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 Contents 3
主編語 A Note from the Chief Editor
專題 寫真時代:日本殖民歷史與臺灣攝影經驗 Theme 7
39
The Age of Photography: Japanese Colonial History and Taiwan Photography
攝影作為民族誌方法:日治臺灣殖民地人類學的寫真檔案 ◎陳偉智 Photography as Ethnographic Method: The Anthropological Photographic Archives in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 Chen Wei-chi 攝影檔案與影像的現代性經驗:以1935年臺灣博覽會的照片展示、實踐與保存為 起點 ◎陳佳琦 Photographic Archives and Visual Modernity: A Case Study of the Taiwan Exhibition 1935 / Chen Chia-chi
71
臺灣犯罪攝影前史:日本殖民凝視下之身份證照、犯罪指認與「土匪」影像敘事 ◎ 梁秋虹 The Early History of Criminal Photography in Taiwan: ID photographs,Criminal Identification and Visual Narratives of Anti-Japanese Armed Resistance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Gazes / Liang Chiu-hung
121
臺灣「風景」的寫真建構:一個日治時代攝影的歷史初探 ◎張世倫 Constructing the Taiwanese “Landscape”: A Preliminary Study into 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 Chang Shih-lun
151
附錄1 出刊紀要 Appendix1 Summary of the Journal
154
附錄 2 稿約 Appendix2 Call for Contributions
現代美術學報—33
The Age of Photography: Japanese Colonial History and Taiwan Photography
page.
2
寫真時代:日本殖民歷史與臺灣攝影經驗
主編語
攝影在今日的菁英文化語境中,普遍被視為一種當代視覺藝術,而一般社會大眾 長久以來也視攝影創作為一種容易接近或操作的美術形式。臺灣的攝影史雖有幾位 學院內外孜孜不倦的研究者與著述者,但一個相對全面、集體、具有某種史觀或批判 性的臺灣攝影史的論著,仍比較缺乏,有待更多的研究與書寫。本期的專題「寫真時 代:日本殖民歷史與臺灣攝影經驗」,將攝影視為檔案與史料,通過對攝影檔案之不 同功能或使用方式的考察,試圖梳理在日本殖民者的治理下,攝影所產生的政治、社 會與文化作用。
專題主編 郭力昕
主編語 Editor-in-Chief ’s Note
page.
3
A Note from the Chief Editor
The world of elite culture tends to view photography as a form of contemporary visual art, but ordinary society has long viewed it as an art form that is highly accessible and easy to do. Although in Taiwan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scholars and writer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academia, who have devoted themselves tirelessly to 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 we have seen a relative scarcity of written works on 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photography that are comprehensive and collective and possess a certa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r critical outlook. More research and writing in this field is clearly needed. The special theme of this edition, “The Age of Photography: Japanese Colonial History and Taiwan Photography,” considers photography as archive and historical data. By investigating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of photographic archives and the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they are used, we attempt to systematically understand the political, social and cultural effects of photography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Kuo Li-hsin Guest Chief Editor
專題
寫真時代:日本殖民歷史與 臺灣攝影經驗 Theme
The Age of Photography: Japanese Colonial History and Taiwan Photography
攝影作為民族誌方法:日治臺灣殖民地人類學的寫真檔案 Photography as Ethnographic Method: The Anthropological Photographic Archives in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page.
7
攝影作為民族誌方法: 日治臺灣殖民地人類學的寫真檔案 *
Photography as Ethnographic Method: The Anthropological Photographic Archives in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陳偉智 Chen Wei-chi 美國紐約大學歷史學博士候選人、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班
Ph.D. Candidate, NYU, Ph.D. program, Dept. History, NTU. *
感謝審稿人的建議與指摘,本文已按照審稿人的建議修改,部分議題因篇幅限制,待日後進一步的分析。另本文最初若無郭 力昕教授提議,實無完成可能,無任企感。
現代美術學報—33
The Age of Photography: Japanese Colonial History and Taiwan Photography
page.
