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N 2219-4746
第五期
隱藏的力量—
讓雙重 特殊資優兒的 潛能盡展
專題研習: 教養雙重特殊 資優兒的苦與樂 鮑姆博士
發展資優兒的執行 功能技巧 庫珀康博士
5月
2 0 1 1
目 1
錄
主編者言 — 隱藏的力量 — 讓雙重特殊資優兒的潛能盡展
最新消息 —「資優培育指南 — 資優是甚麼?」 小冊子出版了!
2
10
最
新
專題研習 — 教養雙重特殊資優兒的苦與樂 — 發展資優兒的執行功能技巧
研究分享
14 18
— 喜愛數學的孩子
「 童 」一 天 空 — 為孩子找出最擅長的路
22
文字推介
24
家長園地
25
學院動向
—「尋找雙重特殊資優兒」計劃簡報
消
個案透視
— My Thirteenth Winter: A Memoir
—「尋找雙重特殊資優兒計劃」 的支援服務
— 學生服務部及教師專業發展部
息
《資優培育指南 — 資優是甚麼?》 小冊子出版了!
你知道「資優」是甚麼嗎? 如果你的孩子是資優兒,你又知道應怎樣培育他們嗎? 我們剛出版的《資優培育指南 — 資優是甚麼?》小冊子,旨在介紹 資優兒的特質,並為家長提供照顧和發展資優兒潛能的建議及策 略,對象為一般家長及對資優教育有興趣的普羅大眾,讓你們認識 如何照顧資優兒這方面的需要。 本冊子同時列舉出一些香港及國際機構的網址,為家長提供一些實 用的資料,幫助你們進一步認識資優教育的議題。歡迎你到本學院 網站的「家長園地」下載。 http://www.hkage.org.hk/b5/pz_publications.html
主編者言
主
編
者
言
隱藏的力量 — 讓雙重特殊資優兒的潛能盡展 不知道「雙重特殊」這個名稱令你聯想起甚麼?是上 天賜予的兩份寶貴禮物嗎? 每年暑假,家長支援部都會與不同家長 進行小組面談,聽取他們的意見從 而 改 善 我 們 的 服 務。2008 年 夏 天,我們從一些家長口中聽到 雙重特殊資優兒的需要;同 時我們發現社會上現時並沒 有任何服務是特別為這群孩 子及其家庭而設的。因此, 我們開展了「尋找雙重特殊 資優兒計劃」,希望透過前 線經驗,接觸更多有需要的 家庭,並且讓社會認識這群家 庭及他們所面對的問題。 由 於 沒 有 足 夠 的 研 究 數 據, 有 些 人 甚 至 否 定 雙 重 特 殊 資 優 兒 的 存 在 (Lovett & Lewandowski, 2006)。但外國的經驗告訴我們,雙重 特殊資優兒的出現比率是 2-5%,甚至高達 20%。無 論數字是甚麼,我們親身接觸過的家庭都讓我們知 道,他們的存在是事實,而他們孩子的需要又確實
與其他資優兒或一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是很不 同的。 我們希望透過這個計劃,發展一些支援服務 和教材套,讓有需要的家庭得到支援,同時增 加社會人士對雙重特殊資優兒的認知。 我們實在很榮幸,今期能夠邀請 到鮑姆博士及庫珀康博士於 〈專題研習〉中分享她們多年來 在支援雙重特殊資優兒方面 的寶貴經驗。此外,我們於 〈研究分享〉環節中介紹了學 院的「尋找雙重特殊資優兒 計劃」,並通過〈個案透視〉探 討一個既是資優亦是自閉症 的個案,而〈「童」一天空〉則邀 請了一位畢業於香港大學的讀寫 障礙學生,分享他成長的心路歷程。 我們接觸到的家長,他們都是毫無保留的為 孩子付出。但願這份愛心能紮根在孩子的心中,並 作為上天賜予的兩份禮物的催化劑,讓樹苗他日成 長為參天巨樹,父母可以在樹下歇息。
參考文獻: Lovett, B. J., & Lewandowski, L. J. (2006). Gifted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Who are they?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39 (6), 515 – 527.
「園外資音」大革新!「園外資音」討論區 – 為對資優教育有興趣的家長提供一處聚腳點 ! 為了提高家長們的互動,「園外資音」將會改以討論區的形式繼續推行,目的是提供一個不受時空及 地域限制的互動平台,讓家長之間可以即時分享培育資優兒童的心得或疑問。歡迎家長發表有關培 育資優兒童的意見或就內容提出回應。所有家長均可以參加,詳程請瀏覽本學院網頁「家長園地」內 的「園外資音」討論區。 http://www.hkage.org.hk/ps_forum/
1
2
專題研習
教養雙重 特殊資優兒的 苦與樂 鮑姆博士 雙重特殊資優兒為家長帶來苦與樂。這 些孩子在成長階段中面對的種種問題有 時 難 以 察 覺 及 理 解。 以 下 是 肯 特 的 故 事,他擁有出眾的能力,同時也面對重 重挑戰。 樂 「樂」是指看到孩子天生好奇、知識淵博和才華洋溢 這些特質而感到快樂。肯特從小就有上述特質,其 家人稱他為「會說話的神奇嬰兒」。他還未懂得走路 就能說完整的句子,不時在超市向媽媽讀出商品的 標籤,旁人看到後都感到很驚訝。此外,他在入學 前就已經表現出眾,對科技的濃厚興趣在家裏引起 了有趣的事情。他以自己的方法使用電腦軟件,曾 經利用簡報的動畫幻燈片做出棋盤遊戲,但由於遊 戲太複雜,最後導致簡報失靈。肯特也酷愛閱讀, 入學時已經掌握很多知識。
苦 肯特唸小學的時候,各人對他的期望很高,認為他 會 有 出 色 的 表 現, 但 事 與 願 違, 他 的 成 績 不 及 同 學,老師還以為他躲懶。他不願做功課,也不參加 課堂討論,只愛與電腦為伴。而痛苦就在此時萌生 了,他媽媽說:
肯特的學習障礙對他生活的每個方面都帶來了沉重 和持續的影響。他沉默寡言,一般孩子每天要面對 的人物,他都覺得難以跟他們溝通。即使跟相識和 喜歡的大人說話,他也要事先思量,再鼓起勇氣才 開口。我們成年人通常都可以選擇切合自己才能的 工作環境,譬如說,數學不靈光的不當會計師,害 怕解剖青蛙的不當醫生,喜歡舞台的不當圖書館員; 然而,孩子就只能當學生,沒有其他選擇。不論在 家或學校裏接受教育,孩子都是個學生,教導者需 要知道孩子是否正在學習和掌握學習內容,就要孩 子以文字表達自己、參與討論以及說話,也要孩子 建立組織能力、於限期前完成事情以及將注意力集 中於一些自己沒興趣的題目。肯特每天都要面對這 些挑戰……(寫於 2007 年 10 月 25 日的個人感受) 從以上的說話我們可以看到雙重特殊資優兒是聰 明、好奇和才華洋溢的,他們有潛在能力,但同時 亦面對重重挑戰。有些兒童有學習障礙,即使是簡 單的事情,例如記住數學公式或以文字表達複雜的 構思也難以做到。有些孩子則不能集中注意力,並 且缺乏組織及社交能力。這種雙重特殊資優兒的情 況使孩子感到困惑、緊張和極為沮喪。然而,幫助 非資優學生解決學習或注意力問題的方法對雙重特 殊資優兒的作用不大。此外,期望雙重特殊資優兒 的表現可以媲美非雙重特殊資優兒也是不設實際 的。我們需要關心雙重特殊資優兒在生活上的複雜 問題,並且深入了解他們每天面對的矛盾。
專題研習
本文將探討人們怎樣看雙重特殊資優兒的需要以及 人們的誤解,說明為甚麼這些謬誤阻礙了適當的課 程編排,更會提出有效協助孩子成長及發展的方法。
謬誤一:雙重特殊資優兒跟其他孩子有 着同樣的發展模式 這個謬誤認為雙重特殊資優兒在語言或空間感方面 有 出 眾 的 能 力, 因 此 可 以 在 所 有 能 力 範 疇 例 如 認 知、心理性肌肉運動、社交及情緒等,輕易達到應 有的水平。然而,肯特卻出現不同步發展的情況。 他有很高的智力,但其運動神經及社交能力都不及 其他同學。很多資優生都有很強的認知能力,興趣 及知識均較同學豐富。但他們的行為表現通常並不 成熟,與其智力不符。這種情況稱為不同步發展, 即孩子的認知、運動神經及社交能力發展各異,而 雙重特殊資優兒的情況尤為明顯。他們的複雜思維 能力很強,有獨到的構思,亦能運用豐富的詞彙, 但由於其運動神經及處理能力還未完全發展,因此 無法將自己想像或理解的事情通過文字或其他媒介 輕易表達出來,最後變得沮喪。此外,因為他們的 思 維 能 力 較 書 寫 能 力 強, 想 像 的 事 情 無 法 表 達 出 來,所以會發脾氣或拒絕做作業以發洩情緒,並可 能認為做作業是愚蠢或沉悶的事情。 孩子發脾氣通常表示他們需要別人幫助,雙重特殊 資優兒根本還沒有能力應付問題。以肯特為例,他 的實齡為 7 歲,認知年齡 12 歲,運動神經年齡 3 歲, 而社交 / 情緒年齡 4 歲,假如一律使用處理 7 歲孩子 的方法,便會導致不恰當的情況,例如將作業簡化 或對他的行為加以懲罰。更惡劣的情況是,由於他 說話時像一個 12 歲的孩子,我們誤以為他能夠做到 12 歲孩子可以做到的事情。 我們需要關注孩子不同步發展的情況。要讓肯特運 用其探索思維,我們必須為他提供深入的內容,並 且 安 排 他 跟 能 力 和 興 趣 相 若 的 群 組 交 往。 但 與 此 同時,因為他只有 3 歲孩子的運動神經能力,不擅 書寫,所以我們亦要提供其他合適的方法例如故事 板、圖像組織圖、簡報幻燈片、口述或語音轉文字 的技術,協助他表達自己。
肯特的社交情緒能力與其智能的不同步發展帶來了 兩難的情況。譬如說,我們可能會嘗試按他的實齡 或智齡水平跟他分析討論,幫助他減輕社交的緊張 情緒,但因為他的情緒能力只及一個 4 歲的孩子,所 以這個方法並不奏效。其實,讓他重新集中注意力 並學習怎樣與人對話,可能會更有效地改善他的情 緒處理能力。
謬誤二:學業成就與社交情緒能力無關 很多人認為治療師負責處理孩子的社交情緒問題, 而學校則處理學業問題。研究顯示,除非孩子有強 烈的自我感,覺得自己受到重視,並且認同自己, 否則他們的學習不會取得成果(Baum & Owen, 2004; Reis)。此外,在壓力或焦慮的情緒影響之下,腦袋是 無法學習的 (Medina, 2009)。雙重特殊資優兒非常聰 慧,深知自己與眾不同,不想同輩覺得自己愚蠢, 因此他們經常活在焦慮情緒中。他們亦非常害怕出 錯,假如作業做得草率或不夠好被老師批改,脆弱 的自我感及學業自我效能感便會受到打擊。情況更 惡劣的是,他們很多都因為成績不濟或行為古怪被 取笑甚至受到欺凌,學校就因此成了他們不斷掙扎 求存的地方。 以下為馬斯洛 (Maslow) 的「需要層次」理論,解釋達 到自我實踐(發展創意潛質)的基準:
自我實現
道德、 創造力、 自覺性、 問題解決能力、 公正度、接受現實能力
尊重需求
自我尊重、信心、成就、 對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
