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環保署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為「淨零願景‧綠色行動」攜手淨零綠生活

Page 1

GAUTAMA The Monthly Magazine

2022 / 6 JUN 佛陀紀念館館刊

歡迎助印

專刊

155

行政院環保署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為「淨零願景•綠色行動」攜手淨零綠生活 佛陀紀念館11年來達成SDGs九項目標

SDG4:教育品質、SDG5:性別平等 SDG6:淨水及衛生、SDG7:可負擔能源 SDG11:永續城市、SDG12: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13:氣候行動、SDG15:陸地生態、SDG17:全球夥伴


GAUTAMA The Monthly Magazine

主編的話 從談疫色變跨至第三年,現在已是談疫莫 慌,從清冠一號及各種對治,讓社會大眾不安 的心走向平穩的心。來佛館祈願求福者,也得 到佛菩薩加持及諸多法師的開導助緣,更是歡 歡喜喜地將「平安」帶回去。 人要平安,地球也要平安,倘若地球生病 了,人又怎麼能安呢?佛館建館以來,秉持家 師星雲大師「環保與心保」的理念,重視環 保、節約能源,關切氣候變遷、重視自然生態 平衡、植樹綠化、淨化水源再生利用等等永續

目錄

2022 /6 JUN

155

星雲大師開示

1 佛教與環保 人間佛國

「淨零願景•綠色行動」

4 Part1-攜手淨零綠生活 6 Part2-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8 Part3-佛館環境教育 10 綠色行動時代各界一起來 禪悅藝聞

關懷。 從今年三月至六月,佛館從佛教植物園區揭 碑,和多個博物館締結友好、與行政院環保署 共同合作「淨零願景•綠色行動」攜手推動淨

12 佛光緣美術館展覽訊息 國際接軌

14 2022北美三好教材講師培訓營

零綠生活,並朝向綠能概念、綠化工藝、綠色 旅遊、綠色飲食、綠色居家、綠色辦公之全民 綠生活推進,相信佛館在帶動節能減碳,走向 低碳博物館是指日可待的,也期望未來與臺灣 各個博物館或世界級的博物館,如前述項目都 有機會共創低碳商機、綠色經濟之發展。

創辦人 發行人 主編 編輯委員 執行編輯 出版單位 發行單位

地址 電話 傳真 電子信箱 網站 劃撥帳號 戶名 創刊日期 ISSN 發行量 封面題字 封面照片

星雲大師 心保和尚 如常法師 妙廣法師、如超法師 妙功法師 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各別分院 佛光山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五十部雲水書車 840 高雄市大樹區佛光山寺 (07) 656-3033分機4044 (07) 656-5165 bmcmail@ecp.fgs.org.tw http://www.fgsbmc.org.tw 19254842 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 (備註欄請註明「贊助喬達摩」) 2013年7月1日 2304-3490 12萬份 星雲大師 行政院環保署

交通指南 自行開車/ 國道十號→往旗山、大樹交流道下→省道29號右轉→佛陀紀念館→佛光山 大眾運輸/ 高雄客運 8009旗北←→佛陀紀念館←→佛光山←→高雄站(06:00~17:15);8050台南火車站←→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06:25~16:45);8010鳳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旗北(06:05~21:25)

義大客運 8501高鐵左營站←→佛陀紀念館←→佛光山(平日08:15~18:20,假日08:15~20:30)

大樹祈福線(東南客運) 鳳山火車站←→大樹(九曲堂火車站)←→佛陀紀念館←→佛光山(平日10:00~17:00,假日09:00~17:30) ◎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於佛館南側第一候車亭、滿香園、不二門搭乘佛光接駁車

哈佛快線 高鐵左營站←→佛陀紀念館←→佛光山(平日08:45~17:40,假日08:10~18:50 直達車行車30分鐘)

鐘 直達車30分 歡迎搭乘


星 雲 大 師 開 示

星雲大師開示

佛教與環保 ◎文/星雲大師《佛法真義》

◎圖/慧融法師、如輝法師、佛陀紀念館

現在是個「環保意識」高漲的時 代,可以說舉世都在倡導環保。主 要是因為長久以來,人類不懂得愛 護我們所居住的大環境,到處濫 墾、濫伐,甚至製造大量的垃圾, 尤其無節制的排放「碳」量,導致 地球反撲。現在幾乎舉世各國都受 到極端氣候所造成的災害與威脅; 也直到這個時候,人類才有了危機 意識,才懂得要愛護地球,才知道 環境要保護、水土要保持、樹木花 草要培植、河川流水要清潔。 這一切都說明,我們所處的環 境、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地球,和我 們的關係極為密切。但是環保的議 題,並不是現代的人士提起才有環 保,佛教早在幾千年前,從佛陀成 道說法,一直到現在,可以說,對 於環保最為重視,最懂得要維護環 境、要愛護地球的,就是佛教。 例如,你可以到印度的靈鷲山去 實地一看,雖然幾世紀前因為印度 教和回教戰爭而毀滅佛教,但是靈 鷲山的雄偉,水土保持做得很好, 至今四邊完整,沒有坍方、毀壞, 可見當初佛陀就是對環保十分的維 護。 假如你再到印度的祇樹給孤獨園 走一趟,你會發現,雖然是一片廢 墟,但是建築的基礎仍在,到處

