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C0026建制民族誌:使人們發聲的社會學

Page 1

目錄 推薦序 DorothyE.Smith 的書寫三部曲∕王增勇 i 導讀序 繪製權力地圖,分析治理關係∕游美惠 iii 譯者序 獻給在建制內微小抵抗建制的人們∕廖珮如 vii 前 言 001 第一部分 為人們產製一門社會學 第1章 女性立足點:肉身認知(EmbodiedKnowing) 009     與治理關係(rulingrelations)之對比 女性立足點與治理關係 012 性別與治理關係的歷史軌跡 016 註釋 029 第2章 認識社會(thesocial):另類構想 031 重組客體性(Objectivity)的社會關係 032 建制民族誌是什麼?列舉幾項對比 034 經驗與民族誌問題意識 044 結論 049 註釋 051
xii 建制民族誌:使人們發聲的社會學 第二部分 社會(theSocial)的存有論 第3章 為建制民族誌構思一套存有論 055 社會(thesocial)的存有論 058 建制、語言和文本 078 結論 079 註釋 081 第4章 協作主體性之用的語言 085 重構具有社會性的語言 087 經驗疆域和文本本位的疆域 098 結論 108 註釋 109 第三部分 能透過民族誌探究的建制 第5章 文本、文本-讀者對話:與建制論述 115 文本-讀者對話 119 建制論述的文本-讀者對話 126 文本的建制協作者(coordinator)功用 134 結論 136 註釋 138
目錄 xiii 第6章 以經驗為對話和資料之用 141 以經驗為對話之用:問題 142 將經驗視為對話的另一種詮釋 145 經驗、語言、和社會編派 147 資料對話(TheDataDialogues) 155 結論 162 註釋 164 第7章 工作知識 165 有關大學成績和評分方式的工作知識:一份迷你民族誌 165 做為建制民族誌研究資料的工作知識 170 工作知識 172 建制擷取的問題 177 組裝與描繪工作知識 179 結論 184 註釋 186 第8章 文本群與建制 189 文本協作常民工作的方式 195 結論 208 註釋 210

xiv 建制民族誌:使人們發聲的社會學

第9章 權力、語言與建制 211 製造建制現實 216 規制框架 220 結論 229 註釋 232 第四部分 結語 第10章 已走過的路和未來可走的路 235 我們已走過的路 235 拓展 243 建制民族誌的集體研究 250 註釋 254 詞彙表 255 參考文獻 263 索引 283

前 言

[本書原文註釋依原著置於各章後,文中的中括號註釋為譯者註釋]

我在加州⼤學柏克萊校區當研究⽣時,我修習的主流社會學與我在婦⼥ 運動之中的發現,存在極深的對立,我經歷的對立與這些年來所辯證的這種 對立之中,我致⼒於創造⼀⾨社會學,⽽我將透過本書闡明我在這些嘗試與 努⼒中習得的功課。

為這⾨社會學奠下基礎的是婦⼥運動和意識覺醒的政治實作,我(和其

他⼀起共事的⼈)已經發展出⼀⾨另類社會學,這⾨社會學不會受限於人群 的特定類屬( category )。倘若這⾨社會學的⽬的,乃是從⼥性⽴⾜點出發,

探究社會( the social ),並試圖為⼥性闡明延伸⾄⽇常⽣活之外的「關係」

( relations ),以何種方式連結我們的⽇常⽣活經驗。那麼,這⾨學問必須對 男性與⼥性皆有助益。這必須是⼀⾨ 為 ( for )常民⽽研究的社會學,[ 1 ] 與之 相反的是我接受正規教育訓練的那種社會學,在主流社會學裡,人們是「研 究對象」( objects ),學者必須解釋研究對象的⾏為。本書將闡述建制民族誌

