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O
源 Y U A N
台灣高雄人,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 畫藝術學系博士班生、藝術創作、策展
貫穿著整個在千禧年期間定居於印度南部大都金奈五年的面貌。從回憶出 發,那個少年和書寫本尊共同來回描寫著這段沉默史,因為那個少年不 講話。在金奈經濟起飛的年代裡散發著豐富歷史人文的空氣,守護它的是 「Chennai」那尊女神原意的神秘面貌。
● 作者陳柏源受到德國哲學家及文化評論家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其《柏林童年》一書的影響。 一個從未來望向過去的思想記憶,體現著一座城市風景,也同時間撥開著 那副自己模糊輪廓的倒映。同時有著藝術創作者的身份,陳柏源試圖透過 自己在金奈的生命經歷,觀察帶有強烈宗教意涵和神秘主義的那個過去, 除了大幅度帶出南印度的文明歷史之外,也試著同步連線上那位印度少 年。
那個印度少年
著
C H E N
柏
金奈手記 那個印度少年
陳
陳柏源
奈 記 金 手
Memorandum to Chennai That Indian Youth
● 那個印度少年是作者陳柏源以童年的角度下筆。
● 理解南亞文化知識的一部小型著作。 本書記錄著陳柏源於金奈當地學校的所學所聞,藉由些許考證但同時保留 著那不可考,耳聞到的第一性。裡頭收錄著有關泰米爾文化意識、耆那教
曾移居印度和泰國共長達十餘年。其藝
文化、印度教神話故事、阿克巴與比巴兒、《腳鐲記》等,讓我們窺探千
術創作的萌芽集結了印、泰與台灣等文 化與人文節奏,以慢工細活的精神態度, 以多媒體、繪畫和空間裝置融合的嘗試
陳柏源
工作者及講師。從小因父親工作之故,
發展出氣質獨特的「非 雲」創作系列。 曾在台灣榮獲 2021 年高雄獎優選獎、第 與非雲》(2020)。現工作並持續創作於台 灣南部。
COVER DESIGN
賴昱旻|玉米藝術
著
四屆鴻梅新人獎等,並著有專著《裸樹
禧年南印度金奈的面貌。 最自然的跨越領域產生自最有感的童年跨國界的碰撞。—— 馬華策展人 劉北成
陳
柏
源
https://www.chenpoyuana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