佛光山建設五十多年,為台灣建造了一個精神上的佛國世界

綠草如茵,跟公園一樣的美麗;水土沒有流失,地基也都存在, 儘管你把房屋毀壞了,可是佛教當初在這一塊地上,所謂「黃金 鋪地」的祇樹給孤獨園,還是維護得很周全。所以現在的祇樹給 孤獨園,雖然精舍建築不在了,但綠草如茵,如同花園一樣的聖 地,仍然讓人肅然起敬。 另外,佛陀的弟子比丘們,當初在山林水邊禪坐修持的許多洞 窟,如七葉窟,兩千年來都依然保存完整。恆河流域的兩岸,佛 教也都在保護;甚至於現在印度周邊的國家,像不丹、錫金,也 都成為世界上有名的觀光王國。因為佛教重視環保,所以他們對 古今的千年歷史、對環境的保護,才有今日令人嚮往的所謂人間 仙境。 再如拉達克,雖然是個草木不生的貧瘠之地,但是今天仍然有 很多的佛教徒在那裡守護著那一塊土地。他們在這裡建了寺院,

GAUTAM A │2022 / 06

1


佛 國

修整了道路,讓天然環境都保持完整。只是因為氣 候的關係,使得樹木花草不易生長,但是佛教徒仍 然保護它、愛護它。

完全不合建築法規。但是在那種艱難險阻的地方, 都能在上面建造寺院,就是因為環境保護的很好, 所以雖然是懸空寺,也是非常的安全。

佛教除了對現實生活環境的用心保護,我們從佛 教經典裡也可以發現,就是那許多的諸大菩薩,如 睒子菩薩,他不敢丟棄任何東西在地上,怕汙染大 地;他也不敢大聲講話,怕吵醒大地;甚至不敢太 過用力地奔跑跳躍,怕踏痛了大地。雖然看起來好 像過分保守了一點,但是他愛護大地的這種環保思 想與用心,我們不能不對他肅然起敬。

說到建築法,梁啟超的公子梁思成,他是研究古 代建築物的專家,他對佛教的建築,真是讚歎不 已。例如他看過山西佛光寺的建築後,對古人的建 築智慧,簡直歎為觀止。

佛教傳到中國以後,在中國的發展,佛教徒開闢 山林、修築道路、建造橋梁、清理水源、培養樹木 花草、種植五穀,都與環保有很大的關係。我們舉 例說,四川的峨嵋山,那麼一個地勢陡峭的山崖, 但是現在能成為「峨嵋天下秀」,不就是歷代的僧 侶們對於環境用心保護的明證。 再例如浙江的普陀山,雖然只是一個海上的小 島,卻能把它建設成所謂的「海天佛國」。此外, 大陸的許多叢林,都是在崇山峻嶺之中,甚至像山 西的「懸空寺」,如果用今日的眼光來看,可以說

2

中國的佛教徒,過去都是居住在山林,以農業為 生,他們對山林的維護,對水土的保持都做得很 好。因此,歷史上多少次的黃河氾濫,或是大雨沖 刷,造成各地土石流失,但我們幾曾聽過寺廟有水 土流失嗎?古代的僧侶,他們雖然不是建築專家, 也不看風水、地理,但是他們對於環境的保護、運 用,都見證了他們的智慧。 兩千多年來,古今的寺廟,雖然時或遭到戰爭、 砲火、不仁的帝王所毀壞,但是佛教的道場依然矗 立在中國的大地上,成為各地的風景區。所謂「天 下名山僧占多」,那許多山區,古代都是靠僧侶去 開發的。像是五台山、九華山,這些佛教的名山,

佛教的僧侶們把山河大地、樹木花草,都和自己的生命融為一體


佛陀紀念館 祇園

可以說都是山勢陡峭,嶙峋崢嶸,是很難登臨的高 山峻嶺;但是經過僧侶們刻苦整修,今天都成為大 家朝聖遊棲之地。佛教對環保的貢獻,還能不給予 眾知、不給予讚歎、不給予獎勵嗎? 尤其佛教的僧侶們,他們愛護大自然,甚至把山 河大地、樹木花草,都和自己的生命融為一體。像 趙州禪師對於「庭前柏樹子」,他都引為是一種禪 法的心要;像臨濟義玄的栽松,也都是對於山林的 愛護。 甚至過去的佛教徒,不但重視大自然界的水土保 持、森林保護,他們對於道路轉彎抹角,也都給予 適當地補修,以便讓人行走安全。乃至晚間都會點 個路燈,所以鼓勵信徒施燈;或是在各鄉村偏僻的 地方,替信徒挖掘深井,讓他取水。所以種種說 來,佛教對於中國這一片土地的保護、建設,應該 厥功甚偉。

現在不必講其他,就說經過五十年來建設的佛光 山,本來是一片麻竹叢生,甚至土壤都遭到沖刷流 失,到處是深坑溝壑的荒野之地;但是經過五十年 來我們僧信四眾的努力,為台灣建造了一個精神上 的佛國世界。不過,政府官員除了刁難以外,他也 不會給予僧侶獎狀的,所以誰才是真正的愛國、愛 這塊土地?應該要有另外的旁觀者再來做一個評 論。 此外,幾十年來國際佛光會在台灣就種了幾十萬 棵的樹,平時也常發動會員掃街、淨灘、保護水 源、修橋鋪路等,可以說多得不勝枚舉。因此,我 們希望今日倡導環保的人士,以及政府部門的相關 委員們,都能看一看佛教徒對環保的貢獻。 (佛光山法堂書記室供稿)

