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通則 ........................................................ 001
壹、海商法的意義與特色 ............................................... 002 貳、海商法上之「船舶」 ............................................... 003 一、須航行於海上或與海相通之水面或水中 ................ 003 二、須非船舶法上之小船 ............................................ 004 三、須為商船 ............................................................. 004
參、船舶之強制執行 ...................................................... 006 一、立法例 ................................................................. 006 二、船舶之強制執行 ................................................... 007
肆、相關考題暨解析 ....................................................... 011
第二章
船舶 ........................................................ 017
壹、船舶所有權 ............................................................. 022 一、海商法上船舶之特性 ............................................ 022 二、船舶所有權之相關問題 ........................................ 023 三、船舶共有 ............................................................. 027 四、船舶所有人之責任限制 ........................................ 032
貳、海事優先權 ............................................................. 051 一、海事優先權之性質、意義、立法理由 ................... 051
1
二、海事優先權所擔保之債權(海商§24I) ............ 053 三、例外不受海事優先權所擔保之債權(海商§26) . 056 四、海事優先權之標的物 ............................................ 056 五、海事優先權之位次 ............................................... 058 六、海事優先權之消滅 ............................................... 062 七、海商法上之神聖債權 ............................................ 063 八、海事優先權實行方法 ............................................ 063 九、海事優先權在國際私法的定性 .............................. 064
參、船舶抵押權 ............................................................. 065 一、船舶抵押權之設定方式與效力 .............................. 065 二、船舶抵押權之客體 ............................................... 066 三、船舶抵押權之主體 ............................................... 066
肆、相關考題暨解析 ...................................................... 067
第三章
貨物運送 ................................................ 095
壹、件貨運送契約與傭船運送契約-兼談船舶租賃 ........ 103 一、件貨運送契約 ...................................................... 103 二、傭船運送契約 ...................................................... 103 三、船舶運送契約之解除與終止 ................................. 108 四、海上貨物運送契約之分類與其重要性 .................... 110
貳、運費 ........................................................................ 111 一、運費之交付方式 .................................................... 111 二、運費之負擔 ........................................................... 111
參、受貨人受領遲延與運送人給付遲延 .......................... 114
2
一、貨物受領 .............................................................. 114
二、受貨人怠於受領貨物時之處置 .............................. 114 三、運送人交付遲延(給付遲延) .............................. 115
