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編委 23週年64特刊 - 旗幟鮮明 反對暴政

Page 1

旗 幟 鮮 明 反 對 暴 政

廿三 六四特刊 二零一二

67


68


序 撲殺此獠

二 十 三 年 前, 北 京 高 校 學 生 發 起 對 前 總 書 記 胡 耀 邦 的 悼 念 活 動, 數 日 內 演 變 成 全 國 性 的 愛 國 民 主 運 動。 當 時 他 們 要 爭 取 的 是「 反 特 權、 反 貪 污、 反 官 倒 」,《 人 民 日 報 》 於 1989年4月26日在頭版頭條刊發「四二六社論」——〈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 將學生的和平愛國民主運動定性為動亂。1989年6月4日,解放軍凌晨屠殺和平示威 的 中 國 人 民, 殘 民 以 逞。 可 惜 的 是, 中 國 人 民 至 今 仍 由 一 個 倒 行 逆 施 的 屠 夫 政 權 所 統 治, 中國仍然由共產黨一黨專政。引用《動物農莊》名言:「所有動物都是平等的,但有些動 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 All animals are equal, but some animals are more equal )」。 than others. 權力令豬腐化,穩定壓倒一切,在共產黨的卵翼下,人民遭受各種迫害;在對港政策上, 中共政權反口覆舌,一次又一次打壓民主自由。因此,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平反六四 — 打倒共產黨」。

1


十九

目 錄 序言

二十二 八九淺評.被中共扭曲的中國社會

二十八 千錯萬錯 是共產黨的錯

專訪謝志鋒 ──

訪問李卓人 ──

回首八九民運 ──

三十三 傳媒不屑當政府的喉舌

人物專訪

二十四 人民怎會忘記你們

六四:槍桿子政權下的屠殺

一 目錄

四月至六月時序表

時序 四

廿三年前:歷史 十三 同一個天安門 不一樣的結局 從五四運動看八九民運 十五 從四五運動評八九學運的鎮壓

2


廿三年後:反思 四十 傷痕六四 異見 ‧

四十九 陳光誠

中國社會「維穩」系統的產物 ──

五十一 亡國滅種的假民主政治

五十三 為「廿三」塗脂抹粉就是罪行

五十五 除了六四 我們還懂更多

四十二 六四 四十四 民主反思

五十七 中共用以粉飾虛張的「政商聯盟」

工作人員名單

四十六 六四精神的核心不是平反六四 四十八 烏坎村自治的啟示

六十

隨刊附送明信片四張

3


時 序


時 序

四月 一 九 八 九 年

5

十五日 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在北京醫院逝世。 十六日 北京學生在天安門廣場擺放悼念花圈。 十七日 政法大學法律系學生組成一支遊行隊伍 在天安門廣場悼念胡耀邦。 十八日 凌晨,六千名北京多所高等學院的學生 上街,由北大遊行到天安門。四萬學生 在人民大會堂靜坐,提出七點要求。 十九日 深夜,部份學生轉移到新華門前靜坐請 願,與中南海警衛對峙,遭警驅散。 悼胡活動蔓延到上海。 二十日 南京、上海、天津、合肥、武漢等市均 有遊行。北京高校學生組「北京大學團 結學生會籌委會」,爭取結社自由。 二十一日 十萬人通宵聚集天安門廣場,違抗北京 市政府的清場通告。 二十二日 中共中央為胡耀邦舉行追悼會,百萬市 民夾道送別靈柩。 學生遞交請願書但遭官方拒收,宣佈罷 課,追悼會後發生學生衝突事件。 二十三日 北京高校學生自治臨時聯合會(北京高 校聯)成立,組織學生上街演講,向全 國號召罷課。 二十五日 鄧小平根據北京市委報告作內部講話, 此乃《人民日報》 「四 ‧ 二六社論」的 基礎。包尊信等二百多名知識分子發表 公開信,呼籲政府與學生對話。 二十六日 中央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社論〈必須 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當局透過電台 及電視全國播放。 二十七日 北京高校聯五十萬名學生上街示威,歷 時十二小時,是北京最大規模爭取民主 的遊行,國務院答應與學生對話。 二十八日 數百新聞工作者聯名致函中共上海市 委,抗議撤銷欽本立《世界經濟導報》 總編一職。 二十九日 全國學聯邀請的部份學生與國務院發 言人袁木對話,但北京高校聯不承認此 次是真正對話。 三十日 《人民日報》一百五十名記者不滿禁制 《世界經濟導報》,要求對話。


三日 國務院新聞發言人袁木在記者會上拒絕 學生要求,視北京高校聯為非法組織, 並指出學生背後有包括「中國民聯」等 「黑手」,政府必須追究。 四日 北 京 十 萬 學 生 學 生 參 加「 為 民 請 命 」 五四大遊行,各地學生赴京支持。五百 名新聞工作者首次加入遊行,要求「新 聞講真話」,要求恢復欽本立的職務。

五月 一 九 八 九 年

二日 北京高校聯選出「北京高校對話團」,要 求與政府翌日中午前答應進行現場直播 的對話,否則會在五月四日上街遊行。

時 序

一日 北京高校聯發表《告香港同胞書》,申明 這是一場愛國民主運動,呼籲香港學生 支持,並邀請港澳政協委員徐四民辦報。

五日 學生普遍復課。國務院總理李鵬接見亞 洲開發銀行代表時說政府不讚成學生罷 課和遊行。 六日 北京高校對話團向人大常委、國務院及 中央遞交請願信,要求對話,希望允許 新聞記者採訪及全面報道。 七日 學生訂出對話綱領,要求如何評價今次 學潮及深化改革。 八日 國務院信訪局拒絕承認北京高校對話代 表團的地位,只答覆會多層次對話。 九日 逾千名新聞聯署向全國記者協會請願, 要求新聞自由及總編輯責任制。 十日 萬名學生騎單車遊行支持新聞工作者爭取 新聞自由。千名北京新聞工作者透過全國 記協上書中央,要求與中央領導人對話。 十一日 北大學生決定邀請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 到北大演講。 十三日 二千名學生自發北京學生到天安門廣場 絕食靜坐要求肯定學生運動,否定「四 •二六」社論,數萬學生聲援。

6


時 序

一 九 八 九 年

五月

十四日 中央統戰部長閻明復答覆學生說,要中央 否定「四•二六」社論目前是不可能的。 嚴家其等著名學者聯署呼籲學生停止絕食。 十六日 六十萬聲援學生和市民聚集廣場,迎接 戈爾巴喬夫儀式改機場舉行。趙紫陽會 見戈爾巴喬夫時透露,中央至今仍由鄧 小平掌舵。北京知識份子聯名發表「五 月聲明」支持學生。 十七日 逾百萬群眾上街聲援,知識份子發表宣 言,鄧小平提議北京戒嚴。趙紫陽代表 中央政治局要求學生停止絕食,保證不 會秋後算帳。 十八日 清晨五時許,趙紫陽、李鵬、喬石和胡 啟立親赴北京協和醫院探視絕食入院學 生。李鵬與學生領袖在人民大會堂內交 談了五十分鐘,認為北京已陷入無政府 狀態,政府因此不能坐視不理。 十九日 趙紫陽凌晨四時五十分到天安門,含淚 懇勸學生停止絕食。晚上李鵬和國家主 席、中央軍委副主席楊尚昆召開中央和 北京黨政軍幹部大會,李鵬指學運為動 亂,為一小撮人蓄意製造,表示要迅速 恢復秩序。下午六時過後,學生一度取 消絕食,改為靜坐,收聽李鵬等講話後, 二十萬在廣場的學生宣佈同時絕食。 二十日 超過十一萬抽調自五省市的解放軍部隊, 自凌晨分批由北京市的東、南、西三面 試圖向城內進發。上午十時,當局宣佈 實施戒嚴以及新聞封鎖。數以十萬計的 群眾湧到街頭,阻截軍車入城。 八號風球下,香港四萬市民任在維園集 會,支持北京學生。 二十一日 三十多名全國人大常委上書要求召開人 大常委會議。老元帥聶榮臻、徐向前答 覆高校學生詢問時,表示部隊執行戒嚴 是為了恢復首都的正常秩序,維護市區 安全。 本港首次約百萬人環市大遊行。 二十二日 萬餘知識份子在北京街頭和平遊行,抗 議李鵬關於「制止動亂」的講話和他簽 署的戒嚴令。

7


二十五日 廣場十萬學生討論去向,主流意見堅持靜 坐請願。李鵬簽署了國務院給戒嚴部隊的 慰問信及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和總 後勤部、向戒嚴部隊的慰問信。要求召開 人大常委緊急會議增至五十多人。 二十六日 圍城軍隊作長駐準備。學生決定繼續堅 守廣場。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陳雲擁護 李鵬和楊尚昆「五•一九」的講話。中 央下達「白頭文件」,列出趙紫陽的罪狀。

一 九 八 九 年

二十四日 人大委員長萬里於華盛頓啟程返上海。衛 星轉播活動再度中止。

五月

時 序

二十三日 戒嚴部隊奉命後撤。北京有政府機關幹部 加入百萬人遊行。天安門廣場的毛澤東畫 像遭潑污。

二十七日 學生發動全球華人大遊行。政協主席李 先念和人大委員萬里同意李、楊黨政軍 幹部大會講話。 二十八日 學生決定延至六月二十日撤出廣場,直 至人大召開常委會議。逾百萬全球華人 響應北京高校聯號召舉行大遊行,聲援 愛國民主運動。香港有一百五十萬人再 上街支持學運。 二十九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強調不能搞人 治,任何人也不能超越憲法和法律。學生 連夜趕造「民主女神」塑像。 三十日 學生在天安門廣場立起民主女神像。 北京工人自治聯會三名代表被捕,數百人 包圍公安局。中國軍委副秘書長洪學智 探望戒嚴部隊,要求官兵認識戒嚴意義。 三十一日 學生在天安門廣場立起民主女神像。 公安局政治部稱三名工人已被釋放。 當局組織萬人遊行,為李鵬和戒嚴令創 造輿論。

8


時 序

一 九 八 九 年

六月

一批批頭戴鋼盔,手持刺刀、衝鋒槍的軍隊 已從四方八面入城朝天安門廣場進發,軍警 在廣場以西發射催淚彈、毆打和驅散群眾, 街上不斷發出廣播警告市民不得上街。裝甲 車輾壓路障,為解放軍及坦車開路,士兵向 攔截的市民開槍,部份人用碎磚頭砸打戒嚴 部隊,軍隊立即一排排衝上大橋,一邊喊著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的口號,時而向天開槍,時而對正人群掃射, 有人中彈倒下。民眾不斷向後退,高喊︰「法 西斯!流氓政府!殺人犯!」軍隊用衝鋒槍 向罵聲射掃射,約百名學生和市民倒 在血泊中,大部份立刻被送往 旁邊的復興醫院。復興門外 大街兩旁的市民從自家窗 戶上探出頭來痛罵,也 有人從窗口上往馬路 上投東西,軍隊開 槍還擊,兩旁建築 物都被打得火星四 濺,有人在樓上也 被子彈打死。 22:00

中 央 發 出 最 後 通 牒, 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 播放戒嚴部隊緊急通 告,宣佈「戒嚴部隊、 19:00 公安幹警和武警部隊 有權採取一切手段強 行 處 置, 一 切 後 果 由 組織者、肇事者負責」。

9

一日 學生提出對話四項條件,要求解除戒嚴 令、撤軍、不秋後算帳及取消新聞封鎖, 冀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外國及港澳台 記者在北京採訪,收到更嚴更全面的限 制。北京發動群眾輿論攻擊,報章、電台、 電視台大量發表「呼籲制止動亂」的來 信或來電。

二日 逾萬軍隊拂曉推進廣場,十萬人湧往長 安街阻截,而軍隊退至建國門待命。他 們僅穿白恤衫綠軍褲,並無攜帶武器。 侯德健、劉曉波、周舵、高新四君子開 始在廣場絕食。 北京舉行譏諷「反動亂」 的遊行。晚上,軍人開車在木樨地壓斃 三人,激起群情。

三日 中央聲稱六月二十日人大常委會議可能 難產。秦基偉看望戒嚴部隊官兵,轉達 鄧小平、楊尚昆問候。 凌晨

逾萬戒嚴部隊由西向東推進入 城,徒步跑向天安門的子弟兵 遭市民包圍堵截。 早上 北京群眾在街上一輛停駛 的旅遊巴士上,發現衝鋒 槍、手榴彈、菜刀等武器。 北京城氣氛緊張。 中午 中央電視台的廣播,指 軍民發生武力衝突,軍 警採用催淚瓦斯和電警 棍驅趕人群。 16:00

傍晚 大批解放軍 駐紮在人民 大會堂外,與 群眾對峙,開 始傷人。

楊尚昆、李鵬、喬石和姚依林等召 開軍政會議,指令翌日六時前要完 成任務,並宣佈「如遇阻攔,戒嚴 部隊可以採取各種自衛措施和一切 手段予以排除」。



時 序

五日 香港各大報章均以六四事件作頭條。 鑒於北京的嚴酷形勢,學運領袖謝 健、王有才、蔡健等人委派馬學理 為代表到上海,觀察學生運動的主 力是否能轉移到上海、廣州等南方 城市去。

六日 國務院發言人袁木在中南海舉行記者招待 會,其中張工指出「六月四日凌晨四時半 至五時半,戒嚴部隊在天安門廣場執行清 場任務的過程中,絕對沒有打死一個學生 和群眾,也沒有軋死軋傷一個人。」

11


廿 三 年 前 :

歷 史


文/思久

八九學運與五四運動相比,則溫和得多,最起碼並沒有發生暴亂。 他 們 以 集 會、 絕 食 來 控 訴 中 共 政 權, 表 達 對 政 治 改 革 的 決 心, 以 道 德 感 動 人 民。 可 悲 的 是, 出 於 愛 國 的 學 運 被 定 性 為 反 革 命 動 亂, 政 府不但鎮壓學生運動,還屠殺學生,把學運斬草除根。「為了平息運 動而殺人本身已是不道德,更重要的是,六四屠殺不只是殺人這麼 簡 單, 更 是 把 道 德 鎮 壓。 因 為 一 個 受 廣 泛 民 眾 支 持, 並 以 和 平 方 式 表達的訴求本身便包含道德力量。以殺人的方式鎮壓,本質上就是 對道德的屠殺。當年的北洋政府在混亂的時代尚未敢以屠殺來平息 運 動 以 穩 定 政 局。 中 共 獨 攬 軍 權, 一 黨 專 政, 卻 容 不 下 人 們 的 道 德 訴求。如此看來,北洋政府還比中共更有道德。

偶然發生,只有政府不回應社會上合理的訴求、不能有效地與人民 溝 通 下, 民 眾 運 動 才 能 一 呼 百 應。 遊 行 示 威、 絕 食 等 行 動 雖 然 並 不 能直接達致訴求,但這能証明參與者對爭取訴求的決心,也是一個 給 論 述 訴 求 的 平 台, 從 而 吸 引 民 眾 參 與。 人 數 愈 多, 代 表 愈 多 人 認 同訴求,而訴求的力量正正是從參加者的決心,以及人民的認同而來。 在 五 四 運 動 中, 北 洋 政 府 鎮 壓 學 生, 反 而 引 起 更 多 人 上 街 抗 爭, 這 除了是因為民眾不滿當局的鎮壓外,更顯出民眾對爭取訴求的決心, 而這種力量強大得足以改變中國本來被列強喪權辱國的命運。

同 一 個 天 安 門 不 一 樣 的 結 局 從 五 四 運 動 看 八 九 民 運 學 生 愛 國 運 動 在 中 國 不 是 新 鮮 事, 要 數 中 國 學 生 運 動, 不 得 不 提 五四運動。對內,中國當時自身受軍閥割據,不同派系互相攻擊;對外, 中國遭列強欺凌,但是無力反抗,也不積極反抗。 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向德國宣戰,佔領原來受其控制的山東。北 洋政府向日本提出從中國撤軍的要求,但日本不但不撤軍,更迫北洋政 府簽下「二十一條」、「中日民四條約」等多條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雖然學生運動遭北洋政府鎮壓,但全國各界人民仍敢於支持學生運 動,全國各地發動罷工罷市聲援。在民眾的壓力下,曹汝霖、陸宗輿、 章宗祥相繼被免職,總統徐世昌亦提出請辭,最後中國代表沒有在和約 上簽字。1922年,中日雙方在華盛頓簽訂了「解決山東問題懸案條 約」,在附帶規定中方給予日本及外國僑民特權下,中國才能從日本手 上取回山東控制權。

可喜的是,二十三年來,特別是香港人,並沒有忘掉六四屠殺。 中共雖然把八九學運鎮壓了,但人民不會忘記。中國的爭取民主之 路從五四運動起已走了近百年,雖然仍是寸步難行,但只要八九學 運的道德力量仍未消滅,天安門廣場終會成為人民慶祝民主成功的 地方!

