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春秋話科舉 十年苦讀無人問 一舉成名天下知
千年春秋話科舉 科舉制度是中國歷代封建時期,以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 度,相當於今日官方選賢納才的「高考」 。由於採用分科取 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分科舉人之意) 。 隋朝以前採用的九品中正制選拔官員的制度導致出身寒門 的普通人無法步入仕途。隋朝統一全國後,隋文帝把選拔官 吏的權力收歸中央,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 方式選拔官員為科舉制,使得任何參加者都有成為官吏的機 會,隋煬帝楊廣推廣科舉選仕制度,是出於選拔優秀人才的 需要。且愛好文學,置進士科,以「試策」取士,這是後代 科舉考試文字的開始,又設明經科科舉制度正式誕生。所以 科舉制度是始於隋文帝楊堅,繼行於隋煬帝楊廣。 到了唐代,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創立完善科舉的關鍵 人物,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 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常設的科目有秀 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 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 科舉制度,它在明朝達到了鼎盛。科舉制度並非自明朝起, 卻在明朝發揚光大,說來真是有趣,唐宋時雖有科舉,但錄
取名額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幾十人。明朝自洪武三年 (1370)年起開科舉,實行擴招,這下子想做官的人就擠破 了頭。紛紛以讀書為業,這些人就是後來明朝文官勢力的基 礎。由於明清時期科舉考試逐漸僵化,被稱為八股取士,後 於 20 世紀清末光緒 31 年廢除。科舉制度從隋代至明清(西 元 605~1905 年)實行了一千三百年,為世界延續時間最長 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1905 年 9 月 2 日,清政府發布「上諭」 , 宣布「自丙午(1906 年)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 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
細說科舉制度 1.科舉考試分為四種: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種。即「童 子」於院試考中後,為「生員」或「秀才」 ,再參加地方、 中央、皇帝三級考試 (1)院試:未考前,叫「童生」 、「童子」 。考中後,稱「生 員」 、「秀才」。 (2)鄉試:亦稱(鄉闈)每三年考一次,考期在八月,故 又稱「秋闈」。參考者秀才,及格者為「中舉」,成為舉人, 第一名稱解元。
(3)會試:在鄉試的第二年春天舉行,參考者舉人,地點 京城禮部官衙,考中後稱「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 (4)殿試:皇帝親自主持考試,貢士才有參考資格。考中 了就叫進士,成績分一、二、三甲三種錄取。一甲賜進士及 第,只取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 ,第三 名稱「探花」 ,稱「三鼎甲」 ;二甲賜進士出身,取若干名(根 據官場需要);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取若干名。進士第一名 就是狀元(這充滿魅力和活力並為眾人羨慕的名詞,是中國 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發明和創造。) ,考場上的 冠軍,此後「狀元」就成了優秀學子的代名詞。
2.科舉分科 如同現在名列前茅不容易一樣,古代的狀元更難考取。所 以,古代的狀元多是貨真價實的滿腹經綸之士,連皇帝也喜 歡把女兒嫁給狀元郎。古代的科舉一開始是實行全國統考, 多數年代都是一榜取仕(現今「高考」也是所有的考生同考 一張卷子) 。但自古江南出才子,北方讀書郎在科舉場上, 整體上顯然是考不過江浙秀才的。後來出於公正、平衡和照 顧起見,最後一輪的「總決賽」殿試,有的朝代,如明朝就
分出了南、北不同的考題和考試時間,出現南卷、北卷之分, 甚至有南、北、中三卷之分。現在的高考分為文、理科,古 代的科舉也分科,有文、武科之異。因此,有文狀元、武狀 元之別。據考證,中國古代第一個武狀元名叫薛奕;有名的 文狀元就太多了,如唐代大詩人王維、宋代民族英雄文天 祥,清末實業家張謇,都是狀元出身。
科舉要背多少書 據統計,考生們要背誦《論語》 、 《孟子》 、 《詩經》 、 《禮記》、 《左傳》 ,共 40 多萬字,全部都要精讀背熟。此外,考生們 還要看相當於原文幾倍數量的注釋,還有其他非讀不可的經 典、史書、文學書籍等。 古代「高考」需要學習的科目主要有書、詩、論、賦一共四 科,即八股文、試帖詩、經綸、律賦。八股文的題目主要摘 自「四書」 :《大學》 、《中庸》、 《論語》、 《孟子》 。試帖詩是 詩體的一種,考試時以古人某一詩和成語為題,並限定某一 韻腳,以歌頌朝政為內容,作出詩來。
