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產官學,
共創台灣企業永續新時代
近
年來,已開發國家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深受 熱浪、洪水、乾旱與風暴之苦,歐美等國企業積
極投入環境( Environmental )、社會( Social ) 和公司治理 ( Governance )作為中,相對於此, 台灣因欠缺臨場急迫感,許多企業仍將 ESG 視 為未來的議題,而非當下的挑戰。
有鑑於此,中租控股除了自身投入 ESG 實踐行 列之中,因專注服務中小微企業客戶,且長年投 入回饋社會,自 2023 年起,與《天下雜誌》展 開為期 3 年中小微企業質化調查研究,期待引發 更多回響和共鳴,並與所有台灣企業共勉,一同 迎接永續發展的挑戰與機會。
CHAILEASE PRACTICES ESG, STARTING FROM WITHIN
中租實踐 ESG ,從自身做 起
2004 年,聯合國發布《在乎者最終成贏家(Who Cares Wins)》報告,鼓勵企業將 ESG 納入投
資決策;2015 年聯合國通過 17 項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引導 2030 年前的努力方向,進一步推動 ESG 成為顯學。
中租控股自 1977 年成立以來,即重視「取之於社會、 用之於社會」,履行企業社會責任,2013 年完成首 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2016 年於董事會設置功能 性委員會,現為「公司治理暨永續經營委員會」,下 設有「公司治理小組」與「ESG 執行委員會」,從
上而下推動、落實企業永續。
中租控股策略長廖英智表示,推動 ESG 是理念、 目標,不僅限於對外展現價值、誠信經營,還應對 內部產生效益,成為企業文化。落實到每個部門每
一天的工作中,例如,通過公司治理強化組織效率, 提升業務標準和資訊透明度;採用實質激勵機制,
在主管年度考核中納入相關指標,針對成效顯著部 門給予獎勵,從而提升整體參與度和積極性。
此外,中租也在自身營運模式中,推動低碳能源轉
型、供應鏈管理,與結合社會責任項目。經由成立 中租能源,提供專業的節能、儲能、創能等服務。
截至 2024 年底,中租擁有 4,157 座太陽能電廠,
發電總容量超過 1.5GW,對外,依據企業客戶用電
需求,提供多元綠電採購方案,攜手達成淨零排放 目標。同時,發揮金融影響力,制定「永續金融政 策」,控管高碳排行業(水泥、鋼鐵與化石燃料)
的申請額度,將永續發展融入企業核心。
雖然 ESG 的概念不斷更新、各種國際指標的標準 不停改變,一路走來,中租控股的努力深受到國 內外肯定,包括, 5 度入選道瓊永續( DJSI)世 界指數與道瓊永續新興市場指數成份股,入選明晟 ( MSCI )全球永續指數 ESG 評級 AA 級等。這些 成就為中租帶來更多信心和責任,透過國際標準審 視自身,努力實現全球與在地需求的平衡。
SUPPORTING MSMES IN TRANSITIONING TO ESG FOR SUSTAINABILITY AND GROWTH
協助中小微企業,邁向 ESG 之路
基於「客戶成功的夥伴、經濟發展的推手」的使命,中租控股致力於協助中小微企業減少 ESG 轉型過程的挑戰, 針對中小微企業在推動 ESG 時的三大痛點,人力不足、成本壓力和專業知識的匱乏,提供多元化支援方案:
1.
碳盤查與融資支持:響應政府推動以大帶小政策,與台灣經濟研究院合作,提供中小企業運用 ESG 自評工具、 線上輔導與實體面對面教學等資源,系統化協助改善 ESG 各項指標,視其需求,給予融資額度支持。
2.
節費共享模式:提供中小企業節能融資計畫,支持其升級設備,推動節能減碳;導入創新性的節費共享模式, 企業只需承擔部分設備成本,其餘節省的成本與設備供應商共享,減輕中小企業的初期投入壓力。
3. 論壇與知識分享:建立 ESG 共學圈,線上學習;舉辦中租中微小企業 ESG 論壇,邀請專家和業界領袖分享實踐 經驗,幫助企業從理念到行動完成轉型。
通過這些實際行動,讓中租得以一步步幫助企業降低 ESG 推動的困難,提升更多中小微企業對永續經營 的重視。
EXPAND IMPACT, FOSTER SOCIAL GOOD
擴大影響,為社會創造共好
廖英智指出,推行 ESG 的過程,就像學習一門全新的知識。這不像考試寫 出答案那麼簡單,需要深度研究,並且付諸實踐。這是持續精進的歷程,因 為每一年都會有新的進展與要求,需要重新學習與實踐。
中租相信,擴大 ESG 的影響力,是企業為社會創造共好的最佳方式。除 企業自身的努力、與供應鏈合作推動永續發展,還需要結合產官 學各界的力量,形成完整的永續支持體系,讓台灣企業能
夠全面邁向 ESG 目標。
文/翁舒玫 攝影/汪忠信
• 中租控股策略長廖英智認為,企業齊心擴大 ESG 的影響力, 為社會創造共好的最佳方式。
聚焦產官學趨勢,解析轉型策略
螺絲王國轉型挑戰, ESG × 智慧製造
灣螺絲扣件產業,歷經數十年淬鍊,從高雄岡山起家、茁壯為全球第三大扣件出口國。然而, 當全球「淨零排放」目標成為不可逆的趨勢,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 CBAM )」於 2027 正式上路, 首當其衝的,正是台灣以出口為導向的金屬扣件產業。台灣螺絲產業年產值逾 1600 億元, 93% 產 品外銷全球,其中歐盟市場佔有關鍵比重,若無法提供完整碳盤查與低碳製程的證明,極可能面臨 訂單流失與競爭力喪失的危機。台灣螺絲產業,已無可避免地站上「淨零海嘯」的第一排。
CHALLENGES AND CRISES : INDUSTRIAL DILEMMAS IN THE WAKE OF THE NET-ZERO TSUNAMI
挑戰與危機:淨零海嘯下的產業困境
當過去長期所仰賴「高品質、低成本」的競爭優勢,伴隨全球供應鏈劇烈變動與國際環保標準快速提升而難以為繼 之際,針對「螺絲王國」光環逐漸褪色,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MIRDC)指出台灣螺絲產業正面臨以下五大挑戰:
1. 環保法規與廢水處理挑戰:2014 年曾因高雄市環保單位 針對廢水排放進行嚴格查察,導致多家工廠停工,重創螺 絲供應鏈。螺絲螺帽產業的電鍍製程,產生大量廢水,遠 超出現有廢水處理系統負荷,增加非法排放風險。
2. 國際競爭與產品升級壓力:台灣螺絲產業雖以外銷為主, 但來自中國大陸、韓國與東協國家的競爭日益激烈,未 來如何透過產品區隔、價值升級,將是產業能否持續競 爭的關鍵。
3. 訂單波動與地緣政治風險:2022 年底以來,歐美市場因 通膨影響工業需求下降,加上地緣政治風險,歐美對供 應鏈減碳要求,均成為螺絲業者轉型壓力。
4. 人才缺乏與技術傳承困難:螺絲產業長期面臨缺工、缺乏 年輕技術人才的挑戰,技術過度依賴資深師傅,導致生產 效率及品質提升受到限制。
5. 數位轉型與智慧製造需求:產業資訊化、智慧化基礎薄弱, 迫切需要資通訊、智慧製造導入,從而提升生產透明度、 管理效能與市場彈性。
因此,台灣螺絲產業正處於轉型關鍵期,如何同步推進 智慧製造與 ESG 低碳發展,是維持競爭力的關鍵。
TRANSFORMATION AND OPPORTUNITIES : THE DUAL-AXIS STRATEGY OF SMART MANUFACTURING AND ESG
轉型與契機:智慧製造與 ESG 的雙軸戰略
因應這波變革,台灣螺絲產業必須積極啟動數位與 ESG
雙軸轉型,並善用政府及學術界所提供的資源。政 府方面,經濟部已推出「中小企業數位共好計畫」、「中小型製造業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補助計畫」等補 助方案,協助企業導入智慧製造、自動化、低碳製程。此外,金屬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等法人機構已設立 智慧製造示範場域與產業雲平台,協助螺絲業者進行智慧工廠升級,並提供客製化技術服務。學術界如成功 大學、高雄科技大學、台灣科技大學等也能提供智慧製造、 AI、 ESG 轉型等人才培育資源,成為產業升級 的重要推手。
值得注意的是,數位轉型並非僅止於設備升級,更重要的是營運邏輯與韌性思維的重塑。螺絲業者長年習 慣於傳統製造流程,雖已有少部分企業導入模具改善或成品檢測自動化,整體產業的數位基礎仍相對薄弱。
除了「生產製程」單點數位化,還需要包括「智慧報價」、「產銷資訊透明」、「製程資料自動擷取」等系統, 才能真正翻轉營運效率,強化國際客戶的信任感與長期合作基礎。
展望與未來:打造新世代的智慧螺絲王國 OUTLOOK AND FUTURE: BUILDING A NEW GENERATION OF THE SMART SCREW KINGDOM
正因台灣幅員狹小、原物料缺乏,產業應避免「三拼」(拼 規模、拼速度、拼價格);而應朝向製造 MIT「台灣精品」 的「三高」(高品質、高附加價值、高技術障礙)邁進, 並學習如何創品牌、打通路、暢行銷。
展望未來,螺絲扣件產業唯有結合智慧製造與 ESG 雙軸升級,才能突破困境,重返國際市場。台灣螺 絲產業應以高值化產品為目標,進軍車用、航太、 醫療等高階市場,擺脫低價競爭,同時以永續製程、
碳足跡透明符合國際標準,站穩全球供應鏈核心。
透過產業、政府、學界三方合作,台灣螺絲產業必 能從「淨零海嘯」中突圍,打造新世代的「智慧螺 絲王國」。 文/翁舒玫
參考資料:
1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官網 (2023),智造助功,臺灣製造業開創新局
2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 官網 (2023),金屬中心驅動扣件螺絲產業, 邁向智慧化發展與綠色製程
• 林崇田 (2024),扣件產業如何數位轉型
• 薛乃綺 (2025),金屬製品產業智造新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 紀翔瀛 (2025),扣件產業數位營運與韌性思維的探索
專訪中正大學教授曾光華
實踐 ESG ,
用對的方法悲天憫人
,是一件無可迴避的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曾光華直言,不只大企業 需要做,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任何產業,只要想鞏固市場地位、預防經營危機、或提升產業地位者, 都必須跟上這股世界潮流。
EMBRACING CHANGE BY STARTING WITH SMALL ACTIONS AND INTERNALIZING THE RIGHT MINDSET
從小事做起,觀念內化
「ESG 是什麼?在我看來,Environmental 是悲天,Social 是憫人,Governance 就是用對的方法做事。」
曾光華身為經營管理學、行銷專家,以一句話畫龍點睛,精彩詮釋 ESG 的心法。
IS ESG TOO EXPENSIVE?
