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第三版)

Page 1



性別向度 與 臺灣社會 (第三版 ) 黃淑玲、游美惠

主編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 / 黃淑玲, 游美惠主編. - 三版. -- 高雄市 : 巨流, 2018.12 面 ; 公分 ISBN 978-957-732-573-0(平裝)

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 (第三版)

1.性別教育 2.臺灣社會 544.7

107018909

主 編 黃淑玲、游美惠 責 任 編 輯 張如芷 封 面 設 計 曹淨雯 發 行 人 楊曉華 總 編 輯 蔡國彬 出 版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80252 高雄市苓雅區五福一路 57 號 2 樓之 2 電話:07-2265267 傳真:07-2264697 e-mail:chuliu@liwen. com. tw 網址:http://www.liwen.com.tw 編 輯 部 23445 新北市永和區秀朗路一段 41 號 電話:02-29222396 傳真:02-29220464 劃 撥 帳 號 01002323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購 書 專 線 07-2265267 轉 236 法 律 顧 問 林廷隆律師 電話:02-29658212 出 版 登 記 證 局版台業字第 1045 號

ISBN 978-957-732-573-0(平裝) 三版一刷•2018 年 12 月 定價:450 元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本書如有破損、缺頁或倒裝,請寄回更換)


編者序

承蒙讀者偏愛,《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一書已經成為臺灣性別研究學門 重要讀本。本書第三版經過一年多的籌劃,各章作者皆大幅更新內容與文獻, 甚至更改篇名,也另外邀請了多位學者加入作者群,書寫〈性別化習俗與文 化〉、〈數位性別現身〉、〈性別與教育〉、〈多元親職與兒童照顧〉等議題 新篇章。第三版也增加了「導論」,概述本書重要概念與各章重點,方便讀者 迅速瀏覽;再者配合嶄新版本的問世,「延伸閱讀」等資料改置於在本書專網 之中提供給有興趣的讀者參閱。希望這樣全新風貌的改變,能讓讀者收穫更 多,也更加延伸本書探討議題的深度與影響範圍。 各章作者們將個人的學術研究結晶與性別關懷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呈現,希 望藉由女性主義理論的透視鏡,針對日常生活隨處可見的性別現象,探討性別 議題如何鑲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與體制文化中,以及個人生命軌道與國家社會 發展如何受到性別權力關係的影響。更巧妙精心地安排本土實例解析,引導讀 者看到性別議題與我們生活世界的密切關聯。我們殷切期盼本書不僅能讓大專 院校的師生受惠,值此政府積極推動性別主流化政策的同時,公務體系與民間 團體相關工作者也能藉此書吸收更多性別理論與本土實例,深入體會性別研究 的切身性與女性主義理念的前進力量,進而轉化成改變公、私領域不平等現狀 的實踐動能。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各章的作者們互相檢閱彼此的初稿文字並提供修正建 議,花費不少心力,極其用心。細心的讀者應該會發現每一章都有作者的簡要 謝詞,除了是對每一位審閱者無酬的付出表達感激之外,更是包含了作者自己 內心的糾結,因為幾乎每一章的文字都經過至少三輪的修改潤飾,這嚴苛的過 煩的費心修正,如今本書才能以優質的風貌呈現。


最後,我們謹代表作者群感謝沈志翰主編對本書的支持,以及編輯張如芷 的認真與細心。 黃淑玲、游美惠 2018年11月6日


作者簡介

(按章次順序)

姜貞吟

學歷:法國巴黎第八大學(Université Vincennes à Saint-Denis)女性研究博士 現任: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副教授、婦女新知基金會副董事長、 客委會性別平等專案小組委員、臺北市政府第七屆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

葉德蘭 學歷:美國賓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口語溝通系博士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研究所教授、臺大婦女研究室召集人

方念萱 學歷: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傳播博士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新聞系副教授、行政院性別平等會第四屆委員

蕭蘋 學歷:美國賓州州立大學(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大眾傳播博士 現任:國立中山大學行銷傳播管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游美惠(主編) 學歷:美國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社會學博士 現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教授、高雄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 高雄市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委員、高雄市家庭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屏東縣 性別平等委員會委員、屏東縣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高雄市女性權益促 進會監事、法務部行政執行署高雄分署性騷擾申訴處理調查小組委員、高雄 地方法院檢察署性騷擾申訴處理調查小組委員


黃 莉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博士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彭渰雯 學歷: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規劃 與公共政策博士 現任: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副教授、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理事長

