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Z0016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Page 1

book.pdf 1 2021/12/15 下午 05:18:48

國立

C

M

Y

CM

MY

CY

CMY

K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 新聞工作者: 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 比較研究 / 劉蕙苓著 . -- 初版 . -- 高雄市: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2022.01 面; 公分 ISBN 978-957-732-647-8(平裝) 1.CST: 新聞從業人員 2.CST: 比較研究 3.CST: 文集 895.107

作 者 責任編輯 封面設計

劉蕙苓 林瑜璇 余旻禎

發 行 人 總 編 輯

楊曉華 蔡國彬

出 版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802019 高雄市苓雅區五福一路 57 號 2 樓之 2 電話:07-2265267 傳真:07-2233073 e-mail: chuliu@liwen.com.tw 網址:http://www.liwen.com.tw

編 輯 部

100003 臺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 57 號 10 樓之 12 電話:02-29222396 傳真:02-29220464

劃撥帳號 購書專線

01002323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07-2265267 轉 236

法律顧問

林廷隆律師 電話:02-29658212

出版登記證

局版台業字第 1045 號

110021424

ISBN / 978-957-732-647-8(平裝) 初版一刷.2022 年 1 月

定價:480 元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本書如有破損、缺頁或倒裝,請寄回更換)


謹以此書獻給 恩師 羅文輝教授



目錄

推薦序

i

自序 不畏風雨向前挺進的新聞人

v

第一章 新聞工作者的研究脈絡與意義

001

第二章 本書的研究方法

013

第三章 解嚴後三十年的臺灣社會變遷

021

第一篇:1994、2004 與 2014 比較研究 第四章 三個時代的新聞工作者輪廓

045

第五章 新聞工作環境變遷:滿意度與新聞自主

063

第六章 媒體角色的變與不變

109

第七章 新聞人對爭議性編採手法的態度

133

第八章 新聞人不可承受之重:置入與業配

165

第九章 新科技、新工具的使用及影響

197

第二篇:數位匯流時代的新聞工作者 第十章 記者的 3L 人生:數位時代的工作狀況與趕工儀式

243


第十一章 我累了!記者的工作倦怠及其影響

271

第十二章 自新聞業出走的抉擇:數位時代的記者離職歷程研究 309

第三篇:尾聲:世代交織與未來想像 第十三章 世代異同的新聞工作形貌

345

第十四章 結語:想像未來

383

參考書目

419

附件一:深度訪談者資料

443

附件二:1994 年新聞從業人員研究問卷

446

附件三:2004 年新聞從業人員研究問卷

453

附件四:2014 年新聞從業人員研究問卷

463


圖表目錄

第一章 圖 1-1:各國(地區)民眾對新聞的信任度百分比

011

第三章 圖 3-1:1987-2020 年臺灣經濟成長率

024

圖 3-2:1997-2018 年無線電視與有線電視的收視占比

036

圖 3-3:2004-2019 年電視媒體接觸率

037

表 3-1:歷年報紙閱報率

032

第四章 圖 4-1:女性新聞工作者在三個年度年齡層分布

052

圖 4-2:三個時期新聞工作者政黨支持傾向變化

057

表 4-1:1971-2013 年美國新聞工作者年齡分布

047

表 4-2:1994、2004、2014 年新聞工作者性別分布

052

表 4-3:1994、2004、2014 年新聞工作者年齡分布

053

表 4-4:1994、2004、2014 年新聞工作者教育程度分布

054

表 4-5:1994、2004、2014 年新聞工作者專業主修

054

表 4-6:1994 年新聞工作者支持政黨情形

055

表 4-7:2004 年新聞工作者支持政黨情形

056

表 4-8:2014 年新聞工作者支持政黨情形

057

第五章 圖 5-1:三個年度新聞自主變化

088

圖 5-2:不同媒體在三個年度中新聞自主的變化

088

圖 5-3:2014 年各媒體新聞題材選擇與報導角度自主權分布

089


表 5-1:1994 年內部與外部滿意度的影響因素階層迴歸分析

073

表 5-2:2004 年內部與外部滿意度的影響因素階層迴歸分析

075

表 5-3:2014 年內部與外部滿意度的影響因素階層迴歸分析

077

表 5-4:三個年度內外因子滿意度比較

078

表 5-5:三個年度工作滿意度比較

079

表 5-6:三個年度新聞工作者薪水分布

084

表 5-7:三個年度新聞工作者對所屬機構的評價

086

表 5-8:三個年度未來五年工作計畫的比較

097

表 5-9:1994 年不同未來計畫與人口學背景的相關性

098

表 5-10:2004 年不同未來計畫與人口學背景的相關性

099

表 5-11:2014 年不同未來計畫與人口學背景的相關性

100

表 5-12:1994 年不同未來計畫者與組織變項相關性

103

表 5-13:2004 年不同未來計畫者與組織變項相關性

104

表 5-14:2014 年不同未來計畫者與組織變項相關性

105

第六章 表 6-1:美國新聞工作者對媒體角色重要性的認知

113

表 6-2:1994 年媒體角色與媒體類型比較

116

表 6-3:2004 年媒體角色與媒體類型比較

117

表 6-4:2014 年媒體角色與媒體類型比較

119

表 6-5:三個年度媒體角色功能比較

122

第七章 表 7-1:美國新聞工作者對爭議性編採手法的接受度

139

表 7-2:三個年度新聞工作者對爭議性編採手法的同意度

144

表 7-3:三個年度整體爭議性編採手法的影響因素階層迴歸分析

145

表 7-4:三個年度不同媒體新聞工作者對爭議性編採手法的同意度

146

表 7-5:市場競爭對爭議性編採手法的影響因素階層迴歸分析

149

表 7-6:新聞工作者認為可採取爭議性編採手法的情境

159


第八章 表 8-1:新聞工作者接受指派進行「業務配合」報導或編播新聞情形 176 表 8-2:新聞工作者接受指派進行「專案配合」報導或編播新聞情形 176 表 8-3:2014 年出資置入單位比例