CONSIDER IT AS AN INVESTMENT
做 ESG 太花錢?不妨當成投資
既然 ESG 這麼重要,為什麼有些企業還沒跟進?曾光華指出,台灣許多老一代的中小企業主會抗拒 ESG, 原因是在心態,認為做 ESG 太花錢,事實上,成本與投資僅一線之隔。此外,台灣的中小企業占全體企業 的 98.88% ,且多為家族企業或老師傅帶徒弟,接收新知的機會較少、較零碎,對 ESG 缺乏全面瞭解,只看 到 E ,沒想到 S 和 G ,很容易卻步。
「企業要做 ESG
文/夏凡玉 攝影/方智達 「傳 產做 ESG
,關鍵就在領導者。」曾光華提醒,上面的人無心,下面的人就會打混,或者說上面沒有 熱情,下面就會矯情。直白的說法,無非是希望領導者表現決心、開啟動能。在作法上,他建議公司組織 一個 ESG 團隊,進行盤查,確認公司有哪些業務運作可與 ESG 結合,以及是否有外部合作機會,例如政 府、大學等產官學資源,「努力讓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接下來,就是設立標準。曾光華提醒,一開始不需要太高標,可由自身部門相關項目先做起,讓大家實 際感受到改變的好處,一旦有成果,就提供獎勵或獎金,畢竟,「一個人走比較快,一群人走比較遠。」
講到 ESG,很多人都只先想到 E 的環境保護,就是花大錢換節能設備,但是,他指出,環保作為可以由小至大, 由簡入繁,像是紙張可雙面使用、減少一次性餐具等,一步步做到「悲天」。
S ,則是重中之重。不只是薪資報酬,還要提供福利,尤其針對女性、中老年、外籍等員工,應該理解其需求, 例如提供女性員工生理假、孕產假,以及彈性處理生活的餘裕;協助中高齡員工的身心健康;幫助移工解決 生活問題等,做到「憫人」。
在 G 的公司治理上,董事會或經營團隊應廣納多元觀點,結合公司的策略與方向,補充不足之處。「例 如,董事會上提出 5 項建議,或許無法全做到,但可擇項優先,這不是 1 或 0 ,而是百分比的觀念。」
因為,G 就是逐步「用對的方法做事」。
WHEN THE BIG WAVE HITS,SEIZE MOMENTUM TO RISE
大浪來襲,藉機乘勢而起
「企業家必須把 ESG 放在腦袋裡去想、去做。」曾光華說,「想像大、小企業身處大海,當一陣大浪襲來, 對大船、小艇絕對是無差別衝擊,既然在海上航行,就要想辦法乘勢而起、破浪前行。」隨著世界各大品牌走 向 ESG,市場的要求將會越來越嚴格,反觀台灣傳產都是國際品牌的支鏈,更應該把握機會。
「即使不是大品牌的供應鏈,也要做 ESG。」曾光華強調,ESG 已是民眾生活的一部分,像是使用環保杯, 就是 E 的永續思維實踐;年輕人求職選公司,除了看薪水、福利,還會看企業的管理與文化,這就關乎 S 的 社會責任與 G 的公司治理。因此,企業主更該加快腳步,成為邁向永續發展的領航者。
面對未來, ESG 就是一段共好的過程,企業主的戰略思維為始,以員工的實踐 執行為圓心,拓展到第二圈的供應商協同合作,再延伸到第三圈的社區共同 參與,唯有攜手共進,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和諧共生,成為這 個同心圓的受惠者。
• 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曾光華教授表示,企業啟動 ESG 作為之際, 可善用外部資源,讓自己站在巨人肩膀上。
專訪成功大學教授呂執中
台灣扣件產業, 直面迎戰 ESG 大策略
歐 盟將於 2027 年開徵 CABM,ESG 已成為全球趨勢,面對這股浪潮,台灣準備好了嗎?台灣螺絲扣件產業 品質佳,交期迅速,在全球螺絲螺帽供應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長年享有「螺絲王國」之美名。當前,企業實踐 ESG 已是不可逆的工程,台灣螺絲產業面臨的主客觀條件更為嚴峻,這個大哉問,將是台灣上千家螺絲業者 必須直面迎戰的課題。
CARBON TAX TO BE IMPOSED IN 2027, IRREVERSIBLE COMPLIANCE WITH CBAM REGULATIONS
2027 碳稅開徵,符合 CBAM 規範不可逆
台灣外銷螺絲曾在 2022 年大放異彩,全年外銷量
166.53 萬公噸、外銷金額首度達到 63.55 億美元、
折合新台幣近 2,000 億元大關,創下歷史新高。然
而,近 2、3 年來,在土耳其、中國大陸同業的追趕
夾擊下,爆出產業規模縮小的危機。
依據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 2024 年報告指出,全台 螺絲、螺帽及鉚釘製造業工廠約有 1,600 家,5 成 位於南台灣,最大產業聚落為高雄市,聚集約 700 家業者。全台從業員工人數達 4 萬人,總產值約 1,500-1,600 億元。
根據經濟部國貿署綠色貿易網的資料顯示,台灣扣 件產業,外銷比例超過 90%,是全球第三大扣件出 口國。2023 年 10 月 1 日起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 (CBAM)正式生效,過渡期僅要求進口商提交碳 排放相關數據,預計於 2027 年正式開徵 CBAM 憑 證費用,首當其衝的就是扣件業。
曾協助逾 30 家螺絲業者進行碳盤查、 2 家業者完成 碳足跡報告,成功大學品質與創新研究中心產學研 究教授呂執中坦言:「當碳價突破每公噸 100 歐元,
淨零碳排也將從軟性需求變成剛性需求。2025 年全 台可能會有許多螺絲業者結束營業。」
THE GOVERNMENT TAKES THE LEAD, GUIDING BUSINESSES IN THEIR TRANSFORMATION
政府當火車頭,帶領業者轉型
為了幫助螺絲扣件等台灣業者接軌,政府提出「臺灣 2050 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及「 12 項關鍵戰 略行動計畫」,具體施行細則包含發展綠色金融、鼓勵上市上櫃公司當表率推動 ESG ,啟動全國性的 ISO 14064-1 溫室氣體盤查,透過「 16+4 政府碳盤查輔導補助」,由政府出新台幣 16 萬元,業者負擔 4 萬元, 並邀請專家協助智慧化診斷輔導,加速業者進行碳盤查;經濟部「中小型製造業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補助 計畫」則補助業者最高 500 萬元獎勵節能減碳;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也擴大輔導業者,提供 CBAM 申報 3 階 段一條龍服務,以期順利接軌歐盟法規。
種種作為,都是希望業者能順利轉型。然而,啟動脫碳工程非一蹴可幾,如果企業無法提供準確的碳排數 據,將面臨高昂碳稅和潛在的貿易限制,加上中美貿易戰的衝擊,美國要求業者除了在本國生產外,還需 台灣加 1 ,也就是在其他國家設廠生產,這讓台灣螺絲產業苦不堪言。
呂執中分析目前台灣有兩大應變類型:一類是評估過相關成本與效益、無國外設廠計畫、無接班人, 可能會選擇良性關門;另一類則是積極啟動轉型計畫,思考如何符合國際規範,此次接受《天下》與 中租控股合作案採訪的 6 家企業大多是走在實踐 ESG 路上的佼佼者。
ESG 小辭典
碳有價時代來臨!
