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orial

Page 1

X1 􀰙

.2015 年 .

1月9日

􀰙星期五

香港資優教育特約專輯 吳克儉局長的話:

香港資優教育的路向 香港的資優教育已發展超過二十年。在此 衷心感謝一直關心、支持資優教育的人士和 機構。這些年來,政府在課程政策及配套等 方面推動資優教育,先後成立馮漢柱資優教 育中心、資優教育組及香港資優教育學苑, 與各大專院校、專業團體及海外學者攜手, 照顧不同持份者(學生、學校、家長、公眾 人士等)的需要。近年香港學生在國際比賽 中屢獲殊榮,足可見證香港在資優教育已有 一定的成效。近年教育局並加強教師專業培 訓、組織資優教師網絡、舉辦全港性比賽、 提供網上增潤課程等,更突顯政府對資優教 育的推動及承擔。未來,政府會繼續與不同 的機構和持份者協作,達至 「資優教育普及

化,普及教育資優化」 ,讓莘莘學子的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為社會培養更優秀 及多元化的人才。隨着社會各界對資優教育日益重視,我們應要把握這個良好的 時機,讓各界及大眾更進一步認識政府、學校以及其他機構所提供的資優教育, 並加強彼此間的夥伴關係。 教育局局長 吳克儉, SBS, JP

資優的定義 提起資優,許多人會以為所指的只是高智商。其實,如許多知名學者所提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

倡,香港採納的是多元智能的資優概念,即除了智力屬於高水平外,資優兒童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主席

也可能具有其他的資優特質,如:對某一學科有特強的資質;有獨創性思考, 能夠提出很多創新而精闢詳盡的意見;在視覺及表演藝術方面極有天分;有領 導同輩的天賦才能,在推動他人完成共同目標方面有極高的能力;或在競技、

林潤富先生的話

機械技能或肢體動作協調等方面,有卓越或靈巧的表現。兒童只要擁有上述六 項特質的其中一項或多項即可視為資優。因此,資優兒童雖非大多數,但也未

作為香港資優教育學苑主席,見證學苑不斷發展,力臻完善,在培育香

必如一般人想像的少。

港資優學生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實在深感鼓舞。學苑提供多元化的課程, 不但讓學生得到適切的培育,而且也透過專業培訓和多項活動,使教師和 家長認識並顧及資優生所需,從旁協助資優生盡展潛能。每一位資優學生

概述香港資優教育發展之

都是獨特的,作為資優兒家長的一份子,我深深體會到資優生情意發展及 全面成長的重要性。資優生對事物的看法與求學態度往往有別於其他同學,

歷史及里程碑

難免感到孤獨寂寞。故此在學苑接受新挑戰,能夠令他們得到求學的滿足 感,又認識到志趣相投的同學,從互動中盡享學習和社交的樂趣。

自 90 年代初,政府已經就香港資優教育的發展,制定長遠策略。及後,成立 了馮漢柱資優教育中心,作為資優教育的匯聚點,為教師及資優學生提供支援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主席 林潤富先生

情意發展正是學苑來年的課程培訓重點。期盼學苑與合作夥伴一起默默 耕耘,攜手培育香港的資優生,讓他們日後在社會上綻放光芒。

服務和課程資源。在 2000 年,政府制定了 「香港資優教育的發展」 政策文件, 建議以三層架構模式在香港推行資優教育,鼓勵和支援學校提供校本資優教育 課程,以照顧資優學生的學習和情意需要。為更有效地落實香港資優教育政 策,在 2003 年,政府成立資優 教育組;在 2007 年,更成立資 優教育學苑,攜手為教師、資優 學生及家長提供有關資優教育的 資訊、意見和支援。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 吳大琪教授的話 資優教育的重點是因材施教。資優學生的特質是 「與眾不同」 , 他們的思考模式以至觀看世界的角度都與一般學生不一樣。不過 「與眾不同」 是一把雙刃劍,在一般教育制度底下及在普羅社會難 以被廣泛接受,這是為何資優學生往往需要特別教育輔助他們展現

▲馮漢柱資優教育中心

潛能的原因。

▶教育局網上學習課程 ── 戶外考察活動

緊密合作,創造一個長遠、可持續、目標清晰的環境以配合主流教

在可見的未來,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將與其他主要資優課程提供者 育需要。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教育局、學校及各大學務必建立一個 培育資優生的長遠合作模式,幫助學校與大學及早認定及培養資優 學生,讓資優社群健康成長。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 吳大琪教授 ◀同學完成 「薈 萃館」 傑出學生 講座系列 III—— 「數學趣趣地」 後合照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的學生課程

香港資優教育發展符合世界性的發展趨勢 The Tower Education Report The Tower Education Group 於 2010 年發表一項有關全球資優教育趨勢的研究 報告。報告顯示,香港資優教育發展符合世界性的發展趨勢。其中指出,香港的資 優教育政策最終目的,是使學校可以透過 「 三層架構」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以及 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因校本資優教育而受惠。我們也提倡學校根據校情及學生特質發 展校本資優計劃,使教學更能切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及照顧學習差異。 除此之外,研究也認同我們着重和其他持份者,例如學者、教師、學生以及家長 合作的方向,透過全校參與,甚至全民參與的模式發展資優教育。近年來,政府積 極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目的是讓教師有更豐富的知識,從而可以在學校與其他持份 者合作,以及結合社區資源,進一步發展資優教育。

香港資優教育服務的夥伴 政府積極與中、小學、大專院校、香港資 優教育學苑及非政府組織、教育團體建立合 作夥伴關係,發展課程示例和學與教資源, 協助學校推行校本資優教育,以及為教師提 供專業培訓課程。同時,政府亦協助訓練學 生參與國際或全國性比賽,並開拓網上學習 課程。馮漢柱資優教育中心為學生提供一系 列的增潤課程,而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則主要 為特別資優學生提供適切的培訓機會和為資 優學生的家長提供服務。

▲教師專業培訓工作坊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