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藝想-故宮新媒體藝術展

Page 1

GAUTAMA The Monthly Magazine

2019 / 10 OCT 佛陀紀念館館刊 歡迎助印

123


GAUTAMA The Monthly Magazine

主編的話 九月很特別,參加ICOM國際博物館協會 京都大會,藉由與國際博物館專家互動,提 升了佛館在國際能見度。尤其日本,佛光山 在日本分布很多個寺院道場,和當地文化互 動良好,也曾協助過幾次大災難的國際救 援。從早期,幾位佛光山長老比丘尼曾在日 本讀書,至近幾年也一直和日本各大學教授 互有來往,「2018年佛光山大學校長論壇」 日本龍谷大學校長、東洋大學校長等也都和 家師星雲大師會面過。 這次在京都大會後參觀了京都國際漫畫 博物館、拜訪了龍谷大學校長入澤崇及其龍 谷博物館,佛陀紀念館在亞洲區除了中國大 陸仍保持高度合作,在日、韓可多方進行博 物館之間的館際交流,使展覽及學術研討並 進,期許合作像活水般源源不絕。 十一月,佛館和國立故宮博物院、香港城 市大學首度合作「動物藝想-故宮新媒體藝

目錄

2019 / 10 OCT

123

星雲大師開示

1 逆向思考 人間佛國

2 動物藝想-故宮新媒體藝術展 7 動物藝想延伸閱讀〈佛教與動物〉 8 草原記憶 ∼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 禪悅藝聞

10 跨域與融合-黃歌川百歲紀念巡迴展 11 佛光緣美術館展覽訊息 國際接軌

12 佛陀紀念館參與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京都大會 珍寶入地宮徵集

14 明治時代銅鐘 素味食堂

14 馬來風味椰絲地瓜球

術展」,藉由新科技AR,讓文化、藝術、展 覽都能動起來,透過網媒的力量傳送,這就 是博物館與時俱進的樞紐。

創辦人 發行人 主編 編輯委員 執行編輯 出版單位 發行單位

地址 電話 傳真 電子信箱 網站 劃撥帳號 戶名 創刊日期 ISSN 發行量 封面題字 封面照片

星雲大師 心保和尚 如常法師 妙廣法師、如超法師 妙功法師 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各別分院 佛光山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五十部雲水書車 840 高雄市大樹區佛光山寺 (07) 656-3033分機4045 (07) 656-5165 bmcmail@ecp.fgs.org.tw http://www.fgsbmc.org.tw 19254842 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 (備註欄請註明「贊助喬達摩」) 2013年7月1日 2304-3490 12萬份 星雲大師 國立故宮博物院、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交通指南 自行開車/ 國道十號→往旗山、大樹交流道下→省道29號右轉→佛陀紀念館→佛光山 大眾運輸/ 高雄客運 8009旗北←→佛陀紀念館←→佛光山←→高雄站(06:00~17:15);8050台南火車站←→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06:25~16:45);8010鳳山←→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旗北(06:05~21:25)

義大客運 8501高鐵左營站←→佛陀紀念館←→佛光山(平日08:15~18:20,假日08:15~20:30)

大樹祈福線(東南客運) 鳳山火車站←→大樹(九曲堂火車站)←→佛陀紀念館←→佛光山(平日10:00~17:00,假日09:00~17:30) ◎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於佛館南側第一候車亭、滿香園、不二門搭乘佛光接駁車

哈佛快線 高鐵左營站←→佛陀紀念館←→佛光山(平日08:45~17:40,假日08:10~18:50 直達車行車30分鐘)

鐘 直達車30分 歡迎搭乘


星 雲 大 師 開 示

星雲大師開示

逆向思考 ◎文/《佛法真義》星雲大師

在人世間,有些人喜歡為自己的一點利益、見 解、職位、權利……於是跟人斤斤計較,讓自己 一直處在一種不平的情緒下,如此人生一定不會 快樂,也無法自由自在的生活。 其實,世間事本來就不可能十全十美,缺陷是 免不了的。如何在不盡如人意的生活裡過得自在 如意?我有四個妙法提供給大家:

•你對我錯 :人與人之間難免會發生爭執、生 氣、誤會等情況,如何化解人我之間的問題,是 人生必修的功課。 有一天,張先生問李先生:「為什麼我們家天 天吵架,沒有一天的安寧,你們家卻和和氣氣, 從來不鬧糾紛呢?」 李先生說:「因為你們家都是好人,我們家都 是壞人。」 「這話是什麼意思?」 「比方說:有人打破杯子,你們家的人會認為 自己沒錯,馬上指責對方為什麼把杯子亂擺;對 方也會很生氣地回說:『是你自己不小心,才會 把杯子打壞的。』如此雙方必然爭執不休。我們 家的人正好相反,大家都會承認是自己的錯誤; 打破杯子的人馬上道歉,對方也會立刻自責不該 把杯子放在這裡。我們家的人都是承認自己有 錯,關係自然和諧無爭了。」 我想,如果每一個人都能夠有一顆體諒的心, 以「同理心」站在對方的立場設想,就能化解對

等,汝等皆當作佛。」如果我們能心懷「讓你偉 大,我來渺小」的想法,自然沒有紛爭。如同五 指爭大,個個都有特點;而小拇指雖然最小,但 是當五指合掌時,是他最靠近佛菩薩。其實,渴 望偉大的人,不一定就能偉大;自認渺小的人, 也不一定真的就很渺小,反而是「能忍為大」、 「能容為大」,能包容涵納他人的人更偉大。

