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告訴米開蘭基羅,教皇保祿四世有意要他修改「最後審判」,因為覺 得畫中人體暴露得過於無恥。米開蘭基羅聽了說:「告訴教皇這只是雞毛 蒜皮小事,很容易處理,只要他能把這世界變好,這些人像也就跟著變好 了。」
有 一次,米開蘭基羅問他的僕人烏庇諾說:「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打算 怎麼辦?」「我只有再去服侍別人了。」烏庇諾回答說。「可憐的人,」 米開蘭基羅說:「我一定要免去你這種不幸。」隨後送他整整兩千銀幣。
有一次,一位朋友和米開蘭基羅談到「死」的問題,認為像他這樣毫不止 心 靈 鐵 砧
息地把時間奉獻給藝術,若是想到死,一定會很沮喪。米開蘭基羅說:不 然,因為「生」和「死」本來同樣都是造化之神的產物,如果「生」能給 人歡樂,「死」也必定能如此。
某畫家花了相當時間和精神完成一件作品後,得到一大筆錢。有人問米開 蘭基羅對他的看法,米開蘭基羅答道:「只要他心裡一天想著錢,就會一 直是個壞的畫家。」
某人用大理石仿造了幾件有名的古像後,大吹自己的複製品遠勝過原作 ,有人請教米開蘭基羅的看法,米開蘭基羅答說:「摹仿別人的人,怎麼 也勝不了原作者。無法自己創造好作品的人,也很難善用他人的成果。」
當 古希臘悲劇詩人索福克勒斯已經很老的時候,有人問他是否有男女間 的床笫之事,他回答說:「絕無此事,擺脫了那種事情,有如擺脫了一個 野蠻、瘋狂的主人一樣,我簡直高興極了。」
01
慈林講座
11月1日慈林講座邀請心理諮 詢專家王榮義老師,來為大家解
開夢境與現實生活的關係。
王榮義老師累積豐富的協談經驗, 以心理學為基礎,希望透過夢境解 析,幫助更認識自己及所關心的人 。
王榮義老師讓聽眾瞭解可透過夢境 ,側面來了解一下內心世界的表徵 。
12月6日羅東博愛醫院副 院長張永青醫師 ,來分享對 於兒童生活上因醫療所引發的 問題,如何適當的說明與正向 引導。
張永青醫師認為身為一個醫師, 應以「同理與體諒」共同解決病 痛所帶給孩子的不適,並與父母 們一起互相鼓勵與扶持。
02
活 動 報 導 一
2014慈林音樂會圓滿舉辦完成
艾文先生與鄭雅婷小姐 搭配演出
▼
圓神出版社簡志忠先生 擔任音樂會主持人
▼
活 動 報 導 二
▼
「2014慈林音樂會」於12月17日在馬偕紀念醫院的福音樓大禮堂舉行 ,本次邀請到圓神出版社董事長簡志忠先生擔任主持人。由艾文演唱、鄭 雅婷小提琴伴奏《伊是咱的寶貝》、《愛的腳步》等曲目揭開節目的序幕 。接著由熱愛音樂的醫療工作者組成的「醫聲室內樂團」,帶來精彩的弦 樂五重奏,演奏了《六月茉莉》、《望春風》等名曲。並邀請到素有「台 灣第一苦旦」美譽的廖瓊枝老師演唱歌仔戲「遊西湖」一折,由「醫聲室 內樂團」的張智欽醫師小提琴伴奏,展現傳統戲曲的另一種風貌。緊接著 是鄭淑玲老師指導的「慈林合唱團」,為聽眾帶來了《HANA-花》、《雨 夜花》等數首歌曲。最後在阮文池老師的指揮下,邀請所有來賓與「慈林 合唱團」一起合唱馬偕博士作詞的《最後的徛家》,讓與會來賓體會馬偕 博士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愛,而慈林音樂會就在美好的歌聲中圓滿落幕。
醫療工作者組成的「醫聲 室內樂團」精彩的演出
03
編按:林義雄先生於慈林音樂會致詞文
