民進黨地方執政版圖成長超過百分之百。 選後第 2 天(週日,11 月 30 日) ,台灣各大報紙都針對國民黨在 「九合一」選舉失利進行大幅報導和評論,各大報普遍認為,這次選舉 國民黨大敗的主因,來自於台灣民眾對於馬英九政府施政績效不彰的不 滿。其中《聯合報》頭條新聞主標是〈國民黨大潰敗〉 ,副標是〈綠拿 13 縣市,藍 6 都保 1 都,江宜樺辭閣揆,馬主席沒辭〉 。該報社論以〈人民 的失望和不滿,馬總統聽到了嗎?〉為題,文章認為「這場選舉,結結 實實就是對罵政府的不信任投票」 ,並且從四個層面來解讀這次選舉的意 義,一、從地方自治的實踐來看,各地民眾選出自己心目中的人選擔任 3


翻轉選戰的 流浪狗團隊

地方官員和民意代表,是可喜可賀之事;二、從政黨政治的角度看,國 民黨戰績難堪,令人無言;三、從選民結構及民心變化來看,年輕族群 熱烈參與,打破了以往年輕人政治冷漠現象;四、從選戰策略來看,國 民黨仍沿用傳統選戰手法,腳步遠落後社會現實;最後,該報社論敦促 馬英九政府,必須盡速改組政府和政黨,否則國民黨將看不到未來,無 法拿出成績來面對下一場挑戰。該報甚至以〈 「徐蚌會戰」式的大敗 國民 黨最痛心的一天〉 ,做為程嘉文、胡宥心和許雅筑這三位記者的專題報導 1

的標題,以凸顯國民黨這次選舉失利的影響。

《中國時報》頭條新聞主標是〈國民黨輸到只剩總統府〉 ,副標是 〈自從 1949 年以來選舉最大潰敗〉 。該報社論稱許「台灣是一個勇於改變 的社會」 ,因為九合一選舉反映出「世代崛起及政治板塊移動現象」 ,強 調「台灣的選民勇於懲罰做不好的政黨與候選人,對台灣民主而言,選 民是最大贏家」 。最後,針對「柯文哲現象」指出, 「他的參選不僅是台 灣選舉史上的異數,也為這次選舉過程締造了最大的奇觀」 ,強調「這顯 示了台北選民的投票取向不再受藍綠結構的干擾,這個現象絕對是台灣 朝野政黨都需要思考的問題」 。 《蘋果日報》頭條新聞主標是〈藍大崩盤〉 ,副標是〈綠狂奪 13 縣 市〉 。該報社論標題是〈選民狠狠教訓國民黨〉 ,文章指出:「民進黨大勝 並非因為民進黨表現卓越,而是因為國民黨爛到不行!」 ;強調這次選舉 結果至少具有五項重大意義,包括政治文化及競選文化都已經大幅度改 變、網絡模式與網絡政治的崛起、新世代政治的迅速出現、太陽花學運 點亮的公民意識以及選民狠狠教訓國民黨政府;同時也對此次選舉大獲 全勝的民進黨提出了警告,指出公民社會處於國家概念的對立面,因此 此次民進黨搭著公民社會的便車,當選地方首長,但將來若與公民意見 衝突時,民進黨地方首長就會有應該站在哪一邊的矛盾,因此需要為此 做好思想準備。最後,該報社論強調,不能把這次選舉結果做過度延伸 1