戰後,中國作為戰勝國派代表出席巴黎和會,並在會議上提出廢除 外國在華勢力範圍,要求外國軍隊撤出中國及取消「二十一條」。然而, 列強無視中方及中國民眾的呼聲,簽訂《凡爾賽和約》,把山東的控制 權送給日本。這引起中國民眾不滿,從而引發五四運動。

學生發起的民眾運動都不是以槍炮及暴力爭取訴求。五四運動中雖 然有暴動發生,但其訴求並不是因火燒趙家樓而達到,而是因為人民理 解訴求的合理性,團結地迫使政府改變政策。五四運動中,學生高舉外 爭強權,內除國賊的旗號,引起人民的響應。同樣地,八九學運中的學 生高舉著政治改革,反貪腐的旗幟,使不少人參與運動。這些運動不會

廿 三 年 前 : 歷 史

13


廿 三 年 前 : 歷 史

五四運動 北京學生演講

八九學運的領袖 ——吾爾開希

14


文/君危

有人相信在改革開放,經濟發展成功下,中共會自我完善,推行政 治改革。可是,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中共一黨專政不可信,領導人為了 爭權而不惜殺人。一黨專政帶來不斷權鬥和鎮壓,只有民主制度才能保 障人民不會成為權鬥下的犧牲品。我們只有繼續延續八九學運的精神, 爭取結束一黨專政及建設民主中國,血腥權鬥才能真正停止。

中共元老大多都經歷過無數的鬥爭,被公認為六四屠殺主使人的鄧 小平,也不斷在殘忍血腥的權鬥中爬上權力的顛峰,成為中共政權的太 上皇。在四五運動,他正正受到「四人幫」的無情打壓。吸收了四五運 動的經驗,面對著八九學運,當鄧小平及保守勢力受到動搖,他們當然 也會以一貫鬥爭的方式對付學生,而且還要斬草除根,把反對勢力消滅 於萌芽之中,才不會步「四人幫」的後塵。

四五運動和八九學運同樣源於人民要求改革和整頓,但這往往會帶 來權力鬥爭。四五運動存在著改革派(周恩來和鄧小平)和文革派(四 人幫)的爭鬥;而八九學運則存在著改革派(趙紫陽、胡耀邦)和保守 派(李鵬、鄧力群和李先念)的鬥爭。民主政權會以公投和選票來解決 鬥爭,可是中國共產黨是槍桿子政權,自建國以來,除了兩次天安門運 動的鎮壓,很多權力鬥爭及反政府運動都是以屠殺人民收場。在這兩次 改革中,保守或當權派為把握權力,不惜與民為敵,把改革派打下來, 妖魔化改革,同時也會以「反革命」、「社會不穩定」為理由,把相關的 民眾運動壓下來。

從 四 五 運 動 評 八 九 學 運 的 鎮 壓 1 9 8 9 年,民 眾 在 天 安 門 廣 場 悼 念 胡 耀 邦。 同 樣, 再 十 三 年 前, 同一個地方,民眾也悼念著周恩來,兩次都是民眾借悼念已故領導人來 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八九民運發生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十一年後,民眾 不滿貪腐、官倒,為了加速改革而推動中國民主運動。而四五運動則發 生在文化大革命末期,民眾不滿文化大革命、不滿「四人幫」、不滿批 判鄧小平而起民眾運動。兩個運動都有著相同的地方,它們同樣地被扣 上反共反社會主義的帽子,同樣被鎮壓下來(四五運動於78年平反), 最重要的是,兩個運動都牽涉中共的權力鬥爭及對群眾運動的鎮壓。 先談談四五運動,這是始於紀念逝世的周恩來總理。1974年, 周恩來入院後便由鄧小平接手日常工作。當時鄧小平和周恩來提出「四 個現代化」目標,企圖整頓文革時期混亂的局勢,於是與「四人幫」產 生激烈鬥爭,這些整頓和改革在「四人幫」眼中象徵資本主義復辟。 周恩來逝世後,鄧小平和四人幫的鬥爭更趨白熱化。在周恩來悼念 會上,鄧小平主持會議及致悼詞,民眾也上街悼念周恩來。街上掛著的 都是實踐周總理的四個現代化、保衛周恩來的標語及大字報。 四人幫不斷攻擊悼念的民眾,以及借機攻擊鄧小平為走資派,更批 鬥已故的周恩來總理。這使更多人上街悼念周恩來,天安門廣場上都掛 著悼念的花圈。4月4日清明節,民眾在天安門悼念周恩來,但這被毛 澤東定性為反革命運動,運動在4月5日被鎮壓下來。隨後,鄧小平被 定為這場「反革命運動」的幕後黑手而被四人幫鬥下台,而他在下台後 仍被不斷攻擊。四五運動在「四人幫」被捕後被平反,鄧小平隨後才重 新掌權。

廿 三 年 前 : 歷 史

15


廿 三 年 前 : 歷 史

1976年反對四人幫的「四五運動」

1989年爭取民主自由的「學生運動」

16


要 追 溯 八 九 學 運 背 後 的 意 識 形 態, 事 實 上 要 從 改 革 開 放 的 理 念 講起。鄧小平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無產階級 專 政、 共 產 黨 的 領 導, 和 馬 列 毛 思 想 下, 主 張 加 快 經 濟 發 展, 強 調 對外開放,實行市場經濟改革。胡耀邦和趙紫陽則負責主導及執行 改革。胡耀邦主管政治領域和意識形態,而趙紫陽主要負責經濟發展。 趙紫陽相信透過政府調控市場,以市場引導企業,繼而下放權力擴 大企業自主權,達到吸引外資的效果。

在趙紫陽繼任了總書記職位以後,他努力阻止保守派反自由化 的擴大,並將其限於黨內進行,而不會影響經濟、科技和學術方面。 這被鄧力群、胡喬木等支持反自由化的人視為束縛。保守派不斷嘗 試衝破趙紫陽的限制,以強大的輿論散佈反自由化的理念,更把改 革開放歪曲為「四人幫」之亂。 不過,在十三大的人事安排上,在 鄧小平的影響下,李先念退出政治局常委,鄧力群則沒有進入政治 局,保守勢力並沒有壯大起來。

然而,胡耀邦其後的發言也沒有任何反自由化的意思,跟鄧小平的 主張相抵觸。而其後在胡耀邦與陸鏗的談話中,陸鏗對胡耀邦說了 陳雲、胡喬木、鄧力群等人的壞話,並勸其從鄧小平手上拿軍委主 席來做。鄧小平認為胡耀邦在此段外泄談話中認同陸鏗,令鄧決定 放棄胡。中共元老及其他領導人對胡耀邦更明顯地不賣帳,繼而架 空了他。鄧小平指責胡耀邦因放任自由化才引發1986年的學潮, 迫使胡耀邦在1987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前辭職。

文 / 思久

而 中 共 黨 內 有 不 少 以 元 老 李 先 念、 王 震 為 首 的 左 傾 保 守 勢 力 反 對改革開放、反對自由化。在意識形態上則有胡喬木和鄧力群反對 胡耀邦的自由化主張,而中共另一元老陳雲在經濟理念上也跟改革 派大相逕庭。他堅持計劃經濟,認同定下實質生產指標,以政府為主、 市場為輔指導經濟政策,並質疑改革開放成效。不過由於鄧小平極 力擁護及支持改革開放,胡耀邦及趙紫陽的工作在 1987年前算 是順利的。

1988年,全國經濟環境轉差,在高通漲、搶購風及物價改 革 失 敗 之 下, 中 央 政 府 提 出 了「 治 理 整 頓 」。 在 此 情 況 下, 李 鵬 和 姚依林等保守派大刀闊斧恢復了舊的一套,把原先下放的權力收回 來。這環境下,保守派大力宣傳趙紫陽破壞經濟,做成倒趙風。但 在六四事件發生前,鄧小平總算頂住了保守派壓力,繼續支持趙紫 陽。

八 九 學 運 背 後 的 意 識 形 態

不 過, 事 情 的 轉 捩 點 在 於 鄧 小 平 在 資 產 階 級 自 由 化 問 題 上 的 取 態。 鄧 小 平 雖 然 支 持 改 革 開 放, 但 他 反 對 資 產 階 級 自 由 化, 並 認 為 胡耀邦在反自由化問題上表現軟弱。這給了保守力量一個機會,從 反對自由化提升到反對改革開放。在 1984年12月的全國作家 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上,胡耀邦在致辭時提及:「讓反對資產階級 自由化慢慢消失。」這顯示胡耀邦不欲在此問題上表明立場。鄧小平 相 當 不 滿, 因 此 往 後, 他 吩 咐 胡 耀 邦 在 其 他 場 合 要 多 講 反 自 由 化。

廿 三 年 前 : 歷 史

17


可是,在八九學運上,趙紫陽取態跟鄧小平不一樣。趙紫陽認 為以疏導多溝通的方式平息學運。然而,李鵬及保守勢力則極力把 學運說成反共產黨運動,指出學運目的是要鄧小平下台,並把學生 在遊行集會時批評鄧小平的說話報告給鄧,使鄧認為這是反自由化 不力的後果。加上鄧本身對學潮採取強硬態度,因此同意把學潮定 性為「反社會主義動亂」,繼而出了「四二六社論」。

最後值得反思的是,到底中共是為了什麼而存在?而在中共 的統治下,人民到底是被放在什麼位置上?

從表面來看,六四屠殺是意識形態之爭的結果。保守派借鎮 壓學運奪權,取代改革派的位置。但當深入思考他們的鬥爭過程, 便可以看見中共政權對人民的「重視」。如果人民比「反自由化」, 「堅持四項原則」的政治信條重要,鄧小平便不會視學運為反自 由化不力的後果,而保守派便不能歪曲學運,更不能以鎮壓殺人 來奪權,消滅改革派勢力。人民不應是政治鬥爭下的犧牲品。

廿 三 年 前 : 歷 史

另 外, 李 鵬 等 保 守 勢 力 趁 趙 紫 陽 出 訪 朝 鮮 時, 主 導 處 理 八 九 學 運, 目 的 是 把 趙 紫 陽 架 空, 保 守 勢 力 迫 使 趙 紫 陽 支 持 他 們 的 主 張。 李 鵬 曾 跟 閻 明 復 說 過, 如 果 趙 紫 陽 回 國 後 不 支 持「 四 二 六 社 論 」, 就 只 有 下 台。 在5 月 4 日 的 亞 洲 開 發 銀 行 年 會 上, 趙 嘗 試 繞 過「 四 二 六 社 論 」, 來 緩 和 學 生 情 緒, 主 張 對 話, 並 承 諾 在 廉 政 和 政 體 透 明 度 問 題 上 採 取 措 施, 這 卻 被 李 鵬 及 姚 依 林 等 歪 曲 成 支 持 「四二六社論」。保守派不斷破壞疏導工作最終目的是為了給鎮壓學 潮一個藉口。 由於學生們認為保守派沒有誠意對話,於是決定把學運升級為 絕食。但是,姚依林和李鵬卻把學潮升級的責任推給趙紫陽在5月 4日在亞銀的講話。鄧小平同意李鵬所講的,於是拍板決定調度軍 隊進京,以高壓手段解決問題。5月17日在鄧小平家中開會決定 戒 嚴 後, 保 守 派 正 式 奪 權。 兩 日 後, 趙 紫 陽 被 政 治 局 常 委 罷 免 了。 而事件到了最後就是,中共內部決定屠殺集會學生。

18


文/思久

4月22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胡耀邦同志追悼大會。 而在天安門廣場,數萬名學生按學校列隊就坐,並由自發的糾察隊 維持秩序。廣場上喇叭播出追悼會開始時,場上學生自動肅立唱著 國歌。整個追悼會中,學生表現理智。有人提出截靈車,嚷著衝入 會堂卻被阻止。而當3名學生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口代表跪舉著請願 書時卻無任何官員理會。有老黨員在憶述事件時不禁慨嘆如此冷漠 的政府已儼如昔日要打倒的對象。

學生最初的行動只是遊行和寫大字報以作示威。4月20日, 學生在新華門靜坐要求與當時的總理李鵬對話,卻被軍警毆打,強 行 拖 上 公 交 車 送 回 學 校。 其 後, 新 華 社 的 報 導 將 此 扭 曲 為 學 生 鬧 事。北大等高校得知後決定以罷課等行動要求新聞公正報導及嚴懲 「四二零血案」元兇。

學運之初,學生們只是在借悼念胡耀邦以表達其政治改革的願 望。4月18日,學生要求常委以上的領導接見他們,並提出七項 要求。這七項要求包括:重新評價及肯定胡耀邦在民主自由寬鬆的 主張、否定反自由化、實行言論自由、公開中共領導人及其家屬的 一切收入,及公開檢討政府領導人的政策失誤並通過民主方式對部 份領導實行改選。而其後天津南開大學出現的「新五四綱領」所提 出的十二條主張中,第一條更是「擁護改革開放、堅持人民民主專 政和共產黨的領導」。而其餘的主張是包括新聞、出版及言論自由、 整頓官倒公開化、特赦政治犯以及學術自主不受政治衝擊。

六 四 : 槍 桿 子 政 權 下 的 屠 殺 89年學運始於悼念胡耀邦。他逝世的消息於4月15日公佈, 北京的大學生便自發憑弔他。而悼念的人數也愈來愈多,後來更聚 集了過千人。胡耀邦的死為何能牽動到數以萬計學生的心呢? 其一,學生主要不滿胡耀邦被迫辭職。胡耀邦 於7 0年 代 末 主 導了「真理標準大討論」及平反文革時期遺留下來的冤假錯案(平 反冤假錯案)。他主張改革開放,力主在農村土地「包幹」,在城市 建立商品和市場經濟。另外,在資產階級自由化問題上,胡耀邦因 與鄧小平的看法不一致,使兩人的分歧愈來愈大,令鄧小平不再相 信胡耀邦。1986年12月,中國大學生的選舉活動引發了全國 學潮,胡耀邦被認為要為此負責,結果在1987年年初被迫辭職。 其二,當時中共貪腐問題嚴重,特別在價格雙 軌 制 下 所 引 申 的 官 倒 問 題( 官 員 利 用 市 場 及 官 方 物 價 的 差 距 獲 利 ) 令 百 苦 不 堪 言。 相對地,胡耀邦作風廉潔和開明,也是第一個要求正視黨內腐敗問 題的人。因此學生在悼念胡耀邦時,被激發起參與反官倒及反貪腐 示威。 其三,1988年物價改革中的失誤引致全國 通 貨 膨 脹, 中 共 於十三大中全會期間治理整頓,取消原來下放權力的決定,使改革 開放名存實亡,政治及經濟改革從此一沉不起。

