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351

Page 1

申論題答題技巧說明 ....................................... 前 1 第一編 第一章

警察法及相關法規 ................................ 1 警察特考試題精要分類 ................................ 3

第一節

申論題 ......................................................................... 3

第二節

測驗題 ....................................................................... 15

壹、警察法原理原則 ............................................................... 15 貳、內部法規 ........................................................................... 27 參、外部作用法規 ................................................................... 63 肆、救濟法規 ........................................................................... 72 伍、最新試題 ........................................................................... 75

第二章

警大試題精要分類...................................... 78

第一節

申論題 ....................................................................... 78

第二節

測驗題 ....................................................................... 96

壹、單一選擇題 ....................................................................... 96 貳、多重選擇題 ..................................................................... 115 參、最新試題 ......................................................................... 123

第二編 第一章

警察職權行使法 ................................ 125 警察特考試題精要分類 ............................ 127


第一節

申論題 ..................................................................... 127

第二節

測驗題 ..................................................................... 145

壹、總則 ................................................................................ 145 貳、身分查證及資料蒐集 ..................................................... 157 參、警察職權即時強制行使 ................................................. 190 肆、救濟 ................................................................................ 204 伍、最新試題 ........................................................................ 211

第二章

警大試題精要分類 .................................... 213

第一節

申論題 ..................................................................... 213

第二節

測驗題 ..................................................................... 236

壹、單一選擇題 ..................................................................... 236 貳、多重選擇題 ..................................................................... 252 參、最新試題 ........................................................................ 258

第三編 第一章

社會秩序維護法 ................................ 261 警察特考試題精要分類 ............................ 263

第一節

申論題 ..................................................................... 263

第二節

測驗題 ..................................................................... 277

壹、總則 ................................................................................ 277 貳、分則 ................................................................................ 337 參、案件處理辦法 ................................................................. 361 肆、沒入物、拘留辦法 ......................................................... 369 伍、最新試題 ........................................................................ 371


第二章

警大試題精要分類.................................... 374

第一節

申論題 ..................................................................... 374

第二節

測驗題 ..................................................................... 397

壹、單一選擇題 ..................................................................... 397 貳、多重選擇題 ..................................................................... 415 參、最新試題 ......................................................................... 424

第四編 第一章

行政執行法 ........................................ 427 警察特考試題精要分類 ............................ 429

第一節

申論題 ..................................................................... 429

第二節

測驗題 ..................................................................... 433

壹、總則 ................................................................................ 433 貳、金錢給付 ......................................................................... 446 參、行為 ................................................................................ 461 肆、即時強制 ......................................................................... 474 伍、附則 ................................................................................ 490 陸、最新試題 ......................................................................... 495

第二章

警大試題精要分類.................................... 497

第一節

申論題 ..................................................................... 497

第二節

測驗題 ..................................................................... 499

壹、單一選擇題 ..................................................................... 499 貳、多重選擇題 ..................................................................... 504


第五編

集會遊行法 ........................................ 513

警察特考試題精要分類 ........................................... 515 第一節

申論題 ..................................................................... 515

第二節

測驗題 ..................................................................... 521

第六編 第一章

警械使用條例 .................................... 577 警察特考試題精要分類 ............................ 579

第一節

申論題 ..................................................................... 579

第二節

測驗題 ..................................................................... 594

壹、母法 ................................................................................ 594 貳、管制 ................................................................................ 629 參、其他辦法 ........................................................................ 636 肆、最新試題 ........................................................................ 639

第二章

警大試題精要分類 .................................... 640

第一節

申論題 ..................................................................... 640

第二節

測驗題 ..................................................................... 656

壹、單一選擇題 ..................................................................... 656 貳、多重選擇題 ..................................................................... 667 參、最新試題 ........................................................................ 672

