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與亞太現勢

Page 1

國際關係與亞太現勢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Current Asia-Pacific Situation

廖顯謨 洪銘德 張凱銘 編 著

Brunei Cambodia Indonesia Laos Malaysia Myanmar Philippines Singapore Thailand Vietnam China East Timor Hong Kong Japan Macau Mongolia South Korea Taiwan

Nepal Bhutan Bangladesh India Sri Lanka Maldives Pakistan Afghanistan

American Samoa Fiji French Polynesia Guam New Caledonia Northern Mariana Islands North Korea Tokelau Wallis and Futuna

Cook Islands 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 Niue Kiribati Nauru Samoa Solomon Islands Palau Papua New Guinea Marshall Islands Vanuatu Tonga Tuvalu


序│iii

根 據《 快 樂 工 作 人 》 雜 誌(Cheers), 於 2005 年 3 月 針 對《天下》雜誌 1000 大企業進行的「2005 年臺灣 1000 大企業 人才策略與最愛大學生調查、發現國立大學的學生最缺「穩 定度與抗壓性」(70.16%)以及「團隊合作」(37.43%);而 私校生最缺「專業知識」(53.16%)與「國際觀及外語能力」 (47.37%) 。爾後幾年相關的調查結果也是差不多,此在在證 明我國大學生「國際觀」普遍不足,而「國際觀」也是企業主 用人的考量之一,尤其在全球化的時代,國際觀的養成是刻不 容緩的。面對這種現實,身為技職教育工作者,思考如何來教 育學生以順應時代變遷與社會的需要,使其進入職場後更有競 爭力,則為首要課題。 「專業知識」的培養是系所的主要角色,而技職校院通識 教育中心由於它的課程較為多樣性與包容性,故比起系所更適 合承擔建立學生「國際觀」這一個角色。本人基於自身學術背 景,自十多年前就參與「國際關係」相關課程的教授。又囿 於私立技職校院學生多數家長社會階層不高,基於經濟上的考 量,多年來也僅以數十元影印的「自編講義」來教授,但是教 學多年後發現,若沒有使用一本正式出版的教科書來教學,學 生對課程的珍視度不夠,對教學效果有影響。故編一本合乎時 代潮流與具學習價值的教科書之念頭一直存在。一○○學年度


iv│國際關係與亞太現勢

開始,通識中心多了洪銘德與張凱銘兩位專門研究國際政治的 年輕學者加入教學陣容。他們兩人與本人對於建立學生國際觀 均有使命感,故本人將多年使用的講義電子檔交予他們,請其 加入最新的觀念、時勢與理論,編排後整理出書。經過約一年 的努力,於今終於實現出書的願望。感謝銘德與凱銘辛苦的付 出,也希望這本書能為技專校院學生提升「國際觀」貢獻棉薄。

廖顯謨 2013 年 8 月於朝陽科技大學 第二教學大樓十樓 1036 室


第一章 導論:認識國際關係 壹、國際關係的定義 貳、國際關係的學習價值 參、國際關係的研究重心 肆、近代國際關係的發展歷程


 關於本章 作為政治科學的一支,國際關係不僅是關於世界各國與非 國家行為體之間的外交互動往來,也涉及全球民族、國際文 化、氣候變遷等新興全球議題。作為本書的第一章,本章將為 讀者介紹國際關係的概貌,包括學科定義與學習價值、當前國 際關係的各項主要研究重心,以及近代國際關係的發展歷程, 望能協助讀者建立對此學科的基本認識與概念。 本章的結構如下:


第一章 導論:認識國際關係│003

壹、國際關係的定義 國際關係是一門內容極為多元繁複的學科,廣義而言,可 以包含超越國界的各類政治與人類社會活動,其主體涵蓋正式 的各國政府、民族、民間單位以及個人等。由於內容廣泛,對 於國際關係的具體定義相關學者意見不一,較常見的定義如:  摩根索(Hans Morgenthau)的 定義:國際關係的實質是權力 政治,其內容是處於權力爭鬥 中的國家間關係。  賴特(Quincy Wright)的定義:

國際關係是一門探討全球體系 中的主權國家,以及各類非國 家行為體(例如:國際組織、 跨國企業、民間社團、個人) 彼 此 之 間 在 政 治、 經 濟、 法 律、文化、社會等多元面向中 連繫與互動的學科。