王曉丹 學歷: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法學博士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台灣法理學會理事、女學會監事

宋靈珊 現任: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博士研究生、國立政治大學交換生

張晉芬 學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社會學博士 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李淑菁 學歷: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教育社會學博士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謝小芩 學歷:美國威斯康辛州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教育 政策博士 現任: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學習科學與科技研究所教授

蕭昭君 學歷:美國印地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教學科技學系博士 現任: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副教授、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監事


瑪達拉•達努巴克 學歷:國立東華大學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博士 現任:高雄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督導

卓耕宇 學歷:輔仁大學心理系博士生 現任:高雄市立中正高工專任輔導教師、社團法人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監事

黃淑玲(主編) 學歷: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社 會福利研究所博士 現任:國防醫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董事、行政院性 別平等會委員

白爾雅 學歷:英國約克大學(University of York)婦女研究中心博士 現任:馬偕醫學院全人教育中心、國防醫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蔡麗玲 學歷: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博士 現任: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吳嘉苓 學歷:美 國 伊 利 諾 大 學 香 檳 分 校 (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I l l i n o i s a t U r b a n a Champaign)社會學博士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王秀雲 學歷: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科 學史系博士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科技與社會(STM)研究中心副教授


顏芳姿 學歷:澳洲格里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護理研究所博士 現任:國防醫學院通識中心副教授

劉盈君 學歷:國立陽明大學護理學系博士 現任: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唐文慧 學歷: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社會學博士 現任: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王舒芸 學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社會工作博士 現任: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行政院社 會福利推動委員會委員

藍佩嘉 學歷: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社會學博士 現任: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亞洲社會比較研 究中心主任


目錄

PART

1

性別、文化與 日常生活

PART

2

性別、體制與 婦運

PART

3

性別、交織性與 政策創新

I

導論

3

第1章

25

第2章

57

第3章

數位性別現身

85

第4章

性別與媒介

103

第5章

親密關係

125

第6章

性別歧視的多重樣貌

149

第7章

婦女運動與政治

171

第8章

女性主義如何介入法律?

193

第9章

性別與勞動

張晉芬

211

第10章

性別與教育

李淑菁、謝小芩

231

第11章

校園性騷擾:不可小看的性別歧視

253

第12章

多元性別與同志教育

273

第13章

男子氣概的建構與新貌

297

第14章

性別與科技

蔡麗玲、吳嘉苓、王秀雲

319

第15章

性別與健康

顏芳姿、劉盈君

341

第16章

多元親職與兒童照顧

367

第17章

性別與跨國遷移

387

索引

黃淑玲

性別化的習俗與文化

姜貞吟 葉德蘭

方念萱 蕭蘋

游美惠 黃

彭渰雯 王曉丹、宋靈珊

蕭昭君

瑪達拉•達努巴克、卓耕宇

黃淑玲、白爾雅

唐文慧、王舒芸

藍佩嘉



導論

導論 黃淑玲

本書第一版於2007年出版,乃集合當年十數位性別研究學者的傾力之 一生志業,希冀結合社運與研究,淬鍊淑世知識,促進社會改革。我們在 1990年代,見證臺灣婦女研究從誕生面世到風起雲湧、婦女團體從少數萌芽 到百花齊放。2000年臺灣首次政黨輪替,帶著對新政府的期待,我們有一些 人走進國家體制,協助政府進行改革。多年體制內的耕耘,性別平等雖已成 為政府部門的「政治正確」的論述,然而政治人物與公務人員的實踐作為尚 不明顯。更有甚者,近幾年臺灣社會的反挫勢力集結而起,令國家與社會的 性別平等列車蹣跚前進。 臺灣在幾項性別平等指數的世界排名中,名列前茅,在亞洲更將日韓與 新加坡遠遠拋在後面。12016年臺灣選出第一位女性總統蔡英文,她憑著個人 優異從政表現而登上總統大位,不像亞洲其他國家女性元首的崛起是繼承丈 夫或父兄的政治資本。此外,臺灣是亞洲第一個實行《家庭暴力防治法》的