碳定價時代
2024 年環境部公告碳費三項子法後,台灣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
初步徵收對象將鎖定年排放量超過 2.5 萬公噸的電力業、燃氣供 應業和製造業。2025 年 5 月進行試申報, 2026 年正式徵收碳費, 企業若能減碳推出「自主減量計畫」,只要通過環境部的審核, 可申請較優惠的 AB 費率。
碳費( carbon fee )和碳稅( carbon tax ),雖然都是用「以價制 量」的方式來促進減排,目前臺灣以碳費制度先行,由環保署徵 收,以專款專用的方式使用在環境行動上;國際上的碳稅主要由 國家財政部徵收,納入政府歲收中,用途更加廣泛。
• 成功大學品質與創新研究中心產學研究教授呂執中建議,業者可先探盤查 開始,設定目標,從「碳足跡」思考減碳作為。
TAIWAN'S ESG STRATEGY : BENCHMARKING AGAINST GLOBAL CORPORATIONS
台灣 ESG 策略:以國際大廠為標竿
就長期發展策略的面向上,呂執中建議:「選定有需 求、高標準的客戶,並以該客戶在 ESG 上的要求為 目標。例如供應給 Apple 的螺絲,每一顆都要做到 淨零。」當目標明確,企業就有了改變的方向,而非 「點菜式」的調整 ESG,「台灣大多數的企業都是 用 Check List 的方式在打勾勾,看別人有甚麼就跟 著做甚麼。」呂執中一針見血直指問題,點菜式的實 踐 ESG,容易產生見樹不見林的盲點,若能以高標 客戶的要求來規劃自身的 ESG 路徑,準備好,就有 機會獲得客戶青睞。
此外,台灣企業此時籠罩在「溫水煮青蛙」的風 險中。由於極端氣候帶來的衝擊不若其他國家顯 著,導致台灣業者對於節能減碳、實施碳盤查、 跟上 ESG 、 CBAM 等國際規範的步履蹣跚,呂 執中再三提醒業者:現在不做就來不及了,「企 業可以找學校合作碳盤查,現在政府有很多計畫 都在協助企業加速變革。」
危機即是轉機,台灣螺絲業有完整的上下游產業 鏈,有越來越多企業發展智慧製造,運用 AI 、大
數據來轉型。呂執中建議,「業者可以先進行碳 盤查,做完查證的可以設定目標,從『碳足跡』 來思考如何減碳。」此外,在人力短缺的時代, 企業主要學會動態思考,長遠來看,投資更智慧 化的新設備可降低固定成本,有利於環境永續與 公司治理,將是未來勝出的關鍵之一。
發揮企業社會責任不是一家公司的事,如若螺絲 產業工會能發揮組織的力量,一起努力,凝聚會 員向心力,照顧工會成員的健康等等都是具體實 踐 S 的方法。在公司治理上,呂執中提醒:二代
接班可能會面臨挑戰,尤其傳產習慣由親屬擔任 財務等重要職務,嚴格來說並不符合公司治理原 則,這也是企業要調整的。
「把 ESG 當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而非成本!」 呂執中鼓勵。
文/蘇于修 攝影/陳俊傑
教授點評:
6 家業者的環保作為皆表現突出
PROFESSOR'S REVIEW : THE ENVIRONMENTAL EFFORTS OF SIX BUSINESSES ARE OUTSTANDING 冠誠
設置油品循環過濾設備,減少廢油排放,回收率竟可達到 90% , 令人印象深刻。
鉑川
從油品著手實踐環保,不惜選用高價的義大利植物油取代傳統合成油, 降低工件溫度達 30 度,創造人機雙贏。
世豐
早在 1986 年就開發出高耐腐蝕且低碳排的烤漆螺絲,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加上採用「沸石轉輪系統」吸附及濃縮揮發性有機物氣體,有助於環境保護。
友鋮
興建挑高 15 公尺的綠建築廠房,創造氣流循環,不僅節能省電, 還能讓員工能在舒適的環境中工作,大刀闊斧從綠建築做起,值得稱許。
銳禾
節能改造表現突出,挑高廠房、透過除氣筒減少空壓機啟動、設置太陽能板等節能設施, 每年用電可減少 20% ,可圈可點。
華興
螺絲產業以高雄岡山為大聚落,華興能長期支持台南學甲子弟求學、贊助地方宗教與 教育,並負擔外籍勞工回鄉費用,長期深耕地方,真正落實企業責任。
參考資料:1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林崇田 (2024.06),扣件產業如何數位轉型。 2 經濟部國貿署綠色貿易網,歐盟 CBAM 專區。
冠誠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從照顧員工出發, 將 ESG 融入經營哲學
以人本理念出發,冠誠將 ESG 融入日常經營,致力於為員工提供長期穩定的工作環境, 並讓社會因企業的存在變得更加美好。
在 ESG 概念尚未普及之前,冠誠總經理孫銘一, 就將員工的福祉視為第一優先,讓員工備受同業 羨慕,在台灣上千家螺絲廠商之中,顯得特別。
自 1999 年成立冠誠以來,他致力打造符合環保 的工作環境,維護員工健康;提供優渥的薪資水 準及各項員工福利;建立更完整的經營與管理制 度等。這正符合當前 ESG 的倡議方向,也就是 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
孫銘一原本從事金融業,以財務專業獲聘進入螺 絲公司。在友人鼓勵下,他自行創業從事螺絲貿 易,之後更勇敢投入螺絲製造領域。「一路走來, 我也是嘗盡苦頭,但,愈走愈清楚公司定位。」
在看遍血流成河的削價競爭後,他咬牙走另一條 難度很高、卻能夠走得長遠的路,「我決定成立 研發中心,走高價值螺絲路線。」現在,這些獨 特、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已是冠誠的金雞母。
冠誠透過自行研發,產出硬度、韌性、耐用性表 現達到超高水準的螺絲,屢屢令業界驚艷。例如, 人工昂貴的歐美業者,要求螺絲業者必須提供能 夠快速安裝的產品,「客戶會直接要求螺絲安裝 時間,到目前為止,即使是短到幾秒,我們也是 能夠使命必達。」對於自家的研發能力,孫銘一 非常自豪。
基於快速與安全,客戶要求即使是如屋頂之類的 極厚建材,螺絲也能在不需事先鑽孔的情況下一 舉穿透。冠誠持續研究,終於不負客戶所望,開 發出能夠穿透 3 公分厚度的自攻螺絲,此外,因 應歐洲客戶的需求,成功開發出複合材質的特殊 螺絲,應用在太陽能板安裝,讓國外客戶直接轉 接台灣生產。
• 冠誠研發快速安裝螺絲,可穿透 3 公分厚材料,符合國際客戶 嚴格需求
• 冠誠總經理孫銘一(前排右)強化公司治理, 堅持用人唯才,並讓員工參與股東機制,共創長遠發展。
OPTIMIZING OIL RECYCLING AND EXHAUST FOR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重視油品回收及排煙
兼顧環保和員工健康
冠誠開發這些高價值產品,主要銷往歐美、澳洲 等國,其中不乏國際性跨國企業,「這些公司對
於供應鏈的環保及減碳要求非常嚴格,供應商必 須符合特定標準。」孫銘一說。
所幸,長期致力於改善員工健康和工作環境,包
括油品回收設備和抽油煙設備,這讓冠誠更能符 合國際客戶的環保要求。
冠誠主要從事螺絲製造鏈中的成型階段,透過打 頭、夾尾、搓牙等步驟將線材製作成螺絲。在成 型階段,為確保機台運作流暢及降低耗損,會使 用大量油品,而機台的高速運作也會產生油煙及 熱氣,導致傳統工廠油煙瀰漫、空氣品質惡劣, 影響環境及員工健康。針對這些環境汙染問題, 解方當然有,重點是企業主是否願意投資,而孫 銘一非常樂意。
廠房設有油品循環過濾設備,可過濾掉廢油中的鐵 屑雜質,同一批機油能多次使用,大量減少廢油對
環境造成的影響,孫銘一特別提到:「我們不計成 本購買日本進口設備,油品回收率高到 90% 以上, 高於市場上許多設備。」
再者,每台機台皆架設抽油煙管,將機台排出的熱 氣及油煙集中,經過油煙過濾設備才排出戶外。因
為有這些安排,廠房與傳統工廠大不同,環境相對 「清爽不油膩」,加上特意鋪設的 PU 材質地面, 員工行走其上不會黏答答。
關於環保,冠誠精益求精。屋頂加裝太陽能板,既
能享有太陽能且有助廠房降溫。此外也持續根據碳 盤查結果進行減碳,其中包括要求及協助熱處理、 表面處理等協力廠商實現減碳,為歐盟碳邊境調整 機制 (CBAM) 及之後可能的碳費機制做好準備。
COMMITTED TO EMPLOYEE WELL-BEING AND COMMUNITY GIVING
對內重視員工福祉,對外樂善好施
冠誠默默落實企業社會責任多年。對外,孫銘一樂於 行善,例如,在得知長期關注的兒福機構公務車老舊,
立即主動捐贈新車,讓失怙孩子有便捷交通工具接受 即時診療。
對內,孫銘一重視員工福利,他投注資金及心力建構 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安排定期健康檢查及提供員工 子女教育補助等。照顧員工不分國籍,視外籍移工為 重要生產力、更是夥伴,為了避免因為語言溝通困難, 導致外籍員工因資訊落差處於弱勢,甚至無法即時取 得協助,除了提供完善的雙語教育訓練及詳盡圖片解 說,且會定期關心外籍員工是否遇到困難,或是有任 何想法,而冠誠皆誠心傾聽並據以改善,儘量讓員工 即使人在他鄉,依然能擁有良好的工作及生活。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 (CBAM,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是歐盟對從非歐盟國家進口的特定商品進行碳 關稅。 CBAM 第一階段納管鋼鐵、水泥、鋁、 化肥、電力等 5 大高碳排產業。 2024 年年初 開始,鋼鐵業包含金屬扣件業者,產品進口歐 洲,需要逐季提報碳盤查報告。
