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林通訊78期

Page 1


心靈鐵砧

柯拉伊姆是埃及亞歷山大城的一個大富翁,拿破崙佔領埃及後,勒令他 交出30萬金法朗,否則要他的腦袋。但科拉伊姆卻這樣回答拿破崙:「 如果命裡注定我今年要死,那麼交出30萬法朗也無濟於事;如果命裡注 定我今年不會死,那麼我又何必交出30萬金法朗?」——拿破崙命人砍 下他的腦袋,並拿到開羅街上示眾。

當一位僭主威脅要殺死哲學家色俄多魯斯(Theodorus,340 – 250 B.C.)並讓他暴屍街頭時,這位哲學家回答道:「你要怎 樣就怎樣,然而你掌控的不過只有我半品脫的鮮血:至於埋葬 ,如果你認為對我而言,在地上還是在地下腐爛有什麼差別的 話,那你就太愚蠢了。」

尤里烏斯•卡那斯(Julius Canus)是斯多葛學派的哲學家。有一次, 他與暴君蓋烏斯發生長時間的爭執,當他正要離開時,蓋烏斯對他說 :為了讓你不再被自己愚蠢的希望所迷惑,我已命令將你處死。卡那 斯的回答是:「高貴的君主,我向你謹致我的謝意。」 在等待行刑期間,卡那斯作息如常。當拉著一隊死刑犯的百夫長命令 他站出來時,他正在下棋,他數了數棋子,對他的棋友說:「聽著, 我死了以後,你不許謊稱你自己贏了。」然後對百夫長說:「你得作 證,我多贏了一個棋子。」 他的朋友為了將要失去這樣一個人而感到傷心,他卻對他們說:「你 們為什麼悲傷?你們還弄不明白靈魂為什麼不朽,而我很快就知道了 。」 和他在一起的哲學老師問他:「卡那斯,你現在在想什麼?或者說你 的心靈正處在什麼狀態?」卡那斯回答說:「我決定作筆記,記錄一 下,當那短暫的一刻來臨,精神是否意識到他正離開肉體。」卡那斯 承諾:如果有什麼發現,他會依次拜訪他的朋友,並向他們透露這個 秘密。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Zeno,333-261B.C.)是斯多葛學派的哲學家。有一次, 傳來海難的消息,聽聞他所有的財產都已沈沒海底,他說:「命運之神要我 帶著更少的累贅從事哲學。」

01


活動報導1

慈林講座 編按:慈林講座於4-6月分別邀請廖輝英、Sakinu 、王明哲等講師 蒞臨慈林演講,吸引滿場聽眾參加,以下為活動部份照片

Sakinu生動活潑的演說吸引 大小朋友們的喜愛

4月12日慈林講座邀請廖輝英老師主 講--台灣,我小說的母親

02

6月7日的慈林講座由王明哲老師 以熟悉的母語唱出台灣的美


活動報導1

廖輝英老師以其人生際遇與 創作和聽眾分享台灣女性的 種種面貌

聽眾向廖輝英老師提問並分 享聆聽心得

5月3日慈林講座由Sakinu帶來精彩 的故事

03

王明哲的音樂創造多來自 於對土地的深情


活動報導2

2014年慈林各項獎助學金贈送名單 2014年慈河獎學金贈送名單(5名) 為鼓勵國內外在校碩、博士生從事研究台灣社會運動議題,慈林設立了「慈河獎 學金」。今年共贈送5名同學,每名致贈五萬元獎學金,並可免費參加慈林青年 營。 姓名

學校

研究計畫主題

許仁碩

台灣大學

台灣警察抗爭處理法制之考察及省思

沈牧樺

清華大學

蔣闊宇

台灣大學

臺灣工人階級的興起-殖民地時期勞工運動史

何孟樺

清華大學

告別黨國:台灣民主化過程中反對群眾之歷史社會學分析

吳虹儒

中正大學

從環境意識的觀點探討公民參與環評政策之現狀

戰後臺灣天主教基層修會的勞工牧靈實踐: 以古尚潔與馬赫俊神父為核心的考察

2014年慈惠獎學金贈送名單(31名) 為鼓勵、表揚青年學子熱心服務社會人群之精神,慈林設置「慈惠獎學金」。今 年共有31名宜蘭、雲林、苗栗、花蓮、台東及新竹縣市各國中推薦熱心公益的同 學接受表揚,每名三千元獎學金,並免費參加8月13~15日於慈林文教中心舉辦 的2014年慈林青少年營。 推薦學校 / 學生姓名 【雲林縣】 : 8名 來惠國小/邱思蒨、 二崙國小/陳弘霖、 二崙國中/蕭順耀、 淵明國中/連旋芳、 口湖國中/林育恩、 飛沙國中/蔡明翰、 崇德國中/林楷翰、 正心高中附設國中部/林莉雯 【苗栗縣】 : 3名 興華高中附設國中部/陳薇如、 三義國中/包哲瑋、 卓蘭實驗高中附設國中部/許佩濡

04

【新竹市】 : 6名 建功高中附設國中部/范秉文、 光復高中附屬國中部/宋羿嬛、光華國中/黃御鵬、 虎林國中/駱凝芷、內湖國中/陳映慈、香山高中附設國中部/洪健惟 【宜蘭縣】 : 8名 宜蘭國中/黃詩庭 、 壯圍國中/石楷毅 、 東光國中/張欣珮 、 大同國中/林羣芳 、 五結國中/陳沅琪 、 興中國中/郭鎧瑞 、 蘇澳國中/簡宜瑾 、 吳沙國中/潘冠志