廿 三 年 前 : 歷 史

19


廿 三 年 前 : 歷 史

學生的行動是和平、非暴力的。他們大多是以罷課來爭取訴求。 這種愛國的和平請願卻在4月24日被中共定性為「反黨反社會主義 的動亂」。在鄧小平支持及李鵬下令之下,促成了「四二六社論」, 〈必 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四二六社論」把學運扭曲為:搗亂全國, 破壞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這是一場有計劃的陰謀,是一次動亂,其 實質是要從根本上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這是 擺在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一場嚴重的政治鬥爭... 這篇社論激發更多學生上街抗爭。 雖然該社論把學生推到與全黨的對立面上,但在4月27日的遊 行上,他們其中一個口號卻是「擁護共產黨,擁護社會主義」。他們 要求的是中共政權自我完善及肯定是次運動及其訴求,跟「四二六社 論」所述的反黨反社會主義制度是不相關的。而整個遊行都是和平有 序。其間有軍警與學生對峙,學生高呼:「人民警察愛人民」、「人民 警察人民愛」。軍警被說服,背著中央的指示讓學生遊行。 圍觀的群 眾給予學生鼓勵,送上了食物跟水。四二七大遊行証明了89學運受 到人民廣泛支持。 然而,中共並沒有誠意回應學生的訴求。4月29日以袁木為首 的政府官員與16所高校的45名學生進行會談,在剪接後於晚上新 聞報導內播出。可是,這45名學生中有41名是政府指定的學生幹 部,他們所問的問題都是事先佈置,餘下設定的學生所問的問題及爭 論卻被剪掉,引致學運領袖王丹及吾爾開希在節目播出後不承認是次 對話。5月2日,學生代表向中共遞交了「請願書」,要求政府與學 生進行公平、公開、雙方受保障及具法律效力的對話。可是,這種對 政府的要求卻被袁木說成幼稚、衝動及具威脅性。

雖然如此,這場運動在5月初也有一段緩和的時間。5月4日, 在紀念「五四運動」的遊行集會中,北自聯一位「組織者」宣讀「五四 宣 言 」, 並 宣 告 全 部 復 課, 但 保 留 爭 取 對 話 和 鬥 爭 的 權 利。 當 時 主 張與學生疏導的趙紫陽也確信事件會逐漸平息,問題也會因在體制 內改革而得以解決。5月5 日,北京市內有80%學生復課,然而, 事件並沒有得到進一步的緩和,因為趙紫陽並無推翻「四二六社論」 對學運的定調,而是繞過話題提出民主法制和廉政,所以引致學運 和政府互相僵持不下。

20


5月9日,學生成立代表團,得到記者聯署聲援要求與中方對話。 可 是 政 府 未 有 回 應 訴 求。 在 5 月 1 3 日, 為 了 爭 取 平 等 對 話 及 給 予 學 運公平評價,200名學生以「北大絕食團」之名開始絕食。而此行動 受到各界廣泛的聲援及使參與人數與日俱增。 其後政府與學生代表進行對話,中方堅持「四二六社論」的定調, 加 上 官 員 的 回 應 只 是 在 敷 衍 學 生、 而 廣 場 外 學 生 又 未 能 收 聽 到 對 話 內 容, 最 後 以 休 會 告 終。 之 後, 廣 場 上 的 學 生 把 絕 食 升 級 為 絕 水。 絕 食 絕 水 的 學 生 身 體 狀 況 轉 差, 暈 倒 送 院 人 數 不 斷 上 升。 但 在 全 國 各 地 聲 援 下, 中 共 政 府 仍 卻 無 動 於 衷。 其 後 李 鵬 跟 學 生 代 表 對 話 時 的 強 硬 回 應 令 會 談 不 歡 而 散, 局 勢 一 直 惡 化。 趙 紫 陽 在 5 月 1 7 號 晚 探 望 學 生 後 被 中 共 罷 免。 5 月 1 9 日, 李 鵬 宣 佈 北 京 戒 嚴, 把 學 運 正 式 定 性 為 動 亂 並 著 令 軍 隊 開 始 進 城。 這 激 起 人 民 對 政 府 的 不 滿, 學 生 及 市 民 試 圖 阻 止 軍 隊 入 城。 上 街 進 行 抗 爭 的 學 生 及 市 民 多 達 一 百 萬 人。 全 國 各 地 人 民 也 紛 紛 上 街 抗 議 北 京 戒 嚴。5 月 2 6 日 舉 行 國 內 部 全 體 大 會 上 的 文 件 中, 部 分 反 改 革 派 更 不 知 廉 恥 地 把 實 施 戒 嚴 的 責 任 推 到 疏 導 學 運的趙紫陽身上,指學運的升溫是源於趙在5月4 日的言論,中共才 因而被迫戒嚴。 5 月 3 0 日, 民 主 女 神 像 樹 立 在 天 安 門 廣 場。 這 時 的 學 生 仍 然 希 望 跟 中 共 政 府 對 話 及 撤 銷 戒 嚴 令, 可 是 在 中 央 的 心 裏, 鎮 壓 已 成 為 唯 有的選擇。 無 情 的 鎮 壓 在 1 9 8 9 年 6 月 4 日 凌 晨 開 始, 軍 隊 用 的 不 是 橡 膠 子 彈, 而 是 以 荷 槍 實 彈、 坦 克 車 及 裝 甲 車, 射 殺 及 蹍 過 學 生, 使 學 生

廿 三 年 前 : 歷 史

被 迫 撤 離。 而 在 撤 退 過 程 中, 不 少 學 生 被 軍 人、 警 察 打 傷 及 殺 害。 事後,戒嚴部隊及國務院分別發出聲明,兩份聲明都把學生們定為 反革命暴徒,阻擋解放軍維持市內秩序,更指學生煽動暴亂、四處 縱火、襲擊「和平維穩」的解放軍。另外,在聲明中呼籲市民跟解 放軍配合,一同打擊暴亂份子。6月6日,袁木在電視台記者新聞 發布會上更無恥地指出解放軍在鎮壓中「沒有死一個人,沒有軋傷 一個人」。

全 國 人 民 無 不 抗 議 北 京 的 鎮 壓, 因 而 引 發 大 批 民 眾 上 街 示 威、 靜 坐 抗 議, 內 地 人 民 甚 至 以 設 路 障、 退 黨、 動 亂 等 各 種 更 激 進 的 手法以作回應。當然,此類聲援及悼念被中央軍方迅速遏止。聯合 國及各國政府對中共政府的屠殺表示震驚、憂慮及譴責。在香港近 200萬名市民身穿黑、白色服裝以示悼念;20萬人舉行「黑色 大靜坐」;100萬人遊行追悼六四屠殺死難者。我們的候任特首 梁振英先生也於六四屠殺後在電視訪問中譴責中共屠殺北京市民和 學生。

中共在鎮壓各地示威後決定追究責任,支持學運的官員均被免 職,而主張疏導學生的趙紫陽被指「犯了分裂黨的錯誤,對動亂的 形成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而被免去所有職務並被軟禁直至離世, 學運領袖則被迫流亡海外或監禁。相反,支持鎮壓學運的卻官運亨通, 例如在上海鎮壓學運的江澤民在1989年9月繼任為中共總書記。

今天,六四仍是中共的一大禁忌。歷屆領導上台時,都要照例 必須宜誓一般,作出肯定鎮壓的讚美。

21


廿 三 年 前 : 歷 史

八九淺評.被中共扭曲的中國社會 自學生自發悼念胡耀邦 的死、「四二六」社論的強硬 回 應、 趙 紫 陽 在 五 四 亞 銀 的 講 話, 到 學 生 行 動 升 級、 中 共 實 施 戒 嚴、 趙 紫 陽 下 台、 最 後 到 六 四 屠 殺, 大 規 模 鎮 壓, 這 些 從 八 九 學 運 期 間 所 發 生 的 一 連 串 的 事 件, 所 反 映的不單單是中共政權的殘 暴 或 是 學 生 運 動 的 失 敗, 而 是在中共統治下中國社會制 度的扭曲。 在 西 方 民 主 社 會 中, 人 民用選票選出議會代表及國 家 元 首。 被 選 的 人 或 黨 代 表 著 人 民 的 聲 音。 當 權 者 為 了 保持政權(選票)順從民意, 推 行 符 合 民 情 的 政 策, 議 會 上不同黨派也為選出他們的 人 民 負 責。 除 了 政 黨 外, 也 有 不 同 界 別 組 織 不 同 團 體, 例如工會、商會、婦女團體等。 他們為自己的界別向政府反 映訴求。政府在聽取民意時, 這些團體就是對口單位。

文/君危

然而,共產黨是一個一元政黨。黨的領導是有核心的,鄧小平 說過沒有核心的集體領導是靠不住的。第一代核心是毛澤東,第二 代是鄧小平本人。除了核心領導被說服外,所決定的政策是不能被 改變的。在中共統治下,所有的單位(工、農、商、學、兵、政、黨) 都在共產「黨」的控制下及監管下,他們要把黨的團結放上個人意 見之上。對外要一致,不應連結外在勢力反對黨中央。因此,在黨 的控制下,民間沒有集會結社並為其發聲的自由,公民社會,真正 代表民間的聲音被消滅了,只剩下小型,個人之間的網絡。各社會 領域都有「黨組」,他們向黨負責,並執行黨的指示,在各單位上 維持黨的「一元」性。黨員會因為跟黨的路線不一樣而需要面對具 損害自身尊嚴的「自我批評」,而這種自我批評並沒有機制,程序 下進行。即是,每一句說話,行動都有機會成為日後「自我批評」 的議題。所以,為日後不被批鬥,黨內鬥爭都是以「勝者全勝,敗 者全輸」,勝方得到實權而告終。在八九學運中時期的黨內鬥爭中, 李鵬為首的保守派便得到鄧小平的支持,把趙紫陽的改革勢力消滅。

中共的統治制度使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被摧毀,團體只為鞏固黨 的統治而存在。各單位上報黨消息時會因為怕遺背黨中央的意志, 不敢如實反映民意而作出政治的自我審查。中央的消息因此而變得 不真實。中共根本沒有真正的對口單位聽取民意而施政。而傳媒只 為黨的喉舌,會隔住對黨不利的消息。因此,社會問題不能在黨內 或在民間被真正討論。政府跟民間的距離也愈來愈大。在這種統治 下,消息有效地封鎖時,還能維持一元性的穩定,但是在改革開放 後,情況便不同了。

22


中共的「一元」性在中國的改革開放後受到挑戰。在胡耀邦及趙紫 陽管治下,黨的管制放鬆了。學生受到西方的自由化影響,開始學習西 方的政治學,公共行政學等等。學院內左派的課堂被無視。人民在思想 上會覺得西方的制度比中共的好,從而想推動民主,結束一元化的統治。 經濟上,人民開始有私有財產,從商業的互動中得到從西方社會的新事 物,也開始嚮往西方的事物。而人民有私有資產,在民間推動民主及民 眾運動有著很大的財政支援。在消息傳遞上,民間多從小道(香港和西 方)得知內地的消息,人民不信中共的官方喉舌,質疑中央所發出的消 息的可信性。官方難以以傳媒來控制民眾運動。被消滅的公民社會也在 黨的放鬆下,在學運開始時慢慢地組織起,在學運期間,學生、工人、 商人,傳媒都有以團體的模式支持學運。 各界別的黨組在改革開放下慢慢失去了影響力,不能鞏固黨的領導, 也在學運中不能勸服學生復課。而且,各黨組中央報告的消息仍然是被 過濾的。黨的領導不能全面的知道社會的發展,跟社會脫了節。 在改革開放、自由化下,國家會向多元化發展。黨一元化的控制是 不可能的。在沒有有效反映民意渠道下,學生以民眾運動的方式向政府 表達訴求是唯一的方法。這也是在社會邁向多元化下必然發生。在改革 開放下,民眾發現了一元化統治下所產生的官員貪腐、制度上問題,加 上經濟政策的失誤,改革停滯等因素,使學生在八九年借胡耀邦逝世而 引發的群眾運動,借運動深迫政府深化改革。 由於消息傳遞不全面,學生學運的訴求被傳到黨中央、鄧小平的耳 時變成一個又一個叫他下台,反對黨中央領導的壞話,使他支持李鵬促 成四二六社論。

廿 三 年 前 : 歷 史

而在學生要求跟政府對話時,學生組織不被黨政府承認,更不 相信不會被黨政府秋後算賬,學生只有以更激進的方式爭取訴求。

在黨內鬥爭的方面來看,支持鎮壓保守派要從主張疏導的改革 派奪取實權,也為了日後不被批鬥,消滅任何主張疏導的可能性。

最後,在中共所建立的黨核心領導的制度下,核心的決定是一 切。鄧小平認為學運是因為反自由化的不力,黨的四項原則(堅持 社會主義道路、無產階級專政、共產黨的領導和馬列毛思想)不能 嚴格地執行所引致的,因此決定鎮壓學運。而趙紫陽在戒嚴時不跟 鄧小平的立場,被黨中央罷免。

因此,說到學運失敗,並不是因為學生組織欠缺組織,沒有一 統的對口單位跟政府對話,或是學生行動升級,迫中共政府到死角, 使中央迫於無奈而鎮壓。六四屠殺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共統治下, 社會制度的扭曲所做成的。換句話說,出問題的不在學生,而在中 共政權本身。

23


廿 三 年 前 : 歷 史 文/臧 諾 人民怎會忘記你們 回首八九民運 ── 整場八九民運始於一個人的死亡,以數千民眾的死傷為結。 人民不會忘記,廿三年前春夏之交的愛國民主運動。這場運 動仿如一塊磁石把中國各地的學生帶到北京天安門廣場,又把不 同職業、不同階級、不同教育程度的人扣連起來。天安門裡掛著 各式各樣渴求民主自由的口號,各大廣播站無日無夜地發表對貪 腐的憎惡,對李鵬的憤恨,人民自覺地站出來推動民主思想進步, 八九民運將是中國民主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回顧整場八九民運,一些國人表現出來的良知與道德,是血 腥屠城以外最讓人無法忘懷的一道閃光。

趙紫陽 今後的六四晚會除了祭祀六四英烈,我也會悄悄在心中悼念 趙紫陽。 李鵬和鄧小平把人民利益掛在口邊,想要讓「天安門廣場真 正回到人民的手中」,所以著軍隊強行清場;為了讓人民能過上 好生活,穩定社會秩序,黨內元老決議把坦克、槍口對著無辜人 民。學生要求與政權對話,李鄧楊堅決閉門不出,只有趙紫陽真 的走到人群裡頭,垂淚探望絕食學生,作為當時共產黨最高領導 人,他親身面對千萬群眾所吐的一席肺腑真言,今天讀來仍叫人

24


動容:「同學們,我們來得太晚了。對不起同學們了。你們說我們、 批評我們,都是應該的。我這次來不是請你們原諒。我想說的是, 現在同學們身體已經非常虛弱,絕食已經到了第七天,不能再這樣 下去了。絕食時間長了,對身體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這是有生 命危險的。」「你們還年輕,來日方長,你們應該健康地活著,看到 我們中國實現四化的那一天。你們不像我們,我們已經老了,無所 謂了。」「最後,我再次懇請同學們冷靜地想一想今後的事。有很多 事情總是可以解決的。希望你們早些結束絕食,謝謝同學們。」在 整場民主運動裡,趙紫陽從一開始就與政治局常委意見對立,他打 從心底支持學生,始終注重民主主張,反對軍事鎮壓。 在共產黨打滾多年任職高位,趙紫陽不會不明白與黨內元老唱 反調的結果,尤其當時鄧小平隻手掌握軍政實權,趙紫陽同情學生, 到廣場慰問且鼓舞他們,他定明白這行為會斷送其政治前途,即使 當時盛傳趙紫陽將會是鄧小平的接班人,前途功名無可限量,他卻 甘心俯首站到群眾的一邊。趙紫陽知其不可為卻為之,只因心中有 良知。

新聞界 《人民日報》一直都是黨的喉舌,正是它發表〈四二六社論〉, 把學生的愛國民主運動定性為反革命動亂,激起學生反抗心理。然 而並非所有《人民日報》的編輯記者都甘願屈膝為黨的喉舌。

廿 三 年 前 : 歷 史

據 當 時 人 披 露, 自 學 潮 發 生 一 個 多 月 以 來,《 人 民 日 報 》 內 部 早 已興起多次簽名運動支持學生,如收集簽名呼籲召開全國人大特別代 表 大 會、 召 開 中 國 共 產 黨 特 別 代 表 會 議, 以 及 發 動 出 版《 人 民 日 報 》 號外的簽名運動。五月二十日下午,數百名新聞工作者、編輯、記者 高舉《人民日報》的旗幟在街上遊行,沿途派發單頁十六開的《人民 日報》號外,但其實那只是冠以《人民日報》之名的宣導單張,但使 用了《人民日報》的新聞紙質,裡面的內容基本上只是一些學生在天 安門廣場的演講內容。這反映了當時的新聞工作者都豁了出去,要知 道中國內地並沒有高度的言論及新聞自由,但編輯記者們仍偏向虎山 行,為散播民主思想貢獻力量。

