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覺旅:澄淨心靈的10大文旅路徑

Page 1


寫在出發前

循著文化的心靈指引,探訪10座廟宇及其多

元建築與藝術,順遊在地美好風景,開啟一 段段充滿能量的「心」旅程 ......

覺旅地圖 02

指引1.新北市金山|法鼓山

指引2.新北市貢寮|靈鷲山

指引3.桃園市大溪|齋明寺

指引4.新竹市北區|永修精舍

指引5.台中市大里|菩薩寺

指引6.南投縣埔里|中台禪寺

指引7.高雄市大樹|佛光山

指引8.高雄市六龜|妙崇寺

指引9.花蓮縣花蓮|慈濟靜思堂

指引10.金門縣金湖|海印寺

節慶行事曆 64

覺旅地圖

循著地圖,「覺」心去旅行。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清涼山護國妙崇寺

海印寺

永修精舍

菩薩寺

中台禪寺

花蓮慈濟靜思堂

齋明寺

法鼓山世界

佛教教育園區

靈鷲山無生道場

初心的所在

走進法鼓山建築禪美學,從看見入口處的法鼓山精 神指標「山徽石」那刻起,意味著即將遁入山林勝 境,享受心靈洗禮。

依山勢而築的建築,以低調不張揚的禪意設計,訴 說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美學,園內並設計了8條步 道,可以看山、望海、聽溪、觀風,在此慢慢走路, 也是慢慢修行,從沉澱而覺察,自得開闊。

禪美學

法鼓山歷經16年的開山建設,將恢弘、開闊、素 樸與穩實的佛教精神融入其中,依山勢而築的觀音 道場,與金山原本的環境調和,也呼應了日本學者 久松真一所提「禪美學」中的簡素、枯高、脫俗等 特質。

這座建築就像是從大地長出來的「有機體」,在青 山翠嶺、雙溪環抱間,與自然融為一體。如同大殿 正門上方懸掛的「本來面目」匾額,這4字說明了 法鼓山從建築到景觀建設從一而終的原則。

照片提供:法鼓山文教基金會

法華鐘響的祝福

法鼓山每年春、秋號召義工和民眾清洗祈願觀音殿 的水池,將石頭、池壁逐一洗刷、日曬,是別開生 面的「動中禪」;而每年除夕夜在法華鐘樓舉辦 撞鐘祈福,敲響108下鐘聲,象徵消除人類的108 種煩惱,同時法鼓山也會發表年度主題,祈願全人 類平安和諧。歲末年終之際,若有機會共赴這場別 開生面的跨年聚會,聆聽鐘聲安定身心,更是別具 意義的守歲。

海派的美學與豐味

照片提供: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磺港漁火

磺港是金山地區重要的漁港,此處保留即將失傳的 磺火捕魚傳統技法「蹦火仔」,每年5月至8月的

蹦火季,夜間海面上可見桸仔船,使用「電火石」

遇水燃燒產生火光的特性來捕魚,那製造火焰瞬間 發出的「蹦」聲響與燦爛火光,彷彿海上的煙花, 是金山才有的特殊風景。

白沙灣

沿岸漫遊至白沙灣,麟山鼻與富貴角合抱的半月形 海灣,綿延近1公里的潔白貝殼沙,襯托出海闊天 空的心境之美。

白沙灣海水浴場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大眾運輸:台北火車站「東三門」搭乘國光客運[1815A]抵達「法

鼓山站」;淡水捷運站搭乘公車[863]、基隆火車站搭乘公車[862] 於「清水站」下車後步行2公里;基隆客運[790]於「金山區公所站」 下車,轉乘國光客運[1815A]進入法鼓山。

自駕旅行:走台2線淡金公路約40公里處,即可看見法鼓山山徽標示。

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

新北市金山區三界里法鼓路555號 02-24987171

分機1350~1355(參學導覽服務)

磺港漁港

新北市金山區磺溪下游出海口 02-89526055

磺港漁港

白沙灣海水浴場

新北市石門區德茂里八甲1-2號 02-86355100

海天下的心靈道場

台灣東北角的荖蘭山上,有一處與自然相生的靈鷲 山無生道場,山海風光間矗立的天眼門建築與別具 風格的觀音像,眺覽也守護著東北角的海岸與太平 洋。

走訪森林裡的禪堂與石砌殿堂,觀音聖像、舍利塔 林和五百羅漢座落道場各處,融合了崇尚純樸、師 法自然的意念,尤其是迎風而立的多羅觀音,衣襬 線條律動感十足,彷彿也能感受到風的吹拂,吹起 了雲,也帶走了煩憂。