GAUTAM A │2022 / 06

3


「淨零願景•綠色行動」 Part1-攜手淨零綠生活 ◎ 文/編輯部

◎圖/佛陀紀念館、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2022年6月1 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日子,行政院 環境保護署與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簽署「淨零 願景•綠色行動」合作備忘錄暨與佛光山佛陀紀念 館攜手淨零綠生活記者會,並進行揭牌儀式。 現場由行政院環保署張子敬署長、佛光山住持心 保和尚雙方代表簽署,共同宣傳「淨零願景•綠色 行動」,一起促進全民綠生活之推廣,乃至未來舉 辦全民綠生活論壇,並進行跨界合作,共同推動綠 生活相關政策與理念,都是雙方持續發展的力量。 尤其在世界環境日6月 5日前,這項簽署合作攜手 淨零綠生活除具有拋磚引玉之效,更具環境教育實 踐綠色行動的意義。

本次活動緣起 淨零碳排已成國際趨勢,為達到 2050 淨零碳 排,我國提出 12 項關鍵策略,並就能源、產業、 生活、社會四大面向推動,其中民眾生活轉型是邁 向淨零綠生活的重要工作。 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長年關注永續發展及環

4

行政院環保署 張子敬署長

佛光山住持 心保和尚

境教育,對於推廣社區、學校及民眾落實全民綠生 活已有良好經驗與基礎。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重視「環保與心保」的推廣, 實踐碳中和校園、打造永續植物園區、落實聯合國 永續發展目標,乃至發揮國際影響力,積極落實淨 零綠生活。

本次活動目的 為展現政府與民間團體共同推動「淨零願景•綠 色行動」,由行政院環保署與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 金會簽署「淨零願•綠色行動」合作備忘錄,並 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攜手合作淨零綠生活,共同


遊客來到佛館雙閣樓馬上會感受到猶如綠色居家環境般舒適宜人

就「綠色飲食」、「綠色旅遊」、「綠色消費」、「綠色居家」、 「綠色辦公」建立友善生活環境。

【世界環境日】

佛館推動全民綠生活

球居民提高環保意識和採取環保

佛館早在全球疫情之前,歷年來就積極開發綠色旅遊,包括歐 洲、美洲、亞洲、大洋洲遊輪旅客,還有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大學青 年營隊、中小學等到佛館進行校外教學。十年來曾獲得多項國際認 證肯定, 2015 年獲第五屆中國旅遊投資艾帝亞獎,榮登聯合國世 界旅遊組織 2015 年報( UNWTO ), 2014 - 2020 年連續有六年獲 全球最大TripAdvisor大獎、卓越獎,榮登「名人堂」,2020年更獲 Travelers' Choice最風雲得主大獎。 從 2016 年心的旅程、 2021 年佛教海線絲綢之旅,持續至今,更 將綠色旅遊結合了佛教植物園區的環境教育、生態教育,及綠色飲 食-健康蔬食、海線絲路蔬食之美。近期雙閣樓人文空間推行的 「生活美學-六根尋旅•香草食集」都是在推動綠色飲食、全民綠 生活的體驗活動之一。在春節期間也推動了綠色消費,解脫小吃園 區推廣各式的綠色盆栽植物,讓來館遊客看見佛館自行培育綠色植 栽之用心。社會大眾更可見及綠色居家的友善生活環境,在佛館的 各項建築群裡,以及整個園區日日保持清潔舒適、乾淨無染,很多 遊客一走入佛館都會「哇,好乾淨,好舒服哦!」連鄰近的社區居 民也日日清晨來佛館晨跑或健走,作為健康養生之最佳場域。

「世界環境日」是聯合國鼓勵全 行動的主要力量。聯合國人類

環境會議於1972年通過每年6月 5日作為「世界環境日」,1974 年首次舉辦。世界環境日已成為 全球100多個國家積極採取環保

行動的重要節日,呼籲民眾共同 保護地球,強調改善人類環境的 重要性。

【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定於每年4月22

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 動。最早的地球日活動是1970 年代於美國校園興起的環保運

動,1990年代這項活動從美國

走向世界,成為全世界環保主義 的節日和環境保護宣傳日。

GAUTAM A │2022 / 06

5


「淨零願景•綠色行動」 Part2-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 文/編輯部

◎圖/佛陀紀念館

佛陀紀念館自2011開館以來,館長如常法師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環保與心保」的理念,重視環保, 關切氣候變遷、能源危機的議題,期望透過遊客推廣環境教育,推動生命教育,讓慈悲護生的觀念向下紮 根,進行生活方式轉型,力行綠色生活。並帶領全館人員積極推動三好四給、節能減碳、植物固碳、綠能 環保、低碳博物館,作為中長期的營運目標,佛館亦進行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申請認證,期望在經濟、社 會、環境取得平衡,以推動環境永續發展。 佛陀紀念館11年來已達成SDGs九項目標──