我們提供主管及員工成為公司股東的機會,讓好的人才願意繼續留在公司, 起打拚。
冠誠總經理 孫銘一
• 每臺機臺架設抽油煙管,廠內空氣清爽不油膩,打造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
ESG 小辭典
STRENGTHE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NSURE TALENT IS APPOINTED BASED ON MERIT AND EXPERTISE
強化公司治理,用人唯才
台灣的中小企業不少是家族企業,這樣的結構 雖然具有穩定性,但也可能面臨決策過程集中、 資訊流通不透明等挑戰,影響公司發展的靈活性 和競爭力。孫銘一從創業初始,就秉持「用人唯 才」的原則,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提升公司整體 競爭力。
為進一步強化公司治理,即使仍非上市櫃企業, 孫銘一依然決定重金聘請外部管理顧問公司,全 面檢視公司各個經營環節並進行整頓,包括擬定 各部門的系統化作業機制、防呆機制等,並進一 步完善薪酬和股東機制,「我們提供主管及員工 成為公司股東的機會,讓好的人才願意繼續留在 公司,一起打拚。」
值得一提的,作為目前台灣企業出口加拿大少數
符合反傾銷標準的出口廠商之一,冠誠在產品價 格和生產成本方面均符合規範,維護市場公平和 企業道德。
孫銘一剛度過 60 歲生日,對於未來的 20 年,他 許下兩個目標。於私,他期許自己能身體健康, 陪伴自己的孩子長大;於公,他要再和同仁一起 打拚 20 年,將一家更好的公司交給員工。
人,永遠是孫銘一最在乎的,他希望員工和家人 能夠生活在一個更好的世界,這樣的期待與 ESG 的訴求,不 謀而合。
文 / 陳玉鳳 攝影 / 陳俊傑
螺絲製造流程
台灣螺絲製造廠商,以精密技術和嚴格品質控制,在全球市場擁有好口碑。
下方是整個製造流程的說明,冠誠屬於螺絲製造鏈中的成型階段,透過抽線、 打頭、輾牙等步驟將線材打磨成螺絲。
將盤元通過眼模進行粗抽後, 再進行精抽拉伸,以達到所需 的線材直徑。
利用冷鍛擠製技術,通過模具 將線材成形為螺絲的頭部尺寸。
冠誠的 ESG 實踐
• 設置油品循環過濾設備,回收率達 90% 以上,大幅減少廢油排放
• 採用抽油煙設備,減少油煙與熱氣對空氣品質的影響
• 廠房屋頂加裝太陽能板,使再生能源並促進廠房降溫效果
• 進行碳盤查並要求協力廠商配合減碳,以因應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 ( CBAM )與未來的碳費政策
• 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
• 提供定期健康檢查與員工子女教育補助
• 重視外籍移工福祉,提供雙語教育訓練與定期仲介訪視,建立友善 溝通與支持體系
• 無私協助福利機構,展現對社區與弱勢族群的關懷
• 採取專業經理人模式,用人唯才,提升員工士氣與公司競爭力
• 聘請外部管理顧問公司,建置各部門系統化作業機制,完善員工薪 酬機制
• 讓關鍵主管與員工成為公司股東,強化員工的歸屬感與長期投入意願
• 成為符合加拿大反傾銷的少數台灣廠商之一 ,堅持不以傾銷或削價 競爭,維持市場公平與正當性,重視企業道德
透過牙板擠壓原理,利用機台 完成螺絲牙部的成形。依尾端 形狀,有些螺絲還需要「夾尾」 和「割尾」工序。
經由加熱、淬火和回火工序, 增加螺絲的硬度與延展性。
依客戶需求,將螺絲烤漆、電 鍍或氧化等達到防鏽、美觀與 潤滑的效果。
成品經過嚴格檢驗,確保產品 符合品質標準。
• 友鋮董事長張宏誠是企業的核心人物,透過育才、惜才、留才,強化 公司競爭力,引領企業邁向永續。
友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電動車愛用扣件
ESG 成功關鍵就是「人」
「做螺絲業,最重要的就是人!」談到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友 鋮董事長張宏誠最終都是回到「人」的課題,因為,員工,就是他心中最重 要的資產。
我們一開始就決定和同業走不一樣的路! 越困難的事,越能做出區隔,也不怕不景氣。
——友鋮董事長 張宏誠
創 立於 2001
年友鋮,團隊成員來自老牌扣件大廠,相較於台灣許多經營超過 40 年的螺絲公司,算 是一家「年輕」的企業。張宏誠從貿易起家, 12 年前跨入生產端,憑藉優良鍛造技術與複合組件的客 製化服務,帶領友鋮一躍為台灣螺絲產業前 15 大廠。
HIGH-ENDSPECIALTY PRODUCTS
鎖定車用扣件,發展高端特殊品 FOCUS ON AUTOMOTIVE FASTENERS AND DEVELOP
身 為全球車用扣件的主要供應商,友鋮擁有超過百家的協力廠商,終端客戶更包含 BMW 、 MercedesBenz 、 Porsche 、 Tesla 、 Ford 、 GM 、 TOYOTA 等歐、美、日車廠。
面對頂級車廠的要求,友鋮總是泰然自若。張宏誠表示,「我們一開始就鎖定汽車的特定螺絲扣件,處 理複雜、嚴格的特殊品,並提供少量、多樣的客製化服務,和同業走不一樣的路,使我們得以快速成長。」
精密車用扣件的首要是專業!友鋮擁有國際針對汽車產業供應鏈的 IATF16949 認證,以及,確認品質
保證流程 PPAP 認證。友鋮設立品保室,以人工分檢與光學分檢,使用 2.5D 影像量測儀做定時檢驗與 整批檢驗,如同電子顯微鏡一般,快速檢測各種精密零件的輪廓、尺寸、角度、位置等。透過光學分檢, 將不良率控制在 25 ~ 50ppm (指每 100 萬件產品,不良品控制在 25~50 件),確保品質精良。
• 友鋮董事長張宏誠(左一)、副董事長劉立基(左二)、製造副總張啟祥(左三)與特助張則希,帶領團隊發展各種特殊螺絲扣件,其 終端客戶包括全球知名的雙 B、Porsche、Tesla 等國際知名車廠。
• 通過光學分檢與人工分檢的過程,確保車用螺絲扣件的品質與安全。
INITIATING ESG FOR THE EMERGING STOCK MARKET WITH FULL TEAM PARTICIPATION
為興櫃啟動 ESG ,全員共同參與
2024 年 2 月登錄興櫃巿場的友鋮,自 2021 年起就著手準備相關工作,宣告並啟動後,由各部門主管指派 代表,成立 5 人小組,召集財會部、業務部、採購部、人資、總務、職安、稽核室、品保室等,透過跨部 門資料收集,完成 ESG 健檢報告,並針對不足之處,由 ESG 小組號召同仁一起行動,持續改善與精進。
張宏誠說,「一接觸,我就發現很容易導入,因為我們公司對環境要求高,且財務透明、重視員工福利、
持續幫助社會弱勢,大約有一半以上的項目內容,公司早已在執行!」
在生產螺絲與扣件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高溫與高煙,友鋮的作法是做集塵與鐵屑回收,同時改用節能的 冷氣與機械設備、安裝抽風機,並在工廠上方裝設太陽能面板,讓節能行動更加落實。
同時,也推動許多環保行動,像是鼓勵生產線人員使用回收布和棉手套清潔生產線上的油污,再生布佔總擦拭 布的 30%;並在設計端進行源頭管理,改善流程,一有問題立刻停機修正,以降低線材報廢率,以 2022 年為 例,線材使用量 2,309 噸,報廢量僅 208 噸,成品率高達 90.99%,直接降低成本,也減少對環境的危害。
特別的是,友鋮在興建廠房時,就已超前部署,建造挑高 15 公尺的開闊廠房,窗子也是大尺寸的 3 公尺見方。
這種在業界罕見的廠房結構,能創造氣流循環、使燠熱的環境降溫、節能省電,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我們的 員工在裡面舒服一點。」
• 為了讓員工有舒適的作業環境,友鋮建造出挑高 15 公尺的開闊廠房, 與 3 公尺見方的大窗,創造氣流循環,也更節能省電。
PEOPLE-ORIENTED
BUILDING A SUSTAINABLE BUSINESS
以人為本,打造永續經營的企業
「做螺絲業,關鍵就是人!」張宏誠說,「我的眼光比較遠,認為一家公司要永續經營,最重要的就是把 員工照顧好。」他直言,讓員工快樂最好的方法,就是提供好的薪水,除了薪資比業界平均高出 3 至 4 成, 也要做到年年調薪。
友鋮有一套完整的員工訓練流程,平均每位工程師要訓練 5~10 年。「公司每年推出的產品多達 2 萬種規 格,而我們有將近 40 位的業務工程師,必須仰賴工程師針對客戶提出的特殊要求、規範、物理性質等條件, 一一分析,並找到對的供應商,才有可能精準產出扣件。」因此,企業內必須持續提供紮實的訓練,並提 供可與上市、上櫃公司相比擬的福利,「我相信把人照顧好,將來才不會(跳槽)成為自己的競爭對手。」 張宏誠自信地說。
在張宏誠的心中,把核心的員工照顧好了,其次就是供應商,再來,自然就能為客戶提供最好的產品!