首都工人

北 京 的 工 人 是 學 生 背 後 強 大 的 後 盾, 是 八 九 民 運 裡 重 要 的 角 色。 學生得到工人階級的支持時,是學潮正式與群眾連結起來的時刻。

《首都全體工人和學生的聯合聲明》明文確鑿表明北京工人對學 生的支持。其一,他們正式加入民主運動,把李鵬、楊尚昆等人冠以 暴君之名,要求公審暴君。其二,他們反對軍事管制,承諾當軍隊進 城時,首都工人將與全體人民一同保護已經在天安門廣場絕食八天的 數千名學生。他們感激學生對民主運動的貢獻,將以天安門廣場為戰 場, 以 血 肉 之 軀 保 護 絕 食 者 及 靜 坐 者,「 我 們 將 以 我 們 的 血 再 建 一 道 巴 黎 公 社 牆 」。 其 三, 首 都 工 人 將 以 所 有 和 平 及 有 效 的 手 段, 如 罷 工 來 達 致 推 動 民 主 的 目 的。 另 外,「 首 都 工 人 自 治 聯 合 會 」 在 當 年 曾 發

25


廿 三 年 前 : 歷 史

起 一 支「 飛 虎 隊 」, 他 們 利 用 數 百 輛 摩 托 車 來 回 北 京 城 區 和 天 安 門 廣場,向學生和市民傳遞戒嚴的信息。首都工人是當年愛國民主運 動背後的無名耕耘者。

絕食學生 五月十二日,學運領袖吾爾開希、王丹等二千名學生決定進行 絕食,抗議《人民日報》的〈四二六社論〉把學潮定性為動亂,四 天後,約有四百名學生暈倒送院治理。而中國各地亦有一百一十六 個城市發生大規模學生抗議活動支援北京學運,如上海學生響應絕 食,有大概二百個學生因此暈倒送院治理,甚至有傳言指有二至三 個學生因此死亡;而在湖南省亦有二十多名學生因絕食暈倒,有學 生欲撞牆自殺但被制止。北京宣佈戒嚴後,北京學生再次發起絕食 運動抗議,竟有二十萬人有意參加。 學生在中國各地展開一場接一場如接力般的絕食運動,欲以生 命作為反抗獨裁政權的武器,意料之外的是,鄧李楊政權視生命如 草芥。他們穩固的皇位以數以千計的白骨堆成,但人民不會忘記這 群殘暴的屠夫。 人民也不會忘記趙紫陽、敢說真話的新聞工作者、在背後默默 支援學生的首都工人、無名的絕食學生,以及其他曾在一九八九春 夏之交拋頭顱、灑熱血的人物。

26


人 物 專 訪


人 物 專 訪

千錯萬錯 是共產黨的錯

文/基 斯

訪 問 李卓人 ——

「 希 望 幻 滅 」 ── 是 六 四 事 件 過 後, 不 少 人 心 目 中 的 慨 嘆。 二 十 多 年 前, 中 共 打 壓民主,用武力鎮壓和平示威的學生。今年, 六 四 事 件 將 踏 進 第 二 十 三 個 年 頭。 在 時 間 的洪流裡,共產黨對民主的立場有否改變? 中 國 與 香 港 唇 齒 相 依, 在 未 來 的 日 子, 民 主 發 展 於 中 國, 於 香 港, 到 底 會 是 怎 樣 的 景況?

是次訪問曾親身經歷六四事件的李卓 人, 他 從 中 分 享 了 在 事 件 中 的 個 人 感 受, 當年簽署 他 更 說 出 他 視 為 人 生 的 污 點 ── 悔 過 書 的 緣 由 經 過。 同 時, 作 為 支 聯 會 主 席 的 李 卓 人, 亦 為 我 們 解 說 該 會 所 訂 立 的 五 大 工 作 綱 領, 以 及 他 對 中 國 和 香 港 的 民 主現況及未來發展的看法。

28


六四事件

記:香港城市大學編輯委員會琉聲記者 李:李卓人

記:你當年參與六四事件,簽悔過書的經歷是怎樣呢? 李:我五月三十日上北京,經歷六月四日的開槍事件後,六月五 日我們安排了一架飛機讓香港市民回去香港,當中包括記者、支 聯會人士、學生、運動中的核心人士。上機後,還記得當時大家 在拍手慶祝,豈料那時,內地官員要求查證件,當看到我的證件 時,他們要求我下機。某程度上他們的說法是,如果我不下機整 架飛機都不能離開。當中有人願意不離開等待我,但我想這是少 數。我別無選擇,只好下機。跟著他們盤問了我數天,並沒有特 別把我困起。記得他們曾載我到財經幹部學園的地下室,之後開 始問我來北京幹甚麼,說我所做的是反革命動亂,我答不是。其 實那三天都是談無謂的事情,我問他們我何時可離開,他們一直 沒回答。可是後來,他們暗示可讓我回去,條件是要簽署悔過書。 我當時也猶疑自己應否回來,站在個人立場,坦白說,我當然想。 然後,我致電回港,問他們:「錯不錯?」,他們明白我的意思, 說:「錯!錯!錯!」我估計大家的意思是先回去再作決定,所 以我最後決定簽。內地官員亦沒收了我們帶上北京的錢,那天我 就回到香港。簽署悔過書與否是一件令我掙扎很久的事,我在想, 如果我不簽,可能不能回來,也可能可以回來,這沒人知道。如 果我一直糾纏下去,也許可令民主運動更持久,但同時我亦在想 我是否就這樣不回來,不做其他事情?最後我決定回來香港,所 以我就簽了。記得悔過書內容是「我來北京支持愛國民主運動是 錯的」。 這當然是一個污點,我不是劉山青,沒留在大陸不離開。

人 物 專 訪

29


人 物 專 訪 共產黨民主的迷思 記:你認為即將舉行的「十八大」會改變權力架構嗎? 李:不會。當習近平上位時,胡錦濤會變成太上皇,江澤民又未死, 派系依然存在,習近平未得到實權,全國繼續有一段長時間「維穩」, 甚至會在「十八大」前後更進一步。每年都有藉口鎮壓人權如奧運 和世博,現在便是「十八大」。「十八大」後,習近平即位主席後才 知 他 為 人 怎 樣, 他 會 否 較 開 放? 開 放 新 聞 自 由? 那 需 待「 十 八 大 」 完結,待他地位穩定後才知道他是否願意做些事。但我不會考慮這 些因素,我們的角色要是推動由下而上的壓力。 記:你認為「維穩」是否已經到極限? 李:快到極限,很多小事都會引發數千或一萬人上街,官逼民反的 情況很嚴重。貪官收地後侵吞賠款,不給農民賠償,出現收地矛盾、 民工矛盾、種族矛盾,到處都有類似事件。最近的假災員,貪官取

走 了 錢, 不 賠 給 災 民, 虛 報 災 情, 這 些 貪 污 常 在 中 國 發 生。 溫 家 寶常認為貪污會亡黨亡國,現在「亡」。但那些人不得不貪,因為 這 是 整 個 制 度 的 一 部 分 潛 規 則, 他 們 亦 更 貪 得 無 厭, 然 後 安 排 子 女離開為自己準備後路,所以我想「爆煲」的時刻不遠了。

記:溫家寶能否協助中國推動民主? 李 : 他 做 不 到。 對 他 的 改 革, 我 有 兩 個 解 讀 : 其 一, 那 是 假 的, 演 戲 而 已, 演 給 中 國 人 民 看, 想 要 塑 造 一 個 改 革 者 的 形 象, 緩 和 矛 盾 ; 另 一 個 可 能 是 那 是 真 的, 但 做 不 到。 他 真 的 覺 得 需 要 民 主 改 革, 但 黨 內 的 反 抗 太 大 而 辦 不 成。 兩 個 可 能 性 都 是 悲 哀 的, 如 果 這 是 真 的, 這 更 為 悲 哀。 作 為 總 理, 以 作 為 總 理 的 溫 家 寶 出 阻 撓不了改革,這證明此黨是多腐敗,一致地維穩,不肯開放民主。 如 他 的 改 革 是 假 的, 整 個 黨 也 是 騙 人。 黨 員 出 來 演 戲 和 緩 國 際 及 國內改革派的壓力,但大家都純粹一致地鎮壓。

支聯會 全 ( 名為香港市民支援各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在 ) 八九民 主運動時成立,作為該會的主席,李卓人是怎樣解讀其綱領的呢?

支聯會的五大綱領

記:支聯會 全 ( 名為香港市民支援各國民主運動聯合會 的 ) 目標是 「建設民主中國」,你認為「結束一黨專政」是否最重要? 李 : 兩 者 都 是 必 須 的。 但 結 束 一 黨 專 政 不 一 定 有 民 主, 出 現 的 民 主 選 舉 是 真 選 舉 還 是 假 的? 民 主 是 否 市 民 可 參 與? 香 港 現 在 也 是 假民主的,即使將來有普選也是假的。「建設民主中國」是最終目 標,「結束一黨專政」是先決條件。能結束一黨專政本身已是一個 平反,對於市民,「平反八九民運」、「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

30


中 國 」 是 三 合 為 一。 對 於 某 些 人, 他 們 曾 投 入 並 經 歷 六 四 運 動, 平 反 六 四 是 一 個 追 求 的 目 標。 但 對 其 他 沒 經 歷 過 的 人, 他 們 比 較 主 張「 結 束一黨專政」。綱領的次序並非硬性的,我們只希望可感召更人們參與 爭 取, 哪 一 項 能 感 召 更 多 人, 就 多 叫 它 的 口 號 或 多 做 相 關 的 事 情。 有 人 認 為 是 三 為 一 的, 有 人 因 為 感 情 而 多 年 來 一 直 支 持 平 反 六 四, 但 我 們 想 告 訴 他 們, 即 使 能 平 反 六 四, 這 也 不 是 完 結, 要 繼 續 支 持「 結 束 一黨專政」。 站高一點看,除支聯會外,香港又能為中國民主做些什麼?

香港在中國民運的角色 記 : 你 認 為 香 港 可 否 推 動 中 國 民 主? 抑 或 要 中 國 有 民 主, 香 港 才 可 有 民主? 李 : 香 港 不 能 獨 善 其 身。 香 港 絕 不 能 幻 想 自 己 有 民 主, 中 國 沒 有, 而 中 國 沒 有 民 主 的 情 況 下, 任 由 香 港 發 展 自 己 的 民 主。 中 國 實 現 民 主 是 香 港 擁 有 民 主 的 唯 一 保 證。 如 果 中 國 沒 有, 我 們 現 在 爭 取 到 的 都 不 會 長 久。 香 港 是 借 來 的 時 間 及 地 點, 要 用 盡 這 空 間 促 進 中 國 民 主。 香 港 的歷史任務是改變中國,或促進中國的改善,因為我們可做的是有限, 不 能 令 整 個 中 國 改 變。 我 們 所 做 的, 中 國 人 民 是 知 道 的, 香 港 可 扮 演 推 動 人 民 爭 取 中 國 民 主 的 角 色。 但 我 不 敢 說 香 港 的 角 色 很 重 要, 因 為 中 國 人 民 自 我 的 覺 醒, 掌 握 自 己 的 命 運 同 樣 地 重 要。 最 近 六 四 紀 念 館 開 館 了, 三 分 之 一 參 觀 者 都 是 內 地 人, 這 真 不 錯, 這 就 是 我 們 要 扮 演 的角色。或我們到中聯辦抗議,進行有關聲援陳光誠,艾未未的行動, 是 可 以 影 響 中 國 人 民。 香 港 的 輿 論 及 行 動 可 以 改 變 中 國 內 部 的 思 想。 就 如 艾 未 未 事 件, 香 港 有 塗 鴉, 廣 州 街 頭 接 著 亦 出 現 塗 鴉, 這 就 是 香 港 寶 貴 之 處。 我 們 發 聲, 可 能 令 中 國 內 地 更 多 人 發 聲。 而 中 國 近 期 發 生的事對香港亦有鼓舞作用,就像烏坎村,中國可以,為何香港不可? 香 港 的 零 三 年 七 月 一 日 那 麼 多 人 上 街, 對 整 個 中 國 可 能 也 有 影 響。 所

人 物 專 訪

31


人 物 專 訪

有事情都是互為影響,我們想 推動的就是公民社會,中國內 部 的 民 主 運 動。 就 像 母 親 節, 全中國也沒地方給天安門母 親 發 聲, 但 香 港 報 紙 的 頭 版 報導丁子霖,香港就是個輿論 陣地,可把內地的聲音帶來香 港。 記:當年黃雀行動的過程是 怎樣呢? 李:黃雀行動基本上不是支 聯 會 的 行 動。 當 時 內 地 學 生 要 離 開 中 國, 逃 亡 去 尋 安 全, 香港是他們的一個中途站。安 排他們來港後,便可有政治庇 護,再聯絡美國、法國領事館 安 排 離 開 香 港。 香 港 當 時 還 是英國管治,它們對這事會睜一眼,閉一眼。如果領事館受理,英國 政府不會把學生送回去。當然學生們在內地需自己用盡辦法去到南方, 而黃雀行動就是安排他們由南方來港,方法就像走私似的,以水路走 私人來港。學生來到後,只需核實身份就可離開。當中支聯會的角色 主要是協助學生到外國,與領事館談話,贊助他們到國外的機票。

32




全國一呼百應 記者親歷其景 學生舉行和平示威,要求與政府會面,卻被指為動亂。中共否認 開槍、殺人,但在場的謝志峰都把親眼看到的情況以相片、文字、以 至 口 述 一 一 記 錄。「 八 九 年 四 月 中, 胡 耀 邦 過 身, 群 情 洶 湧。 不 久, 公司就請我上去跟進事件。到了中國,學生已開始參與群眾集會,最 令人注目的是一幅寫上『中國魂』的字額,在長安大街一直送入人民 英雄紀念碑的祭壇。在胡耀邦追悼會的當天,學生跪在人民大會堂門 口,希望入內憑弔,但被拒絕。直到『四二六社論』出現,學生十分 激動,舉行了多次遊行、絕食、抗議,與中央要求對話。在學生的愛 國民主運動中,動員的人士除了學生,還有工人、市民、傳媒、官員, 這幾乎牽動北京內的各階層。不止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武漢、 黑龍江、重慶,全國各地一呼百應。 在六四期間,基於相同的社會背景,所有城市的情況都與北京雷 同,全國如同一盤棋子,全由共產黨領導,每個省、市、縣都有同一 種思想和文化。學生和市民是否暴力?我看到學生是和平的,他們多 次衝擊,都是以自己的血肉之軀阻礙軍隊的行動。發生事情時,學生 拿出憲法,指憲法容許議論及集會自由。阻止軍隊入城的第一群是市 民、工人,他們保護學生,知道軍隊入城就會出事,所以他們全躺在 軍車的車輪前,阻礙軍車開動。他們踏著單車,義憤填膺,就去了。 他們用說話說服軍隊,像傳道似的說:『你們從外面來,不知這裡發 生的事,這裡的學生看不過眼現在的社會現象,他們都在和平地要求 社會改革,包括反貪污,反官倒,要求開放和文明的管治』」。 謝志峰又指,街上有二十排的警察及多不勝數的市民,當時浩瀚

人 物 專 訪

的情況是現在沒法想像的。警察試圖封路,但都抵擋不住市民。當 中的警察、武警也有同樣的生活背景,都是城市的一份子,知道物 價飛漲、貪污腐化對市民的影響,他們都同情學生。當武警日以繼 夜地站崗時,軍人坐在軍車上,沒水,沒支援。老百姓拿食物和水 給軍人,起初他們不敢接受,後來才接過食物和水。警察們很感動, 類似的畫面當時到處可見。警察與市民的感受相似,可是穿上制服, 警察們沒選擇的餘地。