1

例如,2017年臺灣在「全球性別落差指數」(Gender Gap Index,簡稱GGI)的排名是 第33名(中國-100名、日本-114名,韓國-118名,新加坡-65名,澳洲-35名,美國-49 名)。GGI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所編制,指標涵蓋經濟參與和機 會、教育程度、政治參與、健康與生存等四個面向的性別差異。2017年共有144國家列入 評比,不包括臺灣。臺灣名次由主計總處根據其指標計算而來。上述資料由筆者整理自行 政院性別平等會網站的「性別落差指數」檔案與「2017年性別落差指標報告」(Global Gender Gap Report, 2017)。(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 international_node0.aspx?s=tz7cagjlh7ddumc9haf%2f4g%3d%3d) 另一個指標是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研發的性別不平等指數(Gender Inequality Index,簡稱GII),運用生殖健康、賦權及勞動市場等三個領域衡量性別不平等狀態。在 2015年受評比的159個國家中,臺灣的GII為第9低,2012年則為第2低。資料來源:行政院 性別平等會。(https://www.gender.ey.gov.tw/gecdb/stat_international_node0.as px?s=f3fdhlobyrpcff%2fgnwbwha%3d%3d)

I


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第三版)

國家,甚至,未來將可能成為第一個法制化同志婚姻的亞洲國家。 然而,這些亮眼的國際評比成績是否代表臺灣社會的父權體制已經瓦 解?我們已經可以宣稱性別平等是臺灣的國家軟實力?事實恐不然。當前, 不平等的傳統性別關係仍然根深蒂固地殘留在社會制度與文化習俗中;許多 官員、政黨人士與公務人員缺乏平等意識並且抗拒改革。當我們慶祝第一位 女總統誕生,卻發現她的女性閣員人數倒退到二十年前。當我們自豪1998年 臺灣率亞洲之先實施《家庭暴力防治法》,並接連制訂四個性騷擾與性侵害 防治法律,但始終制止不了性別暴力犯案件數年上升以及駭人聽聞的兇殘案 件持續爆發,也無法阻止仇女言論在數位世界無端蔓延。臺灣也是亞洲推動 多元性別教育的領頭羊,2004年開始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然而,近年 間竟有宗教團體進入校園宣導反對同志之言論,甚至獲得不少民代與政黨人 物支持;學校與主管機關不敢依法禁止,政治干預致使中小學校陷入擔憂被 清算的氛圍,老師因畏懼而不敢傳授多元性別教育課程。 這一波新興、凌厲的反挫勢力藉由製造性別暴力、煽動仇女言論,以及 醜化多元性別教育,試圖讓女性感到恐懼驚悚,逼迫社會陷入「反同」與 「贊同」的對立紛爭。臺灣社會的性別關係在進步與落後的價值爭鬥中,呈 現亦進亦退的混亂局面:這是擁抱多元性別的進步年代,也是傳統勢力集結 的落後年代;這是女性最自主、最解放的時代,也是仇女、厭女文化蔓延叫 囂的時代。 準此,臺灣民主社會面臨新一波艱鉅挑戰,需要學界提供更精闢的問題 剖析,釐清當前的社會價值混亂。我們這群以性別研究與婦女運動為志業的 人,希冀能持續努力深耕性別研究,生產具有淑世之用的性別知識作為國家 革新、社會進步的堅實後盾,並與年輕世代對話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改革。 本書為實踐這項目標而涵蓋三項要旨:(1)介紹女性主義理論與概念; (2)分析臺灣性別關係現況與問題;以及(3)陳述臺灣婦運的成就、反挫 及未來行動策略。

II


導論

一、本書主要理論與概念 本書每一章將處理一個性別議題、探討一個文化現象或一個社會制度 (包括教育、媒體、經濟、政治、法律、醫療、科學、宗教、性、婚姻、家 庭)如何映現、形塑及複製某個或數個向度的性別關係。書名「性別向 度」,其靈感來自澳洲著名的性別研究學者R.W. Connell的性別關係理論。 Connell主張性別關係具有結構的特徵、乃由複雜而交錯的各種權力與社會制 度所構成、有清晰的發展脈絡可循、能夠進行系統性分析。她進一步將性別 關係分成四種交互關連的向度—權力、勞動、情感、象徵(Connell, 1995, 2004/2002)。因此,本書各章將交互呈現包含此四向度性別關係的樣貌、變 化及結構脈絡。本節接下來先說明本書各章涉及的性別關係向度,接著討論 作者們常用的五個重要女性主義概念。 (一)性別關係的四個向度─權力、勞動、情感、象徵 性別權力關係至少透過三種形式運作:體制化的性別權力、意識形態或 論述中的性別權力,以及人際關係中的性別暴力。 • 體制化的性別權力是本書每篇文章皆探討的主題,作者們分析性別權 力在各種制度中的運作情形,以及婦運如何透過法律與政策介入改變 體制化性別權力的努力。在此特別指出,即使臺灣已經推動「消除對 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簡稱CEDAW)並實施許多法 律促進性別平等,但仍存在許多歧視女性與同性戀者的法律與政策, 例如,同志婚姻尚未法制化、警軍院校限制女學生名額、不准單身女 性墮胎和收養子女或進行人工受孕。 • 有關意識形態或論述中的性別權力,本書有多篇文章探討社會制度與 相關政策所主張的性別論述。譬如,媒體再現與複製美貌神話、浪漫 愛的性別迷思、女體商品化、強暴迷思及男子氣概等等的性別化論 述。又譬如,教育場域規訓女學生的父權論述、帶有性別盲的醫學論 述、歧視新移民與移工的國族論述、主張腦部運作性別二分的科學論 述等等。 III