活動報導2

【花蓮縣】: 3名 自強國中/葉嘉穎、平和國中/周子堯、東里國中/黃宣瑜

【台東縣】: 3名 關山國中/張寓舒、長濱國中/黃嘉雯、大武國中/陳瑜

2014年慈垚助學金贈送名單(國中11名、高中職14名) 為關愛、鼓勵家境清寒、奮發進取、努力向學的青年學子,在熱心的宜蘭鄉親捐 助下,本會於今年設置「慈垚助學金」,協助宜蘭縣的國高中學生努力向學,今 年在各校師長的協助推薦下,共有11位宜蘭縣各國中推薦的青年學子獲贈每人五 仟元助學金,及14名各高中職推薦的學生獲贈助學金一萬元,此外,慈林並提供 交通費讓獲贈學生分二梯次免費參加7月23~25日、8月6~8日於慈林文教中心舉 辦的2014年慈林青少年營。 推薦學校 / 學生姓名 【國中】: 11 名 順安國中/張晏瑄、蘇澳國中/葉子豪、宜蘭國中/簡維伸、興中國中/邱佳琳、 員山國中/陳凱琳、吳沙國中/林柏佑、東光國中/王志漢、東光國中補校/童香媛、 壯圍國中/陳純萱、國華國中/游承霆、大同國中/顏心慈 【高中職】: 14 名 聖母護專/謝欣妤、羅東高中/張恩銘、羅東高工/簡瑋侖、蘭陽女中/張安婷、 蘇澳海事/游宜珍、宜蘭高中/藍中信、宜大附設農工進修部/藍子欣、頭城家商/游祥瑋、 蘇澳海事附設進修學校/林詩芸、宜蘭高商附設進修學校/戴志寧、羅東高商/陳文鈴、 羅東高商附設進修學校/褚予靖、頭城家商附設進修學校/黃于芮、耕莘專校/謝菁芳

2014年慈愷助學金贈送名單(200名) 為關愛、鼓勵家境清寒、奮發進取、努力向學的青年學子,在熱心的慈林之友共 同捐助下,本會於2003年設置「慈愷助學金」。今年在各校師長的協助推薦下, 共有200位全國各高中職學校(不含宜蘭縣)青年學子獲贈送每人一萬元的助學 金,慈林並提供交通費讓獲贈學生分二梯次免費參加7月23~25日、8月6~8日於 慈林文教中心舉辦的2014年慈林青少年營。 推薦學校 / 學生姓名 【基隆市】 8名 基隆商工/劉呈樟、聖心高中/阮昱綺、二信高中/高嘉平、安樂高中/吳亞蓁、 基隆女中/陳宜鈺、光隆家商/潘美嵐、基隆海事進修學校/黃靖詞、基隆高中/蘭立晨

05


活動報導2 【台北市】 17名 士林高商/黃佳蕙、成淵高中/林柏勳、師大附中/朱祐弘、大安高工/劉允翔、中山女中 /莊英英、開南商工/劉和欣、稻江護家附設進修學校/林宜潔、北一女中/許瓊文、康寧 護專/葉姿琳、木柵高工/李柏逸、台北市中正高中/劉怡妏、政大附中/鄭惠慈、滬江高 中/吳佩靜、惇敘高工/楊鈞淩、永春高中/黎庭莉、南港高工/柯昀萱、華江高中/謝睿宇 【新北市】 19名 雙溪高中/吳嘉芳、馬偕護專/沈詩芸、三重商工/李忠倫、中華高中/鄭少榮、智光商工 /何承駿、復興商工/林沛賢、復興商工夜間部/魏筠芸、林口高中/張旻倩、華僑實驗 高級中學/彭雅文、致理技術學院/蔡佳伶、板橋高中/蘇庭玉、淡江高中/劉玟萱、鶯 歌工商附設進修學校/林宜靜、莊敬工家附設進修學校/楊開立、開明工商附設進修 學校/張簡誠曜、能仁家商/莊禎馨、樹林高中/林言錚、樹人家商/林雅文、丹鳳高中/ 張雅筑 【桃園縣】 1 3名 桃園農工/林思涵、振聲高中/王順舉、桃園新興中學/俞博懷、桃園新興中學附設進修 學校/李怡蓉、大溪高中/曾諶忱、中壢高商/莊嘉瑢、育達高中/黃宗傑、桃園高中/陳 依純、永平工商/張雅婷、泉僑高中/王子靈、方曙商工/許淑君、中壢家商附設進修學 校/邱宜靜、光啟高中/曾承田 【新竹市】 6名 新竹高工/蔣采妮、光復高中/范佳宜、磐石中學/余思樺、建功高中/吳雨芹、香山高 中/陳子閎、新竹高中/崔晏禎 【新竹縣】 3名 竹東高中附設進修學校/溫宜鑫、湖口高中/翁偉剛、內思高工/鄭仲傑 【苗栗縣】 8名 三義高中/羅建富、大湖農工/劉祖寧、中興商工/賴明宏、竹南高中/曾玉鳳、育民工家 /蔡孟霖、苗栗高中/薛慧敏、卓蘭中學附設進修學校/甘文清、育民工家附設進修學校 /陳惠敏 【台中市】 21 名 大甲高工/許佳勳、青年高中/廖慶璇、青年高中附設進修學校/張宇岑、大明高中/全 閔咨、后綜高中進修部/吳宜君、新社高中/莫惠蘭、豐原高中/呂佾庭、衛道高中/馬晉 偉、葳格高中/周芷茜、台中一中/潘冠維、光華高工/鄧鈞庭、台中女中/楊慈慧、台中 家商附設進修學校/吳宜臻、沙鹿高工附設進修學校/林文林、玉山高中附設進修學校 /童金鳳、玉山高中/廖子萱、東勢高工附設進修學校/邱泰瑋、華盛頓高中/陳漪庭、 中港高中/劉佳佳、忠明高中/張瑜庭、嘉陽高中附設進修學校/莊晴惠