科舉考試時間 在古代,考試時間也是十分固定的,但並不限於一次考試, 有的朝代有春考、夏考之分。最後決出狀元的「殿試」,一 般安排在三月里的春天,即所謂「三月廷試」。 古代的考試時間,一般也分為三天,但不是像現在這樣連著 考,而是中間空出兩天。明、清兩朝,鄉試時間在陰曆八月 份,會試在陰曆二月份,殿試在三月份。鄉、會兩試的時間 定在當月的初九、十二、十五三天。 江南鄉試多在秋季舉行,所以又叫「秋闈」 。每闈三場,每 場三晝夜。由於中間要兩次換場,因此實際是九天七夜。 第一場考的是八股文,是從四書五經裡邊選擇材料來出題 的。 第二場考的則是官場應用文,分上下往來的公文和根據提供 案例來撰寫司法判文兩種。 第三場考策問,涉及的是具體的國計民生問題,要求考生給 出對策和辦法。科考在當時是考生也是朝廷的大事,為確保 考試順利進行,開考後號舍就會上鎖,其間無論發生什麼 事,即便是發生火災,燒死考生也不能開鎖。
當時的號舍一律南向成排,長的有近百間,短的也有五六十 間。巷口門頭大書某字號,備置號燈和水缸,可供考生夜間 行路,白天飲水之用。考試期間伙食由考生自備。因為鄉試 時間較長,加上天氣悶熱,飯菜很快就會變質,所以考生一 般都只帶乾糧充飢。
科舉考題 對於試卷的類型,各朝代是差不多的。各朝所考科目總的變 化也不大,但題量很大。根據所選科目的不同,要完成相應 的考卷,才有可能考取功名,表面看比現在的高考試卷簡 單,看似只寫作文,實則更複雜,是一考定終生。因為考題 量大,時間長,時常會發生「考死」考生的事件:有的學子 無法忍受折磨,投水自殺、懸樑自盡。 當時預防作弊的相關措施很嚴格,考場是封閉式的,一排排 號舍把考生隔開。號舍左右兩壁磚牆在離地一、二尺之間, 砌出上、下兩道磚托,以便在上面放置上、下層木板。白天 考試,上層木板代替桌案,下層木板為坐凳,供考生坐著答 題,夜晚取出上層木板併入下層,用來當睡覺的床。但因號 舍長度只有四尺,相當於 1.33 米 ,人睡下去連腿都無法
伸直。而且號舍沒有門,考生需自備油布做門簾以防風雨。 由於秋闈時天氣非常炎熱,考生們吃住全在狹小的號舍裡, 因此,經常有考生因中暑生病、食物中毒導致意外死亡,還 有的則是被藏在號舍屋簷等處的毒蛇咬死。 學生家長和教育人士這些年一直在呼籲為學生減負。其實, 這心願已喊了一千多年。古代的高考同樣是家庭的一件大 事,如現在家長陪考、送考一樣,古時父母也是很盡心的, 那是孩子通往仕途的唯一通道。 在古代,學生光看書是不行的,得把四書五經這樣的經典給 背出來、熟記於心,甚至某句話在某頁某行,都得一清二楚。 古人高考還要毛筆字漂亮,但那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學 習多年的成績啊,比現代的學生要痛苦多了。
就明清規定而言,並不是所有學生都可以參加鄉試的,首選 得通過小試,即俗稱的童子試,成為秀才後才有可能。秀才 還要通過歲試、科試,才有資格參加鄉試,科試在鄉試之前 舉行,可以看成是鄉試的預考。通過科試的秀才被允許參加 古代的「高考」鄉試。如果科試沒有通過,則叫「落海」 , 落海者尚有一次補考的機會,稱為「考遺才」。
通過鄉試,成為舉人,便可以參加由禮部主持的會試了。因 為會試的考場設在京城,故有「進京趕考」一說。通過會試 的考生,稱為「貢士」,獲得參加最後、也是最高級考試廷 試的資格。 現在高考規定有嚴格的封卷制度,每場考試一結束便彌封考 卷,以防止考試閱卷出現人為弊端。實際上,這種封卷制度 在古代「高考」就早已有之。 史籍記載,我國古代科舉封卷制度起始於宋朝。據《宋史· 選舉》說,宋太宗淳化年間(990~994 年),為「革考官窩私 之弊」,採用監丞陳靖的建議,推行「糊名考校」法,科考 時在試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貫,決定錄取卷後再拆開彌封。 具體做法是:試卷都要糊住姓名,這叫「彌封」 。方法是在 試卷交上來後,先由彌封官將卷面摺疊,封藏應試者的姓 名,編上紅號;然後由謄錄人員將試卷用朱筆謄寫,稱為「朱 卷」 ,將它送考官評閱。放榜的時候,按取中的「朱卷」紅 號調取「黑卷」拆封,最後唱名寫榜。 同考官就是副主考,如果他中意哪份薦卷,會在卷上批一個 「取」字,現代高考所謂「錄取」一詞,大概就是這樣來的。 批了「取」字的卷子會被送給主考官,由主考官最後定奪考
生的命運。如果主考官也中意,則會在試卷上批一個「中」 字, 「考中」一詞的由來,應該源於此。
閱卷時間 和今天一樣,歷朝歷代的閱卷時間都是有嚴格規定的,要求 在一定時間內閱評完畢。以清代為例,閱卷時間規定是 10 天。這 10 天還包括之前彌封、謄錄、對讀的時間。其間的 吃請又會用去不少時間,所以真正的閱卷時間相當緊張,不 過三四天而已。因此,那時考官一般一天要評閱二十本試 卷,多的三四十本。普通閱卷人員要閱的卷子就更多了,所 以大都是超負荷工作。由此可見,在沒有現代電腦輔助閱卷 的古代,閱卷人員根本沒有時間仔細閱讀每份試卷。為了加 快閱卷速度,按時完成朝廷規定的工作,閱卷人員也是想盡 辦法,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手段,就是看「第一印象」 ,也就 是重點看考生的頭場卷子,此即古人所謂「止閱前場,又止 閱書義」 。 一般情況下,如果考生的頭場卷考得好,閱卷時得了「高分」 好評語,基本上榜便有戲了。可如果頭場考砸了,即便後兩 場發揮再好可能也會名落孫山。所以那時的考生都特別看重