肆、裝卸期間及延滯費用 ................................................ 117 一、僅於計程傭船契約適用裝卸期間之規定 ................ 117 二、裝卸期間之計算方式 ............................................ 117
伍、載貨證券 ................................................................. 119 一、載貨證券的意義與功能 ........................................ 119 二、載貨證券之行使 ................................................... 124 三、載貨證券條款之效力 ............................................ 132 四、據告稱(SAID TO BE)條款 ............................... 136 五、載貨證券之債權效力 ............................................ 140 六、載貨證券之物權效力 ............................................ 142 七、海商法第 55 條與認賠書 ...................................... 143
陸、託運人之義務與責任 ............................................... 144 一、運費及其他費用之給付義務 ................................. 144 二、解除傭船契約時之義務與責任 .............................. 145 三、託運貨物通知不實之責任 ..................................... 145 四、危險貨物之處理義務 ............................................ 146 五、對未經報明物之責任 ............................................ 146 六、因其他原因發生損害之責任:過失責任 ................ 147 七、特殊物品之運送 ................................................... 147
柒、運送人之基本義務 .................................................. 150 一、適航性、適載性義務 ............................................ 150 二、貨物照管義務 ...................................................... 155 三、偏航禁止義務 ...................................................... 157
3
四、甲板運送禁止義務 ............................................... 159
捌、運送人之責任 .......................................................... 161 一、運送人之強制責任期間與責任區域 ....................... 161 二、運送人之免責事由 ............................................... 165 三、每件責任限制 ...................................................... 178
玖、特殊之運送型態 ...................................................... 187 一、貨櫃運送 ............................................................. 187 二、連續運送 ............................................................. 187
拾、運送契約之重要條款 ............................................... 193 一、喜馬拉雅條款 ...................................................... 193 二、準據法條款 .......................................................... 197 三、管轄條款 ............................................................. 200 四、仲裁條款 ............................................................. 206
拾壹、鹿特丹規則與我國海商法回應之探討 ................... 211 拾貳、相關考題暨解析 ................................................... 214
第四章
旅客運送 ................................................ 287
壹、運送人之權利、義務與責任 ..................................... 289 一、運送人之權利 ...................................................... 289 二、運送人之義務 ...................................................... 290 三、運送人之責任 ...................................................... 292