8
寫真時代:日本殖民歷史與臺灣攝影經驗
摘要 日本統治臺灣初始,臺灣原住民作為殖民者理蕃行政的對象,同時也是殖民地人類學的知 識建構的對象。在殖民地治理與知識建構的展開過程中,也開始生產了民族誌影像檔案。 臺灣原住民寫真檔案的形成,同時是殖民理蕃機構的官方民族誌與近代人類學運用攝影作 為民族誌方法的產物。日治時期的人類學影像經驗(photographic experiences),除了作為 原住民治理的紀實攝影記錄外,也是人類學以類型民族學影像,建構族群分類知識的再現 紀錄。本文透過殖民統治初期的理蕃機構與人類學家的民族誌影像的分析,討論官方的紀 實攝影,以及類型影像,並進一步透過人類學家田野日記中記錄的田野攝影經驗,討論影 像檔案的生產過程,以及被拍攝者的反應。
— 關鍵字:民族誌方法、影像檔案、殖民地人類學、伊能嘉矩、鳥居龍藏、森丑之助、田代安 定、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
攝影作為民族誌方法:日治臺灣殖民地人類學的寫真檔案 Photography as Ethnographic Method: The Anthropological Photographic Archives in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page.
9
Abstract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rule, Taiwanese aborigines soon became targets of the “savage administration” of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They also were objec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nthropological knowledge. In the unfolding of colonial governance and knowledge construction, the production of photographic images of Taiwanese aborigines developed as well. The formation of photographic archives of Taiwanese aborigines was part of official ethnography of the “savage administration” as well as the use of photograph as a modern ethnological method. Anthropological photographic experiences during this period were both records of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of aboriginal governance and of representation of constructing ethnic-type categories. Drawing on ethnographic photos taken by the “savage administration” and anthropologist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official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and type photographs. It also analyses field experiences of anthropologists, the production processes of photographic archives, and the reaction of the photographed.
— Keywords: ethnographic method, photographic archives, colonial anthropology, Ino kanori, Tori Ryuzo, Mori Usinosuke, Tashiro Yasusada, Utsurikawa Nenozo, Miyamoto Noboto
現代美術學報—33
page.
The Age of Photography: Japanese Colonial History and Taiwan Photography
10
寫真時代:日本殖民歷史與臺灣攝影經驗
原來臺灣的蕃界,尤其是東部的蕃界曾經獲得了“ The Darkest Formosa”的稱 號,是確實有其由來的。我冒險多次並花費了龐大的費用,前後三次渡臺調查,幸 而給黑暗裡的臺灣東部及紅頭嶼帶來了一線光明。1 ——鳥居龍藏,1899
一、前言 1896 年日本人類學家鳥居龍藏,受東京帝國大學人類學教室派遣,到臺灣進行人 類學調查。鳥居的臺灣調查,是首次日本人類學家在殖民地應用攝影技術,拍攝田野 中的調查對象,留下數量龐大的乾版玻璃影像。在當時世界各地的人類學發展,攝影 逐漸成為重要的田野民族誌方法,鳥居臺灣調查的知識建構上,也充分運用此一新的 視覺技術(visual technology)。2 除了鳥居龍藏,殖民初期在臺灣的人類學家,如伊能 嘉矩、森丑之助,皆曾充分利用照片或攝影的視覺技術進行人類學知識建構。3而在日 本領臺之際,鼓勵伊能,並派遣鳥居來臺灣的東京帝國大學人類學教授坪井正五郎, 更是長於利用影像視覺技術,幾乎是與歐美新興學科的人類學研究與知識呈現的發 展同步。4
1898 年當鳥居龍藏第三次來到臺灣,調查臺東與恆春一帶的原住民時,在田野 中,寫了一封信給坪井正五郎。信中說明原先“The Darkest Formosa”(最黑暗的福爾摩 沙)的臺灣東部與蘭嶼,在經過三次(1896 臺東花蓮、1897年紅頭嶼(蘭嶼),1898 年 1 鳥居龍藏,〈臺灣東南部の人類學的探檢〉,《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55(1899),收入《鳥居龍藏全集》第11卷,(東 京:昭日新聞社,1976),頁:464,後略稱《鳥居全集》。中譯參見,〈臺灣東南部的人類學探險〉,《探險臺灣:鳥 居龍藏的臺灣人類學之旅》,楊南郡譯註,(臺北:遠流出版社,1996),頁280,後略稱《探險臺灣》。 2 關於西方人類學發展與攝影之間的關係,及其歷史的討論,見Elizabrth Edwards ed. Anthropology and Photography, 1860-1920,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 1992),Elizabrth Edwards, “Anthropology and Photography: A Long History of Knowledge and Affect,” Photographies, 8(3)(2015): 235-252. Christopher Morton and Elizabeth Edwards ed. Photography, Anthropology and History: Expanding the Frame, (Surrey: Ashgate, 2009),以及Christopher Pinney, Photography and Anthropology, (London: Reaktion Books, 2011).攝影作為一種再現技術與近代性以及國家的關係,見John Tagg, The Burden of Representation: Essays on Photographies and Histories,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8).