他指出,站在供應商的立場思考,準時付款是基本要求,如此一來,就無需擔心品質與交貨時間,甚至不 用特別要求就能做得很好。甚至,友鋮的供應商具有員工價認購公司股票的福利,他解釋,「因為供應商 和我們就是一個團隊。」
照顧員工、與供應商共好之外,友鋮對於社會救助也不餘遺力,每年固定捐獻弱勢團體,包括家扶中心、 小腦萎縮症病友、喜憨兒基金會、創世基金會、食物銀行等。張宏誠本身也是義消顧問,更鼓勵員工實際 參與義工服務,在工作與家庭生活之餘,為社會貢獻一己心力。
TOWARDS SUSTAINABILITY
ESG IS THE UNAVOIDABLE PATH TO SUCCESS
邁向永續, ESG 是必然之路
回想 ESG 之路,張宏誠說:「其實我們不是為 了上興櫃而上興櫃,而是為了永續,這也是 ESG 的精神。」
2023 年底,友鋮舉辦活動,邀請工研院前來輔導, 並廣邀合作的供應商一起學習碳排新知、收集並 填寫碳排相關數字,「雖然現在看起來沒有即時 性的需求,但是,我們還是希望透過影響力,和 同業、夥伴一起前進。」
張宏誠認為,經營公司不是只有生產、賺錢而已, 「當我們把節能環保的觀念用在公司營運上,自 然會節省很多成本;當我們照顧員工、關懷社會, 認真做好公司治理時,績效也會越來越好!用這 樣的想法且實際執行,會發現,其實已經不知不 覺地走上 ESG 的道路。」
文/夏凡玉 攝影/陳俊傑
友鋮的 ESG 實踐
• 以精湛的鍛造技術,為客戶量身訂做出特殊車用扣件,就是企 業的核心競爭力。
• 屋頂安裝太陽能面板,改用 節能冷氣與設備,採用集塵 與鐵屑回收系統,降低高溫 和高煙排放
• 改善流程,降低線材報廢率
• 綠建築設計,挑高 15 公尺, 3 公尺見方大窗,提升氣流循環
• 高於業界 3-4 成薪資、大多可 年年調薪 ,完善的員工訓練流 程,提升專業能力。
• 每年捐助弱勢團體,如家扶中 心。鼓勵員工參與義工服務, 關懷社會
• 準時付款,減少供應商壓力, 供應商應可以員工價認購股票
• 啟動 ESG 計畫, 成立 5 人小 組,跨部門收集資料與推動 ESG
• 聯合工研院進行碳排放知識普 及活動,邀請供應商共學並參 與碳排查
• 世豐總經理陳駿彥(中央穿西裝站立者)接班後投入大量資金升級生產設備, 一步步將廠區設備從半自動提升到全自動設備,降低製造現場的勞動人力負擔。
世豐螺絲股份有限公司
一顆螺絲的永續力量, 用智造改寫未來
面對全球永續浪潮,世豐從數位轉型、智慧製造切入,以百年永續為企業願 景,將一顆顆小螺絲,變成改變世界的大力量。
ESG 對我們來說是機會,也是責任。
永續經營不僅是對環境的承諾,更能提升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 力 。
世豐總經理 陳駿彥
SHEH FUNG : THE SUSTAINABLE POWER OF A SCREW, REWRITING THE FUTURE WITH SMART MANUFACTURING
UPHOLDING INNOVATION AND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TO CO-CREATE VALUE WITH CLIENTS
秉持創新力協同開發,與客戶共創價值
走
進世豐的大廳,哈雷重機、籃球機與意寓「永不服輸」公仔,一一映入眼簾,第三代接班人、世豐
總經理陳駿彥,穿著合身西服,笑盈盈地迎接採訪團隊的到來,重塑螺絲業給人的第一印象。
創立於 1973 年,世豐在創辦人杜福來的領導下,以突破性創新奠定業界的領先地位,像自攻螺絲與烤
漆螺絲。世豐的產品創新不僅來自內部的研發努力,更來自於對客戶要求「從不說不」的自信底氣,陳
駿彥笑著分析:「取得客戶信賴,協助開發創新螺絲,是我們產品創新的核心策略,因為,如此一來, 這些被認證的創新產品,未來大部分就由世豐生產。」
比如,世豐在 1986 年成功開發出高耐腐蝕且低碳排的烤漆螺絲,成功替代傳統不銹鋼,成為歐美市場 的高端選擇,產品被廣泛應用於建築工程、傢俱裝配及戶外修繕等領域,以穩定的品質和長達 10 至 15 年的耐用性能,在全球市場贏得「螺絲界的 LV 」美譽。
2012 年,世豐受中鋼推動 CSR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啟發,開啟企業永續經營之路。事實上,回饋 社會心念早已深植企業 DNA 中,世豐第三代接班人陳駿彥溫暖回憶,外公杜福來出身赤貧家庭,少年 失怙,在事業稍有成就後,就開始持續捐助當地學校與社區, 2012 年成立「善智慈善事業基金會」,不 遺餘力推動公益活動,援助更多弱勢族群。
自謙還在 ESG 探索路上的陳駿彥分享:「回饋,就是我們的初心,從回饋社會、員工、製程改善與產 品創新再到環境保護,形成一個善的循環。」 2017 年,世豐進一步升級,將 CSR 轉型為 ESG (環境、 社會、治理)永續報告,系統化地將永續發展融入核心經營策略。
以製程改善為例,世豐在烤漆螺絲製程中,為減少對環境的負擔,選擇環保水性塗料,經過廢水處理系統, 以優於工業區各別廠商的排放標準排出。在廢氣的處理,更採用採用沸石轉輪系統,吸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Cs ,再排出淨化的氣體。
• 世豐以突破性創新奠定業界的領先地位,不僅來自內部的研發 努力,更來自於對客戶要求「從不說不」的自信底氣。
•
A DECADE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 THE LEADER IN SMART SCREW MANUFACTURING
數位轉型 10 年,智慧螺絲製造的領頭羊
在全球邁向淨零碳排放的趨勢下,世豐於 2023
年正式展開碳排放申報,從容應對如歐盟碳邊境 調整機制( CBAM )等國際規範要求,然而,世 豐的數位化轉型和碳排資料管理能力,是日積月 累的成果。
緣起至 2011 年,世豐曾面臨最大客戶抽單、營 收腰斬的危機,陳駿彥果斷調整策略,改以少量 多樣、客製化的訂單模式。而為了應對訂單多樣 化的同時,世豐於 2012 年首開先例導入 SAP 系 統,展開為期十年的數位化轉型歷程,化危機為 轉機,成為智慧螺絲製造的領頭羊。
SAP 系統可同時整合財務、生產與銷售數據,提 升資料透明度,在工廠端掃描工單,就知道螺絲 的所有生產細節與時程,當客戶需要生產的碳排 放時,碳足跡的全流程追蹤的系統資料,更可以 依客戶需求,提供每一種螺絲的碳排放量。「因
為有 SAP ,所以我覺得企業落實 ESG 就沒有額 外成本。」陳駿彥瀟灑地說。可說是十年磨一劍 的鐵證。
• 世豐以創新的高耐腐蝕烤漆螺絲,成功取代不銹鋼,產品廣泛應用 於建築工程、傢俱裝配及戶外修繕,贏得螺絲界的 LV 美譽。
UPGRADE EQUIPMENT AND TALENT TO BOOST FACTORY OUTPUT AND REVENUE
升級設備與人才,提升工廠產量與盈收
陳駿彥在接班後,將人才培養視為公司治理的重 點,當時有許多老員工開始準備退休,世豐透過 SAP 系統縝密搜集資深員工的經驗,避免技術傳 承的斷層。伴隨 SAP 導入企業的過程,更強化 資訊人才的養成,打造世豐內部資訊團隊,他說: 「我的最終極目標,希望這個資訊團隊不只能夠 自給自足,未來還可以接案,服務其他公司。」
伴隨人口老化與人力不足等課題,陳駿彥不吝惜 投入資金升級生產設備,一步步將廠區設備從半 自動提升到全自動設備,降低製造現場的勞動人 力負擔,回顧這一路走來的轉型過程,他開心分 享:「雖然世豐員工人數,從當時到現在都差不 多 300 人,但透過設備的升級,整體公司的營收
提升 2 倍,營收最高 28 億元。」陳駿彥説。
• 世豐每年持續投入資 金 升級設備,廠區逐步從半 自 動轉型至全 自動化,不僅提升產能,更降低現場人力負擔。
• 陳駿彥以身作則,每年帶領員工參與自行車環島活動,這不僅是一 場體能挑戰,更是團隊合作與凝聚力的最佳象徵。
圖片來源:世豐提供
世豐的 ESG 實踐
ENVIRONMENTAL
環境保護
• 選擇環保水性塗料,經過廢水 處理系統,以優於工業區各別
廠商的排放標準排出
• 採用沸石轉輪系統,吸附揮發
性有機化合物 VOCs ,減少對
環境的汙染
• 2023 年正式展開碳排放申報,
透過 SAP 系統準確追蹤碳足
跡,為全球淨零目標做準備
SOCIAL 社會責任
• 提供健康檢查、教育補助,營 造友善工作環境
• 每年舉辦自行車環島活動,提 升員工向心力和合作精神