貳、旅客之權利與義務 ................................................... 295 一、旅客之權利 .......................................................... 295 二、旅客之義務 .......................................................... 296
4
參、相關考題暨解析 ...................................................... 297
第五章
船舶拖帶 ................................................ 299
壹、船舶拖帶之意義、種類與性質................................. 300 一、船舶拖帶之意義、種類 ........................................ 300 二、船舶拖帶之性質 ................................................... 301
貳、船舶拖帶之權利、義務與責任................................. 301 一、拖船對第三人 ...................................................... 301 二、拖船與被拖船相互間 ............................................ 302
第六章
船舶碰撞 ................................................ 303
壹、船舶碰撞之意義 ...................................................... 304 貳、船舶碰撞之內容 ...................................................... 304 一、適用上之特色 ...................................................... 304 二、海事責任之內容 ................................................... 306
第七章
海難救助 ................................................ 313
壹、海難救助之意義 ...................................................... 315 貳、海難救助之相關規定 ............................................... 315 一、海商法上之規定 ................................................... 315 二、船員法之規定 ...................................................... 316
參、海難救助之性質 ...................................................... 316 一、海難救助之發生原因 ............................................ 316
5
二、海商法上之海難救助 ............................................ 317
肆、海難救助之內容 ...................................................... 317 一、海難救助之施救人 ............................................... 317 二、海難救助之標的 ................................................... 318 三、海難救助之報酬 ................................................... 320 四、海難救助與環境保護 ............................................ 324 五、船舶碰撞與海難救助 ............................................ 329 六、消滅時效 ............................................................. 330
伍、相關考題暨解析 ...................................................... 330
第八章
共同海損 ................................................ 335
壹、共同海損之意義 ...................................................... 337 貳、共同海損之要件 ...................................................... 337 一、船舶於共同航程中之財產遭遇共同危險 ................ 338 二、為共同安全之目的 ............................................... 338 三、須有故意且合理之處分 ........................................ 338 四、直接造成之特別犧牲及發生之特別費用 ................ 339 五、處分行為必須有效果 ............................................ 339
參、共同海損之分擔 ...................................................... 340 一、共同海損之分擔原則 ............................................ 340 二、共同海損分擔價值之計算 ..................................... 341 三、應分擔但不受補償之貨物 ..................................... 342 四、不分擔但可受補償之貨物 ..................................... 343 五、共同海損分擔額之返還 ........................................ 343
