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M Y CM MY CY CMY K
�O�W™∫∞���§�§�√^�Y_�—�W≠�_20211222.pdf 1 2021/12/22 下午2:47
C
M
Y
CM
MY
CY
CMY
K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
05
臺灣的國際文化關係: 文化作為方法
臺灣的國際文化關係 : 文化作為方法 / 劉俊裕 , 張 晴文 , 盧佳君 , 李兆翔 , 郭唐菱 , 王紀澤 , 陳嘉 翎 , 王慶康 , 郭鎮武 , 林國平 , 黃宇暘 , 周維強 , 王健宇 , 吳介祥 , 袁緒文 , 李映霖 , 魏君穎作 ; 劉 俊裕 , 魏君穎主編 . -- 初版 . -- 高雄市 : 巨流圖書 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2 面; 公分 . -- ( 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 ; 5) ISBN 978-957-732-641-6(平裝) 1. 國際文化關係 2. 文集 3. 臺灣學 541.2807
110018321
主 編 劉俊裕、魏君穎 作 者 劉 俊裕、張晴文、盧佳君、李兆翔、郭唐菱、王紀澤、陳嘉翎、 王慶康、郭鎮武、林國平、黃宇暘、周維強、王健宇、吳介祥、 袁緒文、李映霖、魏君穎(依篇章順序排列) 行 政 編 輯 陳羿妘 責 任 編 輯 林瑜璇 封 面 設 計 莫浮設計 發 總
行 編
人 楊曉華 輯 蔡國彬
出 版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802019 高雄市苓雅區五福一路 57 號 2 樓之 2 電話:07-2265267 傳真:07-2264697 e-mail: chuliu@liwen.com.tw 網址:http://www.liwen.com.tw 編
輯
部 100003 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 57 號 10 樓之 12 電話:02-29222396 傳真:02-29220464
郵 撥 帳 號 01002323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購 書 專 線 07-2265267 轉 236 法 律 顧 問 林廷隆律師 電話:02-29658212
出版登記證 局版台業字第 1045 號
ISBN 978-957-732-641-6(平裝) 初版一刷 ‧2022 年 2 月 版權所有 • 請勿翻印 (本書如有破損、缺頁或倒裝,請寄回更換)
定價:700 元
RE
SUM
E
作者 簡歷
(按篇章順序排列)
―劉俊裕―
現 任 國 立 臺 灣 藝 術 大 學 藝 術 管 理 與 文 化 政 策 研 究 所 教 授、「 歐 洲 文 化 管 理 與 文 化 政 策 研 究 網 絡 」 國 際 通 訊 理 事、 歐 洲「 文 化 政 策 與 管 理 研 究 獎 」 評 議 委 員(2014-2022)。 編 著 有《 再 東 方 化: 文 化 政 策 與 文 化 治 理 的 東 亞 取 徑 》、Cultural Management: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臺灣文化權利地圖》、《全球都市文化治理與文化策略》等
書。劉俊裕曾任社團法人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長、臺藝大藝術管 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所長、臺灣文化政策智庫中心主任、法國勃根地商 學院客座教授、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務系主任、國際事業暨文化交流研 究所籌備處主任、文化部「全球佈局專案辦公室」諮詢顧問。主持專案 計畫包括文化部「編撰文化白皮書暨籌劃全國文化會議」、「文化部推動
文化基本法立法策略規劃案」、「國內外藝文中介組織串連網絡平臺」、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際藝文趨勢觀察與情蒐計畫」等。
―張晴文―
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藝評人、策展人,現為聯合國國
際藝評人臺灣分會會長。學術領域為臺灣美術史,近年關注當代藝術中
的「臺灣性」與在地理論建構,探討藝術生產中的臺灣經驗如何展現其 特殊性,尤其聚焦於 1980 年代以降藝術與社會關係之研究。曾任《藝 術家》執行主編(2004-2011)。藝評散見藝術期刊與畫冊圖錄。
iii
Taiwan’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Culture as a Method 臺灣的國際文化關係:文化作為方法
―盧佳君―
美國耶魯大學音樂碩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博士。現任財團法人白鷺鷥
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以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兼任助理教授。學 術領域為表演藝術;文化政策與文化治理。近年來經常擔任多場表演之
策展人,學術論文關注於藝術創作的跨界媒合以及當代文化政策與文化 治理的走向與趨勢。
―李兆翔―
英國伯明罕大學文化資產博士,曾任英國伯明罕大學專案策展人、英國
萊斯特大學訪問學者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業界教師。現為中國科技大學 文資中心副研究員暨室內設計系兼任助理教授、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 場所委員會文化遺產檔案國際科學委員會專家會員。關注領域包括工業 遺產、系列遺產、文化路徑、文化資產的詮釋呈現及創新創業。