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第三版)

• 有關人際關係中的性別暴力,臺灣已實施《家庭暴力防治法》、《性 騷擾防治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性別平等教育法》、《性 別工作平等法》;此外,內政部正研擬《糾纏行為防制法》,婦女團 體倡議制訂《侵害個人性私密影像防制條例》。本書有多篇文章探討 家庭、職場、學校及網路上的性別暴力現況、成因與以上這些法律如 何落實的問題。 生產關係指的是:女性所付出的勞動力、所獲得的報酬,以及被容許使 用的資源,並非依循公平分配原則,而是依據性別分工原則。家庭中女性被 要求無償從事家務照顧工作,造成較低的女性勞動參與率;就業市場按照性 別化工作類型核發薪資,導致男女薪資有別、同工不同酬、就業與升遷遭到 歧視等等問題。本書有多篇文章從全球化脈絡以及性別、階級與國族的交織 觀點,探討生產、權力與情感關係如何彼此高度重疊,並分析國家政策如何 能影響及改變生產面向的性別關係。 情感與權力、生產的關係密不可分,但情感向度也自有一套性別邏輯,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強制異性戀家庭與婚姻制度、否認同性戀者的性自主與婚 姻權益;其次是強調「上嫁下娶」的物質條件,導致本土男性勞工有高比例 的跨國婚姻;再者,浪漫愛、性愛、婚姻與家庭中皆可見到性別分工與性別 權力的運作。本書亦有多篇文章探討本國與跨國的異性戀與同性戀的情感性 別關係。 象徵關係指涉「男人」與「女人」此二個語言符號在文化中所承載的象 徵意義系統。這套意義系統在語言、文學、大眾傳媒、宗教、禮俗、服飾、 身體及日常生活空間中持續地被再現、形塑、生產及傳遞。本書有多篇文章 探究象徵關係,例如節慶禮俗如何再製男尊女卑並排除女性參與;文字與口 語溝通強調男性中心與男尊女卑;媒體再現女聳胸翹臀的性感女性形象;男 性特質與女性特質的複製與傳遞;以及學校如何對女生性行為與衣飾髮型進 行規訓等等。 Connell的理論不只處理個人與體制層次的性別關係,亦關注整體社會性 別關係發展與全球性別秩序之間的關係,分析其結構演變如何受到歷史事 IV


導論

件、種族主義、殖民主義、全球化、新自由主義等等大結構因素的影響。本 書雖無專章討論這些巨觀的層次議題,但多篇文章論及這些因素對於臺灣性 別關係的影響。 (二)其他重要女性主義概念 本書除了採用Connell的性別關係理論,書中各章尚使用了與其主題相關 的女性主義概念。以下介紹廣為使用的幾個概念。 第一是「性別多元」相對於「性別二分」。我們主張性別二分是社會建 構出來的概念,有其社會發展歷程,並非人類天生自然如此。性別二分概念 是性別關係的基本結構,也是父權思想、性別歧視與性別權力的根源。臺灣 社會中的男女特質、習俗文化、口語溝通、媒體傳播、親密關係、職場分 工、學習領域、親職責任及科學研究等等,皆受到性別二分概念的影響;父 權思想、性別歧視與性別權力因而能夠持續在文化系統、社會制度以及國家 政策中運作。 第二個概念是「交織性」(intersectionality),簡單地定義就是「性別、 種族、階級、性慾、年齡、族群、行為能力等類屬和其背後的權力關係,無 法被單獨地分析與瞭解,相反地,這些權力關係的交織集結,造成了個人或 團體的不平等物質處境和特定經驗」(第8章〈婦女運動與政治〉,頁 161)。 第三個概念是性別歧視,本書主張性別歧視是結構性與制度性的客觀存 在,而非由心理感受來決定是否存在歧視。個人可能感受不到「歧視」,但 不代表「歧視」不存在。多位作者將深入檢視性別歧視的內涵與形式,分析 歧視如何潛伏於個人的心理、認知與態度之中,並存在於日常生活、文化習 俗、大眾媒體、社會制度與政策設計之中。 第四個概念是「性別化」(gendered),指從看似與性別無涉的現象中 分析出性別面向,察覺其中的性別關係。「性別化」一詞在第1章〈性別化 的習俗與文化〉與第10章〈性別與教育〉的意涵是對於某一性別的排除、偏 見與歧視。第14章〈性別與科技〉提出的「性別化創新」(g endered innovations),其意涵是納入性別面向的分析有助於社會創新,尤其主張科 V


