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老屋新生大獎成果彙編

Page 1

新 生 老屋資源再造

延續建築新生命週期

再 生

共 生

以最低環境負荷

以人性出發融入自然

優化生活的無限可能

與環境共存共榮


前 言 Introduction

承襲老屋舊有記憶,新生城市多元樣貌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自 2001 年起,為鼓勵市民一同加入老屋整修維護的行列,持續辦理都市彩妝徵選、空 間改造活動,並於 2012 年正式更名為「老屋新生大獎」,以尊重原有空間及歷史脈絡,賦予老屋新生命, 透過比賽的方式,鼓勵市民從生活出發,將舊有的建築紋理與故事保留,運用創新經營方式活化,賦予老 屋新生命,塑造臺北市多元樣貌。

今年共計挖掘 53 件老屋新生優秀案例,比往年案例數成長近 2 成,作品種類也相當豐富,不管從老屋改 建的旅店、餐廳、咖啡廳、書店到藝文空間都相當出眾,今年也有私人住宅與工作室參賽,代表老屋新生 的核心價值,已在市民心中逐漸發酵。

今年「老屋新生大獎」徵選的核心重點,除了注重團隊於整建時的創新思維外,也同樣關注老屋整建維護 後是否與周邊環境,產生共生共享的效應,強調老屋須與地方連結,揮別老屋僅能修舊如舊的印象,讓老 屋不僅只是延長使用年限,也可傳承舊有記憶,與新世代共創新生命,使老屋能有「向史而生」的感動。

2


3


目 錄 Contents

前言

Foreward

02

局長序

Forward by the Commissioner

06

評審團主席序

Forward by Chairman of the Jury

08

金獎

Gold Award 阿嬤家 - 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 Ama museum

10

金獎

Gold Award 新富町文化市場 / U-mkt

16

銀獎

Silver Award 迪化二O七博物館 / museum207

24

銀獎

Silver Award 瀧乃湯浴室 / Longnice Hotspring

30

GOLD AWARD


銅獎

Bronze Award 百福藏倉「和合青田」茶生活文化館 / HeHeQingTian

38

優選

Quality Award

45

人氣獎

Popularity Award

60

入圍

Nomination

62

其他參賽作品

Other Submissions

67

老屋散步地圖

Taipei Old House Travel Guide

87

活動花絮

Event Highlights

91

編後語

Epilogue

94

SILVER AWARD

BRONZE AWARD


局長序

城市是空間生活軌跡的容器,也是歷史記憶的深刻累積,城市生命力的展現不僅依靠華麗的建築外貌,而

Forward by the Commissioner

臺北市政府致力於在城市永續發展原則下兼顧歷史軌跡與文化保存,歷經 17 年持續推廣整建維護老舊建

是揉合過往歷史記憶的軟性硬體規劃,進而於生活空間中達到絕妙的平衡。

築物賦予老屋新生命,從 2001 年起的「都市彩妝」到近6年的「老屋新生大獎」,並讓更多市民朋友開 始認同老舊建築之魅力,藉由創意設計手法配合老舊建築物特色,使空間注入新的生命力,豐富臺北市城 市街景風貌。 今年度5件得獎作品分別由不同角度、空間手法呼應本次徵選主軸,如金獎作品「阿嬤家」以當代設計美 學與現代光線詮釋時代傷痛,承襲著歷史記憶與老舊建物共生;金獎作品「新富町文化市場」透過新舊並 存的空間再生活化形式,反轉民眾對於傳統市場的刻板印象,尋找出更積極且持續發展的公共意涵,皆為 建物再生的最佳範例,值得大家拜訪、品味各建物的紋理與故事,並思考自己理想的生活空間。 未來我們將持續推廣老屋新生大獎工作,鼓勵市民投入老舊空間的活化再用,讓城市中被遺忘的失落空間 與歷史故事得以發掘獲得重生,共同創造多元及人文的城市新風貌。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局長

謹識 民國 107 年 3 月

6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7


評審團 主席序 Forward by Chairman of the Jury

政府與公民,對待老房子的態度, 決定了一個都市整體的高度 臺北雖不是悠久的古老城市,但多年在各地以建築或空間形式,保留了豐富的文化資產,足以見證這塊土 地豐富的歷史過往。然而,臺北的空間生命週期樣態與都市政策,長期面臨一場場交戰,在確保經濟競爭 力而衍生都市變貌與容積擴大的壓力下,散在城市中的老屋很容易因此犧牲。當訴說城市歷史的空間消失, 市民的記憶也只停留在當下,就沒有從前,也無法傳承。

然而,老屋有其愛護的必要性,不只是珍視建築本體的價值,還要創思新態的活化,亦須重視如何鏈結周 邊街區與文化延續。而此價值的實踐,有賴公部門適時地推動。臺北市都更處於都市空間活化與環境改造 的推動,已延續十數個寒暑,從都市變臉、都市彩妝至近期的老屋新生大獎活動,以舊空間的「新生、再生、 共生」為號召的改造,似已成為臺北特有的老屋維新運動。

其觀察政策發展與歷年參賽者的作品,亦可發現從早年較多如「修舊如舊」、維持古風作為小商業空間的 保守思維,近年的作品呈現許多「新用」空間活化之創意;亦有更多的民眾及社區團體以自發性的行動或 結合專業者的方式,打造屬於貼近土地、貼近生活的空間,試圖由下而上改變更多人對老屋的態度。因此, 呈現了一種更「多元」的進步。

8


整體而言,絕大多數呈現了相當高的空間品質與強烈 的空間活化、新用之意圖;而考量不同的傑出作品在 改造手法、設計團隊的分工模式、營運型態等各有其 特色,亦難就其屬性作高下之判。評審團在決選過程 中的「天人交戰」,某種程度反映了近年老屋新生的 概念已陸續向下紮根及遍地開花,因此評審團決議擴 大得獎者範圍,金銀獎各採兩個作品並列以呈現本屆 整體作品素質與多樣性。

而後續亦可進一步觀察歷屆獲得注目的作品,是否能 持續發酵 ? 就老屋新生的初衷是否能持續地經營、升 級、更或進一步影響在地 ?

評審團主席

楊詩弘

謹識

民國 107 年 2 月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9


GOLD AWARD

10

金獎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Ama Museum


承襲歷史記憶,感受傷痛中的溫柔力量。

阿嬤家 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Ama Museum

座落地點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 256 號 No.256, Sec. 1, Dihua St.,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103, Taiwan (R.O.C.)

規劃設計團隊 十禾環境設計有限公司 Whole + Architects & Planners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11


走進大稻埕,越來越多人文熱點在街區誕生。位於迪化街 256 號的阿嬤家正是為 紀念慰安婦阿嬤的苦痛遭遇,以古鑑今,倡議和平與女性人權的所在,也是臺灣 目前唯一以慰安婦人權運動為基礎的博物館。這棟兩進式老屋與一位倖存者小桃 阿嬤同年出生,在街區濃厚的歷史氛圍中,紀念館並未採取全盤翻修的構想,而 是選擇保留建物外觀與精髓,並以當代設計美學與光線的設計詮釋時代的傷痛。 如此老屋不再只是追求小確幸的文青空間,而是承襲著歷史記憶的平臺載體,空 間帶來的新價值因而被確立,也成為老屋新生與空間再造的新起點。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humanities and cultures hot spot being born in the Dadaocheng district; the Ama Museum located on no. 256 Dihua St. commemorates the painful experience of comfort women to teach the present with the past experiences. It is a place of initiating peace and women's rights and it is also the only museum in Taiwan that builds on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rights movement for comfort women. This old house was born in the same year as Xiao Tao ama, one of the survived comfort women; within the strong historical atmosphere district, the museum did not adopt the conception of complete renovation but chose to retain the exterior appearance and essence of the original building and it uses the contemporary design aesthetics and lighting design to interpret the sorrow of the era. In this way the old house is not longer just a hipster space for those who seek small happiness but a platform that inherits the historical memory; the new value brought forward by the space is thus established and it became the new starting point for the rebirth of the old house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spacing.

12


自大門步入紀念館前進的咖啡空間,更延續外牆帶著微銹感的金屬銅壁,佈滿象徵阿嬤傷痛而大小疏 密各異的鏤空圓點,在燈光透出的金黃色光芒中,由光影堆疊成阿嬤關於雞與魚的創作畫作。

G O L D AWA R D

孜所題「阿嬤」二字,以及代表生命韌性的蘆葦圖樣。

金 獎

從迪化街遠眺紀念館,就能清楚看到建物側邊牆面掛著的大片金屬紅銅板上,鏤空雋刻出書法家董陽

阿嬤家 和 平與 女 性 人 權館 —

Ama museum

▼整建前 /

整建後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13


業主的巧思更像透過老屋與歷史對話,探 索老房子舊有紋理。像建物原有的和平鴿 牆在整建後成為整個紀念館核心,中庭和 後院原本的植草磚也修繕為紅磚鋪面。

串聯前進與後進的通道改為無障礙緩坡 後,被重塑為「她們的時光」長廊,左側 充滿著電話、旗幟、手提包等不同意象的 延續性扶手,高低起伏,同時與一旁照片 中的阿嬤們的影像記憶相呼應。

14


金 獎 G O L D AWA R D

二樓的「蘆葦之歌」是專屬阿嬤們的紀念空間。估計台灣至少上千多名慰安婦受 害者,目前只有 59 位阿嬤留有名字紀錄,藝術家便以兩千多根懸掛燈管作為阿嬤 的象徵,其中 59 根發出亮光,便能在黑暗的廊道地板上映照出阿嬤的名字。在這 溫柔的燈光氛圍中,我們更能輕輕地用雙手將阿嬤們的名字捧起,呵護著阿嬤。

阿嬤家

讓我們的身心透過空間行走與視線交錯,在老屋中被溫柔地療癒了。

和 平與 女 性 人 權館 — Ama museum

整建後 / ▼整建前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15


GOLD AWARD

16

金獎

新富町文化市場 /U-mkt


反轉老屋印象,醞釀在地社區新生命。

新富町文化市場 U-mkt

座落地點 臺北市萬華區三水街 70 號 No.70, Sanshui St., Wanhua Dist., Taipei City 108, Taiwan (R.O.C.)

規劃設計團隊 忠泰集團 / 林友寒建築師事務所 / 清水建築工坊 JUT GROUP /BehetBondzio Lin architekten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17


新富町文化市場始建於 1935 年,本體空間呈馬蹄形,為現代主義風格 的加強磚造市場本館。透過新舊並存的空間活化形式,一改原先逐漸沒 落、環境老舊破敗,乏人問津的困境,透過整建克服違建、修繕等問題, 老屋本體特色重新被發掘,並為老市場尋找出更積極且持續發展的公共 意涵,回應在地需求,成為社區力量萌芽的新種子。

U-mkt was initially built in 1935; the main body space is U-shaped and the main building is reinforced with modernism. Problems such as unpopularity, gradually downfall, dilapidated and timeworn environment are fixed with the activation between the coexistence of old and new spaces; by fixing problems such as illegal construction and renovation, the features of the old house itself are re-excavated and it looks for a more active and sustainably developed public implications for old markets to address the local demands and to become a new sprouted seed within the community.