6
六、共同海損分擔義務人之委棄權 .............................. 343
肆、共同海損犧牲補償額之計算 .................................... 343 一、船舶 .................................................................... 343 二、貨物 .................................................................... 344 三、運費 .................................................................... 344
伍、共同海損費用 ......................................................... 344 陸、其他共同海損之規定 ............................................... 345 一、共同海損之計算方式 ............................................ 345 二、共同海損之留置權與擔保 ..................................... 345 三、共同海損債權之消滅時效 ..................................... 345
柒、計算方式 ................................................................ 345 一、共同海損分擔比例 ............................................... 345 二、共同海損總額 ...................................................... 346 三、參與分擔總額 ...................................................... 346 四、計算各別應分擔金額 ............................................ 347
捌、相關考題暨解析 ...................................................... 350
第九章
海上保險 ................................................ 353
壹、海上保險之內容 ...................................................... 355 一、海上保險之意義 ................................................... 355 二、保險事故 ............................................................. 355 三、歸責原則 ............................................................. 355 四、保險標的 ............................................................. 356 五、保險期間 ............................................................. 357 六、保險價額 ............................................................. 357 七、損失之計算 .......................................................... 358
7
八、保險契約之終止 ................................................... 359
貳、要保人之權利與義務 ............................................... 359 一、海上貨物保險之裝船通知義務 .............................. 359 二、保險事故發生通知義務 ........................................ 359 三、積極減輕損害之義務與費用償還請求權 ................ 359
參、委付(abandonment) ........................................... 360 一、委付之意義與性質 ............................................... 360 二、委付之要件 .......................................................... 360 三、委付之範圍 .......................................................... 362 四、委付之效力 .......................................................... 362
肆、保險給付的請求權時效及給付時限 .......................... 363 一、保險給付的請求權時效 ........................................ 363 二、給付時限 ............................................................. 363
伍、相關考題暨解析 ...................................................... 363
附錄
8
相關法規 .................................................... 365
附錄一