―郭唐菱―
現為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文化、媒體、文創系博士,美國伊利諾大學 厄本那 ⸺ 香檳分校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創作學士。曾任新 北市政府文化局科員、文化部藝術發展司科員、文化部文化交流司專
員,執行過公共藝術、藝術銀行、臺灣書院、文化部全球佈局行動方案 等重要文化政策,專長為文化政策研究並具豐富行政實務經驗。
iv
RESUME
作者簡歷
―王紀澤―
英國華威大學劇場藝術博士及博士後研究,曾任職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專職於公務體系進行文化交流工作之外,亦在學術場合發表科技劇場、 環境與劇場表演之相關論文。本書收錄之論文是作者第一篇與文化行
政相關之學術研究。作者 2023 年即將由 Routledge 出版社收錄的文 章,將以臺灣女性劇作家簡莉穎為題進行訪談。
―陳嘉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博士、美國紐約大學(NYU) 視覺藝術管理碩士,文基會公費赴英國大英博物館考察國際策展、文
化部公費赴美國哈佛大學考察博物館藝術教育活動、美國賓州州立大學
(Penn State University)訪問學者。現職史博館研究組,主要從事
臺灣前輩藝術家/文化行政耆老口述歷史資料庫建置及國立臺灣博物館 檔案史料蒐研等專案。
―王慶康―
嘗以文藝復興人(Renaissance man)自許,早年於東吳大學主修英
美比較法,從事公職多年後,再先後進入英國倫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跨多重領域,分別研讀氣候變遷、生態保育及文
化藝術等碩、博士課程。曾服務於國立故宮博物院、行政院大陸事務委 員會及外交部等機關,凡三十餘年,其中三分之二時間派駐海外,於馬 來西亞、吐瓦魯、美國、澳大利亞及吉里巴斯等國服務。
v
Taiwan’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Culture as a Method 臺灣的國際文化關係:文化作為方法
―郭鎮武―
國立故宮博物院資深的博物館研究學者,在博物館政策規劃及管理方面
擁有近三十年的經驗。努力推廣博物館新媒體科技應用,策劃多檔新媒 體藝術大展,深獲國內外眾多大獎及好評。研究及出版主要為博物館教 育科技、新媒體藝術、數位典藏與學習、數位內容創意產業及文化遺產 管理。
―林國平―
目前為國立故宮博物院展示服務處處長,曾擔任故宮文創行銷處、教育
展資處、展示服務處及資訊中心主管,也曾任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祕書 長及副理事長。曾經負責故宮數位計畫之推動,有助於提升故宮文物的 展覽、教育、研究、管理以及出版之效益,也是結合現代化科技,為古 代工藝做優質保存與推廣的典範。
―黃宇暘―
淡江大學歷史學碩士、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從事民國
史、科學史、軍事史與博物館數位化應用等研究。著有〈晚清西方水雷 知識的輸入與應用 ⸺ 以渤海灣的防禦建設為例〉與〈國立故宮博物
院圖書文獻處前瞻計畫數位工作區的籌劃與建置〉等文,現為國際科學 史與科學哲學聯合會科學史組中華民國委員會委員。
vi
RESUME
作者簡歷
―周維強―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副研究員, 負責清代檔案的典藏和管理工作。中央研究院科學史委員會委員。專長 為科學史、軍事史,著有《佛郎機銃在中國》和《明代戰車研究》專書
兩種,論文數十篇。並十分注意新媒體和網路科技對人文科學的影響。 2020 年前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任研究員。
―王健宇―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畢業,目前任職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處助 理研究員,藝術專長為書法史研究、展覽策劃與教育推廣等。
―吳介祥―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於德國奧登堡大學取得社會學及藝術史 的碩士和博士學位。曾任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長,目前擔任台灣文化
政策研究學會理事長,致力推動藝術家的權益和福利。在文化政策專長 之外,也策展及撰寫藝術評論。近年專注在記憶文化、反省不義歷史的 藝術,以及國家與展演機制之間互相牽引的關係等議題。
vii
Taiwan’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Culture as a Method 臺灣的國際文化關係:文化作為方法
―袁緒文―
於 2014 年進入國立臺灣博物館服務,承接館內文化平權業務中的「新 住民服務大使暨文化平權專案」。2015 年完成新住民服務大使專案上
線,使臺博館成為國內第一個提供東南亞語導覽之國立博物館。並結合 新住民服務大使專案平臺與東南亞在臺社群合作,進一步連結其母國社 群中各領域人士,共同策展、辦理講座、協助典藏詮釋研究。
―李映霖―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碩士,現職為工業技術研究院副管理師,主要從事人 力政策研究。曾任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暨組長、中華經濟研究院 輔佐研究員。專長為公共政策研究、國際關係、量化統計。近年專注於
