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文獻 (第八卷第二期)

Page 1


8

2

2018 年 08 月


8

2

2018 年 08 月

CONTENTS 刊頭語/劉正元

003

研究論文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楊晴惠

006

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之歷史沿革初探/陳啟仁

046

清代至現代打狗打水灣水源之研究/廖德宗

074

從天理大學收藏品雙笏初探大武壠社會的性別平權與女神信仰/簡文敏

102

文獻編譯 《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高雄地區有關三首「番歌」解讀/洪國勝

120

文化光影 再造歷史現場──興濱計畫:哈瑪星港濱街町再生/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中心

154

高雄小故事──港都/黃山高

164

高雄小故事──高雄(鼓山)渡船場/楊玉姿

166

高雄小故事──1940年代我和高雄港的故事/何聰明

168

高雄小故事──堀江町二丁目三四番地的歷史探源/黃朝煌

169

高雄小故事──鹽埕的女兒──記鹽埕繁華的那個年代/李曉彙

171

大事紀要 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闕妙芬整理

174


刊頭語 8-2 期及 8-3 期編輯部籌畫以紀念高雄港築港工程屆滿 110 年(1908-2018)為主題的紀 念特刊。日治時期打狗築港工程第一期從 1908 年起至 1945 年止,陸續完成共三次築港工程, 完工後使得濱線哈瑪星地區成為當時高雄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此外,這項工程使高雄脫胎 換骨,成為全然的「港都城市」,是高雄邁入現代化的重要里程碑。首篇文章作者楊晴惠特 別提到在 1930 年代之後,官方媒體頻繁使用「港都」一詞,可看出上述築港工程對高雄發展 的影響程度有多大?作者以高雄港勢展覽會、港祭及慶祝紀念日等三個例子為例,說明「港 都」如何逐漸在殖民者的操作下,深化外界對於城市的海港認知意象。首先,1931 年由官方 主辦的高雄港勢展覽會,官方透過媒體宣傳,正式出現「由臺灣的高雄邁向世界的高雄」的 標語,目的在凝聚參觀者對於高雄港地位的想像,以及將高雄置於殖民者世界海運體系中重 要的一環。另外,1930 年代由官方主導舉行的港祭(含基隆港與高雄港),結合靜態展示、 娛樂性的競技比賽,及御輿渡御(神社神輿出巡)等祭典展演,強化兩地港口的城市形象。 最後,作者指出:官方透過制定海軍紀念日(1906)及海之紀念日(1941),強化民眾對於 日本海權立國的榮耀感。 整體而言,作者認為:「港都」一詞是在時間的過程逐步地被官方意識形態所形塑。我 們期待在本文之後,未來還有其他學者繼續論述戰後官方對於港都這個概念的鞏固與強化的 歷程。 築港工程與港都其餘的發展關聯性究竟如何呢?建築學者陳啟仁及文史研究者廖德宗分 別舉出哈瑪星聚落的兩個具體例子來闡釋:這兩例分別是西子灣的隧道工程、防空設施,以 及打水灣地區的水源工程。前者係連結壽山自然公園的開發及西子灣海水浴場,後者則是總 督府延續清代壽山的水源工程,繼續建設提供打狗居民的日常飲用水源及哨船頭地區的工程 船舶用水。這兩項開發工程在築港第一期完工後,提供市民經濟、軍事、運動休閒及民生等 功能,同時也促進哈瑪星市街的繁榮。 特刊中不能缺乏目前官方的聲音。執行「興濱計畫:哈瑪星港濱街町再生」計畫的高雄 市政府文化局特別提供了一篇詳實的計畫始末,以使讀者了解官方對於再造歷史現場背後的 態度與想法為何?哈瑪星一詞係來自日文濱線(Hamasen),原是指日治時期縱貫鐵路最南 端緊鄰港埠的鐵道線,今日所稱的哈瑪星泛指五福四路底平交道以南至港埠,往西至西子灣


洞口和第一船渠所圍成的街區。依照文化局的想法,官方未來活化歷史空間時會依照「山(親 山)、港(築港)、鐵(復鐵)、町(興町)四大主軸進行整體規劃」,目的在「重塑哈瑪 星地區歷史街區風貌」。 讓我們拭目以待這個計畫的整體成果。 在上個世紀之前,高雄地區除了漢人之外,原住民也是這個地區的主人。長久浸潤在原 住民研究的簡文敏和洪國勝分別從文物資產和歷史文獻的角度切入這個主題。簡文敏以日本 天理大學附設天理參考館的細版型雙笏收藏品為例,推測此物可能是大武壠群換工團體所使 用的班碑。簡援引王天路重製的班碑與天理參考館收藏雙笏比較:發現兩者皆有區分性別, 而且在製作工藝方面也受到漢人的影響。簡結論提到班碑「反映大武壠早期偏向性別平權、 兩性勞動力共同投入、交換與分配的社會制度,以及女神信仰的相關。」此篇文章屬於初探 性質,日後也期待有更多文獻及田野調查資料來繼續論證此點。 洪國勝的論文則爬梳黃叔璥《臺海使槎錄》中與高雄地區有關的三首番歌:分別是〈新 港社別婦歌〉、〈大傑巔社祝年歌〉、〈大武壠社耕捕會飲歌〉,他從文字及語音的角度出發, 全文對於日後高雄地區的原住民歌謠研究必然具有高度的學術參考價值。 最後,配合本次特刊的主題,我們也首次從高雄小故事的徵集作品中,選擇五篇與港口 有關的文章,作品內容除了對於高雄港市歷史的回顧外,也呈現寫作者個人與土地、城市之 間的生命連結過程。 是故,港都成為我們今日熟悉的港都,與你我共同回憶之處所。

主編 2018 年 7 月 30 日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 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撰文/財團法人 ICLEI 東亞地區高雄環境永續發展能力訓練中心基金會行政專員 楊晴惠

摘要 現今的港都高雄,其港口機能與地位的發展主要始自日治時期,1930 年代以降,報 章雜誌逐漸頻繁使用港都代指高雄,可以看出日治時期在高雄港築港之後,高雄做為「港 都」的海洋城市印象逐漸深植人心。明治維新以來,日本極力發展海權,面對殖民地臺 灣,當時的臺灣總督府利用許多方式及管道,傳達「海洋」的意象,期望普及海事思想, 塑造與民眾海權立國的共同想像。身為日治時期兩大重要港口之一的高雄,更是形塑海 洋意象的重點地區。當時許多海洋相關的宣傳活動,都特別著重於高雄進行推展,這些 活動也強化了高雄與海港形象的連結,其影響延續至今,為本文期望探討的重點。 本文由高雄港勢展覽會(1931 年)、港祭以及海軍紀念日及海之紀念日三個面向, 整理日治時期與海洋相關的各種宣傳活動如何呈現,也藉此觀察當時的高雄,如何透過 這些活動強化與海港的形象連結,建立高雄海港城市的認同。

關鍵詞:高雄、港都、展覽會、港祭、紀念日

本文初稿撰寫期間,曾接受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15 寫高雄──年輕城市的微歷史」補助經費補助,謹此致謝。 投稿日期:2018 年 5 月 28 日 接受日期:2018 年 7 月 10 日

007


008

8卷 | 第2期

壹、前言 貳、高雄港勢展覽會(1931 年) 參、港祭 肆、紀念日 伍、結語

壹、前言 現今提到高雄時,一般會與海港城市、港都的意象相連結,然而臺灣四面環海,沿 海區域多半擁有大大小小的港口,「海洋性格」對臺灣許多地區來說,並非獨一無二, 高雄以「海港都市」為主要城市性格的意象究竟是何時塑造出來,是個深思起來十分有 趣的問題。 高雄成為以港口發展為主的大城市,與日治時期的築港工程有很大的關係。築港工 程與南進政策強化了高雄港交通樞紐的特性,也影響了在此之後城市意象的建構。如果 以「港都」作為關鍵詞,檢索《臺灣日日新報》,會發現「港都」一詞在 1930 年代後 的報紙標題中大量出現,且多半用於代稱高雄,1 可見 1930 年代之後,高雄的港都印象 已逐漸深植人心。除了報紙之外,1930 年代許多介紹臺灣或高雄的書籍,也都以港都做 為高雄的代稱,例如《樂園臺灣の姿》中的〈伸び行く港都高雄市〉,2 或是《躍進高雄 の全貌》中的〈港都金融界の展望〉3 等。昭和 11 年(1936),當時的高雄州知事內海 忠司接受《臺灣公論》訪問,談及高雄的發展,訪問文稿標題就明確寫出高雄為「國策 實現要地、國際港都高雄港」,4 可以看出當時對高雄的城市定位,已經有很鮮明的海港 意象。 日本向來是東亞海洋勢力大國,對海洋依存性高,明治維新後更積極擴張海權,期 望脫亞入歐,加入國際近代化國家的行列,臺灣自 1895 年成為日本殖民地後,不可避免 的捲入這股快速變化的浪潮。當時的臺灣總督府,利用許多方式及管道,傳達「海洋」

1

檢索結果中,有 53 則以港都代稱高雄,26 則與基隆相關,另有 3 則報導其他臺灣城市,共計 82 則。

2

陳石煌,《樂園臺灣の姿》(臺北:魔島出版,1936),頁 145-155。

3

中山馨、片山淸夫,《躍進高雄の全貌》(高雄:片山清夫,1940),頁 224-225。

4

〈國策實現の要地〉,《臺灣公論》,1(2)(1936),頁 24-25。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的意象,期望普及海事思想,塑造與民眾海權立國的共同想像。身為日治時期兩大重要 港口之一的高雄,更是形塑海洋意象的重點地區。當時許多海洋相關的宣傳活動,都特 別著重於高雄推展,這些活動也強化了高雄與海港形象的連結,其影響延續至今,為本 文期望探討的重點。 本文擬由高雄港勢展覽會、港祭、紀念日三個方向出發,觀察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 象的形塑與展現。利用《臺灣日日新報》、《臺灣遞信協會雜誌》、5《高雄港勢展覽會誌》 等當時的報章雜誌及官方出版資料,以文獻研究法進行討論。過去研究中,吳榮發曾於 〈1931 年高雄港勢展覽會概述〉一文,針對高雄港勢展覽會進行介紹;6 李文環所著《高 雄港都首部曲:哈瑪星》一書,亦曾提到高雄港祭的舉辦狀況,並指出港祭以港凝聚了 高雄市民的認同;7 此外,王韶君由祭儀與宣傳的角度,整理並分析日治時期不同年代海 軍紀念日的宣傳狀況。8 綜上所述,不論是高雄港勢展覽會、港祭與紀念日,都曾受到研 究者關注。本文期望針對這三個面向,更進一步做較深入的整理,並聚焦高雄,討論展 覽會、祭典、紀念日在高雄呈現的活動樣貌,與其所逐漸凝聚的海港城市認同。

貳、高雄港勢展覽會(1931 年) 自 19 世紀中葉起,藉由博覽會展示強權與國力的活動,在歐美蔚為風潮,歐美博覽 會呈現的「進步」與「競爭」精神,與當時方興未艾的帝國主義擴張運動,恰恰吻合, 並透過博覽會的展示,將其所展示的展品以及傳達的價值轉化為各種國族符號,既彰顯 帝國榮光,也凝聚成國家認同的象徵,或者可以說,在博覽會的背後,展示的其實是無 形的「帝國」。19 世紀末葉踏入帝國主義競爭行列的日本,亦複製歐美的方式,在本國

5

《臺灣遞信協會雜誌》前身為《臺灣通信協會雜誌》,自 1918 年開始由臺灣通信協會發行,每月一期,1919 年由於 總督府官制調整,原來的通信部改為遞信部,通信協會相應改名為遞信協會,雜誌也因此更名。《臺灣遞信協會雜誌》 主要刊載內容涵蓋電信、郵政、儲金、測候、燈塔、以及海事等相關文章,也刊載一些由這些單位員工所書寫的心情 散文、創作同人,及一些科學新知等。

6

吳榮發,〈1931 年高雄港勢展覽會概述〉,《高市文獻》,18(1)(2005),頁 1-28。

7

李文環,《高雄港都首部曲:哈瑪星》(臺中:好讀,2015),頁 55-57。

8

王韶君,〈戰爭與儀式:日治時期「海軍紀念日」的制定與宣傳(1905-1944)──以《臺灣日日新報》為中心〉,《臺 灣風物》,59(3)(2009),頁 87-128。

009


010

8卷 | 第2期

以及殖民地展開各種展示活動。9 日本的展示、博覽會活動,相比其他各國,除了政治意涵濃厚之外,政府主導的色 彩也更加強烈。10 20 世紀的大正、昭和年代,博覽會逐漸由原本濃厚的教化色彩轉變為 追求消費商機,也有越來越多民間或地方團體主導活動,但博覽會主要功能,仍是灌輸 文明開化價值觀、為國家控制政治認同及宣傳政策。11 臺灣身為日本的殖民地,在兩地使用母語不同、文化背景亦不相同的狀況下,博覽 會這種觀看式的教化型態,更加具有穿透力,因此當時在臺灣舉行的博覽會,政治性教 化的意義更顯強烈,以臺灣早期的舉辦的活動如勸業共進會,或者衛生展覽會為例,都 有很明顯的宣傳、教化意涵,而大正時期以後一系列的始政共進/博覽會,更類似臺灣 總督府的統治成績單展示,用來顯示總督府的治理成果及績效,展現日本帝國擴張的實 力,並強化統治臺灣的正當性,可說政治象徵性十足。12 類似博覽會這種大型活動,通常時間不長,多半僅舉行數天,且非常態性活動,但 這種嘉年華會型態的活動,話題性較高,可以在新聞報紙短期內密集曝光,並形成風潮, 在那個娛樂選擇性不如今日的年代,對民眾有極高吸引力,即使無法親臨現場,活動內 容也能成為許多人茶餘飯後的討論話題,雖然官方舉行的活動中隱隱帶有集體動員的操 作方式,熱烈參加的盛況背後多少可以看出國家強制操作的那隻手,但總體而言,像這 樣的活動還是或多或少可以挑起一般民眾的興趣,在民眾相約「看熱鬧」之時,無形中 也被植入了政府想傳達的各種想法,而博覽會這種特意設計過的、被限定的觀看視線, 亦很容易使觀看者形成各種共感。透過博覽會展示和上演的文明,主辦者挑選他們想傳 達的印象給參觀者,日治時期臺灣由官方主導舉辦的多次博覽會,事實上也扮演了國家 向人民傳達思想的媒介。

9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描述》(臺北:麥田,2005),頁 47-76。吉見俊哉,《博覽會 的政治學》(臺北:群學,2010),頁 19-21。

10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描述》,頁 90。 11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描述》,頁 91-93。 12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描述》,頁 241。程佳惠,《臺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 年魅

力臺灣 SHOW》(臺北:遠流,2004),頁 31-32。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一、緣起與籌備 昭和 5 年(1930)11 月 18 日,《臺灣日日新報》刊登了一篇名為〈於來春高雄港 州廳舍竣功之期辦海港展覽會 商工會計畫中〉的報導,內容指出高雄商工會在近日召 開評議員會時,提出期望因應現時港勢發展,舉行展覽會以介紹高雄港各方面的建設, 並藉此及帶動高雄市的繁榮之提案,報導中並表示這項提案獲得滿場與會者支持,會中 也建議可以利用翌年(1931)3 月末高雄州廳完工的契機一併舉行活動。13 此事見報約十天後,《臺灣日日新報》再次報導了後續的進展,指出高雄的港灣展 覽計畫已大約成案,如同之前所討論在高雄州廳竣工時機舉行,將以高雄市役所為籌畫 中心,並表示將邀集各政府官員、州市協議會員、商工會幹部、町委員以及其他領域代 表召開討論會,商討後續事宜並開始籌備。14 根據昭和 5 年(1930)11 月底的報導來看, 此時的展覽活動,雖尚未訂出完整雛形,但已經可看出是一個以官方力量作為統籌主導 的活動。 呂紹理在《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描述》一書中提到,隨著日 治時期臺灣博覽會的舉辦,可以隱然觀察到地方意識的建構及抬頭,他並舉大正 15 年 (1926)在臺中舉辦的中部臺灣共進會為例,認為舉辦此會表面是為慶祝行啟紀念館的 落成,但實際上的目標是為了宣傳促銷中臺灣的香蕉、大甲草蓆、甘蔗等物產。15 昭和 6 年(1931)高雄港勢展覽會的源起與籌備過程,也可以隱約看出同樣的脈絡。根據《高 雄港勢展覽會誌》刊頭中展覽會會長今井昌治所書之〈有關高雄港勢展覽會的舉行〉及 關於展覽會旨趣的說明,和昭和 6 年(1931)起港勢展覽會籌辦過程的許多新聞,多半 會強調高雄州廳的建成以及藉由高雄港勢展覽會紀念州廳落成的意義,乍看之下港勢展 覽會似乎是因應高雄州廳落成而生的活動,但如果爬梳源頭,高雄州廳的落成雖然推動 高雄港勢展覽會的舉辦和動員規模,但看起來更像是錦上添花,作為舉辦活動的名義, 展覽會實際上的核心目標還是以展現高雄的進步、繁榮以及產業的發展為要。如果再與

13 〈來春高雄港で 海港展覽會 州廳舍竣功を期に 商工會で計畫中〉,《臺灣日日新報》(1930 年 11 月 18 日),

第 5 版。 14 〈高雄計畫 港灣展覽會 大體約成案〉,《臺灣日日新報》(1930 年 11 月 29 日),第 4 版。 15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描述》,頁 241。

011


012

8卷 | 第2期

大正 15 年(1926)在臺中舉辦的中部臺灣共進會相較,或許當時高雄當地期望舉辦一個 展現地方繁盛的展覽活動,是受了此前臺灣其它地區百花齊放的博覽會活動所刺激。 昭和 5 年(1930)11 月,高雄港勢展覽會展開籌備,第一次會議參與單位包含高雄 州廳、高雄築港出張所、高雄海事出張所、稅關支署、高雄市役所。16 此後隨著籌備過程 逐漸確立分工、擴大規模,並由高雄官民組成高雄港勢展覽會,由會員協助負擔活動經 費,根據當時報導,展覽總預算 14,000 圓中,有 8,000 圓由民間負擔,17 比例甚至超過預 算的一半,因此這次的展覽最後能順利舉行,可說是官民合作的成果。 高雄港勢展覽會的舉行目的,根據高雄港勢展覽會會長,亦即高雄市尹今井昌治所 言,為介紹高雄港的發展變遷狀況,以及普及海事思想。18 就組織分工來說,整個展覽會的工作共分為庶務部、展覽會部、市街裝飾部、運 動競技部、迎媽祖部、催物部(活動部)、警備衛生部等七部。其中市街裝飾部、運 動競技部、迎媽祖部、催物部(活動部)負責的工作,以增添熱鬧氣氛的餘興活動為主, 庶務部和警備衛生部則處理一般的活動運作,而展覽會部當 中,港灣係、船舶係、海事海洋係、海運係、貿易係、水產 係、鐵道係、遞信係等單位負責的是展覽會會場的設備裝飾、 展示品的蒐集與歸還等工作,19 為最直接影響展示內容規劃 的單位。 觀察籌備人員的組成,名譽會長平山泰為當時的高雄州 知事,會長今井昌治為高雄市尹,副會長陳啟貞、大坪與一、 中村一造、梅川伊之助等四人,及顧問塚越彥太郎、山下繁 造、松永貞市、圓山英勅、福田直廉、古賀三千人、淺野安吉、 鈴木新治等八人,皆為當時總督府各單位或地方領導階層的 重要人物。高雄港勢展覽會的評議員共有 211 名,除了日籍 人士外,亦有 47 名臺籍人士。20

圖 1 高雄港勢展覽會海報 資料來源:高雄港勢展覽會編, 《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高雄: 高雄市役所,1931),夾頁無頁 碼。

16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高雄:高雄市役所,1931),頁 239。 17 〈高雄港勢展 財源由會員負擔〉,《臺灣日日新報》(1931 年 3 月 26 日),第 4 版。 18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2。 19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13。 20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15-17。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高雄港勢展覽會之會長、副會長、顧問、評議員等職務,根據規章所言,主要負責 展覽會的統籌規劃與提供諮詢,21 但事實上這份人員名單,與負責執行活動的庶務部、 展覽會部、市街裝飾部、運動競技部、迎媽祖部、催物部(活動部)、警備衛生部這七 大工作部門的名單,有很大的重疊。此外同為工作部門,兼職不同分工單位的情況也不 算少見,由此可以看出當時籌備與執行展覽會活動時,許多人同時身兼多重身分的狀 況。22 此外,港勢展覽會的每個籌備部門,都由不同背景人士聯合組成,以展覽會部的 船舶係為例,係長山本七五三洲為當時大阪商船高雄支店店長,其他 18 名工作人員中, 包含三井物產的井上知博、高雄市協議員井上忠之助、高雄州內務部勸業課井藤秀吉、 高雄燈臺所的萩原賢藏、大阪商船支店的仁科一男、高雄海事出張所的加藤節、加藤幸 造、田中秀夫等,此外高雄市役所勸業課的臺籍職員郭國枝也參與其中。23 藉由多元的 工作人員構成,可以看出高雄港勢展覽會集合官民力量、各部門共同協力推動的活動特 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其地方共榮的色彩,臺籍人士的參與也不可忽視,許多工 作部門都可看到臺籍工作人員的身影,特別是迎媽祖部,臺籍工作人員比例更是遠大於 日籍人士。24

二、展場介紹 高雄港勢展覽會可說是高雄首次出現的大規模博覽會活動。這場展覽會於昭和 6 年 (1931)5 月 1 日開展,原本預計展出 5 天,但由於頗受好評,最後延長一日,到 5 月 6 日方舉行閉會式。25 展示內容主要分成五個會場,第一會場為展示主要內容的本館,第二 會場為鐵道館,第三會場包含書畫古董展、花卉展、藝術寫真展,第四會場展出土產品 展,第五會場為水產分場。高雄港勢展覽會的會場主要分布於今日高雄市的鼓山區哈瑪 星以及鹽埕區,詳細的會場分布圖可參考圖 2。

21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3-4。 22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15-32。 23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20。 24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15-32。 25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161。

013


014

8卷 | 第2期

圖 2 高雄港勢展覽會會場配置圖 資料來源: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34-1 附表。

圖 3 高雄港勢展覽會第一會場展示主題配置圖 資料來源: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34-2 附表。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在這幾個展示會場中,第一會場位於舊州廳廳舍,展示內容包含海軍、戶口、電氣、 船舶、海運、港灣、海事海洋、專賣、貿易、水產、通信、產業、金融、教育、社會事業、 衛生等 16 館。個別介紹沿革、現狀、將來發展,並製作模型、圖表、照片等,以及實際 表演潛水作業,使參觀者更容易理解展出內容,並以燈飾裝飾會場入口門面。26 圖 3 為第 一會場中各主題展館的配置圖,可見海事單位協力負責的船舶館和海事海洋館,以及與 海洋有較大關聯性的港灣、海運、水產等主題,占據了第一會場大半的展覽空間。除此 之外的金融、產業、通信、社會教育等主題,則顯現出高雄新興港口的進步樣貌。 第一會場的入口,是以高雄港口意象作為設計概念的裝飾,由路上往入口看過去, 左邊是燈塔,右邊是信號柱,展現的港口風情非常強烈(圖 4)。穿過裝飾門,進入第一 會場之後,首先看到的是海運與船舶的展示。海運發展一直是日本十分重視的一項政策, 海運館的展示當中,大多以 數據圖表、海報等,透過直 觀的視覺體驗展示方法,表 達海運的發展狀況,館中展 示 內 容 主 要 分 為 海 運、 航 路、貨物、碼頭運輸、海事 工業、海上保險、海運模型 幾個部分。27 比較值得注意 的是海運館當中出現「由臺 灣的高雄邁向世界的高雄」 這樣的標語(圖 5),28 頗有 幾分豪情。當時的展示期望 透過標語,凝聚參觀者對高 雄港地位的想像與定位,將

圖 4 第一會場入口的裝飾門 資料來源: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 港勢展覽會誌》,頁 36。

圖 5 高雄港勢展覽會海運館標語 資料來源:高雄港勢展覽會編, 《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62。

26 〈高雄港勢展各會場內容已定 各種形式催物甚多〉,《臺灣日日新報》(1931 年 4 月 14 日),第 4 版。高雄港勢

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34。 27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61-68。 28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62。

015


016

8卷 | 第2期

高雄置於世界海運體系的脈絡之 下。除此之外,海運館使用的宣傳 海報(圖 6),視覺效果上常強調 「大船」以及「太陽」,29 太陽一方 面連結日本本身日出之國的印象, 另一方面也有旭日東升的隱喻,利 用這類圖像的反覆呈現,似乎也試 圖傳達臺灣海運事業如大船出航, 正在持續崛起。 海運館旁的船舶館,展出內容

圖 6 高雄港勢展覽會海運館展示海報 資料來源: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67。

包含客船、貨物船、戎克船等各類 船舶的模型、照片與圖片,也展示 目前世界新式汽船的照片,除此之 外尚有船舶用的機關、航行器具、 通信器材等實物展示。30 由圖 7 的 船舶館展示照片,可以看到當時展 出船舶模型的各種不同樣式,十分 精細,此外牆上也可見許多船隻照 片,透過這些模型和照片的對比, 有助於參觀者更會理解各種船隻的 改變,以及目前世界性新式船舶的

圖 7 船舶館內展示一景 資料來源: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59。

樣貌。 港灣與電氣主題的展覽設置於海運與船舶展空間的二樓,電氣展主要展示日月潭水 力發電廠模型、電器製品等,規模不大。31 港灣館展示內容包含高雄港地理位置說明、 築港過程的照片、高雄港與基隆港和其他世界各大港口的比較資料、港灣設備如船渠等

29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63-65。 30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55-60。 31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55。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照片,展館中特別陳列基隆港的模 型以及基隆船渠株式會社工廠模型 (圖 8),讓參觀者得以透過模型 與高雄港進行臺灣兩大港的相互比 較,此外本館展示的港灣照片涵蓋 英國、義大利、美國、德國、法國、 日本等世界級大港,以及日本、朝 鮮各大船渠,32 除了介紹世界港口 的狀況,也塑造高雄港與世界大港 比肩的印象。

圖 8 港灣館內展示基隆船渠株式會社工廠模型 資料來源: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53。

除了海運、船舶、港灣主題以 外,與海洋較為相關的海事海洋館、 水產等主題,也占了不小的展示比 重。海事海洋館位於第一會場的中 央位置,展示內容分為海事與海洋 兩部分,海事底下細分為船舶登陸、 船舶檢查、航路標識、海員、海事 團體、水難救護、港務現況等,海 洋部分則介紹海潮、海洋測量與海 圖以及航海用具。33 整體來說,此 館展出的內容即是介紹海事管理單

圖 9 高雄港歷年船舶檢查數比較 圖 10 高雄港各類船隻歷年入港數 資料來源: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69-70。

位負責的大部分業務,展出的圖板 主要是將海事單位的各項業務成長數據圖表化,例如以船隻圖樣的大小以及圖樣上註記 的數字,比較高雄港船舶歷年檢查數,讓參觀者更直觀的理解業務量的成長(圖 9、圖 10)。除此之外也展出燈塔用具、航路標識、航行用具等實物與模型。34

32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48-54。 33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69-73。 34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69-70、頁 72-73。

017


018

8卷 | 第2期

高雄港勢展覽會的水產館,分 為遠洋漁業和近海漁業進行展示介 紹,除了展出漁船模型、漁業業務 使用的各種工具實品,亦有各種照 片和統計圖表,並直接展出了一些 水產養殖標本。35 水產展示比較特 別的一點是,除了第一會場主展館 之外,設置在哨船町的第五會場, 也以水族館與釣魚場的方式,進行 水產展示,稱為水產分場,36 如圖

圖 11 高雄港勢展覽會第五會場水產分會場 資料來源: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149。

11。水產分場中水族館指的是利用 哨船町三丁目十一番地的空地,放置魚槽並放養不同種類的魚類作為觀賞之用,而釣魚 場則利用與岸邊相連海域,隔出約三百多坪的海面區域,設置為臨時魚池,提供參觀者 釣魚。37 透過這樣的方式,參觀者不再僅能看到標本或照片,而能直接看到各類魚種的生 活樣貌,甚至直接體驗釣魚活動,更能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會場的展示,主要仍是以海洋、港口相關內容作為展示主軸。在海洋主題以外 的展示,不論是教育、經濟、衛生、通信、金融、產業等,則展現了日本對這個城市的 近代化治理概念與成果。整體來說,高雄港勢展覽會當中海洋相關的展示,傳達了時間 性的對比轉變,不管哪個展館都可看到依據時間推移製作的變化統計、圖表、或是各時 期的比較影像。透過對不同時間點的連續呈現,高雄港勢展覽會呈現給觀賞者的,是一 股持續進步的海洋實力。此外在展示中也可以看到將高雄港與世界連結的企圖,顯示出 當時的展示期望將臺灣港口推向世界舞臺的野心,並藉由高雄港勢展覽會向民眾宣告, 隨著築港工程逐漸完成,高雄港已經具備與世界級港口競逐的實力。 除了做為主要展場的第一會場和做為水產分展場的第五展場之外,第一會場正對面 的第二會場鐵道館展現了連貫港口與產業的重要交通命脈,除了呈現當代鐵道技術與機

35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89-96。 36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149。 37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34。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械,也說明高雄站的使用狀況。38 而位於高雄第二小學(今鹽埕國小)的第三會場為書畫 骨董展覽會館,展出的骨董字畫等展品多出自各方收藏人士的借展,以書畫為例,出借 字畫的收藏者包含日籍及臺籍人士,展出的骨董字畫作者則包含日籍政治要員與知名歷

圖 13 高雄港勢展覽會第三會場門面裝飾 圖 12 高雄港勢展覽會第二會場門面裝飾 資料來源: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 資料來源: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38。 覽會誌》,頁 37。

圖 14 高雄港勢展覽會第四會場門面裝飾 資料來源: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38。

38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123-131。

圖 15 高雄港勢展覽會第五會場水產分 會場入口 資料來源: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 展覽會誌》,頁 39。

019


020

8卷 | 第2期

史人物如近藤勇、西鄉隆盛、乃木 希典、後藤新平等,臺灣歷史名人 寧靖王、林朝英、沈葆楨等,以及 中國古代名士如唐寅、仇英等。39 第四會場愛國婦人會館的土產展 覽,除了展出高雄州的土特產,也 展出臺灣其他地區與日本各地的土 特產。40 不論第三或第四展場,展 示內容都十分豐富多元。與第一會 場相同,第二到五會場同樣採取海

圖 16 展覽會期間夜間放映活動 資料來源: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219。

港風的門面裝飾,夜間亦設置特別 的打燈照明(圖 12 至圖 15)。 相比於第一、第二、第五展示 場的「教化」與「宣傳」性質,第 三會場所展的書畫古董展、花卉展、 藝術寫真展,與第四會場展出的各 地土產品展,則更具備娛樂性質。 這些展示搭配著活動期間的棒球、 網球、划船等運動競技比賽,及遊 行、煙火秀、戲劇公演、軍艦參觀 等活動,炒熱了這場港都盛宴(圖

圖 17 扮裝遊行活動 資料來源: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207。

16、圖 17)。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娛樂性質較強的活動,雖然看起來像是增添熱鬧的附屬活動, 但也不忘宣傳高雄的港口形象。以遊行為例,遊行時演唱的〈高雄港勢展覽會行進歌〉 歌詞如下:

39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131-134。 40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144-148。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我等位於帝國的南方,朝向南方展翅, 我高雄為興起的港口,高聲唱頌繁榮。 南支南洋之裡,年貿易額兩億萬, 我高雄港勢上升,日月發展擴張。 椰子樹的樹蔭下鳥鳴,紅樹之下魚躍, 我們的樂土高雄,高歌跳躍唱誦。 高聳的壽山廣闊的海,跨越東亞呼喚祖國, 大高雄市的建設,諸君一起奮進努力。41 由這首進行曲中,很明顯的看出幾個重點要素,包含南進、港口與高雄的連結。在 因應展覽會特別創作的戲劇表演〈新興高雄大行進曲〉,也可以很明顯看出這樣的傾向。 〈新興高雄大行進曲〉共分為十幕場景,包含高雄神社、茶店、高雄內港、飛行聯 隊與下淡水溪鐵橋、四重溪溫泉、黑潮躍與鵝鑾鼻、西子灣海水浴場、旗後的燈塔、壽 山、港勢展祝賀會。這幾幕主題,囊括一直以來高雄州的知名景點,如四重溪、鐵線橋、 鵝鑾鼻等,並強化了高雄的港口、海洋色彩,設計了如高雄內港、旗後燈塔、西子灣海 水浴場等場景,演出的唱詞中也包 含南進、港口、新興都市等形象的 唱頌。42 當時的演出情況如圖 18。 〈新興高雄大行進曲〉之演藝 表演由 5 月 1 日至 5 月 5 日,連續 5 天每日下午 1 點至 4 點於高雄館 演出,入場觀賞費一人 30 錢,後來 由於十分受到歡迎,延長到 6 日與 7 日,甚至舉辦夜間加演,可看出 活動期間的盛況。

圖 18 〈新興高雄大行進曲〉演出最後一幕 資料來源: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210。

41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207。 42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208-217。

021


022

8卷 | 第2期

高雄港勢展覽會自昭和 6 年 (1931)5 月 1 日到昭和 6 年(1931) 5 月 6 日,共展出 6 天,各會場入 場人次相加總額為 111,091 人,並 收取門票費用 6,286.89 圓。除了展 覽活動以外,高雄港勢展覽會期間 也舉辦了划龍舟比賽(圖 19)、43 迎媽祖活動(圖 20)44 等結合臺灣 民間習俗,與海港較有關連的傳統 活動。展覽會場內進步的港口建設

圖 19 高雄港勢展覽會划龍舟比賽 資料來源: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189。

與現代化的巨輪科技展示,與展覽 餘興活動中划龍舟、迎媽祖這類臺 灣傳統習俗,都在高雄港勢展覽會 這個展示舞臺同臺競演,也顯示了 日治時期臺灣的某種文化融合。除 此之外,會場各地利用電燈進行裝 飾布置(圖 21),45 並舉行高雄市 內商店的櫥窗競賽,46 期望利用這 些配合高雄港勢展覽會的裝飾活 動,塑造出進步輝煌、商業繁盛的

圖 20 迎媽祖的隊伍經過新州廳廳舍前 資料來源: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204。

高雄市街與展覽會場。

43 划龍舟競賽在 5 月 1 日於高雄川舉行,由新落成的州廳正好可以一覽賽事。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

頁 188-192。 44 迎媽祖活動期共持續 9 日,由高雄各地代表在 4 月 30 日前往北港迎媽祖,安置於旗後天后宮,5 月 1 日起展開高雄各

地遶境活動,直到 5 月 8 日送回北港。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203-205。 45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 《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34-46。〈港勢展覽會照明計畫 各町協議中〉,《臺灣日日新報》(1931

年 3 月 9 日),第 8 版。 46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 《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163-177。〈港勢展 店頭裝飾競技 五月一日開催〉,《臺灣日日新報》

(1931 年 2 月 20 日),第 8 版。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高雄港勢展覽會展現了高雄港 自明治 41 年(1908)第一期築港工 程展開以來的成果,也顯示了新興 高雄的近代城市樣貌,透過舉辦這 次展覽活動,所得到的不只是門票 收益,還包含這幾日參觀者的飲食、 土產紀念品等附加消費,活動期間 高雄市內各商店也舉行聯合特賣活 動。47 除此之外,透過這次的展示, 不僅推銷了高雄的城市、產業發展 成果,也強化了高雄進步港灣城市

圖 21 配合高雄港勢展覽會於高雄橋設置燈光裝飾 資料來源: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43。

的印象。

參、港祭 昭和 6 年(1931)的高雄,透過高雄港勢展覽會,以現代化、國際級海港都市的形象, 呈現在眾人眼前,使城市的發展與港口的發展緊密相連。如果說高雄港勢展覽會是對逐 漸形成的近代化港口都市的展現,1930 年代陸續舉行的港祭則可說是對港口城市形象的 再強化。 港祭是以港口為中心展開的慶祝型祭典活動,在 1930 年代開始出現在《臺灣日日新 報》報導中,最早的港祭活動,是昭和 8 年(1933)基隆港舉辦的基隆港祭,於該年 7 月 15 日、16 日以基隆市內為中心展開,除慶賀基隆築港 35 年,也期望促進城市繁榮。 本次港祭的活動內容包含神社參拜、廣播放送、市內特賣、相撲活動、名勝古蹟導覽、 遊行、舞蹈表演等一般活動常見的餘興節目,另外也在觀潮丘使用電燈裝飾了「港祭り」 字樣作為靜態展示慶賀。此外如簡易水族館、水產展覽會、漁民捕龍蝦比賽、划船比賽,

47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頁 291。

023


024

8卷 | 第2期

游泳比賽、觀光船舶巡航、海水浴場之海中實察等與海港高度關聯的活動更是不可或缺。 基隆的第一回港祭非常成功,除了結合港口、運河,也利用海水浴場作為活動地點,參 加者包含各階層人士,亦吸引由其他地區,如臺北前來參觀的遊客,48 或許由於效果不錯, 次年昭和 9 年(1934)7 月基隆州廳竣工時,又再舉辦了第二回基隆港祭。49 高雄首次舉行港祭為昭和 10 年(1935),於當年 3 月開始籌畫,在 6 月初舉辦一連 串活動。第一次高雄港祭的活動內容主要包含高雄市內大商店聯合特賣與慶祝餘興活動。 特賣由高雄市內 128 間商店聯合舉辦,期間為 6 月 1 日至 6 月 15 日。慶祝活動則由 6 月 7 日的廣播放送開始,至 6 月 11 日西子灣的高雄港祭園遊會結束。此次港祭的主要活動 包含金刀比羅神轎的出巡、市內廟宇眾神祭典、戲劇表演、煙火、花卉展覽、夜間電燈 裝飾、櫥窗裝飾競賽、龍舟比賽、藝妓表演、園遊會等,活動時間集中在 6 月 8 日至 10 日的三日間。50 這些活動中,比較受到注目的,為藝妓划龍舟比賽、於港口和西子灣舉辦的煙火施 放活動、以及西子灣兒童海水浴場的開幕啟用(圖 22)和娛樂活動。藝妓划龍舟活動由 高雄市內本島人各料亭的藝妓共 120 人參與比賽,活動本身就很有娛樂性、觀賞性和話題 性,也吸引數千名觀眾圍觀。港祭煙火於晚間在港內十號岸壁,由海上施放,使高雄市在 港祭期間不僅白天,連晚上也熱鬧非凡,宛如不夜城一般。在海水浴場舉辦的活動也是本 次港祭的重頭戲之一,除了在海水浴場兒童專用泳池舉辦盛大的啟用儀式,也舉行了尋寶 或撈魚活動,如在泳池內放入各類魚鮮讓大家捕抓,或在海水域場附近埋下千枚紙片供參 加者尋寶,非常有趣。51 此外慶典期間軍艦龍田艦也駛入高雄港參加港祭,不只與其它在 港大小船隻一同配合活動進行裝飾,龍田艦更在夜晚放射探照燈,增添港口的祭典氣氛。52

48 〈基隆の港祭り基隆の港祭り 『港の夕』を先驅に かずくの催し物〉,《臺灣日日新報》(1933 年 5 月 4 日),

第 3 版。〈基隆港祭 籌巡船沿岸船 紹介史蹟等〉,《臺灣日日新報》(1933 年 6 月 21 日),第 8 版。〈基隆市 開港祭 擧港發展祈願式後 海陸催物開幕觀客混雜〉,《臺灣日日新報》(1933 年 7 月 16 日),第 8 版。 49 〈基隆の港祭 合同廳舍落成式と併せて 本月中下旬頃開催〉,《臺灣日日新報》(1934 年 7 月 4 日),第 7 版。 50 根據《高雄商工會報》的紀錄,御旅所在きよみ館前空地,《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在則是金鵄館前空地,但兩者所指

涉應是同一地點。活動詳情參見〈高雄港祭舉行〉,《[ 昭和十年六月七日發行 ] 高雄商工會報 第六十三號》(高雄: 高雄商工會,1935),頁 6-13。〈高雄港祭盛況 三河煙火爲最美觀 三日間閤市大熱鬧〉,《臺灣日日新報》(1935 年 6 月 10 日),第 8 版。 51 〈高雄港祭盛況 三河煙火爲最美觀 三日間閤市大熱鬧〉,《臺灣日日新報》(1935 年 6 月 10 日),第 8 版。〈高

雄の港祭 藝妓連の扒龍船 嬌聲を張擧て力漕 聲援銅鑼の音も物凄く 非常の盛況を呈す〉,《臺灣日日新報》 (1935 年 6 月 11 日),第 3 版。〈高雄港祭盛況(第二日) 本島人迎神甚熱鬧 龍田陸戰隊巡繞市内〉,《臺灣 日日新報》(1935 年 6 月 11 日),第 4 版。 52 〈旗艦龍田 八日入高雄 參加港祭〉,《臺灣日日新報》(1935 年 6 月 6 日),第 8 版。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圖 22 西子灣兒童游泳池啟用活動 資料來源:〈高雄の港祭 (下)兒童ブール〉,《臺灣日日新報》(1935 年 6 月 11 日),第 4 版。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港祭中呈現的祭儀主軸,為由高雄神社金刀比羅神進行的 神輿出巡,這項儀式稱為「御輿渡御」,是日本祭典儀式的一種,53 類似臺灣傳統宗教活 動中神轎出巡繞境的儀式活動。這次港祭的「御輿渡御」之儀式,首先在 6 月 8 日上午 8 時於高雄神社舉行祭典,其後經壽山館,巡繞西子灣海水浴場及臨海道路,由港口官 舍棧橋登船,前往旗後上岸,午後 1 時再由旗後登船,行水路至高雄橋旁入船町側上岸, 約至 5 時左右將神轎停在金鵄館前空地,在此後的港祭期間中,神轎所停放的此處地點 就稱為「御旅所」。港祭活動期間,除了部分活動如煙火、划船比賽等,於西子灣、高 雄川或港口區域舉辦,以及花卉展覽於高雄新報大廳展出之外,大部分的餘興節目,諸 如臺灣式戲劇表演、神樂表演、角力、武術表演等,都是在御旅所前空地舉行,由圖 23 可以看到活動期間御旅所前的熱鬧景象。6 月 10 日下午則有「御輿御歸還」的儀式,神 輿由金鵄館前的「御旅所」出發,經由鹽埕町、北野町、山下町,返回高雄神社。54

53 WEBILO 百科事典,〈神幸祭〉。檢索日期:2018 年 5 月 23 日。網址:http://www.weblio.jp/content/%E7%A5%9E

%E8%BC%BF%E6%B8%A1%E5%BE%A1。深川神社,〈神輿渡御とは〉。檢索日期:2018 年 5 月 23 日。網址: http://www.fukagawajinja.jp/link014.html 。 54 〈高雄港祭舉行〉,《[ 昭和十年六月七日發行 ] 高雄商工會報 第六十三號》,頁 11、13。

025


026

8卷 | 第2期

圖 23 御旅所前的活動盛況 資料來源:〈高雄の港祭 (上)御旅所に參拜者の群〉,《臺灣日日新報》(1935 年 6 月 11 日), 第 4 版。

金刀比羅是日本是海上交通守護神,55 這次由金刀比羅神巡行高雄港周邊的「御輿渡 御」儀式,除符合港祭的概念,也使海洋信仰、庶民娛樂生活與城市產生更強的連結。 有趣的是昭和 6 年(1931)的港勢展覽會,在規劃相關活動時同樣結合海洋信仰,但當 時是由臺灣傳統信仰神明中的媽祖巡行繞境,配合展覽會活動,事隔四年的昭和 10 年 (1935)卻改由日本的神明信仰作為主角。雖然臺灣傳統的信仰同樣是活動的一環,並 由田町岩仔佛祖擔任境主,與媽祖、城隍爺等傳統信仰神明,共同在 6 月 9 日舉行了配 合港祭的繞境活動,稱為「眾神祭」,56 但仍隱約可見某種信仰主從角色地位的的變化。 觀察本次的高雄港祭的組織籌備,可以發現主事籌備者仍以日籍人士為主,高雄港 祭協會大大小小 19 個分工單位部門中,能成為單位的統領人物之臺籍人士僅有陳啟峰與 陳光燦。57 此外就活動型態來看,比起教化展示與振興經濟兼具的高雄港勢展覽會,港祭 餘興類型的活動較多,期望藉由各類活動促進高雄景氣繁盛、刺激消費的意圖十分強烈。

55 有關金比羅神社,可見佐藤顯孝,〈神社に對する心得(上)〉,《一味》15 卷 164 號(臺北:本願部文書部,

1935 年 2 月 10 日),頁 16。 56 〈高雄港祭舉行〉,《[ 昭和十年六月七日發行 ] 高雄商工會報 第六十三號》,頁 6。〈高雄市港祭餘興 籌備衆

神祭典行列 改善迎神諸行事〉,《臺灣日日新報》(1935 年 5 月 29 日),第 8 版。〈高雄港祭盛況(第二日) 本島人迎神甚熱鬧 龍田陸戰隊巡繞市内〉,《臺灣日日新報》(1935 年 6 月 11 日),第 4 版。 57 〈高雄港祭舉行〉,《[ 昭和十年六月七日發行 ] 高雄商工會報 第六十三號》,頁 13-14。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由當時的報導來看,這次港祭的參與者除了高雄市內的本地人,也有由嘉義、臺南等其 他地區前來參與盛會的旅客,6 月 11 日的《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參加人數已有三萬多人,58 可見港祭帶來的群聚效益十分不錯。 雖然刺激消費提振地方經濟才是辦理港祭的主要目的,59 但不論是一般的划船比賽、 更具觀賞性質的藝妓划龍舟比賽等,或是以西子灣為主要活動地點的各類餘興活動,都 有很強烈的海洋色彩,也吸引了許多參與者走向海港區域,感受高雄的海洋情調,以西 子灣海水浴場為例,港祭時一日入場人數就有六千名左右,60 透過港祭活動,港口、海洋 與地方連結也更加深化。 昭和 11 年(1936)底,高雄市「為祝高雄港發展向上,及市勢振興」,再次提出舉 辦港祭的議題,並訂於昭和 12 年(1937)3 月 26 日起,由官民共同合作舉辦為期 4 天 的港祭活動。本次港祭的預算為 7,000 圓,費用較前次增加,活動也更為盛大。此四日 間主要活動安排包含 3 月 26 日廣播放送、櫥窗競技會;3 月 27 日港祭祭典、神輿渡御、 神樂表演、遊行表演活動、煙火、臺灣式戲劇演出、電燈裝飾、花卉展覽會;3 月 28 日 海上殉難者慰靈祭、角力與武道活動、扮裝遊行、餘興節目;3 月 29 日神輿還御、港灣 功勞者表彰式、祝賀園遊會、藝妓女給划龍舟、各類划船比賽、餘興節目等。61 昭和 12 年(1937)的港祭活動,有很大部分承續昭和 10 年(1935)港祭的活動規劃, 例如之前十分受到好評的藝妓划龍舟、西子灣海水浴場尋寶活動等,此次皆持續舉辦。 除了延續前次的規畫、擴大活動規模之外,本次港祭所新增的相撲比賽等活動,也使餘 興節目的編排更具多元性。62 另外港祭活動開始前也特別舉行宣傳歌曲的募集活動,提前 炒熱活動氣氛。63 第五水雷艦隊亦入高雄港共同參與活動,並繞市區遊行。64