歸屬需求
友情、愛情、性親密
安全需求
人生安全、健康保障、資源所有性、財產所有性、 道德保障、工作職位保障、家庭安全
生理需求
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
圖一:需要層次 (Maslow, 1970)
3
4
專題研習
根據這個理論,人們的學習取決於他們能否滿足物 質需要,例如睡覺、食物以及水,而很多雙重特殊 資優兒均需要經常吃蛋白質的小吃。他們有些晚上 睡得不好,在學校裏沒精打采。學校的生活也使他 們覺得很疲累,需要很大的能量才能集中注意力。 他們有些到了下午初段時間就已經筋疲力盡,而小 睡一會應該可以讓他們舒服一點。有些雙重特殊資 優兒需要經常休息才可以繼續學習,而過度活躍或 趕功課的學生經常錯過休息時間,因他們的身體活 動使腦筋保持清醒。 另一個對學習很重要的因素是學生的安全感,不要 讓他們被取笑或欺凌。害怕失敗、被揶揄或追求完 美的性格可能會削弱孩子的心理安全感。假如孩子 覺得不安,他們就不會有歸屬感或被愛的感覺(愛 是人們的需要之一)。雙重特殊資優兒經常有這個想 法:我的家人、老師或同學都想我消失。這些孩子 需要一個能滿足他們社交情緒及學術需要的環境, 好讓他們建立歸屬感。除了歸屬感之外,他們也需 要受重視,覺得自己對社會(家人或學校)有貢獻。 人們認識雙重特殊資優的兒童,是因為他們的能力 障礙。家長可能只關心怎樣改善這些障礙,想辦法 加以糾正及讓孩子多練習。然而,這些做法可能只 會使孩子的天分被忽略,對他們的正向自我感覺不 利。 很 多 雙 重 特 殊 資 優 兒 十 分 敏 感, 知 道 自 己 與 眾 不 同,擔心會否被同輩接納及重視。有些雙重特殊資 優兒認為,輔助學習的措施使他們與同學的關係更 疏離,他們只希望跟同輩一樣,以相同的方法取得 成功。一位雙重特殊資優兒對我們說,靠輔助措施 取得成功等同作弊。其他雙重特殊資優兒則指出, 只有他們才可以使用輔助科技或在測驗時獲額外時 間,其他同學都感到不滿。雙重特殊資優兒能在以 下 這 種 課 堂 環 境 有 出 色 的 表 現: 所 有 學 生 都 可 以 選擇學習課程內容的方法及交流知識 (Baum, Novak, Dann, & Pruess, 2010)。
肯特的家人恐怕他未能在一般學校裏發展潛能,於 是安排他入讀專為雙重特殊資優兒而設的學校。這 所學校明白肯特需要安全感,當老師知道他受不了 時,就容許他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冷靜一下。此外, 因為電腦可以讓他感到安全,所以老師鼓勵他隨身 帶着電腦。他可以在課室用電腦學習課程內容,並 將自己的想法輸出到紙上。此外,因為他覺得用電 腦交談較容易表達自己,老師於是讓他以電郵發問 (其他同學亦可以選擇同樣方法)。雖然肯特不苟言 談,但是他的同學均欣賞他應用科技的能力,以及 對小組作業的貢獻。有些同學則喜歡跟他在課餘玩 電腦遊戲或設計程式。肯特慢慢走出自己的世界跟 同學交往。到了高年級的時候,他甚至與學校的爵 士樂隊一同出席公眾場合,在台上獨唱。
謬誤三:除非孩子的障礙消除了,否則 他們無法展現才華 事實是:除非我們專注培養孩子的才華,否則他們 在所有範疇的發展都會停滯不前。研究顯示,雙重 特 殊 資 優 兒 專 注 才 能 發 展 將 得 到 裨 益 (Baum, 2008; Baum & Owen, 2004; Hallowell, 2005; Levine, 2002)。他 們可以因此盡展才能,取得很大的成就和獲得真正 的尊重。他們會學到怎樣運用天賦及出眾的認知能 力彌補弱點,也會學懂堅持不懈,最後取得成功。 最 重 要 的 是, 他 們 得 到 了 發 展 自 己 專 業 知 識 的 機 會,而這是他們將來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布里奇斯學院 (Bridges Academy) 是一所專為雙重特殊 資優兒而設的學校,位於美國加州影城。該學院着 重發展學生的才能,其網頁指出: 通過發展才能,我們的學生能夠成為能幹及成功人 士,有積極的個性及強烈的自我感。才能發展可以 通過課程及特別才能發展機會進行,例如: .以三環模式 (Renzulli, 1970; Baum & Novak, 2010) 為本 的精確核心課程單元 .在級別的課程範圍內根據學生的才能提供選擇
專題研習
.讓有能力的學生於較高年級學習專門知識 .參加才能發展高階課程 .自學選項 .增 潤 群 集 課 程: 在 上 課 日 提 供 小 型 課 程。 一 個 學 期 裏, 每 個 課 程 上 五 至 六 次 課。 課 程 涵 蓋 各 個才能範疇例如佈景設計、攝影及博弈論 (Game Theory) .冬季體驗課程:為期一、兩個星期的精讀課程, 例如戲劇訓練營、搖滾樂團 101、軍事歷史及戶外 探險 .為高能力學生提供才能發展課程,讓學生體驗專 業人士的工作,並與導師分享專門知識,例如有 關作家聯會、藝術工作室、辯論與專業音樂家協 會的知識 肯特在布里奇斯學院獲益良多,原因是他得到很多 發展才能的機會,例如加速學習、自學、莎士比亞 訓練營及專業音樂家協會等等。肯特剛剛在布里奇 斯學院畢業,準備升讀大學,現正於加州科技研究 所實習。他在訪問中指出,布里奇斯 學院提供的才能發展機會及學院裏 和藹可親的教師讓他懂得跟別 人 交 往, 那 些 老 師 尊 重 他 的個性和重視他對學習 環境的貢獻。 假如家長及教師能 專注培養雙重特殊 資優兒的能力,孩 子將會有理想的發 展。苦惱和恐懼將 從此慢慢消失,取 而代之的是我們看 到孩子獲得成就的 欣喜。專門研究專注 力失調及/或過度活 躍症的精神病學家 Ed Hallowell 指出:
首先,我學懂找尋興趣、才能、長處或潛能。我知 道人們要發展自己的長處才可以活得幸福美滿,只 靠補救弱點是不行的,因此,我學懂把發展自己的 長處列為首要的工作 (2005, p. 34)。 參考文獻 Baum, S. (2009). Talent centered model for Twice Exceptional Students. In Renzulli et al. (Eds.). Systems and models for developing programs for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 Mansfield Center, CT: Creative Learning Press. Baum, S., & Novak, C. (2010). Why isn't talent development on the IEP? SEM and the twice exceptional learner. 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 26 (3), 249-260. Baum, S., Novak, C., Dann, M., & Pruess. L. (2010). The Mythology of Learning: Understanding Common Myths About 2e Learners . Glen Ellyn, IL: Glen Ellyn Media. Baum, S., & Owen, S.V. (2004). To be gifted and learning disabled: strategies for helping bright students with LD, ADHD, and more . Mansfield Center, CT: Creative Learning Press. Bridges Academy. The Educational Model (2009). http://www. bridges.edu/program/modelInfo.html#gifts retrieved December 10, 2010. Hallowell, E. M. (2005). The problem with problems: How the pathology model destroys what could be good. Independent School , Fall , 30-38. Levine, M. (2002). A mind at a time .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Maslow, A. H. (1943).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 50 , 370-396. Medina, J. (2008). Brain Rules: 12 Principles for Surviving and Thriving at Work, Home, and School . Seattle, WA: Pear Press
鮑姆博士小檔案 鮑姆博士現任國際才能發展中心聯席共同主 任、布里奇斯學院(入讀的學生為雙重特殊兒 童)專業發展主任,以及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 學院國際教師碩士課程學術統籌。此外,她獲 溫菲爾德集團頒發2010年度終身成就獎,以表 揚她對雙重特殊學生教育的貢獻。鮑姆博士是 新羅歇爾學院的名譽教授,曾出版多本著作, 主要研究雙重特殊學生、小學資優生以及影響 資優生的社交和情緒因素。
5
6
專題研習
發展資優兒的
執行功能技巧 庫珀康博士
執
行功能指腦部所控制的一系列過程,它就如 總裁置身於業務繁忙的公司裏,指揮我們的 工作,協調我們的內部資源,並且讓我們迅 速回應外在轉變及挑戰。
究為依據。這些心理學家仔細研究執行能力,並制 定了一個評分制度讓家長、教師及其他專業人員了 解每個孩子執行能力的優勢與弱點,並提供更適切 的方法幫助這些孩子。
高度資優兒童及青少年有出色的推理能力,但假如 他們缺乏執行功能技巧,其日常表現將會受到影 響,導致家長、教師及孩子自己很困惑和沮喪。
. 抑制 於適當時候停止某些行為。孩子沒有這種能力會 變得衝動和無法集中,不顧後果就採取行動。
Nikki盡了力都無法改善自己的組織能力。你可以 看看她的背包,裏面都是廢紙、口香糖包裝紙、功 課 …… 凌 亂 不 堪 ! 我 怎 樣 才 可 以 讓 她 變 得 有 條 理 呢?