國際關係意指民族、國家、政府以及人民等主體之間的關係。  唐恩(Frederick Dunn)的定義:國際關係是指世界體系中 各政治集團與政治實體之間的複雜關係,其中的核心議題是 權力問題。  泰勒(Trever Taylor):國際關係是一種試圖分析超越國家之 政治活動的學科,其主要的研究對象是各國政府之間的政治 關係。  皮 爾 森(Frederick Person) 與 羅 徹 斯 特(Martin Rochester) 的定義:國際關係是政治科學的一支,主要討論內容是國家 之間的關係,特別側重於研究各國外交政策;與外交政策有 關的政府機構;相關機構的功能、組織型態以及影響外交政 策的因素。 綜上所述,吾人可將國際關係認知為一門探討全球體系中 的主權國家,以及各類非國家行為體(例如:國際組織、跨國


004│國際關係與亞太現勢

企業、民間社團、個人)彼此之間在政治、經濟、法律、文 化、社會等多元面向中的連繫與互動,而用以描述、研究分 析、解釋說明,以及預測相關連繫互動的理論,即為國際關係 理論。

貳、國際關係的學習價值 國際關係不僅是一門專業性的學科,也具有重要的學習價 值,對此可由以下三個不同角度著眼: 一、連結生活脈動:雖然並不總是顯而易見,但國際情勢的發 展運作與你我的各生活層面間都有著緊密的連結。例如國 際經濟與金融的走勢、國際安全局勢的變化及全球環境變 遷等領域的狀態與變動,都會透過各種管道,以直接或間 接的方式影響各地人們的生活。 二、開展國際視野:學習國際關係有助於跳脫既定的認識框 架,瞭解國際事務與資訊,開拓學習者的視野,提升其思 維層次,並為後續的人生規劃提供更寬廣的可能性。 三、預視未來趨勢:對於國際事務的認識與瞭解,不僅可使人 們掌握全球現況,更能對未來趨勢的演變而奠定理解的基 礎。


第一章 導論:認識國際關係│005

參、國際關係的研究重心 雖然國際關係內容廣泛繁複,但主要的研究重心可概括為 以下三項。

一、基礎理論 國際關係理論是學習國際關係的基礎,各家不同的理論彷 如不同的視鏡,觀察者透過不同的視鏡觀察國際情勢,將會得 到不同的結論與想法。國際關係理論繁多,居於主流地位的三 大分支分別為:新(結構)現實主義、新自由制度主義及主流 建構主義。本書將於第二章介紹各主要理論學派。

二、主要議題 除了學術理論的探索外,國際關係研究也與當代世界體系 中的許多重要議題相連,雖然涉及的議題包羅萬象,但綜觀當 代主流研究側重,可將其主要研究議題歸類為以下數項:

𡛼國際安全:重點研究議題,又可區分為以國家與國家間事 務為中心的傳統安全(traditional security)研究,及以環 境、人口與社會等低階政治(low politics)議題為中心的 非傳統安全(non-traditional security)研究兩大類型。


006│國際關係與亞太現勢

𥕛國際經濟:研究國際體系中各類資源的最佳配置狀態,以 及國家間經濟關係對於各類資源配置所造成的影響。包括 分析相關國家之間的經濟相互依存關係、國家與他國之間 商品、資金與勞動力的流通狀態,以及促進與抑制流通的 相關因素等。 𥐥外交政策:意指國家在處理對外關係時所正式採用施行 的政策。根據合作取向與國家立場,可概略區分為孤立 (isolation)、 中 立(neutrality)、 不 結 盟(non-alignment) 與聯盟(alliance 或 coalition)等各種類型。 磮國際組織:研究在世界體系中由複數國家行為體或非國家 行為體所組成的群體性組織。國際組織的成立目標與訴求 理念往往超越單一國家而具有國際意涵。 𣄃國際法:意指全球體系中各國在國際交往中逐漸形成,用 以調整約束國家間關係之具法律約束力的原則、規則與制 度。常見的型態包括:國際條約、國際習慣、一般法律原 則、判例與重要學說等。 𡠪其他:包含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的影響、糧食危機、國際 犯罪、國際疾病傳播問題及國際文化交流等相關議題亦受 到許多研究者的關注與探討。

三、觀察層次 國際關係研究依據研究者的著眼點不同,可以分為下列四 個層次: 𡛼全球體系研究:以全球體系為研究著眼點,探討體系對國 家與其他行為體的影響以及體系的重組與變遷,例如對兩


