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158

Page 1

第一章

犯罪與犯罪學之概念 .......................... 1

體系重點整理 ................................................................... 3 本章節重點提示 ............................................................... 4 申論題部分 ....................................................................... 5 手寫參考擬答 ................................................................. 11 選擇題部分 ..................................................................... 14

第二章

犯罪現象分析與相關因素 ................. 15

體系重點整理 ................................................................. 17 本章節重點提示 ............................................................. 18 申論題部分 ..................................................................... 19 手寫參考擬答 ................................................................. 24 選擇題部分 ..................................................................... 27

第三章

犯罪學理論之起源與發展 ................. 29

體系重點整理 ................................................................. 31 本章節重點提示 ............................................................. 33 申論題部分 ..................................................................... 34 ─目錄 1─


手寫參考擬答 ................................................................. 40 選擇題部分 ..................................................................... 43

第四章

犯罪生物學理論 .............................. 45

體系重點整理 ................................................................. 47 本章節重點提示 ............................................................. 48 申論題部分 ..................................................................... 49 手寫參考擬答 ................................................................. 51 選擇題部分 ..................................................................... 54

第五章

犯罪心理學理論 .............................. 55

體系重點整理 ................................................................. 57 本章節重點提示 ............................................................. 59 申論題部分 ..................................................................... 60 手寫參考擬答 ................................................................. 65 選擇題部分 ..................................................................... 68

第六章

社會結構理論 .................................. 69

體系重點整理 ................................................................. 71 本章節重點提示 ............................................................. 74 申論題部分 ..................................................................... 76 手寫參考擬答 ................................................................. 84 選擇題部分 ..................................................................... 87

第七章

社會過程理論 .................................. 89

體系重點整理 ................................................................. 91 本章節重點提示 ............................................................. 94 ─目錄 2─


申論題部分 ..................................................................... 96 手寫參考擬答 ............................................................... 104 選擇題部分 ................................................................... 107

第八章

社會衝突理論 ................................ 109

體系重點整理 ............................................................... 111 本章節重點提示 ........................................................... 113 申論題部分 ................................................................... 115 手寫參考擬答 ............................................................... 119 選擇題部分 ................................................................... 122

第九章

理性選擇理論 ................................ 123

體系重點整理 ............................................................... 125 本章節重點提示 ........................................................... 126 申論題部分 ................................................................... 127 手寫參考擬答 ............................................................... 132 選擇題部分 ................................................................... 135

第十章

發展性理論 .................................... 137

體系重點整理 ............................................................... 139 本章節重點提示 ........................................................... 142 申論題部分 ................................................................... 143 手寫參考擬答 ............................................................... 151 選擇題部分 ................................................................... 154

第十一章

犯罪整合理論 ............................. 155

體系重點整理 ............................................................... 157 ─目錄 3─


本章節重點提示 ........................................................... 159 申論題部分 ................................................................... 160 手寫參考擬答 ............................................................... 163 選擇題部分 ................................................................... 166

第十二章

被害者學與環境犯罪學理論 ....... 167

體系重點整理 ............................................................... 169 本章節重點提示 ........................................................... 173 申論題部分 ................................................................... 175 手寫參考擬答 ............................................................... 184 選擇題部分 ................................................................... 187

第十三章

白領犯罪 .................................... 189

體系重點整理 ............................................................... 191 本章節重點提示 ........................................................... 194 申論題部分 ................................................................... 195 手寫參考擬答 ............................................................... 197 選擇題部分 ................................................................... 200

第十四章

暴力犯罪 .................................... 201

體系重點整理 ............................................................... 203 本章節重點提示 ........................................................... 205 申論題部分 ................................................................... 206 手寫參考擬答 ............................................................... 211 選擇題部分 ................................................................... 214

─目錄 4─


第十五章

財產犯罪 .................................... 217

體系重點整理 ............................................................... 219 本章節重點提示 ........................................................... 220 申論題部分 ................................................................... 221 手寫參考擬答 ............................................................... 223 選擇題部分 ................................................................... 226

第十六章

幫派與組織犯罪 ......................... 227

體系重點整理 ............................................................... 229 本章節重點提示 ........................................................... 230 申論題部分 ................................................................... 231 手寫參考擬答 ............................................................... 236 選擇題部分 ................................................................... 239

