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釁的提問:臺灣研究的歷史與社會探索

Page 1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CIP)資料

挑釁的提問 臺灣研究的歷史與社會探索

挑釁的提問:臺灣研究的歷史與社會探索/黃樹 仁著;陳宇翔主編 . -- 初版 . -- 高雄市:巨流 , 2018.04 面 ; 公分 ISBN 978-957-732-565-5(平裝) 1. 臺灣研究 2. 臺灣社會 3. 文集 733.07

著 者 主 編 責任編輯 封面設計 發 行 人 總 編 輯

黃樹仁 陳宇翔 沈志翰、邱仕弘 Lucas 楊曉華 蔡國彬

出 版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80252 高雄市苓雅區五福一路 57 號 2 樓之 2 電話:07-2265267 傳真:07-2264697 e-mail: chuliu@liwen.com.tw 網址:http://www.liwen.com.tw

編 輯 部

23445 新北市永和區秀朗路一段 41 號 電話:02-29229075 傳真:02-29220464

郵撥帳號 購書專線

01002323 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07-2265267 轉 236

法律顧問

林廷隆律師 電話:02-29658212

出版登記證

局版台業字第 1045 號

107003853

ISBN / 978-957-732-565-5(平裝) 初版一刷.2018 年 4 月

定價:600 元

版權所有,請勿翻印 (本書如有破損、缺頁或倒裝,請寄回更換)


目錄 序

001

陳宇翔

〈前言〉以科學為志業:一個社會學家的跨界挑釁

洪人傑

005

I:歷史學篇 1. 望見流求:從福建沿海觀測紀錄論宋元明人的臺灣認識

023

2. 移花接木:臺灣如何失去琉球之名?

075

3. 唐山過澎湖:宋元人何以不移住臺灣?

129

4. 沒有唐山媽?拓墾時期臺灣原漢通婚之研究

151

5. 基因當然可能擴散而稀薄分佈:回應陳叔倬對〈沒有唐山媽?

