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Page 1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 張翰璧, 楊昊主編 . -- 初版 . -- 高雄市:巨流 , 2020. 05 面; 公分

進步與正義 的時代

ISBN 978-957-732-596-9(平裝)

蕭新煌教授與 亞洲的新台灣

1. 臺灣社會 2. 文集 540.933

主 編 責 任 編 輯 封 面 藝 術 封 面 設 計

張翰璧、楊昊 邱仕弘 Yu-Hyang Lee 毛湘萍

發 行 人 總 編 輯

楊曉華 蔡國彬

出 版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80252 高雄市苓雅區五福一路 57 號 2 樓之 2 電話:07-2265267 傳真:07-2264697 e-mail: chuliu@liwen.com.tw 網址:http://www.liwen.com.tw

編 輯 部

10045 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 57 號 10 樓之 12 電話:02-29222396 傳真:02-29220464 01002323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劃 撥 帳 號 法 律 顧 問

林廷隆律師 電話:02-29658212

出版登記證

局版台業字第 1045 號

109005418

ISBN / 978-957-732-596-9(平裝) 初版一刷 •2020 年 5 月

定價:700 元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本書如有破損、缺頁或倒裝,請寄回更換)


目 錄 第一篇 總論 1-1 蕭新煌教授的學術實踐座標圖

3

張翰璧、楊昊

1-2 追求社會學想像四十年:轉向、開拓與突破

9

蕭新煌

第二篇 行動與策略:社會運動與環境治理 z

把民間社會及社會力找回來

徐世榮

2-1 台灣社會運動研究領域的制度化(1980-2017):

39 43

文獻回顧與引用分析的觀點 何明修、黃俊豪

2-2 台灣反核運動的開端:1979-1986

73

劉華真

2-3 韓國社會運動團體與民主改革:以「參與連帶」與「經實聯」為例

93

朴允哲、李京兒

2-4 新興工業國家之風險治理挑戰:

109

以2005年台灣狂牛症爭議事件為分析 周桂田

2-5 台灣土地改革再審視

139

徐世榮、廖麗敏

2-6 影響風險意識與支付意願之個人因素:以台南水患治理為例

169

許耿銘

2-7 核廢風險溝通的反思:核廢政策的公共審議 杜文苓、謝蓓宜

185


221

2-8 台灣邁向低碳社會的公眾態度與政策變遷 林宗弘、蕭新煌、許耿銘

第三篇 凝聚與記憶:台灣與東南亞客家 z

把客家帶進社會學,把社會學帶進客家

張維安

3-1 誰需要劉善邦?砂拉越石隆門帽山客家共和國的重建

245 249

張維安、張翰璧、黃子堅

3-2 「客家帶」的歷史與空間形成:以台灣和馬來西亞為例

269

張翰璧

3-3 客家人的移動構圖與聚散連結之時位考察初探

283

黃世明

3-4 打破客家刻板特色與比較研究的挑戰

295

林本炫

3-5 馬來西亞霹靂州嘉應客家移民及其網絡關係

309

林開忠

3-6 檳城嘉應、大埔、永定、惠州與增龍五個客家社團內部與外在的關係 327 利亮時

第四篇 台灣向前行:東亞與東南亞研究的生根與深耕 z

撐起東南亞研究的學術新空間

王宏仁

4-1 越南與中國罷工的比較:防禦型與攻擊型的威權國家

341 345

王宏仁、陳志柔

4-2 又見「懶惰的土著」?:越南台商工廠的勞動政治

361

龔宜君

4-3 台灣東南亞研究的發展第一個三十年與下一個三十年:

蕭新煌教授的貢獻 楊昊

381


4-4 泰國拉瑪九世(1946-2016)政治遺緒的初探

397

陳佩修

4-5 台灣的韓國研究、韓國的台灣研究

423

金潤泰

第五篇 治理與福祉:台灣第三部門與青年的四十年轉進 z

治理與福祉:台灣第三部門與青年的四十年轉進─ 蕭新煌教授的貢獻與影響 官有垣

5-1 台灣第三部門治理的實證研究:1990年代迄今

447

457

官有垣

5-2 台灣非營利組織之評估與公私協力:

477

以十年衛生財團法人輔導計畫為例 陸宛蘋

5-3 父母教育期望對青少年憂鬱症狀影響的社會階層差異 范綱華

499


第一篇

總論


003

蕭新煌教授的學術實踐座標圖 張翰璧、楊昊

這本書的作者與書中的四個領域標示著蕭新煌教授學術實踐的地圖,X 的時 間軸,是蕭老師從回台灣後,在中研院進行研究與在台灣大學任教過程中,不斷 加入的學生、同事,個別學者在不同時間點加入蕭老師學術研究的歷程,進行不 同研究議題的討論和合作。當然,除了本書的 26 位作者,還有其他更多的學生 和學者曾經受教於蕭老師,或是參與過他的研究計畫,只是無法參與這次的出版 專書。Y 軸則是沿著時間的推移,在研究議題上的擴展。四個領域的 22 篇文章 主題,標示著蕭老師的學術關心與發展,主要在以下領域:社會運動、台灣客家 研究、東亞與東南亞研究、台灣第三部門、環境治理,研究的區域包括台灣、東 亞社會、東南亞區域。 上述的座標圖中的研究議題,不但標示著台灣社會自 1980 年代以來的發展 軌跡,也展現蕭老師「學術上的社會實踐」,一直到現在。本書的標題「進步與 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希望將蕭老師的學術實踐放回社會 脈絡。台灣社會自 1980 年迄今,經驗了經濟快速起飛與蓬勃發展的年代,走過 民主轉型與鞏固的時代,並且正於社會轉型與再興的世代大步邁前。在這 40 年 間,蕭老師扮演公共知識份子的角色,不僅在學術領域深耕理論研究,結合台灣 發展經驗,提出創新見解;對政府的施政方針,也提供具體且清晰的發展建議; 更關鍵的是,對於推動社會進步的社會實踐,更扮演重要推手的角色。直到退休


004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後,還擔任「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的董事長,從民間交流的層面繼續貢獻發揮 影響力,在台灣的主體性上,以「進步」(progress)和「正義」(justice)的文化 理念,建立與亞洲各國的關係,鞏固台灣在亞洲的位置。 亞洲的轉型是多面向、全方位的轉變,它的驅動力來自於兩個層面,內部動 力與外部趨力。就國家與社會層面而言,包括多元族群文化、公民社會、環境意 識、以及國家發展等因素是促進亞洲轉型的內部動力。而外部趨力則是在區域與 國際層面的變化,諸如戰爭與和平的國際情勢演進、及各種以國家或非國家行動 者所促成的區域整合與串連趨勢。內部動力與外部趨力的融合,促使亞洲和台灣 進入新的格局,其中,「進步」與「正義」是最重要的兩個關鍵詞。 亞洲的進步不只是經濟成長的線性思維,而是在政經、社會、環境、文化等 多樣領域的整體永續發展。所謂的「進步」,代表的是治理與制度的進展、理念 與關懷的躍進、以及行動與運動的推進,這些都環繞在以人為中心的進步思維 中。特別對於客家研究而言,對於在地治理與制度、族群關係的跨國比較、對於 客家文化帶的醞釀與擴散等,它牽涉到族群文化與政經社會脈絡的多元議題領 域,更涉及從過去積累到未來發展的前瞻視野。 本書共有 22 篇文章,分四個主題,議題涵蓋民主政治、客家社會與文化、 國際關係、環境正義、公民社會等領域。除了 22 篇文章外,還有總論的兩篇文 章,除了本篇外,另一篇就是蕭老師親自撰寫的〈追求社會學想像四十年:轉 向、開拓與突破〉,生動地回顧和檢視他 40 年來,三個時期在學術生涯中的打 拼、合作和突破。另外,在每個主題前,都有一位重量級學者特別寫下蕭老師在 四個領域所做的貢獻。 第一個主題是「行動與策略:社會運動與環境治理」,共收錄八篇文章,前 三篇以社會運動為主題,何明修、黃俊豪發表〈台灣社會運動研究領域的制度化 (1980-2017)〉,該文也特別向蕭新煌教授致意,彰顯其所帶領、為期 30 年的台 灣社會運動研究;第二篇論文為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劉華真教授發表的〈台灣反核 運動的開端:1979-1986〉,台灣是唯一一個在反核運動的壓力下,從 1980 年代 中期就停止核電擴張的亞洲國家,呼應蕭新煌教授所致力的亞洲社會運動的比較 研究議程;第三篇,韓國湖西大學朴允哲教授及李京兒教授發表的〈韓國社會運 動團體與民主改革:以「參與連帶」與「經實聯」為例〉,該研究期望能深入分