176

表 8-4:2014 年記者執行置入行銷對自己及他人的影響

178

表 8-5:記者執行置入性行銷對工作滿意度及離職意願的影響

179

表 8-6:記者認為工作機構高層目前最重視的目標的比例

181

表 8-7:記者認為目前工作機構最應重視的目標的比例

182

表 8-8:市場競爭對執行置入頻率的影響階層迴歸分析

183

第九章 表 9-1:1994 年記者在工作上使用電腦的需要性

210

表 9-2:1994 年記者利用電腦處理的工作

210

表 9-3:1994 年記者認為電腦對其工作上的幫助情形

211

表 9-4:1994 年記者使用電腦的困擾情形

211

表 9-5:2004 年記者在網路上從事的活動

213

表 9-6:2004 年不同媒體記者在網路上從事的活動比較

214

表 9-7:2004 年記者使用網路的困擾情形

215

表 9-8:2004 年影響記者上網時間因素階層迴歸分析

216

表 9-9:2004 年影響記者網路活動階層迴歸分析

217

表 9-10:2014 年記者使用社群媒體活動情形

219

表 9-11:2014 年媒體型態與記者使用社群媒體活動情形

221

表 9-12:2014 年預測記者使用社群媒體時間之階層迴歸分析

222

表 9-13:2014 年預測記者社群媒體活動的階層迴歸分析

223

表 9-14:2014 年記者認為社群媒體對其工作的影響

224

表 9-15:2014 年媒介使用、媒介重要性對社群媒體評估的預測

225

表 9-16:2014 年記者認為社群媒體對新聞專業的影響

226

表 9-17:2014 年社群媒體的工作影響對社群媒體活動之預測

227


表 9-18:2014 年社群媒體的專業影響對社群媒體活動之預測

228

第十章 表 10-1:數位環境的工作方式改變情形

254

表 10-2:數位環境的工作量改變情形

255

表 10-3:數位環境的工作壓力來源

256

第十一章 圖 11-1:預測離職各變項之路徑分析

295

表 11-1:工作倦怠各題項的分布

284

表 11-2:工作倦怠集群分群與均數

285

表 11-3:倦怠類型與人口統計變項交叉分析

287

表 11-4:倦怠類型與組織變項交叉分析

288

表 11-5:倦怠類型與工作滿意度交叉分析

289

表 11-6:倦怠類型在專業承諾與表現的差異

290

表 11-7:不同倦怠類型在離職意向上的差異

291

表 11-8:預測耗竭和譏誚態度的階層迴歸分析

292

表 11-9:倦怠對工作滿意度與離職意向的階層迴歸分析

293

第十二章 圖 12-1:整合離職過程模型

314

圖 12-2:記者自新聞界出走決策歷程

337

表 12-1:個人離職決策路徑

318

第十三章 表 13-1:不同時代的成長環境與經歷對照表

356

表 13-2:各世代的人數與百分比分布

359

第十四章 表 14-1:新聞工作者對新聞業未來看法

397

表 14-2:各世代對新聞業未來的看法平均數比較

398


推薦序

推薦序