•你有我無 :許多人會希望自己擁有的比別人 多,而不顧別人的空乏;但是如果大家都沒有, 只有你擁有,你的「得」可能會遭來別人的妒 嫉、排斥,如此你會快樂嗎?再說,「無」並不 是真的一切空空,而是無限、無量、無窮、無 盡;「有」反而有限、有量、有窮、有盡。 你看黃金為人所爭,因其寶貴,所以粉身碎 骨;石頭價值不高,所以能保持完整。若我們從 精神上、道德上與佛法相應,會發覺世上許多無 形無相的東西反而更可貴;一切價值不在於虛無 的外表,而在於豐富的內涵。

•你樂我苦 :有人習慣只求一己的安逸快樂, 不顧他人的苦,這是造成世間爭執的原因。假如 你能把快樂給人,看起來是吃虧,實際上是占便 宜。你看世界之大,能經得起苦難磨練的人,都 能與松柏常青;反之,安逸一時,圖快短視的 人,當一個變化來時,自己的應變能力不夠,就 容易被淘汰出局。

立,誤解即可消除。

我認為,要調和人際關係,必須要有「你對我 錯,你大我小,你有我無,你樂我苦」的胸懷。

•你大我小 :做人要靠德望、聲望來受人尊敬,

若能如此,即使個人見解不同,辦事方法千差萬 別,也能相安無爭,和諧共處。

如果自認偉大,則眾人不服。佛教裡有一位常不 輕菩薩,對輕視他的人都說:「我不敢輕視汝

(佛光山法堂書記室供稿)

GAUTAM A │2019 / 10

1


佛 國

動物藝想-故宮新媒體藝術展 ◎文/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部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和佛陀紀念館歷來友好,佛光山 曾相贈兩套《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予故宮本

此次展出由國立故宮博物院、香港城市大學及財 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以動物為題的故

館及南院,在兩岸博物館論壇交流及數次往來,更 激盪出再度合作關係。「動物藝想─故宮新媒體藝

宮珍藏,香港城市大學針對動物醫學生命的研究、 富批判性的新媒體藝術,集結自各方的珍品成果,

術展」在中部已巡展過屢獲好評,是個說故事的展 覽,以藝術、科學、自然和社會的角度窺探動物世 界。

在此次展覽相會。展覽同時指向動物所面臨的危 機,包括氣候變遷、棲息地破壞、盜獵等等。而跨 學科動物研究的發現,使人意識到動物亦有感受, 繼而對之加以尊重,最終改變不利於動物的惡習, 至為重要。

清康熙年間,南懷仁繪製了《坤輿全圖》試圖向 康熙皇帝介紹世界地理,地圖中包含了二十餘種的 動物圖像及生態描述。動物與人類共處同一個星 球,是人類認知世界的要素,自最古老的洞穴畫以 來,動物便一直是藝術的主題,昆蟲、雀鳥和哺乳 類動物是文學和電影中精彩的角色,更是信仰和神 話中不朽的主角。

2

「動物藝想─故宮新媒體藝術展」引領觀眾傾聽 多姿多彩的動物故事,為觀眾帶來奇妙體驗,獲得 全面啟發。「動物藝想」將故事線融於展覽設計之 中,四大主題環環相扣。歡迎觀眾走入展場,感受 這個令人投入的旅程:


博物百科─動物與科學探索

如意吉祥─動物的象徵寓意

圖像不僅擴大了科學傳播的範圍,也定義 了人們對自然萬物的認知。展覽首部分以人

人類觀察動物的習性與形體,結合其名稱 與諧音,表達了社會中抽象的風俗,也標誌

們自古以來製作生物紀錄的不同方式,標示 出人類在科學探索潮流中的藝術轉向。包括

著各代人們價值觀的更迭。尤其中文同音異 字者眾,事物和寓意往往因發音相近而相

明代的《本草綱目》與《三才圖會》,成書 以科普實用性為主,方便讀者按圖索驥;亦 有明末清初以西洋地理與自然史知識為基礎 的《坤輿全圖》;加上清宮中重視精確的形 體細節,並載有生物尺寸、產地與屬性的博 物畫,諸如清人〈鳥譜〉與清聶璜〈海錯 圖〉等,以及以今日醫療科技為基礎的藝術 發想,如「狗貓斷層掃描」。

連。例如,因「蝠」與「福」同音,故蝙蝠 寓意「遍福」。除諧音外,動物的吉祥寓意 或其他象徵,亦源自古代的神話信仰。直到 今天,世界上許多文化仍篤信動物的力量, 深信牠們對人的影響。有趣的是,這些動物 被賦予的寓意象徵,往往遠超出牠們本身的 自然力量。

傳說製造─虛構和人工的動物

和諧衝突─自然中的動物

百獸形態變化萬千,使人幻想無窮。博物 學家在記錄或傳播時的失誤,使人產生奇形 怪狀的動物想像。而在古今動物寓言中, 龍、獨角獸和獅鷲等異獸與現實動物亦經常 並存。異獸常相傳有剛正之威,或除病之 效,例如傳說中麒麟便可避邪。動物世界更

畫家多善於觀察大自然,從中找尋靈感, 藝術不單求「形」,更是求「神」,以表現 天地萬物的「韻」,畫筆下的意象以「師法 自然」之心,流露自然和諧之妙。至於西方 藝術,亦常推崇人與自然合而為一的相互協

是故事靈感之源,提供引人入勝的角色取 材,塑造成文學巨著諸如《西遊記》,童話 故事如《虎姑婆》和《龜兔賽跑》。我們正 在邁向的科技新世界,則提供了奇異的機械 生物、令人惶惑的基因改造動物,以及藝術 無盡的數位狂想。