涓滴成江海 ―以喜樂默默耕耘,用信心期待收穫― 各位慈林之友: 很高興又可以和大家在一起,一 同來欣賞音樂。在這裡要先感謝 慈林合唱團和慈林員工、志工費 心籌辦,感謝簡志忠先生擔任主 持。也很高興得到許多音樂家, 如我們的國寶廖瓊枝女士、醫聲 室內樂團、以及艾文等人的贊助 演出。感謝全體工作人員和演出 人員的奉獻。 這一年來,慈林的事工都很順利地進行,慈林兒童音樂營、慈林青少 年營、慈林青年營都順利舉辦。慈惠、慈愷、慈河、慈垚等獎學金也 都如期發放。台灣民主運動館、台灣社會運動史料中心也都不間斷地 開放,供人參觀或搜尋資料。興建中的慈林新館,也在六月中完成硬 體,目前正進行內部裝置,預計將於農曆年前全部完工。到時候,新 館中將有布置新穎的台灣民主運動館、珍藏慈林之友所捐贈的藝術品 的美術館,以及容納一百七十人的演講廳,可供辦理各式講座以及藝 術表演。這些事工能進行得這樣順利,當然是我們所有慈林之友共同 出錢出力,關心支援的成果。 慈林一直都相信,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就像一棵大樹,文化就是樹根 、樹頭,政治、經濟、環境等的表現都是樹枝和樹葉。樹頭如果強壯 ,樹枝、樹葉才有可能茂盛。所以,文化好,政治經濟才可能好。 今年來,台灣社會的發展,多少印證了這個信念是正確的。春天時, 很多青年學生發起了三一八學運,社會上各階層的人普遍關心、支援 這個運動。上個月底的選舉,我們看到更多人,用選票拋棄私心自用 、不顧民意的政治人物。這些正面的現象,使我們對台灣政治的進步 、民主的發展,燃起了強烈的信心。只是這些表現,並不是某一個人 、某個團體有能力來促成,而是因為整體台灣人民的民主文化有了普 遍的進步、提升。 04
活 動 報 導 二
會有這樣的進步、提升,不是一天、兩天,或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努力 可能達成的。長年以來,許多優秀的老師,在很保守的教育環境中,憑 著良知,把民主的理念教導給學生;台灣各地也有許多文史工作者,在 資源缺乏的情形下,憑藉愛台灣的熱情,很努力地保存歷史文物、發揚 關愛鄉土的精神;更有許多社會運動團體,認真地傳達並追求民主、平 等、人權、自由、公平、正義、保護環境等等的價值和理念。雖然這些 團體和個人,分散在各地,力量也都很小,但是有了他們默默無聞的微 小努力,長期點點滴滴的累積,才能匯集成今天的壯觀潮流。
林義雄 2014.12.17慈林音樂會
▼ 廖瓊枝老師演唱歌仔戲並
由張智欽醫師小提琴伴奏
▼
活 動 報 導 二
值得安慰的是,慈林自從成立以來,所有慈林之友也跟以上所說的個人 和團體一樣,在各個地方、各個崗位上,默默地從事提升台灣文化,尤 其是民主文化的事工。這個安慰,應該鼓勵我們堅定心志,繼續已經啟 動的各項事工,與台灣各地熱愛鄉土的個人和團體,一起默默地為台灣 文化的扎根、提升而努力。相信只要有很多人,經過長期的努力和不斷 地累積,就能使台灣人的民主素養持續地提升,而積極無私地參與公共 事務,並建立一個平等、自由、有尊嚴的進步國家。我們也大可相信, 只要堅持不懈,這樣的國家將會在我們的手中建設完成。
鄭淑玲老師指導的「慈林 合唱團」演出歌曲
05
2014年慈林「博物館到校服務」圓滿完成 為推廣博物館教育工作,協助宜蘭縣中小學學生認識家鄉及博物館,慈林 特別規劃了「博物館到校服務」專案,免費接受宜蘭縣各中小學老師的預 約,並徵選本會職志工老師義務到各校服務。本專案自2010年9月推出以來 ,受到許多師生的熱烈迴響與鼓勵,頗受各界的好評。 2014年慈林的職志工們共前往12所中小學,主講「認識慈林」課程,向師 生介紹慈林設置的台灣民主運動館、台灣社會運動史料中心及慈林紀念館 等館舍之特色,以及本會長期以來致力推動的各項教育、藝文等活動。 今年,超過750名師生共同參與本專案活動。而在每一場活動中,透過本會 志工老師到校的介紹、說明,都獲得到許多學生的熱烈回饋,並在這過程 中,一同體驗學習的樂趣,共度一堂充滿知性與啟發性的時光。 以下挑選本年度9-12月本會職志工至各校簡介「認識慈林」的活動照片!