森林裡會禪機

來到荖蘭山,遠遠望見矗立的天眼門,象徵菩薩慈 悲雙目看護眾生,帶領來者進入智慧之門。

令人訝異的是,作為主殿之一的開山聖殿,是間以 質樸石材砌成的石屋,而大殿內特地保留一塊巨 石,使得建築彷彿活在大自然裡,無形中回應了心 道法師的常言:山上一石一木都是原住民,而人只 是在天地借住的過客。

照片提供:靈鷲山無生道場

行住坐臥皆是禪

靈鷲山強調行住坐臥都是一種禪修。源自當年開山

歷程,心道法師曾在山洞中閉關修行、斷食兩年, 透過降低欲望,重新獲得心念清明的故事,靈鷲山 以斷食禪修為想法,於夏秋兩季舉行結合淨食的初 階禪七。針對初學者,亦設計「旅行禪」活動,選 擇比較能讓人自然放鬆身心的地方,從環境帶領大 家體驗禪修。

古道與漁港間的山海祕徑

攝影:游忠霖

靈鷲山下即是全長約20公里的舊草嶺環狀自行車

道路線,迎風輕騎可繞巡北海岸瑰麗風景,如福隆 海水浴場、三貂角燈塔、四角窟觀景台等,尤其是

舊鐵道必經的草嶺隧道以及古道,更是保留山的原 始與神祕。

草嶺古道&舊草嶺環狀自行車道 澳底漁港

海岸旅行至鼻頭角和三貂角之間的澳底漁港,此地 是東北角重要的漁業樞紐,漁船往來繁忙,吸引許 多旅人前來感受漁港風情與特色美食。

大眾運輸:台鐵福隆火車站下車,步行至興隆街公車亭轉 乘靈鷲山接駁車。

自駕旅行:山線從深坑出發,走106縣道轉台2丙線,沿 台2線濱海公路前行;海線從南港出發,走台5線接國道 1號,下大華交流道後接台62線。沿台2線抵達福隆後, 經過「東北角風景區管理處」,由右邊入口上山即可抵達。

澳底漁港

草嶺古道& 舊草嶺環狀自行車道

(福隆遊客中心)

靈鷲山無生道場

新北市貢寮區香蘭街7 之1 號 02-24991100

草嶺古道&舊草嶺 環狀自行車道(福隆遊客中心)

新北市貢寮區興隆街36號 02-24991210

澳底漁港

新北市貢寮區真理里 02-24991210

靈鷲山無生道場

包容歲月的古剎

站在百年古剎,揭開大溪圖卷般的風景。回首望見 大嵙崁溪(大漢溪舊名),想像百多年前水運暢 行,貨船返抵渡口的「崁津歸帆」盛況。至臨暗時 分,萃靈塔沐浴餘暉下的斜影,更是令人流連忘返 的「靈塔斜陽」之景。

高踞河階台地的齋明寺,集古蹟、文化、藝術、宗 教之精彩,百年古剎和現代感的清水模迴廊相伴, 新型態的建築美學深植人心,一眼即是永恆。

天地間有大美

大漢溪畔,溪水晝夜奔流,一如齋明寺從清朝道光 年間創立至今,歷經百年流轉,始終獨立於世外, 維持原有的樸實風貌。三合院型態布局的寺廟,裝 飾平素,沒有一般廟宇繁華富麗之態,就像一處家 風古樸的民居,顯得格外小巧可愛。

入列三級古蹟的寺裡,保存許多值得一看的歷史文 物,如大殿供桌的「唐明皇夜遊廣寒宮」雕刻、鎮 寺之寶的宋版《磧砂藏經》是全台唯一全套影本、

國寶彩繪匠師陳玉峰的〈達摩圖〉等,使寺廟如同 一座美術館。

照片提供:法鼓山文教基金會

喜樂勞動的出坡修行

齋明寺援引唐朝的「出坡」制度,把打掃、拔草、

清洗等勞動性質活動設計為體驗,使參與者學習通 力合作,共同成就環境,得到內心的平靜與成就。

另外,亦有深受大小朋友喜愛的「禪修心樂園」, 則依禪修心法設計各式小遊戲,讓孩子從中安定心 神,像是「如如不動」,挑戰將螺帽一一疊起,過 程中體會專注與耐心。

飄揚木香的一條街

照片提供: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攝影:傅徐崇

齋明寺所在的大溪,早年以傳統木業名聞遐邇,

2015年以木藝為主題成立的生態博物館,有如百 年產業的縮影,逐步修復活化的館舍群,陸續解鎖 大溪木藝文化的精采之處。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藝師館) 大溪老茶廠