調。可是,氣候變遷、環境污染、人口過剩 和其他危機,導致可貴的自然調和喪失,逼 使人們面對前所未見的惡果。衝突四起的生 態警鐘,警示著人類應理解自然、洞察生 物,遂行將自然萬物與人類健康命運相互聯 繫的「健康一體化」 (One Health) 行動,始 能尋回相生相息的和諧。

GAUTAM A │2019 / 10

3


佛 國

動物藝想小故事

住在海裡的動物-海錯圖、海怪圖記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孕育出種類繁多的動植 物,經過長時間演化,海洋變得更加富有生命力。 清朝康熙年間,一位畫家兼生物愛好者聶璜,他遊 歷大江南北,繪製了共四冊的《海錯圖》,書名中的 「錯」字是繁多的意思,在《海錯圖》中,除了記錄 三百多種海洋生物,也記載了各種生態的有趣傳說, 例如古時候人們把海浪在月光下發出粼粼的波光,誤 以為是魚身上有火的奇觀。來自清代《海怪圖記》中 描繪的各種奇形怪狀的海中生物,有些似有根據,有 些似為想像。

醫藥典籍裡的動物-本草綱目 大家猜猜看眼前的這隻生物是我們熟悉的哪種動物呢? 是豬?還是牛呢?原來是犀牛啊!古時候的犀牛為什麼 長這個樣子呢? 在古代,犀牛是一種稀少的野獸,難得一見,古人要怎 麼畫出寫實的犀牛,就只能靠「聽說」了!或許是參考書 中的記載,或許是聽耆老,甚至是來自海外朋友的說明, 也可能是幸運地看到幾張犀牛的圖畫,再加上豐富的想像 力;古人匯集林林總總的資料,就繪成了大家眼前的這隻 犀牛。此次展示的是清乾隆年間撰修之《四庫全書》文淵 閣版《本草綱目》。除了犀牛之外,也記錄了數種至今仍 入藥的動物,像有著明目功能的夜明砂,其實是蝙蝠的排 泄物。

4


瑞獸狻猊 大家知道這隻充滿王者氣勢的猛獸是什麼動物呢? 牠長得有點像今日的獅子,究竟狻猊和獅子之間有著 什麼樣的關係呢?其實狻猊就是獅子,晉代的郭璞注 《爾雅》中便有指出,狻麑 ( 猊 ) 與師 ( 獅 ) 子實為一物二 名,自西域傳入中國。 獅子為罕見的異獸,又有「四海昇平」、「威德遠 佈」的祥瑞象徵,歷代也不時有「貢獅」的記載,尤其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獅子作為佛教的瑞獸,更是非常受 到歡迎的創作題材。 古時候要看到真實的獅子實在太難得了,又因為宮廷 貢獅和佛教傳播的雙重脈絡,根據實物而來的圖像以及 強調非凡之感的神獸意象經常互相影響,也許就是這些 原因,便出現我們今天看到的〈狻猊圖〉。 這幅〈清劉九德畫狻猊〉,畫中一頭獅子立於溪畔, 巨碩粗壯,幾乎塞滿整幅版面,展現出獅子雄壯威武之 氣勢。畫家以曲謹之筆法畫獅子,毛髮更特別刻意以工 筆描繪,而背景則放筆寫之,在工謹與放逸之間相融, 也表現出獅子雄偉卻不兇惡的動物形象。

動物世界觀-《坤輿全圖》 17 世紀時,西方的傳教士陸續抵達中 國,帶來了西方的科學知識,這幅《坤輿 全圖》完成於康熙十三年,是由比利時 耶穌會的傳教士南懷仁編輯繪製而成。 《坤輿全圖》是康熙皇帝認識當時世 界地理知識的工具。首、尾兩幅共有

14 篇文字注記,而中間的部分則繪製 著東、西兩半球。圖中繪出五大洲、四 大洋,並且在地表、海洋繪出各式各樣 的奇魚、怪獸、珍禽,還有船隻、洋流 等。南懷仁也將全圖的內容收入在《坤 輿圖說》中,其中可以看到當時稱為勒 亞魚的鯨魚以及犀牛等動物,全憑想像 力描繪出來,因此與真實的動物樣貌有 著差異。 為了讓觀眾體驗南懷仁帶來的地理新 知識,展覽中特別將《坤輿全圖》上的 東西半球,以特殊地圖投影法,製作成 直徑 1.5 米的實體坤輿地球,透過行動 裝置中的擴增實境技術,觀眾只要點擊 坤輿世界中,不同地方的生物,就會出 現《坤輿圖說》中介紹該動物的說明內 容,再點擊畫面中的動物圖像,就會出 現該動物在現代的樣子。透過科技裝置 容,讓身在現代的我們重回四百多年 前,走入《坤輿全圖》,體會古人當時 的地理知識。

GAUTAM A │2019 / 10

5


佛 國

光雕百駿 看到這匹光彩奪目的駿馬,是不是覺得非常美麗呢? 這匹超過兩公尺高的白色駿馬,以立體光雕投影的方 式,呈現出不斷變化的毛色,當然,要將投影畫面精準 的投射在馬的每一個部位上,需要由專業的光雕工程師 不停細修與微調才能完成! 宮廷畫師郎世寧擅長以中國傳統繪畫技法,加入西洋 透視法,搭配西畫顏料,繪製出〈百駿圖〉與〈十駿 圖〉系列,其中〈百駿圖〉所描繪的內容是雍正皇帝擁 有的百匹駿馬放牧在草原上的畫面,馬匹們呈現各種不 同的姿態與樣貌。 而透過宋朝徐咸所著的《相馬書》,指出良馬三十二相中「尾如垂掃」、「項長彎曲」、 「腿似琵琶」等口訣,也是古人鑑定馬的品質參考。從古人養馬的經驗中,讓我們了解古時候 的人們是如何觀察與記錄下動物成長的過程與型態。