船舶法 ............................................................. 365
附錄二
船舶登記法 ...................................................... 399
附錄三
船員法 ............................................................. 412
附錄四
商港法 ............................................................. 439
001
第
通則
一
第一章
章
貳、海商法上之「船舶」 一、須航行於海上或與海相通之水面或水中(§1) 二、須非船舶法上之小船(§3) 三、須為商船(§3)
參、船舶之強制執行(§4) 一、立法例 禁止扣押主義 准許扣押主義 二、船舶之強制執行 終局執行 保全執行 發航準備完成之前或航行至次一停泊港之後:均得為之 船舶發航準備完成時起,以迄航行至次一停泊港時止 原則:不得為之 例外:仍得為之 為使航行可能所生之債務 因船舶碰撞所生之損害賠償債務 執行程序之管轄法院
通 則
壹、海商法的意義與特色
002
壹、海商法的意義與特色
1
海商法係規範利用船舶於海上從事相關行為所生私法上權利義 務關係之法律 2。並具有下列特色 3:一、法律規範國際化 4、二、重視 人命之保護 5、三、重視航海危險之因應 6、四、發展航運目的之追求 7、 五、推動國際貿易之發展 8。
1
2
應注意者係,海商法乃民法的特別法(參海商§5 規定) ,故在思考上可以先從民 法切入,再去思考海商法為何做此規定,在理解上會比較能感受其中的醍醐味。 張新平(2010),海商法,頁 1。
3
張新平(2010),海商法,頁 4~8。
4
本法主要參考的國際立法例主要包括: 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1976 年海事求償責任限制國際公約。 海事優先權:1967 年海事優先權及抵押權統一規定國際公約。 貨物運送:1968 年載貨證券統一規定國際公約議定書(即海牙威斯比規則)。 船舶碰撞:1910 年船舶碰撞統一規定國際公約。 海難救助:1967 年修正海上救助及撈救統一公約議定書。 共同海損:約克安特衛普規則(約安規則)。 例如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海事優先權、海難救助等制度均有此色彩,詳後述。
5 6
例如海難救助、共同海損等制度均有此色彩,詳後述。
7
例如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海事優先權、海上貨物運送等制度均有此色彩,這是 海商法最重要的特色,因為海商法有許多規範讀起來都相當「偏心」,也就是都 有利於「船舶所有人」或「運送人」,跟以往念民法講求雙方權利義務的公平很 不一樣,這是海商法為了發展航運的目的使然,如果不給一點甜頭,又要怎麼發 展呢?所以讀到相關條文覺得很不公平也不用覺得太奇怪,海商法本來就是一部 「不公平」的法律阿!(如果講求公平的話又何苦特別制定海商法,全部回到民 法就好啦~XD) 海商法之所以為「商法」,如何發展海上經濟活動也是其重要的目的,而國家與 國家的經濟活動,海運是其不可或缺的方式,前述保護海上人命、發展航運等目 的,都是為了發展國際貿易所設制度,一樣,詳後述。
8
003
第 章
我們在念民法的時候,會先念到權利主體,目的在於了解「誰」
一
貳、海商法上之「船舶」
可以適用民法,就像我們去海邊游泳被水母電到,你不會想跟水母求 償,因為水母沒有腦。不是!是因為水母根本不是「權利主體」,無 時候,也要先理解那些「船舶」是海商法上的「權利主體 9」,然後進 一步去了解什麼情況有海商法的適用。關於海商法上船舶的要件,分 述如次:
一、須航行於海上或與海相通之水面或水中 海商法第 1 條規定:「本法稱船舶者,謂在海上航行,或在與海 相通之水面或水中航行之船舶。」所謂與海相通,係指可以自該 水域「航行」至海上而言(並非僅有支流相通即屬之!)。 又依海商法第 3 條第 4 款規定,非在此處航行之船舶,不適用海 商法之規定,故於「海上或與海相通水面或水中」航行,為海商 法上「船舶」之要件。另應注意者係,如果該船舶之用途非為「航 行」,而是作海上餐廳之用途或停於港邊待解體之船舶、作為探 勘觀察之用而長期停泊於同一地點之船舶,均不屬於海商法上所
9
一般來說,「人」是權利主體並無疑問,而海商法上「船」得否作為權利主體? 英美法上有所謂對物訴訟的概念(action in rem),係直接以船舶作為權利主體, 可直接以船舶為當事人而起訴,但在我國海商法上,似乎未見此一特性。劉宗榮 教授並認為,英美諸國,船舶係被擬人化,亦即在實體法上都是以船舶為債務主 體,在程序法上則係直接以船舶為被告,我國雖然不承認船舶得為債務主體、被 告,但海商法的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制度,是直接繼承自應美國、英國的立法, 間接承繼自國際公約的立法,而不論美國、英國或國際公約,都承認上開「對物 訴訟」的概念,採取「船舶債務」與「船舶所有人債務」分離的理論。(劉宗榮 (2007),新海商法,頁 43、44。)
通 則
法享受權利負擔義務,跟他請求是請求心酸的啊!因此在念海商法的
004
稱之船舶 10。另外,依船舶法第 3 條規定,船舶係指裝載人員或 貨物在水面或水中且可移動之水上載具,故水上摩托車、水上腳 踏車、定位標竿、黃色小鴨等不具船舶外觀者,均不屬之。
二、須非船舶法上之小船 海商法第 3 條第 1 款規定,船舶法所稱之小船,除船舶碰撞外, 不適用海商法之規定,而何謂船舶法所稱之小船?依船舶法第 3 條第 8 款之規定:「小船:指總噸位未滿五十之非動力船舶,或 總噸位未滿二十之動力船舶。」故海商法上所稱之船舶,應係指 「總噸位 50 噸以上之非動力船舶」及「總噸位 20 噸以上之動力 船舶」而言 11。
三、須為商船 海商法第 3 條規定: 「下列船舶除因碰撞外,不適用本法之規定: 一、船舶法所稱之小船。二、軍事建制之艦艇。三、專用於公務 之船舶。四、第一條規定以外之其他船舶。」其中第 2、3 款將 軍艦及公務艦艇排除在外,學者多認為海商法上之船舶係指商 船,亦即用於「營利」之船舶而言,而是否用於營利之判斷標準, 必須依「航程之目的」加以判斷,例如海軍租用民間商船從事軍 事用途,該「民間商船」此時即非海商法上之船舶。至於漁船、 民營引水船、海上遊樂船、採礦船等等,均屬商船 12。