06

【彰化縣】 1 2 名 二林高中/王湘凌、二林工商/陳泳宇、大慶商工/許勝傑、鹿港高中/洪珮珊、員林農 工附設進修學校/張聰苗、彰化高中/許丞毅、正德高中/吳咨穎、彰師附屬高工附設進 修學校/沈宗成、崇實高工附設進修學校/游育達、鹿港高中附設進修學校/蔡宗麟、 員林農工/鄭伃晴、溪湖高中/阮寶瑩


活動報導2 【南投縣】 5名 中興高中/徐家莉、中興高中附設進修學校/劉程貴、竹山中學附設進修學校/林香鳳、 草屯商工附設進修學校/潘雅琪、南投高中/劉育妮 【雲林縣】 9名 正心高中/程慧萍、斗六高中/沈怡瑄、斗六家商/劉佳欣、大德工商/張淑淨、巨人高 中/吳雅雯、西螺農工/洪上峰、西螺農工進修學校/廖怡婷、虎尾高中/許牧芸、大成 商工/趙妤芯 【嘉義縣】 11 名 嘉義高中/林嘉瑋、嘉義高中附設進修學校/吳昱妃、嘉義家職/李姿伶、輔仁高中/邱 浚家、華南高商/楊婷婷、嘉義女中/林春秀、嘉義高工附設進修學校/王宗檀、大同高 商/吳怡萍、民雄農工/賴明輝、東石高中/陳承朋、新港藝術高中/鄭稜撳 【台南市】 1 6名 南英商工/謝姿芳、台南二中/劉翰隆、台南高工/徐嘉均、陽明工商/余莉莉、新營高 中/張澤茗、新豐高中/林品潔、台南一中/謝晉豪、長榮女中/洪子捷、光華高中/李奕 萱、長榮中學/王俐芯、六信高中/張佳雯、家齊女中/陳妍伶、曾文農工/劉青甲、善化 高中/陳佳瑩、崑山中學附設進修學校/林素泙、白河商工附設進修學校/李文婷 【高雄市】 2 2 名 楠梓高中/李依靜、明誠高中/蘇宴穎、旗山農工/陳昱成、高雄新莊高中/楊玉珠、鳳 新高中/陳靜修、瑞祥高中/李昱志、高英工商/陳慧婷、立志中學/陳筱萱、岡山高中/ 余崇禾、岡山農工/吳珮鳳、高雄女中/張淨秀、高雄市中正高中/郭閎睿、國際商工/ 潘秀如、旗美高中/黃珮瑜、福誠高中/余玨沂、鳳山高中/林怡萱、正義高中/張仲南、 前鎮高中/潘玟萱、旗美商工進修部/王坤煌、國際商工附設進修學校/高忠麟、三信 家商/葉連登、高雄高商附設進修學校/李佳玟 【屏東縣】 1 6名 屏東女中/黃婉心、屏榮高中/陳善慈、屏東高中/王振仰、屏東高工/吳思俞、枋寮高 中/張庭瑋、東港高中/吳明陽、新基高中附設進修學校/鄒玉鳳、東港海事/陳清義、 民生家商/鍾宛靜、恆春工商進修學校/陳佩頤、潮州高中/陳建智、日新工商附設進 修學校/賴佳瑩、日新工商/陳家豪、屏東高工附設進修學校/劉譯淳、華洲工家附設 進修學校/林育婷、佳冬高農附設進修學校/阮靖婷 【花蓮縣】 6名 四維高中/鄒馨慧、花蓮高工/林聖恩、花蓮高農/潘宏昱、花蓮女中/黃芸媚、玉里高 中/簡紫綸、海星高中/陳思吟 【台東縣】 5名 公東高工/何鳳珍、台東大學附屬體育中學/莊琇茹、台東專校五專部/張家哲、台東 高商/林玟馨、蘭嶼高中/曾音傑 【外島】 3 名 金門高中/周璟訢、金門農工/楊九月、澎湖海事/盧怡絜

07


活動預告

2014年8~11月活動預告 活動名稱

日期/時間

活動內容

慈林講座

9 月 6 日(六) 「公民不服從」紀 14:30 - 16:30

講師:陳育青 /導演 本片記錄 2008 年 11 月中國特使陳雲林

錄片欣賞與座談

來台,引發的「紅色戒嚴」至今,受害民 眾對官方的控訴、國家權力對公民權力的 進逼,並思考「服從」教育的問題。本片 導演為長期關心人權、自由的獨立影像工 作者。

慈林講座

11 月 1 日(六) 從夢境了解孩子的 14:30 - 16:30

講師:王榮義/牧師 愛丁堡大學神學碩士、波士頓學院宗教

內心世界

教育碩士,曾任台北馬偕醫院協談中心主 任,現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幹事

為關愛、鼓勵家境清寒、奮發進取、努 慈林青少年營暨 第一梯青少年營 慈愷&慈垚助學 7 月 23~25 日(三-五) 力向學的青年學子,在熱心協助的慈林之 友共同捐助下,慈林設置「慈愷助學金」。 金贈送典禮 贈送典禮: 7 月 25 日(五) 11:00 - 12:00

