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 001
本章要學習民法之適用範圍、請求權基礎的概說、財產 法各編的立法特色與衝突、無權處分的基本問題等,很 多民法考題即是從此處命題。
第一節
民法的適用範圍 ........................................... 001
第二節
請求權基礎的概說 ........................................ 008
第三節
財產法各編的立法特色與衝突 ...................... 022
第四節
無權處分的基本問題 .................................... 024
第五節
權利瑕疵擔保責任(債各)與債務不履行責 任(債總)的關係 ........................................ 035
第六節
民法總則之規範內容與結構分析 ................... 041
第七節
民法總則是財產法總則 ................................. 045
第二章
權利 ............................................................ 053
本章要學習權利的意義與分類。權利主要之分類有三: 依內容區分、依作用區分與依效力所及的範圍區分。此 為民法總則重點之一,須特別注意由此衍生的諸多問 題,因為甚多民法總則考題即是從此處命題。
第一節
權利的意義 .................................................. 053
第二節
權利的分類 .................................................. 054
第一項
依權利的內容來區分(財產權與非財產權) ................................................................ 054
1
第一款
區分標準 ................................................... 054
第二款
區分實益 ................................................... 054
第三款
財產權 ...................................................... 054
第四款
非財產權(絕對權、支配權) ................... 055
第二項
依權利的作用來區分(支配權、請求權、 形成權與抗辯權) ..................................... 075
第一款
支配權 ...................................................... 075
第二款
請求權 ...................................................... 077
第三款
形成權 ...................................................... 088
第四款
抗辯權 ...................................................... 132
第三項
依權利效力所及的範圍來區分(絕對權與 相對權) ................................................... 156
第三章
第一款
基本概念 ................................................... 156
第二款
債權物權化/物權債權化 ............................. 158
權利主體 ..................................................... 201
權利主體是「人」,可分為「自然人」與「法人」 ,須注 意各自能力的相關概念。惟特別是「法人」,其條文雖 多,但僅須重視不可不知的條文即可,其他條文可以斟 酌略過(基於投資報酬率的考量)。
第一節
2
自然人 .......................................................... 201
第一項
權利能力 ................................................... 201
第二項
意思能力 ................................................... 211
第三項
行為能力 ................................................... 212
第四項
責任能力 ................................................... 219
第二節
法人 ............................................................. 221
第一項
意義 ......................................................... 221
第二項
種類 ......................................................... 221
第三項
法人的登記 ............................................... 229
第四項
法人的能力 ............................................... 231
第四章
第一款
權利能力 ................................................... 231
第二款
行為能力 ................................................... 233
第三款
責任能力 ................................................... 234
物 ............................................................... 239
物權的客體是「物」 ,但並非所有之權利客體皆是「物」 。 本章須注意物的立法主義、物的次分類(動產與不動 產、主物與從物、原物與孳息)。此外,尚須注意房屋 與土地的關係及處分的概念,如此一來即可對於「物」 的相關考題有所掌握。
第一節
物的意義 ...................................................... 239
第二節
物的立法主義 ............................................... 240
第三節
物的成分 ...................................................... 244
第四節
物的次分類-動產與不動產 .......................... 246
第五節
定著物與土地的關係 .................................... 259
第一項
使用定著物,一定要使用土地 ................... 259
第二項
定著物所有權與土地利用權具有不可分離 的關係 ...................................................... 260
第六節
物的次分類-主物與從物 ............................. 272
第七節
處分的概念 .................................................. 274
第八節
原物與孳息 .................................................. 277
3
第五章
權利變動概說 .............................................. 283
權利變動須藉由「法律事實」。本章即在介紹「法律事 實」之分類,單獨命題的機會雖屬不高,但與其他概念 混合出題的情形,仍不時可見。
第六章
法律行為的基本概念 ................................... 289
本章在介紹法律行為與意思表示的不同、債權行為與處 分行為的比較。特別是債權行為與處分行為(物權行為) 的比較,有諸多不同,此經常為命題焦點之所在,考生 一定要注意!