來到山間,日治時期留下的「大溪老茶廠」,獨特 的磚造混合木造建築裡,還可欣賞曾經轟隆運轉的 巨大機械,而空氣裡彷彿還飄散著茶的香韻與記 憶。預約一席「舒食」午餐,享受茶與時令作物共 譜的美味,也細細品嚐大溪的生活。

齋明寺

大眾運輸: 桃園火車站出發,搭

乘客運[5053];中壢火車站出

發,搭乘客運[5050] 於「齋明

寺站」下車,步行5~10分鐘抵 達齋明寺。

自駕旅行: 國道3號往南,下大

溪交流道;國道1號往北,於平

鎮系統轉66號快速道路往東下大

溪交流道,往大溪方向,開往員

樹林路二段,左轉齋明街即可抵 達齋明寺。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藝師館)

齋明寺

桃園市大溪區齋明街153 號 03-3801426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藝師館)

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52號 03-3888600

Facebook請搜尋: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大溪老茶廠

桃園市大溪區復興路二段732巷80號 03-3825089

大溪老茶廠

善與美的盛宴

永修精舍雖位在新竹鬧區,卻是一處離塵的清淨之

地,在住持寬謙法師的營造下,自成藝術與佛學薈 萃的教育空間,時有茶席、花宴與琴聲在此交會, 讓人自在安放身心。

幅員廣達3,000坪的院落裡,指定為市定古蹟的淨 業院靜靜佇立,台灣雕塑大師楊英風作品《月明》 放置在寺院中,點出「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的悟道巧思。

窺見新洞天

走在永修精舍,入口處可見出自楊英風之手的「善 財禮觀音」銅像,而庭院中別有洞天的小屋復刻敦 煌石窟精華壁畫。興建於1902年的淨業院,爲經 典的傳統閩式四合院,從建築形制到剪黏、泥塑 等裝飾都深具藝術價值,尤其是歇山式屋頂下的大 殿,樑架、牆面等處,多用山水、人物故事、花鳥 等主題彩繪,彰顯過去竹塹地區的文風鼎盛,為寺 廟增添不少風雅氣息。

修一門佛藝課

自2007年起,永修精舍每年舉辦「亞洲佛教藝術 研習營」,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演講,帶領與會者 逐步認識古今中外的宗教藝術表現手法,用美的角 度啟蒙引領大眾親近佛教文化。

然而,永修精舍不只是讀萬卷書,更帶著學生行萬 里路。比方説,課堂上介紹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就 「開團」實地走一趟朝聖之路,更是可遇不可求的 限席活動。

聚落文化與海濱生態探索

攝影:黃基峰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林姓饒平客家聚落的「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是台灣第一個客家文化保存區,建築涵蓋紅磚屋、

木構、玻璃帷幕等,呈現聚落250年來新舊融合 的演進歷程。

新竹漁港

沿頭前溪行至「新竹漁港」,潮間帶生態豐富的香 山濕地,是環境教育的戶外教室。

大眾運輸: 新竹火車站前搭乘

市區公車[藍15]往南寮方向,

於「郵局站」下車,即可抵達。

自駕旅行: 國道1號下新竹交

流道,沿光復路往市區方向前

行,經東大路接鐵道路;台68

線快速道路,下武陵路交流道,

沿武陵路直走,右轉東大路,

左轉鐵道路,即可抵達境福街

上永修精舍。

新竹漁港

(新竹漁港漁產直銷中心) 永修精舍

永修精舍&淨業院

新竹市境福街141巷10號 03-5323132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新竹縣竹北市文興路一段123號 03-6580651

新竹漁港(新竹漁港漁產直銷中心)