. 轉移 由一個情況轉變到另一個情況,並且以靈活思維 適當回應從未遇過或突如其來的處境。缺乏這種 能力的人往往堅守行為或期望,不會改變某種行 為或思想模式。
Matthew完成所有功課,但有一半都拿零分,因為他 沒有將功課交給老師。要記住交功課真的很難嗎? Jessica酷愛閱讀,我也希望支持她這樣做,但她只顧 閱讀不做其他事情,我要逼她放下書本做功課。 Arthur有很多好構思,總愛討論學校的讀物。然而, 當我看到他的功課時,我真的不敢相信是他做的。 功課裏有一些很好的構思,但無法有條不紊地寫出 來讓人明白。他的文章寫得很簡短,就好像小孩寫 的東西一樣。 假如你的孩子也有上述類似的情況,他們可能是缺 乏了執行功能技巧。
了解執行功能技巧 執行功能讓我們管理自己及自己的資源以達到某個 目標。執行功能這個廣泛的定義涵蓋了哪些腦部控 制能力呢? 不同研究人員所列舉的能力均稍有差別,但整體概 念是一致的。以下列表以一群博士Gerard A. Gioia, Peter K. Isquith, Steven C. Guy及Lauren Kenworthy的研
. 情緒控制 當出現強烈感受時,有能力反思自己的情緒,並 且想出最佳的回應方法。沒有這種能力的人往往 會出現強烈、直接及不受控的情緒反應。 . 自發 有能力自己開展任務或活動,並能夠構思、回應 或解難。沒有這種能力的學生一般會耽誤作業。 . 工作記憶 是腦袋的便條簿,用作記住資料,留待日後完成 任務。我們用這個便條簿記住簡單的資料例如購 物清單或數學文字題的特定資料。它對於較複雜 的任務也是重要的;這些複雜的任務需要我們記 住資料,由一個步驟帶到下一個步驟,例如做較 長的作業等等。 . 計劃/組織 + 資料組織 有能力按步驟達到目標,並且將構思及資料排 序。學生沒有良好的計劃及組織能力難以將任務 細分為多個細小的步驟以達到目標。他們亦難以 用認知基礎去組織資料。他們一般不會把新資料
專題研習
組織為一個等級體系或分類,只會記住大量事 實。這好像打開一個文件櫃,然後亂放東西,而 不會把資料放進適當的文件夾裏。 . 監控 就如個人的GPS(全球定位系統)監控自己的表現, 並且根據所需或期望的標準量度表現。良好的自 我監控對準確的自我評估是重要的,它可以確保 我們能修正偏差的行為。
雙重特殊資優兒及執行功能技巧 人們在不同的能力範疇都可能有執行功能不足的情 況。研究顯示,資優生在執行功能的評估中,通常 較智力一般或以上的學生取得稍高的分數(Arffa, S., 2007)。然而,智力與執行功能並非有直接的關係。 我們知道資優兒很多時候都有不同步發展的情況, 即他們於不同範疇的發展水平各異。這些孩子的基 本控制能力如果出現問題,不同步的情況便會更為 明顯。
發展執行功能技巧 每個兒童發展執行功能的速度都有相當大的差異, 然而,執行功能跟其他認知能力一樣都有一個發展 進程。這些能力隨着我們的經歷及腦部漸趨成熟而 發展,但有些孩子發展遲緩,即使家長及教師盡最 大努力,仍然不能幫助他們。 研究顯示,腦部的額葉與前額葉,以及支援這兩部 分的神經線都主宰着我們的執行功能。全球都正在 研究腦部與行為的關係,但仍然莫衷一是。 我們知道執行功能不足應該與家族遺傳有關。 我們亦知道負責執行功能的系統是腦部發展最遲的 部分,額葉與前額葉通常到了二十多歲才發展成 熟,有些發展緩慢的人到了三十多歲才完全成熟。
我們對孩子在教育及其他方面的要求,都是依據孩 子典型發展模式而定,有執行功能障礙的孩子由低 年級升上高年級時,遇到的問題會越來越明顯。他 們要靠自己有效管理任務,並且面對不斷增加的工 作量,要追上其他同學顯得十分吃力。 資優生可以很輕易處理概念及推理,但假如他們的 執行功能不足,便可能難以計劃及組織事情,無法 準時完成工作。 執行功能不足可能會帶來其他間接影響;聰明的孩 子因為無法處理作業或交功課而不斷受責備,可能 會導致他們的情緒出現問題,例如感到焦慮及沮 喪。
評估 假如你覺得自己的孩子有執行功能障礙,請向專門 處理孩子學習障礙的心理學家或神經心理學家諮詢 意見,讓你的孩子接受正規評估。 評估的首要工作是確保我們了解問題所在。孩子的 問題真的與執行功能有關嗎?若然真的有關,我們 就需要找出問題成因,以排除其他相似的症狀。有 很多原因均可以導致孩子缺乏條理、難以着手進行 任務或出現其他執行能力障礙。 與執行功能不足相似的症狀有社交情緒障礙、語言 處理障礙或其他學習障礙。要找出孩子是否有這些 障礙,孩子需要接受全面的評估,方法包括會見照 顧小孩的家人、查詢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讓照顧孩 子的家人及老師做問卷、會見和觀察孩子以及進行 功能測驗。功能測驗指評測孩子執行功能的表現, 以找出問題所在。
7
8
專題研習
評估的第二個目的是找出哪個執行功能出現問題, 並且評估這些問題對孩子日常生活的影響。找出確 實問題所在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譬如說,改善孩 子記憶力不足的方法,跟幫助孩子着手進行任務的 方法都不盡相同,所以對症下藥是很重要的。
建立執行能力其中一個最有效的方法是養成習慣, 這需要大人教導孩子所需的技巧、以身作則、指導 孩子怎樣鍛鍊技巧、敦促孩子運用能力、監察及幫 助他們找出問題所在。重複運用這些能力讓孩子養 成習慣,最終不用依靠執行系統。
治療
長期策略亦包括運用工具輔助執行系統,例如使用 電腦程式提供寫作範本或協助組織資料。
作為家長,你最關心的是怎樣幫助孩子。我們要知 道,雖然孩子有執行功能障礙,但是我們是可以幫 助孩子,讓他們將來成功的機會增加。假如家長及 教師攜手合作,效果將會是最好的。給孩子充分的 教育及支援,可以讓孩子發展更好的能力以應付人 生中各種挑戰。 建立執行功能的方法包括兩方面:協助孩子應付 目前的挑戰,並且培養他們將來獨立自處的能力 (Cooper-Kahn & Dietzel, 2008)。
短期目標:提供輔助環境 就如向不能走路的人提供義肢一樣,由於患執行功 能障礙的兒童仍然沒有足夠的執行能力應付工作, 大人需要改變環境和作業遷就他們。 短期策略是減輕對執行系統的負荷,方法是改變作 業的性質,提供額外的裝置和支援,並且加強執行 能力。
長期目標:建立執行功能技巧 完成短期目標只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 為孩子提供充分的教育,並且鍛鍊他們的能力,讓 他們得以有效組織及處理在學校甚至人生裏的各種 挑戰。 長期策略着重加強執行能力以及建立有效的自我管 理方法,以彌補執行功能的不足。
以下的建議為協助缺乏條理的學生而設。由於篇章 所限,我無法提供所有執行功能的建議。孩子的組 織能力往往使孩子本身、教師及家長覺得氣餒,因 此以下建議的重點亦與孩子這方面的能力有關。 協助缺乏條理的兒童或青少年的建議 1.