第一節
概說 ............................................................. 289
第二節
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的區別 .......................... 290
第一項
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的意義 ....................... 290
第二項
債權行為與物權行為(處分行為)之比較 .. 292
第三項
處分行為的獨立性與無因性 ....................... 313
第七章
法律行為的要件 .......................................... 321
法律行為成立生效的要件,即為法律行為的要件,其可 分為「一般成立要件」 、 「特別成立要件」 、 「一般生效要 件」與「特別生效要件」。其內容及衍生出的概念與爭 點,毫無疑義地,為民法總則最大命題焦點,特別是「意 思表示要健全無瑕疵」與「代理」,於每年的國家考試 幾乎未曾缺席過,考生一定要熟讀,才能永保安康、試 試如意喔!
第一節
體系表 .......................................................... 321
第二節
前提問題 ...................................................... 322
第三節
一般成立要件 ............................................... 324
第一項
4
當事人 ...................................................... 324
第二項
標的 ......................................................... 324
第三項
意思表示 .................................................. 325
第四節
特別成立要件 ............................................... 334
第一項
契約之意思表示合致 ................................. 334
第二項
要式行為的要式 ........................................ 334
第一款
基本概念 ................................................... 334
第二款
方式的類型 ............................................... 335
第三款
修正前之民法第 760 條「應以書面為之」 的意義 ...................................................... 336
第四款
債編新法新增第 166 條之 1 ....................... 339
要物行為的要物 ........................................ 345
第三項 第一款
要物要件究竟為要物行為的特別成立要件 或特別生效要件? ..................................... 345
第二款
標的物的交付認為是要物行為的唯一態 樣? .......................................................... 346
第三款
要物契約的流弊 ........................................ 346
第四款
預約與本約的區別 ..................................... 347
第五款
舊民法第 407 條的爭議問題 ...................... 351
第六款
「一般契約效力理論」 .............................. 354
第七款
舊民法第 408 條的爭議問題 ...................... 358
第八款
債編新法刪除舊民法第 407 條 ................... 360
第九款
債編新法對於舊民法第 408 條的修正 ........ 362