頭場考試答題。追溯起來,宋代的「糊名考校」法顯然當算 是高考封卷制度的「始祖」了。
科舉名詞 【連中三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凡在鄉、會、殿 三試中連續獲得第一名,被稱為"連中三元"。 【同年】科舉時代同榜錄取的人互稱同年。 【察舉】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察舉有考察、推舉 的意思,又叫薦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 考察、選取人才,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 命官職。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文學、茂才等。 【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 正的意思。實際上察舉多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 作假,當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 居。」 【徵辟】也是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征,是皇帝徵 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級官 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
【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 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主考官由皇帝委派。 考後發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人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 【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 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 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 一名叫會元。 【貢士】不同於貢生,舉人經會試而被錄取者稱貢士。至於 貢士經過殿試錄取者為進士。 【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 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 主管殿試,並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 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 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 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 甲統稱進士。 【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鼎甲】指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 足,故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別稱鼎員。《詩曰》: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狀元是中國的特產, 是中國科舉制度諸多名詞中最為炫耀的一個。 【八股文】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定的一種文體,也叫時 文、制義、時藝、四書文、八比文。 這種文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規定由破題、承題、起講、入 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句 數、句型也都有嚴格的限定。 「破題」規定兩句,說破題目意義; 「承題」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題」加以說明; 「起講」概括全文,是議論的開始; 「入手」引入文章主體; 從「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 為重心。在正式議論的這四個段落中,每段都有兩股相互排 比對偶的文字,共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題目, 出自《四書》、 《五經》,八股文的內容,不許超出《四書》 、 《五經》範圍,要模擬聖賢的口氣,傳達聖賢的思想,考生 不得自由發揮。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縛思 想、摧殘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舉制度殿試後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布告,