12月3日三星國中 12/12碧侯國小
10月3日凱旋國小
06
9月26日礁溪國小
活 動 報 導 三
慈林新館側寫 2
2
新館總佔地面積為1090m ,總建築面積為2541m ;為地上五層樓之建築物 :一樓為開放空間,二樓及三樓前半部為設有177人座位之階梯式演藝廳。 二樓、三樓廊道與後半及四樓為台灣民主運動館,五樓與夾層為美術館。 參觀動線可以延伸至屋頂。於天氣晴朗時可以眺望遠方的龜山島風景;並 可回望座落在舊街路上的慈林教育基金會建築群。館內展示,全新布置, 預計1月底可以完成,約在5月初擇期舉辦獻館典禮。春節過後,開放試展 ,供外界預約參訪。
新 館 訊 息
07
新館試展參訪服務辦法如下: 一、試展時間 2015年3月3日(星期二)至4月30日(星期四),每週二至周日上午9點到 下午4點30分 二、服務對象 歡迎10人以上團體預約參訪 三、連絡方式 請於參訪日的3日前向本會預約,來電請洽03-9650515分機11薛小姐或填寫 以下報名表以傳真03-9650205或email到本會電子信箱chilin22@ms14.hinet.net 等方式預約 四、報名表
團體名稱
參訪人數
聯
聯絡電話
絡
人
參訪時間 2015 年
月
日
點
分
到
點
分
特別需求 (如果需要外語導覽或其他需求請於此註明)
08
新 館 訊 息
活動預告2015年1~ 4月 活動名稱 日期/時間 活動內容 備註 2015 年 慈 林 青 1 月 30-31 日 1/30(五)「暗暝 e 月光-台灣現代蹈先驅蔡瑞 歡迎歷屆青 年 營 暨 青 少 年 (五-六) 月」紀錄片欣賞與陳麗貴導演座 年營及青少 營同學會 談。 年營學員報 名參加! 1/31(六) 2015 年迎春聯歡踏青-造 訪「雙連埤」 :位於宜蘭縣員山鄉 的湖西村,是群山環抱的盆地,一 座千年歷史的天然湖泊濕地及自 然人文歷史保護區,行走田埂山林 間一起來感受大自然的生命脈動。 慈林講座-
慈 林 活 動 預 告
從光陰聽見柯 一正的台灣故 事
慈林講座- 走揣台灣教育 的春天
3 月 21 日(六) 講師:柯一正 導演 14:30 - 16:30 美 國 加 州 哥 倫 比 亞 大 學 電 影 碩 士,為台灣著名之電影、電視廣 告、電視劇、舞台劇導演兼演員, 曾經擔任世新大學與中國文化大 學講師,現任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董 事長
歡迎來電洽 詢或上慈林 4 月 11 日(六) 講師:劉明新 老師 14:30 - 16:30 台灣教師聯盟第五、六屆會長,現 網站查詢。 任顧問,文史工作者、台灣全國教 師工會促進會顧問,致力於蒐集本 土教材、推廣本土教育
給畢業生的最 佳獻禮 2015 年 1-6 月 宜蘭縣學生團 (二至六) 體參訪慈林畢 業生專案
228 事件暨林家 祖孫受難 2015 年追思紀 念活動
歡迎免費蒞 臨參加! 地點:慈林 文教中心
慈林為所有宜蘭的學子們安排了一份特別的畢 業禮物,帶領即將畢業的同學們進行一趟屬於生 命的、歷史的與民主的參訪巡禮,歡迎所有師長 為您的畢業學生們預約一份特別的生命禮物。歡 迎師長們來電免費預約(03-9650515 分機 11)
邀請您在 228 這一天,一同來傳唱和平與愛、播 下希望的種籽,同時告慰為台灣背負苦難的英 靈。 9:00 追思禮拜(義光教會) 2 月 28 日(六) 13:00~14:30 追思紀念會&追思紀念活動(慈 林紀念林園,北宜公路 57.5K 附近) 欲搭乘當日 10:00 從義光教會前往慈林紀念林 園交通車的朋友,請於 2 月 7 日前向本會薛小姐 報名(03-9650515 分機 11)
09
小兵立大功―李美鈴