第七編

公務人員行政中立法 ........................ 673

警察特考試題精要分類 ........................................... 675


第一節

申論題 ..................................................................... 675

第二節

測驗題 ..................................................................... 678

附錄

最新試題 ....................................................... 687


申論題答題技巧說明

前1

申論題答題技巧說明 面對申論題,考生第一個問題便是面對茫茫空行,卻有不知如何下筆 之感嘆,撰寫本文之目的,便是希望能提供考生一個答題寫作的方向。 依據筆者多年從事教學與自身參與考試之經驗,申論題要獲得高分, 除了詳讀書本內容外,便是要學會考試的答題技巧並反覆練習,始能 獲得高分。 在進入實質答題技巧解說之前,筆者有一些作答基本觀念要跟大家說 明一下: 首先,要破除寫對答案就一定高分的迷思(當然啦,如果這一題是獨 門暗器全國的考生都不會只有你會那麼只要答對必然就是獲得高 分),為何答對不是高分的保證?理由在於若連基礎的答對內容都作 不到根本就不會是ㄧ位合格的考生,自始不在競爭行列之中,因此成 為有競爭力的考生答題方向是不能出錯的。其次,申論題的答案其實 是一種論述能力的比賽,而答案內容通常是比較出來的,所謂比較出 來是指,藉由考生之間論述的能力決定分數高低,有時,內容正確的 答案分數未必高反而只會拿到通常的分數,因為你的對手寫作的內容 比你還優。 茲以筆者上課常舉之一例說明之:個別警察官在日常勤務中攔停車輛 的法律性質為何,請說明之? 試想在一題二十五分的申論題中,如果我的答案是寫成:依據學理的 意見攔停為無法效性的事實行為,但亦有學者認為有侵害人民基本權 的行為應為處分的行為,故攔停的性質容有爭議。就答案而言正確無 誤,但是應該要拿幾分?而又如果有另一位考生,運用法律寫作層次 思考,先引出學理對事實行為的說明,再說明行政處分的意義,將攔 停的手段所造成的侵害以及後續救濟手段的區別實益說明清楚,結論 再說應重新定位攔停的法律性質。就結果而言,與前面那一位直接寫


前2

申論題答題技巧說明

結論之同學,相比兩者,答案結論皆正確無誤,但前者分數必然會較 後者為低。理由在於前者只有結論而沒有論述過程,縱使答案正確分 數也不會太高,所以想要拿到高分就要學會論述分析的能力。 此外,在練習寫作時要學會找出問題之核心、答題方向與答案版面設 定能力比追求所謂唯一的正確答案更加重要,所謂的答題方向,是指 你所引用的法條,是否為考試之爭點法條。只要所引用的法條爭點是 對的,有時縱使結論與閱卷老師意見相左,分數也不會太過於難看。 再舉前例說明:我國警察職權行使中,有所謂之攔停,針對此一動作 人民如果有不服警察人員所做之攔停,應如何救濟:首先、要知道與 攔停有關之法條為何?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警察職權行使法第六條 與第八條對於人與交通工具之攔停。而救濟就是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 第二十九條之異議訴願,以及行政訴訟。此一問題前面法律行為性質 之定性,將會影響其後救濟之管道。因為如果定性攔停是行政處分, 則救濟之手段可以異議、可以訴願,也可以行政訴訟。但若定性攔停 是屬於事實行為,則救濟之手段,可以異議,但不能訴願,而行政訴 訟中,也只能夠提起一般給付之訴。由此可知,行為定性之性質不同, 將會引發後續救濟的區別。而這樣的題目,在答題有兩種選擇之下, 你不會知道出題老師心中之真意,更何況有時出題與改題之人未必同 一人。所以這種題目一考出來,考生便要知道重點在論述攔停之性質 為何,而朝此方向去作答,便是答題方向之真意。此有學理之爭,學 理又可以分成傳統多數說與晚進少數說,傳統多數認為是事實行為, 晚進少數說是處分行為。但特別注意,考生千萬不要以為事實行為是 多數說且有釋字,就表示事實行為這個答案一定對!萬一出題老師認 為是行政處分哩!所以上述這些回答內容是材料,如何鋪陳才是重 點。考生可以贊成學理中之少數學者之意見,加以說明,此時,就要 批判釋字與多數說之認定如何不當;反之則要批評少數說。至於最後 之結論,跟老師所設定的答案是否完全相同,已經不再重要了。當然