SDG4:教育品質(創新教育) 佛館「以人為本」重視生命教育、環保護生,實踐三好四給,推動社會終身教育,積極推廣展覽、文 化、藝術,展現高品質教育;關注社區發展、偏鄉閱讀,永遠關懷不間斷。 SDG5:性別平等(性別平等教育) 創辦人星雲大師倡導男女平等、眾生平等,落實尊重與包容理念。2020年佛館成為國際人權博物館聯盟 亞太分會(FIHRM-AP)會員,帶動社會善的循環。在人權上,不分性別眾生平等;在環境上,植物和動 物都是平等和諧。菩提廣場18尊石刻羅漢中有三尊女羅漢,呼應現代男女平等,女性也可悟道,彰顯佛教 眾生平等的真義。

6

走入佛館處處呈現淨零綠生活的景觀


SDG13:氣候行動(環境教育) 因應氣候變遷,推動熱能減緩,二氧化碳減量, 廢棄物減量,調適基地保水、日常節能、植物固 碳,水資源教育、垃圾改善減量。自 2013 年起辦 理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 2020 年「我的地球, 我來關懷」響應蔬食愛地球,支持生態保育。

SDG6:淨水及衛生(環境教育) 佛館響應World Health Day 世界衛生日,為讓遊 客享有乾淨的空氣、水和食物,館內實行禁菸,每 天落實環境清潔,廢水妥善處理並回收再利用,期 望大家過健康幸福的生活。 SDG7:可負擔能源(能源教育) 佛館以綠色植林概念建構,2014年為首家 ISO50001能源管理系統的國際博物館,設定標準 作業節能方法、節約用電推行低碳生活, 2010 年 開始使用綠能電動車,主動宣導及使用節能設備, 逐漸走向綠能環境。 SDG11:永續城市(防災和安全教育) 重視防災安全與水土保持,防坡災害(加勁格 網),每天所產生之污水處理,中水回收系統,利 用資源循環再澆灌植物,對樹葉、垃圾環保之處 理,推動友善環境、防災教育及演練,建設永續安 全的人間淨土。

SDG15:陸地生態(環境教育) 為減少地球暖化積極開發綠能、植樹綠化。「佛 陀紀念館佛教植物園區」於2022年3月12日植樹節 正式揭碑,為全球佛教植物類別最多、全台最大的 佛教植物園區。佛館以護生圖及生命教育推動「不 殺生而護生」,鼓樓上的大鼓,鼓皮為全球第一面 採用植物纖維製成,體現護生的意涵。友善的生存 空間,成為禽鳥和諧共生的樂園,透過環境教育、 校外教學,喚起師生們及社會大眾共同維護自然生 態環境。 SDG17:全球夥伴(國際教育) 自 2013 年起,佛館與海內外各大博物館締結友 好,並跨界於文化、藝術、教育、醫學、環教各領 域,成為重要文化交流平台。佛館為國際性的學習 環境,與英國杜倫大學合辦展覽暨學術研討外,更 與各大學產學合作,共享學術資源,培育人才,永 續拓展學生國際視野與世界接軌。

SDG12:責任消費與生產(家庭教育) 全館8個餐飲區全面供應素食,推動綠色蔬食, 是珍惜生命、長養慈悲、健康環保、愛護地球之 舉。宣導遊客從食、衣、住、行、育、樂實踐低碳 生活、全民綠生活,發展建構低碳博物館。

GAUTAM A │2022 / 06

7


「淨零願景•綠色行動」 Part3-佛館環境教育 ◎ 文/編輯部

◎圖/佛陀紀念館

佛陀紀念館自建館以來積極建置友善環境, 2011 年以綠色園林概念建構,館內推動綠能環保 從不間斷, 2014 - 2021 年年通過國際能源管理系 統ISO50001認證至今,並納入佛館營運管理辦法 運作當中,主動宣導使用節能設備。每天所產生之 污水、樹葉垃圾均再生利用,逐漸降低二氧化碳排 放量, 2010 年起開始使用綠能電動車,推展綠能 環境。 佛館以實踐三好、四給為核心價值,致力博物館 永續經營目標,邁入第十一年,持續推動生命教育 和環境教育,積極推動「佛陀紀念館自然環境教育 計畫」。2022年5月中舉辦了環境教育試教課程, 從溫室效應、氣候變遷、減緩調適、降低碳排放 等,透過環教小組操作教具,並從體驗佛教植物互 動遊戲中,以及小組討論,讓學員深入了解植物對 地球的重要性,植物對地球固碳做了多少貢獻,如 何為地球減碳、發願幫地球降溫等等。

8

2022年1月19日佛陀紀念館更與南華大學產學合 作簽約,在環境教育、藝術教育和推廣教育等,共 創優質產學合作交流。南華大學林聰明校長表示, 從參觀「佛教海線絲綢之路」,看到如何運用科技 展現藝術和寺院文化展現,是值得學習之處。此行 簽訂產學合作,南華大學二度獲得教育部藝術教育 貢獻獎,在環境永續方面也有豐碩的成果,而佛館 是藝術教育的典範,以及近來大家關注的地球暖化 議題,南華可以分享學校經驗,和佛館共同推動環 境永續教育課題。 關懷環境、重視環境、友善環境,所以要落實 永續環境,2018年9月 8日「環境友善祭祀國際論 壇」在佛館舉行,該活動由行政院環保署主辦,邀 新加坡、韓國、台灣的專家學者等150人參與,透 過經驗交流,建立同體共生觀念,同時見證了佛 館是最佳友善環境。對館內五和塔電子香燭、殿 堂電子 LED 燈、整個環境的生態,從宗教、人、