第一章 導論:認識國際關係│007

極、單極與多極等國際格局的探討。 𥕛特定區域研究:以特定區域為研究焦點,探討區域形勢、 區域內多邊事務以及區域內國家間的互動與國際往來。 𥐥特定國家研究:以特定國家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國內政 治、經濟、對外政策以及社會文化等面向。 磮非國家行為體研究:研究國際組織、跨國企業等重要非國 家行為體在國際體系中的活動與影響力。

肆、近代國際關係的發展歷程 對國際關係的研究必須結合歷史情境方能順利進行,蓋國 際關係中的核心概念,如權力、國家、民主及主權等皆在歷史 長河中逐步形成發展的。因此,學習國際關係,必須具有基本 的歷史認識。當代國際體系與國際關係概念的運作深受西方 文明影響,而與歐洲近代歷史發展息息相關。於下將以三十年 戰爭與 1648 年《西發利亞條約》(the Peace Treaty of Westphalia) 之簽訂為始,以後冷戰時代局勢演變為終,簡要整理自民族國 家體系成形後,直至冷戰結束以來國際關係發展歷程中的重要 環節。


008│國際關係與亞太現勢

一、十七至十八世紀 𡛼三十年戰爭與《西發利亞條約》的影響 1618 年至 1648 年的三十年戰爭對歐洲文明發展影響深 遠。這場戰爭受到宗教、政治立場與外交結盟等複雜原因共同 驅動,最終由支持新教的國家集團獲勝,神聖羅馬帝國因而解 體,同時羅馬教廷的政治勢力亦轉趨衰微。戰後勝敗雙方於 1648 年簽訂《西發利亞條約》,該條約對於國際關係的發展造 成下列重大影響: 1. 建立主權觀念:《西發利亞條約》承認了主權觀念,破 解了傳統的神權統治概念,並將主權視為國家不可或缺 的要件,強調其具有統一性、獨立性以及不可分割等特 質,許多中歐小國透過參與簽訂條約而取得主權,使得 神聖羅馬帝國逐步衰落。


第一章 導論:認識國際關係│009

2. 政教分離原則:世俗封建王權獲得強化,教廷的影響力 弱化。國家的宗教權威由君主而非教會掌握,即使未獲 教廷首允,君主仍有權力為臣民選擇各種基督教的變體 形式。除了權力的擴大外,三十年戰爭也使各國認識到 建軍的重要性,各國領袖紛紛加強建設常備軍隊,因此 世俗國家的權力更趨鞏固。 3. 國際會議形式:西發利亞會議是中世紀以來歐洲各國首 次為世俗事務共聚一堂討論研商,幾乎所有歐洲各國皆 派遣代表與會,而以國際會議處理戰後地區事務及權力 安排的作法也受到後世仿效。

𥕛啟蒙時代 三十年戰爭結束後,由於教廷影響力弱化,歐洲於十八世 紀邁入啟蒙時期,這一時期對歐洲與世界造成深遠影響。歐洲 知識份子開始揚棄過去深入各學術領域的神學與宗教觀點,以 「理性」為主要訴求而進行全面反省。其中法國是啟蒙運動的 中心,諸如孟德斯鳩、伏爾泰與盧梭等法國思想家皆是啟蒙運 動的核心菁英。 啟蒙運動有四項主要特點: 1. 推崇理性:揚棄過去非理性的神學桎梏,以理性為研究 基礎。 2. 普世法則:相信存在可普遍適用於人類社會及放諸四海 皆準的法則與原理。 3. 樂觀進步:啟蒙運動中的知識份子抱持樂觀信念,相信 人類社會具有進步特質,隨著世代遞嬗,將會更趨完善。


010│國際關係與亞太現勢

4. 人權自由:重視人道主義與人權保障,並支持思想與言 論的多元發展,鼓勵對政治的討論評析,更逐步形成民 主理念。 啟蒙運動特別重要的成就是促成民主觀念的出現,盧梭、 伏爾泰與孟德斯鳩等思想家先後針對「君權神授」等傳統封建 專制觀點進行批判,相信自由平等及天賦人權等概念。這些思 想好比灑落土中的種子,在之後的美國與法國革命中開花結 果。