18


金 獎

新富町市場原本是龍山寺周邊最

G O L D AWA R D

具代表性的買賣、社交與生活場 域,但因環南批發市場興建,東 三水街市場合法化等衝擊,加上 傳統市場沒落,違建雜亂,導致 無人接手經營而難以為繼。直到 ▼

會接手,才打造出老城再生的公

新富町文化市場

市場處完成古蹟修復,忠泰基金 整建前 / ▼整建後

共參與平臺,並積極推動傳統市 場文化、庶民生活日常研究基地。

U-mkt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19


業主在園區空間中植入兩道半透明 厚牆,牆體厚度與原有市場攤臺深度 相 當, 具 有 收 納、 動 線、 照 明 以 及 展 示 的 功 能, 藉 此 創 造 了 數 個 適 合 獨立作業的共同工作空間的明確區 隔,因為結構完整及本身重量極輕, 完全不需要碰觸到原有古蹟結構體 即可成立,旅客可以在最少干擾下, 仔細品味原有古蹟的構造。

本館南側空地則以清水混凝土 表現手法,新增一棟可以容納 更多公共服務設施的半月形新 樓,一樓整合了原本相對位置 的公廁,並新增無障礙廁所、 哺乳室,二樓則規劃為辦公室 空間,不但創造了新與舊的建 築 的 對 話, 更 加 速 了 周 邊 社 區、市集與古蹟的共存與良性 互動,也為在地對話與融合創 造了優勢條件。

20


金 獎

在使用規劃上,透過保留市場製冰室、設置餐桌學堂,打造巷仔內教室、新富半樓仔展

G O L D AWA R D

演空間、複合式餐飲等,更使得創意協作空間成為都市、建築、藝術、設計、文化等多

▼整建後 /

元創新能量匯入的新節點,更打造出全新的文化資產活化模式。 整建前

新富町文化市場 U-mkt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21


金 獎

蘇瑛敏

與老房子對話,感受傷痛中的溫柔力量 「阿嬤家」位於臺北市大稻埕的傳統式建築,是少見的舊街屋改造為博物館使用

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阿嬤家 和平與女性 人權館

的案例。對老屋改造經驗豐富的吳聲明建築師團隊,以慰安婦故事為出發點,而 擴展的和平女性人權主題,有特別細膩的處理方式;整棟建築及整個營運主題就 是個溫暖讓人充滿感動的場所。吳建築師以易鏽蝕的紅銅鏤空雕刻阿嬤藝術作品 當作立面及一樓主要牆面的展示,材質記錄歲月累計的印記,透空銅版的燈光效 果讓建築像浴火鳳凰般的重生,在迪化街夜晚散發出溫暖的光芒,撫慰人心。

建築師企圖以設計細部、空間動線安排、材料及寓意圖案來和老房子對話,展現 阿嬤們的生命全貌。不是重述慘痛的歷史,而是用溫柔而巨大的力量記載一個歷 史事件,期許超越創傷,讓歷史傷痕成為和平基石,表現包容與諒解。貫穿「阿

副教授

嬤家」的核心意象是「蘆葦」和「生命樹」。「蘆葦」象徵的是阿嬤走過苦難的 堅韌生命力,而「生命樹」隨著陽光不同角度灑落的光線,寓意阿嬤對於和平的 希望和夢想。

狹長街屋的空間限制,建築師有效利用宛女阿嬤的畫作構成的紅銅光牆,背後拉 出來一座座展示櫃,可以細細體會阿嬤們的創作畫手工藝作品等,滿足不同使用 的需求。貫穿全館的連續扶手寓意深厚,配合建築師規劃設計的展覽品陳設有特 別的巧思,我們也和阿嬤們一起手攜手提起、放下,引導民眾觀察各種展覽細部 及老建築的舊有紋理。

阿嬤家透過老建築說故事,建築師團隊的用心讓我們欣賞老建築新生的同時,和 空間展覽品對話,心靈也得到療癒。

22


金 獎

注入文化實驗,開創舊空間新可能 此案工作團隊關注在文化空間再生產的「過程」創制新的意義與價值的嘗試作努力。建築師面對於臺灣古蹟文化 資產的修復再生的審議機制與限制下,相較老房子的空間生產更加不容易,但也能開創新的空間生產的可能。

古蹟市場內外新殖設計採以互為主體的補充關係,對於構築細部與技術面上均有高品質的呈現。市場內將原界定

GOLD JURORS COMMENT S

主持建築師

評審感言

建築師事務所

G O L D AWA R D

金 獎

何黛雯

新富町 文化市場

中井虛空間的牆體與原市場空間中,重新植入了兩道半透明厚牆,展現了原市場攤臺的構築原型,並重新界定了 市場空間。此設計策略彰顯了原馬蹄形的空間輪廓,同時創制了線性壓縮的通廊展示空間,也串連兩處外部空間 的出入口動線,讓參觀者動線與社區使用動線交會於壓縮展示通廊,並運用市場高度創造夾層展示與階梯展演的 開放空間,流通於參觀者出入口區塊。

此案除了在空間生產創制新的可能外,同時在空間再生產過程的策展活動上,也展現了詮釋生活文化實驗基地的 創新價值。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23


SILVER AWARD

24

銀獎

迪化二0七博物館 /museum207


老屋微型展館,感受老房子歲月薰陶之美

迪化二0七博物館 museum207

座落地點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 207 號 No.207, Sec. 1, Dihua St., Datong Dist., Taipei City 103, Taiwan (R.O.C.)

規劃設計團隊 迪化二O七博物館 /museum207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25


陳國慈女士在推動圓山臺北故事館與撫臺街洋樓活化 上的成就向來為各界所敬重,將文化資產蛻變成為迷 你型博物館以傳遞歷史記憶與故事,正是她一貫的理 念,同時開啟臺灣個人認養古蹟的先河。

這次她來到了大稻埕,在不破壞老房子氛圍之下,將 原先為廣和堂藥舖的老屋,添加現代硬體設備與整建, 打造成展現臺灣傳統人文藝術與生活樣貌的展廳與微 型博物館,訴說臺灣在地人文歷史故事,以實際行動 支持在地社區和社群,更讓所有的旅人感受老房子歲 月薰陶之美。

26

Ms. K.C. Chen's achievements at promoting Taipei Story House

devices and renovation onto the old house that was once a Chinese

and the activation of Futai Street Mansion have always been

pharmacy without damaging the atmosphere of the old house itself;

respected by all social circles; her philosophy from the beginning

by doing so she created a exhibition hall and mini museum that

has always been transforming cultural assets into mini museums

exhibits Taiwan's traditional humanities and cultural arts and life

to pass on the historical memories and stories and also to become

styles, which narrates the local culture and historical stories of Taiwan

the forerunner at personal adoption of historical sites in Taiwan.

and to support local communities and associations with actions,

She came to Dadaocheng this time to add modern hardware

allowing more travelers to experience the glamor of old houses.


銀 獎

這棟興建於 1962 年的老屋,是臺北市的歷史建築,原因就在於特殊的 圓弧形立面處理,具有現代主義簡潔線條造型之特色,以及細緻的磨石 子建築工法,諸多圖案反映出建物曾為中藥舖之歷史,更充分展現這屬

S I LV E R AWA R D

走在迪化街上,靠近涼州街處有個十字路口,廣和堂藥舖就位在街角。

於繁華街市經歲月淘洗後的沉靜與風華。 迪化二〇七博物館 museum207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27


透過整建維護,業主修復了一樓立 面 木 板 門 扇, 拆 除 內 部 隔 間 及 隔 屏,磁磚、窗框及玻璃的細心修補, 都讓老屋展現新的風采,館方安排 的定時導覽,由志工或導覽員解說 歷史建築特色和介紹策展主題,更 讓老屋成為在地文化力量與民眾對 話溝通的媒介,串聯現在與未來, 以 觸 動 人 心, 創 造 老 房 子 的 新 生 命,也讓國內外遊客能更了解臺北

▼整建前 /

28

在地的歷史故事。

整建後


銀 獎

講堂、自助式咖啡吧與閱讀區,希望透過展覽及推廣教 育活動將空間活化。在景觀上,處處都見歲月的刻痕,

S I LV E R AWA R D

目前建物一樓及二樓為主展覽空間、三樓為小型藝廊、

尤其三樓的圓形木框弧窗,望出去更是別具風情。頂樓

的紅瓦屋頂俱在眼前,一棟棟均在訴說著你來我往的歷

整建後 /

史與故事,更讓此處充滿了靜謐的力量。

整建前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阿化 嬤二 家 〇— 迪 七和 博平 物與 館女 性m人 u s權 e u館 m 2 0Ama 7 museum

為戶外觀景平臺,可遠眺淡水河夕陽,大稻埕相肩比鄰

29


SILVER AWARD

30

銀獎

瀧乃湯浴室 /LongniceHotspring


靄靄硫磺水氣中,感受悠悠歲月的痕跡

瀧乃湯浴室 LongniceHotspring

座落地點 臺北市北投區光明路 244 號 No.244, Guangming Rd., Beitou Dist., Taipei City 112, Taiwan (R.O.C.)

規劃設計團隊 林志崧建築師事務所 J.S.Lin Architects & Associates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31


位於新北投光明路上的瀧乃湯是當地現存最古老的日式泡湯浴場, 也是保存最完整的日式溫泉大眾浴場,庭園內「皇太子殿下御渡涉 紀念碑」更是許多觀光客到此憑弔的必到之處。

透過業主用心的全面修繕,在維持原來建物型態情況下,翻新了年 久失修的屋瓦,空間重新分配,動線與設施也因此煥然一新,卻妥 善保留了以唭哩岸石所造的浴池,以及老屋原有的古樸氛圍與庶民 風格,在靄靄的硫磺水氣之中,讓人品味悠悠歲月所保留的氣氛與 記憶。

Longnice Hotspring located in Xinbeitou is the oldest existing Japanese hot spring bathing spot and it is also the best-preserved Japanese public hot spring bathing spot; furthermore the monument within the garden is considered a must-see site for many tourists who visit here. Through the complete renovation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riginal shape of the building, the owner refurbished the dilapidated roof tiles and reassigned the spaces, which provided a new look to the line of motion and the facility yet properly retained the Cili-an stone-built bath and the old house's original primitive atmosphere and the commoner style; within the cloudy sulfur steam, those who come here will be able to experience the atmosphere and memory retained by the ages.