並在各校師長的協助推薦下,今年共有 200 位全國各高中職學校青年學子,獲贈慈愷 助學金。

第二梯青少年營 8 月 6~8 日(三-五)

贈送典禮: 8 月 8 日(五) 11:00 - 12:00

另外,今年受宜蘭鄉親之捐贈,特設置 「慈垚助學金」受理宜蘭縣國、高中職學 校推薦申請,共有 25 名國高中職學生獲贈。 獲獎學生並能獲得交通補助免費參加一 梯次的「2014 年慈林青少年營」及贈送典 禮。

慈林青少年營暨 8 月 13~15 日(三-五) 慈惠獎學金贈送 贈送典禮: 典禮 8 月 15 日(五) 11:00 - 12:00

08

為鼓勵、表揚青年學子熱心服務社會人 群之精神,今年共有 31 位來自宜蘭縣、雲 林縣、新竹縣市、苗栗縣、花蓮縣及台東 縣各國中推薦該校熱心公益的青年學子獲 得慈惠獎學金,各校學生並能獲得交通補 助免費參加「2014 年慈林青少年營」及贈 送典禮。

各活動細節歡迎逕至慈林網站http://www.chilin.org.tw/瀏覽 活動洽詢專線:03-9650515#11薛小姐(請於週二至週六上班時間來電)


慈林志工剪影

默默播種民主觀念的農夫 -黃哲昌老師

常常在慈林的中午會有這樣子的對話: 「黃老師還沒下來嗎?」,「還沒,還 在導覽」。慈林有一名導覽老師,時常 熱心為訪客導覽而犧牲他的中午休息時 間,這就是導覽志工―黃哲昌老師,總 是很盡心的跟參訪的人導覽解說,也樂 於分享,就這樣常常把時間都給忘了呢 。 聽過黃哲昌老師導覽的人都知道,老師會透過展版的歷史紀錄來解說台灣民主發 展的過程,對台灣的民主過程與脈絡做鉅細靡遺的解說、也總能娓娓而談的分享 他對於台灣民主化的心得,讓參觀的訪客更了解台灣民主的歷程。對於台灣民主 的教育,他不僅時時刻刻的在充實自己,也樂於把自己獲得的知識告訴大家。這 就是為什麼聽黃老師導覽總是可以收穫很多,讓我們更了解民主、更了解台灣。 黃哲昌老師是於1997年從台北請調至宜蘭三星國中,因為岳父家在慈林文教中心 附近,加上老家在雲林的他想要更了解宜蘭,就因此參加了慈林的「認識台灣文 化營」。也常帶著小孩至當時還設有社區圖書館的慈林看書,在此時,黃老師也 閱讀慈林創辦人林義雄先生的書,就這樣越來越認同林先生的理念。黃老師跟慈 林的緣份也越來越緊密。當2000年慈林為設立台灣民主運動館招募志工時,他就 加入志工培訓的行列,這時候的他也從培訓的課程中更了解林先生對於台灣民主 的理念。 之後,老師就固定在假日時來慈林做志工,暑假期間也常常協助暑期營隊的工作 。直至退休後,黃老師來慈林幫忙的時間更多了。他說他來慈林收穫比付出多, 因為他在慈林體會到真正的民主是什麼,不再為意識型態所左右。也因為他認為 紮根民主觀念於台灣人民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文化的提升,台灣人民才會擁有更 好的社會,所以他認為在慈林做民主教育的工作是非常有意義的。 就像是播撒民主的種籽一樣,雖然無法快速的開花結果,但慈林就像是民主教育 其中一塊腹地一樣,慢慢從這個地方從根紮起,而黃老師就是那位默默播種民主 觀念的農夫。期待台灣人民的民主意識,有天能夠從根吸取養分,甚至開花結果 。

09


雋語選粹

生命不是一個需要有答案的問題,而是一個需要去體驗的真實。 ―Soren Aabye Kierkegaard 齊克果,1813-1855,丹麥哲學家

今天正如過去任何一個時代一樣,真正的詩歌、繪畫、音樂 都是以生命、痛苦、流血為代價換來的。 ―Hermann Hesse 赫曼·赫塞,1877-1962, 德國詩人、文學家

律法是相對的,政治是相對的,國界是相對的,甚至道德也 是相對的,只有你承諾過的合約是永恆的。 ―《Talmud》,猶太教法典。

臺灣民主言論選 民主與極權的分野,就是「自由」與「不自由」。自由的人民,發生了什麼 問題,就談什麼!討論出一個議案。不自由的就聽「朕即國家」,發生什麼 ?不能說什麼?我說黑的就是白的,一切聽我的話,不聽話,請進牢獄去。 -黃信介,1928-1999,《台灣政論》、《美麗島》雜誌創辦人, 美麗島事件政治犯,曾任民主進步黨主席

未來發展是難以逆料的,但我們始終相信唯有靠人民力量的全面覺醒,台灣 才有公理正義降臨的一天。 -鄭南榕,1947-1989,政論家, 1984年創辦「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為宗旨的《自由時代週刊》