「 當 時, 學 生 克 制, 有 紀 律, 他 們 的 目 標 和 做 法 都 是 純 潔 的。 在六月三日的晚上,天安門內有過萬軍隊,外面則有兩輛偽裝的巴 士,而巴士裡堆滿了一箱箱的槍支彈藥,準備駛進去。我估計中共 打算讓『娃娃兵』(沒武器的士兵)先進天安門,再以其他方法給 他們軍火。學生曾截住那兩輛巴士,只向民眾展示極少量的武器以 告訴他們軍隊的計劃,學生不能碰它們,因為一碰的話便會變成暴 徒。後來,很多武警從後擁出來,他們再次控制巴士和軍火。令人 難以想像的是,有些軍人被民眾用石頭擲得頭破血流,部分民眾亦 頭破血流,但在另一角落,有些民眾跟軍人談笑風生,更唱歌給他 們聽,給水他們喝,各種情景都存在。

軍隊在北京城的各道路逗留多天,等待進入天安門的命令。在 軍車周圍有數百民眾包圍,前面亦有人躺下,當軍車要駛去時,軍 隊與民眾間出現很多對抗和衝突。人民認為軍隊是不義之師,進入 天安門便會大開殺戒。晚上約十一時,沒炮彈的裝甲車在人民英雄 紀念碑旁到處駛來駛去,示威似地阻嚇民眾,叫他們離開,說軍事 行動快開始了。第一群進入天安門的坦克車被燒,在這刻,民眾已 經使用武力,但在這之前是沒有的。綜合不同記者所看到的,軍隊 的指揮部對在場人士說:『形勢很緊迫,軍車隨時進來,如大家手

35


仗義每多屠狗輩,那職員猶豫了兩秒,我們四目交投,他揮揮手, 然後說:『上機吧』,就這樣放了我們」。大家都知道是甚麼的一 回事,社會各階層也因為中國的政權及共產黨的打壓而艱苦生活。 也許那職員的孩子或親友也在廣場,他也可能曾參與遊行,儘管 身穿制服,他也與學生、工人、市民團結一致,支持民運。

人 物 專 訪

上有任何武器,必須交予指揮部』。可是,後來解放軍卻突然不接收 武 器, 然 後 部 分 武 器 在 現 場 燒 毀 了。 當 大 量 軍 隊 出 現 時, 我 撤 退 到 人 民 銀 行 附 近 的 洗 手 間 進 行 採 訪, 我 看 到 機 關 槍 如 煙 花 般 不 斷 向 天 開槍,指揮官亦持有手槍,民眾無力抵抗。軍人手持長槍,槍口向上, 到處不停開槍,但我看不到有直槍向學生開槍的人。

二十多年前,中國的新聞自由被政府及共產黨箝制,作為政 府的喉舌,報社發放過濾資訊,只為政府傳播信息而不為人民發 聲。今時今日中國內地的新聞自由有沒有進步,變得寬鬆?美國 華盛頓的人權機構自由之家在今年5月公佈了本年度全球新聞自 由報告,中國被評為新聞不自由國家,在196個國家中,排名 為184位。謝志峰亦指,今天中國內地的新聞自由比當年更差。

「今天,受市場因素的影響,許多報社的運作都變得寬鬆,但 只限於商業、廣告、消費等無關痛癢的範圍。據內地行家說,以 前共產黨給傳媒錢,傳媒為共產黨說話。現在共產黨不給傳媒錢, 傳媒要自付盈虧,考慮市場,吸引讀者,但他們仍要為共產黨說 話。現在有人為了理念,敢於在政治上打擦邊球,如南方都市報, 即使他們常被革職及監禁,儘管政府可以一不滿他們的報導就逮 捕他們。整體上,政府層面的言論自由並沒放鬆,有指當年江澤 民嚴格處理言論自由,但現今胡溫亦同樣嚴格。經過了二十多年, 民間力量令中國政府恐懼,因此政府捉拿為四川地震豆腐渣工程 上街的父母。數年前,香港記者採訪新疆暴動時被打,他們今天 到內地採訪違權事件時,又被扣留證件及回鄉證,被拘留兩三天, 被沒收相機膠卷。中國對新聞採訪的箝制無所不用其極」。

中國新聞自由 今天仍然倒退

我們從錄影帶看到子彈射向牆角, 『砰』一聲彈出來,流彈橫飛。 快要天亮時,廣場關了燈,一輛輛坦克車出現在廣場,軍隊從人民英 雄紀念碑兩旁湧出來,以武力驅散在紀念碑的學生。於是,學生四散, 向 北 走, 紀 念 碑 的 北 面 有 坦 克 車 及 機 關 槍 ; 向 南 走, 軍 隊 用 棍 棒 敲 打他們。學生慌不擇路,又向北走,機關槍再響起來,他們便向南走, 來 回 數 次 後, 學 生 才 發 現 東 南 方 的 角 落 有 路 可 逃 生。 當 時, 根 據 一 個從紀念碑逃出來的學生指,坦克車推進時,沒有理會帳篷有沒有人。 學生亦指軍隊用槍敲打他們,又對他們開槍。 由於情況很混亂,我們由人民英雄紀念碑撤到洗手間,再撤離, 因為我們要保護錄影帶,也要保護我們的工作團隊——工程師、記者、 攝 影 師。 當 時 我 們 所 住 的 北 京 飯 店 被 軍 警 封 鎖 了, 我 們 只 能 拿 著 錄 影 帶 走 來 走 去, 撤 離 到 不 同 地 方, 把 帶 子 放 在 不 同 地 方。 眼 看 四 處 軍隊、子彈橫飛、火光紅紅,我當晚撤離到了一個住在北京的朋友家, 得 悉 外 面 變 得 寧 靜 時, 又 到 外 面 採 訪。 隔 了 一 天, 我 們 才 離 開。 我 們的司機繞了很多路,避開軍隊,才能到我們匿藏的地方載我們離開。 當 時 中 國 萬 眾 一 心, 在 我 們 前 往 機 場 的 途 中, 很 多 市 民 仍 在 攔 截 軍 車, 看 到 我 們 時, 不 知 我 們 是 甚 麼 人, 就 把 我 們 截 下。 我 們 告 訴 他 們 我 們 是 記 者, 他 們 立 刻 努 力 地 幫 助 我 們 清 除 障 礙。 我 們 到 了 機 場 後,發現機場仍正常運作。我們過海關時,海關職員問我們是甚麼人, 是 否 香 港 記 者, 我 說 我 們 是 香 港 記 者。 他 再 問 我 們 有 沒 有 拍 攝 了 廣 場 的 錄 影 帶, 我 說 有, 心 想 錄 影 帶 必 定 會 被 他 們 沒 收。 這 世 界 真 的

36


香港新聞自由 即將化為烏有?

除了對老闆 的看法外,員工 方面,想打擦邊 球的與升官發財 的一目了然。打 擦邊球的不會胡 亂 生 事、 罷 工、 遊 行、 示 威, 只 想發揮傳媒的監 察力。我們監察 的不止政府,而

新聞自由是言論自由的一種,在香港這種自由無疑是我們的 核心價值。當年香港廣泛報導六四事件,譴責中共的惡行。然而, 近年香港受到中國內地各樣政治壓力影響下,寶貴的新聞自由會 否漸漸被削弱,最後於這城市消失?作為本地傳媒工作者,謝志 峰指感覺不到香港的新聞自由經過多年後有所改進。 「共產黨懂箝 制老闆,給傳媒老闆生意及政協職位,令老闆感到到處都由共產 黨領導。這讓老闆只管做生意,不製造麻煩。即使監察該黨,也 報導些好事,不要只報導壞事,不帶領責罵黨派。基本上,沒有 香港報社的老闆沒跟中國沒關係或生意來往。東方日報的老闆是 政 協 委 員, 不 罵 中 央, 只 罵 香 港 政 府 ; 星 島 的 老 闆 也 是 政 協 的, 星島日報簡直是憲報;成報依靠中央的支持,否則,連薪金也沒 法發;文匯報與大公報不用多談;信報是一個問號;明報的老闆 和中國也有很多生意來往,但有一群工作多年的老臣子,勉強保 持平衡。蘋果是一個異數,在台灣另起爐灶,如香港的生意結束, 他隨時可到台灣。

人 物 專 訪

是整個社會,只要看到任何地方不 妥當,我們都會發聲。知識份子的 作用是向民眾指出一條社會未來的 路向和社會價值。自我審查是存在 的,尤其在升官發財的員工身上。 有的看到政治形勢,想討好某些人, 雖然有的不想討好,但也不願惹麻 煩, 最 終 自 我 遷 就 自 我 審 查 」。 謝 志峰又指,香港新聞界還未經過很 大 的 考 驗, 但 希 望 這 考 驗 不 會 來。 這一切都視乎施政者,如他走了一 條歪路,傳媒的聲音會更大,向施 政者製造壓力。

37



廿 三 年 後 :

反 思

39


廿 三 年 後 : 反 思

文/汶山

叔 叔 作 為 知 識 分 子 於 文 革 時 期 的 經 歷, 但 由 於 年 青 主 角 對 當 時 的 情 況 一 知 半 解, 只 透 過 道 聽 塗 說 建 構 歷 史, 令 敘 述 出 現 多個版本,其間互相矛盾。文革被叔叔從歷史的敘述中抽出, 轉 化 為 個 人 的 想 像。 主 角 單 方 面 接 受 叔 叔 的 說 法, 漸 漸 從 大 敘 述 中 脫 節, 最 後 不 得 不 質 疑 叔 叔 的 經 歷。 故 事 的 結 局 裡 如 此 寫 著 :「 叔 叔 的 故 事 的 結 尾 是 : 叔 叔 再 不 會 講 快 樂 的 故 事 了。我講完了叔叔的故事後,再不會講快樂的故事了。」因為 光 輝 嚴 肅 的 歷 史 被 拆 解、 質 疑, 作 為 繼 承 者 的 年 青 主 角 頓 然 失去歷史背景,只剩下時代性的虛無。

傷 痕 六 四

答案只有兩個,「需要平反的大屠殺」和「無可奉告」。挑選 哪一個答案,視乎閣下往哪一邊靠。在這兩個答案之中,沒有灰 色地帶,也容不下第三個答案,因為除了正與反之外,沒有第三 種立場 非正即反。所以六四不是一個議題,更不是問題.它 ── 只是一個命題 ── 只可提及,不可議論。六四漸漸變得不可以被 討 論, 正 如 一 切 道 德 的 命 題, 嘗 試「 討 論 」 正 意 味 著「 質 疑 」, 質疑固有道德者就是不道德,所以誰討論道德,誰就是不道德。

在 這 個 世 代 交 接 的 時 間, 六 四 對 於 年 青 一 代 有 如 文 革 對 於 主 角, 只 有 透 過 間 接 的 方 式 認 識。 六 四 的 敘 述 活 在 前 人 的 吶 喊 中, 活 在 一 年 一 度 的 維 園 集 會 中, 卻 未 被 推 至 一 個 終 極 的 高 度, 超 越 六 四 的 原 點 ── 民 主 進 程, 只 是 成 為 一 個 純 粹 的 文 化 象 徵。 部 份「 後 六 四 」 世 代 高 呼 著「 平 反 六 四 」 的 口 號, 甚 至 年 年 來 維 園 集 會, 但 他 們 對 此 的 認 識 只 基 於「 純 粹 六四敘述」,即「六四屠城」的單一而絕緣的角度,而對民主 推進的大背景缺乏認知,使六四成為另一種「傷痕敘述」。在 前 輩 的 偌 大 歷 史 講 話 下, 中 共 的 坦 克、 槍 枝 和 刀 子 的 血 腥 行 為 有 著 沉 重 而 嚴 肅 的 份 量, 份 量 大 得 成 為 一 個 時 代 的 記 號, 痛苦的部份被無限放大,跨過了「追求民主」本身。這種「傷 痕 六 四 」 對 年 青 的「 後 六 四 」 世 代 產 生 極 大 印 象, 烙 印 在 他 們 對 六 四 的 基 本 認 識 上, 繼 而 成 為 印 象 的 主 體。 痛 苦 的 回 憶

六四是甚麼一回事?

六 四 事 件 至 今 已 經 廿 三 年,差 不 多 達 到 了 一 個 世 代 的 交 接 點。當年能夠親眼目睹,甚至經歷事件的眾人已成前輩,接捧的 後輩於當時仍是不懂事的年紀,現今只能夠透過資料間接認識有 關事件。 這種文化歷史上的交接,令筆者不禁聯想起「後文革時 期」的情況。文革十年給中國文化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知識分 子不是被批鬥然後下放鄉郊,就是被下放鄉郊再批鬥。文革過後, 內地文學界出現一股名為「傷痕文學」的潮流,主要講述文革時 期的痛苦回憶,揭露當時的黑色經歷,較有代表性的有季羨林的 《牛棚雜記》。然而對於文革的敘述漸漸超越文革本身,文革所帶 來的痛苦成為文人身份的勛章,凌駕於其歷史文化上的意義。而 接收者(讀者)以旁觀的角度審視事件,因不具有清晰的責任, 文革後的十三年, 而成為「純粹聽覺」的動物。一九八九年 ── 王 安 憶 寫 了 一 篇 名 叫《 叔 叔 的 故 事 》 的 小 說。 故 事 是 主 角 講 述

40


建構出單一性的敘述,使「六四事件」成為「八九學運」的全部。 他們來維園集會,呼喊「平反六四」的口號,不過心理上有如《叔 叔的故事》中的主角,在旁觀者的角度審視事件,而非傳承下的 當 事 者。「 平 反 六 四 」 取 代「 追 求 民 主 」, 成 為 最 大 的 題 目。 結 果 就是從「追求民主」的敘述中脫節,過份強調和神化「六四事件」 本身,使「六四」成為一個無可議論的道德命題。 在《 叔 叔 的 故 事 》 中, 若 主 角 對 叔 叔 經 歷 產 生 質 疑, 其 結 果 或會使神化的叔叔崩壞,繼而令作為新世代的自己也墜入虛無中, 失 去 歷 史、 文 化、 思 想 中 的 定 位, 所 以 叔 叔 與 主 角「 再 不 會 講 快 樂的故事」。同樣,神化「傷痕六四」的結果就是使「六四」不能 被 討 論, 因 為 承 認 有 討 論 的 空 間, 即 意 味 著 有 被 質 疑 的 可 能。 質 疑帶來毀滅性的後果是,使對民主一知半解、對歷史包袱無知的 新世代陷入「後六四」時代的虛無。

廿 三 年 後 : 反 思

41


廿 三 年 後 : 反 思

六 四 . 異 見 文 李 \ 小西

二 十 三 年 前, 失 勢 的 中 國 政 府 視 民 運 人 士 為 異 見 份 子 而 盡 情 宰殺之;二十三年來,失勢的民運人士視不平反六四者為異見而 猛烈批評。不是被打壓,便是去打壓,沒完沒了。中國政府也好, 民 主 派 也 好, 我 們 這 群 民 眾 也 好, 都 只 記 得 對 方 的 錯, 都 跳 不 出 六 四 的 陰 霾。 於 是,1 9 8 9年 消 失 了, 我 們 現 在 帶 著 問 號 活 在 這「1?89」年裡。以下是各類六四問號的佼佼者: 

「 大 家 對 個 別 事 件 有 一 些 感 受, 這 我 是 明 白 的。」 前 行 政 長 官 候選人唐英年出席某年教協論壇時的回應,成了建制派之間的一 時佳話。此話招來支聯會主席李卓人猛烈批評,說唐英年淡化了 六四事件的對錯,為了選特首而向北京擦鞋確實可恥。 

「 這 件 事 由 我 來 看 是 件 不 幸 的 事 件。」 全 國 人 大 常 委 范 徐 麗 泰 於某年中大一個座談會中的發言,一反過往稱六四為「悲劇」的 口 風, 對 六 四 真 相 表 示 不 清 楚。 其 後, 天 安 門 母 親 運 動 發 起 人 丁 子霖發來公開信譴責,斥她滑頭地將六四定義為不幸,罔顧中共 軍隊虐殺超過二百名人民的歷史罪狀。 

「 到 底 屍 體 是 解 放 軍 還 是 學 生, 我 們 不 知 道。」 港 大 學 生 會 會 長 陳 一 諤 某 年 出 席校內 六 四論壇, 質 疑當年 民 眾是否 曾不 理性地 攻 擊 解 放 軍, 與 當 年國務 院 發言人 袁 木報稱 天 安門廣 場清 場任務 沒 有 死 一 個 人 的 言 論 不 謀 而 合。 在 場 的 程 翔 則 明 言, 這 樣 誇 大 當 年學生的錯,仍不可與開動大軍屠城的執政者的罪行相提並論。 