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第三版)

技研發過程必須納入性別的分析視角,才能促成科學技術與知識的革新。 最後一個概念是厭女或仇女(misog yny),此詞語在西方社會存在已 久,也是歐美性別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臺灣社會的性別歧視、性別排除、 性別暴力都可說是仇女文化的表徵;中國文字亦蘊藏仇女思維(見第2章 自古就有的詞彙,而是近年來現實的與虛擬的性別暴力加劇之後開始流行。 2018 反映這項趨勢。

二、單元主題與各章摘述 本書共有17篇文章,分別探討性別關係在以下制度或文化場域的映現與 形塑:習俗文化、口語溝通、數位世界、大眾媒體、親密關係、學校教育、 性別法律、勞動市場、科技發展、男子氣概、醫學研究、健康政策、兒童照 顧政策、跨國遷移與移民政策。另依據主題分類成三大單元:「性別、文化 與日常生活」、「性別、體制與婦運」與「性別、交織性與政策創新」。第 一單元探討習俗文化、語言溝通與媒體網路等文化現象,以及親密關係如何 映現及形塑性別權力與性別歧視。第二單元討論政治、法律、勞動、教育、 強制異性戀制度所彰顯的性別關係,並分析婦運努力成果及促進性別平等法 律的落實情形。第三單元探討男子氣概、科學與醫學研究、健康與照顧政 策、新移民與移工政策等等議題,運用交織觀點探討僵化的二性概念及性 別、階級與族群交叉集結的性別歧視問題。每一章皆含「前言」、「理論與 概念」、「議題深探」、「結語」等小節,並穿插「概念辭典」、「問題討 論」的單元。以下簡要摘述各單元中各篇文章內容。 (一)性別、文化與日常生活 第一單元收錄六篇文章,揭露日常生活與人際互動所依循的規範經常明 示或潛藏男性中心觀點,並有排除、貶抑、壓制、歧視或仇視女性的言論與

VI


導論

行動,並分析親密關係、禮儀習俗、言談溝通、大眾媒體與數位世界中性別 權力運作模式。如何改變這些日常文化中的不平等性別關係?六位作者不約 而同提出值得師生討論的集體與個人對策。 姜貞吟在第1章〈性別化的民俗與文化〉一文中指出,臺灣許多民俗傳 衍的性別觀點如何與性別權力、性別配置密切相關,因此不宜一味遵循,應 思考其適切性並進行文化創新,否則性別刻板印象將不斷透過這些民俗文化 再製、排除女性的文化價值與規範也將持續傳遞下去。作者採用「父系法 則」與「他者化女性」這兩組概念來分析臺灣漢人的年節、禮俗、祭祀、禁 女性的規矩。作者也討論原住民與新移民的性別化禮俗,並舉例婦女團體與 個人女性勇於改變傳統習俗的創新作為,亦陳述政府正進行中的傳統禮俗革 新政策。 葉德蘭在第2

探討語言與言談如何映

現、複製及形塑不平等的性別權力關係與性別角色常模。該文首先討論兩種 女性主義分析觀點,第一種批判觀點「男性為範型與女性為他者」指出,語 言符碼具有忽略女性、貶抑女性、職稱狹隘等三種性別相關特性,以及女性 的語音、語彙與語法等口語溝通方式被視為劣於男性強調。所以,口語溝通 文化的性別差異其實反映現實世界男女位居宰制與屈從關係。第二種分析觀 點則認為,男女口語溝通差異乃因分屬不同次文化社群,並無高低之別。最 後作者建議男女都應建立更多元、更平等的溝通模式,除了不使用性別歧視 語言,也應培養跨性別文化溝通以及賦予字詞新義的能力。 方念萱在第3章〈數位性別現身〉一文中指出,網際網路、行動載具與 社交媒體裡漫無止盡、日益翻新的性別暴力已經是一種全球普及現象。她以 復仇式色情暴力與線上女性趨避與現身事例,闡述不斷滋長的仇女言語暴力 「決不是一個失控的人一時的錯誤」,而是現實社會的性別關係、父權思想 與性別腳本在數位場域中不斷地被重新建構與延伸的結果。而由於遲遲不見 feminist digilantism)已經成為對抗線上仇女與厭女文化的重要力量,而增加公眾對這 些議題的感知將是推動網路性別平權的第一步。 VII