4

程嘉文、胡宥心、許雅筑(2014 年 11 月 30 日) 。 〈 「徐蚌會戰」式的大敗 國民 黨最痛心的一天〉 。 《聯合報》 。


導讀

解釋,認為是決定 2016 年總統選舉的關鍵因素或者推論為社會反對兩岸 關係改善等。 《自由時報》頭版新聞主標是〈人民用選票狠狠教訓馬〉 ,副標是 〈國民黨潰敗,22 縣市剩 6 席,6 都只保住新北,民進黨拿下 13 席〉 。該 報社論標題是〈人民的勝利,國民黨的挫敗,民進黨的警惕〉 ,文章指 出:「台灣人民透過選票發出明確無比的訊息,對馬英九所領導的黨國 打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強調「這次選舉有四點特色:變、新、普、 實。 『變』指的是民心思變;『新』則是指不少縣市將出現新的治理局面; 『普』即像柯文哲這樣的普通公民可以當選;『實』意味著柯文哲的平實 競選方式取得了成功。」 ;最後,該報社論強調「台灣還需要另一個要 素,就是『和』 ,並且從今天開始,就是和解的起點,馬英九『應即與在 野黨和民間社會真誠互動,極度傾斜、最失人心之中國政策懸崖勒馬』 。」 選後第 10 天,國民黨中常會通過了由各縣市黨部提交,經組發會彙 整的「103 年地方公職九合一選舉輔選工作檢討報告」 ,這份報告認為造 成國民黨選戰失利的原因有「選民以選票表達對國民黨執政的不滿、國 民黨無法獲得多數年輕人認同並忽視青年與網路動員力量、未能有效整 合網路與實體力量、首都選戰影響外溢擴及其他縣市、站在部分公民團 體對立面影響國民黨議題掌握回應、忽略選戰議題走向未能及時調整選 戰策略」這 6 項,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原因是「首都選戰影響外溢擴及其 2

他縣市」。

筆者從選後台灣各大媒體的報導、國民黨自己的檢討報告以及筆 者訪問柯 P 團隊核心幕僚的訪談紀錄來看,國民黨失敗的原因,不外 乎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整體大環境對國民黨不利,關鍵性的因素包 括國民黨政府的執政表現讓民眾不滿、年輕人不認同國民黨對公共議題 的論述、新的傳播工具(網路、社群網站、影音動畫、智慧型手機、多

2

劉麗榮(2014 年 12 月 10 日)。〈藍檢討敗選 北市苦戰影響外縣市〉。《中央 社》。

5


翻轉選戰的 流浪狗團隊

媒體製作、免費互動軟體……)取代舊的傳播工具(報紙、電視、廣 播……) ,讓國民黨政府的影響力降低、新的溝通方式(互動的、自主發 言、鄉民文化的……)取代舊的溝通方式(單向的、壟斷發言、政令宣 導的……) ,讓國民黨政府找不到假想敵、新的動員方式(糾團、網聚、 快閃、路過、開放改進、雲端共享、組織分工、自主集結、網路募款、 收支公佈……)取代舊的動員方式(鄰里、社團、電話、遊覽車、宣傳 廣告、系統指揮、經費支援、內部核銷……) ,讓國民黨政府找不到對話 者……。 第二個層面是「柯 P 現象」外溢造成的影響。把上述兩個層面的原 因結合起來看,簡單地講,就是民怨沸騰和「火上加油」 ,這是柯 P 勝選 的結構,也是本書想要進一步說明的情形。 本書的書名是《翻轉選戰的流浪狗團隊:柯文哲核心幕僚談勝選關 鍵》 ,主標題來自於柯 P 在競選時和勝選後對自己的競選團隊的形容用 語;副標題則是筆者對受訪者在這場選戰的定位,透過受訪者的現身說 法,讓讀者們了解核心幕僚對柯 P 勝選的詮釋,畢竟「獨木舟打敗大連 艦隊」的情形很少見,這個情節很像舊約聖經裡的牧羊童大衛打敗巨人 歌利亞的故事翻版,筆者在選後回顧這次的助選經過,不僅險象環生, 而且充滿戲劇性。 本書是以「質化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的原則,對柯 P 勝選 模式進行「個案研究」 (case study) ,從筆者親身參與並負責執行「監票 部隊」任務的「自然方式」 (natural method)出發,把這次助選經驗做 總結,跟筆者過去多年的助選經驗做「歷史研究」 (historical research) 的對照,並且在「田野調查」 (field research) 、 「參與觀察」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 「焦點訪談」 (focus groups)等研究方法的指導下,筆者挑 選了 19 位柯 P 競選團隊的核心幕僚,以「口頭訪問」 (oral interview)方 式,請他(她)們以「口述歷史」 (oral history)的作法來現身說法,筆 者把他(她)們受訪的錄音資料整理為書面記錄後,再請受訪者確認 口述內容後,這些訪談紀錄除了做為本書總論的引用依據外,並且統一