32


銀 獎

看見充滿思古幽情的瀧乃湯

S I LV E R AWA R D

石頭店招。作為北投四大名 湯之一,瀧乃湯在日治時期 為官方使用的大眾浴池,後 改為日軍療傷使用,之後逐 步向大眾開放,由於當時入

瀧乃湯浴室

浴費只需 3 分錢,所以又暱 稱「三仙間」。瀧乃湯最珍 貴的就是保存了北投現存最 古老的浴池,尤其男湯以唭

LongniceHotspring

哩岸石所造,石塊與石塊之 間是以硫磺漿塗抹,以避免 滲水或被侵蝕,至今得以保 持完整,更是鎮館之寶。

整建前 /

整建後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33


抗戰勝利後,瀧乃湯首先交由陸軍總部,再轉由國有財產局先租後賣,目前為私人所有。 但長期下來修修補補,外觀破舊,大雨時屋內更是漏水嚴重。透過整建,如今瀧乃湯看來 更為古樸簡潔,屋瓦與木頭屋頂全部重新翻修,改鋪設向日本訂購的仿瓦;入口處下方斜 坡改為石頭階梯;左右兩側房舍空間均調整為日式風格的休憩間與喫茶間,以尋求整體風 格與配色的協調。

34


改為有屋瓦的日式涼亭風格,就是要讓顧客有著全新而舒適的體驗。

S I LV E R AWA R D

還用原本屋舍的舊屋瓦砌成長廊旁的一道牆,作為過往歷史的想念。鐵皮搭建的休憩處也

銀 獎

室內翻修除了新作的收費櫃臺,男女湯入口處的形象門簾、置物鎖櫃也都相應更新,業主

瀧乃湯浴室

整建前 / ▼整建後

LongniceHotspring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35


銀 獎

王俊雄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迪化二〇七 博物館

副教授

保留迪化最美露臺風光,呈現老屋絕代風華 這個由私人購藏的老屋,其建築空間和富有時代感的細部被謹慎講究地保存下來,並以極有活力 的方式對公眾開放,其用心和善意,已為臺北市立下典範。行走在老屋中,原有的生活軌跡,歷 歷在目,尤其登上屋頂露臺,可望見迪化街區的屋頂景觀,訴說這雖僅是小市民的真實生活,卻 有著英雄向度的呈現。

腳下諸種精美磨石子紋樣,與水平圓弧窗戶拉出街角的開闊,讓熙嚷喧嘩街區中,有著難得的從 容和一方自由。可惜一樓和二樓展示空間配置方式呆板,不但缺乏創意,也與老屋空間違和,阻 擋了水平圓弧窗戶,街景無法入屋,空間因此也呈侷促,再利用技巧值得再考量。

36


銀 獎

如有機會沿著北投溪緩緩而上,隨著林籟泉韵散步其中,你會發現接近這個新北 投溫泉區光明路的中心位置轉角處,有座在日治時期就已經對外經營的私人大眾 公共浴池「瀧乃湯浴室」。隨著不同年代的泡湯需求,近一次修繕已距今 50 年, 以新北投地區溫泉飯店的發展皆是觀光化及高級化為其風潮背景,爭相鬥艷之 下,其實反而更引人關注。

設計團隊將屋頂外觀材質使用傳統屋瓦更新原有的粗糙鐵皮,同時改善原本複雜 幾何的屋面排水功能之外, 內部原有的主木桁架構造,採用相同材料與工法的

負責人

新法令增設消防設施設備,以供公眾安全考量及現代泡湯需求。

保留了原本自然有機不失簡樸風格的外觀造型,對往來的居民與泡湯常客而言是 即新又舊也不陌生的完整體驗。 此外,浴室的經營仍然保持著大眾浴場與個人 浴池的經營型態,不因自有特殊青磺療效溫泉,仍維持平實近人價格模式,讓喜 愛溫泉的泡湯常客在改建後仍可持續參與原本就是習慣的生活內容。

GOLD JURORS COMMENT S

抽換後,不但保留了浴場原有空間質感的氛圍,並延續建築構造的壽命,也因應

評審感言

林嘉慧建築師事務所

瀧乃湯浴室

S I LV E R AWA R D

銀 獎

林嘉慧

老房子與生活型態的共存互生

據稱,原本將開發成為高級飯店的基地,在維持原機能運營的想法下,開發與停 業已不再是第一選項,反而思考瀧乃湯浴室的歲月精神,與如何延續與蛻變。保 留老房子樣子與生活型態的延續,成為齊力努力的關鍵。這樣面對放棄開發而選 擇繼續營業的思維,著實為市民創造了一處難得與過往歲月對話及生活體驗共存 互生的場所。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37


BRONZE AWARD

38

銅獎

百福藏倉「和合青田」茶生活文化館 /HeHeQingTian


乘載文化內涵,訴說著時代的文化故事

百福藏倉「和合青田」 茶生活文化館 HeHeQingTian

座落地點 臺北市大安區青田街 8 巷 10 號 No.10, Ln. 8, Qingtian St., Da’an Dist., Taipei City 106, Taiwan (R.O.C.)

規劃設計團隊 築公坊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 香港商百福藏倉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Workshop Architecure Design Office/Bio profit collection (hk)limited Taiwan branch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39


位於青田街八巷十號的這間房舍 係興建於日治時代,戰後為臺電 所接收並作為會議空間使用,基 地所在的青田街是臺北人文薈萃 之地,周邊老屋林立,各有各的 故 事 傳 衍。2001 年 後 因 業 務 調 整而荒置十餘年,才由業主承租 並整建為兼具日本茶屋風格的住 宅 型 建 物, 同 時 以 茶 文 化 為 載 體,寓新於舊,訴說時代的文化 故事。

40

This house located on Qingtian St. was built during the period of

has their own legacy to pass down to. It was abandoned for more

Taiwan under Japanese rule and it was taken over by TPC after the

than ten years after 2001 due to business restructuring then it

war ended and used as the conference room. Qingtian St, where

was rented to the current owner and renovated into a Japanese

the base is located in, is a place gathering talents and culture in

tea house-styled residential building; it adopts the tea culture as

Taipei; there are many surrounding old houses and each of them

the carrier and narrates the cultural stories of the era.


銅 獎 B R O N Z E AWA R D

百福藏倉 和合青田

茶生活文化館

HeHeQingTian

整建後 /

整建前

業主以推廣「茶文化」為經營核心,給予參訪者一處豐富且舒 適雅致空間,得以靜享文化樂趣。在具有文化主軸整體性下運 用規劃,並透過異業的結合,使歷史建築在空間運用及視覺上 有新的元素呈現,讓「和合青田」成為觀察城市居住、生活與 文化發展之據點。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41


樸素美學的審美觀是建物活化的核心理念,希望把建築本來就有 的歲月、生命留得越多越好。同時尋求空間簡潔至極,回歸自然, 保留質樸原貌,盡可能取材大自然、善用舊料、資源回收、節能 減碳、堅持手工、垃圾減量、保護原生態,讓時間留下的刻痕訴 說房子的故事,所以有些殘跡並不做特別處理,而是在殘缺、拙 樸、洗盡鉛華的蒼涼中,感受生命的自在、土地的溫暖與美學的 感動,營造出東方茶、禪、藝、琴之生活學堂。

42

整建前 / ▼整建後


銅 獎 B R O N Z E AWA R D

百福藏倉

和合青田

茶生活文化館 HeHeQingTian

43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銅 獎

李威儀 建築系暨建築研究所

台灣科技大學

百福藏倉 「和合青田」 茶生活文化館

導入新思維, 感受不一樣的文化體驗 一個致力於解釋並回復建築意涵、經營者嘗試在這個特殊的場域中,藉由奉 茶的活動,導入社會與人際交流「價值」的行銷與植入,就老屋新生而言,「和 合青田」無疑是一個值得稱道的典範。

建築師透過細心的考察與融合環境的設計,運用細緻的手工與精準的掌控, 創造一個零廢棄物的改造施工案例,同時也彰顯了節能綠建築的價值。在空 間營造上,經營者與建築師聯手創造出融合了具有親和茶文化的環境,當中

副教授

包括用以迎客的前庭、搭配適切傢俱用以轉換心情的小客廳、以及室內和半 戶外融合庭園的喝茶空間,都讓人有遠離塵囂,能在都會中感受融入自然幻 化的自在。

對於在舊倉庫屋頂創出的倒影水景與靜思坐席、運用沒丟棄的茶葉與挖方取 得黏土所妝點的烤茶亭情人座,以及妥善維持既有植栽所展現的景觀,都豐 富了和合青田的環境魅力。

本案的經營者,善於發現價值並結合傑出的建築師創造環境價值。對於維護 老屋創出新生命,並導入奉茶文化,讓眾人得以獲得超乎日常經驗的感受。 這是最值得被肯定的貢獻。至於經營者發覺了特殊的茶價值,從而尋求對應 的實體價值,究竟能成為和合青田獨特老屋新用的創價,抑或因創價必要的 神秘感,而減損和合青田的可親與公共價值,則是值得觀察的部份。

44


QUALITY AWARD

優選

仙岩樹屋

座落地點 臺北市文山區景興路 153 巷 106 號 2 樓

規劃設計團隊 岩午設計工作室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45


坐落於景興路 153 巷仙跡岩山腳的聚落矮房,多由榮民一磚一瓦親手築成,呈現對家的渴望。隨著年久 失修,紅磚牆破碎,外觀看來埋沒在公寓與墓園旁。沒有日治時期建築專注施工細節,找不到乾淨直線 的牆體,視覺上不完整也不美麗。空間無法透光而陰暗潮濕,擁擠狹小,甚至壁癌、擋土牆滲水,排水 不良。

呼應,讓建築更穩重的座落原地。再透過人造光源,拉出空間高度,搭配回收的老杉木地板交界線,整

自然畫作,風從窗的間隙進來,更點綴出空間的生命力。

46

/ ▼

整建後

理出空間秩序。玻璃透視及透光特性讓戶外隨風起舞的雀榕帶著樹影進入室內。每堂窗戶,都是一幅幅

因此這間老屋整建僅依原有資源修正建築體比例,找出樓梯階高與階深的秩序性,景牆線條與扶手相互

整建前

但在業主的眼中,不需要大動干戈,而是應該保留原始環境、屋頂結構及既有在地樣貌作獨創性利用,


優 選 評審感言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Q UA L I T Y AWA R D

陳信良 仙岩樹屋位在仙跡岩山腳下,一整片非正式聚落的端點,由兩位年輕人共同打造,作為其安身立命的創業基地。 時間拉回兩年前,這裡前是垃圾堆、後有亂葬崗,當地里長申請本處 Open Green 計畫,將被大榕樹包覆著的雜 物寮清理並打造成社區交流的空間,並在現場立下仙岩樹屋的立牌,紀錄大家一同努力的過程;如今仙岩樹屋的 精神,由在地的年輕人繼續傳承下去。

