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第一單元
錄
落點分析及修法重點研析 ..................... 001
民事訴訟法概要歷屆試題落點分析 ..................................................... 003 101 年家事事件法修正重點研析 .......................................................... 006 104 年家事事件法修正重點研析 .......................................................... 008 102 年民事訴訟法修正重點研析 .......................................................... 011 104 年民事訴訟法修正重點研析 .......................................................... 013 106 年民事訴訟法修正重點研析 .......................................................... 016
第二單元
民事訴訟法歷屆試題暨解析 ...................................... 021
94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 023 95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 026 96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 031 97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 035 98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 039 99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 042 100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 047 101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 052 102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 057 103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 061 104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 066
CONTENT
目
錄
105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 ...................................... 071 105 年試題暨解析(執行員).............................................................. 075 106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 ...................................... 079 106 年試題暨解析(執行員).............................................................. 086 107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 ...................................... 093 107 年試題暨解析(執行員).............................................................. 098
CONTENT
016 第一單元
106 年民事訴訟法修正重點研析 當事人恆定原則(修正§254) 一、原條文第 1 項本文係規定當事人恆定原則,而同項但書則與第 2 項 同屬關於承當訴訟之規定,宜合併規定於同項。爰將第 1 項但書移 列至第 2 項,並酌為文字修正。 二、第 1 項所定受移轉之第三人如未參加或承當訴訟,為加強其程序保 障,宜使其知悉訴訟繫屬之事實,自行決定是否參與訴訟。且為避 免裁判矛盾,統一解決紛爭,以維訴訟經濟,應許兩造當事人均得 為訴訟之告知,俾使本訴訟裁判對於第三人亦發生參加效力,並預 防第三人提起撤銷訴訟,爰增訂第 4 項前段。又原第 4 項規定,性 質上為第 67 條之 1 之特別規定,爰酌為文字修正移列本條第 4 項 後段。 三、原條文第 5 項規定旨在藉由將訴訟繫屬事實予以登記之公示方法, 使第三人知悉訟爭情事,俾阻卻其因信賴登記而善意取得,及避免 確定判決效力所及之第三人受不測之損害。其所定得聲請發給已起 訴證明之當事人,係指原告;其訴訟標的宜限於基於物權關係者, 以免過度影響被告及第三人之權益。又辦理訴訟繫屬事實登記之標 的,除為訴訟標的之權利外,或有需就其請求標的物為登記之情 形。而是否許可為登記,對兩造權益有相當影響,法院應為較縝密 之審查,以裁定為准駁;其審查範圍及於事實認定,並得酌定擔保, 自僅得於事實審言詞辯論終結前為聲請,爰予修正明定。至關於由 當事人持往登記部分,則修正移列本條第 9 項。 四、為免原告濫行聲請,應令其就本案請求負釋明之責,此已包括起訴 須為合法且非顯無理由,原條文第 5 項關此部分,自無規定必要, 爰增訂第 6 項前段。現行條文第 6 項酌為文字修正,移列本項後段。