10
張新平(2010),海商法,頁 13、14。
11
參最高法院 51 年台上字第 2242 號判例:「系爭漁船之總噸數僅有五‧○九噸, 依海商法第三條第一款規定,即不得認係海商法上之船舶,而應視為民法上所稱 動產之一。其權利之取得,亦不以作成書面並經主管官署蓋章證明為要件。」 劉宗榮(2007),新海商法,頁 23;張新平(2010),海商法,頁 12、13。
12
005
第 一 章
區分海商法上船舶與非海商法上船舶之實益: 登愣!(對不起,筆者語助詞很多),讀了海商法的第一個爭點「何 分?就像我們前面談到的,這個問題最主要是要解決「誰」可以適用 海商法的規定,因此: 海商法上船舶:原則上均適用海商法之規定。 非海商法上船舶: 原則:不適用海商法之規定,應適用其他法律(如民法)。 例外:船舶碰撞。
海商法第 3 條規定: 「下列船舶除因碰撞外,不適用本法之規定: 一、船舶法所稱之小船。二、軍事建制之艦艇。三、專用於公務 之船舶。四、第一條規定以外之其他船舶。」所以非海商法上船 舶,於「船舶碰撞」時,仍得適用海商法之規定。 有疑問者係,此時係適用「全部海商法之規定」或僅適用「船舶 碰撞章」之規定,容有爭議。張新平教授 13認為: 「非海商法上之 船舶因碰撞而有海商法適用之規定,無非用以排除民法上關於 『與有過失責任主義』之適用而已,如謂海商法上其他之制度亦 適用於非海商法上之船舶因碰撞所生之債權,則海商法劃分何者 為海商法上之船舶與何者非海商法上之船舶,即失其意義。」而 楊仁壽教授則以日本商法之學說為據,採「適用海商法全部規定」
13
張新平(2010),海商法,頁 14;施智謀(1986),海商法,頁 18。
通 則
謂海商法上之船舶」後,其實要思考的問題是:為什麼要作這樣的區
006
之見解 14。
參、船舶之強制執行 船舶是發展航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若任意予以強制執行,對於 航運發展來說勢必有相當之影響;但另一方面,債權人對於債務人之 船舶,若無法予以強制執行,對於債權人債權之保障亦有不足之處。 因此,雙方利益應如何調和,乃海商法上之重要課題。
一、立法例 15 禁止扣押主義: 亦即船舶一旦完成發航準備,即不得對之進行扣押(或假扣 押)。此種制度採取對船舶所有人的極端保護,完全枉顧債權 人之權益,早期為了發展航運之必須,多採此種立法例,包括 我國之舊海商法、法國法、德國舊商法均屬之。
准許扣押主義: 係指縱使船舶完成發航準備,於特定情況下亦得對之進行扣押 (或假扣押)。蓋採禁止扣押主義,對債權人保護不足,將發 生船舶不易取得融資,對航運發展來說亦有不妥之處,故為保 障特定對航海有直接幫助之債權人,我國現行海商法、英國 法、美國法、1952 年海船扣押國際公約等均採此一立法例,以 平衡對船方及債權人之保護。
14
楊仁壽(2005),最新海商法論,頁 21。
15
張新平(2010),海商法,頁 16、17。
007
章
所謂終局執行,係指「判決確定後」持判決向執行法院聲請之
一
終局執行:
第
二、船舶之強制執行
強制執行。此種強制執行,海商法並未設有規定,故依海商法 海商法所定之船舶,其強制執行,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準用關 於不動產執行之規定;建造中之船舶亦同。Ⅱ 對於船舶之強制
執行,自運送人或船長發航準備完成時起,以迄航行完成時 止,仍得為之。」據此,對於船舶之終局執行,無論船舶處於 何種狀態(無論發航準備是否完成、是否抵達次一停泊港), 均得為之,以保障取得終局確定判決之債權人之權益。
保全執行: 所謂保全執行,係指「訴訟進行中」,為保全債權之必要,所 進行之暫時性強制執行程序,例如假扣押、假處分、定暫時狀 態假處分等是。強制執行法第 114 條第 3 項規定:「 前項強制
執行,除海商法第四條第一項但書之規定或船舶碰撞之損害 賠償外,於保全程序之執行名義,不適用之。 」故關於保全 程序之強制執行,與終局執行並不相同。 而關於船舶保全程序之強制執行,則依海商法第 4 條規定: 「Ⅰ 船舶保全程序之強制執行,於船舶發航準備完成時起,以迄航 行至次一停泊港時止,不得為之。但為使航行可能所生之債 務,或因船舶碰撞所生之損害,不在此限。Ⅱ國境內航行船舶 之保全程序,得以揭示方法為之。」關於本條之規定,分析如 下:
通 則
第 5 條之規定,應適用強制執行法第 114 條第 1、2 項規定: 「Ⅰ
008
發航準備完成之前或航行至次一停泊港之後:均得為之。 依海商法第 4 條第 1 項之反面解釋,於發航準備完成之前或 航行至次一停泊港之後,關於船舶之保全執行,並不受限制。
發航準備完成? 所謂發航準備完成,解釋上有「形式說」、「實質說」、「兼 採實質與形式說」等,而依辦理強制執行事件應行注意事 項第 61 條第 3 款: 「……所謂發航準備完成者,指法律上
及事實上得開航之狀態而言 ,例如船長已取得當地航政 主管機關核准發航與海關准結關放行及必需品之補給已完 成,並已配置相當海員、設備及船舶之供應等屬之……。」 係採「兼採實質與形式說」。
航行至次一停泊港? 其實這是一個老爭點(但現行法已經沒有爭議了,看看就 好) 。舊海商法第 4 條第 1 項規定: 「船舶之扣押、假扣押, 自運送人或船長發航準備完成時起,以迄航行完成時止, 不得為之。但為使航行可能所生之債務,不在此限。」而 所謂「航行完成」(現行強執§114 仍使用此一用語),解 釋上有「航段主義」及「航程主義」之爭。前者係指「航 行至次一停泊港即屬航行完成」 ,後者則以「航行至終局目 的港方屬航行完成」 。按辦理強制執行事件應行注意事項第 61 條規定:「所謂航行完成,指船舶到達下次預定停泊之 商港而言。」故我國就「航行完成」之解釋係採航段主義, 民國 88 年修法時,海商法第 4 條亦直接規定「航行至次一 停泊港」,以杜爭議。
009
章
依海商法第 4 條第 1 項前段規定: 「船舶保全程序之強制執
一
原則:不得為之。
第
船舶發航準備完成時起,以迄航行至次一停泊港時止:
行,於船舶發航準備完成時起,以迄航行至次一停泊港時 其債權是否有理由均未臻明確,尚無予以保護之必要,為 避免執行程序對航運發展造成影響,故原則上禁止對於「處 於航行狀態」之船舶為保全程序之強制執行。