2022年佛館環境教育試教體驗課程,發願幫地球降溫

環境、文化、藝術,都感受到佛館樹立了友善環境 的標竿,非常成功。 館長如常法師應邀發表主題演說,表示早在 2010 年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就已提倡〈環保與心 保〉,佛館在開館後就力行只有公益沒有公害,推 廣護生教育,尊重生命,行三好就是做環保,從心 靈環保下手以淨化人心。現任環保署張子敬署長, 當年身為副署長表示,佛館推動心靈環保成效卓 著,在佛館舉辦論壇意義深遠。 另於 2018 年 8 月 2 日,全台優秀的環境教育專家 組成的教育部環境教育大使一行,成員包含來自桃 園、台中、彰化、嘉義、高雄、屏東等具專業背景 的中小學校長和老師,以及鯨旗國際環境創產有限 公司執行長許毅璿所帶領的專業團隊,選擇環境教

育特優場域的佛館作為參觀重點,期待讓環境教育 注入更多的心靈感受。有專員在茶禪體驗後,認為 佛館的設計是全面性的,每個年齡層都有照顧到, 也思考在環境教育中應該要導入舒壓的「茶禪」, 深入茶文化和茶知識的層面,也是符合環境教育的 議題。高雄市龍華國中校長呂淑媛對於園區蘊藏豐 富的生命、教育和人生哲理,認為如果在孩子人生 每個點的教育中,都能像佛館注入這樣的心靈境 教,孩子會更快樂的學習。 如常法師說,星雲大師建設佛館的心願,即是以 人為本,從 0 歲到 100 歲都能照顧到,所以整個園 區重視生態保護,從環保到心保,佛館是一個「善 的循環」之地。

GAUTAM A │2022 / 06

9


綠色行動時代各界一起來 ◎ 文/編輯部整理、擷錄人間社新聞報導

◎圖/佛陀紀念館、南華大學

心保和尚帶領佛光山百位法師在佛館靈山區域植樹

佛光山住持暨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心保和 尚於4月22日在「《森林永續》─國際氣候論壇」 致詞指出,近年來一直在廣泛討論的氣候問題,例 如減碳,希望延緩全球暖化,以及提倡蔬食等有助 提升環保的方法,還有資源回收,使一切資源能夠 再製造、再使用。所做的種種一切,無非都希望讓 地球環境愈來愈好。

森林永續,地球永續 心保和尚也身體力行於 22 日早上在「 T-Earth 植 樹行動—把樹種回來」活動中,帶領佛光山百位法 師在佛陀紀念館的靈山區域種植台灣大葉喬木原生 茶樹、藍花楹及台灣土肉桂等 12 項植物品種共逾 500株;並以人牆排成「ZERO」圖騰,象徵「零 碳排」,以實際行動拋磚引玉,期許號召更多人響 應世界地球日,共同為森林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心保和尚提到,「環保」就是保護生存環境,與人

10

類的生命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法師響應植樹救地 球理念,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提倡的「環保與心 保」相應,意義深遠。 綠色公益基金會董事長慧開法師表示,星雲大師 提到「人的生命是永續的,唯有永續的世界,才能 讓我們有安頓身心之處」,今日所種下的小樹苗, 來日便會成為五彩繽紛的森林,所以全球佛光人努 力實踐愛護地球,為未來努力植樹是最根本的環境 保護行動。大師開示:「我們的生命是永續的,世 界也要永續。」希望大家共同努力, 2050 年達成 種樹10億棵的目標。

環境永續,綠色科技 向來有森林大學的佛光山南華大學,為落實聯合 國永續發展目標, 2016 年成立永續中心; 2020 年 通過環保署環境教育機構及場域雙認證,並成為區


域環境教育中心, 2021 年更成立永續綠色科技在 職專班,以培育永續發展專業。

2017 年起,南華大學成立台灣永續綠色科技發 展協會,每年辦理「永續發展與綠色科技國際研 討會」,緊扣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2022年 「第六屆永續發展與綠色科技國際研討會」,共近 兩百位來自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師生與會。會中 除展現環境教育、新農業等成果,林聰明校長表 示,研討會明年將移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行,現 場並由佛館副館長永融法師代表接下大會舉辦旗。

佛館永續,綠色行動 行政院環保署「名人講座」禮邀佛館館長如常 法師2022年5月19日線上講座「《向星雲大師學管 理》談佛館環保與心保理念和實踐」,線上與會聆 聽有環保署張子敬署長、署內成員、環資會等153 人。如常法師以「永續力」破題,從博物館的力量 切入佛館推動環境永續發展:1.環保與心保2.和諧 與共存3.創新與共好三方面,更以星雲大師從佛教 觀點來談佛館如何落實減碳、節能、基地保水、中

2023年「永續發展與綠色科技國際研討會」將於佛陀紀念館舉 行,副館長永融法師代表接下大會舉辦旗(左為南華大學林聰明 校長)

水回收系統、殿堂以合掌、供花、 LED 燈禮佛, 文化保存、環境教育、自然保育等並佐以實例, 如:以《大唐西域記》為依據,佛館和辜嚴倬雲 植物保種中心共同建置230多種佛教植物並持續增 加;每年舉辦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也推廣在地小 農;透過展覽及表演活動,讓更多人在園區認識環 保及綠能。 為走向低碳博物館成為永續發展的目標,佛館 更盤點以聯合國 SDGs17 項永續發展目標的部分 已達9項,佛館人員培訓專業認證包含ISO9001、 ISO50001內部稽核員、環境教育以及安全衛生、 污水處理、能源管理等 13 種共 35 人獲取證書。在 環境及資源管理上,即從 1. 綠色飲食 2. 綠色旅遊 3.綠色消費4.綠色居家5.綠色辦公,推動全民綠生 活,落實綠色行動。