GOLD JURORS COMMENT S

副處長

傳承前人精神,翻轉聚落的機會

李達跟賴震宇是國中同學,從小在這附近長大,他們認為這裡雖然沒有厲害的建築型式,但這片由榮民親手搭建 的聚落,充滿故事及對家的渴望;所以當他們決定要創業,就決定從家開始。改造空間位於建築物二樓,他們將 空間內部打通作為開放式工作室,玄關以大片落地窗隔出會議空間,大量收納自然光,並連結外梯,成為與外部 環境對話的窗口。

仙岩樹屋位在聚落的端點,連結 Open Green 改造點及一整片山坡,改造完成為一個視覺的焦點;雖然建築與環 境氣候的對話及調適,將會是一大挑戰,但這個案子讓我看到很多可能,社區自主改造環境引動周邊建築機能改 變,以及年輕人透過改造空間、在地創業,成為翻轉聚落的機會。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47


QUALITY AWARD

優選

浮光書店

座落地點 臺北市大同區赤峰街 47 巷 16 號 2 樓

規劃設計團隊 浮光書店

48


優 選 Q UA L I T Y AWA R D

浮光書店

一棟位於打鐵街的七十年老屋能幹些甚麼?更 別提這間老屋閒置多年,門窗全無,閣樓樓梯 毀損,不堪使用。屋頂、內牆多處漏水。室內 塵霉滿佈。但就在這個晦暗破敗的角落,知識 與人文之光點亮了街區,如同海綿般吸納著街 區新生的力量與可能。

保留老屋歷史與建物特色的同時,浮光書店成 為街區轉型新亮點,讓在地人口與外來訪客都 有了個復甦文化消費與閱讀的空間,舒適的老 宅挑高空間,書牆、洗石子地、文化石,甚至 從天窗映照下來的那一道溫暖陽光,更讓愛書 人流連忘返。書香與咖啡香的加持,得以讓人 們在這巨大的水泥叢林中獲得喘息機會,也為 整建前 /

赤峰街區特殊的產業與文史風貌再添一筆。

整建後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49


許晉誌 禾拓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打字成金,閣樓飄書香 在臺北赤峰街為昔日的打鐵集散地,走在油亮的街道上,飄散著濃濃化不開的重油味,雖然這一代街區已是著名 的文青據點,都是年輕人愛去的咖啡廳、服飾、生活商家林立,仍以一片漆黑的五金、機具零件老店居多,但「浮

負責人

光書店」藏身於這條巷子中,有別於一般老屋重生的方式,大多轉變為咖啡及餐廳,展現了微妙的衝突感,呈現 嶄新的想像與做法。

一座擁有 70 年歷史的閣樓建築,店主沉溺於自身對於影音視覺及書籍的熱愛,完成浮光書店的規劃與再造。書 的靈魂從此寄情於這棟老建築,為打鐵街增添了書香氣息。 磨石子地板、鐵花窗、木窗、工業風的磚牆、階梯及扶手,新舊混雜還掛個西畫,順著屋頂灑下的微微天光,吸 收著書本中的智慧。

誠如店主自己敘述的情境,「赤峰街有一個非常難得的生命力,它包容各種產業同時存在,不像臺北市某些高 級住宅區會把某些產業排除掉,台北市應該要好好去保留這份珍貴。」,舉辦主題講座、讀書會、小型影展等, 吸引更多市民、島民的移住遷徙,開發書店更多元的人文視野,甚是美好 !

一個隱身閣樓兼具「教育」和「學習」的閱讀場域,老屋新的生命正在展開。

50


QUALITY AWARD

優選

萬鏡寫真館

座落地點 臺北市大安區潮州街 9 之 1 號

規劃設計團隊 萬鏡影像工作室 &homework studio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51


活化老屋方式千百種。就像座落潮州街杭州南路口的這間 小吃店,看似絕不起眼,黯淡無光,內部壁癌橫生。但透 過外觀拉皮重整,正門、窗戶結構重做,特別是有心的經 營者將臺灣看似已趨近失傳的攝影文化元素引入,立刻讓 老宅找到了新生命而迅速放光。

日治時期,攝影術極其繁複昂貴,當時的寫真館(即日文 中的照相館)作為官商士紳的消費場所,對於裝潢、家具 擺設、拍攝背景都非常講究。只是非常可惜,臺灣沒有任 何一間寫真館能夠保留當年的建築樣式與內部裝潢。因此 萬鏡的老屋整建,是透過私人攝影工作室的概念建構,復 刻當年寫真館的氛圍,開放民眾前往攝影體驗昔日情調, 也是攝影文化在臺北紮根的新嘗試。

52

整建前 / ▼整建後


優 選 評審感言

總經理

以前提到老屋新生的用途,不外總是餐廳、咖啡廳,但這幾年台北市正在走出自己的風格與特色,越來越多年輕 人投入老屋的改造與經營,引動多元而創新的作品不斷出現,有學校、理髮店、西服店、書店、菜市場、等候都 更的旅館…等。

萬鏡寫真館,是老屋新生大獎十七年來第一件以「照相館」為經營型態的老屋改造作品。把攝影這件事放在老屋

GOLD JURORS COMMENT S

左右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Q UA L I T Y AWA R D

施聖亭 十七年來第一件以照相館為主題的老屋新生作品

中,是一件非常有創意的結合,他用一間過去數十年都是小吃店、很不起眼的老房子,把「攝影」當年剛發展 時的軌跡保存下來,讓我們看到日本大正時期台灣最早期寫真館的風貌,以及寫真館對人們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讓時間的過客在快門的紀錄下,被珍藏起來、又分享出去。

在空間改造上,採用早期的建築技法與材料,一樓老窗來自當年的鐵路宿舍,施工延續原本的榫接工法,修復的 木材也挑選相同的檜木。整體空間的處理上,都經過細心的考究與漫長的尋找,從歷史的攝影器材、古早的桌椅 傢俱、拍照用的道具,甚至是桌上的文具,都要花許多時間,費盡心思從不同的地方收集而來,讓人們能在彷彿 時光凝結的空間中,留下屬於自己的美好瞬間。我們看到的不只是一棟重獲新生的老房子,更是一種夢想與執著 的具體實現,一件值得我們用心欣賞的作品。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53


QUALITY AWARD

優選

京町 8 號

座落地點 臺北市中正區博愛路 8 號

規劃設計團隊 肯揚創意設計 X 哲間設計

54


優 選

興建於 1930 年左右的博愛路老屋京町 8 號,面對附近整建地美輪美奐的撫臺街洋樓、鐵道博物館、臺北

Q UA L I T Y AWA R D

郵局,甚至北門廣場,如何擺脫數十年不斷商業化殘留下來的破舊真的是難題。但業主放手一搏的嘗試, 卻催生一間共享歷史記憶與痕跡的咖啡廳,老屋原始的民宅設計特色也保留了下來,與雄偉古蹟相比毫 不遜色,並可在此聆聽歲月故事。

拆開原建物將空間一分為二的隔間牆及輕鋼架天花板,再調整店面開門方向使原本梯形空間變為方正,

光,因此簡單設計就能讓空間變得單純好用,不凸顯自己,反而作為一個出發點,凸顯了周圍的經典古蹟。

8

板製作層架;加上殘破壁紙下的磨石子牆面保持高度的完整性,兼以日本傳統障子式落地窗增加自然採

京町

業主的用心更表現在保留天花板周圍雕花壓條,日式房子獨有的鑄鐵水龍頭,以及用水泥工留下來的棧

整建前 整建後

/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55


李清志

點上一杯咖啡,品味北門歷史風貌 城中區是臺北喫茶店(咖啡館)文化的發源地,日治時期摩登事物傳入臺灣, 城中區出現許多喫茶店,甚至有許多專門播放古典音樂的「名曲喫茶店」,但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是隨著市中心區的沒落,城中區的書香文化與咖啡文化都逐漸消失,只剩下一 兩家獨立咖啡館仍舊在此苟延殘喘,這幾年雖然有連鎖咖啡店的出現,但是卻 無法重現城中區咖啡文化的盛況。

「京町 8 號」這座咖啡館,位於博愛路與延平南路之間,因為兩條路都通向北 門,所以兩條道路間的建築,越往北門就越窄,形成一個狹長三角形的街區, 「京町 8 號」咖啡館就位於三角形銳角那個方向,因此街屋面積不大,店家乾 脆將老房子室內隔間完全打通,成為一家前後都是店面的咖啡館;更難得的是,

副教授

坐在咖啡館裡往窗外望出去,博愛路方向可以看見歷史建築郵政總局,延平南 路方向則可以看見百年的撫臺街洋樓建築,可說是欣賞城中區歷史建築的絕妙 場所。

「京町 8 號」由一對年輕夫妻所經營,他們熱愛老建築,也喜歡城中區建築的 歷史氛圍,因此排除萬難,執意在此沒落街區開咖啡館,並且舉辦許多城中區 歷史建築的文化講座,吸引了包括外國觀光客的青睞,也逐漸帶動街區的空間 活力。

撫台街洋樓、郵政總局,以及北門之間,正好形成一個金三角的關係,而「京 町 8 號」咖啡店正好位於這個金三角內,區位象徵意義十分顯著,更重要的是, 這間獨立咖啡館的出現,似乎也象徵著咖啡文化又逐漸在城中街區復活了!