第一章

第一章

警察特考試題精要分類

警察特考試題精要分類 第一節

申論題

一、攤商甲係不明身分人士,於公共場所任意叫賣物品,造成妨礙交通, 警察人員到場制止,甲不聽禁止,警察人員逕行通知其到場調查時, 甲亦不願配合而欲離去,警察人員伸手抓住其手腕,使其停止離去。 請依強制手段與任意手段之性質,論述該警察人員之行為為強制手段 抑或任意手段。

【105 警特四等】

可能命題老師:周慶東老師。 高分答題核心: 學說爭議於強制手段與任意手段的區別,有權利侵害說、實 力說與有形強制力說之爭議,寫出爭議重點分數才能高。

解 析 警察之權限,可類型化為強制手段與任意手段:

兩者之區別理由,在於警察執行職務之際,除非有特別之法律授權,否 則不得採行強制手段。與此相對者,任意手段則縱無特別之法律規定, 亦得為之。換言之,在現代民主國家所要求之法治原則下,限制人民權 利、自由之活動,必須有特別的法律根據,而強制手段乃限制人民權利、 自由之典型措置,故應有特別的法律根據。 學說上之觀點:

警察權限,係指個別的警察官,於實施犯罪(危害)預防活動時,所得 採取之措置。由於警察官之犯罪偵查活動權限與犯罪(危害)預防活動 權限,所應遵守之基本原理(如強制處分(手段)法定主義、強制處分 (手段)及任意處分(手段)均應符合相當性之原則等是) ,並無二致。 以刑事訴訟法之學理區別強制手段與任意手段區別學說,主要有: 有形力行使說:

3


4

第一編

警察法及相關法規

依據此說,是否為直接的、有形的實力行使,乃區別強制手段與任意 手段之重要基準。按照是項基準,任意手段不應行使有形力;而只要 不是行使有形力,皆可以任意手段名義被允許。 實力說: 此說認為在強制與任意中間,存有不涉及強制之實力行使之現實的階 段,此可涵蓋在做為任意手段之「說服」概念之中。是種位於純粹的 任意與純粹的強制中間之某種實力行使,只要在社會通念上之妥當性 限度內者,為任意手段之範圍。例如對拒絕職務質問而欲逃走之人, 施加「抓住手腕」、「按住肩膀」等程度之有形力行使,應係警察官職 務執行法上之任意處分。然而,若使用竊聽器、盜聽電話等手段,從 文化規範或人權保障觀點而論,則非適當,不得以任意手段之名義實 施之。 權利侵害說: 學者有認為關於任意手段與強制手段之區別基準,與其採取「有形力 行使說」所強調的以「有形力之行使」為決定要素,毋寧改以「是否 招致個人權利及法益之侵害」為判斷依據,是即所謂的「權利侵害說」 。 按照此說,區分任意與強制,國家有形的強制力並非決定的要素。於 某些場合,雖非有形力之行使,亦有可能係強制處分;相反地,即使 是任意處分,亦可能容許行使有形力。前者乃指照相攝影等新興的方 法,若依有形力行使說,其並非有形力之行使,將以任意手段之名義 而被允許。至於後者,其結論與實力說相同。要之,於採取權利侵害 說之場合,並不重視有形力自體,其係將重點置於「在何種情形下, 容許何種程度之有形力」。 管見以為上揭諸學說中,以「權利侵害說」較為可採。 綜上所述,警察人員伸手抓住其手腕,使其停止離去。應是屬於強制手 段。


