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海外客家研究

Page 1



叢書主編:蕭新煌 教授

本書為科技部領袖學者助攻方案─沙克爾頓計畫(輔導規劃型) (MOST 108-2638-H-008-002-MY2)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௧ℳᨹěⓝ၄᠁ Ɖ†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臺灣的海外客家研究 / 張翰璧, 蕭新煌主編. -- 初版. -高雄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21.06 面 ; 公分 ISBN 978-957-732-613-3(平裝)

臺灣的海外客家研究

1.客家 2.民族文化 3.文集 536.21107

110006948

主   編 張翰璧、蕭新煌 責  任  編  輯 張如芷 封  面  藝  術 Yu Hyang Lee 封  面  設  計 毛湘萍 發  行  人 楊曉華 總  編  輯 蔡國彬 出   版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802019 高雄市苓雅區五福一路 57 號 2 樓之 2 電話:07-2265267 傳真:07-2264697 e-mail:chuliu@liwen.com.tw 網址:http://www.liwen.com.tw 編  輯  部 100003 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57號10樓之12 電話:02-29222396 傳真:02-29220464 劃  撥  帳  號 01002323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購  書  專  線 07-2265267 轉 236 法  律  顧  問 林廷隆律師 電話:02-29658212 出 版 登 記 證 局版臺業字第 1045 號

ISBN 978-957-732-613-3(平裝) 初版一刷‧2021 年 6 月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本書如有破損、缺頁或倒裝,請寄回更換)

定價:650元


目錄

第1章 總論:盤點臺灣客家研究的對外跨域比較/張翰璧、蕭新煌

001

第2章 臺灣客家研究中的東南亞視野/劉堉珊

007

第3章 The Formation and Limitation of Hakka Identity in Southeast Asia(東南亞客家

043

認同的形成與侷限)/ Hsin-Huang Michael HSIAO, Khay-Thiong LIM(蕭新 煌、林開忠)

第4章 原生性認同、祖籍地聯繫與跨國網絡的建構:二戰後新馬客家人與潮州人社

061

群之比較研究/劉宏、張慧梅

第5章 Is There a Transnational Hakka Identity?: Examining Hakka Youth Ethnic

081

Consciousness in Malaysia(跨國客家族群認同是否存在?檢視馬來西亞客家 青 年 的 族 群 意 識 ) / Khay-Thiong LIM, Hsin-Huang Michael HSIAO( 林 開 忠、蕭新煌)

第6章 國家與客家:新加坡與南洋客屬總會為例/莊仁傑

107

第7章 馬來西亞柔佛客家人的移殖及其族群認同探析/安煥然

129


第8章 權威、中介與跨域:論星馬華人民間信仰的祖廟想像/簡瑛欣

149

第9章 神的信仰、人的關係與社會的組織:檳城海珠嶼大伯公及其祭祀組織/張翰

181

璧、張維安、利亮時

第 10 章 國家、族群與客家紳商:以新馬兩地新式學校的創建為中心/黃賢強

199

第 11 章 砂拉越新堯灣周邊客籍華人與達雅族的異族通婚家庭/林開忠

219

第 12 章 甲必丹葉觀盛時代的吉隆坡客家幫權政治發展(1889-1902)/張曉威

239

第 13 章 客家人的大伯公:蘭芳公司的羅芳伯及其事業/張維安、張容嘉

255

第 14 章 泰國客家社會的形成與多樣性/王俐容

275

第 15 章 印度加爾各答的客家移民/潘美玲

305

第 16 章 From “Chinese Among the Chinese” to “Tong Ngin Who Convert to Islam”: A Study of Hakka Muslims in Singkawang, West Kalimantan, Indonesia(從「華人 中的華人」到「改信伊斯蘭教的『唐人』」:印尼西加里曼丹山口洋客家穆斯 林之探究)/ Fen-fang TSAI(蔡芬芳)