203

拓墾時期臺灣原漢通婚之研究〉的評論

歷史學篇總評 從望見流求到認識臺灣:試論黃樹仁教授的臺灣早期歷史研究

213

張隆志

II:社會學篇 6. 臺灣農村土地改革再省思

229

7. 被誇大的臺灣土地改革及其漸熾的意識形態戰爭

287

黃樹仁對土地改革的一再省思 瞿宛文

309


iv

挑釁的提問:臺灣研究的歷史與社會探索

8. 《心牢》〈總論〉

313

農地問題的對話

353

彭明輝 如何開解心鎖? ─ 評介黃樹仁,《心牢 ─ 農地農用意識

357

形態與臺灣城鄉發展》 裴元領 9. 因果解釋或後見之明:發展型國家概念的反省 「挑釁的提問」之再商榷:〈因果解釋或後見之明:發展型

365 399

國家概念的反省〉一文的幾點回應 黃崇憲 10. 強制合作發展:臺灣日本殖民體制的米糖經濟

403

黃樹仁、陳宇翔 後記─〈強制合作發展:臺灣日本殖民體制的米糖經濟〉

439

陳宇翔 評述黃樹仁、陳宇翔合著〈強制合作發展:臺灣日本殖民體

443

制的米糖經濟〉一文 林文凱 11. 韋伯的《中國的宗教》解析 壯哉斯言!好樣的,黃樹仁! — 評黃樹仁〈韋伯的《中國 的宗教》解析〉 鄭志成

447 477


目錄

12. 何謂社會學理論 從樹仁到樹人:反思如何「教」與「學」社會學

v

483 499

陳柏甫、張儀君 社會學篇總評 農業、城市、國家:現代性的三角習題

515

李丁讚 〈跋〉/ 黃淑玲

541



序 陳宇翔 ( 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

當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樹仁就曾數次提到,倘若他那天發生意外, 要記得把他電腦裡的檔案整理出版,那是他多年來累積的研究心血。 或許這件事太有趣特別,當時雖然只是不以為意回應他,但心中卻默 默記住這件事。在樹仁去世的數天前,終於有機會去探望樹仁,這是 癌症治療後第一次見到他。當時他已經氣切插管無法言語地躺在加護 病房床上,之前一段日子他曾陷入長時間的昏迷,但是在探望他的那 天,他意識卻意外的清醒。我記得當時我對他說:我記得他以前的交 代,但這件事應該是他自己要負責處理,他應該是要努力讓自己身體 好起來,而不是只想將這個工作丟給我們。當我說到這裡時,樹仁瞬 間睜大雙眼看著我,似乎是同意我的話。樹仁總是有異於常人的強烈 意志力,但這次他卻還是沒有熬過去,幾天後就走了,而這件事就成 為我們心中的掛念。 2016 年 3 月 13 日,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為樹仁舉辦追思會,在會 後的黃昏,李丁讚、黃崇憲、黃淑玲、張恒豪、郭文般、洪人傑和我 首次開會討論樹仁文集編輯與出版。不久之後,張隆志也加入我們了, 成為編輯會議的固定成員。雖然這本書編輯事務主要是由李丁讚與我 負責處理,但是每位成員都有其負責的任務,大家都一樣付出許多時 間在這本書的工作之中。


2

挑釁的提問:臺灣研究的歷史與社會探索

在這一年數月的週末日子裡,我們陸陸續續開了多次會議,從這 本書的性質、主題取向、呈現架構、文章選擇、評論邀稿等等,都是 這些編輯會議一一討論出來。一方面,每一次開會事實上都是一次對 於樹仁的懷念。在字字句句的討論中,樹仁的形象總會三不五時地躍 升出來,彷彿以他炯炯有神的表情與聲音參與我們的討論,甚至熱情 地和我們辯論著。另一方面,雖然樹仁的學術研究貢獻是無庸置疑的, 但在這個編輯討論過程中,也強迫推著我們這些與樹仁親近的人,須 以更為理性與客觀的角度來思索樹仁在學術研究上的突破與限制,並 且在社會學與歷史學的研究領域中為樹仁尋找最為合適的定位。這個 編輯過程彷彿讓我們重新認識一次樹仁,並且是更為深刻地。相信各 位讀者也將會和我們一樣,經由這本書而可以更為全面性地理解樹仁 的研究思維。 歷史學與社會學都是樹仁的研究興趣,而他在這兩個學術領域也 都有明確貢獻,因此這本文集《挑釁的提問:臺灣研究的歷史與社會 探索》將以歷史學與社會學為主題,分別收錄樹仁的歷史學論文五篇 與社會學論文七篇。由於歷史學與社會學論文撰稿體例頗有差異,強 行將書中文章格式統一未必會是最佳的呈現形式,因此在編輯會議討 論之後決定讓各篇論文獨立成文,保留既有格式。這個選文的確有遺 珠之憾,但考慮書本篇幅限制與主題相關性,我們被迫做出取捨,樹 仁其他文章可見於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的黃樹仁紀念網頁(http:// sociology.ntpu.edu.tw/index.php/ch/teacher/teacher_more/10)。 我們認為樹仁最重要研究特色與學術貢獻是對於學術界主流議題 設定與解釋框架提出根本性質問,且常常挑戰學術界或社會的「常識」 與「預設」,而他的研究論文即是以這些提問為基礎所發展而成。樹 仁同時也會依據邏輯推演而對這些問題提出另外可能性解釋,有時這 些解釋甚至會因為缺乏充足資料證據而顯得過於大膽。然而,樹仁的