關於慈林各項事工的推動,慈林志工們的協助一直是重要的一環。不論是 櫃台志工、導覽志工、資料整理的志工,對我們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 人物。有時,若有平常性的工作、舉辦活動或者是臨時需要人手時,我們 會有一張「機動組名單」,而這些名單中的志工,就會像小兵團一樣的出 現,讓慈林的工作與活動得以順利進行。這群「機動組志工」,大多有一 項特色就是慈林的「好厝邊」,能夠就近到館協助;而我們的好厝邊,李 美鈴,就是這樣的一號志工。 當初慈林館內還設有社區圖書館時,美鈴就常帶著小孩到館內看書、也陪 伴社區的小朋友們。那時,管理圖書館的藍先生就建議美鈴來當志工,此 後美鈴就協助書籍建檔、處理書籍借還等工作。後來小孩們長大了,美鈴 剛好也有事情無法常常到館後,就暫時中斷了志工的工作。 直到某天,方素敏董事長巧遇美鈴,再次邀請她回慈林服務。從2009年開 始,再次擔任志工的美鈴,總共就有四次整年的服務時數超過200個小時, 可見她對於慈林的貢獻。舉凡櫃檯服務、大樓清潔的工作,抑或是行政方 面上的資料整理、舉辦營隊、活動的人力支援,都可以看到美鈴的影子。 美鈴對於慈林來說,就像是一位不收取任何報酬的職工,非常值得信賴與 請託。 謙虛的美鈴總是笑說她做的工作沒什麼,沒什麼好做文章的;慈林的環境 讓她感受到平靜,像是一個沒有煩惱的地方,開玩笑的說自己也只是打發 時間。但我們都知道她正在做有意義的事情,所以讓時間都變得有意義。 就如她所說的,她認為她的協助都是平常性的工作,但如果沒有這些「平 常性的」、「簡單的」、「基本的」工作在最底層奠基,任何再簡單的工 作都無法順利推動。無論是甚麼樣性質的工作協助,對慈林來說都是一種 莫大的幫助與鼓勵,也非常感謝所有志工們的無私奉獻,讓我們得以繼續 推動慈林的志業。
10
慈 林 志 工 剪 影
當我們為別人做一些好事時,心中會有全然不同的感受。我們 會覺得生命更圓滿,覺得自己得到了一些回饋。我們對生命、 對他人、對自己,會有全心的態度與觀感。 -Janez Drnovsek 雅奈茲•德爾諾夫舍克, 1950-2005,斯洛維尼亞共和國總統。
至今我們知道的繁榮,其實是快消耗地球無可取代資源的結果。 -Aldous Leonard Huxley阿道斯•赫胥黎,1894-1963,英格蘭作家。
即使在最好的東西內部,也難免會有許多令人厭惡的雜質。因 此,即使是最神聖的人,也有期待克服的地方。 -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尼采,1844-1900,瑞士籍德國哲學家。
雋 語 選 粹
台灣民主言論選 幸而當選,不要自滿以為民主政治就成功了,我們還有更大的 敵人——千百年傳下來的阻礙民主政治的病毒仍待大家的團結 而清除。 -朱伴耘,<三論反對黨>,《自由中國》,18卷4期
自由民主和法治已經成為二十世紀人類所應有的生活方式。人 民固要努力爭取自由民主和法治,而有權有勢的人,尤其是身 為政府領袖的人,更要身體力行,為天下倡。也惟有人民有言 論自由,民主自由和法治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陶百川,<政治永遠需要批評―國事必須大家討論>,這一代雜誌第9期
民主,就是「人民是主人」、「主權在民」的意思。在民主體 系裏,人民委託政府行政的權力,並保留了本身的參政權。人 民必須對政府實施監督和控制,而言論自由是人民實現參政權 的起步條件。從另一方面看,政府的治權是由人民授與的,人 民可以給得多,也可以給的少。 -節錄自<言論自由―民主政治的第一步>,《政治家》半月刊第4期
11
文化協會電影隊―美台團
顏世佩/慈林職工