檢討你自己的態度 你要跟孩子一同找出問題所在和解決方法,假如 你以諒解和同情的態度對待孩子,他們亦會願意 跟你溝通。然而,如果你與孩子的關係不佳或他 們不願意接受你的幫助,你可以考慮請導師幫助 孩子。
2. 與孩子一起規劃過程 假如孩子經常遺失或欠交功課,你可以跟他一起 檢查整個過程。功課是否在家裏遺失呢?是否在 背包底?是否已經寫在筆記本上,只是上課時忘 記了?找到問題所在後,請把它記入每天要處理 的事項裏。 3. 細分工作 將需要分階段完成的習作細分,讓孩子參考這 個循序漸進的方法。在家裏,你可以運用清單 或家務提示卡,列明孩子應該要做的每件事情。 例如,他們打掃房間的工作是甚麼?年紀較大的 孩子做習作時,可以要求老師列明評核功課的準 則,例如內容、長度及深度等等,並且列出各項 任務及暫定限期。叫孩子將這些事項記錄在日程
專題研習
簿裏作為家課。孩子到底需要幾多天才可以準時 完成習作呢?每天要做甚麼呢?請多預留一兩天 時間給孩子以防萬一,孩子可以從中學懂怎樣分 配時間。
8. 家庭及學校遷就孩子 詢問老師將會派發甚麼作業,讓你和孩子知 道本週或本學期裏有甚麼時候是最忙碌的, 然後適當調整孩子的家課/學習日程。
4. 預先提供組織架構 在孩子獨自做閱讀習作前,與他們討論將會學習 的重點。教孩子根據章節標題及副標題做閱讀綱 要。請老師預先提供研習題目,並鼓勵孩子閱覽 這些題目,好讓他們於閱讀前了解學習目標。
改善組織能力需要很多時間和耐性,請讓你的孩 子知道,即使取得很少進步也是值得欣喜的。
5. 教孩子使用日程簿 學生需要每天將作業記錄在日程簿,並由大人每 天查閱,直至他們養成習慣為止。長作業或預備 測驗的完成日期須記錄在案。假如孩子經常欠做 功課,他們每週須抽一天時間跟老師會面,檢查 有否欠做,並記錄在日程中,提醒他們補做。 6. 運用技巧及科技輔助 教孩子使用軟件記錄和組織構思,以及管理時 間。電腦程式例如Inspiration (www.inspiration. com)提供規劃工具及寫作範本,讓孩子可以在 家裏及學校應用。假如學生做完功課後可以立即 用電郵寄給老師,就不會時常忘記交功課。在家 裏,我們可以教孩子使用行事曆計劃事情和訂出 工作日程,讓他們清楚知道在甚麼時候需要做甚 麼事情,以及有哪些時間是空閒的。大多數孩子 都厭惡將時間及精力全部集中於功課上,空餘時 間讓孩子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可以使孩子保持良 好的態度。 7.
為既定/慣常的程序建立清單 幫助孩子建立工作清單,並且將清單放置於同一 地方,例如背包或運動包。將清單過膠,並放在 背包或足球袋裏,讓他們徹底檢查事項。假如孩 子年紀很少,你可以利用雜誌的圖片製作圖表, 提示孩子完成雜務或上學前要預備的東西。
參考文獻 Arffa, S. (2007). The relationship of intelligence to executive function and non-executive function measures in a sample of average, above average, and gifted youth. Archives of Clinical Neuropsychology , 22 (8), 969-978. Cooper-Kahn, J., & Dietzel L. (2008). Late, lost, & unprepared: A parents' guide to helping children with executive functioning . Bethesda, MD: Woodbine House. Gioia, G.A., Isquith, P.K., Guy, S.C., & Kenworthy, L. (2000). Behavior Rating Inventory of Executive Function . Odessa, 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庫珀康博士小檔案 庫珀康博士是臨床兒童心理學家,專門協助兒童 處理於發展階段中面對的問題。她評估及治療兒 童的學習、專注力和社交情緒障礙,運用專業知 識協助家庭及教師培養孩子的能力。她是美國 「心理資源中心」的創辦人之一,該中心位於馬 里蘭州塞文納帕克市,是一所私人執業的心理健 康機構。她經常就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執 行功能、兒童發展及教養等題目發表演說。
9
10
研究分享
「尋找雙重特殊
計劃簡介 家長如果有留意本學院所舉辦的家長課 程,應該都知道學院在 2009 年初推出了 一個名為「尋找雙重特殊資優兒」的計 劃。目的是希望透過了解雙重特殊資優 兒家庭的現況與需要,讓學院能提供更 合適的課程和服務。此外,我們亦希望 透過分享調查結果增加公眾對「雙重特 殊資優」的認知。 本計劃共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一 項研究調查,以問卷和小組面談方法, 了解雙重特殊資優兒家庭的現況與需 求;研究結果幫助我們設計第二階段的 一系列工作坊及親子小組。本文旨在向 家長簡介計劃成果。
方法及對象 學院於 2009 年上旬透過中文報章及互聯網招攬計 劃參與者,合資格家庭必須有至少一名現正就學 的雙重特殊資優兒。本計劃介定雙重特殊資優兒 為: (一)在韋氐智力評估 (HK-WISC) 中獲得 130 分或以 上;以及 (二)同時被評定為有其他特殊教育需要(如自閉 症、讀寫障礙、過度活躍症等 ) 的兒童。 計劃一共招攬了分別來自86個家庭的99位家長。 他們需要填寫一份問卷,主要蒐集有關雙重特殊 資優兒的資料,如性別、年齡、被評定為資優以 及有學習困難的年份等。參加者然後按孩子學習 障礙的類別以四人一組進行訪談。訪談以半結構 形 式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進 行, 由 本 學 院 教育顧問根據訪談大綱帶領,討論的問題包括家 長在培育雙重特殊資優兒的時候面對的壓力和挑 戰,以及他們跟學校的關係等。有關計劃參與者 的資料,請參閱圖一至圖三。
結果 我們將討論的結果歸納出兩個主題。
研究分享
資 優 兒 」 計劃簡報 一、家長面對的挑戰 資優應該是一件好事,但雙重特殊並不好受,我曾 經 對 兒 子 說, 我 寧 願 你 不 是 資 優, 做 個 普 通 的 孩 子,但不要有專注不足 / 過度活躍症、亞氏保加症或 感覺統合失調…… 訪談中問及家長目前培育雙重特殊資優兒面對最大 的挑戰是甚麼。他們的回應大致可分為家長和孩子 的問題兩類,並歸納出以下十二點。有關家長的挑 戰包括:(一)如何處理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家長一方 面知道自己孩子有着比常人優異的潛能,卻看到他 們在課堂表現較差,到底怎樣的期望才算合理?過 大的期望又會否給他們壓力?(二)認為自己的知識有 限。家長對孩子既是資優但又有學習障礙的狀況不 明,所以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幫助他們;(三)與伴侶的 關係。在教養上可能出現的分歧很多時候都會導致 夫妻間的磨擦;(四)與孩子的關係;(五)財政壓力。 家長很多時候都會替孩子報讀一些能幫助他們改善 學習障礙或加強資優訓練的課程,而這些課程一般 都所費不菲;(六) 無助感。有不少家長都道出這種無 助的感覺,有些家長有感於經過多番努力後,孩子 的情況仍沒有改善;另一方面,學校以及社會對孩 子的理解或支援不足;(七)擔心孩子長大後未能融入 社會;(八)與時間競賽。孩子一天一天的長大,家長 認為自己正在跟時間競賽,希望盡早幫助孩子克服 學習障礙和困難,發揮他們的潛能。 孩子面對的挑戰包括:(九)尋找合適的學校;(十)選 擇合適的學習方式;(十一)追趕課堂進度;(十二)孩 子行為、情緒問題。 家長視為挑戰的事情,往往與孩子的學習困難有 關。譬如有過度活躍資優兒的家長比較擔心孩子的 行為、情緒問題以及孩子成長後的出路;有讀寫障 礙資優兒的家長認為處理孩子學校的功課和學習是 較大的挑戰。
家長面對的挑戰 孩子行為、 情緒與及社 交上的問題
尋找合適的學校
無助感
如何處理自己對孩子的期望
財政上的壓力
擔心孩子成長之後未能融入社會
與伴侶的關係
感覺到自己的知識有限
與孩子的關係
與時間競賽
尋找合適的學習方式 追趕課堂上進度
二、家長與學校的關係 我的孩子很受老師及同學影響……尋找一所合適的 學校,內裏的老師又肯接受我的孩子是成功的關 鍵…… 除了睡眠,孩子每天都有大約一半時間在學校裏度 過。眾所周知,家庭與學校的合作對培育兒童是非 常重要的。學院希望藉本調查進一步了解雙重特殊 資優兒的家庭跟學校的關係,以及甚麼原因影響兩 者間的溝通。 大約兩成受訪家庭都選擇不會向學校透露孩子被評 定為資優的事實,而約有十分之一的家庭選擇不會 向學校透露孩子是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值得一提的 是,很多特殊學習需要或資優個案都是由學校轉介 評估的,所以不想讓學校知道的家庭應該比所見數 字還多。不過,更值得我們留意的是他們選擇是否 知會學校的原因。 家長選擇不告知學校孩子是資優的理由包括:想先 處 理 孩 子 的 學 習 障 礙。 (「 他 的 過 度 活 躍 都 冇 處 理 好……仲講乜資優唔資優……)一些家長認為孩子 的學習障礙都沒有處理好,告訴學校孩子是資優並 沒有用處;家長有感智力評估只是一個數字。家長 從心理學家得到的資訊是孩子在智力測驗中獲得高