我國文化影響評估機制發展以及軟實力應用等議題,相關著作有〈博物 館是國家軟實力的象徵?〉,收錄於《博物館營運新思維》一書中。
―魏君穎―
英國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創意與文化創業研究所博士、藝術行政與文 化政策碩士。現為國立中山大學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助理教授,台灣 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理事。研究關注國際文化交流、文化政策、表演藝術 行政及管理。長期關注英國劇場及文化,為《PAR 表演藝術》的特約 撰述及轉角國際 udn Global 的專欄作者。
viii
OR
E WOR
F
D
推薦 序
文化臺灣 自信前行
有此榮幸為本書作序,又再度打開過去推動文化治理的美好記憶。
在我擔任文化部部長期間,劉俊裕老師及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的夥伴 們,和文化部一起籌辦了 2017 全國文化會議。大家對於臺灣文化的濃
烈熱情及高度理想,成功匯集了全國各地關心臺灣文化發展的眾多好朋 友,在所有參與者的思辨與對話下,形成總結報告,後續不僅共同完 成了《2018 文化政策白皮書》,也同時形成《文化基本法》草案,並於 2019 年三讀通過,為我國的文化治理奠立重要的法制基礎。
《文化基本法》以「文化民主化」作為核心理念,透過訂定政府施
政方針,建構文化治理的公共支持體系,打造公民文化生活的公共領
域,企盼讓每一位公民能自然涵養這塊土地上的文化養分,自由發揮個 體的創意進行創作,進而實踐文化公民權,蔚為臺灣多元文化,並在世 界中形塑臺灣的自我面貌,同時豐富世界文化多樣性。我常說,歷史不
是一個人往前走一百步,而是一百個人往前走一步。這一段並肩同行的 時光,至今回想起來仍令人感動,難以忘懷。然而,這些努力的階段性
成果,都只是完善臺灣文化治理的起步。邁向共同願景的實踐,仍有待
民間與政府一起協力向前,而來自學界智庫不斷的深化研究與反思,將 能發揮重要的啟發與引路的作用。
很高興看到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出版《臺灣的國際文化關係:文
化作為方法》,不僅深化了文化政策白皮書〈促進文化多樣發展與交流〉 政策面向的探索,更進一步在「國際文化關係」這個整體概念下,探討
臺灣的文化發展與對外關係的各層面議題。自九○年代美國學者奈伊提
ix
Taiwan’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Culture as a Method 臺灣的國際文化關係:文化作為方法
出軟實力學說以來,文化外交已成為許多國家文化政策上的顯學。然
而,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除了是軟實力的展現之外,更重要的是促進
不同國家的文化對話,建立相互理解的管道,讓國與國之間累積長遠而 深厚的關係和文化網絡,進而共享共創文化普世價值,這對於長期以來 國際處境特殊的臺灣更形重要。
臺灣文化,正因為歷史、地理的特殊因素,融合了最多元的傳統,
並在近一世紀以來,透過思想、文學、藝術、戲劇、影音等各領域所開
展的文化運動,孕育了民主化所立基的人文精神與普世價值基礎;民主
化後的臺灣,我們共享多元文化傳統,更隨著思想與創作的充分自由發 展,文化愈見繁花盛放,展現多元、包容、開放與創新的當代特色,形
塑獨特的文化認同。越來越多臺灣創作者透過創作展現在地特色與思維
情感,訴說自己的故事,並帶往世界各地,形成一股「越在地越國際」 的臺灣文化力量。
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05 年在巴黎通過的《保護和促進文化表
現形式多樣性公約》所言:「在民主、寬容、社會公正以及各民族和各
文化間相互尊重的環境中,所繁榮發展起來的文化多樣性,對於地方、 國 家 和 國 際 層 面 的 和 平 與 安 全 是 不 可 或 缺 的。」 文 化 不 僅 是 國 家 軟 實
力,透過交流,增進互相瞭解,學習尊重差異,更能進而鞏固民主與包 容的價值。
臺灣最南端的鵝鑾鼻燈塔,曾經被稱為亞洲之光,指引來往亞洲的
船隻,相信在自由民主生活方式中所孕育的臺灣文化,也能成為亞洲重 要的文化燈塔。現今臺灣,作為亞洲最開放的民主國家,和世界中的民
主國家,共享著自由民主的普世價值。我們也期待,在臺灣這塊土地上
所開展的臺灣文化,亦將豐富人類文明與世界文化多樣性,貢獻於世界 的和平與民主價值。
x
FOREWORD
推薦序
這一本專書的出版,就像是一份指南,相信能為臺灣民間與政府在
協力共構國際文化關係的各面向提供重要指引與參考。我也非常期待,
台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持續發揮民間文化智庫的領導力,為完善臺灣的 文化治理,做一位引路者,點燈照亮未來,繼續書寫臺灣民主治理的故 事。
前文化部部長、青平台基金會董事長
xi
OR
E WOR
F
D
推薦 序
正視文化外交 思維與論述
儘管文化有其複雜的定義,在臺灣,文化如何被對待仍然是個讓
人側目的問題。文化是文化自身、花瓶還是工具?曾有位總統級政治候 選人發表政見,認為「過去的時代文化為政治服務,現在則倒過來政治 要為文化服務」,期以為不可的我在報紙上發表〈不是為文化服務,是
向文化學習〉,強調文化不是被政治拿來利用的,雖然實際情況往往相 反,讓人氣結,有點狗吠火車的沮喪感受:
從學理而言,文化有其自身運作的邏輯,以法國學者布迪厄的「文 化資本」觀點論,這種資本形式絕對不是直線的,好像多辦點活動 就有文化,多給些錢就有文化,多說些關心文化的話就會有文化。 我要鄭重而誠摯地向馬總統建議,若要國家以文化為基石,若要文 化讓國家偉大(馬總統說:「硬體建築使國家變大,但只有文化能 使國家變偉大」),首先,請尊重文化政策與行政的專業。「文化為 政治服務」是工具化文化政策的看法,而「政治為文化服務」則有 花瓶化文化政策的危險。 1 這是十年前的看法,現在有沒有稍稍進步?諸君自有判斷,我還是
頗為悲觀與失望的:政治弄權如狼,「我們期待一匹野狼會改吃素嗎?」