決定性的瞬間 一千年前,宋朝畫家沒有相機,他們觀察大自然,寫實畫 出物之「神」,試圖抓住自然界精彩的一瞬間。畫家除了展 現精巧的畫技外,捕捉動物生態,更有其獨到之處,像是宋 崔白〈雙喜圖〉、宋徽宗〈蠟梅山禽圖〉、宋人〈枇杷猿戲 圖〉等,這幾件宋代作品同樣表現出「決定性的瞬間」。 這幅名為〈無地立足〉的攝影作品,一隻北極熊孤零零地 站在浮冰上,提醒觀眾全球暖化下,地球面臨的危機。我們 可以看到,在一千年 前與一千年後,相同 的抓住瞬間,卻反映 出了不一樣的自然風 貌。

動物藝想-故宮新媒體藝術展

6

展期:2019/11/8-2020/4/19

電話:07-656-3033轉4002、4003

地點: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四展廳

網址:www.fgsbmc.org.tw

敬請關注2019國際書展 最新消息


動物藝想延伸閱讀〈佛教與動物〉 ◎文/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佛教叢書8 教用》〈佛教與動物〉、編輯部 ◎圖/王培義

佛教和動物有關的名稱相當多,如:佛本生故事 中摩耶夫人夢見白象入胎,佛經也常以兔、馬、象

以六牙白象為普賢菩薩的座騎,彰顯普賢菩薩難 行能行,難忍能忍的深切願心。以青毛獅子為文殊

三獸渡河或「香象渡河」來譬喻證道的深淺。另, 降龍羅漢、伏虎羅漢,民間相傳外,常見於寺院,

菩薩的座騎,表徵文殊菩薩堅無不摧,猛利無畏的 無上智慧。

這二尊也佇立於佛館菩提廣場十八羅漢之中。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在〈佛教與動物〉一文, 提出佛教祖師大德保育動物的思想作法:一、戒 殺。二、放生。三、護生。四、平等;並闡述佛教 以動物譬喻的教化作用,大眾參與體驗「動物藝 想」展覽外,更可作為延伸閱讀。

• 佛教藉動物的譬喻來教育眾生 佛陀善於觀機逗教,故能攝受不同根性的眾生。 像「驢牛二乳」比喻佛法與外道的分別;「盲龜浮 木」比喻生為人身的難得;「牛腹蓄乳」比喻及時 布施的可貴;「蛇尾爭權」比喻嫉妒瞋恨的禍患; 「瞎子摸象」比喻以偏概全的過失等等;佛陀為了 教育弟子,以當時流傳的動物為主角自編的寓言, 內容生動,傳誦至今。 佛陀也常述說因地修行時,以種種方法度脫畜 類的功德,像「割肉餵鷹」、「捨身飼虎」、「九 色鹿救度溺人」、「鸚鵡啣水救火」等慈悲願行, 與其在諸經中宣說自己累劫以鳥獸身度脫同類的事 跡。

• 禪門藉動物為開悟見性的契機 禪門大德經常運用身邊事物作為啟發後學的契 機,一些動物也在公案語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例 如:百丈懷海因為馬祖道一的一句「野鴨子飛到那 裡」而破除執妄。杜鴻漸宰相由於無住禪師問他是 否聽到烏鴉啼聲而契入聞性。百丈禪師以「騎牛牧 牛」的問答,讓長慶大安自此領旨,更不馳求。廓 庵禪師繪「十牛圖」,闡示修禪的方法和順序。洪 恩禪師藉「六窗一猿」譬喻,使仰山慧寂了悟佛性 義。此外,像「野狐禪」、「鸚鵡學話」等語句的 流傳,不但豐富了中國的辭彙,也成為佛弟子們自 我警惕的銘言。 放眼世界,惟有佛教的真理才能保護動物的生 命。因為惟有佛教「眾生平等」的觀念才能去除人 類的我執,惟有佛教「同體共生」的思想才能促進 宇宙的生機,惟有佛教「慈悲護生」的作法才能減 少人類的殺業。

• 寺院藉動物的象徵來啟發信念 佛教教導佛子把動物視為朋友,更將眾人敬畏的 動物與諸佛菩薩的美德相譬,比喻佛陀為「人中獅 子」,佛法為「獅子法門」,說法為「獅子吼」, 佛陀所坐的位子就稱為「獅子座」。 在動物中,龍與象分別是水上、陸上最有力者, 經典中常將二者合用,以「龍象」比喻菩薩的威猛 能力或威儀具足,或讚揚行誼莊嚴的高僧大德為 「佛門龍象」。

翠鳥出現在佛館生態池

GAUTAM A │2019 / 10

7


佛 國

草原記憶 —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 ◎文/編輯部 ◎圖/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社團法人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

佛陀紀念館為弘揚中華文化,長期重視推廣兩岸 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家記憶猶新, 2019 年春節 期間有一座蒙古包在榕樹林與大家廣結善緣接引社 會大眾,首次掀起熱烈回響。 十月,「守望精神家園-第六屆兩岸非物質文化 遺產月」暨「美麗中華行」,包括「草原記憶─內 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美麗的草原我的 家-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將令台灣 民眾盛大認識並具體了解內蒙古文化,也有蒙古包 展示,展現草原民族的生活樣貌。 此次,主辦單位:中華文化聯誼會、海峽兩岸旅 遊交流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內蒙古自治區非物 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社團法人中華翰維文化推廣 協會。以及承辦單位:內蒙古自治區展覽館、內蒙 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烏蘭牧騎、財團 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 翰雅文化顧問有限公司等攜手合作,隆重推出內蒙 古主題展演活動。 本次活動以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包含之民間 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曲藝、民間美術與傳統手工 技藝、民俗等主要範疇,擇其精華,以展覽、技藝 展示和表演等方式,呈現內蒙古草原文化的迷人風 貌。