3 關於鳥居龍藏民族誌影像與其人類學知識的分析,參見Hyung Il Pai, Capturing Visions of Japan’s Prehistoric Past: Tori Ryuzo’s Field Photographs of ‘Primitive’ Races and Lost Civilizations (1896-1915). Jennifer Purtle and Hans Bjarne Thomson (ed.) Looking Modern: East Asia Visual Culture from Treaty Ports to World War II, 2009. 265-293. Wang Ka F., “Entanglements of Ethnographic Images: Tori Ryuzo’s Photographic Record of Taiwan Aborigines (1896-1900),” Japanese Studies 24(3): 283-299, 2004.謝以萱,〈日治臺灣的田野 踏查與攝影術(一):殖民•人類學家•乾版攝影〉,http://www.biosmonthly.com/weekly_news_topic/7736 。〈日治臺 灣的田野踏查與攝影術(二):背著相機的人類學家—鳥居龍藏Ⅹ森丑之助〉http://www.biosmonthly.com/weekly_news_ topic/7737。〈日治臺灣的田野踏查與攝影術(三):田野日誌與圖譜漫談〉,http://www.biosmonthly.com/weekly_ news_topic/7738。(檢索日期:2016.09.26)。
4 從東京人類學會創會初期,坪井正五郎即充分運用各種影像再現的技術,包括素描、繪圖、以及攝影等,參見Inhye Kang, “Visual Technologies of Imperial Anthropology: Tsuboi Shogoro and Multiethnic Japanese Empire.” Positions 24(4): 761-787, 2016.
攝影作為民族誌方法:日治臺灣殖民地人類學的寫真檔案 Photography as Ethnographic Method: The Anthropological Photographic Archives in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page.
11
臺東恆春)的調查後,對臺灣東部已經有了比較詳細的瞭解,「幸而給黑暗裡的臺灣東 部及紅頭嶼帶來了一線光明」。5鳥居的「最黑暗的福爾摩沙」,或者在更早的1896 年 第一次調查臺灣東部後發表的文章〈臺灣東部各蕃族及其分布〉(東部臺灣に於ける 各蕃族及び其分布)中6,曾說過的「黑暗的蕃界」,其「黑暗」的用語,一方面是說明在 實證上補足民族學調查所缺乏的東部原住民各族群的分布與文化型態;另方面,也不 乏是作為比喻性表達「帶來一線光明」的鳥居,具體表現在其所攜帶的田野工具:乾 版箱式照相機(box camera)。透過光線,東部的臺灣原住民族群在暗箱中,留下了身 影。顯影之後,作為當時人類學科學實證強調到現場的第一手紀錄,並以之為媒介做 為辨識體質特徵、擷取文化特質,以便進行比較民族學研究的方法。 日本統治臺灣初始,臺灣原住民是殖民者理蕃行政的對象,同時也是殖民地人類 學知識建構的對象。在殖民地治理與知識建構的重層展開過程中,也開始形成了民族 誌影像檔案。本文透過殖民統治初期的理蕃機構與人類學家的民族誌影像的分析,討 論官方的紀實攝影,以及類型影像,並進一步透過人類學家田野日記所記錄的田野攝 影經驗,分析影像檔案的生產過程,以及被拍攝者的反應。
二、總督蕃人會見的影像 1895 年 8月25日第一任的臺灣總督樺山資紀發表「綏撫生蕃」訓示之後,從大嵙 崁原住民的綏撫開始,之後半年內,在全島各地臨接原住民區域展開。7 在綏撫時對於 大嵙崁原住民的調查報告,也發表在《東京人類學會雜誌》。8此一事件,是總督府理 蕃政策的開端外,也是近代日本人類學臺灣研究的起始,殖民地人類學影像也同時登 場。9 奉總督「生蕃撫育」之命入山招徠蕃人的陸軍少尉平野秋所發表的〈臺灣生蕃視
5 鳥居龍藏,〈臺灣東南部の人類學的探檢〉。此封信是1898年12月,鳥居在田野中寄給東京人類學會坪井正五郎,隨後發 表在《東京人類學會雜誌》。
6 鳥居龍藏,〈東部臺灣に於ける各蕃族及び其分布〉,《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36(1897):378-410。《鳥居全集》第11 卷,頁464-485,以及《探險臺灣》,頁140-190。 7 此小節部分改寫自筆者先前的研究成果,見陳偉智,《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2014),特別是第二章第一節。 8 平野秋夫,〈臺灣生蕃視察ノ概況〉,《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15(1895):6-8。 9 本文原則上在一般敘述上改「番」、「蕃」為現在常用之集體自稱「原住民」,但是在某些為求保留原來文意或是呈現當 時用語的歷史脈絡時,則以保持原來文獻使用文字為原則。
現代美術學報—33
The Age of Photography: Japanese Colonial History and Taiwan Photography
page.