329


第 17 章 香港客家想像機制的建立:1850-1950 年代的香港基督教巴色會/陳麗華

373

第 18 章 香港崇正總會與世界客屬想像/張容嘉

389

附錄 評蕭新煌、張翰璧、張維安等編,2020,《東南亞客家社團組織的網絡》/黃 信洋

411



第 1 章 總論:盤點臺灣客家研究的對外跨域比較

001

1章

總論:盤點臺灣客家研究的對外跨域比較 張翰璧、蕭新煌 進入學院建置化過程的臺灣客家研究領域,除了不斷建構嚴謹的學術研究基礎, 也一直在思考新的研究路徑,「海外客家研究」領域的發展與相關成果,正是上述兩 種用心的有力呈現。海外客家研究領域的重要性,在於「客家族群」遷移史的廣度和 分散性,不同客家移到不同地區,經過長時期與在地文化的接觸和交流後,所呈現的 「客家性」(客家文化的特性)便有所不同。區辨其中延續、斷裂、重組和創新的文化 特質(蕭新煌,2017),正可以用以說明何者為客家文化的核心,何者是可以因地制 宜的文化內涵?歷史上的遷移過程、社會性的在地適應、文化上的延續與斷裂,恰恰 可以說明族群認同本質的轉變,以及回應更大範圍的當代社會科學研究議題:族群、 族群關係與現代性的相遇。 客家族群向全球各地的移動過程相當多樣,不同地區、時間、人數的移動,都會 影響其在地化的過程。以語言為例,馬來西亞的老華客移民眾多,客家聚落尚可以 「客語」作為溝通語言,但是在美國的新臺客,除了散居在美國社會外,「客語」甚 至已不再是家庭內的溝通語言。根據上述兩種對照例子,足以說明海外客家的族群文 化展現相當不同。如果再加上「客家認同」所蘊含的情感層次就變得更複雜。海外客 家研究,除了現象的複雜性外,研究的知識基礎更是具有挑戰性。首先是華人移民史 的知識背景,接著是面對在地的文獻資料。除了在地國的語文,例如馬來文、泰文、 越南文、西班牙文、法文等外,有些涉及不同殖民地的官方文獻,例如印尼的荷蘭文 檔案、大溪地的法文檔案等。第三是對於研究對象之在地社會的整體性知識的掌握。 換言之,全球的海外客家研究,的確是兩個跨領域研究的疊加:客家研究加上區域 研究。 因此,海外客家研究並不是個容易的研究議題,然而,臺灣在過去幾年間還是有 許多學者大膽地開始了相關的研究,並從 2000 年代以來,陸續發表在臺灣的相關學 術刊物上。本書《臺灣的海外客家研究》從已出版的 61 篇中,選錄了其中 17 篇以中 文發表為主的論文。


002

臺灣的海外客家研究

東南亞的確是海外客家最主要的研究區域。在第 2 章,劉堉珊〈臺灣客家研究中 的東南亞視野〉(2016)回顧東南亞客家研究在臺灣學界的發展,指出東南亞客家學 者多數為歷史學出身,偏於討論客家淵源的歷史人物、事件,以及客家會館等議題, 直接突顯客家「自在」特性。臺灣研究者則偏於從「認同」角度切入,討論「客家」 身分與當地的人群關係、信仰與經濟活動等,帶有探討客家族群性與族群意識的目 的,希望呈現客家的「自為」特性。本書收錄的論文也證實,在臺灣早期發表的東南 亞客家研究的論文,一些是新馬在地學者,討論的地區也聚焦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 並多帶有濃厚的歷史論述觀點。而臺灣客家研究,約在 2000 年代初期,透過具有東 南亞研究經驗或是東南亞籍的幾位學者,開始發表相關論文,逐漸拓展臺灣客家研究 的視野。客家學院的建置之後,臺灣客家研究學者便更積極進入相關領域,所關心的 議題大致以族群與認同、宗教信仰、社群、人物為主要的面向,並帶入了「比較研 究」的觀點。 臺灣近年來累積東南亞客家研究的成果,主要以討論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論文為 大多數。而在新馬客家研究議題裡,族群認同以及族群關係向來是研究者的關懷重 點。首先客家認同的部分,蕭新煌、林開忠〈東南亞客家認同的形成與侷限〉(The Formation and Limitation of Hakka Identity in Southeast Asia)(2007)( 第 3 章 ) 從 歷 史、社會與政治面向討論東南亞客家認同的外在結構限制,使得客家認同限制在方言 群認同的層次,甚至被壓抑在華人認同層次之下。相較於臺灣經歷民主化與臺灣國族 認同興起,以及 1988 年的客家運動,臺灣客家被承認並且升級為國家層級政策的經 驗大相逕庭。 相對於臺灣國家級客家族群機構的建置,馬來西亞的客家認同仍多保留在地方的 社會組織(會館等)和家庭的私領域,而且都希望透過組織跨國的互動網絡建構全 球的客家認同。劉宏、張慧梅〈原生性認同、祖籍地聯繫與跨國網絡的建構:二戰 後新馬客家人與潮州人社群之比較研究〉 (2007)(第 4 章),分析 1945 年以來新馬 客家人與潮州人社群建立跨國網絡的差異,認為新馬客家人強調方言群認同,有利 於突破地域限制,建立從地方到全球的跨國網絡聯繫與合作。林開忠、蕭新煌在第 5 章〈跨國客家族群認同是否存在?檢視馬來西亞客家青年的族群意識〉(Is There a Transnational Hakka Identity?: Examining Hakka Youth Ethnic Consciousness in Malaysia) (2009)再從全球化角度分析跨國華人社群的現象,認為華人社團的跨國參與者多以 華人企業家為主,而客家青年的族群認同則是受到在地化的影響較多,透過家裡長輩 在語言、文化與傳統習得客家性,而非受到外在全球力量下跨國客家社團的影響。全 球網絡中建立的客家網絡,並無法直接影響青年族群的客家文化習得和認同強度。