第一章

警察特考試題精要分類

二、警察法第 2 條規定:「警察任務為依法維持公共秩序,保護社會安全, 防止一切危害,促進人民福利。」試問警察執行職務如無法律依據與 法律授權時,可否依警察法第 2 條實施相關作為?請就學說及實務申 論之。

【103 警特三等】

可能命題老師:黃慧娟老師。 高分答題核心: 警察法的性質為組織法,可否作為權限發動之依據,重點在 於警察機關為行政行為其法律保留之程度。

解 析 警察法之性質:

依據大法官釋字第 570 號解釋之解釋理由書: 「內政部為中央警察主管機 關,依警察法第二條暨第九條第一款規定,固得依法行使職權發布警察 命令。然警察命令內容涉及人民自由權利者,亦應受前開法律保留原則 之拘束。警察法第二條規定,警察任務為依法維持公共秩序,保護社會 安全,防止一切危害,促進人民福利;同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警察有 依法發布警察命令之職權,僅具組織法之劃定職權與管轄事務之性質, 欠缺行為法之功能,不足以作為發布限制人民自由及權利之警察命令之 授權依據。」因此,可知本法的性質屬組織法,即非行為法。 所謂組織法是指僅作為組織內部職權之事項劃定,不能成為對人民發生 法律效果。法律依據要對人民發生效果需有行為法性質之法律方可以為 之,警察法規中,僅警察法是單純之組織法,其餘如:行政執行法、警 察職權行使法、社會秩序維護法、集會遊行法、警械使用條例等皆有行 為法之性質。 任務條款可否作為限制人民權義之依據:

警察的任務條款是否可以成為警察對外活動的依據,要看該行為受法律 保留之程度而定,法律保留理論可以分成全面保留(所有的行政行為皆 需法律保留) ,侵害保留(憲法第 23 條) ,重要性保留(中央法規標準法 第 5 條) 。若採全面保留則警察所有的行為皆須立法者的授權,不能僅以

5


6

第一編

警察法及相關法規

任務條款作為行為依據,但若以侵害保留觀之,則警察對人民的行為須 有侵害人民的基本權利,方需有法律規定,在未侵害人民的基本權利之 下則有警察的任意手段,在任意手段底下得人民同意者不構成侵害,則 此時縱使僅任務條款亦可成為警察權限的依據。 故前學說多數採侵害保留理論,只要侵害人民權益者須有法律或授權命 令為之,反之若無侵害人民權利則屬於任意性手段,警察於法律亦可以 為之,而此時組織法亦可以成為依據。 現行實務的行政調查手段若未涉及人民權利者,則無需法律明文規定, 故一般性的詢問人民自願性的回答,尚無需法律為之,任務條款當然亦 可成為依據。 三、有關警察之概念,有「學理上之警察概念(與行政作用法上之警察概 念、實質的警察概念、廣義的警察概念相當)」及「制定法上之警察 概念(與行政組織法上之警察概念、形式的警察概念、狹義的警察概 念相當)」兩種觀察角度,兩者之意涵及區別為何?戰後各先進國家 有「脫警察化現象」及「警察權之分散趨勢」,所謂「警察權之分散 趨勢」所指「警察」係為何種意義之警察概念?試論述之。 【103 警特四等】 可能命題老師:蔡沛潔老師。 高分答題核心: 學理爭執,屬警察法學中重要的基礎題型,方正明確,但難 以回答深入。

解 析 廣義警察:

依據梅可望教授之見解,凡是基於維護社會安寧秩序或公共利益之目 的,對於人民以命令或強制,並限制其自由之作用,均為警察(範圍較 廣) 。換言之,只要是實質上行使上述權限者皆為警察。例如:行政執行 法中有關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執行人員所為之拘提管收行為,屬實質 上之警察機關(釋字第 588 號解釋參照)。