蕭新煌教授的學術實踐座標圖 005

析社運團體的政經社會體制,為新的綜合性社會運動路線提供研究註腳。 中間三篇文章呈現國內環境研究社群所關心的風險社會議題與環境治理挑 戰。第四篇,周桂田發表〈新興工業國家之風險治理挑戰:以 2005 年台灣狂牛 症爭議事件為分析〉,從美國牛肉狂牛症風險政策爭議探討台灣社會與政府對於 風險治理典範的變遷、衝突與困境;而第五篇徐世榮與廖麗敏發表的〈台灣土地 改革再審視〉則是由三七五減租談起,論述土地政策下的悲歌;許耿銘教授則以 〈影響風險意識與支付意願之個人因素:以台南水患治理為例〉,從都市角度評 估,凸顯水患治理的實際挑戰與制度設計。這三篇文章分別從能源、土地、以及 災難的角度,呈現台灣社會面臨的環境脆弱性與挑戰,更重要的是,具體凸顯國 內環境研究社群對於各項挑戰的解方。後兩篇文章則特別對應環境與正義的主題 思辯。杜文苓、謝蓓宜的〈核廢風險溝通的反思:核廢政策的公共審議〉,針對 當前的核廢深入分析台灣社會的分歧立場與對話理路;另外,林宗弘、蕭新煌和 許耿銘合寫的〈台灣邁向低碳社會的公眾態度與政策變遷〉,乃透過 2017 年的國 家調查以及理論解釋民眾對低碳稅收和價格政策的偏好。 第二個主題為「凝聚與記憶:台灣與東南亞客家」,共收錄六篇文章,張維 安、張翰璧和黃子堅發表〈誰需要劉善邦?砂拉越石隆門帽山客家共和國的重 建〉,文中透過辯證劉善邦存在的真偽,點出更重要的是其背後歷史與故事對東 南亞華人的意義與重要性;第二篇張翰璧的題目是〈「客家帶」的歷史與空間形 成:以台灣和馬來西亞為例〉,該文從族群空間的觀點探討客家文化帶的醞釀與 形構過程。「族群空間」作為一個族群分析與研究的概念,是採取族群人文地理 作為理解客家歷史的工具。探討其他族群、自然環境和經濟活動如何與客家文化 互動,和產生相互的影響。簡言之,「族群空間」包括三個面向,一是特定地理 環境的社會空間;二是具體時間的歷史過程;三是上述空間和時間經由人類與自 然、族群間互動所產生的文化特質與族群關係。第三篇論文則是黃世明的〈客家 人的移動構圖與聚散連結之時位考察初探〉,該文以時位考察的方式,討論客家 族群的移動軌跡與社會鏈結。 後三篇討論亞洲的客家研究議題,其中東南亞的客家研究是台灣社會瞭解亞 洲社會脈絡與族群文化的重要途徑。林本炫的〈打破客家刻板特色與比較研究的 挑戰〉,討論進行跨國客家研究比較研究的脈絡、特色與基本架構;林開忠撰寫