11
12
研究分享
於 130 分,但數字本身是沒有意義的,家長看不見孩 子聰明在哪裏(因為很多時孩子的特殊學習需要令孩 子的卓越能力不容易被看見,或不能夠在學科上反 映出來 ),告知學校也是沒有意思的;尊重孩子的意 願和感受。(「孩子告訴我他不想學校知道自己是資 優,所以我尊重他而沒有說出來……) 有些家長為了 尊重孩子的意向而不告知學校。家長選擇告知學校 一般都是希望從學校獲得更多的支援和資源去培育 孩子。 家長不告知學校孩子有特殊教育需要,有些是為了 避免引起學校的負面反應。(「有朋友告訴我……我 不應該讓學校知道我孩子有讀寫困難……否則學校 可能會勸喻他轉校……)而選擇讓學校知道的家庭則 認為,此舉可降低老師對孩子的期望,讓老師多諒 解及接納孩子的行為。(「我一定會告訴學校,如果 你不告訴老師他有過度活躍症,我怕老師會以為他 是存心搗蛋的……) 在這些訪談當中,我們亦有一個發現,就是絕大多 數雙重特殊資優兒都曾經轉校一次或以上,比率較 純粹資優或一般學童高。其實很多家長都拿不定主 意,是否讓孩子轉校,他們只希望能找到一所能真 正接納自己孩子的學校和教師。這些家長都付出很 多時間和精力去處理與學校的關係。 根 據 家 長 所 述, 他 們 跟 學 校 的 接 觸 大 多 是 不 愉 快 的,當中的情況包括:他們認為學校沒有提供任何 適當的支援;學校忽視孩子的資優和特殊教育需要 (「老師告訴我……學校並沒有支援(對資優生 ) …… 他也說,其實資優並沒有甚麼大不了……);學校 不會因孩子在智力評估得甚麼分而提供甚麼支援, 除非孩子在資優的範疇上已有出色的表現。不過相 信令較多家長困苦的是,由於老師對「雙重特殊資 優」沒有充分了解,所以未能諒解孩子表現的落差。 (「我其實都有些後悔知會了學校(有關孩子有過度活 躍 )……可能不知會他們(學校 ) 更好……校長有一次 告訴我,學校裏面都有很多過度活躍的學生,但就 是沒有一個像我孩子這樣……其實我只是期望學校
能接受我的孩子罷了……)。當然,亦有一些家長跟 學校的接觸是愉快的。這些家庭的孩子所就讀的學 校,不一定提供很多培訓和輔導,但是他們的老師 都接受和關懷他們。
結論與討論 有關本研究結果,我們希望帶出以下幾點: 一 . 「雙重特殊資優」的資訊和知識貧乏。「雙重特殊 資優」的概念在社會上並不普及。很多家長、前 線教育工作者以及醫護人員都可能未曾認識這 個概念,從而影響他們對雙重特殊資優兒的評 估和日後的介入工作。 i.
評估 —— 雙重特殊資優兒較一般資優或只 有學習障礙的兒童更難被發現和診斷,原因 是這些資優兒往往能衍生出一些補償策略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利 用 自 己 過 人 的 認知能力來填補學習障礙帶來的影響。有一 位家長說,她女兒的閱讀障礙到了小二才被 發現,因為小一時老師習慣將整份試卷的問 題朗讀一遍,而她的女兒就會把握機會將所 有問題用腦記住,直至小二換了老師才知她 原來有閱讀困難。加強老師和教育工作者對 「雙重特殊資優」概念的認識,將有助這些孩 子及早被識別,從而提供適切的支援。
ii. 介入 —— 對於未曾認識「雙重特殊資優」概 念的家長或教育工作者,他們只會針對個別 的「特殊教育需要」和「資優特質」進行介入 和培育工作,更多家長或教育工作者只針對 孩子的「特殊教育需要」,反而放棄資優特質 的培育與發展。然而,外國很多研究指出, 教導兒童利用自己過人之處去克服學習困 難,將會有更大的成效,而針對他們的過人 能力作出培訓可以有效提升他們的自信。本 計劃第二階段的支援服務就是希望將這些概 念和介入方法帶給家長。
研究分享
女 11%
加強社會對「雙重特殊資優」的認知,除了 有助及早識別孩子和進行介入工作,亦可以 加強社會對這些孩子的包容和諒解。找到一 所能照顧孩子的學校是很多家長的夢想。 二 . 過份偏重孩子的「特殊教育需要」而忽略栽培「資 優」。從訪談中,我們看到很多家長為了幫助孩 子面對學習障礙(參加家長課程、上網尋找資 料、替孩子報讀相關課程 ) 已經疲於奔命。對於 他們,孩子是否「資優」似乎意義不大,正如一 位家長說:「……評估報告說他是資優……我不 太理會……我將這個評估結果放在一邊……因 為我跟他的學校交涉處理他學習上的困難已經 很累了……」然而家長往往就會因此錯過了讓孩 子運用卓越能力幫助自己克服學習困難的機會。
男 89%
圖一、雙重特殊資優兒性別分佈
高中 4% 初中 27%
三 . 家長對「資優」認識不足。我們從訪談中觀察 到,家長對孩子學習困難的認識遠遠比他們對 資優的認識為多。當然,這正反映了他們偏重 於解決孩子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學院希望為 他們提供更多培育資優兒的訊息,讓他們明白 資優不只是評估表上的一個數字,並協助他們 發掘以及多着眼於孩子的強項。 在此,本學院謹多謝各位參與本計劃的家長,感謝 你們抽出寶貴的時間,讓我們更了解「雙重特殊資 優」家庭在香港的情況。希望在我們的家長學堂中再 見到你們,一起為培育香港明日的棟樑而努力。而 我們將就第二階段所得的資料及經驗,出版一套給 前線教育工作者的資源套及光碟,期望更多有需要 的家庭可以得到支援,亦希望社會確認雙重特殊資 優兒的存在和獨特需要。
初小 23%
高小 46% 圖二、雙重特殊資優兒就讀級別分佈
多過一項 22%
自閉症症候群 17%
其他 7%
過度活躍 31%
讀寫障礙
23%
圖三、雙重特殊資優兒學習障礙類別分佈
13
14
個案透視
喜愛 數學的孩子 個 案 篇
朗
朗已是一個十來歲的小伙子,快要 踏入青春期。不知熬了多少個年
頭,我才學懂接納自己有一個雙重特殊 的自閉症孩子。回想起過去的一段路, 走 得 並 不 容 易。 過 去 其 他 人 的 奇 異 目 光,今天我已學懂不在乎;當天孩子的 執着令我發瘋,今天我學會從另一個角 度欣賞他。 我們就只有一個孩子,所以從不知怎樣比較孩子的 發展是否正常。朗朗小時候理解力很好,尤其是數 學,甚麼加減乘除,他一學就會,當他跟我到市場 購物,他就成了我的流動計算機;雖然他有一份堅 持及固執,要向他解釋某些事情或改變他的決定極 度困難,但我想這也許就是聰明人的特性吧!所以 我一直沾沾自喜,為別人的讚美而自豪。 當朗朗入學時,我才感到有點不對勁,他不受老師 歡迎,連小朋友都避開他,但我心想小朋友學習社 交總要點時間適應,所以我不着急。那年朗朗剛好 要 升 讀 小 一, 我 們 為 他 悉 心 安 排, 找 到 一 家 聲 名 不錯的私校,希望他在一個較自由及重視孩子發展 的環境下學習,好讓他發展自己的天分,怎料首天 的迎新日已令我們尷尬萬分:朗朗入校園後四處奔 跑,找尋他熟悉的幼稚園王老師、陳老師。校長訓 話時他竟高聲說:「你不是校長!校長是姓林的!」 擴 音 器 的 聲 量 過 大 使 他 感 到 不 安, 硬 要 別 人 關 了 它……擾攘一番才能勉強平靜過來。原來這些都只 是開始,之後每天總有一兩宗投訴事件:上課不合 作、說話時不肯眼望老師、不肯做測驗、不肯上代 課老師的課堂、下雨天堅持要上體育課、因為比賽 輸了站着原處不動……我想逃,逃避老師的責難、 逃避作為朗朗父母的責任、逃避事實的真相!但我 知道不管怎樣也是逃不了的,既然如此,就決定來 個正面交鋒。
我們首先安排孩子做一個詳細評估,結果是兒子患 有自閉症,但同時亦有優異智能,即是常說的雙重 特殊資優兒童。這總算是一項特別的恩賜,雖然當 時我們仍弄不清甚麼是雙重特殊資優兒,聽來好像 不太壞似的。我們向醫生或心理學家查詢,似乎大 家都不能給我一個清晰的指引,我們惟有透過網上 資料了解一切。最後發現孩子的問題多來自自閉症 的特質,為了令各方的生活好過一點,我們把所有 的時間都放到「自閉症」這個問題上,投石問路是我 們當時惟一的選擇。 自評估後我們對朗朗的言行多加觀察,希望有一天 能協助他「痊癒」過來。與其說朗朗不擅表達自己, 倒不如說他過於坦白,不懂修飾,看見不平事會直 斥其非,正是「言者無心、聽者有意」,令人難受之 餘亦開罪了不少人;有時候他會視他人如無物,只 專注自己要做的事,未完成休想他看你一眼或把他 停下來,旁人為之氣結,他卻漠不關心。他不易接 受轉變,適應的時間要比人長,這正讓他容易情緒 失控。他的愛好獨特,自小沉迷閱讀地圖,嘗過乘 搭地鐵後便開始背誦地鐵路線。後來閒時畫一些主 題欠奉的連環圖,對不相關的數字特別沉迷。一般 孩子不會對這些事情有很大興趣,他卻樂在其中, 有時候沒完沒了向同學訴說自己的汽車故事,沒內 容、沒情節,只有一堆型號和號碼,其他人插不上 嘴也答不下去。 話雖如此,朗朗的記憶力及對數字的敏感度確實令 我有點佩服,從書頁至價錢牌、巴士路線、天氣報 告、財經新聞以至樓宇面積,他總是全神貫注、過 目不忘,他甚為享受他的「數字」人生。現在我們會 善用他的強項,例如:出外活動或旅行,我們會列 出我們的要求及限制,交由朗朗安排行程及路線; 他也是我們日常的「格價專家」;他對數字的準確無 誤令我們省卻不少時間,而他也樂在其中。當然實 際情況的誤差會引起他的不安及負面情緒反應,我 們只好與他在錯誤中一起學習。我們仍在學習如何 指引他於其他學習範疇善用自己的長處,畢竟我們 需要為他將來的生活而籌謀。