1
xii
廖新田,2011/12/20,〈不是為文化服務,是向文化學習〉,《中國時報》。https:// 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11220000513-260115?chdtv( 檢 索 日 期: 2021 年 10 月 24 日)
FOREWORD
推薦序
在臺灣,如果文化常常被工具化、花瓶化,那麼文化外交就更為嚴
重了,長期以來在國際與本土的地緣政治結構下,文化外交很少有自主 的發展,遑論主體性的建立。文化是生活的總體,有自身的目的;過往 文化外交有強烈的目的性,「為特定任務而生存」似乎理所當然,雖然 似是而非,值得反思與辯證。
戰後臺灣的報導中,「文化外交」一詞就被鎖定在兩岸的明爭暗鬥
上。1956 年梅蘭芳在日本的演出被視為「文化外交戰」, 2 要不,就是
「宣慰僑胞」, 3 總的目的是鞏固反共聯盟。冷戰策略成為臺灣文化外交
的基調。倒是「讓別人瞭解我們」是顛撲不破的文化外交目的,雖然到 最後可惜還是落入前兩者的前提或邏輯之下。 4 1959 年,天主教南京 區總主教于斌 (1901-1978) 應立法院之邀演講外交工作,對文化外交有 如下的看法:
過去有人將文化與外交分開,現在則不可分割。……我國藝術家單 獨在國外展覽,並不一定有大的效果,如果能找幾個會說話的人, 善作宣傳或聯合展出,則其收效必比個人展出的效果更好。……藝 術家在國外展覽後返國,都說是成功,這實在是自我吹噓,對華僑 言,無異徒增紛擾,徒勞無功,但這並不是藝術家之過,而是沒有 善予宣傳,說實在話,各國懂藝術的人並不多,如能善為宣傳,才 可收到好的效果。 5
2
余心善,1956/5/19,〈不是為文化服務,是向文化學習〉,《聯合報》6 版,聯合副刊 「藝文天地」。
3 《聯合報》 ,1956/12/23,〈樂訊潮聲國樂社今日載譽返國大鵬劇團飛西貢 . 舞蹈團員 4
亦將歸來〉,《聯合報》6 版,聯合副刊。
聯合社論,1957/4/12,〈如何使國際人士對我了解〉,《聯合報》1 版。
5 《聯合報》 ,1959/4/9,〈于斌昨在立院演說強調加強外交工作〉,《聯合報》2 版,「大
眾生活」。
xiii
Taiwan’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Culture as a Method 臺灣的國際文化關係:文化作為方法
于斌又指出在美國的中國教授有八百人,中國文化在國外向有地
位,如能善予運用這許多人,必能有大的影響。
文化外交是軟性戰爭、聯絡僑民還是鞏固邦誼?都跳脫不出實用
目的與戰略目的。一但有了這個前提,學理就不會自主建立、論述就不
會獨立發展,永遠被視為附庸,即工具論與裝飾論底下扮演被使喚的角 色。作家兼水彩畫家王藍(1922-2003)以中華民國筆會執行委員身分 在中國國民黨中央總理紀念週專題演講「國際筆會與文化交流」:
我們應該以文化外交來擴展我們在國際間的影響力,增進我們與國 際間的友好關係,提高我們的國際地位,並以文化外交傳播發揮中 華民族的優美文化於全世界。 6 誰是「我們」?「我們」是誰?文化外交的主體、意義與目的為
何?國家、黨國、國際利害關係顯然高於生活、文化、價值。現在思想 開放,內省力強,這些過時的想法是可以被翻轉過來的。
走筆至此,可以看出臺灣文化外交的問題性。這本文集的重要性與
價值就在這裡:終於有一種「另類」的聲音,以學術角度來解析臺灣文 化外交作為一客體。在工具化、花瓶化之外,客體化文化與文化外交,
或許是朝向正確方向的第一步。非常樂見此書的出版,關心文化外交議 題的諸位方家、涉入文化外交事務的人士們,不妨讀讀。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臺藝大藝政所教授 6
xiv
中央社,1970/7/14,〈王藍在紀念週報告我國亟待開拓文化外交工作〉,《中央日報》 4 版。
E PR
FA C E
編者 序
這 是 臺 灣 第 一 本 結 合 國 際 文 化 關 係、 文 化 外
交與文化交流的學術與實務專書。書中匯集了臺灣學
者、專家、研究人員及文化實務工作者的智慧,和多年寶貴的國際文化 交流經驗。作者們從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博物館、當代藝術等部門,
及藝術節慶、工業遺產與藝術平台網絡、新媒體科技應用的實踐經驗, 還有跨文化溝通、外交,以及策展論述與國際軟實力評估等論辯,皆為 有興趣瞭解相關議題的讀者,提供精彩的研究成果。
本書以「臺灣的國際文化關係:文化作為方法」為題,在相關研究
中,專有名詞的指涉和翻譯,往往都需研究者的清楚界定。如以「文化
外交」(cultural diplomacy)指涉政府主導的對外政策,自然而然發 生的文化交流(cultural relations,亦有直譯文化關係,以及較強調
相互性的 cultural exchange),皆可能因為各個國家及組織對於任務 定位的不同,而有名稱上的差異,並須思考,轉換到中文語境的對照及
翻譯。最後,編者選擇以「國際文化關係」(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含括國家及人民之間,在文化上相互理解的過程,以期將 此議題中的各種案例及實踐方式納入本書中,並著眼文化的內在價值與 主體性,以此為理解的開端。
文化外交有可能超越國家利益嗎?理想上,跨越國界的藝文交流可
以不被政治經濟動機左右,不因區域衝突而中斷,不必迎合政治人物喜 好跟藝文補助的框架,人員可以自由移動,在無偏見亦無刻板印象的情 況下,對不同文化的生活方式和歷史互相瞭解,進而成就更包容並蓄的 世界。
然而,藝術文化交流,仍不免因現實的國際權力關係和政治局勢影
響;體制上,各國的文化政策、外交體制和資源配置,甚至貿易利益, 也會左右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文化關係。
xv
Taiwan’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Culture as a Method 臺灣的國際文化關係:文化作為方法
種種因素,讓各國的文化交流體制和政策各有特色。臺灣因為特