𥐥美國革命與法國大革命 十八世紀末爆發了兩次重要的革命事件,分別是美國革命 與法國大革命:  美國革命:由於不願繼續忍受英國政府的壓榨,並受到 啟蒙運動思想的鼓勵,北美 13 州於十八世紀中期發動 爭取脫離大英帝國統治的革命運動,其中尤以 1775 年 至 1783 年的獨立戰爭及其隨後所發表的《美國獨立宣 言 》(United States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為 標 誌。 美國革命獲得成功並建立了以民主共和思想為基礎的美 利堅合眾國。  法國大革命:法國在三十年戰爭後成為歐洲強國,但之 後因沈重的財務壓力而逐步衰落。國內財富、權力與社 會階級間的不平等更加劇了情勢不安。同時,啟蒙運動 思想使中產階級開始對現狀產生不滿,而美國獨立的案 例更激勵了法國人民採取行動。1789 年 7 月,法國大 革命爆發,民眾攻陷巴士底監獄,廢除封建階級特權,


第一章 導論:認識國際關係│011

並發表《人權和公民權宣言》(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Homme et du Citoyen) 。由於內部分裂,革命運動漸成恐 怖統治,國王路易十六與王妃遭到處死,革命領導人如 羅伯斯比爾等,也在激烈的內鬥中先後遇害。革命雖有 成功開端,但其領導無法帶領革命後的法國回歸正軌。 1799 年 11 月,拿破崙等人發動「霧月政變」並取得政 權,革命運動告終。 這兩場革命對於之後國際關係發展造成兩個方面的影響: 1. 民主思維:受到洛克思維的影響,兩場革命皆將人民的 權益與意願置於論述核心,強調專制統治仍須受到人民 的限制,統治者的合法性源自於被統治者的同意。此 後,民主政治的思維快速地在西方文明中蔓延擴散。 2. 民族主義:兩場革命期間,民族主義成為號召人民積極 參加革命運動的動力,成功連結了人民與國家,使人民 勇於參與政治事務。

二、十九世紀 𡛼拿破崙戰爭與維也納會議 拿破崙在取得政權後頒布「拿破崙法典」,恢復國內穩定 局面。經由兩度修改憲法,拿破崙順利成為法蘭西皇帝。歐陸 其他國家聯手組成反法同盟抵制,由此產生「拿破崙戰爭」。 拿破崙一度席捲歐洲,但在征俄失利後元氣大傷,在歐陸各國 持續的合作下,法軍最終於 1814 年敗於萊比錫之戰,拿破崙 被迫退位而遭流放。拿破崙在 1815 年重返法國,試圖東山再


012│國際關係與亞太現勢

起,但歷經長期戰爭的法國已無力支撐新的戰爭,拿破崙再次 失敗並從此退出歐洲政治舞台。 經歷拿破崙戰爭的震撼,歐洲各國深感阻止霸權出現的重 要性,因此在擊敗拿破崙後,1814 至 1815 年各國召開「維也 納會議」,試圖建立歐洲新秩序。此會議有三個重點: 1. 與法國大革命的理念背道而馳,會議恢復了革命前的專 制封建統治,波旁王朝也因而復辟。 2. 謹慎分配資源與領土,會議對領土的劃分與資源的分配 十分謹慎,務求不再使歐洲出現新霸權。 3. 加強法國周邊地區的軍事部署,防止拿破崙殘餘勢力復 興,並避免再次發生革命事件。 雖然忽視自由民主的作法引起批評,但維也納會議的保守 作法使歐洲維持了百年和平,而體系內部國家的權力分配出現 明顯變化則是維也納體系在十九世紀中後期開始衰落的主要原 因。

𥕛德國統一與維也納體系的崩潰 普魯士國王威廉在 1863 年任命俾斯麥出任首相,俾斯麥 積極整頓軍備,開啟德意志帝國的統一進程。在俾斯麥的推動 下,普魯士先後發動了普丹、普奧與普法戰爭,使周邊國家無 法插手德意志事務。1871 年,普魯士在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 普魯士國王在巴黎凡爾賽宮的鏡廳加冕登基為德意志帝國皇帝 威廉一世,自此德國成為中歐地區的重要國家。 德國的統一與歐洲的國際形勢變化,使維也納體系在十九 世紀末期受到嚴重削弱,最為突出的特點是過去體系中的聯盟