第 1 章 總論:盤點臺灣客家研究的對外跨域比較

003

相對於全球客家認同的建構,各地的客家社會、客家文化與族群關係也是吸引相 關學者注意的研究領域。個別國家的客家研究中,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在地客家文化 認同的研究成果還是比較豐碩。莊仁傑〈國家與客家:新加坡與南洋客屬總會為例〉 (2017)(第 6 章)從歷史角度,以新加坡南洋客屬總會出版的會刊為資料,指出分析 東南亞客家認同受到當地華人的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影響,必須放在國家脈絡下理 解。相對於新加坡客家認同的國家脈絡分析,馬來西亞則更強調地方性的影響,客家 認同往往與在地族群有著密切的關係。安煥然在第 7 章〈馬來西亞柔佛客家人的移殖 及其族群認同探析〉(2009)指出,柔佛客家人發起和參與寧化石壁「尋根謁祖」活 動,是希望藉由建立超越祖籍地緣、血緣的「客家共祖」想像,整合內部客家社群紛 爭的意義。上述相關研究涉及新馬在地客家社群、客家認同及原鄉祖籍地間的關聯。 這樣的聯繫在近期的發展,是簡瑛欣在第 8 章〈權威、中介與跨域:論星馬華人 民間信仰的祖廟想像〉(2016)討論的部分主題,該文在國家與民間信仰間的架構下 指出,原先星馬兩地的祖廟意識並不明顯,但透過廟宇主事者的經營和中國政府對宗 教的聯繫機制,使得星馬民間信仰的廟宇,逐漸發展出跨國民間信仰的網絡,並回到 原鄉重構祖廟意識的想像。相對於宗教網絡的建立,在第 9 章的張翰璧、張維安、利 亮時〈神的信仰、人的關係與社會的組織:檳城海珠嶼大伯公及其祭祀組織〉(2014) 則是將宗教研究焦點放回馬來西亞的歷史和社會脈絡,將海珠嶼大伯公信仰視為社會 集體實在的表象,從檳城的五個客家會館各自以神權為團結基礎的社會網絡,建構結 合神緣與地緣的大伯公祭祀組織,討論大伯公信仰與人群關係的轉變,從宗教信仰討 論族群互動、殖民國家統治基礎的轉變和當代的變貌。 此外,亦有數篇討論族群合作、通婚與文化適應,以及幫群政治的消長。其中 黃賢強在第 10 章的〈國家、族群與客家紳商:以新馬兩地新式學校的創建為中心〉 (2009),是從新馬客家人分別在檳城創辦的中華學堂、崇華學堂,以及新加坡的應新 學堂和啟發學堂四所學校進行觀察比較,分析客家人與新馬華文教育與國家、族群間 的關係。以客家人主導、但同時是各方言群合辦的中華學堂,因有「為國育才」的任 務,原鄉中國國家意識濃厚。若是以客家人為主體,創辦教育同鄉子弟的學校,客家 的族群意識就比較濃厚,崇華、應新與啟發學堂都是屬於後者。 第 11 章 的 林 開 忠〈 砂 拉 越 新 堯 灣 周 邊 客 籍 華 人 與 達 雅 族 的 異 族 通 婚 家 庭 〉 (2016)一文,觀察砂拉越新堯灣客家人與當地少數民族土著達雅族的通婚家庭,分 析通婚家庭在語言、宗教與教育選擇上的文化交流與影響,它提供了我們進一步認識 客家與其周邊人群互動交流的具體圖像。張曉威在第 12 章的〈甲必丹葉觀盛時代的 吉隆坡客家幫權政治發展(1889-1902) 〉(2017)更直接探究吉隆坡的幫群政治,認


