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134

Page 1

第壹部分 第一編

營業秘密法 .................................. 001 緒論 ........................................................ 001

第一章

防止不正競爭 ............................................... 001

第二章

TRIPS 之明文規範 ....................................... 001

第二編

本論 ........................................................ 003

第一章

定義、保護及取得 ........................................ 005

第二章

侵害態樣及責任 ........................................... 009

第貳部分

專利法要論 .................................. 019

第一編

總論 ........................................................ 019

第一章

緒論 ............................................................. 019

第二章

總則 ............................................................. 020

第二編

發明專利 ................................................. 035

第一章

概說 ............................................................. 035

第二章

發明專利之要件 ........................................... 037

第三章

申請 ............................................................. 046

第四章

審查及再審查 ............................................... 067

第五章

專利權 ......................................................... 081

第六章

專利之授權 ................................................... 116

1


第七章

專利權人之納費義務 ..................................... 125

第八章

專利權之侵害與救濟 ..................................... 126

第三編 第一章

概說 ............................................................. 141

第二章

實質要件 ...................................................... 144

第三章

審查 ............................................................. 145

第四章

專利權 .......................................................... 149

第四編

設計專利 ................................................. 157

第一章

概說 ............................................................. 157

第二章

實質要件 ...................................................... 160

第三章

審查 ............................................................. 163

第四章

專利權 .......................................................... 168

第參部分

商標法要論 .................................. 175

第一編

緒論 ........................................................ 175

第一章

商標之意義 ................................................... 175

第二章

商標之性質及功能 ........................................ 176

第二編

2

新型專利 ................................................. 141

本論 ........................................................ 179

第一章

總則 ............................................................. 179

第二章

商標 ............................................................. 205

第三章

證明標章、團體標章及團體商標 ................... 330

第四章

罰則 ............................................................. 350


第肆部分 第一編

著作權法要論 ............................... 359 緒論 ........................................................ 359

第一章

著作權之概念 ............................................... 359

第二章

國際間著作權之相互保護關係 ...................... 361

第二編

本論 ........................................................ 365

第一章

總則 ............................................................. 365

第二章

著作 ............................................................. 368

第三章

著作人及著作權 ........................................... 393

第四章

製版權 ......................................................... 483

第五章

權利管理電子資訊及防盜拷措施 ................... 488

第六章

權利侵害之救濟 ........................................... 496

第七章

網路服務提供者之民事免責事由 ................... 516

第八章

罰則 ............................................................. 526

附錄

近年相關考試試題暨解答 .................... 543

3


001

營業秘密法

第一編

緒論

防止不正競爭

在早期的智慧財產權相關國際公約上,對於營業秘密的保護並未直接明 分。在建立世界智慧財產組織公約(WIPO) ,對於營業秘密的保護,同樣只 是屬於其中「防止不正競爭」規範的一部分。

TRIPS 之明文規範

首先將營業秘密明文規範的國際公約,為 TRIPS。其於第 39 條中關於 「未公開資訊之保護」的規定(Protection of Undisclosed Information) ,即包 含對營業秘密的保護。

緒論

第二章

第一編

文規定,例如巴黎公約,營業秘密只可以說是其中「防止不正競爭」的一部

營業秘密法

第一章

第 壹 部 分

第壹部分


002


003

本論

臥底,並取得乙公司研發新產品相關資料,對甲公司的未來發展有相 當大的參考價值,丙隨即離職返回甲公司。乙公司嗣後發現丙為甲公 司派遣來臥底竊取機密資料,極為生氣,擬對甲公司與丙提出民事與

營業秘密法

 甲公司擔心競爭對手乙公司日益強大,乃派其員工丙進入乙公司任職

第 壹 部 分

第二編

刑事訴訟。試問丙的行為是否構成營業秘密侵害?是否有民事、刑事 【104 檢事(偵查實務)  】

 請參閱本編,第二章侵害態樣及責任,第一節侵害營業秘密之 態樣;第二節侵害營業秘密之責任。 展與行銷業務。民國(以下同)104 年 9 月 1 日乙提出辭職申請書, 並於 9 月 30 日離職。乙於提出辭職申請書之前,已就甲新年度之線上 遊戲「威戰天下」 ,完成產品定位、行銷計畫及市場策略之規劃,並拍 板確定「威戰天下」之發行日為 105 年 1 月 15 日。乙離職後旋即轉赴 甲之競爭對手丙線上遊戲發行公司,擔任亞太地區行銷總監一職,104 年 11 月 1 日丙於各大媒體宣傳,將於 105 年 1 月 10 日推出新的線上 遊戲「百戰世界」 。設乙、丙有侵害甲之營業秘密,請依智慧財產相關 法律規定,說明乙、丙有何民刑事責任?甲為確保「威戰天下」之銷 售優勢,可能採取之救濟程序及主張為何? 【105 檢事(偵查實務)  】