第一章 導論:認識國際關係│013

具有高度的彈性與變化空間來因應特定國家的興起,其他國家 亦可以隨時改變結盟對象以維持權力平衡;但在十九世紀末, 歐洲的聯盟格局已趨於穩定,德國、奧地利與義大利結成三國 同盟(1882 年),法國與俄國則結成兩國同盟(1893 年);而 英國也不再繼續扮演歐洲平衡者的角色,先後與日本及法國締 結盟約與協定。 同盟格局的僵化,使國家間的結盟不再是維護國際格局平 衡的保障,反而帶來擴大局部性衝突或戰爭的風險,最終造成 第一次世界大戰於 1914 年爆發,因為奧匈帝國王儲斐迪南大 公被塞爾維亞裔學生刺殺而導致奧國對塞國宣戰,基於國際間 錯綜複雜的結盟條約,其他歐洲國家先後被捲入這場戰爭中。 一次世界大戰的兩大陣營分別為同盟國陣營(德國、奧匈、土 耳其、保加利亞),與協約國陣營(英國、法國、俄國和義大 利)。隨著戰事的進行,美國、中國、日本與拉丁美洲國家也 先後加入。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的大規模全面戰爭,歷 時超過四年,最後由協約國陣營獲勝。這場戰爭對之後的國際 局勢造成以下深遠的影響: 1. 歐洲國家弱化,美日興起。 2. 德國、俄國變天,君主政制垮台。 3. 共產主義開始蔓延。 4. 巴黎和會留下二次大戰的導火線。


014│國際關係與亞太現勢

三、二十世紀 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醞釀與爆發 一戰以後的巴黎和會雖然試圖重建秩序,但國際大環境已 與戰前相差甚多。為了維護國際和平,美國總統威爾遜推動各 國合作成立「國際聯盟」以處理國際糾紛。國際聯盟雖順利成 立,但美國卻因國會反對而未能加入,加上國聯本身又缺乏獨 立的軍隊,無法有效制裁違規行為體,因此缺乏實際作用。 二次大戰的陰影來自以下三個國家: 1. 德國:德國的君主政體在一戰後瓦解,成為民主共和國 (威瑪共和)。巴黎和會中英法等戰勝國對德國扣以高額 債務與戰爭賠款,使得德國社會在經濟與自尊上都受到 嚴重挫折。在這一氛圍下,德國國內出現一些訴求以激 烈手段重建光榮的極端政黨,其中一個名為「國家社會 主義德意志勞工黨」的領導人希特勒,其把握住 1920 年代後期經濟大恐慌的民怨,以反猶太為訴求而於1932 年的國會大選中成為第一大黨,希特勒獲興登堡總統任 命為總理。1934 年興登堡總統去世後,希特勒成為德 國元首兼總理,掌握大權並開始推動擴張計劃。 2. 義大利:義大利雖是一戰的戰勝國,但卻未在巴黎和會 中獲得太多報酬,因而對英法感到不滿。1922 年,在 義大利國王的支持下,具強烈民族主義色彩的「國家法 西斯黨」黨魁墨索里尼出任總理,他快速復興國內經濟 與基礎建設,並積極擴張軍隊,意圖在地中海地區擴大 義大利的勢力。


第一章 導論:認識國際關係│015

3. 日本: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國力迅速提升,甲午戰爭之後 取代中國成為東亞首席強權。1920 年代後期,日本國 內的軍方勢力日益抬頭,意圖謀取政權以推動軍國主義 及擴張政策,包括刺殺反對侵略滿洲的首相犬養毅以及 發動二二六事件意圖奪權等都有軍方的影子。1930 年 代,日本軍方逐步獲得昭和天皇支持而掌握國家政權。 在九一八事變發生之後,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並逐 步對其他東亞國家發動侵略行動。 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最早可推算至 1931 年的九一八事變 或 1937 年的蘆溝橋事變。但以歐洲為中心的歷史視角認為, 正式大戰應由 1939 年德國攻擊波蘭起算。 二戰陣營有二:一是軸心國(德國、日本、義大利),二 是同盟國集團(英國、法國、美國、中國、蘇聯)。 軸心國在戰爭初期取得上風,但戰局在美國宣布參戰後發 生變化。義大利軍隊在地中海被同盟國聯軍擊敗。德軍在征俄 戰爭中慘敗。日本軍隊雖在太平洋地區所向披靡,但隨著美 軍發動反擊,也逐漸退居守勢。1944 年義大利被盟軍奪下, 1945 年盟軍攻下柏林,希特勒自盡。同年,日本在美軍投擲 兩枚原子彈之後宣布投降。