例外:仍得為之。 依海商法第 4 條第 1 項規定: 「船舶保全程序之強制執行, 於船舶發航準備完成時起,以迄航行至次一停泊港時止, 不得為之。但為使航行可能所生之債務,或因船舶碰撞所 生之損害,不在此限。」縱使船舶係於航行之狀態,對於 「為使航行可能所生之債務」或「因船舶碰撞所生之損 害」,仍得為保全程序之強制執行,分述如下:
為使航行可能所生之債務: 所謂「為使航行可能所生之債務」 ,依辦理強制執行事件 應行注意事項第 61 條規定,係指因燃料買賣、糧食買賣 以及修繕契約所生之債務而言。雖然此種債務發生於發 航準備完成之後,若予以強制執行對航行恐生不利,惟 因時間緊迫,求償機會較小,若不及時予以保護,將無 人願意與該船舶交易,對於發展航運之目的,將有不利 益。
通 則
止,不得為之。」蓋此時債權人尚未取得「終局確定判決」 ,
010
另應注意者係,此處之債務應指「本次航段」所生之債 務,至於「前次航行」所生之債務,債務人怠於為保全 處分者,不宜再予保護 16。
因船舶碰撞所生之損害賠償債務: 就船舶碰撞之損害賠償債務而言,學者認為:「船舶碰 撞,乃海上突發性侵權行為事件,若不即時對加害船舶 實施假扣押,待終局之本案請求判決確定後,已無從追 及而為強制執行。 17」故為避免肇事船舶「肇事逃逸」, 有害未來損害賠償之請求,造成航運之不利影響,因此 特別允許於此情形,縱使船舶係處於航行之狀態,亦得 對之為保全執行。
執行程序之管轄法院: 強制執行法第 7 條第 1 項規定:「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 物所在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管轄。」故於船舶之強制 執行,應就船舶所在地之管轄法院為之,所稱船舶所在地, 不僅指船舶現在停泊港,也包括將來之所在地 18。
16
張新平(2010),海商法,頁 19。
17
張新平(2010),海商法,頁 18。
18
張新平(2010),海商法,頁 20。
011
第 一
肆、相關考題暨解析
章
(96 地特)
原則上不許聲請為船舶假扣押: 依海商法第 4 條第 1 項本文規定,船舶保全程序之強制執行,於船 舶發航準備完成時起,以迄航行至次一停泊港時止,不得為之。此 規定係避免於航行過程中對於船舶為保全程序之強制執行,造成對 航運有不當影響所設規定,且保全程序強制執行係針對訴訟進行中 所為,此時判決尚未確定,並無特別保護債權人之必要,故海商法 特別設此規定以保護船舶所有人。 例外得允許聲請為船舶假扣押: 依海商法第 4 條第 1 項但書規定,但為使航行可能所生之債務,或 因船舶碰撞所生之損害,不在此限。故針對此債務,於發航準備完 成後,仍得為保全程序強制執行,分述如次: 為使航行所生債務: 此種債務通常發生於發航準備完成之後,惟因時間緊迫,求償機 會較小,若不及時予以保護,將無人願意與該船舶交易,對於發 展航運之目的,將有不利益。
通 則
船舶發航準備完成後,得否聲請為船舶假扣押,試說明之。
012
船舶碰撞所生之損害: 學者認為,船舶碰撞,乃海上突發性侵權行為事件,若不即時對 加害船舶實施假扣押,待終局之本案請求判決確定後,已無從追 及而為強制執行,故特別允許其於發航準備完成後,仍得為保全 程序之強制執行。
A 公司與 B 公司共有一艘遠洋漁船太平島號,登記載明各有二分 之一所有權,船舶登記於高雄航政主管機關,3 年前因 A 公司欠 缺營運資金,乃向位於臺北市之 C 銀行就其所有部分設定抵押以 取得貸款,並完成抵押登記。太平島號因故障而於基隆港進行修 繕,並由 D 公司完成修繕,惟尚未給付修繕費。D 公司已完成合 法催告,仍未獲付款,嗣得知太平島號已完成發航準備,請附理 由回答下列問題: A 公司已遲延償還其積欠 C 銀行之貸款,並已構成 C 銀行得行 使抵押權之條件,則 C 銀行可否聲請查封船舶?D 公司可否聲請 查封船舶?應向何法院聲請? 若 A 公司於 6 個月前已將其對太平島號之應有部分讓與 E 公司, 並已完成登記,試問:E 公司是否受抵押權限制? 19 (105 法院公證人、調查局法律實務組)
僅 D 公司可聲請查封船舶;應向基隆地方法院聲請: 19
第 小題參第二章、肆、相關考題暨解析。
013
章
使航行可能所生之債務,或因船舶碰撞所生之損害,不在此限。
一
航準備完成時起,以迄航行至次一停泊港時止,不得為之。但為
第
海商法第 4 條第 1 項規定,船舶保全程序之強制執行,於船舶發
本題中,C、D 均尚未取得確定判決,故其所為之查封,應屬保 全程序之強制執行。又 C 之債權係為供 A 公司營運資金,非供航 全程序之強制執行,故 C 銀行不可聲請查封船舶。然 D 之債權屬 為使航行所生之債權,故船舶縱使已經發航準備完成,D 仍得聲 請查封船舶。 強制執行法第 7 條第 1 項規定,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 地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管轄。於船舶保全程序之強制執行, 應就船舶所在地之管轄法院為之,所稱船舶所在地,不僅指船舶 現在停泊港,也包括將來之所在地。本題中,該船舶現停靠於基 隆港,故應向基隆地方法院為之。
A 定期航運公司以「億通輪」載運貨物,自日本大阪發航,今停靠 我國基隆港,並擬航行至美國紐約。「億通輪」現停靠基隆港並已 取得發航許可證書。試問:基隆地方法院對下列聲請應為如何之裁定: 美國籍 B 公司因「億通輪」先前載運貨物之損害賠償確定判決, 聲請查封拍賣「億通輪」。 我國籍 C 公司基於所屬船舶與「億通輪」於我國領海發生碰撞, 聲請假扣押「億通輪」。 泰國籍 D 銀行因 A 定期航運公司以「億通輪」設定抵押貸款未
通 則
行所用,於系爭船舶(太平號)已經發航準備完成後,不得為保
014
獲清償,聲請就「億通輪」為假扣押。
(106 律師)
