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優人神鼓攜手合作 ╳
動 ,
是
一
場
回歸自然,感受光、影、山、林、鼓的共鳴。 ─
只
演
聽見鼓聲。聽見光 攪
中光電基金會 ◎
出
07 13 41
找光的路 禪宗十牛 感光心語
光跟美一樣,必須自己先感受到了,才能傳遞出去。
找光的路
8
「大家對光影的想像都不同, 但是都是有感覺的。」
沒有光,生活會是甚麼樣子?﹁光就是大地萬物﹂,先民崇拜太陽神,因為太陽就是光。月亮是借來的反射光,是一面鏡子。
在大自然裡可以看到日光、月光、星光、螢光……現在則有電燈、車燈、各種人工光源創造出緊密的﹁光生活﹂。
﹁光﹂跟人物、自然、光線、行為、環境交融,產生複雜的介面、也建立新的時空感受。但,﹁光﹂卻也很容易被我們視 為日常中的理所當然,對光的意識因而顯得薄弱,甚至無感。
美學大師蔣勳提醒我們:過去有太多光的照明,我們的視覺已經被傷害了,唯一拯救的方法就是帶大家回到自然中,看看
火炬的照明、星光、樹葉中一點點流動的月光。上萬年以來,大自然存在的星光、月光、黎明、黃昏……這麼豐富的經驗
被流失,所以出現﹁光害﹂這樣的字眼;﹁光﹂不再是剛發明時讓人雀躍的東西,而變成一種視覺跟心靈的傷害。現在的
年, 20
年,她以兩個月的時間 2009
科技應該回頭去找回人性,若沒有人性,就只是迷失了的科技,也許可以更勇敢地把人為的照明減少,讓更多人感受到大
─
自然中豐富動人的光。
暗比亮好
每個人對﹁光﹂都有不同的感受體會,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徐芳筠在國外
環台、重新認識台灣。當她回到紐約,面對舉世聞名的曼哈頓夜景,眼前時常閃現一片漆黑的海岸,在萬籟俱寂中,獨有
一輪明月從地平線上升起。那是台東都蘭海岸的月光。因為大自然﹁暗﹂的力量,讓月光更為明亮;在幽暗中,心得以沈澱,
感官得以開啟,深刻感受從月光、星光甚至到林野草木所反射的細微的光芒。﹁黑暗中幽微的光是那麼的有力,暗比亮好。﹂ 徐芳筠說。
優人神鼓創意總監劉若瑀對﹁光﹂也很有感覺。她讚嘆﹁光其實是很有力量的!﹂因為工作的關係,光跟她的關係大多是
在舞台上,﹁光就是說故事的一環,可以給你一種意境,放錯就不對了。﹂當光線照射到樹根,大自然展現出生命的感觸。
影子也能告訴你一些事,父親的背影、月影……關於﹁光影﹂的記憶是人與人之間最容易產生共鳴的元素。
找
光
的
路
有多久沒有看著滿天星斗?有多久沒有看到點點螢火? 身邊有多少未察覺的光影斑斕?光在隨處,光在隨意,光在心裡。
─
燈光設計大師 林克華輕聲探問 ◎
10
光,這個力 ──
個奇景,才發現光照上樹梢時竟然這麼美,﹁︻感光。優︼這個作品幫助優人發現更多、 更喜歡這座山;發現光線可以這麼棒!﹂
﹁科技讓山更有力量﹂劉若瑀讚嘆!