𥕛戰後的安排:雅爾達會議與舊金山會議 1945 年 2 月戰事大局已定,為分配戰後利益,美、英、 蘇三國元首在雅爾達(Yalta)舉行會議密商,簽訂密約。作為 安撫,英美兩國應允將日本的北方四島割讓予蘇聯,並支持蘇 聯繼續在中國東北地區內享有港口與鐵路的使用權,同時也同


016│國際關係與亞太現勢

意蘇聯的要求,維持外蒙古獨立。英美兩國對蘇聯的退讓,使 其在東亞地區得以快速擴張勢力,並持續提供亞洲各國國內的 共產勢力支持,促使各國赤化。 除了大國之間進行利益分配外,為了重建國際秩序,在美 國的推動下,1945 年 4 月起,各國在美國舊金山舉行會議進 行磋商;6 月,各國代表簽署聯合國憲章,共 51 國參與,美 國、英國、法國、中國與蘇聯五國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 理事國;10 月,聯合國正式成立。

𥐥冷戰時代 戰後,美國為首的西歐集團與奉行共產主義的蘇聯之間在 意識型態上的分歧很快地浮上台面。蘇聯一方面利用雅爾達密 約在東亞快速擴張;另一方面則把握戰後中、東歐地區的權力 真空狀態快速西進,引發英國與美國的高度危機意識。1946 年 3 月 5 日,邱吉爾公開發表一份名為〈和平砥柱〉的演說, 內容中提到: 「……一道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中、 東歐所有國家……都在蘇聯勢力範圍之內,受到莫斯科日益加 強的控制。」這成為冷戰即將上演的信號。 1947 年 3 月 12 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國情咨文,表示 世界各國發生的社會(共產)主義革命,都會危及美國的利益 與安全,美國必須扮演世界警察,阻止共產主義的擴張。這份 國情咨文被視為是「杜魯門主義」的代表,也是美國正式對抗 蘇聯的標誌。 為了阻止共產主義擴張,美國開始加強本身的軍備以及 核武器的製造,並成立國防部、國家安全會議、空軍與中央


第一章 導論:認識國際關係│017

情報局等單位。美國駐蘇聯外交官凱南(George F. Kennan) 在 1946 年提交著名的「長電報」,建議美國推動「圍堵政策」 (policy of containment) ,在歐洲與亞洲地區阻擋蘇聯的擴張。 在杜魯門總統的授權之下,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於 1950 年發 布第 68 號文件,正式將蘇聯與共產主義界定為美國的國家安 全威脅,強調對自由制度的威脅遍布全球各地,自由制度在任 一地的失敗即意味著其在該地區的失敗。 美國的圍堵政策雙管齊下,一方面提供中國的國民黨政府 必要援助以阻止中國共產黨奪權,另一方面則努力在歐洲地區 組織同盟陣線以阻止共產勢力深入。然而由於蘇聯的深入耕 耘,導致東亞地區的圍堵成效十分不樂觀。中國的國民政府因 先後在遼瀋、徐蚌與平津三大會戰中潰敗而被迫退守臺灣,中 國大陸本土被共產黨占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在 1949 年正式建 政。在朝鮮半島地區,金日成領導的共產力量日益茁壯,並積 極爭取蘇聯與中國的協助,準備南下攻擊美國所支持的李承晚 政權。 1947 年,美國國務卿馬歇爾對歐洲地區推動了一項「歐 洲復興計劃」,提供西歐國家經濟援助與重建物資,協助他們 迅速從戰爭廢墟中恢復以避免共產主義入侵。有鑑於中國的赤 化,美國認知到必須在歐洲地區採取更堅決的措施以維護自由 主義陣營的利益。 在美國的主導下,美國、加拿大、比利時、法國、盧森 堡、 荷 蘭、 英 國、 丹 麥、 挪 威、 冰 島、 葡 萄 牙 及 義 大 利 等 12 國 於 1949 年 4 月 在 華 盛 頓 簽 署「 北 大 西 洋 公 約 」(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同年 8 月「北大西洋公約