3

挑釁提問與大膽解釋卻是具有寶貴學術價值與意義,迫使我們一一重 新思考既有議題設定及其延伸解釋的限制之處,而這個限制或許正遮 蔽住關鍵的核心問題與重要答案。也是因為如此,這本書除了收錄樹 仁的論文之外,也同時邀請學術界同仁以評論方式來對樹仁的提問予 以回應。我們相信這種對話架構,甚至有時帶點針鋒相對味道,將會 是呈現樹仁研究最佳的模式,或許也會是樹仁最愛好的模式。 樹仁的五篇歷史學論文中:〈望見流求:從福建沿海觀測紀錄論 宋元明人的臺灣認識〉已在《成大歷史學報》第 50 期出版,本文說明 宋元明福建沿海居民已具有臺灣的實地觀測知識;〈沒有唐山媽?拓 墾時期臺灣原漢通婚之研究〉與〈基因當然可能擴散而稀薄分佈:回 應陳叔倬對〈沒有唐山媽?拓墾時期臺灣原漢通婚之研究〉的評論〉 則分別在《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 93 期與 96 期出版,這兩篇文章指 出臺灣開發時期原漢通婚應是有限。其他兩篇文章則是樹仁已完成但 尚未出版的遺稿,〈移花接木:臺灣如何失去琉球之名?〉評斷臺灣 名稱何以會在明朝從「琉球」轉為它稱的解釋,〈唐山過澎湖:宋元 人何以不移住臺灣?〉則是推斷支持原住民應是宋元人未大規模移民 臺灣的原因。 在這七篇社會學論文之中:〈臺灣農村土地改革再省思〉與延伸 討論的〈被誇大的臺灣土地改革及其漸熾的意識形態戰爭〉已在《臺 灣社會研究季刊》第 47 期與 100 期出版,這兩篇文章對於臺灣土地改 革原因及其成效提出疑問;〈《心牢》,總論〉則是樹仁在 2002 年在 巨流所出的《心牢:農地農用意識形態與臺灣城鄉發展》的導論,內 容精簡呈現整本書的論述架構,說明臺灣農業政策對於城市規劃的限 制,反而造成農業與城市居住共同發展障礙。在此社會學篇章,樹仁 完成但未出版的遺稿有〈因果解釋或後見之明:發展型國家概念的反 省〉與〈何謂社會學理論〉,前者對於發展國家理論與效果提出批判,


4

挑釁的提問:臺灣研究的歷史與社會探索

後者則從研究與教學反省學界對於社會學理論的認知。〈韋伯的《中 國的宗教》解析〉是樹仁以自己 1994 年出版於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的 論 文 "Max Weber's The Religion of China: An Interpretation" 為基礎所翻譯改寫的遺稿,樹仁生前完成約八成內 容,但正文、註解與參考書目都有闕漏,後經由郭文般與陳柏甫參考 樹仁英文版論文合力將此文完成,本文來自於樹仁的博士時期研究成 果。〈強制合作發展:臺灣日本殖民體制的米糖經濟〉為樹仁生前發 展到一半的論文遺稿,後來由本人依照樹仁的研究架構將文章完成, 此篇文章反省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框架對於日治時期臺灣研究 的限制,進而嘗試提出強制合作發展的解釋觀點。 這 本 書 可 以 順 利 出 版, 背 後 最 重 要 力 量 毫 無 疑 問 就 是 樹 仁 的 家 人,倘若沒有樹仁家人的全力支持,這本書出版計畫可能根本無法有 實踐的機會。在此感謝和我一同參與編輯工作的李丁讚、黃崇憲、黃 淑玲、張恒豪、郭文般、張隆志、洪人傑。並且感謝李丁讚、張隆志、 瞿宛文、彭明輝、裴元領、黃崇憲、林文凱、鄭志成、陳柏甫、張儀 君在百忙之中仍然願意投入寶貴時間為樹仁文章撰寫評論,洪人傑、 黃淑玲為本書所寫的前言與跋。陳柏甫與簡郁珊協助文稿校對。同時 感謝巨流出版社願意出版此書,尤其是沈志翰與邱仕弘編輯的大力協 助。在編輯討論過程中,劉鈐佑總編曾給予寶貴建議,在此表達感謝。 最後感謝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對於本書編輯過程的全力協助,以及 成大歷史學報與臺灣社會研究季刊對於樹仁論文於本書出版的樂觀其 成。這本文集出版將是我們對於樹仁最深刻的紀念。


以科學為志業:一個社會學家的跨界挑釁 洪人傑 ( 紐約州立賓漢頓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 )

"Denn nichts ist für den Menschen als Menschen etwas wert, was er nicht mit Leidenschaft tun kann" 「凡是不能讓人懷著熱情去從事的事,就人作為人來說,都是不值得的事。」 韋伯,1917,〈學術作為一種志業〉。