她相信,當我們每個人願意去了解愛護這塊土地時,就會找到生命的起點 量是每個人的起點。
找光的過程 也找自己
如 何 讓 光 跟 作 品 可 以 產 生 故 事? 林 克 華 所 設 計 的 光 景 就 像 電 影 場 景, 無 論 是 山 中 的 檳 榔
樹、竹林婆娑的光影……就像尋寶,劉若瑀說,﹁這不是找光,而是找故事,找心中光明
的路。﹂透過禪宗十牛圖的故事演出,都是找光的力量,就是棒喝,幫助你去找自己內在
秋光動鼓聲︼老泉山上的美麗故事 ─
─
的光。作品不停留在單一位置,觀眾必須一站一站去尋找,這是一個線性的尋寶歷程。
︻感光。優 ◎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優人神鼓選在中秋節藝企合作,邀請包括劉若瑀、黃誌群、林克華與徐愍盛等四位藝術大師一同在木柵老泉
山上打造一座光影的山林劇場。透過鼓聲、舞蹈、光影,企圖引動人們重新思考光與自然與環境與人我的關聯,光電科技不是冰冷而遙
遠的,當觀眾在黑暗中遊走於光影步道,打開五感,重新體驗與思考光的本質,將成為生命中一段深刻而難忘的光影記憶。
11
前言
走在無光害的山徑上,心沉靜下來,心境也不同了。
月色中的檳榔樹、老樹根、黑暗中的火炬……是光影琉璃
年中秋節前後,乘著月光﹁上山做一件事情﹂, 2011
︻感光。優︼透過光跟鼓聲的震動,重新開啟我們塵封的五感六覺。
科技,讓山更有力量
﹁如何讓光的力量在大自然中被看見﹂?當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向優人神鼓提出這個
大哉問時,創意總監劉若瑀被感動了。她說自己第一次有機會好好從光的角度來看老泉山,
用光的角度來看山,赫然發現山上小徑中的植物跟山已經產生相依的力量,在觀眾上山的
入口旁有片山壁,上頭的老樹根已經跟石頭攀附在一起,也因為這次的演出,她才發現這
十個禪宗典故,十段不同的光影體會。
禪宗十牛
14
空 無 非 無
和 光 同 塵
婆 子 洗 腳
Foot Washing
池 中 映 著 月 光 與 波 光 , 是 甚 麼 就 是 甚 麼 。
物 我 俱 忘 All Forgotten
│
│
Nothing, but Not Empty
念 經 和 叫 賣 都 一 樣 , 找 到 生 命 中 的 光 。
滿 目 青 山 See in Light
Light in life, Life in light
│
是 光 ? 還 是 影 ? 羅 漢 朗 聲 大 笑 , 眾 生 也 大 笑 。
忘 情 於 水 中 映 月 , 卻 灑 潑 了 水 、 摔 碎 了 月 , 大 悟
│
│
15
得 魚 忘 筌
│
朦 朧 間 , 看 不 清 是 石 是 牛 ? 紅 藍 光 影 婆 娑 , 照 見 本 心 本 性 。
從 這 頭 穿 梭 時 光 隧 道 , 就 著 螢 光 與 星 光 , 從 那 頭 穿 越 過 去 與 未 來 。
│
一 點 光 , 引 路 ; 撥 開 草 叢 , 找 道 路 也 找 心 路 。
禪宗十牛
│
尋 路
Search
樹 影 下 的 垂 釣 者 , 點 亮 智 慧 之 光 , 得 到 後 , 就 放 下 了 。
見 牛
Discovery
點 盞 心 中 的 燈 , 照 亮 暗 室 , 倏 地 吹 燈 。
見 跡
Clue
Light off, Light On
│
│
The Gotten and the Forgotten
龍 潭 吹 燈
16
編出美麗的竹光影姿
米長 17
多片三米長一公分寬的 3,000
米 2 高的時光隧道,當演出結束,以﹁竹材﹂為創作原料的設計本身也能
竹編大師徐愍盛這次以﹁隧道﹂為題,師法山林劇場的概念,總共用了 桂竹片,製作全長
回歸自然,呼應︻感光。優︼演出感受自然的真諦。
這次他所設計的作品是半圓形而不是拱型的隧道,希望透過編織結構展現光的本質。就連走道也特
亂編的方式,讓經緯交錯,搭配燈光效果,投影下來的線條就會不同。從 ---
你 ~ 看蝴蝶從隧道飛過來了,到另一頭就變成熊跑掉了。﹂因為隧道讓人
別設計成彎曲有弧度的造型,希望每個走過隧道的人都有不同的體會,能放鬆心情,好好感受。他 曾跟優人開玩笑說:﹁啊 有一種光陰的感覺。
他特別採用具有現代感
外面看,太陽照射下來的光影會隨著時間、角度而有不同變化;從裡面看,線條卻是陰暗的,非常美。
為了營造出﹁星光點點﹂的感覺,徐愍盛跟林克華兩位大師還相互激盪討論,當觀眾沒有走動的時
候也許可以用投射燈,從山底往山上看到的竹編光影線條會很美。如果是從外面打光,觀眾就只會
看到竹簍的材質;如果能從裡面打光,從外面看就會是有線條的發光作品,就像北京鳥巢,外觀雖
然是冰冷的鋼骨結構,但是,當光線從裡面打出來,就會出現黑色的線條美感。
線條的美感跟光影相互輝映!