10

今日臺灣的社會狀態,應稱為過渡時代,或是動搖時代。動搖時代對人類而 言,是最幸福的時代,有了今日的動搖,才有明日的進步,即動搖終究會導 向進步,實乃進步之母。 -蔣渭水,1891-1931,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創辦人


參訪留言 編按:因版面有限,僅節錄部份參訪者留言、影像。全文請上慈林網站瀏覽。

其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一篇小學 生的作文,充滿了解放大陸同胞、反 共復國的思想,這讓現在的我們覺得 很不可思議,卻又嘖嘖稱奇。雖然只 有短短的一個半小時,但是卻讓我們 看到台灣的轉變與所發生的種種大事 ,事件背後有許多的英雄犧牲了生命 、自由甚至家人,只為了讓其他人過 著更好的未來,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 的所擁有的一切。 花蓮女中/岳歆怡

民 主的氣息是清新自在,但卻是用 血與淚所換來,慈林,是林義雄先生 用悲痛化為力量所建立,林宅血案是 台灣的傷痕,三個無辜的生命,在慈 林這潔淨的殿堂延續下去。而在這裡 ,也是台灣一路走來的歷史縮影,我 想,來到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會感到不 捨,也會感到更加堅強,更加希望能 為台灣出一份心力,雖然,令人失望 的是,許多時候台灣政府仍難以達到 真正的民主,許多爭議事件如核四, 一直圍繞在人民的生活,而政府仍無 法正視人民訴求為此努力,或許在好 幾年後,我們的經歷,會成為在慈林 紀念館所記載的歷史,更希望能夠記 載著,民主的勝利。 東吳大學政治系/呂宜燕

有 人會質疑,民主讓民眾固步自封 東吳政治系師生參訪本會合影

花蓮女中師生參訪慈林

,民主使政府效率低下,所謂的「民 主」到底能為我們帶來什麽?林義雄 先生在演講中反復告訴我們,政治不 是管理眾人,而是管理眾人之事,這 便是民主政治。民主的意義就在於讓 我們能夠在社會議題中通過言論自由 發出自己的聲音,就在於讓我們能夠 選出自己的代表以維護個人的權益, 就在於讓我們有權監督政府以對抗公 權力!在我看來,民主正如盧梭所認 為的,是一種社會契約。民主制度下 ,我們也許無法賺更多的錢財。但在 民主制度下,我們至少不會因為公權 力的操弄和程序的不正義而使自己的 錢財遭到損失。民主是一種不可缺失 的自我保護,是人活於世的罩衣。 政治大學/黃鑒豪(中國交換學生)

11


參訪留言

雖然很難想像,但就在我出生的那個 年代,往回看不遠的二十多年前- 1992年,還有一群人民為了爭取總統 直選在忠孝東路夜宿被強力水柱噴灑 、被鎮暴警察驅離。走近一點看過去 的照片,仍然能與當今的電視新聞裡 不斷播送的畫面,依稀重疊。若是回 想不久前反服貿、反核四的日子,一 個想要欲蓋彌彰的政府作為,其實如 出一轍。 因為台灣才剛從獨裁離開,民主還那 麼脆弱,就與現在的大學生們差不多 年輕,而一個國家的民主化也非線性 發展,當然有可能倒退,一切取決於 掌權者對於體制的認知,公民覺醒的 程度。 東吳大學政治系 / 林怡嫺

在參觀慈林的過程中感到相當感動,

12

原來我所認知的這個世界不是原本就 是如此,在我們還沒出生時,就已經 有這麼多人在為了台灣而奔走奮鬥, 為了一個更美好的台灣,原來已經有 人做了這麼多努力,我突然對於自己 所享用的這一切感到有點羞赧,更覺 得應該要更珍惜現在的一切,也要花 更多時間去認識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 每件事。…就像導覽大哥說的「認識 得不夠深入,如何談愛?」政治這件 事,不是我們不理它,它就和我們無 關,實際上,所有發生在我們身邊所 有的一切都和政治有關,而身為一個 台灣人更應該展現公民的典範,不要 把屬於自己的權力和義務都全權交給 政治代理人,我們都應該拿回屬於自 己的力量。 東華大學族文系 /謝佳螢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師生參訪

很開心有這樣的機會到慈林基金會參 訪,讓我有滿滿的感動和收穫,每看 一張照片,心裡就被撼動了一下;知 道自己了解的還是不夠多,很多內心 的疑問,還需要靠自己去找尋答案。 隨著年紀的增加,逐漸明白很多真相 ,很高興自己能夠看清。民主不是理 所當然,也不是絕對不會被剝奪,是 我們都應當一起捍衛的價值。期許自 己在日後,也能一直走在這條捍衛民 主價值的道路上。希望之後能再次回 訪慈林! 東吳大學政治系 /邱琬婷 太陽花學運給我很大的感觸,這一趟 慈林的解說,讓我不斷回想這些歷史 上的社會運動甚至到最近的太陽花學 運,當時被說成暴民的人,和參與太 陽花學運的學生被稱為暴民的狀況, 似乎雷同?令我不斷的思考,台灣真 的自由嗎?真的民主嗎?還是說台灣 的人民自由,政府卻不自由?而我們 真正想尋求的自由又是什麼?服貿的 議題浮現,看似民主,卻有不民主的 程序出現? 東華大學族文系 / 巴干·瓦歷斯