 請參閱本編,第二章侵害態樣及責任,第一節侵害營業秘密之 態樣;第二節侵害營業秘密之責任。  甲為乙科技公司之研發工程師,其職務為 3D 印表機之研發。近來研 發 X 型的 3D 印表機,目前已完成結構與系統藍圖的設計與功能的測 試。X 型 3D 印表機之研發,較之現今市場上所販售之 3D 印表機,具 有完善的散熱功能,以及更精細的列印層次,突破過去相關產品技術

本論

 甲為線上遊戲發行公司,乙為行銷副總監,負責甲所有數位產品之推

第二編

責任?如果丙構成營業秘密侵害,甲公司的責任如何?


004

的困境。乙科技公司與甲就其研發成果,素訂有保密合約,令甲未經 乙科技公司之同意不得於任何地點向任何人揭露研發成果。乙科技公 司亦昭告所有員工與合作廠商,X 型的 3D 印表機的結構與系統藍圖為 機密等級的資料,且以指紋辨識方式管理儲存前述結構與系統藍圖的 所有資料庫。丙科技公司設立與營業於香港地區,知悉 X 型的 3D 印 表機為甲所負責研發,遂欲以新臺幣 2 億元為對價,向甲取得 X 型 3D 印表機的系統與結構藍圖。其後雙方達成合意,甲並已交付系統與結 構藍圖予丙科技公司的駐臺灣代表。試問依我國營業秘密法,甲就其 前述之行為,該當何刑事責任?請附理由說明之。 【106 檢事(偵查實務)  】

 請參閱本編,第二章侵害態樣及責任,第二節侵害營業秘密之 責任,貳、 102 年 1 月 30 日增訂刑事責任,一、侵害營業秘 密罪,二、域外加重處罰。  甲自民國(下同)97 年 10 月 20 日起至 101 年 11 月 30 日期間任職乙 公司,擔任研發部主管一職,任職期間簽署勞動契約與競業限制切結 書,且依乙公司之員工守則第 4 點及勞動契約第 26 條,對於其任職期 間所知悉或持有乙公司或乙公司客戶之營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另 依競業限制切結書,甲於離職一年內,不得服務於從事與乙公司直接 競爭之行業或相關合作廠商工作。試問:  員工守則第 4 點可否作為甲負有保密義務之約定? 甲於離職後之 102 年 1 月 1 日至與乙公司經營相同之銷售光學膜機器 設備業務的丙公司任職,但甲抗辯丙公司才剛成立,而乙公司之市占 率為市場第一,丙公司並非乙公司之直接競爭對手,且甲係擔任丙公 司之業務經理,因此並未違反競業限制切結書之規定,是否有理由?  甲於 102 年 3 月 22 日、5 月 21 日、6 月 30 日、9 月 15 日、11 月 20 日多次將乙公司享有著作權及營業秘密之「雙面成形機整機圖」 設計圖 CAD 檔,寄送予丁公司之戊,請問:  乙公司要如何證明上開設計圖為乙公司之營業秘密?  甲抗辯上開設計圖係其於任職乙公司時所繪製,甲為上開設計圖 之著作權人,自無違反乙公司營業秘密之可能,有無理由? 【107 檢事(偵查實務)  】

 請參閱本編,第一章定義、保護及取得,第三節保護要件;第 二章侵害態樣及責任,第一節侵害營業秘密之態樣,肆、不正 當方法使用或洩漏。


005

定義、保護及取得

第一節

我國法之定義

第 壹 部 分

第一章

我國營業秘密法第 2 條規定「營業秘密」係指:方法、技術、製程、配

一、非一般涉及該類資訊之人所知者。 二、因其秘密性而具有實際或潛在之經濟價值者。 三、所有人已採取合理之保密措施者。

以其他智慧財產權保護

第二編

第二節

營業秘密法

方、程式、設計或其他可用於生產、銷售或經營之資訊,而符合下列要件者:

營業秘密仍有可能可申請其他智慧財產權保護,例如技術性之營 作權法之保護要件,亦有可能成為著作權法保護之客體 1。

第三節

保護要件

壹、必須是可用於生產、銷售或經營上之資訊 營業秘密法之立法目的在於維護產業倫理與競爭秩序,因此生產、銷售 或經營之資訊都是指與產業有密切關係者, 營業秘密法第 2 條所稱之方 法、技術、製程、配方等,均只是例示之規定而已。因此例如開發之 新技術、行銷、策略、投資計畫、市場調查資訊、價目表、成本估算資料、 客戶分析資訊、公司會計紀錄、員工薪資及廣告理念等等,都可以成為營業 秘密 2。

1 2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法,八版,2018 年 9 月,頁 157~158。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法,八版,2018 年 9 月,頁 158。

本論

業秘密而符合專利保護要件者,可以提出專利之申請。此外,只要能符合著


006

貳、必須具有秘密性 此為營業秘密本來就應具有之特徵,知悉該秘密之人僅能限於特定而封 閉之範圍內,但並不以只有特定一兩人知悉為限,將營業秘密授權給數人使 用,同時約定被授權人負有保密之義務,且為各被授權人所遵守,仍然具有 秘密性。然而如果一秘密已經成為公開之事實,則不再具有秘密性,自然不 能再受到營業秘密法之保護,例如已經在期刊上發表過之技術或其他資訊 3。

參、非一般涉及該類資訊之人所知者 如為一般涉及該類資訊之人所知悉,原則上知悉該資訊之人皆可自由使 用,並無以營業秘密法特別加以保護之必要 4。

肆、因其秘密性而具有實際或潛在之經濟價值 所謂實際或潛在之經濟價值,係指保守該秘密,對於事業之競 爭能力具有重要之意義 ,一旦該秘密被公開將會對相關事業之競爭能力 造成影響,例如縱使是事業研發失敗之經驗,仍然可以構成營業秘密,因為其 一旦公開將會縮短其競爭對手之研發時程,而使事業之競爭能力受到影響5。

伍、所有人已採取合理之保密措施 係指營業秘密之所有人,在客觀上已經為一定之行為,使人瞭解其有將 該資訊當成秘密加以保守之意思,例如將公司機密文件設定等級、妥為存放 (如上鎖、設定密碼),並對於接觸者分級管理、與員工簽訂保密合約、告 知公司營業秘密之範圍等 6。

3 4 5 6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法,八版,2018 年 9 月,頁 158。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法,八版,2018 年 9 月,頁 158~159。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法,八版,2018 年 9 月,頁 159~160。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法,八版,2018 年 9 月,頁 160。


007

取得方式

壹、不正當方法之禁止

第 壹 部 分

第四節

營業秘密之保護,是基於維護產業倫理與競爭秩序,對於他人「不正當

法分析研究他人之產品,或甚至自營業秘密所有人所丟棄之垃圾中發現,其 方法均非不正當 7。

貳、歸屬

相關法條:

秘密,歸受雇人所有。但其營業秘密係利用雇用人之資源或經驗者, 雇用人得於支付合理報酬後,於該事業使用其營業秘密。」為營業 秘密法第 3 條所規定。

 內容分析:  受雇人於職務上研究或開發營業秘密之歸屬: 原則歸雇用人所有,按受雇人基於職務從雇用人處領取薪資,其於

職務上所研究或開發之營業秘密,多係利用雇用人之企業資 源而來,故上開營業秘密法規定此種情形其營業秘密歸雇用人所 有。例外若雇用人與受雇人間另訂有契約約定其歸屬者,自應基於 對契約自由原則之尊重,而委諸當事人自由意志決定其歸屬。  受雇人於非職務上研究或開發營業秘密之歸屬: 原則上此種情形受雇人所研發之營業秘密與雇用人無涉,該等營 7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法,八版,2018 年 9 月,頁 248。

本論

「 Ⅰ 受雇人於職務上研究或開發之營業秘密,歸雇用人所有。但契 約另有約定者,從其約定。 Ⅱ 受雇人於非職務上研究或開發之營業

第二編

一、僱傭關係

營業秘密法

方法」之禁止。是以,只要他人方法正當,而得到該營業秘密,並不會構成 對營業秘密之侵害,例如自行開發、以還原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之方


008

業秘密權自應歸屬受雇人所有。惟受雇人若係利用雇用人之資源 或經驗者,則雇用人對於此等營業秘密之研發亦有所助益,故亦 賦予其得於支付合理報酬後,於該事業使用此等營業秘密,所謂 合理報酬原則上由當事人協議定之。此外,雇用人如欲在其所屬 其他事業內使用者,則須依營業秘密法第 7 條之規定得有營業秘 密所有人即受雇人之授權。