殊的國家地位與國際處境,在國際交流的政策制定與實踐上,更有其挑 戰。重重困難下,臺灣的藝術仍有機會登上世界舞臺,足跡跨越邦交而 存在。
回顧多年來無論政府部門、藝術組織,以及個人藝術家的努力,臺
灣的國際文化交流,對於文化政策研究的啟示是什麼?如何梳理當中的 脈絡,讓理論與實務能夠進行對話,適時提醒兩者之間得以互補之處, 便是研究者的任務之一。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與臺灣文化政策研究
學會自成立以來,持續關注臺灣的文化政策,並與國際相關研究機構網 絡持續交流。無論是「國際藝文趨勢觀察與情蒐計畫」、「全國文化會
議」,以至於「國內外藝文中介組織串連網絡平臺」等計畫,皆關注國
際藝文連結,並在國際學術交流中讓臺灣的文化議題有機會受到關注與 討論。
在此當中,亦時時思考在體制中尋求突破,藝術家、外交官、文創
產業、文化工作者、學生和研究者,如何在國際的學術與文化交流找到 自己的主體?又如何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基礎?在這些關懷下,找到 共同關切的議題與做事方式,讓文化的主體在國際間得以彰顯。
有鑒於在國內文化政策研究中,旨在探討國際文化交流的文獻仍有
不足,藝政所與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自 2020 年 5 月啟動徵稿,邀集
相關研究者和實務工作者以摘要提案,呈現當今臺灣國際文化交流的各 種討論與案例,從中理解千禧年來的發展,並為後續研究提供材料。本 書徵稿摘要共收件 23 篇,錄取 18 篇,在初稿完成後,每篇專書論文
皆進行雙盲審查,以及專書主編的意見複審,最後收錄 11 篇通過二輪 嚴謹審查的論文於本書中。
xvi
PREFACE
編者序
有賴各匿名審查委員對於精進文稿的不吝指教,感謝作者們在過程
中,歷經初審複審,不厭其煩地多次修改校稿,以及審查通過後與不同 篇章作者們的交互對話與再修訂,始有精彩文章的產生。同時,出版計
畫的各項行政工作,書信往返、催稿聯繫等繁瑣事宜,亦多虧有了行政 編輯陳羿妘小姐的諸多協助,是順利推動各項進度的功臣。
文化外交與交流,不僅是體制間的策略制定,過程中各個行動者的
熱情和火花,若能得以組織化延續,以長久的動力和支持,才能建立長 遠的夥伴關係。無論公私部門,不同文化間,「人」的真誠溝通與永續
交流,仍舊是點滴之間,持續努力的目標。在未竟之業中,本書盼能成 為階段性的見證,在未來亦能開啟更多的研究與對話。
主編
、
謹識
xvii
C
ON
TE NT
S
目錄
RESUME
作者簡歷........................................................... iii
PREFACE
編者序 .. ........................................................... xv
FOREWORD
推薦序 ..............................................................ix
PART I 臺灣國際文化交流論述與路線的思辨 INTRODUCTION
緒論
文化作為方法: 劉 俊 裕 臺灣國際文化關係的新「另類-主流」路線思辨
1
前言......................................................................... 004
3
當代文化外交、軟實力與文化關係的理解及反思................. 015
2 4 5 6 7 CHAPTER
01
1.1 1.2 1.3 1.4 1.5
xviii
1
文化與國際關係的接合與辯證......................................... 006 國際文化關係的範疇與文化網絡平臺的功能....................... 021 臺灣的國際文化關係策略與能動者角色定位....................... 024 文化作為方法:臺灣國際文化關係的思維邏輯與實踐........... 036
專書架構與核心提問.................................................... 044
臺灣「亞洲論述」的藝術實踐: 亞洲藝術雙年展的策展策略
張 晴 文
緒論:未明的「亞洲藝術」「雙年展」................................ 060 始終政治:關於亞洲,以及亞洲論述................................ 063
亞洲主張下策展的可能................................................. 069 亞洲藝術雙年展的策展策略與亞洲論述............................. 072
結論:作為認識自身的途徑............................................ 082
CONTENTS
目錄
CHAPTER
02
2.1 2.2 2.3 2.4 2.5
國際文化交流中臺灣品牌之建立: 以台灣國際藝術節 TIFA 為例
緒論......................................................................... 090
從文化交流到表演藝術................................................. 092 國際表演藝術節之品牌建立:以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為例........ 103
台灣國際藝術節 TIFA 之品牌建立................................... 109 結語:品牌永續經營的挑戰與困境................................... 140
PART II 臺灣國際藝文專業網絡與平臺的建立 CHAPTER
03
3.1 3.2 3.3 3.4 3.5 CHAPTER
04
4.1 4.2 4.3 4.4 4.5
盧 佳 君
工業遺產國際建制之研究: 以亞洲產業文化資產平臺為例