第五節
一般生效要件 ............................................... 366
第一項
當事人要有行為能力 ................................. 366
第二項
標的要可能、確定、適法、妥當 ............... 378
5
第一款
可能.......................................................... 378
第二款
確定.......................................................... 379
第三款
適法.......................................................... 380
第四款
妥當.......................................................... 387
意思表示要健全無瑕疵 .............................. 408
第三項 第一款
意思表示不健全而有瑕疵的類型 ................ 408
第二款
意思表示錯誤 ............................................ 408
第三款
通謀虛偽意思表示的相關問題 ................... 440
第四款
消極信託與借名登記 ................................. 464
第五款
詐欺與脅迫 ............................................... 478
第六節
6
特別生效要件-代理權的存在 ....................... 497
第一項
代理的意義 ............................................... 497
第二項
代理的種類 ............................................... 498
第三項
代理的立法體例 ........................................ 500
第四項
代理權的範圍與限制 ................................. 500
第五項
有權代理/無權代理之要件 ......................... 516
第六項
代理權授與行為 ........................................ 522
第七項
無權代理 ................................................... 531
第一款
無權代理的種類 ........................................ 531
第二款
表見代理 ................................................... 531
第三款
狹義無權代理 ............................................ 540
第四款
民法第 110 條之無權代理人責任 ............... 550
001
第
民法的適用範圍
茲舉三個例子如下:
「好意施惠關係」: 甲之好友老王前往法國巴黎遊玩,甲遂託老王買 LV,結果老王卻忘 記買,甲不能對於老王主張民法第 544 條:「受任人因處理委任事務 有過失,或因逾越權限之行為所生之損害,對於委任人應負賠償之 責。」因為甲與老王間並未成立委任契約(民§528: 「稱委任者,謂 當事人約定,一方委託他方處理事務,他方允為處理之契約。」參照) , 客觀上即可認定老王並無與甲訂立委任契約、受其拘束的意思,僅為 一種「好意施惠關係」。
「罰款契約」: 甲是書店老闆,他在牆上張貼「凡偷竊書籍經查獲者,一律罰款書款 的一百倍」,慣竊乙雖看到告示仍然去偷竊,不幸此次失風被捉到, 甲不得向乙依據「罰款契約」請求書款一百倍的給付,蓋即使乙有看 到告示,客觀上亦足以認定乙無與甲訂立此顯然不利於他自己內容的 契約。
「事實上契約關係」: 甲將其私有土地作為收費停車場,一日乙停車時告訴甲說:「此為公 有地,人人皆可停車,絕對不會給付停車費」,究該如何處理?有謂 可依「事實上契約關係」的理論,亦即只要有停車的事實,即足以成 立停車契約(短期租賃契約),而不論當事人有無成立契約的合意; 此項見解固然可以順利解決問題,但與現行民法第 153 條第 1 項: 「當 事人互相表示意思一致者,無論其為明示或默示,契約即為成立。」 明顯牴觸,所以一般認為應該改採他法,即乙「言」與「行」不一,
