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造資源趨勢之觀察與反思 台灣城鄉特色發展協會 吳盈慧 newtaipei2010@gmail.com
吳盈慧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畢 國際斐陶斐榮譽會員
現任 基隆市政府、台東市政府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委員會委員 新北市政府 工務局優良公寓大廈評選委員 新北市政府黃金博物館諮詢委員 新北市政府社會局社政委員 新北市政府社區規劃師輔導團共同主持人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建構社區家庭暴力防治評核指標及機制推廣計畫」諮詢委員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客家特色產業亮點輔導暨東部客庄區與產經整合計畫」諮詢暨審查委員 台北市老舊街區活化、影像記錄、社區營造等相關計畫委員 文化部新竹生活美學館「在地美 學生活」 委員 文化部藝術浸潤空間計畫諮詢委員 第一屆文化部公共藝術審議委員 2003-2015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2012 -2016信義房屋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委員 2014-2015年文化部村落文化發展計畫專業委託團隊協同主持人 2015年文化部藝術浸潤空間計畫專案輔導團隊共同主持人 2015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北分局『104年度北一區農村再生永續陪伴計畫』顧問 2015年新北市博物館及地方文化館輔導暨整合行銷計畫共同主持人 2012-2015年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區域型文化資產非典型學習、評核及成果規 劃」協同主持人
社區營造?
人才? 社區關注議題發掘
培力?
社區關注議題發掘
培力的層面有三: 1.社會力:包括社區社群的組織力、資源鍊結力、自我診 斷力,與問題意識..等 2.政治力: 具備提出主張、議題表達與對話能力、行動力 的能力 3.心理力:找到被需要的價值感,以及對公共參與的滿足 感
社區營造 1.賦權 2.由下而上 3.民間組織參 與 1994年 追求政治本土化
2000年 成為政府政策 2005年 (六星計畫)
二十一世紀後的環境挑戰 滾動發展 1999年 社會運動
社造內部危機 1. 社區內部資源不足 能力不足、知識不足、動力 不足 2. 社區間資源分配不均 3. 優良社區公共性不足
外部危機: 1. 全球化 2. 資訊化 3. 網絡化
尋找新目標、策略 和工具
社區營造2.0-3.0 工作重點 1. 強化平台功能: 部會創新、縣市 整合、鄉鎮學習 2. 強化社區產業跨 域聯盟 3. 廣開參與管道, 黃金人口、青年 及議題社群 4. 建立人才庫
內 聚
穩定
縣市政府及鄉 開放參與 鎮區公所 ●強化行政社造 化 ●強化公民參與 ●引入青年新力 量 ●社區產業聯盟
扎 根
人才 培育
婦水農青 女利漁商 會會會會
公寓大 廈 鄉鎮公 所
新住民 原住民 青年
倡議性社群 〈環保團體 、 社運團體 、文化團體〉
地緣性 功能社團
外 擴
同好社群
同獅 扶管 鄉子 輪樂 補白 會 會 社 團
(藝文展 演) 以藝術文化接觸傳 統社造未觸及之地 區與族群
工作重點
村落文化 平台機制 生活美學 館 問題導向 資源共享 文化魅力 文化治理
1. 2.
美學館空間活化 藝文資源媒合 吸引社群打造亮點 小型團隊補白 3. 青年築夢計畫媒合社群 4. 整合資源形成區域文化魅 力
打造區域文化新魅力 改變
我們的困境
我們的困境
結構的困境
1.
過勞而快速流動的承辦人
2.
缺乏治理的論述與議題梳理性
3.
有科目才有預算,有預算才有計畫,有計畫才有行動
4.
速成、KPI
5.
有期待卻只能配合演出的諸眾
執行上的困境
1.
只有分工 缺乏合作的機制
2.
只有委託與交付 缺乏賦權
3.
缺乏由熱情而生的創造力
4.
沒有問題意識
我們的困境 誰的事?
和誰相關? 誰要做? 為什麼要?
能做甚麼? 做了會怎樣? 改變甚麼? 創造甚麼? 誰幸福了?
…
價值觀 宿命觀
尊卑觀
照顧觀
傳承觀 榮辱觀
我們的困境-
我們有同樣的看見嗎?
社區關注議題發掘
公民意識 共同感 同理 尊重 傾聽 世代對話 價值對話 誰的認同
在錯置的時空中對話 知識/社會創新時代
新住民/移 工 新工具 新價值 新媒體
懷舊/復振
反思
資訊時代
新思維 手感 找出連結點
生活感
社會運動 蜘蛛與海星 新社群
知識/言論 的箝制
社會性/結構性問題 公義性 公共性 價值共創
斷鍊 有用VS沒用 輕生態 重開發 經濟資本 線性思考 生產線 價格化 產值化
系統性思考 知識力
計畫思維
功能性組織
工業時代 社會資本
生活 聚落 智慧 集體 生活 日出而作 土地 眾 日落而息 信任 信仰 共工 產銷/地方組織
農業時代 老兵/原住 民/礦工..