004

臺灣的海外客家研究

為廣肇幫的葉觀盛繼任甲必丹,是吉隆坡原先以惠州客家人主導的客幫勢力,被廣肇 幫取而代之的關鍵人物。最後是聚焦在重要客家人物的討論。張維安、張容嘉在第 13 章的〈客家人的大伯公:蘭芳公司的羅芳伯及其事業〉(2009)考察了被譽為世界 第一個共和國的蘭芳公司與客家人的大伯公羅芳伯的故事,儘管學界對於蘭芳公司是 否為一個國家有不同看法,但其運作的「民主機制」,以及坤甸各地紀念羅芳伯的廟 宇與學校,都再再反映了婆羅洲華人對於羅芳伯集體社會記憶的存在。 走出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王俐容的第 14 章〈泰國客家社會的形成與多樣性〉 (2017)探討移民三、四代泰國客家人在經歷泰國同化政策、現代化過程與民族主義 影響下,所展現出多樣性的客家認同。她指出泰國客家人的客家認同受到當地的族群 關係(華人內部、華人與泰國人),以及都市化甚至跨國的影響,呈現客家群體內部 的差異性。除了同化於在地社會外,潘美玲的第 15 章〈印度加爾各答的客家移民〉 (2009)利用文獻資料與田野調查,勾勒印度加爾各答客家人從移民到形成為當地少 數族群的歷史與發展過程,並且從現代國家政策討論少數族群的處境與族群再現的機 制,說明塔壩地區的客家從隱形社群到強調少數族群文化的轉變過程。另一個更少數 的客家族群,則是客家穆斯林。東南亞的伊斯蘭議題本來就是不容易進行的研究對 象,而華人與穆斯林的通婚為數亦少,相關研究更屬不易。在第 16 章,蔡芬芳〈從 「華人中的華人」到「改信伊斯蘭教的『唐人』」:印尼西加里曼丹山口洋客家穆斯林 之探究〉(From “Chinese Among the Chinese” to “Tong Ngin Who Convert to Islam”: A Study of Hakka Muslims in Singkawang, West Kalimantan, Indonesia)(2013)補足了相 關研究,文中探究成為穆斯林的印尼客家人「改宗」前後的認同變化,藉以勾勒東南 亞客家的多樣和複雜。 在東南亞、南亞區域之外,海外客家研究另一個重要的研究地區則是香港客家 想像論述的建立與推動,與香港的基督教巴色會以及崇正總會有著密切的關係。第 17 章的陳麗華〈香港客家想像機制的建立:1850-1950 年代的香港基督教巴色會〉 (2014)考察香港巴色會的建立與發展過程,論述傳教士們構築定義了客家族群範圍 的想像,透過建立緊密的傳教網絡,將客家想像推及到香港社會與粵東山區,奠定香 港社會客家想像的重要機制。最後,張容嘉在第 18 章〈香港崇正總會與世界客屬想 像〉(2019),指出推動客家想像認同形成的另一個重要機制,除了客家論述作為基礎 之外,還需要有客家團體組織的推動與串連。該文焦點放在香港崇正總會自成立以 來,如何積極推展客家研究,扮演推動、串連各地客屬組織團體的重要角色,也促成 世界客屬想像的形成。 以上的各篇文章是在有限的篇幅下所挑選的文章,想必尚有遺珠之憾,尤其未能


第 1 章 總論:盤點臺灣客家研究的對外跨域比較

005

一併納入許多臺灣學者出版的相關專書和專書文章。從臺灣學者所出版的相關研究看 來,東南亞研究、海外華人研究、客家研究在臺灣逐漸進入新的「相互吸納和滲透」 階段。這是很值得肯定的學術趨勢,只要是從臺灣觀點發展出東南亞在地社會的研究 必然涉及到華人和客家。另外一個有意義的發展是新的研究方法的引進,如社會網絡 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 (請參見附錄中的書評)。 希望本書的出版能為提升臺灣海外客家研究的能量有所貢獻。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