二、出資聘請關係 相關法條: 「出資聘請他人從事研究或開發之營業秘密,其營業秘密之歸屬依 契約之約定;契約未約定者,歸受聘人所有。但出資人得於業務上 使用其營業秘密。」為營業秘密法第 4 條所規定。

內容分析: 出資聘請他人研發營業秘密者,該等營業秘密之歸屬依契約決定 之;若未約定,則歸屬為研發之受聘人所有。惟出資人既已出資, 其亦有參與此等營業秘密之研發,基於追求雙方當事人之衡平,縱 契約未為約定,亦不宜完全排除出資人之權利,本項但書允許出資 人使用此等營業秘密,但限於其業務上使用。

三、數人共同研發營業秘密之歸屬 相關法條: 「數人共同研究或開發之營業秘密,其應有部分依契約之約定;無 約定者,推定為均等。」為營業秘密法第 5 條所規定。

內容分析: 營業秘密若為數人所共同研發,其間該數人各付出之勞力、時間為 何,均為其內部關係,外界難以得知,故其應有部分之歸屬,本條 規定為依契約之約定,委諸當事人自行決定;若未約定者,則參照 民法物權編所有權共有制度之精神,推定為均等。


009

第一節

侵害態樣及責任 侵害營業秘密之態樣

第 壹 部 分

第二章

依營業秘密法第 10 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為侵害營業秘密:

所謂「不正當方法」,係指竊盜、詐欺、脅迫、賄賂、擅自重製、違反 保密義務、引誘他人違反其保密義務或其他類似方法。

知悉或因重大過失而不知其為第 1 款之營業秘密,而取得、使用或洩漏

款規範之範圍。

參、嗣後惡意 取得營業秘密後,知悉或因重大過失而不知其為第 1 款之營業秘密,而 使用或洩漏者。此款所欲規範者為「嗣後惡意」,亦即取得時為善意,嗣後 知悉其為以不正當方法取得之營業秘密,例如善意取得營業秘密後,因新聞 報導該洩密案而知悉,卻仍為使用或洩漏。

肆、不正當方法使用或洩漏 因法律行為取得營業秘密,而以不正當方法使用或洩漏者。例如因僱 傭、委任、承攬、授權等關係而正當取得營業秘密,然而卻違反保密義務而 為使用或洩漏,或是於法律關係結束後,違反保密約款而使用該營業秘密或 將其洩漏給他人。若當事人之間並無保密義務,但仍有其他不正當方法而使 用或洩漏該營業秘密,例如擅自重製,仍然有可能構成本款禁止之行為。

本論

者。此款規範之對象為前款營業秘密之「惡意轉得人」,若原先善意不知其 為不正當取得之營業秘密,而且就其不知並無過失或僅有輕過失,則屬第 3

第二編

貳、惡意轉得人

營業秘密法

壹、不正當方法取得


010

伍、違反法令所定之守密義務 依法令有守營業秘密之義務,而使用或無故洩漏者。例如營業秘密法第 9 條規定:「 Ⅰ 公務員因承辦公務而知悉或持有他人之營業秘密者,不得使 用或無故洩漏之。Ⅱ當事人、代理人、辯護人、鑑定人、證人及其他相關之 人,因司法機關偵查或審理而知悉或持有他人營業秘密者,不得使用或無故 洩漏之。 Ⅲ 仲裁人及其他相關之人處理仲裁事件,準用前項之規定。」 8

第二節

侵害營業秘密之責任

壹、民事責任 一、請求權之種類 排除侵害及防止侵害請求權: 營業秘密受侵害時,被害人可以請求排除侵害,有侵害之虞者,得 請求防止之,對於侵害行為作成之物或專供侵害所用之物,亦得請 求銷燬或為其他必要之處置(營業秘密§11)。

損害賠償請求權: 在損害賠償責任方面,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營業秘密者, 負損害賠償責任。數人共同不法侵害者,連帶負賠償責任。此一損 害賠償請求權,自請求權人知有行為及賠償義務人時起,二年間不 行使而消滅;自行為時起,逾十年者亦同(營業秘密§12)。

二、須營業秘密受侵害 上述有關排除或防止侵害或損害賠償請求權,其成立之前提均必須是 營業秘密受有侵害,亦即違反營業秘密法第 10 條所禁止之各項「不正 當方法」之行為。

8

謝銘洋,智慧財產權法,八版,2018 年 9 月,頁 247~24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