• 成立「善智慈善事業基金會」, 援助弱勢族群和社區建設
GOVERNANCE
公司治理
• 導入 SAP 系統完成智慧製造,
建立系統化知識傳承機制,培
養自有資訊團隊,提升生產效
率與資料透明度
• 每年投入資金提升自動化生產
設備,降低勞動力需求,提高 生產效率
• 員工持股信託,共享公司經營
成果,增強對企業的歸屬感
LOOKING AHEAD TO A CENTURY : BUILDING A SUSTAINABLE ENTERPRISE
放眼百年,打造永續企業
陳駿彥認為:「企業有責任提供穩定的工作,進而讓員工追尋自己的幸福日子。」為凝聚團隊向心力,他 以身作則帶頭騎單車,從 2021 年開始,每年定期舉辦自行車環島活動,讓團隊更加有向心力,讓團隊氣 氛充滿默契與夥伴情感。
為了專注投入自行車環島活動,世豐直接關廠 9 天。初期是半強迫高階主管參與,直到 2024 年則是大爆 滿,許多同仁主動加入單車行。剛結束環島騎乘的他神采翼翼分享:「這不僅是體能挑戰,更是一種團隊 合作與凝聚力的象徵,讓身心都可以 Reset (重啟)。」
透過環島,大家有機會挑戰自己,也能在過程中相互支援,體會團隊力量的重要性。騎車過程中會有疲憊 和挑戰,尤其逆風時,前面團隊可以幫後面的夥伴抵擋風阻,這和公司經營很像,面對困難、挑戰不孤單, 彼此會互相幫助,也讓世豐團隊更加凝聚與團結。
「我希望世豐能走得更遠,成為一家百年企業。因為, ESG 對我們來說是機會,也是責任。永續經營不僅 是對環境的承諾,更能提升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陳駿彥說。目前世豐的美國客戶已經開始要求提供 碳足跡報告,這不僅是遵守法規,也是對未來趨勢的提前佈局。而世豐的使命不僅僅是應對挑戰,更是帶 領整個螺絲產業走向更加永續與創新的未來,成為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綠色夥伴。
文/翁舒玫 攝影/陳俊傑
華興工業有限公司
贏得信任與訂單, 跟著客戶一起壯大 迎難而上,順勢踏上 ESG 之路!華興將國際客戶的高要求,視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契 機,獲得歐美客戶的信賴,成就深耕台南學甲的良善企業。
「《 臥 虎藏龍》看過嗎?電影中的竹林拍攝場 景,在中國大陸浙江安吉,那是國家一級風景保 護區,我在那邊做電鍍。」華興董事長陳俊男笑 聲朗朗:「我還特別在污水排放池前面挖一個魚 池,參觀的人看到魚很活躍悠然,對我們的環保 工作就有信心。」
成立於 1973 年的華興,營業項目包括螺絲、螺 帽、螺絲釘、及鉚釘等家具業專用工業螺絲,工 廠設在台南市學甲區,空間寬敞明亮。親切如鄰 家伯伯的陳俊男,正是引領企業突破重重難關的 掌舵人,經常和老客戶聊人生,在談笑風生之間, 商業合作也水到渠成。
27 歲臨危受命承繼父業的陳俊男,將公司業務從內 銷轉外銷市場,至今營業規模擴大了近 20 倍。接受 訪談時,他多次提及:「我們跟隨客戶的腳步,拚著 命跟著客戶成長!」當客戶營運規模變大,無論訂單 成長多少,華興的產能也必須跟著隨之增加。
事業有成後,陳俊男抱持著「活到老、學到老」
態度,進入成大 EMBA 繼續進修,重回校園的第 一個學期,立馬大力鼓勵員工與同業加入進修行 列,爾後催生台灣扣件業成大 EMBA 校友聯誼會 成立。面對全球淨零的考驗,他激勵接班子媳與 員工考取證照,迎戰台灣扣件業的下一個永續世 代,目前全公司已擁有 5 張國際證照。
• 華興董事長陳俊男(左)正逐步將管理決策交接給兒子陳俞劭(右),現任業務部經理, 他強調「接班如同從開小車到大車,需循序漸進」,為企業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HUAXING : IMPLEMENT ESG TO EARN TRUST AND ORDERS, AND GROW TOGETHER WITH CUSTOMERS
• 華興以「視員工如家人」的理念,成功打造了一個穩定且具有凝聚力的團隊。
與客戶共成長,開啟 ESG 之路 GROW TOGETHER WITH CUSTOMERS AND EMBARK ON THE ESG JOURNEY
將品質視為企業成長的策略關鍵要素,以客戶核心需求 為中心,結合「品質、價格、交期」的企業理念,讓華
興與歐美客戶成為長期合作伙伴。截至 2024 年底,擁 有 3 座廠房、月產能 3,000 公噸,占台灣一般碳鋼小螺 絲專業製造商前五大。
華興將國際客戶的高要求,視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 契機,像是早在 2004 年,歐洲客戶開始要求供應商 取得如 BSCI 認證的國際標準,以確保供應鏈廠商符 合社會責任與勞工權益相關規範。因應客戶的要求, 也促使華興取得認證,並逐步完善內部的社會責任管 理體系。
在公司治理方面,華興在客戶的要求下,自 2021 年下 半年起開始實踐外籍勞工的「零負擔政策」,承擔外 籍員工從啟程到返回故鄉的所有費用,確保他們在工 作期間享有平等與尊重。
隨著市場對 ESG 日益備受關注,透過嚴格的環保與 社會責任實踐,陳俊男自豪地分享:「當我們的企業
簡介加入 ESG 的介紹,我看到客戶的眼睛都為之一 亮,表示華興是值得信賴的供應商。」這也是華興能 在歐美市場贏得更多客戶信任與訂單的關鍵。
ESG 小辭典
BSCI 認證
( Business Social Compliance Initiative ,企業社會責 任倡議)是一項由國際性非營利組織 amfori (歐洲對外 貿易協會)推動的社會責任管理系統。目的是促進供應 鏈中的企業落實企業社會責任,並協助企業和其供應商 實施合規的社會責任標準, BSCI 認證適用於全球的供應 商、製造商及品牌,特別是出口到歐洲市場的企業。
DEPLOY SMART PRODUCTION
LINES AND CREATE GREEN MANUFACTURING
部署智慧產線,創建綠色製造
陳俊男定義 2003 年是華興的智慧製造元年,開始 探索數位化與自動化技術應用。為應對市場多樣化 需求,公司逐步將製造設備與數據連結,奠定智慧
轉型基礎。近年來,華興進一步整合供應商平台、 設備聯網、生產管理可視化與 AI 應用,打造智慧 工廠方案。其中,電鍍與熱處理線的一貫化作業, 結合智慧產線設計,實現每日製程產量即時監控, 既保持人力配置不變,卻能顯著提升產能。
疫情期間訂單波動,華興提前部署智慧 4.0 產線,
透過業界專家輔導與政府專案補助,成功串接 ERP (企業資源規劃)等數位系統,這些升級不僅優化 人員與設備的溝通,還有效幫助成本控管、品質提 升及交貨效率。
陳俊男深信:「好的環境,要從根本做起,不要 等問題產生才去處理。」在環境保護方面,華興
率先採用靜電除油煙機,高效捕捉和過濾油煙顆 粒,減少空氣污染,在電鍍與熱處理線的建置上, 直接架高機台,將管線都布建在地板上,方便稽 查並確保排放符合最高環保標準。
2024 年華興建置屋頂的太陽能系統,年發電量作 為自用以降低用電減少碳排放量,進一步減少對 傳統能源的依賴,同時積極導入變頻馬達等節能 設備,不僅降低能源消耗,還有效減少碳排放。
為因應全球淨零碳排的趨勢與挑戰,華興設定 2022 年為碳盤查基準年,並透過財團法人金屬工 業研究發展中心,完成首次 ISO 14064-1 溫室氣 體查證驗證。並自 2024 年起,根據歐盟碳邊境 調整機制( CBAM )的規定,提供每季碳盤查數 據,二套系統同步執行,全面展現企業在減碳承 諾上的堅定態度與實踐力。
好的環境,要從根本做起,不要等問題產生才去處理。
——華興董事長 陳俊男
• 華興率先採用靜電除油煙機,高效捕捉和過濾油煙顆粒,減少空氣污染。
華興的 ESG 實踐
• 採用靜電除油煙機,高效捕捉
和過濾油煙顆粒,減少空氣污 染改善流程,降低線材報廢率
• 將電鍍與熱處理線管線布線在地 面,確保排放達到最高環保標準
• 2023 年完成碳盤查,取得 ISO 14064-1 認證,展現減碳承諾
• 建置屋頂太陽能系統,降低對
傳統能源的依賴
• 導入變頻馬達等節能設備,降 低能源消耗並減少碳排放
SOCIAL 社會責任
• 視員工如家人,推行家庭式技 術傳承模式,穩定團隊並提升 技術傳承效率
• 推行外籍勞工「零負擔政策」, 承擔員工從啟程到返回故鄉的全 程費用,保障工作尊嚴與平等
• 長期支持學甲地區的宗教與教 育項目,幫助更多弱勢學子完 成學業
• 計劃援助學甲區設立基金協助 「邊緣戶」,提供緊急支援