一、前言 本文旨在介紹並分析黃樹仁教授學思歷程的發展。本書所收錄之 文章,雖然經過編輯委員會反覆討論確定,然而受限於篇幅,必須有 所取捨。我們選擇收錄的標準除了盡可能完整呈現他在各領域的學術 觀點,同時也希望讓較完整的遺稿得以藉此出版,作為黃樹仁在學界 的公開遺產。如同他在病榻上寫下的〈六十年家國〉所述,他最大的 遺憾之一,就是未能來得及將幾十年學思所得出版,分享學界後人。 因此,這本書的編集,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完成他的遺願,希望後世學 者能獲得啟發,持續耕耘臺灣社會與歷史研究的沃土。 從本書目錄可以看出,黃樹仁的研究橫跨許多社會學領域,甚至 包括農業經濟、地政、史學、政治學等其他學科,很難將他定位為某 個領域的專家。他經常被問到自己屬於哪個領域,總是以「我是個社


6

挑釁的提問:臺灣研究的歷史與社會探索

會學家」笑答。然而,他的學思脈絡其實有跡可循,而且前後連貫, 亦有先後順序。本書目錄的編排,乃是基於方便讀者理解的閱讀需要 而分類,並非構想或發表的次序,還請讀者注意。作為本書的前言, 我的討論將盡量以收錄於本書的研究為主,未收錄於本書的研究大部 分皆已出版,有興趣的讀者,可至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網站或圖書館查 閱。 除了前言之外,本文接下來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以《心牢》 為起點,討論黃樹仁在生活觀察中如何發想研究問題。他身體力行韋 伯(Max Weber)的學術態度,持續透過實證研究與理論觀點對話。 這些反覆檢證理論的過程,圍繞著幾個持續出現的方法論與社會學概 念,構成了他的研究核心。方法論包括比較歷史的視野和邏輯推論這 兩個思考工具;研究概念則是以意識形態與物質利益對人類行為的影 響,以及偶然因素在歷史發展中的關鍵角色。我們在本書收錄的文章 和其他已出版的研究中,幾乎處處可見這兩個研究工具和概念,因此 也構成了黃樹仁學思歷程的經緯。 第二部分以黃樹仁對臺灣史的思考為核心,沿著歷史的時序,追 索他對臺灣史的理解與研究。1997 年他在中興法商學院(臺北大學前 身)社會學系擔任教職之後,開了一門對學生影響深遠的「臺灣社會 研究」課程,並且開始有系統地大量閱讀臺灣史文獻與著作。後來當 他著手撰寫《心牢》一書的同時,也正透過閱讀歷史文獻,逐步建立 自己的臺灣史觀。因此,《心牢》的內容雖然以臺灣戰後的土地與農 業 政 策 為 主, 但 是 從 他 的 學 術 歷 程 來 看, 其 實 是 將 臺 灣 史 在 長 時 間 (longue durée)的脈絡中,取出某個時段的斷代歷史社會學分析。 在黃樹仁的臺灣研究中,以《心牢》分析臺灣戰後的發展為核心, 往前爭論臺灣在信史中何時出現的歷史大哉問;向後則是探討臺灣在 兩岸關係乃至於東亞未來所扮演的的關鍵角色。然而後來因為教學負