慈河獎學金論文摘要

台灣非暴力抗爭的歷史考察

研究生:張以忠(2012年慈河獎學金得獎學生) 學校: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瑞樺

街頭抗爭長久以來不斷面臨關於群眾路線一連串的老問題:要維持和平還是採用 暴力?激情的群眾如何非暴力?暴力就是不好的嗎?本研究是以下列發想做為起 點:不論抗爭訴求為何、是否標舉和平做為前提,當社會抗爭者走上街頭,必然 面臨抗爭運動引發暴力的可能性。這是因為,抗爭運動者並非是用精密的程式所 寫成,在面對挑釁時,或是警民在拉扯過程中,往往會控制不住而引發流血暴力 。而「暴力」在媒體、輿論的過度渲染下,使運動被貼上暴力的標籤,反而會讓 抗爭訴求失焦。 而抗爭者在面臨上述難題時,通常會採取二種回應方式。第一種強調暴力的正當 性,認為面對殘酷不講理的當權者,必須以暴制暴才能解決問題,採取暴力反抗 不代表就是信仰暴力,而是邁向理想社會之路不得不的手段,所以不應該將暴力 視為絕對之惡;第二種是以和平、理性、非暴力做為運動的號召,試圖與暴力劃 清界線,符合社會期待,因此會盡量以相對保守、安全的示威遊行做為運動基調 ,避免群眾失控而引發流血暴力。這二種立場都有其合理性,不過也都有某些內 在限制必須面對。就第一種立場而言,它反映社會大眾將暴力不成比例的放大檢 視,掩蓋了訴求的本質,不過,採用以暴制暴的武力對抗手段,它反而讓當權者 得以採取武力鎮壓,從而再次宣示自身壟斷暴力的正當性,同時因為媒體報導焦 點集中在暴力衝突,使原本的運動訴求更加模糊。而第二種立場,是一種沒有衝 突的抗爭運動,被認為過於保守被動,無法逼迫權力機構讓步,往往讓運動難有 進展。 在上述二種立場之外,出現了第三種抗爭方式,也就是非暴力抗爭(nonviolent resistance)。非暴力抗爭是一門經由梭羅、甘地、金恩等人發展而來的抗爭思想 ,其一方面強調嚴格的非暴力信念做為運動的精神,另一方面以各種非暴力的衝 突手段做為抗爭利器,將「非暴力」與「衝突」調合在一起,避免了暴力抗爭以 暴制暴的循環,也與保守、被動的和平抗爭區隔了開來。非暴力抗爭思想在1980 年代傳入台灣,啟發了台灣的社會運動領導人,並將這套抗爭思想運用在社會運 動,創造了台灣非暴力抗爭的實踐。本研究欲達成二項目標,第一,對於非暴力

13


慈河獎學金論文摘要

抗爭在台灣的發展提出一個系統性的說明,即:非暴力抗爭在台灣經歷了哪些轉 變?第二,在第一項目標的基礎上,本研究將分析非暴力抗爭與相對保守、被動 的街頭運動有何差異?這種差異的區分,將有助於理解和平、暴力在街頭運動中 的不同層次,建立關於和平與暴力立場的行動光譜。 本研究將台灣非暴力抗爭的發展分為三個時期:1980年代、1990年代、2000年之 後。1980年代,藉由探討城鄉宣教事工(URM)與非暴力的關係,我們發現視非 暴力為信仰的蹤跡。在1987年反國安法行動的分析中,江蓋世凸顯出非暴力抗爭 的「衝突」層面,而民進黨則在這場示威中表現為避免衝突的「反污名化邏輯」 ,這種邏輯的特點為:以非暴力口號來回應社會期待、對非暴力採取策略性的游 移態度、避免衝突。反污名化邏輯使得抗爭運動難以應付非預期的衝突,而容易 引發流血暴力。 1990年代,廢除刑法100條運動將「信仰非暴力」與「衝突」結合在一起,展現 為「衝突邏輯」,其內涵為:強調「衝突」,使得街頭運動必須強化非暴力的訓 練,甚至將非暴力視為信仰而非手段。民主化之後,核四議題面臨代議民主的僵 局,催生了公投民主,1994年、1997年發起的「核四公投•千里苦行」運動便是 為此而發,由於民主深化才是苦行的長遠目標,因此這場運動嚴格的非暴力訓練 ,並不完全表現為衝突邏輯,而是呼應民主脈絡的非暴力抗爭。 2000年之後,公民防衛的發展以及228牽手護台灣,顯示台灣在兩岸主權爭議下 ,處於「面對外來侵略」的情境,這符合公民防衛理論的出發點:用非暴力不合 作的手段拒絕外來侵略者的統治。2006年的反貪腐倒扁運動,顯示了運動參與人 數所產生的影響,在「非暴力精神」無法貫徹、「衝突」無法施展的情況下,運 動一方面走向消沉,另一方面在後期面臨了反污名化邏輯所導致的情況:群眾的 反撲。

14

藉由台灣非暴力抗爭的歷史分析,我們可以瞭解抗爭運動中暴力、非暴力、衝突 三者間的關係。將非暴力視為信仰或僅是一種策略、是否預設衝突等不同的出發 點,將會導致截然不同的運動發展。誠然,在具體的抗爭情境中,情況是複雜、 多變的,也許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反污名化邏輯」或非暴力抗爭。但建立這些 關於非暴力、衝突與暴力的行動框架,並給予定性說明,目的不是為了吹捧或譴 責某一類抗爭立場;因為任何抗爭運動都是在實踐中形塑出對自己有意義的認知 狀態。我的目的在於,讓原本糾纏在一起的叢結,藉由分析框架來說明不同元素 彼此之間的「關係」,使這些關係公開化、問題化。