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黃甲、金榜。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 榜。 【校】夏代學校的名稱。 【庠】殷商時代學校的名稱。 【序】周代學校的名稱。 【國學】先秦學校分為兩大類:國學和鄉學。國學為天子或 諸侯所設,包括太學和小學兩種。 【鄉學】與國學相對而言,泛指地方所設的學校。 【稷下學官】戰國時期齊國的高等學府,因設於都城臨淄稷 下而得名。 【太學】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行政機構和最高學府。 【書院】唐宋至明清出現的一種獨立的教育機構,是私人或 官府所設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 【學官】古代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的統稱。 【祭酒】古代主管國子監或太學的教育行政長官。 【博士】古為官名,現為學位名稱。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 通曉史事的官職,後成為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 教授生徒的官職。 【司業】學官名。為國子監或太學副長官,相當於現在的副
校長,協助祭酒主管教務訓導之職。 【學政】學官名。 「提督學政」的簡稱,是由朝廷委派到各 省主持院試,並督察各地學官的官員。 【教授】原指傳授知識、講課授業,後成為學官名。 【助教】學官名。是國子監或太學的學官,協助國子祭酒和 國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稱國子助教。 【監生】國子監的學生。或由學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 帝特許,後來成為虛名,捐錢就能取得監生資格。 【貢生】俗稱「明經」。是指明清兩朝秀才(又稱生員)成 績優異者,可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 【諸生】明清時期經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 習的生員。生員有增生、附生、廩生、例生等,統稱諸生。 【生員】即秀才,通過院試的可稱為生員或秀才。
*明代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細貢;清代有歲貢、拔貢、恩 貢、副貢、優貢和例貢。 是指每年或每兩三年由各省學政從各府、州、縣學中選 送優秀廩生升入國子監就讀,稱為歲貢。第一名稱為「歲貢 元」 。
是指由朝廷在規定時間內選拔到國子監讀書的人,初每 六年選拔一次,清高宗乾隆七年(1742 年)改為每十二年一 次。 是指皇帝登基或其他慶典頒布「恩詔之年」 ,除歲貢外, 加選一次,稱為恩貢。 即副榜,始於元朝至正八年(1348 年) 。明朝非常制, 永樂中會試曾設副榜,嘉靖中設鄉試副榜,准作貢生。清朝 定製為各省學政在鄉試錄取名單外增列的優秀落榜名單,入 國子監讀書肄業,稱為「副榜貢生」,簡稱副貢。 是指每三年由各省學政從儒學生員中考選一次,每省不 過數名,亦無錄用條例。同治中規定,優貢經廷試後可按知 縣、教職分別任用。 是指捐款於官家「援例捐納」取得貢生資格,分附貢、 增貢、廩貢等。
廩生(廪生) 明清兩代稱由公家給以膳食的生員。又稱廩膳 生。 明初生員有定額,皆食廩。其後名額增多,因謂初設食廩者 為廩膳生員,省稱“廩生”,增多者謂之“增廣生員”,省 稱“增生”。又於額外增取,附於諸生之末,謂之“附學生
員”,省稱“附生”。後凡初入學者皆謂之附生,其歲、科 兩試等第高者可補為增生、廩生。 廩生中食廩年深者可充 歲貢。 清制略同。 參閱《明史‧選舉志一》 、 《清史稿‧選舉志一》
廩貢 — (廩貢, 廪贡) 指府、州、縣的廩生被選拔為貢生。 亦用以稱以廩生的資格而被選拔為貢生者。 《二十年目睹 之怪現狀》第九八回: “ 莫某人 他是個廩生, 他捐功名, 又不從廩貢上報捐, 另外弄個監生。” 李劼人 《大波》 第一部第四章: “像志哥 這盛年就讀到中學, 畢了業, 不 是廩貢, 也是秀才。”
廩給 (廩給, 廪给) 1.俸祿;薪給。 唐 權德輿 《拜昭陵過咸陽墅》詩: “自慚 廩給厚, 諒使井稅先。” 元 揭傒斯 《靖州廣德書院記》: “其為屋椽礎之數若干, 工匠之計若干, 自相攸迄成之歲 月、廩給之寡夥, 咸俾刻于碑陰焉。” 2.指科舉時代公家給予在學生員的膳食津貼。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禮部‧廩生追糧》: “臣以為不幸有疾, 罷之可 也, 至于廩給, 糜費於累歲, 而追索於一朝, 固亦難矣。” 3.謂發給廩祿。 《宋史‧兵志八》: “乞嚴敕州、軍按月廩