58 〈高雄港祭盛況(第二日) 本島人迎神甚熱鬧 龍田陸戰隊巡繞市内〉,《臺灣日日新報》(1935 年 6 月 11 日),

第 4 版。 59 〈高雄港祭舉行〉,《[ 昭和十年六月七日發行 ] 高雄商工會報 第六十三號》,頁 6。 60 〈西子灣の入場者 六千名を算す 港祭に匹敵する多數〉,《臺灣日日新報》(1936 年 8 月 10 日),第 5 版。本

篇報導西子灣海水浴場的新聞,提到前一年港祭入場的人數。 61 〈來春盛擧高雄港祭 八日開官民磋商會 決定結成協會及行事〉,《臺灣日日新報》(1936 年 12 月 10 日),第 4

版。〈高雄港祭に關する件〉,《高雄商工會報》(高雄:高雄商工會,1937),頁 33-49。 62 〈高雄港祭に關する件〉,《高雄商工會報》,頁 33-49。 63 〈高雄港祭りの 宣傳歌募集 締切は一月末日〉,《臺灣日日新報》(1936 年 12 月 23 日),第 5 版。 64 〈豪華な高雄港祭 第五水雷戰隊も近く廻航 早くも素晴らしい前景氣 四日間の行事番組〉,《臺灣日日新報》

(1937 年 3 月 23 日),第 2 版。〈高雄港祭 陸戰隊繞街盛況裡閉幕〉,《臺灣日日新報》(1937 年 3 月 28 日), 第 4 版。

027


028

8卷 | 第2期

圖 24 於高雄神社舉辦祭典 資料來源:〈高雄港祭 寫眞(上)高雄神社に於ける式典〉,《臺灣日日新報》(1937 年 3 月 29 日),第 5 版。

除了在高雄神社進行祭典儀式(圖 24),此次的港祭同樣安排了神輿出巡的活動, 根據《高雄商工會報》內的高雄港祭行事計畫書,可知此次御輿渡御活動出行的路線為由 壽山館前左轉壽旅館,之後右轉經過真砂洋品店、湯川組,通過漁市場,由堤防處乘船前 往旗後,從築港棧道上岸,經過第一公學校(今旗津國小)後於休息所稍作休息,午後 1 時再由休息所旁搭船,沿新濱碼頭經過日本食料工廠前,進入運河,在專賣局前上岸,最 後在銀座前右轉至入船町派出所旁的御旅所。而神輿回到神社的御輿歸還則於 3 月 29 日, 由御旅所前左轉,在榮安寫真館旁右轉入鹽埕町,經過北野町,橫渡陸橋,抵達山下町郵 便局,再經由山下町、壽町,由舊氏川洋服店旁右轉返抵高雄神社。65 由於兩次港祭的御 旅所設在不同地點,所以神輿出巡的路線也有些許差異,但大致來看,當時的港祭以哈瑪 星、旗後、鹽埕以及高雄港為活動中心卻是固定不變的。有趣的是本年的《臺灣日日新報》 在活動報導中,同時刊登了以日本人為主的神輿渡御(圖 25 上)與以本島人為中心的眾 神祭遊行(圖 25 下),也展現了兩種文化的宗教並存於臺灣島的風景。

65 〈高雄港祭に關する件〉,《高雄商工會報》,頁 40、42。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圖 25 高雄港祭活動照 說明:上為日式的御輿渡御,下為臺灣人的眾神祭活動。 資料來源:〈高雄港祭 寫眞〉,《臺灣日日新報》(1937 年 3 月 29 日),第 5 版。

根據日治時期《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紀錄來看,基隆分別於 1933 年、1934 年與 1937 年舉辦過港祭活動,高雄則在 1935 年與 1937 年舉辦過兩次。由此可見港祭並不是 常態性的活動,且在臺灣只曾在基隆與高雄舉行,這也顯示出基隆港與高雄港在臺灣的 龍頭港口地位。 事實上這種港口都市特有的慶典活動,不僅在臺灣,在日本本土例如大阪港、神戶 港、東京芝浦港等重要港口,也都曾舉行港祭活動,可見港祭在當時的日本各地,與博 覽會一樣,都是很受歡迎的活動型態。 港祭的祭典儀式型態,與海洋、港口的各項要素都有高度連結,如使用海水浴場、 港口周邊等空間,規劃富有海洋氣息的活動,或進行奉納海洋神明的信仰儀式,不論在 地人或者外地來的參加者,都能明確感受到這個城市與海洋的親近感。透過港祭這樣的 祭儀慶典方式,不僅能凝聚在地認同、振興城市發展,亦強化了都市的港口形象。

029


030

8卷 | 第2期

肆、紀念日 除了港祭之外,紀念日 66 也是一種藉由反覆銘刻,傳達某些想法或概念的祭儀活動。 一般而言,節日的存在,通常反映某種共同的文化或價值認同,例如西方基督教文明下 的耶誕節或復活節,伊斯蘭文明的齋戒月,或漢文化圈的舊曆新年。而在近代國家興起 後,許多帶有紀念性質,凝聚國家整體意識,或是為建構共同認同的節日也應運而生, 如同美國或加拿大的感恩節,又如同世界各國的國慶日或獨立紀念日。顏杏如曾在有關 日治時期節日的研究中指出,節日通常帶有特定社會意義,但如果節日是由國家制定, 而不是源自共同體的生活習慣或集體記憶,其貫徹的便往往是國家意志與意識形態,67 日 治時期在臺灣施行的許多節日,都帶著這樣的色彩。舉例來說,始政紀念日即是充滿政 治意涵的節日,透過每年反覆的祭儀宣傳,提醒臺灣成為日本帝國一份子的身分地位以 及日本在臺的施政開發。 日治時期在臺灣推行的節日當中,與海洋相關的節日有兩個,分別為明治 39 年 (1906)制定的海軍紀念日,以及昭和 16 年(1941)制定的海之紀念日。藉由觀察這兩 個節日的慶祝活動中高雄此一城市所扮演的角色,也能看出日治時期高雄港口城市地位 的逐漸成形。 海軍紀念日的出現,主要是為了紀念日俄戰爭期間對俄國海戰的勝利,並選取最關 鍵戰役的開戰第一日 5 月 27 日,訂為「海軍紀念日」。68 日俄戰爭對日本來說,是證明 其擁有脫亞入歐之國家實力的重要戰役,而對俄海戰的勝利則彰顯其海權能力,因此海 軍紀念日的出現背後代表的意義,正是透過反覆的祭儀與覆誦,強化民眾對日本海權立 國的榮耀感與信心,並讚頌日本海軍能力的強大。 臺灣有關海軍紀念日的慶祝活動,最早的一則報導為明治 41 年(1908)的〈昨日の 海軍紀念日〉,該新聞除了記錄海軍紀念日當天海軍幕僚們同遊新店川的狀況,也提到 國語學校中學校舉行海軍紀念日演講會,由海軍副官真田主講,內容主為敘述海戰過程,

66 日文大多寫作「記念」,少數資料寫為「紀念」,中文書寫應譯作「紀念」,以下為求行文順暢,除史料出處之原文外,

一律寫作「紀念」。 67 顏杏如,〈天長節鬥熱鬧:帝國的節日與殖民地臺灣社會〉,收錄於李承機、李育霖主編,《「帝國」在臺灣:殖民

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頁 54-55。 68 〈海軍紀念日〉,《臺灣日日新報》(1906 年 3 月 30 日),第 1 版。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並於演講結論提出海事思想之重要,69 由報導來看,此時臺灣尚未舉行大規模慶祝活動。 事實上,臺灣早期的海軍紀念日祝賀活動,主要幾乎僅見於澎湖和臺北兩地,且澎 湖馬公的慶祝活動較為活躍。就當時報導來看,澎湖除了舉辦紀念儀式、演講活動之外, 還會舉行各類餘興活動或運動競賽。以明治 44 年(1911)為例,海軍紀念日慶祝活動的 參加者,據說超過媽宮(馬公)官民半數以上,70 因此慶祝活動也兼具了官民同樂的效果。 澎湖對海軍紀念日的重視,最大的原因應該是由於馬公要港部的軍港性質,與海軍紀念 日著重海軍戰力的意涵相符,透過盛大的慶祝活動,可以凸顯澎湖的軍事重要性,並使 一般島民產生共鳴。相比之下,臺灣本島早期的祝賀活動,參與者多僅限於海軍幕僚, 另外臺北的各級學校會舉行演講活動,形式多半是邀請海軍軍官演講,回顧日俄戰爭的 日本海海戰戰況。71 據此來看,臺灣早期有關海軍紀念日的慶祝活動,說其僅局限在非常 小眾的範圍內也不為過。 由《臺灣日日新報》所刊登有關海軍紀念日的報導判斷,至大正 9 年(1920)為止, 慶祝活動的型態大致維持於臺北鐵道旅館舉辦官民共同慶祝、於澎湖馬公辦理慶祝活動、 各級學校邀請海軍將領針對海戰進行演講等慣例模式,其他地方如基隆、新竹、嘉義、 打狗等地則偶爾可見零星活動報導。72 高雄在《臺灣日日新報》上最早關於海軍紀念日的報導,為大正 7 年(1918)報導 打狗少年團選定於該年海軍紀念日舉行成立活動。73 但這項活動嚴格來說並非海軍紀念日 的相關活動,比較接近共同助勢的性質。可以明確看出專門針對海軍紀念日舉行慶祝活 動的報導,出現在大正 10 年(1921),74 在此之前打狗或許也曾舉辦零星的慶祝活動, 但並未見於《臺灣日日新報》,也不易考證。只能確定在 1920 年代以前,高雄即使已經

69 〈昨日の海軍紀念日〉,《臺灣日日新報》(1908 年 5 月 28 日),第 7 版。 70 〈馬公の海軍紀念日〉,《臺灣日日新報》(1909 年 6 月 2 日),第 2 版。〈龜山局長澎湖談(一) 海軍紀念式〉,

《臺灣日日新報》(1911 年 6 月 3 日),第 2 版。 71 〈昨日の海軍紀念日〉,《臺灣日日新報》(1908 年 5 月 28 日),第 7 版。〈學事彙報 海軍紀念日の講話〉,《臺

灣日日新報》(1909 年 5 月 27 日),第 2 版。〈第一小學と海軍紀念日〉,《臺灣日日新報》(1911 年 5 月 26 日), 第 3 版。〈女學校と海軍紀念日〉,《臺灣日日新報》(1911 年 5 月 28 日),第 3 版。〈國語學校の海軍紀念式〉, 《臺灣日日新報》(1911 年 5 月 28 日),第 3 版。 72 〈基隆海軍紀念日〉,《臺灣日日新報》(1917 年 5 月 26 日),第 6 版。〈地方近事 嘉義〉,《臺灣日日新報》

(1917 年 5 月 30 日),第 3 版。〈臺南 打狗少年團〉,《臺灣日日新報》(1918 年 5 月 19 日),第 4 版。〈新 竹海軍紀念日〉,《臺灣日日新報》(1919 年 5 月 22 日),第 7 版。 73 〈臺南 打狗少年團〉,《臺灣日日新報》(1918 年 5 月 19 日),第 4 版。 74 〈高雄の海軍紀念日〉,《臺灣日日新報》(1921 年 5 月 29 日),第 7 版。

031


032

8卷 | 第2期

開始發展築港工程,但在關於海軍紀念日這樣帶有海洋性質的祭儀慶祝活動,並不特別 活躍。有關高雄歷年海軍紀念日於《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可參見表 1 整理。 1920 年代以後,或許由於鳳山海軍無線電信所設於鳳山的影響,高雄海軍紀念日的 慶祝活動開始出現在報導中,但與其他地區相比,並未見高雄成為慶祝重心的傾向。當 時高雄的慶祝活動,大致上分為兩個地點舉行,其一為在鳳山的海軍無線電所,舉辦官 民祝賀慶祝會以及各式餘興節目,例如運動競技、遊行、舞蹈表演、演講等,昭和 4 年 (1929)甚至還在祝賀會時舉行變裝活動,炒熱活動氣氛。75 此外鳳山海軍無線電信所 也會派人前往各地協助辦理各地的演講活動,76 因此鳳山海軍無線電信所不僅做為慶祝 地點,是高雄海軍紀念日慶祝活動的中心之一,在協助臺灣各地推展海軍紀念日活動上 也扮演重要角色。海軍紀念日在高雄的另一個主要活動地點在高雄市內,一般選擇第一 小學校、愛國婦人會館或者市役所舉行祝賀會。此外如高雄各戶懸掛國旗、港口停泊船 隻進行船隻裝飾,驅逐艦由高雄港入港,以及軍事演講會、競艇、游泳比賽等,77 都是 1920 年代以後高雄的海軍紀念日慶祝活動常見的景象,昭和 4 年(1929)甚至安排了飛 機進行飛行表演以為慶賀的活動橋段。78 整體而言,1920 年代的高雄,並未因為其港口 地位,展現出較其他城市更為重要的慶祝核心角色,此外以海軍無線電所為主導的鳳山 區域,在海軍紀念日慶祝活動中所扮演角色,似乎也較臨港的高雄市街更為重要。 除了以鳳山海軍無線電信所和高雄市內兩大據點固定舉行各種慶賀會活動之外, 以一個軍事意含濃厚的紀念日來說,透過舉辦軍事演習等活動,傳達富國強兵的意象, 亦是十分理所當然的安排。隨著築港與南進政策的推展,基隆港和高雄港不僅商業、交 通運輸技能受到重視,軍事意義上的樞紐地位也不可忽略,因此海軍紀念日的紀念活動

75 〈鳳山無電所記念日祝賀會〉,《臺灣日日新報》(1923 年 5 月 19 日),第 2 版。〈各地の海軍記念日/高雄〉,

《臺灣日日新報》(1924 年 5 月 28 日),第 4 版。〈鳳山無電所の 海軍記念日〉,《臺灣日日新報》(1925 年 5 月 28 日),第 2 版。〈鳳山無線電信所〉,《臺灣日日新報》(1926 年 5 月 23 日),第 1 版。〈海軍記念日祝賀會〉, 《臺灣日日新報》(1928 年 5 月 28 日),第 2 版。〈海軍紀念日各地祝賀會彙報/鳳山祝賀會扮裝東鄉元帥 三笠 艦大活動〉,《臺灣日日新報》(1929 年 5 月 29 日),第 4 版。 76 例如臺南在大正 13 年(1924)就是由鳳山無線電信所的木崎特務少尉前往臺南公館演講。〈各地の海軍記念日/臺

南〉,《臺灣日日新報》(1924 年 5 月 28 日),第 4 版。 77 〈各地の海軍記念日/高雄〉, 《臺灣日日新報》(1924 年 5 月 28 日),第 4 版。〈海軍記念日祝賀〉,《臺灣日日新報》

(1925 年 4 月 29 日),第 2 版。〈高雄市海軍記念日〉,《臺灣日日新報》(1926 年 5 月 23 日),第 1 版。〈各 地の海軍記念日/高雄〉,《臺灣日日新報》(1929 年 5 月 28 日),第 2 版。〈高雄の記念日 出席者二百〉,《臺 灣日日新報》(1929 年 5 月 29 日),第 5 版。〈海軍記念日祝賀會 高雄の〉,《臺灣日日新報》(1930 年 5 月 24 日), 第 5 版。 78 〈各地の海軍記念日/高雄〉,《臺灣日日新報》(1929 年 5 月 28 日),第 2 版。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中,驅逐艦入港等展示性質濃厚的活動也越顯頻繁。79 自 1920 年代起,海軍紀念日的慶 祝方式,逐漸由早期以特定族群為主的慶祝型態,轉變為一般大眾也參與其中的全民性 活動。80 1930 年代以後,高雄的慶祝規模越來越盛大,昭和 8 年(1933)起,更開始舉 辦水雷爆破演習等活動,並開放民眾參觀。81 在此之後大規模、結合陸海空軍力的港邊 軍事演習成為高雄海軍紀念日慶祝活動不可或缺的一環。82 由圖 26,可以看到昭和 13 年 (1938)海軍紀念日的閱兵及軍事訓練活動。 總結來說,比起早期的慶祝活動,海軍紀念日的活動逐漸多元且熱烈,早期以特定 族群為主的海軍紀念日慶祝活動,正在逐漸轉化為一般大眾也參與其中的全民性活動。

圖 26 昭 和 13 年(1938) 高 雄海軍紀念日活動 說明:上為內海知事閱兵,下 為防空基本訓練。 資料來源:〈高雄の海軍記念 日〉,《臺灣日日新報》(1938 年 5 月 29 日),第 9 版。

79 〈海軍記念日祝賀〉,《臺灣日日新報》(1925 年 4 月 29 日),第 2 版。〈海軍記念日祝賀會〉,《臺灣日日新報》

(1929 年 5 月 23 日),第 4 版。〈高雄の海軍記念日 太刀風、羽風が 港外で壯烈な訓練 高雄鄉軍の軍艦旗の 獻納 陸戰隊の神社參拜等等〉,《臺灣日日新報》(1934 年 5 月 20 日),第 3 版。 80 楊晴惠,〈航向「日本」的途中:日治時期臺灣海事發展〉(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

士論文,2016),頁 234-237。 81 〈高雄海軍記念日 擧水雷爆發演習〉,《臺灣日日新報》(1933 年 5 月 27 日),第 8 版。 82 〈高雄の海軍記念日 太刀風、羽風が 港外で壯烈な訓練 高雄鄉軍の軍艦旗の獻納 陸戰隊の神社參拜等等〉,

《臺灣日日新報》(1934 年 5 月 20 日),第 3 版。〈海軍記念日各地行事 祝賀氣分瀰漫於全島/高雄市〉,《臺 灣日日新報》(1935 年 5 月 29 日),第 4 版。〈高雄市海軍記念日 海陸空皆壯烈操演 由統監内海知事閱兵〉,《臺 灣日日新報》(1936 年 5 月 29 日),第 4 版。〈第三十二囘 海軍記念日〉,《臺灣日日新報》(1937 年 5 月 28 日), 第 9 版。〈祝へ!海軍記念日 全島日本晴の快晴に 各地とも緊張裡に奉祝/高雄〉,《臺灣日日新報》(1938 年 5 月 28 日),第 5 版。

033


034

8卷 | 第2期

表 1 《臺灣日日新報》記錄高雄海軍紀念日相關活動一覽表 年代

報導標題、出處及摘要

1918

〈臺南 打狗少年團〉,1918 年 5 月 19 日,日刊 4 版:打狗少年團選定於本年海軍紀念日舉行 成立活動。

1921

〈高雄の海軍紀念日〉,1921 年 5 月 29 日,日刊 7 版:高雄在小學校舉行官民合同祝賀會,共 二百餘人參加。

1922

〈各地海軍紀念〉,1922 年 5 月 29 日,日刊 3 版:高雄在小學校操場辦祝賀會。

1923

〈高雄/記念祝賀會〉,1923 年 5 月 25 日,日刊 4 版:在第一小學校操場舉辦官民祝賀會。 〈鳳山無電所記念日祝賀會〉,1923 年 5 月 19 日,日刊 2 版:當日下午於鳳山無線電所舉行官 民祝賀慶祝會以及各類餘興節目。

1924

〈各地の海軍記念日/高雄〉,1924 年 5 月 28 日,日刊 4 版:高雄於富人會館辦祝賀會及演講 活動,在各中小學進行演講,在鳳山海軍無線電信所辦演講活動與餘興活動。

1925

〈海軍記念日祝賀〉,1925 年 4 月 29 日,夕刊 2 版: 高雄各戶懸掛國旗、港口停泊船隻進行船 隻裝飾,當日馬公會有兩艘驅逐艦由高雄港入港,並舉行官民合同會、軍事演講會、競艇、游泳 比賽等。 〈鳳山無電所の 海軍記念日〉,1925 年 5 月 28 日,日刊 2 版:鳳山郡下各學校進行運動競技、 鳳山無線電信所辦祝賀會。

1926

〈全島の講演會〉,1926 年 5 月 20 日,日刊 5 版:馬公要港部派員前往臺北、高雄、新竹、臺中、 臺南、基隆、馬公、苗栗、嘉義、屏東等學校演講,講題多以海軍軍人精神、目前日本海軍軍力 等題為主。 〈鳳山無線電信所〉,1926 年 5 月 23 日,日刊 1 版:鳳山無線電信所舉行祝賀會,並舉行學生 運動競賽。 〈高雄市海軍記念日〉,1926 年 5 月 23 日,日刊 1 版:市役所舉行祝賀會。

1927

〈海軍記念日祝賀會取止〉,1927 年 5 月 21 日,日刊 5 版:本年祝賀會由於天皇喪期而中止。 〈海軍記念日の講演者 馬公要港部から各地へ派遣〉,1927 年 5 月 23 日,日刊 2 版:馬公要 港部派遣人員前往基隆、臺北、嘉義、臺南、高雄演講。

1928

〈海軍記念日祝賀會〉,1928 年 5 月 28 日,日刊 2 版:於高雄愛國婦人會館辦慶祝會;鳳山無 線電通信所辦祝賀會,並有遊行、舞蹈表演等餘興節目。

1929

〈海軍記念日祝賀會〉,1929 年 5 月 23 日,夕刊 4 版:驅逐艦入基隆、高雄兩港。 〈海軍紀念日各地祝賀會彙報/鳳山祝賀會扮裝東鄉元帥 三笠艦大活動〉,1929 年 5 月 29 日, 夕刊 4 版:鳳山無線電通信所辦祝賀會,並舉行扮裝活動等慶祝餘興節目。 〈各地の海軍記念日/高雄〉,1929 年 5 月 28 日,夕刊 2 版:高雄各戶懸掛國旗,並有飛機在 天空飛行,以為祝賀。 〈高雄の記念日 出席者二百〉,1929 年 5 月 29 日,日刊 5 版:當日午後於第一小學校辦祝賀會。

1930

〈鳳山海軍無電 開祝賀會 招待州下官民〉,1930 年 5 月 24 日,夕刊 4 版:鳳山海軍無線電 信所舉行祝賀會。 〈海軍記念日祝賀會 高雄の〉,1930 年 5 月 24 日,日刊 5 版:高雄於第一小學舉行官民合同 祝賀會,並有海友會主辦演講活動。

1931

〈各地の海軍記念日/高雄〉,1931 年 5 月 28 日,日刊 5 版:舉行海軍記念日祝賀會。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續上表)

年代

報導標題、出處及摘要

1932

由本年報導可知屏東、臺南、臺中、臺北、基隆、臺東等地皆舉辦慶祝活動,未見高雄相關報導。

1933

〈高雄海軍記念日 擧水雷爆發演習〉,1933 年 5 月 27 日,日刊 8 版:高雄西子灣舉行水雷爆 破演習,為參觀者方便起見,築港出張所開放上屋倉庫。公會堂展出海軍陸戰隊相關用具。

1934

〈海軍記念日 講演會 全島各地に於ける〉,1934 年 5 月 19 日,日刊 3 版:全臺各學校舉行 演講活動。 〈高雄の海軍記念日 太刀風、羽風が 港外で壯烈な訓練 高雄鄉軍の軍艦旗の獻納 陸戰隊 の神社參拜等等〉,1934 年 5 月 20 日,日刊 3 版:軍艦入港、舉行祝賀儀式、至神社參拜。

1935

〈海軍記念日各地行事 祝賀氣分瀰漫於全島/高雄市〉,1935 年 5 月 29 日,夕刊 4 版:西子 灣進行模擬海戰,閱兵式,公會堂舉辦官民合同祝賀會,晚上在第一小學辦映畫放映活動。

1936

〈高雄市海軍記念日 海陸空皆壯烈操演 由統監内海知事閱兵〉,1936 年 5 月 29 日,夕刊 4 版: 開放市內小學生、一般觀眾參觀海陸空攻防軍事演習。演習結束後進行閱兵儀式。中午在第一小 學講堂開官民合同祝賀會,與會約千餘人。

1937

〈第三十二囘 海軍記念日〉,1937 年 5 月 28 日,日刊 9 版:高雄港西子灣舉行大型軍事演型、 爆破。並舉辦相撲活動。

1938

〈祝へ!海軍記念日 全島日本晴の快晴に 各地とも緊張裡に奉祝/高雄〉,1938 年 5 月 28 日,日刊 5 版:舉辦閱兵遊行與官民慶祝活動。

1939

〈高雄州の けふの記念日〉,1939 年 5 月 27 日,日刊 5 版:學生、壯丁團、青訓生舉行集會。 另外舉辦慰靈式、默禱、祝賀會、相撲活動、演講、電影之夜等活動。

1940

〈全島各地で開かれる 海軍記念日講演日程〉,1940 年 5 月 6 日,日刊 3 版:馬公要港部至 各學校辦演講。

1941

〈海軍關係者慰靈祭 高雄市海軍記念日行事決る〉,1941 年 5 月 23 日,日刊 4 版:舉辦慰靈祭、 遊行、演講、相撲大會、映畫之夜。

1942

〈大東亜戰下に迎ふ 意義深き海軍記念日 全島各で豪華な行事/高雄〉,1942 年 5 月 26 日, 日刊 4 版:舉辦紀念式、市民運動會、相撲大會、遊行等,並舉辦官民祝賀會。 強調大東亞戰爭下的第一年。

1943

〈海軍記念日を飾る 高雄の學徒 大東亜海戰畫街頭展覽會〉、〈盛大な慶祝大會 高雄市役 所廣場前で〉,1943 年 5 月 20 日,日刊 4 版:於街頭舉辦學生海戰主題繪畫作品展覽,於市役 所廣場前舉辦慶祝大會。

資料來源:整理自《臺灣日日新報》。

海軍紀念日雖然與海洋、海事思想等領域有些關聯性,但畢竟是一個軍事特質明顯 的紀念日,海洋因素並不是其宣傳的最主要核心目標,而昭和 16 年(1941)制定的海之

035


036

8卷 | 第2期

紀念日,83 則是一個重點放在海洋思想普及與宣傳的節日。紀念日的性質差異也影響了慶 祝活動的制定與宣傳規劃,若比較兩個紀念日的活動宣傳狀況,高雄因其港口城市地位, 在海之紀念日的慶祝活動中,明顯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海之紀念日定於每年的 7 月 20 日,之所以選擇這一天的意涵,是為紀念明治天皇在 明治 9 年(1876)搭乘明治丸抵達橫濱港的日期。84 這樣的日期選定方式無疑是帶有政治 意涵的,而海之紀念日的制定目的為「謀求海事思想的普及宣傳,以其促進皇國發展」,85 訂於已經展開戰時動員的昭和 16 年(1941),多少也帶有鼓勵全民動員的意圖。 海之紀念日是一個全國性的節日,日本內地在訂立海之紀念日的同時,同時發布了 一系列全面性的宣傳計劃,包含舉行表彰式、製作海報標語、座談會、廣播活動等等共 計 25 項宣傳要點,也規範了每一項宣傳活動的負責單位、內容地點等。86 臺灣總督府的 第一次海之紀念日宣傳,也大致依循日本內地所發布的這份計畫資料。 根據《臺灣遞信協會雜誌》整理的第一次海之紀念日活動預定表,可知臺灣的活動 大致分為表彰、電影、放送、演講會、裝飾、座談會、船舶的公開展示、船舶裝飾、船 上活動、學校團體、慰靈記、慰勞慰問會、造船所內活動、印刷品等 14 大類,87 較詳細 的規劃內容可參見表 2,接下來的昭和 17 年(1942)與昭和 18 年(1942)年之慶祝方 式亦沒有太大的變化。這些活動與 1930 年代之後大抵成形的海軍紀念日宣傳活動種類大 致相似,可以說當時日本人在制定宣傳計劃時,已經有一套既定的操作模式。除此之外, 海之紀念日慶祝活動的對象包含海事工作相關從業人員、學生、一般大眾等,面向很廣, 也很明確看出海之紀念日的定位為全民的節日。

83 事實上昭和 15 年(1940)的《臺灣日日新報》曾出現一則報導,表示遞信部預訂表彰過去對日本海運發展有貢獻的

相關從業人員,並計畫以發布船舶法施行的 6 月 16 日為「海之記念日」,舉行表彰儀式。但後續的發展並未如報導, 而是在隔年另外選定了明治天皇在明治 9 年(1876)搭承明治丸,抵達橫濱港的日期作為紀念日。〈六月十六日は海 の記念日 功勞者に對し顯功章を贈る〉,《臺灣日日新報》(1940 年 3 月 2 日),第 7 版。 84 〈『海の記念日』本極り 每年七月廿日を期して〉,《臺灣日日新報》(1941 年 4 月 26 日),第 3 版。 85 国立公文書館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各種行事 「海の記念日」制定ノ件〉。資料檢索日期:2018 年 5 月 23 日。網

址:http://www.digital.archives.go.jp/das/meta/M0000000000000775073。 86 国立公文書館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海の記念日」制定に関する件〉。資料檢索日期:2018 年 5 月 23 日。網址:

http://www.digital.archives.go.jp/das/meta/M0000000000000715775。 87 〈七月二十日 第一回海の記念日實施さる!!〉,《臺灣遞信協會雜誌》, 232(1941),頁 10。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表 2 第一回海之紀念日全臺灣活動預定表 類型

活動內容

摘要備註

表彰

船員與海事相關、燈塔相關、港口運輸相關有功人士之表彰

電影

上映海洋相關的電影 利用投影設備等方式在各地播放普及海洋思想的海洋相關電影

放送

播放強調國民對海洋認識的重要性之總督演講廣播劇

廣播劇由日本內地轉播

演講、餘興節目 活動時放映與海相關的電影、一般電影、其他活動

實施地點:臺北、基隆、 高雄

櫥窗裝飾、電影館

舉行與海之紀念日主題 相呼應的櫥窗比賽

演講會

裝飾 座談會

介紹臺灣海運的過去與現在

船舶的公開展示

對一般大眾公開

船舶裝飾

針對整艘船裝飾

船上活動

舉辦紀念式 1. 升國旗 2. 宮城遙拜 3. 船長訓示 4. 上岸 5. 其他

學校團體

朝會演講 以海為題進行作文、畫圖等活動並授課說明相關工作 海洋少年團和鼓笛隊參加市內的遊行

慰靈記 慰勞慰問會

造船所內活動

印刷品

7 月 20 日市公會堂

邀請遺族家屬,舉行祭典 辦演藝會、其他(如划船或游泳活動) 舉辦紀念式 1. 升國旗 2. 宮城遙拜 3. 訓示 4. 表揚從業人員 5. 祈願船舶安全 6. 其他 發行部報特輯號 製作海報、標語 在地方行政、社會事業夥伴、其他官廳雜誌大量刊登有關宣傳 海洋精神的內容

資料來源:整理自《臺灣遞信協會雜誌》。

可能的話希望舉行巡航 展示活動

實施地點:基隆、高雄

037


038

8卷 | 第2期

日治時期海洋相關的紀念日在高雄所舉辦的活動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昭和 18 年(1943)海軍紀念日時,所舉辦的高雄市街頭展覽會,經由全市動員,在各級學校募 集了八百多份作品參與活動,並將其中的優選與佳作展示在山下町通、銀座附近、銀座、 吉井百貨、入船町通等。88 透過市民的作品,在高雄街頭各處,展現海洋戰爭的意象,雖 然是軍事動員的一環,但也強化了城市與海洋的連結性與高雄港的海戰地位重要性之港 都形象。 觀察海之紀念日的慶祝活動,大概可以歸納出以下一些特性。首先,海之紀念日強 調海事思想普及的作用,在活動設計上對海洋智識的教育也較為重視,例如舉辦船舶展 覽、演講以世界海運及臺灣海運發展等內容作為主題等,89 都是比較適合向一般大眾推廣 海事思想的活動。此外根據海之紀念日的活動,也可以看出重視學生、特別是小學生的 教育宣導之傾向。90 另外就活動地區分布來說,雖然全臺都有相關配合活動,但高雄、基 隆兩地為舉行活動的重點地區,由表 2 可以看出,例如演講會或以學校團體為中心的活 動,皆特別標示於基隆和高雄兩地辦理,這樣的活動設計,很明確地顯示出基隆、高雄 兩大港口在日治時期的海洋發展地位。比起以軍事為主軸的海軍紀念日,以海洋為重心 的海之紀念日,無疑更加明顯的展示出高雄作為海港城市的重要性與關聯性。

伍、結語 過去在討論臺灣的海洋發展時,常常會討論到由於二戰以後長期戒嚴,港口成為管 制區域,也影響了民眾與海洋親近的機會,使得居住於海島的臺灣人,海洋文化卻十分 貧乏。然而有趣的是,即使在戰後高雄因港口區域管制,渡過很長一段與高雄港有些疏

88 〈第三十八囘海軍記念日 赤心の大東亜戰畫 高雄市街頭展覽會開く〉,《臺灣日日新報》(1943 年 5 月 26 日),

第 4 版。 89 〈船の展覽會 海の記念日に 基隆港の異彩〉,《臺灣日日新報》(1941 年 7 月 18 日),第 2 版。〈海の紀念日

講 演會と映畫會 あす臺中市公會堂で〉,《臺灣日日新報》(1941 年 7 月 25 日),第 4 版。〈市民の海洋認識 强調 海の記念日“船の展覽會”開催〉,《臺灣日日新報》(1942 年 7 月 19 日),第 2 版。 90 〈海の記念日 兒童の作品募集〉,《臺灣日日新報》(1941 年 7 月 2 日),第 2 版。〈裝ひの三豪華船に 學童

四千名招待 海の記念日、巡航五時間〉,《臺灣日日新報》(1941 年 7 月 9 日),第 2 版。〈海の記念日 兒童 に海の知識注入 港督高雄で多彩な催物〉,《臺灣日日新報》(1941 年 7 月 3 日),第 4 版。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離隔絕的歲月,似乎也不大影響大家對高雄是一個海港城市的認知。但正如本文前述所 言,如果檢視一些過去的紀錄,會發現「海港」或「港都」這些詞彙,與高雄產生比較 強烈的連結,已是 1930 年代左右,亦即高雄成為今日大家印象中的「港都」,是十分晚 近的事。 由清代與日治初期的一些文字紀錄來看,雖然打狗港在南部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整 體港口地位的提升,與港口帶動城市印象的轉變,很明顯是在築港之後才出現。 1920 年代,臺灣海事行政單位進行制度調整,設置高雄海事出張所,也顯現出官 方對高雄港口地位的重視。近代化的港口,與依照計畫劃設的新興街區,將高雄港與 其周邊地區,逐漸建設成一個帶有近現代進步風情的、與海港機能密切連結的現代都 市,自日治初期以來高雄市街逐漸脫胎換骨、快速成長,不再是簡易的港口聚落、或 者小小漁村。 1930 年代起,隨著高雄港建設的逐漸完備,與高雄市街的發展,港勢展覽會、高雄 港祭等活動陸續展開。港勢展覽會主要的目的在於介紹高雄港建設成果,帶動高雄的繁 榮,此外亦兼具推展海事思想的教育功能,其活動的場域配合活動目的,圍繞在建設完 成的高雄港港口周邊,以及新興市街區域,亦即今日的哈瑪星、鹽埕一帶,展覽會的對 象非僅限於高雄市民,也期望向外界宣傳高雄的發展。而高雄港祭則是傾向區域型的同 樂、振興經濟、凝聚在地力量的活動,祭典的儀式型態,也帶有祈求當地平安的宗教色 彩。為求港口平安,活動的重點區域為旗津、哈瑪星、鹽埕。兩者雖然在活動的目的、 型態與對象、場域範圍皆不盡相同,但透過活動籌劃與執行的過程,仍展現出官方與民 間逐漸開始凝聚的高雄港都城市認同,這也與 1930 年代開始逐漸出現在報章雜誌上,將 高雄與港都相連結的詞彙使用隱隱呼應。 這種城市形象認同的轉變,也可以從對紀念日的觀察上看出端倪。日治時期臺灣與 海洋相關的兩大紀念日為海軍紀念日與海之紀念日,自海軍紀念日於明治 39 年(1906) 訂立以後,每年的慶祝活動未曾間斷。海軍紀念日主要是以軍事為主軸,海洋並非祭儀 的主角,在 1930 年代以前,也看不出高雄成為慶祝重心的傾向,比起位處港口地帶的高 雄市,鳳山因為設有無線電通信所,反而才是海軍紀念日慶祝活動的重鎮。然而 1930 年 代以後,海軍紀念日的慶祝型態逐漸轉變成一般大眾也能參與的全民活動,不再像過去 主以鳳山海軍無線電信所等軍事單位為重心,高雄市街與港口區域的慶祝活動逐漸擴大,

039


040

8卷 | 第2期

藉由活動呈現出的海洋意象,漸漸形成高雄與海港的形象連結。昭和 16 年(1941)海之 紀念日設立後,因為宣傳海洋思想的目的明確,基隆與高雄這兩個重要港口,更明確的 被訂為兩大重要慶祝重心。在紀念日的慶祝活動當中,雖然海軍紀念日主要仍以軍力的 展演為重;海之紀念日在戰爭整體動員的背景下,除宣揚海國發展與海洋智識,更帶有 強烈的軍事宣傳動員色彩。但在紀念日各項活動於高雄港周邊區域及高雄市街熱鬧舉行、 宣揚海權強國印象的同時,高雄與海港的城市印象連結也更為強化。 綜合以上各面向,可以看出除了官方政策推動以外,透過反覆的祭儀、展示、觀看 與被觀看,和共同運作籌劃活動的過程中帶起的凝聚,高雄的海港城市印象逐漸融入市 民生活與外地觀光客的認知當中。 高雄,就這樣慢慢成為了我們今日所熟悉的「港都」。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參考書目/ 一、專書 中山馨、片山淸夫(1940),《躍進高雄の全貌》。高雄:片山清夫。 吉見俊哉(2010),《博覽會的政治學》。臺北:群學。 呂紹理(2005),《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描述》。臺北:麥田。 李文環(2015),《高雄港都首部曲:哈瑪星》。臺中:好讀。 高雄港勢展覽會編(1931),《高雄港勢展覽會誌》。高雄:高雄市役所。 陳石煌(1936),《樂園臺灣の姿》。臺北:魔島出版。 程佳惠(2004),《臺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 年魅力臺灣 SHOW》。臺北:遠流。 顏杏如(2015),〈天長節鬥熱鬧:帝國的節日與殖民地臺灣社會〉,收於李承機、李育霖主編, 《「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頁 54-55。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 版中心。

二、論文(期刊/學位) 王韶君(2009),〈戰爭與儀式:日治時期「海軍紀念日」的制定與宣傳(1905-1944)──以《臺 灣日日新報》為中心〉,《臺灣風物》,59(3),頁 87-128。 佐藤顯孝(1935),〈神社に對する心得(上)〉,《一味》,15 卷 164 號。 吳榮發(2005),〈1931 年高雄港勢展覽會概述〉,《高市文獻》,18(1),頁 1-28。 楊晴惠(2016),〈航向「日本」的途中:日治時期臺灣海事發展〉。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報紙、會刊 〈『海の記念日』本極り 每年七月廿日を期して〉(1941 年 4 月 26 日),《臺灣日日新報》, 第 3 版。 〈大東亜戰下に迎ふ 意義深き海軍記念日 全島各で豪華な行事/高雄〉 (1942 年 5 月 26 日), 《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4 版。 〈女學校と海軍紀念日〉(1911 年 5 月 28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3 版。 〈六月十六日は海の記念日 功勞者に對し顯功章を贈る〉(1940 年 3 月 2 日),《臺灣日日 新報》,第 7 版。 〈市民の海洋認識强調 海の記念日“船の展覽會”開催〉(1942 年 7 月 19 日),《臺灣日日

041


042

8卷 | 第2期

新報》,第 2 版。 〈全島の講演會〉(1926 年 5 月 20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5 版。 〈全島各地で開かれる 海軍記念日講演日程〉(1940 年 5 月 6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 第 3 版。 〈各地海軍紀念〉(1922 年 5 月 29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3 版。 〈各地の海軍記念日/高雄〉(1924 年 5 月 28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4 版。 〈各地の海軍記念日/高雄〉(1929 年 5 月 28 日),《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 2 版。 〈各地の海軍記念日/高雄〉(1931 年 5 月 28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5 版。 〈各地の海軍記念日/臺南〉(1924 年 5 月 28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4 版。 〈地方近事 嘉義〉(1917 年 5 月 30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3 版。 〈西子灣の入場者 六千名を算す 港祭に匹敵する多數〉(1936 年 8 月 10 日),《臺灣日日 新報》,第 5 版。 〈來春高雄港で 海港展覽會 州廳舍竣功を期に 商工會で計畫中〉(1930 年 11 月 18 日), 《臺灣日日新報》,第 5 版。 〈來春盛擧高雄港祭 八日開官民磋商會 決定結成協會及行事〉(1936 年 12 月 10 日),《臺 灣日日新報》,第 4 版。 〈昨日の海軍紀念日〉(1908 年 5 月 28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7 版。 〈海の紀念日講 演會と映畫會 あす臺中市公會堂で〉(1941 年 7 月 25 日),《臺灣日日新 報》,第 4 版。 〈海の記念日 兒童に海の知識注入 港督高雄で多彩な催物〉(1941 年 7 月 3 日),《臺灣 日日新報》,第 4 版。 〈海の記念日 兒童の作品募集〉(1941 年 7 月 2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2 版。 〈海軍紀念日〉(1906 年 3 月 30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1 版。 〈海軍記念日 講演會 全島各地に於ける〉(1934 年 5 月 19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 第 3 版。 〈海軍記念日の講演者 馬公要港部から各地へ派遣〉(1927 年 5 月 23 日),《臺灣日日新報》 日刊,第 2 版。 〈海軍記念日を飾る 高雄の學徒 大東亜海戰畫街頭展覽會〉(1943 年 5 月 20 日),《臺灣 日日新報》日刊,第 4 版。 〈海軍紀念日各地祝賀會彙報/鳳山祝賀會扮裝東鄉元帥 三笠艦大活動〉 (1929 年 5 月 29 日), 《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 4 版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海軍記念日各地行事 祝賀氣分瀰漫於全島/高雄市〉(1935 年 5 月 29 日),《臺灣日日新報》 夕刊,第 4 版。 〈海軍記念日祝賀〉(1925 年 4 月 29 日),《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 2 版。 〈海軍記念日祝賀會 高雄の〉(1930 年 5 月 24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5 版。 〈海軍記念日祝賀會〉(1928 年 5 月 28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2 版。 〈海軍記念日祝賀會〉(1929 年 5 月 23 日),《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 4 版。 〈海軍記念日祝賀會取止〉(1927 年 5 月 21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5 版。 〈海軍關係者慰靈祭 高雄市海軍記念日行事決る〉(1941 年 5 月 23 日),《臺灣日日新報》 日刊,第 4 版。 〈祝へ!海軍記念日 全島日本晴の快晴に 各地とも緊張裡に奉祝/高雄〉(1938 年 5 月 28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5 版。 〈馬公の海軍紀念日〉(1909 年 6 月 2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2 版。 〈高雄/記念祝賀會〉(1923 年 5 月 25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4 版 〈高雄の海軍紀念日〉(1921 年 5 月 29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7 版。 〈高雄の海軍記念日〉(1938 年 5 月 29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9 版。 〈高雄の海軍記念日 太刀風、羽風が 港外で壯烈な訓練 高雄鄉軍の軍艦旗の獻納 陸戰隊 の神社參拜等等〉(1934 年 5 月 20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3 版。 〈高雄の記念日 出席者二百〉(1929 年 5 月 29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5 版。 〈高雄の港祭 (下)兒童ブール〉(1935 年 6 月 11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4 版。 〈高雄の港祭 藝妓連の扒龍船 嬌聲を張擧て力漕 聲援銅鑼の音も物凄く 非常の盛況を呈 す〉(1935 年 6 月 11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3 版。 〈高雄の港祭 (上)御旅所に參拜者の群〉(1935 年 6 月 11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4 版。 〈高雄市海軍記念日 海陸空皆壯烈操演 由統監内海知事閱兵〉(1936 年 5 月 29 日),《臺 灣日日新報》夕刊,第 4 版。 〈高雄市海軍記念日〉(1926 年 5 月 23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1 版。 〈高雄市港祭餘興 籌備衆神祭典行列 改善迎神諸行事〉(1935 年 5 月 29 日),《臺灣日日 新報》,第 8 版。 〈高雄州の けふの記念日〉(1939 年 5 月 27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5 版。 〈高雄計畫 港灣展覽會 大體約成案〉(1930 年 11 月 29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4 版。 〈高雄海軍記念日 擧水雷爆發演習〉(1933 年 5 月 27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8 版。 〈高雄港祭 陸戰隊繞街盛況裡閉幕〉(1937 年 3 月 28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4 版。

043


044

8卷 | 第2期

〈高雄港祭 寫眞〉(1937 年 3 月 29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5 版。 〈高雄港祭りの 宣傳歌募集 締切は一月末日〉(1936 年 12 月 23 日),《臺灣日日新報》, 第 5 版。 〈高雄港祭盛況 三河煙火爲最美觀 三日間閤市大熱鬧〉(1935 年 6 月 10 日),《臺灣日日 新報》,第 8 版。 〈高雄港祭盛況(第二日) 本島人迎神甚熱鬧 龍田陸戰隊巡繞市内〉(1935 年 6 月 11 日), 《臺灣日日新報》,第 4 版。 〈高雄港勢展 財源由會員負擔〉(1931 年 3 月 26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4 版。 〈高雄港勢展各會場內容已定 各種形式催物甚多〉(1931 年 4 月 14 日),《臺灣日日新報》, 第 4 版。 〈盛大な慶祝大會 高雄市役所廣場前で〉(1943 年 5 月 20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4 版。 〈船の展覽會 海の記念日に 基隆港の異彩〉 (1941 年 7 月 18 日), 《臺灣日日新報》,第 2 版。 〈國語學校の海軍紀念式〉(1911 年 5 月 28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3 版。 〈基隆の港祭 合同廳舍落成式と併せて 本月中下旬頃開催〉(1934 年 7 月 4 日),《臺灣 日日新報》,第 7 版。 〈基隆の港祭り基隆の港祭り 『港の夕』を先驅に かずくの催し物〉(1933 年 5 月 4 日), 《臺灣日日新報》,第 3 版。 〈基隆市開港祭 擧港發展祈願式後 海陸催物開幕觀客混雜〉(1933 年 7 月 16 日),《臺灣 日日新報》,第 8 版。 〈基隆海軍紀念日〉(1917 年 5 月 26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6 版。 〈基隆港祭 籌巡船沿岸船 紹介史蹟等〉(1933 年 6 月 21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8 版。 〈第一小學と海軍紀念日〉(1911 年 5 月 26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3 版。 〈第三十二囘 海軍記念日〉(1937 年 5 月 28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9 版。 〈第三十八囘海軍記念日 赤心の大東亜戰畫 高雄市街頭展覽會開く〉(1943 年 5 月 26 日), 《臺灣日日新報》,第 4 版。 〈船の展覽會 海の記念日に 基隆港の異彩〉 (1941 年 7 月 18 日), 《臺灣日日新報》,第 2 版。 〈港勢展 店頭裝飾競技 五月一日開催〉(1931 年 2 月 20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8 版。 〈港勢展覽會照明計畫 各町協議中〉(1931 年 3 月 9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8 版。 〈新竹海軍紀念日〉(1919 年 5 月 22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7 版。 〈裝ひの三豪華船に 學童四千名招待 海の記念日、巡航五時間〉(1941 年 7 月 9 日),《臺 灣日日新報》,第 2 版。