落點分析及修法重點研析
五、為擔保被告因不當登記可能所受損害,於原告已為釋明而不完足 時,或其釋明已完足,法院均得命供相當之擔保後為登記,爰增訂 第 7 項。又本條之登記,並無禁止或限制被告處分登記標的之效 力,法院應斟酌個案情節,妥適酌定是否命供擔保及擔保金額,所 命擔保之數額,不得逾越同類事件中法官於假扣押、假處分時酌定 之擔保金額。另原告已釋明本案請求完足時,法院非有必要,不宜 另定擔保,附此指明。 六、明定許可登記裁定應記載事項,由登記機關依此辦理登記,其內容 較詳盡,俾第三人可資判斷是否為交易,爰增訂第 8 項。 七、原告向登記機關申請登記時,倘其登記標的已先由被告及第三人申 請移轉登記,經登記機關受理,則嗣後不宜再藉此訴訟繫屬事實之 登記,使該第三人成為非善意,亦無保護交易安全必要,登記機關 即應不予辦理登記,爰設第 9 項但書。 八、明定當事人不服法院裁定之救濟方法,為保障其程序權,抗告法院 為裁定前,應使其有陳述意見之機會。又為免程序延滯,對於抗告 法院之裁定,不得再為抗告。爰將現行條文第 7 項、第 8 項合併修 正,列為第 10 項。至於就訴訟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第三人已參加 訴訟者,得為所輔助之當事人提起抗告,乃屬當然,無待明文,併 此敘明。 九、原告為訴訟繫屬事實登記後,倘其登記之原因消滅(例如原告撤回 其聲請或同意被告處分),或有其他情事變更情形(例如本案請求 所據之權利嗣後消滅或變更,或經證明確不存在),應許當事人或 利害關係人得聲請撤銷許可登記裁定。法院就此項聲請之審查範圍 及於事實認定,宜由訴訟卷證所在之現繫屬法院為裁定;如本案訴 訟已繫屬於第三審,則由原裁定許可之法院為之。爰增訂第 11 項。 十、法院就第 11 項聲請為裁定及其救濟程序,宜準用第 6 項後段及第 10 項規定,爰增訂第 12 項。
017
018 第一單元
十一、除訴訟終結外,法院許可登記裁定如經抗告廢棄,或依第 11 項 撤銷確定,當事人或利害關係人亦得聲請法院發給證明,以申請 塗銷登記。爰修正現行條文第 9 項,並改列為第 13 項。
家事事件審理細則第 15 條 【101 年 5 月 28 日發布,101 年 6 月 1 日施行】 離婚或撤銷婚姻之訴訟事件,就不利於維持婚姻之事實,法院不 得斟酌當事人所未提出之事實。
【106 年 1 月 17 日修正發布】 法院審理家事事件,依職權調查證據,斟酌當事人未提出之事實 時,應使當事人或關係人有辯論或陳述意見之機會。 〈修正說明〉 一、家事事件法(下稱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規定: 「法院審理家事事件 認有必要時,得斟酌當事人所未提出之事實,並依職權調查證據。 但法律別有規定者,不在此限。」故參照舊民事訴訟法第 575 條第 1 項「法院因維持婚姻或確定婚姻是否無效或不成立,得斟酌當事 人所未提出之事實」規定,訂定現行條文。 二、因民事訴訟法上開條文於 102 年 5 月 8 日修正時,業已刪除,現行 條文已失所附麗,爰參照本法第 10 條第 1 項及第 3 項規定予以修 正,以免齟齬。
【106 年 5 月 23 日修正發布】 Ⅰ法院處理涉及未成年子女之家事調解、訴訟或非訟事件時,得連結相 關資源,通知未成年子女之父母、監護人或其他協助照顧子女之關係
落點分析及修法重點研析
人,接受免付費之親職教育、輔導或諮商;參加者表明願自行支付費 用時,亦得提供付費資源之參考資料,供其選用參與。 Ⅱ父母、監護人或關係人參與前項親職教育、輔導或諮商之情形,得作 為法院處理相關家事事件之參考。 Ⅲ法院審理家事事件,依職權調查證據,斟酌當事人未提出之事實時, 應使當事人或關係人有辯論或陳述意見之機會。
019
020 第一單元
第二單元