第十七章

少年犯罪 .................................... 241

體系重點整理 ............................................................... 243 本章節重點提示 ........................................................... 245 申論題部分 ................................................................... 246 手寫參考擬答 ............................................................... 251 選擇題部分 ................................................................... 254

第十八章

女性犯罪 .................................... 257

體系重點整理 ............................................................... 259 本章節重點提示 ........................................................... 260 申論題部分 ................................................................... 261 手寫參考擬答 ............................................................... 265 ─目錄 5─


選擇題部分 ................................................................... 268

第十九章

無被害者犯罪 ............................ 269

體系重點整理 ............................................................... 271 本章節重點提示 ........................................................... 272 申論題部分 ................................................................... 273 手寫參考擬答 ............................................................... 277 選擇題部分 ................................................................... 280

第二十章

犯罪防治對策 ............................ 281

體系重點整理 ............................................................... 283 本章節重點提示 ........................................................... 285 申論題部分 ................................................................... 286 手寫參考擬答 ............................................................... 291 選擇題部分 ................................................................... 294

─目錄 6─


第一章

犯罪與犯罪學之概念

體系重點整理 犯罪之定義 VS.犯罪學定義 犯罪學研究目的 VS.犯罪測量目的 犯罪現象七大特性 犯罪黑數 VS.犯罪灰數 VS.刑事司法漏斗效應 犯 罪 與 犯 罪 學 之 概 念

官方統計 犯罪三大測量方法

自陳報告 被害統計

意義 犯罪預測

型態 優、缺點 功用 一致觀

犯罪觀點論

互動觀 衝突觀

003


004

考前 30 天犯罪學拆題

本章節重點提示 一、犯罪與偏差之關係:包含關係、交叉關係與刑事漏斗效應之解釋。 二、犯罪現象的特性:普遍性、相對性、複雜性、變異性、流動性、感 染性、低威嚇性。 三、犯罪學定義:研究犯罪現象、了解犯罪原因之科學,並提供犯罪防 治對策與處遇犯罪人之程序。 四、 犯罪測量的方法及優缺點:官方犯罪統計法、自陳報告犯罪統計 法、被害者犯罪統計法,此三類犯罪測量方法各自的優點與限制。 五、犯罪黑數定義、特性與發生原因。 六、 犯罪預測之意義與類型:依對象人數多寡區分集體預測與個別預 測,其中個別預測可再區分早期預測、判決預測、假釋預測等。 七、犯罪學觀點論:一致觀、衝突觀、互動觀三者理論的基礎、對犯罪 的定義、處理及預防等。


第一章

犯罪與犯罪學之概念

申論題部分 試題 1 在犯罪學的研究當中,所謂的犯罪黑數(dark figure of crime)是指什麼? 犯罪學家運用什麼樣的資料來源嘗試測量犯罪黑數?探討犯罪黑數的重 要性及限制各為何?

【106 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班改編】

擬答 分數 題號 (作答請從第 1 行開始書寫,並請標明題號,依序作答) 犯罪黑數之意義: 所謂「犯罪黑數(Dark Figure of Crime)」係指已經發生的 犯罪事件,由於種種因素,未被發現、已發現但未報案、 已報案但未為官方登錄的犯罪案件數之謂。 測量犯罪黑數之方法: 自陳報告:是以犯罪人或非犯罪人為研究對象,在保證 嚴守秘密的情況下,請他們就某一時期內未被發覺的犯 罪行為誠實報告。該調查方式於 1940 年代引進,之後並 廣為應用。 被害調查:是以問卷或訪談的方式,由每一個人或每一 戶,說明在某一時期內自己的被害經驗。被害調查於 1960 年代引進,為獲取犯罪統計第三個重要方法。 犯罪黑數之重要性: 犯罪黑數之研究開拓犯罪學上之新領域,如哪一種類型 之人被害而無法進入官方資料。 犯罪黑數之研究能彌補官方統計在輕微犯罪上之數量。