草原記憶─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 蒙古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內蒙古自治 區重要的精神財富和物質依托,它見證了草原文明 的歷史傳承,體現當地民眾鮮活的生命力和創造 力。本次展覽以「草原文化」為主軸,以實物、文 字、圖片、多媒體視聽藝術以及非遺傳承人現場手 工技藝製作演示等形式,全方位立體呈現內蒙古草 原文化的民俗、民藝、民風。 8


非遺傳承人演示包含了蒙古族刺繡、草編、剪 紙、蒙古文書法、布藝、珠繡唐卡、金銀器、太陽 姑娘等,很多項都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 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大陸「國家級非物質 文化遺產目錄」,透過實作,為參與民眾帶來賞心 悅目的文藝盛宴,對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傳承有更多推動之功。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 內蒙古民間歌舞、傳統戲劇、曲藝等「國家 級」與自治區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表演項

目向來廣受矚目。如:長調民歌、頂碗舞、呼 麥、薩吾爾登、蒙古摔跤、好來寶、蒙古族馬頭 琴音樂、蒙古族安代舞等,此次精選 40~50 位演 員,陣容堅強,綜合展現別具魅力的歌舞,都是 臺灣罕見的專場演出。

「守望精神家園∼第六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 暨「美麗中華行」 開幕:2019/10/12 14:00 佛陀紀念館大覺堂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 草原記憶∼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特展 展期:2019 /10 /11 ~2019 /11/3

線上報名

地點:佛陀紀念館本館一樓大堂、二樓佛光藝廊、禮敬大廳 電話:07-656-3033轉4002、4003 網址:www.fgsbmc.org.tw

教育推廣

GAUTAM A │2019 / 10

9


巡迴展預告:2020年於佛光山台北道場•2021年於星雲文教館(上海)、嘉應會館(蘇州)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佛光緣美術館總部、佛光山台北道場、星雲文教館﹙上海﹚、嘉應會館﹙蘇州﹚ 承辦單位: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星雲文教館美術館、嘉應會館美術館


「墨」契神會—2019余鵬鴻現代書藝展 本次展出作品結合傳統書法與現代書藝,希望呈現出有現代感、不同於傳統形式的書法作品。在創作過 程中,運用毛筆產生的各種線質,在佈局構圖上力求新意,在險絕中求平衡,在嶔崎中求安穩,在字型 體勢特徵上融入設計元素,讓字形結構更有新意,表現出新的視覺效果,使觀眾體會到現代書法藝術之 美。 展期:2019/10/12-11/24 時間:10:00-20:30 免費參觀 (週一休館) 地點:佛光山台北道場/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10樓之1 電話:+886-2-2760-0222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Fgy/

深根心田—李蓁個展 李蓁運用圓柏精神,串聯起陌生的彼此,形成無私且厚實的盤根。玉山圓柏,頂立於臺灣山 巔上的千年耆老,雖生存於艱困環境,卻樂天知命、緩慢舞蹈出渾厚生命力與自然共生的智 慧。在時間累積中,不斷地向下扎根,讓積存的智慧與經驗,代代傳承。 展期:即日起至2019/10/27 時間:10:00-19:00 免費參觀 (週一休館) 地點:佛光山惠中寺/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惠中路三段65號 電話:+886-4-2252-0375 網址:http://fgsarts.fgs.org.tw/taiwan/taichung

畫說人間菩薩—王卉娟創作巡迴展 王卉娟接受了學術研究的薰陶以後,畫畫更接近於一種研究與學習。看看東方的和西 方的文化、了解現代的科技與古代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能在繪製的過程中,將所學到 的營養與日常生活作結合。近幾年的作品較多是與現代有關的元素與議題,以一個現 代人的角度對這些新舊題材的理解與活用。 開幕茶會:2019/10/5 (六)下午2:00 展期:2019/10/3-11/17 時間:10:00-18:00 免費參觀 (週一休館) 地點:佛光山福山寺/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

地址:彰化市福山里福山街348號 電話:+886-4-7322571 網址:http://fgsarts.fgs.org.tw/

行願千里—許文融創作世界巡迴展 「線條」一直是許文融作為他水墨、油畫、及雕塑等不同形式媒材創作上的連結,將其內在情性 與精神貫穿於作品之中。讓原本靜止的藝術,在「線條」輕重虛實的運行之下,在文字與線條之 間產生穿越交錯的互動與空間概念的關係;體現出一種東方意象美學與抽象書寫線條美的交融與 發展。 展期:即日起至2019/10/20 時間:10:00-17:00免費參觀(週一休館) 地點:蘇州嘉應會館美術館

地址:中國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閶胥路1號 電話:+86-512-6836-2746 網址:http://fgsarts.fgs.org.tw/

流金歲月•懷舊風情—陳鈺妘、李永發雙個展 此次展覽由李永發及陳鈺妘賢伉儷共同展出。李永發代表作品以峇峇娘惹老建築糸列最 廣受好評, 多年以來作品深受國內外收藏家所收藏。陳鈺妘自創作以來,長達八年以馬來婦女 體材,在—個偶 然的際遇接觸了峇峇娘惹文化,漸漸愛上了娘惹文化,從此以娘惹文化作 創作風格。夫婦兩相互提 攜,對藝術的堅持,共同成就藝術殿堂。 展期:即日起至2019/11/3 時間:10:00-18:00 免費參觀 (週一休館) 地點:佛光山東禪寺/佛光緣美術館東禪館