以科學為志業:一個社會學家的跨界挑釁

7

擔繁重,他未及持續修改文稿;加以兩岸關係變化倏忽,許多資料和 想法與現今兩岸及東亞情勢略有出入,因此雖然他對兩岸及東亞未來 的看法獨樹一格,兩相權衡之下,我們必須忍痛割捨。 在《心牢》完成之後,他更試圖從自己的生命史出發,結合家族 史與臺灣史,重建華人在東亞地區數百年來的遷移史。這部分的遺稿 由於較為粗糙,大多以提綱形式寫作,我們無從得知黃樹仁對這部分 草稿的寫作計畫,因此並未收錄。但是由此可見,黃樹仁的臺灣社會 研究其實是一部歷史社會學巨著,懷抱著包含微觀與宏觀的歷史野心, 形成一個彼此相連、枝葉繁茂的研究樹。 本文第三部分則將焦點集中在寫作《心牢》的過程中,隨著問題 意識的擴散而衍伸出的政治與經濟的社會學問題,也就是本書〈社會 學篇〉所收錄的文章。這些文章都是已經出版或發表的研究,由於題 目的發想幾乎都來自《心牢》,因此也大多和臺灣的土地與農業政策 有關。對黃樹仁而言,臺灣的土地與農業政策是發展政策的一部分, 可以看出許多臺灣戰後經濟發展的問題,他也將這個問題意識擴大到 對於發展型國家這個理論典範的反省,從而挑戰臺灣以及東亞經濟發 展的既定解釋。 在第四部分,我將試著總結黃樹仁的學術生涯所構成的樣貌。對 於一個研究領域難以歸類,奉行韋伯式社會科學精神的社會學家而言, 現代科學和學術領域的專業分工,是他學術生涯中最大的挑戰之一。 他堅持「以研究問題為核心」的方法論,不停地挑戰不同領域和學科 的既有知識,並且刻意挑釁引戰,真正的目的其實在於激起辯論。邏 輯嚴謹、理性,但是針鋒相對的激辯,是他夢寐以求的科學研究環境。 雖然對邏輯推論的追求,其實也經常是他做研究時出現盲點之處,然 而,當他被指出「邏輯嚴謹」的錯誤之時,通常也是會心一笑,喜見 高手過招的滿足。


8

挑釁的提問:臺灣研究的歷史與社會探索

二、理論概念與研究問題 《心牢》是黃樹仁回國後第一本、也是學術生涯唯一出版的專書 著作。在寫作《心牢》之前,他的學術生涯正要起步,自忖留美求學 期間致力於學習西方社會學理論,對臺灣史的認識不足,因此開始有 系統地閱讀臺灣史文獻與二手研究,並試圖用過去所累積的理論訓練, 尋找臺灣史的關鍵問題。 原本他希望在充分的閱讀之後,能夠以宏觀的臺灣史問題開始研 究計畫。然而,作為一位自認「隨時隨地都在進行田野觀察與思考的 二十四小時社會學家」,臺北都市生活的荒謬景觀帶來的文化震撼, 讓他不得不停下腳步,回答更急迫的問題。在《心牢》的第二章,他 就提到了研究的起源,來自無法理解的現實觀察: 「每日所見,一為臺北這所謂現代城市的居住環境之昂貴、擁擠、 混亂、喧鬧、窒息、令人無所遁逃。二為傍晚時厝邊老農們在塊 塊菜圃裡,以祖傳肩挑手提方式,辛勤的澆水、施肥、採收,燒 田間廢物為住宅區製造戴奧辛與癌症,彷彿二十世紀尚未來臨。」 (2002a:43)1 這個文化震撼形成了一個他最喜歡的社會學「難題」(puzzle): 大家習以為常卻不合理的現象,常識雖然提供了部分線索,卻無法解 釋整體的因果關係。這個難題有兩個來源。第一是他留美多年,早已 習慣威斯康辛州麥迪遜這個大學城的生活,便利與品質兼顧,可說是 除了德國海德堡之外,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居住地。因此,當時他看到 高樓與菜園比鄰的景象,其實是在比較的心理視角下所進行的田野觀 1 本文所引用文獻,未標明作者而僅有年份者,皆為黃樹仁之著作。