這是一本有關臺灣新聞工作者的書,作者劉蕙苓教授曾經是資 深的電視記者,並在大學教授新聞報導相關課程,對臺灣新聞界及 新聞工作者有深刻的瞭解。這本書採用 1994 年、2004 年及 2014 年 在臺灣進行的三項大型新聞工作者調查數據,及一系列深度訪談資 料,分析三十年來臺灣新聞工作者的社會經濟背景、工作狀況、工 作自主權、媒介角色認知,及專業倫理態度的變化。因此,這是一 本具有歷史意義的學術著作,也是分析臺灣新聞工作者最全面、完 整的一本書。 蕙苓不僅是資深的電視記者,也是傑出的新聞工作者,她曾獲 得金鐘獎最佳採訪獎,並四度獲曾虛白新聞獎。我和她結識多年, 曾經是她的老師,也和她長期合作進行研究。我在 1985 年獲得密蘇 里大學博士學位後,回到母系政大新聞系擔任副教授,蕙苓就是我 在政大教的第一屆學生。她大學畢業後,繼續在政大新聞研究所修 讀碩士學位,我則是她碩士論文的指導教授。在 2004 年,蕙苓放棄 在中國電視公司新聞部主任的高薪工作,回到政大新聞研究所攻讀 博士學位,我非常榮幸地再度擔任她的指導教授。 在蕙苓就讀博士班期間,我獲得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補助,準 備在 2004 年年底進行臺灣新聞工作者調查,於是邀請她擔任研究助 理,一起策劃、執行這項研究。在她的協助下,這項研究共訪問了 1,182 位新聞工作者,包括報紙、電視及廣播等新聞機構的工作者。 蕙苓獲得博士學位後進入學界,決定繼續進行臺灣新聞工作者 調查,於是在 2014 年申請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並邀請我擔任協同 研究人員,一起參與這項研究。這一年的調查,成功訪問了 1,505 位 新聞工作者,其中除了以前原有的報紙、電視和廣播之外,這次還

i


ii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有通訊社及新媒體機構的新聞工作者。 完成 2004 年和 2014 年的兩項新聞工作者調查後,我和蕙苓曾合 作在學術期刊及國際研討會上,發表多篇論文,探討臺灣新聞工作 者的工作狀況、倫理態度及對媒介角色的認知。 最近幾年,蕙苓重新整理、分析這兩項新聞工作者的調查數 據,決定撰寫一本分析臺灣新聞工作者的書。為了更完整呈現過 去數十年,臺灣新聞工作者的變化,她徵得我的同意,決定把我 在 1994 年完成的臺灣新聞人員調查資料也納入分析範圍,以分析 1994、2004 到 2014 年,這三十年臺灣新聞工作者面臨的種種變化, 除了量化的分析之外,蕙苓也進一步依據量化的結果進行深度訪 談,為這些研究結果提供深入的質性解釋分析。 為了延續新聞工作者的研究傳統,並和過去研究成果能夠作 一比較,這本書探討的部分概念,乃參考 Johnston 等人(1976)、 Weaver 與 Wilhoit(1986)及羅文輝與陳韜文(2004)的著作,藉此 比較臺灣新聞工作者和美國、香港、中國大陸新聞工作者在工作狀 況及專業態度方面的異同。 除了參考過去的相關研究外,蕙苓這本書也提出了一些嶄新的 概念,嘗試從創新、獨特的角度分析臺灣新聞工作者面臨的問題。 例如,本書第八章探討的「置入性行銷」便是臺灣新聞界的獨特現 象,也是臺灣新聞工作者面臨的嚴重倫理問題。「置入性行銷」是一 種「新聞化的廣告」,重要特徵是由廠商付費,請新聞媒體用某些形 式把產品置入新聞中,或以新聞的形式來呈現企業和政府的產品或 政策,讓讀者或觀眾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對這些產品或政策產生較 佳的印象。 蕙苓觀察這種臺灣新聞界獨特的倫理問題,並把臺灣新聞工作 者面臨不得不執行「置入性行銷」任務的情況,及可能產生的影 響,設計在 2004 年及 2014 年的兩項調查中。本書第八章指出,「置 入性行銷」不僅影響臺灣新聞工作者的倫理態度與行為,更可能影