地址:PT 2297, Jalan Sungai Buaya, 42600 Jenjarom, Selangor,Malaysia 電話:+886-3-3191-1533 網址:www.fgs.org.my

佛光緣美術館各館展訊,請上網查詢http://fgsarts.fgs.org.tw/

GAUTAM A │2019 / 10 11


接 軌

佛陀紀念館參與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京都大會 Buddha Museum Attends ICOM Kyoto 2019

◎文/佛館國際組 Buddha Museum International Affairs Team

◎圖/佛陀紀念館、大阪佛光山 Buddha Museum & Osaka F.G.S Temple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三年一度的國際博物館 會議,9/1至9/7在日本京都召開,參與人數創下新 高,聚集來自全世界118個國家,4,000多位博物館 專業人士。此次佛館及大阪佛光山團隊一行前往參 加,並在大會上與各界博物館人士介紹佛館,同時 觀摩各博物館運作的優點、拓展館際交流,提升佛 館的國際能見度。 今年大會主題為「博物館為文化樞紐:傳統的未 來」,研議策畫永續的未來、博物館定義、災難 危機管理、去殖民化、文化多元性、及當地發展 等六大議題;並有 30 個國際專業委員會,透過工 作坊與講座共同探討新博物館定義。會場同時結 合ICOM博物館展會與博覽會論壇,包含各國博物 館、博物館相關技術行業,共計150個參展單位。

Group picture with Laishun An, Vice-President of ICOM

9/2開幕,ICOM主席蘇埃•阿克索伊談及保護 文化遺產、永續性和氣候變化是ICOM最重要的主 題,同時強調民主與高度透明對話的重要性,通過 國際對話平台,各區域組織的想法將能啟發全世 界。與會有秋篠宮文仁親王代表日本皇室參加、 ICOM日本國家委員會主席、京都市市長等。

Plenary discussion on museum definition

專題演講則由著名日本建築師隈研吾氏以「森林 的時代」、巴西社會紀實攝影師塞巴斯蒂昂•薩爾

加多以「巴西亞馬遜熱帶雨林保護倡議」、中國知 名當代藝術家蔡國強以「我的博物館春秋」為題分 別發表。

9/5佛館代表參加博物館管理委員會 (INTERCOM) 行程,來自世界各博物館專家 60 人齊聚京都國際 漫畫博物館。該館副館長Yuri Kurihara希望透過各 專家學者一同思考如何提升博物館、激盪新思維, 現場佛館亦與澳洲、捷克、荷蘭等國策展人與博物 館專家進行交流,體現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走出 去」的人間佛教弘法理念。 Fo Guang Shan representatives with Suay Aksoy, Chair of ICOM


The triennial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ICOM) was held in Kyoto, Japan from 1st to 7th of September. Over 4,000 delegates representing 118 museums around the world were converged to participate this conference. A delegation of the Buddha Museum and Osaka F.G.S Temple attended the conference to present an overview of the Buddha Museum to all the council members. Meanwhile, by observing, learning and exchanging ideas of how other museums operate respectively, the representatives of FGS were also there to promote and raise the visibility of the Buddha Museum to the world. Under the banner of “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 six major issues were scheduled in the agenda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towards a sustainable future, the definition a ‘museum’, disaster management, decolonization, cultural divers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areas. In addition, there were thirty workshops and panel discussions aimed to explore new approaches to museums as a whole. At the same time,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onference, the ICOM Museum Fair and Expo Forum were both held to present different museums and related technical industries within approximately 150 booths. During the opening ceremony on the second of September, Suay Aksoy, Chair of ICOM explained how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sustainability, and climate change are all key issues for the ICOM. Sh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democracy, open dialogue and how regional organizations could inspire the world. On behalf of the Imperial Family, Crown Prince Akishino attended the opening ceremony, as did Daisaku Kadokawa, the mayor of Kyoto.

A Japanese architect, Kengo Kuma, and a Brazilian realistic photographer Sebastião Salgado, as well as a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ist Cai Guo-Qiang gave keynote speeches titled “The Age of the Forest,” “A Brazilian Amazon Forest Initiative,” and “My Museum Years,” respectively. On the fifth of September, the Buddha Museum also attended an off-site meeting organized by INTERCOM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Museum Management). Sixty museum specialists gathered at the Kyoto International Manga Museum. Deputy Director Yuri Kurihara expressed the wish that all specialists and scholars would exchange ideas on how to improve their museums by exchanging novice ideas and trendy thoughts. The Buddha Museum presented the philosophy of “Stepping Out” by 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to curators from Australia, the Czech Republic, and the Netherlands in terms of propagating Humanistic Buddhism.

Extraordinary General Assembly

Buddha Museum International Affairs Team Tel: +886-7-656-3033 ext.4137 Email: fgsbmc-intl@ecp.fgs.org.tw

URL: www.fgsbmc.org.tw/en Newsletter: foguangpedia.org/?p=85

Facebook: fb.me/fgsbuddhamuseum Twitter: twitter.com/fgsbuddhamuseum


【珍寶入地宮徵集】

明治時代銅鐘 ◎文/圖 佛光緣美術館總部

明治時代,日本雖崇尚西方文明的現代化,但也保留日本和 風,此銅鐘整體鑄造紮實,造型美觀風尚。正面鐘面劃分十二 等分,有不同的圖騰代表每一小時,每一小時上的阿拉伯數 字1-12為陶瓷製圓粒,頗為精瓨,鐘面中心部分構圖為祥龍瑞 雲,意取吉祥獻瑞,背面鐘面圖案亦同,惟中心有一圓孔供專 屬鑰匙上發條之用。鐘架線條設計秀雅精美,佈滿靈芝與蝙 蝠圖案,洋溢濃濃中國風,意取福壽雙全,時至今日上緊發 條,亦可行走計時,實屬一件兼具古典美學與現代實用性的 珍藏品。 地宮文物徵集辦法 徵集的文物以不會腐化的材質為主。捐贈者先填寫「地宮文物徵 集」物件送件表,附上電子照片,郵寄「 840 高雄市大樹區佛光山 寺佛光緣美術館總部收」或傳真 886-7-656-5196 ,或寄電子信箱 bmc@ecp.fgs.org.tw。 詳細辦法可上佛光山全球資訊網http://www.fgs.org.tw/ 洽詢電話:886-7-656-1921轉1439妙澈法師