GAUTAM A │2022 / 06 11



佛光緣美術館各館展訊,請上網http://fgsarts.fgs.org.tw/

逍×遙×遊-當代工藝合創展

〈逍×遙×遊–當代工藝合創展〉即是工藝以當代之姿回應社會趨勢的新創實驗。「合創」源於「跨域」(Crossover)概念,即是 合作創新,資源共享。但並非僅是雙邊領域的交流,而是多邊領域(跨技術、跨材料、跨地域、跨文化、跨世代、跨國際…)的 交會,所探討的不是物件本身的結果,而是物件產出過程中的激盪、融合、辯證及衝突,經由知識交換與共學,逐步累積及形塑 各自獨有的生命經驗及新創靈感,過程也是工藝合創的目的。 展覽以「逍」、「遙」、「遊」為命題,分別表示「時間」、「空間」及「速度」三個維度。第一個維度「逍–時間」即是創作者 感知「時間」的議題和情感,透過梳理再以工藝創作傳達新意。 展期:2022/6/21至2022/8/7 時間:9:00-17:00(全年無休•免費參觀)

地點:佛光山寺/佛光緣美術館總館 地址:高雄市大樹區興田里興田路153號

電話:+886-7-656-1921轉1434 網址:http://fgsarts.fgs.org.tw

生命之歌-Keith Morant作品巡迴展 Keith Morant (1944-2022)出生於英國,1973年移居紐西蘭,自小就癡迷於繪畫, 曾獲得多項國際藝術獎項。因在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分館展出而認識了佛光山, 也跟道場法師成為好朋友。Morant對星雲大師文化弘法的理念深感認同,2019年 表示要將105件作品送給佛光山。有感於這樣的跨國情誼,佛光緣美術館總部即規 劃展開世界巡迴展並出版作品集作為紀念! 展期:2022/5/21-7/3 時間:10:00-17:00 免費參觀 (週一休館) 地點:佛光山東禪寺/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

地址:PT2297,Jalan Sg.Buaya,42600 Jenjarom,Kuala Langat,

Selangor, Malaysia. 電話:+60-3-3191-1533/3191-4304 網址:www.fgs.org.my

世界之一角-慶祝2022國定佛誕節特展 從《大唐西域記》見到的佛陀,是不斷行路的意象,我們回首玄奘西行的每一 處,當他凝視佛陀留駐過的石窟、塔 ,不是為了取得、保有什麼,是為了看 透世界的混沌;當他筋疲力竭地,抵達那棵古樹、那道高牆,他甚至會脫下鞋 履,以更虔誠渴盼的態度慢慢靠近,不是為了征服、證明甚麼,而是為了尋找 生命-他與佛陀在時空交會中,共同的生命。 展期:即日起至7/3 時間:10:00-20:00 免費參觀 (週一休館) 地點:佛光山南屏別院/佛光緣美術館高雄館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忠言路28號6樓 電話:+886-7-556-8016轉1601 網址:http://fgsarts.fgs.org.tw/taiwan/kaohsiung

GAUTAM A │2022 / 06 13


接 軌

2022北美三好教材講師培訓營 2022 TAG Teacher Training Workshop

◎文/圖 佛光山西來寺、佛館國際組 Fo Guang Shan Hsi Lai Temple & Buddha Museum International Affairs Department

台灣時間4月16、17日,美國西來寺與佛光山文 教基金會聯合舉辦的第一屆「 2022 北美三好教材 講師培訓營」開營。來自美國、加拿大、新加坡、 菲律賓、澳洲及台灣近百名佛光教育者,一起在線 上學習。 佛光山西來寺住持慧東法師,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如常法師先後為學員們開示。慧東法師講 到,推廣三好精神是人間佛教的核心價值,其重要 性更勝於個人修行成就。如常法師也表示,佛光山 文教基金會出版的三好生命教材,提供了理論基礎 及教學策略,善加利用必能為兒童道德觀念的培養 及日常落實發揮最大效果。 講師陣容以佛陀紀念館國際組組長有律法師為 首,搭配 4 位學識與經驗豐富、各有專長的教育 者:翁子喻、謝宜真、柯偉丞、杜冰鑫。分別帶來 環環緊密相連的紮實內容。此次英文研習的重點包 括有如何使用英文版三好生命教材、課程設計、腦 力激盪、學習單設計等內容。以期學員們可以從中 有所收穫,未來更好地運用於教學實踐當中。培訓 營結束後,主辦單位建立了群組及雲端資源庫,方 便學員們後續學習以及經驗交流。 On April 16th and 17th of Taiwan local time, the first English 2022 North America Three Acts of Goodness (TAG) Teacher Training Workshop, jointly held by Fo Guang Shan Hsi Lai Temple and Fo Guang Shan Foundation for Buddhist Culture and Education, officially kicked off. Nearly 100 educator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Singapore, the Philippines, Australia, and Taiwan participated in the online workshop. Venerable Hui Dong, Abbot of Fo Guang Shan Hsi Lai Temple, and Venerable Ru Chang,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Fo Guang Shan Foundation for Buddhist Culture and Education, gave their opening remarks