006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的〈馬來西亞霹靂州嘉應客家移民及其網絡關係〉,從地域性的馬來西亞個案研 究著手,深入呈現客家移民與在地經濟商業網絡的互動關係;最後則是利亮時的 〈檳城嘉應、大埔、永定、惠州與增龍五個客家社團內部與外在的關係〉,同樣也 是透過比較研究的方式進行東南亞客家社團的社會脈絡梳理。這三篇論文呈現出 蕭新煌教授所帶領的客家比較研究團隊的田野經驗、創新議題的分析角度、以及 跨國比較研究的團隊成果。 第三個主題與東南亞研究有關,「台灣向前行:東亞與東南亞研究的生根與 深耕」主題中,王宏仁、陳志柔以〈越南與中國罷工的比較:防禦型與攻擊型的 威權國家〉為題,討論當前台商在東南亞面臨到的挑戰;龔宜君的〈又見「懶 惰的土著」?:越南台商工廠的勞動政治〉,從在越南台商與基層勞工雙方互動 的界限,解析支配權力以及勞工反抗產生的原因;楊昊發表的〈台灣東南亞研 究的發展第一個三十年與下一個三十年:蕭新煌教授的貢獻〉則是綜合回顧過 去 30 年來由蕭新煌教授促成的台灣東南亞研究之發展議程與特色,並且勾勒下 一個 30 年的深耕路向;而陳佩修是以〈泰國拉瑪九世(1946-2016)政治遺緒的 初探〉,回顧泰國研究的發展軌跡;最後,韓國同德女子大學中國學系金潤泰的 〈台灣的韓國研究、韓國的台灣研究〉則是呈現台灣過去發展韓國研究的特點。 最後是「治理與福祉:台灣第三部門與青年的四十年轉進」,第一篇文章為 官有垣發表的〈台灣第三部門治理的實證研究:1990 年代迄今〉,呈現公民社會 研究的發展議程,並且特別聚焦於第三部門治理的運作軌跡。第二篇是台北大學 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兼任副教授陸宛蘋撰寫的〈台灣非營利組織之評估與公私協 力:以十年衛生財團法人輔導計畫為例〉,該文特別從公私協力的角度討論非營 利組織在台灣社會深耕與轉型的動力與合作關係;第三篇論文則是范綱華所發表 的〈父母教育期望對青少年憂鬱症狀影響的社會階層差異〉,這篇論文探討不同 階層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期望,如何透過生活支持、負面互動、以及自尊的中介, 影響國中青少年的憂鬱症狀發展。這三篇文章呈現出治理理念的變遷、第三部門 的發展轉進、以及不同階層的父母教育對青少年的影響,凸顯公民社會的發展圖 像。 除此之外,針對上述四大主題,徐世榮、張維安、王宏仁和官有垣更分別撰 寫蕭老師在個別主題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為這些主題所帶來的意義與影響。徐世