個案透視
我 們 帶 朗 朗 上 社 交 小 組 及 群 體 活 動, 學 習 溝 通 技 巧、情緒管理等等,他的進展緩慢但感覺良好,因 為在小組內孩子得到接納,而我們作為父母的,認 為可以幹點事情總比什麼也不能做的好!況且孩子 之間的互動,讓朗朗學會接受很多事情是有多於一 個可能性的,這種 「靈活性」 對自閉症孩子尤其重要。 多年以來遇到鼓舞的少、打擊的多,當中最痛的莫 過於聽見「他不適合在這裏唸書,你給他轉校吧!」 我總不相信,天下之大竟沒有孩子容身之所。我們 毅然放棄「名校」,為孩子找尋一所平凡學府。我們 沒有隱瞞朗朗雙重特殊的身份,因為我們深信,了 解孩子特質的人才能夠接納孩子。還記得新學校的 校長跟我們說:「我們沒有培育資優的經驗,但是我 們接納有自閉症特質的孩子。」這份承諾正是我們需 要的動力,令我們有所扶持,不致放棄。 我 們 感 謝 老 師 讓 朗 朗 參 與 不 同 數 學 比 賽, 使 他 的 潛 能 得 以 發 揮, 雖 然 要 讓 朗 朗 學 習 面 對 比 賽 的 結 果也是老師的一項挑戰,但老師並未因此而放棄給 他機會。亦因如此,孩子從他喜愛的數學當中學會 參與、面對失敗和逆境、合作,以及我們一直期望 的自信。雖然未來的日子裏,他要學習的東西還很 多, 我 們 希 望 在 這 段 跌 跌 碰 碰 的 日 子 裏 能 夠 陪 伴 他 學 習、 成 長, 好 讓 他 在 不 一 樣 的 路 上 走 得 順 暢 一點!
理 論 篇 是非題:你認為以下各項是對還是錯? 1
自閉資優兒大多數是視覺思維者 (visual thinkers)。
2 自閉資優兒難以有所成就。 3 很多自閉資優兒擅於計算複雜的數學題目,卻未 能妥善照顧自己的日常生活。 4 為了加強雙重特殊資優兒的認知能力,他們應專 注於正規課程例如語文、數學及社會科,少花時 間於音樂、藝術及電腦。
5 於雙重特殊資優兒的個別學習計劃 (IEP) 中,調適 和社交情緒支援是最重要的元素,可以協助他們 取得成功。 答案: 1
大多數自閉資優兒都是視覺思維者。他們以圖像 方式思考;有時候,當聽到說話時,他們的腦部 會將這些說話轉化為一連串圖像,因此他們擅於 視覺任務例如砌圖及看地圖等。以Temple Grandin 為例子,她是資優人士但患了自閉症;據她所 說,她可以離遠看到自己設計的作品,將作品在 腦海裏旋轉,並且從不同方向觀看作品 (Grandin, 1995)。
2 自閉資優兒也可以躍升到卓越的地位及取得出色 的成績,更有人認為有時只有他們才可以達到某 方面的成就。這些兒童好像有能力彌補自己的不 足。他們的特別興趣反映了其堅定不移、智力過 人、有自主及獨特的心理活動和專心致志的特 質。這些特質均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讓他們在自 己所選擇的範疇裏取得卓越成就 (Neihart, 2000)。 3 很多自閉資優兒均有不同步發展的情況,特別是 認知能力及執行功能兩者之間存在着很大的差 距。為了加強他們日常生活的組織能力及效率, 我們可以為他們建立一套視覺結構系統。家長可 以利用不同的收納用具(例如貼上標籤的密實袋) 協助孩子安排物件、使用代號及編號、劃分物件 (例如有分隔的鉛筆盒),甚至限制他們的物件數 目(例如只給他們一支後備筆、只准帶所需的書 籍)。 4 為了發展雙重特殊兒童的潛能,課程與孩子的能 力需要互相配合。傳統用紙筆學習的方法未必適 合這些兒童。然而,學校課堂時間倉促,老師無 法恰當地融合藝術、戲劇、音樂、電腦及錄像這 些範疇,但他們在家裏就可以做跨學科習作。這 類型的作業可以協助雙重特殊學生培養才華,並 且將學習視為一個關連多個範疇的過程,並非單 純閱讀及寫作。提供機會讓兒童把學習聯繫到他 們有成就的範疇可以建立他們的自信,使他們能 夠取得成功。
15
16
個案透視
5 大多數人可能在雙重特殊資優兒的個別學習計劃 中着重提供調適的重要性,但其實才華發展才是 計劃中最重要的元素。才華發展可以幫助雙重特 殊資優兒發展自我效能感及學懂怎樣取得成功, 並且作為他們發展社交能力的基礎。良師計劃、 實習計劃、問題為本學習及自學等策略均能協助 他們達到這目標 (Baum, S, 2007)。 參考資料: . Baum, S. (2007). Gifted and Learning Disabled: Research Based Strategies. Twice-Exceptional Newsletter , Glen Ellyn Media. Issue 20, p.10. . Grandin, T. (1995). Thinking in pictures . New York: Doubleday. . Neihart, M. (2000). Gifted Children with Asperger's Syndrome. Gifted Child Quarterly , 44 (4), 222-230. http://www.davidsongifted.org/db/Articles_ id_10167.aspx
策 略 篇 大多數自閉資優兒在年幼時已擅於遣辭用句。因為 他們有卓越的記憶及推理能力,所以很早就開始閱 讀、拼字及計數。大人知道他們精通這些知識時都 顯得很驚訝。此外,記性好使他們能構思新的雙關 語、談話技巧和詩歌,因此雖然難以跟同齡的孩子 交往,但偶爾也會表現出很強的幽默感。 然而,當他們進入着重文字表達及閱讀理解的學校 體系裏,問題便隨之而來。縱然他們的閱讀能力很 高,但理解能力卻較低,因此他們一般較喜愛非小 說的書籍。他們不擅書寫,當升上高年級時,其書 寫能力可能使問題進一步惡化。有些自閉資優兒甚 至不明白考試的意義,他們認為老師清楚知道他們 已經掌握知識,為什麼還要在考試中「多此一舉」。 家校合作永遠都是最重要的,它不但有利雙方溝通 及讓孩子從家中順利過渡到學校,同時亦幫助自閉
資優兒在學校裏成功。家長與老師溝通時,可能希 望向老師指出孩子以下的特質以及這些特質對孩子 在學校裏學習時的影響: . 不同步發展 . 良好記憶能力 . 卓越的語言能力 . 關注平等、誠實及正直 (Webb, Amend, Webb, Goerss, Beljan & Olenchak, 2005) 一個諒解及支持這類孩子的學習環境對他們是不可 或缺的。他們需要覺得被重視和尊重才會接納給他 們的任何調適。而這類孩子的確需要調適去協助他 們在學習時發揮表現,譬如說,我們向孩子傳授知 識的方法以及孩子交作業的方法都應該要靈活;孩 子可以使用視覺策略及電腦輔助程式,以減低他們 書寫及做功課時遇到的障礙等。 教師需要明白,這類孩子聯繫抽象概念的能力不及 聯繫實質概念的能力,難以歸納不同的概念。他們 不 靈 活 的 思 維 導 致 他 們 需 要 把 事 情 清 楚 列 明。 此 外,他們重視規律,一旦看到規矩被破壞或更改, 便 會 感 到 挫 敗。 教 師 可 以 通 過 小 組 課, 例 如 角色 扮演、模擬不同社會情況和觀點以及適當的社交互 動,促進一個接納孩子的環境。 經驗豐富的心理學家評估孩子時,會留意孩子是否 有隱藏的情緒行為問題。此外,了解雙重特殊資優 兒 的 需 要 的 專 家, 可 以 詳 細 評 估 孩 子 的 長 處 與 弱 點,並且提供實際的策略以彌補孩子的弱點,充分 發揮孩子的才能,而不會只偏重孩子的弱項。 大多數患有自閉症的資優兒都有獨特的興趣,他們 跟其他資優兒一樣都熱衷於學習。他們會極度沉迷 於酷愛的事情而忘記了時間,亦會滔滔不絕地大談 自己的興趣。假如你耐心聆聽這些孩子,你將會有 所裨益。他們的獨特興趣包括看地圖、砌圖、研究 巴士路線或任何可以預計和控制的事情。這些興趣 能慰藉他們,使他們放鬆,讓他們擁有那種「可以掌 握生活」的安全感。
個案透視
家長試圖令這些孩子戒掉獨特的興趣只會是徒然。 與其這樣,不如充分利用孩子的興趣激發他們,藉 此讓他們與別人交往,甚至發展他們的專長。很多 時 候, 這 類 孩 子 的 興 趣 均 需 要 校 外 的 經 歷 才 得 到 發展及重視,而他們也需要定下個人目標,才可以 確認自我價值及發展才能。只要他們的潛能得以發 揮, 他 們 也 可 以 在 數 學、 寫 作、 科 學、 外 語、 棋 藝、音樂及藝術等不同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 參考資料: . Webb, J., Amend, E., Webb, N., Goerss, J., Beljan, P., & Olenchak, F.R. (2005). Misdiagnosis and Dual Diagnoses of Gifted Children and Adults . Scottsdale, AZ: Great Potential Press.