12
寫真時代:日本殖民歷史與臺灣攝影經驗
圖1 舌納箏社社長Watanawi與其妻 Lemoimaton 的半身像圖繪。 出處:平野秋夫,〈臺灣生蕃視察ノ概況〉,《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15(1895):6-8。
察概況〉(臺灣生蕃視察ノ概況)是《東京人類學會雜誌》第一篇關於臺灣原住民的 實地調查報告。在這篇臺灣原住民的實察報告中,平野依據「蕃人對我軍隊的感情」、 「服裝」、「語言」、「體質特徵」、「教育」、「禮儀」、「嗜好品」等項目,簡要說明參與 綏撫儀式的原住民的體質特徵與數項文化特質(cultural traits)。在報告書中,平野 並附上舌納箏社社長Watanawi(ワタナウイ) 與其妻 Lemoimaton(レモイマトン)的半身 像繪圖,以及對其服裝、體質特徵的解說。(圖1) 平野報告發表後即遭到隨後來臺的東京人類學會會員,同時也是總督府雇員伊 能嘉矩的修正。10 伊能嘉矩1896 年1月在《東京人類學會雜誌》發表〈大嵙崁地方的生 蕃〉(大嵙崁(Toa ko kan)地方に於ける生蕃),回應平野秋夫的報告。11伊能此篇論 文也刊載一張三名當時到總督府參與會面的原住民照片的細筆寫真圖繪,此圖是東 京人類學會繪師大野雲外,依據伊能所寄照片繪製。東京人類學會刊出的平野秋夫報 告附圖,推測應該也是大野雲外依據照片所繪製。稍後鳥居龍藏在《東京人類學會雜 誌》發表第一次臺灣調查論文時所附的原住民體質與文化特徵圖像,也是大野雲外根 據鳥居實際拍攝的照片所繪。
10 1934年逢東京人類學會創立50週年,擔任會長的松村瞭在回顧東京人類學會的業績時提到,隨著日本帝國領土的擴張,臺 灣也成為人類學研究的新領地,而平野秋夫的報告則是領臺後的首篇報告。見松村瞭,〈東京人類學會五十年史〉,《人 類學雜誌》49(11)(1934):419-460。
11 伊能嘉矩,〈大嵙崁(Toa ko kan)地方に於ける生蕃〉,《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18(1896):151-154。
攝影作為民族誌方法:日治臺灣殖民地人類學的寫真檔案 Photography as Ethnographic Method: The Anthropological Photographic Archives in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page.