推薦序

響他們的工作滿意度與離職意願,而且這種情形在這十年間有增無 減,成為新聞人「悲觀又無力改變的心頭之痛」。這個例子顯示,這 本書除了延續新聞工作者的研究傳統之外,更擴展了相關研究的範 疇,對新聞工作者研究有極為重要的貢獻。 身為長期觀察與研究新聞工作者的學者,我非常欣賞蕙苓的學 術興趣及對新聞工作者研究的堅持。只有不斷的努力與堅持,才能 寫出這樣一本兼具理論與實務價值的學術著作。在未來的歲月,我 期待她能繼續進行新聞工作者研究,不斷從不同角度擴展、深化新 聞工作者研究的理論與範疇。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與影視學院

iii



自序 不畏風雨向前挺進的新聞人

自序

不畏風雨向前挺進的新聞人

2004 年自業界返回母校攻讀博士,擔任指導老師羅文輝教授的 研究助理,執行當年的新聞人員大調查,重拾做研究的感覺,真的 很複雜。有一天老師不經意地說:「這是我最後一次做這種調查了, 十年之 後 就該妳接 棒了!」 這句 話我 一 直 記 在心 裡。Johnstone、 Slawski 與 Bowman 在 1971 年 開 啟 美 國 新 聞 工 作 者 研 究 之 後, Weaver 帶領研究團隊接棒,自 1982 年以來,繼續進行四波的調查, 為美國的新聞工作者研究累積五個時代的珍貴資料,這樣的研究傳 承與執著,是我所景仰的。十年後,我已進入學界,在申請到科技 部專題研究經費補助後,2014 年效法這樣的研究承傳精神,接棒進 行全臺新聞工作者調查;此時已自政大退休、遠在香港任教的老師 仍被我請來指導。 完成 2014 年調查後,我曾因公到香港,順道拜訪老師請教樣本 處理的細節;那天,在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室中,老師看到我居然 超乎預期地收集了 1,505 個樣本,超過他前兩個十年所收集的樣本 數,十分欣慰,又不經意地說:「如果能把這些資料整理出來寫成 書,我的心願就了了!」這句話我也記在心裡。 這本書原始的構想是以老師所做的 1994、2004 及我做的 2014 年新聞人員調查為基底的跨時代比較研究,由老師和我把資料重新 整理後,分別分工書寫不同的章節。但因為香港、臺灣兩地的聯絡 不方便,如何統一書寫的格式雖經過幾次討論,卻沒有定案;加上 我非常希望能增加質性訪談來補充量化的不足,於是,最後決定由 我一人獨自完成。 做過這種全臺嚴謹地系統性抽樣、樣本數超過一千人的新聞工

v


vi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作者大調查的學者非常少,原因是要從媒體機構取得樣本的母體資 料十分困難,加上受訪對象的工作忙碌很容易拒訪。如果沒有老師 當年建立的基礎,我也接不了這個棒子。既然決定要以質化與量化 並重的方式書寫,自 2015 年起,我就計畫性地進行了記者的深度訪 談,隨著 1994、2004 及 2014 年量化資料的統計分析方向愈來愈聚 焦,我想補充的田野資料就愈多,因此,深度訪談一直進行到 2020 年止,受訪人數超過 60 位。 構思這本書的時間在 2016 年,但因升等後接任行政工作十分忙 碌,寫作也就斷斷續續地效率不彰,直到 2019 年卸任後,才得以全 心投入。也正因有了較長的時間重新思索,和觀察新聞業的變化, 因此,本書撰寫就想把格局拉得更大,從時代變遷與媒體產業變化 互動的角度,來看待解嚴後的新聞工作者。這三個年代正好代表了 臺灣媒體從解嚴民主開放、市場化競爭,走向數位化轉型、生存備 受威脅的過程;因此,更能看出三十年來新聞工作者在基本輪廓、 工作狀況、角色認知、倫理價值、新聞專業與科技介入的變化。本 書分成三大部分:三個時代的比較分析、數位匯流的衝擊、及世代 差異的新聞想像。除了橫跨這三個十年的比較之外,還希望能處理 目前媒體面臨數位匯流與轉型之際,新聞工作者所面對的各種問題 與挑戰,及三十多年來三個世代的新聞人,在新聞實作與價值觀的 差異。由於這樣的思考架構,也將這幾年我所投稿於期刊的幾篇文 章,重新拆解與修改融入部分章節中。相信,這樣的架構更能全面 地理解時代變遷與新聞人的關係,也更有助於我們理解新聞工作 者,及他們面對的未來處境。 在此要特別說明的是,雖然它是一本學術著作,但本書並沒有 使用非常「艱澀」或宏觀的理論,或許有些學術同業會覺得理論厚 度不足;作為一個從事新聞工作二十一年的「老兵」,我期待這本書 不只寫給學術界的先進們看,更希望新聞同業們願意閱讀,並激盪 出更多的對話與反思。因此,在書寫上採用較淺顯的理論與文字。