美台團,愛台灣,愛伊風好日也好,愛伊百姓品格高。 長青島,美麗村,海闊山又昴,大家請認真,生活著美滿! 美台團,愛台灣,愛伊水稻雙冬割,愛伊百姓攏快活。 長青島,美麗村,海闊山又昴,大家請認真,生活著美滿! 美台團,愛台灣,愛伊花木透年開,愛伊百姓過日粹。 長青島,美麗村,海闊山又昴,大家請認真,生活著美滿! 美台團團歌-蔡培火編曲/編詞 1921年,台灣文化協會創立後,便在台灣各地舉辦講習會、文化演講等活 動,以啟蒙台灣人民。然而,在推動這些事務的過程中,文化協會專務理 事蔡培火先生則注意到如農民、勞動者,對於這些活動的理解能力有限, 故此,想藉用電影媒材來宣傳、啟迪民智,以使文化教育的推廣得以更落 實到社會各階層中。這項意見雖然已在文化協會舉辦第三回定期總會(1923 年)上決議實施,但遲遲未能落實。 1925年,蔡培火母親71壽辰,文化協會全台同志集結了1千3百餘元禮金, 為蔡母祝壽。此筆禮金後由蔡培火贈與給台灣文化協會作為籌組活動寫真 團(即文化協會電影隊)基金用,隨後再募得3千餘元,同時亦趁台灣議會請 願委員赴東京之機會,採購了1台放映機和7部具社會教育的影片。 1926年,文化協會從會員中選取三名青年組成「美台團」。團內成員一人 1 專管機器,二人擔任辯士,說明影片 ,使觀眾容易理解片中的內容。第一 支電影巡迴隊(為「活動寫真團」)由郭茂已、盧丙丁、陳新春等3人負責 2 ,並於台南「大舞台」舉辦首映,隨後便於台灣島內進行巡迴宣傳 。其中 ,在電影播放前,團員必先合唱蔡培火特為美台團編製的團歌。後來觀眾 熟悉此歌後,也會加入合唱,呈現出慷慨激昂的景象。此外,辯士則經常 藉由影片的內容暗批日本殖民政府,獲得熱烈的反應。 此支電影巡迴隊,在當時受到社會各界的廣大回響,活動幾乎接應不暇, 為因應這波風潮,文化協會再購買機器一組,影片數十卷,並且也再籌組 第二支美台團工作者,由鐘自遠、盧丙丁、林秋梧負責。此支美台團所巡 迴的地點則以台南州、台中州為主軸。 1926-27年期間,美台團所播映的電影有十幾部之多。然而,隨著台灣文化 協會的瓦解,美台團雖仍持續在各地巡迴演出,可惜的是。受到其他不同 理念團體的阻擾,其勢力日漸削落,無疾而終。 1.當時的影片為默劇形式,故辯士則專為默劇旁白。 2.該團巡迴的範圍主要是集中在當時的台中州和台北州。 林柏維,1993,《台灣文化協會滄桑》,(台原出版社)。 吳三連基金會拍攝,《榮耀與寂寥—台灣文化協會的年代》(DVD),2002。
12
社 運 事 典
編按:因版面有限,僅節錄部份學員留言。全文請上慈林網站瀏覽。
靜宜及東海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師生 蒞臨慈林參訪
參 訪 留 言
看過去那麼多人,曾經為了民主, 為了環境,或是其他訴求,為了我 們腳下的這片土地的美好未來而努 力,我不禁也期盼自己同樣能擁有 那勇氣,能踏出原本的舒適圈,嘗 試為台灣環境做一些什麼,讓更多 人了解目前環境的危機,共同參與 環境的保護。不論是嘗試彌補或是 改善環境,相信都會是一個艱難的 課題與挑戰。 黃鈺婷/靜宜生態人文學系
有別於以往的實作課程,這次到宜 蘭慈林文教基金會的參訪,讓我的 心靈和思想上都受到了震撼和改觀 。整個歷史館中,清楚地展示出日 治時期到解嚴時期,台灣民主運動 的興起和改革。讓我印象深刻的是 林義雄先生回顧在1980年發生的林 家血案時,曾說過:「失去家人讓 我很傷心,但我卻不後悔」。鄭南 榕先生也為了追求言論自由,以自 靜宜與東海師生參觀「台灣民主運 焚的激烈手段來跟政府做抗爭,這 動舘」由志工林志成老師導覽解說 些血腥、殘暴的民主抗爭過程,著 實讓活在自由空氣底下的我們難以 想像。 劉容滋/靜宜生態人文學系 在台灣民主運動館中了解台灣民主發 展史,內心真的很感謝前人的付出, 也為他們的犧牲感到心酸難過,因為 有他們的努力我們現在才能享有民主 ,身為國家的主人,我們都應該要好 好捍衛與珍惜這得來不易的一切。
中國交換學生參觀「台灣民主運動 魏貝芳/靜宜生態人文學系 舘」由志工黃錦峰老師導覽解說
13
