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走向科技的那些年──關鍵的人與事

Page 1



呂一銘

臺灣走向科技 的那些年 關鍵的 人與事

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獎助出版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卓越新聞獎 24

臺灣走向科技的 那些年 關鍵的人與事

臺灣走向科技的那些年:關鍵的人與事 著 . -- 初版 . -- 高雄市:巨流 , 2018.06 面; 公分

呂一銘

ISBN 978-957-732-567-9(平裝) 1. 臺灣經濟 2. 人物志 552.33

著 者 責任編輯 封面設計

呂一銘 張如芷 Lucas

發 行 人 總 編 輯

楊曉華 蔡國彬

出 版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80252 高雄市苓雅區五福一路 57 號 2 樓之 2 電話:07-2265267 傳真:07-2233073 e-mail: chuliu@liwen.com.tw

編 輯 部

23445 新北市永和區秀朗路一段 41 號 電話:02-29229075 傳真:02-29220464

劃撥帳號 購書專線

01002323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07-2265267 轉 236

法律顧問

林廷隆律師 電話:02-29658212

出版登記證

局版台業字第 1045 號

107005952

ISBN / 978-957-732-567-9(平裝) 初版一刷 •2018 年 6 月

定價:550 元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本書如有破損、缺頁或倒裝,請寄回更換)


目錄 前言:國家總體建設及科技發展繼往開來的關鍵時刻

I

Chapter 1 科技與農業政策 1• 中研院與臺灣的科研發展

002

2• 國防科技掛帥階段

015

3• 原能會在前,國科會在後

030

4• 工研院和科學園區

048

5• 中文電子化的柳暗花明

057

6• 令人驚艷的農復會

068

7• 海功號首航南極運鈾的幕後故事

089

Chapter 2 科學教育 1• 吳大猷:早期「教育改革」重要推手

104

2• 沈君山與「科學天地」

113

3•《科學月刊》與臺灣科普教育濫觴

122

4• 臺大學生研製火箭成功

138

5• 北京人頭蓋骨在臺灣?

148

Chapter 3 見證科學發展史 1• 丁觀海和王雋英打造出來的 「超強粒子」丁肇中 2• 馬廷英的「大陸漂移」學說

158 170


3• 從氫彈之父泰勒談起

176

4• 發現世界最深海洞與海洋調查開發

182

5• 生化科學三要角:李卓皓、李鎮源、羅銅壁 186 6• 治療癌症不是夢

197

7• 追求臺灣能源自主性

205

8• 清大研製電動車

214

9• 締造臺灣「養殖王國」

220

10• 臺灣鮑魚──九孔的故事

227

11•「臺灣蘇鐵」與觀音座蓮

231

Chapter 4 公害災難殷鑑 1• 政府早年輕忽管理,防治起步很晚

240

2• 偵測地震與防災

246

3• 食安事件慘痛史

252

Chapter 5 精彩人物 1• 王唯農: 百年老店改革不易,學界清流壯年折翼

263

2• 沈宗瀚:臺灣農業發展關鍵時刻重要推手

268

3• 蔣彥士:調和鼎鼐、當權者的解憂草

276

4• 錢思亮:父子一門四傑

281

5• 徐賢修:新竹科學園區的奠基者

286

6• 畢林士:科技發展「美援」代表人

292


7• 周元燊:臺灣資訊科學拓荒者

299

8• 李登輝與我

305

Chapter 6 跨界人生 1• 我與文字工作結緣的經過

318

2• 一個老記者的體悟

330

3• 從《聯合報》轉進《台灣新生報》

338

4• 借調省府扮演「文膽」角色

346

Chapter 7 臺灣媒體變遷

後記

1• 臺灣政治解嚴媒體卻未真正解放

356

2• 新聞媒體充斥負面教材

368

3• 置入性行銷與媒體壟斷

381

4• 新聞媒體往何處去?