14

Fo Guang Shan TAG educato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by welcoming the participants to the virtual event. Venerable Hui Dong said, “promoting TAG is the core mission of Humanistic Buddhism and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achievement of personal enlightenment.” Venerable Ru Chang explained, “the TAG teaching materials published by the foundation provide teaching methodologies for cultivating and implementing moral concepts.” Five speakers, including Venerable You Lu, leader of the Buddha Museum International Affairs Department, Stacey Weng, Yi Zhen Chia, Kurt Ko, and Becky Du shared their vast knowledge, experience, and expertise in th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and youth. The emphasis of this workshop was on the use of English TAG material, course design, brainstorming, and worksheet design. It was hoped that participants would be able to apply what they have gained from the workshop to their future teaching practice. The organizer also established an online chat group and cloud sourcing platform to facilitate the participants' follow-up learning and experience exchange.

FGS North America 2022 TAG Teacher Training Workshop https://sites.google.com/ibps.org/dharmaschool/ memories/TrainingWorkshop


功德芳名錄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護持委員會

我們設立佛陀紀念館,主要是本著「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的理念,因

此不收門票,也不對外化緣,我們只是設立一個「護持委員會」,讓大家隨喜發心,希望大家的護持,能讓佛光普 照,法水長流!護持者的功德亦將如同巍峨堂皇的「佛陀紀念館」,輝耀世間,永垂不朽。 佛陀紀念館以文化教育,淨化人心,開放全球人士免費進入巡禮,是一處屬於大家的美好園地。為維護佛館各種 常設之管理、服務以及人事之相關支用,歡迎十方大眾贊助結緣,共襄盛舉。護持分「榮譽、佛、法、僧、信」委 員,詳細辦法請洽服務台。 為了感謝護持委員,將於每月第一個週六13:30,於佛陀紀念館金佛殿舉行「為佛館護持委員消災祈福法會」,歡 迎蒞臨參加。

護持委員芳名: 榮譽委員/台北:廖春芬、趙元修、趙辜懷箴、趙宗弘、趙宗儀、趙宗慧、辜嚴倬雲、趙仲雅、趙中仁、趙元德、 趙元熹、沈允、朱世祺、辜懷群、辜懷如、張安平、張倚蘭、張倚竹、胡晉華、胡晉恆、辜公怡、辜公愷、辜承慧、 辜萱慧、賴維正、李美秀、黃書瑋、林謝罕見、吳清堂、陳勝昌、陳蔡璧玉、陳昱君、朱柔澍、陳逸珊、朱少勻、 李訓欽、陳阿見、王淑敏、鈊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陳鄭秀子、高美娥、戴宇男、戴宇君、王素蓉、周蘇宗、 陳佑宗、李振暉、何慧君、李柏逸、李柏勳、陳慈萱、朱肇筠、陳冠霖、陳冠百、范秋雲、賴國津、林春美、吳桃、 黃彩鳳、林世堂、施崇棠、郭美珠、曹明惠、陳祥甫、阮妮蓮、徐蕙萍、韋美智、韋沈寶治、陳善果,宜蘭: 釋達觀、幸夫愛兒園、朱子娣,北京:王渤、孫凱梅、王涵靜、王涵悅、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採購處,香港:楊明達、 謝燕芬、姜勝和、蔡蝴蝶、陳捷中、詹馥名、張秀嬌,澳門:馮信堅、馮梁燕萍、梁錦美,墨爾本:余文傑、 張麗施、鄺淑玲,台中:張清森、張葉青、莊浚楓、陳銘森、許克強、董金虎,新竹:鄭克勝,桃園:錢炳輝, 苗栗:白惠明,彰化:周學文、薛淑貞,員林:賴義明,台南:劉招明、陳秋琴、劉宗澤、劉宗澧、黃淑美、 鄭柏活、劉珀秀、蘇國課、劉美杏、蘇妙景、鍾進生、陳美枝、陳立人、黃明泰、陳慶純、謝榮坤、大成不銹鋼工業 股份有限公司、大成國際鋼鐵股份有限公司、黃瓊儀、鄭汶博,高雄:白美香、張德盛、張歐淑滿、江陳喜美、 陳和順、戚品淑、王士潔、洪江烏為、蕭德成、張淑娟、陳曾四欣、鄭正睿、江忠鴻、蘇成達、張信嬿、郭力瑜、 陳敏斷、李貞慧、張兆禎、張晁祥、顧霈樺、顧傑凱、李維仁、李耀恭、陳昌 佛委員/台北:廖阮美年、葉振芳、廖春芬、孟玉杏、阮自興,宜蘭:林詹朱,台中: 陳明源、陳原達,嘉義:張朝景、 蕭淳仁,高雄:董欣躍、名宸廣告有限公司、姚相平、姚王淑華、吳拯民、陸雅雪,台南:冠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楊子瑩、張瑜真、劉佳伶、劉喻翎、劉華諺、劉谹宇、劉迦承、釋傳生,屏東:黃陳招治、瑞晟國際有限公司、連樂樂 法委員/台北:大同二分會,台南:鄭鈞之、鄭銓漢、鄭郁瀚,高雄:施麗雲,屏東:洪文怡