005


006

考前 30 天犯罪學拆題

犯罪黑數之研究,可以了解警方在偵辦案件中,辦案精 神以及態度,一步了解正式的社會控制部門是否有效地 運作。 犯罪黑數之研究,可以獲知社會大眾法意識是否轉變, 亦即進一步了解人民對犯罪告發之意願。 犯罪黑數之研究,使得國際間之犯罪問題,可以做進一 步之比較分析。 犯罪黑數在研究上之限制: 犯罪黑數的研究極少觸及菸毒、經濟、政治以及組織犯 罪。 有相當數量的犯罪,既不出現於官方統計,也不會出現 於犯罪黑數之研究,如家庭竊盜、家庭暴力。 研究者有時無法充分引導被研究者回答問題,造成無法 達成研究目的。 各研究的問卷設計(問題的陳述)並不一致,無法將研 究發現或結果整合、比較。 自陳報告的研究方法有重大缺陷,例如青少年逃學、逃 家行為,是否等同犯罪,值得商榷。 就被害者調查而言,被害人已死亡,對於犯罪現象全貌 的了解難以還原。

參考資料 林山田等(2009),犯罪學,三民書局,P.161~P.170。


第一章

犯罪與犯罪學之概念

試題 2 試說明犯罪觀點論之三個觀點,如何看待犯罪之定義?理論基礎為何? 又有何犯罪防治對策?

【106 犯罪防治警察官改編】

擬答 分數 題號 (作答請從第 1 行開始書寫,並請標明題號,依序作答) 犯罪之定義: 一致觀的犯罪論: 採法律觀點和價值一致的犯罪定義,認為犯罪乃違反 刑事法,且為社會共同一致譴責的行為。 刑事法事實上反映了社會全體的價值觀、信仰與意見 等。故稱之為一致觀的犯罪論。 互動觀: 犯罪是一種社會建構,並無本質上犯罪的現象,定義 上較傾向衝突觀。 犯罪與法律乃獨立於絕對的道德律,乃是社會上有權 者的思想意識型態,然後以其特有的影響力將犯罪定 義強加於其餘的人身上。 犯罪者由於違反社會規範,社會揀選將之標籤為偏差 行為者。但在界定犯罪的過程中,並無政治和經濟的 動機。 衝突觀: 犯罪是不同利益團體間互相衝突的結果。 犯罪是有權有勢者掌握刑事司法,為維護自己的利益 而犯罪化低階層者某些行為之價值觀的體現,而非全

007


008

考前 30 天犯罪學拆題

民一致通過的信仰或價值觀。 犯罪之所以為一個法律定義,實乃統治階級創立的結 果,犯罪意義實質包含統治階級利益相衝突的行為。 理論基礎:  一 致 觀 : 源 起 社 會 功 能 學 派 ( Functionalist School of Sociology) ,社會每一部分的改變對社會其他部分產生重 大影響,而在完整且功能正常的社會裡,社會成員對於 規範、目標、價值、習俗等有一致的見解。  互 動 觀 : 源 自 於 社 會 學 形 象 互 動 理 論 ( 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其所反映的乃是社會上有權者(道 德企業家)的思想意識型態,然後以其特有的影響力將 犯罪定義強加於其餘的人身上。 衝突觀:原自自於馬克思衝突學派,擁有足夠政治與經 濟力量的團體將會利用刑事司法維護自己的權益,刑事 司法被視為有權者及有錢者維護自己利益而犯罪化 (Criminalization)低階層者某些行為的價值觀之體現, 並非全體共同一致的價值觀。 犯罪防治對策: 一致觀:主張應從家庭學校與社區等非正式社會控制手 段來預防犯罪,對於已經犯罪或經常累犯之犯罪人,則 主張採取嚴厲的社會控制機制(如刑事司法體系)來嚇 阻犯罪。 互動觀:主張刑事司法機構對於違法者愈少干預愈好, 避免被標籤、烙印,逐漸落入犯罪副文化中。因此主張 4D:除罪化(Decriminalize)、非機構化(Deinstitute)、


第一章

犯罪與犯罪學之概念

適法程序(Due process)、轉向處遇(Diversion)等來處 理犯罪問題。 衝突觀:由於衝突觀的犯罪理論傾向於社會經濟及政治 導向的犯罪理論,而非法律導向,因此主張犯罪防治應 從改造階級、改造貧民區著手,強調政治與經濟體質的 改變,必要時進行國家體制之改變以達階級平等亦在所 不惜。