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第三版)

蕭蘋在第4章〈性別與媒介〉引用兩種女性主義觀點分析媒體內容如何 反映與再製現實世界與媒體產業的不平等性別關係。反映論與建構論指出媒 體再現女性形象大都偏向負面刻板印象,或侷限於狹隘的女性角色面貌。閱 聽人主體性觀點則強調女性擁有拒絕或轉換文本意義的自主性。議題深探部 分討論大眾媒體經常再現的兩種主要女性形象,早期形象強調家庭型女性氣 質,晚近偏好女體再現;起初女性大都以被動的性玩物形象出現,後來的形 象經常是藉由性感產品「昇華」為解放的性主體。作者建議教導學生「社會 識讀」,瞭解媒體文本的生產脈絡及女性進行媒體消費的情境脈絡。 游美惠在第5章〈親密關係〉強調,因為現實社會的性別權力滲透親密 關係可能演變為壓迫的關係,甚至出現暴力與情殺。她提出兩個理論來分析 親密關係的權力內涵與運作模式:(1)「親密關係的民主化」與「揭露式 親密關係」主張伴侶關係就是一連串的權利與責任,包括彼此照顧與情感揭 露;(2)「人盯人的個別化父權」指出親密關係隱藏不易被察覺的控制與 權力。議題深探討論大學生親密關係常見的性別習題:性與愛的性別差異與 性別權力、照顧面向的性別分工、流行文化再現浪漫愛的性別迷思,以及女 大學生面對約會與避孕常遇自主困境。最後建議情感教育應導正學生對於浪 漫愛的迷思,並加強自己與伴侶協商以及反身性思考的素養。 黃

莉在第6章〈性別歧視的多重樣貌〉一文中指出,性別歧視的根源

是性別刻板印象。她先從理論與概念層次分析性別歧視的態度量表,再追溯 刻板印象的根源、發展與多面向的意涵,強調負面的(敵意的)與正向的(慈善 的)刻板印象都可能發展成為性別歧視,也指出性別刻板印象大多存在於內 隱態度(相對於涉及性別權益的外顯態度)。該文接著討論基因傳承是否影 響兩性擇偶條件、兩性的認知發展差異是否有生理基礎、性別歧視的消除既 是個人義務也是國家責任。文末提醒一旦「歧視」變得多重且隱晦,即需要 更精緻、更敏感的方式來透視並察覺其存在。 (二)性別、體制與婦運 第二單元的六篇文章分別探討政治、法律、勞動與教育等四個社會制度 所反映的性別關係,以及校園性暴力防制與同志多元教育面對的當前挑戰, VIII


導論

並分析短短三十年期間臺灣婦女運動從街頭到走入國家體制所建立的性別平 等法律與創制政策,並討論法律與政策實施落差的問題,以及反挫一再出現 如何威脅到體制改革的努力。 彭渰雯在第7章〈婦女運動與政治〉回顧解嚴後臺灣婦運從街頭走進體 制的演變。一方面陳述婦運在政治領域追求性別平等的具體作為及法律改革 與制度創制的成就,並剖析婦運的代表性問題以及性別主流化與CEDAW面 對的挑戰。該文亦介紹重要的女性主義政治理論與概念,包括國家女性主 義、平等與差異政治、交織性、描述性與實質性的性別代表、性別比例名 額、在場的政治、關鍵多數、關鍵行動者、縱橫政治、審議民主等等。這些 概念都是瞭解婦女運動與體制政治的入門工具。文末建議臺灣婦運的未來策 略應與民主政治理論與實踐更加密切連結。 王曉丹、宋靈珊在第8章〈女性主義如何介入法律?〉一文中呈現女性 主義法學如何透視法律在性別實踐的方向與阻力,指出「書本中的法律」並 不等同「行動中的法律」,並提出兩組重要女性主義概念以說明性平法律的 法益與目標。其一,「平等與宰制」強調透過強化法律內部的性平意識以達 成改變父權體制的目標,故應致力於法律的制定、修正及實務的運作。其 二,「自我與主體」則強調開發多元批判觀點以及發展女性主體性觀點的重 要性。該文接著分析臺灣性平法律所面臨的三項挑戰:法理辯論缺乏性別視 角(以同性婚姻、性工作、《人工生殖法》為例)、司法實務中的性別盲 (以《性侵害防治法》與《家庭暴力防治法》為例)、法律對於性別關係的 作用(以校園性暴力、女性繼承與家庭關係、離婚監護與親子關係為例)。 張晉芬在第9章〈性別與勞動〉探討女性無法在勞動市場獲得平等待遇 與收入原因。該文首先討論三種解釋職場性別不平等的女性主義理論:組織 內的性別歧視、無償化再生產勞動,以及資本家以男性身體與傳統性別角色 制訂工作規範與區分工作類別;接著分析就業與收入的性別差異、男女薪資 差距的原因(人力資本、分配歧視、價值歧視),以及《性別工作平等法》 在禁止性別歧視、防治與矯正性騷擾、以及促進就業平等措施的實施情形; 最後建議提升勞動市場的性別平等必須建立公共托育制度,並使用法律與政 策促使男性克盡父職。 IX