自序 不畏風雨向前挺進的新聞人

畢竟這是我們曾經一同走過、或正在走的路程,在持續不斷前進的 過程中創造了新聞人的意義與價值。在分析完所有的資料後,我的 結論依然堅信,即便環境不斷惡化,未來充滿挑戰,新聞的變與不 變似乎在數位浪潮中拉鋸著,但這群不畏風雨向前挺進的新聞人, 是值得敬重的;世代傳承的棒子雖然沉重,卻永遠有人願意承接使 命負重向前,改變社會、見證歷史。 自 2014 年進行大規模調查到寫完全書,要感謝許多新聞同業的 協助,不論是問卷的發放,或在忙碌的工作中特別抽空接受我的深 度訪談,都是奠定本書寫作的基礎。更要感謝兩位匿名評審提供許 多寶貴的建議,使本書得以修改得更完備。當然,也要特別感謝歷 屆助理們的辛苦付出,特別是執行調查時的三位助理:李宗岳、劉 洲松及楊若琳;及後期協助我整理龐雜深度訪談資料的彭曉筠。同 時,感謝科技部專題計畫中設有「專書寫作」一項,使我得以繼續 未完成的研究;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設立的「提昇學術研究獎勵辦 法」,讓我可以減授學分專心寫作。 書寫此書是我進入學界念茲在茲的心願,很高興已如願達成; 但若無羅文輝老師自 1994 年開始每隔十年即進行這個調查,留下如 此珍貴的資料,本書也無法完成。其實,這也是老師的心願,我很 高興秉持研究傳承的精神,也替他完成了這個願望!謹以此書獻給 影響我學術啟蒙、多年來無私指導我的恩師。

於關渡臺北藝術大學 2021.11.16

vii



第一章

新聞工作者的研究脈絡與意義

新聞工作者(journalists)是新聞組織生產新聞內容的守門人, 他們所思所想、經驗喜好、背景與價值觀,在在都影響了其如何守 門, 如 何 產 出 大 眾 所 見 的 新 聞 內 容(Shoemaker & Reese, 1996)。 Schudson(1978)指出,新聞工作者乃在 1880 年以後才成為正式 的職業,美國的重要媒體都已聘用正式的人員負責採訪、編輯,成 為新聞組織建制內重要的內容生產者與守門者。在此之前,「新聞 工作者」(journalist)這個名詞顧名思議就是為期刊(journals)工 作 的 人, 以 歐 洲 為 例,Nerone(2015) 指 出, 早 在 1780 年 代 末 期 法國大革命時,就有此職業專門為政治機構(political agencies)服 務,因而廣為人知。誠如 Schudson(1978)所言,在 1880 年之前 美國已有報紙與新聞記者,但大都為私人利益與商業利益服務,公 正客觀與公共性不是這個行業的共識。直到 19 世紀「專業的新聞」 (professional journalism)被社會廣泛倡議,新聞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才明確地以追求公共利益為目標。 1970 年代起新聞學的研究開始關注大眾傳播的社會學取徑研 究,其中,關於媒介內容與媒介內容效果的研究相當多,可想而 知,當時的美國社會歷經了越戰、女權運動,傳播學的研究十分 關注媒體如何報導這些社會重大的事件,建構了何種真實(Gans, 1979; Tuchman, 1978);但對於「誰」中介了內容生產的研究較少,