捐贈者:夏翡瑚藝術有限公司 林于人 明治時期 銅 67×35×18cm

【素味食堂】

馬來風味椰絲地瓜球 ◎文/圖 佛光山滴水坊總部

材料 地瓜300g、糯米粉180g、樹薯粉20g、水適量(約200ml)、 椰糖150g-200g、細椰絲150-200g

做法 1. 地瓜去皮切塊蒸熟後趁熱壓成細泥,加入糯米粉、樹薯 粉,並酌量加水揉成粉糰備用(約為耳垂軟度)。 2. 椰糖切細,取喜好大小的粉團包入適量椰糖並收嚴封口, 搓圓。 3. 準備沸水一鍋,將包好的地瓜球放入煮熟,撈出後沾裹細 椰絲即可食用。

14

Tips 將地瓜替換成新鮮斑蘭葉汁也很合適, 斑蘭葉淡淡的芋頭清香和優雅翠綠,讓 這道甜品更具南洋風情。


功德芳名錄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以文化教育,淨化人心,免費開放參觀,是一處屬於大家的美好園地。為維護館內各種常設之管理、 服務以及人事之相關支用,歡迎十方大眾贊助結緣。因為有您的護持,讓佛光永普照、法水永流長。 為了感謝護持委員,將於每月第一個週六下午13:30,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金佛殿舉行「為佛館護持委員消災祈福法

會」,歡迎參加。

護持委員芳名: 榮譽委員/台北:嘉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吳碧桃、吳凌闔家、栾素梅、賴維正、李美秀、張愛麗、黃書瑋、

林謝罕見、廖阮美年、吳桃、王素蓉、陳永泰、袁蕙華、震旦集團、陳鄭秀子、薛政芳、戴亦辰、黃彩鳳、 林世堂、李訓欽、張洪本、馮美珍、張能耀、陳冠霖、謝炎盛、廖阮美年、好帝一食品有限公司、葉耑妤、 蕭玉枝、白克儀,宜蘭:釋禪明、釋 O 顗、弘慈學苑、釋理元、劉美杏、釋達觀、釋慧旭,桃園:陳善仕, 苗栗:周陰、白惠明、林依潔,台中:張清森,彰化:薛淑貞、賴義明、賴國津、薛雲英、周學文,南投: 劉陳湓,台南:劉珀秀、周為霖、周懷恩、劉招明、陳秋琴、黃淑美、蘇國課、蘇妙景、鍾承築、鍾沛錡、 鍾進生、冠美科技有限公司、陳立人,高雄:張歐淑滿、張德盛、蘇成達、陳曾四欣、王士潔、陳和順、 戚品淑、江陳喜美、洪江烏為、吳陳玉梯、張信嬿、黃清山、吳宗國、黃美玉、顏壽山、白美香、張淑娟、 周顯榮、李采蘋、彭程、彭道明,屏東:李炳烈,香港:蔡蝴蝶、陳捷中、胡和建、陳漢斌、韓玉儀、 麥伯良、張麗英、香港佛香講堂、李卓儒、張秀嬌,大陸:當代控股集團、杜明峰、杜春江,墨爾本: 余文傑、張麗施、鄺淑玲,印尼:印尼佛光寺,美國:國際佛光會舊金山協會,越南:斐猛張、黎鴻泰 佛委員/桃園:亓莉娟,台中:張哲榮、張譯卉、張何瑞女、洪茶、洪碧霙、洪讚,南投:洪忠修 法委員/台北:鄭銓泰、許游寶逸、陳永德、陳永興、陳永利,台南:陳秋琴,美國:劉廣然 僧委員/台中:蘇勝洲,南投:張瑜真、劉婉玲,高雄:侯佑程、侯甜芯、王莒勝,上海:董咏 信委員 / 台北:蔡璧玉、張國豊、喻美玲、陳秀慧,彰化:陳澐緹、楊謝愛波,台南:李裕旭,高雄:陳秋菊、

季志文、簡春芬、釋依昱、釋滿宜、張修立、釋妙牧、王飛成,屏東:蔡晴容、朱美惠、范宇佑 隨喜/台北:李易豫、王者諶、王志文、陳顗安、陳德市、林仁傑、曹存儉、曹安適、藍玉婷、曹存嫻、曹芝嫻, 台中:張鄭玉,彰化:凱西美語,雲林:釋法華,台南:郭榮春、郭亮邑、郭峻任、莊秋鈴,高雄:羅春光、

( 芳名錄接續16頁→ )