17
看見鼓聲,聽見光 ﹁要怎麼聽見光?﹂負責音樂設計的黃誌群 阿 ( 丹師傅 大 ) 哉問。
山上有很多自然的聲音,風聲、樹聲、蟲鳴鳥叫……到了晚上更明顯;夜晚有一種特別的聲音,不
是用耳朵去聽的,而是用眼睛去聽的。月光也有聲音,因為聲音是一種微細頻率的波動,光就是一 種波動。﹁眼睛去聽,耳朵去看﹂他鼓勵觀眾用心體會。
聽與看,只是形式的不同,就像,很多人以為舞蹈是肢體動作,但在舞蹈家眼中所看到的書法就是
舞蹈;又比如我們看水墨畫,顏色當中就可以看見聲音。在藝術領域中很多東西是相通、沒有界線 的,只不過形式不同。
當我們把聽覺的感官打開時,光就變成一種聲音的感覺,有白光、紅光等不同的層次,就像聲音一
樣有很多的層次。﹁要把自己的感官打開,就會發現所有的光都跟聲音有關,甚至是樹的顏色、形 狀都跟光有關﹂。
「用眼睛聽,耳朵去看!」
18
透過光影,感受自然之美
燈光設計大師林克華運用了小時候常見的燭光、火把,結合高科技的光纖和投影技術,盡其可能地
公尺的山路時,演出就已經開始,不管你是看到眼前盤根錯節的老樹根上的投影流 400
降低光的強度,只在有安全疑慮的上山轉彎處加光,希望大家能感受大自然的美、體會山的美。
當觀眾踏上
光、還是樹叢間忽然出現的螢光……這些看似自然,卻又本質性地違反自然的設計,是為了提醒大 家多去關注自然光影。
為了這場演出,工作到凌晨五點,通宵未闔眼,山上山下跑了數不清的次數,身體實在是很疲倦,
看著老泉山上的燈光,他告訴夥伴:﹁做到我都看不見,就對了。﹂
﹁山上的演出接近自然,也更接近生活本質,假如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電的地方,它的自然光源會
是甚麼?我想在這個情境中創造一種回到那個環境的可能。﹂如果你因為黑暗發現光,那就對了!
20
21
培養光的敏感度
並不是只有燈光大師對光影特別有感覺,林克華認為燈光創作者跟普通人沒有甚麼不同,就是﹁做到最大的發揮而已,﹂日積月累培 養對光的敏感與敏銳度,就像優人的鼓者一樣,必須靠自己去修煉跟體會,而不只是學會技巧。
擁有一雙感光的雙眼是需要練習的,林克華建議大家可以﹁多觀察身邊的事情、培養敏感性,不要鈍化了。﹂多花一點心思、放慢腳 步去觀察、讓心靈沉靜下來,慢慢就會有感覺,有感覺才會有感動,這是一層一層的關係。
,否則就無法去做設計。 (image)
他在耶魯大學求學時教授開門見山就說:﹁不要問我甚麼是設計,我只教你怎麼判斷甚麼叫藝術,我在訓練你的眼睛有鑑賞力跟判斷
力。﹂設計者必須培養對身邊周遭事物的敏感度,還要有能力把一個四方的排練空間轉換成視覺的畫面
沒有甚麼特別,就是把別人沒有注意到的地方點出來而已。﹂林克華一派自在地說。 ﹁ Designer
借暗引路
活動結束前,劉若瑀在舞台上以暗引路,﹁人們很怕黑暗,想想看,白天跟黑夜的大地是一模一樣的,只不過天色變暗了。我們需要
黑暗才能看見內在的恐懼,當你拿掉恐懼,你會發現你還是你。下山,讓自己的心跟著自然走,不要管山路是亮或暗,安全、信任心 中有光的感覺。﹂
前言 一場山林演出,幕前幕後動員
人次,震撼人心的 150
的身心靈感動。聽,感光心語……。
鼓鑼聲與自然奇幻的光影,帶給演出者與觀賞者飽滿
感光心語
24
黃焜明 ─ 優人表演者 有 光 就 會 有 影, 可 是 現 在 的 環 境 很 難 有﹁ 完 全 的 黑 暗 ﹂, 對 優 人 來 說, 在 熟 悉 的 山 林 中, 赤 著 腳、 不 打 燈、 閉 上 眼 睛 走 路 也 不 會 跌 倒 ; 但 是, 對 觀 眾 來 說,山上的路卻是一段未知,為了降低觀眾的不安, 我 們 和 克 華 老 師 討 論、 實 驗 了 各 種 可 能 性, 加 上 燭 光、 月 光, 看 到 觀 眾 能 面 對 竹 林 小 道 的 黑 暗 恐 懼, 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啊!