緒 論
一、首先,當事人須有「法律關係」
章
第一節
緒論
一
第一章
002
「言」不予尊重,而依據「行」可以認為乙仍有訂立契約的默示意思, 仍可因當事人合意而成立契約。
二、 其次,尚須區別當事人此「法律關係」究為「公法關係」或「私法關 係」 。民法所要處理的是「私法關係」 (基本上若當事人雙方皆為私人, 且居於平等地位,原則上即屬私法關係)。茲舉二例如下: 民法第 184 條第 1 項前段之「權利」,僅指「私權」,不包含「公權」 (最高法院 62 台上 2 判例參照)。 公務員於執行職務行使公權力時,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人民自由或 權利,公務員本身的責任,尚可認為係「私法關係」,而可用民法規 範(民§186: 「Ⅰ公務員因故意違背對於第三人應執行之職務,致第 三人受損害者,負賠償責任。其因過失者,以被害人不能依他項方法 受賠償時為限,負其責任。Ⅱ前項情形,如被害人得依法律上之救濟 方法,除去其損害,而因故意或過失不為之者,公務員不負賠償責任。」 參照) ,但國家賠償責任就無法認為係「私法關係」 ,無法以民法規範, 故有制定「國家賠償法」的必要(最高法院 71.2.16,3rd 民庭決議參 照)。
值得注意的是,公務員亦有可能對於其所服務機關應負民法侵權行 為責任,最高法院 70 年台上字第 1561 號判例: 「公務員與政府間雖 為公法上之關係,若公務員於執行公務時,假公務上之權力,故意 不法侵害其所服務機關私法上之權利者,仍非不得成立侵權行為。」 參照。
*最高法院 62 年台上字第 2 號判例 民法第二十八條所謂法人對於董事或職員,因執行職務所加於他人之損 害,與該行為人連帶負賠償之責任,係專以保護 私權 為目的。換言之,權利
之為侵權行為之客體者,為一切之私權,政府向人民徵稅,乃本於行政 權之作用,屬於公權範圍,納稅義務人縱有違反稅法逃漏稅款,致政府
003
除,嗣某乙提起訴願、再訴願,由內政部將原決定及原處分撤銷,乙乃依民 法侵權行為之規定,對於某縣政府請求損害賠償,是否有理由?有甲、乙二 說:
討論意見: 甲說: 縣雖為公法人,但公法人亦為法人之一種,而法人具有侵權行為能 力,則為學者間之通說,某縣政府違法之行政處分如侵害人民之權 利,在私法上非不可構成侵權行為,某縣政府之職員雖係執行職務而 將某乙之房屋拆除,亦應構成該縣法人之侵權行為,應由該縣政府代 表縣法人負其責任。乙依民法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請求損害賠償,自 屬有理由。 乙說: 某縣政府之行政處分雖經撤銷而失效。但其職員執行職務拆乙之房 屋,仍屬公權力之行使,不構成民法上之侵權行為,殊無依民法之規 定請求損害賠償之餘地。至其行為如發生在國家賠償法公布施行以 後,受損害之人民是否得依國家賠償法以請求賠償,則屬另一問題。 以上兩說,以何說為當? 請公決
決議: 某縣政府為違法行政處分,將某乙之房屋視為違建物,命其職員予 以拆除,嗣某乙提起訴願、再訴願後,該項處分雖由內政部撤銷而失效。 但該縣政府命其職員拆除乙之房屋,仍屬公權力之行使,不構成民法上 之侵權行為,殊無依民法之規定請求損害賠償之餘地。至其行為如發生
緒 論
某縣政府為違法行政處分,將某乙之房屋視為違建物,命其職員予以拆
章
提案:
一
*最高法院 71 年 2 月 16 日第 3 次民事庭會議決議
第
受有損害,自亦不成立民法上之侵權行為,無由本於侵權行為規定,對 之有所請求 。公司法第二十三條所謂公司負責人,對於公司業務之執行, 如有違反法令致他人受損害,對他人應與公司連帶負賠償責任云云,仍以違 反法令致他人 私權 受有損害,為責任發生要件, 若公權受有損害,則不得 以此為請求賠償之依據。
004
在國家賠償法公布施行以後,受損害之人民是否得依國家賠償法以請求 賠償,則屬另一問題 。(同乙說,另以研究報告作為補充說明)