56


QUALITY AWARD

優選

Congrats Café

座落地點 臺北市大安區文昌街 47 號 2 樓

規劃設計團隊 Congrats Caf é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57


人,可以讓空間活起來,Congrats Café 從街頭咖啡車開始生命的冒險,輾轉搬進老屋的二樓空間後,將

原本傢具展示空間的樣態,多加了吧檯沖煮咖啡的空間,無需過多的裝潢與修飾,就讓整間房舍活絡了

起來,重新找回居家與生活的氛圍,而不只是冷冰冰的商業空間,讓人期待在此互動,甚至分享生活感觸。

或許正是過往的記憶與時空痕跡,讓老屋成為連結過去與現在的分享平臺,完整呈現了老屋的風貌,因 此在空間的使用上,保留了更大的多元性與自由性,這個空間可以是分享咖啡的場所,可以是展演小空

▼整建前 /

58

間,但關鍵仍是透過人與人互動的溫度,滋養著這間老屋,讓生活美學與歷史感持續地傳遞下去。

整建後


間,卻存在著幾棟破敗的老房子,Congrats Cafe 老闆 Super 有著對於老房子的獨

這座咖啡館隱藏在巷弄內的古董老屋二樓,有如城市秘境一般,並不是很容易發 現,顧客必須走過旁邊的小巷弄,才能找到神秘的小小入口,鑽入門內、爬上狹 窄階梯,然後進入一個充滿咖啡香的奇幻世界。這樣的入口路徑設計,讓人感受

副教授

咖啡館面對狹窄的文昌街,入口與階梯也都給人一種空間的壓迫感,但是走到咖 啡館後方的小陽台上,卻可以看見寬廣的信義路,讓人心境整個舒朗起來!這種 空間上的擠壓與紓放,提供了上班族與都市人逃避世俗煩惱的奇特空間經驗。

老房子與咖啡店是一種絕妙的搭配,因為滿室的咖啡香驅逐了老房子的濕氣與 霉味,讓整個老空間鮮活起來!擁擠狹窄的咖啡店,有如英國的小酒館一般,

GOLD JURORS COMMENT S

到一種祕徑通幽的神秘感,也增添了前往咖啡店的儀式性。

評審感言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特品味與愛好,嗅到了這裡的歷史氛圍,因此選擇在老房子裡開設咖啡館。

Q UA L I T Y AWA R D

臺北東區新建大樓林立,已經很難找到富有歷史感的老房子,文昌街與信義路中

優 選

李清志

置身「差異空間」,轉換生活的心情

充 滿 著 親 密 的 空 間 尺 度, 讓 人 在 這 裡 很 容 易 就 與 其 他 人 互 動 交 流, 正 是 Ray Oldenburg 所提到,標準的「第三場所」(The Third Place)。

古董店的各種道具,塑造出一座有如魔法森林的奇幻世界,巨大的時鐘、鋁製的 手套模具、兩眼空洞的古董娃娃,以及巨大的觀星望眼鏡等等,所有來到這裏的 人,都因為置身「差異空間」,重新得到規律生活中的心情轉換。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59


POPULARITY AWARD

網路人氣獎

花之最餐廳

座落地點 臺北市士林區愛富一街 3 號

規劃設計團隊 中環育樂城股份有限公司

60


網路人氣獎

POPU LA RIT Y AWA RD

▼整建前 /

整建後

花之最餐廳,是中環集團繼陽明山美軍眷舍開闢「康迎鼎」中式餐廳後的另一新作品,花費千萬元,整建荒 廢許久、蚊蟲孳生的美軍眷村舊址,結合中環集團打造的全新餐飲品牌,花之最恰如其分地營造出慵懶愜意 的氛圍與環境,以及一種基於慢活態度的生活美學。

由於原先的建物荒廢日久,業主從屋頂、地基、樑柱、地板,幾乎整棟修繕,同時由原先的住宅房舍調整為 商業與餐飲空間,但仍保留原建物濃厚的美式鄉村氣氛,放眼望去,大片的木造屋頂結構更是迷人。從落地 窗便可遠眺草山碧綠山景,戶外花園與室內擺設也是名家的精心傑作,從而讓老屋化身為綜合餐飲與生活美 學的休閒場域,追求結合歷史文化的文創新生活。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61


大橋 83

01

座落地點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二段 83 巷 16 號 規劃設計團隊  島嶼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 大橋工舍

迪化街二段 83 巷 16 號的老屋,位於大橋頭附近老舊社區狹小巷弄內, 由於長期閒置未使用,導致環境髒亂、嚴重漏水,立面牆爬滿樹根, 呈現濃濃的廢墟感。但隨著臺北市都更處推出「URS2.0」巷弄再生平 臺,整合老屋新用、Open Green 及社區規劃師計畫,開啟不同空間使 用可能性,宛如在繁鬧都市中尋找到一片靜林,也帶動區內景觀改善。

Nomination

尤其市府透過向屋主一再說明私有空間開啟理念,讓屋主願意不收租 金提供公眾使用,更為欠缺公有空間的社區發掘出新的平臺與聚合空 間。清除了室內外垃圾,室內地坪重鋪,廁所水電照明設備重裝之後,

入 圍

無論社區廚房、料理課程、藝術家工作室、都市計畫通檢工作坊、建 築展覽等活動,都找到了新的在地空間;屋外空地也化身都市農耕實 驗及小農匯聚平臺,不但為地方實驗出不同的巷弄生活可能性,也是

62

整建前 /

更新計畫意見蒐集的前哨站。

整建後


座落地點  臺北市士林區凱旋路 49 號 規劃經營團隊  鈺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陽明山充滿許多冷戰時代的美軍回憶,尤其一度無比風光熱鬧的美軍 俱樂部更是許多駐臺美軍心靈的避風港。美軍撤離後,俱樂部先後變 身太平洋俱樂部、陽明山聯誼社,並一度將原本粗曠裝飾變得更華美,

N O M I N AT I O N

BY33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

入 圍

02

最終仍難免閒置頹敗命運,直到業主決心整建修復,同時完整保存建 物整體結構及外觀,才讓這棟別具異國風格的老屋得以重生,並突顯 美軍宿舍群在臺灣建築史上的意義。

同時,美式南方風格的木構房舍在臺灣並不多見,透過相同風格的室 內裝修,輔以庭園植栽綠化,讓空間呈現出純粹的美國鄉村風情,搭 配舞臺及教室的設置,讓原本空間都找到新生命與新的藝術交流使用 方式。不但是令人放鬆身心的空間,也是社區及學生們以音樂會友,

整建前 /

接觸黑膠與美國藍調音樂的新平臺。

整建後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63


03

士東市場

座落地點  臺北市士林區士東路 100 號 規劃設計團隊  美好關係團隊

傳統市場是城市的重要樞紐,連結城市與產地、城市與消費者間的甜蜜關係。 過去,傳統市場陰暗狹隘甚至髒亂的刻板形象,已到了需要顛覆的時刻,士東 市場便是最好的例子。

靠著設計團隊引領中港臺知名設計師、中原大學商設系、臺東公東高工木工科 的同學們,在士東市場發起了一場革命性試驗,透過與店家討論溝通,捲起袖 子實作,市場美好關係的改造啟動了,並為店家規劃和設計出最理想的工作環 境、店招、視覺設計和收納空間設計,不但動線與環境大幅改善,空間更為寬 敞明亮,血水不落地,也為傳統市場營造出全新風味。

未來,傳統市場之美不再僅限於人情的互動,而是透過設計、時尚的傳遞,在 最基本的生活實質需求中,自發性地衍展日常生活美學。不但美到讓客人忘記

64

整建前 /

自己是來買菜的,同時透過美好關係的傳遞,再創一個美麗而熟悉的城市。

整建後


座落地點  臺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 136 號

位於福州街與南昌路口的陸軍聯誼廳,是由著名建築師森山松之助設計,最初是作為臺灣總督府 土木局水道課長官官邸,戰時改為臺灣軍司令官官邸,政府接收後改為陸軍總司令官邸。名將孫 立人來臺後即在此居住,後續才轉作陸軍軍官俱樂部,作為高階軍官授勳及與接待外賓的地方。

N O M I N AT I O N

規劃設計團隊  雅鴿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入 圍

陸軍聯誼廳 ( 孫立人將軍官邸 )

04

作為日式高等官舍,陸軍聯誼廳外觀上典雅氣派,並呈現和室形式與洋風建築並列的風格,也是 日人在臺拓展逐漸趨於成熟穩定階段的象徵。因此整建過程中,除解決設施老舊、動線與安全問 題外,主要是按古蹟修復標準修復原有建物,並在完工後以 ROT 委外經營,轉型為古蹟文創餐廳 與藝文沙龍使用。

聯誼廳除了結合孫立人將軍的史蹟與生活點滴作為概念,原本氣派的貴賓廳與壁爐,仍保濃濃的 歷史氛圍;建物外側改建為玻璃屋樣貌的花房在水池旁看來如詩如畫。整建後才對外開放的和式 生活區,已經轉型為靜謐的和式茶苑,穿越百年廊道,迎面而來的木頭香與咖啡香,更呈現了老

整建前 /

屋特有的魅力。

整建後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65


青田間X不貳偶劇

05

青田間位於萬華大理街商圈,是臺北早期成衣加工產業零售批發聚集 地,直到城市重心東移後逐漸沒落。屋齡超過五十年的原建物剛好見 證這段轉換歷程,然而除了一樓店面,二三樓空間也經屋主分租多 年,導致空間與管線凌亂破碎,外觀被一層層廣告招牌遮擋。因此老 屋重修與傳統藝術空間引進,不但帶來周邊環境優化,更讓許多街坊 相當好奇這看似沒落的商圈能綻放甚樣的人文之花?

業主拆除招牌,打開隔間,保留樑柱原貌,還原建築外貌,並採簡約 風的裝修風格,甚至整建過程將空間中帶入許多細緻的東方窗櫺與特 殊地磚,使用大面積的暗藍色,以呼應當地文化風采與傳統布袋戲偶 劇元素,將老屋迷人的風韻引導出來。加上布置依需求彈性運用的家 具軟件,可因展演性質不同輕鬆改變,以及不貳偶劇的進駐,都使得

66

整建前 /

人文藝術有了在地出發的新起點,傳達復古時光的理念。

整建後

座落地點  臺北市萬華區康定路 263 號 1 樓 規劃設計團隊  青田中室內制作工作室


OTHER SUBMISSIONS

其它參賽作品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67


01

SWELL CO. CAFE

02

BeApe 法國傳統酒餐館

座落地點  臺北市大安區四維路 23 號

座落地點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 72 巷 1 號 2 樓

規劃設計團隊  SWELL CO. CAFE

規劃設計團隊  百花猿文化有限公司

老舊音樂教室透過整室拆除,

原本幽暗小巷裡近乎廢棄的舊屋,四處漏水也毫無採光。透過巧思,

改掉原本鋁窗及老舊鐵門,打

營造優雅的燈光、種下大量植栽,將空間重新打造成都市的小綠洲。

造出極簡、自在的互動空間,

業主更將原先的鐵皮屋頂置換為大片的採光罩,讓療癒的日光成為難

成為讓人放鬆自在的文青風咖

得的風景,不用走在戶外,就能享受暖暖陽光的愜意生活。就像來到

啡館。更因業主期待以結合衝

記憶中法國街邊的 Bistro,享受難得的自在。

浪 生 活 的 方 式, 推 廣 衝 浪 運 動,因此除了許多老件古董傢 俱燈飾的加持以刻畫歲月的痕 跡,並結合漂流木、衝浪板等 裝飾,展現衝浪及海洋元素, 結合獨樹一格的塗鴉牆,營造 出空間的故事性,為水泥叢林

整建前

裡的生活空間帶來難得的溫度 與氛圍。

整建後

/ ▼

68

整建前 /

整建後


其他參賽作品

03

Tango Inn 臺北西門 座落地點  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四段 415 號 13 樓之 7 蔡家欣建築師事務所