147 李 兆 翔
前言......................................................................... 150
產業文化資產保存的國際建制......................................... 153 TICCIH《臺北宣言》的國際建制發展.............................. 169
ANIH 國際建制的變遷分析............................................ 178 結論......................................................................... 185
臺灣政府海外文化據點之運作與轉型: 以臺灣當代藝術家之國際專業網絡為例
郭 唐 菱
前言......................................................................... 194
交流現況................................................................... 195 問題討論................................................................... 199 案例研究:臺灣當代藝術家的國際專業網絡....................... 204
未來建議及結論.......................................................... 214
xix
Taiwan’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Culture as a Method 臺灣的國際文化關係:文化作為方法
CHAPTER
05 「文化外交」:建立專業藝術網絡的一種路徑?
5.1
王 紀 澤
前言......................................................................... 222
5.2
「文化外交」、「軟實力」、「國際文化關係」.......................... 226
5.4
於文化外交工作中,建立藝術網絡: 亞洲表演藝術節(Asian Performing Arts Festival).......... 231
5.3 5.5
多樣的「國際交流」樣貌............................................... 230 結論......................................................................... 238
PART III 臺灣文化外交的主體性建構與再造
243
CHAPTER
文化的製造與輸出:1970 至 80 年代史博館
6.1
前言......................................................................... 246
6.3
史博館:國立博物館為文化外交服務的範例....................... 252
06 「中華文物箱」之於臺灣文化外交的見證與轉化
6.2 6.4 6.5 6.6
陳 嘉 翎
開端:國立博物館作為文化外交的一種途徑....................... 249 中華文物箱:1970 至 80 年代政府拓展文化外交的見證........ 257
從文物箱到百寶箱:「文化主體性」的轉化及博物館之於 文化外交的能動性....................................................... 274 結論......................................................................... 277
CHAPTER
文物有靈乎:論兩岸故宮競爭與合作
7.1
前言......................................................................... 288
7.3
合作......................................................................... 293
07
7.2 7.4 7.5
xx
王 慶 康
競爭......................................................................... 289 豁免司法扣押 問題....................................................... 298
名稱問題................................................................... 302
CONTENTS
目錄
7.6 7.7 CHAPTER
08
8.1 8.2 8.3 8.4 8.5 CHAPTER
09
9.1 9.2 9.3 9.4 9.5
競爭與合作的啟示....................................................... 308 結論......................................................................... 313
博物館新媒體科技與文化外交:以國立故宮博物院郎世寧來華 三百周年特展為中心 郭 鎮 武 、 林 國 平 、 黃 宇 暘 、 周 維 強 、 王 健 宇 緒論......................................................................... 318
郎世寧及其藝術成就.................................................... 321 國際學術和館際合作的《銅版記功》紀錄片....................... 324