• 自 2003 年啟動智慧製造轉
型,整合供應商平台、 AI 應
用與 ERP 系統,實現產線數 據透明化與高效能
• 重視管理層接班的平穩過渡, 逐步將業務交給下一代,保障 企業長遠發展
• 在全球供應鏈中憑藉卓越治 理能力與永續實踐,樹立
ESG 標竿企業的形象
• 將品質視為企業成長的策略關鍵要素,讓華興成為台灣前五大一般碳鋼小螺絲專業製造商。
• 華興擁有自己的包裝廠,可依客戶需求量身打造外包裝,從製程與包裝一次到位。
TREAT EMPLOYEES LIKE FAMILY AND GIVE BACK TO THE LOCAL COMMUNITY IN XUEJIA
視員工如親,回饋學甲在地
華興秉持著「視員工如家人」的理念,成功打造出穩定、有凝聚力的團隊。在第三代陸續進入華興服務後, 如今陳俊男已逐漸將公司業務的管理決策交接給下一代,他巧妙比喻:「企業規模是逐漸成長的,就像從 開小車慢慢改成開大車,接班也要慢慢來,不能一下就把貨櫃車丟給他們開,這樣壓力會太大。」
除了管理層的接班,陳俊男也常鼓勵資深員工與師傅推薦自己的親屬到華興服務學習,並承諾「你負責教會他們, 公司提供優渥薪資。」這種家庭式的技術傳承模式,不僅減少上下溝通成本,也提升團隊穩定性。華興行政副總 葉鳳樺由衷感謝:「公司很多員工都是在地學甲人,董事長把員工當作一家人,當華興越大,大家一起大。」
「留一塊乾淨的土地」為己任,不僅重視環境保護,在台南學甲立足多年的華興,對地方的回饋從來不缺 席,多年來除了捐助在地宗教組織,也持續資助學校與教育,幫助更多弱勢學子完成學業。陳俊男近期正 與學甲區區長建議,設立基金幫助「邊緣戶」,針對制度上未被涵蓋但仍需要幫助的群體,提供援助資金。
這些努力不僅強化企業的社會價值,也讓華興成為在地深耕、以人為本的成功典範。
「傳統產業像螺絲業界,還在自動化和智慧製造的嬰兒期啦!」曾任台灣區螺絲貿易協會( TFTA )理事長、 成大 EMBA 校友總會理事長的陳俊男,親手促成台灣扣件業成大 EMBA 校友聯誼會,他心繫產業的發展,
不僅期許華興未來可成為一家「關燈工廠」,意即機械化、自動化、無人化,節能又節約的超級工廠。舉 凡能找到任何好的解方,總不吝於和同業分享,「產業總是要進步。我們不跟電子產業比,只跟自己比, 各自做好今天的本分,今年比去年好,一年一年練,練上來就夠了。」
文/翁舒玫 攝影/陳俊傑
• 鉑川董事長陳智元以顛覆傳統的經營思維,將鉑川打造成領先市場的標竿企業。
鉑川有限公司
勇於投資 , 低價策略兼顧 ESG 實踐
在傳統螺絲廠工作 20 逾年的陳智元,因為自有一套經營邏輯,選擇創業成立鉑川,勇 於斥資購入進口設備與植物油耗材,不僅廠房環保、員工工作環境優,最重要的是,
在高效率生產之下,得以低價策略搶巿,為實現永續企業做準備。
為永續而投資,有助降低長期成本, 可以留才、提高產品品質及生產效能,讓企業走得長久。
——鉑川董事長 陳智元
• 鉑川致力完善公司制度,留下人才,打造永續企業。
中國大陸、東南亞的螺絲業價格優勢相較起來,台灣的人工、土地成本都相對較高,令不少本地的 螺絲業者暗中叫苦。而鉑川董事 長 陳智元沒有逃避,選擇「低價搶市」策略參戰,自 2018 年成立以來, 短短數年,鉑川已躍居台灣木工螺絲出口量的領先業者。
為 了儘可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陳智元指出,鉑川的機器設備或人才皆必須是「精兵」。他
從硬體著手,打造現代化無汙染的舒適環境,「年輕人就業選擇很多,誰會想到又髒又熱的工廠工作?」 由於在螺絲生產過程須使用到合成油,如果沒有採用特殊處理,廠房內往往烏煙瘴氣、油煙甚囂塵上 。
USING ITALIAN VEGETABLE OIL
FOR ECO-FRIENDLINESS AND EMPLOYEE HEALTH
製程選用義大利植物油,兼顧環保及員工健康
然而,行走在鉑川廠房裡,不僅空氣舒適,腳踩地板不感油膩。如何做到的?為了照顧員工健康與環 境安全,陳智元安裝靜電除油煙機,固定每月更換濾棉與清潔、採用全密封設備,減少生產時油煙外 漏等情況。此外,有別於其他業者為降低成本採用致煙性高的油品,不惜重金採用義大利進口全合成 植物性油品。
「這錢花得很值得,好油能減少一半以上油煙,有效降低環境污染,更重要的是能照顧員工健康。」 陳智元豪氣地說。因為熱騰騰製作好的螺絲溫度高達攝氏 80 度以上,使用植物油能降低工件溫度,降 幅達 30 度,不僅整體工作環境得以降溫,員工工作其中也較為舒適,可說是人機雙贏。
在環保的實踐路上,鉑川近年也安裝太陽能板廠房,陳智元的目標是, 10 年內完成現有各處廠房的太 陽能板安裝,達成首要目標降溫的同時,恰好有符合全球減碳趨勢。
VISIONARY THINKING DRIVES A SUSTAINABLE FUTURE FOR BUSINESSES
眼光遠大, 企業才能永續未來
砸重金改善環境與投資設備是否划算?陳智元認 為,「我看得很長遠,現有的投資有助於降低長 期成本,可以留住人才、提高產品品質及生產效 率,讓鉑川走得長長久久。」
鉑川主力生產低價螺絲,品質不容一絲閃失,因 為一次的退貨或重工,利潤極可能喪失殆盡;再 加上公司廠房空間成本倍增,一坪成本從以前的 新台幣 3 萬元增加至目前 20-30 萬元,使用高效 能設備變得更形重要。
鉑川從創業開始,即積極選用來自國外知名品牌 的高階設備,目前仍持續投資中,例如使用義大 利 SACMA 品牌,陳智元分析:「這些知名品牌
的老機器,比許多便宜新機器還高效可靠。」他 舉例,鉑川曾砸大錢購買一台高齡 40 年的義大 利設備,相較於其他新設備,反而不需要頻繁維 修及更新,生產力超群。
「高品質進口機器雖然初期成本高,但長期來看 是划算的。」為未來計,陳智元計劃在五年內建 置高度自動化的先進產線。買機器不難,但是懂 得操作先進機器的人才卻難覓。這些先進設備的 操作高度電子化及數位化,已非老師傅憑過往經 驗即能駕馭。鉑川需要擁有數位專業及技能的人 才,為了招募新人才,陳智元希望透過打造優質 工作環境、較高薪酬以及更合理的公司制度來廣 納優秀人才投入傳產。
STUDY EU REGULATIONS
TO STRATEGICALLY PLAN FOR THE FUTURE
研究歐盟法規,為未來超前布局
從成立的第一天起,鉑川就走在持續進步的路上, 不知不覺中向 ESG 靠攏。公司現階段主力市場為 美國,占總營業額 95% 。美國市場對勞工權益、 勞工剝削等問題格外重視,鉑川對於員工福利的在 乎,以及嚴格檢視供應鏈業者的勞動條件,切合美 國零售業客戶的要求。鉑川接下來規劃進軍歐洲, 品管單位已開始了解歐盟 2030 淨零排放目標相關 法規的細則要求,包括碳排放限制及碳足跡報告, 為未來做好準備。
鉑川的終極目標是實現自主營運與永續經營,其 ESG 實踐細則體現了這一目標的全面性和前瞻性, 因為他有一個終極夢想:「我希望,當老闆不在時, 鉑川一樣也能良好運作。」達到永續企業的境界。
文/陳玉鳳 攝影/陳俊傑
• 鉑川嚴格品管,確保每一根螺絲都經得起考驗!
ESG 小辭典
FIT FOR 55
FIT FOR 55
歐盟為落實全球減碳承諾,在 2021 年 通過《歐洲氣候
法》,設定「 Fit for 55 」計劃,目標在 2030 年前將溫室
氣體排放量降至 1990 年水平的 55% 以下。為達成這項目
標,歐盟推動多項重要措施,包括擴大可再生能源使用、 提高能源效率、加速發展清潔運輸系統,並改革碳排放交 易機制。
• 鉑川廠房屋頂安裝太陽能板,使用再生能源且有效降低廠房室內溫度。
鉑川的 ESG 實踐
• 選用義大利植物合成油,降低 環境影響與工件溫度 ,減少油 煙排放
• 安裝太陽能板 ,達成廠房降溫 與節能的雙重目標
• 投資先進自動化機器,提高生 產效率,減少能源與資源浪費
• 持續觀察市場和法規變化,為 全球布局做準備
SOCIAL 社會責任
• 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及提升員 工福利 ,例如安排員工旅遊, 增進員工的歸屬感與認同
• 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如 減少油煙與廠房污染
• 建立錯誤容忍文化,鼓勵員工 從錯誤中學習,培養自主性與 責任感
• 支援本地社區,如資助學校建 設與支持地方體育隊
• 賦予同仁管理決策權,提高經 營效率
• 朝建立自主運作管理體系的目 標邁進
銳禾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勿以善小而不為!