002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因此,開展了伊利諾大學研究中心的幾位學者 Johnstone、Slawski 與 Bowman(1976)的新聞工作者研究。這也成為新聞工作者系統性研 究的起始。

第一節 新聞工作者研究的脈絡 一、美國的里程碑式研究 守 門 人 的 研 究 其 實 在 1950 年 代 即 已 有 White(1953) 以 The “Gate Keeper”: A Case Study in the Selection of News 為題的個案研究 中,將一群為新聞內容把關的人稱為「守門先生」(Mr. Gate),這 個研究關心的是報紙的編輯如何選擇?其選擇與放棄的標準為何? 可以注意的是,作者使用了男性的稱謂,似乎也暗指了當時的守門 者是男性的天下。不過,這終究是個案研究,不足以一窺全美新聞 工作者的全貌。雖然 1960 年代起,亦不乏記者的研究,例如 Cohen (1963) 針 對 美 國 華 府 外 交 記 者 的 研 究; 但 Johnstone、Slawski 與 Bowman(1976)的研究卻是較全面、且開啟了後續歷史性研究的先 河。他們在 1971 年的秋天向全美新聞工作者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獲 得了 1,313 份成功樣本(回收率 84.7%),並將其研究結果書寫成 The News People: A Sociological Portrait of American Journalists and Their Work 一書,在這本書中作者特別指出,1971 年正值美國總統尼克森 政府與媒體處於緊繃局面,媒體角色為何備受矚目,他們希望藉此 系統性研究,來瞭解這群為美國社會建構事實、報導真相的記者的 基本輪廓及其對自我的角色定位。 Johnstone 等人(1976)調查的對象涵蓋了全美的報紙、雜誌、 通訊社、廣播與電視等新聞組織中全職且負責編務與採訪的工作 者,而將較屬於技術支援的工程人員、音效人員等排捈在外。有趣 的是,作者在書中提到,如何形容這群人?新聞人(journalist)在過


第一章 新聞工作者的研究脈絡與意義

去的歷史脈絡中,較常用來形容印刷媒體(print media) ,在 1970 年 代廣電媒體的工作者較不常以此名詞來稱呼自己,作者在進行訪談 時發現,有三分之二的受訪者都同意,新聞人(journalist)是最好的 稱呼,也代表了某種專業程度的象徵。 這本書中共分十個章節,每個章節的討論亦依循問卷調查的主 題而來,此十個主題分別是:新聞人的歷史發展、基本政經背景、 教育訓練、職涯(careers of journalism) 、勞動、專業、專業責任的 界定(definitions of journalistic responsibility) 、工作滿足與回饋、另 類媒體中的新聞人(journalists in the alternative media)及結論。這也 是第一次如此全面地讓外界瞭解,美國新聞工作者到底是一群什麼 樣的人?他們在做什麼?他們如何看待新聞工作? 根 據 這 份 調 查,1970 年 代 的 美 國 新 聞 工 作 者 有 超 過 七 成 (75.1%)任職於印刷媒體,其中 55.8% 任職於每日發行的報紙;電 視和廣播各占一成,通訊社只有 4.7% 。在這個研究中,也發展了 媒體角色的理論概念和量表,成為後續研究的重要基礎。Willnat、 Weaver 與 Wilhoit(2017)認為,當年三位作者對於記者到底是參 與 者? 或 中 立 者 的 研 究 討 論, 在 歷 經 越 戰、 五 角 大 厦 文 件(The 1

Pentagon Papers) 事件案後,美國新聞界與尼克森政府的關係緊張, 美國社會對於新聞工作者的期待甚高,新聞工作者的角色認知極具 重要意義。本書將於後面的章節再詳細討論。 1982-1983 年印地安那大學的 Weaver 與 Wilhoit(1986; 1991)在 既有的基礎上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電話調查,取得了 1,001 個樣 1

1971 年《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相繼報導了由國防部啟動的研究計畫文件 檔案,分析美國歷任總統越戰政策,直指政府因決策錯誤使美國陷入越戰困窘, 歷任總統又不斷以謊言來欺瞞社會。由於此文件列入最高機密,由當時尼克森總 統下令因涉及洩漏國家機密,影響國家安全,而要求法院下令兩報禁止發行,然 而美國各地報紙卻接連刊出兩報的作為,引起社會關注,最後最高法院以六比三 票數判定,政府並沒有充分理由禁止媒體公布此文件。詳見尹萍譯(1998)。《個 人歷史:全美最有影響力的女報人葛蘭姆》,臺北:天下文化。(原書 Graham, K. [1997]. Personal history.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003