關於 B、C、D 之聲請,基隆地方法院均有管轄權: 依強制執行法第 7 條第 1 項:「強制執行由應執行之標的物所在地 或應為執行行為地之法院管轄。」本件「億通輪」停靠於基隆港, 是關於 B、C、D 公司之聲請,基隆地方法院俱有管轄權,合先敘 明。 基隆地方法院應准許 B 公司之聲請: 海商事件,依本法之規定,本法無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又對於船舶之強制執行,自運送人或船長準備完成時起,以迄航 行完成時止,仍得為之。海商法第 5 條、強制執行法第 114 條第 2 項定有明文。海商法第 4 條係針對船舶保全執行之規定,至於 持確定判決聲請之終局執行,海商法並未設有規定。故依海商法 第 5 條規定,應依強制執行法第 114 條第 2 項,縱使船舶已經準 備完成,仍得為之。 本題美國籍 B 公司因「億通輪」先前載運貨物之損害賠償確定判 決,聲請查封拍賣「億通輪」 ,係持確定判決所聲請之終局執行, 故縱使億通輪已經取得發航許可證書,仍得為之。據此,基隆地 方法院應准許 B 公司之聲請。 基隆地方法院應准許 C 公司之聲請: 按海商法第 4 條第 1 項規定:「船舶保全程序之強制執行,於船 舶發航準備完成時起,以迄航行至次一停泊港時止,不得為之。 但為使航行可能所生之債務,或因船舶碰撞所生之損害,不在此
015
第
限。」 本題我國籍 C 公司因其所屬船舶與「億通輪」發生碰撞而聲請假
一
扣押,此種基於船舶碰撞所生之損害所聲請之保全程序執行,依
章
海商法第 4 條第 1 項但書規定,縱使「億通輪」已經完成發航準 備,仍得為之。據此,基隆法院應准許 C 公司之聲請。
關於船舶保全程序之強制執行,若非為使航行可能所生之債務或 因船舶碰撞所生之損害,則於船舶發航準備完成時起,以迄航行 至次一停泊港時止,不得為之。海商法第 4 條第 1 項定有明文。 其立法目的在於發展航運,避免債權人於尚未取得確定判決前, 藉由保全執行程序阻礙船舶之航行。 本件 D 銀行係基於貸款債權未獲清償而實行抵押權,並聲請就 「億通輪」為假扣押。此種保全執行既非為使航行可能所生之債 務,亦非船舶碰撞所生之損害,故於船舶發航準備完成後,不得 為之。 有疑問者係,本件「億通輪」僅取得發航許可證書,是否可認為 發航準備完成?按辦理強制執行應行注意事項第 61 點,所謂發 航準備完成,係採「兼採實質與形式說」,認為須於法律上及事 實上得開航之狀態而言。例如船長已取得當地航政主管機關核准 發航與海關準結關放行及必需品之補給已完成,並已配置相當海 員、設備及船舶之供應。是本件億通輪若已具備上開實質與形式 發航要件,即屬發航準備完成,則基隆地方法院應駁回 D 公司之 聲請。
通 則
基隆地方法院應駁回 D 公司之聲請:
016
017
第
船舶
二
第二章
章
一、海商法上船舶之特性 人格性 不動產性 權宜船 二、船舶所有權之相關問題 船舶所有權之範圍(§7) 船舶所有權之移轉 生效要件:書面(§8) 對抗要件:登記(§9) 交付? 建造中船舶 續造權(§10) 建造中船舶亦得設定船舶抵押權(§34) 建造中船舶之強制執行程序 三、船舶共有 共有概說 共有船舶之處分及共同利益事項(§11) 共有船舶應有部分之處分 應有部分之買賣(§12) 原則:無須得他人同意
船 舶
壹、船舶所有權
018
例外:船舶因此喪失中華民國國籍須全體同意 應有部分之抵押(§13):其他共有人過半數之同意 共有船舶債務之清償(§14) 共有關係 船長之退出權(§15) 不因共有人中一人死亡、破產或受監護宣告而中止(§16) 共有船舶經理人 選任(§17) 權限(§18) 限制(§19) 報告義務(§20) 四、船舶所有人之責任限制 意義 立法例與我國所採用之制度 立法例 委付主義 執行主義 船價主義 金額主義 我國責任限制之計算方式及其缺點 船價主義為主(§21I) 金額主義為輔(§21Ⅳ) 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之項目 在船上、操作船舶或救助工作直接所致人身傷亡或財物毀損 滅失之損害賠償(§21I ) 船舶操作或救助工作所致權益侵害之損害賠償。但不包括因 契約關係所生之損害賠償(§21I )
019
例外不列入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之項目
章
為避免或減輕前二款責任所負之債務(§21I )
二
或給付(§21I )
第
沈船或落海之打撈移除所生之債務。但不包括依契約之報酬
本於船舶所有人本人之故意或過失所生之債務(§22 )
務(§22 ) 救助報酬及共同海損分擔額(§22 ) 船舶運送毒性化學物質或油污所生損害之賠償(§22 ) 船舶運送核子物質或廢料發生核子事故所生損害之賠償(§ 22 ) 核能動力船舶所生核子損害之賠償(§22 ) 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之主體(§21Ⅱ) 責任限制之計算 船價主義為主(§21I) 船舶價值(§23) 運費(§21Ⅲ) 附屬費(§21Ⅲ) 金額主義為輔(§21Ⅳ)
貳、海事優先權 一、海事優先權之性質、意義、立法理由 海事優先權之性質 債權優先權說 物權優先權說 海事優先權之意義 海事優先權之立法理由 二、海事優先權所擔保之債權
船 舶
本於船長、海員及其他服務船舶之人員之僱用契約所生之債
020
船長、海員及其他在船上服務之人員,本於僱傭契約所生之債 權(§24I ) 因船舶操作直接所致人身傷亡,對船舶所有人之賠償請求(§ 24I ) 救助之報酬、清除沈船費用及船舶共同海損分擔額之賠償請求 (§24I ) 因船舶操作直接所致陸上或水上財物毀損滅失,對船舶所有人 基於侵權行為之賠償請求(§24I ) 港埠費、運河費、其他水道費及引水費(§24I ) 訴訟費用及為債權人之共同利益而保存船舶或標賣,並分配賣 價所支出之費用(司法費用) 三、例外不受海事優先權所擔保之債權(§26) 四、海事優先權之標的物 船舶、船舶設備及屬具或其殘餘物(§27 ) 在發生優先債權之航行期內之運費(§27 ) 船舶所有人因本次航行中船舶所受損害,或運費損失應得之賠 償(§27 ) 船舶所有人因共同海損應得之賠償(§27 ) 船舶所有人在航行完成前,為施行救助所應得之報酬(§27 ) 五、海事優先權之位次 海事優先權與其他權利(§24Ⅱ、25) 海事優先權與海事優先權 同次航行之海事優先權 不同事變所生之債權 係基於不同款之原因所發生之債權(§29I) 係基於同款之原因所發生之債權 原則:不分先後比例受償(§29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