以科學為志業:一個社會學家的跨界挑釁

9

察,與心目中理想的美國中西部或德國大學城相比,臺北這個國際都 會的景觀實在難以理解。第二個來源,是他熱愛的邏輯推論。當他觀 察或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總是會先在腦子裡進行邏輯推論,即使資 料不足,他也會先從腦子裡既有的知識庫存著手,汲取所需理論觀點 和比較對象,得到邏輯上合理的答案。對他而言,高樓、菜園與豬圈 並存於房價昂貴的臺北市,一點也不合邏輯。 比較觀點和邏輯推論這兩個思考工具是黃樹仁所有研究的起點, 也是他花了十幾年鑽研韋伯所淬煉出的智識武器。韋伯以西方文明之 子自居,為了理解歐洲現代資本主義興起,韋伯先從政治與經濟制度 的觀點,研究古代地中海農業史與普魯士的經濟發展,然後進一步透 過比較世界各宗教文明的歷史,解答「現代理性資本主義為什麼出現 在西方而非他處」的問題。 韋伯的歷史比較方法論非常重視多元因果的分析取徑 (multicausal analysis),在不同的個案中尋找結構化的行動者,同時 亦賦予偶然因素與意外事件獨立的解釋權。然而,現實世界之複雜, 不 是 研 究 者 的 因 果 分 析 可 窮 盡, 因 此 韋 伯 發 展 出 了 著 名 的 理 念 型 (ideal type)概念作為分析工具,一方面可以避免落入用既有理論硬 套現實的陷阱,同時又可解決研究者缺乏理論觀點造成過度詮釋的問 題(1995a)。 從黃樹仁的學術生涯來看,我們幾乎可以說,他的所有研究都是 運用韋伯對歷史比較的洞見,以及使用理念型作為邏輯推論工具的結 果。最經典的例子莫過於《心牢》的第四章,他完全沒有使用實證資 料,僅用邏輯推論就反駁了政商勾結造成地價高漲的觀點,這一段也 因此成為全書最具爭議的段落之一(2002a:140 - 147)。 後來他更進一步將這兩種工具整合使用,討論既有歷史與想像歷 史的比較。具體作法是先辨識出影響歷史發展的某些關鍵變項,然後


10

挑釁的提問:臺灣研究的歷史與社會探索

試著加入其他變項或消除某一變項,對於歷史上從未發生的另一種可 能(what if),在嚴謹的邏輯論證下進行腦力激盪。這種結合了邏輯 推論與比較研究的方法,他稱為「想像的實驗」,或者可以視為理念 型的擴大應用。 黃樹仁奉行以研究問題為核心的研究取徑,幾乎每一個研究都是 跨領域,甚至看起來與社會學不甚相關的題目。然而,若非自己長期 深入探索、追蹤文獻與理論發展的領域,要掌握經驗世界的因果關係, 從而找到值得研究的難題,經常是許多研究者苦惱的問題。當自己一 腳踏進不熟悉的領域時,要如何找到好題目作為研究起點呢? 此時,將理念型擴大應用的「想像的實驗」,就是非常好用的工 具。理念型的優勢在於既可避免將現實硬套理論的問題,也能彌補理 論不足的缺憾。但是建構理念型並非一蹴可幾的過程,在有限的時間 與精力限制下,將既有的歷史與未曾發生的歷史相互比較,經常可以 讓影響歷史發展的關鍵變項蹦然而出,形成研究假設,然後進行驗證。 他經常舉的例子包括:如果韓戰不曾發生,美國的第七艦隊也從未來 到臺灣海峽,今日的臺灣會是如何?如果鄭成功在抗清戰役中全軍覆 沒,或者在鄭荷之戰中落敗,沒有來到臺灣,臺灣的歷史發展會是如 何? 在他早期的研究中,或許自己心裡有過這樣的練習,但是並未在 研究論文中明確指陳。隨著他對臺灣史的閱讀和思考的累積,以及在 研究論文中反覆實驗之後,他認為「想像的實驗」是發展問題意識最 重要的技術,尤其在他的歷史研究中,經常可見他對於歷史發展的另 一種可能進行邏輯推論。我認為這或許是他在幾年的教學經驗之後, 見到許多研究生為了尋找論文題目曠日廢時,又經常找不到有趣的難 題讓他滿意,終於發展出這個幫助學生思考問題意識的工具。 除了比較觀點與邏輯推論這兩個研究工具,他的研究概念則圍繞