三、 確認當事人的法律關係為「私法關係」後,應該就民法及民事特別法 尋找「請求權基礎」(題目常問:「 請問當事人的法律關係為何? 」, 意義相同) 。所謂「請求權基礎」係指據以支持一方當事人向他方當事 人有所請求的法規範(包含民法及其他民事特別法) ,其必須為「完全 性法條」(有自己的構成要件與法律效果)始足當之,例如民法第 179 條: 「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返還其利益。雖 有法律上之原因,而其後已不存在者,亦同。」第 184 條:「Ⅰ因故意 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者,負損害賠償責任。故意以背於善良 風俗之方法,加損害於他人者亦同。Ⅱ違反保護他人之法律,致生損 害於他人者,負賠償責任。但能證明其行為無過失者,不在此限。」 (有 三個請求權基礎)等。
*善心無責?-玻璃娃娃案之最新發展與探討 一、時事介紹 乙是玻璃娃娃,於民國 89 年 9 月 13 日下午 1 時 40 分許,因該班體育 課遇雨改往景文高中謙敬樓地下室上課,而於該班同學甲經乙同意而抱 乙下樓梯時,因天雨樓梯濕滑,甲不慎滑倒,和乙一起摔落樓梯,甲及 乙皆因跌倒碰撞樓梯而受傷,乙並因高處跌落,頭部鈍創,造成顱骨骨 折,顱內出血不幸死亡。乙之父母遂依據民法第 184 條第 1 項前段、第 192 條與第 194 條向甲請求損害賠償。
二、法院見解
臺灣高等法院 93 年度上字第 433 號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 93 年度上字第 433 號判決認為甲應負賠償責任。理由 在於甲非學校指定平日負責照顧乙之人,其對乙並無特別照護之義 務,其因平日負責照顧乙之同學請假,而熱心自願照顧乙,抱負乙至
005
不全之玻璃娃娃,其身體遭受激烈碰撞可能導致死亡之結果,自應更為
章
謹慎,以免滑落使乙受創,甲當時已滿 16 歲,應有此認知及判斷能力,
一
梯溼滑,應小心行走,抱負他人時更應小心謹慎,尤其甲知悉乙係成骨
第
地下室,僅應負一般人之注意義務。惟當日天雨,一般常人均會注意樓
當時亦無不能注意之情事,詎其抱負乙從樓梯下地下室時,應注意且能 注意,而不注意樓梯地板溼滑,不慎跌倒,致乙跌落頭部鈍創、顱骨破 過失責任,不能因其係熱心好意抱負乙即免其責任。
最高法院 94 年度台上字第 2374 號判決: 最高法院 94 年度台上字第 2374 號判決將高院判決廢棄發回,理由在 於原審謂:甲非學校指定平日負責照顧乙之人,其對乙並無特別照護 之義務,應負一般人之注意義務云云,其所憑依據何在?究竟甲之行 為,有無過失?過失程度為何?似有未明。原審未遑詳為深究,逕行 判決,未免速斷。且原審既認定甲應負侵權行為責任,若謂其應負一 般人之注意義務,則與侵權行為所應盡注意義務之關聯性如何,均未 見原審說明其理由,尚屬可議。
臺灣高等法院 95 年度上更 字第 6 號民事判決: 臺灣高等法院 95 年度上更 字第 6 號民事判決認為甲無須負賠償責 任。主要理由如下:未成年人的過失責任,仍應以同年齡、具有相當 智慧及經驗之未成年人所具注意能力為標準 1,甲於事故發生時,僅 係未成年人,如課以善良管理人較重注意義務,顯失衡平,甲之過失 注意義務,僅應以同年齡、具有相當智慧及經驗之未成年人所具注意 能力為標準,以及出於熱心無償助人且攸關公共利益者之特性,應從 輕酌定,以免傷及青少年學生愛心之滋長;按過失之責任,依事件之 特性而有輕重,如其事件非予債務人以利益者,應從輕酌定,民法第 220 條第 2 項定有明文,本件既屬無償協助,得參酌上開立法之精神, 自應從輕酌定甲之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管理人為免除本人之生 命、身體或財產上之急迫危險,而為事務之管理者,對於因其管理所
1
當未成年人須負抽象輕過失責任時,外國多採取「有無盡未成年人年齡層通常的注意」來 認定有無過失,而非「有無盡善良管理人的注意」 ,可資參考,參閱王澤鑑, 「特殊侵權行 為-無行為能力人及限制行為能力人的侵權行為與法定代理人的侵權責任(上) 」 ,台灣 本土法學雜誌,第 62 期,民國 93 年 9 月,頁 88。
緒 論
裂及四肢多處骨折,送醫不治死亡,自欠缺一般人之注意義務,而應負
006
生之損害,除有惡意或重大過失者外,不負賠償之責,民法第 175 條 定有明文,查甲緊抱乙下樓,因學生所穿鞋子印濕樓梯,致樓梯溼滑, 甲抱著乙連同自己同時滑落至樓梯間,顯見甲之行為,並無惡意或重 大過失之情形,自不負賠償責任。