社運事典

女權會 慈林志工/顏世佩 大概可以想像的出一群男人聚在一起時的畫面吧!喝酒應酬、大聲喧嘩,似乎想 把一天的不愉快及壓力和負擔一股腦兒全都發洩出來;但是,你會想像到一群女 人,甚至是年齡層不同,工作性質互異,在固定的時間裡齊聚一堂,一起走過不 同的人生,分享彼此的經歷嗎?! 女人不再是孤立的,女人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團體」,在團體裡,可以暢所欲 言,並經由彼此的認識,體認到自己身為一個女人... 取自<獻給女人 女性自覺團體>,《紫色姊妹》第2期 1992年,曾長期投入學生運動、環保運動的吳明季集結了一群關心婦女議題者共 同成立了「紫色姊妹協會」(簡稱紫色姊妹),強調草根、本土性,並採讀書會模 式,來推動婦女相關事工。1994年,紫色姊妹改為「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 簡稱女權會),更著重於對女性日常生活以及公共政策等領域之關照,落實婦權 的推動。 為突顯與其他婦運團體的差異性,女權會創立之初,便走進社區,訪談、書寫年 長阿媽的故事。1995年,《阿媽的故事》集結成冊,內容紀錄了諸多日治時期以 來台灣女性的生命史,為台灣女性之歷史立下一個里程碑。爾後,女權會持續出 版此類文章或訪談之書冊,以豐富化各界對各階層女性生命史的認識。這項口述 訪談的進行,因獲得社會廣大迴響;1996年後,女權會再成立口述訓練班、婦女 史小組,持續推廣相關書寫台灣女性歷史的事工。 女權會也頗關注政府對婦女權益政策的落實。例如,1994年,立法院進行的預算 審核,社會福利之預算遠低於國防預算,而促使了女權會召開體檢台灣社會福利 預算公聽會,批評政府的預算編列政策。同年,北、高市長首次由市民直選,女 權會也結合了6個婦女團體,成立兒童托育聯盟,提出多項托育政策,要求北市 府決策。陳水扁當選市長後,市府則力邀民間婦女團體、專家學者及市府相關局 處代表,共組「台北市政府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一同參與公共政策的制定。 女權會便運用此層互動,既參與相關公共政策的制定,也向公部門申請經費,推 展婦運事工。 女權會與政府的合作互動,雖被外界質疑其自主性是否遭政府收編。然而,對女 權會而言,尋求政治力量的合作,目的乃在於「借力使力」來落實婦女服務的理 念。從90年代中後期,許多婦運團體也紛紛採用此方式,推動性別平權等倡議工 作。 --黃淑英,1996,〈女權會要走的路—理事長當選感言〉,《紫色姊妹通訊》。 王雅各,1999,《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第八章。 江文瑜,1995,〈台灣阿媽的悲情與韌性〉,《阿媽的故事》(台北:玉山社)。

15


聽講筆記

聽到台灣的獵人文化 慈林志工/林憶秋

(前略) 講到最近的「日頭花學運」反服貿,Sakinu講伊嘛是反服貿,原住民以早就被服 貿,我一時擱啥無粽頭,伊講怹祖先住佇大樹仔頂,會走、會跳、毋驚懸,樹仔 胶的人就講:恁佇頂頭真危險,怹就離開樹仔頂。後來的人擱將怹趕轉樹仔頂, 但是子孫已經失去佇樹仔頂生活的能力,像伊碇碇看到父母佇演武俠片,老父啉 酒後擱會打阿母,當時部落的查埔人真濟去行船,三年遮轉來一擺,怹嘛真希望 老爸去行船攏麥轉來。 阿公的兄弟姊妹攏無同姓,像怹阿公姓戴是抽到的,嘛有的是早起的戶政人員若 姓江就綴姓江、下晡的戶政人員若姓謝就綴姓謝。即馬開始有的人改返原住民的 名,嘛有的人認為用慣勢就無想要去改。 當一個強勢、有野心的族群要入侵另外的族群,會用真濟好聽的藉口佮手段來壓 逼對方,因此而造成e傷害一時是無法度清楚,就像細漢的伊無法度體會老父失 去傳統文化的無奈佮心酸。 解嚴後1990年代的社會運動熱噗噗,原住民有「還我土地運動」、「憲政•正名 運動」…等行上台北街頭,泰雅族佮布農族是屹佇第一線、阿美族佮卑南族佇中 央唱歌跳舞、達悟族的查埔人戴銀盔、摕銀盾跳勇士舞,喙內擱發出「喝、喝、 喝…」的聲來驅逐惡靈,排灣族佮魯凱族坐佇邊仔有時綴著抗議的口號喊一下。 當時族人佇街頭抗議的時,伊佇保一做警察,被調去現場做鎮暴警察,伊的表兄 是一位牧師(高俊明牧師e子婿)屹佇真暴警察頭前對伊講:「你毋對邊啊!」 伊會去做警察是先去台北建築工地做事,有一擺佇等青紅燈要過馬路的時,互佇 指揮交通的族人看到,二人去食飯開講,朋友就問伊伢筆佧輕鬆抑是伢家私?雖 然做工一個月領的錢有時會領到6~7萬,做警察只有4~5萬,但是做工加勁辛苦 !後來伊就去考警察。

