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薦序 ●
真相看不見的重量 5 ●
「蘭姆酒」與「玫瑰鹽」 15 ●
初心 21
●
編者序
目 錄
導讀
●
回首原是向前 25 剎那真實的光與影 33
1 記一段過早的相遇 ●
●
01 精神病房裡的蝴蝶 43 02 裂縫微光 49
03 望天堂的雨輕輕灑落 61 迴響 69 ● 04 必經之路 73 迴響 81 ●
解 析 1 記一段過早的相遇 83
3 目錄
2 故事充滿縫隙 ●
05 願望――精神科病房日記 95 ●
06 阿月的故事 111 ●
迴響 107
07 無題。精神病房的雜亂想法 117 ●
迴響 127
08 高粱 129
目 錄
迴響 135
解 析 2 故事充滿縫隙 139
3 敘事待發的聆聽空間 ●
09 吵鬧的混亂世界 159
迴響 167
●
10 求救訊號 171
迴響 179
●
11 凱旋門後 183
迴響 191
解 析 3 敘事待發的聆聽空間 195 ●
4 心的時差
醫學小學堂
204
導讀
剎那真實的光與影
若說「白色巨塔」是人們對醫院故事的戲劇想像,則巍峨 塔內最幽深的密室,或許就是精神醫學的領地。精神科病房, 一個經常被社會誤解、為大眾所恐懼的場域,理性的光照不能 穿透其重重迷霧;但對於身陷精神痛苦的病人而言,這卻像是 文明社會留給他們最後的一個棲身處。在此幻妄與真實缺乏明 確的邊界、絕望與希望交織成奇異的文學。匯集了各種真誠又 誇飾的情感,錯綜複雜的情節,更加令人困惑地沉思起真實的 意義了。 《心的時差》,是高雄醫學大學的醫學生們進入精神科實 習時用心寫下的故事。為了保護精神科病人的隱私,故事中人 物的個別特徵都經過作者的改寫,僅保留故事發展的一些關鍵 型態(也因此故事情節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如果經過創作 改寫,那麼這些故事還算是真實的嗎?除了故事的滿足與文學 的享受,如果讀者們願意進一步思考些更深入的問題,那麼閱 讀精神科的故事,正好可以帶領我們思考「何謂『真實』?」 33 導 讀
剎那真實的光與影
這個尖銳的哲學問題。
「真實」的場景 從情境入手,實習醫學生引領我們進入這個重門深鎖的特 區。背負著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患的想像和誤解,以及自身對 於醫學科學的信念和使命,一場場小型腦內風暴就在讀者面前 逐一展開: 我還沒遇到這樣的案例,學長姊也怕遇到…… ――引自〈精神病房裡的蝴蝶〉
短短兩句話,道出了一般人即將接觸精神科前莫名巨大的 心理壓力。如果將距離從想像的世界拉近,實地進入真實的現 場又會發生什麼樣的情況呢? 唰的一聲,一道道帶著打量審視的目光瞬時投射在我身上,在第一 次跟醫師踏進精神科女性急性病房時……明顯的感受到我像一個入 侵者,對我的警戒心瀰漫了整個空間…… ――引自〈望天堂的雨輕輕灑落〉
作者很敏銳細膩地捕捉到空氣中的氛圍:由病人們一道 道打量著的、警戒著的目光所醞釀出的氣氛,使得作者不由自 主也「謹慎且緊繃」了起來。敘事中所說的「場景」從來不只 是一個空間上的地點。藉由觀察與描寫的鋪陳,我們才進一步 理解事情發生的具體光景。原來治療關係不是簡單的一紙定型 契約,從彼此陌生到關係的建立,對新手而言總是這樣戒慎恐 懼、步步為營。從這樣的場景出發,我們可以看見,當醫學生
34 心的時差
們一開始感受到病人對他信任時的感動和珍惜:不論是病人少 女主動過來拉起白袍醫學生的手,或是病人阿姨親切的第一句 話:「醫師啊!我覺得我跟你很有話說」〈必經之路〉。這些 在互動中才閃現的質地,才讓「事情本身」變得具體:在無法 預見的日程中,在與病人面對面的某個時刻裡,醫學生真實地 感受到自己對於病人的倫理責任,「白白得到她的信任,卻絲 毫解不開她的困境,我依舊為自己的無能為力而懊惱」〈願望 ――精神科病房日記〉。