由展覽會、港祭、紀念日看日治時期高雄海港意象的形塑

〈旗艦龍田 八日入高雄 參加港祭〉(1935 年 6 月 6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8 版。 〈臺南 打狗少年團〉(1918 年 5 月 19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4 版。 〈豪華な高雄港祭 第五水雷戰隊も近く廻航 早くも素晴らしい前景氣 四日間の行事番組〉 (1937 年 3 月 23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2 版。 〈鳳山無電所の 海軍記念日〉(1925 年 5 月 28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2 版。 〈鳳山無電所記念日祝賀會〉(1923 年 5 月 19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2 版。 〈鳳山無線電信所〉(1926 年 5 月 23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第 1 版。 〈鳳山海軍無電 開祝賀會 招待州下官民〉(1930 年 5 月 24 日),《臺灣日日新報》夕刊, 第 4 版。 〈學事彙報 海軍紀念日の講話〉(1909 年 5 月 27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2 版。 〈龜山局長澎湖談(一) 海軍紀念式〉(1911 年 6 月 3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2 版。

四、網路資料 WEBILO 百科事典,〈神幸祭〉。檢索日期:2018 年 5 月 23 日。網址:http://www.weblio.jp/co ntent/%E7%A5%9E%E8%BC%BF%E6%B8%A1%E5%BE%A1 。 国立公文書館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海の記念日」制定に関する件〉。資料檢索日期:2018 年 5 月 23 日。網址:http://www.digital.archives.go.jp/das/meta/M0000000000000715775。 国立公文書館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各種行事 「海の記念日」制定ノ件〉。資料檢索日期:2018 年 5 月 23 日。網址:http://www.digital.archives.go.jp/das/meta/M0000000000000775073。 深川神社,〈神輿渡御とは〉。檢索日期:2018 年 5 月 23 日。網址:http://www.fukagawajinja. jp/link014.html 。

五、其他 作者不詳(1935),〈高雄港祭舉行〉,《高雄商工會報 第六十三號》,高雄:高雄商工會, 頁 6-13。 作者不詳(1936),〈國策實現の要地〉,《臺灣公論》,臺灣公論社,第 1 卷第 2 期,頁 24-25。 作者不詳(1937),〈高雄港祭に關する件〉,《高雄商工會報》,高雄:高雄商工會,頁 33-49。 作者不詳(1941),〈七月二十日 第一回海の記念日實施さる!!〉,《臺灣遞信協會雜誌》, 232,頁 10。

045



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之歷史沿革初探

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 之歷史沿革初探 撰文/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教授、國立高雄大學永續居住環境科技中心主任 陳啟仁

摘要 西子灣隧道原名壽山洞或壽山隧道,在昭和 2 年(1927)由海野組負責開發興建, 翌年(1928)10 月竣工,為高雄州廳建置壽山公園的規劃設施之一,結合後陸續建置之 相關防空設施,鏈結了日治時期乃至於國民政府時期的大歷史背景(由太平洋戰爭到冷 戰時期)。也見證了高雄哈瑪星的市街發展及特殊的軍事及公共設施,其空間場域獨特。 現階段的西子灣隧道做為連接哈瑪星及中山大學主要的通道之一,而其防空設施於二戰 末期成為躲避美軍轟炸的防空設施,近代則成為高雄港務警察民防管制中心設施及其辦 公處所。沿柴山山麓建造的防空設施有多個出入口,包括登山街巷弄及西子灣隧道,而 內部之通風、管線、電力及乾糧、飲水一應俱全,為罕見之特殊空間型態。西子灣隧道 及其防空設施雖已於民國 93 年(2004)4 月 9 日被登錄公告為歷史建築,但其歷史沿革 及建造過程等細節皆尚未有較完整之討論,本文試圖參考相關調查研究計畫的成果,透 過歷史資料之蒐集與分析,進一步瞭解西子灣隧道與防空設施群之發展歷程,與哈瑪星 地區發展脈絡之關係。

關鍵詞:日治時期、高雄、西子灣、隧道、防空設施

投稿日期:2018 年 6 月 24 日 接受日期:2018 年 7 月 23 日

047


048

8卷 | 第2期

壹、前言 貳、西子灣浴場 參、壽山公園 肆、海野三次郎與海野利作 伍、哈瑪星市街的變化 陸、戰後的西子灣隧道 柒、防空設施歷史沿革 捌、結論

壹、前言 西子灣隧道及其防空設施,雖位於喧囂的哈瑪星市街角落,但對於很多人而言,卻 有著既模糊又遙遠的感覺,現階段隧道為開放供民眾通行於哈瑪星與中山大學西子灣校 區外,西子灣隧道北側有一可容納 2,150 人且與西子灣隧道相連通之大型防空設施卻給 人們一種莫諱高深的神秘感(圖 1),由於其平時並無開放使用,且隱藏於山腹中,除 了熟悉登山街附近的居民與少數民眾,僅可得知其出入口位置外,其內部實際空間型態 與闢建之沿革卻無從得知,一個與市民生活如此緊密的空間確有著十分遙遠的認知落差。 2016 年高雄市文化局委託之「高雄市歷史建築西子灣隧道及其防空設施修復及再利用計 畫」專案計畫,為第一次針對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的發展沿革進行了歷史與空間的研 究及討論,本文主要針對歷史的沿革及相關史料做初步之探討。

貳、西子灣浴場 西子灣在清初被稱作斜灣,據《重修鳳山縣志》〈卓肇昌,鼓山賦〉:「斜灣花煖(山 頂有斜灣,曲逕通幽),竹坑翠描(山拗綠竹坑竹甚茂)。」 又據《重修鳳山縣志》〈卓 肇昌,鼓山八詠〉:1

1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 ‧ 藝文》,臺灣文獻叢刊第 146 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之歷史沿革初探

斜灣樵唱(斜仔灣曲徑紆迥,石嵐松陰,樵人憩息,景絕幽折) 忽聽樵子唱,躑躅下前山。幾田斜亂,一肩落日還。輕風聞遠浦,清響度 花灣。嫋嫋鶯頻和,泠泠石點頑。行歌聊自適,笑士不如閒。試問家何處,白 雲屋半間。 在閩南語的諧音下,斜仔灣逐漸被稱為西子灣。因夕照而成為臺灣名景之一西子灣, 位在柴山西南端的山麓下,西面隔海與旗津島相望,是一個渾然天成的灣澳。其最北端 依傍著柴山,是一處由平灘和淺沙所構成的海水浴場,也是以夕陽美景及天然礁石、沙 灘聞名的海灣。據《臺灣日日新報》,1905 年 7 月 29 日〈打狗客談(二)〉:2 德領事署倚於打狗山下,榕樹四五株,圓秀如張蓋。鑿山堆砌,曲折而達 山上。下瞰山陰,灣內如鏡,風靜波平。若西南信風一起,則澎湃憾山,浪花 四出。 日治初期,從哨船頭需爬越臨海古道才能抵達西子灣。西子灣第一海灘在防波堤內 稱岸內,第二海灘位於防波堤外側,稱下丸,以金龜仔石為界,第三海灘位於最北,稱 頂丸。大正元年(1912)西子灣設置臺南衛戌病院打狗療養所,3 大正 5 年(1916),西 子灣已設立海水浴場,4 同年 4 月 3 日,打狗貴賓館新道完成,5 1927 年高雄市街圖中亦 有標示「西子湾海水浴場」(圖 2)。此時除了步行,還多了一條車道直達山嶺鞍部, 再取步行,下至海邊。大正 11 年(1922)7 月的高雄,西子灣海水浴場仍需行走山路, 方能抵達,而旗後海水浴場則需搭船,交通均不便。大正 12 年(1923)隨著壽山更名, 遂改稱「壽海水浴場」(圖 3)。據昭和 2 年(1927)《高雄時報》第 11 期,〈高雄の 勝地西仔灣行〉敘述: 之前就曾聽聞過有關西子灣的美景,現今身處此景,也不禁驚嘆其景色秀

2

〈打狗客談(二)〉(1905 年 7 月 29 日),《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版。

3

「高雄市歷史建築西子灣隧道及其防空設施修復及再利用計畫」(高雄:國立高雄大學,2016),頁 2-15。

4

蔡佩蓉,〈壽山,誰的臺灣意象?日治時期公共空間的文化意涵之研究〉(臺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 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頁 95。

5

「高雄市歷史建築西子灣隧道及其防空設施修復及再利用計畫」,頁 2-15。

049


050

8卷 | 第2期

麗、風光明媚之貌。在右側為山嶺蔥綠的壽山,而在遠端的左側能看到建造於 奇岩峭壁頂端上的旗後燈塔。而位於港口南方的防波堤恰如蛟龍橫臥在海中般 地排列著。當狂風巨浪拍打在防坡堤上時,有如雪花飛濺般壯觀之場景令人為 之讚嘆。而在眼前的一片碧海上,點點白帆穿梭在逐波浪花間的是乘風而行的 漁船。此外在水天相連的盡頭有艘吞吐黑煙航行而過的輪船,一望無際的遼闊 景觀為我高雄之名勝地。 圖 1 大型防空設施與西子灣隧道相對位置示意 資料來源:「高雄市歷史建築西子灣隧道及其防 空 設 施 再 利 用 計 畫 」( 高 雄: 國 立 高 雄 大 學, 2016)。參考計畫內容後繪製。 圖 2 高雄市街圖(左下圖)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編,《臺灣鐵 道旅行案內》(昭和 2 年版)(臺北:臺灣總督府 交通局鐵道部,1927)。 圖 3 高雄市街略圖中之壽海水浴場位置(右下圖)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編,《臺灣鐵 道旅行案內》(昭和 9 年版)(臺北:臺灣總督府 交通局鐵道部,1934),頁 103。


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之歷史沿革初探

大正 14 年(1925),高雄市役所開始經營壽海水浴場。昭和 2 年(1927),壽海水 浴場大規模改建(圖 4),並於昭和 3 年(1928)7 月 1 日舉行開場式,除了美崙美奐的 溫浴場休憩所本館(圖 5),主體為二層樓,兩側為一層樓,有著氣派恢弘的玄關,前 方還開闢壽山遊園地(グラウンド,Ground),用來舉辦棒球比賽與運動會(圖 6)。 同年 10 月,西子灣隧道完工後,民眾要到壽海水浴場更形便利,食堂、料亭、旅館(圖 7、 圖 8、圖 9)、咖啡屋紛紛設立。昭和 4 年(1929)6 月,開始興建高雄防砂堤(西子灣 防砂堤)。同年(1929)7 月 12 日至 14 日,中南部中等學校棒球聯賽在壽遊園地舉行, 為當時之盛事。西子灣堪稱是全島第一的海水浴場,成為可游泳,舉辦運動會、棒球賽 等活動之場域(圖 10)。西子灣隧道完工後,不僅為西子灣帶來了商業及市民休閒的榮 景,也開始帶動了哈瑪星市街的繁華。

圖 4 日治時期高雄西子灣海水浴場 資 料 來 源:〈 壽 海 水 浴 場 〉, 高 雄 市 立 歷 史 博 物 館, 登 錄 號:KH2015.005.528; 植 鉄 の 旅,〈 高 雄(5)〉, http:// liiondog.jugem.jp/?eid=218。6

圖 5 昭和 10 年(1935)西子灣溫浴場 資料來源:〈高雄溫浴場〉,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登 錄號:KH2011.005.019_3。

圖 6 西仔灣全景明信片全圖 說明:日治時期西子灣以遊園 地著名。 資料來源:〈西子灣全景〉, 高 雄 市 立 歷 史 博 物 館, 登 錄 號:KH2003.008.150_11;植鉄 の 旅,〈 高 雄(5)〉, http:// liiondog.jugem.jp/?eid=218。7 67

6

「高雄州要覧」(昭和 8 年 7 月 5 日 高雄州)より「寿海水浴場」。植鉄の旅,〈高雄(5)〉。資料檢索日期: 2017 年 2 月 10 日,網址:http://liondog.jugem.jp/?eid=218。

7

植鉄の旅,資料檢索日期:2017 年 2 月 10 日,網址:http://liondog.jugem.jp/?。

051


052

8卷 | 第2期

圖 8 1935 年西子灣伊藤旅館 圖 7 1935 年西子灣兒童戲水池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市柴山西子灣文化 說明:原址可能是國立中山大學附設幼兒園前的蓮花池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市柴山西子灣文化 協會。 協會。

圖 10 1935 年西子灣浴場沿岸與西子灣棒球場 圖 9 原址現在是國立中山大學研究大樓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市柴山西子灣文化 資料來源: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高雄市柴山西子灣文化 協會。 協會。

參、壽山公園 西子灣隧道開鑿的動機始於大正 12 年(1923)太子殿下訪高雄之際,當時考量其行 程如能從湊町穿越隧道至西子灣,則甚為方便。因此,西子灣隧道之開鑿成為高雄壽山 公園計畫之一部分,多數市民也贊成為了連通道路起見,應將開鑿隧道付之實現。昭和 元年(1926)12 月開始西子灣隧道之設置計畫。據《臺灣日日新報》1926 年 12 月 26 日,


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之歷史沿革初探

〈高雄壽山公園 設置計畫著手 工費七十餘萬圓〉:8 (12 月 26 日)下午一時三十,於西子灣州苗圃,高橋知事及其以下相關者, 共同開會,研究高雄壽山公園設置計畫,依據基本計畫,即本田林學博士之作 圖,工程費七十餘萬圓,25,530 間(1 間= 1.818 公尺)的觀光道路,加上數個 展望所、十多個眺望所,附近一帶設計種植果樹、棒球場、網球場,並且擴張 現在的西子灣海水浴場,增加完善的設備,多數贊成把所通的道路,應以開鑿 隧道付之實現,至於所需經費,尚須研究,到具體實現,尚須相當之時日,當然, 市民們一聽到此計畫,都感到相當興奮。 西子灣隧道開鑿前,曾徵求從總督到軍方的意見,西子灣隧道開鑿計畫經由馬公要 港部回答無異議。據文件「關於高雄港附近道路新設最後通告」中提及:9 於高雄州高雄市從壽山之一角落,穿過隧道和高雄市港町西仔灣方面聯 絡,把道路依下列計畫新設,徵求從總督到軍方的高見,於軍方無異議。本計 畫經由馬公要港部回答無異議,理應沒多久即着手工程開工。計畫如下: 1. 道路起點:高雄市湊町(運河尾附近) 2. 道路終點:高雄市西仔灣 3. 道路長度:177 間 5 分(含隧道長 139 間 , 252.727 公尺) 4. 道路寬度:隧道前後道路寬 30 尺(9.09 公尺),隧道內 21 尺(6.36 公尺) 5. 隧道高:14 尺(4.24 公尺) 6. 隧道內勾配(傾斜;坡度):150 分之 1。 昭和 2 年(1927)7 月,西子灣隧道正在施工,附近之地價為之暴漲,該處將如何 演變,令人矚目。於同地,百事待舉,如運動場、飯店、公共浴室、水族館、各種賣店等, 運動場工程既已進行,一旦完工後,自然美將保存,且令人耳目一新。節錄《臺灣日日 新報》1927 年 7 月 30 日,〈本多博士が激賞した 自然の大公園 高雄壽山の縱橫觀

8

〈高雄壽山公園 設置計畫著手 工費七十餘萬圓〉,《臺灣日日新報》夕刊(1926 年 12 月 26 日),第 3 版。大 正天皇於大正 15 年(1926)12 月 25 日午前 1 時 25 分逝世。

9

防衛省防衛研究所,昭和 2 年,〈密大日記〉,臺参甲第四五號,東京國立公文書館。

053


054

8卷 | 第2期

文件 1 高雄港附近道路新設(西子灣隧道開闢) 資料來源: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密大日記〉,昭和 2 年(1927),臺参甲第四五號, 東京國立公文書館。

(上) 臺灣八景の候補地/壽山の由來〉:10 ……壽山距離都市不遠,如果交通方便,其雄大優美的風景就有價值。壽 山隔著平原,連亙著中央山脈,俯瞰大海,島嶼盡收眼底。在壽山可窺見腳下 的河川池沼、整齊的街道。 壽山和市街非常接近,市民走十多步,就可進入自然翠綠的懷抱。山勢不 大也不小,山中有可愛的猿猴、羌仔等小動物,恰似自然動物園,高雄可以自 豪的是壽山的風景。壽山的設施計畫:從壽山館到港口,依小山脈區劃,連接 洋洋大海,海浪如飛雪般打碎奇岩,富有景趣之西子灣有十多甲平坦之地,現 設有海水浴場,廣為一般民眾所利用,該處涼風不絕,往往比市區氣溫低四或 五度,目前此地與市區之交通聯絡,方便可期。

10 〈本多博士が激賞した 自然の大公園 高雄壽山の縱橫觀(上) 臺灣八景の候補地/壽山の由來〉,《臺灣日日

新報》夕刊(1927 年 7 月 30 日),第 2 版。


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之歷史沿革初探

隧道之挖掘工程正進行著,預定不久可完工,附近之地價為之暴漲,該處 將如何演變,令人矚目。於同時同地,百事待舉,如運動場、飯店、公共浴室、 水族館、各種賣店等,運動場工程既已進行,一旦完工後,自然美將保存,且 令人耳目一新。 昭和 2 年(1927)8 月,在壽山南側設有棒球場、海水浴場等。為了能聯絡上述之地, 計劃從壽山山麓,開鑿隧道得目的,使汽車能自由進出,隧道開鑿工程以 4 萬 5 千圓著 手進行,預定本年內完工,據《臺灣日日新報》1927 年 8 月 24 日,〈なかく大がかりな 壽山公園計畫 素晴しいものが出來上りさう 八景候補地めぐり壽山探勝(3)〉:11 高雄州的設施既有壽山環狀之聯外汽車道路,計劃新設高爾夫球場、登山 汽車道路。在壽山南側設有棒球場、海水浴場等。為了能聯絡上述之地,計劃 從壽山山麓,穿過隧道,汽車能自由進出,隧道開鑿工程以 4 萬 5 千圓著手進行, 預定本年內完工。其他壽山山腰村落的民有地、官有地上,計劃種植各種熱帶 果樹。計劃新設汽車道路約需 35 萬圓,新計畫全部需 100 萬圓,如此設計完成 之後,壽山將成為臺灣之自然公園。 昭和 2 年(1927)9 月 13 日,西子灣隧道已開通,內部工程還在進行中,進行頗為 順利,預定昭和 2 年(1927)內可成為一般交通。節錄《臺灣日日新報》1927 年 9 月 13 日,〈八景其の五高雄壽山 四面曠望全く人寰をはなれ 南國風景の粹を披く自然の 大觀に人工の妙を彩る 一大遊覽の園〉:12 ……因為壽山的風景之美值得提倡,高雄州投入約 100 萬圓,計劃把全山 做成一大公園,計畫之要點是首先開設山裾環狀一周的汽車道路,汽車能自由 上下,進一步在山腰之平地砍伐 20 萬坪之相思樹林,做為高爾夫球場、網球場、 休憩處所等,並設計與高雄市之間的汽車道路,使壽山成為山上都市。

11 〈なかく大がかりな 壽山公園計畫 素晴しいものが出來上りさう 八景候補地めぐり壽山探勝(3)〉,《臺灣日

日新報》(1927 年 8 月 24 日),第 5 版。 12 〈八景其の五高雄壽山 四面曠望全く人寰をはなれ 南國風景の粹を披く 自然の大觀に人工の妙を彩る 一大遊

覽の園〉,《臺灣日日新報》(1927 年 9 月 13 日),第 4 版。

055


056

8卷 | 第2期

大正 12 年,太子殿下訪高雄之際,其行程受阻之處,如從湊町在壽山,穿 過隧道,計劃設立海水浴村、棒球場等,山林地帶成立羌、猴、山貓等的自然 公園,兩突角的鞍部則設立游泳池,同座山的其他部分,尚有清帝國時期臺灣 南部要塞,為了防備,曾使用石窟建築砲臺之遺跡和彈藥庫。 在山腰太子殿下曾住過之壽山計劃成為永久保存紀念館,高雄州的計畫是 合併懷念古代之遺跡和期盼新的運動場,的確是一大遊覽勝地,而且是臺灣之 一大公園,不用懷疑其一定是誘人之目的地。 昭和 2 年(1927)9 月 13 日,西子灣隧道已開通,目前內部工程進行中,進行頗為 順利,預定年內可成為一般交通。據《臺灣日日新報》1927 年 9 月 20 日,〈壽山公園 施行著著進行〉:13 最近計劃中之臺灣八景,高雄壽山大公園,西子灣隧道已開通,目前內部 工程進行中,進行頗為順利,預定本年內可成為一般交通,同時市營海水浴場、 棒球場也大略完工,預定本年內可完成,排水路架橋、渠道等工程進行中,汽 車欲駛至壽山館下車,由此觀之,再經過一年,即可耳目一新。 西子灣隧道進行施工中,昭和 3 年(1928)6 月,本多靜六、關口鍈太郎於《高雄 州時報》的〈高雄州壽山公園計畫(三)〉中敘述:14 若壽山公園計畫完成,從貴賓館方面看到公路之開設,而且開鑿隧道能延 長打狗學校旁的道路,如此街道之交通非常方便,此附近一帶山麓變成住宅地、 別墅地或是可以成為市民散步、修身養性的好地方。今暫且將此平坦之地自由 地計畫、加入設施,其大概之情形揭示如下:擴張現在之苗圃,成為植物園式, 其旁設花園、遊樂園。沿著海岸到海水浴場,種植赤榕、榕樹、木麻黃等,此 類能在海岸成長之樹種,而行成防風林帶。苗圃是做為公園、街道兩旁行道樹 栽培樹苗之處,同時嘗試栽培觀賞用樹木。花園是實用兼裝飾的花卉、果樹等

13 〈壽山公園 施行著著進行〉,《臺灣日日新報》(1927 年 9 月 20 日),第 4 版。 14 本多靜六、關口鍈太郎,〈高雄州壽山公園計畫(三)〉,《高雄州時報》,1(1928),頁 20。


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之歷史沿革初探

之栽培。遊樂園是兒童、青年、其他一般市民之遊樂運動場,設置鞦韆、溜滑梯、 玩沙場、遊動圓木、網球場、角力場等。上述各處存在於廣闊之空地,並種植 綠蔭。苗圃、花園、遊樂園之間,種植適合海岸生長的椰子樹。 西子灣隧道能延長到打狗小學校(今鼓山國小)旁的道路,如此街道之交通非常方 便,此附近一帶山麓變成住宅地、別墅地或是可以成為市民散步、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將此平坦之地計畫各種設施,如植物園、兒童遊樂園、運動場,設置鞦韆、溜滑梯、玩 沙場、網球場、角力場等。 西子灣隧道之開鑿,據文獻記載為昭和 2 年(1927),由海野三次郎負責建造,事 實上早在 1916 年,51 歲的海野三次郎已退休,將事業交棒給長子海野利作。並於昭和 3 年(1928)10 月完工,由當時高雄州知事太田吾一命名為壽山洞。乃是高雄州廳建置壽 山公園的規劃設施之一,亦為便捷哈瑪星市區與壽海水浴場所闢建。

肆、海野三次郎與海野利作 根據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6 年委託國立高雄大學的「高雄市 歷史建築西子灣隧道及其防空設施修復及再利用計畫」報告書中, 偕同主持人楊玉姿教授曾對負責建造西子灣隧道的日人海野父子有 進一步之考證,有許多以往未揭露之史料,在瞭解西子灣隧道之歷 史沿革過程中,是值得一書的。本節參考並節錄部分內容。 海野三次郎(圖 11)生於慶應 2 年(1866),靜岡縣。海野 三次郎之父在日本經營濱名湖附近之茶葉、漆器、竹細工,此些 乃靜岡的名產。海野三次郎年幼時,父母以嚴格的方式養育,海 野三次郎對刀劍、弓術感到興趣,從 20 歲起,學習弓道的日置流 雪荷派,明治 28 年(1895)以軍人身分渡臺(30 歲),俟臺灣情 況安定下來之後退伍,回日本。明治 33 年(1900)第二次渡臺,15

15 內藤素生編,《南國之人士》(臺北:臺灣人物社,1922),頁 338。

圖 11 海野三次郎 資 料 來 源:〈 寫 眞 は 當 主 海 野 氏 〉,《 臺 灣 日 日 新 報》(1927 年 1 月 1 日), 第 31 版。

057


058

8卷 | 第2期

進入久米組(建設公司)工作。明治 36 年(1903) 1 月移居高雄山下町 16(另一說明治 39 年,41 歲移居高雄)17,明治 36 年(1903)1 月海野三次郎創業 18(另一說明治 40 年 成立海野組)19,海野三次郎的建設公司稱作海野組(鼓山二路與北斗街口山腳下),從 事石灰製造及土木包工業,對各種工程,都能發揮非凡的手腕,於是獲得大量的信用與 堅固的市場地盤,後來更擔任土木建築包工業組合副組合長,當時為了在地人之發展, 可說是貢獻極大心力。大正 5 年(1916)海野三次郎(51 歲)引退,交棒給其子海野利作。 1940 年代海野組更蓬勃發展,在高雄港都,海野組可說是一流的土木建築包工業,也是 高雄數一數二的建設公司,與中村組齊名,逐年都有傲人之業績。繼承事業的海野利作 有聰明敏銳的頭腦與卓越的手腕,且又富有明理開朗的俠義精神。海野利作與諸官廳、 各公司等顧客,都結有好人緣,海野利作成為土木建築包工業組合的幹部,為了業界之 發展,其盡最大之力,擔任高雄消防組副組長、高雄劇場株式會社監察役等要職,且以 三頭六臂展現其活力。20 壽山因有豐富之硓𥑮石資源,因而自古即有採石燒灰者。高雄新法燒灰的鼻祖為海 野三次郎,以壽山石灰岩所燒製之石灰起家,石灰為當時蓋房子的重要建材。海野三次 郎是土木建築之包商,兼任消防隊副隊長。海野組以燒石灰起家後,承包縱貫鐵路敷碎 石工程,其小開名銀藏,一般人稱他「銀桑」,海野三次郎父子俱能講一口流利的臺灣話, 在官界相當吃得開。當時工資低廉,工頭日薪 1 圓,工人 8 角。海野三次郎曾親自拜訪 鹽埕胡知頭,請他擔任工頭,做了不久,胡知頭認為工頭收入雖固定,但難以出人頭地, 即辭去工頭,改做海野組的特約經銷商,承銷海野生產的石灰,21 經銷 10 噸黑臺(鐵路 貨車)的石灰,價款 100 圓,胡知頭可抽佣金 5 圓,但須墊付價款,因為海野三次郎不 准賒帳,胡知頭父親傾囊相助而應付過去。蔡胡 22 也以海野組的苦力頭崛起,從事縱貫鐵

16 中山馨、片山清夫,〈今は亡き高雄建設の功勞者〉,《躍進高雄の全貌》(高雄:片山清夫,1940),頁 368-

369。 17 〈寫眞は當主海野參次郎氏〉,《臺灣日日新報》(1927 年 1 月 1 日),第 31 版。 18 中山馨、片山清夫,〈今は亡き高雄建設の功勞者〉,《躍進高雄の全貌》,頁 368-369。 19 〈寫眞は當主海野參次郎氏〉,《臺灣日日新報》(1927 年 1 月 1 日),第 31 版。 20 中山馨、片山清夫, 〈消防組〉, 《躍進高雄の全貌》,頁 251。中山馨、片山清夫, 〈土木建築界〉, 《躍進高雄の全貌》,

頁 259-260。 21 臺灣新民報社編,《臺灣人士鑑》(臺北市:臺灣新民報,1937),頁 59。 22 《高雄市報》第三百四十八號,明治 32 年(1899)4 月 7 日。


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之歷史沿革初探

路碎石工程的採運,大賺一筆,在新大港購置田業十餘甲。 海野三次郎熱心公益,大正 5 年(1916)1 月 28 日,臺灣總督府曾下賜木杯及褒狀 給海野三次郎。23 同年(1916)9 月,關於打狗市區改正,其領導打狗町民請願改修山下 町道路、市區改正,據《臺灣日日新報》1916 年 9 月 11 日,〈打狗居民請願 市區改 正及其他〉:24 打狗商工會及打狗內地人(日本人)組合 7 日晚上在打狗公館召開聯合評 議員會議,先協議海野三次郎氏及其他 28 名,請願山下町道路改修,及地方居 民之建議,市區改正速成二件,此建議案,決定由商工會及內地人組合另外提 出補足文書給當局,而且辨天町市場改築之件,決定建議於臺南廳,這樣的課 題,又臺銀打狗分行的移轉、登記所新設之件,決定協議之後,提出請願書。 當晚商工會及內地人組合決定將藏書全部贈送給打狗文庫,然後散會。 大正 5 年(1916)10 月,打狗消防副組頭海野三次郎由於個人規劃,辭去消防副組 頭。據《臺灣日日新報》1916 年 10 月 4 日,〈地方近事 打狗 消防副組頭〉:25 打狗消防副組頭海野三次郎此次由於個人之規劃,今辭消防副組頭,其日 後之工作,尚未決定去處。 大正 5 年(1916)12 月,海野三次郎為打狗弓術會發展而努力,據《臺灣日日新報》 1916 年 12 月 16 日,〈地方近事 打狗 打狗弓術會發展〉:26 大日本弓術會打狗支部設置以來,推選鐸木直之助為支部長,從臺南招聘 酒井師範,鐸木直之助此次由於個人之規劃,今辭支部長,把本田支廳長推選 為支部長,同時廣募會員,而且可請求官衙長、其他有力人士之支援,目前山 本音吉崖、本田熊吉、海野三次郎等專心奔走中,陸續有人申請入會,已可能

23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府報》(大正 5 年 1 月 28 日),件名:木杯及褒狀下賜,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

0071020936a002。 24 〈打狗居民請願 市區改正及其他〉,《臺灣日日新報》(1916 年 9 月 11 日),第 4 版。 25 〈地方近事 打狗 消防副組頭〉,《臺灣日日新報》(1916 年 10 月 4 日),第 3 版。 26 〈地方近事 打狗 打狗弓術會發展〉,《臺灣日日新報》(1916 年 12 月 16 日),第 3 版。

059


060

8卷 | 第2期

接近百名,會費一個月 30 錢以上,17 日弓術納會將再湊町矢場舉辦。 大正 7 年(1918)3 月,海野三次郎為打狗大相撲發展而努力,據《臺灣日日新報》 1918 年 3 月 19 日,〈打狗の大相撲 初日は月末か〉:27 打狗合併大相撲預定 2 日舉行,在打狗支廳後面的空地,包含化妝房間, 約 400 坪,有大規模的表演場地,主辦人是消防組長,且地方上有人望的東本, 監護人是被稱為相撲狂的木村常次郞、竹中八十吉、海野參次郞、小林小太郞、 大川重吉、編井平次郞、本田熊吉、中井與平等人。監護人要負責招待劵之分 發、承擔祝賀之儀式等,眾人都努力從事,所以人氣旺盛已形成。 大正 15 年(1926)4 月,海野三次郎為慶祝滿 60 歲(還曆,六十甲子),而舉辦 弓道大會,招待全國的弓術家。其對事物熱心,勤勉持家。後來成為受人尊敬之元老。 據《臺灣日日新報》1926 年 4 月 26 日,〈海野氏還曆祝 弓道大會〉:28 25 日上午九時,發表高雄市山下町海野三次郎持有日置流雪荷派老師執 照,29 以及慶祝滿 60 歲之弓道大會,在高雄俱樂部舉辦。在射箭場之入口處, 懸掛有慶祝滿 60 歲之弓道大會匾額。射箭場之設備等都盡善盡美,從臺中以南 參加者約百餘人,首先由主人致意,其次有修祓祈福之儀式,大泉老師戴有烏 帽子,在神前舉行儀式。滿場莊嚴的氣氛,有單獨禮射、一般禮射,賀宴移到 席位上,大泉老師、鐸木直之助之祝詞。餘興節目下午一時開始,有金色靶子、 日本酒、折紙、土器、30 花射割 31 等競賽,在傍晚時散會。 昭和 10 年(1935)8 月 14 日,始政 40 週年當日,臺灣總督府表揚海野三次郎等在 臺居住 40 年以上(明治 29 年末迄渡臺)且有功者。32 昭和 13 年(1938)12 月 13 日,

27 〈打狗の大相撲 初日は月末か〉,《臺灣日日新報》(1918 年 3 月 19 日),第 7 版。 28 〈海野氏還曆祝 弓道大會〉,《臺灣日日新報》(1926 年 4 月 26 日),第 3 版。 29 弓道的流派。 30 素燒陶瓷器。 31 弓道表演,所用弓箭比人還高,為一細竹片鞣製而成。 32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府報》(昭和 10 年 8 月 14 日),件名:40 年以上在臺者(明治 29 年末迄渡臺),國史

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71032466a007。內容:始政 40 週年當日表揚在臺居住有功者之名單。


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之歷史沿革初探

因海野三次郎等人捐獻私人財產作為公益之用,故臺灣總督府賜給褒狀。33 昭和 14 年 (1939)7 月,港都長老海野三次郎因身患重症,療養無效果,且藥石罔效,而與世長辭, 享年 74 歲,此乃高雄市之一大損失,海野三次郎可說是土木建築業者及弓道家。34

伍、哈瑪星市街的變化 大正 13 年(1924),據《臺灣鐵道旅行案內》,高雄市的旅館僅有吾棲館(湊町)、 春田(新濱町)、神戶館(新濱町)及益城館(新濱町),旅館費一天 2 圓至 5 圓,餐 費一天 1 圓至 2 圓 50 錢。35 當時公學校新任教師月薪約 48 圓,旅館費與餐費相對可說是 高消費額。據昭和 2 年(1927)《臺灣鐵道旅行案內》,高雄市的旅館內容與大正 13 年 (1924)《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相同。36 據昭和 5 年(1930)《臺灣鐵道旅行案內》,高 雄市的旅館只多了一間太田旅館(新濱町),旅館費一天 3 圓至 5 圓,餐費一天 1 圓 50 錢至 2 圓 50 錢。37 據昭和 7 年(1932)《臺灣鐵道旅行案內》,高雄市的旅館有吾棲館(湊 町)、春田(新濱町)、神戶館(新濱町)、益城館(新濱町)、太田旅館(新濱町)、 臨海旅館(壽町),旅館費一天 3 圓至 5 圓,餐費一天 1 圓至 2 圓 50 錢。 昭和 3 年(1928)10 月壽山洞完工,民眾到西子灣更是便捷。遊客增多,旅館隨之 蓬勃發展。臨海旅館位於高雄西子灣海濱,西子灣是南臺灣風景最優美之勝地,也是港 都一流之旅館,昭和 6 年(1931)開幕,由清島軍藏所經營,其多年在教育界,從事提 攜教育英才之事業,其賢內助指揮監督管理旅館之一切事務,並訓練第一線的女服務員 接待客人的禮儀與教養,臨海旅館設施完備、服務至上高格調的旅館。臨海旅館以軍部 為首,來高雄的顯貴紳士幾乎都是投宿此旅館。38 投宿一夜的費用為 3 圓至 5 圓。39 東京

33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府報》(昭和 13 年 12 月 13 日),件名:褒狀下賜,典藏號:0071033456a003,國史

館臺灣文獻館。內容:因今田藏助等人捐獻私人財產作為公益之用,故賜給褒狀。 34 中山馨、片山清夫,〈今は亡き高雄建設の功勞者〉,《躍進高雄の全貌》(高雄:片山清夫,1940),頁 368-369。 35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編,《臺灣鐵道旅行案內》(大正 13 年版)(臺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1924),頁 168。 36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編,《臺灣鐵道旅行案內》(昭和 2 年版)(臺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1927),頁 176。 37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編,《臺灣鐵道旅行案內》(昭和 5 年版)(臺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1930),頁 190。 38 中山馨、片山清夫,《躍進高雄の全貌》,頁 308。 39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編,《臺灣鐵道旅行案內》(昭和 7 年版)(臺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1932),頁 194。

061


062

8卷 | 第2期

交通社〈高雄市職業別明細圖〉出版於昭和 4 年(1929),臨海旅館是在昭和 6 年(1931) 開幕,因此〈高雄市職業別明細圖〉未刊載臨海旅館。 據昭和 4 年(1929)出版的〈高雄市職業別明細圖〉,地圖上有壽山洞(トンネル、 tunnel)高雄市營運動場(グラウンド、ground)、高雄市營海水浴場、共榮自動車 40 車庫、 高木商行藤製工場(廠)與濱乃家、早崎、西子灣、千鳥、櫻花早崎啤酒屋(ビヤホ-ル) 等五家餐廳,還有井上知博的宅邸。41 臺南三井物產株式會社於昭和 4 年(1929)至新濱 町設立高雄支店,首任支店長為井上知博,主要從事近海郵船之代理。由此可見,42 昭和 3 年(1928)西子灣隧道完工後,不僅成就了西子灣交通之便利,連帶也促進了哈瑪星 商工之榮景。 昭和 13 年(1938),臺灣軍司令部決定在臺灣各地實施徵兵身體檢查,高雄州的徵 兵身體檢查場設在壽海水浴場,身體檢查時間是昭和 13 年(1938)5 月 11 日至 5 月 14 日。 來自高雄州的屏東、岡山、鳳山、潮州、東港、旗山、恆春等地,可自高雄驛步行經西 子灣隧道至壽海水浴場,進行徵兵身體檢查,亦拜西子灣隧道便捷之利。

陸、戰後的西子灣隧道 民國 38 年(1949)1 月 10 日臺灣省政府給省交通處之公函:「高雄港危險品專用 碼頭修造一案,電請核備。」43 同年 9 月 29 日臺灣省政府省交通處指示鐵路局、高雄港 務局,經詳勘地勢,高雄港危險品專用碼頭,擬改在西子灣興建,其優點為增建極短之 交通線,即可與現有之鐵路系統聯絡,可經壽山隧洞,以達老火車站(即高雄港站), 長約 1.8 公里。因縱貫鐵路的火車頭較大,無法通過壽山隧洞,所以使用較小之火車引擎, 即可通行。此線原本為汽車路,將來鐵路鋪設後,仍應可行駛汽車,高雄港務局剋日赴

40 1937 年日籍人士伊木十郎獨資成立的「共榮自動車株式會社」,主要運輸路線為哈瑪星、鹽埕、旗後。1942 年,高

雄州市役所將共榮自動車株式會社收歸公營,並成立「交通科」專營公共車船業務。 41 木谷佐一,〈高雄市職業別明細圖〉(東京:東京交通社,1929)。 42 〈 今 昔 對 照 之 ─ ─ 高 雄 新 濱 通 〉,《 鞠 園 》 文 史 與 集 郵 論 壇。 網 址:http://www.5819375.idv.tw/phpbb3/viewtopic.

php?f=5&t=6240&p=162477。 43 臺灣省級機關檔案,〈高雄港危險品專用碼頭改建在西子灣〉(1949 年 1 月 10 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

0044222008077004。


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之歷史沿革初探

該壽山隧洞查勘,高雄港務局所簽呈鋪設鐵路及用小火車引擎牽拖列車。臺灣省政府省 交通處如下:44 一、據高雄港務局局長白雨生簽呈:高雄港危險品專用碼頭,經詳勘地勢, 擬改在西子灣興建,其優點為增建極短之交通線,即可與現有之鐵路系統聯絡 至鐵路線,可經壽山隧洞,以達老火車站,長約 1.8 公里。壽山隧洞……規定 中之火車洞孔約低 15 公分,但為使用較小之火車引擎,斷面不必加大,即可通 行。此線原本為汽車路,將來鐵路鋪設後,仍應可行駛汽車,……二、茲附藍 圖 3 份,即希轉飭高雄段會同高雄港務局剋日赴該壽山隧洞查勘,高雄港務局 所呈鋪設鐵路及用小火車引擎牽拖列車辦法,擬具意見,報核憑轉。三、藍圖 3 份用畢,務仍繳還。 民國 38 年(1949)12 月 31 日臺灣省政府交通處以速件給省政府與高雄港務局之公 函,核准先向臺灣銀行借款新臺幣 200 萬元,45 修造危險品軍用碼頭,內容如下:46 1. 關於高雄港危險品專用碼頭修造一案,電請核備。 2. 軍用碼頭修造辦法乙案,核准先向臺灣銀行借款新臺幣 200 萬元。 3. 檢呈原圖一份。 高雄西子灣裝卸危險品專用碼頭原定民國 39 年(1950)4 月完工,但因高雄要塞司 令部提出安全與保密問題,因此又拖延兩個月,臺灣省政府核發西子灣裝卸危險品專用 碼頭鐵路支線工程款新臺幣 925,343 元。47 日治時期為方便交通而興建的西子灣隧道,卻 在二次大戰後,因高雄港危險品專用碼頭改建在西子灣,而轉為配合軍事需求之設施。

44 臺灣省級機關檔案,〈高雄港危險品專用碼頭改在西子灣興建〉(1949 年 9 月 29 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

0044222008077002。 45 民國 40 年一位小學老師每個月的薪水大約是臺幣 250 元。 46 臺灣省級機關檔案,〈裝卸危險品專用碼頭改在西子灣興建〉(1949 年 12 月 31 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

0044222008077003。 47 臺灣省級機關檔案,〈高雄西子灣軍用危險碼頭鐵路支線修築工程款乙案〉(1950 年 4 月 18 日),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典藏號:0044222008077005。

063


064

8卷 | 第2期

柒、防空設施歷史沿革 民國 104 年(2015)8 月在西子灣隧道的另一側,增列了一塊堡壘的說明牌(圖 12)。根據高雄市民王玉和先生口述歷史,昭和 19 年(1944)5 月,日本海軍軍需部, 將旗津兵器庫的兵器,及補給軍艦的物資,搬遷至西子灣隧道內,說明西子灣隧道旁的 一小部分防空壕(長 9.5 公尺),為昭和 19 年(1944)5 月以前建造的,部分用途在存 放兵器及糧食。從已公開的防空壕內部照片,可推論防空壕群,也作為戰時指揮所及避 難用途。由於高雄警備府的工程單位是施設部,因此推論壽山洞旁的二戰時期防空壕群, 應是高雄警備府施設部於昭和 19 年(1944)5 月 26 日竣工,之後再交由軍需部使用。 日治時期西子灣隧道(壽山洞)的開發,原以休閒遊憩及交通為主,直到昭和 19 年 (1944)在二戰期間,即轉作為日本海軍軍需部的兵器倉庫;壽山之所以被高雄警備府 施設部開發防空設施,因其地理形勢近旗津、高雄港,一旦空襲或登陸戰發生時,作為 戰時指揮所及避難用,乃取其地利之便。

圖 12 堡壘的說明牌 資料來源:國立中山大學,筆者拍攝(2015 年 8 月 15 日)。


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之歷史沿革初探

民國 38 年(1949)至民國 41 年(1952),為確保臺灣本島空防之萬全,層峰即相 當重視各界防空和避難的規劃,實亦以因應該時「反攻大陸」的政策需求。民國 39 年 (1950)4 月時,發生舟山群島駐機遭共軍米格機擊落的事件,臺海空優頓時告急。當 時已復行視事的總統蔣中正遂以手令催辦各項措施;行政院、省政府也通過多項法規, 以求建立官民各界的防空制度。由於物資匱乏,各項防空設計,多以克難辦法進行,於 是在民國 40 年(1951),形成全民的防空運動。包括防空設施增修、人口物資疏散、民 眾組織訓練、乃至各種民防準備,都相繼推動。基層在財政困絀的侷限下,工作開展遲緩; 而倉促就事,又往往因陋就簡、重勞民力。民國 40 年(1951)1 月 5 日,蔣中正手諭參 謀總長周至柔(1898-1986),令重修日軍舊有防空洞: (一)沿海登陸各地點及其各要港附近地區,皆應作兵棋及沙盤演習; (二)臺灣、澎湖沿海岸及其附近山地,以往日軍舊有之地下道及防空洞,應 即加強。並令每軍、每師自行設計及構築空防之計劃呈報。並嚴令其從 速設備,限兩月內完成。一面由國防部分區派員,切實調查其舊有與新 設之防空設備程度,務期臺、澎皆有具體完整之防空設備也。 民國 40 年(1951)2 月底,行政院通過《臺灣省預防空襲疏散人口物資及籌建防空 避難蓄水設備實施辦法》,揭開了民國 40 年(1951)全省防空運動的序幕。該時的省空 防會即針對各縣市防空設施,進行了首次普查。民國 40 年 (1951)3 月 10 日再令「(一) 軍民用防空設備,均須積極加強;(二)民國 40 年(1951 年)5 月校閱時,對機關、部 隊、學校防空,應列為課目之一」。48 關於防空設施之設置,據《高雄港三十年志》說明,高雄港地位重要,係屬作戰攻 擊之主要目標,戰爭一旦開始,即有首遭空襲之可能,因此有關港務局之防空疏散,於 民國 39 年(1950)即著手策劃實施。起初係選定以壽山區為疏散辦公室基地,壽山的地 理形勢,近高雄港、港務局之指揮中心、海陸銜接之便等,如一旦戰爭,由於事前不能

48 李君山,〈蔣中正與遷臺初期之防空規劃 初期之防空規劃(1949-1952)〉,《遷臺初期的蔣中正(1949-1952)》

(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2010),頁 284-299。

065


066

8卷 | 第2期

疏散,為減少空襲傷害,則唯有加強避難設備之一途。但因高雄港區陸地狹窄,周邊缺 乏屏障,且周邊交通交錯頻繁,要進行大量防空工事的構築並非易事,因此,在為達成 空襲期間一律就地避難之準則,即人人均有避難位置、處處均能進入地下作業之要求, 則以增建各項避難設備及拆改抗力過差之舊有防空洞與擴建壽山洞等方式實施之。因此, 在考量一旦戰爭而須疏散下,遂進行闢建相關防空設施。49 又據《高雄港三十年志》:自民國 39 年(1950)至 42 年(1953),避難設備總容 量為 3,093 人,於民國 44 年(1955)完成防空壕 1,000 公尺。其中壽山洞一共擴建三次, 分別為民國 47 年(1958)第一次擴建壽山洞,民國 56 年(1967)第二次擴建壽山洞, 民國 61 年(1972)第三次擴建壽山洞,並且於民國民國 62-63 年(1973-1974)間,進行 壽山二號洞通風改善及裝置防核門等內部設施之加強,為當時避難設備容量與港區作業 員工及流動人口之總數,雖近正比,但其中實際人員駐地與避難設備之容量,仍嫌不足, 故高雄港務局均按照年度,逐步予以加強,其次為便於避難行動及設備之管理,高雄港 務局訂定防空避難計畫、防空避難設備之管理維護實施細則等規定,公布施行。50 高雄港 務局防空疏散概依既定之「高雄港防空疏散計畫」執行,其中規定有關港區作業人員避 難時期,無留置於港區之必要者,分別轉入壽山洞或小港聯合大樓地下室辦公、其他文 物器材、車機則於戰事之前,視需要已轉入地下或做適當之疏開,以減少空襲損失。民 國民國 79-80 年(1990-1991)間,高雄市政府曾經徹底整修西子灣隧道隧道的壽山二號 洞。51 然就日治時期與現在照片對照,西子灣隧道外觀並無太大差異,因此可推估過去三 次的壽山洞之擴建,應該就是本防空設施(圖 13)。