390

405


068

臺灣走向科技的那些年─關鍵的人與事

6.

令人驚艷的農復會

■ 我與沈宗瀚的淵源 我和農復會結的可說是不解之緣。我是第一個讓它在媒體 上發光、發熱,並轉變為今天媒體重要的「農業」路線的記者 (之前,是經濟記者採訪的「副線」);我也陪它走完最後的十年 (1979 年改制為「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在由《聯合報》轉 到《台灣新生報》時,我還繼續寫農業相關的社論;退休後的幾 年,雖在台視文化當資深顧問,卻又被它的財團法人中華農學會 找去當「顧問兼研究員」,只能說前世或與「農業」有關係,因 為今生學的是理工,採訪的也是科技,說什麼也難扯在一起。然 而卻偏偏結下不解之緣,連沈宗瀚和李崇道都曾半開玩笑地說: 「說不定,我們前世是一家人!」 如果不是早年的科技,像「空中樓閣」,不著邊際,只有 兩、三個陳舊「小廟」(國科會在北市寧波西街,原能會在陳誠 故副總統官邸、中研院又在偏僻的南港)而「大和尚」大多在外 「化緣」(開會、出國、講學、指導研究),我可能不會想到位在 南海路轉角的美國新聞處對面的農復會。 不知是否老天安排,那時農復會的唯一美籍委員畢林士,是


科技與農業政策 令人驚艷的農復會

069

第一位由華府派駐中華民國大使館的「科學顧問」,我就像是溺 水者,看到「救生圈」,毛遂自薦獨自闖進他的辦公室訪問,而 他的祕書胡靜芬(Fanny),因搞不清楚我的來路,就這麼誤打誤 撞闖關成功。過沒幾天, 《聯合報》二版出現了一大篇的專訪,43 受到主委沈宗瀚、委員蔣彥士等的注意;加上畢林士對我有點好 感,於是經常將當時熱門的太空科技新聞外電找他解說,Fanny 又是中英文俱佳的好橋樑,我跟他們越寫越熟,稿子又經常上報 (《聯合報》當時為臺灣第一大報),因此逐漸受到農復會高層的 重視。 那時正巧遇上沈宗瀚的得意高足,該會祕書長金陽鎬不幸車 禍過世,我在三版寫了一大篇,文情並茂,據聞沈宗瀚讀報落 淚,翌日還約我面談,表示謝意。這是我們首次正式相見,卻是 「相見歡」 ,聊得起勁,他老人家還送我「克難苦學自述」,亦提 供一些線索讓我有獨家表現,收獲頗豐。 結果,某天總編輯馬克任找我談,認為農業的品種改良或上 山下海,都跟科技有關,因而決定將這條路線交給我跑,當下我 真有「如魚得水」的感受;於是就經常出沒農復會,稿子幾乎天 天上報,搞得採訪經濟新聞的同業都非常惱火,因我的「獨來獨 往」,亦帶來農委會薛發言人的困擾,而且我又從不發該會通稿 或參加記者會,但我也向薛表明報社的立場,並不希望與同業 「水乳交融」;這也是新聞記者的為難處,爭取獨家就容易得罪 同業,淪為「獨行俠」,與同業關係只有後來進入報社管理階層 後,才逐漸有了改善。