第一章

第二節

警察特考試題精要分類 15

測驗題

壹、警察法原理原則  憲法第 8 條第 1 項中所稱「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不得 逮捕、拘禁」之「警察機關」,其意義為何? 形式警察

僅指組織法上之

以維護國家利益為目的之警察機關

定為必要,但能使用干預、取締之手段者

不以法律規

除組織法上之形式警

察外,凡法律規定,以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為目的,賦予 其機關或人員得使用干預、取締之手段者

【105 警特三等】

:大法官釋字第 588 號解釋:「憲法第八條第一項所稱『非經 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不得逮捕、拘禁』之『警察 機關』,並非僅指組織法上之形式『警察』之意,凡法律規 定,以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為目的,賦予其機關 或人員得使用干預、取締之手段者均屬之,是以行政執行 法第十九條第一項關於拘提、管收交由行政執行處派執行 員執行之規定,核與憲法前開規定之意旨尚無違背。」  警察法訂定的法源依據為何? 事訴訟法

憲法

警察勤務條例

警察職權行使法

刑

【105 警特四等】

:警察法第 1 條: 「本法依憲法第一百零八條第一項第十七款 制定之。」  下列有關「警察」概念之敘述,何者正確?

依司法院釋字第 588

號解釋,執行拘提、管收之行政執行官暨執行員,係屬「形式」意 義的警察

依行政罰法第 34 條規定,為確認身分而得會同警察

人員強制隨同到指定處所之警察,係指「組織法」上的警察

凡

為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依法律規定得對人民行使干預、 取締之行政機關活動者,皆屬「狹義」的警察 上所稱之警察,係指「作用法」上的警察

警察職權行使法 【103 警特四等】

:此為廣義的警察。也是廣義警察。是組織法上的警


16

第一編

警察法及相關法規

察。  下列何者屬於警察法第 9 條所稱依法行使職權之警察人員?

防護國家重要事業設施之各種專業警察人

支領警佐待遇人員 員

暫

依行政執行法執行拘提管收之執行員

內政部核准設置

之各機關學校駐衛警察 :這裡的警察指的是狹義的警察。  下列有關警察法規範之敘述,何者有誤? 管機關,得依法發布警察命令

內政部為中央警察主

「有組織法,即有行為法」,故

依警察官制規定,即可對人民實施強制作為

警察法之整體內容

既係組織法規範,則該法不能作為警察行使權限,採取措置之依據 不涉及人民權利範疇之警察措置,祇要在警察法第 2 條所定警察 任務範圍內,即可發動 :組織法與行為法要屬二事,一個內部事項,一個是外部事 項,組織法是不能做為侵害人民權利之基礎。  下列何者為警察之輔助任務? 護社會安全

依法維持公共秩序

依法防止一切危害

依法保

依法促進人民福利

:警察法施行細則第 2 條:「本法第二條規定之警察任務,區 分如左:一、依法維持公共秩序,保護社會安全,防止一 切危害為警察之主要任務。二、依法促進人民福利為警察 之輔助任務。」  「警察法」之立法依據為何? 定之

憲法第 109 條第 1 項第 10 款制

憲法第 109 條第 1 項第 17 款制定之

項第 18 款制定之

憲法第 108 條第 1

憲法第 108 條第 1 項第 17 款制定之

:警察法第 1 條: 「本法依憲法第一百零八條第一項第十七款 制定之。」  依「警察法」第 3 條之規定,下列何者並非全國性之警察法制? 內 政 部警 政署 保安 警察總 隊組 織通則 警察人員管理條例

台北市 攤販 管理規 則

集會遊行法

:是地方性事務。  依「警察法」之規定,警察之主要任務為何?