三、學者見解 黃立教授認為「好意施惠關係」不可能有故意或過失之行為,此種情 形通常也不構成侵權行為(惟此處要排除民事責任並無法律上的明文 依據,而是法學理論的推演)。甲的行為構成適法的無因管理,至於 甲作為時的注意義務標準,由於民法對於無因管理的部分並無明文規 定,應該類推適用委任之規定,由於本案甲之作為並非有償行為,因 此應該類推適用民法第 535 條前段:「受任人處理委任事務,應依委 任人之指示,並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之注意,……。」而由本案的 事實觀察,甲抱乙下樓梯時,由於天雨樓梯濕滑,甲不慎滑倒,甲及 乙皆因跌倒碰撞而受傷,甲雖有疏失,但從其自身也受傷來看,並未 違反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之注意 2,可資參考。 郭玲惠教授則認為甲、乙間仍成立無償的委任契約,其注意義務,依 據民法第 535 條:「受任人處理委任事務,應依委任人之指示,並與 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之注意,其受有報酬者,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 為之。」之規定,應該盡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之注意,而本案天雨 路滑,甲縱有過失,仍難謂未能履行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之注意, 故無須負損害賠償責任 3。
四、爭點分析與本文見解 本例,甲自願抱乙下樓梯,雖然亦經乙同意,但考量本例係屬無償, 而且客觀上足認當事人並無為其意思所拘束之意,僅為同學間互助情 誼之友愛行為,應認為甲、乙間僅屬「好意施惠關係」 (Gefälligkeitsverhältnis),而無任何契約關係,故甲不成立任何債務 不履行之責任。 2
3
參閱黃立, 「玻璃娃娃案的民事法律責任」 ,月旦法學教室,第 45 期,民國 95 年 7 月,頁 14~15。 參閱郭玲惠, 「玻璃娃娃事件之侵權責任」 ,月旦法學教室,第 46 期,民國 95 年 8 月,頁 11。
007
但是否應減輕其侵權行為責任?則產生爭議。計有下列三說 4:
章
甲說:
一
皆認為不能因為是「好意施惠關係」,就完全免除其侵權行為責任,
第
本例之重點在於甲是否須負侵害乙之生命權的侵權行為責任?一般
因為「好意施惠關係」是無償,所以應減輕之重大過失責任。但對 有疑義,蓋於「無償契約」,有負重大過失責任(民§410:「贈與 人僅就其故意或重大過失,對於受贈人負給付不能之責任。」參 照),亦有負具體輕過失責任(民§535:「受任人處理委任事務, 應依委任人之指示,並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之注意,其受有報酬 者,應以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為之。」§590: 「受寄人保管寄託物, 應與處理自己事務為同一之注意,其受有報酬者,應以善良管理人 之注意為之。」參照)。 乙說: 「好意施惠關係」的侵權行為責任應類推適用相類似之無償契約而 減輕其責任。但對於此說的批評是「好意施惠關係」究與何「無償 契約」相類似,認定常有困難。 丙說: 「好意施惠關係」之好意施惠之人原則上仍應就其「過失」不法侵 害他人權利,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惟「過失」應就個案合理 認定之,蓋對他人生命身體健康之注意義務,尚不能因好意施惠關 係而減輕,而將其限於故意或重大過失(王澤鑑老師)。
筆者淺見,此說似亦有商榷之餘地,蓋「好意施惠關係」對於好意 施惠之人並無拘束力, 「無償契約」對於無償給付之人係有拘束力(當 然,拘束力甚弱) ,若「無償契約」應減輕無償給付之人之責任,則 「好意施惠關係」似更應減輕好意施惠之人之責任,輕重似才會平 4
參閱王澤鑑, 「債法原理基本理論 債之發生-契約、代理權授與與無因管理」 ,民國 88 年 10 月,增訂版,頁 224~225。
緒 論
於此說的批評是「無償=重大過失責任」,是否即為一般原則,尚
008
衡,可供參考。 本例,若依甲說,甲應負重大過失責任;若依乙說,甲似應負具體輕 過失責任(類推適用無償委任之民§535) ;若依丙說,甲似仍須負抽 象輕過失責任(惟「過失」應就個案合理認定之)。 本於「好意施惠關係」之無償性,若認為應降低其注意義務,似尚難 逕謂為不當。而本案依其事實情節而綜合判斷之結果,似難認為甲未 盡其應盡之注意義務而有過失,故甲應無須負過失的侵權行為損害賠 償責任。