O T HER SU B MISSIONS

規劃設計團隊

本建物位於西門町美國街,原為天主教方濟會資產,內有聖堂、神父 宿舍等空間,但隨教區人口減少,加上逐層退縮的空間任意搭建鐵架 平臺,鐵皮叢生,空間閒置而荒涼。透過業主整建並拆除違建設施, 保留梯型露臺規劃,變更立面外牆,打開封閉牆體,設計上仍保留教 整建前 /

會建築特色,以中世紀哥德式修道院發想靜謐的空間感,純白單純的

整建後

量體及格柵跳色方式更吸引眾人目光,美學設計獨樹一幟。 04

舒服生活 座落地點  臺北市大安區文昌街 66 號 規劃設計團隊  舒服生活

40 年老公寓,重新拉皮整建後以濃郁的工業風重新歡迎訪客到來。由老校 舍改裝的近百坪空間挑高、明亮,更堆砌許多歐洲蒐集的老件,無論窗花、 1930 年代劇院椅、荷蘭沙發、火車棧板改裝的桌子,都形成了一種濃厚的 歷史氛圍,讓人可以舒服地徜徉在跨界、跨文化的空間中。 ▼

整建前 /

整建後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69


05

「趣」標點符號桌遊空間

06

Bar Door Coffee

座落地點  臺北市萬華區內江街 166 號

座落地點  臺北市中山區撫順街 2-3 號

規劃設計團隊  「趣」標點符號桌遊空間

規劃設計團隊  Bar Door Coffee

原本的輪胎維修工廠,雨遮破

座落於中山區撫順街的三角店鋪的 Bar Door Coffee,總能給奔波於工

爛,招牌滿是陳年鐵鏽,屋內

作中的人們,來上一杯溫暖的寄託,改建至傳統公寓一樓店舖的封閉

老舊無廁所。整建後卻一改乏

隔間,兼具開放式與獨立式空間,增進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來訪的

人問津的困境,保留既有的房

旅客都能無隔閡的享受老板絕妙的咖啡藝術,讓老房子增添了咖啡的

屋牆面及三角鋼骨架作為特

香味,也創造了人與人相處的秘境角落。

色,用最原始的油漆搭配簡單 的色調,跳脫出舊式建築的復 古感,以鄉村復古風格襯托出 房子本身的味道,新舊風采的 融合,也讓造訪者體會在喧鬧 城市中的寧靜。 ▼

整建前 整建後

/ ▼

70

整建後


其他參賽作品

07

Treerful 小樹屋 座落地點  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 204 號 2 樓 Treerful 小樹屋

O T HER SU B MISSIONS

規劃設計團隊

無數老舊大樓和公寓因身處巷弄、外觀老舊而逐漸乏人問津。小樹屋 團隊便是不斷在尋找這些被遺忘的老屋,用行動重新燃起它們的生 命。透過設計師的巧手,團隊重新定義了每一個空間的面貌,或專業 沉著,或休閒自然,獲簡約樸實,透過複合式場地空間的設計,讓每 整建前 /

個角落或座位都能引人觀與遊,賦予老屋全新生命,讓老屋們為新時

整建後

代的生活服務。 08

參差 餘波未了 座落地點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 128 巷 9 號 規劃設計團隊  臺北參差有限公司

開一間咖啡館,紀念一位作家。北京咖啡達人王森對大陸人文作家王小波 的癡迷,對臺北文化和秩序的喜愛,讓他跨海而來,將一棟老舊公寓改建 為咖啡館,紀念這段文學奇遇及很多不能遺忘的事情,名字就叫做「餘波 未了」。木作的門面與空間,豐富的藏書,營造出書房般的溫暖,向每個 ▼

整建前 /

整建後

不認識王小波的人介紹,曾經有這麼一個人,他叫王小波。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71


09

春豬工作室

10

合興八十八亭

座落地點  臺北市大安區潮州街 15 號 1 樓

座落地點  臺北市萬華區三水街 70 號

規劃設計團隊  春豬原創有限公司

規劃設計團隊  合興壹玖肆柒有限公司

寧靜巷弄裡,原本牆壁斑駁、

位在新富町文化市場內東北角的獨棟木造日式建築,舊時係作為日治

壁癌,地板凹凸不平的房舍,

時期新富市場管理員的辦公事務所及宿舍空間,便於攤商洽公,至於

在春豬工作室與木匠師傅的巧

建築四周圍牆則可讓居住者的生活能與市場保持一定距離。隨著合興

手下,變身為小木屋主題的教

八十八亭進駐,市場旁多了間以販賣中式糕點為主的茶館,在老舊的

室。木造空間的溫暖感,搭配

木造空間裡,保留房舍原有的日式塌塌米、和紙拉門特色,聞著淡淡

美國老件傢俱,以及透過一片

的檜木香,透過空間與高點的擺設,希望藉由中式手作點心與臺灣

片挑選後再上色、拼接施工的

茶,向年輕世代與觀光客群推廣中式特有的傳統點心文化。

天 花 板, 讓 空 間 不 但 舒 適 近 人,更成為以教學為主的上課 環境,或是提供社區與社團活 動的表演空間,希望讓來自世 界的學生與旅客們體驗工作室

整建前

裡各項獨特的作品,並留下美 好的回憶。

整建後

/ ▼

72

整建前 /

整建後


其他參賽作品

11

合興壹玖肆柒 座落地點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 223 號 合興壹玖肆柒有限公司

O T HER SU B MISSIONS

規劃設計團隊

原建物呈現清朝後期以單層為主的閩南式建築,更是漳泉移民從原鄉 帶來華南地區市鎮的店屋原型。七十餘年歷史淘洗,這棟老房子見證 了大稻埕南北貨貿易興盛的黃金年代。但隨著房舍老舊,之前一度僅 作為茶葉行臨時店面,直到現任屋主整建後,才轉型中式傳統糕點店 整建前 /

鋪使用。瓦片覆蓋的斜屋頂、木板門窗屋簷下的亭仔腳、土壁和紅磚

整建後

牆的古樸感,讓空間充分體現大稻埕的歷史感,更創造傳統產業未來 更豐富的多元性。 12

樓梯好陡咖啡廳 座落地點  臺北市大同區寧夏路 92 號 2 樓 規劃設計團隊  樓梯好陡文化創意商行

一棟百年的老舊閒置房舍能展現多大可能性?位於柴寮仔的這間民居,保 留五十年前木造結構的居家隔間與磨石子地,剝破或凹凸牆面也不拉皮, 希望以重現方式讓後人感受到老屋的美與缺陷。除拆除一個房間作為分享 空間,業主更保留歷盡滄桑的門板作為牆飾,將舊床板改為大餐桌,以分 ▼

整建前 /

整建後

享滿滿的故事感。樓梯好陡是特色也是名稱,除了咖啡廳,穿過天井進入 書房,更有著一眼看不盡的風情。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73


13

米凱樂啤酒吧

14

Oridream Food 歐維聚

座落地點  臺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 241 號

座落地點  臺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 553 巷 20 號 1 樓

規劃設計團隊  米凱樂股份有限公司

規劃設計團隊  臻鼎國際有限公司

大稻埕六館街曾是外國領事館

OriDream 的設計以文藝復興風格為主軸,大至桌椅風格,小至燈具、

與外商洋行聚集地,更是當時

瓷磚等小細節都很講究,就是希望每個來到這裡的人,都能努力勇敢

接待朝廷欽差大臣的繁華所在

追尋自己的夢想。裝修配置也以避免壓迫感,讓用餐環境更為有趣為

板橋林維源家族於昭和初年興

出發點。例如舊有建築地下室通常會集中大樓內部所有管線,為避免

建這棟巴洛克風格樣式的六連

雜亂,所以在管線及天花板配色選擇上以同色系、明亮大方為主,一

棟洋樓,吉祥圖案的歐洲紋飾

樓則加入落地窗增加室內進光量,營造舒適的空間。

突顯房子主人西化、富有的底 蘊, 立 面 設 計 更 超 脫 中 國 傳 統。內部後方天井為傳統南方 民居吐故納新的空間,為狹長 街屋解決採光及通風問題。如 今老屋結合精釀啤酒的新特

整建前

色,也吸引更多年齡層民眾到 大稻埕走走逛逛。

整建後

/ ▼

74

整建前 /

整建後


其他參賽作品

15

See More's hair Research 座落地點  臺北市中正區新生南路一段 56 巷 18 號 1 樓 See More's hair Research

O T HER SU B MISSIONS

規劃設計團隊

一間位於悠然街巷內的平凡老屋,閒置多年後,免不了壁癌嚴重,採 光不良,掩去了過往的風采。直到碰上找尋沙龍空間的業主,決定將 房舍打造成關於髮型設計與生活風尚的攝取空間,先師打通了阻礙內 外視線的圍牆,並以學院 / 研究室的專業簡約感為主軸,實踐心中理 整建前 /

想的沙龍環境,終於讓這座小情調療癒沙龍誕生在臺北街頭,與人們

整建後

分享著你我生活的喜好與想說的ㄧ切! 16

青田中室內制作 座落地點  臺北市萬華區東園街 140 巷 1 號 2 樓 規劃設計團隊  青田中室內制作工作室

南萬華加蚋仔,也就是東園街,是臺北最早移民聚落,街廓間仍保留著昔 日風華。這裡的房子屋齡每每超過五十歲,為早期長型街屋,有難得的前 後陽臺,得以綠意貼近居民。工作室為尊重原貌,更慎選材料加以翻新, 保留大部分外觀與原鐵窗、檜木窗戶,同時將古樸家飾與老件融合其中, ▼

整建前 /

整建後

保留過去生活痕跡,呈現濃厚的古典質樸與文化情感,復古與現代在此交 錯融合,是空間真正活絡的精神所在。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75