13
圖 2 臺灣生蕃。左圖為《東京人類學會雜誌》中的素描圖,右圖為收藏在臺灣大學圖書館特藏組《伊能嘉矩手 稿》檔案的照片。出處:伊能嘉矩,〈大嵙崁(Toa ko kan)地方に於ける生蕃〉,以及伊能嘉矩,《寫真帳 第五冊》,臺大圖書館《伊能嘉矩手稿》,J127-05-21。
環繞著大嵙崁「綏撫生蕃」儀式所引發的平野秋夫與伊能嘉矩之間的討論,是當 時《東京人類學會雜誌》中出現的殖民地議題。在這個事件中,殖民地人類學所關心 的問題(人種分類),以及討論時所使用的理論資源與分析方法,已略具雛形。在討論 大嵙崁原住民的體質、語言與文化特質,乃至人種分類的論文中,伊能所使用的照片, 是1895 年9月10日,總督樺山資紀在綏撫生蕃宣示後,於總督府內接見了來自角板山 社與舌納箏社五位泰雅族原住民時,在府內所拍攝的照片。若比較伊能嘉矩的寫真圖 繪與其中伊能文章所根據的實際照片,可以發現東京人類學會的大野雲外將原本照 片總督府內的門、階梯與牆面的背景塗掉留白,同時加強原本照片中的原住民身體與 服裝的文化特質,但保留了其中一位改穿漢人女子緄邊大襟衫的特徵。 在綏撫政策進行時,大嵙崁泰雅族原住民曾下山到臺北城內與總督會見,其間 至少曾拍攝三張照片(見圖 2-4),留下殖民地統治最初的原住民影像紀錄。其中一張 〈樺山總督最初的蕃人會見〉(圖 3),是五名原住民與總督及總督府高級官員們的合 照。另一張〈臺灣生蕃〉(圖 2),三位原住民在總督府內牆邊的合照,是伊能嘉矩發表 在《東京人類學會雜誌》的資料。另外,下山來臺北城內與總督見面的原住民,在與總 督合照的平台上,也留下了一張後來被題名為〈臺北總督府內拍攝的生蕃人風俗〉照片 (圖 4)。這張是在與總督合照前後,另外拍攝的只有五位原住民以及一位通譯的照
現代美術學報—33
The Age of Photography: Japanese Colonial History and Taiwan Photography
page.
14
寫真時代:日本殖民歷史與臺灣攝影經驗
圖 3 (左 ) 樺山總督最初的蕃人會見。出處:《征臺軍凱旋紀念帖》,1896。 圖 4 (右) 臺北總督府內拍攝的生蕃人風俗。出處:《征臺軍凱旋紀念帖》,1896。
片,其中三位原住民還坐在合照時總督樺山資紀、民政局長水野遵以及海軍局長角田 秀松的座椅上,五個人的視線各自看著不同的方向,談笑表情自然。若與總督會見合照 比較,一張是呈現以總督樺山資紀為中心,原住民或蹲或站地處在總督與總督府高官 們的行列之間,照片中全部人物表情嚴肅,視線焦點都集中地望向左側,或許左側當時 有另一台攝影機?12另一則在相對輕鬆的氣氛下自由奔放,似乎是彼此嬉戲之際,被日 本攝影師所捕捉拍攝下來的照片。這張也是難得一見的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影像中,人 物帶有笑顏,之後不管是在照相館內或是田野中的原住民,臉上的笑容幾乎很少見。
1895 年日本領臺之初總督發布生蕃綏撫訓示後,9月在總督府內拍攝的〈臺灣生 蕃〉、〈樺山總督最初的蕃人會見〉與〈臺北總督府內拍攝的生蕃人風俗〉的三張照片, 其顯影與使用歷程(careers),似乎預示了之後隨著殖民統治展開,臺灣原住民的影像 將會如何的生產與流通。 「臺灣生蕃」成為殖民地人類學知識生產的材料,透過伊能嘉矩、鳥居龍藏、森 丑之助與其他人類學家,發展出將原住民影像作為民族誌方法,持續地生產與累積殖 民地人類學的原住民影像。〈樺山總督最初的蕃人會見〉與〈臺北總督府內拍攝的生蕃 人風俗〉,先是收入了從軍攝影師遠藤誠編輯的照相冊《征臺軍凱旋紀念帖》中,隨後 在各種官方民族誌報告中再製。殖民政府在之後的理蕃行政中依循前例,拍攝、蒐集 與出版了許多原住民影像。另外,透過官方與民間的寫真館的複製,製作寫真明信片,
12 從這張會見照片中人物的視線焦點與照片的拍攝角度來看,現場除了右側的攝影師遠藤誠的照相機外,左側可能還有另一 台照相機。
攝影作為民族誌方法:日治臺灣殖民地人類學的寫真檔案 Photography as Ethnographic Method: The Anthropological Photographic Archives in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page.