43 早年記者只有專訪獨家或特稿,才有署名。新聞報導卻沒有名字,往往跑新聞時

常造成困擾,對方或單位不知記者的真偽。


070

臺灣走向科技的那些年─關鍵的人與事

■ 農復會專家們福國利民貢獻多多 早年的農復會 44 算是半個「洋機關」,比照美金待遇。但吾人 看重的是,它的獨特科學管理制度,及具有「人文心、宗教情」 的部分,每位專家得精通至少一國以上的外文,寫計畫報告是中 英文兼有,還得經常下鄉,手腦並用,在蔣經國主政的年代,就 經常向該會諮詢及徵召人才,如蔣彥士、李登輝便是例證;而當 年大規模推動「加速農村建設計畫」,即是由該會主導。 個人因經常採訪接觸,對農復會專家兼有科學頭腦、人文情 懷、宗教般的工作熱忱,具有高度敬意。其為國為民的奉獻心 力,從不掛在嘴上,皆以行動具體實現;除了學有專長,中外文 俱佳,在教學、研究之外,還能上山下海,到田間、海邊與農、 漁民同甘共苦,並不時吸收新知、觀念,以及了解國際市場趨 勢和供需。因此,該會的每位專家幾是「全方位」型,又經常 出席國際會議與輪替式的進修深造,符合「學無止境」的求知 要旨,以科學精神與方法任事,身體力行,並傳承傳統與西方的 人文素養。45 如今在臺灣可吃到不分季節的果蔬或養殖的產品, 乃至各種基因改良的食物,包括農、漁村的環境改善等,不一 而足,莫不因他們的長期耕耘努力,始有今天規模宏遠的磐石, 功不可沒。 簡言之,真正為臺灣這塊土地深耕有貢獻者,就是早年在農 復會默默耕耘的一批批菁英,可謂當之無愧。像蔣夢麟、沈宗 瀚、許世鉅等均起了帶頭作用,而蔣夢麟曾是擔任北大校長時間 44 全名為「中國農村復興委員會」 (The Joint Commission on Rural Reconstruction),

依《中美經濟合作協定》,於 1948 年在南京設立。1979 年 1 月 1 日,美國與中 華民國斷交後,依約自動失效。3 月 16 日農復會改組成立「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 會」。 45 像首任農復會主委蔣夢麟的《西潮》便是早年的經典名著。


科技與農業政策 令人驚艷的農復會

071

最久的一位學人(1919-1927 年),在教育界的聲譽,並不遜於蔡 元培,到了農業界亦能「學以致用」,在主持農復會時期,曾引 進「四健會」(Head、Heart、Hand、Health,簡稱 4H)的觀念和 作為,這種將技術與經援加在一起,以農民需要為首要運作─ 也就是他所說,依據農民需要的(the felt needs of farmer)扎根 方法,相當成功且影響深遠,亦被國際視為發展中國家的楷模, 不論是行政管理的效率提升,或美援的適切經濟運用,清廉有 為,頗為人稱道。 諸此,優良歷史的傳承,歷任主委皆扮演承先啟後的重要角 色,包括農復會時期的蔣夢麟、沈宗瀚、李崇道、張憲秋,乃至 於農委會初期的王友釗、余玉賢等人,46 始終不斷革新求進,帶 領臺灣農業精進發展,結合經建創下經濟奇蹟,成為臺灣社會的 安定力量,貢獻至鉅。 再者,農業政策涵蓋農業、農(漁)民、農村,或生產、生 活、生態的層面,亦非一個獨立部門,可以單獨發展,必須結合 相關部門做整體性的發展。也就是說,農業具有政治性、經濟 性、社會性、教育性及文化性的多重功能和目標,其隨時代的變 遷與進步所產生的問題自然複雜,無法針對某部分的弊病,做單 一性的治標,必須「會診」下綜合性的判斷,始能對症下藥,也 才能有庖丁解牛般的功效。 其實,農復會在未改組為農委會前,就是聞名國際的中美合 作的農業機構,聯合國相關組織包括發展方案組織、世界糧食組 織、世界銀行、亞洲銀行等,都與農復會所屬單位人才交流或

46 如今農委會的直屬單位擴大,包括農糧署、漁業署、動植物防疫檢疫局、農業金

融局、林務局、水土保持局、農業試驗所、林業試驗所、水產試驗所、畜產試驗所、 家畜衛生試驗所、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等。