( 芳名錄接續16頁→ )

助印工本費每本20元 贊助佛教美術小叢書 助印工本費每本30元

GAUTAM A │2022 / 06 15


功德芳名錄

僧委員/台北:林顏百合、林文馨、林文悌、林文玲、普門一會、顏金枝,高雄:李瑩敏、蕭滇滇、潘冠廷 信委員/Benno Voaorburg、尤淑馨、王葉阿敏、台北普門教師分會、惠中寺信眾、任梅文、朱清芍、吳淑媛、呂蔡英、 宋雨恆、李宜瑾、李美君、官幸華、金沙分會、金寧分會、林子涵、林世欽、林若含、林若妍、林湋澄、林湙潔、 林曉雯、近藤繁光、邵周玉隨、姚方玉葉、施麗華、徐牡丹、高強科技有限公司、寇談吟震、崔陳阿綢、張文博、 張煒綸、張召宜、張春英、張淵博、張凱博、張智斌、張雅蕙、張義福、許庭福、郭淑美、陳郭春桂、陳佩枝、 陳明源、陳昀杰、陳柏文、陳林芳枝、陳秋月、陳崇光、陳崇瑋、陳崇嘉、彭秀霞、馮瑞龍、黃慧玲、楊蔡亞珍、 楊瓊枝、榛心有限公司、劉妍希、劉美鳳、蔡子正、蔡施淑蘭、蔡聰達、賴富美、戴文浩、謝君玲、蘇曾滿枝、 陳永崑、王雪欽、莊榮鐘 隨喜/王世志、王秉鈞、王金定、王昭蕾、王紫諠、王瑞金、王聖傑、台中東興市場、永久傳電信、朱素芬、江台雄、 江玉春、何佳霖、何品劭、何炳輝、何家臻、余季陵、余健豪、吳宛臻、吳宜家、吳俊慧、吳建興、吳玲慧、吳峰誠、 吳桂香、吳啟璋、吳憲宗、宋明毅、宋雨桐、李尚容、李悅彤、李素綿、汪翔中、林小綉、林王鳳、林作永、林秀華、 林咏潔、林宜靜、林品岑、林盈芳、林迦秀、林郁卉、林峻宇、林素春、林善陞、林雅卉、林嘉宏、林福龍、林鳳驊、 邱政揚、拾已宇、施美珠、施慶昌、洪三吉、洪益家、洪益茗、洪國鐘、夏樂芙、徐大心、張芊芊、張佐山、張健勇、 張淑娟、張淑珠、張淑華、張棍翔、張慧珠、張簡羽晴、張鎮寬、莊惟翔、莊瑾曜、許堅倚、郭素梅、郭淑敏、 郭碧連、陳文華、陳守傑、陳守維、陳廷叡、陳宛庭、陳俊宇、陳俏潓、陳姿妍、陳盈成、陳美娥、陳培智、陳淑綿、 陳順斌、陳楊菜、陳勳斌、陳勳毅、陳艷、陸予辰、陸綉香、游麗芬、黃秀鳳、黃金定、黃美櫻、黃意淑、黃詩聿、 黃靜、黃𤫟瑛、圓山眼鏡、楊美雪、楊慧姬、溫信財、溫惠中、葉建邦、董興義、雷麗華、劉次能、劉家妏、劉雅慧、 歐權模、蔡水來、蔡坤霖、蔡柯玉絪、蔡唐懷、蔡黃招、賴元浩、賴怡杏、賴怡晴、賴怡瑩、賴美智、賴英明、 賴國明、賴張玉英、賴錦珠、謝莉華、鍾淨宇、韓汶勤、簡子淇、顏玉惠、羅晨、蘇姮伃、蘇晴彤、蘇榮立

《喬達摩》助印芳名: 125本/黃麒栯,100本/ 賴維正、李美秀、賴世彬、吳雨珉、賴彥愷、賴彥安、賴玉婷、林俊仲、林敬栢、林敬倫、 林敬晏、劉文賓、施麗滿、徐秀鶴,60本/陳金枝,50本/陳信宏、施法杏、陳秀君、王靜慧、吳昭慧,30本/江松濱, 25本/吳永忠、吳丁月女、戴于捷、戴渝蓁、白栯綺、蔡秀錦、李梅芳、林建良、林依潔、林宣德、楊明珠、蔡宗龍、 黃嫀涵,20本/張稚敏、張瑋文,17本/劉賢臣、劉原廷、郭孟月,15本/方晉卿、陳宛庭、鄭如玉、林素純、房琦、 周悒延、張露,10本/蘇沛然、周王幼、房郭秀龍

若不同意佛光山寺派下單位蒐集、處理或利用本人個人資料,寄送活動通啟或相關訊息給您,請以書面告知本單位。 【劃撥帳號】戶名: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 帳號:19254842 請於通訊欄中註明:護持佛陀紀念館或贊助喬達摩、功德芳名、聯絡電話與地址

16



Scan me

佛館Line@

佛館新官網

佛館FB

155期喬達摩電子書

敬告:為響應地球環保及郵資節源,鼓勵讀者取消紙本,自132期,未收到紙本者請至佛館新官網點 閱電子書或掃瞄當期QRCode閱讀電子書,或點閱每月1日佛館Line@發送的電子報,可獲得佛陀紀念 館最新活動訊息。洽詢電話:(07)656-3033轉404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