給。” 廩米 (廩米, 廪米) 1.舊指公家發給的糧食。 唐 韓愈 《處州孔子廟碑》 : “置 本錢廩米, 令可繼處以守。” 2.指官府按月發給在學生員的糧食。 明 沈德符 《野獲編‧ 禮部‧廩生追糧》 : “比者提學 薛瑄 , 以生員有疾罷斥者, 追所給廩米。” 《六部成語‧戶部》“廩銀”原注: “諸生 應領廩米, 折銀給發。” 廩增 — (廩增, 廪增) 廩膳生員 與增廣生員的並稱。 《明史‧選舉志一》 : “其充補廩增給賞, 悉如歲試。”《清史稿‧選舉志一》 : “生員色目, 曰廩膳 生、增廣生、附生……廩增有定額, 以歲科兩試等第高者 補充。 是元明清三代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管理 機構,又稱“太學”“國學”。 它始建於元代至元 24 年 (1287),明代永樂,正統年間曾大規模修葺和擴建,清乾隆 48 年又增建“辟雍”一組皇家建築,形成現在的規制。 國 子監整體建築坐北朝南,為三進院落,佔地面積二萬七千多 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集賢門(大門)、太學門(二門)、 琉璃牌坊、辟雍殿、彝倫堂、敬一亭。古代在國子監讀書的
學生稱為“監生”。國子監不僅接納全國各族學生,還接待 外國留學生,為培養國內各民族人才,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國子監主體建築經歷 700 多年依然保存完好,是唯一保存完 整的古代最高學府校址,國子監以其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建 築風貌,深厚的文化內涵而聞名於世。 孔廟佔地 22,000 平方米,有三進院落。 中軸線上得建築依 次為先師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 前院東面有碑亭、 神廚、省牲亭、井亭;西面有碑亭、致齋所,並有持敬門與國 子監相通。 兩側排列著 198 位,元、明、清三代進士題名 碑,刻有 51624 名進士的姓名、籍貫、名次,是研究我國科 舉制度的珍貴實物資料。大成門外有乾隆石鼓和與之有關的 兩座清代石碑。中院的主要建築為東西廡和 13 座御碑亭;後 院崇聖祠獨立成院,集合成北京孔廟完整的古建築群體。國 子監是中國隋代以後、朝鮮半島高麗王朝、越南的中央官 學,為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之最高學府;同時作為當時國家教 育的主管機構,隸屬禮部。國子監具有一定程度的監國功 能,可以彈劾官員和國政,儘管這功能自宋朝以後已不甚明 顯,而國子監自創建以來最明顯的三個功能則是:㈠協助國 家舉行科舉考核;㈡負責對國家最優秀學子的教育工作;㈢
規管士子的德行、操守。
作為古代中國的最高學府,在先秦以前,周代稱辟雍,虞舜 時稱上庠,五帝時稱成均,漢以後稱太學。隋朝初期,設立 國子寺,不久改稱國子監,並同時賦予主管全國教育行政職 能。而在以前,太常兼有管理全國教育事務職能。隋、唐等 朝國子監內往往又設太學、國子學等。
國子監亦招收有世界各地留學生,朝鮮、俄羅斯、日本等國 遣員來華,故設有號舍,專供留學生居住。洪武 23 年(1390 年)日本政府遣子弟入監,增建國子監號舍。洪武 25 年(1392 年)秋,中山王遣其子日孜每及陪臣之子等至京,入國子監 讀書,「琉球於諸夷為最篤,國家待之亦為最優。」清代特 設琉球學館,作為琉球學生讀書居所。 北京國子監辟雍殿 中國隋以後各朝都在京師長安、洛陽、開封、南京等設國子 監。宋時,只招收七品以上的官員子弟為學生,在建太學前 為國家最高學府。明初於京師應天府設國子學,後改為國子 監。永樂後在北京增設北京國子監,在國子監讀書的學生統
稱為貢生或監生,明朝景泰時生員納粟納馬入監,稱之例 貢,監生水平開始良莠不齊。清末光緒 30 年(1904 年) ,設 立學部(民國以後改為教育部) ,廢除科舉制度,改辦新式 學堂,國子監撤銷。祭酒只負責孔廟祭祀等事務。 國子監雖撤銷,但有觀點認為清末建立的京師大學堂(中華 民國初年改名北京大學)繼承了國子監學統。民國成立的國 立中央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改名國立南京大學) 則以南京國子監為前身,南京國子監舊址即爲國立中央大學 四牌樓舊址(院系調整後成爲南京工學院即今東南大學校 址) 。 明代南京國子監位於南京雞籠山以南,大致位於原南朝宮苑 遺址。縱穿國子監的一條街道稱作成賢街,成賢街東西側以 及南口各有牌坊一座,國子監也有一座大牌坊,因此這一帶 又稱「四牌樓」 (清末三江師範學堂在此建校,民國後先後 改爲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中央大學、國立南 京大學、南京大學,院系調整後成為南京工學院(後改名東 南大學)的校園)。清朝順治 8 年,改南京國子監為江寧府 學,太平天國時毀於戰火。 歷經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國子監,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的國
子監街內,是中國最後一個國子監,保存至今,現為重點文
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