15
這些明信片或是寄回殖民母國或是流傳海外。13 透過殖民地人類學、官方機構的民族 誌、以及寫真明信片,原住民影像資料的生產與流通,逐漸累積出了或許可以稱之為 殖民檔案的原住民影像(photographs of aborigines as colonial archives)。
三、官方機構的民族誌與人類學影像 現在剛好是臺灣始政四十週年,為其紀念,拍攝日漸變遷的蕃族風習與理蕃現 狀,加上蕃地景觀,以「蕃界展望」為題,發行本寫真帖。14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1935
1895 年9月10日,在臺灣總督府內的總督樺山資紀首次蕃人會見現場,招來攝影 師留下影像紀錄,見證此一歷史性事件。照片的攝影者,是從軍攝影師遠藤誠。此次總 督會見蕃人的照片,收入了隨後在1896 年由遠藤誠編輯,標誌著殖民統治開始而出版 的《征臺軍凱旋紀念帖》。此攝影集紀錄1895 年馬關條約簽訂後,日本集結軍隊、搭 乘軍艦渡海、臺灣登陸、臺北城內外、始政式、以及南下臺灣征討過程中一系列事件的 影像。15 總督會見蕃人這類的攝影,在日本統治臺灣一開始,就已發揮了紀實攝影的重要 功能。亦即透過攝影,為正在進行中的歷史事件留下「現場」的見證,這些現場的影像 隨即在事後成為殖民統治政策的宣傳素材。換言之,在日本統治臺灣的一開始,官方 殖民者的歷史的攝影(photography of history),即是殖民官方攝影的歷史(history
of photography)。16《征臺軍凱旋紀念帖》中的原住民影像,一方面是作為殖民者統 治臺灣的宣告紀錄;另方面,也預示此後總督府殖民政策,特別是理蕃政策,其推行過 程中形成的官方民族誌(official ethnography),原住民將同時成為政策施行的對象 以及被拍攝的對象。這些影像檔案,也將是殖民官方自我宣傳的素材。樺山總督蕃人 13 關於日治時期臺灣原住民的影像明信片的分析,見Paul Barclay, “Peddling Postcards and Selling Empire: Image-Making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Japanese Studies 30(1)(2010): 81-110.日治時期的臺灣影像明信片中,臺灣原住民往往是主要的題 材。至於圖像明信片與日本殖民主義的關係,見張世倫,〈圖像明信片與殖民之眼:一些片段的思考〉,《攝影之聲》 12 (2014):36-43。 14 鈴木秀夫,《臺灣蕃界展望》。臺北:理蕃之友發行所,1935。 15 遠藤誠編,《征臺軍凱旋紀念帖》。東京:裳華房書房遠藤寫真館,1896。 16 歷史的攝影(photography of history),意指對於歷史紀錄與歷史意識,宛如攝影一般,除了有其物質性外,也受到了攝 影者的主觀視角,以及被攝者對象的存在狀態,乃至於兩者間的社會關係的影響。本文援用此概念呈現人類學知識與日治 原住民影像檔案的複雜性。參見Eduardo Cadava, Words of Light: Theses on the Photography of Histor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現代美術學報—33
The Age of Photography: Japanese Colonial History and Taiwan Photography
page.
16
寫真時代:日本殖民歷史與臺灣攝影經驗
會見的照片,1926 年收錄在樺山總督的傳記《臺湾史と樺山大将》17。另外1937年,又 收錄在作為1920 年代總督府臺灣史料編纂計畫的延伸,由總督府官員井出季和太編 寫的《臺灣治績志》中。18 同時,殖民地人類學運用類型影像(type photograh),形成當時知識建構重要 的民族誌方法。1898 年 4月,伊能嘉矩在由當時臺灣總督府理蕃行政相關官員在臺北 組成的蕃情研究會發會式上發表了〈臺灣各蕃族開化之程度〉(臺灣に於ける各蕃族 19 の開化の程度)一文 。在文中伊能嘉矩依據其自1895 年11月到臺灣以來的調查資