作為⼀⾨社會學,怎麼把概念轉譯為「研究提問」( inquiry ) 1 的⽅法。

相較於從受理論宰制的論述結構內出發書寫社會學,我從人們的⽴⾜ 點出發書寫⼀⾨社會學,並不意味著我在書寫⼀⾨大眾社會學( popular

中文雖將 for 譯為「為了」或「為」,但須提醒中文讀者的是,中文語境中的 「為了」在某些情境脈絡下帶有家父長式的意涵,而這並非史密斯的本意。研究 者並非「為了」常民而做研究,反倒是讓常民能在研究中發聲,看見社會關係

或治理關係如何圍繞自身位置進行編派,形成權力。

[1]
1

002 建制民族誌:使人們發聲的社會學

sociology )。這⾨社會學始於我們在⽇常⽣活中⾝處的場域,但是探索我們

⽇常活動涉及、卻⾮完全呈現於我們眼前的的社會關係( social relations )

與社會編派( social organization )。探索社會關係與社會編派的⼯作,有時 需要進⾏技術性的研究,且該研究需在概念上置外於經驗的⽇常語⾔;與此

同時,我們的經驗顯⽰,⼀旦研究者完成建制民族誌,他的研究便成為⼀種 資源,能夠把研究轉化成人們的⽇常⼯作知識。因此,建制民族誌成為延伸

人們⾃⾝知識的⼀種⼿段,⽽⾮研究者取代專家的知識。 [ 2 ]

然⽽,我必須強調,如同本書所述,建制民族誌是⼀⾨ 社會學

( sociology ),⽽不只是一種⽅法論(建制民族誌往往被歸類到質性研究法的 教科書和課程)。建制民族誌不是從理論(⽽⾮人們經驗)出發,執⾏社會 學研究提問策略,好在理論⽀持下檢視人們世界的⼀種⽅法。我把建制民族

誌描述成⼀種「研究探問的⽅法」,我也知道這遣詞⽤字是有那麼⼀點誤導

之嫌。但我如此描述建制民族誌,因為建制民族誌⼀直都強調把研究視為 發

現 ( discovery ),研究並⾮拿來測試假說之⽤,也不是用理論詮釋,作為分 析經驗世界的⼯具。

我很難用簡單幾句話,說明建制民族誌與主流社會學之間的歧異有多 ⼤。建制民族誌的淵源顯然來⾃⾺克思,但絕⾮⾺克思主義理論的後續發 展,不過建制民族誌也在某種程度上與俗民⽅法論( Ethnomethodology )有

些關連。建制民族誌與這兩個理論流派有些雷同之處,我們皆致⼒於在我們 ⽣活的世界裡、在我們存在的⾁⾝之中,展開與進⾏調查研究。由於語言在 建制民族誌中扮演關鍵角色,讓建制民族誌能以民族誌⽅式發現建制之間相

互協作( coordinate )的⽅式。因此,建制民族誌援引緣起於⽶德(

[2] 史密斯認為人們在他們的日常工作上是「專家」,故此處專家知識所指為「人 們」所擁有的日常經驗知識。

George
2

Herbert Mead )作品的符號互動論( symbolic interaction )流派,並進⼀步

聯結⾄俄羅斯語⾔學的思想流派,主要有巴赫汀( Mikhail Bakhtin)、魯利亞

( A. R. Luria)與沃羅希洛夫( Valentin Volosinov)等⼈的思想。

如同我的經驗,受過社會學訓練的研究者,難以轉換到不同的典範,產

製關於社會的知識,這不同的典範產製的知識不會物化( reified )社會( the social )、也不斷定社會作為⼀種置外於人們⽣活、凌駕人們⽣活的存在。建

制民族誌的⽬標是產製⼀套知識,其本質是我們理解⽇常世界的尋常⽅式, 進⽽延伸到我們未曾觸及之處,若無探險家 [3] 的興趣與製圖技巧也許無法抵 達。因此,讀者必須明⽩本書有些部分艱澀難讀,與其說艱難之處是作者寫 作⾵格的問題,⽏寧說是為讀者敞開⼀道不同以往的⾨⽽導致的問題,這道 ⾨將帶領讀者認識⼀種不同的⽅法,思索社會並設想研究提問。這過程中涉