參考資料 許春金(2017),犯罪學,自印,P.42~P.45。

試題 3 何謂犯罪行為?何謂偏差行為?兩者之關係為何?請說明之。

【自編】

擬答 分數 題號 (作答請從第 1 行開始書寫,並請標明題號,依序作答) 犯罪行為之意義: 係指個體無論是基於自由意志或是生心理缺陷而表現於 外顯之行為,而違反當時當地居民所一致認同之公益(包 含道德規範、風俗習慣以及律法) ,受到社會大眾譴責之 行為。 犯罪之定義,經常隨著時間、空間的變化而有所不同, 由於犯罪行為具有隨時變化的特性,有學者則稱犯罪行 為像「阿米巴(變形蟲)」一般,隨時隨地都在變動。 偏差行為之意義: 自狹義的觀點乃指法律上意義之犯罪(係指少年事件處

009


010

考前 30 天犯罪學拆題

理法第 3 條第 2 款規定之虞犯)。 從廣義的角度觀之,偏差行為係指某行為不符合社會共 同的規範,且這些行為具有潛伏的危險性存在,但並非 全部都是犯罪行為,例如考試作弊、酗酒、說謊、自殺、 逃學、翹家、吸食強力膠、遊蕩等違反社會規範的行為。 兩者之關係: 包含關係:犯罪行為屬偏差行為之範疇,但部分偏差行 為態樣如飆車、翹家、酗酒並不等於犯罪行為,亦即犯 罪行為屬於偏差行為之一部分,偏差行為包含犯罪行為。 交叉關係:進一步觀察,偏差行為與犯罪行為的關係並 非如此單純,例如少數犯罪行為超出偏差行為之外,不 屬於偏差行為之範疇,因此,有學者認為偏差行為與犯 罪行為兩者是交叉關係,均是犯罪學研究之範圍。 偏差行為之漏斗效應(Funnel Effect): 美國社會學家 J. Douglas 和 F. Waksler(1982)曾以漏 斗效應說明偏差行為之連續現象。認為偏差行為的定 義可以從最廣泛到最狹窄的,而大部分的犯罪學家都 將興趣放在最廣泛的偏差行為。 偏差行為是漏斗的最外圍,而犯罪行為則是漏斗的最 底端處。如果以漏斗比喻為刑事司法體系,則可以得 到以下結論:偏差行為不等於犯罪行為,許多進入刑 事司法體系的行為,最後僅剩嚴重的、核心的犯罪行 為留在體系中,而大部分的行為均是偏差行為而被排 除於刑事司法體系外。


第一章

犯罪與犯罪學之概念

參考資料 蔡德輝、楊士隆(2013),少年犯罪,五南出版社,P.6。 許春金(2017),犯罪學,自印,P.15~P.17。

手寫題 衡量犯罪的方法主要有官方的犯罪統計、自陳報告調查犯罪統計及被害 調查統計等三種,試分別論述此三種犯罪衡量方法的優點、限制,並進 一步說明此三種犯罪統計的相合性與差異性問題。

本題擬答由編著者親筆撰寫如後頁。

【 106 觀護人】

011


012

考前 30 天犯罪學拆題


第一章

犯罪與犯罪學之概念

013


014

考前 30 天犯罪學拆題

選擇題部分  犯罪學者因對犯罪觀點不同,進而影響其犯罪研究取向,試問以

下何者並非犯罪學觀點論? 衝突觀

整合觀

一致觀

互動觀

 自陳報告犯罪調查是犯罪統計的一種方式,是屬於下列哪一種研

究方法? 參與觀察法 實驗法

調查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

 犯罪現象具有以下特性:普遍性;相對性;複雜性;變

異性;高威嚇性,下列選項何者最完整? 







 當犯罪事件已經發生,但未為警方所登錄,稱為: 犯罪黑數

犯罪熱點

犯罪灰數

刑事司法漏斗效應

 對於官方統計犯罪調查相關說明,何者敘述有誤?

有助於瞭解犯罪趨勢 資料豐富且詳盡,可做為犯罪研究依據或參考 大至重大犯罪,小至輕微犯罪均可被納入調查當中 有犯罪黑數的存在  特定社會有特定數量的犯罪,唯有社會環境發生變化時,犯罪數 量才會隨之變化,試問此一論述稱為? 犯罪不滅定律

犯罪飽和原則

邪惡的戲劇化

犯罪矯正的鐘擺效應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