料,包括其於1897年所進行前後192天的全島調查,提出了全部臺灣原住民的種族分 類,並且在比較民族學的視野中,討論各種族的進化程度。 在蕃情研究會的演講中,伊能先針對臺灣蕃族的「分類系屬」提出分類表,將 「共有某種特殊性質的(蕃人)集成一體,再依據其共有特徵的遠近,劃定系統上血 緣的遠近」。201898 年5月,伊能進一步在《東京人類學會雜誌》發表〈臺灣通信(第22 回)臺灣各蕃族的分布〉(臺灣通信〔第22 回〕臺灣に於ける各蕃族の分布)。文中除了 臺灣各蕃族的分類系屬表之外,並進一步說明各蕃族的分布區域與文化特質。21伊能 以「群╱族╱部」的樹狀階層系屬表,將臺灣原住民區分為四群八族二十一部,並說明 各群的分布地以及體質、文化社會與語言特徵。1900 年伊能完整的調查報告書《臺灣 蕃人事情》由總督府出版。22 伊能建構的臺灣全島原住民分類,其中的「族」分成「Ataiyal、Vonum、Tso ’o、
Tsarisen、Payowan、Puyuma、Amis、Peipo」(泰雅、布農、鄒、查利先[魯凱]、排灣、 卑南、阿美、平埔)八族,若加上鳥居在 1897年調查的蘭嶼雅美族(Yami),一共九 族。總督府以伊能的調查與民族誌《臺灣蕃人事情》為基礎,繪製了臺灣原住民的九族 分布圖,並成為總督府人口統計中原住民分類依據。殖民統治逐漸累積關於臺灣原住 民的族群分類、人口、分布地、社會文化特質、乃至影像的殖民檔案,殖民地人類學知
17 藤崎済之助,《臺湾史と樺山大将》。東京:国史刊行会,1926。 18 井出季和太,《臺灣治績志》。臺北:臺灣日日新報,1937。頁240。 19 伊能嘉矩於 1898 年 4 月 23 日的演講紀錄,見〈臺灣に於ける各蕃族の開化の程度(蕃情研究會に於ける伊能の說)〉, 《臺灣新報》486,1898年4月26日,第2版、《臺灣新報》489,1898年4月29日,第2版。 20 伊能嘉矩,〈臺灣に於ける各蕃族の開化の程度〉。 21 見伊能嘉矩,〈臺灣通信(第22回) 臺灣に於ける各蕃族の分布〉,《東京人類學會雜誌》146(1898):301-307。 22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臺灣蕃人事情》。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文書課,1900。
攝影作為民族誌方法:日治臺灣殖民地人類學的寫真檔案 Photography as Ethnographic Method: The Anthropological Photographic Archives in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page.
17
圖5 1898 年蕃情研究會展示的〈臺灣島蕃族〉影像。 出處:〈臺灣島蕃族〉,《蕃情研究會誌》1,1898。
識生產,於焉形成。23 伊能自己似乎並沒有帶著攝影機進入田野,但是卻蒐集了不少當時總督府拍攝或 是其他來源的原住民照片圖像。24 在蕃情研究會的發會式中,展示了平埔族以外的八 族,由單一人物的半身像或是頭像代表該族所拼貼組合的「臺灣島蕃族」影像。其中, 泰雅族為一男一女,鄒族、布農、查利先(魯凱)、排灣、卑南、阿美、雅美各族為一男 子。泰雅男子為出身臺北近郊的屈尺部落,女子則是出身埔里附近巴蘭社。透過照片 的拼貼,臺灣原住民的影像被匯聚在同一個範疇(「臺灣島蕃族」)。
23 關於關能嘉矩的殖民地臺灣人類學知識建構的歷史與影響的分析,見陳偉智,《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臺 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 24 關於伊能嘉矩蒐集的臺灣影像資料的介紹,見小林岳二,〈關於本書收輯的影像〉,陳文玲譯,收於日本順益臺灣原住民 研究會編著,《伊能嘉矩收藏臺灣原住民影像》。臺北: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出版,1999。頁61-64。
臺灣「風景」的寫真建構:一個日治時代攝影的歷史初探 Constructing the Taiwanese “Landscape”: A Preliminary Study into 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Era
page.