我 們是相當幸福的一代,生活在前 人用盡心力與血淚革命出的民主自由 ,看見館內牆上、櫥窗裡一個個用性 命去紀錄的照片、月刊與書信,雖然 看似靜止,但透過那天學長(黃錦峰 老師)相當清楚、認真的介紹,這一 切彷彿感覺得到實實在在的生命,彷 彿感受得到那些前人的悲痛與心酸, 彷彿自己的情緒已跳脫當下的時空, 能與那些前人們感同身受,這是相當 微妙且從來沒有過的感受,能夠因為 東華大學族關系師生參訪後於本會 這些歷史事件而感到鼻酸和深受感動 前院合影 。 高碧歆/東華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我 們進入了台灣民主運動館,跟著 老師的步伐以及介紹,讓我們隨著 台灣歷史上發生的民主運動慢慢了 解到,現在的台灣是多麼得來不易 啊!深深地記得,有一面牆上,是 記錄著:過去到2000年所有台灣民主 運動!在這些日子裡,每一個民主 運動皆緊緊相扣著,也因為有這些 運動的出現,使得我們現在更有動 力、力量、能力等,去追求更好的 台灣!每一個革命都是在為自己發 聲,甚至有的是希望未來能更好, 也因為這些勇氣與努力,讓現在的 東華大學族關系賴淑娟娟老師與學生 我們可以擁有現在的台灣。 張文雯/東華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走 進林義雄先生保存完整的舊宅內 ,看著兩個可愛女孩天真地笑顏, 這樣的事件是個多大的打擊呀!需 要多大的勇氣,才能使林先生繼續 在社會運動這條路上前進,需要多 長的時間才能慢慢釋懷呢?將時光 拉到近期反核四的社運,依舊能看 到林義雄先生站在大眾的前面,用 生命在發聲、用身體在拚搏,政府 呀!民眾呀!別被利益薰紅了眼、 別被表面遮蔽了耳,用心去挖掘真 相做出真正對的事。 王丹老師與中國交換學生參訪後與 謝宛螢/東華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林義雄先生合影
14
參 訪 留 言
台灣客家運動之形成與發展 指導教授:邱榮舉教授 學校系所: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撰文者:葉德聖(2012年慈河獎學金得獎學生)
慈 河 獎 學 金 作 品 論 文 摘 要
本研究以社會運動的基本意涵及定義、西方社會運動理論、社會運動的發 展歷程以及臺灣社會運動與臺灣客家運動間的關係來論述臺灣客家運動的 形成與發展。本論文發現,臺灣客家運動的發生原因,一方面是對語言政 策的迫害而反抗,另一個則是由於弱勢或少數族群文化身分意識的覺醒, 因而激發參與者的客家意識。整體來看,因為語言的不平等和客家族群地 位的邊陲化,讓客家族群早已積壓許多的不滿,1980年代由於當時外在壓 迫性體制轉變,政治情勢從戒嚴轉為解嚴,客家草根性組織如客家風雲雜 誌社等大力推動下,客家意識也被建構起來,因而對當權者發出挑戰,藉 著客家運動爭取母語的教育、傳播權,進而啟發客家人的認同和爭取應有 之權益。 在臺灣客家運動的發展上,本研究採取三階段的分期法,分別是發端期( 1987-1989年)、集結期(1990-1999年)以及制度化期(2000年-現今) 。發端期的重點就是以1987年《客家風雲》雜誌創辦和1988年「還我母語 運動」為主;集結期則是經過1989年後的運動能力衰退後,1990年《客家 風雲》雜誌改組為《客家》雜誌、1990年「臺灣客協」的成立帶來一波運 動高潮,1994-1995年「寶島客家電台」抄臺風波,把動員力量再掀高潮; 制度化期主要在2000年以後,包括客家委員會的成立、臺北市政府客家事 務委員會的成立、客家電視頻道的設立、客家知識體系的建構以及制定客 家基本法,都是進入制度化期後的成果。 此外,臺灣客家運動進入制度化後的主要問題如(一)運動理念及目標問 題-客家人真的知道自己要什麼嗎?多數客家人會認為許多客家問題大致 已解決或已交由客家專責機構如客委會就足夠,已不用再像過去投入大量 心力關注;(二)客家研究問題:目前的客家研究問題大致有三,第一、 當前雖有各大專院校的相關客家系所及客家研究中心等,但真正致力於客 家研究者甚少,許多都是「掛羊頭賣狗肉」,浪費客家資源;第二、客家 研究成果質量參差不齊,未見顯著的研究成果;第三、客委會的預算雖然 逐年增加,但用於客家研究的預算卻未按比例提升,讓客家學界不甚滿意 ;(三)客家政策與法律問題:雖然2010年通過了《客家基本法》, 是客