虛與實的弔詭 儘管在好不容易建立起的信任關係中喚起了醫學生呵護病 人的決心,但相較於其它科別的疾病症狀,精神科病人的病情 根本超越了一般理性的規則。如果連病人的「主訴」都無法辨 認真實程度有幾分,那麼醫者要如何拿捏治療方向與應對的尺 度?在各篇故事裡,都可發現虛實難辨對於醫學科學所帶來的 困擾。也許因為一個一般看來微不足道的改變,「所有努力付 諸東流」〈阿月的故事〉。例如因為物品的使用(筆、手機)、 語言的刺激(發病)、環境的聲響(病友情緒發作)等,就讓 病人瞬間變得迥異於先前所認識的同一個人,作者們開始懷疑 先前病人所說的真實性,也更加擔心自己應對分寸的拿捏。 精神科的弔詭是這樣的:「越承認自己有病,你的病越樂 觀」〈無題〉。這個虛實難辨的困擾,在〈凱旋門後〉一文, 有一段精彩的辯論。當醫學生聽見病人抱怨先前的醫師對她處
35 導 讀
剎那真實的光與影
置不公,事後兩位同學一來一往,非常認真地討論起如何回應 病人的說法。以下以「反」代表反對病人所說為實,以「正」 代表肯定病人所言為真: 反:「精神病人的話語可信度要打折」 正:「如果沒有人相信病人所說是真的,誰來保障病人權益?」 反:「如果指控是來自病人的幻覺或被害妄想,醫生如何保護 自己權益?」 正:「也有別的病人這樣覺得,表示這不是一個人的偏見。」 反:「那個別人也是精神病人,他的話也不一定能信。」 正:「如果全部病人都控訴醫師不公,仍要一昧保護醫師嗎?」 反:「萬一那醫師真的無辜?或那處置只是治療的一環?」 正:「還是要看有沒有第三方的證據才能知道吧?」 反:「如果沒有能提供證據的方法呢?」 這場宛如莊子與惠施各逞機鋒的辯論,最後「爭辯漸漸陷 入僵局」,雙方也都陷入沉思,只得等待次日向師長尋求解惑。 而他們爭辯的論題也讓人想起〈齊物論〉中「罔兩問景」的故 事。影子的餘影(罔兩)質問著影子(景),你為什麼都不能 有一個固定的性質呢?影子對於這個抗議的回覆是:「吾有待 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平常人們認為不言自明 的真實,也許只是建立在未經思考的不穩定條件之上。
起作用的真實 精神科實習現場讓我們特別關注到「現實感」的問題,除
36 心的時差
此之外,故事作品還能帶出更進一步的討論:「敘事醫學」是 對於臨床事件的事實描述嗎?作品的價值是否是建立在敘事的 真實性?如何區分一份醫療記錄與一則敘事醫學作品?這些問 題的核心,也許可以歸納為「什麼是敘事中起作用的真實」。 在〈高梁〉一文中,作者描述了接觸病人阿賓的好幾度 轉折。初次見面時阿賓禮貌的微笑,讓人覺得他是個親切的男 人,但閱讀完病歷,又經過第一次會談,作者簡直義憤填膺: 那時候我覺得,這真的太荒謬了。 我心想,他怎麼可以這樣?十幾年來,他沒有工作、經常酗酒,還 有家暴問題導致他的家人全部都有保護令;現在他太太去訴請離婚, 他不但不反省自己的問題,還質疑妻子為何要跟他離婚,甚至懷疑 妻子對他不忠? ――引自〈高梁〉
這句「太荒謬了」以及「他怎麼可以這樣」直白揭露了作 者的氣憤,而且這個反應看來完全合情合理。眼前這些事證都 有憑有據,是非對錯好像很分明。如果真相到此為止,這個病 人等於經過事實鑑定而被倫理判刑了。 所幸作者仍然保有故事的好奇,後續會談中聽進了阿賓坎 坷的人生故事,在一連串不幸的巧合下,阿賓為家庭與人生付 出的努力全白費了,於是他割腕自殺、患上躁鬱症、失業閒晃, 到處找朋友喝酒。這些沉痛悲歌讓作者鬆動了原先的立場:「前 幾天他所說的那些令我覺得荒謬的話,或許只是他無法接受離 37 導 讀
剎那真實的光與影