6


導讀

彙整成為本書的附錄,讓讀者們對應參照。上述寫作方法是筆者模仿人 類學的「俗民誌」 (ethnography)撰寫方式,從「紮根理論」 (grounded theory)的角度,從「局內人」 (insider)的觀點,提出對柯 P 勝選關鍵的 詮釋。 筆者嘗試套用「同心圓」的概念,把柯 P 競選團隊「鑲嵌」 (embed) 在台北市長選舉、台灣「九合一」選舉、台灣政治架構、 「兩岸關係」架 構與「國際格局」架構中,由柯 P 競選團隊的「局內人」以現身說法的 方式告訴讀者們,柯 P 競選時內部發生了什麼事?筆者進一步把「局內 人」的現身說法和筆者的參與觀察結合後,跟筆者多年的助選經驗做對 照,從「全局圖像」 (the whole picture) ,俯瞰聚焦提出個人對柯 P 勝選的 分析和說明,這是台灣解嚴(1987 年)後,極少數以個人獨立研究方式 完成的作品之一。 筆者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發現,柯 P 的勝選代表著台灣「新政治」 的開始。台灣「新政治」的特徵,不只是「時來天地皆同力的柯 P 現 象」 、 「1971 年以後出生的年輕選民,在數量上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的中堅 力量」 、 「網路、鄉民、大數據結合主導的新興媒體」……等現象,最重 要的是「以『現狀』和『事實』為基礎的『台灣共識』 ,已經取代藍、綠 長期宣傳的『國族認同』的『想像』內容」的情形!這是柯 P 的競選訴 求引起強烈共鳴,進而引發柯 P 現象的關鍵,因為柯 P 在競選時提出的 主張,並不是多年來台灣選戰常見的陳腔濫調,而是大家平常生活的見 聞,更是老人和小孩都聽得懂的常識,這個情形將會成為今後台灣選舉 的主旋律,沒有認清此一事實的候選人和政治勢力,將會被已經改變的 「時代、環境、潮流」所吞沒! 綜合上述,本書的章節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筆者對柯 P 勝選模式 「個案研究」的分析,從「全局圖像」角度提出的總論,把透過「自然方 式」 、 「歷史研究」 、 「田野調查」 、 「參與觀察」 、 「焦點訪談」 、 「口頭訪問」 、 「口述歷史」等方法取得的資料,模仿人類學的「俗民誌」撰寫方式,從 「紮根理論」的角度提出柯 P 勝選關鍵的詮釋,由筆者彙整撰寫的四篇專 7


翻轉選戰的 流浪狗團隊

論所構成,分別是〈 「發現」台灣共識:一個台灣,共同表述〉 、 〈時來天 地皆同力──柯 P 現象的結果與成因〉 、 〈網路、鄉民、大數據──新興 媒體與新政治〉 、 〈敢教日月換新天──改寫歷史的監票部隊〉等。 本書的第二部分是這 19 位柯 P 核心幕僚的現身說法,再細分為四 個部分, 「甲」是 8 位「主調會議」與會者的訪談紀錄。 「主調會議」是 筆者所知,柯 P 競選團隊在這場選戰最核心的、具有決策功能的關鍵 會議,總共開了四次,只有 10 個人參加,分別是柯 P、林錦昌、姚立 明、李應元、張景森、許龍俊、林宜正、張益贍、洪智坤、周德望。除 了柯 P 本人和林錦昌外,其他 8 位都受訪,而且毫無保留提出他們的看 法,這些訪談記錄公佈前,都經過當事人確認過,這是權威性的第一手 資料。關於「主調會議」出席者的訪談,美中不足之處是,除了柯 P 以 外,只有林錦昌一位沒有受訪。錦昌兄對於筆者的邀訪,只有在 2015 年 1 月 5 日(週一)下午 6 點多,以手機簡訊回覆:「記錄下來很有意義! 但是我從來不談自己做過的事,不接受訪問,這些年沒有例外,請見 諒。」 「乙、丙」是 8 位核心幹部的訪談紀錄,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 是前國安會副秘書長,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台灣戰略模擬學 會(TASS)理事長張榮豐先生的臉書 FB 粉絲頁貼文摘錄。這次選戰, 柯 P 在松江路辦公室的 5 樓,另外設置了一個「兵棋推演室」進行戰情 分析,特別延攬張理事長來主持,筆者經由張理事長同意後,由其臉書 3

