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v 建制民族誌:使人們發聲的社會學
前 言
[本書原文註釋依原著置於各章後,文中的中括號註釋為譯者註釋]
我在加州⼤學柏克萊校區當研究⽣時,我修習的主流社會學與我在婦⼥ 運動之中的發現,存在極深的對立,我經歷的對立與這些年來所辯證的這種 對立之中,我致⼒於創造⼀⾨社會學,⽽我將透過本書闡明我在這些嘗試與 努⼒中習得的功課。
為這⾨社會學奠下基礎的是婦⼥運動和意識覺醒的政治實作,我(和其
他⼀起共事的⼈)已經發展出⼀⾨另類社會學,這⾨社會學不會受限於人群 的特定類屬( category )。倘若這⾨社會學的⽬的,乃是從⼥性⽴⾜點出發,
探究社會( the social ),並試圖為⼥性闡明延伸⾄⽇常⽣活之外的「關係」
( relations ),以何種方式連結我們的⽇常⽣活經驗。那麼,這⾨學問必須對 男性與⼥性皆有助益。這必須是⼀⾨ 為 ( for )常民⽽研究的社會學,[ 1 ] 與之 相反的是我接受正規教育訓練的那種社會學,在主流社會學裡,人們是「研 究對象」( objects ),學者必須解釋研究對象的⾏為。本書將闡述建制民族誌
作為⼀⾨社會學,怎麼把概念轉譯為「研究提問」( inquiry ) 1 的⽅法。
相較於從受理論宰制的論述結構內出發書寫社會學,我從人們的⽴⾜ 點出發書寫⼀⾨社會學,並不意味著我在書寫⼀⾨大眾社會學( popular
中文雖將 for 譯為「為了」或「為」,但須提醒中文讀者的是,中文語境中的 「為了」在某些情境脈絡下帶有家父長式的意涵,而這並非史密斯的本意。研究 者並非「為了」常民而做研究,反倒是讓常民能在研究中發聲,看見社會關係
或治理關係如何圍繞自身位置進行編派,形成權力。
002 建制民族誌:使人們發聲的社會學
sociology )。這⾨社會學始於我們在⽇常⽣活中⾝處的場域,但是探索我們
⽇常活動涉及、卻⾮完全呈現於我們眼前的的社會關係( social relations )
與社會編派( social organization )。探索社會關係與社會編派的⼯作,有時 需要進⾏技術性的研究,且該研究需在概念上置外於經驗的⽇常語⾔;與此
同時,我們的經驗顯⽰,⼀旦研究者完成建制民族誌,他的研究便成為⼀種 資源,能夠把研究轉化成人們的⽇常⼯作知識。因此,建制民族誌成為延伸
人們⾃⾝知識的⼀種⼿段,⽽⾮研究者取代專家的知識。 [ 2 ]
然⽽,我必須強調,如同本書所述,建制民族誌是⼀⾨ 社會學
( sociology ),⽽不只是一種⽅法論(建制民族誌往往被歸類到質性研究法的 教科書和課程)。建制民族誌不是從理論(⽽⾮人們經驗)出發,執⾏社會 學研究提問策略,好在理論⽀持下檢視人們世界的⼀種⽅法。我把建制民族
誌描述成⼀種「研究探問的⽅法」,我也知道這遣詞⽤字是有那麼⼀點誤導
之嫌。但我如此描述建制民族誌,因為建制民族誌⼀直都強調把研究視為 發
現 ( discovery ),研究並⾮拿來測試假說之⽤,也不是用理論詮釋,作為分 析經驗世界的⼯具。
我很難用簡單幾句話,說明建制民族誌與主流社會學之間的歧異有多 ⼤。建制民族誌的淵源顯然來⾃⾺克思,但絕⾮⾺克思主義理論的後續發 展,不過建制民族誌也在某種程度上與俗民⽅法論( Ethnomethodology )有
些關連。建制民族誌與這兩個理論流派有些雷同之處,我們皆致⼒於在我們 ⽣活的世界裡、在我們存在的⾁⾝之中,展開與進⾏調查研究。由於語言在 建制民族誌中扮演關鍵角色,讓建制民族誌能以民族誌⽅式發現建制之間相
互協作( coordinate )的⽅式。因此,建制民族誌援引緣起於⽶德(
[2] 史密斯認為人們在他們的日常工作上是「專家」,故此處專家知識所指為「人 們」所擁有的日常經驗知識。
Herbert Mead )作品的符號互動論( symbolic interaction )流派,並進⼀步
聯結⾄俄羅斯語⾔學的思想流派,主要有巴赫汀( Mikhail Bakhtin)、魯利亞
( A. R. Luria)與沃羅希洛夫( Valentin Volosinov)等⼈的思想。
如同我的經驗,受過社會學訓練的研究者,難以轉換到不同的典範,產