49 張連榮主編,《高雄港三十年志》(高雄:高雄港務局,1975),頁 468。 50 張連榮主編,《高雄港三十年志》,頁 469。 51 高雄港務局,《高雄港志》第二冊(高雄:高雄港務局,1997),頁 857。


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之歷史沿革初探

圖 13 西子灣隧道防空設施擴建順序圖 資料來源:「高雄市歷史建築西子灣隧道及其防空設施修復及再利用計畫」(高雄:國立高雄大學, 2016)

捌、結論 日治時期為了便捷西子灣聯外的功能,發揮其民生育樂之機能,並完備壽山公園之 藍圖,開闢了西子灣隧道,同時也將哈瑪星市街的繁華推向了高峰,也讓高雄市的海岸 線,除了以經濟及軍事為主要目地的建設外,還增添了浴場,運動,及休閒等柔性的內 容,豐富了高雄近代城市建設的元素。 而隨著時代背景的更迭,戰爭的需求使得隧道的功能延伸至防空防護的角色,以西 子灣隧道為主的防空壕建設於焉出現,直到 1970 年代之前,國民政府陸續又開闢更大規 模的防空設施,又將西子灣隧道及周邊地區推入了另一種與高雄市隔離的角色,除去後 來西子灣國立中山大學的設立,雖然哈瑪星及壽山周邊的都市持續的發展,高密度的住 商混合和開發不斷的更迭,但對於高雄市民而言,隧道及更不為人知的防空設施,卻成 了一個模糊的都市空間語言。

067


068

8卷 | 第2期

在歷史層面上,西子灣隧道是連貫西子灣及哈瑪星之間的動線通道,亦有加速西子 灣周邊發展的催化功能,同時也曾具有軍事之價值;而防空設施的闢建更是見證日治末 期與戰後臺灣兩岸局勢的變遷,因此,西子灣隧道及其防空設施構成了西子灣一帶由日 治時期至近期一段完整的歷史場域論述。而在建築層面,西子灣隧道充分的展現了日治 時期隧道工程的施工及技術;而防空設施無論是規模還是內部錯綜複雜的通道與設備, 都是目前國內極為少見的大型防空避難設施,綜上,都是具備有指定為文化資產的價值。 近年來,高雄市不論在面對舊港區的轉型,或是以再現歷史現場的角度,重新梳理 城市的發展文脈時,西子灣隧道與防空設施的相關研究,的確有助於讓人們再一次瞭解 它的歷史背景與時代角色,本文試圖從早期西子灣浴場的開闢動機,到串連壽山公園計 畫,海野組的人物事蹟,到冷戰時期的特殊需求與市街興衰,期待能填補這一塊都市空 間與歷史的拼圖。

表 1 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大事紀 52 年代

大事紀

1903

海野三次郎成立海野組(明治 40 年,1907)。52

1916

西子灣設立海水浴場。 51 歲的海野三次郎從土木包工業退休,為打狗弓術會發展而努力。

1920

打狗改名為高雄。

1921

打狗山更名為高雄山。

1923

貴賓館命名為壽山館,高雄山改名為壽山,西子灣海水浴場改稱壽海水浴場。本多靜六博士為高 雄壽山公園之設計與選擇樹種。

1924

高雄郡升格為高雄市,9 月本多靜六博士已完成高雄壽山公園之設計。

1925

開始開闢壽山公園。

1926

勘查高雄壽山的平臺為高爾夫球場預定地。 4 月海野三次郎為慶祝滿 60 歲(還曆),而舉辦弓道大會。 12 月開始西子灣隧道設置計畫。

52 岩崎潔治,《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1912),頁 498。


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之歷史沿革初探

(續上表)

年代

大事紀

1927

5 月 10 日臺灣軍參謀長渡邊金造提出「關於高雄港附近道路新設最後通告」,由海野三次郎長子 海野利作負責建造西子灣隧道。 7 月西子灣隧道正在施工,附近之地價為之暴漲。 8 月開鑿隧道的目的,使汽車能自由進出,隧道開鑿工程以 4 萬 5 千圓著手進行。 9 月 13 日西子灣隧道已開通,內部工程還在進行中。《臺灣日日新報》以投票方式決定臺灣八景 舉辦票選,壽山為八景之一。

1928

7 月海水浴場休憩所本館、壽山遊園地完工,10 月西子灣隧道完工,高雄州知事太田吾一命名為 壽山洞。

1929

興建高雄防砂堤(西子灣防砂堤)。

1930

3 月 10 日高雄壽山遊覽乘合自動車(汽車)會社開始營運。

1931

7 月決定在高雄壽山開設高爾夫球場。

1934

1 月 8 日高雄高爾夫俱樂部動工,4 月 30 日竣工。 10 月高雄壽山高爾夫球竣工。

1935

壽海水浴場增建高雄觀光館,博覽會結束,觀光館轉為高雄市營西子灣溫浴場。 西子灣兒童戲水池完工。

1937

高爾夫球場俱樂部就成為要塞司令部之辦公室。

1938

5 月 11 日至 5 月 14 日高雄州的徵兵身體檢查場設在壽海水浴場。 12 月 13 日,因海野三次郎等人捐獻私人財產作為公益之用,故臺灣總督府賜給褒狀。

1939

7 月港都長老海野三次郎因身患重症,而與世長辭,享年 74 歲。

1949

1 月 10 日臺灣省政府給省交通處之公函,「高雄港危險品專用碼頭修造一案,電請核備。」 9 月 29 日臺灣省政府省交通處指示鐵路局、高雄港務局,經詳勘地勢,高雄港危險品專用碼頭, 擬改在西子灣興建。 12 月 31 日臺灣省政府交通處以速件給省政府與高雄港務局之公函,核准先向臺灣銀行借款新臺 幣 200 萬元,修造危險品軍用碼頭。壽山高爾夫球俱樂部曾供張學良居住至 1955 年。

1950

西子灣裝卸危險品專用碼頭原定民國 39 年(1950)4 月完工,後又拖延兩個月。 臺灣省政府核發西子灣裝卸危險品專用碼頭鐵路支線工程款計新臺幣 925,343 元。 著手策畫實施,選定以壽山區為疏散辦公室基地。

1952

5 月壽山適當地點開鑿坑洞式防空洞,並整修日治時期原有山洞。 6 月趕築防空洞,在某山山麓巨型穿山隧道一大一小。 9 月某山大型防空洞第一大洞即將完成,第二大洞月初開工。

1953

4 月某處山下開鑿防空洞已告竣,另行裝設通風機房。

1956

1 月壽山防空洞龜裂。

1958

擴建西子灣隧道(據《高雄港三十年志》的時間)。

1961

壽山另闢山洞一處,較原山洞寬大一倍,作為管制中心。

069


070

8卷 | 第2期

(續上表)

年代

大事紀

1963

壽山大隧道整修工程竣工,通風照明設備更為完善。

1967

第二次擴建西子灣隧道(據《高雄港三十年志》的時間)。

1972

第三次擴建西子灣隧道(據《高雄港三十年志》的時間)。

1974

壽山二號洞通風改善及防核門設置(據《高雄港三十年志》的時間)。

1975

政府重新開發西子灣風景區,陸續完成蔣介石行館、海濱公園、動物園等。

1980

西子灣設置國立中山大學。

1989

防空設施進行壁體損壞修補、部分設施拆除、通風設施更新及電信設備更新。

1990

高雄市政府曾整修西子灣隧道的壽山二號洞。

1991

高雄市政府曾整修西子灣隧道的壽山二號洞。

1992

防空設施進行壁體損壞補強、拱結構胚損補強、導水板設置、通風設施更新及電信設備更新。

2004

「西子灣隧道及其防空設施」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2008

7 月,中山大學於「隧道原有設施與行政大樓前廣場所環境景觀改善工程」拆除原隧道口山水牌 樓,並增設兩側弧形裝飾及花臺座椅,並將原本的透水磚鋪面改為洗石子鋪面。

2010

9 月,中山大學於「臨海二路校門景觀改善工程」於廣場於靠兩側民宅設置仿木格柵帷幕及三角 雨遮。

2012

3 月,臺灣港務公司成立後,高雄港務局改制為臺灣港務公司高雄港務分公司,防空設施改由航 港局接管。


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之歷史沿革初探

參考書目/ 一、專書 王瑛曾(1958),《重修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 146 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中山馨、片山淸夫(1940),《躍進高雄の全貌》。高雄:片山清夫。 內藤素生(1922),《南國之人士》。臺北:臺灣人物社。 李君山(2010),〈蔣中正與遷臺初期之防空規劃 初期之防空規劃(1949-1952)〉,《遷臺 初期的蔣中正(1949-1952)》。臺北: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岩崎潔治編(1912),《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臺灣雜誌社。 高雄港務局(1997),《高雄港志第二冊》。高雄:高雄港務局。 張連榮主編(1975),《高雄港三十年志》。高雄:高雄港務局。 臺灣新民報社編(1937),《臺灣人士鑑》。臺北市:臺灣新民報。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編(1924),《臺灣鐵道旅行案內》(大正 13 年版)。臺北:臺灣總 督府鐵道部。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編(1927),《臺灣鐵道旅行案內》(昭和 2 年版)。臺北:臺灣總督 府鐵道部。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編(1930),《臺灣鐵道旅行案內》(昭和 5 年版)。臺北:臺灣總督 府鐵道部。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編(1932),《臺灣鐵道旅行案內》(昭和 7 年版)。臺北:臺灣總督 府鐵道部。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編(1934),《臺灣鐵道旅行案內》(昭和 9 年版)。臺北:臺灣總督 府鐵道部。

二、論文(期刊/學位) 本多靜六、關口鍈太郎 (1928),〈高雄州壽山公園計畫(三)〉,《高雄州時報》,1,頁 15-25。 蔡佩蓉(2012),〈壽山,誰的臺灣意象?日治時期公共空間的文化意涵之研究〉。臺北: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報紙、會刊 〈なかく大がかりな 壽山公園計畫 素晴しいものが出來上りさう 八景候補地めぐり壽山探

071


072

8卷 | 第2期

勝(3)〉(1927 年 8 月 24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5 版。 〈八景其の五高雄壽山 四面曠望全く人寰をはなれ 南國風景の粹を披く 自然の大觀に人工 の妙を彩る 一大遊覽の園〉(1927 年 9 月 13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4 版。 〈本多博士が激賞した 自然の大公園 高雄壽山の縱橫觀(上) 臺灣八景の候補地/壽山の 由來〉(1927 年 7 月 30 日),《臺灣日日新報》夕刊,第 2 版。 〈打狗の大相撲 初日は月末か〉(1918 年 3 月 19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7 版。 〈打狗居民請願 市區改正及其他〉(1916 年 9 月 11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4 版。 〈打狗客談(二)〉(1905 年 7 月 29 日),《臺灣日日新報》。 〈地方近事 打狗 消防副組頭〉(1916 年 10 月 4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3 版。 〈地方近事 打狗 打狗弓術會發展〉(1916 年 12 月 16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3 版。 〈海野氏還曆祝 弓道大會〉(1926 年 4 月 26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3 版。 〈寫眞は當主海野三次郎氏〉(1927 年 1 月 1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31 版。 〈高雄壽山公園 設置計畫著手 工費七十餘萬圓〉(1926 年 12 月 26 日),《臺灣日日新報》 夕刊,第 3 版。 〈壽山公園 施行著著進行〉(1927 年 9 月 20 日),《臺灣日日新報》,第 4 版。

四、網路資料 植 鉄 の 旅,〈 高 雄(5)〉。 資 料 檢 索 日 期:2017 年 2 月 10 日, 網 址:http://liondog.jugem. jp/?eid=218。 鞠園文史與集郵論壇,〈今昔對照之──高雄新濱通〉。資料檢索日期:2017 年 2 月 10 日,網址: http://www.5819375.idv.tw/phpbb3/viewtopic.php?f=5&t=6240&p=162477。

五、檔案/網頁文獻 臺灣總督府(1916),《臺灣總督府府報》,件名:木杯及褒狀下賜,典藏號:0071020936a002。 臺灣總督府(1935),《臺灣總督府府報》,件名:40 年以上在臺者(明治 29 年末迄渡臺),典藏號: 0071032466a007。 臺灣總督府(1938),《臺灣總督府府報》,件名:褒狀下賜,典藏號:0071033456a003。 臺灣省級機關檔案(1949),〈高雄港危險品專用碼頭改在西子灣興建〉(1949.09.29),國史 館臺灣文獻館典藏,典藏號:0044222008077002。 臺灣省級機關檔案(1949),〈高雄港危險品專用碼頭改建在西子灣〉(1949.10.26),國史館 臺灣文獻館典藏,典藏號:0044222008077004。


西子灣隧道及防空設施之歷史沿革初探

臺灣省級機關檔案(1949),〈裝卸危險品專用碼頭改在西子灣興建〉(1949.12.31),國史館 臺灣文獻館典藏,典藏號:0044222008077003。 臺 灣 省 級 機 關 檔 案(1950),〈 高 雄 西 子 灣 軍 用 危 險 碼 頭 鐵 路 支 線 修 築 工 程 款 乙 案 〉 (1950.04.18),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典藏號:0044222008077005。

六、其他 年代不詳,〈西子灣全景〉,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登錄號:KH2003.008.150_11。 年代不詳,〈高雄溫浴場〉,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登錄號:KH2011.005.019_3。 年代不詳,〈壽海水浴場〉,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登錄號:KH2015.005.528。 木谷佐一(1929),〈高雄市職業別明細圖〉。東京:東京交通社。 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密大日記》(1927),東京國立公文書館典藏,臺参甲第四五號。 (2016),《高雄市歷史建築西子灣隧道及其防空設施修復及再利用計畫》。高雄:國立高雄大學。

073



清代至現代打狗打水灣水源之研究

清代至現代打狗打水灣水源之研究 撰文/皇輿科技有限公司 廖德宗

摘要 2017 年高雄市政府進行「興濱計畫」之登山街 60 巷歷史場域再造計畫,發現場域 內的山泉水及生意盎然的溼地,在廢棄建築物下方,隱藏日治時期的硓𥑮石排水溝,因 而發現哈瑪星山腰的清代打水灣水源地。此水源從南壽山的山腰流向打狗潟湖,是大航 海時代外國商船進入打狗潟湖取水的地方,故稱打水灣。打水灣在高雄港築港工程中, 已於 1912 年填海造陸,成為今日的哈瑪星聚落。 透過文獻爬梳及居民訪談,發現打水灣是清代時期的地名,水源來自壽山山腰的天 然湧泉,該水源從荷蘭時期一直利用到 1980 年代,水源地位在 1923 年日本裕仁皇太子 住宿之壽山館後方,現地保存良好,泉水湧出數百年,全年不間斷。此水源是清代壽山 的打鼓山營及日治壽山館的水源,在打狗港開發時期也是打狗居民的日常飲水,二戰期 間作為戰備用水,並是戰後登山街 60 巷山城居民的飲用水源。 本文踏查打水灣水源地的現址,敘述昔日水源使用情形,及對高雄港開發的貢獻, 並提出後續保存的建議。

關鍵詞:打水灣、哈瑪星、打狗港

廖德宗,居住於高雄市,從事資訊業,業餘進行人文地理研究。 投稿日期:2018 年 6 月 14 日 接受日期:2018 年 7 月 16 日

075


076

8卷 | 第2期

壹、前言 貳、清代時期的打水灣 參、日治時期的打水灣水源 肆、戰後的登山街 60 巷 伍、打水灣水源地現況 陸、結語

壹、前言 咸豐 4 年(1858)清廷與英法兩國簽訂天津條約,規定臺灣開放淡水及安平港為通 商口岸,同治 3 年(1864)打狗以安平港附港身分正式開港,成為高雄地區對外的通商 門戶。同治 4 年(1864)英國外交官史溫侯(Robert Swinhoe),受命在打狗成立英國副 領事館,史溫侯向在地人黃清、黃慈取得一塊哨船土地的永久租賃權,位於哨船頭打水 灣(Freshwater Creek)旁。從光緒 4 年(1878)年的補行簽定的土地租約,記載該筆土 地為草埔地,坐落在哨船頭打水灣地方,地段東至溝,西至本家草份,南至海墘,北至 本家草份,四至明白為界;租約並記載英國人取得土地的曲折過程。

圖 1-1 光緒 4 年(1878)鳳山縣哨船頭打水灣土地租約 資料來源:「鳳山廳哨頭街」。臺灣總督府檔案,〈鳳山廳興隆內里哨船頭街土地申告書〉 (1901),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2689001。


清代至現代打狗打水灣水源之研究

當時那塊土地面對著打狗潟湖,取水無虞,史溫侯原規劃作為興建英國領事館用地, 但受到當時上級主管否決,不久成為外國人墓園,該水源仍為商船取用。光緒 9 年(1883) 壽山設立打鼓山營,光緒 14 年(1888)大坪頂砲臺完工,軍事古道從水源地經過。到了 日治時期,日本人發現該水源的可貴,在水源地下方興建招待日本皇室的貴賓館,也作 為興建高雄港工程的水源,及哈瑪星居民的用水;二戰期間也作為戰備用水。戰後成為 登山街 60 巷山城居民的飲用水源近三十年,直到中山大學建校後,山城居民擔心水源受 汙染,改用自來水,於是該水源成為天然山溝的泉水,後來市府在登山街 60 巷興建排水 溝,將湧泉引入排水溝,水溝下方時時傳出流水聲。 2017 年高雄市政府進行「興濱計畫」之登山街 60 巷歷史場域再造計畫,發現場域 內的山泉水及生意盎然的溼地,在廢棄建築物下方,隱藏日治時期的硓𥑮石排水溝,因 而發現哈瑪星山腰的打水灣水源地。透過文獻爬梳及居民訪談,發現打水灣是清代時期 的地名,水源來自壽山山腰的天然湧泉,該水源從荷蘭時期一直利用到 1980 年代,水源 地在壽山館(現為中山大學職務宿舍 B 棟)後方山坡,現地保存良好,泉水已湧出數百 年,全年不間斷。

貳、清代時期的打水灣 一、打水灣的記載 「打水灣」(Freshwater Creek)的名稱,來自清代土地租約及打狗英國領事館的記 載。同治 3 年(1864)英國外交官史溫侯(Robert Swinhoe),受命在打狗成立英國副領 事館,史溫侯當時取得一塊哨船頭土地的永久租賃權,原地主是黃清、黃慈;當時外國 人無法購買臺灣的土地,因而設定永久租賃權。當時英國人繪製出打水灣土地的地形圖, 土地臨靠哨船頭打水灣,南邊面對打狗潟湖(lagoon)。這個打水灣是日治時期日本人 填海造陸的哈瑪星海埔新生地。清代的打水灣是停靠哨船頭的外國商船取用淡水的地方, 由於那個地方的水深較淺,外國商船無法停靠,需用小船前去取水,再接駁到大船上。 當時駐在旗後的英國領事人員,因旗後的飲用水(井水)鹽分過高,也常搭船到打水灣

077


078

8卷 | 第2期

取用淡水。1 據史溫侯記載,此地位於打水 灣旁,當時可聽到水流通過巷道內 排水溝,流向漁港的水聲。多年來, 陸路難以抵達,而且它位於打狗潟 湖北岸非常淺的水域旁邊,即使經 由水路,只能透過吃水較淺的小船, 尤其如竹筏,才能進入。2 同治 10 年(1871)4 月,著名 的英國攝影家約翰 ‧ 湯姆生(John Thomson), 在 馬 雅 各(James Laidlaw Maxwell) 醫 生 帶 領 下, 從廈門乘船至打狗港上岸,留下完

圖 2-1 約翰 ‧ 湯姆生同治 10 年(1871)4 月拍攝的打狗潟湖及打水 灣小溪出海口 說明:照片取景點約是登山街 60 巷中山大學職務宿舍乙棟位置,當 時的外國墓園尚未啟用,淡水來自一條山上流下來的小溪。 資料來源:https://wellcomeimages.org/。

整的打狗港影像紀錄。其中馬雅各 醫生帶湯姆生先生,來到史溫侯幫 英國政府租的土地,拍下打狗潟湖 (Lagoon, Formosa, Taku) 照 片, 記錄打水灣的山泉小溪及其出海口 的影像,小溪寬度約 2、3 公尺,顯 示當年水量充足,史溫侯才特別記 錄聽到水流通過排水溝至漁港的水 聲。再從光緒 10 年(1884)臺灣打 狗進口圖,可見到清代打狗灣潟湖 的地形樣貌,當時已逐步淤積成為

圖 2-2 光緒 10 年(1884)臺灣打狗進口圖 說明:打水灣標示「現聞諸灘又已改變者多,故此圖又難取準也」。 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高雄 市百年歷史地圖〉網站。

淺灘。

1

龔李孟哲,《臺灣第一領事館:洋人、打狗、英國領事館》(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3),頁 31。

2

龔李孟哲,《異鄉 ‧ 家塚:打狗外國墓園的故事》(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6),頁 24。


清代至現代打狗打水灣水源之研究

史溫侯購買打水灣的土地,原先規劃作英國領事館用地,但是史溫侯的長官大英駐 中國公使阿禮國爵士(Sir Rutherford Alcock),於同治 6 年(1867)到打狗視察,認為 打水灣的土地,離哨船頭及旗後聚落過遠,不適合作領事館用地,僅適合作墓地,因而 取消作領事館用地的規畫。 英國領事館初遷打狗時,領事館先設於打狗港內的三葉號(Ternate)船上,後改租 民房於旗後,至光緒 2 年(1876)才決定在哨船頭籌建領事館建物。光緒 3 年(1877)1 月英國人取得哨船頭的兩張租約,原地主是住在哨船頭的盧天送、盧大度兩人,兩塊土 地相鄰,一塊在山丘上方,一塊在山腳下。建築工事由英國工部負責設計監造,光緒 5 年(1879)完工啟用,官邸用地選擇山頂,於打狗港入口西北方居高臨下;而辦公處位 於山下,面對港口與臺灣關緊鄰,方便領事業務與商業貿易,二者以登山古道連結。 打水灣的位置,在荷蘭人的熱蘭遮城日記中,曾記錄荷蘭人的船隻,航向打狗灣岬 的後方,去載水及薪材。3 研判荷蘭人的紀錄與英國人的打水灣記載,是相同位置。

二、大坪頂砲臺選址及用水 《鳳山縣采訪冊》記載,打鼓山營,在大竹里打鼓山大棚頂,縣西 15 里,周里半, 營房 74 間,光緒 9 年(1883)統領張福勝造,光緒 17 年(1891)副將萬國標修,駐副 將一員,兵 500 名。另記載,打狗有 3 座砲臺,大坪頂砲臺位於打鼓山大坪頂,周二里許, 營房 27 間,大砲 4 尊;哨船頭砲臺(雄鎮北門)位於臨港扼要處,周里許,營房 8 間, 大砲 2 尊;旗後砲臺在旗後山嶺,周里半,營房 22 間,大砲 4 尊。 許毓良提出北京國家圖書館保存的清代《鳳山縣地圖》,是光緒 20 年(1894)鳳山 縣軍事防衛地圖,標示因應甲午戰爭,打狗港的防務部署、軍事設施位置、駐紮部隊名稱、 及對外聯絡道路。4 此清代地圖標示大坪山砲臺,由「鎮海前軍左營」鎮守,安裝後膛砲 三尊。砲臺東側有一清代營盤(打鼓山營),由已裁的「鳳旗營前哨」鎮守,並標示從清 代打鼓山營下山,走四里路,可經打狗海關碼頭,到達哨船頭砲臺。大坪山上有一個五百 人駐守的清代營盤,需有一個穩定水源,因此上山的軍事古道,會經過打水灣的水源地。

3

江樹生譯,《熱蘭遮城日記》(第二冊)(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02),頁 169,1643 年 7 月 1 日 voc 記載。

4

許毓良,〈清末打狗礟臺考──以北京國家圖書館典藏《鳳山縣地圖》所做的解讀〉,《高雄文獻》,1(3 / 4)(2011), 頁 116-149。

079


080

8卷 | 第2期

圖 2-3 光緒 20 年(1894)鳳山縣軍事地圖之大坪頂砲臺及軍事古道位置圖 資料來源:〈清末打狗礟臺考──以北京國家圖書館典藏《鳳山縣地圖》所做的解 讀〉,許毓良提供。

光緒 11 年(1885)中法戰爭之後,臺灣巡撫劉銘傳規劃籌建大坪頂砲臺,光緒 12 年(1886)興工修建,光緒 14 年(1888)工程竣工。5 劉銘傳向英商怡和洋行訂購的新 式阿姆斯壯(Armstrong)後膛砲 31 尊,其中 3 尊大砲於光緒 15 年(1889)2 月,以船 運至哨船頭碼頭,清代官兵沿著登山街 60 巷古道,將拆解的阿姆斯壯大砲,搬運上大坪 山,再進行安裝試砲。該平臺現為海軍陸戰隊的「大坪頂營區」,範圍為日治時期壽山 高爾夫球場加上清代大坪頂砲臺基地。6

三、外國人墓園與打水的地方 同治 10 年(1871)5 月,英國代理領事有雅芝(Arthur Roch Hewlett),批准將打 水灣的一部分土地,建造外國人墓園,給打狗的外國人社群作為墓園之用。打狗外國墓 園建造在潟湖北岸的一塊長 144 英呎、寬 81 英呎的土地上,四周為刷成白色的圍牆,上

5

楊玉姿,《高雄開發史》(高雄:高雄市文獻會,2005),頁 111-122。

6

廖德宗,〈清代打狗大坪頂砲台及軍事古道考證〉,《高雄文獻》,5(3)(2015),頁 77-107。


清代至現代打狗打水灣水源之研究

圖 2-4 清代打水灣及外國人墓園 資料來源:By kind permission of The Marguerite Logie Private Collec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確切年代不詳,廖德宗改繪。

方架著鐵欄杆。墓園分三層,每一層皆有階梯及圍牆,整個墓地覆蓋草皮。墓園從同治 10 年(1871)啟用,至光緒 22 年(1896)最後一次葬禮,墓園內共有 39 座墓碑。7 從英國人拍的外國人墓園及小教堂照片,清楚見到西側山坡,有多條山路,可爬上 最上方的大坪山,該照片約是劉銘傳興建大坪頂砲臺年代,打水灣的湧泉地鄰近軍事古 道,可推論古道也是取水道路。小教堂後方,可見從山坡上,有一條地形侵蝕的山溝, 是壽山上方雨水或泉水往下流的山溝,也是外國小船來取水的地方。小教堂前側的潟湖, 就是外國小船取用清水的打水灣。

參、日治時期的打水灣水源 光緒 20 年(1894)中日爆發甲午戰爭,黑旗兵名將劉永福受命來臺灣辦理軍務。光 緒 21 年(1895)2 月,劉成良(劉永福義子)接任打狗砲臺防務。光緒 21 年(1895)4 月,

7

龔李孟哲,《異鄉 ‧ 家塚:打狗外國墓園的故事》,頁 31。

081


082

8卷 | 第2期

圖 3-1 光緒 21 年(1895)6 月打狗港駐兵(清兵)偵查圖 資料來源:〈附記 台湾匪賊征討,第 7 章 上陸地点偵察〉,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アジア歴史資料セ ンター)。

馬關條約中日雙方簽字,劉永福命劉成良率福字軍四營駐守打狗,鎮守 3 座砲臺。而光 緒 21 年(1895)6 月,日軍艦隊已祕密完成打狗港偵查,繪製打狗山的地形及砲臺駐軍 狀況。8

一、日軍發現山路旁的水源地 乙未戰爭(或稱乙未日軍征臺之役),光緒 21 年(1895)10 月 15 日清晨,日軍常 備艦隊的 6 艘戰艦──兵臨打狗港外。當日早上,戰艦砲擊旗後砲臺、哨船頭砲臺、大 坪頂砲臺,黑旗兵無力抵抗,各自撤走;當日下午,日軍陸戰隊,搭小艇從旗後山下攻 占旗後砲臺,再乘小艇從旗後山下,經過打狗港門,登陸西子灣,爬上五、六百公尺山路, 攻入大坪頂砲臺,插上日軍旗幟,宣示占領打狗。9 戰後,日軍砲兵於光緒 21 年(1895)11 月向樺山資紀總督呈報砲臺實況報告,特 別記錄通往大坪頂砲臺的山路旁,發現出水量多的湧泉。10

8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附記 台湾匪賊征討,第 7 章 上陸地点偵察〉。 資料檢索日期:2018 年 3 月 1 日,網址:http://www.jacar.go.jp/。共 13 頁。

9

廖德宗,〈清代打狗大坪頂砲台及軍事古道考證〉,《高雄文獻》,5(3)(2015),頁 77-107。

10 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細亞歷史資料中心(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台湾総督府より打拘及安平砲台実況報告の 件〉,檢索日期:2018 年 3 月 1 日,網址:http://www.jacar.go.jp/。共 18 頁,文件日期為 1896 年 1 月 13 日。


清代至現代打狗打水灣水源之研究

在打狗及旗後,有良好的飲用水。砲台的守備兵在通往丁砲台(大坪頂砲 台)的道路旁,山腰湧出清水,以此清水作為飲用水,此湧水出水量頗多且良好。

二、貴賓館的飲用水源 壽山館原名貴賓館,位於壽山半山腰,標高 54 公尺,最早建於大正 3 年(1905), 由臺灣總督府籌建,為建坪 101 坪的木造平房,作為日本皇室貴賓來訪打狗的住處,故 稱「貴賓館」。11 大正 3 年(1905)打狗地區尚無上水道(自來水),貴賓館的選址,除 了俯瞰打狗港美景外,重要因素為山腰後方的自然湧泉。從早期的貴賓館照片,可見基 地後方的硓𥑮石駁坎,除作擋土牆外,也匯集泉水,成為貴賓館的水源。 大正 12 年(1923)皇太子裕仁親王(即後來的昭和天皇)視察高雄,總督府事先再 增建西棟建物 84 坪,12 及硓𥑮石駁坎上方的涼亭。大正 12 年(1923)4 月 23 日、24 日, 皇太子殿下住宿此處,並與高雄州知事一行人,從登山步道經過涼亭走上打狗山,並到 大坪頂砲臺憑弔古戰場遺跡。從後期壽山館的照片,可見後方的駁坎並無改變,駁坎上 方新建了一個涼亭。

圖 3-2 日治時期的貴賓館及壽山館照片 資料來源:貴賓館由鄭喬維先生提供;壽山館照片來自《高雄州行啟記念寫真帖》。アイデア寫真館,《高雄州行啟記念 寫真帖》(高雄:アイデア寫真館,1924)。

11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高雄壽山館ノ由緒經歷〉(1925),典藏號:00011271003。 12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官有財產臺帳登記ノ件伺(壽山館給水設備)〉(1930),典藏號:00011277007。

083


084

8卷 | 第2期

圖 3-3 壽山館後方山坡的硓 資料來源:廖德宗拍攝。

石駁坎與登山步道旁的涼亭殘跡

此大正 3 年(1905)建造的硓𥑮石駁坎,雖於 1980 年中山大學改建為水泥擋土牆, 其水源地上方,仍可見到日治時期的硓𥑮石駁坎,及壽山館的涼亭殘跡。 大正 1 年(1912)哈瑪星完成填海造陸工程之後,哈瑪星地區住進大批日本人,在 大正 7 年(1918)〈打狗市區計畫變更圖〉上,展現完成填海造陸的哈瑪星街區,鐵路 支線延伸的南邊碼頭區域。登山街 60 巷通往貴賓館之清代古道,標示為「展望道」,成 為日本人休閒的登山展望道。壽山山腰的湧泉,順著自然地形,一支水源流向登山街 60 巷,一支流向西子灣。大正 1 年(1912)西子灣上方山坡設立陸軍療養所,也使用貴賓 館相同的湧泉水源。 大正 12 年(1923)4 月日本皇太子回去日本後,同年 12 月臺灣總督府委託公園規劃 權威的林學博士本多靜六,到高雄進行壽山公園的勘查及規劃。本多博士的調查報告指 出,壽山的優點為珊瑚礁景觀及展望點,缺點為淺野水泥破壞土石,及山上缺水。壽山的 山麓(山下)雖有水源,如內惟的龍目井等,但是壽山的山腰除了貴賓館附近僅有數處湧 泉之外,全山各處無自然水源,因此須想辦法在園區各處存水,才能建設壽山公園。13 高 雄州廳自大正 14 年(1925)開始,每年編列經費,進行壽山公園的營造,開闢登山遊覽 道路,並建設登山紀念碑、宮之臺、壽之峰等展望平臺,至昭和 5 年(1930)完工。

13 本田靜六、關口鍈太郎,〈高雄州壽山公園計畫〉,《高雄時報》第 10 號(高雄:高雄州內務部地方課,1927)。


清代至現代打狗打水灣水源之研究

圖 3-4 大正 7 年(1918)打狗市區計畫區變更圖 說明:地圖顯示湊町上方的展望道,可通往貴賓館及陸軍療養所。 資料來源:〈大正七年永久保存第八十八卷〉,《臺灣總督府檔案》,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02870001。

壽山館使用天然湧泉,作為飲用水及浴用水,歷經二十五年。雖然湧泉的水質不佳, 因早期無其他良質水可取代,只得勉強使用,使用之前須先作過濾處理,壽山館的看守者 及清潔工,亦需經常作水源的清理。該湧泉在雨季中,水源會變得混濁,難以使用,偶而 皇族的人到壽山館住宿,管理單位感到戒慎恐懼,立即派遣人處理飲用水、浴用水,非常 不便,並考慮到萬一發生火災,滅火用水也不方便。因此昭和 5 年(1930)高雄州知事向 總督府申請經費 1,500 圓,從壽山館東南方約 770 尺處的打狗淨水池,將上水道延伸至壽

085


086

8卷 | 第2期

山館。14 壽山館直到昭和 5 年(1930)才改用自來水,湧泉水改作澆花、清潔使用。

三、打狗市街的日常飲水及船舶用水 打狗港尚未築港之前,壽山山麓的湧泉,是打狗市街的飲用水源,可供應二千人使 用。而內惟龍目井的泉水,也以鐵管引水至鹽埕埔庄,提供鐵道部出張所員工五百人使 用,鐵道部出張所位於鼓山二路與萬壽路交口北側。《臺灣日日新報》明治 41 年(1908) 8 月 20 日報導〈打狗水道〉。15 在打狗港之日常飲水,最為困難,該地井多含鹽味。惟打狗山麓一道清泉, 可供給鹽埕埔、哨船頭、旗後三市街之二千內地人。是水原為有限。近來人口 大增,幾有枯涸之態。對此則打狗將來,亦為一研究問題也。現鐵道部出張所 有部員五百名,其用水最為緊要且須多數供給於汽罐車,故近為調查水源,乃 於二哩內之地點,得一龍目井,為該庄人民之飲水並為附近田園之灌溉水,故 現於他處施行埤圳工事。其工事費三千圓餘,自鐵道支出。而龍目井之水,可 用鐵管引到打狗,以給鹽埕埔一帶。且今回築成新市街,填地中敷設水道,施 行自由給水諸工事,目下正在計畫中,其水量一日十萬磅(約六百石),工費 須二萬餘圓云。 打狗築港第一期時期(1908-1912 年),哨船頭的工程船舶,需要用水,因此當時臺 南廳殖產局將打狗山麓保安林的水源(即清代打水灣的水源),以鐵管引至哨船頭碼頭, 作為船舶用水。16 後於大正 1 年(1912),因古賀三千人申請在外國人墓地上方的坡地, 挖掘土砂,因此臺南廳殖產局對於給水鐵管位置,作了小部分變更。17

14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官有財產臺帳登記ノ件伺(壽山館給水設備)〉(1930),典藏號:00011277007。 15 〈打狗水道〉,《臺灣日日新報》(1908 年 8 月 20 日)。 16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南廳下興隆內里哨船頭指定保安林內ノ設「タンク」并鐵管布設箇所變更認可(土木部)〉 (1910),典藏號:00005330011。 17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南廳管內保安林內ノ 鐵 管 布 設 箇 所 一 部 變 更 認 可( 工 事 部 )〉(1912), 典 藏 號: 00005549036。


清代至現代打狗打水灣水源之研究

圖 3-5 明 治 43 年(1910) 哨 船 頭 船 舶 給水用鐵管布設平面圖 資 料 來 源: 臺 灣 總 督 府 公 文 類 纂,〈 臺 南廳下興隆內里哨船頭指定保安林內 ノ 設「 タ ン ク 」 并 鐵 管 布 設 箇 所 變 更 認 可( 土 木 部 )〉(1910), 典 藏 號: 00005330011。

圖 3-6 大正 1 年(1912)哨船頭給水鐵 管一部布設替位置圖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臺南 廳管內保安林內ノ鐵管布設箇所一部變更 認 可( 工 事 部 )〉(1912), 典 藏 號: 00005549036。

087


088

8卷 | 第2期

四、哈瑪星的土地填築 打 水 灣 的 埋 立 地 計 畫, 主 要 由 日 商 人 淺 野 總 一 郎 的「 臺 灣 地 所 建 物 株 式 會 社 」 提 出 打 狗 水 面 埋 立 申 請( 填 海 造 陸 ), 自 明 治 41 年(1908) 起, 分 六 期 展 開,完成於大正 1 年(1912)3 月。總填海造陸共六萬多坪,為打水灣的東側水面。淺 野總一郎填築的土地,在哨船頭運河以東,新濱街以西之海埔地填築而成,稱為湊町。 後來湊町、新濱町一、二丁目、山下町一丁目,統稱為哈瑪星。 古賀三千人獨資創設的「古賀組」,也於明治 43 年(1910)申請哨船頭街所在水面、 道路用地、山林及建地,共 2 甲 7 分的埋立開墾,即打水灣的西側水面,作為新市街用地, 完成於大正 1 年(1912)。 從古賀組明治 43 年(1910)的哨船頭街至小學校西側的道路修築工事平面圖(即哨 船街至鼓山國小前側的臨海二路的最早道路工程),當時的道路工事包括道路修築、下 水溝、橋梁、護岸工程,其所需的土石砂礫,應是採自鄰近的外國人墓地後方的山坡。18 因此大正 1 年(1912)臺南廳殖產局才配合變更外國人墓地後方的給水鐵管位置。

圖 3-7 明治 43 年(1910)打狗港地圖 說明:黃暉榮編著,《高雄市地理圖集》(高雄市:高雄市政 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0),頁 140。

圖 3-8 哨船頭街至小學校西側的道路修 築工事平面圖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古 賀三千人ニ [ 大竹里打狗土名哨船頭 ] 官有地豫約賣拂處分報告(臺南廳)〉 (1910),典藏號:00002499A04。

18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古賀三千人ニ [ 大竹里打狗土名哨船頭 ] 官有地豫約賣拂處分報告(臺南廳)〉(1910), 典藏號:00002499A04。


清代至現代打狗打水灣水源之研究

五、高雄港築港及高雄市水道 總督府為了打狗港築港的長期水源,明治 43 年(1910)進行水源勘查,當時先評估 引用在地水源的可行性,包括港口北側山腰湧泉,及內惟庄龍目井的湧泉。但因兩者水 量不足供應將來的市區發展,且兩處的水質含石灰質、硬度頗高,不適合作現代化水道 的水源地。因而決定使用 20 公里外的下淡水溪的水源。19 打狗水道(後改稱高雄市水道)於明治 43 年(1911)3 月開始興建,在大樹九曲堂 竹子寮設立取水站,取用下淡水溪(高屏溪)的地表水,並於大樹丘陵的小坪頂設立淨 水場,進行沉澱、過濾等作業,再將淨化後的自來水,以 400 釐米的送水幹管,經由鳳山、 三塊厝(三民區),送至壽山山腰的配水池(亦稱打狗水道淨水池),於大正 2 年(1913) 完工。而從哨船頭送水至旗津的海底管線,也於大正 2 年(1913)著手進行及同年竣工, 開始供應全市街的用水。其後高雄市水道並增設取水、揚水(抽水)、過濾、送水等設備, 至昭和 10 年(1935)共經歷四次擴充計畫。原先水道由總督府土木局管理,後經臺灣地 方制度改變,改由高雄市役所(政府)管理。20

圖 3-9 昭和 7 年(1932)高雄 水道市內配水幹支線增 設計畫圖 說明: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 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提供。

19 高雄市役所,《高雄市水道概要》(高雄:南報商事社印刷,1935),頁 2。 20 高雄市役所,《高雄市水道概要》,頁 4。

089


090

8卷 | 第2期

六、築港出張所遷至登山街 60 巷 二戰期間,高雄港的管理單位稱為高雄港築港出張所。二戰之前,築港出張所的所 長官舍位在哨船頭信號所旁的港口官舍,大正 3 年(1914)初建,並後續增築,為木造、 日本瓦的二階建築;21 而工務係(股)長官舍是位於新濱町。 二戰期間因應高雄港擴充及軍事威脅,重要官舍遷到原登山街 60 巷「外國墓園」上 方的「墓園地」,湊町五丁目 9-1、9-2 番地,進行整地、建造兩個石砌平臺,及自動車(汽 車)的車道。上方的石砌平臺建造兩層式洋房,是築港出張所的所長宿舍(現為中山大 學職務宿舍乙棟),並有車庫,下方平臺為工務係長官舍。此建造年代缺正式文獻,從 1937 及 1939 年高雄州《電話帖》22 研判,新官舍完工約是昭和 13 年(1938),應屬於 第三期築港工程(1937-1941)的建設。該官舍遷移工程之前,先進行上方山坡地的整地 及水土保持工程,將 天然山溝整建為硓𥑮 石排水溝。現於登山 街 60 巷 的 歷 史 場 域 基地,仍可見到這些 日治時期的排水溝。 從 昭 和 19 年 (1944)10 月 的 美 軍航拍,可看到登山 街 60 巷 的 所 長 官 舍 (9-2 番 地 )及工 務 係長官舍(9-1 番地) 的建物位置。戰後, 所長官舍成為港務局

圖 3-10 昭和 19 年(1944)10 月二戰美軍航拍之登山街 60 巷 說明:美軍航拍可見到所長官舍、工務係長官舍、外國人墓地,古道西側有一個露天的軍 用蓄水池,顯示有四口池子。 資料來源:航拍由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提供,廖 德宗製圖。

21 臺灣總督府土木局高雄出張所,《高雄築港誌》(手稿本)第五篇,年代不詳,頁 2055。 22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電話帖》(臺北市:盛文社,1939)。


清代至現代打狗打水灣水源之研究

圖 3-11 高雄港築港出張所的所長官舍及工務係長官舍舊址 說明:左圖為所長官舍的舊址,現為中山大學職務宿舍乙棟。右圖為工務係長官舍的舊址,現為空地。 資料來源:廖德宗 2017 年 10 月拍攝

副局宿舍,23 現為中山大學職務宿舍乙棟(登山街 60 巷 40 號);工務係長官舍先作港 務局總工程司宿舍,再作為高雄港民防指揮部,現為「登山街 60 巷歷史場域」的基地, 現地尚留有一個日治時期的防空壕。而此航拍也見到登山街 60 巷的西側,有一個戰備 蓄水池,其餘的蓄水池則隱藏在樹林內,未被美軍拍到。

七、二戰期間的戰備用水 2017 年 4 月高雄市政府進行「興濱計畫」之登山街 60 巷歷史場域再造計畫,發現 在廢棄建築物下方,隱藏日治時期的硓𥑮石排水溝。經訪談居民單首都先生(1948 年 生),得知千光路下方山坡尚存有一個日本人留下來的蓄水池,該蓄水池是四個相連池 子,形成田字型,池子間有導流牆及下方導流口,曾是當地居民的飲用水源。單先生敘 述,他 1954 年住進此地,是第一批住戶,當時蓄水池上方即有鐵管,從上方的憲兵隊(即 壽山館)後方的水源地,引入泉水至此蓄水池,泉水經過濾、流動後,池子下方還有一 支鐵管,可送水至山下。最早下方處還有 2 個蓄水池,一個位在登山街 60 巷的西側下方, 早已廢棄不用(可從 1944 年 10 月美軍航拍中看到此蓄水池),該蓄水池的南邊連著一

23 依據當地居民敘述,住過副局長官舍的官員有段其燧及其後任的王副局長。

091


092

8卷 | 第2期

個日本人作的防空洞,後來有住戶直接在蓄水池上方蓋了磚造房子,而蓄水池旁的防空 洞,由港務局拆除,作為居民的機車停車場。另一個蓄水池是在外國人墓地下方的製冰 廠旁,靠近路邊,很早即拆除。 從登山街 60 巷附近的三個戰前蓄水池及鐵管殘跡研判,此應為二戰期間的戰備用 水,以壽山山腰的山泉水供應哈瑪星街區、碼頭船舶、壽山洞旁的防空隧道群、及陸軍 部隊使用,當高雄市水道(自來水)被美軍轟炸、破壞,還有戰備水源可用。筆者推論 此戰備水源的設置,可能是壽山的高雄要塞司令部與高雄築港出張所的戰時工事。

圖 3-12 日本人蓋的戰備蓄水池位置及其結構 說明:(左圖)單首都先生指出蓄水池的一個角落,共有四個相連的池子,池子約四米深,當地居民用此泉水近三十年, 中山大學加上水泥封頂,以防意外。(右圖)四個池子相連的蓄水池配置圖。 資料來源:廖德宗 2017 年 5 月拍攝及繪製。

圖 3-13 登山街 60 巷西側下方的戰備蓄水池及其上方的鐵管 說明:(左圖)該戰備蓄水池原有四口池子,池子在牆壁後方的磚造房屋下方,牆壁前方原為防空壕,已由港務局拆除。 (右圖)連接上下蓄水池的鑄鐵管,戰前即已存在。 資料來源:廖德宗 2017 年 5 月拍攝及繪製。


清代至現代打狗打水灣水源之研究

二戰期間,日本陸軍使用壽山北側山腰的湧泉(原打水灣的湧泉)作為戰備用水, 同樣日本海軍也使用內惟龍目井的泉水。昭和 17 年(1942)高雄警備府施設部在內惟庄 龍目井旁設置唧筒(抽水機)室,以鐵管將龍目井的泉水,送至內惟海軍官舍(現為自強 新村),並再以唧筒加壓送水至內惟壽山上方的軍需部彈藥庫,稱為「龍泉寺水源地」。24

肆、戰後的登山街 60 巷 一、戰後的山城居民 戰後,日本軍民遣返日本,原先登山街 60 巷場域的日軍營舍及築港出張所官舍,由 國軍及港務局接管,登山街 60 巷上方的史溫侯步道,由國軍防砲部隊駐守原日軍的防空 砲臺。而原為保安林的山坡地一直閒置,因此遷入四批居民,分別為防砲部隊眷屬、浙 江方言聚落、湖南湖北退伍軍人、臺南及澎湖移民。 1954 年國軍空軍為安置防砲 部隊的家眷,在西側蓄水池與壽 山山壁間,建了 7 間簡易軍眷宿 舍,為第一批住戶。第二批住戶, 為大陸撤退後的浙江省人,攜家 帶眷,講的是浙江方言,住灰瓦 及木板牆房子。第三批住戶,為 大陸來臺的退伍軍人,大都是湖 南及湖北省籍,以碼頭的船夫及 勞工為主,也是灰瓦及木板牆房 子。第四批住戶(澎湖人及臺南

圖 4-1 登山街 60 巷的前三批住戶的分布圖 說明:賽洛瑪颱風(1977 年)之前登山街 60 巷住戶分布位置。賽洛瑪颱 風之後,第四批的臺南及澎湖人遷入此區域。 資料來源:底圖為 1984 年的地形圖,廖德宗繪製。