被需要的價值感
共創 共享 共生 社會設計 公民行動
sop
遷移
要: 價值 影響力 認同 真相 知識 美感/品味 被連結
個人 規範
節奏感
速成 經費/人力 自利 菁英 表面 發包委外 誇大 個別-獨立
尊重 集體-關懷 服從真實 大政府 道德 生命共同體
社區營造的課題-外顯 賦權 (自我賦權)
社區產業計畫
缺乏 共同記憶
傳統文化 式微 環境資源 急待保存
資源整合 coordination
城 鄉 環 境 發 展 落 差
缺乏地方 特色風貌
共同體感 人力合作 cooperation 視野與高度 (抽象的價值思考
創造溝通 communication
工業化到後工業化浪潮下 社區關注議題發掘 的課題
動力激發 competence
都 會 型 生 活 模 式
社區營造的課題-A NEW WE
群我關係 傾聽、同理、引導
尊重、自省 新關係的建立 社會關懷(Social Care) 社區關注議題發掘
議題定位
文化資產 從我到我們 的社區營造
環境生態
文化平權
地方產業
都市更新
社區的身世 移動與流動 前世與今生 地理空間或生活場所 誰眼中的社區:他者或我群
面對崩世代的態度: 社群: 環境學習 共同學習 自體癒合 社群動力 面對問題尋找新的解答 社會解答 城市鏈結 綠色成長
提問
提問一:問題意識? 保持/復興
復振型計畫
針 對 特 定 人
轉譯型計 畫
活動型計畫
社會 創新型 計畫
改變/創新
對 不 特 定 人
現況/復古
記憶重塑 耆老訪談 文史調查 記憶再現 人際/人情網 絡 社群或專業/ 對特定人
復振型
社 會 資 本
藝文課程 技藝傳承/DIY 公開展演 文創市集/體驗 社區工作坊/小旅行 活動型 經濟資本
文化資 本
功能開創 轉譯型 文資活化 擴增性 創意發想 知識力 事業新創 系統性思考 人的價值感提升 從空間到場所 文化加值
改變/轉化
文創/社會創新型
產業轉型 社會企業 新文化事業
企業界協力推動
對不特定人/生活
提問二: 我可以做甚麼?
我有.. 夢想 勇氣
信心
熱情
歸屬
行動
毅力 耐心
學習
力
我的角色?
我在哪裡? 我要做甚麼? 我能做甚麼?
積極 /規畫/行動力
自 我 成 長
實 踐
社區關注議題發掘
協力/支持/跟隨
社區/社群
意見領袖
-原地住民 -新移入住民
-在地組織、頭人 -外來團隊
-制度 -權力(地方派系) -理念(在地深耕? 經濟效益?)
-
-
-
)
)
居力發別階學年城 住 展 級經齡鄉 時 程 社歷老 間 度 經 中 長 地 資 少 短 位 源 社 多 族 區 寡 群 認 能 性 同
(
(
如何內聚 與外擴?
政策 差異
,
(
, )
(
,
工 作 坊
,
,
(傾聽者、引導者 組織者、培力者)
)
議題
表達 發聲
專家學者
現象? 問題? 培 力
建 議
-
-場域空間 -公共議題 -生命故事
我
公部門
邊跑邊整隊 (實作-討論 -學習-實作)
權理學計 力念派畫
田野筆記:脈絡性觀察與思考: 1、這個脈絡是怎麼構成的 2、在當中,什麼様的人發揮了關鍵的影響力? 3、什麼様的文化價值左右了事情的發展? 4.眼見不一定為憑 4、文化敏感度:什麼様的文化因素影響了人對事情的觀感?從 人們的語言、動作、情境、儀式、歷史、物件等去組織網絡,並 用這個網絡來思考現象背後的意義?如何與當代價值對話?
看不見的城市〜 「城市中有各式不同的權力流動著,雖有掌權者的 肆意妄為,卻也留有許多的縫隙作為行動者行使 公民抵抗權的空間!」 ~摘自町村敬志、西澤見彥「都市社會學」 (群學出版社)
請這樣思考看看
非常性:凍結在遙遠的時空
廣納性:
傳統工藝/單一的柯旗化..
人人都可以是**
揭露性:與當代生活相
穿越性: 古今對話、 轉譯與自我 賦權 認同/同理/人權/ 正義
呼應的問題意識-大眾歷史 /公共歷史(移動與流動、傳統VS現代..)
智慧/知識性:系 統性(科學知識/生活知識 /公民知識) 模型/敘事線
概念引自林崇熙老師人文講堂”博物館翻 轉社會”
整體性觀察 • 對象清晰:居民(有感/無感);想要成就誰?想要連結誰?... • 創造互為主體性的權力流動 • 從直線思考到遞迴式的深度觀看 • 重新組構成為許多小社群,每一個小社群都有其關注的共 同議題,具知識性、具行動力、有整合力、有影響力
• 無心插柳才能成蔭 (引動X關注民的注意、X的100種想像..) 從CONTACT (接觸)到 CONNECTION(鏈結) 從 INFORM (告知)到 INTERACTION(互動 從 VISITING (參加)到 ENGAGEMENT(義無反顧) 從我 到 我們
遞迴式的檢視 • • • • • • • • • • •
1.從狹義到廣義,再落實回狹義問題 2.從零散到整體,再從整體反思個體 3.從具象到抽象,再回到具象的對話 4.從專家到庶民,而使庶民成為專家 5.從個人到集體,再回到個人的再生 6.從靜態到動態,再回到靜態的沈澱 7.從單向度到跨領域,再回頭改造單一專業 8.從知識到行動,再回到知識的建構 9.從計畫到生活,再回到計畫的價值性檢視(社會力與影響力) 10.從單向到雙向(GIVE&TAKE) 11.社群:從蜘蛛到海星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希望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 這正如地上的路,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引自魯迅-[故鄉]
2016/11/7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