以科學為志業:一個社會學家的跨界挑釁

11

著兩個核心:意識形態與物質利益對人類行為的影響,以及偶然因素 在歷史發展的關鍵角色。 他對意識形態與物質利益驅動人類行為的理論觀點,在《心牢》 第六章(Pp. 208 - 216)已有詳細討論,在此不再贅述。值得一提的是, 他經常強調,韋伯雖然主張宗教與心理因素是現代理性資本主義興起 與否的制度動因,但是韋伯並非許多讀者所認為的唯心論者;而是主 張物質利益才是驅動人類行為的主要力量。韋伯的觀點認為,現代理 性資本主義的興起,是在特定物質利益的基礎上,孕育了特定生活導 向(Lebensfuehrung)的傳承階層(carrier strata)。這個傳承階層的 世界觀(Weltanschauung)受到宗教意識形態的影響,基於追求物質 或理念的利益,而發展(或沒有發展)出現代理性資本主義制度。因 此,他認為韋伯和馬克思對意識形態的因果詮釋並沒有根本上的差異。 但是這個想法在他完成《心牢》之後有了轉變。隨著相關研究陸 續完成,他當時曾說:「我越來越不相信韋伯所說,物質利益作為人 類行為驅力的論點。意識形態在因果關係上的獨立作用,可能比想像 中還要強。」這或許也是為什麼他後來在 2015 年接受瞿宛文老師的邀 請,參與「重探臺灣戰後農村土地改革專題」討論,直接以「意識形 態戰爭」來形容臺灣戰後土地改革的原因。 偶然因素的歷史匯集,是他的歷史社會學方法論的另一個關鍵概 念。在黃樹仁的博士論文第七章〈猶太教與基督信仰〉中,他就曾經 論證韋伯運用這個概念解釋猶太教一神信仰在古代以色列興起的原 因。 韋伯認為古代以色列是一個以契約關係(berith)為基礎的政治同 盟,為了應付層出不窮的戰爭,巴勒斯坦地區的遊牧部落彼此透過誓 約結盟,平等往來,形成穩定的政治社群。但是耶和華作為戰爭之神, 與信徒所訂立的誓約更加不可違背,否則後果不堪設想。這種嚴格的


12

挑釁的提問:臺灣研究的歷史與社會探索

紀律關係,對於巴勒斯坦南部地區經常面臨戰爭的半遊牧部落而言, 正好符合這個社群的政治利益。因此,耶和華從眾神之中脫穎而出, 在教士與先知的詮釋下,耶和華信仰逐漸擴散成為巴勒斯坦地區的一 神信仰。對韋伯而言,這個一神信仰的起源與形成過程,是一個無法 解釋的歷史偶然,是在特定的宗教與歷史條件下,因為符合某些群體 的特定政治與經濟利益,而制度化成為宗教信仰,不是意識形態擴散 的結果(1995b:191 - 207)。 在《心牢》當中,他也提到與書中因果鍊密切相關的兩個歷史偶 然。一個是 1970 年代國內外政治經濟轉變,包括中美斷交和退出聯合 國等,朝野形成強烈的農業危機意識,提供了農地農用意識形態與法 令形成的背景;另一個則是 1980 年代中期,由於新台幣長期低估的升 值壓力,吸引外國熱錢湧入,以及 1987 年政府以八千億資金徵收公共 設施保留地,一時之間國內游資氾濫無處宣洩,帶動了房地產與股市 的狂飆現象。 這種在因果鍊中扮演關鍵角色,卻無法納入實質分析的歷史偶然 因素,若非研究者能夠清楚辨識其在因果鍊中的位置,並且正確評估 其影響程度,在研究中的操作非常困難。根據黃樹仁自己的說法,歷 史的偶然因素,其實就像是在多元迴歸的模型中,將傳統上被認為是 殘差值的部分,盡可能地說明清楚,而不是直接略而不表,從而盡可 能提高因果模型的解釋力,也就是提高迴歸模型的 R-square 值。 上述的比較視野與邏輯推論這兩個思考工具,以及意識形態與物 質利益和歷史發展的偶然因素這兩個概念,在黃樹仁的論文與研究中 反覆出現。接下來我將分別以本書所收錄的臺灣史與社會學研究,以 及其他遺稿為例,說明黃樹仁發展問題意識與進行研究的學思歷程。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