15
家事務界的一大進展,但其中卻只有概括的形式,而無相關規範性和強制 性,也讓客家界和學界都相當不滿;(四)客語及文化傳揚的問題:臺灣 客家運動發展至今,客語及文化消失的命運依舊,歸結原因,在整個現代 化和市場化的衝擊之下,讓客語與其他主流語言相比,更顯得缺乏市場價 值,也因此造成下一代的客家青年對此興趣缺缺;(五)客家事務機關執 行的問題:第一、在客家委員會等中央及地方客家專責機關陸續成立後, 讓原本各自負責客家事務的相關部會,都有了推卻的藉口,一律交由客家 委員會來全權負責,也增加了執行上的難度與阻礙。第二、客家委員會雖 然預算每年攀升,但似乎僅用於「嘉年華會式」的活動,真正用於文化紮 根、培育人才、落實「客語無障礙」等卻相對較少,也讓人質疑是否有「 執行不力」的問題;(六)進入制度化後動員與議題能力不足問題:造成 此現象原因有二:第一,社會運動經常被政治收編,本身自主動員的能量 就日益消失,原本的客家運動也淪為「運動客家」。第二,運動精神的削 弱,隨著臺灣客家運動的推行,客委會的成立、客家電視臺開播等,當初 運動的主張實現以後,客家運動的力量似乎被削弱許多。而且當初所有客 家運動的推行,乃是由民間社團所主導從下而上對國家主宰機器提出反判 ,但現在則是逐漸演變成由上而下,由政府所設立的客家委員會來指導「 運動客家」;(七)族群互動問題-只有客家族群獲得資源,可能造成族 群間的排他效應?:一來雖然「客家重點發展區」中客家人口占了30%以上 ,但大部分都還是如閩南族群在內的其他族群,往後如經過修法,在當地 投入更多資源發展客家事務或公務員的客語獎勵措施,能否得到其他族群 的認同,反之,可能會引起其他族群的不滿;二來,如果這些「客家重點 發展區」被客委會列入規劃發展,甚至往後投入大量資源建設,但這些30% 以上的客家人口中會講客語的比例卻相當低,自然難以讓其他族群的人心 服。 目前臺灣客家運動在進入制度化後未來的發展為:(一)臺灣客家運動、 客家政策與客家研究應朝向「三合一」的發展;(二)客家研究方面:致 力「客家研究」朝向「客家學」發展;(三)客語推廣和文化傳承方面: 如何增加它的市場價值?(四)客家認同和想像方面:客家族群世代間的 差異須調適;(五)臺灣客家運動存在與否方面:目前運動呈現消退趨勢 ,未來須朝向強化監督之責;(六)客家事務執行成效方面:過去客家運 動訴求大致雖達到,但仍有許多進步空間;(七)保存客語和客家文化方 面:成立客家自治區?(八)未來的族群關係方面:相互競爭且相互尊重 的弔詭關係(九)臺灣客家運動方面:朝向客家文藝復興或文化自覺運動 。
16
慈 河 獎 學 金 作 品 論 文 摘 要
2014年10-12月份工作紀要 日 期
摘
要
2014/10/03(五)
慈林「博物館到校服務」前往宜蘭縣凱旋國小服務
2014/10/04(六)
板橋社大行動哲學教室師生參訪本會
2014/10/05(日)
花蓮信望愛少年學園師生參訪本會
2014/10/08(三)
慈林「博物館到校服務」前往宜蘭縣士敏國小服務
2014/10/14(二)
慈林「博物館到校服務」前往宜蘭縣新生國小服務
2014/10/18(六)
靜宜大學及東海大學生態人文學系師生參訪本會
2014/10/19(日)
志工團月會:宜蘭雙連埤踏青活動
2014/10/23(四)
慈林「博物館到校服務」前往宜蘭縣育英國小服務
2014/11/01(六)
慈林講座:從夢境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王榮義牧師主講
2014/11/01-02(六-日) 東華大學族群關係及文化學系師生參訪本會(蘭陽知性之旅
慈 林 工 作 紀 要
戶外教學專案)
2014/11/11(二)
宜蘭縣育英國小畢業班師生參訪本會
2014/11/12(三)
協辦生態關懷者協會主辦的「生態經濟學講座」
2014/11/13(四)
慈林「博物館到校服務」前往宜蘭縣成功國小服務