24 〈國有財產引渡目錄(埋設水道關係)高雄海軍施設部高雄地區及岡山地區〉,《國軍檔案,日本海軍物資接收目錄》 (1945),〈國防部永久(史政)檔案〉檔號:0034/701.1/6010。

093


094

8卷 | 第2期

縣人)是頂替原來三批住戶的房子,以鼓山漁市場,或漁船工作為主。25 1977 年,賽洛瑪颱風肆虐高雄,此地災情慘重,灰瓦木板屋幾乎全部倒榻,包括兩 間港務局的官舍。後來王玉雲市長宣布此地受災戶,可原地重建,大家約在同時,以磚 造或鋼筋水泥重建房子或搶建,產生雜亂感。

二、居民飲用山泉水 30 年 山城居民單首都、李傳祥先生敘述,登山街 60 巷住戶的水源,在中山大學還沒建校 時,都是喝山上流下來的山泉水,泉水全年不中斷。中山大學 1980 年建校後,居民擔心 泉水被汙染,不能喝了,改到街上買水,載回來煮沸再喝,這樣狀況持續了幾年。後來 1991 年左右,居民請林壽山議員協助,向市府及自來水公司協調延伸水管上來,大家才 改用自來水。26 山泉水的引水位置,在清代古道的東側山坡、千光路下方,一個日本人留下來的蓄 水池。蓄水池由四個池子連在一起,像是一個田字,下面有導流孔相通,可去雜質及過 濾。池子上面沒有蓋子,居民可下去池底清理雜物,且無電力抽水裝置,全靠重力在流 動,泉水從憲兵隊(壽山館,中山大學職務宿舍 B 棟)上方的水源地,以地下鐵管流入 此蓄水池,經過濾之後,蓄水池下方有往下方送水的鐵管,早期水源充足,蓄水池的泉 水常是滿的,滿過水池的泉水,就透過上方的管子,流到旁邊的排水溝。這個大蓄水池, 不下雨時也會有泉水,無需維護,但雨季時,需兩週清理一次,清理池中的雜物。這時候, 有用水的住戶,每戶要出一人,一起去清理水池。單首都年紀較長(1948 年生),常是 參與清理的人,當時男主人在外工作(在部隊,或碼頭工作),家裡的媽媽、歐巴桑要 一起作。而李傳祥(1961 年生),當時年紀小,跟著父親去,在旁邊看。 真正冒出泉水的水源地,在憲兵隊上方山坡的大樹邊,水源地有一個露天大池子, 泉水會從山洞的縫隙冒出來,聚集在山坡上的水池,再往下流動,大池子的下方附近, 也有 2 個池子。這個水源地大約每個月要去清理一次,每次約 4-6 人,帶著十字鎬、耙子、

25 廖德宗,《登山街 60 巷的記憶──古道與水道交會的歷史場域》( 高雄:高雄市政府都發局,2017),頁 47。 26 廖德宗,《登山街 60 巷的記憶──古道與水道交會的歷史場域》,頁 49。


清代至現代打狗打水灣水源之研究

鐵絲等,花半天時間,才去除水源地的雜物及汙泥。 單首都補充,水源地流下來的泉水,本身是乾淨的,但含石灰質,因此住戶們先將 泉水放置於水桶中,置入木炭、砂、明礬等,靜置一段時間,就可煮沸飲用了,他喝了 山泉水三十年,身體沒有問題。1991 年之後,雖然大家已改喝自來水了,泉水是上天的 禮物,住戶仍會使用山溝的泉水,作為洗滌或澆花使用。 1983 年高雄港務局將登山街 60 巷港務局土地,移撥給中山大學,接著大學蓋了宿 舍,並在 2009 年及 2013 年分批拆除占用戶的建物。直到 2017 年市府都市發展局與中山 大學合作,以閒置的大學校地進行歷史場域再造,山泉水才又被重視。

伍、打水灣水源地現況 一、湧泉水源地 經筆者 2017 年勘查,湧泉水源地位於壽山館(職務宿舍 B 棟)山坡的密林,在軍 事管制區內。湧泉水源地的範圍約 200 公尺乘 30 公尺,呈一個 L 型區域,為海拔 60 公 尺至 80 公尺的山腰,此為 1924 年本多靜六博士調查 計畫所述之壽山山腰的唯一 湧泉地,全年 365 天均有湧 泉。因地勢關係,湧泉冒出 之後分兩部分,一部分流往 登山街 60 巷下方,一部分 流向中山大學校區。 山 坡 密 林 內, 有 一 個 天然的石灰岩洞,洞內的縫 隙流出湧泉,是水源地的源 頭。泉水順著地形流到一個

圖 5-1 壽山山腰的湧泉水源地位置圖 說明:湧泉水源地的範圍約 200 公尺乘 30 公尺,呈一個 L 型。 資料來源:底圖來自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 心〈高雄百年歷史地圖〉網站,廖德宗勘查及繪圖。

095


096

8卷 | 第2期

圖 5-2 壽山館後方湧泉水源地的石灰岩洞 說明:石灰岩洞海拔高度約 65 公尺,洞深約 6 公尺,有自然湧泉流出。 資料來源:廖德宗 2017 年 5 月拍攝。

圖 5-3 壽山館後方湧泉水源地的水池及自然生態 資料來源:廖德宗 2017 年 5 月拍攝。

露天的水池,該水池下方仍有居民早期設置的清除樹葉網子。水池因全年有水,可見到 豐富的生態景觀,如莎草、銅錢草、落葉、馬卡道澤蟹、蜻蜓等。 該水源地不僅從石灰岩洞流出泉水,而是整個區域的泥土及石縫中均會流出泉水, 現場可發現壽山館後方山坡,有人工琢磨的硓𥑮石鋪設在土坡上,泉水從硓𥑮石縫隙中 流出,再引至附近小水池,推測此種工法是日治時期的護坡及取水工法。湧泉區附近也 有小型引水池,及大型的水泥蓄水池,應是戰後的壽山駐軍的取水設施。


清代至現代打狗打水灣水源之研究

圖 5-4 中山大學職務宿舍 B 棟(壽山館)後方的擋土牆、濕地及泉水 資料來源:廖德宗 2017 年 5 月拍攝。

湧泉區的泉水聚集在中山大學職務 宿舍 B 棟(壽山館)的擋土牆上方,形 成濕地,長滿莎草、銅錢草等植物,擋 土牆的洩水孔,時時冒出泉水,並將植 物種子帶往下方。

二、湧泉山溝現況 清代打水灣的天然湧泉,從壽山山 腰順著自然地形,一支水源流向登山街 60 巷,另一支流向中山大學校區。 登 山 街 60 巷 的 湧 泉 山 溝, 在 1938 年築港出張所官舍遷建工程中,曾進行 整地及坡地排水工程,是築港出張所將 山坡地的原始山溝,改造為硓𥑮石砌面 之排水溝。2017 年「登山街 60 巷歷史場 域再造計畫」中,市府清除建築廢棄物,

圖 5-5 登山街 60 巷的湧泉山溝及流向鼓山第一船渠的排 水溝 資料來源:廖德宗 2017 年 10 月拍攝。

097


098

8卷 | 第2期

圖 5-6 中山大學校區翠亨道的山溝及蔣介石行館旁的大排水溝 資料來源:廖德宗 2017 年 10 月拍攝。

重現硓𥑮石砌面之山溝,並增設景觀步道及導覽牌,山溝旁溼地的生態景觀盎然。現今 水源地流下來的泉水,直接流入登山街 60 巷路旁的排水溝,最後流至鼓山第一船渠,流 入高雄港。 中山大學校區內的湧泉山溝,未被利用,大學設校時進行整地,設置水泥箱涵式的 排水溝。天然湧泉從山腰的翠嶺道,通過地下箱涵,流向翠亨道,再匯集其他雨水山溝, 形成一個大排水溝,最後從蔣介石行館北側大排水溝,經沙灘流入臺灣海峽。此大排水 溝的部分水源來自山腰湧泉,即使晴天也有流動的泉水。

陸、結語 清代打水灣的水源地,是 2017 年 4 月市府進行登山街 60 巷景觀改造工程時,因發 現湧泉山溝遺跡,經居民訪談及爬梳文史,才釐清水源在各年代的使用情形。水源地位 在壽山海拔 60 至 80 公尺山腰的密林內,壽山館(中山大學職務宿舍 B 棟)上方,此湧 泉是清代時期外國商船取用的水源,及日治初期打狗鹽埕埔、哨船頭、旗後三市街的水 源。1924 年日本林學博士本多靜六進行壽山公園的勘查規劃時,指出壽山山腰除了此湧 泉之外,全山各處無自然水源。


清代至現代打狗打水灣水源之研究

在打狗築港第一期時期(1908-1912 年),此水源提供築港工程的船舶用水,直到 1913 年打狗水道淨水池完工後,高雄港才有穩定的上水道水源。二戰期間此水源又成為 日本陸軍與高雄港的戰備水源,並在戰後是登山街 60 巷戰後居民的飲用水,對高雄港開 發深具貢獻。 該水源地範圍位於軍事管制區內,大部分土地屬於軍備局,小部分土地屬於中山大 學,在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的轄內。因壽山山腰為軍事管制區,未作大規模開發,因此水 源地的保存狀況良好,天然景觀包括全年湧水的石灰岩洞、山腰濕地、及豐富動植物生 態景觀;文史景觀包括日治時期的硓𥑮石駁坎、保存完整的皇太子登山步道、壽山館涼 亭殘跡、及二戰期間的防空壕,為難能珍貴的自然及文化資產。 建議後續應由權責單位,先針對該水源地附近的地質、自然景觀作深入研究,以提 出保存方法。建議經詳細研究後,可先劃出一個保存範圍,以避免不經意的破壞,並思 考天然泉水再利用的可能性,以彰顯壽山的自然及人文特色。

099


100

8卷 | 第2期

參考書目/ 一、專書 アイデア寫真館(1924),《高雄州行啟記念寫真帖》。高雄:アイデア寫真館。 本多靜六、關口鍈太郎(1927),〈高雄州壽山公園計畫〉,《高雄時報》第 10 號。高雄:高 雄州內務部地方課。 江樹生譯(2002),《熱蘭遮城日記(第二冊)》。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高雄市役所(1935),《高雄市水道概要》。高雄:南報商事社印刷。 黃暉榮編著(2000),《高雄市地理圖集》。高雄: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楊玉姿(2005),《高雄開發史》。高雄:高雄市文獻會。 廖德宗(2017),《登山街 60 巷的記憶──古道與水道交會的歷史場域》。高雄:高市都發局。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1939),《電話帖》。臺北市:盛文社。 臺灣總督府土木局高雄出張所(年代不詳),《高雄築港誌》(手稿本)第五篇。 臺灣總督府土木局高雄出張所(年代不詳),《高雄築港誌》第五篇。 龔李孟哲(2013),《臺灣第一領事館:洋人、打狗、英國領事館》。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龔李孟哲(2016),《異鄉 ‧ 家塚:打狗外國墓園的故事》。高雄: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二、論文(期刊/學位) 廖德宗(2015),〈清代打狗大坪頂砲台及軍事古道考證〉,《高雄文獻》,5(3),頁 77107。 許毓良(2011),〈清末打狗礟臺考──以北京國家圖書館典藏《鳳山縣地圖》所做的解讀〉,《高 雄文獻》,1(3 / 4),頁 116-149。

三、報紙 〈打狗水道〉(1908 年 8 月 20 日),《臺灣日日新報》,漢文第 2 版。

四、檔案 作者不詳(1945),〈國有財產引渡目錄(埋設水道關係)高雄海軍施設部高雄地區及岡山地區〉, 《國軍檔案,日本海軍物資接收目錄》,國防部永久(史政)檔案檔號:0034/701.1/6010。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10),〈古賀三千人ニ [ 大竹里打狗土名哨船頭 ] 官有地豫約賣拂處分 報告(臺南廳)〉(1910 年 06 月 15 日),典藏號:00002499A04。


清代至現代打狗打水灣水源之研究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10),〈哨船頭街至小學校西側的道路修築工事平面圖〉,典藏號: 00002499A04。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10),〈臺南廳下興隆內里哨船頭指定保安林內ノ設「タンク」并鐵管 布設箇所變更認可(土木部)〉,典藏號:00005330011。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12),〈臺南廳管內保安林內ノ鐵管布設箇所一部變更認可(工事部)〉, 典藏號:00005549036。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25),〈高雄壽山館ノ由緒經歷〉,典藏號:00011271003。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1930),〈官有財產臺帳登記ノ件伺(壽山館給水設備)〉,典藏號: 00011277007。 臺灣總督府檔案(1901),〈鳳山廳興隆內里哨船頭街土地申告書〉,典藏號:00012689001。 臺灣總督府檔案(1901),〈大正七年永久保存第八十八卷〉,典藏號:00002870001。

五、網路資料 不著撰人(1896),〈台湾総督府より打拘及安平砲台実況報告の件〉,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洲 歷史資料中心網站。檢索日期:2018 年 3 月 1 日。網址:htty://www.jacar.go.jp/。 不著撰人(1896),〈附記 台湾匪賊征討,第 7 章 上陸地点偵察〉,日本國立公文書館亞洲歷 史資料中心網站。檢索日期:2018 年 3 月 1 日。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高雄市百年歷史地圖〉。網址: 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kaohsiung.aspx。

101



從天理大學收藏品雙笏初探大武壠社會的性別平權與女神信仰

從天理大學收藏品雙笏初探 大武壠社會的性別平權與女神信仰 撰文/高苑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副教授 簡文敏

摘要 本文屬初探性質,係以日本天理大學附設天理參考館收藏的「細版型雙笏」作為問 題起點,分別從其外型、材質、形式與刻文內容,與高雄市大武壠人早期的文物做比較, 說明該文物應是大武壠人換工團所使用的班碑。班碑外在形式分別表徵男、女性別,製 作方式受漢人工藝文化影響,但也反映大武壠早期偏向性別平權、兩性勞動力共同投入、 交換與分配的社會制度,以及女神信仰的相關;本文從文物的物質表徵、環境背景、考 古與大武壠社會文化脈絡,討論班碑的神靈化,如何在社會變遷中維護平等與喜樂的生 活文化。

關鍵詞:大武壠、班碑、雙笏、性別平權、女神信仰

作者服務於高苑科技大學。 投稿日期:2018 年 6 月 25 日 接受日期:2018 年 7 月 16 日

103


104

8卷 | 第2期

壹、問題的起源 貳、天理參考館的「雙笏」是大武壠的班碑嗎? 參、 V 型缺口與女神信仰 肆、班碑的型態與神靈化 伍、神靈化的應用:平等與喜樂生活的維護

壹、問題的起源 日本天理大學附設天理參考館 1 將其藏品於 2012 年出版 《台湾平埔族、生活文化の記憶》一書,其中細版型雙笏 收藏,2 實品如圖 1,解說標註了品名、長度、材質、收購 地點,但是由何人製作?用途為何?則未詳載。笏,又稱 手板、玉版、朝笏或朝板,是中國古代君臣相間的狹長板 子,3 出現在平埔族文物專書之中,引人好奇;尤其該物件 收購地點在高雄,外觀、長度與高雄地區大武壠生活區早 期的班碑外型相近,揣想兩者或許相關。2017 年 8 月經申 請入館詳細檢視,發現這兩件文物似乎隱藏了大武壠早期 社會制度的特徵與文化變遷的軌跡?!

圖 1 天理參考館收藏的細版型雙笏

班碑是早期高雄大武壠地區換工組織領導者所持的神聖物,被認為「有神明」,工 作不力與破壞換工班團結者,班頭能持班碑予以鞭打責罰。班員相信班碑的神靈性質, 通常班頭舉起還未真正責打之前,受罰者即淚流滿面而後改以跑步或吃辣椒替代。4 天理 參考館收藏的雙笏與班碑外觀相似,是否實為同一神聖物件而被不同稱謂?這個問題涉 及文物考證與社會背景的分析:例如文物形成的緣由?由誰製作?呈現的社會背景與文 化為何?等,將分節逐一討論於後。

1

感謝天理大學附設天理參考館允許入館考察,並提供相關服務,尤其幫忙收藏文物免於丟失。

2

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參考館,《台湾平埔族、生活文化の記憶》(奈良:天理大學出版部,2012),頁 67。

3

張帥峰,〈笏板源流考〉,《尋根》,2(2012),頁 73-75。虢國博物館,頁 73。

4

簡文敏,〈小林地區平埔族狩獵及其相關文化探討〉,《臺灣文獻》,52(3)(2001),頁 373-398。 簡文敏,〈「查某暝」與「偷拔蔥」──兩種女性生命型態之整合與比較〉,《臺灣風物》,52(3)(2002),頁 19-66。


從天理大學收藏品雙笏初探大武壠社會的性別平權與女神信仰

貳、天理參考館的「雙笏」是大武壠的班碑嗎? 天理參考館的細版型雙笏是高雄大武壠部落所稱的班碑嗎?高雄市大武壠部落集中 在今杉林區、甲仙區、六龜區,目前甲仙區小林、阿里關,六龜區荖濃仍保有的太祖祭 祀(又稱開向,農曆九月十五日舉行),被登錄為民俗,是保存較多傳統文化的部落。 目前這三部落現年 80 歲以上耆老見過班碑者頗多,了解使用時機、禁忌與功能;只是仍 未發現早期曾被使用過的班碑遺留。筆者 1997 年因負責平埔族館文化展示,委請王天路 先生製作小林早期文物時,首次知道「班碑」(目前收藏在高雄市自然史教育館),當 時關注在其社會功能;2017 年又在此地區補充田野調查,增加相關的傳統知識,經統整 受訪者意見,5 班碑具有以下特徵: 1. 班碑製作材質包括木材與竹子,長度約 30-40 公分左右,寬度約 5 公分,6 尾端上翹, 底端穿孔繫上紅繩(球),表面塗上紅漆,分男班碑與女班碑;據說擺放或手持 時,男、女班碑不能相碰一起;另阿里關劉姓女耆老提到曾見過祖母保存的班碑, 尾端有缺口。 2. 班碑具有神靈,是班頭(領導者)持有的聖物,藉以懲罰未盡力者與破壞換工班 者。因具有神靈,通常擺放在班頭家的神明桌上,或是吊掛在牆壁上;戶外工作時, 則選擇適宜的石頭倚靠直立。不過,耆老們未見過班碑製作過程中如何請神靈附 住。 日本天理大學附設天理參考館收藏的雙笏具 有上述的特徵嗎?依據天理參考館早坂文吉先生口 述,前述文物是由臺灣古物收藏家購得,輾轉在此 收藏。當時並未詳記文物所有者、功能或是相關傳 說;尤其因年代久遠,木質表面累積汙垢,不易查 證。依照判斷,館方稱其為雙笏,可能與其頂端向 上彎曲約 20 度(如圖 2),外型類似笏,而有此名。

圖2

5

訪談的耆老中小林 4 人、阿里關 3 人、荖濃 1 人能清楚描述班碑的特徵與用途。

6

依耆老訪談估計而得,實際上的長度可能還參考漢人長度的吉凶因素。

105


106

8卷 | 第2期

經由現場照相放大仔細審閱,雙笏的表面刻有 漢字,說明年代、人名、地名、記事,而且雙笏兩 者長短不等。長者約 44.2 公分(約魯班尺的金童 位置),上刻字:「請汝列位明兄弟來做工合和三 年」;7 這些刻字各以三個微小銅釦成排分開,刻 字與銅釦牌如圖 3;其背面則刻有:「大正十五年 五月拾七日」,推測是完成的日期,如圖 4。

圖3

短笏約 42.5 公分(約魯班尺的財德位置), 正面刻字分兩列,上半段刻地名:「高雄州旗山郡 甲仙庄東大邱園○○○」,8 下半段刻記事:「請 汝列位姊妹來做工招財廣」,9 手把位置則刻人名: 「陳倧文」。10 長笏與短笏木製表層塗上紅漆,底 端則以紅色繩結串結,既連結又分立。前述長、短 笏分男、女記事,以及外型的特徵,與高雄地區大

圖4

武壠後裔對班碑的口述非常接近。 「雙笏」上的陳倧文又是誰呢?經前往戶政事務所查詢,11 得知其原生家庭在今杉林 十張犁,其妻六龜荖濃人,兩人皆是「熟」種族註記。「雙笏」記載大正 15 年(1926), 正是他與妻子、女兒一同寄居甲仙大邱園謝傳家的第二年。謝傳種族為「福」,職業為 雜貨商,陳倧文在其住家居留三年之後,昭和 3 年(1929)轉居留陳福。陳福是其妻弟, 亦為「熟」番。12 在陳福家中另有一同居寄留人「池岩」,男性,來自中國浙江溫州,職 業大工,是在昭和 2 年(1928)同居寄留。依照雙笏精密的製作技術,單側上彎造型以 及塗上紅漆等特徵來看,應來自漢人的工藝技術,但是「雙笏」完成在大正 15 年(1926), 是寄留謝傳家期間,而此時池岩仍居住在美濃。換言之,陳倧文在甲仙期間與漢人關係

7

此處明字,有可能是日月之意;兩者併在一起,也有可能因明字,而使明兄弟另有意涵。

8

○○○表示未明,可能是比東大邱園更小的地名單位。

9

這一部分有一二字模糊,依判斷還原。

10 為保護個人資料,本文部分人名使用假名。 11 感謝甲仙、六龜戶政事務所協助。 12 戶籍資料上並未記載招入婚,只是寄居留。


從天理大學收藏品雙笏初探大武壠社會的性別平權與女神信仰

密切,但「雙笏」則早在池岩寄居陳福家之前完成,並不能確認兩者相關性。 如前述,陳倧文的婚姻網絡與住居遍及杉林、甲仙、六龜,皆屬高雄地區大武壠人 生活範圍。此一地區早期的班碑雖因傳承中斷而未被保留,不過大武壠後裔王天路先生 在 1997 年代曾以其早期的記憶,以竹子重製。新製班碑長約 25 公分,分男女各一,女 班碑正面上刻繪花,背面有「口」的圖紋;男班碑正面則繪製草,背面則是「丁」的圖紋, 並塗上顏料。兩者底部都穿圓孔,以紅繩花球裝飾;頂部則略為上彎約 30 度。依據王天 路先生的說法,班碑上有神靈,他是使用漢人社會慣用的男/丁/草、女/口/花象徵 性別。此兩件文物收藏在高雄市自然史教育館,如圖 5、圖 6。不管口述傳說、木質「雙 笏」或新作竹製班碑,共同特質是區分男、女,說明當時的女性與男性一樣,都投入了 生產勞動力。

圖 5 王天路製女班碑

圖 6 王天路製男班碑

上述雙笏與班碑同具外型特徵、性別區分、具神靈性質,而且使用者皆為高雄大武 壠部落的「熟番」,這些跡象都指向天理參考館所記錄命名的「雙笏」,應該就是高雄 地區大武壠人所稱的班碑。 上述的比較係針對外型、材料、形式等物質性的審視,以及紀錄文字的考證,事實 上,倘若前者被證實,更令人困擾的問題是:天理參考館收藏的「雙笏」(班碑)中, 短笏(記錄女性記事)為何頂端有一 V 行缺口?班碑形式為何是以男/列位兄弟 vs 女/ 列位姊妹方式呈現?如何解釋漢人工藝技術的出現?這些問題毋寧與大武壠的社會文化 脈絡、變遷與神靈化應用有關,需要進一步說明,甚至想像的推理。

107


108

8卷 | 第2期

參、V 型缺口與女神信仰 平埔族群研究的最為困難之一,在於「漢化」消失的問題。馬淵東一曾檢討日治時 期平埔族與高山原住民的研究,認為這一時期平埔族的調查未及時把握、未詳盡,以致 無法重新描繪其起點的文化狀態以及了解後續文化變動的過程。13 馬淵東一的看法,某種 程度反映了本篇文章的困境:由於相關的文獻不足,缺乏早期生活的民族誌材料,對於 文化現象的詮釋,不由得加入了主觀推論的成分。 以本主題來說,首先引起疑問的是:班碑既是區辨男女性別,天理參考館收藏的「短 芴」頂端的 V 型缺口,是否是性別的表徵?依目視仔細觀察,這一 V 型缺口邊緣完整, 並非木料因乾燥或冷熱氣候影響破裂造成,而是來自刻意的切割,如圖 7。臺灣原住民 如排灣族、魯凱族,早期的人體的雕刻,通常直接呈現性器官,若因此推測日治時期大 武壠人的班碑保留女陰的記號,應該有其可能性。 巧合的是,天理大學附設天理參考館收藏的文物中,另一被註明為「男性祖神像」 (蕃仔佛)正好能做一比較。14 這尊木雕像在高雄六龜,同樣屬於大武壠人生活區,高 21.6 公分,正面從底部中央往上直接連結敞開的上衣,有一長約 13 公分底深頂窄的大型 缺口,如圖 8。這個缺口與本尊佛像頭部自然裂紋不同,缺口邊緣尚稱平整,似是有意 的切割。若把短笏與此尊佛像並列比較,能更清楚呈現女性性器官的特質,如圖 9。

圖 7 女班碑頂端缺口

圖 8 六龜蕃仔佛

圖 9 兩者缺口比較

13 馬淵東一, 《馬淵東一著作集》第二卷(日本:社會思想社,1974 ),頁 265。 14 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參考館,《台湾平埔族、生活文化の記憶》,頁 68。


從天理大學收藏品雙笏初探大武壠社會的性別平權與女神信仰

換言之,天理參考館收藏「男性祖神像」(蕃仔佛)是否為大武壠人所有,目前尚 無法證實,但很可能是女性祖神像,兩者皆屬於像狀型態的神聖物(偶像)。 上述推測的目的在於說明:在漢人主流社會相對嚴格約束、禁制女性身體自然顯露 的價值規範影響之下,遲至日治時期,高雄地區大武壠人的女神信仰裡可能仍保留女性 器官像狀型態特徵的文化遺留。本地區大武壠人的婚姻制度與繼承、靈媒傳承、太祖性 別的稱謂與關係、兩性分工與禁忌、平等性戲謔等,15 皆顯示性別平權與女性崇高的現象, 與短笏凸顯性別特徵頗能契合。不過班碑女性神靈與傳統的公廨奉祀的太祖特質略為不 同,後者偏重在母性,淺井惠倫採集的太祖七姐妹(兄弟)的傳說,即是母親被與「生番」 結婚的小兒子誤殺而有祭祀的起源。16 與班碑「列位姊妹」、「列位兄弟」係針對具勞動 力的男人與女人們,並有性別的對立性質。 「列位姊妹」與「列位兄弟」的性別對立性,不僅意味性別差異,在民間信仰裡, 異性神靈之間通常被視為「無性愛化」,更無婚姻繼承問題。阿里關潘林青香耆老的父 親曾擔任班頭,她從父親口中得知:「男、女班碑不能碰在一起」,她再三正色地強調 這項禁忌,令人印象深刻。對於大武壠部落綿密的親屬與姻親關係來說,換工班來自不 同家庭,彼此之間常有血緣與姻親的多重關係;再者從其婚姻與繼承制度的變化,此一 時期是從偏向母系社會招入的婚姻制度,子女從母居,逐漸轉為以父系為主的嫁娶婚為 主,子女從父居的轉型期,「無性愛化」以及因此而產生的婚姻繼承問題,成為避免破 壞部落和諧與倫理關係的界線。換言之,兩者似乎存在著暗喻的關係。 奇特的是,訪談當時,17 一旁陳有福耆老反覆回味年輕時參與換工,班員們在上工路 途或休息,經常不分輩分,如孩童玩伴般自在嬉戲、歌唱,班員之間的歡樂與友伴愛, 是耆老們共通津津樂道的回憶。 班碑的神靈化作用,一方面設置了界限,另一方面也成為保護大武壠人認為美好的 事物。

15 簡文敏〈「查某暝」與「偷拔蔥」──兩種女性生命型態之整合與比較〉,《臺灣風物》,頁 27-35。 16 本篇口述傳說來自淺井惠倫筆記,收藏在今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研究所數位典藏 OA266b。原筆記經由清水純教授協 助翻譯,謹申謝意。 17 當天是阿里關(關山)社區活動中心耆老聚會與午餐的時間,參與座談者多,訪談者除了我之外,另有四位陪同,形 成在我周圍同時發言的情形。

109


110

8卷 | 第2期

肆、班碑的型態與神靈化 神靈化是各族群解決問題時普遍應用的方法,在南島語族的共同議題上,尤被指 出重要性。18 從前面陸續描繪班碑(包含天理參考館收藏的雙笏)的特徵,例如一、塗 上紅漆象徵神聖性;二、列位兄弟(姊妹)與俗稱的「好兄弟」的概念相近;三、雙 笏文字內涵;或是四、雙笏的長度隱約與魯班尺的吉凶約略相符等,應用漢人神靈信 仰的概念相當明顯。不過,如果就此忽略隱於其中的運作機制,以及相應的社會變遷, 簡單以「漢化」詮釋,容易低估大武壠人面對變遷的能動性,以及異文化之間互動的 真實面貌。 班碑的型態可能與其原有傳統文化脈絡有關。首先,從最為明顯的性別特徵來說, 天理參考館收藏雙笏(1926 年製作)與王天路先生重製的班碑(1997 年製作),皆區辨 男、女性別,雙笏尚且保留了女性器官的象徵,說明了那一時期(日治)對女性的尊重 與身體的態度,這與漢人的性別價值觀與身體觀念不同。 另外一個重要特徵是班碑或雙笏皆屬手持物,附著其上的神明成為可攜帶移動的, 對於以往經常因為路途出現禁忌而改變行程回返來說,移動性的神明能協助處理自然界 中突來的情況,增加人移動的可能性 與範圍。不過手持物同時限制物件的 形式與外型,究原南島語族,是否有 可能出現類似的手持物? 天理參考館的文物裡,另有一件 臺中岸裡大社大頭目的權標(蕃大老 的令箭),19 如圖 10、11。本物件長 37.8 公分,木造,兩側雕刻圖文,底 端手握處寬厚,在館方的同意之下,

圖 10 岸裡大社蕃大老令箭

圖 11 岸裡大社蕃大老令箭手 握處

18 Douglas, Browne, “Pre-European Societies in the Pacific Islands.” In Max Quanchi & Ron Adams (ed.), Culture Contact in the Pacific-Essays on Contact, Encounter and Response. (pp. 15-3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16. 19 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參考館,《台湾平埔族、生活文化の記憶》,頁 51。


從天理大學收藏品雙笏初探大武壠社會的性別平權與女神信仰

我曾手握試驗,持法與紐西蘭毛利人的巴圖(patu)一樣,能側打人。 與前者類似的物件在國立臺灣博物館也 有收藏,不過該館稱其為「木祭板」,屬巴 則海族(或稱巴宰族),木質板狀,雙面吉 祥彩繪刻飾,底端為圓錐形突起並包覆布塊, 據館方研判應是連接底座之用。20 換言之,底 端圓錐是為固定站立用。只是這個說法未得 到中部地區族人後裔的認同,潘正皓先生調 查中部民間相似的文物多件,根據當地耆老 的說法,這是早期重要節日例如過年時,部 落男人手握雕刻紋飾處,用圓錐的底端敲打 鑼的撞槌,做為告知族人訊息的工具。各有 說法,仍有待進一步釐清。21 前 者 的 說 法 紛 紜, 不 過 類 似 的 造 型 卻 如 前 述 所 提, 與 紐 西 蘭 毛 利 人 慣 用 的 巴 圖 (patu)相近。日治時期考古學者曾發現臺灣 早有類似巴圖形式的石器,22 最早試圖推測其 演變的過程者為移川子之藏,其推測圖如圖 12。23 這項推測從第一階段原始石頭的打製,

圖 12 移川對巴圖形器型制演變的推測 資料來源:圖片間接引自溫天賜,《台灣史前時代巴圖 形器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14)。

20 國 立 臺 灣 博 物 館 數 位 典 藏 木 祭 板, 編 號:AT3260-1, 所 屬 族 群 八 則 海 族, 祭 祀 用。 網 址:http://catalog. digitalarchives.tw/item/00/2f/99/73.html。 21 本處說明得自潘正皓先生告知,他正著手研究中。 22 巴圖形器(patu)是臺灣史前時代西部平原地區常見的一種大型磨製石器,材質大多為變質砂岩,移川子之藏因其外 型與紐西蘭的 patu 極為相似,因之借用;後來凌純聲(1956)譯為巴圖,一直沿用至今。不過近來學者認為「巴圖 形器」的稱謂可能已不適用,劉益昌提議改為「匙形大鋤」(資料來源可見註腳 24 之 c)。日治時期以來,巴圖形器 (patu)持續引起考古學者的注意,鹿野忠雄從巴圖形器的柄部形狀變化,認為未具備實質功能,是裝飾的作用;由 於其造型可能是農具,因此提出巴圖形器是與農耕有關的儀式器物(資料來源可見註腳 24 之 a 與 b)。劉益昌則從巴 圖形器(patu)製作工序較為複雜,而且整體製作精細,需要耗費相當人力和時間才能完成,而認為是具有一定重要 性的器物與意義(資料來源可見註腳 24 之 c)。 移川子之藏,〈「パツ」を繞る太平洋文化交涉問題と臺灣發見の類似石器〉,《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研究 年報》,1(1934),頁 431-449。凌純聲, 〈臺東的吐舌人像及其在太平洋的類緣〉, 《中研院民族所集刊》,2(1956), 頁 137-152。 23 本處圖片引自溫天賜,《台灣史前時代巴圖形器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111


112

8卷 | 第2期

至第五階段手持巴圖形器(patu)的形成,造型的變化可能代表著原打製石器的使用功 能隨著改變。只是臺灣考古遺址發現的巴圖形器大多已脫離手持的範圍,被神聖化後成 為農耕祭祀用的儀式法器。24 若以外型來看,高雄地區大武壠班碑與毛利人的 patu(如 Skinner)25、臺灣巴圖型 器、26 臺中岸裡大社大頭目的權標(蕃大老的令箭)27、國立臺灣博物館的木祭板等皆是 相近的。除此之外,大武壠人稱石頭為「batu」,與毛利人稱為「patu」,語言近似。上 述的比較,一方面提醒相關的研究不能忽視南島語族、考古、語言學等領域的探索,28 另 一方面單以「漢化」解釋大武壠人的文化變遷,容易忽略文化的共同性與其社會內在變 遷的過程。下一段即針對後者進一步說明大武壠人的神靈化應用。

伍、神靈化的應用:平等與喜樂生活的維護 班碑神靈化的應用,反映大武壠人面對社會變遷的創造力與能動性。大武壠人在荷 蘭時期居住在今臺南玉井盆地及其周圍,後來因他族入侵,陸續遷往高雄甲仙、六龜、 杉林與臺南白河六重溪,清末時期部分再遷往花蓮玉里大庄(今稱東里),遷徙後所形 成部落的特質,正好提供檢視社會變遷的機會。花蓮玉里大庄部落未發現班碑與換工團, 而是以「幫工」的形式解決人力短缺問題,即是一例。 高雄地區大武壠部落社會型態與花蓮玉里大庄類似,同是重視集體與平等的社會。 但為何後者沒有班碑?可能是文化傳播的機遇問題。花蓮玉里大庄大武壠人大部分人係

24 a. 鹿野忠雄, 《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第一卷(東京:矢島書房,1946),頁 271;b. 鹿野忠雄著、宋文薰譯, 《臺 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5),頁 19-20;c. 劉益昌,〈十五份遺址:一段學術史的議題〉, 收於周述蓉主編,《十五份遺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十五份遺 址研究社、社團法人臺北市社區大學民間促進會,2010),頁 133-134。 25 Skinner, H. D., “Evolution in Maori Art.” The Joura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46(1916), pp. 184-196. 26 移川子之藏,〈「パツ」を繞る太平洋文化交涉問題と臺灣發見の類似石器〉,《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研究 年報》,1(1934),頁 431-449。 27 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參考館,《台湾平埔族、生活文化の記憶》,頁 51。 28 此一部分仍待進一步深入探討。


從天理大學收藏品雙笏初探大武壠社會的性別平權與女神信仰

於清末起陸續從高雄地區遷徙形成,29 村落內設一公廨祭祀「阿立太祖」30,據潘萬金耆 老表示,早期部落農耕的互助方式,並無嚴格的換工,反而是村民會自動的幫忙鄰居, 與本地仍留存的「幫工戲」歌謠意義較為接近。他提到長輩曾提出與漢人部落的比較觀 點:「咱雖然是番,但是咱無乞食;雖然他們是人,但他們有乞食。」(閩南語),乞 食即是乞丐,因為部落內各家庭彼此之間相互幫忙,所以沒有當時漢人社會經常出現的 乞丐。這句話精要地說明了兩者(埔與漢)社會的重要差異。 高雄地區大武壠人流行的「換工」與花蓮玉里大庄「幫工」,兩者在社會交換上的 意義不同,後者強調親友、鄰居主動幫忙,主家則在工作結束之後宴請幫工者,一起歡 唱同樂,是情感的交換。但高雄區大武壠人在重視互助的社會價值底蘊之下,引入漢人 某部分的神靈信仰形式,以及將原有的勞動價值轉換為等值勞動力的對等交換,已引入 資本主義的交換形式。 高雄地區大武壠人生活地區與高山原住民緊臨,早期分別有狩獵團與農耕換工團, 除了能提升工作效率之外,也有安全需求的保障。不過日治時期殖民政府為開發山區資 源(如開採樟腦),禁止族人隨意上山開發、狩獵,並改變其生計方式,分配土地改以 農耕。此地俗云:「打魚抓鳥,某子(妻與子)餓死了了(全餓死)!」(閩南語)即 是說明為了生存,男子不得不改變謀生方式,共同參與農耕。而此地區換工團的領導與 交換模式,有助於平權社會的形成與維護。 平權社會強調個人的地位與權力來自個人的努力,換工團是團員表現能力爭取地位 之所。如換工團之班頭通常由隊員推舉農耕技術較佳及負責任者擔任,負有指導農作的 義務。班頭另一項重要工作,是維持每天工作量與工作品質相等的公平性,如因工作時 數超過一天量時,田主可以請吃飯抵充超過部分的工時;如工作天數不相等時,則以未 來農耕工作天相抵,或以六叉柴換一天,三叉柴換半天,通常不付現金。以社會交換的 觀點審視此地區經濟與社會互助行為,農耕換工組織,不僅交換彼此勞力與技術,以領 導者產生的方式及權限而言,農耕技術優秀者、工作勤勉者被選為領導者,領導者並因

29 潘英海,〈文化系、文化叢與文化圈〉,收於劉益昌與潘英海主編,《平埔族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 委員會,1998),頁 163-202。林清財,〈西拉雅族歌謠分佈與族群遷徙〉,收於劉益昌、潘英海編,《平埔族群的 區域研究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頁 203-267。 30 2017 年 9 月 1 日訪查公廨內神牌書寫而得。

113


114

8卷 | 第2期

此獲得管理與指導的權力與聲望,是技術流通與聲望、權力的交換。就參加者而言,每 戶家庭也因參加該換工組織都享有幾乎相等的勞動品質、勞動量與農耕技術。班碑某種 程度反映了平埔族重視集體、平等的社會制度。31 若進一步細膩地分析換工團班員互動關係,對於平等、交換與分配的意義當有深一 層理解。此地區換工團班員前往墾荒工作時,通常編排兩人一組,相互競賽。耆老說, 女孩子通常會找手腳俐落的男人同組,好快速完成工作。這讓換工團的男人有表現英雄 的機會。事實上,除了班頭職務之外,小林的換工團領導者就分為三人:包括頭哥、二哥、 三哥,頭哥負責召集、分配;二哥監督與檢查;三哥負責獎懲。32「小林人全頭(領導者)」 (閩南語),說明了每人都有表現機會;或者說,能力是來助人,成果是一起分享的。 權力的分散與平等機會,使換工團更為團結,情感深厚。這與資本主義社會重視財富累 積不同。套句耳熟能詳的諺語:大武壠人在換工組織工作 For Happiness(為幸福),比 For Money(為賺錢)的動機高,這也是筆者多年來參與日光小林產業重建的心得。這些 文化現象可見之與耆老的回憶、口述與互動行為,但以往有關平埔族的研究,偏重在信 仰、遷徙,甚少觸及此類問題,尤其如換工組織中的情感作用:友伴愛,甚為可惜。 前述所討論的重點,偏向班碑的正向促進的功能,其實若從大武壠人主觀的喜惡來 看,班碑的神靈化的應用,在當時漢人主流社會影響之下,某種程度具備暫時性「去社 會規範化」的效果。 高雄地區大武壠人的生活方式與文化形態受到外來異族影響逐漸轉變,影響力最大 者是來自中國大陸的閩南人與客家人。雙笏製作時期(1915),有三份紀錄說明這個地 區大武壠人的社會概況。一是清末調查、日治初期完成的《安平縣雜記》記載,33 此地區 族群特質是「閩粵入籍變番」,當時社會已盛行閩俗、閩語,僅保留部分早期信仰形式, 及「番族」擔任部落領導者的情形。34 二是鳥居龍藏 1900 年的旅行調查報告,他發現「六 龜里和山杉林都有熟蕃居住,他們還保留著比較古老的風俗,但是已經不記得固有的語

31 簡文敏,〈小林地區平埔族狩獵及其相關文化探討〉,《臺灣文獻》,頁 373-398。簡文敏〈「查某暝」與「偷拔蔥」 ──兩種女性生命型態之整合與比較〉,頁 19-66。 32 簡文敏〈「查某暝」與「偷拔蔥」──兩種女性生命型態之整合與比較〉,頁 3。 33 佚名,《安平縣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 52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34 有關高雄地區大武壠早期生活描述請參閱《安平縣雜記》之外,簡炯仁先生在〈高雄縣甲仙、杉林及六龜等鄉者『大 武壟社群』〉一文亦有詳細討論。簡炯仁,〈高雄縣甲仙、杉林及六龜等鄉者『大武壟社群』〉,《高雄縣平埔誌》(高 雄:高雄縣政府文化局,2000),頁 301-380。


從天理大學收藏品雙笏初探大武壠社會的性別平權與女神信仰

言。」35 另一則是伊能嘉矩對於此地區平埔族為主、漢人混居社會型態互動關係,認為清 領臺之後,漢人以和平的方式移植,獲取「番婦」結成親屬關係,或繳納一定的租穀約 定佃耕,以共存互助的狀態進行墾殖。 36 前述三份文獻資料顯示日治時期此一地區熟番(大武壠人為主)已通用閩語、閩俗, 與漢人移入者或結為親屬,或共存互助,彼此之間關係良好。只是這三份資料來自外來 族群者的紀錄,當地大武壠人又如何面對異族的移入與統治呢?當時漢人與日本殖民者 的價值觀念與社會規範,相對皆屬社會主流強勢文化,對於大武壠傳統上偏向母系社會、 兩性關係較為自主平等、注重分享與情感交流等特質來說,形成某種程度的威脅。 筆者從數則口述傳說,說明文化衝突與調適的過程。筆者自 1996 年迄今,持續此 一地區田野調查工作,並協助文化與產業重建。深深體會在綿密的親屬關係之下,大武 壠人重視彼此的情感交流與分享,較能自由、自主表達情意,團體活動時常能維持赤子 之心的互動方式。1997 年,我初到荖濃田野調查時即感受到文化衝擊經驗,當時一位 90 歲左右女耆老,抽著菸,語調平緩,細數人生中男人們對她的照顧,她的人生回顧卻讓 我相當緊張,擔心觸怒坐在鄰旁的夫婿。2011 年另一位潘文莒耆老回顧人生經驗,提到 部落內經歷日本統治與漢人移入的改變。他認為在地人(大武壠人)與日本人個性與習 慣接近,比如,日本人在溪流上游男女裸體共浴,抓到魚即生吃,與他們在下游洗澡、 游泳相同,兩性能自在溝通嬉戲。但客家人因婚姻關係進入後就不同,客家男性常將妻 子視為財產,忌妒、猜忌,讓以往單純而自由的兩性互動方式改變,明確表達不喜歡。 文莒耆老的說法未必真實反映日本人與客家人的習性,但明顯的,他並不喜歡過度解釋 男女自在嬉戲:友伴愛的行為被誤解。 族群相遇而有文化衝突在所難免,對於大武壠人來說,漢人的移入代表著文化的侵 襲,若要保有早期的生活方式,勢必採取保護的手段。例如暫時性的去社會規範化。據 我的觀察,此地的方式至少有二:一種是採取規避的方法,讓舊有的社會規範暫時不起 作用。例如換工團團員來自不同家庭,有時不同輩分者在同一團,男女團員自由嬉戲將 造成衝突。王天路先生舉大伯與弟媳同團工作的情形,本地俗諺「大伯 父,小叔 牛」:

35 鳥居龍藏著(1900)、楊南郡譯註,《探險臺灣:鳥居龍藏的臺灣人類學之旅》(臺北:遠流,1996),頁 330。 36 伊能嘉矩,《大日本地名辭書 ‧ 台灣》(日文版)(東京:東京富山房,1909),頁 786-787。

115


116

8卷 | 第2期

意即要把大伯當作父親一樣對待,小叔卻可像牛一樣騎乘玩耍;為避免看到弟媳與其他 團員自由嬉戲,換工休息時,大伯選擇暫時離開換工團,規避因倫理而產生管教的尷尬。 大伯識趣的規避行為,讓原有社會倫理的權力暫時被拋棄。 另一種是讓班碑擔負起限制與約束性的權力。潘林青香女耆老指出,班碑不僅是處 罰工作不力者,也處罰多言破壞班員名聲者。此地俗諺:「山內講,山內熄」(閩南語), 即是指參與換工團者在山區工作之餘的言行舉止,都應留在那裡,不能帶回部落,避免 造成社會與家庭的紛爭。 換言之,班碑雖借用了漢人神靈信仰,但以此之矛,攻子之盾,暫時性去社會規範 化,對早期兩性互動方式與重視分享的友伴愛,形成某種程度的保護作用。而與此類似 的習俗,如源於漢人元宵節的「查某暝」(女人節),與中秋節的「查甫暝」(男人節), 都有類似的轉化機制。


從天理大學收藏品雙笏初探大武壠社會的性別平權與女神信仰

參考書目/ 一、專書 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參考館(2012),《台湾平埔族、生活文化の記憶》。奈良:天理大學出版部。 伊能嘉矩(1909),《大日本地名辭書 ‧ 台灣》(日文版)。東京:東京富山房。 佚名(1959),《安平縣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 52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馬淵東一(1974),《馬淵東一著作集》第二卷。日本:社會思想社。 鳥居龍藏著(1900)、楊南郡譯註(1996),《探險臺灣:鳥居龍藏的臺灣人類學之旅》。臺北: 遠流。 鹿野忠雄(1946),《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第一卷。東京:矢島書房。 鹿野忠雄(1952),《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第二卷。東京:矢島書房。 鹿野忠雄著、宋文薰譯(1955),《臺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簡炯仁(2000),《高雄縣平埔誌》。高雄: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Douglas, Browne (1993), “Pre-European Societies in the Pacific Islands.” In Max Quanchi & Ron Adams (ed.), Culture Contact in the Pacific-Essays on Contact, Encounter and Response. (pp. 15-3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二、論文(期刊/學位) 林清財(1998),〈西拉雅族歌謠分佈與族群遷徙〉,收於劉益昌、潘英海編,《平埔族群的區 域研究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凌純聲(1956),〈臺東的吐舌人像及其在太平洋的類緣〉,《中研院民族所集刊》,2,頁 137-152。 移川子之藏(1934),〈「パツ」を繞る太平洋文化交涉問題と臺灣發見の類似石器〉,《臺北 帝國大學文政學部史學科研究年報》,1,頁 431-449。臺北:臺北帝國大學。 張帥峰(2012),〈笏板源流考〉,《尋根》,2,頁 73-75。虢國博物館。 溫天賜(2014),《台灣史前時代巴圖形器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英海(1998),〈文化系、文化叢與文化圈〉,收於劉益昌與潘英海主編,《平埔族區域研究 論文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劉益昌(2010),〈十五份遺址:一段學術史的議題〉,收於周述蓉主編,《十五份遺址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十五份遺址研究社、社 團法人臺北市社區大學民間促進會。

117


118

8卷 | 第2期

簡文敏(2001),〈小林地區平埔族狩獵及其相關文化探討〉,《臺灣文獻》,52(3),頁 373-398。 簡文敏(2002),〈「查某暝」與「偷拔蔥」──兩種女性生命型態之整合與比較〉,《臺灣風物》, 52(3),頁 19-66。 Skinner, H. D., “Evolution in Maori Art.”The Joura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46(1916), pp. 184-196.