FB 粉絲頁貼文摘錄,做為他現身說法的內容。 第二部分是參加柯 P 親 自主持,每週三次,早上 8 點舉行的「主管會議」的 7 位出席者,分別 是張富美、許長仁、林鶴明、李厚慶、李冠毅、戴季全、顏易程等人。 這 8 位受訪者的訪談記錄公佈前,都經過當事人確認過,也是權威性的 第一手資料。關於「主管會議」出席者的訪談,範圍橫跨戰情、募款、 新聞、文宣、輿情、網路和志工等部分,已經涵蓋台灣選戰的競選組織 3

8

任我行(2015 年 1 月 13 日) 。 〈 【封面故事】柯 P「戰情室」估票只差二○四票 台灣戰略模擬學會用「戰爭級」規格打選戰〉 , 《新新聞》1453 期。


導讀

的主要功能,但美中不足之處是, 「旱草聯盟」政委兼柯辦組織群「公民 運動部」主任黃建興婉拒受訪,他在 2015 年 1 月 5 日(週一)下午 2 點 多,回給筆者的 LINE 訊息寫著:「太客氣了,我沒那麼重要。專訪就不 用麻煩了,謝謝邀約。」 「丁」是「主調會議」 、 「主管會議」以外的 3 位出席者,分別是李郁 欣、黃則斌、戴淯琦等人。他(她)們的共同特徵是台灣解嚴(1987 年) 後出生、成長的一代,大學以上的教育程度,是 2014 年「318 學運」的 參與者,都是這次柯 P「監票部隊」的靈魂人物。他(她)們對於網路選 戰、香港佔中、兩岸關係的看法,足以代表台灣年輕世代的觀點。 本書的第三部分是柯 P 在這場選戰中,重要的發言稿全文,從 2014 年 9 月 18 日的「光明磊落 _ 記者會」開始,到 2014 年 11 月 29 日的「勝 選記者會」結束。 本書的第四部分是文件附錄,包括「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外傷科 15 年計畫」 、 「獨木舟打敗大連艦隊的勝利方程式」 、 「此刻,全軍要有『兩 個務必』的認識」和「柯文哲辦公室監票部隊成果報告」等。 筆者認為,柯 P 勝選後的媒體報導焦點,集中在「柯 P 現象」和 「網路效應」這兩個部分,要清楚了解這兩個部分的成因、效應和影響, 還是要把柯 P 競選團隊「鑲嵌」在台北市長選舉、台灣「九合一」選 舉、台灣政治架構、 「兩岸關係」架構與「國際格局」架構中來看,比較 容易掌握全貌。 但選舉脫離不了候選人跟選民的互動,因此「民調」的應用,尤其 是定時的滾動式民調,是選舉求勝的必備工具, 「民調」應用的技術在台 灣很成熟,成本不高,運用並不困難;最大的困難在於解釋「民調」的 數字,修正戰術,甚至於改變戰略。為了防止「民調」數字解讀的偏 差,運用「焦點訪談」的技術在台灣選舉的應用已經非常成熟,這次柯 P 選戰也善用「焦點訪談」技術來掌握台北市的民意動態,可惜的是受 訪者對這個部分的著墨甚少,無法提供更清楚的描述來跟讀者們分享。

9


翻轉選戰的 流浪狗團隊

關於「焦點訪談」技巧的運用,基於多年助選經驗的體會,筆者認 為,前「天和水民調公司」總經理、現任「HAVAS WORLDWIDE

靈智

廣告 TAIWAN」市場研究部總經理黃逸華小姐是箇中翹楚,她是台灣許 多候選人委託進行「焦點訪談」的不二人選;她也是台灣迄今唯一的一 次「出口民調」 (exit poll)的出資者和執行者,她在業界和學界的傑出表 4