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第三版)

李淑菁、謝小芩在第10章〈性別與教育〉運用女性主義理論拆解《性別 平等教育法》推動過程所遭遇的種種阻力,指出教育場域的父權體制是根本 問題,包括了教科書傳遞性別刻板印象、師生互動潛藏性別差異對待、性別 化的學校文化組織、校園日常規範充斥性別文化,以及教育政策與行政體系 存在若隱若現的性別規則。她們並深入探討兩項議題:家父長對女學生身體 自主權的掌控、學習領域性別隔離。該文最後強調,性別教育乃是一套由邊 緣出發的理論與實踐,男女教師皆必須具有性平教育的素養與敏感度,方有 可能斬斷學校持續再製性別不平等的鎖鍊。 蕭昭君在第11章〈校園性騷擾:不可小看的性別歧視〉指出臺灣法律中 有關性騷擾的定義乃採用三項女性主義法學概念:性騷擾是透過製造敵意學 習環境的性別歧視、性騷擾是對個人身體自主權的侵犯,以及性騷擾是權力 不對等的產物。在議題深探部分,該文首先分析臺灣校園性騷擾近年發展狀 況,以及網路性騷擾的手法與型態;接著討論最富爭議的性騷擾類型實例, 包括了男教授將其對學生的性騷擾偽裝成是「師生戀」以迴避法律責任、教 師在課堂貶抑同志、以及教會團體打著性平教育旗幟進行反同志教義宣導。 瑪達拉•達努巴克、卓耕宇在第12章〈多元性別與同志教育〉首先介紹 三個重要同志理論(性別認同形成模式、強迫異性戀、多元性別)以及多元 性別教育的內涵;接著探討臺灣同志運動當前遭遇的三項挑戰:媒體與論述 中的同志議題的綜藝化與問題化、同志與原生家庭中同志出櫃及父母入櫃、 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反挫與希望;最後引述批判教育學所主張的「教育就是政 治」的概念,呼籲多元性別教育必須特別注意校園恐同氛圍以及對於同志的 歧視。 (三)性別、交織性與政策創新 第三單元收錄五篇文章,分別探討男子氣概的建構、性別與科技、性別 與健康、多元親職與兒童照顧、性別與跨國遷移等五項議題。作者們指出性 別與國族、族群、階級、性傾向等因素彼此交叉影響臺灣性別關係,呼籲國 家政策與科學研究摒棄僵化的性別二分概念,採取交織觀點,將這些議題的 性別研究成果轉化為促進平等、消弭歧視與創新社會的政策。 X