助印工本費每本20元 贊助佛教美術小叢書 助印工本費每本30元

GAUTAM A │2019 / 10 15


功德芳名錄

潘啟誠、徐珮淨、圓音禪林、顏秀秦、柳淑惠、王致賢、陳耀昌、徐逸塵、洪許春枝、郭蔓麗、林勝宏、吳美玲、 張碧玲、許素珍、陳世雄,屏東:陳建宏、杜昭名、杜坤良、薛美玲、喬雙梅、許敏珠、陳科男、陳慧心、 翁淑美、呂曉鳳、鄞士為、吳淑茹,台東:林佩燕、吳坤育,大陸:肖俊、溫偉娜、肖子晴、肖子皓、肖標、 王金銻、溫鵬興、陳尼妹、梅州市委書記團、張愛秋、尹琦、王耀芳、楊象珍、鑑真圖書館,香港:葉偉忠合家、 唐學偉合家、盧芷筠合家、葉潤枝合家,人間文教:闕淑媛、三寶弟子、邱鈺舒、劉玉美、許雅棋,印尼: 張毓庭、黃聖傑、林麗娜、曾仕良、張愛妝、曾琬絲,韓國:韓國佛塔寺

《喬達摩》助印芳名: 500 本 / 張國豊, 135 本 / 王黛琪, 125 本 / 黃麒栯, 100 本 / 賴維正、李美秀、賴世彬、吳雨珉、賴彥愷、賴彥安、 賴玉婷、林俊仲、林敬栢、林敬倫、黃秀蘭、劉嘉仁、陳文卿、陳睿甫,50本/蔡明芳、蔡明達、曾子芸、吳淑瑤、 陳玉臺、陳文卿、鄭勝文、袁慧安、陳小白、楊銀弟,30本/江松濱,25本/吳秀桃、劉麗華、居德明、姜劍樂、 黃嫀涵、釋覺勛, 16 本 / 黃湘雅, 15 本 / 陳莉娜、鍾素娥、李太平、張露、周王幼、林蔣玉霞, 10 本 / 黃文學、 黃宇謙、許錦松、高瑞芳、林文彪、蘇沛然,7本/劉貞妹、陳家鋐、陳品綺,6本/游經寶,5本/林素珠、楊常新、 陳建翔、朱珮誼、楊季諺、邱雅玲、劉政鋒、施欣怡

佛教美術小叢書助印芳名: 666 本 / 賴維正, 333 本 / 張國豊, 90 本 / 王黛琪, 83 本 / 黃麒栯, 73 本 / 胡君兒, 66 本 / 蔡明芳、黃秀蘭、劉嘉仁、 陳文卿、鄭勝文, 50 本 / 魏智銘, 40 本 / 江麗雅、姚孟君, 33 本 / 陳雅瑄、陳睿甫、曾子芸、吳淑瑤、陳玉臺、 姜劍樂、袁慧安、陳小白、楊銀弟,20本/江松濱,16本/李宜臻、吳秀桃、劉麗華、居德明、張心境、楊常新、 黃嫀涵、釋覺勛、三寶弟子, 10 本 / 黃湘雅、陳莉娜、鍾素娥、李太平、張露、周王幼、林蔣玉霞、陳家鋐、 三寶弟子, 6 本 / 黃文學、黃宇謙、許錦松、高瑞芳、林文彪、劉政鋒、蘇沛然、三寶弟子, 5 本 / 劉貞妹, 4 本 / 游經寶,3本/林素珠

若不同意佛光山寺派下單位蒐集、處理或利用本人個人資料,寄送活動通啟或相關訊息給您,請以書面告知本單位。 【劃撥帳號】戶名: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 帳號:19254842 請於通訊欄中註明:護持佛陀紀念館或贊助喬達摩、功德芳名、聯絡電話與地址

16


佛館歷年重要展覽圖錄

典藏藝術智慧無限

穿越時空 法寶再現

龍門佛光

妙香秘境

佛經寫本與刻本特展 2019年

河南佛教藝術展 2019年

雲南佛教藝術展 2018年

想了解佛經的浩瀚嗎?國家圖書館 首度展示國寶級佛教經典文物,佛 光山首度展出六朝寫經、貝葉經, 佛陀紀念館首度全面展出漢傳、南 傳、藏傳佛經。美麗的穿越時空, 和法寶相遇(展至2019/11/17)。

想知道龍門石窟佛雕藝術之美嗎? 首度在佛陀紀念館盛重展出的龍門 石窟佛像雕鑿的輝煌、石刻造像、 摩崖造像龕、造像碑,遊歷間將河 南瑰麗的佛教石窟藝術帶回家細賞 是一種幸福(展至2019/11/24)。

想探索雲南和皇宮佛教藝術的關連 嗎?首次以時間跨度追尋南詔大理 這「妙香佛國」,同步研讀為何漢 傳、南傳、藏傳三大佛教體系能共 存共榮,觀音信仰、大日遍照、梵 音廣布,您不能不知的妙香秘境。

行願千里

與佛同行

紫禁佛光

許文融創作世界巡迴展

發現佛陀的故鄉

明清宮廷佛教藝術展

佛館駐館藝術家創作大突破

首度與英國杜倫大學共同 策展

北京故宮藏品首度佛館大展

諸事吉祥

最美文房

金身合璧•佛光普照

河北武強年畫藝術展

安徽博物院典藏文房四 寶特展

河北幽居寺佛首捐贈紀實 暨佛塔寶藏藝術展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官網http://www.fgsbmc.org.tw 流通:佛館四給塔(文化廣場)、本館東側流通處、二樓展廳服務台

洽詢電話:07-656-3033轉4140、4240、4236


Scan me

佛館Line@

佛館網頁

佛館微信

訂閱喬達摩電子報

敬告:為響應地球環保,鼓勵讀者取消紙本,本刊自98期起連續四期普查未收到回覆者已延長寄贈。 105期起,未收到紙本者請至佛館官網閱讀網頁版或電子書,不勝為感!歡迎掃瞄QRCode訂閱喬達摩 電子報,可獲得佛陀紀念館最新活動訊息。洽詢電話:(07)656-3033轉4044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