17

屋子 WUTZ

18

白房子

座落地點  臺北市中山區八德路 2 段 172 號 /176 號

座落地點  臺北市士林區愛富二街厚生巷 2 號

規劃設計團隊  屋子 WUTZ

規劃設計團隊  洋蔥有限公司 白房子公司

八德路是過去臺北通往基隆重

1950 年韓戰爆發,美國為圍堵共產勢力成立美軍顧問團,並派遣第

要的通道,然而隨著都市建設

七艦隊協防臺灣,為安頓長期駐臺美軍軍官,美方在各地開始興建眷

的 發 展, 漸 漸 褪 色。WUTZ 進

舍,位在陽明山山仔后 F 區校級眷舍的「白房子」因而誕生。但數十

駐 前, 現 場 廢 棄 成 半 廢 墟 狀

年下來,隨著美軍撤臺,臺美斷交,屋舍早已殘破不堪,直到新主接

態,對面是預計都更的鐵道宿

手修復,紅、白色外牆、日本屋瓦,甚至門窗木框都保存下來,才發

舍 群, 還 有 街 頭 塗 鴉 及 大 樹

現這棟有著大夠明亮窗戶的美式住宅,富有純淨潔白的簡約風格,竟

群,做為以容器概念出發的品

是如此迷人。

牌,提供一個舒服的場所(容 器 ), 讓 屋 子 裡 的 活 動, 保 持最大的可能,就是業主的目 標,用城市的活動填滿空間, 好讓空間自己養活自己,讓更

整建前

多好的故事乘載著各種想像延 續下去。

整建後

/ ▼

76

整建前 /

整建後


其他參賽作品

19

老濟安 Healing Herbar 座落地點  臺北市萬華區西昌街 84 號

O T HER SU B MISSIONS

規劃設計團隊  老濟安 Healing Herbar

一座堆滿青草的老倉庫,從昏暗密不透氣的壅塞空間,透過調整主題 與特色,將斑駁的牆面及老舊的室內線路更新為更為親和的店面空 間,結合西方吧檯設計,並將傳統青草店形象牆作為展示元素點綴,

直接感受在地傳統行業的溫度。

整建前 /

一改傳統青草業陳舊雜亂的形象,讓前來的顧客更容易碰觸到屋子,

整建後

20

Originn Space 大稻埕 座落地點  臺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 247 號 規劃設計團隊  Originn Space 大稻埕

建物原址在清朝為欽差大臣宅邸,由板橋林家建造並曾持有,日治時期改 建為目前洋樓形式,為「六館街尾洋式店屋」六棟建築之一,本身空間裝 飾講究,一樓牆面更是由清朝臺北城牆基石所建。透過整建,讓老建築優 雅的巴洛克風格立面雕飾及室內裝飾細節得以現身;但加入新創元素,以 ▼

整建前 /

整建後

符合現代生活與消防安全等需求。以黑膠音樂為主的咖啡及各地生活設計 選品店帶來豐富的文化元素,樓上的旅宿空間更是來自世界各地旅人到此 住上一晚、體驗臺北生活風尚的好所在。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77


21

町.記憶旅店

22

座落地點  臺北市萬華區昆明街 119 號

座落地點  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 90 巷 2 號

規劃設計團隊  日月五角堂有限公司

規劃設計團隊  價值文化有限公司

這棟老舊建物有著很多故事,過去某樓層曾是電影字幕剪輯工作

舊蘭州市場、豬屠口旁一間廢棄工廠,本是承包大同公司馬達生意起

室,或是課後補習班、整形外科,甚至是遊走灰色地帶的理髮廳、

家的在地家族所建,隨著產業外移、長輩過世,舉家移民而荒廢閒置,

摸摸茶,但時至今日多處樓層早已無人居住而形同廢墟。業主自

甚至成為地方治安死角。但透過整建,保留原始牆面一些廢墟感,加

小在昆明街長大,看著西區繁華落盡漸被世代遺忘而不捨,因此

上入口木製窗框的復古景觀,營造出陳舊氛圍,藝風巷已是在地餐飲

透過整建將建物結構與具有時代特色的原貌保留,並包裝許多不

與展覽空間亮點,不追求過分的設計,以最自然的方式呈現空間樣

同年代的生活記憶,希望將這些美好與痕跡分享出去引起多數在

態,溫和舒適的空間裡,各類展覽、音樂表演、工作坊更把文學氣息

地的共鳴。

帶回了北大同,讓來訪的人可以浸潤藝術中,體驗美好午後時光。

整建後

整建前 /

整建前 /

78

藝風巷

整建後


其他參賽作品

23

eyes on type 座落地點  臺北市中山區龍江路 37 巷 9 號 2 樓 eyes on type

O T HER SU B MISSIONS

規劃設計團隊

狹長形透天厝二樓,各層卻分屬不同所有人,除上下樓梯間共用,每 層供租用的室內空間另以磚牆劃分隔出,不免累贅而欠缺緩衝,顯得 狹小陰暗。在改善舊有格局配置後,陽光穿過整面的早期臺式鐵窗花 與落地木窗,映出菱格狀影子散發老屋獨有韻味。玄關以白色卵石與 整建前 /

石板鋪設,一牆之隔的斑駁老牆原封不動如遺跡般以玻璃脫開與空間

整建後

共存。以舊修舊的手法同時滿足居住與工作並行的簡單空間,也滿足 了以字體為主軸的設計工作室需求。 24

棲仙陳設 / 選物所 SECLUSION OF SAGE 座落地點  臺北市中正區廈門街 114 巷 2 號 規劃設計團隊  林書言

四層樓磨石子建物前身為銀齒科,為臺北最早執業之牙醫世家,亦為日治時 期廈門街最高建物,建材係使用遠渡重洋而來的日本檜木;但一度閒置而 荒廢。直至近年文創產業興起,業主承租老宅,透過共享文化空間、道具 租借方式,做為日常雜貨和早期古董傢俱選物店營業,推廣老宅新生力量, ▼

整建前 /

整建後

提升大眾生活美學品味。已有臺灣樂鉢、明白甜點、法國 Le Sent bon、索 拉力星球等合作品牌進駐。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79


25

CW 巧克力人文咖啡

26

臺北當代設計分館臺灣禮品館旗艦店

座落地點  臺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 25 號

座落地點  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 41 號

規劃設計團隊  世界夢公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規劃設計團隊  祥瀧股份有限公司

「人生像一盒巧克力,我們永

「文藝可以復興,工藝可以革新」。由旅法建築師盧毓駿先生設計的

遠不知道下一個吃到什麼」?

國立科學教育館,仿北京天壇祈年殿的特殊造型,至今已是 58 年的

地處於臺北市中心的「城市舞

歷史老建築,也是市定古蹟。承襲建物特殊形制,業主保留原建物的

臺」,長期為人文、音樂、劇

時代風貌與工學精神,又以傳統工藝藝術品牌平臺傳承為使命,讓空

場的流動饗宴。巧克力,令人

間增添傳統藝術古今交錯的時代氛圍,並且讓臺灣工藝新銳在充滿故

聯想到浪漫與熱情。空間在地

事的建物裡耕耘,以建構新的產業鏈與營運模式。

下一層的 CW 巧克力人文咖啡, 則透過保留外處的水池與潔淨 的玻璃帷幕,並布置頂天落地 的木質書牆,讓民眾可以藉由 城市人文沙龍的平臺,連結彼 此的默契,更親近場域,盡情

整建前

分享理想、夢想與熱情。

整建後

/ ▼

80

整建前 /

整建後


其他參賽作品

27

綠舍食光 座落地點  臺北市中山區新生北路三段 62 巷 24 號

O T HER SU B MISSIONS

規劃設計團隊  曉城事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

這棟曾作為前央行總裁徐柏園官邸的老宅,興建於 1949 年,位於鄰 近林森北路巷弄內,原本有著雅致的木造結構與美麗草坪,但隨著木 屋年久失修,建材遭白蟻侵蝕,導致房屋傾斜,屋頂嚴重漏水,宛如 廢棄的房舍無人問津。透過業主還原老宅原貌,才重新營造新的氛圍 整建前 /

與老屋生命力,並提供在地飲食、展演、空間服務。

整建後

28

think café 座落地點  臺北市中山區安東街 18 號 規劃設計團隊  think cafe

不起眼的平房,看似無特色的辦公室,原來就位於瑠公圳遺跡邊上,平房 後側還保留有原有橋墩。在業主巧手打造下,並與眾藝術家合作,不但適 度翻新老宅空間,並在營運中注入手工藝精品與飲食特色,還特別請城市 塗鴉藝術家在牆外留下讓人驚豔的作品,如今已成為社區亮點。 ▼

整建前 /

整建後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81


29

入船廳

30

同安樂

座落地點  臺北市萬華區貴陽街二段 228 號

座落地點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 242 號

規劃設計團隊  都市里人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規劃設計團隊  悅心記憶文化有限公司

作為臺北最早發展的市街,貴

早期大龍峒、大稻埕即為許多來自福建泉州同安的先民生活聚落,因

陽街歷史底蘊深刻,本建物即

而流傳在臺北的許多飲食習慣、戲曲娛樂,都有濃濃的閩南傳統。為

座落在艋舺三大廟門之一的青

了找尋歷史記憶,業主特地在這間仿原貌重建而閒置的房舍裡,重新

山宮西側,雖然已關閉並閒置

設計裝修,解決採光不佳、管線外露、無熱水及空調設備等問題,結

6 年以上,昏暗空間堆置雜物、

合當地老字號傳承手藝。為南來北往的觀光客提供臺北風味、為老臺

牆面與天花老舊破損,但經由

北人尋找優雅生活的記憶。

關心萬華各種議題的組織結合 進駐,牆面收納空間與大型黑 板牆面重新設計,如今已點亮 燈火,除平常日前半段的「社 區客廳」,設計上也針對不同 情境空間開放,成為創生的都

整建前

市再生基地。

整建後

/ ▼

82

整建前 /

整建後


其他參賽作品

31

河邊生活 座落地點  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 16-1 號 1 樓

O T HER SU B MISSIONS

規劃設計團隊  朱化創意整合有限公司

與紫藤廬比鄰而居的新生 16,附近多是思想家、學者的聚集地,建 物初期為公營住宅,更新後仍保存圓滑的樓梯扶手、舊式圍牆、磨石 子牆面,打造出古樸的居家氛圍。業主更將文化空間理念引入,因此 讓「河邊生活」不僅是工藝品專賣店,更成為聯繫社區、人群和藝術 整建前 /

的開放平臺,活化地區藝文參與,也是推廣臺灣工藝文化、創意整合

整建後

的基地。 32

有室共享空間 座落地點  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 59 巷 29 弄 16 號 規劃設計團隊  有室設計有限公司

嚴重漏水的房舍,阻礙不了專業設計人士腳步,透過專業維修整建,業主 將原本家具展場改裝為 coworking 共用工作空間,更是「會、展、演、店」 的整合平臺,潔白的主色與簡潔線條在老舊社區裡獨樹一幟,同時透過場 域的延伸、民眾參與,更帶動在地生活美學滋長以及許多對生活的想像。 ▼

