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獨立記者──寫好新聞的十個心法

Page 1


推薦序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每個人都可以走出精彩卓越的人生

養成求真的習慣

永續的報導策略

賴建信

保持寫作的規律

0 3 5

通往記者的路徑

0 0 6

0 5 9

0 1 1

0 8 7

Ch.

1 2 Ch.

3 Ch.

4 Ch.


10

Ch.

9

Ch.

8

Ch.

7

Ch.

6

Ch.

5

Ch.

後記

挑戰專題與出書

對受訪者的公正

具有效率的訪談

設定一個好議題

對讀者以誠相待

選擇報導的領域

2 4 2

2 1 7

1 9 7

1 7 1

1 4 7

1 2 9

1 0 5


推薦序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每個人都可以走出精彩卓越的人生

﹁經濟部水利署﹂署長

賴建信

寫好新聞的十個心法︾,顧名思義必 —

看書是我閒暇時的喜好,每次走進書店心裡惦付著今天要買哪本書時,面對滿目的 書本,總有難以選擇的時候。︽做為獨立記者

然是新聞工作人員的工具書,若你找尋此類書本,這是好的工具書。若是你和我一樣在

政府部門工作,又必須面對媒體,本書也是好的選擇。然而若你想找尋好的工作方法,

或是瞭解不同職業與面對職涯的心法,此書可以輕鬆閱讀,又能細細品味工作哲學,趕 快將它納入購物籃,值得收藏。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每個人都可以走出精彩卓越的人生

推薦序

007

記得以前當機關發言人時,每次接到記者的電話或受訪,一方面總想好好的將機關

政策說明清楚,然而受訪後對於媒體如何報導常常感到焦慮,隔日見報又懊惱媒體所報

導的內容,沒有自覺的那麼完整。也許是政府部門的角度與社會關心的不同,也許是自

己沒有把握重點,太著重細節的描述也有可能忽略了重要的觀點,太在意數字的正確, 忽略了數字背後代表的意義。

一切的一切呈現沒有受過良好訓練的發言人所可能的焦慮與壓力,從第一天擔任發 言人至卸下發言人期間不曾停止過,總覺得發言人是個苦差事。

其實事後回想這段能與記者互動的發言人經歷,是很好的工作訓練,讓我日後處理

許多問題,能跳開公務員的角色,思索社會的需求,找到好方法解決疑難雜症。

多數公務人員會將記者視為對立面,也老是抱怨記者或是媒體不願報導政府想要傳

遞給社會的訊息。政府部門愈來愈重視輿論的反應,也投入愈來愈多的資源於此,可惜 的是與媒體溝通卻經常透過公關公司。

多年前與一位記者朋友聊天,她說媒體分派跑各部會的記者,每天都會在記者室發


008 做為獨立的記者 寫好新聞的十個心法

稿,各單位都知道在記者室可以找到記者,政府部門何不直接與記者溝通,何必捨近求

遠假手他人呢?這句話如醍醐灌頂,稍加轉念,經常面對溝通說明就可以解決政策溝通

一六年春節前台南大地震,當時我認識的記者朋友無論休假與否,都希望在最 ○

不良的問題,政策透過記者的報導可以讓更多人瞭解。 二

短時間抵達現場,無非是想讓社會大眾更快瞭解狀況。記者不是毒蛇猛獸,他們和我們

一樣都是職場的工作者,也和我們一樣面對一定時間內完成任務︵職場倫理與人性的關 懷︶的壓力。

本書更是道出成為一個好記者必須練就的基本功,挖開書名中的﹁新聞﹂兩字,這

本書也是寫好﹁文案﹂的十個心法,也是寫好﹁計畫﹂的心法,也是﹁做好自由工作 者﹂的心法,也是寫好﹁人生﹂的心法︙︙。

談及﹁心法﹂不免令人直覺是深奧且嚴肅的,其實我拿到這本書後只花不到三小時

就輕鬆讀完,作者運用文字的能力極佳,我一口氣讀完,再三咀嚼其中蘊含深厚的經

驗,又細細回味。當我們看到很順的文章時,以為寫作如同聊天一切都是如此理所當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每個人都可以走出精彩卓越的人生

推薦序

009

然,讀完此書才瞭解其中有許多要領與經驗累積,才能成就。

比如用最少的文字、多用主動句少用被動句、減少贅字等,才能掌握文字的節奏感

寫出一篇好文章。若是常常需要製作簡報報告的人,這些心法也是可以運用。

淑娟也提到專業知識要能轉譯成平實易懂的文字,才能讓讀者輕鬆閱讀。淑娟給有

志從事記者的人兩個具體建議,盡量在一個領域夠久及累積報導,沈澱及累積不也是各

%的改善不會引人注意,但是隨著時間過去,所能造成的變化非常驚

︶說:﹁人容易高估一個決定性瞬間的重要性,也很容易低估每天做些小改 James Clear

領域人們的共同特質。如同書中引述︽原子習慣︾這本暢銷書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 善的價值。 人。﹂

的確﹁應付﹂是一般公務員常常對應記者的態度,然而她也不好應付,我們時常因

程已經忙得不可開交,又碰到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她,忖度這可不是好應付的記者。