三、其他 淺井惠倫(1938),淺井惠倫筆記,收藏於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研究所數位典藏,典藏號: OA266b。 國立臺灣博物館數位典藏,木祭板,典藏編號:AT3260-1。網址: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 tw/item/00/2f/99/73.html。



120

8卷 | 第2期

《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 高雄地區有關三首「番歌」解讀 撰文/高雄市健行會創會會長、高雄市臺灣山地文化研究會創會會長 洪國勝

摘要 大清帝國首任巡臺御史黃叔璥於康熙 61 年(1722),檄行諸羅縣令孫魯、鳳山縣令 楊毓健,詳註各社居處、飲食、衣飾、婚嫁、喪葬與器用並附番歌,是謂〈番俗六考〉, 收錄於《臺海使槎錄》;1 所記述「番歌」凡 34 首,由南部恆春至北部淡水,涵蓋 PAYUAN、MAKATAU、SIRAYA、LLOA、 ARIKUN、BABUZA、PAPURAT、PAZIH、 TAOKAS、PASAY 諸族,皆以漢字記音、記詞意,無曲譜,但常為歷史文獻與研究平埔 族群或音樂學者所引用,甚至於專書研究。2 以羅馬拼音將漢字記音還原為族群母語,再經詞韻比對,其實,此 34 首「番歌」曲 調,迄今仍然以河洛語音傳唱於臺灣各角落,且是倍受讚賞的臺灣民謠──真正的臺灣 民謠:平埔族群曲調加上河洛唱詞(當時強勢的民間語言)。平埔族群曲調不僅改變河 洛制式四句聯(七字也)唱法,多少也影響到日本流行歌曲,如 1958 年中野忠晴作曲的 〈赤い夕陽の故鄉〉(文夏翻唱為〈黃昏的故鄉〉),就是源自 PAPURAT 的歌曲。 今謹擇〈新港社別婦歌〉、〈大傑巔社祝年歌〉、〈大武壠社耕捕會飲歌〉等三首 和高雄地區有關的歌謠獻曝,誠盼指正! 本〈番歌解讀〉文中,有「番」字出現,緣自舊文獻名詞,並無其他用意。 關鍵詞: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番歌

1

《臺海使槎錄》黃叔璥完稿於雍正 2 年(1724),本番歌解讀依據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6 版本,不一一以註腳列出 引用頁數。

2

早期(1746-1967):請參閱楊克隆,〈台語流行歌曲與文化環境變遷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研 究所碩士論文,1998);楊克隆,〈十八世紀初葉的臺灣平埔族歌謠 以黃叔璥〈番俗六考〉著錄為例〉,《文史臺 灣學報》,創刊號,頁 3-55(頁 10-12,「歷史文獻、期刊抄錄〈番俗六考〉之歌謠概略表」)。近代相關研究為數 甚夥,僅舉例,如:陳炳宏,《古雲林地區文史探查》(臺北市:陳炳宏,2011);林淑慧,《臺灣文化采風──黃叔 璥《臺海使槎錄》研究》(臺北市:萬卷樓,2006);林欣慧、吳中杰,《屏東地區馬卡道族語言與音樂研究》(屏東: 屏東縣立文化中心,1999);胡民祥,〈唯「蓬山八社情歌」夠「望春風」的臺灣風土〉,收於蔣為文、方耀乾主編, 《臺語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6:詩歌 kap 土地 ê 對話》(臺南:開朗雜誌公司,2006);王幼華,〈清代臺灣 平埔族歌謠書寫研究〉,《興大人文學報》,33(2003),頁 213-259。


《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高雄地區有關三首「番歌」解讀

壹、前言 大明帝國萬曆 31 年(1603)1 月,福建巡撫朱運昌派浯嶼將軍沈有容率軍渡海,前 來大員(臺灣)進剿倭寇;陳第(1541-1617,福建連江人)以幕賓身分隨行,在大員駐 紮二十幾天,回師之後,以大員所見聞,手著〈東番記〉一文,是為漢籍記述臺灣住民 習俗首見。 〈東番記〉對歌唱的記載:「時燕會,則置大罍團坐,各酌以竹筒,不設肴,樂起 跳舞,口亦烏烏若歌曲。」3 大清帝國康熙 24 年(1685),臺灣知府蔣毓英下令責由諸羅縣令季麒光、鳳山縣令 楊芳聲合修《臺灣府志》為臺灣首部地方志。《臺灣府志》在〈土番風俗〉記述:「有 番歌唱,則群番攜手成圍,嗚嗚呼呼,咮咮嗞嗞,搖頭顛足,如扮戲狀。」4 郁永河(生平不詳)於 1691 年由閩知府王仲千同知延為幕賓,因喜山水,遊遍八閩 (福建)之地。康熙 35 年(1696)年冬,福州榕城火藥庫火災,郁永河自述:「會丙子 冬,榕城藥庫災,燬硝磺火藥五十餘萬無纖介遺。有旨責償典守者,而臺灣之雞籠、淡水, 實產石硫磺,將往採之。余欣然笑曰:『吾事濟矣』。」由是,郁永河請纓前往臺灣採硫, 1697 年 2 月(農曆)渡海到臺南安平,經府城(臺南)一路往北行,至北投採硫,回閩 後於 1698 年將其在臺九個月經歷包含人文、地理,寫成《裨海記遊》。5 《裨海記遊》對歌唱的記載: 雖有餘力,惟知計日而耕,秋成納稼;計終歲所食,有餘,則盡付麴蘗; 來年新禾既植,又盡以所餘釀酒。番人無男女皆嗜酒,酒熟,各攜所釀,聚男 女酣飲,歌呼如沸,累三日夜不輟;餘粟既罄,雖飢不悔。

(番人夫婦,乘莽葛射魚,歌聲竟夜不輟。) 莽葛元來是小舠,刳將獨木似浮瓢;月明海澨歌如沸,知是番兒夜弄潮。

3

陳第,〈東番記〉,收錄於沈有容《閩海贈言.第二卷》(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頁 25。

4

蔣毓英,《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頁 61。

5

郁永河,《裨海記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35、44。

121


122

8卷 | 第2期

康熙 56 年(1717)夏四月(農曆),知諸羅縣 令周鍾瑄主修《諸羅縣志》出刊,6 內中凡例記述「即 諸番之俗,亦或各社不同.綜其大略,漢俗分類為四、 番俗分類為七.各綴本事其下,與各志土風體例稍異; 欲使閱者如身履其地,而親見之。」在〈風俗志.番 俗〉記述「為采其風氣習俗,類分為七:曰狀貌、曰 服飾、曰飲食、曰廬舍、曰器物、曰雜俗,曰方言」。 《諸羅縣志》對歌唱的記載(增加「賽戲」一圖, 呈現歌舞情境): 番無愁暑雨祁寒,負重輓車,度險出淖,狀 若甚蹙者;曾未駐足息肩,已歌呼嗚嗚,喜跳自 若矣。傭直作苦,勞之酒,則終日不倦。 九、十月收穫畢,賽戲過年。社中老幼男婦, 盡其服飾所有 ( 服飾見上 ),披裹以出.壯番結 五色鳥羽為冠於首,其制不一;或錯落如梅梢,

圖 1 諸羅縣志賽戲圖 資料來源:周鐘瑄、陳夢林編修,《諸羅縣 志》,臺灣文獻叢刊第 141 種(臺北:臺灣 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高數尺、闊可十圍。酒漿菜餌魚鮓獸肉鮮磔,席地陳設,互相酬酢。酒酣、當 場度曲。男女無定數,耦而跳躍。曲喃喃不可曉,無恢諧關目;每一度,齊咻 一聲。以鳴金為起止,薩鼓宜琤琤若車鈴聲;腰懸大龜殼,背內向;綴木舌於 龜版,跳躑令其自擊,韻如木魚。 過年無定日,或鄰社共相訂期,賽戲酣歌,三、四日乃止.亦有一歲而二、 三次者,或八月初、三月初,總以稻熟為最重。 番社歲久或以為不利,則更擇地而立新社以居。將立社,先除草栽竹,開 附近草地為田園.竹既茂,乃伐木誅茅.室成而徙,醉舞酣歌,互相勞苦。 康熙 60 年(1721)臺灣朱一貴抗清事件之後,翌年正月(農曆)康熙皇帝任命黃叔

6

周鐘瑄、陳夢林編修,《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 141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頁 164、 166、167、174。


《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高雄地區有關三首「番歌」解讀

璥(順天府大興縣人)與滿族人吳達禮(正紅旗滿人)二員為首任巡臺御史,其主要目 的為「此御史往來行走,彼處一切信息可得速聞。凡有應條奏事宜,亦可條奏;而彼處 之人,皆知畏懼。」7 黃叔璥曾巡歷番社,結論是:「番社不一,俗尚各殊,比而同之不 可也。余撮其大要凡六:檄行南北兩令,於各社風俗、謌謠,分類詳註為番俗六考。」 「檄行南北兩令」,當時諸羅縣令孫魯、鳳山縣令楊毓健,兩令之外,臺灣府城所 在地的臺灣縣縣令,就是主修《諸羅縣志》的周鍾瑄;黃叔璥的〈番俗六考〉必然受周 鍾瑄的〈風俗志 ‧ 番俗〉記述「為采其風氣習俗,類分為七。」的影響。〈番俗六考〉 包含居處、飲食、衣飾、婚嫁、喪葬與器用並附番歌。 黃叔璥在《臺海使槎錄》述說:「歲時巡歷所及,輙寓筆書之。」到了半線,作詩:「女 孃齊度曲,頫首款噫鳴(番歌先以款噫發聲);瓔珞垂項領,跣足舞輕盈。」又,到了沙轆, 記述:「余北巡至沙轆,嘎即率各土官婦跪獻都都;番婦及貓女為戲,衣錦紵、簪野花, 一老嫗鳴金以為進退之節。聚薪然火,光可燭天。番婦拱立,各給酒三大椀,一吸而盡。 朱顏酡者絕鮮,挽手合圍,歌唱跳舞;繼復逐隊蹋地,先作退步,後則踴躍直前,齊聲 歌呼,惟聞得得之聲。」在巡歷時,族民載歌載舞迎送,必讓黃叔璥留下深刻感觸,〈番 俗六考〉附番歌,就在黃叔璥筆下「檄行南北兩令」促成。 經比對詞韻,番歌歌詞係以河洛語記音。8 臺灣河洛語以漳、泉二音居多,又分讀冊 音(文言音)、講話音(白話音);但是,黃叔璥(北京人)不識河洛語,由其言「郡 中鴃舌鳥語,全不可曉。如劉呼澇、陳呼澹、莊呼曾、張呼丟。余與吳侍御兩姓,吳呼 作襖,黃則無音,厄影切,更為難省。」可知,正如《康熙字典》序文所言:「漢儒識 文字而不識子母,江左之儒識四聲而不識七音。」黃叔璥又言:「大武郡數處平地涌泉, 浸溢數里,土人謂之坔。坔,土音濫,字典中無此字;亦猶大浪泵之泵,字典音聘,土 音蚌。又所生少子名曰屘,土音滿,皆以己意譌撰。」也可從中體會到黃叔璥秉着「巡 臺御史」官銜與北京音(其他為土音)的優越感,尚言:「坔,土音濫,字典中無此字。」

7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 4 種(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檢索日期:2018 年 6 月 22 日。

8

少數含北京官話(如務 wuh、無 wu、獨 tu、葉 ye、白 bor),或因地緣,亦有客家音,不以列入討論。又,南島語 系有古老同源詞,A 地與 B 地有同音同意的語彙,可供相互應用。 南島語系的區域,包括臺灣、海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馬達加斯加、新幾內亞、紐西蘭、夏威夷、密克羅尼西亞、 美拉尼西亞、玻里尼西亞等各地島嶼的語言,外加馬來半島上的馬來語、中南半島上越南與高棉的占語和泰國的莫肯 語(Moken)及莫克倫語(Moklen)。北起臺灣,南抵紐西蘭,西至馬達加斯加,東至智利復活節島(引自維基百科)。

123


124

8卷 | 第2期

其實,《康熙字典》(康熙 55 年出刊)「土部」有此字(「集韻」:與地同),「坔」 河洛音 lam5。「泵」,河洛音有「tun7, le7, pang7」,又近代抽水機(英語 pump)翻譯為 幫浦或泵浦;「幫」河洛音 pang1、pong1,此處「泵」河洛音為 pang7。「屘」音 ban1, 就是「尾也子 bue2 a2 kian2」簡稱為「尾也 bue2 a2」的連音字,並非以己意譌撰。 「漢文」就是河洛的「讀冊音」(文言文),也就是文人雅士用以書寫,甚至用於言談; 「漢語」就是河洛的「講話音」(白話音),也就是素衣白丁、市井小民用以交談;現存 臺灣河洛語基於中原河洛語、9 含閩南河洛語(含百越族群語彙)10 及臺灣南島族群語言, 尤其是西部平埔族群語言,亦含西班牙、荷蘭、日本與北京語字彙;河洛語有七聲,稍微 走音,意義全非,曾經在電視上看到,非河洛籍政治檯面人物因助選,高舉子弟兵的手大 聲疾呼:「我們來支持某某某四號」,他為了貼近選民用河洛語發音,結果變成:「我們 來支持某某某死好」。河洛語若非從小學習,的的確確難學到精準。河洛漢字, 11 源自「甲 骨文」,例如河洛人說「鼎」,滿人說「鍋」;河洛人說「行」,滿人說「走」;河洛人 說「走」,滿人說「跑」。翻看《康熙字典》: 「行」:彳為右腳、亍為左腳,合成為「行」,意為「足之步也」(『集韻』) 「趨」:捷步(『疏』)、疾行(『釋名』)。 「走」:疾趨(『爾雅釋宮』)。 「跑」:以足、爪挖地;如浙江杭州「虎跑泉」(『臨安新志』),是虎 隻以前二足、爪挖出的水泉。 「鼎」:所以熟食器也(『玉編』)。鼎三足二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說 文』)。 「鍋」:車釭(『玉編』)。車釭,齊燕海岱之閒謂之「鍋」。12

9

河洛話分布,除福建省舊稱閩越之地外,尚有江蘇省宜興縣南部山區、浙江省沿海地區及島嶼、江西省東北部接近浙 江省地區、廣東省東部靠海地區、海南島與廣西省(分散太闊,形成許多方言島)(以上資料參考臺灣海外網 https:// www.taiwanus.net/history/1/58.htm)。

10 陳政,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縣)人,在唐高宗李治(628-683)總章 2 年(669),奉命征服閩越,677 年卒於任 上,由子陳元光(657-711)襲職,後任漳州刺史(州長)兼任漳浦縣令,奠定河洛人在閩越的勢力,故五胡亂華時, 諸多世族逃往閩越(以上資料引自維基百科)。 11 民國前之漢字文本與日本、韓國、越南的漢字,皆依從河洛音(以上資料引自維基百科「漢字復活」)。 12 齊:國境包括山東省大部分,河北省東南部,河南省東北部;國都在臨淄(山東淄博市臨淄區);燕:國境包括北京, 河北省中、北部;國都在薊(北京房山區琉璃);海岱:渤海(位於遼東半島和膠東半島之間)、泰山(山東省中部, 泰安市境內)。


《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高雄地區有關三首「番歌」解讀

將「車釭」、「鍋」當成烹煮器具、將「走」當成「行」、將「跑」當成「走」, 不異指鹿為馬、指花為蕉!所以,滿族研究的金啟孮在其《北京的滿族:普通話的來源》 中的結論:13「北京話的語音不是漢族(保留在江南的)傳統的語音,而是滿蒙語音佔主 導地位的『胡音』,即滿族學習漢文時所說的蹩腳漢語,但他們是統治階級,於是他們 的話就成了正統的國語。」所以,成語有:「胡言亂語」、「胡言漢語」等成語,可溯 自五胡亂華(316-439 年,主要是匈奴、鮮卑、羯、羌、氐)的胡人說漢語,也就是「胡 漢語」;延伸至「胡說八道」,就是指胡人(主要是蒙古人)與八旗人(滿人)亂說漢語。 再說,本〈番俗六考〉所記錄的用語、物品和社名,皆依「河洛音」,用語如搭學 (Tao)、加老歪(karaway);物品如奇麟(Kilin)、夏堵混(Hatuhun),社名如踏枋 (Tapang)、干仔務(Kanakanabu)、半線(Pasoa)等等。 以上,足證所附番歌,黃叔璥無法著墨,再由黃叔璥番社雜詠賽戲:「男冠毛羽女 鬖, 衣極鮮華酒極酣。一度齊咻金一扣,不知歌曲但喃喃。」及巡視沙轆社離開時所述:「次 早將還郡治,土官遠送,婦女咸跪道旁;俯首高唱,如誦佛聲。詢之通事,則云祝願步 步得好處。」肯定通事在採錄、翻譯居功厥偉;14 所以,〈番俗六考〉與〈赤崁筆談〉、 〈番俗雜記〉同樣,引用他人資料甚夥,如 1959 年方豪在《裨海紀遊 ‧ 弁言》所記: 「臺海使槎錄,黃叔璥撰,成稿於雍正二年,乾隆元年刊行。它的成書只晚於郁永河來 臺二十七年。書中引用裨海紀遊、番境補逸(不作遺)、偽鄭逸事的地方不少,並錄有 土番竹枝詞二十四首。」15 非自著作,故署名:大興黃叔璥撰。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論為:「叔璥裒輯舊籍,參以目見,以成此書。於山川、 風土、民俗、物產,言之頗詳,而於攻守險隘,控制機宜,及海道風信,亦皆一一究 悉,於諸番情勢尤為賅備。雖所記止於一隅,而亙古以來,輿記之所不詳者,蒐羅編

13 金啟孮(1918-2004)滿族、姓愛新覺羅氏,係遼寧省民族研究所所長、教授,著名女真文、滿學、清史、蒙古史專家。 為《滿族研究》雜誌主編(以上資料引自網路「商州吧」tieba.baidu.com/p/2797194881)。 14 相關詳細論述請閱:(1)蔡曼容,〈臺灣地方音樂文獻資料之整理與研究(西元 1683 年 -1945 年)〉(臺北:臺灣 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頁 14-15,「採集者、翻譯者:殖民買辦的攫利心態」;(2)楊克隆,〈十八 世紀初葉的臺灣平埔族歌謠 以黃叔璥〈番俗六考〉著錄為例〉,《文史臺灣學報》,創刊號,頁 10-12,「歷史文獻、 期刊抄錄〈番俗六考〉之歌謠概略表」;(3)宋澤萊,〈論黃叔璥《臺海使槎錄》的實與虛──並論浪漫傳奇文學作 家的理性與非理性書寫〉,臺文戰線聯盟,網址 https://twnelclub.ning.com/profiles/blogs/3917868:BlogPost:38355。 15 方豪,《裨海紀遊 ‧ 弁言》,臺灣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頁 8。方豪(1910-1980),原籍浙 江諸暨,1949 年 2 月 10 日抵臺,是天主教神父、歷史學家。盧胡彬,〈方豪對臺灣方志研究的貢獻〉,《臺灣文獻》, 61(1)(2010),頁 29-62(引用頁 31-32)。

125


126

8卷 | 第2期

綴,源委燦然,固非無資於考證 者矣。」無可諱言,〈番俗六考〉 附番歌(漢字河洛音)加譯詞, 正是黃叔璥獨到之處,前無古人 可比;畢竟,一紙檄文,保存了 當時(距今約三百年前)的西部 平埔族群 34 首歌詞。 對於「番歌」解讀,學者遠

圖 2 南島語系分布 資料來源:中研院民族所數位典藏。

在 1972 年就有「以漢字拼土著音記錄成之平埔族歌謠,筆者所據何音(閩南音或官話或 地方音)實無法得知。」的論調,16 多少影響後學深入探討的心思和毅力;唯有陳炳宏在 2011 年《古雲林地區文史探查》切入解讀〈南社會飲歌〉、〈貓兒干社納餉歌〉、〈西 螺社度年歌〉、〈斗六門社娶妻自誦歌〉、〈他里霧社土官認餉歌〉等 5 首歌謠,17 是為 「番歌」解讀第一人。

貳、番歌解讀 一、〈新港社別婦歌〉(載於〈北路諸羅番一〉) 馬無艾幾唎(我愛汝美貌),唷無晃米哰(不能忘), 加麻無知各交(實實想念)。麻各巴圭里文蘭彌勞(我今去捕鹿), 查美狡呵阿孛沈沈唷無晃米哰(心中輾轉愈不能忘); 奚如直落圭哩其文蘭(待捕得鹿),查下力柔下麻勾(回來便相贈)。

16 洪敏麟修纂,《臺灣省通志 ‧ 卷八同冑志平埔族篇》(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頁 82。 17 陳炳宏,《古雲林地區文史探查》(臺北市:陳炳宏,2011),頁 145-160。相關著作有 SIRAYA、FAVORLANG 語 註解四冊。


《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高雄地區有關三首「番歌」解讀

(一)臺灣河洛音18 字

臺灣河洛音

2

kok , kəh .

pa .

ke , kui .

li .

bun.

lan .

ma , be .

bu , bə .

ngai , gai , hia .

ki , kui .

li .

2

5

5

7

7

2

n7

5

7

臺灣河洛音 4

4

1

1

1

5

5

iok , aih .

n

mi , bi .

bu , bə .

lə .

hong , hong .

bi .

lo .

5

5

2

5

5

5

5

bi .

lo .

he .

ju , lu .

tit .

lok , lak .

ke , kui . ki

li , li .

ki , ki , ke , ka . kek

2

5

5

5

5

8

8

8

1

1

1

5

2

2

tsa , tsha , tsa .

5

bi , sui .

bun .

kau .

2

lan .

o , hə , ha , hia .

a.

tsa , ts`a .

poe , put .

ha ke he .

sim , tim ,tiam .

lek , lik , lat .

sim , tim , tiam.

jiu .

iok , aih .

n

ha ke , he .

bu , bə .

ma , ba , mua .

hong , hong

ko , kau

ka , ke .

ma , ba , mua .

bu , bə .

ti , tsai .

kok , kəh .

kau , ka , kiau .

臺灣河洛音

1

2

1

1

5

5

5

5

5

1

1

4

1

5

4

1

5

1

5

ma , ba , mua

5

5

2

1

2

1

1

1

2

2

5

2

5

2

5

5

5

2

1

5

5

5

5

1

1

7

5

5

5

7

5

7

8

7

8

8

5

7

5

1

7

7

5

5

1

18 臺灣河洛音依據:許極燉,《常用漢字台語辭典》(臺北市:前衛出版,2009);沈富雄,《增補彙音寶鑑》(雲林: 文藝學社(沈富雄),1972);盧廣誠,《實用臺語詞典》(臺北市:文水,2011);清 ‧ 張玉書、陳廷敬編纂(1716),《康 熙字典》。臺北市:同文書局原刊,文化圖書公司 1980 重印。甘為霖,《甘為霖台語字典》(臺南:台灣教會公報社, 2009),1913 出版時名為《廈門音字典》。

127


128

8卷 | 第2期

(二)SIRAYA音出處 臺灣河洛音

SIRAYA 音

馬無艾

ma bə ngai

ki

li

iok

2

5

2

7

2

無晃

bə hong

米哰

bi lo

ka

麻無

5

2

1

5

ma bu

5

ti kəh

kau

麻各

ma kəh

巴圭里

pa ke li

1

5

1

4

1

5

bun lan mi lə

tsa

孛沈沈

4

1

彌勞

美狡呵阿

5

5

知各

文蘭

7

5

5

5

1

2

2

1

1

bi kau o a 7

5

5

poe tim tim

iok

無晃

bu hong

2

5

5

出處 註 19

mamoei

欲;愛

陳炳宏 馬太福音註解

ki

這、的、被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riang

陳炳宏 馬太福音註解

yaw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ouhang

大、很

陳炳宏 馬太福音註解

mik-la

記得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ka

且(英文 and)

陳炳宏 馬太福音註解

mamuy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dilig a

真實(a 為)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kau

陳炳宏 馬太福音註解

今日

伊能嘉矩

pa-akei-ul

去取得

陳炳宏 馬太福音註解

munan

鹿

伊能嘉矩 武洛、老埤

mizoa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sa

從,在

陳炳宏 馬太福音註解

meikua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pegdimdim

陳炳宏 馬太福音註解

yaw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ouhang

陳炳宏 馬太福音註解

vake

1

字義

註 21

註 22

註 20

大庄

19 Daniel Gravius 著,陳炳宏譯註,《臺南 SIRAYA 語馬太福音註解》(臺北市:陳炳宏,2009 修訂版;2001 初版)。 20 萬益嘉,《西拉雅詞彙初探》(臺南:臺南市西拉雅文化協會,2008)。本書題材與陳炳宏之《臺南 SIRAYA 語馬太 福音註解》相同,拼音有些差異,但可互通。 21 vake:今日,全字為 nini-apaki-vake。〈下淡水寄語〉:今日(你你後維)。 22 凡是伊能嘉矩、小川尚義、杉山(文悟)等皆引自小川尚義,《臺灣蕃語蒐錄》(東京:東京外國語大學,2006)。 大庄是地名,即伊能嘉矩在大庄採錄的語彙 vake,意義為「今日」,武洛及老埤同樣為地名。 23 Daniel Gravius 著,陳炳宏譯註,《臺南 SIRAYA 語基督教信仰要項解讀》(臺北市:陳炳宏,2005)。


《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高雄地區有關三首「番歌」解讀

( 續上表 )

臺灣河洛音

SIRAYA 音

米哰

bi lo

奚如

he lu

直落

tit lok

圭哩

1

2

5

5

5

8

ke li

ki

8

1

1

文蘭

bun lan

查下力柔

tsa ha lik jiu

5

1

ha

麻勾

5

7

8

5

7

5

1

ma ko

字義

出處

mik-la

記得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heyru

假如

陳炳宏 信仰要項解讀

tiloug

領導

陳炳宏 信仰要項解讀

add

陳炳宏 馬太福音註解

ki

這、的、被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munan

鹿

伊能嘉矩 武洛、老埤

salikough

回來

陳炳宏 馬太福音註解

a

動詞後綴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makou

敬獻

陳炳宏 馬太福音註解

註 23

備註:本表中註 19-23 為區隔上標音節,另標「註」字。

(三)歌詞音義對照 馬無艾

唎(我愛汝美貌),唷

無晃

米哰(不能忘),

mamoei

ki

riak ,

yaw

ouhang

mik-la ,

記得

加 麻無

知各

交(實實想念)。 麻各 巴圭里

文蘭

彌勞(我今去捕鹿),

mizoa ,

ka mamuy dilig a kau.

vake pa-akei-ul

benan

今天 去取得

梅花鹿 去

真實

美狡呵阿

孛沈沈

無晃

米哰(心中輾轉愈不能忘);

sa

meikua

pegdimdim

yaw

ouhang

mik-la ;

記得

奚如

直落

圭哩 其

heyru

tiloug add

假如

領導

ki

文蘭

(待捕得鹿), 查下力 柔 下

麻勾

munan ,

sa - li - kougha

makou .

鹿

回來

敬獻

129


130

8卷 | 第2期

(四)延伸解讀 原是赤嵌社,荷人最早書為 Saccam,位於臺南衛民街一帶,荷蘭佔據時代,遷往新 港社 Sinckan。新港社位於今新市里(原新市街)、新和里新店角(番仔厝)、福壽巷角 (番仔巷)社內里角、橋頭角,永就里(番仔寮);1636 年,荷蘭人在新港社興建教堂、 學校(文書館),並依其母語以羅馬字拼音,成為《新港文書》,是臺灣最早接受西方 教育的區域。24 據簡炯仁研究:「康熙 33 年(1694)以前,新港社早已遷移到大目降(新 化鎮)、關帝廟(關廟鄉)及其附近。」又因漢人進逼,再次移居:「首先移居崇德東里、 嘉祥內里及羅漢內里從事開墾,漸次建立狗氤氳、古亭坑、水蛙潭、南安老、打鹿埔、 舊木柵等部落。」25 本〈新港社別婦歌〉和〈蕭壠社種稻歌〉、〈麻豆社思春歌〉、〈灣 裏社誡婦歌〉同列於於一區,顯示新港社仍然留有固守家園的社民。 在本〈北路諸羅番一〉對歌舞的描述:「若遇種粟之期,群眾會飲,挽手歌唱,跳 躑旋轉以為樂;名曰遇描堵。」另,《清稗類鈔選錄 ‧ 番人善歌》26:「臺灣番社有歌, 詞簡情遠,純然古代之歌詩體也。歌云:『我所思兮貌何美,夢寐輾轉不可亡。我今深 山去捕鹿,心旌飄搖獨徬徨。只好捕鹿歸來日,與卿相餽共舉觴。』首尾寫情,自在流 出。」所描述的情景正是本歌。 本首〈新港社別婦歌〉詞韻符合〈萬枝調〉。 郭萬枝(1920-2001)鹽埕沙仔地人,26 歲時就當選高雄市參議員(1946-1947), 戰後因二二八事件入獄,出獄後,在 1951 至 1960 年間任鹽埕區長,後又任第五至八屆

24 地名與歷史相關資料,可參據:江樹生譯註,《熱遮蘭城日誌》(臺南:臺南市政府,2000-2010),中村孝志,〈荷 蘭時代臺灣番社戶口表〉,收於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編,《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下卷:社會 ‧ 文化》 (臺北市:稻鄉出版社,2002),頁 1-38。張耀錡,《臺灣平埔族社名研究》(臺北:南天書局,2002)。中研院 民族所數位典藏,〈平埔族群的分類與分佈〉,資料檢索日期:2018 年 6 月 22 日,網址:http://ianthro.ioe.sinica. edu.tw/%E5%B9%B3%E5%9F%94%E6%97%8F%E7%BE%A4%E7%9A%84%E5%88%86%E9%A1%9E%E8%88 %87%E5%88%86%E4%BD%88/。詹素娟、張素玢,《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南投:臺灣文獻委員 會,2001)。梁志輝 鍾幼蘭,《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中)》(南投:臺灣文獻委員會,2001)。潘英,《臺 灣平埔族史》(臺北市:南天書局,1998)。洪敏鱗,《臺灣舊地名之沿革》(共四冊)(臺中:臺灣文獻委員會, 1980-1984)。各區、鎮、鄉志。《臺灣地名辭書》(南投:臺灣文獻委員會,2001)。全國各區、鄉、鎮志及平埔 族群研究學者資料。 25 簡炯仁,《旗山地區的開發與族群關係》(高雄:高雄縣政府,2004),頁 46-48。 26 徐珂, 《清稗類鈔選錄》,臺灣文獻叢刊第 214 號(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頁 126。徐珂(1869-1928), 浙江杭縣(今杭州市)人。


《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高雄地區有關三首「番歌」解讀

市議員(1961-1977),27 平生海交朋友,最愛上酒家喝酒,尤於任鹽埕區長時,有「酒 國王子」封號。喝酒必唱〈牛馬調〉,盛名遠播,〈牛馬調〉被改稱〈萬枝調〉。1964 年,天使唱片廠發行〈鹽埕區長〉(麗美主唱、楊東敏作詞、作曲郭萬枝),震撼全臺; 填詞者陸續又飄出不少新詞句,隱喻男女間諸事,愈飄愈入骨,因此,五十幾年來被淪 為情色歌曲,甚至於被摒除在「臺灣民謠」之外,實在是冤枉啊大人!這原是詞曲皆佳 的少年抒情歌曲、真正的臺灣原住族群的民謠。 謹就〈萬枝調〉擇錄三段(每段後加「哎喲!實在真趣味、實在真快樂!」): 鹽埕區長郭萬枝,人人叫他是郭先生;做人慷慨佮有義,噯唷,要交朋友 著找他。 聽人在講高雄好,要好第一是愛河;咱若要好去蹉跎,噯唷,我的阿君好 不好。 人的阿君坐汽車,阮的阿君著用行;若要好命著打拼,噯唷,不免一世人 歹命。 其實,比〈萬枝調〉更早出版的唱片,應推昭和 6 年(1931)日蓄(鷹標)公司的〈業 佃行進曲〉(作曲者郭明峰,作詞者吳成輝、林朝卿,演唱者秋蟾)。國立臺灣歷史博 物館在「聽!臺灣在唱歌:聲音的臺灣史」特展有詳細銓敘:28 1964 年知名唱片,為臺灣民謠,旋律又名為「牛馬調」、「萬枝調」,又 題為「高雄民謠」。事實上旋律同於日治時期創作歌曲「業佃行進曲」(郭明 峰作曲),唱片上刊登為郭萬枝作曲,可能是由於這首旋律出自高雄政壇聞人 郭萬枝在風月場所歡唱的歌調,因此得名。天使唱片公司發行後,因歌詞隱晦 地提到男女床笫風光而被發報查禁,反倒大受市場歡迎,暢銷驚人,後來歌星

27 資料引用自维基百科及高雄市議會(網址 www.kcc.gov.tw)。簡上仁,〈從〈鹽埕區長〉到〈我愛高雄〉──高雄歌 謠 50 年〉,《民報》(2014 年 9 月 3 日),文化版。 28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聽!臺灣在唱歌:聲音的臺灣史」,展期 2016/03/29 至 2016/11/27。歌曲資訊來自主題網站 「臺灣音聲 100 年」。資料檢索日期:2018 年 6 月 22 日,網址:http://audio.nmth.gov.tw/audio/zh-TW/Item/Detail/ bc85bfb2-c6aa-43be-bf70。

131


132

8卷 | 第2期

和相關主題歌曲也掀起競作,大為轟動。

歌曲簡介 日蓄公司「改良鷹標」發行,經錄音研究考訂為 1931 年發行。內容講述地 主(又稱業主)與佃農的組織關係,提倡「業佃組合」的重要性。(蟲膠唱片 收藏家徐登芳新竹湖口的醫師錄音提供)

歌詞: (一)頭家田佃衆兄弟 來唱業佃這歌詩 講起耕農的代志 總着業佃來相依 (二)現時政府有獎勵 着來加入業佃會 那有不好總著改 改乎業佃能好世 (三)古早契約用嘴講 此時來想真未通 時勢變遷不和同 要緊契約着來創 「又題為『高雄民謠』」應指顏文雄 1966 年在《臺灣文獻》發表的「聽人在講高雄 好,要好第一是愛河,咱若要好去 迌,哎唷!我的阿君好不好?」29 又,在《臺灣流行歌:日治時代誌》30 一書,另有一段詞: 頭家不通想租濟,一年換佃幾那個,佃那會作着罔過,到後田租自然加。 本首〈新港社別婦歌〉與〈萬枝調〉歌詞對照:

鹽埕

啊萬

枝啊

馬無艾

無晃

米哰

mamoei

ki

riak ,

yaw

ouhang

mik-la ,

人人

叫他

郭啊先

做人

慷慨

有義

麻無

麻各

巴圭里

文蘭

彌勞

ka

mamuy

dilig a

kau ,

vake

pa-akei-ul

benan

mizoa ,

29 顏文雄,〈臺灣山胞民謠與平地民謠之比較〉,《臺灣文獻》,17(4)(1966),頁 34。另,簡上仁,《臺灣民謠》 (臺北市:眾文圖書,1992),頁 48,一書亦收錄,惟詞同曲稍異。 30 林良哲,《臺灣流行歌:日治時代誌》(臺北市:日象文化,2015),頁 129。


《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高雄地區有關三首「番歌」解讀

哎喲要

朋友

啊找

伊喔

美狡呵阿

孛沈沈

無晃

米哰

sa

meikua

pegdimdim

yaw

ouhang

mikla ;

哎喲

實在

實在真

奚如

直落

圭哩

文蘭

查下力

柔下

heyru

tiloug

add

ki

munan ,

sa - li - kougha

樂 麻勾

makou .

依原詞意新解:不能忘卻妳的美與對妳的愛,內心實實想念妳;今日我要去出草, 更加想念妳;待我領隊捕到鹿,回來就會獻給你。 依原詞意河洛音新唱(漢詞與原詞之單字係字音對照,與字意無關):

當放 mamoei

ki

記,31

我也

媠姑

娘啊!

riak ,

yaw

ouhang

mik-la ,

每日

思念

汝也

影,

今日

我是欲

去啊

出草,

ka

mamuy

dilig

a

kau ,

vake

pakei 註 32

benan

mizoa ,

噯唷 sa

當放 meikua

填滿滿

我也

媠姑

娘啊!

pegdimdim

yaw

ouhang

mikla ;

等我

領隊

掠着

花鹿,

着會返 33 來送

與汝。

heyru

tiloug

add

ki

munan ,

sa - li - kougha

makou .

31 北京語的「會」、「不會」,河洛語為「會、有會」、「無會」;「無會」連音為「be7」,有以「袂」或「㖿」記之, 「袂」是衣袖,與「無會」差之千里,今從「㖿」。 32 全文是 pa-akei-ul。 33 「返 huan2」習以口語化的「轉 tng2」書之。

133


134

8卷 | 第2期

依原詞意詞譜: 〈新港社別婦歌〉

(感謝郭柳秀給予本樂譜記音協助)

圖 3、4 臺南市衛民街公界内昭靈廟 資料來源:洪國勝拍攝。


《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高雄地區有關三首「番歌」解讀

圖 5、6 新市區新港社地方文化館(荷蘭時代為新港社港西文書館原址) 資料來源:洪國勝拍攝。

圖 7、8、9、10 臺南市新市區永就里番仔寮 資料來源:洪國勝拍攝。

圖 11、12 左鎮口社寮阿立祖壇 資料來源:洪國勝拍攝。

135


8卷 | 第2期

136

二、〈大傑巔社祝年歌〉(載於〈北路諸羅番四〉) 臨臨其斗寅(今過年),尋

唭什剝格唭圭甲(為粉餐殺雞),

施里西奇文林(祭天地); 匏打鄰其斗寅麻亮其斗寅(祝新年勝去年), 嗒學嗄葛唭唹因(倍收穫食不盡)!

(一)臺灣河洛音 字 臨

臺灣河洛音 5

5

5

5

字 甲

lim , liam .

lim , liam .

ki , ki , ke , ka .

to , tau .

in , yin .

5

1

5

2

5

2

5

5

sim , siam .

ya , ia .

kek .

sip , tsap .

pak , pok .

kek , kik , keh .

kek .

ke , kui .

5

5

5

5

臺灣河洛音 4

4

kap , kah .

4

4

1

ma , ba , mua .

5

5

5

li .

1

ki , ki , ke , ka .

西

se , sai .

1

to , tau .

ki , kia .

in , yin .

bun .

lim , na , la .

tap , thah .

8 8 hak , əh .

sa , ha , kheh .

kat , koah .

kek .

u , wu .

in , yin .

1

5

5

7

5

7

1

5

2

5

2

5

5

5

5

5

n5

4

ta ,phah ,teng ,ting .

lin .

ki , ki , ke , ka .

to , tau .

1

liang , liong .

pu , pau .

4

in , yin .

1

4

5

si .

8

4

臺灣河洛音 5

4

8

5

5

2

4

2

2

5

5

2

1

5

5

2

1

1

3

3

1

n3

1

4

5

5

1

1

(二)MAKATAO音出處 臺灣河洛音 臨臨 其

5

lim lim 5

ki

MAKATAO 音 5

字義

出處 註 34

nini

今日

下淡水社寄語

(你你後維)

ki

這、的、被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34 朱 仕 玠,〈 下 淡 水 社 寄 語 〉, 收 錄 於《 小 琉 球 漫 志 》, 臺 灣 文 獻 叢 刊 第 3 種( 臺 北 市: 臺 灣 銀 行 經 濟 研 究 室, 1956),頁 97-101。「你你後維」是在「下淡水社」採錄的語彙,意義為「今日」,表格中其他語彙「剝挾、孤甲、 文臨、富斗鄰、馬鄰、赫刮、合割」皆同。


《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高雄地區有關三首「番歌」解讀

( 續上表 )

臺灣河洛音

MAKATAO 音

斗寅

tau in

尋㖿

sim ia

2

5

5

5

4

kek

什剝格

8

4

4

sip pak kek

4

kek

圭甲

kui kah

施里

si li

1

1

西

4

1

1

sai

ki

文林

bun lim

匏打鄰

pu ta lin

5

5

5

5

2

ki

斗寅

tau in

麻亮

ma liang

5

5

2

5

5

7

5

ki

斗寅

tau in

嗒學

1 8 thah əh

2

嗄葛

5

3

ha koah

kek

唹因

u yin

1

4

5

1

字義

出處

tauil

陳炳宏 馬太福音註解

simia

做佳餚

依詞意暫定

ki

這、的、被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sipake(si 為前綴)

下淡水社寄語(剝挾)

ki

這、的、被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kuka

下淡水社寄語(孤甲)

sireip (si 為前綴)

祭拜

陳炳宏 馬太福音註解

said

在外面

陳炳宏 馬太福音註解

ki

這、的、被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bunlim

下淡水社寄語(文臨)

putalin

下淡水社寄語(富斗鄰)

ki

這、的、被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tauil

陳炳宏 馬太福音註解

mariang

下淡水社寄語(馬鄰)

ki

這、的、被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tauil

tauil

陳炳宏 馬太福音註解

taos (ta 為前綴)

足夠

陳炳宏 馬太福音註解

hakoah

下淡水社寄語(赫刮、合割)

ki

這、的、被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irung

收穫

陳炳宏 馬太福音註解

備註:本表中註 34 為區隔上標音節,另標「註」字。

(三)歌詞音義對照 臨臨

斗寅(今過年), 尋

什剝格

圭甲(為粉餐殺雞),

nini

ki

tauil ,

simia

ki

sipake

ki

kuka .

記得

做佳餚

今日

137


138

8卷 | 第2期

(祭天地);

(祝新年勝去年),

施里

西

文林,

匏打鄰

斗寅

麻亮

斗寅斗寅,35

sireip

said

ki

bunlim ,

putalin

ki

tauil

mariang

ki

tauiltauil ,

祭拜

在外面

嗒學

嗄葛

唹因(倍收穫食不盡)!

taos

hakoah

ki

irung .

足夠

去年

收穫

(四)延伸解讀 大明帝國萬曆 31 年(1603)1 月,福建巡撫朱運昌派浯嶼將軍沈有容至東番(臺灣) 剿倭,陳第隨行並於翌年著述〈東番記〉,提及:「東番夷人不知所自始,居彭湖外洋 海島中;起魍港、加老灣,歷大員、堯港、打狗嶼、小淡水、雙溪口、加哩林、沙巴里、 大幫坑,皆其居也。」36 其中,堯港是凹入內陸的內海瀉湖,今日的興達港即為堯港內海 的殘存部分,瀉湖範圍達於今路竹區竹滬區。37 伊能嘉矩於 1900 年採集到「Tapuyen 大傑顛社」原居住地在大湖街附近海邊「ベ イタ Peita」(清國內維新里大社、下社),38 今路竹鄉社中里、社西里、社南里、社東 里,也就是陳文達鳳山縣志所記載的「大湖街(屬長治里)」,39 其勢力範圍為今高雄 市路竹、湖內、茄萣、永安區,40 也擴及到大、小崗山一帶。41 由《熱蘭遮城日誌》可知

35 原文是斗寅(tauil 年),因此句之翻譯為「祝新年勝去年」之「去年」,故應以斗寅斗寅(tauiltauil 年年)表示往年(含 去年)。 36 陳第,〈東番記〉,收錄於沈有容《閩海贈言》卷 2,臺灣文獻叢刊第 56 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59),頁 24。 37 施添福、翁佳音、廖秋娥等合編,《臺灣地名辭書.高雄縣》卷五(第一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頁 41。 38 旗尾山人,〈蕃薯寮管內新港卓猴及大傑顛社熟蕃之移居及沿革〉 ,收錄於《臺灣慣習記事》(中譯本)第參卷第三 號(臺中:臺灣文獻委員會,1988),頁 122。翁佳音、陳怡宏,《平埔蕃調查書》(臺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13),頁 95。 39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北市:國防研究院、中華學術院出版,1968),頁 27。成書於康熙 58 年(1719)。 40 施添福、翁佳音、廖秋娥等合編,《臺灣地名辭書.高雄縣》卷五(第一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 頁 75。 41 在 1634 年荷蘭士兵與搭加里揚人交戰於桌山附近。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臺南:臺南市政府,2000), 頁 189。


《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高雄地區有關三首「番歌」解讀

Taccaareyan 在 1634 年底於大崗山附近遭受荷蘭與新港、蕭壠聯軍爭伐,喪失 5 人;甚 而在翌年年底荷蘭五百人與新港五百人將搭加里揚社燒夷為灰燼。42 搭加里揚遷移至屏東 平原,一部分遷移至羅漢門(高雄內門區「內門」、旗山區「外門」),正如黃叔璥所 說「羅漢內門、外門田,皆大傑顛社地也」;由遷移口碑,印證「搭加里揚」與「大傑顛」 是同一地方;今再依據「大傑顛 ta7 - kiat8 - ti1 - an1」與「 搭加里揚 ta - ka - rey - an」的發 音近似,亦是可列為佐證。 康熙 60 年朱一貴(1690-1722)事件,起義地點就在羅漢內門「鴨母寮」,43 臺灣縣 丞馮迪調派新港、目加溜灣、蕭壟、麻豆四社族人隨軍前往羅漢內門作戰,但由本首〈大 傑巔社祝年歌〉以 MAKATAO 族語傳唱來說,當時大傑巔社還有部分社民未受到上述四 社族人(SIRAYA 族)的擠壓影響。 發表於 1937 年的〈農村曲〉(詞:陳達儒(1917-1992),臺北萬華人),曲:蘇桐(原 名蘇同,1910-1974)之詞韻,正與本首〈大傑巔社祝年歌〉相同: 透早就出門,天色漸漸光,受苦無人問,行到田中央, 行到田中央,為著顧三當,顧三當,不驚田水冷霜霜。 炎天赤日頭,悽悽日中晝,有時踏水車,有時着搓草, 希望好日後,苦工用透透,用透透,曝日不知汗那流。 日頭若落山,功課才有煞,不管風抑雨,不管寒抑熱, 一家的頭嘴,靠著稻仔大,稻仔大,阮的過日就快活。 本首〈大傑巔社祝年歌〉與〈農村曲〉歌詞對照:

透早 就

出門, 天色

臨臨 其

斗寅, 尋㖿

nini

tauil

ki

漸漸光, 受苦無人問,行到 唭

simia ki

中央,

什剝格

圭 甲,施里

西

文林,

sipake

ki

ku - ka. sireip

said

ki

bunlim ,

42 江樹生譯著,《熱蘭遮城日誌》(臺南:臺南市政府,2000),頁 222。 43 藍鼎元,《平臺紀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頁 2。成書於雍正元年(1723)。伊能嘉矩著,國史館 臺灣文獻館編譯,《臺灣文化志》中譯本(上卷)(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1),頁 446-458。朱一貴事件請參閱: 鍾孝上,《臺灣先民奮鬥史》(臺北:臺灣文藝社,1982);蕭燦輝、龔文雄,《內門鄉志》(高雄:內門鄉公所, 1993);謝貴文,《內門鴨母王朱一貴》(高雄: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2013)。

139


140

8卷 | 第2期

行到

中央, 為着

三當 顧三當, 不驚

田水

霜霜。

匏打鄰

斗寅

麻亮

斗寅 斗 寅,

嗒學

嗄葛

唹因!

putalin

ki

tauil ,

mariang

ki

tauil - tauil ,

taos

hakoah

ki

irung .