藝域漫遊展覽經緯....................................................... 336 文化外交的實踐與創新................................................. 344
國家符號的文化外交: 故宮國際交流展的詮釋與演變
故宮文物的正統性與象徵性............................................ 365
象徵系統與外交任務.................................................... 369 文化外交裡的帝國餘暉................................................. 374 詭譎莫測的兩岸外交競合............................................... 379
進化的文化外交.......................................................... 382
PART IV 臺灣國際文化交流未來的現實與想像 CHAPTER
10
10.1 10.2 10.3 10.4
吳 介 祥
建構臺灣在當代東南亞區域發展的文化脈絡: 以國立臺灣博物館之跨文化路徑為例
395 袁 緒 文
緒論 ⸺ 博物館面對當代多元社會應有之思維................... 398 前言......................................................................... 399
文獻探討................................................................... 402 新住民與移工文化平權在國內之發展概述.......................... 408
xxi
Taiwan’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Culture as a Method 臺灣的國際文化關係:文化作為方法
10.5
邊界與跨界 ⸺ 東南亞族群的日常................................. 414
10.7
多元共存的關鍵 ⸺ 跨文化理解與能力............................ 420
10.6 10.8 10.9 CHAPTER
11
11.1 11.2 11.3 11.4 11.5 EPILOGUE
國際博物館社群趨勢 ⸺ 作為多元族群對話與跨文化理解 的平臺...................................................................... 419 消失的族群界線 ⸺ 移民社群與臺博館協力共好................ 423
結論與展望................................................................ 424
國際軟實力評估框架研析及其對臺灣發展 國際文化關係的啟示
李 映 霖
前言......................................................................... 438 現行國際上三種主流的軟實力評估框架分析....................... 441
軟實力在當前國際社會中的運作模式................................ 464 對臺灣日後發展國際文化關係的借鏡與啟示....................... 474 結論......................................................................... 482
結論 給下一輪臺灣國際文化交流的備忘錄
魏 君 穎
1 (跨)文化的交流與想像................................................. 491 2 全國文化會議與文化白皮書中的國際文化交流.................... 496
3 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 499 4 博物館與國際文化交流................................................. 502 5 國際文化交流與專業網絡............................................... 503 6 國際文化交流的現實與未來............................................ 507 7 從家開始的文化交流.................................................... 508 8 文化交流工作的新想像................................................. 513 9 文化創意產業的國際發展............................................... 517 10
xxii
疫情下的挑戰與轉機.................................................... 519
PA
RT
I
臺灣國際文化交流論述 與路線的思辨 Introduction 緒論
文化作為方法: 臺灣國際文化關係的新「另類-主流」路線思辨/劉俊裕
Chapter 1
臺灣「亞洲論述」的藝術實踐: 亞洲藝術雙年展的策展策略/張晴文
Chapter 2
國際文化交流中臺灣品牌之建立: 以台灣國際藝術節 TIFA 為例/盧佳君
N
O TR
DUCT
I
緒論 O
文化作為方法: 臺灣國際文化關係的新「另 類-主流」路線思辨
― 劉俊裕 ―
1 前言
2 文化與國際關係的接合與辯證
3 當代文化外交、軟實力與文化關係的理解及反思 4 國際文化關係的範疇與文化網絡平臺的功能 5 臺灣的國際文化關係策略與能動者角色定位
6 文 化作為方法:臺灣國際文化關係的思維邏輯與實踐 7 專書架構與核心提問
IN