我 也 喜 歡﹁ 婆 子 洗 腳 ﹂ 的 光 線 角 度, 月 光 灑 下 來 像 瀑 布 一 般, 那 一 道 射 出 的 光, 彷 彿 呼 應 了 某 種 內 在 的覺醒;而﹁竹編隧道﹂透出的光芒很科幻又很自 然,有一種和諧感。
孫怡瑾 ─ 優人表演者
這是我進優以來第一次參與的山上公演。我才知道,
我們的山,很美。要不是因為這場演出,平時的我,
都趕著上班、下班,竟都忽略了沿途的風景。夜景,
也 不 知 道 這 裡 的 星 星 有 多 亮 眼。 也 因 這 場 演 出, 才
知道在自己的山上演出是多麼具有歸屬感的一件 事。
景文高中 許睿恩 ─ 優人表演藝術班
這次連續好幾天上山幫忙,我以前都不知道山上夜
景 那 麼 的 漂 亮, 而 且 星 星 好 多, 比 山 下 多 很 多, 超
漂 亮。 我 以 前 都 認 為 表 演 就 是 要 在 舞 台 上 跳 舞, 但
我們一直在和時間及天氣賽跑,幸好到了最後一刻,
是 真 的 賣 喔! 但 他 同 時 也 在 表 演, 這 種 表 演 方 式 還
地 上 敲 著 木 魚 念 著 經, 又 邊 賣 花 生、 月 餅 跟 柚 子,
陳仕瑛 ─ 工作人員
︶ Gobo
真是第一次看到啊。這也是我第一次體驗在大自然
這 次﹁ 和 光 同 塵 ﹂ 的 演 出 讓 我 大 開 眼 界, 演 員 坐 在
相互輝映,我感到一種滿足。如同滿山搖曳的燭火,
裡的表演,是很好的經驗。
雨停了。真正的月亮與水池裡的華麗圖案︵
如此微弱,卻如此美麗
25
的 很 神 奇, 白 天 看 起 來 很 普 通 的 水 池, 經 過 調 燈,
因為一整晚都在同一個定點演出,我發現:光線真
中的樣子也讓人印象深刻。
也呈現讓人驚喜的姿態,甚至是水池裡孓孑漂浮水
穿 過 山 林 如 海 潮 般 美 妙 聲 音, 昆 蟲 蝴 蝶 小 鳥 狗 兒,
然 的 生 命 力, 不 同 時 間 不 同 季 節 不 同 的 蟲 鳴 聲, 風
在﹁空無非無﹂的站景中我體會到山上有許多大自
人 若 現 的 身 影, 這 正 是 人 文 與 自 然 結 合 的 禮 讚。 真
是﹁ 過 場 ﹂, 在 微 微 天 光 下, 不 間 斷 的 蟬 鳴 聲, 優
︻ 感 光。 優 ︼ 的 演 出 固 然 精 采, 但 我 最 喜 歡 的 其 實
麼光彩奪目、眩目迷人,但終究還是讓人覺得浮躁。
份 的 躁 動, 讓 人 感 到 不 安, 即 使 外 在 型 態 呈 現 得 多
蔣 勳 老 師 談 過 的 動, 他 說 過 的 那 種 動, 是 一 種 不 安
我聽見了﹁平靜的動﹂。我不禁想到中秋那個午後,
︻感光。優︼在一個蟬聲鳴鳴的山野竹林間展開了。
宋建樺 ─ 觀眾
這 邊 加 一 點 藍 光, 那 邊 多 一 點 黃 光, 所 呈 現 出 來 的
的感覺到光了,明明是陰天不是嗎?
張雅倫 ─ 優人表演者
微 妙 光 澤 就 很 不 同, 差 一 點 點 就 不 一 樣 了, 有 光 影 的 水 池 真 的 很 漂 亮。 有 月 亮 時, 出 現﹁ 水 中 雙 月 ﹂ 也 很 特 別, 加 上 自 然 的 風 聲、 蟲 鳴、 想 海 潮 音 的 樹 聲……這些是演出以外的,卻也是演出的一部分!
山 上 的 光 影 變 化, 竹 編 的 螢 光、 石 牛 的 紅 光, 好 像
覺 放 慢 放 輕。 在 大 自 然 劇 場 下 的 演 出, 都 變 得 更 有
月 色 光 影 中 的 老 泉 山, 很 靜, 連 呼 吸 跟 腳 步 都 不 自
工作人員 黃皓格 ─
整座山都發出奇詭的氣氛,不只是單獨去看某個角
張力,讓人又驚喜又感動!