004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本,並將研究結果集結成 The American Journalists: A Portrait of U.S. News People and Their Work 一書,此書在第二版時又將 1971 年的調 查資料與十年後的資料進行比較。在十年後的調查中,Weaver 等人 將 Johnston 等人的研究主題重新歸類、調整形成下列主題:新聞工 作者的基本社經背景、教育與訓練、工作狀況(job conditions)與工 作滿足、專業性(媒介角色、價值與倫理)、新科技與新聞工作等。 鑑於新聞媒體角色的重要性,此次的研究也重新將 1971 年 Johnston 等人所發展的兩種角色加以重新梳理成三類:調查詮釋(interpretive/ investigative role) 、資訊傳布(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role)及對立 (adversary role) 。在本書第二版中還增列了女性新聞工作者及媒體類 型的比較研究,此乃美國社會經歷了女權運動後,女性進入新聞界 的比例增加,其勞動形式亦深受重視。這些調整也成為後來全球跨 國研究的主要問卷題項與研究基礎。此後,每隔十年,Weaver 與不 同的學者合作,進行一次全美的新聞工作者調查,1971 年迄今已進 行了五次(含 1970 年代),分別是 1971、1982-1983、1992、2002 及 2013 年。每一次的調查都集結成相關書籍出版,最新的一本為 2017 年出版的 The American Journalist in the Digital Age,為美國的新聞工 作者與社會變遷留下最珍貴的資料。

二、全球的新聞工作者比較性研究 (一)美國主導的跨國研究 由於前述兩個里程碑式的研究,引起了其他國家學者的重視及 研究興趣,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進,國際交流與比較性研究愈發容 易進行,Weaver 等人在 1990 年代結合了全球各地的新聞學者,共 同以 1980 年代研究的量表為基礎,進行當地的新聞工作者研究, 隨 後 集 結 成 The Global Journalist: News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一 書(Weaver & Wilhoit, 1998),這也是第一本以結合全球 21 個地區、


第一章 新聞工作者的研究脈絡與意義

超過 20,000 個記者樣本的研究成果。全球性的比較性研究在 Weaver 等人的主持下,於跨入千禧年之後,又進行了一次。此次共有全球 31 個地區參與,記者樣本高達 29,000 多個,全球五大洲中,除了非 洲之外,各洲均有研究團隊參與,亞洲的中國大陸、香港、臺灣、 日本及韓國均參與其中。此時,正是網際網路發展影響全球媒體之 際,工作滿意度下降似乎在不少國家都成為趨勢(Weaver & Wilhoit, 2012),此研究成果收錄在 The Global Journalist in the 21st Century 一 書中。 綜觀歷年來的相關研究,各國的研究大致來說包括了以下幾個 面向: (1) 新聞工作者的人口學及其他背景。 (2) 新聞工作者的教育與訓練。 (3) 新聞工作者的工作狀況(含工作滿意度)。 (4) 新聞工作者的專業性:媒介角色、價值與倫理。 此外,各國的研究會針對當地特性或研究者特別關心的議題而 有 所 增 減, 例 如, 原 來 Weaver 與 Wilhoit(1986; 1991) 在 1982 年 代所發展出來的「對爭議性新聞編採手法的態度」(attitudes toward important reporting practices) ,並不是所有參與學者都納入研究題 項,但有些國家的學者會把女性新聞工作者、少數族裔新聞工作 者、新科技使用等議題也納入其中。

(二)由歐洲主導的跨國研究 當美國學者持續以歷時性研究關心新聞工作者之際,大西洋 對 岸 的 歐 洲 學 者 也 發 起 了 全 球 新 聞 學 研 究(Worlds of Journalism 2