依原詞意新解:今日過年,殺雞做佳餚,在外面祭拜神祇, 祈求新年,收成勝去年,收穫滿滿食未盡。 依原詞意河洛音新唱(漢詞與原詞之單字係字音對照,與字意無關): 今日

過年, 殺雞

煮炊炒 44 備

牲禮

來到

拜神;

nini

ki

tauil ,

ki

sipake

kuka .

sireip

said

ki

bunlim ,

simia

ki

祈求啊

新年, 收成

舊年 舊年, 倉庫

滿滿

putalin

ki

tauil

ki

tauil - tauil ,

hakoah

ki

依原詞意詞譜:

mariang

taos

盡。 irung .

〈大傑巔社祝年歌〉

44 炊(tshui1、tshue1、tshe1),炒(tshau2、tsha2),「炊炒」通常唸 tshe1 tshau2,意為豐盛菜餚:水煮之外,有炊、有炒。


《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高雄地區有關三首「番歌」解讀

圖 13 內門大埔玉旨太祖廟 資料來源:洪國勝拍攝。

圖 15、16、17、18 高雄內門鴨母寮,內有臺灣皇帝朱一貴 資料來源:洪國勝拍攝。

圖 14 太祖元君座前祭水壺 資料來源:洪國勝拍攝。

141


142

8卷 | 第2期

三、〈大武壠社耕捕會飲歌〉(載於〈北路諸羅番四〉) 毛務麻亮其斗寅(耕種勝往年), 遏投嗎

務那其壘(同去打鹿莫遇生番)。

媽毛買仍艾奇打

(社眾呼釀美酒),

美樂哄密嗒奇打

嗎萌(齊來乘興飲酒至醉)!

(一)臺灣河洛音 字

臺灣河洛音

5

5

字 務

5

mo , mau , mng .

bu .

ma , ba , mua .

liang , liong .

ki , ki , ke , ka .

to , tau .

in , yin .

7

5

5

5

7

5

7

1

5

臺灣河洛音

7

bu .

lok .

na .

ki , ki , ke , ka .

lui .

2

5

1

5

5

2

5

ma .

mo , mau , mng .

mai , be , bue .

jing , ling .

gai , ngai , hia n .

7

ki , kia .

8

ta ,phah ,teng ,ting .

2

2

5

5

at .

tau , to .

ma .

4

5

5

lok .

臺灣河洛音 8

2

5

5

2

2

5

2

5

7

5

5

7

4

bi , sui .

lok , gak .

hong , hong , hang , han .

bit , bat , ba .

tap , thah .

ki , kia .

ta ,phah ,teng ,ting .

7

2

2

2

8

8

1

2

8

8

1

2

2

7

1

5

5

2

4

2

2

8

lok .

5

2

2

ma .

beng .

7

5

(二)TAIVOAN音出處 臺灣河洛音 毛務麻 麻亮 其

註 45

5

TAIVOAN 音 7

5

mo bu ma 5

ma liang ki

7

字義

出處

mouma

Van Der Vlis,C.J. sideia

mariang

馬太福音註解

ki

這、的、被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45 毛務麻亮其斗寅:「毛務麻」mouma 為耕作,「亮」riang 為「好」,但以「麻亮」mariang 較符合文法,又,下淡 水社寄語:「嗎涼」為「好」;故「毛務麻亮其斗寅」以「毛務麻麻亮其斗寅」為宜。


《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高雄地區有關三首「番歌」解讀

( 續上表 )

臺灣河洛音 斗寅

tau in

遏投

at tau

2

4

TAIVOAN 音

5

5

7

ma lok

務那

bu na

ki

7

8

2

lui

媽毛

ma mo

2

2

5

2

mai

仍艾

ling ngai

ki

ta lok

美樂哄

bi lok hong

5

2

2

8

8

密嗒

bit thah

ki

8

打 嗎俄 萌

2

1

出處

tauil

馬太福音註解

eta

我們

馬太福音註解

malup

馬太福音註解

buna

鹿

下淡水社寄語(文那)

ki

這、的、被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reya

平安

馬太福音註解

mamo

老人

下淡水社寄語(馬麼)

mai

馬太福音註解

ringei

製造

馬太福音註解

ki

這、的、被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talok

伊能嘉矩 大武壠 taot

下淡水社寄語(微洛王)

mita

我們

馬太福音註解

mirong

註 47

註 46

ki

這、的、被

萬益嘉 西拉雅詞彙初探

ta lok

8

talok

伊能嘉矩 大庄、大武壠

7

5

mao

下淡水社寄語(罵俄)

beng

依詞音暫定

2

註 48

7

字義

ma go beng

5

備註:本表中註 45-48 為區隔上標音節,另加標「註」字。

(三)歌詞音義對照 毛務麻

麻亮

斗寅 (耕種勝往年),49

mouma

mariang

ki

tauil ,

耕作

46 酒 taot 的近似譯音尚有:tauk(小川移之藏 大庄);ttaok(伊能嘉矩 四社)。 47 miraoung、myrroung、meirroung:陳炳宏《臺南 SIRAYA 語馬太福音註解》;mirung、meyrung:萬益嘉《西拉雅 詞彙初探》。 48 由〈下淡水社寄語〉,醉 mao(罵俄),人 tao 應為(踏俄);好人(嗎涼踏)應為(嗎涼踏俄)、惡人(嗎同喉踏) 應為(嗎同喉踏俄)可見(俄)音未標出;上首〈大傑巔社祝年歌〉「嗒學嗄葛唭唹因」之「嗒學」,就是完整的 tao 音。 照詞意解釋,「嗎萌」為「至醉」,「嗎」應為「嗎俄」(與「罵俄」同音),但如 tao 為「踏」而「俄」音未標出, 「萌」為「止」、「至」之意。 故「美樂哄密嗒奇打㖨嗎萌」以「美樂哄密嗒奇打㖨嗎俄萌」為宜。 49 mouma mariang ki tauil 應指今年耕作好(收穫好),故「耕種勝往年」應改為「今年收穫好」較宜。

143


144

8卷 | 第2期

遏投

務那

壘 (同去打鹿莫遇生番)。

eta

malup

buna

ki

reya ,

我們

鹿

媽毛

仍艾

mamo

mai

ringei

ki

talok

老人

製造

平安 50

(社眾呼釀美酒),

美樂哄

密嗒

嗎俄

萌 (齊來乘興飲酒至醉)!

mirong

mita

ki

talok

mao

beng .

我們

(四)延伸解讀 TAIVOAN 族大武壠社 Tevorang 曾居臺南濱海地帶與大內頭社,在荷據前就受麻豆、 蕭壠、目加溜灣諸社擠壓,移居臺南玉井:大武壠社(頭社、二社)、霄里社、芒仔芒社、 茄拔社等四社;51 部分進入哆囉嘓社(原範圍包含臺南市白河區(關子嶺除外)、後壁區、 東山區、柳營區(部分)與嘉義縣中埔鄉沄水村)。52 由本〈北路諸羅番四〉附載:「大 武壠南為八里打難,東為達里打猿,俱生番,與傀儡番通。」南為八里打難,應指下三 社(今萬山、多納、茂林),東為達里打猿,應指拉阿魯哇族 Hla’alua;如是,則大武 壠社在大清康熙末年已進入楠梓仙溪流域(高雄杉林、十張犁、甲仙,阿里關),並擴

50 「大武壠南為八里打難,東為達里打猿,俱生番,與傀儡番通。」打獵時最怕遇上,難保平安回來。 51 本〈北路諸羅番四〉族群社址(臺南市境): 大武壟頭社:(大哖年),在後旦仔、番仔厝,通稱鹿陶,今玉井區中正里及竹圍里。 大武壟二社:今玉井區玉井里北極殿廟南。大武壟派社:今白河區六溪里。 噍吧哖社:今玉井區玉井里北極殿廟北。茄拔社:今楠西區楠西里。 芒仔芒社:今玉井區三和村。宵里社,今玉井區豐里里、口宵里。 芒明明(芒明)社:今玉井鄉望明里。木岡社:今左鎮區睦光里。 芋匏社:今玉井區九層里芋匏。 52 請參閱洪麗完,〈族群互動與遷徙、擴散──以清代哆囉嘓社遷徙白水溪流域為中心〉,《臺灣史研究》,18(4) (2011),頁 1-55,內文參考引用頁 5。


《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高雄地區有關三首「番歌」解讀

及荖濃溪流域(六龜,荖濃、瓠仔寮),53 據此,本歌採集地點是應在 Kasanpo(甲仙) 地區。 民歌〈桃花過渡〉是車鼓戲的一種,咸認為是源自嘉南平原的民間歌謠,最早版本 應推道光 6 年(1826)〈新傳桃花過渡〉,54 今擇其中二段:「正月是人迎翁,單身娘仔 守空房,嘴吃檳榔面抹粉,手捧香爐去看翁。十二月是年冥,舂糍做粿奉王公,有翁有 婦來思量,勉得溪邊受東風。」 本首〈大武壠社耕捕會飲歌〉與發表於 1937 年之〈桃花過渡〉(陳達儒作詞、蘇桐 作曲)詞韻,正相同。略舉四段歌詞如下: (男)正月人迎翁囉,單身娘子咿嘟守空房,嘴食哪檳榔咿嘟面抹粉, 手拿珊瑚咿嘟等待君。咳囉呧咳,呃呀囉呧呃,呃呀囉呧呃,咳囉呧咳。 (女)二月立春分囉,無好狗拖咿嘟撐渡船,船頂那食飯咿嘟船底睏, 水鬼拖去咿嘟無神魂。咳囉呧咳,呃呀囉呧呃,呃呀囉呧呃,咳囉呧咳。 (男)三月是啊是清明,風流查某咿嘟假正經,阿伯宛然咿嘟楊宗保, 桃花可比咿嘟穆桂英,咳囉呧咳,呃呀囉呧呃,呃呀囉呧呃,咳囉呧咳。 (女)四月是啊是春天,無好狗拖咿嘟守港邊,一日三頓咿嘟無米煮, 也敢對阮咿嘟糕糕纏,咳囉呧咳,呃呀囉呧呃,呃呀囉呧呃,咳囉呧咳。 本首〈大武壠社耕捕會飲歌〉與〈桃花過渡〉歌詞對照:

正月

翁囉,

單身

娘子咿嘟守

房,

毛務麻

麻亮

斗寅,

遏投

嗎㖨

務那

壘。

mouma

mariang

ki

tauil ,

eta

malup

buna

ki

reya ,

53 請參閱簡炯仁,《高雄縣平埔志》(高雄:高雄縣政府文化局,2000),頁 315-316。範圍應包括大邱園,而後亦延 向五里埔;大武壠社群移住五里埔,係向 Kanakanavu 族納租而得,由世居 Takanua 耆老翁博學 Ka’angena Angai pa’u 回憶,幼時亦曾隨長輩、族人前往小林,分別向各家收租(以食物、食材為主)。 54 林珀姬,《舞弄鬥陣:陳學禮夫婦傳統雜技曲藝金聲玉振 ‧ 音樂篇》(宜蘭縣五結鄉:傳藝中心,2004)。〈新傳桃 花過渡歌 歌子簿〉,道光丙戌年(1826)刊行,藏於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

145


8卷 | 第2期

146

嘴吃

檳榔咿嘟面

抹粉, 手提

珊瑚

咿嘟等

君。

媽毛

仍艾

打㖨 , 美樂哄

密嗒

打㖨

嗎俄

萌!

mamo

mai

ringei

ki

talok,

mita

ki

talok

mao

beng .

囉呧

咳,

呃呀囉

呧呃, 呃呀囉

呧呃

打㖨

嗎俄

萌,

美樂哄

密嗒, 美樂哄

密嗒

talok

mao

beng ,

mirong

mita ,

mita

mirong

mirong

囉呧

咳。

打㖨

嗎俄

萌。

ki

talok

mao

eng .

依原詞意新解:耕作收穫好,去捕鹿平安回來,媽嬷都來釀酒, 大家來坐飲!直到醉茫茫! 依原詞意河洛音新唱(漢詞與原詞之單字係字音對照,與字意無關):

來耕作

田園

成好,

來去

掠鹿

平安

返來,

mouma

mariang

ki

tauil ,

eta

malup

buna

ki

reya ,

媽嬷

米酒

正賢,

mamo

mai

ringei

ki

talok

咱來

坐咧

飲與醉茫

茫!

飲與

醉茫

茫!

mirong

mita

ki

talok mao

beng.

talok

mao

beng ,

咱來坐

咧飲,

咱來坐

咧飲

飲與

醉茫

茫!

mirong

mita,

mirong

mita

ki

talok

mao

beng .


《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高雄地區有關三首「番歌」解讀

依原詞意詞譜: 〈大武壠社耕捕會飲歌〉

圖 19、20、21、22、23 五里埔夜祭 資料來源:洪國勝拍攝。

147


148

8卷 | 第2期

圖 24、25 阿里關夜祭 資料來源:洪國勝拍攝。

圖 26、27 頂荖濃夜祭 資料來源:洪國勝拍攝。

參、結語 大清帝國統治臺灣二百多年,政治環境是「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無可諱言, 就因為有康熙 60 年(1721)朱一貴抗清事件,翌年才有黃叔璥與吳達禮二員前來臺灣; 有幸,黃叔璥「檄行南北兩令,於各社風俗、謌謠,分類詳註為番俗六考。」也才有 34 首平埔族歌詞與詞意留下。 康熙 61 年(1722)臺灣經大清帝國四十年統治之後,河洛語仍然是主流語言,但多 少已滲入官話北京語,如〈崩山八社情歌〉之「獨」(讀 tu)、「葉」(讀 ye)、「目」


《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高雄地區有關三首「番歌」解讀

(讀 mu)、些(讀 se),〈後壠社思子歌〉之「白」(讀 bor)。 經一百五十年,有幸,馬偕留住一首道卡斯曲調 Naomi(拿阿美),也就是〈後壠 社思子歌〉原調,在教會中傳唱不息。 日本統治時期(光緒 21 年至民國 34 年,1895-1945),有幸,教育普及,讀書寫字 不再是唯有達官顯宦、地主賈人的子弟;教育科別,不只是背誦經文、吟詩作對、練練 書法等八股方式而已,凡文理工商、音樂美術等等無所不教,培養、造就各行業人才; 而在音樂方面,有幸,在 1928 年日人栢野正次郎就任「古倫美亞」唱片公司臺北出張所 的支店長職位,聘請陳君玉為文藝部長,55 在臺灣第一首流行歌曲〈桃花泣血記〉暢銷的 刺激下,56 鼓勵屬下曲詞作者致力於收集臺灣鄉土民謠;有幸,從而臺灣作曲、作詞家 展露才華良機,跳脫臺灣民謠「四句聯(七字也)」固有詞調,融入平埔族群歌謠,從 1933 年〈雨夜花〉、〈月夜愁〉、〈望春風〉開始,臺灣歌謠進入新氣象,也因而補齊 此 34 首曲調。 有幸之中,仍有些許感到遺憾!如果黃叔璥「檄行南北兩令」時,加註每社必須採記 二、三首或九、十首歌謠,甚至更多,則諸多平埔族群優美音樂,必能更加豐碩臺灣樂壇。 誠然,我們得衷心感謝三百年前黃叔璥的「檄行南北兩令」、平埔族群先祖的唱詞 與通事的記錄;也得感謝栢野正次郎的積極鼓勵和臺灣曲詞家:鄧雨賢、許石、吳成家、 蘇桐、姚讚福、楊三郎、呂泉生、張新興、許丙丁、郭大誠、吳晉淮、陳秋霖、黃國隆、 陳達儒、許正照、周添旺、李臨秋、陳君玉、文夏、王昶雄、許正照、郭芝苑、鄭志峰、 薛光華、陳大禹、宋非我、楊東敏、羅福助、黃克林、郭萬枝以及加拿大人馬偕、日本 人中野忠晴、栗原白也、橫井弘的努力,以完美的曲詞配合,造就永恆傳唱的真正臺灣 民謠。 感謝諸多學者專家的資料、書籍以資學習、應用;感謝清大邱馨慧贈予族群字彙的 書籍,對解讀有莫大助益。最後,祈求、祝福臺灣平埔族群,能夠早日以族名有尊嚴立 足於國際社會,能夠將具有特色的文化恢復、永續傳承!

55 陳君玉(1906-1963),臺北大稻埕人,臺語流行音樂作詞與推行新文學運動者。 56 1932 年中國電影《桃花泣血記》(阮玲玉、金焰主演)來臺放映,為配合宣傳,由臺灣拉吉歐:飛虎製播推出王雲峰 (曲)、詹天馬(詞)、純純(唱)的〈桃花泣血記〉歌曲,極受歡迎。影片連結可參考 Youtube,網址 https://www. youtube.com/watch?v=37GbNVzE-Ro。

149


150

8卷 | 第2期

參考書目/ 一、史料 清 ‧ 張玉書、陳廷敬編纂(1716),《康熙字典》。臺北市:同文書局原刊,文化圖書公司 1980 重印。

二、專書 Daniel Gravius 著,陳炳宏譯註(2001),《臺南 SIRAYA 語馬太福音註解》。臺北市:陳炳宏。 Daniel Gravius 著,陳炳宏譯註(2005),《臺南 SIRAYA 語基督教信仰要項解讀》。臺北市: 陳炳宏。 Daniel Gravius 著,陳炳宏譯註(2009),《臺南 SIRAYA 語馬太福音註解》修訂版。臺北市: 陳炳宏。 小川尚義(2006),《臺灣蕃語蒐錄》。東京:東京外國語大學。 中村孝志(2002),〈荷蘭時代臺灣番社戶口表〉,收於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編, 《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下卷:社會 ‧ 文化》。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方豪(1959),〈弁言〉,收於郁永河,《裨海紀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重印)。 甘為霖(2009),《甘為霖台語字典》。臺南:台灣教會公報社。 江樹生譯註(2000-2010),《熱遮蘭城日誌》。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伊能嘉矩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譯(1991),《臺灣文化志》中譯本(上卷)。南投:臺灣省 文獻會。 朱仕玠(1956),〈下淡水社寄語〉,收於朱仕玠,《小琉球漫志》,臺灣文獻叢刊第 3 種。臺 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沈富雄(1972),《增補彙音寶鑑》。雲林:文藝學社(沈富雄)。 周鐘瑄、陳夢林編修(1962),《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 141 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 林良哲(2015),《臺灣流行歌:日治時代誌》。臺北市:日象文化。 林欣慧、吳中杰(1999),《屏東地區馬卡道族語言與音樂研究》。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林珀姬(2004),《舞弄鬥陣:陳學禮夫婦傳統雜技曲藝金聲玉振 ‧ 音樂篇》。宜蘭縣五結鄉: 傳藝中心。 林淑慧(2006),《臺灣文化采風──黃叔璥《臺海使槎錄》研究》。臺北:萬卷樓。 胡民祥(2006),〈唯「蓬山八社情歌」夠「望春風」的臺灣風土〉,收於蔣為文、方耀乾主編, 《臺語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006:詩歌 kap 土地 ê 對話》。臺南:開朗雜誌公司。


《臺海使槎錄.番俗六考》:高雄地區有關三首「番歌」解讀

郁永河著、方豪校,《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 44 種。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郁永河(1996),《裨海記遊》,臺灣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敏麟修纂(1972),《臺灣省通志》卷八同冑志(第十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洪敏鱗(1980-1984),《臺灣舊地名之沿革》(共四冊)。臺中:臺灣文獻委員會。 施添福總編纂(1996),《臺灣地名辭書》。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施添福、翁佳音、廖秋娥等合編(2000),《臺灣地名辭書.高雄縣》卷五(第一冊)。南投: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翁佳音、陳怡宏(2013),《平埔蕃調查書》。臺北市: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徐珂(1965),《清稗類鈔選錄》,臺灣文獻叢刊第 214 號。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文達(1968),《鳳山縣志》。臺北市:國防研究院、中華學術院出版。 陳第(1959),〈東番記〉,收於沈有容,《閩海贈言.第二卷》,臺灣文獻叢刊第 56 種。臺北: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炳宏(2011),《古雲林地區文史探查》。臺北市:陳炳宏。 許極燉(2009),《常用漢字臺語辭典》。臺北市:前衛出版。 梁志輝、鍾幼蘭(2001),《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中)》。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叔璥(1996),《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 4 種。南投:臺灣文獻委員會。 張耀錡(2002),《臺灣平埔族社名研究》。臺北:南天書局。 萬益嘉(2008),《西拉雅詞彙初探》。臺南:臺南市西拉雅文化協會。 旗尾山人(1988),〈蕃薯寮管內新港卓猴及大傑顛社熟蕃之移居及沿革〉,收於《臺灣慣習記事》 (中譯本)第參卷第三號。臺中:臺灣文獻委員會。 蔣毓英(1993),《臺灣府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詹素娟、張素玢(2001),《臺灣原住民史.平埔族史篇(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潘英(1998),《臺灣平埔族史》。臺北:南天書局。 盧廣誠(2011),《實用臺語詞典》。臺北:文水。 鍾孝上(1982),《臺灣先民奮鬥史》。臺北:臺灣文藝社。 謝貴文(2013),《內門鴨母王朱一貴》。高雄: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 簡上仁(1992),《臺灣民謠》。臺北:眾文圖書。 簡炯仁(2000),《高雄縣平埔志》。高雄:高雄縣政府文化局。 簡炯仁(2004),《旗山地區的開發與族群關係》。高雄:高雄縣政府。 藍鼎元(1997),《平臺紀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蕭燦輝、龔文雄(1993),《羅漢門的故事:內門鄉志》。高雄:內門鄉公所。

151


152

8卷 | 第2期

三、期刊/學位論文 王幼華(2003),〈清代臺灣平埔族歌謠書寫研究〉,《興大人文學報》,33,頁 213-259。 楊克隆(1998),〈台語流行歌曲與文化環境變遷之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克隆(2009),〈十八世紀初葉的臺灣平埔族歌謠 以黃叔璥〈番俗六考〉著錄為例〉,《文史 臺灣學報》,創刊號,頁 3-55。 蔡曼容(1987),〈臺灣地方音樂文獻資料之整理與研究(西元 1683 年 -1945 年)〉。臺北: 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胡彬(2010),〈方豪對臺灣方志研究的貢獻〉,《臺灣文獻》,61(1),頁 29-62。 顏文雄(1966),〈臺灣山胞民謠與平地民謠之比較〉,《臺灣文獻》,17(4),頁 5-65。 洪麗完(2011),〈族群互動與遷徙、擴散──以清代哆囉嘓社遷徙白水溪流域為中心〉,《臺灣 史研究》,18(4)。

四、網路資料 中研院民族所數位典藏,〈平埔族群的分類與分佈〉。資料檢索日期:2018 年 6 月 22 日,網址 http://ianthro.ioe.sinica.edu.tw/%E5%B9%B3%E5%9F%94%E6%97%8F%E7%BE%A4%E 7%9A%84%E5%88%86%E9%A1%9E%E8%88%87%E5%88%86%E4%BD%88/。 宋澤萊,〈論黃叔璥《臺海使槎錄》的實與虛──並論浪漫傳奇文學作家的理性與非理性書 寫〉,臺文戰線聯盟。資料檢索日期:2018 年 6 月 22 日,網址 https://twnelclub.ning.com/ profiles/blogs/3917868:BlogPost:38355。 高雄市議會。資料檢索日期:2018 年 6 月 22 日,網址 www.kcc.gov.tw。 黃叔璥(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 4 種。網址 http://hanji. sinica.edu.tw/?tdb=%BBO%C6W%A4%E5%C4m%C2O%A5Z。 維基百科,〈陳政〉。網址 Wikipediahttps://zh.wikipedia.org/zh-tw/ 陳政。 維基百科,〈高雄市議會〉。網址 Wikipediahttps://zh.wikipedia.org/zh-tw/ 高雄市議會。 臺灣音聲 100 年,〈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聽!臺灣在唱歌:聲音的臺灣史」特展〉。網址 audio.nmth.gov.tw/audio/zh-TW/Item/Detail/bc85bfb2-c6aa-43be-bf70。 臺灣海外網 https://www.taiwanus.net/history/1/58.htm。

五、其他 簡上仁(2014 年 9 月 3 日),〈從〈鹽埕區長〉到〈我愛高雄〉──高雄歌謠 50 年〉,《民報》, 文化版。



154

8卷 | 第2期

再造歷史現場—— 興濱計畫:哈瑪星港濱街町再生 撰文/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中心

壹、再造歷史現場 文化部為落實「厚植文化力,帶動文化參與」之核心理念,打破過去單點、單棟的、 個案式的文化資產保存,提出以「再造歷史現場」為重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透過結合 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空間治理,整合地方文史、文化科技,並跨域結合各部會發展計畫 或各地方政府整體計畫,重新「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深化社區營造, 發揚生活所在的在地文化」、「以提升文化內涵來提振文化經濟」,建立從中央到地方 的文化保存整體政策,落實文化保存於民眾生活。 從政策理念「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來進一步思考其內涵,對於「歷 史現場」的「再造」工程,為強調以文化保存為核心價值的空間治理與再生產過程,是 希冀以「土地」與「人民」為操作主體,透過「連結」與「再現」做為專案操作過程的 重要手段,並以建構「歷史記憶」為所欲達成政策目標的核心價值;以文化治理帶動城 鄉發展做為目標,進而推動文化資產治理的新公民運動。 打破過去以文化場館硬體興建為主的模式,而以文化資產保存修復與活化利用,以 及透過充實軟體帶動硬體升級的思維為主,並融合既有地方文化特色與歷史重建的工作, 既讓歷史記憶扎根,也賦予當代觀點,從文化治理帶動城鄉發展,建構文化生活圈。換 言之,透過以文化資產為核心的空間策略,經營有魅力且移居的高品質城鄉環境;藉由 以臺灣史地為本的人文地景,厚實文化創新之底蘊;以文化資產做為國家品牌重要環節, 創造臺灣經典;結合科技與文化資產,擴大文化資產的應用場域,建構具深度的加值內容; 進而完備從地方到中央的文化保存整體政策,提升政府文化治理能量。


再造歷史現場——興濱計畫:哈瑪星港濱街町再生

貳、興濱計畫 為落實文化部再造歷史現場之理念,高雄市政府 2015 年向文化部提出「再造歷史現 場」——「興濱計畫:哈瑪星港濱街町再生」,從單點的文化資產保存,整合為「線」 或「面」的區域保存,重新連結與再現土地與人民的歷史記憶、深化社區營造,提升文 化內涵、提振文化經濟。 高雄長期以來被工業城市這個既定意象所框住,忽視了城市其實含有豐富的文化積 累,必須挖掘各個歷史斷代的重點內涵,扭轉國人刻板的印象,關鍵第一步便是思考高 雄城市的歷史特質。超過百年歷史的哈瑪星聚落,擁有第一座現代化整齊的街道,是打 狗地區最早使用自來水、電燈、電信、電力的社區,是日治初期打狗的政經、文化及教 育中心,積累了豐厚的層層文化,不同時代的人們遷入與移出留下無可抹滅的生活紋理, 沿著哈瑪星巷道往壽山上走,可看到熱鬧繁華的高雄港及街道,既有世界各國的貿易軌 跡,亦存在著日人現代化的發展網絡。 從原先荷蘭時期的漁港,因大航海路線及東西文化貿易交流頻繁遂轉變為商港,雄 鎮北門、旗後燈塔、砲臺、打狗英國領事館均是當時期興建之重要建設,後來日人進行 築港、開鐵、造陸,發展出高雄第一座現代化整齊的街道,高雄港市商業貿易活絡,加 上外國人居留遺跡與移民,透過這些演變,可以了解我們的城市和歷史記憶是如何形成。 高雄巿政府從現代城市起源的歷史特質提出興濱計畫,規劃以八年時間,投入逾七億元, 從山、港、鐵、町四大主軸,逐步再造哈瑪星歷史場域等不同層次的城市空間變化,藉 此深化連結人與城市的情感,復興哈瑪星榮景。

參、復育哈瑪星文化生態 文化資產為都市發展中之活生生見證,其代表的不只是一個時間點,而是一整個時 代脈絡下之產物,其價值不僅在建築(硬體)本體,也含括場域並包含整個背後的歷史 文化意義。在國外文化資產保存發展脈絡中,單點建築之保存已為過去式,現在逐漸重 視的為線狀與面狀之保存觀念,即是強化各文化資產點間之關聯性,結合有形與無形,

155


156

8卷 | 第2期

完整勾勒出人類文明發展之多元面貌。 「哈瑪星」來自於日文「濱線 Hamasen」。濱線原是日治時期縱貫鐵路最南端緊鄰 港埠的鐵道,迄今部分軌道仍保留。今日所稱的哈瑪星地區泛指五福四路底鐵路平交道 以南至港埠,向西至西子灣洞口和第一船渠所圍成的街區。 超過百年歷史的哈瑪星聚落,是高雄市發展的起點,區內仍保有日治時期城市建設 之獨特街廓與歷史發展脈絡、直轄市定古蹟與具特色之建築物,歷史氛圍極具特色,惟 區內交通繁忙、遊客眾多,且閒置與窳陋地區未有完善計畫改善。為重塑哈瑪星地區風 貌,遂提出哈瑪星港濱街町再生計畫,並依地區特色以山、港、鐵、町四大主軸進行整 體規劃:

一、「親山」——創造壽山生態步道 英國駐臺副領事史溫侯曾在壽山 進行生態調查,發現臺灣獼猴。日本 人在壽山山腰上建「高雄神社」(現 今忠烈祠)。壽山既因神社的設置而 成為重要政治圖騰,加上又是由高雄 港進入臺灣的第一印象,因此具有重 要的象徵意義。壽山具有豐富的生態 資源與歷史意義,我們嘗試將既有生 態步道作環境改善,並串聯登山步道 至主要景點,希望創造哈瑪星至壽山 間優質有趣的步行動線。

二、「築港」 —— 縫合哈瑪星 水岸空間 日治時期共進行三次築港工程;戰 後,先是為期十年的戰爭損壞修繕,次 於 1958 年起實施十二年擴建工程,完

圖 1 臺灣八景—壽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再造歷史現場——興濱計畫:哈瑪星港濱街町再生

圖 2 高雄港(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成後隨即於 1970 年起往後二十年急速建造貨櫃中心,以及各項改善工程。就築港歷史而 言,濱線成功牽引打狗築港,建構一個順暢的海陸聯運系統,從此形成打狗鐵道和港口 密切不可分的關係,不僅締造 20 世紀高雄港本身的產業價值,更促成「哈瑪星」成為當 時最繁榮的政治金融中心。本計畫將濱線曾帶動打狗築港的歷史場域精神重現於歷史場 域,重現雄鎮北門及哨船頭臨港空間歷史場域的視覺完整性,再造哈瑪星歷史風貌。

三、「復鐵」——濱線鐵道紋理再現 哈瑪星的發展與鐵道是分不開的! 1900 年縱貫鐵路臺南─打狗段完工,初時打狗臨 時停車場位於壽山山腳,同年打狗港即創下超越安平港的輝煌貿易總額,但也因為停車 場與與貨物裝卸碼頭尚有一段距離,以及打狗港天然缺點等因素,海陸運輸的接駁有其 限制,以至於在停車場開幕創下新的貿易總額後的往後幾年,成長幅度十分有限。1904

157


158

8卷 | 第2期

年間鐵道部才有浚渫泥沙、填埋 海埔,並擴建鐵道之想法,先行 完成由停車場至第一船渠等地區 之土地,興建頗具規模的調車場、 扇形車庫、儲煤槽、旅客月臺、 天橋和站房等設施,並往南興築 了「濱線」。繼而再有 1908 年築 港計畫之實施,打狗停車場遷建 至現歷史建築舊打狗驛所在地, 並開啟哈瑪星及高雄後來的發展。

圖 3 舊打狗驛(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四、「興町」——重塑歷史街區風貌 哈瑪星擁有第一座現代化整齊的街道,是打狗地區最早使用自來水、電燈、電信、 電力的社區,是日治初期打狗的政經、文化及教育中心。哈瑪星有許多古蹟及歷史建築、 日治時期建築,除了古蹟修復之外,我們也透過哈瑪星歷史街區風貌再現,串聯街、屋、 空間等文化資源,打造哈瑪星獨特的歷史生活空間。

圖 4 哈瑪星街區一景(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再造歷史現場——興濱計畫:哈瑪星港濱街町再生

肆、現階段成果 一、親山 (一)日治時期打狗公園調查研究及再現工程 依據 1912 年《打狗市區改正計畫圖》可以清楚看到,當時的打狗地區即有規劃設置 公園,利用哈瑪星北側壽山鄰近都市、交通便利以及天然景緻等優勢,率先在高雄地區 設置臺灣首座自然都市公園,於 1928 年完成對外開放使用。時至今日,清領及日治時期 在壽山上所遺留下來的遺址與古道路徑,仍然在現代的壽山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在驗證 該地區的歷史,本計畫即透過公園調查研究釐清壽山之重要歷史後,再評估復舊重要歷 史場域。

(二)參道入口廣場暨登山步徑歷史場域串聯 列為歷史建築之忠烈祠,其前身係為日治時期所興建的高雄神社,為恢復日治時期 古參道榮景,同時串連山下至山上歷史景點,本案將以古參道入口意象及登山步徑歷史 環境形塑為主,同時賦予入口廣場多元化功能,以吸引民眾探尋古參道。

(三)登山街六十巷歷史空間再現 此區域原為「打水灣」,亦是打狗英國領事館預定地,惟後來改作為外國人墓園。 清領時期劉銘傳為加強打狗港防務,於壽山上大坪頂興建砲臺,一路沿登山街及登山古 道(即今登山街六十巷)搬運上山安裝。日治時期後,該登山街六十巷亦稱為 「 展望道 」, 並可連通到半山腰原為 1923 年招待日本裕仁皇太子之壽山館。2017 年 9 月已完成修復 第一階段登山街六十巷歷史場域,梳理不同歷史階段遺留的古道、水道、駁坎、防空壕、 機槍堡及民宅遺構等遺跡,述說人與土地故事。

159


160

8卷 | 第2期

二、築港 (一)重現雄鎮北門 雄鎮北門砲臺,清末所建,相對於打狗港南岸的旗後砲臺之門額「□□天南」,入 口大門有如一般中國城牆,上有五座磚砌雉堞。具備營門、城垣、彈藥庫及營舍等設施, 與旗後、大鼓山兩砲臺構成一組相輔相成的防禦體系。已於 2017 年 6 月辦理修復設計案, 未來除修復「雄鎮北門」古蹟本體部分,亦利用周邊植栽及景觀元素,營造整體入口意 象,重現雄鎮北門古蹟風貌。

(二)哨船頭外灘歷史空間再現 高雄港原為漁村,明鄭時期漸有開拓,直至清初已為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19 世紀 臺灣逐步開放沿岸港口通商,1864 年打狗開港設立海關後,「打狗領事館」成為英國駐 臺灣第一個正式領事館。「哨船頭」為打狗開港經濟貿易的主要港區,今打狗英國領事 館前的哨船街,當時即為大型貿易船停泊與貨物上下之區域,屬於打狗(高雄)的海洋 歷史記憶,迄今已百年。 打狗英國領事館辦公室及海關宿舍前方道路曾為打狗港的臨港空間,因一港口安檢 所的阻隔,將英領館與港的關係切斷,造成都市景觀與歷史紋理有所違和,也讓周邊的 古蹟、歷史建築,雄鎮北門及打狗英國領事館之風采無法盡情展現。目前已於 2017 年 9 月底完成一港口安檢所移除作業,接續辦理水岸景觀工程,未來連結雄鎮北門,塑造哨 船頭臨港空間歷史場域,並讓英領館古蹟意象空間(如鋪面地磚)延伸至水岸,再造哈 瑪星水岸歷史空間。

三、復鐵 (一)舊打狗驛修復暨再利用 舊打狗驛曾為高雄地區重要的出入門戶,亦影響哈瑪星及當地都市紋理,具有重要 歷史價值。歷史建築範圍包含舊打狗驛車站、月臺以及北號誌樓。而北號誌樓為完整保 留全臺灣僅存唯一仍可操作機械連動裝置的號誌樓,將進行相關調查研究,並進行本體


再造歷史現場——興濱計畫:哈瑪星港濱街町再生

修復,未來亦將進行舊打狗驛活化再利用,扮演鐵道文化再現之角色,藉其鄰近西子灣 捷運站之交通節點,帶領更多民眾體驗鐵道樂趣。

(二)鐵道文化推廣 舊打狗驛車站本體由本局跟臺鐵認養代管,設立「舊打狗驛故事館」,裡面陳列許 多難得的鐵道文物和設備,提供導覽服務,不定時舉辦講座、活動,可是遐思百年鐵道 文化的好所在。鄰近的哈瑪星臺灣鐵道館則以在地歷史為核心的展示內容,延伸呈現臺 灣百年鐵道歷史,尤其是 HO(1:87)規格之鐵道場景、軌道與火車模型所組成,結合 劇場聲光效果共同展演臺灣鐵道百年文明發展軌跡。

四、興町 (一)興濱工作站 位於歷史建築「新濱町一丁目連棟紅磚街屋」內,該連棟紅磚街屋為私人所建,但 土地產權在日治時期原屬高雄州罹災救助基金所有,二戰後由市府接收,後淪為法拍物 件,文化局獲悉後,鑑於拍賣後建物恐遭拆除並改建高樓,勢將影響哈瑪星歷史街區景 觀風貌,考量土地為市府所有,為達管用合一並保存文化資產,遂依文資法行使優先承 購權,將建物買下。在成功向文化部爭取興濱計畫後,更以此地作為「興濱工作站」(2017

圖 5、6 興濱工作站外觀與內部展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161


162

8卷 | 第2期

年 4 月已啟用),不僅宣示市府對文化資產保存的決心,更是興濱計畫傳達理念、落實 具體行動的見證地。

(二)歷史街區風貌重現 哈瑪星是日治時期以後新開發之現代化地區,因此區內仍存在不少日治時期及二戰 後初期之建築物,已是老高雄人的傳統記憶,將透過補助屋主或經營者辦理老屋立面修 繕,並凝聚社區居民共識,針對街區內巷弄空間進行街景塑造,形成懷舊街區串遊動線, 營造具歷史場域特色之街區風貌。

(三)歷史建物文史資料建立 歷史建築新濱町一丁目連棟紅磚街屋、及周邊重點老屋(如山形屋、高州館)辦理 調查研究,以多方資料彙整哈瑪星街屋歷史發展,做為未來修復與活化之基礎。

(四)原愛國婦人會館修復暨再利用計畫 原臺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夫婦倡議,為增進高雄州所屬各地婦人間的親密和 睦,正式成立愛國婦人會館高雄州支部。現況將進行該建物修復,後續亦將辦理活化再 利用。

(五)打造金融第一街 位在哈瑪星西子灣捷運站附近、捷興二街與臨海三路口的貿易商大樓是二戰後建 築,日治時期曾為旅館「春日館」,二戰遭轟炸後,於 1951 年重建,樓高四層,曾 是當時哈瑪星最高建築之一;許多建築特徵保留日治時期至戰後的建築工法與技術。 1960 年代高雄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買下大樓,除辦公用途使用外,部分空間出租給 華僑商業銀行。2015 年曾面臨拆除危機,高雄市文化局與公會積極溝通,商議留屋不 拆、活化之可能,經多次協商,雙方終達成共識,由文化局採租賃營運方式保存建物 並加以活化,租期 20 年,兼顧商業開發與保留再利用的雙贏,創造公私協力合作之典 範。目前已進行哈瑪星貿易商大樓建物修復,未來串連鄰近之「舊三和銀行」、哈瑪 星歷史老屋,共創金融第一街之榮景,亦結合駁二藝術特區、鐵道文化園區、哈瑪星


再造歷史現場——興濱計畫:哈瑪星港濱街町再生

歷史街區,打造港區再生、人文薈萃新地標。

伍、再造哈瑪星榮景 興濱計畫回到文化治理概念,打破過去以文化場館硬體興建或修復為主的模式,而 以文資保存活化融合地方文化特色與歷史重建工作,既讓歷史記憶扎根,也賦予當代生 活觀點;故興濱計畫不僅是再現歷史現場的計畫,更重要的是以文化意識為基底的城市 發展計畫,從城市歷史與集體記憶的角度出發,強化民眾對於高雄在地文化價值之認知 與理解,並以文化整合交通、都發、觀光與產業發展等部門,持續產生人文與生活環境 間的有機互動,延續並創新人民的生活形態與生命記憶,透過「親山」、「築港」、「復 鐵」、「興町」四大再造主軸,經營有歷史魅力且宜居的哈瑪星城市環境。

163


164

8卷 | 第2期

高雄小故事

港都 撰文/黃山高

哈瑪星、鹽埕埔、前鎮、小港和旗津區中洲仔、 旗後圍成的「打狗港」,使高雄因海運帶來的榮景快 速升格為院轄市,臺灣也因進出口貿易經濟迭現奇蹟,而躍升為亞洲五小龍之一,高雄 港都堪稱臺灣奇蹟發祥地。 「打狗港」自 1908 年、1912 年二期築港工程後,不再囿限於原始的漁港和小商港 風貌,商船營運量暴增,使高雄市蛻變成為舶來品琳瑯滿目和外籍人士穿梭其間的「港 都」,成就港都特殊商業文化。 1959 年高雄港清港擴建,浚深港道成為國際深水大港。50 年代,加工出口區是臺灣 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前鎮港附設加工出口區完成於 1966 年底,貨櫃船運吞吐出港都的繁 華,為了貨暢其流,促成次年的第二港口開發案。 1967 年開闢第二港口,1975 年完工通航,使高雄港成為臺灣第一大港,為世界海洋 貨運第三大港,美麗寬廣的港灣,見證臺灣航業發展榮景奇蹟。 加工出口業不但大幅增加人力就業市場,同時帶動海港貨運榮景,因高雄港當時是 世界第四大貨櫃港,貨櫃對於高雄人是熟悉的城市景觀,衍生獨特的城市文化。 高雄「港都」,除了貨櫃、散裝、雜貨、原木、汽車……各種商船裝卸貨碼頭外, 還有軍用、郵輪、漁港等專用碼頭,全國最大軍港也在左營。 最特殊的還有旗津的漁船、遊艇和海軍船廠、小港的中國造船廠和鋼廠,以及早期 的前鎮拆船場,當時盛傳拆到軍艦壓艙的貴重水銀,甚至還有拆到走私沒取走的金塊, 「拆鐵仔埕」是當時富庶的貴寶地。 聞名遐邇的鹽埕埔崛江商場舶來品,大部分是靠商船海員帶來的水貨,「牛仔店」 不只收購並販賣海員帶來的舶來品。


港都

70 年代,兩岸船舶半公開來往頻繁,大陸開放沿海港滬,大批供應包括中藥材等 大陸貨,讓各路走私團隊變相通商,高雄港更成為兩岸通商口岸,兩岸在那時早已私 下通航。 不過那都是三十多年前之事,開放出國旅遊加上關稅和貿易自由化以後,現在到 處進口洋煙、洋酒、洋貨,那些小東西已不稀奇,但在當時,「崛江商場」卻是有名 的舶來品專業區,高雄港為港都帶來各國商旅,衍生了國際商港的各種特殊商港產業 文化。

本文榮獲「2016 年高雄小故事」第三級佳作

通過歷史的軸線, 追尋、探索十年前、百年前屬於高雄的歷史記憶, 期待以輕靈的筆觸,耕耘「高雄小故事」的田園, 使之枝繁葉茂、花果繽紛, 營造出屬於南國文化的伊甸園。

165


166

8卷 | 第2期

高雄小故事

高雄(鼓山)渡船場 撰文/楊玉姿

高雄人習稱高雄(鼓山)渡船場為渡船頭,或稱

鼓山

之濱線渡船場、湊町渡船場 1、高雄渡船場,今稱鼓山 輪渡站。 旗後與打狗之間的交通往返,清代時期與日治初期,僅靠竹筏、舢舨撐渡。明治 40 年(1907)日本人的打狗巡航船對旗後與打狗之間的交通事業感興趣,遂採用石油發 動機船,1907 年 4 月 14 日開始營業載客,載客船名之:第一松政丸、第二松政丸。據 1907 年 4 月 14 日《臺灣日日新報》〈打狗巡航船開始〉:「打狗巡航船開始採用 13 噸、 乘客 58 人之石油發動機船載客,船名:第一松政丸、第二松政丸,(1907)4 月 14 日 開始營業。」2 打狗巡航船石油發動機船,已經載客近四年,明治 44 年(1911)打狗巡航船株式會 社才創立。據 1911 年 1 月 19 日《臺灣日日新報》〈打狗巡航船創立總會〉:「打狗巡 航船株式會社創立總會在 1 月 12 日下午,於打狗飯店開會,19 名股東出席,荒木萬三 郎為創立委員長,取締役互選之結果,荒木當選專務取締役。」3 據 1907 年 4 月 21 日《臺灣日日新報》〈打狗巡航船の賃金〉:「哨船頭至旗後的 渡船費:1 錢。」4 日後打狗巡航船會社渡船因資金不足,加上無法與舢舨競爭,只維持 四年多,船隻轉售給「打狗內地人組合」,1911 年之年末,由打狗內地人組合接辦經營, 據 1917 年 12 月 6 日《臺灣日日新報》〈地方近事 打狗 巡航船會社〉:「打狗巡航

1

湊町:1925 年 12 月,高雄市舊打狗地區依令劃置 14 個町,湊町是其中之一町。

2

〈打狗巡航船開始〉,《臺灣日日新報》(1907 年 4 月 14 日)。

3

〈打狗巡航船創立總會〉,《臺灣日日新報》(1911 年 1 月 19 日)。

4

〈打狗巡航船の賃金〉,《臺灣日日新報》(1907 年 4 月 21 日)。


高雄(鼓山)渡船場

船株式會社資金 5 萬圓,當初收集四分之ㄧ,即 1 萬 5000 圓,就開始營業。因業務成績 不良,向他人借 8000 圓,明治 44 年(1911)末,由打狗內地人組合接辦經營。」5 大正 13 年(1924)實施市制後,渡船由高雄市役所公營,成為市營公共事業之一。 二次大戰後改名為「高雄市公共車船管理處」。民國 68 年 7 月 1 日,高雄市升格改制為 直轄市,改隸高雄市政府建設局,後改為隸屬於高雄市政府交通局。民國 93 年 7 月 26 日, 高雄市公共車船管理處更名為「高雄市公共汽車理處」,並將所有公共渡輪、觀光遊輪 的業務獨立成立「高雄市輪船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榮獲「2015 年高雄小故事」第一級佳作