製關於社會的知識,這不同的典範產製的知識不會物化( reified )社會( the social )、也不斷定社會作為⼀種置外於人們⽣活、凌駕人們⽣活的存在。建
制民族誌的⽬標是產製⼀套知識,其本質是我們理解⽇常世界的尋常⽅式, 進⽽延伸到我們未曾觸及之處,若無探險家 [3] 的興趣與製圖技巧也許無法抵 達。因此,讀者必須明⽩本書有些部分艱澀難讀,與其說艱難之處是作者寫 作⾵格的問題,⽏寧說是為讀者敞開⼀道不同以往的⾨⽽導致的問題,這道 ⾨將帶領讀者認識⼀種不同的⽅法,思索社會並設想研究提問。這過程中涉
及所謂的 典範轉移 ( paradigm shift )( Kuhn 1970 )。我花了⼆⼗五年左右的 時間才成功進⾏典範轉移,⽽我卻要你們透過閱讀本書來進⾏這項⼯程。 2
這是⼀項開放式的研究探問計畫,旨在找出⼈們每天怎麼在⽇常⽣活中 的在地位置( local places ),把我們的⽣活拼湊起來,並能在某種程度上建 構⼀種「關係」的動態叢結( dynamic complex )(該叢結能跨地協作我們的 活動)。這項研究探問計畫必須時時修訂更改,因為著眼於現狀意味著施行 修正、發⽣意料之外的事情、強迫我們三思 、乃⾄於找出更好的說法,來闡
述我們的發現。我在書中書寫的是建制民族誌研究的成果,以及我們至今的 發現。隨著研究推進,以及研究者用民族誌⽅法,檢視那些治理( rule )我
們的關係中出現的新區域,這些研究成果都得接受改變、拓展、改進。
本書由四部分構成,第四部分包含⼀章結論。第⼀部分「為人們產製⼀
[3] 原文為 explorer,史密斯傾向於使用探險、挖掘、發現等比喻來說明建制民族誌 的研究歷程。因此,此處的探險家指的便是研究者。
004 建制民族誌:使人們發聲的社會學
⾨社會學」,敘述本計劃的婦⼥運動的根基,並區隔出建制民族誌與其他顯 然擁有相似政治承諾( political commitmments )的社會學流派。第⼆部分
「社會的存有論( ontology )」,提供⼀套建制民族誌亟需的存有論,因為建
制民族誌著眼的現象,以及賴以描繪、闡述和分析的現象,全都發⽣在常民
⽣活的真實( actualities )中。然⽽,真實本⾝不會告知社會學家哪些現象 與她∕他的研究計畫有關。她∕他的研究提問需要民族誌式的聚焦。這正是 我書寫⼀套存有論期待能提供給讀者的解釋。第二部分有兩個章節:第⼀個 章節概述社會的存有論,第⼆個章節含納語⾔的現象,融⼊第一個章節提及 的存有論。若我們要具體闡述建制怎麼編派我們的⽇常⽣活,那麼關鍵便是 導⼊語⾔的概念,以此做為人們主體性的協作者。
本書的第三部分「能透過民族誌探究的建制」,把存有論轉譯為⼀個通
⽤框架,好讓建制民族誌成為⼀種實作。第三部分提及建制的⽂本基礎和關
於建制論述( institutional discourse )的獨特運作⽅式。第三部分的第⼆個章
節,處理產製建制民族誌的過程中,「經驗」( experience )帶來的困難,第
三個章節則檢視繪製建制地圖研究計畫的相關人們的經驗面向。接下來的兩 個章節(第 8 章與第 9 章)檢視⽂本( texts )的核⼼重要性,以及⽂本進⼊
編派建制形式的⾏動時,研究者怎麼指認⽂本。
最後我在結論的章節,繪製我們在本書中旅⾏的⾜跡,提出些許可
能性,進⼀步把建制民族誌探索延伸⾄更為廣⼤的治理關係( relations of ruling ),並藉著憶起本研究提問⽅法的政治承諾初衷,評量在建制民族誌研
究的集體研究計畫中,這些承諾至今怎麼實現,以及未來可能如何實現。
1 我推薦彼得.葛拉罕(Peter Graham 1998)、瑪莉.坎貝爾和法蘭斯.葛雷爾 (Marie Campbell and Frances Gregor 2002)以及我自己(D. E. Smith 2001a)所撰 寫的建制民族誌簡介。
2 喬治.史密斯和我曾稱之為「存有論轉移」(ontological shift)。我曾送他一件生 日 T 恤,印著「我已完成存有論轉移」。他穿著這件衣服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