整建前 /

整建後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83


33

布布髮廊

34

座落地點  臺北市士林區大東路 134 號

座落地點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二段 72 號

規劃設計團隊  布布髮廊

規劃設計團隊  島嶼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 大橋工舍

鄰近士林觀光夜市的房舍,40 年來因為不同性質商業使用,經

位在迪化街二段 72 號的原建物正面對大橋教會,原本作為倉庫使用,

多次裝潢整修,已不見建物原貌。愛好老物的業主因此決心整

但屋況老舊,室內被層層天花板包覆,室內放置大量雜物且照明陰

建融合原始樣貌,包括大面積老磁磚牆面、門片改裝的造型鏡

暗。但透過市府推動「好屋新用」計畫,致力於建物修復與生活設施

面,木作天花造型,簡單的水泥和玻璃磚,加上老物新用的巧

提供,甚至增設廚房、改造牆面及大門,讓老屋創造出新的生機與可

思,以打造全新的髮廊空間體驗。讓顧客在美髮與等待過程像

能,也成為大橋町街區巷弄再生平臺,創造出在地社區的文化與再生

尋寶一般發現驚喜。

力量熱點。

整建後

整建前 /

整建前 /

84

大橋 72

整建後


其他參賽作品

35

Zabu 食堂 / 咖啡烘培 座落地點  臺北市士林區中山北路七段 175 號 1 樓 Zabu Studio

O T HER SU B MISSIONS

規劃設計團隊

鄰近天母斜坡圓環上,原本是處髒亂的窳陋老房,但透過業主細心整 修,以復古為核心理念,保留了門前的大榕樹與奇哩岸石牆面,同時 打造出像藝術家的家、有溫度的店。提供更多的展演空間、更舒適的 用餐環境,更是個有朝氣的好地方。 ▼

整建前 /

整建後

36

草御殿 座落地點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 368 號 規劃設計團隊  革命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 陳旭良建築事務所

原本是大稻埕知名米商「陳義興」起家厝,前店後屋,第二進後門更是貨 船來往淡水河上下貨碼頭。但隨著淡水河淤塞,商機流失,房舍一度作為 住宅而至年久失修,立面雜草叢生。直到業主依 1925 年興建格局為本,使 用相同木料和建材修復,才保存兩進式同安街屋風格,紅磚拱廊的騎樓與 ▼

整建前 /

整建後

整排連續老商號相連。同時透過藝文沙龍空間「草御殿」吸引各類型旅客 前來體驗歷史文化空間的歲月故事。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85


37

地下天光 座落地點  臺北市內湖區康樂街 201 巷 23 弄 5 號 1 樓 規劃設計團隊  參加貳創意整合有限公司

講到「地下室」,不外乎聯 想到幽閉、陰暗、潮濕的印 象,但透過活動式隔間,包 含玄關可透光的洞洞板,化 解動線與格局不佳等問題, 有效利用空間,讓居家不同 的生活作息也能不彼此打 擾。室內點綴明亮的檸檬黃 色,希望把陽光餘輝帶進空 間暗角,視野相對開闊,創 造出更良好的居住品質。 ▼

整建前 整建後

/ ▼

86


歲月的轉動,

地圖開門

沉澱出老屋的價值, 漫步在臺北老屋聚落群, 找回老臺北人的記憶。

老屋散步地圖

跟著愜意的步伐,

Find Your Old House Memory

來一場不一樣的城市漫步之旅 !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87


阿嬤家— 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走進古城

4 3

迪化二O七 博物館

讀過往 雙連站

路 民生西

承德路 二段

重慶北路二段

迪化街一段

臺北圓環

南京西

2

浮光書店 中山地下街 中山站

承德路 一段

塔城街

1 京町8號

2017年優選

工作室 臺北市中正區博愛路8號

北門站

市民大

2 浮光書店

2017年優選

書店 / 咖啡店 臺北市士林區凱旋路49號

臺北府城北門 臺北北門郵局 博愛路

延平 南路

撫臺街 洋樓

1

京町8號

3 迪化二O七博物館

2017年銀獎

忠孝

社區博物館 / 複合式空間 西路

一段

台北車站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07號

4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咖啡廳 / 展覽館 / 複合式空間 臺北市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56號

88

2017年金獎


穿越記憶

中山 南路

2017年金獎

藝文空間 / 咖啡廳 / 複合式空間

品生活

臺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

景福門 圓環

段 東門站

東路

萬鏡寫真館 2

和平西 茶文化推廣平臺 臺北市大安區青田街8巷10號

4 Congrats Café

2017年銅獎

路一段

文昌街

Congrats Café

敦化南路二段

臺北市大安區潮州街9-1號

靑田街

3

寫真館 / 工作室

3 百福藏倉「和合青田」茶生活文化館

4

大安站

潮州街

2017年優選

信義路四段

復興南路二段

信義路三段

路二段 新生南

2 萬鏡寫真館

西

大安森林公園站

金山南路二段

愛國

敦化南路一段

龍山寺站

仁愛路三段

新生南路一段

愛國西路

新富町文化市場

路一

杭州 南路 二段

1

仁愛敦南圓環

仁愛路二段

信義

中山 南路

1 新富町文化市場

百福藏倉「和合靑田」 和平東 路二段 茶生活文化館

2017年優選

咖啡店 / 古董傢俱店 臺北市大安區文昌街47號2樓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89


新北投站 光明路

4

瀧乃湯浴室

文化大學

花之最陽明山店

北投站

1

2

BY33美軍俱樂部

奇岩站

陽明山

唭哩岸站

1 花之最陽明山店

二段

2017年人氣獎

石牌路

餐廳

天母西

天母東路

東山路 25 巷

臺北市士林區愛富一街3號 2017年入圍

Ev

東山路

2 BY33美軍俱樂部

石牌站

餐廳 / 複合式空間 臺北市士林區凱旋路49號 2017年入圍

市場 臺北市士林區士東路100號

4 瀧乃湯浴室

2017年銀獎

溫泉浴場 臺北市北投區光明路244號

90

中山北 路六段

3 士東市場

士東路 3

士東市場

郊山老屋 漫遊趣


活動

「大稻埕老屋尋寶趣」歷屆作品導覽 以老屋尋寶的方式,帶領民眾深入探訪大 稻埕老屋新生歷屆作品及街區 !

活動時間 2017/10/28 ( 六 ) 14:00-16:10 走訪地點

活動花絮

A Design & Life Project 行冊 樂花園 迪化二 O 七博物館

活動

「老屋轉生術」老屋新生達人講座 邀請到長期投入老屋新生工作的吳聲明老

Event Highlights

師,分享多年老屋整建維護的心路歷程, 並透過案例分享與作品走讀,讓民眾感受 到老師對於老屋的熱愛與堅持。 活動時間 2017/11/26 ( 日 ) 14:00-16:00 活動地點 URS127 玩藝工場 2F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91


活動

「走,來去老屋 !」得獎作品導覽 Part 1 以「穿越記憶.品生活」為題,帶大家走訪了四件 保存了老臺灣生活印記與風華及展現獨特生活風格 的精彩老屋新生大獎得獎作品。 活動時間 2018/1/27 ( 六 ) 14:00-16:05 走訪地點 新富町文化市場 萬鏡寫真館 百福藏倉「和合青田」 茶生活文化館 Congrats Café

活動

「走,來去老屋 !」得獎作品導覽 Part 2 以「走進古城.讀過往」為題,走訪了四件以獨特 的空間經營手法,將歷史用不同的詮釋及面貌重新 展現的老屋新生大獎得獎作品。 活動時間 2018/02/04 ( 日 ) 14:00-16:45 走訪地點 浮光書店 京町 8 號 阿嬤家 - 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迪化二O七博物館

92


活動

「老屋魂,正夯」老屋新生交流座談 建立老屋新生團隊彼此交流對談的空間,互相切磋 也互相學習,可讓臺北市老屋整建維護的能量匯集, 讓更多老空間能夠得到新生 ! 活動時間 2018/2/10 ( 六 ) 14:00-16:00 活動地點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2F 女力空間

活動

「未來老屋藍圖」跨區域老屋新生論壇 透過跨區域的經驗交流與分享,了解臺北市與新北 市在推動都市空間整建維護的現況與問題,進而討 論未來資源整合與跨區域合作的可能。 活動時間 2018/2/25 ( 日 ) 14:00-16:00 活動地點 新富町文化市場 巷仔內教室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93


編後語

臺北市有許多超過 30 年以上的建築物,這些建築物好比我們家中的長輩們,有些仍是身強體健、風骨硬朗, 只是容顏上有了歲月的刻痕與風霜,這些老屋,多數承載著臺北城發展歷史,也烙著生活印記,是城市中 彌足珍貴的至寶。

EPILOGUE 近年來臺北市都市更新處積極鼓勵市民朋友,透過「微整型」,讓這些老屋們能藉著結構補強、外觀拉皮 上彩妝,延長建築物的生命週期,甚或是以周遭環境、生活記憶出發,注入新機能。從 2001 年歷經 17 年 的時間,舉辦「都市彩妝」鼓勵整建、維護老舊建物,近6年更名為「老屋新生大獎」,以期藉由老舊空 間再造,重新思考與面對城市未來面貌。 本屆有 53 個案件參與老屋新生大獎的徵選,個個精彩也都讓評審委員們傷透了腦筋,這樣的參賽情形, 也足以讓我們看到,大家不僅只是關注老屋改造本身,也開始關心建築物外的大環境與如何結合公益性質, 轉換成符合新世代需求的可能。臺北老屋新生大獎,身為全臺灣公部門唯一推廣老屋新生的獎項,我們堅 持了 17 屆,未來也會持續努力,號召更多朋友共同參與。 今年度入圍及獲獎案例,除能看出青世代設計創意的能量,又多以開放、公益性使用之改建空間為主。每 個得獎的老屋扮演城市說書人,例如位於迪化街 256 號的阿嬤家,以細膩的處理方式將傳統式街屋建築, 改造為承襲歷史記憶的公益性博物館,賦予老舊空間有別以往的全新價值;三水街 70 號的新富町文化市場, 原為衰敗、違建雜亂沒落的傳統市場,規劃者透過新舊並存的空間活化形式,克服違建、修繕等問題,回 應在地需求,為老市場尋找出更積極且持續發展的公共意涵。 我常常說,臺北住著一群可愛的臺北人,而今天這群可愛的臺北人都化身成為 City Maker,我衷心感謝這 群 City Maker 為老屋、為城市的貢獻,同時我也感謝這屆辛苦有智慧的評審委員,臺北因為有你們而變的 更美好!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處長 謹識 民國 107 年 3 月

94


老 屋 新 生 大 獎 2 O1 7

95


出 版 品

2017 臺北市都市空間整建維護—老屋新生大獎成果彙編

發 行 人

方定安

出版單位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 168 號 17 樓 ( 宏盛國際金融中心 )

886-2-2781-5696

www.uro.taipei.gov.tw

出版日期

中華民國 107 年 3 月

指導單位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主辦單位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承辦單位

左右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886-2-2781-0111

專案總監

施聖亭

專案執行

楊珺詠、林宛蓉、吳柳瑩、江健嘉、魏廷祥

編輯撰述

方旭

美術設計

孫秋平、林玉蘭、吳明黛、高瓊怡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