新竹市北區新港三路1之9號 03-5366210

新瓦屋

客家文化保存區

小扇門裡的大世界

不像一般佛寺敞開大門,菩薩寺的門半掩著,目的 是讓來者可以自己抉擇,是否願意推開這扇代表勇 氣的門,探索生命更深之處。

菩薩寺利用環境說法,貫徹「佛教即生活」理念, 打造一個友善環境、擦亮人心的空間。這裡占地不 大,卻擁有悠遠而堅定的精神。

如果生命是一座山,那麼菩薩寺便是陪伴人們通往 山裡的那股覺醒力量。寺院裡是善與美的盛宴,寺 院外是科技文化與藝術交融的城市空間,行步裡有 藝術家天馬行空的創作相伴,提醒打破自我設限的 框架。

空間藏著人生奧義

菩薩寺的建築空間很難以傳統的殿堂布局切割,建 築是有機的,空間是靈活的。在這裡看不到雕梁畫 棟、金碧輝煌,而是一幢沒有過多裝飾,甚至保有 瑕疵的建築。然而,簡單、質樸反倒如實照映出生 命的本質。

建築與植物緊密相偎,春夏秋冬造就了不同的建築 表情,也隱喻了人生若能打開心胸、包容接納,便 能找到更豐富的自己。

體會空間中的細語呢喃,人人都在往覺醒的路上。

寫字而已 卻很療癒

拾級而上3樓的抄經空間,拿張白紙,靜坐歇心、

調勻呼吸,提筆抄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透過 260個字的時間,讓早已習慣敲打電腦鍵盤的手,

隨著一筆一劃而柔軟了下來,心也漸漸找到了一點 定錨的力量。

步出寺院,到隔壁的選品空間「維摩舍」,有更多 生活藝術的體驗。茶事、食事、香事、書事、衣事 及藝事,都承載了散落於世間的美好。

台中新舊建築 滋養藝文生活

攝影:長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照片提供:國家漫畫博物館

臺中國家歌劇院

由建築師伊東豊雄設計的臺中國家歌劇院,「美聲 涵洞」造型前衛,成為表演藝術的搖籃,營造一處 傾聽故事、享受律動的生活氛圍。

國家漫畫博物館

由歷史建築活化再利用的博物館,前身是台中刑務 所官舍群,呼應漫畫經由想像而生,展現蓬勃的生 命。另外,鄰近的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亦是創意激 發火花的舞台,由台中酒廠蛻變為文創產業基地, 同樣值得一探。

大眾運輸: 高鐵台中站轉乘公車

[158],至「大里仁愛醫院(東

榮路)站」下車,沿東榮路轉永隆

路步行約10分鐘即可抵達。

自駕旅行: 高鐵台中站租車,往建

國北路一段方向,接市11鄉道,

走文心南路前往永隆路,車程約20

分鐘即可抵達。

菩薩寺

台中市大里區永隆路147號 04-24079920

維摩舍

台中市大里區永隆路153號 04-24079960

臺中國家歌劇院

台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 04-22511777

國家漫畫博物館

台中市西區林森路33號 04-23710360

耀眼背後的定心力量

行經埔里,很難忽略中台禪寺的宏偉身影,遠遠望 去,側面恰似一位修行之人,澄心靜坐於群山之

中,散發包容大千的胸懷。

園區一磚一瓦都有道理,不妨從建築的相貌、環境 來體會佛法的意涵。像是建築上方的金頂,看似金 碧輝煌,其實背後象徵智慧福德的圓滿。

中台禪寺的定位為現代的菩薩叢林道場,針對個人 內在學習靜心、安定,同時對外創辦學校、開設課 程,都是實踐生活即修行的理念。

建築氣度使人謙卑

一般寺院通常只有1座大殿,但中台禪寺在同一垂 直空間,於不同樓層共設置了3座大殿。在佛教理 論中,佛有三身,中台禪寺將其化為大雄寶殿、大

莊嚴殿、大光明殿,分別象徵佛的化身、報身以及 法身。

走進殿堂內部,乍看很震撼,挑高尺度讓人心生謙 卑,細看有意思,佛法和道理都藏在棟梁之間。若 想為建築外觀留下莊嚴美好的身影,建議早晨7、 8點的光線最為柔和美好。

博而精深的館藏

來到中台禪寺,不能錯過的就是中台世界博物館 的豐富典藏。本館外觀以唐代長安古城為藍圖, 被視為保護佛教文物的城邑,精選文字碑拓、佛 教造像及歷代文物等,呈現出文字、圖像、經典 等三大類別。

木雕分館也很精采,清一色的木雕佛像一路從唐 宋、遼金、元代至明清,透過其面容形象、身長比 例、服飾特色等,反映當時的工藝、生活及對美的 看法,也透露了那個年代的人心之所向。