第二節
請求權基礎的概說
一、契約上請求權 履行請求權(契約一經合意成立即產生之請求權): 首先尋找「具體約款請求權」 (即相當於完全性法條之契約條款) ;若 無,尋找法律對於典型契約所做典型的規範,例如買賣之民法第 348 條第 1 項:「物之出賣人,負交付其物於買受人,並使其取得該物所 有權之義務。」第 367 條:「買受人對於出賣人,有交付約定價金及 受領標的物之義務。」租賃之民法第 423 條:「出租人應以合於所約 定使用收益之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並應於租賃關係存續中,保持其 合於約定使用、收益之狀態。」第 439 條:「承租人應依約定日期, 支付租金;無約定者,依習慣;無約定亦無習慣者,應於租賃期滿時 支付之。如租金分期支付者,於每期屆滿時支付之。如租賃物之收益 有季節者,於收益季節終了時支付之。」等;若再無,就依據民法第 199 條第 1 項:「債權人基於債之關係,得向債務人請求給付。」
次契約請求權(契約成立後,因為特殊情事漸次生成發展 所生之請求權): 例如解除契約之回復原狀請求權、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請求權等。以 債務不履行損害賠償請求權為例,其有六大要件:
009
債之關係有效存在。
第
違背給付義務之行為。
一
債權人受有損害。
章
給付義務之違反與債權人之損害具有相當因果關係。
債務人具有故意∕過失。
二、類似契約上請求權 有訂立契約的外形,但契約卻因故無效、不成立或被撤銷時所生之請求 權。 例如民法第 91 條:「依第八十八條及第八十九條之規定撤銷意思表示 時,表意人對於信其意思表示為有效而受損害之相對人或第三人,應負 賠償責任。但其撤銷之原因,受害人明知或可得而知者,不在此限。」 第 110 條:「無代理權人,以他人之代理人名義所為之法律行為,對於 善意之相對人,負損害賠償之責。」第 247 條:「Ⅰ契約因以不能之給 付為標的而無效者,當事人於訂約時知其不能或可得而知者,對於非因 過失而信契約為有效致受損害之他方當事人,負賠償責任。Ⅱ給付一部 不能,而契約就其他部分仍為有效者,或依選擇而定之數宗給付中有一 宗給付不能者,準用前項之規定。Ⅲ前二項損害賠償請求權,因二年間 不行使而消滅。」與第 245 條之 1:「Ⅰ契約未成立時,當事人為準備 或商議訂立契約而有左列情形之一者,對於非因過失而信契約能成立致 受損害之他方當事人,負賠償責任:一、就訂約有重要關係之事項,對 他方之詢問,惡意隱匿或為不實之說明者。二、知悉或持有他方之秘密, 經他方明示應予保密,而因故意或重大過失洩漏之者。三、其他顯然違 反誠實及信用方法者。Ⅱ前項損害賠償請求權,因二年間不行使而消 滅。」前三者為個別規定,最後者為一般規定。 以民法第 245 條之 1 為例,其有六大要件: 準備或磋商契約階段。 先契約義務的違反。
緒 論
債務人具有責任能力。
010
他方當事人受有損害。 先契約義務的違反與他方當事人之損害具有相當因果關係。 一方當事人具有故意過失。 一方當事人具有行為能力。
三、無因管理上請求權 民法第 172 條至第 178 條參照,其有四大要件: 管理事務。 管理他人事務。 為他人管理事務。 未受委任,並無義務。
四、物上請求權 例如民法第 767 條第 1 項:「所有人對於無權占有或侵奪其所有物者, 得請求返還之。對於妨害其所有權者,得請求除去之。有妨害其所有權 之虞者,得請求防止之。」(三個請求權基礎)、第 962 條:「占有人, 其占有被侵奪者,得請求返還其占有物;占有被妨害者,得請求除去其 妨害;占有有被妨害之虞者,得請求防止其妨害。」 (三個請求權基礎)、 第 949 條第 1 項:「占有物如係盜贓、遺失物或其他非基於原占有人之 意思而喪失其占有者,原占有人自喪失占有之時起二年以內,得向善意 受讓之現占有人請求回復其物。」以及「只要曾經發生過民法第 767 條、 第 962 條與第 949 條,就會發生民法第 952 條至第 958 條之占有回復關 係 5」,切記! 以民法第 767 條第 1 項前段為例,其有二大要件: 請求之人為所有權人。 被請求之人為無權占有之人。
5
全名叫做「占有人與回復請求人之權利義務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