072

臺灣走向科技的那些年─關鍵的人與事

參與培訓訓練,或延攬來臺協助,促成各種臺灣及國際性技術 合作,增進技能,提高達國際一流水準,成績斐然。在 1971 年 5 月更成立了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及臺灣植物保護中心(1971 年 5 月 22 日《聯合報》二版的新聞報導及特稿「亞洲蔬菜中心 的誕生」),奠定我國農業科技在國際上的地位,十分亮眼。並對 臺灣近半世紀以來的的農工業均衡發展、總體建設,貢獻卓著, 令人驚艷! 農復會的組織屬於「聯合委員會」(簡稱委員會)制度,早 年設委員五人,其中我方委員三人,美國委員二人。委員會的職 權為決定政策及工作方針、與政府及其他機關團體合作推行農村 建設方案、建議中美兩國政府運用《援華法案》(China Aid Act) 第 407 款規定經費之方式、及撥給推行農業方案所需之款項。

■ 臺美合作的合議制設計 首 屆 委 員, 計 有 蔣 夢 麟、 晏 陽 初、 沈 宗 瀚、 穆 懿 爾(Dr. Raymond T. Moyer)、貝克(Dr. John Earl Baker)等五人,並相 互推舉蔣夢麟出任主任委員(1948 年 10-1964 年 6 月)。從此農 復會的政策、計畫、組織、人事與經費,皆由委員們共同決定及 負責。沈宗瀚於 1964 年 8 月接任(至 1973 年 5 月),李崇道則於 1973 年 5 月繼任,1979 年 3 月至 1981 年 8 月為改組的首任行政 院農業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農發會)。 農復會委員後來改為我方二人,美方一人。蔣彥士、李崇 道、錢天鶴均曾擔任,美方則為穆懿爾、貝克、郝夫曼(Gerald H. Huffman)、 畢 林 士、 柯 雷 克(Dr. Chester W. Clark)、 菲 平 (William H. Fippin) 、戴維斯(Raymond H. Davis)等輪流接替。 截至 1978 年為止,農復會共有四處九組,分為祕書處、總


科技與農業政策 令人驚艷的農復會

073

務處、會計處、企劃處、以及植物生產組、水利工程組、鄉村衛 生組、畜牧生產組、農業資源及森林組、農業經濟組、農業信 用組、漁業組及農民輔導組。自 1951 年至 1965 年美援停止時, 農復會所撥用之美援經費共計 10,629,550 美元,佔美援總額的 0.71% 。 然則,自農復會改制為行政官僚體系後,菁英流失不少,有 的為國際組織羅致,有的為彼岸爭聘,有的為相關企業延攬,有 的在著名學府任教,僅少數仍在今「農委會」任要職,已無當年 農復會的盛況景象,十分可惜。 睽諸二戰後臺灣農業得以迅速恢復的因素,除政府「以農業 培養工業」政策之正確外,農復會投入農村建設,居中協調於政 府、農民之間,鼎力參贊政府決策於幕後,大力培育農業人才, 藉美援經費補足當時物力之不濟等貢獻,更是關鍵所在。 半世紀以來,臺灣已經由昔日農業殖民地躍升為世界科技工 業國家。近六十年來,經濟成長率平均 8.02%,舉世矚目,國民 生產毛額(GNP)由 1941 年的 1,681 百萬美元,提高到 1996 年 的 393,679 百萬美元,成長高達 233 倍,成為世界第十八大經濟 體、第十六大貿易國,並躋身全球前二十大對外投資國;平均國 民所得由 1941 年的 186 美元,提高到 1996 年的 15,080 美元,增 加約 80 倍。產業升級快速,經濟結構已經由以往的農業轉型為 現代化工商業;農業佔 GNP 比率由 1941 年的 32% 降至 1995 年 的 1.6%,工業及服務業所佔比率則高達 98.4%,臺灣已發展成世 界科技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特別是在加入 WTO 後,臺灣「小農」的經營和生產模式, 亦已由「提高生產力」轉以「提升競爭力」為核心主軸,並將以 「增產」為目的的農業數量經濟策略,轉型為「增值」目標的知