婚事實而說出來的氣話」〈高梁〉。 如果說作者知道了更多的事實,所以改變了對阿賓的判 斷,這確實沒錯;但這卻說不出故事讓人動容的原因。反倒是 文中有一段跟病人的病情不太相關的小小對話,卻使故事變得 更饒富人情味:作者問病人喝什麼酒,阿賓說他什麼都喝,還 把 38 度的高粱冰在冷凍庫,「那個冰冷凍不會結冰啦,但是 會變得稠稠的,喝起來不會那麼辣,比較順口」〈高梁〉。在 問答行動中,阿賓和作者自然地處在一般人的平等對話位置, 因為有人傾聽,沉重的故事彷彿變得輕盈、變得可以承受。 那麼什麼是敘事中起作用的真實?從上述例子中,可發現 真實應該不是一次性的答案揭曉,而是將所有色聲香味觸法的 斷章「融散為整」的過程經驗。雖然有人主張文學不同於現實, 文本世界有著一種文學的自足性,但故事的真實總是來自敘事 的模擬,它與生活世界及社會語境始終有著綿密的關連性。
倫理連結的渴望 從《白色倒影》、《藍色簾子》、《實習醫聲》,直到手 中這本《心的時差》,當我們沉浸在臨床故事的豐富世界裡, 「敘事醫學」這樣一種特殊的「文體」已然在眼前展開。對於 這種跨界的文體,到底應該用科學紀實的眼光,或是用文學鑑 賞的角度加以評斷呢? 本書的倫理故事都發生在逼真的臨床場景,但於相較於一 38 心的時差
般醫學倫理案例,似乎又顯得不那麼醫學,甚至有些故事讀來 太淒美,彷彿是短篇文學小說創作,許多臨床教師也常問道: 從這些敘事作品,我們到底應該讀出什麼? 在前幾冊導讀中,我們曾提出分析敘事醫學倫理故事的三 大面向,其中「敘事表達能力」與「倫理脈絡呈現」相對易於 掌握,於此不再贅述。至於「倫理內涵品質」,則介於可見與 不可見間,但這正好是連結敘事與醫學的關鍵。 沙特在〈為何寫作?〉+ 一文中,提到寫作是將展示世界 作為一項工作而奉獻給讀者,而閱讀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一種 慷慨的契約 (pact of generosity)。沙特評論那些素樸的實在論 者錯誤地認為「通過沉思就可以揭示真實」、就能對真實「描 畫出一幅不偏不倚的圖畫來」,那簡直是無稽之談。相反的, 「真實的世界只有在行動中才能展現」。敘事寫作本身就是一 種倫理的行動,在文本世界中,作者為人物命名,對事物描述, 這本身就是對於客體的一種介入及改動。相同的,作為讀者的 我們,進入敘事世界也意味著必須親身創造出作者所揭示的事 物,才能以感知接住作者的話語,藉由行動與作品產生連繫。 在本書收錄的故事、迴響與深度解析之中,我們都看到 這樣的隱然連結:在繁忙的臨床庶務與茫茫人群中,為何有 + 沙特 (1949)。〈為何寫作?〉收錄於伍蠡甫 , 林驤華 [ 編著 ](1999)。現 代西方文論選。臺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頁 199-222。
39 導 讀
剎那真實的光與影
些病人的出現讓作者感到「一種被閃電擊中的命定感」〈裂縫 微光〉?為何一時不敢對病人問出口的話語,「後來卻成為在 腦海縈繞很久的問題」〈願望――精神科病房日記〉?為何醫 學生實習結束將離站時,總會想著留下叮囑、留下字條,或留 下任何形式的祝福話語?凡此種種自發行動,不是出於專業要 求,卻不約而同指向一種倫理連結的渴望。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閱讀一部敘事醫學的作品呢?如同 沙特所說,閱讀乃是「由作者激發起的慷慨」,邀請我們去認 同或不認同這樣或那樣的事,因此創作本身就是一種「對人們 的自由寄予信任的行為」。在這本故事集中,實習醫學生把他 們進入臨床的初心託付給我們,作為編輯者、閱讀者以及回應 者,我們同樣也是白白地得到他們的信任。作者正邀請著我們 以自己的名義回應他。 因此,切莫再問該從這些作品讀出些什麼,這些作品的倫 理內涵品質,只有通過我們一次次的親身閱讀,才得以臻於完 備。
林慧如 高雄醫學大學 人文與藝術教育中心
40 心的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