及所謂的 典範轉移 ( paradigm shift )( Kuhn 1970 )。我花了⼆⼗五年左右的 時間才成功進⾏典範轉移,⽽我卻要你們透過閱讀本書來進⾏這項⼯程。 2

這是⼀項開放式的研究探問計畫,旨在找出⼈們每天怎麼在⽇常⽣活中 的在地位置( local places ),把我們的⽣活拼湊起來,並能在某種程度上建 構⼀種「關係」的動態叢結( dynamic complex )(該叢結能跨地協作我們的 活動)。這項研究探問計畫必須時時修訂更改,因為著眼於現狀意味著施行 修正、發⽣意料之外的事情、強迫我們三思 、乃⾄於找出更好的說法,來闡

述我們的發現。我在書中書寫的是建制民族誌研究的成果,以及我們至今的 發現。隨著研究推進,以及研究者用民族誌⽅法,檢視那些治理( rule )我

們的關係中出現的新區域,這些研究成果都得接受改變、拓展、改進。

本書由四部分構成,第四部分包含⼀章結論。第⼀部分「為人們產製⼀

[3] 原文為 explorer,史密斯傾向於使用探險、挖掘、發現等比喻來說明建制民族誌 的研究歷程。因此,此處的探險家指的便是研究者。

前言 003
3

004 建制民族誌:使人們發聲的社會學

⾨社會學」,敘述本計劃的婦⼥運動的根基,並區隔出建制民族誌與其他顯 然擁有相似政治承諾( political commitmments )的社會學流派。第⼆部分

「社會的存有論( ontology )」,提供⼀套建制民族誌亟需的存有論,因為建

制民族誌著眼的現象,以及賴以描繪、闡述和分析的現象,全都發⽣在常民

⽣活的真實( actualities )中。然⽽,真實本⾝不會告知社會學家哪些現象 與她∕他的研究計畫有關。她∕他的研究提問需要民族誌式的聚焦。這正是 我書寫⼀套存有論期待能提供給讀者的解釋。第二部分有兩個章節:第⼀個 章節概述社會的存有論,第⼆個章節含納語⾔的現象,融⼊第一個章節提及 的存有論。若我們要具體闡述建制怎麼編派我們的⽇常⽣活,那麼關鍵便是 導⼊語⾔的概念,以此做為人們主體性的協作者。

本書的第三部分「能透過民族誌探究的建制」,把存有論轉譯為⼀個通

⽤框架,好讓建制民族誌成為⼀種實作。第三部分提及建制的⽂本基礎和關

於建制論述( institutional discourse )的獨特運作⽅式。第三部分的第⼆個章

節,處理產製建制民族誌的過程中,「經驗」( experience )帶來的困難,第

三個章節則檢視繪製建制地圖研究計畫的相關人們的經驗面向。接下來的兩 個章節(第 8 章與第 9 章)檢視⽂本( texts )的核⼼重要性,以及⽂本進⼊

編派建制形式的⾏動時,研究者怎麼指認⽂本。

最後我在結論的章節,繪製我們在本書中旅⾏的⾜跡,提出些許可

能性,進⼀步把建制民族誌探索延伸⾄更為廣⼤的治理關係( relations of ruling ),並藉著憶起本研究提問⽅法的政治承諾初衷,評量在建制民族誌研

究的集體研究計畫中,這些承諾至今怎麼實現,以及未來可能如何實現。

1 我推薦彼得.葛拉罕(Peter Graham 1998)、瑪莉.坎貝爾和法蘭斯.葛雷爾 (Marie Campbell and Frances Gregor 2002)以及我自己(D. E. Smith 2001a)所撰 寫的建制民族誌簡介。

2 喬治.史密斯和我曾稱之為「存有論轉移」(ontological shift)。我曾送他一件生 日 T 恤,印著「我已完成存有論轉移」。他穿著這件衣服去上班。

前言 005
註釋
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