資 料 篇 網上資源 主流教育自閉學童家長會 http://www.paacme.org.hk/ 香港關顧自閉聯盟 http://www.autism-day.org/ Gifted/Learning Disabled Network http://www.gtldnetwork.org/ OASIS http://www.udel.edu/bkirby/asperger/ Tony Attwood's website http://www.tonyattwood.com/ Visual timer http://www.timetimer.com/ Neo and Dana keyboards http://www.neo-direct.com/intro.aspx Inspiration http://www.inspiration.com/
書本及文章 .香港關顧自閉聯盟 (2009)。自閉青年在途上。香港: 青森文化。 . Grandin, T. (2006). Thinking in Pictures . New York: Vintage Book. . Heinrichs, R. (2003). Perfect Targets – Asperger Syndrome and Bullying; Practical Solutions for Surviving the Social World . Shawnee Mission, KS: Autism Asperger Publishing Co. . Neihart, M. & Poon, K. (2009). Gifted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The Practical Strategies Series in Gifted Education) . Waco, TX: Prufrock Press. . Shore, S. M. (ed.) (2004). Ask and Tell: Self-Advocacy and Disclosure for People on the Autism Spectrum . Shawnee Mission, KS: Autism Asperger Publishing Co. . Silverman, S. M., & Weinfeld, R. (2007). School Success for Kids with Asperger's Syndrome . Waco, TX: Prufrock Press. . Willey, L. H. (1999). Pretending to be Normal: Living with Asperger's Syndrome . London, UK: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有關自閉症 / 亞氏保加症的小說:讀者對象為九至 十二歲的兒童 . Rees, C. (2000). The Truth Out There . New York: Dorling Kindersley Publishing. . Ogaz, N. (2002). Buster and the Amazing Daisy: Adventures with Asperger Syndrome . London, UK: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 Welton, J. (2008). Adam's Alternative Sports Day: An Asperger Story . London, UK: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17
18
「童」一天空
為孩子
找出最擅長的路 做了社工兼教師多年,我常常 想,成功、失敗應如何界定? 孩子考試不合格,是否就代表 他讀不了書? 從上幼稚園開始,我就不喜歡讀書,不 喜歡寫字,不喜歡上學。升讀小學時僥 倖轉到一所名校,那時爸爸、媽媽、姑 姐、補習老師總動員替我溫習,但每次 默書、考試,剛記進腦的知識一下子就 忘 了。 在 精 英 制 的 教 育 下, 我 這 個 留 級、作弊、搗蛋的學生,只是學校裏的 失敗者。我清楚記得,那天我考試不合 格,老師狠狠地把我的書簿擲出窗外, 駡了我一句「籮底橙」。
「童」一天空
雖然讀書遇到挫折,但慶幸我有一位好
運動方面的成就,也讓我體會到只要努
老師,她發掘了我的運動強項,提供很
力,最終必定會達到目標。為了證明自
多機會,讓我在運動場上不斷發揮,為
己讀書的能力,也不想讓家人失望,無
學校取得無數的獎項,並且找回自信和
法應付高考課程的我在中六時決定轉讀
存在價值。
強調實用性,同樣獲大學認可的英國高 級文憑課程 (BTEC),並開始在課餘兼職,
中學那年和妹妹到英國升學後,成績依
以負擔自己的生活費。隨後半工讀的日
然沒有改善。到了中四,學校安排我接
子,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捩點。一方
受評估,才發現我原來有讀寫障礙。學
面,着重實踐、不再要求死記硬背的課
術科目上,即使加倍努力,我依然無法
程,讓我在學習方面找到自信和發揮的
應付艱深的課程,但校方卻沒有因此而
空間;另一方面,半工讀期間拮据的生
放棄我,反而給我無數的機會,例如:
活,更加激發我的鬥志;從棍網球轉打
選我擔任學校的運動隊長、棍網球省代
曲棍球,亦讓我在運動方面的發揮更上
表、學生會委員及頒發運動獎學金給我
一層樓。兩年半過去,我不但第一次取
等。從這些機會中,我學習了統籌、領
得最優異學生獎,還以全 A 的成績,透過
導、溝通的技巧,最重要的是鞏固了我
非聯招 (Non-JUPAS) 獲得香港大學工商管
的正面思想和信念,讓我知道即使學業
理學院取錄。
成績不佳,亦可找到自己的價值。
19
20
「童」一天空
升上大學,又是一個全新的挑戰。面對 着沒有興趣的科目,每天要看大量的學 術參考資料,導修、考試時又要寫一篇 又一篇的長文,這兩項都是我的死穴。 我第一年的成績跌到低點,甚至導師也 跟我說,從未教過這樣差的學生。那一 刻,這個問題又再一次浮現:我是否真 的讀不了書? 也許是命運的安排,因為一次意外,我 需要休學一年養傷。第二年就轉到我心 儀已久、剛成立的運動科學系。因為是 自己的興趣,所以讀得特別起勁。也是 那一年,我的一位好朋友教曉了我讀書 的 方 法, 例 如 要 在 有 限 的 時 間 選 重 點 看、用不同的顏色標記不同的內容、用 腦圖組織學過的重點等。雖然成績算不 上突飛猛進,但總算以令人滿意的二級 甲等榮譽畢業。與此同時,在大學的數 年,我仍然繼續參加曲棍球運動,亦幸 運地被挑選成為香港隊代表。
支持我面對在讀書上遇到的多次挫折, 除了親愛的爸媽之外,就是我在運動場 上鍛鍊出來的意志和毅力。這也許說明 了為甚麼我在中六那年會有這麼大的勇 氣,衝破讀書的心理關口,半工讀完成 文憑課程。運動告訴我,只要努力,是 有回報的,也會有人欣賞的。 作為一個社工兼教師,我只希望每一個 從事教育的同工都相信,沒有一個孩子 讀不了書,只是老師用錯了不適合他的 教導方法;沒有一個孩子是「籮底橙」, 只是學校找不到他獨有的長處。少了一 塊瓣的花,在悉心的栽培下,也可以開 得燦爛。假如你的學生、孩子有讀寫障 礙,請不要害怕,也不用處處遷就他, 他和畫畫不漂亮、唱歌不好聽的孩子一 樣,只是在某一方面表現得不理想。請 你多花一點時間及給予機會,陪他找出 他的長處。只要走對了路,每一個孩子 都能夠成功。
「童」一天空
運動場上建立的自信和
毅力,讓我終身受用。 作畢業論文, 碩士課程時選 修讀特殊教育 。 己的讀寫能力 再一次突破自
Twiggy 小檔案
家長攻略
2010 年 香港大學教育碩士(融合及特殊教育 )
2008 年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碩士(社會工作 )
2004 年 香港教育學院學位教師教育文憑
2003 年 香港大學理學士(運動科學及康體管理 )
1. 由於高智能上的補償,導致很多雙重 特殊孩子錯過了及早辨識及支援的機 會。他們的特殊教育需要會阻礙資優 的展現,而高智能又會掩藏了他們的 特殊教育需要。 2. 其實很多雙重特殊兒童均是視覺空間 型的學習者,着重以文字方式教學的 正規課堂不能滿足這類型孩子的需 要,因此我們要運用多感官教學方法 及視覺策略幫助他們,例如讓他們利 用電子設備記事或提醒自己,使日常 生活有條不紊。
鳴謝Twiggy Chan女士提供本文/本節所依據的資料
21
22
文字推介
好書分享:
My Thirteenth 書名:My Thirteenth Winter: A Memoir 作者:Samantha Abeel