現,無人能出其右。

至於對選戰全貌的掌握,由於台灣政局在 2005 年後,出現「國共平 台」這個變數,因此理解影響台灣政局的外部條件,除了傳統的美國和 日本因素外,現在還要把中國因素考慮進去,這是柯 P 競選團隊「鑲嵌」 的大架構,由外而內的影響。 到底這個大架構的真實影響有多大呢?除了姚立明教授轉述許信 良主席分析的,台北市長選舉會受到所謂「兩岸藍」或「經濟藍」選民 的投票傾向影響外。筆者認為,還是掌握選民的感受和理解比較重要, 因為台北市長選舉的結果不會影響「兩岸關係」 ,也不會改變「國際格 局」 。因此,筆者從國際關係理論,提供有關「國際格局」的說明,並細 數「國際格局」在 1949 年後對「兩岸關係」的影響,目的要證明「兩岸 關係」很重要,但重要性不能跟餐前禱告和禮拜準則相提並論,因為老 百姓最在意的還是每天開門七件事的小確幸。 除了從「國際格局」架構來理解「兩岸關係」的思考脈絡外,本書 從張榮豐理事長的臉書 FB 粉絲頁摘錄的內容,則是從經濟學背景提供 對「兩岸關係」的另一種看法給大家參考,尤其是從「納許均衡」 (Nash equilibrium)來剖析「兩岸關係」的走向,更進一步從「危機處理」的角 4

10

1998 年底的台北市長選舉,在台大政治系洪永泰教授指導下, 「天和水民調 公司」總經理黃逸華小姐出資並執行了台灣迄今唯一的一次「出口民調」 , 準確地預測了選舉結果。有關這次「出口民調」的細節,請參閱:洪永泰 (2014) 。 《誰會勝選?誰能凍蒜?:預知政治版圖讓民調數字告訴你》 。台北: 天下文化。1991 年,洪永泰教授應民進黨主席許信良邀請,協助民進黨中央 黨部建立民調中心。


導讀

度來看台灣政局的變化,從洪仲丘案、馬王的黨籍鬥爭案、 「318 學運」 , 一路談到這次為柯 P 助選的經驗,張理事長「成一家之言」的觀察和詮 釋,值得大家仔細品味。 柯 P 這場選戰中,還有「闇黑部隊」一詞諱莫至深,受訪者面對筆 者的提問,多半左顧右盼,迴避討論,這是本書在訪談時感到遺憾和不 足之處。事實上,在筆者助選多年的經驗裡, 「闇黑部隊」一直是競爭雙 方或多方嫻熟使用的工具,小至撰寫黑函,大至扮演側翼,目的都是在 提高和強化選民對競選對手的嫌惡感,增加和鞏固選民對己方陣營的喜 好感,想辦法折損對手的選票,盡全力拉抬己方的聲勢,但兩軍主帥面 對外界詢問時,多半顧左右而言他,就像杜月笙用「夜壺」來形容黑道 之於白道的功能, 「闇黑部隊」是選戰必要的配備,只是有「難登大雅之 堂」的尷尬。 筆者認為,在網路時代的選戰, 「闇黑部隊」會以什麼面貌出現 呢?, 「闇黑部隊」並不是「網軍」 ,而且沒有任何一個競選團隊有能 力、有那麼多資源可以去豢養「網軍」 ,那「闇黑部隊」會是誰呢?除了 少數來自候選人的競選團隊外,絕大多數的「闇黑部隊」是認同候選人 的志願者和選民,這些志願者和選民就是網路上的「放火者」 。有沒有 辦法「杜絕」這種「網路亂象」呢?只有「自重」 (respect yourself)才 能「自治」 (autonomy) ,只有「自治」 (autonomy)才能「自重」 (respect yourself) ,除非跟網路世代拒絕往來,否則「將無所逃於天地間」 。

1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