018│國際關係與亞太現勢

組織」(簡稱「北約」)正式成立。希臘、土耳其於 1952 年、 西德於 1955 年、西班牙於 1982 年加入。該組織的宗旨是締約 國實行集體防禦,任何締約國與非締約國發生戰爭時,其他締 約國必須給予援助,包括軍事支持。北約的主要決策機構為北 大西洋理事會,每年至少舉行兩次部長級會議,並於必要時舉 行高峰會。最高軍事指揮機構為軍事委員會,下轄歐洲盟軍司 令部,首任總司令為美國上將艾森豪(Dwight Eisenhower)。 歐洲復興計劃使得共產革命無法進入西歐,而北約的成立 則為歐洲建立了一道堅實的前沿,使蘇聯無法在歐洲地區進一 步向西擴張。 為了反制歐美,蘇聯在 1955 年 5 月,使其控制的幾個歐 洲國家: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保加利亞、羅馬尼 亞、阿爾巴尼亞與東德簽署了華沙條約,成立華沙公約組織 (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 WTO)。因此,兩大集體安全機 制為冷戰雙方劃下了明確的邊界,從此以後美蘇不再將擴張勢 力地理範圍視為主要目標,而著重於軍備競賽。國力強弱的對 比,不再以勢力範圍大小為標準;美蘇兩國的軍事能力與科技 水準成為新的競賽目標。 競爭性質的轉變使蘇聯在冷戰這場較勁中註定失敗。軍備 競賽不僅是傳統軍事武器的開發,美蘇雙方在核武器、氫彈及 衛星研發等領域都投入鉅資以進行開發。蘇聯在 1957 年 10 月 率先發射人類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進入太空軌道,引起美國的 震撼並跟進發展太空設備。太空開發比核武器開發更加昂貴, 美國政府認為透過鼓勵雙方進行太空軍備競賽可以拖垮蘇聯的 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拖垮。1980 年代由雷根主導的星戰計劃與


第一章 導論:認識國際關係│019

高邊疆戰略便是這一戰略思維的體現。 由於美國的軍備競賽消耗戰略奏效,且社會主義經濟制度 效率低落並嚴重僵化,導致蘇聯的財政狀況日趨艱難。1985 年,出任蘇聯最高領導人的戈巴契夫試圖推動經濟改革以挽救 大局,但蘇聯的各成員國卻透過改革的機會紛紛謀求獨立,試 圖脫離蘇聯中央的統治,東歐地區亦出現強勁的民主化浪潮。 1991 年 12 月,戈巴契夫宣布辭職,一度獨步歐亞大陸的蘇聯 瓦解,正式宣告冷戰結束,世界進入後冷戰時代。

四、後冷戰時代的世界 𡛼南斯拉夫內戰 蘇聯瓦解後,過去共產主義勢力範圍紛呈權力真空狀態, 向有歐洲火藥庫之稱的巴爾幹半島局勢亦漸顯不穩。多年來, 南斯拉夫的聯邦體制之所以得以維繫,係因長期執政的共產黨 推行極權統治。隨著共產黨放棄獨裁地位,許多過去受到壓 制的矛盾與紛爭遂一顯現,內部許多共和國著手規劃脫離南斯 拉夫聯邦獨立建國,兼有米洛塞維奇(Slobodan Milosevic)等 強硬民族主義者上台掌權並推動「大塞爾維亞主義」(Velika Srbija)政策,從而在各民族之間形成難以調和的爭端並引發 了一系列的嚴重內戰。包括:斯洛維尼亞戰爭(1991 年)、克 羅埃西亞戰爭(1991 年至 1995 年)、波士尼亞戰爭(1992 年 至 1995 年)及科索沃戰爭(1996 年至 1999 年)。相關戰爭的 過程極其慘烈,並涉及種族清洗與戰爭罪刑等情事,因而引發 國際社會的強烈關注,歐美各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與聯合國


020│國際關係與亞太現勢

先後介入干預、調停。至 1995 年止,原南斯拉夫西部地區的 戰事大抵結束,各方領袖經長期談判協商後,簽署了戴頓協議 (Dayton Accords),並由美國和歐洲協助維和與重建工作。 1996 年,由於持續惡化的科索沃戰爭涉及大規模的屠殺 與種族清洗,引發西方國家對南斯拉夫的強烈譴責。在經過漫 長的外交談判而未獲取滿意結果的情形下,為阻止戰事持續惡 化,美國柯林頓政府於 1999 年 3 月至 6 月期間對南斯拉夫發 動空中轟炸。方迫使米洛塞維奇接受北約提出的停戰條件,並 恢復該地區局勢的穩定。