蕭新煌教授的學術實踐座標圖 007

榮〈把民間社會及社會力找回來〉,認為蕭老師經由環境保護運動及消費者保護 運動等的研究,提醒我們民間社會的重要性,也提醒我們環境問題並非是單純的 科學問題,它更是複雜的社會問題,是將民間社會及社會力這個重要面向納入台 灣政經研究的主要貢獻者;張維安〈把客家帶進社會學,把社會學帶進客家〉, 該文回顧當代台灣客家研究的發展脈絡,從社會學的角度檢視其中變遷路徑,同 時透過文獻與經驗的梳理,凸顯蕭新煌教授與客家研究先進對於此一學術領域的 扎根及推進貢獻;王宏仁〈撐起東南亞研究的學術新空間〉從自身的大學求學經 驗,闡述蕭老師透過研究不同的社會文化,解析台灣的特色以及可能的機會與限 制,並促成社會學研究新的轉向,其中 1994 年中研院成立東南亞研究計畫後, 更進一步將東南亞研究在台灣開枝散葉;官有垣〈治理與福祉:台灣第三部門與 青年的四十年轉進─蕭新煌教授的貢獻與影響〉以四個面向鋪陳蕭老師在「台 灣第三部門與公民社會」研究的貢獻與影響,並期盼在蕭老師的領導下,大家能 再攜手為此一研究領域作出更多的貢獻。 蕭老師的學術實踐座標圖,不但標示著戰後台灣社會的變遷、年輕學者的社 會關懷與實踐,更是在地社會人文關懷的養分,架構台灣人對台灣社會、東亞 (東南亞)族群和社會的深入瞭解與情感依附。這個學術座標還繼續在擴大和深 耕對台灣社會的影響!

後記 本書的 22 篇論文均先發表在 2018 年 12 月 15-16 日於宜蘭礁溪以同名為主 題舉辦的國際研討會,經修改審查後收錄。研討會的召開蒙何明修的前期策畫、 彭雪莉的聯繫和政大東南亞研究中心多位同仁的執行,以及蕭老師門生們的積極 熱情與會,才得以順利完成。在集結論文成書出版過程中,彭雪莉和羅玉芝出力 也甚多,在此一併致謝。


009

追求社會學想像四十年: 轉向、開拓與突破 蕭新煌

一、楔子 十年前,我在《台灣的社會學想像》(王宏仁、龔宜君主編,巨流,2010) 一書中,以「我與台灣的社會學想像」為題,分別寫了我治社會學的三部曲和台 灣社會學典範轉移的三部曲,以及這兩個不同三部曲的互動和交集關係。 該文回顧的是我過去 30 年來治社會學生涯的心路歷程,談的大多是回首來 時路我與社會學的三種心境的轉變:好奇、認同和執著;以及我又如何不滿被 「無根與依賴」的台灣社會學洗禮,接著如何親身投入台灣社會學的「扎根和自 由」,最後又如何目睹和接力讓台灣社會學能更「成熟」和鼓勵「爭鳴」。 上述三個心境和三種作為的書寫,像是我與社會學關係的自我剖析和自我表 白。談得比較少的卻是我數十年來的學術研究的實質內涵和發生的轉變。現在 回想起來,確實也應該寫下我過去 40 年來到底做了哪些社會學學術研究?為何 做?如何做? 正巧在我退休前夕,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好意邀我在為退休研究人員而 規劃的「火炬系列」演講補白。這篇文章的文本就是根據那次口頭演講(2018 年 12 月 21 日)的文字版,連題目也沒作更動。 當時,我就是以「追求社會學想像四十年:轉向、開拓與突破」為題。我似