「 由 派 錢 那 一 刻 基 本 上 便 是 變 質。」 香 港 青 年 發 展 網 路 召 集 人 呂 智 偉 於 某 年 城 市論壇 中 發表民 主 變質論, 視 香港人 的捐 款為外 力 介 入, 扭 曲 了 八 九 民 運 的 發 展 方 向。 當 時 在 場 的 城 市 論 壇 主 持 人 謝 志 峰 開 口 批 評呂智 偉 將重要 事 件模糊 化, 港人只 是如 外地學 生入北京支援市民,運動性質絕對沒變質。 

「事件發生後,國家發展有驕人成就,為香港帶來繁榮穩定。」 行 政 長 官 曾 蔭 權 於某年 立 法會答 問 大會中 發 言,希望 香港 人能客 觀地評價六四事件,更表示他的意見就是代表香港人整體的意見。 這 番 以 今 日 成 功 來中和 昨 日屠城 罪 行的言 論, 惹來二 十三 名民主 派 議 員 全 體 離 場 抗議,而 民 主黨主 席 何俊仁 更 強調曾 蔭權 沒有是 非心、沒有良知。

42


從上述爭論可見,中國政府有它的立場:不談歷史。建制派人士用一堆 無 知 的 疑 問, 不 斷 質 詢 各 種 歷 史 陳 敘 的 真 確 性, 誇 大 個 別 民 運 人 士 的 劣 行, 試著模糊事件,而罪名總不會移到中國政府的頭上。這是在嘗試用問號埋沒 真相,並為其墓誌刻上「理性討論」的大名,亦同時醜化當年的六四死難者, 奪去他們的道德光環。此愚民政策行之有效,正是因為中國政府封鎖了資訊 流通,在網絡上禁嚴六四字眼的出現,好讓問號能在人群中擴散。 然而,民主派人士的論調其實都只是重複著「中國政府派軍隊鎮壓百姓 是錯的」的宏觀主張,對建制派所攻擊的細節避而不談,或乾脆責備對方沒 良心不道德,以致這些問號繼續苟存。「是 ,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 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這句來自聖經的話,正好道出了民主派人士如何 將六四放到一個假兩難的情景之中:要麼不存懷疑的平反六四,要麼便是政 治不正確,便是站在中國政府那邊。說白了,「中國政府是錯的」根本便是民 主派的原則,平反六四本身便不容討論,猶如宗教教條般神聖。這一道德感 召更嘗試壓過其他一切價值,就連想要明哲保身的中立派都被當作異端,好 讓六四成了民主派對付中共內奸的照妖鏡,卻最終成了民主派自己的墳墓。 從計算責任的談判遊戲來看,民主派的立場便是要將六四屠城責任全部 推向中國政府,而中國政府的立場則指出學生發出動亂,雙方立場僵得走不 到雙贏的局面。假如用國際關係的話來說,就是雙方都在行單邊主義,根本 沒有一絲談判空間,只能靠征服對方解決問題,結果兩邊的同路人越走越少。 對異見的排斥,正是對正見的排斥。

廿 三 年 後 : 反 思

43


廿 三 年 後 : 反 思

民 主 反 思 文 蔡 \ 子恩

六月四日,幾萬人聚集在維園的球場內,高舉著代表悼念的蠟燭, 低頭憤恨中共如何殺害爭取民主的愛國學生,靜默地傾聽著臺上一個 又一個嘉賓的激昂言辭。在這一刻,聲討冷血殺手的思想滿佈在大家 的心裡、腦海裡。當年運動的成因錯綜複雜,然而追根溯源到底是愛 國青年的吶喊。他們聚集主要因為對貪腐政權不滿,對封閉、毫無民 主自由可言的社會痛心。示威、上書、絕食皆為抗爭的表現。由默默 忍受被剝削,到團結起來為自己及其他人爭取民主自由,這已經成為 中國民主道路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 八 九 六 四 」 這 簡 單 的 四 字, 香 港 人 永 遠 無 法 忘 記。 因 為 這 標 誌 性的日子,香港一百多萬人參與了遊行示威;因為這日,香港人才掀 起「反黨」情緒;因為這日,香港人才要逃難似的移民。然而二十三 年過去了,香港的民主卻是日益倒退,莫說以一城之力影響整個神州 的民眾,甚至連本地市民也鮮為不民主之事抱不平。香港作為全中國 自由度最大的城市,卻可恥地每天都被政客、商家剝削民主,甚至連 政府都悄悄地跟隨中共路線,企圖進一步打擊香港的民主,香港人到 底在幹什麼? 某程度上,一部份香港人對民主其實並沒有深刻的領會。某部份 人用盡心血推動抗爭,卻鮮有為所做的事反思。正如電影《三月六日》 中的那個民運青年,口中充滿了不同的言辭,然而說到底卻連半個重 點也沒有,同樣的對白從一千萬張嘴說出來效果其實都一樣。正因為 完全沒有經過反思,所有他口中的說話只具資訊性,彷如由一部機器

朗 讀。 對 這 些 人, 筆 者 並 無 任 何 責 怪 的 意 思, 反 倒 有 種 恨 鐵 不 成 鋼的痛心。他們熱愛民主,希望透過某些行動來表達對政權的不滿, 然而他們卻不善於反思到底爭取民主實際上是什麼一回事。「爭取 民 主 」 不 是 單 單 高 舉 蠟 燭、 默 哀 就 可 以。 正 如「 六 四 」 二 字 代 表 的 是 中 國 人 在 爭 取 民 主 自 由 上 的 一 個 重 要 事 件, 核 心 目 的 就 是 在 爭 取 民 主 自 由, 企 圖 建 設 一 個 具 民 主 自 由 的 中 國。 請 各 位 讀 者 撫 心 自 問, 除 了 悼 念 集 會, 閣 下 為「 爭 取 民 主 自 由 」 這 六 個 字 做 了 些 什 麼? 每 天 毫 無 思 考 如 行 屍 走 肉 的 生 活 有 否 麻 木 了 爭 取 民 主 的 熱情?抗議「小圈子選舉」、反對「網絡廿三條」、抵制「遞補機制」 的 時 候, 當 民 主 自 由 被 侵 害, 需 要 市 民 一 同 起 來 抗 爭 的 時 候, 你 又 在 哪 裡? 這 是 在「 六 四 」 中 死 去 的 先 輩 渴 望 的 結 果 嗎? 套 用 緬 甸 民 運 領 袖 昂 山 素 姬 對 民 主 的 一 句 說 話 :「 人 們 經 常 問 我, 我 們 什 麼 時 候 能 夠 民 主 啊? 我 總 是 告 訴 他 們, 你 問 問 自 己, 你 問 問 自 己 為 民 主 做 了 什 麼, 你 也 就 回 答 了 自 己。 如 果 你 什 麼 也 沒 做, 你

沒資格去問這個問題。」 」 筆者同意「六四」的精神是需要薪火相傳,因為政府不會突然 「良心發現」落實民主制度,保護市民大眾的自由。但是若大家只 停 留 於 悼 念 之 上, 並 不 加 以 進 一 步 思 考, 不 在 生 活 中 實 行, 民 主 自由今天就會被蹂躪得體無完膚。

44



廿 三 年 後 : 反 思

文 臧 \諾

當年學運領袖柴玲曾在天安門廣場上帶領約十萬名學生進行 宣誓:「為了推進祖國民主化進程,為了維護憲法的尊嚴,為了 保衛偉大祖國不受一小撮陰謀家的欺侮,為了十一億同胞不在軍 管恐怖中流血犧牲,為了中華民族不淪落為法西斯的專制統治,

幸而廿三年來,每年的六月四日,數以萬計的香港市民都會 不約而同舉燭靜坐維園,一同祭英烈、斥強權。但我們每年共坐 維園僅是希望共產黨重新評價六四屠城嗎?若單是如此,無疑是 侮辱了以鮮血換來的六四精神。支聯會對於六四有五大綱領:「釋 放民運人士!平反八九民運!追究屠城責任!結束一黨專政!建 設民主中國!」支持平反六四,意義只是最相近於追究屠城責任, 與平反八九民運仍有一段差距。支持平反六四僅是六四精神的延 伸,六四精神的中心價值並不僅是源於廿三年前六月四日星月無 光 的 血 色 黑 夜, 其 價 值 實 衍 生 自 整 個 春 夏 之 交 以 星 火 燎 原 的 八 九 民運,六四精神的根本是一場聲勢浩大的愛國民主運動,學生在 天安門廣場集會,推動國家及社會變革,批判貪腐專制,提倡民 主自由,一度令獨裁政權有所動搖。這群學生對新中國的期盼及 渴求,才是真正六四精神的根本,而開拓新中國基本要素正正就 是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單單平反屠城之夜,要求共產 黨承認殘殺學生並不足夠,要承接六四精神,就需要讓社會重新 討論整個八九民運,尤其學生對政權、新中國的訴求。

到底你與公義及真相為伍,還是屈居獨裁政權之下,自縛於當權 者的謊言之中。

六 四 精 神 的 核 心 不 是 平 反 六 四

今 天 我 們 想 弄 清 一 個 官 員 或 議 員 的 政 治 取 向, 大 家 總 愛 問 : 你 是 否 支 持 平 反 六 四? 而 被 問 者 不 少 都 會 霎 時 手 足 無 措、 面 色 一 沉, 然 後 或 避 而 不 答, 或 旁 敲 側 擊, 甚 或 有 政 客 開 創 新 猷 纂 改 歷 史, 發 表 坦 克 碌 豬 論, 而 曾 陰 權 更 真 心 以 為 自 己 是 全 港 市 民 的 代 表, 以 為 大 家 都 會 因 為 國 家 經 濟 快 速 發 展 而 忘 卻 六 四。 先 不 說 何 以 一 群 所 謂 特 區 精 英 如 此 埋 沒 良 知 如 此 媚 共, 上 述 情 況 更 值 得 留 意的是為何「你是否支持平反六四?」一個簡單問題竟有強大魔力, 能 讓 親 共 親 建 制 的 政 治 人 物 汗 如 雨 下、 如 臨 大 敵, 並 且 能 如 照 妖 鏡一般映照出甘與殘暴政權為奴的特區精英皮囊裡頭失卻本心的 鬼魅,而政治取態曖昧的民主黨卻全因有著支持平反六四的底線, 得以保存泛民主派的名頭。 「平反六四」作為最深入民心、最為群眾宣之於口的六四遊行 集 會 口 號, 字 面 意 義 說 來 為 爭 取 重 新 評 價 六 四 屠 城 之 夜, 而 潛 台 詞 則 是 要 求 共 產 黨 承 認 當 年 錯 誤, 清 算 鄧 李 楊 屠 夫 集 團, 同 時 批 判江澤民。內地以往平反冤假錯案的事件多發生在政權交替之後。 如 重 新 評 價 大 饑 荒、 反 右 運 動、 文 革, 都 在 毛 澤 東 失 勢 後 發 生。 今 天 江 澤 民 權 勢 仍 大、 黨 羽 甚 眾, 平 反 六 四 也 即 要 在 這 些 專 制 政 權 的 核 心 人 物 頭 上 動 土, 今 狀 甚 難 矣。 一 眾 特 區 小 官 自 然 沒 有 勇 氣 逆 主 犯 上, 雖 明 知 六 四 屠 城 乃 確 鑿 如 山 的 事 實, 當 年 不 少 官 員 也曾聲援北京學生,但今天卻為保官名利祿,甘願自我閹割為共奴, 「 今 天 的 我 打 倒 昨 天 的 我 」, 並 以 獨 裁 政 權 所 謂 的 維 持 穩 定 與 秩 序 自我開脫。所謂「你是否支持平反六四?」,其實就是人格的昭顯,

46


為了千千萬萬的兒童能夠享受自由、民主的空氣,我願用我全部的生 命和忠誠,誓死保衛天安門,保衛首都北京,保衛共和國。排除萬難, 鬥爭到底!」錚錚誓詞正是六四精神最好的闡釋。想要實現誓詞所述 的 理 想, 就 必 須 與 中 共 獨 裁 政 權 抗 衡, 尋 求 政 治 制 度 的 根 本 性 變 革, 推動民主政體,倡議政黨更替,讓人民當家作主,取締貪官污吏,解 放言論及新聞自由。這理想的局面,正是六四精神的最終目的。 六四精神伸延至香港廿多年,已漸漸內化為本土反共心態的重要 支點,甚至與本地不少推動民主的社會運動有根莖相連的關係,皆因 大家都有反對獨裁政權的意向,共同為大中華地區,甚或國際社會的 民主自由貢獻力量。香港這個彈丸地異於中國內地各大城鎮最大之處, 在於香港還保有言論及新聞自由,大家可以免於恐懼地提出異見、批 評政府、揭露真相,相對內地嚴密的言論監控及資訊封鎖,香港人比 內地人更有能力亦更有責任去守護及還原六四真相, 彰 顯 六 四 精 神。 那場屠殺帶來的死亡陰影,導致多年後內地政壇文 壇 仍 如 一 潭 死 水, 人文發展土壤異常貧瘠,間接使今天內地政壇仍舊豺狼當道、昏天蔽 日。在生者除了要守護這段被空白的歷史,爭取平反這段被隱瞞、遭 淡 化 的 血 色 真 相, 更 需 要 傳 承 當 年 學 生 的 精 神, 勇 於 面 對 獨 裁 政 權, 建設自由的民主化中國,方能令亡者暝目。 六 四 事 件 是 現 今 獨 裁 政 權 堤 壩 的 一 道 缺 口, 每 年 臨 近 六 月 四 日, 各大政黨、政治評論家、或任何一位普通市民都會行禮如儀地以不同 形式,或遊行、或筆祭、或絕食,去悼念六四英魂、批判暴戾政權;

廿 三 年 後 : 反 思

六四夜裡,人潮從四方八面湧到維園點燃公義的燭火。這一切一切 都如陣陣浪潮衝擊著堤壩的缺口,當權者雖以巨額維穩費防洪,然 而這陣陣浪潮每年都會風捲湧來,終有一天會驚醒在鐵屋子裡沉睡 的中國人,以群眾的力量把堤壩衝破,建立民主自由新中國。

最後謹以狄更斯的名句作結,雖多年來已被引用無數次,但它 實是那時代最好的註腳:

47

best of times, worst of times, season of Light, season of Darkness, spring of hope, winter of despair.

the the the the the the

was was was was was was

It it it it it it


廿 三 年 後 : 反 思

烏 坎 村 自 治 的 啟 示 文 紀 \恆

巨大,而人民的力量相對微不足道。因此以抗爭方式爭取民主,

化運動,社會上一直主張讓共產黨自行改革。因為現今黨的勢力

在村民的團結下運動取得了成功。自六四運動後,關於中國民主

府,使官員能為一己之利犧牲市民利益。

烏坎村為例,官員強收市民土地以自肥,全因市民的力量難以制衡政

會出現法國大革命?再者,民生的根本條件乃是人權以及民主化。以

果只顧求生活之基本,又如何會出現民主人權的要求?歷史上又何以

便能停止人對民主人權的追求,而這種看法是不真實的。首先,人若

武力鎮壓後,中共一直有一個假設,就是只要能滿足人的生活需要,

可謂不切實際。但是烏坎村自治運動的成功卻給予我們另一種看

今年烏坎村居民為反貪官及資本家的壓榨,發動自治運動,

法。

現實,是因為其成功機會率低,但這不過是現實的片面。事實的

而事實上理想和現實難以二分。以寡敵眾的政治抗爭常被指為不

革命中出現。這說法隱含的意思是:理想和現實是二元對立的。

屋,而不求更高層次的價值,亦是不當的預設。

不提政制的改革,其可行性是成疑的。再者,如梁以為人民只渴求房

又如何能夠推出呢?然而梁振英上場後,一直只提如何打擊樓市,而

別的合作。如非政權的合作,那些對市民有害,向地產商傾斜的政策,

地產霸權一說。地產霸權無疑是存在的,其存在實「有賴」於功能組

現今香港的情況和國內是相近的。梁振英上場以先,便一直流傳

另一方面是,在一事物或事件發生或製造以前,其出現的概率是

追求理想常被指為不現實,而這論調更經常於政治抗爭以及

不可測的。因此沒有嘗試,根本不知其可行性。再者,就算成功 上,俄國革命、辛亥革命等,便是由多重偶然組合而造成的,這

鮮血不白流,我們要作的不單是悼念,更是要承先烈之志,誓死對抗

二十多次的悼念。點點燭光雖然浪漫,但先烈的血是沉痛的。為了讓

烏 坎 村 自 治 距 離 六 四 運 動 二 十 多 年, 香 港 市 民 亦 已 在 維 園 作 了

機會率低,如果不嘗試抗爭,達致理想的機會率便等於零。事實 也是政治現實中的重要一環。因此,烏坎村的競爭運動雖然看似

中共極權。

理想化,卻是背著最沉重的政治現實。 六四運動的動機因素複雜,雖然其中一個推因乃是當時的嚴 重通漲,但是這場運動仍可定性為一場民主運動。自六四運動被

48


陳光誠

中 國 社 會 「維 穩 」系 統 的 產 物 ──

文 荔 \枝

的維權人士,他就是陳光誠。如同其他的維權人士一樣,陳光誠的經

再安穩。在2005年9月6日,陳光誠在北京被山東警員強行抓

各種以「和諧」為糖衣的措施不斷接踵而來,從此他的生活變得不

誠成為了地方政府的眼中釘。中國社會「維穩系統」悄然運作起來,

歷又一次讓我們反思:從89年至今,在中國社會高壓的「維穩」系

走。回到山東後,陳光誠被軟禁在家。數名律師先後介入此案,但

在第23個六四的前夕,中國國內再次出現了一名「國際知名」

統下面,中國的民主進程究竟何去何從?