水庫興建環評爭議報導開始。當時我在中區水資源局擔任主任工程司,面對湖山水庫工

淑娟提到在各種採訪關係中,又以跟政府官員的關係最微妙,我與她的認識從湖山


010 做為獨立的記者 寫好新聞的十個心法

為觀點不同而有些吵嘴,但也因為﹁不打不相識﹂建立互敬互重的關係。過了十幾年仍

會因為觀點不同雖有爭論,但總能尊重對方的看法,甚至由激盪而調整出更好的做法。

去年歷經百年大旱,水利署採取多省水、多找水及多調水三大策略有幸能克服困

難,面對氣候變遷沒有人是局外人,水利同仁更覺得責任重大。如書中第一章引用比

爾.蓋茲說過:﹁人總是高估自己一年可以完成的計畫,卻低估十年內可以完成的

事。﹂我們不能樂觀期待陳年結構性及外在環境挑戰可以一瞬間完成,但我們始終相信 每個人只要堅定自己的目標,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閱讀淑娟於本書中所提的各式心法,相信﹁走一條人少的路﹂過程中或許孤獨,但 日進有成,每個人都可以走出精彩卓越的人生。


2 Chapter

永續的報導策略

能夠舉起某種旗幟為目標而努力, 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村上春樹


052 做為獨立的記者 寫好新聞的十個心法

我們無力阻擋趨勢發展,更難改變社會許多既存的不合理、不公平,但與其吶喊或

二一年四月 ○

的︽ Uniqlo

︾雜誌中一篇訪 LifeWear

懷念那曾經美好的年代,不如往前看,預做準備,同時讓自己保持彈性。 說到彈性,讓我想到村上春樹在二 談提到:

其實從二十多年前開始,我就計畫等哪天寫不出東西了,就去青山開爵士俱樂部,

連店名跟菜單都定好了,可是想寫的東西還是不斷湧出來,所以遲遲未能實現。

誰也算不準未來會如何,可能是自己的心意改變了,或受到外來因素影響,一直在

做、也以為會做一輩子的事情,某一天就突然無法繼續或不想再做了。

當然,對於正在做的事,一定是拼盡全力做好,如果你想一輩子或更久時間做記

者,我想給你兩個建議:一、盡量在一個領域夠久。二、累積你的報導。


永續的報導策略

2 Chapter

053

盡量在一個領域夠久 

記者跟其他行業一樣,需要隨著工作時間增加而累積能力,包括知識、人脈、專業 度、還有讀者的信任。

在你入行後應該聽過不少人這麼說,記者不必懂太多專業,只要把﹁穿針引線﹂的

工作做好就行了。這句話不能說錯、但也不全對。因為記者不只是有聞必錄,對自己報 導的內容能多懂一點,就更能做出專業的報導。

所謂﹁懂﹂不是要懂專業細節,當然能懂是更好,但專業之所以﹁專﹂,就表示那

︶就曾經是記者。但那畢竟是少 Peter F. Drucker

是獨特的學問,記者一般來說都是通學。當然也有醫生做醫藥記者、經濟學家做財經記 者的例子,經濟學大師彼得.杜拉克︵ 數,多數記者還是從採訪工作中學習。

很多例子反而還倒過來,體育記者轉行變體育主播、影視記者變成電影製片、美食

記者變成美食作家、財經記者變成理財顧問等等,從記者工作中學到的專業知識、累積


054 做為獨立的記者 寫好新聞的十個心法

的人脈,成為他們日後轉業成功的基礎。

不過記者主要還是﹁旁觀者﹂,不求其專,但求觀察入微。而且話說回來,對於某

些專業,可能因為太過熟稔而執著於自己的定見,出現與此不同的就急著批判,反而無 法從新聞人的角度去看到新意或新聞點。

以蓋水庫為例,你不必懂開鑿技術,但要知道蓋這座水庫的必要性、成本效益、可 能的環境衝突等等。

或者這麼說,記者像球評或主播,你不必是東京奧運會的選手,但需要擁有評論一

場賽事的能力,甚至連看球台上被拍到特寫的觀眾,都可以說出他們的來歷、與球員的 關係,做到這樣就是一位稱職的球評或主播。

想要對自己報導的領域懂更多,首要條件就是必須在一個領域待夠久才行,走馬看

花終究只能看到水面上的雲煙,而不是浪裡的層次轉折。對照之前提到的換線,我希望 記者能多關注這件事對自己未來可能的影響。


永續的報導策略

2 Chapter

055

累積做過的報導 

我對﹁累積報導﹂這件事開始有深刻感受,是在成為獨立記者、並設立︽環境報 導︾部落格開始的。

年的足跡,如果在一個地方做了

年記者,回頭一看什麼都沒留下,怎麼說

離職前我從報社的新聞資料庫中找出自己的報導,並按時間序一一歸檔,希望至少 留下過去

的不到

篇。

都是一件難以接受的事情。後來起心動念想把這些報導放進部落格,但最後勉強能收錄

碎。加上前面也提過的,分工方式讓我只能看到事件的一小部分、且無法持續追蹤,最

受限於版面,過去的報導都只呈現結果、忽略過程,且經過編輯台裁剪變得支離破

一、那些報導都不完整

為什麼事過境遷它們在部落格卻無容身之地呢?這可以歸納出以下兩個原因。

這讓我有點驚訝,回想當時那些我費盡心思所寫的報導,刊出時造成多大的影響,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