環日月潭 單車追風

攝影:吳永惠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無論風和日麗或是煙雨朦朧,春夏秋冬、日出黃 昏,這裡的山光水色總是不會讓人失望。

除了散步、健行,這裡坐擁全球十大最美自行車

道,從向山行政暨遊客中心出發,迎著微風、騎著 單車,沿途行經龍鳳宮、文武廟、大竹湖、水蛙頭、

土亭仔、玄奘寺、玄光寺、青龍山等景點,環潭一 圈30公里,頗有水上行舟之感。

大眾運輸: 台中火車站或高

鐵台中站,搭乘「台灣好行

日月潭C線」即可抵達。

自駕旅行: 國道3號於霧峰

系統交流道接國道6號,往

霧社方向前行,下埔里交流

道後,往國姓方向沿「中台 禪寺」指標即可抵達。

中台世界博物館木雕分館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中台禪寺

南投縣埔里鎮中台路2號 049-2930215

中台世界博物館

南投縣埔里鎮中台路8號 049-2932999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

致未來的人間博物館

氣勢恢弘,是進入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第一印象。

館內展覽貫徹以人為本的信念,陪伴生命每個階段。

有專為孩子設計互動遊戲的兒童館,也有可舉辦婚 禮、彌月、壽誕,度過溫馨時光的五和塔;若心中

有疑難事,還可在金佛殿抽張法語,解惑心的方向。

另外,還展開了4,800年的時空膠囊大計。本館下 方有48座地宮,收藏各時代文物,每百年開啟1 座,讓後世都能目睹上世紀的文物,是一座送給未 來的人間博物館。

佛館的數字祕密

佛館空間左右對稱、南北平衡,融入園林設計,可 遊、可坐、可居。仔細看,會發現屋頂瓦當的圖樣, 都是代表清淨的蓮花。

佛陀紀念館中軸線最高處有尊巍峨的佛光大佛,地 基加佛身共有108公尺,為世界最高的銅鑄坐佛。

四周各有1座印度式佛塔,象徵苦、集、滅、道 4種解苦方法,滅苦必須找到幸福,成佛大道兩旁 的8座樓閣式佛塔,即為引領人們尋求幸福的八 正道。

品茗悟禪機

佛館的「茶禪一味」體驗行之有年,隨著法師指導, 數息坐禪、品茗舒心,不時以佛門小典故點出生活 中無不蘊藏禪機,在泡茶、奉茶、品茶等小事之間, 也能悟出大道理。

館方還針對忙碌、疲憊的現代人們,設計為期兩天 一夜的「心的旅程」,藉由坐禪、茶席、抄經、行 儀及佛教藝術賞析等活動,沉澱思緒,安頓自我, 學習與心的對話。

高雄散策 藝遊大港橋、衛武營

攝影:張界璁

高雄港大港橋

全台首座水平旋轉的景觀橋梁,設計融入貝殼與海 豚的意象,平時方便行人漫步與單車牽行,串聯水 路兩岸的駁二藝術特區與高雄港棧貳庫,每日下午 3點,便會進行開啟、閉合,搭配聲光效果,吸引 民眾駐足欣賞。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是全球最大單一屋頂劇 院,展演豐富的藝文表演外,也是散步的好所在。

建築與周遭的公園綠意融為一體,展現劇場與生活 沒有距離。

大眾運輸:高鐵左營站轉乘高雄客

運[ E02哈佛快線 ],即可抵達。

自駕旅行:國道10號往旗山方向,

在大樹交流道下高速公路,右轉台 29線直走,即可抵達。

衛武營 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大港橋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高雄市大樹區統嶺里統嶺路1號 07-6563033

高雄港大港橋

高雄輕軌「駁二大義」站旁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高雄市鳳山區三多一路1號 07-2626666