學畢業後,陳光誠依靠自學法律知識,幫助了許多村民、殘疾人士維

因年幼時生病導致其雙眼失明,因而成為殘疾人士。在南京中醫藥大

陳光誠曾入選美國《時代》雜誌2006年的時代百大人物。他

獄, 但 他 的 生 活 並 沒 有 安 定 下 來。 出 獄 後 的 陳 光 誠 仍 被 軟 禁 在 家,

處陳光誠有期徒刑四年零三個月。陳光誠於2010年9月9日出

沂南法院以故意破壞財物罪和聚眾擾亂交通秩序罪起訴陳光誠,判

出現曙光,陳光誠繼續被軟禁。2006年8月18日,山東臨沂

受到很大阻力,甚至遭暴力襲擊。事件即使被海外媒體揭露亦仍未

護他們自身權益,被外界稱為「赤腳律師」。

家中被安裝了監控攝像頭、手機屏蔽器、強光燈。他和妻子被禁止

能由陳光誠的母親帶入。在此期間,從各地前去看望的人(包括外

外出,其家周圍由數十人輪流把守,禁止外人來往;其生活用品只

人士徵稅開始,陳光誠作為一個敢為市民大眾發聲的殘疾維權人士,

籍記者和網友)多次受到攔截、強制遣返甚至毆打。

從1996年第一次到北京上訪——為阻止臨沂地方政府向殘疾 其身影逐漸走進市民大眾的眼中。1997年,東師古村—陳光誠的

在北京乘坐地鐵,檢票員以其沒有當地的盲人免費乘車證為由,要求

第二次到北京上訪,最後終止了村裡的兩田制。2003年,陳光誠

出東師古村,他的經歷才真正廣為人知,而他也迅速成為繼劉曉波,

政府的強勢。直到2012年4月20日陳光誠在村民的幫助下逃

陳光誠的消息一直沒有為廣大市民所知,在此不得不讚歎中國

居住地開始實行兩田制,這加重了村民的負擔。1998年,陳光誠

其購買車票。陳光誠及後將北京市地鐵運營公司告上法庭,並獲得勝

薛錦波之後另一位知名維權人士。這也代表著他的命運將完完全全

如劉、薛一樣——雖然轟轟烈烈,卻坎坷不堪。

訴,終使外地盲人也可免費乘坐地鐵。 多次的上訪和上述的案例,觸動了地方政府敏感的神經,讓陳光

廿 三 年 後 : 反 思

49


廿 三 年 後 : 反 思

在陳光誠脫離軟禁後,他並不想離開中國。根據《華爾街日報》的 報導,陳光誠逃離東師古村後,輾轉到了美國大使館。隨後,有大使館 官員說陳光誠想和家人團聚,搬到中國一處安全的地方,並要求中國政 府調查他所受的不公待遇。但在4月26日深夜,山東雙堠鎮鎮長張健 率眾闖入陳光誠大哥陳光福家中,持刀砍傷陳光福之子陳可貴,並帶走 陳光福。隨後,中國官方於5月2日首次對陳光誠事件開腔回應,批評 美方以非正常方式將陳帶入大使館,實屬外國勢力干涉中國內政。中方 要求美方道歉。而就外國記者意圖採訪陳光誠遭暴力阻攔問題,中國外 交部則以請「尊重地方群眾意願」回應事件。陳光誠知道親人遭中共強 硬對待之後,終迫於無奈離開中國,希望能藉此換來家人朋友的安全。 據美國國務院消息指,陳光誠通過電話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表達了他的 要求:他想和家人一起離開中國,前往美國安養。出於美中戰略與經濟 對話的考慮,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為民表示,如果陳光誠想出國,可以 像其他中國公民一樣,依法通過正常途徑到有關部門辦理有關手續。最 終 在 2 0 1 2 年 5 月 1 9 日,陳 光 誠 攜 同 妻 子 和 兩 個 孩 子 抵 達 美 國 紐 約,事件到此亦暫告一段落。 89年六四事件,中國政府為了維護政黨權威,派出了坦克與軍隊 武力驅散示威學生,反終激起了中國國內民主發展的思考。後來,出現 了零八憲章的劉曉波,調查中國內地嫌政治腐敗事件的艾未未,烏坎村

的薛錦波,以及當下的陳光誠,一個又一個的維權人士為中國的

民主進程作出極大的貢獻。但事實卻是,從 89年到現在,這些

維權人士最終的下場都大同小異: 軟禁,入獄,驅逐出國。從結

果來說,陳光誠能通過正常手續離開中國,已經算是維權人士當

中最好的待遇了。由此可知,雖然維權人士前仆後繼為中國民主

獻身,其進程卻可說是一直停滯不前。這是因為我們選擇了錯誤

的抗爭方向,抑或因為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

歸根到底,在中國政府眼中,全部維權人士都是社會的「不

和諧」因素,是中國社會「維穩」系統的重點清理對象,發現一

個便要處理一個。只要這個系統仍然運行,中國的民主發展都只

是天方夜譚。而維權人士要做的,就是聯合起來,不斷壯大他們

的聲音與影響力來改變這個系統。當「不和諧」因素超出了「維穩」

系統的處理能力,中國社會方有機會破而後立,成為一個真真正 正的民主社會。

50


食、 靜坐的數千計學生,導致一場傷亡甚巨的慘劇。在六四事件發 生前,隨著鄧小平上場,先扶植胡耀邦和趙紫陽等改革派領導人,政

1 9 8 9年 6 月 4 日 中 共 政 府 出 動 軍 隊 武 力 軀 散 在 天 安 門 廣 場 絕

從拘捕劉曉波事件看到中共汲取了「六四事件」的教訓,務必將任

政 特 權 」 和「 在 民 主 憲 政 的 架 構 下 建 立 中 華 聯 邦 共 和 國 」。 因 此,

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及剝奪政治權利兩年。

文/納 言

治 環 境 漸 趨 寬 鬆, 人 民 開 始 敢 於 公 開 表 達 自 己 意 見。 1 9 8 9 年 4

何民主運動消滅於萌芽狀態,以維持社會穩定,加強政治控制以免

亡國滅種的假民主政治

月15日,學生及民眾藉著悼念胡耀邦,要求加快中國民主的步伐。

其政權不穩,在對港政策亦用上相似策略。

希望建設民主中國,但是,在六四事件後,香港市民應當認清中共政

區,沿途把擋住去路的北京市民屠殺。香港人一直渴望民主到來,更

一百萬人大遊行。1989年6月4日淩晨,中共解放軍進入北京市

認特區政府自1997年7月1日後的組成辦法、權力、責任以及

權歸屬問題。《基本法》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性文件,用以確

起。1984年,中方與英方簽署《中英聯合聲明》以解決香港主

中共政府不擇手段控制香港民主進程,我們須從《基本法》說

在《零八憲章》中,劉曉波提出最觸目的主張是「取消一黨壟斷執

1989年5月20日,四萬名香港市民在維多利亞公園集會,並遊

權的真面目,這亦反映了中共當局懼怕民主步伐,認定這將威脅其一

與中共政府的關係。中共政府當初承諾特區政府能高度自治,維持

行到新華社門外抗議北京政府實行戒嚴。翌日,香港出現有史以來的

黨專政的政治穩定地位。

由、基本人權和公平選舉,履行其憲法條文。雖然劉曉波只是提出溫

憲章》。《零八憲章》內容主要是呼籲中共當局維護中國人民的言論自

後判以入獄。他在中國不斷主張政治改革,於2008年起草《零八

廣場上的學生一起絕食。六四事件過後,劉曉波被中共當局拘捕,最

壓下,仍敢於爭取基本人權。劉曉波當年也參與了「八九民運」,與

2010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予劉曉波,以表彰他在中共政治打

廣受社會關注,因為根據《基本法》第四十五條,特首的產生辦法

涉到香港的民主進程問題。第三屆行政長官產生辦法於2003年

進行釋法。香港政制改革一直是香港市民所關注的議題,因為這牽

委會便自行就「2007/08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問題」

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簡稱「人大常委會」),而於2004年人大常

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基本法》的最終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

事務;「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名存實亡。根據《基

五十年不變。可是,還未到2047年,中共政權已粗暴干涉香港

和的政治改革,但他在2008年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煽

廿 三 年 後 : 反 思

51


廿 三 年 後 : 反 思

來的仍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不知道民主派還有甚麼面目向市民交

其實,香港人已從1988年開始爭取普選,但至今回歸後換

中共政府為了防止行政長官及立法會選舉條例有機會被修改,於是,

代。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為香港殖民地時代最後一次立法局

最終會由普選產生,不過,香港市民最後只是一場歡喜一場空。因為 人大常委會在2004年《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作出解釋,指出

選舉,這同時標誌著立法局議席首次完全以直選產生,因為當中的

於2007年12月30日,否決「2012雙普選」。民主派明顯

政改方案遭否決後,橫行無忌的北京政府繼續使出陰招,人大常委會

普選路線圖和時間表的「2005政改方案」。這個「原地踏步」的

改《基本法》的權力收歸人大常委會,其後還讓特區政府推出一個無

步向民主之路牢牢封死,以加強對港的政治控制。人大釋法毋疑將修

必須旗幟鮮明反對任何小圈子選舉,否則,我們只會淪為中共統戰

這 種 屠 夫 政 權, 我 們 從 根 本 上 便 應 反 抗 其 統 治, 容 不 下 半 點 妥 協,

雙普選」呈現今天的我打到昨日的我之局面,可謂無恥。面對中共

密室談判,其後結果便是為小圈子選舉塗脂抹粉,與其當初「實現

委員可聯合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當時民主黨等人更與中聯辦進行

外 5 個 將 為「 區 議 員 功 能 界 別 」 議 席 ; 及 2 ) 行 政 長 官 選 舉 委 員 會將由目前的800人增加至1200人,不少於150名的選舉

案》,使香港民主進程從此停滯不前。因為當中修訂內容為1) 立 法會增加10個議席至70席,其中5個由分區直接選舉產生,另

民 主 黨 協 助 通 過《 2 0 1 2 年 行 政 長 官 及 立 法 會 產 生 辦 法 建 議 方

剝奪在職人士的權利。在「2012政改方案」中,我們應「感謝」

的 代 表, 而 不 像 現 在 的 功 能 組 別 以「 公 司 票、 團 體 票 」 產 生 議 席,

新九組功能組別能讓相關行業人士,以「一人一票」方式選出自己

若有關修訂獲通過,便必須經過政制「五部曲」,即1) 行政長官向 人大常委會作出報告;2) 由人大常委會確定修改建議;3) 有 關修改須經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4) 再經行政長官 同意;5) 最後由人大常委會批准。中共政權訂明此「五部曲」目 的在於進一步拑制港人選舉條例,從而阻礙港人達致普選的自由。同 年,人大常委會否決「07/08雙普選」,即2007年第三任行 政長官選舉不實行普選,及2008年第四屆立法會選舉中功能組別

被玩弄於中共政府的掌中,跟著預設的拍子跳舞,難怪香港民主進程

下的犧牲品。

和分區直選產生的議員,比例維持不變。由此可見,北京政府把香港

如一池死水。回想起1989年,波瀾壯闊的北京愛國民主運動喚起 了香港人對國內同胞民主人權的關注,也再次喚醒當時的本土學生運 動,九十年代的民主派便是由此脫變而成。今天,只能「嘆息知人真 未易」。

52


為 「廿 三 」塗 脂 抹 粉 就 是 罪 行

文/納 言

政府擁有自行為廿三條立法的權利。可是在 1989年六四事件發

三條國安條約最廣受關注。中國政府為了減低公眾疑慮,草擬特區

草委員會」(草委會),著手處理在香港恢復主權的工作,當中以廿

在與英國於 1984 年簽定《中英聯合聲明》後便成立「基本法起

六 四 的 民 主 運 動 再 度 發 生, 中 共 政 權 致 力 控 制《 基 本 法 》 的 草 擬,

痛 心 疾 首。 這 件 事 突 顯 了 中 共 政 權 的 虛 怯 與 暴 戾。 為 了 制 止 類 似

在 長 安 大 街 屠 殺 學 生 和 市 民。 對 此, 無 論 在 當 時 或 現 在, 港 人 仍 感

和 平 的 學 生 運 動。 當 日 零 晨, 戒 嚴 部 隊 進 入 天 安 門 廣 場 清 場, 其 後

界定。最後,「禁止與外國政治性組織聯繫」則可用作隨意檢控異

的 安 全 和 利 益, 均 可 被 定 罪 ; 至 於 何 謂「 安 全 和 利 益 」 則 無 清 楚

在 規 管 諜 報 活 動, 若 任 何 人 看 似 有 損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或 香 港 特 區

造 謠 嫌 疑, 便 會 構 成「 顛 覆 國 家 政 權 罪 」。「 竊 取 國 家 機 密 罪 」 旨

覆 罪 」 在 中 國 大 陸 頗 為 普 遍, 只 要 異 見 人 士 對 政 府 作 出 誹 謗 或 有

於 藏 獨、 蒙 獨、 彊 獨 和 台 獨 等 言 論 都 會 被 視 為「 分 裂 國 家 」。「 顛

裂 國 家 罪 」 意 思 指 有 人 試 圖 倡 議 政 權 變 動 或 政 體 獨 立, 任 何 有 關

根 據 現 時 條 文,「 煽 動 罪 」 絕 對 是 壓 制 批 評 政 府 言 論 的 工 具。「 分

一 詞 可 理 解 為 鼓 動 他 人 對 政 府 的 不 滿, 藉 此 聯 合 他 人 反 抗 政 府 ;

含糊不清,不論是否真的有意圖觸犯叛逆罪行也能被定罪。「煽動」

生後,中共屠夫政權眼見香港市民積極支持北京民主運動,因而恐

見人士和維權人士的武器,藉此維護所謂的「國家安全」,而當中

二 十 三 年 前 的 六 月 四 日, 中 國 共 產 黨 調 動 解 放 軍 血 腥 鎮 壓 一 場

懼香港成為「顛覆基地」。草委會故此特意將顛覆罪引入《基本法》

的用意與「分裂國家罪」如出一轍。支持廿三條立法的人指出,《基

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繫。」上述條文的重要字眼都相當含糊、

區進行政府活動,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公 民 享 有 言 論、 出 版、 集 會、 結 社、 遊 行、 示 威 的