ESG 永續藏在細節裡
「執行 ESG ,最難的就是環境面!」銳禾總經理彭惠君說,得先找出用電怪獸,再從 大範圍到小細節一一管控,最終會發現,最不容易的地方,也可以最成功。
走 進銳禾挑高的辦公樓裡,隨處可見大小植栽、木雕藝術,散發著明亮、溫馨與濃濃的人文氣息,令人雙 眼為之一亮、精神為之一振。
1998 年,設立於新北市的銳禾,以供應高科技電腦產業起家, 2003 年開啟外銷之路,隨著業務拓展,在高 雄市岡山區增設工廠,還跨足汽車扣件與醫療零件,短短數年內成為世界頂級精密螺絲供應商。
銳禾專精於 M1~M14 尺寸的精密螺絲,最小螺絲尺寸甚至比米粒還小。隨著螺絲尺寸越小,代表其精準要 求度更高、製造速度更慢、不良率越低,成本就會越高,由此可見,其跨入門檻之高。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STAND OUT
做差異化的產品,才能被看見
為什麼要挑戰超小尺寸、超難規格呢?彭惠君回想,在創業初期,台北的電子業發達、競爭激烈,客戶想要更精密、 交貨速度更快、服務彈性更大的產品,她說:「當時不知道這有多難,就毅然決然投入,並到高雄設廠。」在過程中, 讓她發現,如果做大眾化規格的產品,很難拚過大企業,但是,做差異化的產品,卻可獲得到許多機會!
• 銳禾落實ESG過程,經過縝慎規畫,從點到面凝聚團隊共識。
為了達到精密的要求,高雄工廠內配置 10 台「低碳智慧生產品質監控儀」,在製程中做壓力檢測,隨時控管 品質,減少人為量測時間;且自動將資料上傳雲端,讓生產者與一級主管只要用手機就能同步接收生產狀況, 若有異常狀況也會收到通知,無需緊盯現場,就能掌握一切。
特別的是,工廠生產的產品超過上萬種品項,廠內更執行許多二次加工的獨特工法,彭惠君表示:「因為我們 的螺絲十分精密,從螺絲內部鑽孔到表面處理,每一個細節都需要特殊工藝,別人無法代工,即使委託代工廠 也難以兼顧品質。」
製成的產品會先送到品管室,通過 2.5D 影像量測儀、硬度檢驗機、扭力測試機、自動量測投影機等過程,完成 品質確認,之後再因應客戶 PPM 要求進行自動光學篩選。如今,銳禾外銷佔比 70% 外銷,內銷 30%,主要客 戶是 AI 半導體, 電子應用產業與歐美汽車零件產業。
• 機台上裝設的「低碳智慧生產品質監控儀」,可在製程中做 壓力檢測,針對關鍵組件狀態進行智慧化監控,並聯網回饋 異常狀態。
IMPLEMENT ESG WITH CAREFUL ATTENTION TO EVERY DETAIL
執行 ESG ,不放過小細節
2019 年, 銳禾應客戶要求, 即進行了 QC080000 系統 輔導,並於隔年拿到認證。2022 年,彭惠君參與鼎新電 腦公司提供的淨零減碳線上課程,建立概念後即正式啟
動廠內 ESG 改善措施,也同步進行 ISO14001 環境管理 系統輔導,並於 2024 年完成認證,而 ISO 14064-1 碳 盤查管理報告書也於同年完成。
銳禾落實 ESG 過程,也經過縝慎規畫,從點到面凝 聚團隊共識。2022 年起,在收集政府、歐盟與客戶的 ESG 資料後,彭惠君正式邀請 8 位部門主管加入,每
月提出部門單位的永續節能提案,向下延伸到所有組 員。目前銳禾有 50 位員工,含 11 位外籍人員,透過 不斷溝通,讓外籍在內的所有同仁都能了解 ESG 作 法與目標,透過全員參與,完成跨部門的協作。
在 E 環境保護上,銳禾啟動多項調整:工廠內所有設 備都進行了節能改造,像是將有如「吃電怪獸」的冰 水主機改成變頻冷氣;工廠設儲氣桶以減少空壓機啟 動;使用抽油泥器,可延長油槽幫浦與零件壽命,還 能回收用油;燈具改為 LED 燈、控制器換變頻節能設備; 每日用電登記,監測用電起伏;工程設計減料,如某 一交歐美客戶產品的用料, 在成品尺寸不影響下,
張訂單即可減少材料 185 公斤……等,無一不體現節 能的理念。
此外,屋頂的太陽能板全是採用自家生產的 Hi-cass 螺絲,擁有防鏽、防腐與防止電位差的高效能,證 明不只企業走向 ESG,連自家產品也加入綠能行列, 符合全球節能趨勢。此款螺絲目前已獲得多家太陽能 板業者合作採用。
小細節也是節能關鍵。銳禾用大量植株綠化環境、節 約影印用紙和釘書針、鼓勵自備餐盒、中午關燈一小 時、空調不超過 26 度、創造隔間來維持冷房……等。
透過這些大小作為,讓員工建立起環保認知,用電也 達到逐年減少 20% 的超高成效。「整體來看,我覺 得 ESG 中的環境面最難,但也是我們做得最成功的 一部分。」彭惠君肯定地說。
ESG 是世界趨勢,把這比喻成一座列車, 一定要想辦法擠上去,否則就會被淘汰。
——銳禾總經理 彭惠君
• 銳禾廠房的高度比一般多出 3 公尺,內部設有儲氣桶以減少空壓機啟動、所有控制器換成變頻設備、加上屋頂設有太陽能板等, 打造出一個節能環境。
在 S 社會責任的落實方面,自高雄氣爆事件後,銳禾每年捐贈高雄紅十字會,並定期捐助芥菜種會、門諾、 喜憨兒等社福團體;用心照顧員工,除了團保、健檢、年度旅遊,還設有點心吧、舒適的休閒室,放置按 摩椅與躺床,讓第一線操作者與需要歇息的員工利用,可說是,最貼心的設計。
在 G 公司治理上,銳禾財報透明清楚,聘請會計師定期為財務把關,另有律師擔任法務諮詢顧問、委外 電腦公司專門處理內部主機資訊與異地備份,每年也依財報分紅給股東。透過良好的公司治理,讓銳禾在 實踐 E 與 S 上事半功倍。
GET ON BOARD THE ESG TRAIN AND STAY ALIGNED WITH GLOBAL TRENDS
搭上 ESG 列車,緊貼世界趨勢
「 ESG 是世界趨勢,如果把這比喻成一座列車,我們一定要想辦法擠上去,否則就會被淘汰。」彭惠君說, CBAM 要求已經到來,鋼鐵業更是站第一線,雖然台灣的經濟規模比不上中國大陸,但是, ESG 觀念可 以跟上世界潮流與趨勢,「只要我們做了,我們就能站在前面!」
彭惠君認為,想做 ESG,就是要建立同仁的觀念,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耳提面命,也要透過教育訓練加強宣導。「最 重要的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從小地方做起,就能逐漸延伸。越早做,才能越早知道該走哪一條路!」她說。
文/夏凡玉 攝影/陳俊傑
• 銳禾的休閒室中設有按摩椅與躺床,讓員工可以獲得充分的歇息與舒緩。
• 屋頂的太陽能板採用銳禾自家生產的 Hi-cass 螺絲,擁有防鏽、防腐與防止電位差的高效能, 此款螺絲目前已獲得多家太陽能板業者合作採用。
銳禾的ESG實踐
ENVIRONMENTAL
• 完成 QC080000、ISO 14001、 ISO 14064 環境相關認證
• 節能改造:變頻冷氣、儲氣桶、 LED 燈具等,每年用電減少 20%
• 裝設太陽能板,採用自家生產 防鏽螺絲,推動綠能應用
SOCIAL 社會責任
• 長期捐助高雄紅十字會及多個
社福團體
• 關懷員工,提供團保、健檢、 旅遊與舒適休息空間
• 財報透明,定期審核,維持高 度合規
• 聘請法務與資訊管理專家,確 保內部運作穩定
• 實行年度盈餘分紅,回饋股東, 增強信任
盤點政府補助資源,
找出最適助力
全球淨零賽局啟動,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中小企業該如何迎戰? ESG 與數位轉型已成為進入國際市場的 必要通行證。透過數位化技術,企業不僅能提升競爭力,更能有效應對全球對減碳的嚴格要求。在綠色轉 型的道路上,中小企業不妨善用政府資源,設法在履行環境責任與實現經濟效益之間取得平衡,進一步抓 住新興綠色商機,開創永續經營的美好未來。
3 大補助範籌 計畫名稱
• 中小企業數位共好計畫
• 中小型製造業數位轉型計畫
• 擴大中小企業 5G 創新服務應用計畫
數位轉型
智慧製造
• 智慧科技驅動製造體系升級計畫
• 中小企業因應淨零碳趨勢提升綠色競爭力計畫
• 中小企業循環共創計畫
• 加速中小企業節能減碳推廣計畫
• 中小型製造業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個案補助
節能減碳 淨零轉型
創新研發 產業加值
• 以大帶中小型製造業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補助
• 協助中小製造業建構碳管理能力
• 產業綠色技術提升計畫
• 工業安全智慧化輔導計畫
• 協助傳統產業技術開發計畫
• 產業升級創新平台輔導計畫
• A+ 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
• 傳統產業技術創新推動作法
• 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
• 企業創新創業輔導計畫 - 輔導創新研發
本表格摘自《2024 中小企業白皮書》,相關補助計畫請以經濟部官網資料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