山中清涼地

妙崇寺所在的六龜山區,與層巒疊翠為鄰,與蟲鳴 鳥叫共生,造訪時除了懷抱虔敬的參佛之心,還增

添幾分到郊山一覽的自在悠閒。

走進殿堂,才發現佛寺建築下了不少功夫。架構 上,以中式宮殿建築為藍圖,外有金剛護牆,內有 殿堂樓閣,將傳統工藝、美學藝術、顯密佛法集於 一身。

這些美麗的背後仰賴一群不計回報的義工,磨整建 材、安貼金箔、執筆彩繪,全都出自他們的奉獻。

景泰藍美術館

全寺中心的大雄寶殿,外觀色彩繽紛飽和,入內更

是被絢麗熠然所震懾,一尊耀眼的毘廬遮那佛,坐

於千葉寶蓮台上,蓮台每一瓣花皆有一尊小佛,表 達一葉一如來之意。

更難得的,是殿堂四周以景泰藍燒製而成的牆面。

牆上的佛教故事圖案皆以銅絲勾勒,經過1,200℃

的高溫燒製,需要十多道的工序,才能完成一片, 千百年不褪色,流傳永世,華麗卻不落俗套。

朝山 繞塔 親近佛陀

「朝山」是佛教中,至各大名山古剎拜訪時的一種 朝禮方式,妙崇寺循山勢而建,沿著山坡漫步其 中、造訪各殿,就頗有朝山的氛圍。寺院最高處是 一座佛塔,看著塔剎直入雲霄,與南台灣常年的藍 色天際照映出一幅畫來,是最好的祝福。

在佛教中,佛塔就是佛的法身,透過靜心繞塔,可 以向外施展祝福、向內淨化心靈。放緩腳步、低頭 視地,沿順時針方向慢慢繞行,直至心靈澄靜。

旗山、美濃 走進老時光

照片提供:美濃客家文物館粉絲專頁

旗山老街

巴洛克式立面紅磚建築與砂岩堆砌的石拱圈亭仔 腳,總是勾人掉進時光隧道。這裡曾是香蕉和蔗糖

的集散產地,老街各種富有特色的香蕉點心及傳統 小吃,都讓遊客回味無窮。

美濃客家文物館

與旗山相鄰的美濃,則是傳統的客庄。走一趟美濃 客家文物館,透過深入淺出的呈現,認識在地風貌 與客家文化的智慧。

大眾運輸:高雄火車站或高鐵左營站,搭乘[ E25

高旗六龜快線 ] 至「六龜新站」,轉乘往寶來方 向的公車,於「舊潭站」下車。

自駕旅行:國道1號鼎金系統接國道10號,下旗 山交流道接台27線後抵達妙崇寺。

美濃客家文物館

清涼山護國妙崇寺

清涼山護國妙崇寺

高雄市六龜區興龍里舊潭3-3號 07-6892259

旗山老街

高雄市旗山區中山路 07-6616100

美濃客家文物館

高雄市美濃區民族路49-3號 07-6818338

走一條人間佛教之路

漫步在「後山」花蓮,慈濟靜思堂不同於傳統廟宇, 融匯既現代又古老的眾多特質,有如海納百川,匯 成了一條跨越傳統、更顯開闊的「人間佛教」之路。

在小溪、湧泉相伴下,慢走細品精舍園區與建築, 有別刻板的金頂紅柱寺廟形象,改採接近出家師 父僧袍的灰色建築裡,融合「飛天工匠」中國雕 塑家杜永衛之作,在飛天浮雕裡展現世界地球村 的意念。

連結現代僧人形象

秉持「為佛教,為眾生」6字師訓,靜思堂結合現 代的佛教藝術,讓所有善意能夠集結在此,如同為 人們打造的精神堡壘。

莊嚴建築下,有雕塑家杜永衛動員超過500名藝術 家和技術人員共同製作,連接起來總長度約1,360 公尺的立體飛天浮雕,烘托建築渾厚的氣勢。走入 建築內部,挑高36公尺的講經堂重現當年佛陀眼 觀宇宙星空、講經說法的場景;而院裡則有志工們 眾志成城,使用8萬公斤竹材以古法搭建的靜思竹 軒,整潔而不繁複,充分展現出素雅質樸的力量。

明白人與自然的關係

靜思堂以宗教博物館角色走入群眾,投入地方藝文 活動事物,使地方親子共學教育可以更加深化。

此外,靜思堂也以獨特的「靜思花道」,闡述佛家 精神。靜思花道有別於坊間花道課程,並非只在訴 求花材、花藝的表現,而是將花藝和生活融合的道 理,賦予傳統花道新的生命。透過仔細觀察花木的 特質,就像是在人群中縮小自己,懂得欣賞他人的 優點,人與人之間的溝通相處,便能更融洽和睦, 了悟「順應自然,以和為貴」的精神。