16

以早伊無愛讀冊,老師佇伊的成績單評語寫「朽木不可雕也」,伊就佇邊仔寫「 可以種香菇」,老師講伊寫的文章是跳躍式思考,但是伊嘛是不管,一直寫,像 「滿坑滿谷」伊是用「濟到我的目周袋袂落」,透過伊的原住民生活經驗,將漢 字變做是有靈魂的文字,所以美國的哈佛大學將《山豬•飛鼠•撒可努》這本冊 選做亞洲區唯一指定教材,這本冊後來遮會紅轉來台灣。像日本有武士道、歐洲 有騎士精神、台灣呢?台灣有獵人文化,獵人文化毋是強調打獵的技巧,是將伊 e精神作分享。最後,我相信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咱用熱情佮愛來互這個世界擱 佧美好。


工作紀要

2014年4-6月份工作紀要 日 期

2014/04/01(二)

佛光大學社會系鄭祖邦師生參訪本會

2014/04/09(三)

楊梅高中林桂鳳校長與學校師生參訪本會

2014/04/11(五)

地球公民基金會參訪本會

2014/04/12(六)

慈林講座~台灣.我小說的母親 廖輝英作家 主講

2014/04/12-13(六-日) 王丹帶領中國交換學生參訪本會(蘭陽知性之旅戶外教學專案) 2014/04/25(五)

宜蘭大學師生參訪本會

2014/04/26(六)

慈林召開第八屆第五次董事會議

2014/04/26-27(六-日)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賴淑娟師生參訪本會(蘭陽知性 之旅戶外教學專案) 2014/04/27(日)

1. 台北南德讀書會成員參訪本會 2. 凱達格蘭學校師生參訪本會

2014/04/29(二)

聖母專校師生參訪本會

2014/05/03(六)

慈林講座~我們都是這樣長大 亞榮隆·撒可努作家 主講

2014/05/14(三)

淡江大學(蘭陽校區)英美與文化學系師生參訪本會

2014/05/17(六)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師生參訪本會(蘭陽知性之旅戶外教學專案)

2014/05/18(日)

台北地區讀書會成員參訪本會

2014/05/22(四)

頭城國小六年級師生參訪本會(畢業生專案)

2014/05/27(二)

公館國小六年級師生參訪本會(畢業生專案)

2014/05/29-30(四-五) 花蓮女中三年級自然組師生參訪本會(蘭陽知性之旅戶外教學 專案) 2014/05/31(六)

基隆信義獅子會成員參訪本會

2014/06/04(四)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東美中會教社部成員參訪本會

2014/06/07(六)

慈林講座~講唱台灣之歌 王明哲音樂創作者 主講

2014/06/07-08(六-日) 新生醫專應用日語科師生參訪本會(蘭陽知性之旅戶外教學專 案) 2014/06/13(五)

1. 公正國小舞蹈班六年級師生參訪本會(畢業生專案) 2.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師生參訪本會

2014/06/26(四)

慈林「博物館到校服務」前往宜蘭縣南屏國小服務

2014/06/28(六)

政大行政管理在職班師生參訪本會

17


慈 慈林 林基 基金 金會 會的 的事 事工 工是 是一 一項 項長 長期 期耕 耕耘 耘的 的工 工作 作, ,需 需要 要大 大家 家的 的捐 捐助 助, ,您 您的 的每 每一 一筆 筆熱 熱心 心捐 捐 款 款, ,都 都將 將成 成為 為各 各項 項事 事工 工的 的推 推展 展, ,更 更是 是給 給我 我們 們無 無比 比的 的鼓 鼓勵 勵與 與支 支持 持力 力量 量! !慈 慈林 林衷 衷心 心感 感 謝 謝您 您, ,也 也歡 歡迎 迎定 定期 期小 小額 額捐 捐款 款。 。 郵撥帳戶

銀行帳戶

名:財團法人慈林教育基金會

號:15066701

帳 號:17062056290 台灣中小企銀羅東分行 銀行代碼:050

*捐款收據可以申報抵扣稅額用

名:財團法人慈林教育基金會

【利用銀行匯款或提款卡匯款者,請與慈林聯絡,以便寄 發收據。謝謝!】

------------------------------------------------------------------------------------------------------

財團法人慈林教育基金會信用卡認捐單 持卡人姓名

電 話

代號:12-250-0005-4 (O) (H)

身分證字號 信用卡別

(請勾選)

行動電話

□ VISA

□ MASTER □ JCB

□ 聯合信用卡

請提供 卡片末三碼

信用卡號

有效期限

發卡銀行 持卡人簽名

______月_________年 (需與信用卡簽名同字樣)

銀行授 權號 碼

收據抬頭

此欄由本會填寫

通訊地址 認捐方式

□ 單筆捐款 $

元整

及 捐款金額

□ 長期捐款 /( 收據寄發方式: □ 每月寄發 □ 年底再一次寄發 ) 每月贊助金額:□ 三百元 □ 五百元 □ 一千元 □ 其他金額$________元 □ 捐助慈林語錄金額$__________ 元整,請贈送 _________ 本

財團法人慈林教育基金會 26847 宜蘭縣五結鄉舊街路 128 號

電話:03-9650515*11

傳真:03-9650205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