維持公共秩序、


第一章

保護社會安全,防止一切危害 職務

保護私權

警察特考試題精要分類 17

協助其他機關執行

促進人民福利

:警察法第 2 條: 「警察任務為依法維持公共秩序,保護社會 安全,防止一切危害,促進人民福利。」  警察法第 2 條的任務規定,屬於: 關所適用

組織法上形式意義之警察機

劃定實質意義警察機關之管轄事務範圍

行政警

行為法

察任務

:任務條款是規範狹義的警察。是組織法的問題。警 察任務不限於行政警察。警察法是組織法。  下列有關「警察」意義之敘述,何者正確?

狹義之「警察」意

義,著重「實質功能」之觀察,係指以維護公益或公序為目的,而 具強制手段特質之國家行政作用或國家行政主體,如警察職權行使 法之「警察」

廣義之「警察」意義,即形式之意義者,則就組

織上予以著眼,而含括警察組織之形式-警察法,故係指法律所明 文規定之警察機關及人員而言

憲法第 8 條第 1 項所稱「非經司

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不得逮捕、拘禁」之「警察機關」,乃 採廣義,具有功能上「警察」之意義,並非僅指組織法上之形式「警 察」之意

行政執行法第 19 條第 1 項關於拘提、管收交由行政

執行處派執行員執行之規定,該執行員即具有狹義(組織上)「警 察」之意義,核與憲法規定之意旨尚無違背 :、廣義、狹義的意義正好寫反。是廣義的警察。  一般行政機關需要請求警察機關協助時,原則上應依下列何法所規 定之程序為之?

警察法

警察法施行細則

行政程序法

行政院組織法 :行政程序法第 19 條:「I行政機關為發揮共同一體之行政 機能,應於其權限範圍內互相協助。Ⅱ行政機關執行職務 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向無隸屬關係之其他機關請求 協助︰一、因法律上之原因,不能獨自執行職務者。二、 因人員、設備不足等事實上之原因,不能獨自執行職務者。 三、執行職務所必要認定之事實,不能獨自調查者。四、


18

第一編

警察法及相關法規

執行職務所必要之文書或其他資料,為被請求機關所持有 者。五、由被請求機關協助執行,顯較經濟者。六、其他 職務上有正當理由須請求協助者。Ⅲ前項請求,除緊急情 形外,應以書面為之。Ⅳ被請求機關於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應拒絕之︰一、協助之行為,非其權限範圍或依法不得為 之者。二、如提供協助,將嚴重妨害其自身職務之執行者。 V 被請求機關認有正當理由不能協助者,得拒絕之。Ⅵ被 請求機關認為無提供行政協助之義務或有拒絕之事由時, 應將其理由通知請求協助機關。請求協助機關對此有異議 時,由其共同上級機關決定之,無共同上級機關時,由被 請求機關之上級機關決定之。Ⅶ被請求機關得向請求協助 機關要求負擔行政協助所需費用。其負擔金額及支付方 式,由請求協助機關及被請求機關以協議定之;協議不成 時,由其共同上級機關定之。」 (此種協助是行政執行法以 外的協助,若是行政執行法的行政協助,則是行政執行法 第 6 條: 「I執行機關遇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於必要時請 求其他機關協助之:一、須在管轄區域外執行者。二、無 適當之執行人員者。三、執行時有遭遇抗拒之虞者。四、 執行目的有難於實現之虞者。五、執行事項涉及其他機關 者。Ⅱ被請求協助機關非有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其不能 協助者,應附理由即時通知請求機關。Ⅲ被請求協助機關 因協助執行所支出之費用,由請求機關負擔之。」)  下列何者不屬於警察之主要任務? 害防止

保障人民權利

犯罪行為追緝

公共危

促進人民福利

:警察法施行細則第 2 條:「本法第二條規定之警察任務,區 分如左:一、依法維持公共秩序,保護社會安全,防止一 切危害為警察之主要任務。二、依法促進人民福利為警察 之輔助任務。」  依大法官釋字第 570 號解釋意旨,認為「警察法」這部法律性質上 屬於下列何者?

組織法

人員法

行為法

救濟法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