圖 1 1927 年高雄渡船場素描 資料來源:《臺灣日日新報》舜畫的高雄渡船場(1927 年 4 月 8 日)。

5

照片 1 1950 年代高雄渡船場與舢舨 資料來源:楊玉姿收藏。

〈地方近事 打狗 巡航船會社〉,《臺灣日日新報》(1917 年 12 月 6 日)。

167


168

8卷 | 第2期

高雄小故事

1940 年代我和高雄港的故事 撰文/何聰明

日治時代高雄港只有一個鼓山區雄鎮北砲臺和旗

鼓山

後區燈塔山之間的港口,當時日商和外商的郵船、貨 物船和日本海軍艦艇頻繁進出高雄港。1941 年 12 月 8 日太平洋戰爭勃發前的夏天,當時小學五年級的我為了要送家父自高雄港搭乘郵船赴廈 門出差,生平第一次到高雄港碼頭。 1943 年 7 月家母和兩妹搭船赴廈門途中在臺灣海峽不幸遭難去世,長輩們要求我依 照古慣在海邊為她們招魂。我一向認為招魂是迷信,但長輩們之吩咐難違,我穿著雄中 學生制服,戴著制帽從家門勉強跟著一位穿著傳統道教衣帽的道士走了不少路,到愛河 出口處和高雄港碼頭的角落行事,至今還記得當時的尷尬。 二戰前後現在的五福四路 137 號曾是我家,從二樓向西南的後窗平常可以看到全排 停靠高雄港船隻的高長煙囪和桅杆。1944 年 10 月 12 日清早來自美國海軍航母特遣艦隊 的多批戰機猛炸停泊在高雄港內外的日本船隻和碼頭設備。因猜美機的目標是港區,我 沒有走進防空壕,而在二樓後窗看著一波又一波的美戰機群低空呼嘯向港區飛去投下炸 彈,爆炸時因怕爆風吹過來,我就縮頭,等美機群轟炸完畢才伸出頭,發現港區一遍黑 白煙,本來可看到的煙囪都不見了,桅杆則只能看到尖頭的一小部分,即知停靠碼頭的 所有船隻皆挨炸下沉,船底已坐在港內海底。到了下午,多批美戰機猛炸港區的設備和 倉庫,致使爾後三天港區大火燒,亦使港區的天空連續三夜通紅。 後來我才得知港區倉庫裝滿待運的易燃砂糖包著火之後、引起連日連夜燃燒,熄火 後倉庫一帶布滿著一層厚厚的糖漿。據聞,有一位工人看到糖漿的表面已凝固,他就步 上糖漿才發現下面是熱燙燙的糖漿,他的雙腳立刻遭受極度燙傷,耐不住激痛的他,拔 不出雙腳而倒進糖漿裡喪命。 本文榮獲「2017 年高雄小故事」第一級佳作


堀江町二丁目三四番地的歷史探源

高雄小故事

堀江町二丁目三四番地 的歷史探源 撰文/黃朝煌

鹽埕

昭和 19 年「高雄州商工經濟會」設立時的會址在 榮町二丁目的高雄州商工獎勵館 1。戰後改稱為「高雄 市商業會」,但因為戰時日本軍隊徵用了商工獎勵館,戰後國軍就接收了該館改為陸軍 服務社,商業會只好借用其他單位的辦公空間,共歷經 3 次搬遷。其中,民國 40 年遷移 至鹽埕區建國四路 120 號的兩層樓街屋就是其中一處 2。 這棟擁有新潮外觀的街屋位於鹽埕區建國四路與必忠街的三角窗地段,佔地約 147 坪。日治時期的地址登記為堀江町二丁目三四番地,戰後由市政府接管土地,無償撥借 給商業會當作辦公室,直至民國 47 年 4 月因為空間狹小不敷使用而遷至現在鼓山區千光 路。這是因為街屋的前身是一位前總督府醫官所開設的私人醫院,先天上就不適宜做為 辦公用途所致。 醫院主人帖佐直喜氏 3,1894 年 11 月 9 日生於鹿兒島,年輕時在總督府的醫療體系 服務。28 歲擔任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囑託,之後歷任總督府新竹、基隆、嘉義、高雄醫 院醫官。4 38 歲時終於來到國境之南,在屏東醫院服務,怎料十年來從臺北州一路南派, 竟成了他定居高雄州的契機。 1933 年,年近 40 歲的帖佐醫師向總督府提出了辭職願,並請同事河東洸醫長開立 診斷書證明他的病情,敘明他去年 9 月起因為過勞導致腦神經衰弱症,出現自信、記憶

1

今日鹽埕區中正四路 287 號,現為鹽埕立體停車場。

2

〈高雄市商業會簡史 NO.1 ──草創期〉,高雄市商業會全球資訊網。

3

高雄州醫師會高雄市支部,《高雄州下官民職員錄》,昭和 12 年 10 月。

4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網站)。

169


170

8卷 | 第2期

力減退,夜晚噩夢難眠,心神不安憂悶, 食欲不振,稍有貧血及排泄不順的症狀, 嘗試藥物亦無好轉,難以繼續醫院工作。 診斷書中建議,離開職務轉變生活型態才 是最好的良方。5 結果同年帖佐醫師旋即於堀江町一 丁目六番地開設了自己的外科診所,不 久二丁目三四番地的新醫院落成,與田 中婦科醫院 6 做了鄰居。帖佐醫師主治外

圖 1 總督府醫院醫官帖佐直喜氏的腦神經衰弱症診斷書 資料來源:總督府檔案

科、皮黴科、耳鼻咽喉科,完全沒有搶 走生意。由此看來腦神經衰弱的毛病並 沒有改變從醫的志向,反而頭腦清楚地 走出自己的道路。 帖佐醫師找上了新院址對面的近堂十 助工務店 7 替他建造這座醫院,希望做為 醫院之外還要同時滿足自住的需求,所以 在後院的一、二樓設計了日本式的家屋, 成為和洋混合的奇妙風景,這便是這座獨 特建築的由來。

圖 2 堀江町二丁目三四番地帖佐醫院(今鹽埕區建國四路 與必忠街口) 資料來源:黃朝煌攝

本文榮獲「2017 年高雄小故事」第一級佳作

5

昭和 8 年 4 月至 6 月高等官進退原議,臺灣總督府檔案(網站)。

6

精確位置係根據〈1936 年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記載的地理資訊推斷而來。

7

根據筆者於 2016 年 11 月 8 日於屋架上發現的棟札與幣串上之文字紀錄與〈1936 年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對照後確 認而來。


鹽埕的女兒——記鹽埕繁華的那個年代

高雄小故事

鹽埕的女兒——記鹽埕 繁華的那個年代 撰文/李曉彙

好像還依稀記得清晨揹著書包,穿過賊仔市的長

鹽埕

窄巷弄和大公路仍未開賣的攤商,來到了鹽埕街和新 樂街口,左轉踏著新樂街的石鋪地面,半蹦半跳的向 學校走去那些時光呢。 家裡開設鐵工廠的我們在地方上也算是大戶人家,在富野路上的家是木製的寬敞兩 層樓平房,家裡的九個小孩都受到父母很深的疼愛,父親每天晚上騎著腳踏車去大舞臺 戲院門口買杏仁茶給我們喝時,總會繞到新興街口買上一些甜滋滋的蜜餞,本來準備自 己慢慢享用的那些暗紅閃亮,都被貪嘴的妹妹給吃了,而且還吃得滿抽屜都是包裝紙, 而妹妹也頂頂愛撒嬌,總是讓好脾氣的爸爸只能笑笑,隔天又重複起一樣的循環。 套句村上春樹的話,影劇是當時我的小確幸,小學就已經會自己穿越大溝頂到港都 戲院,在外面的攤子買現煮的螃蟹,沾著薑末醋一口一口地吃著來自海洋的禮物,吃完 以後就溜進戲院裡 ,看一部部悲情的臺語片,《難忘的鳳凰橋》中美麗的白蘭,《桃花 泣血記》裡純純椎心泣血的歌聲,《素蘭小姐要出嫁》裡電影界的廖瓊枝─金玫等等, 都深深地刻畫在我的腦海裡,有時候也會跟著愛看歌仔戲的二姊跑去專演歌仔戲的新高 戲院或端張椅子跑到富野街上的聖帝廟看野臺歌仔戲,也特別有趣。 大一點到初中時,常常一放學把書包扔進房間,就拉了妹妹向光復戲院去,買一些 戲院前騎樓那浸在綠澄澄水中去皮醃芭樂和烤香後被壓片的魷魚,邊嗑著邊為了電影裡 梁山伯祝英台的淒美愛情哭得唏哩嘩啦,出來以後就和同學們學著黃梅調的唱腔唱,唱 的心裡酸酸的,覺得梁祝二人真太可憐了。而上了高中開始愛看洋片,而當時在鹽埕區 有放洋片的就是亞洲和大舞臺戲院,我還記得當初跟著四哥看的第一部洋片正是《春殘

171


172

8卷 | 第2期

夢斷》,戲裡安娜和王基樹的悲情戀愛,到現在仍印象深刻,就算現在大舞臺已遭拆除, 亞洲戲院也遭祝融之災,電影技術亦更進步,我還是很懷念那時戲院的美好時光。 我極想念那時的美好,雖然鹽埕區早已滄海桑田,但我仍期待著,不知道什麼時候, 還能嚐到看到那些年輕時最美好的滋味。

本文榮獲「2017 年高雄小故事」第一級佳作

「高雄小故事」的發想是希望透過平易近人的故事內容,找回我 們心中對於鄉土的感動,彰顯城市的文化深度,期盼這些小故事 能成為大眾認識地方風土民情的媒介。 相信藉由這樣的氛圍創造,來聽來寫在地 ê 故事,能激發每一位 對高雄有情感的人,都能寫下一段自己心中的在地故事。



174

大事紀要

8卷 | 第2期

闕妙芬 整理

2018年03月///////////////////////////////////////////////////////////////////////////////////////////////////////////// 03

01

.............................................................................................................................................................................

高雄市政府邀請 14 國的貴賓到高雄過元宵、進行市政參訪,首批抵達的韓國水 原市、美國波特蘭市於 3 月 1 日起展開在高雄的友誼活動。美國波特蘭市與高 雄的姊妹市友誼今年將迎接 30 周年紀念,在 LOVE 觀景臺上種下象徵祝福兩市 美好情誼的友誼玫瑰。 03

02

.............................................................................................................................................................................

高雄市即日起為照顧身障者通行權利,補助博愛卡搭乘部分車資,提供行動不 便者搭乘看診、購物、休閒旅遊或洽公。 2018 高雄燈會藝術節「萬人提燈 ‧ 光之遊行」下午 7 時開始於愛河畔進行。 03

03

.............................................................................................................................................................................

2018 高雄春天藝術節開幕劇《見城》晚間於左營舊城東門前演出。 高雄市政府於高雄展覽館首度召開「國際高雄,2018 全球說明會」,會上邀請 姊妹友好城市代表,及各國駐臺使節,說明 2018 年高雄國際活動重點。 03

11

.............................................................................................................................................................................

二年一次的世界咖啡盛事「大港盃」國際咖啡烘豆賽暨文化藝術節,10 日至 11 日,在擁有百年歷史的「鼓山魚市場」(鼓山渡船頭旁)舉辦,總計吸引超過 三百名選手報名。 03

13

.............................................................................................................................................................................

高雄市政府制定「高雄厝設計及鼓勵回饋辦法」,為解決民眾遮陽避雨需求, 輔導違建合法轉太陽光電執照申請。


大事紀要

「2018 高雄婦女節」系列活動契合今年婦女節主題「媒體 × 女性」,辦理 8 場 影展、9 部影片及沈春華主講的《女力崛起──媒體中的女性力量》3 場講座等 藝文活動,吸引超過三萬人次參與、關心婦女權益與性別平等政策議題。 03

14

.............................................................................................................................................................................

時值莫拉克風災十周年,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藝文中心展出「回家跳舞──小林 ‧ 大武壠族史料文物巡迴展」,14 日下午 2 時於建工校區開幕,開幕活動由大武 壠族人自組的「大滿舞團」演出多首古謠。 03

15

.............................................................................................................................................................................

高雄市政府試辦「定點計時托育服務」,於婦幼青少年活動中心提供臨時托育 服務,即日起接受網路及電話預約。 03

17

.............................................................................................................................................................................

高雄市政府於旗津勞動女性紀念公園舉行春祭活動,緬懷追思 45 年前「高中六 號船難」中 25 位因船難失去年輕生命的女性勞動者。 03

19

.............................................................................................................................................................................

高雄市社會局以「漣漪世代」主題,籌辦跨校際「南社嘉──南臺灣青年社團 嘉年華」活動,在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籌備處戶外園區設置跑酷、鮮豔調酒等 6 個特色主題區,共有高屏臺南三縣市,25 所大專院校與高中職,100 個青少年 社團參展交流,超過五千人參與。 03

20

.............................................................................................................................................................................

「2018 臺灣國際遊艇展」自 20 日至 22 日為期三天活動,共 13 艘遊艇 96 個 航次出航,超過一千兩百人體驗,計有國內外買主及參觀者 20,821 人,現場 成交 15 艘遊艇約新臺幣 2.9 億元。 「經濟部傳統產業創新加值中心」於高雄落成啟用。 高雄市立圖書館與國立臺灣圖書館合作舉辦「望見南方資料展」,於總館展出珍 貴史料內容,著重高雄觀點,從高雄港口的重要位置,放眼這塊歷史重要脈絡。

175


176

03

21

8卷 | 第2期

.............................................................................................................................................................................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以「二二八事件之外的『家』與『國』」為題,於 17 日下 午 2 時起至 18 日兩日,於歷史教室舉辦南臺灣首場探討轉型正義的座談會。 03

23

.............................................................................................................................................................................

高雄市政府交通局首創公車式小黃服務計畫,推動 16 條服務路線以計程車替代 公車進行接駁服務,並在高雄 i-Bus APP 結合公車式小黃資訊查詢及預約專區功 能,提供民眾即時查詢服務車輛動態資訊。 高雄市為慶祝 107 年兒童節辦理「高雄囡仔節」系列活動開跑,今年以「用心 陪伴,讚在一起」為主題,由 8 局處 42 單位共同策劃四類計 100 項活動。 03

24

.............................................................................................................................................................................

「2018 高雄獎」頒獎典禮於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行,今年度首度將「科技藝術」 納入「新媒體 New Media」類收件。 03

25

.............................................................................................................................................................................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推展「新住民團體領導人增能計畫」,下午在新住民家庭服 務中心舉辦「《與你同新──新住民團體社區服務方案》成果分享交流」活動。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與路竹區公所等 33 個民間單位及個人,集資逾 83 萬元, 25 日於路竹區體育園區,辦理「草地狀元愛在春季」助學金頒發活動,協助共 99 戶 137 位弱勢家庭子女,不因家庭發生驟變或經濟陷困而輟學。 03

27

.............................................................................................................................................................................

「高雄市行動戶政所及線上 e 指通 APP」榮獲 2018 年智慧城市創新應用獎,在 臺北南港展覽館接受表揚,該獎項是第一次有政府機關民政單位獲獎。 03

29

.............................................................................................................................................................................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衛生局、教育局組成「推展早期療育專業團隊」,將 4 月 定為「兒童發展篩檢月」,於 14 處早療服務據點、7 家聯合評估中心與醫院及 特教專業巡輔團隊,提供遲緩兒諮詢、通報、篩檢、療育等專業服務,幫助家 長把握發展遲緩兒 0-6 歲黃金期,「早期發現、早期療育」。


大事紀要

03

30

.............................................................................................................................................................................

位於鼓岩國小內的「怡親護理之家鼓山日間照顧中心」開幕啟用,是繼大同國 小後,高雄市第 2 間活用校園閒置空間的日間照護中心。 「2018 高雄自動化工業展」於 3 月 30 日至 4 月 2 日在高雄展覽館展出。 03

31

.............................................................................................................................................................................

為響應聯合國每年 4 月 2 日的世界自閉症關懷日,財團法人星星兒社會福利基 金會 3 月 31 日至 4 月 15 日,每個周末於市立圖書館總館 8 樓辦理關懷自閉症 講座暨畫展活動,呼籲民眾關懷、接納自閉患者。 「2018 全國創意宋江陣頭大賽」決賽於內門紫竹寺登場,由龍華科技大學榮獲 冠軍、亞軍義守大學、季軍樹德科技大學。 臺灣港務公司與高雄市政府共同合作的歷史建築「棧貳庫」改造活化工作完成, 正式開幕,透過複合經營型態重現港濱歷史場域,1,700 坪的室內空間為全國最 大單一舊倉庫改造活化案例。

2018年04月//////////////////////////////////////////////////////////////////////////////////////////////////////////// 04

01

.............................................................................................................................................................................

高雄市政府都發局與高雄科技大學文創系共同舉辦「窗裏有花──高雄老窗花 新映像」特展,蒐羅隱身於鼓山、鹽埕、鳳山等老街區的古董鐵窗花,自 4 月 1 日在「登山 35 哈瑪星再生基地」展出。 04

02

.............................................................................................................................................................................

高雄市首座回教專區墓園,位於杉林區第四公墓暨納骨塔的「歸真園區」完工。 04

03

.............................................................................................................................................................................

社會局婦女館「高雄・女人空間」,即日起至 4 月 29 日於該空間內展出「We Made It !逢甲小學親子故事繪本創作展」,11 本繪本作品中《我的阿妹!》、 《阿牛開車》、《愛潛水的鳥》亦獲選 2018 年「義大利波隆那國際書展」臺灣 館參展數位作品。

177


178

04

04

8卷 | 第2期

.............................................................................................................................................................................

兒童節開跑的「高雄兒童卡」,提供 6 歲以上未滿 12 歲兒童搭乘高捷、輕軌可 享 5 折優惠。 04

13

.............................................................................................................................................................................

高雄市政府開辦「航太 NADCAP 認證系列課程」,並於今日在金屬工業研究發 展中心舉行美國航太品質評審協會與金屬中心續簽合作備忘錄儀式。 高雄市鹽埕區參加「2018 臺灣城鎮品牌獎」,獲最大獎金獎。 04

15

.............................................................................................................................................................................

「高雄海洋科技產業創新專區」中面積廣達 36.56 公頃的「海洋工程區」於興達 港動工,上午舉行動土典禮。 04

16

.............................................................................................................................................................................

即日起至 12 月止,高雄市政府環保局舉辦「一起愛回收一起愛地球」資源回收 兌換活動,民眾可於每月 17 日拿廢乾電池、鈕扣型電池、日光燈管燈泡等回收 物,至 38 處清潔隊兌換日常生活用品。 經濟部楠梓加工出口區自 106 年 3 月起以再生水模型廠為主體,申請經環保署 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於 4 月 16 日正式通過,成為首座以推廣再生水資源運 用之環境教育場域。 04

17

.............................................................................................................................................................................

「高雄市 1999 市民專線」滿十周年。 04

18

.............................................................................................................................................................................

大樹區新建行政中心舉行啟用典禮,新行政中心整合大樹區公所、戶政事務所、 衛生所、清潔隊及消防隊等單位聯合辦公,原公所舊址將建置大樹區老人日間 照顧中心。 04

20

.............................................................................................................................................................................

高雄市長陳菊預定於 21 日北上接任總統府秘書長,下午於高雄市政府和代理市 長許立明進行交接。


大事紀要

04

29

.............................................................................................................................................................................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 28、29 日,在高雄市梓官區蚵子寮漁港辦理「2018 年北高雄 (梓官區)全民淨海暨淨灘活動」,彌陀區彌陀濱海遊樂區等地辦理「107 年全 國春季淨灘活動」。兩天活動共約有 1,033 人參加,清出陸上垃圾約 735 公斤及 海底垃圾約 302 公斤,恢復海岸線整潔,凝聚「無塑海洋」保育共識。 04

30

.............................................................................................................................................................................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與民間單位合辦「107 年高雄市母親節美『力』媽媽慶祝活動 ──頒獎典禮」,有 50 位美「力」媽媽接受表揚,並邀請 14 位獲獎媽媽分享 動人的生命故事。 屏科大獸醫輸血醫學中心與高師大合作開設動物捐血站,於上午 10 點半於高師 大和平校區活動中心舉行揭牌儀式。捐血站固定每兩週的週六早上 9 點至 12 點, 提供非屏東地區的飼主以及熱血毛小孩捐血服務。

2018年05月///////////////////////////////////////////////////////////////////////////////////////////////////////////// 05

04

.............................................................................................................................................................................

高雄市政府公告「具人文或歷史風貌區之相關區域」開放民宿申請設立。 05

05

............................................................................................................................................................................

高雄市政府今日上午舉行「高雄市 107 年度各級學校慈孝家庭楷模頒獎典禮」, 公開頒獎表揚高雄市 50 組慈孝家庭楷模得主,其中 7 組家庭同時獲教育部全國 慈孝家庭楷模。 05

06

............................................................................................................................................................................

為期 10 天的「2018 青春設計節 X 影展」,今日舉辦頒獎典禮,活動圓滿落幕。 其中《天台上的魔術師》與《霓虹》也率先取得 2018 高雄電影節「臺灣學生獎」 競賽的入圍資格,為年底全臺最大的短片比賽掀開序幕。

179


180

05

07

8卷 | 第2期

............................................................................................................................................................................

被譽為「21 世紀的米開朗基羅」的藝術家洪啟嵩,耗時 17 年,所創作長 166 公 尺、寬 72.5 公尺、重 4 公噸,懸吊後超過 50 層樓高的史上最大佛畫,即日起至 5 月 13 日於高雄展覽館展出。 05

08

.............................................................................................................................................................................

客家文物館特展室即日起至 7 月 29 日展出 7 位美濃在地素人藝術家以「月光山 下 ‧ 我記得」為主題的美濃田園風光畫作,近 60 件作品記錄美濃月光山下客 家伙房、菸樓、古厝門樓等景色。 05

09

.............................................................................................................................................................................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自即日起實施奬勵廢棄漁網回收再利用計畫,漁民帶廢棄漁 網至各區漁會指定地點回收,每 10 公斤可兌換 100 元超商禮券,回收後之漁網 重製塑膠產品或開放藝術工作者、農民、學術單位免費索取。 05

11

.............................................................................................................................................................................

高雄市石化氣爆案,高雄地院第一審宣判三案,榮化、華運總計應賠償二億四千 餘萬元。 05

12

.............................................................................................................................................................................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在新興區南華觀光購物街舉辦「金鏟子早生筷──祝好孕」 活動,現場約 1,500 位民眾領取金鏟子禮盒。 05

14

.............................................................................................................................................................................

覆鼎金公墓基於都市長遠發展考量而進行遷葬,遷葬墳墓數總計 74,500 餘座, 遷葬面積約 45 公頃為全國最大,近日整體遷葬作業宣告完工。最後一區回教墓 區移置,有高雄市清真寺全程參與,總計移置墳墓數 380 座,為全國第一宗回 教墓區大規模遺骨移置作業。 05

16

.............................................................................................................................................................................

高雄市政府與經濟部工業局合辦的數位內容年度盛會「2018 放視大賞」,上午 於高雄展覽館登場,活動以「Fun Tech 體感科技」為主軸。


大事紀要

05

18

.............................................................................................................................................................................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與衛生局共同規劃,將 36 個遴選出的 A 級單位(社區整合型服 務中心)加入長照評估工作,於即日起共 5 天辦理單位個案管理暨跨專業整合服 務培訓課程,提升專業知能及實務技巧,使長照服務「看得到、找得到、用得到」。 05

29

.............................................................................................................................................................................

加工處與公共電視於下午 6 時在加工區楠梓園區莊敬堂舉辦「《奇蹟的女兒》 ──加工出口區特映會」,該影片劇本改編自作家楊青矗的《工廠女兒圈》, 劇中多處場景取自高雄加工出口區。 高雄市政府秘書處上午舉辦「2018 Takau 莿竹獎頒獎典禮暨專題展」,頒發獎 座及獎金給選拔出的 50 位績優市府基層工作者,並展開為期一週的「看見他們」 專題展。 05

31

.............................................................................................................................................................................

高雄市政府公布施行「高雄市社會住宅與公益出租人地價稅及房屋稅優惠自治 條例」,透過地價稅及房屋稅優惠,鼓勵住宅所有權人將房屋出租予經濟或社 會弱勢者,讓民間空屋轉作社會住宅。

2018年06月///////////////////////////////////////////////////////////////////////////////////////////////////////////// 06

01

.............................................................................................................................................................................

高雄市政府為公共腳踏車使用者投保租賃者傷害險,傷害險即日起生效,享有 住院傷害醫療保險每日 1,000 元,以及個人最高 100 萬元的保障。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慈聯基金會及社福慈善團體聯合會下午於鳳山區北門里活 動中心舉辦「慈心守護過端午」活動,考量天氣與街友身體狀況,首次採用套 圈圈、射飛鏢等趣味競賽方式慶祝端午節,並提供實用的抗暑包。 06

03

.............................................................................................................................................................................

「2018 年世界青少年羽球錦標賽」國手選拔賽 1 日至 3 日在高雄市開打,男女 單分別由雄中的陳孝承與林思雲奪得冠軍。

181


182

06

04

8卷 | 第2期

.............................................................................................................................................................................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今於衛武營新建場館的榕樹廣場舉辦開幕季宣告 記者會,並公布今年 10 月 13 日正式開幕。 甲仙及仁武區部分山坡地於今日獲行政院同意公告劃出面積達 56.5158 公頃,為 民國 69 年公告山坡地劃定後高雄市首度檢討劃出案件。 06

05

.............................................................................................................................................................................

行政院環保署舉辦第六屆國家環境教育獎頒獎典禮,高雄市團體組「高雄市舊 鐵橋協會」、社區組「社團法人高雄市湖內區大湖社區發展協會」及個人組高 雄市林園紅樹林保育學會「蘇文華」先生獲得 3 座優等獎項。另舊鐵橋協會亦 獲得優良級水環境巡守隊,成績為高雄市歷來之最。 06

07

.............................................................................................................................................................................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於下午假高雄市皮影戲館舉辦「偶戲無國界──臺日港偶 戲交流座談會」,並合作 6 月 28 日至翌(108)年 2 月 10 日於高雄市皮影戲館 推出「皮影東遊記:從高雄到飯田──臺日雙城偶戲交流特展」。 「2018 年建築盛典在高雄」展開為期兩日的參訪及技術交流。 06

08

.............................................................................................................................................................................

高雄市議長與和歌山市議長簽署友好交流備忘錄,高雄市議會成為和歌山市第 一個臺灣姊妹議會;和歌山市議會成為高雄市第四個日本姊妹議會。 「2018 高雄國際綠『健』築建材展暨高峰論壇」於高雄展覽館開幕。 06

09

.............................................................................................................................................................................

高雄市政府與海洋委員會響應今年世界海洋日「無塑海洋」主題,在旗津貝殼 博物館旁停車場舉行環保市集和淨灘活動,由 300 多位民眾及多間在地企業團 體一同淨灘,並號召 25 名淨海潛水志工潛水清除周邊海底、海漂垃圾。新濱碼 頭的活動會場並展示 3,000 噸級「高雄艦」等艦艇,以多元面向體現保衛海洋與 環保價值。 高雄三鳳中街舉辦「開粽慶端午──揪團包粽趣中街」封街包粽活動。


大事紀要

06

10

.............................................................................................................................................................................

駁二 8 號倉庫「M.ZONE 大港自造特區」,於 9、10 二日舉辦 2 周年慶祝活動, 共舉辦 8 場大型活動,開設超過 100 種、800 堂以上基礎機具課程與工作坊,吸 引超過五萬人次參與。 06

13

.............................................................................................................................................................................

高雄市政府今年以 9 個公共建設、4 個社區營造共 13 個大獎之姿,獲得 2018 建 築園冶獎肯定。 06

15

.............................................................................................................................................................................

「2018 高雄下酒菜料理競賽」,由「頂真鮮餐飲(支支紅)──海陸饗宴」及「阿 榮海鮮鵝肉餐廳──塩酥豬腳」勝出。 高雄市政府社會局無障礙之家在 15 日上午舉辦「『粽』藝大集合──端午聯歡」 活動,現場也邀請高雄市語言治療師公會特別製作「介護粽」,讓吞嚥困難的 身心障礙者也可以安全享用粽子。 06

18

.............................................................................................................................................................................

「2018 高雄愛河端午龍舟嘉年華」前(17)日晚間開幕,吸引 111 隊 2,577 人參賽; 市府局處首長今日下午 6 時,與姊妹市西雅圖協會進行龍舟表演賽。 06

20

.............................................................................................................................................................................

高雄市政府與臺灣世界展望會共同主辦「第 29 屆飢餓三十飢餓勇士大會師」, 將於 7 月 14 日至 15 日(六、日)在高雄巨蛋舉辦,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在 6 月 20 日世界難民日率先提前體驗飢餓。 06

22

.............................................................................................................................................................................

高雄市永安區烏樹林環境保護協會 6 月 24 日在社會局婦女舉辦「鍋鏟與畫筆 ──《鄉野風情──月夜嬌客》畫作巡迴展」,由環保志工媽媽一同創作,以「暗 光鳥─貓頭鷹」為主題,象徵魚塭生活守夜之辛苦,輔以養生中藥草花材料為 副題,現場展出 31 幅身心的藝術饗宴作品。

183


184

06

25

8卷 | 第2期

.............................................................................................................................................................................

「高雄市 2018 臺日幼兒教育論壇」上午 9 時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開幕,日本 東京、長野、埼玉縣等 4 所幼兒園,與高雄市非營利幼兒園進行對話。 行政院第一屆「政府服務獎」今日頒獎,高雄市動物保護處「建構友善動物特 區──流浪動物理想生活」專案,以創造流浪動物多元重生計畫創下全國第一 個獲獎的動保機關。三民區第二戶政事務所則以智慧創新績效獲頒「整體服務 類機關」獎。 為爭取日商持續投資高雄,上午於日本東京竹芝海濱飯店舉辦「高雄 in Tokyo 招商大會」。 06

26

.............................................................................................................................................................................

高雄市政府於 6 月 26 日聯合國制定的「國際反毒日」前夕,邀請新移民團體 等國際朋友、學生及社區各代表四百餘人,在大寮中山工商舉辦「反毒無國界 關懷零界限」活動。 06

29

.............................................................................................................................................................................

高雄市政府觀光局與泰國國家動物園管理局(泰國 ZPO),在泰國 ZPO 總部共 同簽署「雲豹保育計畫合作意向書」,將壽山動物園加入國際雲豹保育合作計畫。 06

30

.............................................................................................................................................................................

高雄市立圖書館旗山分館正式落成啟用 高雄市政府民政局於君鴻國際酒店舉辦「高雄市 107 年孝行獎表揚典禮」,經 各單位的推薦選出 9 位孝行楷模。 鼓波街登山街口老屋「登山 35」作為社區客廳般的再生基地,今日舉辦「哈瑪 星再生基地開幕茶會」,「開門」展覽自 6 月 30 日起至 8 月 26 日止,每週一公休。 「2018 瘋藝夏」鳳山藝術踩街活動於衛武營開幕。


大事紀要

185


186

8卷 | 第2期

《高雄文獻》稿約 一、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稱本館)為深化在地論述、保存高雄文史資料,竭誠歡迎各界投 稿《高雄文獻》。 二、本刊為每年四、八、十二月出刊。 三、投稿內容與主題:舉凡非純文學類而與高雄相關之論述、田野調查、口述歷史訪談、譯著、 史料文獻評介、社區營造、移民族群、展演評介、影評、文評與書評、未出版文稿等,均歡 迎惠賜稿件。 四、投稿注意事項: (一)來稿請勿一稿兩投,稿件請以電腦橫式繕打,須附電子檔及紙本稿一式三份。 (二)譯稿請附原文及翻譯授權書,若原文書無著作權者,應說明之。 (三)「研究論文」稿件,每篇正文以二萬二千字為限;其他類型的稿件,每篇正文以一萬字為限。 (四)所列參考書目,應以文稿中徵引者為限。 (五)來稿文責由作者自負。 (六)來稿請依本刊撰稿體例,詳見撰稿須知。 (七)各篇作者享有其著作人格權,本刊享有著作財產權。 (八)經錄用之稿件,本刊有權得增減文字與圖片。 五、稿件審查:本刊採匿名評審制,稿件經編輯委員會送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匿名審查通過後刊 印。凡經錄用之稿件,作者不得要求抽回,並須簽署著作權讓與書。 六、酬謝方式:來稿一經採用刊出,致奉薄酬,並贈當期《高雄文獻》三冊、抽印本十本,及可 能衍生之出版品。 七、稿件交寄: (一)來稿請寄至下列地址:803 高雄市鹽埕區河西路 99 號 3 樓「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研究部(投 稿高雄文獻)收」。 (二)有關投稿問題與意見請聯絡莊建華先生,聯絡電話:(07)5312560 轉 330,E-mail: kaohsiung.h@gmail.com。


187

《高雄文獻》撰稿須知 一、來稿請依序包括:論文題目、摘要(500 字以內)、關鍵詞(不超過 5 個)、本文(圖表嵌於正文中)、 參考文獻等;若本文中有圖片,請附上解析度 300dpi,並無版權問題或已取得授權之原始圖檔;若文稿 有接受相關計畫補助及需致謝辭者,請於首頁之頁下(註)說明。 二、稿件請以 Word2000 以上軟體打字建檔,A4 紙張規格,橫排,須加註頁碼並置中。 三、本刊為雙向匿名審查,除於「投稿人基本資料表」外,請勿於投稿文內出現姓名、職稱等。 四、來文請依下列撰稿格式: (一)正文的中文字型採新細明體,英文字型為 Time New Roman,首行縮二字(全形);引用原文則改採 標楷體,短文可外加引號而逕入正文;若引文較長,請另起段落,首行縮四字(全形),第二行之後 縮二字(全形),不另加引號。正文與引用原文的字體大小皆設為 12 級。 (二)本文中的節次及子目,以五個層次為原則,次序為:壹、一、(一)、1.、(1)。字體大小:題目為 22 級字;子目依次序為 18 級字、14 級字,其餘皆為 12 級字。 (三)圖表的編號採阿拉伯數字(如圖 1、表 1)。圖片標題放於圖下置左;表格標題放於表上置中。 (四)年代部分,全文請統一書寫格式。朝代紀元後加上西曆,如:乾隆 2 年(1737)、大正 12 年(1923)、 民國 100 年(2011);或是直接用西曆,如:2011 年。 (五)請用新式標點符號。引號用「」;引號內引號用『』;書、報、期刊等採書名號用《》;論文與期刊 篇名等採篇名號用〈〉;書名與篇名連用時,可省略篇名號,如《莊子 ‧ 天下篇》。 (六)註釋採隨頁附註。註腳號碼請用阿拉伯數字標示,如:1、2、3、……,並置於標點符號後。註腳文 字則置於當頁下方,以細黑線與正文分開。 (七)一般內文敘述遇數字,不完整之餘數或概略之約數、農曆年月日、屆、次、項等請用國字,如:三千 多人、約二百坪、第一屆、農曆正月十五日。遇年代(含以朝代紀元者)、完整數字者,請用阿拉伯 數字,如:大正 12 年(1923)、1985 年 4 月 17 日、23,557 人、5 位、3 輛。引文關於數字之使用則 悉依原引用文獻。 (八)臺灣之「臺」,遇書名、文章名、單位機構或公司行號名稱使用「台」者,依原書、原文,及單位機構、 公司行號公告之寫法,此外一般內文敘述一律採用「臺」字。 (九)「註腳引用」書寫,請依下列格式: 1. 華日文專書: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西元年分),頁碼。 初引:吉田久一,《新 ‧ 日本社会事業の歷史》(東京:勁草書房,2004),頁 231-232。 再引:吉田久一,《新 ‧ 日本社会事業の歷史》,頁 231-232。 2. 合輯:作者,〈篇名〉,收於主編姓名,《書名》(出版地:出版者,西元年分),頁碼。 初引:林玉茹,〈導讀:土地契約文書中所見的臺南縣平埔族人及其社會經濟型態〉,收於林玉 茹主編,《臺南縣平埔族古文書集》(臺南:臺南縣政府,2009),頁 23。 再引:林玉茹,〈導讀:土地契約文書中所見的臺南縣平埔族人及其社會經濟型態〉,頁 23。 3. 翻譯專書:原作者著,譯者譯,《書名》(出版地:出版者,西元年分),頁碼。 初引:艾瑞克 ‧ 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n)等著,陳思文等譯,《被發現的傳統》(臺北:貓 頭鷹,2002),頁 11-26。


188

8卷 | 第2期

再引:艾瑞克 ‧ 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n)等著,《被發現的傳統》,頁 11-26。 4. 期刊論文:作者,〈篇名〉,《期刊名》,卷(期)(西元年分),頁碼。 初引:戴寶村,〈大高雄市人群之歷史形塑發展〉,《高雄文獻》,1(1)(2011),頁 8-57。 再引:戴寶村,〈大高雄市人群之歷史形塑發展〉,頁 8-57。 5. 博碩士論文:作者,〈論文名稱〉(學校地點:學校系所博碩士論文,西元年分),頁碼。 初引:吳欽賢,〈日據時期高雄市都市發展與計畫歷程之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頁 22。 再引:吳欽賢,〈日據時期高雄市都市發展與計畫歷程之分析〉,頁 22。 6. 轉引自其他論文:原作者,〈篇名〉,《原期刊名》,卷(期)(西元年分),頁碼。轉引自作者, 〈篇名〉,《期刊名》,卷(期)(西元年分),頁碼。 初引:張筱衡,〈散盤考釋〉,《人文雜誌》,2(4)(1958),頁 81-98,轉引自劉啟益,〈西 周大國銅器的新發現與有關的歷史地理問題〉,《考古與文物》,2(1982),頁 43-44。 再引:張筱衡,〈散盤考釋〉,頁 43-44。 7. 華日文報紙:作者,〈標題〉,《報紙名稱》(西元年月日),版頁。 (若為一般性新聞報導,可略去作者名) 初引:〈臺灣八景請為投票〉,《臺灣日日新報》日刊(1927 年 6 月 7 日),漢文第 4 版。 再引:〈臺灣八景請為投票〉,漢文第 4 版。 8. 西文專書:作者 , 書名 .( 出版地 : 出版者 , 西元年分 ), 頁碼。 初引:Connell, R., Southern Theory: The Global Dynamics of Knowledge in Social Scien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7), p. 207. 再引:Connell, R., Southern Theory: The Global Dynamics of Knowledge in Social Science., p. 207. 9. 西文期刊論文:作者 , “篇名 . ”期刊名 , 卷 ( 期 )( 西元年分 ), 頁碼 . 初引:Katz, Paul R., “Orthopraxy and Heteropraxy Beyond the State: Standardizing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Modern China, 33(1)(2007), pp. 72-90. 再引:Katz, Paul R., “Orthopraxy and Heteropraxy Beyond the State: Standardizing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pp. 72-90. 10. 網頁文獻:作者,〈篇名〉。資料檢索日期。網址:網址路徑。 (若無明確作者或篇名,可改以網站名稱替代) 初 引: 維 基 百 科,〈 中 正 紀 念 堂 〉。 資 料 檢 索 日 期:2013 年 3 月 14 日。 網 址:http://ppt. cc/8QRA。 再引:維基百科,〈中正紀念堂〉。網址:http://ppt.cc/8QRA。 11. 數位資料庫、檢索系統:作者,〈檔名〉(西元年分),資料庫(檢索系統)全稱,登錄(檢索)號。 初引:作者不詳,〈新高雄市街詳圖〉(1947),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資料,登錄號: KH2003.008.344。 再引:作者不詳,〈新高雄市街詳圖〉,登錄號:KH2003.008.344。 (十) 同一註釋連續出現時,可以「同上註」表示;非連續出現,即第二次之後的引註時,請以上述之「再 引」格式表示。


189

(十一)文末「參考書目」書寫,請依下列格式: 1. 請將正文中所有引用或腳註之書目全部列出,不得列出未引用之文獻。書目列舉依序為華文、 日文、西文。 2. 華日文書目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西文書目則依作者姓氏字母順序排列。同一作者有兩本 (篇)以上著作時,則依著作出版先後排列。 3. 華日文專書:作者(出版年),《書名》。出版地:出版者。 範例:吉田久一(2004),《新 ‧ 日本社会事業の歷史》。東京:勁草書房。 4. 合輯:作者(西元年分),〈篇名〉,收於主編名,《書名》,頁碼。出版地:出版者。 範例:林玉茹(2009),〈導讀:土地契約文書中所見的臺南縣平埔族人及其社會經濟型態〉, 收於林玉茹主編,《臺南縣平埔族古文書集》,頁 23。臺南:臺南縣政府。 5. 翻譯專書:原作者著,譯者譯(西元年分),《書名》,頁碼。出版地:出版者。 範例:艾瑞克 ‧ 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n)等著,陳思文等譯(2002),《被發現的傳統》, 頁 11-26。臺北:貓頭鷹。 6. 期刊論文:作者(西元年分),〈篇名〉,《期刊名》,卷(期),頁碼。 範例:戴寶村(2011),〈大高雄市人群之歷史形塑發展〉,《高雄文獻》,1(1),頁 8-57。 7. 博碩士論文:作者(西元年分),〈論文名稱〉。學校地點:學校系所博碩士論文。 範例:吳欽賢(1988),〈日據時期高雄市都市發展與計畫歷程之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 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 轉引自其他論文:原作者(西元年分),〈篇名〉,《原期刊名》,卷(期),頁碼。轉引自作者(西 元年分),〈篇名〉,《期刊名》,卷(期),頁碼。 範例:張筱衡(1958),〈散盤考釋〉,《人文雜誌》,2(4),頁 81-98,轉引自劉啟益(1982), 〈西周大國銅器的新發現與有關的歷史地理問題〉,《考古與文物》,2,頁 43-44。 9. 華日文報紙:作者,〈標題〉(西元年月日),《報紙名稱》,版頁。 (若為一般性新聞報導,可略去作者名) 範例:〈臺灣八景請為投票〉(1927 年 6 月 7 日),《臺灣日日新報》日刊,漢文第 4 版。 10. 西文專書:作者 ( 西元年分 ), 書名 . 出版地 : 出版者 . 範例:Connell, R.(2007), Southern Theory: The Global Dynamics of Knowledge in Social Scien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1. 西文期刊論文:作者 ( 西元年分 ), “篇名 . ”期刊名 , 卷 ( 期 ), 頁碼 . 範例:Katz, Paul R.(2007), “Orthopraxy and Heteropraxy Beyond the State: Standardizing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Modern China, 33(1), pp. 72-90. 12. 網頁文獻:作者,〈篇名〉。資料檢索日期。網址:網址路徑。 (若無明確作者或篇名,可改以網站名稱替代) 範例:維基百科,〈中正紀念堂〉。資料檢索日期:2013 年 3 月 14 日。網址:http://ppt.cc/8QRA。 13. 數位資料庫、檢索系統:作者(西元年分),〈檔名〉,資料庫(檢索系統)全稱,登錄(檢索)號。 範例:作者不詳(1947),〈新高雄市街詳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典藏資料,登錄號: KH2003.008.344。 (十二)引用原版或影印版古籍,請註明版本與卷頁。影印版古籍請註明現代出版項。


第八卷.第二期 2018年08月 出版機關: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發 行 人:楊仙妃 副 館 長:王御風 主 編:劉正元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 編輯委員:(依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王興安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李允斐 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研究所 吳玲青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 莊淑姿 國立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 許淑娟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啟仁 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 戴文鋒 國立臺南大學文化與自然資源學系 謝貴文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 簡文敏 高苑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 責任編輯:鍾宛君 助理編輯:莊建華、毛湘萍 文字校對:闕妙芬 美術設計:薛東榮 印 製:泰銘照相製版社有限公司 出 版 者: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網 址:http://khm.org.tw/ 地 址:803高雄市鹽埕區河西路99號3樓(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行政辦公室) 電 話:(07)5312560 傳 真:(07)5319644 經銷編印: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802高雄市苓雅區五福一路57號2樓之2 電 話:(07)2265267 傳 真:(07)2233073 訂購資訊 定 價:新臺幣200元整 訂 閱:每年三期,定價九折 經銷商郵政劃撥戶名: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郵政劃撥帳號:41423894 本刊圖片、文字皆有版權,非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翻印。 GPN : 2010001240

ISSN : 2222-8306


2018 第二屆寫高雄 ──屬於你我的高雄歷史徵件計畫 你是否曾凝視一張張老照片,憶起城市裡曾經發生的故事? 你對神誕遶境充滿好奇與滿腔熱血嗎? 你有很多想要探尋查訪的家族史嗎? 你想為故鄉留下珍貴的歷史紀錄嗎?

2018 第二屆「寫高雄──屬於你我的高雄歷史」即日起至 10 月 1 日受理申請,歡 迎加入高雄文史探索的行列,一起走踏高雄、書寫歷史,透過文字串連起流動的歷史記 憶,共同描繪出百種高雄的文史風貌,進而傳承土地精神,彰顯城市文化深度,期盼在 南國的豔陽下,綻出在地文化的風光明媚。

即日起徵件至 107 年 10 月 1 日(一)

提案計畫及相關附件請親送或掛號郵寄(以郵戳為 憑),並於信封上註明「投稿 2018 第二屆 寫高雄 ──屬於你我的高雄歷史」出版及文史調查獎助計 畫,寄至「803 高雄市鹽埕區河西路 99 號 3 樓 高 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研究部」,電子檔請寄至 story. kaohsiung@gmail.com(請註明「寫高雄投件」)。

詳情請參考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網頁,並下載附件獎 助計畫及申請表格,洽詢電話:07-5312560#315 莊 先生。


2018「高雄小故事」創作徵件計畫 (徵件至 9 月 15 日,最高獎金 3,000 元)

故事、神話、童話、傳說以及歷史傳述,能彰 顯國家與城鄉的文化深度。讓我們通過歷史的軸 線,追尋探索十年前、百年前屬於高雄的記憶,一 同找回我們心中對於鄉土的感動。 小故事的面向不限,舉凡書寫人物風俗、社會 文化、生活藝術、宗教政治、農村都市等,只要與 「歷史」相關皆歡迎來件,透過 800 字以內的敘述, 刻畫過往點滴,發掘自身周圍人、事、時、地、物, 期盼透過一篇篇小故事的連結,勾勒出高雄在地獨 有的生命藍圖。與我們分享屬於你心中的高雄小故 事吧!

徵集對象:年滿 16 歲以上,喜歡書寫分享歷史記憶的民眾(每人最多限投 3 篇)。 活動日期:即期開始,至 107 年 9 月 15 日(六)前收到之創作(以郵戳為憑)。

稿件及相關附件請親送或掛號郵寄(以郵戳為憑),並於信封上註明「投稿 2018 高雄小 故事」,寄至「803 高雄市鹽埕區河西路 99 號 3 樓(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研究部)高雄 小故事執行小組 收」詳情請參考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網頁,並下載附件徵件計畫、報 名表、授權同意書。

活動報名信箱:story.kaohsiung@gmail.com(請註明「高雄小故事投件」) 洽詢電話:07-5312560#315 莊先生。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