Samantha 在幼稚園階段與其他 孩子無異,喜歡挑戰,極力爭 取表現自己,期望得到老師注 意。上語文課時,她忍耐到最 後 一 刻 才 說 出 一 個「 獨 特 」的 答案或一個其他人不懂的字, 為的就是要讓別人覺得她了不 起,是一個聰明而富有創意的 孩子,這種感覺令她非常自豪。 然 而, 自 從 升 上 小 學 後,Samantha 開 始感到有點吃力。數學科的內容越來越 複雜,她無法跟得上,於是感到自己雖 然在某些方面聰明,但她卻不想別人知 道。她漸漸發現自己除了數學之外,連 音樂、簡單串字、句子文法等都應付不 來。心裏這個秘密不停纏擾她,使她慢 慢跟其他人疏離,最後變得孤獨。她不 知怎樣預算時間,不知道「一分鐘」或「一 小時」有多久,甚至不懂得怎樣看時鐘! 她拒絕或避免獨自購物,因為她無法掌 握「金錢」這個概念。雖然在學校裏有學 習計算,但她怎樣也弄不清手裏的幣值 是多少,要付多少給售貨員。很多次她 站在收銀處都不知所措,只能強忍着別 人埋怨的目光,很是難受。假如無可選 擇的話,她只好用大額紙幣,拿回找贖
後急步離開,但根本不知找贖回來的數 目是否無誤。 即 使 到 了 中 學 階 段,Samantha 仍 不 明 白為甚麼這種幼稚園生都可以應付的 事,自己卻做不來,她認為自己一定有 問題!但問題是甚麼?她不知道,也無 法向其他人表達,心裏的恐懼就只有不 斷加劇,甚至影響自己的身體狀況。她 偶 然 會 感 到 一 種 莫 名 的 腹 痛、 噁 心、 不 適, 但 醫 生 看 過 了, 輔 導 員 也 見 過 了,仍然找不到原因。好幾次她在同學 家中度宿,卻因為忽然感到不適而要家 人冒夜接回家。她不懂如何向其他人解 釋自己的不適,心想其他人只會懷疑自 己假裝,而為其他人帶來不便,她感到 愧疚。她漸漸地不敢在外留宿,逃避同 學邀約,久而久之同學也不再邀請她。 就這樣,她沒有其他中學生般的社交生 活,沒有知己朋友,只有那莫名的噁心 感覺伴着她孤獨一人。她感到焦慮、恐 懼、羞愧,甚至認為自己不屬於這個世 界。 香港有些孩子好像很聰明,但不知怎的 在學習數學時總是不對勁,與其 他科目 的學習表現總有一段距離。因為我們對 學習困難一知半解,不知道有「數學 / 計 算障礙」(dyscalculia) 這回事,所以可能會 怪責孩子不認真學習、不留心或是敷衍
文字推介
Winter: A Memoir 了事。像 Samantha 這種不懂看時鐘,不 懂計算,甚至不知道自己手上有多少錢 的中學生,我們認為不可思議,但他們 確實存在於我們的社會。這本書寫出使 Samantha 終日惶恐不安一幕幕的日常瑣 事,透過她的自述,我們不但能認識她 的心路歷程,亦了解到雙重特殊資優兒 的困難及那種「有口難言」的感受。其實 有很多患讀寫障礙的人看過 Samantha 的 書後才真正了解自己的問題,最後得以 釋懷,重拾自信。 在 Samantha 的 故 事 中, 我 們 看 到 了 雙 重特殊資優兒和其家人的恐懼,以及他 們如何堅持和努力不懈。這亦揭示了雙 重特殊資優兒在既定制度下遇到甚麽阻 礙,Samantha 如 何 找 到 出 路, 寫 作 如 何變成她人生的轉捩點,以及她如何與 自己的障礙共存。我們沒有特殊學習需 要,亦不是雙重特殊人士,只能靠專家 告訴我們這類孩子有甚麼困難及需要。 這本書不是要成人奢望雙重特殊孩子會 有 Samantha 般的成就,而是希望大家透 過 Samantha 的 自 述 了 解 這 類 孩 子 的 困 惑及想法,體諒、接納並扶助他們創造 不同的人生。無論孩子是否資優,若我 們認真地做好幼兒教育,培育孩子的路 也許會容易些。父母不應輕視自己的力 量,即使一個微小的反應、一個簡單但 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守時等,都足以成為
孩子的啟蒙老師。這本書正好讓大家「返 璞歸真」,從根本出發,思考自己的期望 及育兒的方法。「孩子還小的時候,留時 間給孩子吧!你給了時間,孩子自然讓 你知道他最希望你將來留甚麼給他……」 (作者自序) 。
家長攻略 1. 最 常 見 的 學 習 障 礙 包 括 特 殊 數 學 困 難、語言表達和理解困難、空間及動 作協調困難及讀寫障礙。出現特殊數 學困難及讀寫障礙的比率分別為 15% 及 80%。有些兒童會同時有兩種或以 上的學習障礙。 2. 許多名人均有學習障礙,例如企業家 華特迪士尼、英國首相邱吉爾、美國 總統甘迺迪,藝人胡比高拔及湯告魯 斯、導演史提芬史匹堡、歌手約翰連 儂、盧冠廷,運動員魔術手莊遜及劉 易斯等。
23
24
家長園地
「尋找雙重特殊資優兒計劃」 的支援服務
「尋找雙重特殊資優兒計劃」第二階段當中的三個小組活動:「善用潛能 —— 親子成長小組」、「『優』悠跨障礙 —— 學生及家長小組」與及「闖出我天地 —— 家長小組」都經已圓滿舉行。參與的家長和小朋友都非常投入, 與我們一起經歷了一個難忘的學習旅程。家長都十分欣賞導師的教導方法,而且更嘗試運用那些策略教導自己 的子女,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小組的一些花絮。
「善用潛能 — 親子成長小組」 課程內容:親子成長小組旨在加強 家長培育雙重特殊資優兒的知識及 技巧。課程內容包括認識過度活躍 的資優兒、行為糾正法以及訓練他 們的「執行功能技巧」等等。
姜源妮博士耐心向小朋友講解活 動的細節,並從中讓他們明白遵 守規則對小組完成任務的重要性。
姜博士透過遊戲教導小朋友加 強手眼協調與專注力的技巧。
「『優』悠跨障礙 — 學生及家長小組」 課程內容:整個課程共有六節學生小組活動及兩節家長組。課程旨在為有讀寫困難的資優兒提供訓練,並且增 進家長培育雙重特殊兒童的知識及技巧。本小組的探討題目包括:認識有讀寫困難的資優兒、發展補償策略及 提升有讀寫困難的資優兒的高階思維技巧等。
透過模擬班房的場景,陳穎修女士教授小朋友克服讀寫上遇到的障礙及學習表達自己等技巧。
「闖出我天地 — 家長小組」 小組旨在加強家長培育雙 重特殊資優兒的知識及 技巧。課程內容包括了 解患有自閉症的資優 兒、加強社交技能及 發展興趣和長處等。
本學院教育心理學家周 美玲女士向家長講解自 閉症及資優的特質。
在小組討論環節,家長們都踴躍與 其他家長分享在育兒時遇到的困難 與及克服問題的不同經驗。
學院動向
學生服務部 (2011年5月至11月) 人文學科
數學
中國古典文學初階課程
數學燃動課程
英國古典文學初階課程
數學十八章經
中文劇本寫作進階課程
國際數學奧林匹克訓練
哲學進階課程
數林匹克初探
未來館長培訓班
週末數學特攻隊
社會科學課程 領導才能
科學
新一代社會領袖
物理奧林匹克培訓課程
有效領導及社會服務策劃
國際初中科學奧林匹克培訓課程
誠信管理及價值觀研究
生物醫學工作坊
演說技巧工作坊
跨學科科學大學學分課程
溝通技巧工作坊
海洋科學大學學分課程
項目規劃 - 項目規劃與目標設定 項目規劃 - 項目管理 團隊動力 學習技巧工作坊
個人成長及社交發展系列
衝突管理工作坊 自我認識工作坊 名師教研計劃
跨學科課程
自然數理 - 數學與物理的優美結合
主題式講座
各範疇學術講座
教師專業發展部 (2011年5月至11月) 課程名稱
對象
舉辦日期
教師、教育心理學家、學校社 工及學生輔導主任
2011 年 5 月 27 日
專題工作坊:「資優教育課程規畫及評鑑」
中小學課程領導及學科主任
2011 年 5 月中及 7 月中
專題工作坊:「促進資優生學習的評估」
中小學課程領導及教師
2011 年 5 月中
教師、教育心理學家、學校社 工及學生輔導主任
2011 年 6 月中
中學教師
2011 年 9 月底 /10 月初
中小學教師
2011 年 10 月中
專題講座:「資優教育課程質素標準」
中小學副校長、課程領導及學 科主任
2011 年 10 月中
專題工作坊:「識別資優:原則及實踐」
中小學教師
2011 年 11 月
專題研討課程 大型講座: 「有助才華發展的情意教育課程」
專題講座: 「情意教育策略概要」 專題講座:「資優教育簡介」 (中學場次) 專題工作坊: 「培育資優生創意的教學策略」
25
訂閱《資優樂》 假如 貴機構 / 學校有興趣訂閱《資優樂》,請填妥下列資料,並傳真至 3586 3429。 計劃訂閱《資優樂》的數量: □ 50 本
□ 51 -100 本
□ 101 - 200 本
□ 201 本或以上
聯絡資料 姓名: 職位: 電話: 機構 / 學校名稱:
聯絡我們 假如你對本期《資優樂》的 內容有甚麼意見或查詢, 歡迎跟我們聯絡。 學院網站:www.hkage.org.hk 電郵:ps@hkage.org.hk
「園外資音」網上討論區 網址:http://hkage.org.hk/ps_forum/
書名:資優樂 作者:香港資優教育學院 編輯:周美玲、尹秀芳、陳勝新、黎永業、陳武鑫 翻譯:許金城 出版:香港資優教育學院
ISSN 2219-4746 © Copyright 2011 The Hong Kong Academy for Gifted Educ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資優教育學院 2011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香港資優教育學院 香港九龍塘沙福道 19 號教育服務中心東座 網址:www.hkage.org.hk 電話:(852) 3698 4103
傳真:(852) 3586 3445
電郵:academy@hkage.org.hk
英語版本可在本學院網站下載。 The English version is available on our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