149
引用書目 一、中、日文書目 小沢清。《写真界の先覚小川一真の生涯》。東京:日本図書刊行会,1994。 王雅倫。《法國珍藏早期臺灣影像1850-1920》。臺北市:雄獅圖書。1999。 日本旅行協會臺灣支部編。《カメラで見た台湾》。臺北市:日本旅行協會臺灣支部。1935。 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編。《臺灣寫真帖》。臺北市: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1908。 石川源一郎編。《臺灣名所寫真帖》。臺北市:臺灣商報社。1899。 西川榮一。《臺灣風景》。臺北市:東亞旅行社。1941。 宋南萱。《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吳兆宗。《昭和 2 年臺灣八景募集活動及其影響》。彰化縣:國立彰化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市:麥田文化。2005。 吳嘉寶。〈臺灣攝影簡史〉,收錄於王禾璧編,《攝影透視─香港、中國、臺灣》。香港:香港藝術中心,1994。頁 50-55。 吳嘉寶。〈凝視經典:爬梳臺灣百年攝影史料〉,收錄於《臺灣人文400 年》。臺北市:經典雜誌,2011。頁 256269。 林玫君。《淡水鎮志:觀光志》。新北市:新北市淡水區公所,2013。 林麗雲。《山的脈動—臺灣山岳畫與山岳畫家呂基正》。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岡田紅陽。《臺灣國立公園寫真集》。臺北:臺灣國立公園協會。1939。 岡田紅陽。《臺灣の國立公園》。臺北:臺灣國立公園協會。1939。 唐伯良。《日治時代臺灣國立公園的設置與角色賦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徐佑驊。《日治時代「臺灣寫真帖」研究》。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陸地測量部寫真班編。《日清戰爭寫真帖》。東京市:小川一真出版部,1896。 黃明川。〈一段模糊的曝光:臺灣攝影史簡論〉。《雄獅美術》,第175 期,1985 年9月,頁158-168。 張世倫。〈關於「交陪影像」論的一些反芻(或,作為問題意識的民俗攝影實踐)〉。《藝術觀點》,第 69 期, 2017年1月,頁148-158。 張照堂。《影像的追尋:臺灣攝影家寫實風貌》。臺北市:光華畫報雜誌,1988。 ───。〈光影與腳步:臺灣寫實報導攝影的發展足跡〉,收錄於王禾璧編,《攝影透視─香港、中國、臺灣》。 香港:香港藝術中心,1994。頁29-48。 陳俊雄。《日據時代的臺灣寫真發展》。臺北縣:私立輔仁大學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陳衍秀。《日治時期《臺灣鐵道旅行案內》的風景論述:一個考古學的閱讀》。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語言與文 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富田昭次著,廖怡錚譯。《觀光時代:近代日本的旅行生活》。臺北市:蔚藍文化,2008/2015。 廖新田。《臺灣美術四論》。臺北市:典藏藝術,2008。 蔣竹山。《島嶼浮世繪:日治臺灣的大眾生活》。臺北市:蔚藍文化,2014。 顏娟英。《臺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臺北市:雄獅美術,1998。 ───。〈近代臺灣風景觀的建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9 期,2000。頁179-206。 ───。《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市:雄獅圖書,2001。 簡永彬。《凝望的時代:日治時期寫真館的影像追尋》。臺北市:夏綠園文化,2010。
二、西文書目 Allen, Joseph R. “Picturing Gentlemen: Japanese Portrait Photography in Colonial Taiwa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73(4): 1009-1042. ─── . “Colonial Itineraries: Japanese Photography in Taiwan.” Japanese Taiwan: Colonial Rule and its Contested Legacy. Ed. Andrew D. Morris. London: Bloomsbury, 2015. 25-47. Franck, Harry A. Glimpses of Japan and Formosa: With Some Kodak Snapshots By The Author. New York: The Century Co., 1924. Fraser, Karen. “Ogawa Kazumasa (1860-1929), ”Encyclopedia of Nineteenth-Century Photography. Ed. John Hannavy. London: Taylor & Francis, 2008. 1021-1022.
現代美術學報—33
The Age of Photography: Japanese Colonial History and Taiwan Photography
page.
150
寫真時代:日本殖民歷史與臺灣攝影經驗
Kazumasa, Ogawa. Souvenirs de Formose et des Îles Pescadores. Tokyo: K.Ogawa, 1896. ─── . The Charming Views in the “Land of the Rising Sun.” Tokyo: K.Ogawa, 1904. Osborne, Peter D.. Traveling Light: Photography, Travel and Visual Culture.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0. Picard, D. & Robinson, M.. The Framed World: Tourism, Tourists and Photography. London: Routledge, 2009. Price, George Uvedale. Reminiscences of North Formosa. Yokohama: Kelly & Walsh, 1895. Sturken, M. & Cartwright, L.. Practices of Looking.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93-108 Urry, John. The Tourist Gaze: Leisure and Travel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London: Sage, 1990. ─── . Consuming Places. London: Taylor & Francis,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