當 我 站 在 水 池 中 演 出﹁ 空 無 非 無 ﹂, 抬 頭 可 以 看 到
落的光,而是﹁看見一座發光的山﹂!
28
敏感度,光與人、生活、自然的連結就越緊密;當我們能逆向思考光的減 法、省視生活型態,就能在科技、自然間尋找永續平衡。
從加減中找回光的美學,從不同的角度體會光的存在感與重要性; 畢竟,光,不僅是照明,更代表了一個文化的質量。
讓林懷民特別感動的是看到大家在山下整整齊齊地排隊,這已經變成我們 的文化;同樣的,當人們開始感覺到光,把對光的敏感,內化為生活的習 慣,就會變成我們對美感的一種要求,這是一條長遠的路,但持續走下去, 相信無論是打燈的人、製造燈光的人、看到燈光的人都會有所想像。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姚政仲也很感動,活動從山下一路走到山 上,在豐富的山林劇場空間中,發現光跟人跟自然可以產生這麼大的可能
位 工 作 同 仁, 無 論 是 大 師、 團 員、 志 工、 景 150
性,希望大家能帶著親近自然的心,再回到人造的環境時,能用另一種想 法去思考光。
這次演出史無前例動員了
優……大家都在發光,都是﹁光源﹂。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徐 芳筠相信:每個人都有感知光的能力,希望這場百人互動的山林劇場體驗, 可以吸引更多熱愛生活的人一起感受光、思考光、創造光,讓光不僅是照 明,也是美學生活的一部分。
29
感知美
感知光 ‧
﹁生活中需不需要這麼多的光?﹂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認為︻感光。優︼ 的演出就是一個開始,對我們的刺激是重新去思考:演出需要多少光才能 把一個東西呈現得很好?今天我們在戶外做這些事,這個經驗會變成我們
盞 燈, 這 是 正 常、 普 通 的 嗎? 多 就 是 好 嗎? 也 許 我 們 可 以 想 想 200
細胞的一份子,會從中長出一種﹁直覺﹂,附著在我們身上的,以往演出 動輒用 ﹁減法﹂這件事。
光,本就存在於日常生活與文化思維中。當對光的敏銳,內化成生活的習 慣,變成社會對秩序、美感的一種要求,最後影響到的是我們的生活。
逆向思考「光+-」
也 許, 我 們 需 要 好 好 思 考, 如 何 在 多 一 些、 少 一 些 之 間 取 捨, 理 解﹁ 少 即 是 多 ﹂、﹁ 空 亦 是 滿 ﹂ 與﹁ 光 + -﹂ 的 概 念。 當 我 們 對 光 越 來 越 有 意 識 與
感光優 秋光動鼓聲 執行團隊─財團法人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優人神鼓 攝影團隊─王竹君 王盈舜 汪德範 洪以真 後視野傳播 葉蔭龍 楊志雄
特別感謝 感光師─林克華 徐暋盛 黃誌群 劉若瑀 景優志工─王 敏 林彥瑜 陳如韻 游晴惠 廖逸欣
朱佐皓 林詮曜 陳盈如 黃仕翔 蔡富程
李泉逸 林桀名 陳昱玎 黃紀翔 劉喬琳
李承維 林彥廷 陳重佑 黃裕庭 賴言珅
吳昀叡 洪子晏 許睿恩 傅郁仁 簡洸卉
吳威呈 徐紹緯 張玟瑋 鄞子齊
周心瑀 孫崑凌 崔俊雄 路 皓
優人志工─林淑婷 周宛瑢 洪郁棻 范姜松伶 陳嘉鴻 莊小萱 曹可欣 黃尚儀 劉佳林 蕭育佳 潘恆梅 感光志工─江靜怡 宋建樺 李佳玫 何家殷 徐立亞 孫 瑋 張子謙 趙澤曄 傅安莉 楊雯婷 鄭雅文 盧瑄文 賴人豪 蘇琪雯
總 編 輯│徐芳筠 執行編輯│ 陳慧潔 文字編輯│ 蘇于修 攝 影│ 王竹君 汪德範 葉蔭龍 楊志雄 視覺設計│品墨設計 發行單位│ 財團法人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地 址│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三段 219 號 12 樓 E - m a i l │ info.art@coretronicart.org.tw 網 站│ www.coretronicart.org.tw FB‧[ 光。影。人文。生活。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