2014/11/14(五)
樂山教養院第一梯師生及家長參訪本會
2014/11/27(四)
1. 樂山教養院第二梯師生及家長參訪本會 2. 宜蘭樂活學苑師生參訪本會
2014/12/03(三)
慈林「博物館到校服務」前往宜蘭縣三星國中服務
2014/12/06(六)
慈林講座:淺談兒童醫療之我見 張永青醫師主講
2014/12/12(五)
慈林「博物館到校服務」前往宜蘭縣碧候國小服務
2014/12/13(六)
台灣人權文化協會參訪本會
2014/12/13-14(六-日) 「中國沙龍」王丹師生參訪本會 2014/12/16(二)
慈林「博物館到校服務」前往宜蘭縣宜蘭國小服務
2014/12/17(三)
於馬 偕 紀 念 醫 院 舉 辦 2014 年慈林音樂會
2014/12/19(五)
林口社區大學師生參訪本會
2014/12/21(日)
東華大學歷史系師生參訪本會(蘭陽知性之旅戶外教學專案)
2014/12/24(三)
淡江大學蘭陽校區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師生參訪
2014/12/31(三)
淡江大學蘭陽校區英美語言文化學系師生參訪
17
慈 慈林 林基 基金 金會 會的 的事 事工 工是 是一 一項 項長 長期 期耕 耕耘 耘的 的工 工作 作, ,需 需要 要大 大家 家的 的捐 捐助 助, ,您 您的 的每 每一 一筆 筆熱 熱心 心捐 捐款 款, , 都 都將 將成 成為 為各 各項 項事 事工 工的 的推 推展 展, ,更 更是 是給 給我 我們 們無 無比 比的 的鼓 鼓勵 勵與 與支 支持 持力 力量 量! !慈 慈林 林衷 衷心 心感 感謝 謝您 您, , 也 也歡 歡迎 迎定 定期 期小 小額 額捐 捐款 款。 。 郵撥帳戶
銀行帳戶
帳
帳
戶
名:財團法人慈林教育基金會
號:15066701
*捐款收據可以申報抵扣稅額用
戶
名:財團法人慈林教育基金會
號:17062056290台灣中小企銀羅東分行
銀行代碼:050
【以銀行匯款或提款卡匯款者, 或 銀行匯款或提款卡匯款者,請來電03-9650515或
來信chilin22@ms14.hinet.net通知 通知, 來信 通知,以便寄發收據】
----------------------------------------------------- -------------------------------------------------------------
財團法人慈林教育基金會信用卡 財團法人慈林教育基金會信用卡認捐單 信用卡認捐單 持卡人姓名
代號: 代號:12-250-0005-4
電 話
(O) (H)
行動電話
身分證字號 信用卡別
(請勾選) 請勾選)
請提供
卡片末 片末三碼
□ VISA □ MASTER □ JCB □ 聯合信用卡
信用卡號
有效期限
發卡銀行 持卡人簽名
銀行授
收據抬頭 通訊地址 通訊地址 認捐方式 及
捐款金額 捐款金額
______月_________年 (需與信用卡簽名同字樣) 需與信用卡簽名同字樣)
權號 碼
此欄由本會填寫
□□□□□ □ 單筆捐款 $
元整
□ 長期捐款 /( 收據寄發方式: 收據寄發方式: □ 每月寄發
□ 年底再 年底再一次寄發 )
每月贊助金額: 每月贊助金額:□ 三百元 □ 五百元 □ 一千元 □ 其他金額$ 其他金額$____ ________元 ____元
□ 捐助慈林語錄金額$ 捐助慈林語錄金額$__________ __________ 元整, 元整,請贈送 _________ 本
財團法人慈林教 財團法人慈林教育 慈林教育基金會
26847 宜蘭縣五結鄉二結路 339 號 E-mail:chilin22@ms14.hinet.net
電話:03-9650515*11 電話
傳真:03-9650205 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