,這是由德國慕尼黑大學媒體與傳播系主任 Study, 簡 稱 WJS) Thomas Hanitzsch 主導,自 2007 年起開始與全球各國合作進行記者 2

詳見網站 https://worldsofjournalism.org

005


006

從解嚴到數位匯流的新聞工作者:跨時代的比較研究

研究。2007 至 2011 年的第一期計畫共有包括美國的 21 國參加,以 調查法訪問了 400 個新聞組織中的 2,100 位新聞工作者,他們關心的 重點與 Weaver 等人略有不同,問卷內容包括:角色認知、認識論取 向(epistemological orientations) 、新聞倫理及新聞對社會的影響力 與社會信任等。看起來兩個不同研究團隊都關心媒介角色,但在題 項發展與收斂命名上則並不相同,而且這個研究較側重在比較性研 究,例如,以西方與非西方的文化差異,新聞工作者在新聞角色、 倫理觀所展現的差異。 第二波的研究在 2012 至 2016 年進行,共有 67 國參與,共收集 了 27,500 個新聞工作者樣本,主要的調查重點有以下幾項: (1) 新聞工作者的人口學及社經背景。 (2) 新聞工作者在新聞室的工作狀況。 (3) 編輯自主權。 (4) 對於新聞影響力的認知。 (5) 記者角色認知。 (6) 報導實務(reporting practices)。 (7) 對於環境變遷的認知。 (8) 機構的公信力。 目前正在進行的是第三波,預計在 2021 至 2023 年完成,已經 有超過 110 個國家或地區加入此研究,可以預料規模相當大。值得 一提的是,WJS 所召集的跨國研究並不像 Weaver 等人,最後以編輯 成書展示研究成果,該組織將所有參與者收集的資料集結成一個大 的記者資料庫,參與的學者可以任意和他國學者合作,使用資料庫 中的資料進行跨國比較研究,也可以用主題式的方式完成專書。從 WJS 的會員網站中可以看出,自 2007 年以來,以此資料所撰寫的研 究論文非常多,而且以各國不同的語言撰寫,近期較具代表性的專 書則是 2019 年出版,由 Hanitzsch、Hanusch、Ramaprasad 與 de Beer


第一章 新聞工作者的研究脈絡與意義

(2019)主編,多位學者合力完成的 Worlds of Journalism: Journalistic Cultures around the Globe 。

第二節 臺灣的新聞工作者研究 臺灣的大規模新聞人員調查始於羅文輝(1995)進行的大調 查,雖然在此之前,亦曾有兩個相關研究。其一是鄭瑞城(1988: 78-79)曾經進行 326 個樣本的調查,瞭解臺灣在 1980 年代的新聞工 作者樣貌,其二,陳世敏、彭芸與羅文輝(1988)亦曾進行過類似 的調查,但這兩個研究樣本都不夠大,調查的主題比較簡單而侷限。 羅文輝(1995)受 Weaver 等人研究的影響,認為有必要較細緻 地瞭解臺灣的新聞工作者樣貌,因此在 1994 年 5 月以臺灣報紙、電 視與廣播的全職新聞人員為母體,以系統性抽樣方法抽出 1,300 位樣 本進行面訪,取得了 1,015 個成功樣本,完成率為 78% ;其中包括 廣播、電視及報紙的新聞從業人員。這個樣本數規模達千人以上, 較能一窺 1990 年代臺灣新聞工作者的面貌:他們是誰?做些什麼? 新聞工作的專業價值為何? 1996 年羅文輝又與香港、中國大陸學者合作,執行兩岸三地的 新聞人員比較性研究,同樣以系統性抽樣方式,成功地訪問了 834 位臺灣新聞工作者,香港則有 533 個有效樣本,中國大陸則是 1,647 份。三地的比較性研究討論新聞人員的社經背景、傳播教育對新聞 人員的影響、工作滿意度、新聞倫理、媒介角色、爭議性編採手法 的態度、及新聞價值觀與工作自主性等,並出版成專書《變遷中的 3

大陸、香港、台灣新聞人員》(羅文輝、陳韜文,2004) 。 時 序 進 入 2000 年,羅文輝(Lo, 2012) 再 度在 2004 年 執行 此 3

目前臺與台在本地混用,雖然教育部已於 2010 年經學者查考典籍,認為「臺」與 「台」字意義有別,並發函所屬機關建議統一使用「臺」,但因「台」字已是目前 的普遍用法,本文書寫的原則地名及機關以「臺」為主,但如書名、機構名使用 「台」時,基於尊重作者與機構,仍使用原字。

007


book.pdf 1 2021/12/15 下午 05:18:48

國立

C

M

Y

CM

MY

CY

CMY

K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