導論

黃淑玲、白爾雅在第13章〈男子氣概的建構與新貌〉一文中借用霸權男 子氣概、文武陽剛特質,以及性別與象徵暴力等三種男子氣概理論來分析臺 灣男子氣概的文化根源與改變中的新貌。在議題深探部分,先以軍隊與校園 為例,說明臺灣年輕人建構男子氣概的特徵;接著討論「有毒的男子氣概」 與男性健康、戰爭暴力、跨國性消費與民族主義的關連性,並指出異性戀機 制、恐懼同志與厭女文化所扮演的角色;最後討論「男子氣概危機論」,指 出糾結其中的性別歧視與民族主義的問題。文末呼籲避免有毒男子氣概的薰 習與養成應是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要目標。 蔡麗玲、吳嘉苓與王秀雲在第14 章〈性別與科技〉討論以女性主義觀 點挑戰科學與科技的三大提問:科學界裡為何女性偏少?什麼樣的問題算是 科學問題?什麼樣的問題會被研究?藉由實例揭開科學界確實存在性別歧視 文化,且科學研究的定義、實驗與產製過程皆有性別權力的介入,由此戳破 科學研究的傳統問題意識由於受到性別盲的影響而有所偏頗與侷限。該文接 著探討三項議題,證明上述現象確實存在:女性科學專業人員面臨「管漏現 象」與「瑪麗居禮效應」的挑戰;採取性別二分概念的大腦研究是否是真科 學;人工智慧、家庭電器、產檢設備等科技發展歷程與性別、階級的系統難 解難分;最後建議從大學課程就開始培養科技工作者性別化創新概念。 顏芳姿、劉盈君在第15章〈性別與健康〉回顧三種性別與健康理論(性 別二分的思考邏輯、交織性理論、R. W. Connell的性別結構理論),接著探 討兩項議題:(1)「看見隱藏在臨床藥物中的性別排除」討論精神科藥物 臨床試驗排除與納入女性樣本的問題與現況;(2)「新移民成為生育健康 的管理對象」運用傅柯(Michel Foucault)的生命權力觀點,闡述透過政策、 執行機構與專業人員,國家得以介入新移民女性的生育與照顧子女事物,但 反而加深她們在家庭、社會和醫療場域中的不平等權力關係。文末建議運用 共學式教育方法,讓新移民與醫學院學生一起反省新移民的醫療照顧問題。 唐文慧、王舒芸在第15章〈多元親職與兒童照顧〉中,採用女性主義社 會建構論分析臺灣親職照顧的性別實踐與性別差異,並指出傳統僵化的性別 角色與社會政策目標,影響了多元親職能否實踐。該文在議題深探部分闡述 後工業社會大部分家庭都面臨「父親缺席」與「照顧赤字」的嚴重困境,並 XI


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第三版)

利」的概念處理兒童照顧。文章最後指出,臺灣雖已有育嬰假法律與保險給 付,但有太多因素阻礙父親的育兒意願,而且政府缺乏明確理念,同時推動 職概念,由全民共同負起兒童照顧責任,同志等多元家庭也應獲得同等重 視。 藍佩嘉在第17章〈性別與跨國遷移〉一文中,以性別的透視鏡考察婚姻 移民與勞動遷移的原因、過程與結果,並分析遷移發生後對於性別關造成怎 樣的變與不變。該文深入討論三項議題:性別如何關連到婚姻移民的動機與 決定,以及全球勞動力市場吸納男女移民的方式有何不同;女性移工與臺商 的跨國家庭對於夫妻與親子關係帶來的影響,以及遷移是否為移民女性帶來 解放與增權;各國透過對於女性移工的性與生育控制,如何捍衛家庭與國族 的界線。文章最後指出,臺灣政府自2016年推動「新南向政策」之後,新移 民母親的家庭連帶與文化差異開始被視為是值得傳遞給下一代的資產,「新 二代」也被視為是可以幫助臺灣開發東南亞市場的「南向尖兵」。 總而言之,本書探討21世紀臺灣性別關係現況,以紮實的本土經驗研究 與案例為基礎,以女性主義理論與概念為骨架,每一章拆解一個社會制度或 一個文化現象中的性別歧視、性別排除與厭女文化;每一位作者針對某個不 平等現狀提出政策改革與個人行動策略。透過作者們的性別批判之眼,我們 看到臺灣社會的權力、生產、情感與象徵等四種性別關係相互交疊的圖像、 結構與演變,以及未來如何朝向更性別平等方向的發展。 致謝:筆者感謝蔡麗玲教授修正本文架構,勘誤內容(如釐清「性別 化」的概念),且不厭其煩增刪、潤飾全文,使本文的精確度與可讀性大為 提高。本文若有疏忽之處,概由筆者自負。

XII


參考 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 Connell, R. W. (2004 北:書林。(原書Gender出版於2002)。

英文文獻 • Connell, R. W. (1995). Masculinities. Cambridge, UK: Polity.

本書另附有「延伸閱讀」,請輸入以下網址,或使用行動裝置掃描QR Code,進行 查閱。 以下兩個載點皆可下載,歡迎多加利用。 連結1: https://goo.gl/WrjBva

連結2: http://gofile.me/6t10G/P0xBdLxHo

XIII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