95 年試題暨解析 (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96 年試題暨解析 (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97 年試題暨解析 (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98 年試題暨解析 (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99 年試題暨解析 (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100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101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102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103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104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105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 105 年試題暨解析(執行員) 106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 106 年試題暨解析(執行員) 107 年試題暨解析(法院書記官、執達員) 107 年試題暨解析(執行員)
民事訴訟法歷屆試題暨解析
94 年試題暨解析 (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022 第二單元
民事訴訟法概要歷屆試題暨解析
94 年試題暨解析 法院書記官|執達員|執行員
甲以乙、丙為被告,請求分割共有土地,第一審判決准予分割,
Q1
乙聲明不服,合法提起第二審上訴,嗣後乙單獨具狀向第二審法 院聲明撤回上訴,其效力如何?法院應如何處理? 重要性:★★★☆☆
提 訟的類型,再就其類型適用其法律效果,另因本題尚涉共有物分 示 共同訴訟之題型是傳統的重點,在解題的流程上,先確定共同訴 割,故須留意 92 年時民事訴訟法修正之第 459 條第 2 項。
擬 甲訴請裁判分割共有物,並以乙、丙為共同被告,就訴訟標 答
乙單獨具狀向第二審法院聲明撤回上訴之效力:
的對彼此間係有合一確定之必要,且前開訴訟依實務見解, 須共同訴訟人間全體為原、被告時當事人方屬適格,故為固 有必要共同訴訟,最高法院 42 年台上字第 318 號判例可資 參照。 按民事訴訟法(下稱本法)第 56 條共同訴訟之效力規定, 就共同訴訟人中一人之行為有利益於共同訴訟人者,其效力 及於全體;不利益者,對於全體不生效力。而是否有利則以
023
024 第二單元
行為當時就形式上觀之,有利或不利於共同訴訟人而言。查 本件中乙合法提起上訴,就形式上觀之,係有利於全體共同 訴訟人之行為,即應視其上訴為共同訴訟人全體所為,故上 訴行為之效力及於丙。 惟就嗣後乙單獨具狀向第二審法院聲明撤回上訴,就形式上 觀之撤回上訴之效力為訴訟繫屬消滅,並非有利於共同訴訟 人之行為,故依本法第 56 條第 1 款,對全體共同訴訟人不 生效力,即訴訟仍然繫屬中。故若乙欲撤回上訴,應得丙之 同意。 法院應如何處理: 本法 92 年修正時增訂第 459 條第 2 項旨在處理訴訟標的對於 共同訴訟之各人必須合一確定者,其中一人或數人提起合法之 上訴時,依第 56 條第 1 款前段規定,上訴之效力及於全體, 故其他未提起上訴之共同訴訟人亦視為上訴人。惟嗣後提起上 訴之人如欲撤回上訴,依上開條文後段規定,非經其他視為已 提起上訴之人同意,不生撤回之效力。然該視為已提起上訴之 人即丙或因行蹤不明,或因無意參與上訴程序,欲令其表示同 意撤回上訴,不無困難。故為避免訴訟久懸不決,並保障當事 人之程序權,爰增訂第 2 項,明定於此情形,法院應即通知視 為已提起上訴之共同訴訟人丙,命其於十日內表示是否撤回, 逾期未為表示者,視為已撤回上訴。
第一審法院為原告一部勝訴一部敗訴之判決,應送達原告之判決 正本於民國九十四年九月一日合法送達,應送達被告之判決正本 於同年九月五日寄存送達於其住所地之警察派出所,兩造均未提 起上訴,該判決應於何時確定?
重要性:★★★★☆
Q2
民事訴訟法概要歷屆試題暨解析
考點係以「送達」章節的熟悉度輔以判決確定之時點;就得 否上訴之上訴利益的判斷及上訴不可分之法理。
提 示
擬 益而言,以通說所採之形式不服說,則原、被告雙方均可提起 答
因本題中係原告一部勝訴一部敗訴之判決,故是否具有上訴利 上訴,蓋就原告而言判決主文與其原審訴之聲明並不一致;就 被告而言,判決主文與其答辯聲明亦不相符,故雙方均可透過
上訴生阻斷判決確定之效力,然本題已說明兩造均未提起上 訴,故依民事訴訟法(下稱同法)第 440 條之規定,於雙方收 受合法送達之判決後二十日之不變期間後,始告確定。又此項 期間不但原、被告分別計算,亦有同法第 162 條扣除在途期間 之適用,合先敘明。 判決確定之時點: 原告係民國 94 年(下同)9 月 1 日受合法送達之判決書正 本,其期間之計算,依同法第 161 條,依民法之規定,故以 判決書正本合法送達後之翌日起算之二十日,於 9 月 21 日 原告之上訴期間屆滿。 被告受合法送達之時點則因其為寄存送達,依同法第 138 條之規定,若被告實際上並未收受判決書正本,於寄存送達 之日起算,十日後即 9 月 15 日生合法送達之效力,並於翌 日(9 月 16 日)起算二十日之上訴期間,故 10 月 5 日時, 乙之上訴期間屆滿。又因上述雙方均可透過上訴生阻斷判決 確定之效力,故以較後之時點,作為判決確定之時點。
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