Taiwan’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Culture as a Method 臺灣的國際文化關係:文化作為方法
1 前言 臺 灣 特 殊 的 國 際 處 境 與 變 動 的 兩 岸 關 係, 使 得 其 正 式 的 外 交 關
係及國際政府組織的參與都難有突破。在文化外交的領域,雖然透過
文 化 部、 外 交 部 與 許 多 國 家 間 的 雙 邊 經 貿 與 文 化 交 流 協 定 以 及 駐 外 文化單位的運作,使得臺灣的國際文化關係與文化交流得以維續,但
臺 灣 希 冀 加 入 如 聯 合 國 教 科 文 組 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國際藝術協會
與文化機構聯盟(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rts Councils and Culture Agencies, IFACCA) 或 者 亞 歐 基 金 會(Asia-Europe Foundation, ASEF)等重要的國際政府間文化組織的嘗試,卻遲遲不 見進展,也不見政府文化部門策略性地規劃推動。
不過,礙於嚴峻的國際政治現實情勢,以及臺灣在國際政治、經貿
社會中所處的邊緣位置,反而使得臺灣的藝文機構(博物館、美術館、 藝術村)、文化中介組織(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文化內容策進院、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等)、藝文團體、專業的民
間文化組織和文化工作者等的實質國際文化交流經驗,乃至於由此串聯 而成的國際藝術文化關係專業平臺網絡更顯得珍貴而重要。歷經二次戰
後數十年的國際關係,政治與外交地位欠缺國際承認的臺灣,從民間文 化組織與公私協力模式的嘗試,造就了豐厚的另類國際文化交流經驗, 同時也獲得國際文化非政府組織、各領域藝術文化網絡諸多專業肯認, 其特殊性值得我們深入梳理探究。
文化在傳統的國際關係中,無論是現實主義為主軸的學術論述,或
者國際外交的實務交流中,原來就顯得相對邊陲而另類。儘管 1990 年
代進入後冷戰時期,國際關係的「文化轉向」簇擁著文化認同、文明衝
004
INTRODUCTION
文化作為方法:臺灣國際文化關係的新「另類-主流」路線思辨
緒綸
突、軟實力、建構主義與跨國文化貿易等新興取徑重返國際事務的論述 和實務之中,但仍然難以撼動現實國際關係主流論述中以政治權力和跨 國資本的流動為主導的外交與經貿關係結構。文化需要持續介入,方能 促使國際關係產生嶄新的詮釋與變化。
臺灣在對外關係的經營上存在諸多挑戰。肩負著這些挑戰,從民
間到官方,臺灣如何進行文化交流與外交,公私部門、藝術家、文化工
作者、學術界、文化中介組織在當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彼此的關係又
是如何,藝文網絡平臺如何形成?臺灣如何透過國際文化關係與藝術文 化交流活動,由外而內地進行文化主體性與認同建構?文化與貿易、軟
實力輸出之間的競合及矛盾的爭議如何調節、妥協?哪些新興的跨國議 題、社會潮流可能有助於臺灣對外文化交流的擴展?臺灣的文化交流在 本質上、互動模式上是否可能發展出有別於國際政治關係、國際經貿關 係的運作方式?而過程中臺灣文化價值與主體性如何彰顯?這些都是本 書關切的核心問題。
本書作者從臺灣的國際文化關係研究與交流實務展開,探究包括:
文化主體性與認同建構與再造的路線思辨、國家利益與價值內涵論述取 徑、文化互動交流形式與技術、國際藝文專業網絡平臺的參與和建立,
以及藝文工作者專業能力如何接合國際趨勢潮流與議題等面向,析論臺 灣文化交流和文化外交經驗作為一種介入國際文化關係的方法,其可能 性與侷限性如何等。透過文化作為國際關係的新「另類-主流」路線的 辯證,編者認為,相對於其他的國際事務,臺灣的對外文化關係與國際 文化交流,在本質上、目的上、互動形式與關係上,以及機制設計上皆
有別於傳統的國際政治關係、國際經貿關係的權力與資本利益導向運作 模式。
005
Taiwan’s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Culture as a Method 臺灣的國際文化關係:文化作為方法
臺灣的國際文化交流具有其以民間為主體而衍生:多元、包容、匯
流、自省、謙遜而去威脅感的殊異性。若不以文化的內在價值和邏輯,
以及文化主體間冀望雙向理解的心態為出發點,將難以瞭解臺灣對外文 化關係與交流何以在國際間獲得相對平等互動的位置與境遇。從實務交 流端接合國際文化關係論述,本書進一步提出國際文化關係以「文化作 為方法」的可能性,並探討臺灣對外文化關係中這個:另類-主流、文
化-權力利益、邊緣-核心、主體-互為主體建構等關係論述辯證與實
踐取徑的實質意涵及限制,並以此為基礎勾勒當前臺灣國際文化關係可 行的策略方向。
2 文化與國際關係的接合與辯證 文化與國際政治經濟的互動關係,經常被視為一種被動的資源、
庫存與資本。這些文化資本是可以被政治菁英掌控、計畫、主導、發明 或甚至操弄,而被用來當作達成其策略性政治、經濟目的與利益,強 化其政治治理的正當性與合法性的工具或手段,此即所謂的「文化工
程 」(cultural engineering) 理 論(Hobsbawm 1983;Anderson
1983;Gellner 1997)。在這個論述的脈絡下,文化經常被視為一種由 上而下的操控,用來強制凝聚社會認同的單一價值體系(Rietbergen
1998: 350, 355)。菁英透過國家體制主動對文化篩選的過程,將合適
的文化要素引導進國家的政策、議程及行動當中。文化傳統與文化價值 因此成為一種國家計畫用以改變現況的政策工具;而文化被視為是一種 資源,也是一種沉睡而被動的產物(Inkster 2000: 51)。
自 1990 年代起喬瑟夫.奈伊(Nye 1990, 2004)提出了國家「軟
實 力 」 或「 柔 性 權 力 」(soft power) 的 概 念, 主 張 軟 實 力 主 要 來 源
006
C M Y CM MY CY CMY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