074

臺灣走向科技的那些年─關鍵的人與事

識經濟發展,諸如運用高科技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並透過 農業策略聯盟,將「小農」制轉型為「大農」制,以發揮經濟規 模效率,同時配合注重休閒生活的趨勢,發展休閒型態的農漁業 等皆是。且應積極培育新一代的農民,使其在追求生物產業發展 之際,兼有人文環保的素養,得以相輔相成,開創符合時潮的新 型態「生物產業」。

■ 今日農業已接軌高科技產業 在今天,吾人不能再以傳統眼光看待農業,應將其視為與高 科技、知識經濟結合的綜合性先進「生物產業」,始能加快轉型 速度。同時對現有不合時宜的組織、制度,包括金融改革在內, 皆應同步展開,畢竟農業不只是一個部門的問題,也非獨立可以 發展的,必須要用「會診」模式,對症下藥,始能有效轉型為新 世紀的生物產業,大放光芒。 復次,農業是可以使資源再生的產業,國際經濟專家學者已 紛預言,目前落後的農業,在新世紀經尖端科技的運用與改革, 將成為最先進的產業。而二十一世紀的農業,吾人將可目睹生物 極限不斷突破,生物科技的產品不斷增加,產值巨額的成長,使 許多農業科學家和基因工程師將直接參與農業生產,企業家也將 跨足農業經營,諸如此類的情形,均將使農業呈現「生物產業」 的新貌,為世人帶來更大的財富與福祉,成為閃亮的產業明星。 農復會在臺灣飛躍發展的工作階段,扮演策劃專業機構角 色,透過單位計畫(project)或「先導型」、「示範」(pilot plan) 的方式,以技術與經費支援推動各項農業建設。過去有計畫產 銷,即由農復會專家綜國內外市場供需,提供農產種植的重要資 訊,包括種什麼、多少面積、產銷成本估算,含收成利潤多少


科技與農業政策 令人驚艷的農復會

075

(政府的保障價格及外銷價格,一目了然)。保障農民利益,縱使 天災、意外也有風險估算考量,務使農民生活無虞,農村、農業 皆能有目標性的作業和發展。 早年農復會的工作重點有十項,包括︰土地改革、水利工 程、肥料、農民組織(農會、漁會)、農貸、動植物病蟲害防 治、良種繁殖、家畜飼養、鄉村衛生(如鄉鎮衛生所的設立、家 庭計畫的推行)、社會教育(如四健會)等。另一方面,農復會 自 1953 年起,已經參與政府的四年經濟計畫中農業部門的設計 與推行;1961 年起,該會的工作目標已與第三期經建計畫中政 府農業計畫相近,換言之,農復會的工作計畫,已經配合政府經 建四年計畫擬定之。事實上,在農復會成立的三十年歷史中,真 正達成復興農村的目的,及發揮該會對農業最大貢獻者,則是該 會在臺灣的工作。 農復會的組織架構,不僅有農林漁牧的技術單位,亦有農民 組織,復有家庭計畫,更有土地組等許多單位,從土地政策,人 口家庭,農林漁牧等,及從生產到社會教育推廣,都是屬於整合 性工作。如農民輔導工作,從家政、青少年輔導到四健會,幾乎 一貫作業。而早年在臺灣的第一個計畫,即是接替中央畜牧實驗 所對華南制定的獸疫血清疫苗計畫,在淡水協助生產豬瘟疫苗。 另在土地改革方面,農復會更配合政策扮演重要的角色。 現在回憶當時長達十年採訪農復會各單位的印象,恍若在眼 前,那時勤跑、勤寫,得到不少獨家和助力,收獲頗豐,衷心銘 感。謹將箇中犖犖大者,簡要錄述於後。

■ 農會設信用部與農村建設 由於農復會的農經、企劃專家的真知灼見,經常見諸報章雜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