舊宿舍裡新風景

吉安慶修院

是台灣保存最完整的日式寺院,日式傳統建築工法 「寶形造」與請自日本四國的88尊石佛,都值得 細細探訪。

將軍府1936

前身為日治時代軍事宿舍,保留了7座歷史建築, 以及消防沙池、防空洞等設計,如今轉型成為花 蓮最具活力的文創園區,是旅人初來乍到的交誼 客廳。

七星潭風景區 攝影:陳逸宏

來至北郊,海闊天空的七星潭風景區,更是散步放 空的好所在。

大眾運輸:台鐵花蓮站下車,沿後火車站「慈濟園區」方向步行,約 15分鐘即可抵達。

自駕旅行:國道5號經過雪山隧道,下蘇澳交流道往台9線方向前進, 到花蓮市區後,轉中央路即可抵達。

花蓮慈濟靜思堂

花蓮縣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3號 03-8560260

吉安慶修院

花蓮縣吉安鄉中興路345-1號 03-8535479

吉安慶修院

將軍府1936

將軍府1936

花蓮縣花蓮市中正路622巷6號 03-8316272

登寺盡看浯島更迭 登海印寺,可不簡單。

寺院所在的太武山,海拔253公尺,為金門縣最 高峰。雖然高度不甚幽遠,但石壁陡峭,由古至今 都是健行的好去處。登高視野極佳,也因為如此被 劃為軍事要地,常民無法駕車入山。因此,多數時 候只能靠著雙腳步行而至。

海印寺從南宋時期的篳路藍縷,走過元、明、清 各代,經過多次修葺與擴建,建築外貌與周邊環 境一再更迭,不變的是它在金門人心中不可取代 的地位。

儒雅邊陲風

相較其他古剎,海印寺建築談不上宏偉,也沒有傳 統佛寺的布局,卻呈現出邊陲島嶼融入在地信仰的 特質。

細看建築,並非百分百的佛寺,保有早年道觀的影 子,民間信仰和儒家思想元素融合其中。建築依地 勢而建,大雄寶殿參考中國山西五台山的金閣寺所 起,全為木造結構,與前方的觀音殿相襯,正好對 照中式北方與南方的建築風格,別有逸趣。

如大石般靜定

大雄寶殿前庭下方,有一顆形似心臟的「安心石」, 是海印寺的鎮寺寶石,幾乎每位到訪的香客都會觸 摸祈福。左手摸心,右手摸石,默唸3次「南無觀 世音菩薩」,可讓躁動的心得到平靜。

安心石後方還有一間收藏佛教文物、書畫作品、菩 薩塑像等的文史陳列空間「安心石室」,是更進一 步認識海印寺的所在。

探索金門今昔

照片提供:Shutterstock

太武山

太武山周圍有4條步道可供遊客健行:玉章路、屏

東段、斗門登山古道及蔡厝登山古道。絕佳視野是 登高的優勢,若逢高粱小麥熟成,還能看到麥浪。

金門酒廠

在金門酒廠,可探索高粱酒香、醇、甘、冽的背後 祕密。

山后民俗文化村

擁有金門最完整的古厝聚落,精緻的建築無論何種 角度,拍起照來都很有氣氛。

大眾運輸:搭乘金門[ 藍1 ]公車,於「太武公園站」下車,沿玉章

路牌樓進入登山步道,步行至海印寺。

自駕旅行:金門機場租車,沿環島南路三段、伯玉路五段前往玉章路, 從玉章路牌樓進入登山步道,步行至海印寺。

海印寺

金門縣金湖鎮海印寺1號 082-334703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金門縣金寧鄉伯玉路二段460號 082-313100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金門酒廠實業 股份有限公司

山后民俗文化村

海印寺

金門酒廠

金門縣金寧鄉桃園路1號 082-325628

山后民俗文化村

金門縣金沙鎮山后村 082-354441

節慶行事曆

澄淨心靈的文化體驗之約

(時間以「農曆」為主,詳細活動時間以各佛寺公告為主)

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會

齋明寺|傳燈法會

永修精舍|國曆每週三舉行慈心禪共修 一月 五月(國曆)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一月(國曆) 十二月

慈濟靜思堂|浴佛大典

靈鷲山|水陸法會

中台禪寺|盂蘭盆供佛齋僧法會

佛光山|中秋朝山

妙崇寺|藥師文化節

佛光山|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

菩薩寺|平安臘八粥供養會 法鼓山|除夕撞鐘

海印寺|農曆每月17日舉行禮佛誦經祈福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