010 進步與正義的時代:蕭新煌教授與亞洲的新台灣

乎情有獨鍾「社會學的想像」這個由 C. W. Mills 創造的概念,作為幾次寫自我 回顧文章的標題。第一篇是早在 1983 年(當年我 35 歲),我以「追求社會學的 想像」,寫了我當年(1967 年)考進台大社會學系到 1983 年回中央研究院和台 大社會學系工作 4 年那段長達 16 年的社會學之旅。第二篇則是上述提到的那篇 《我與社會學想像》(當年我 60 歲),第三篇則是我為中研院社會所 20 年紀念特 刊所寫的《在這裡,我實踐社會學想像》(2015,當年我 67 歲),在該文我回想 和欣賞在社會所遨遊、探索社會學堂奧的經驗。本文(我已 70 歲),我四度用這 個概念,只是書寫時間更長(前後 40 年),也認真回顧我的社會學之旅所經歷的 研究轉向、嘗試去開拓領域和努力所做的學術突破。 在準備演講和寫作之初,我就一直在想該採取什麼角度去運用什麼樣的資 料和材料來回顧我追求社會學想像的 40 年學者歲月。40 年是一段頗長的學術生 涯,而我又絕大部分的歲月是花在中央研究院。因此,我就著眼這 40 年當中, 我的學術研究旅程有沒有什麼重大而有意義的分期和段落,而且在每個時期又都 可以呈現某種可區分而特別的學術生涯特色。就如此,我觀察到我過去 40 年可 以分成以下三個重要的時期,而且每個時期又不難勾勒出我是如何去追求、探索 和實現我的社會學想像。 第一時期:1979-1995(我的新生代生涯,共 15 年)。這是從我在 1979 年 8 月進中研院民族所(行為研究組)服務開始,到社會所籌備處成立(1995 年), 我轉到該籌備處為止。這算是我在博士學位後的延續和摸索期,而且是以個人力 量去深耕社會學的經驗現象研究園地。 第二時期:1995-2009(我的中生代生涯,也有 15 年)。這是我從轉到社會 所籌備處和受命籌組「中研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開始。我在這第二個 15 年 裡,開啟了一個明顯的轉向。我看到了開發新研究領域的機會,並以超越一己之 力的集體力量,用團隊的集體人力、機構化的物力去開拓台灣社會學新研究疆 域。 第三時期:2009-2018(我的老生代生涯,到 2019 年 1 月 1 日退休,共有 10 年)。這是我從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回到社會學所擔任所長開始。這十年,我 重新回頭看前兩個時期的個人探索和集體開拓所累積的成果,認真嚴肅地檢討在 那些眾多的學術累積成績當中,有沒有什麼可以進一步向內提煉、向上昇華和向


追求社會學想像四十年:轉向、開拓與突破 011

前突破的理論創見。 什麼是我憑藉用來作為評估上述三個學術生涯時期的工作和成績,以及個別 表現出來的特色呢?不能只憑主觀意願和理想,也不能光看學界同儕的評語,而 必須要有豐富、扎實而具體的研究成果和作品作為證據和立論基礎才行。 於是我便很老實地將歷年的學術出版目錄拿出來作為我「資料分析」的對 象,以驗證我對自己過去「三生代」記憶中所觀察到的轉向、開拓和突破是不是 真的存在,是不是也經得起我自己研究作品內容分析後的考驗。 截至 2018 年 12 月為止,我的著作出版目錄列出了專書 119 本、期刊論文 166 篇和專書論文 206 篇。這些林林總總的著作就是我追求社會學想像四十年留 下的足跡。

二、第一個時期(1979-1995):個人摸索與打拼 我在第一個時期還是一個新生代的年輕社會學者(30 歲-45 歲)。在這 15 年 裡,我認真學著去做一個台灣本土的社會學家。一方面靠著的是我將博士論文研 究衝勁的餘溫和熱度繼續深化和擴展我對台灣(與南韓)農業政策及其對小農、 勞工階級轉型的注意和探討。二方面則將視野也同時轉到當時台灣社會的多變情 勢和台灣社會學的發展態勢。三方面則是大膽嘗試去組成一個東亞中產階級的比 較研究。這也就開展了我對 1980 年代新興公民社會運動的觀察和對台灣社會學 在 1980 年代發展新動向的關心,以及將「台灣研究」放大到區域比較研究架構 和脈絡之中。

(一)透視戰後農業政策與農工階級轉型 我的博士論文 Government Agricultural Strategies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 A Macrosociological Assessment(1979 完成,1981 出版),有系統地比較與評估台 灣與南韓農業策略及其對戰後農工業發展大勢的政策影響。在當時的論文中,我 清楚標明戰後土地改革和重工輕農策略與政府(國家)及階級不均衡權力關係有 關。回台灣後,我很自然地延續這麼一個近乎階級權力分析的角度來觀察探討戰 後一連串社會階級轉型與上述農業政策的直接關係。最關鍵的莫過於佃農階級的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