𥕛波斯灣戰爭 在爭奪中東阿拉伯世界地位、掌握更大的石油控制權及 掠取財富以彌補兩伊戰爭(Iran-Iraq War)所造成的損失與 經濟衰退等多重因素的連動之下,伊拉克總統海珊(Saddam Hussein)於 1990 年 8 月揮軍入侵科威特,推翻其政府,並宣 布將其併為伊拉克的行省之一。美國與科威特政府立即要求聯 合國安理會召開會議,並通過第 660 號決議(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660)強烈譴責伊拉克,並要求其撤出科威特。稍 後, 安 理 會 復 通 過 第 661 號 決 議(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661)對伊拉克進行經濟制裁。11 月 29 日,聯合國安理會通 過 第 678 號 決 議(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678), 強 調 將 以 「一切必要手段實行 660 號決議」,暗示動武的可能性。同時, 美國老布希(George H. W. Bush)政府也著手調整軍事部署並 組建多國聯盟,為戰爭行動預作準備。 1991 年 1 月 16 日,以美國為主的多國部隊正式對伊拉克


第一章 導論:認識國際關係│021

發起代號為「沙漠風暴」(Operation Desert Storm)的軍事攻 擊。雖然伊拉克擁有規模龐大的陸軍部隊,但聯軍憑藉著高科 技武器系統以及配合大規模空襲,順利掌握戰場優勢。2 月 26 日,伊拉克宣布自科威特撤軍,28 日聯合部隊宣布停火。4 月 11 日,伊拉克表示接受聯合國的相關決議,安理會乃宣布波 斯灣戰爭正式告終。 波斯灣戰爭是越戰以來美國首次在海外進行的大規模區域 戰爭。透過戰爭,美國在中東地區奠定了深厚的權力基礎,同 時也保障了穩定的油氣供應。此外,在戰爭過程中,美軍展現 出的高科技武器及其驚人效能,引發諸多國家的反思,進而促 成相關國家的軍事現代化進程。

𥐥國際恐怖主義 1960 年代後期,國際恐怖主義日益猖獗,常見者如中東 地區、北愛爾蘭以及受馬列主義與毛澤東思想驅使的左派恐 怖組織等,諸如西歐、中東、中南美洲與南亞地區,皆為恐 怖攻擊的多發地帶。自 1970 年代以來,聯合國通過包括《反 對劫持人質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gainst the Taking of Hostages)、《關於在航空器內的犯罪和其他行為的公約》 (Convention on Offences and Certain Other Acts Committed on Board Aircraft)、《關於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約》(Convention for the Suppression of Unlawful Seizure of Aircraft)及《關於制止危害 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為的公約》(Convention for the Suppression of Unlawful Acts Against the Safety of Civil Aviation)在內的一系列 反恐怖主義公約。在 2001 年通過的聯合國安理會第 1377 號決


022│國際關係與亞太現勢

議文(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1373)中,更直指恐怖主義已 成為對二十一世紀之國際和平安全最嚴重的威脅。 由於 2001 年 9 月 11 日的恐怖攻擊事件,使得恐怖主義成 為二十一世紀初國際事務中最受矚目的議題之一。在基地組織 (AL-Qaeda)的策劃下,位於紐約曼哈頓(Manhattan)的美國 金融地標世界貿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遭到兩架受劫持 的客機正面撞擊,導致兩棟大樓先後倒塌而造成慘重死傷。同 時,五角大廈(Pentagon)也遭到受劫持客機的撞擊,另有一 架受劫持班機墜毀於匹茲堡(Pittsburgh)附近。 2001 年 9 月 20 日 晚 間, 美 國 總 統 小 布 希(George W. Bush)發表全國演講,宣示美國將採取所有手段對全球恐怖主 義進行打擊,並強調世界各國必須作出選擇─支持美國或是 支持恐怖主義。同時,美國也要求長期庇護基地組織的阿富汗 塔利班政府(Taliban)交出犯案人等,並與美國合作進行反恐 行動。由於相關要求未獲阿富汗當局回應,美國隨即於 2011 年 10 月與英國等盟邦以及「北方聯盟」(Northern Alliance)等 阿富汗國內勢力合作,發動阿富汗戰爭。2003 年 3 月,小布 希政府又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Weapon of Mass Destruction, WMD)為由,發動伊拉克戰爭。這兩場戰爭在打 擊恐怖主義勢力之餘,不僅重塑了中東地區形勢,也嚴重消耗 了美國的國力而使世界格局出現深刻的改變。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