示 憲 法 本 身 已 訂 明 國 家 要 尊 重 和 保 障 人 權, 例 如 第 三 十 五 條( 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顯

血腥鎮壓作收場,因此令中共政府收緊廿三條國安條例。

港 市 民 對 立 法 的 憂 慮。 然 而, 誰 人 又 會 料 到 六 四 事 件 會 以 解 放 軍

本 法 》 已 訂 明 保 障 任 何 人 在 香 港 享 有 人 權 和 言 論 自 由, 以 安 撫 香

廿三條,待香港「回歸」後能加強控制。 《基本法》廿三條全文最終被修定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 立 法 禁 止 任 何 叛 國、 分 裂 國 家、 煽 動 叛 亂、 顛 覆 中 央 人 民 政 府 及 竊

難 以 定 義, 廿 三 條 實 質 是 中 共 政 權 打 壓 港 人 言 論 自 由 的 政 治 工 具。

自 由 )、 第 三 十 八 條(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公 民 的 人 格 尊 嚴 不 受 侵 犯。

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別行政

先 從「 叛 國 」 說 起, 意 指 犯 者 協 助 或 教 唆 他 人 威 脅 國 家 政 權, 定 義

廿 三 年 後 : 反 思

53


其罪。可是,另有傳言指,譚作人被定罪是由於他深入調查豆腐渣工

入獄五年;判決書指出,法院用他發表有關「六四」事件的文章而定

成都市中級法院判處維權人士譚作人「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名成立,

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前夕,中共當局讓王丹保外就醫。 2010年,

年以「陰謀顛覆政府罪」被中共當局判處11年;最後於1998年

釋後繼續從事政治反對派活動,1995年再次被捕,並於1996

織罪名,先於1991年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被判四年徒刑;獲

的例子罄竹難書。六四事件過後,當時的學運領袖王丹被中共政權羅

罪打壓異見人士,可謂十分諷刺。內地異見人士被中共政權以言入罪

是,中共當局卻聲稱其政權以法治國,實則刑法不依,更時常以言入

禁止用任何方法對付公民如進行付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等等。可

以保障。

其誠信存疑,實難以令我們深信在其任期內,我們的言論自由得

應獲諾貝爾和平獎。梁振英在六四事件上立場飄忽不定,令人對

2010年出席香港中文大學的活動時,指出鄧小平比劉曉波更

梁曾於1989年公開發聲明譴責中共當局屠殺學生,但其後於

但 又 遊 說 市 民 相 信 特 區 政 府 有 責 任 為《 基 本 法 》 二 十 三 條 立 法。

控。 我 們 的 候 任 特 首 梁 振 英 曾 承 諾 會 為 香 港 市 民 捍 衛 言 論 自 由,

任何二次創作如政治「惡搞」將被視為侵權行為,而面臨刑事檢

條」不能於這屆立法會會期通過。假若此「網絡廿三條」獲通過,

二讀,但由於「替補方案」的「拉布」抗爭阻延,使「網絡廿三

絡廿三條」惡法原定於2012年5月9日於立法會大會上進行

年版權(修定)條例》草案可謂是廿三條國安條例分拆上市,這「網

廿 三 年 後 : 反 思

程,掌握罪魁禍首的證據。無論事實如何,中共當局也是藉此指控譚 作人「抵毀政府印象」。由此證明,雖然我們的中國影帝——總理溫 家寶曾明言「中國憲法會保障中國人民的言論自由,公義比太陽還要 有光輝。」可是,事實上中共政權主張「穩定壓到一切」,任何威脅其 政權穩定性也會被消滅於萌芽狀態。中共當局的維穩政策一路走來始 終如一,我們又豈能輕易相信一個屠夫政權。 《基本法》第廿三條猶如香港市民頭上的一把刀。根據2002 年至2003年間政府提出的草案,警方將被賦予極大權力,無須向 法庭申請搜查令,便可強行進入「懷疑恐怖份子」住宅搜查。任何可 能危害國家安全的知情不報者均屬違法,實屬制造白色恐怖,用以拑 制香港新聞和言論自由,因而引發2003年的七一遊行。其後,特 區政府才被逼撤回《國家安全(立法條文)條例草案》。新一段《2011

54


「平反六四」,這句口號已說了23年。有人質疑﹕「除了平

在共產黨的一黨專政下,這些措施實為自己監督自己,公正程度

貴 進 口 汽 車 及 削 減 年 終 獎 金 」 等 規 條, 以 打 擊 貪 污 腐 化。 可 是,

文/陸 家 昇

反六四外,你們還懂什麼?」言下之意即我們應多著重中共近年

有限。再者,即使有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簡稱中紀

我們還懂更多

來在經濟、科技、國際地位等方面的成就,而非只著重於二十多

委)的存在,它也非獨立機構,而是直屬黨,故此根本不能真正

除了六四

年前發生過的事。也許,這些成就是不容忽視的。但在成功背後,

阻 止 貪 污 的 發 生。 六 四 事 件 過 後, 貪 污 腐 化 的 新 聞 仍 源 源 不 絕,

反映了中共官員貪污腐化的問題非常嚴重。據國際反貪組織「透

長劉志軍貪污過億,以及千千萬萬挪用公款的地方官員被捕,都

從遠華走私案,再到深圳市市長許宗衡受賄3千萬元,鐵路部部

我們還應知道內地現時仍有很多陰暗面。

學生要求未實現

主等口號,繼而得到全國不少學生的支持。他們紛紛於天安門廣

民及學生要求中央公平評價胡耀邦政績,並提倡反貪腐和自由民

中共黨員幹部於一年內的貪污金額約為2300億美元,造成的

當中,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在2005年發表報告,當中更指出

得 3 . 6 分, 排 名 7 5 位, 遠 低 於 鄰 近 的 國 家, 如 日 本 和 南 韓。

明國際」於2011年發表的清廉指數報告,北京的廉潔指數僅

場集會,最終在6月4日被中央下令以武力鎮壓平息事件。事至

經濟損失佔內地生產總值的5%。另外,還有超過萬名官員為了

1989年4月15日,中共前總書記胡耀邦離世,北京市

今日,當年學生的要求,特別是反貪腐和自由民主方面似乎不但

逃避法律制裁而潛逃海外或失蹤,令政府無法收回近87億元至

另一方面,改革開放以後,國民相信隨著經濟改革成功以後,

自由民主進程慢

其政權威信。

500億美元的贓款,不但令中共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更動搖

未有實現,反而每況愈下。

貪污問題未解決 1989年,改革開放實行已接近十年,不少外資來華設廠 投資。然而部份的官員卻濫權從中貪污獲利,激發學生集會。北 京政府鎮壓集會後,頒佈如「禁止在風景勝地召開會議、購買昂

廿 三 年 後 : 反 思

55


廿 三 年 後 : 反 思

政 治 體 制 亦 會 出 現 變 化, 有 機 會 實 現 民 主。 可 是, 在 八 九 民 運 中, 李 鵬 等 領 導 對 發 展 自 由 民 主 一 事 態 度 冷 淡, 此 舉 教 參 與 運 動 的 學 生 失 望。 今 天, 面 對 國 際 壓 力, 北 京 不 斷 聲 稱 中 國 在 民 主 自 由 和 人 權 上 已 取 得 巨 大 的 進 步。 但 現 實 上, 內 地 現 時 的 人 權 狀 況 和 自 由 民 主 發 展 方 面 依 然 令 人 失 望。 至 今, 每 當 傳 媒 談 及 民 主 或 有 關 中 共 的 負 面 報 導 時 亦 會 皆 被 北 京 政 府 警 告, 甚 至 被 勒 令 停 刊。 從《 冰 點 》 因 批 評 中 共 的 政 治 宣 傳 教 育 而 被 迫 停 刊 一 事, 就 足 以 反 映 內 地 根 本 沒 有 出 版 自 由。 同 時 中 共 又 禁 絕 集 會, 限 制 國 民 發 表 意 見 的 機 會。 另 外中共更對網絡言論進行控制,過濾了如「六四」、 「民主」、 「人權」、 「獨裁」等政治敏感詞,限制了網民發表聲音的機會,更剝奪了言論 自 由。 當 中 還 有 劉 曉 波 因 在 網 上 起 草《 零 八 憲 章 》 而 被 捕, 譚 作 人 因 發 表 與 六 四 事 件 有 關 的 文 章 而 被 判 入 獄, 還 有 年 前 艾 未 未 因 多 次 批評中共而被監禁,都反映出了中南海對維權人士的打壓有增無減, 不論在自由民主抑或人權方面不但沒有取得「巨大進步」,更是日益 倒 退。 這 對 於 中 共 在 憲 法 上 聲 稱「 國 家 尊 重 和 保 障 人 權 」、「 公 民 有 言 論、 出 版、 集 會、 結 社、 遊 行、 示 威 的 自 由 」 以 及 簽 署《 公 民 權 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實為莫大的諷刺。 誠 然, 改 革 開 放 後, 中 共 所 取 得 眾 多 的 成 就 是 不 容 否 定 的, 但 現時內地還存在不少的陰暗面,又豈容被忽視?

56


中共用以粉飾虛張的「政商聯盟」

文/孔 力 恒

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三中全會),在會上提出「對內改革、對外開放」

策 略。 中 國 共 產 黨 於 1 9 7 8 年 召 開 中 國 共 產 黨 第 十 一 屆 中 央 委 員

鎮 壓 北 京 市 區 的 群 眾 集 會。 從 此 可 見 中 共 為 了 維 穩, 必 會 不 擇 手

穩 定 將 受 到 威 脅, 於 是 在 1 9 8 9 年 6 月 4 日 出 動 解 放 軍, 血 腥

因 為 其 後 學 生 運 動 發 展 成 全 國 愛 國 民 主 運 動, 中 共 意 識 到 其 政 權

解 除 報 禁、 允 許 民 間 辦 報 批 評 政 府、 以 民 主 政 制 選 出 部 份 領 導。

的 統 戰 決 策, 藉 此 改 革 經 濟, 先 讓 一 小 部 份 人 富 起 來, 而 這 亦 成 了

段地消滅任何反對聲音。

「統一戰線」簡稱統戰,素來被視為中共維持其政權穩定的重要

中 共 維 持 其 政 權 認 受 性 的 統 戰 策 略。 除 此 之 外, 三 中 全 會 確 定「 四

題 的 風 氣。 知 識 份 子 的 醒 覺 為 之 後 的「 八 九 民 運 」 埋 下 伏 線, 與 此

濟 發 展 得 以 改 善, 知 識 份 子 相 繼 冒 起, 形 成 積 極 討 論 社 會 和 政 治 議

議 題 只 要 不 涉 及 這 四 項 基 本 原 則 便 可 以 公 開 討 論。 再 加 上 教 育 隨 經

其 餘 的 三 項 原 則 均 為 次 要, 但 這 無 形 間 為 言 論 自 由 鬆 綁, 有 關 政 治

毛澤東思想。其實,中共重視的只是「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級專政;3)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4)必須堅持馬列主義、

敵人」中共眼見有必要動用資本家粉飾虛張,以防類似「八九民運」

的大原則便是統戰策略——「統一戰線,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

經濟來改善民眾的生活水平、安憮人民。這項「發展就是硬道理」

將 有 可 能 威 脅 其 政 權 穩 定 的 經 濟 精 英 收 編, 並 利 用 這 些 精 英 發 展

是 民 主 集 中 制 的 權 力 向 上 送 ; 二 是 維 持 經 濟 增 長, 透 過 利 益 輸 送

見 聲 音, 務 求 穩 定 壓 倒 一 切。 中 共 政 權 認 受 性 離 不 開 兩 方 面, 一

與 其 說 中 共 致 力 維 持 社 會 穩 定, 不 如 說 它 盡 一 切 所 能 打 擊 異

項 基 本 原 則 」 : 1) 必 須 堅 持 社 會 主 義 道 路 ; 2) 必 須 堅 持 無 產 階

同時更影響其後的對港統戰策略。

裁 政 權 有 關 : 其 政 權 運 用 國 家 機 器, 掠 奪 民 脂 民 膏。 當 胡 耀 邦 於

識 到 官 員 的 貪 污 及 控 制 物 價 以 謀 取 暴 利 等 問 題, 均 與 中 共 專 制 獨

經 濟 改 革 須 與 政 治 改 革 同 步 進 行, 繼 而 引 發 全 國 討 論。 群 眾 開 始 意

隨 著 中 國 對 外 開 放, 當 時 的 學 者 和 學 生 受 西 方 思 想 影 響, 深 信

為中共維穩工具之一,同時也是統戰策略下的奴才。

並 以 推 進 生 產 力 作 為 首 要 發 展 方 針。 由 此 可 見, 私 人 企 業 家 將 成

個代表」意味着中國共產黨正式允許資本家加入共產黨成為黨員,

2)中國先進文代的前進方向;3)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三

即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1)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

的大規模事件發生。其後,江澤民於二零零一年發表「三個代表」

1 9 8 9 年 4 月 1 5 日 逝 世 後, 學 生 自 發 組 織 悼 念 活 動, 提 出 肯 定 胡 耀 邦 的 民 主 自 由 觀 點, 並 要 求 國 家 領 導 人 處 理 貪 官 污 吏 的 問 題、

廿 三 年 後 : 反 思

57


廿 三 年 後 : 反 思

在中國恢復其對香港的主權後,中共也沿用「 政 商 聯 盟 」 作 為 其統戰方針。鄧小平當初表明香港維持資本主義五十年不變,目的 便是把港資商人收編以換取香港穩定,從而達至「長期利用、充分 打算」。故此,整個香港政制設定為資本家進行利益輸送,這已是常 識。美其名是「政商聯盟」,實情則是「官商勾結」。立法會功能組 別議席大部份由「公司票」和「團體票」產生,在港資本家能藉着 多間公司以掌握工商界別的議席。至於特首仍由1200人的小圈 子產生,當中絕大部分的選委也是商人、資本家和財閥。因此,官 商勾結是用心歹毒、其心可誅的政制下的必然結果。梁振英於二零 一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只以689票低票當選,只是一個政權認受性 低上加低的奴才特首,更是中共統治下的無能棋子。香港人沒有當 順民的理由,因為我們從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當天便看清中共的真 面目,我們的政治權利和經濟利益已被一小撮的特權階級牢牢搾取, 如果仍甘於維持現狀,日後民主倒退便是咎由自取。

58


廿 三 年 後 : 反 思

59


工作人員名單 六四特刊

呂嘉璇

第二十七屆香港城市大學學生會編輯委員會琉聲出版

總編輯:蔡子恩 副總編輯:臧諾

執行編輯:孔力恒 蕭逸軒 黎梓強 江艷欣 助理編輯:江凱斌 陳安卓 陳向隆 楊蕾

承印:陳湘記圖書有限公司 發行量:二萬本

鳴謝

本刊圖片均屬版權持有人所有

圖片提供:蔡淑芳女士

非賣品

不得翻印

60


廿三年前的六月四日發生了甚麼事情?所有人應該都知 道,即使不甚清楚,也不可能沒聽說過。然而,廿三年前的 六月三日呢?六月五日呢?你又知道發生了甚麼事情嗎? 無 論 是 舉 行 六 四 集 會, 還 是 出 版 特 刊, 目 的 都 是 為 了 回

61

顧歷史,審視過去對民主的努力,並堅定自我的位置與方向。 而非純粹儀式性地重覆同樣的動作,說同樣的話。


一個先驅者倒下去 萬個追隨者站起來

我餓了, 可我只想以「民主」充飢。

62


本 會 是 次 隨 特 刊 附 送「 六 四 明 信 片 」, 明 信 片 背 後 附 有 該 照 片 的 描 述, 除 了 原 有 的 描 述 外, 大 家 還 可 以 寫 下 自 己 對 六 四、 對 八 九 民 運、 甚 至 對 香 港 民 主 的 感 想, 寄

63

給 親 朋 戚 友。 目 的 是 希 望 大 家 可 以 透 過 投 遞, 將 整 個 歷 史脈胳往外傳送,而非局限自我為接收者。


我身雖如螳臂, 甘為民主擋車。

但願民主之火永不熄滅。

64


65


66

PUBLICATION OF 27TH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TUDENT’S UNION EDITORIAL BOARD SPEAKOUT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