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 香港話劇團是香港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專業劇團。 1977年創團, 2001年公司化,受香港特別行 政區政府資助,由理事會領導及監察運作,聘有藝術總監、助理藝術總監、演員、戲劇教育、舞台技 術及行政人員等八十多位全職專才。
˙ 四十六年來,劇團積極發展,製作劇目超過四百個,為本地劇壇創造不少經典劇場作品。
˙ 製作和發展優質、具創意兼多元化的中外古今經典劇目及本地原創戲劇作品。
˙ 提升觀眾的戲劇鑑賞力,豐富市民文化生活,及發揮旗艦劇團的領導地位。
業務
˙ 平衡劇季 選演本地原創劇,翻譯、改編外國及內地經典或現代戲劇作品。匯集劇團內外的編、 導、演與舞美人才,創造主流劇場藝術精品。
˙ 黑盒劇場 以靈活的運作手法,探索、發展和製研新素材及表演模式,拓展戲劇藝術的新領域。
開設課程及工作坊,把戲劇融入生活,利用劇藝多元空間為成人及學童提供戲劇教育及 技能培訓。也透過學生專場及社區巡迴演出,加強觀眾對劇藝的認知。
˙對外交流 加強國際及內地交流,進行外訪演出,向外推廣本土戲劇文化,並發展雙向合作,拓展
透過劇本創作、讀戲劇場、研討會、戲劇評論及戲劇文學叢書出版等平台,記錄、保存 及深化戲劇藝術研究。
Sœurs 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
全劇長約1小時30分鐘,不設中場休息 本劇含粗俗用語
建議十六歲或以上人士觀看 遲到或中途離場觀眾將不得進場
各位觀眾:為求令表演者及觀眾不致受到騷 擾,請關掉手提電話、其他響鬧及發光裝 置。同時請勿在場內飲食或擅自攝影、錄音 或錄影。多謝合作。
網上問卷請登入:www.hkrep.com
媒體贊助
文本、導演及設計 Pascal Rambert
法國著名劇場及電影導演、編劇和形體創作,於 2016 年獲法蘭西學術院戲 劇大獎,曾與巴黎北方劇院與斯特拉斯堡國家劇院密切合作。
他的舞台劇和舞蹈作品均由structure製作,並獲法國文化與傳播部支持,足 跡遍及歐洲、北美洲、亞洲、俄羅斯、南美洲及中東。
於法國發表的舞台劇、小說及詩歌作品更被翻譯成二十多種語言,在全球各 地發表與演出。與燈光設計師Yves Godin合作的舞蹈作品Memento Mori 於 歐洲各大藝術節及當代舞蹈節展演,更造訪遠至紐約、東京與洛杉磯。
11 年,舞台劇《愛的落幕》大受歡迎,至今在法國及世界各地以二十三種 不同語言上演超過一百八十場。另一部作品《排練》亦備受讚賞,於 14 年 巴黎秋季藝術節首演,翌年獲法蘭西學術院年度文學與哲學大獎。
《姊妹》 18 年在法國首演後,西班牙語版本迅即亮相,至今已製作七種不 同語言的版本。同年,他獲邀擔任普林斯頓大學人文學科訪問學者與客席講 師。
他的新作《索瓦尼》即將在埃及開羅的D-CAF 當代藝術節演出,這是一部寫 給埃及本土演員的作品。他也會改編自己的舊作《芬蘭迪亞》成全新的法語 版本,並在巴黎北方劇院演出。
A French writer, choreographer and director for the stage and screen. In 2016, he received the Theater Prize from the Académie Française for his entire body of work. Among the affiliated institutions he worked closely with are Paris Théâtre des Bouffes du Nord and the National Theater of Strasbourg.
Rambert’s theatre plays and choreographies have been produced by structure, supported by the French Ministry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and staged in Europe, North America, Asia, Russia, South America, Middle East. His writings (theatre, stories and poetry) are published in France and translated, published and staged more than 20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 His dance pieces, including Memento Mori (2013) created with lighting designer Yves Godin, have been performed at major festivals and contemporary dance festivals in Europe as well as New York, Tokyo and Los Angeles.
One of Rambert’s career highlights is Clôture de l’amour (Love’s End) (2011), the script won the prize for public theater in the Theater 2013 – Dithea competition, the prize for best new French-language play from the Syndicat de la Critique (Critics’ Union) in 2012, and the Grand Prize for dramatic literature from the Centre national du théâtre (National Theater Center) in October, 2012. In 2017, Clôture de l’amour staged more than 180 times in France and much more all over the world, and translated in 23 languages. Another notable play is Répétition (Rehearsal) (2014), presented as part of the Festival d’Automne in Paris, which won Rambert the 2015 annual prize for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t the Académie Française.
Other acclaimed works in the past decade include Avignonàvie(AvignonforLife), Demespropresmains(WithMyOwn Hands), Argument, Une vie (A Life), Actrice (Actress), Reconstitution, Nos Parents (Our Parents) and Christine.
Soeurs (Sisters) premiered in France in 2018, followed closely by the Spanish version, Hermanas. 7 different versions were staged to this day. In the same year, Rambert was Visiting Belknap Fellow in the Humanities and Visiting Lecturer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Soon he will create his new play Sowane written for Egyptian actresses and actors during the D-CAF Festival in Cairo (EGY), and will adapt his play Finlandia created in Madrid in 2022 for Israel Elejalde and Irene Escolar in French version with Victoria Quesnel and Joseph Drouet at The Bouffes du Nord Theater in Paris (FR).
翻譯 歐嘉麗
中法翻譯、電影及文化藝術評論人。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文 學博士、 D.E.A 及碩士( INALCO, Paris )、巴黎第八大學法國現 代文學系碩士( Université Paris 8 ),並畢業於巴黎索邦大學( La Sorbonne)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曾為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副研究 員( CEFC )、國際法語記者聯盟會員( UPF ),獲法國高等教育與 研究部頒發大學講師資格。曾於香港嶺南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教授 中國文學及文化、法語與法國文化,以及文學與電影研究等課程。 現於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任教世界文學、法國電影、華語電影及 改編電影等課程。
著有短篇小說及攝影集《遊雲女子》、小說譯作《死亡之病》(原 著為法國作家 Marguerite Duras 作品 La Maladie de la mort)、論文 《書寫波特萊爾與戴望舒的一種思考》等。合譯短篇小說 Un char à bœufspourdot及Un Char à bœufs(原著為王禎和的《嫁妝一牛車》 與呂赫若的《牛車》),收錄於法國漢學家 Angel Pino 與 Isabelle Rabut 教授選編的《台灣現代短篇小說精選》Anthologiehistorique delaproseromanesquetaïwanaisemoderneVolumes1et2。此外, 曾翻譯中國京派才女林徽因及香港詩人梁秉鈞等詩歌作品。
法語論文Hong Kong 1927-1937: Enquête sur la naissance d’une littérature moderne獲法國國立東方語言 文化學院2011年度最優秀論文桂冠獎及出版獎學金;05年獲香港外國記者會年度攝影師獎專業組個人作 品殿軍。 22年獲邀擔任第四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專業評審工作。20-23年應香港電影節目辦事處邀請, 聯同電影發行人黃海及電影研究者何思穎策展「歐洲光影 男性凝視與女性慾望」(European Belles) 電影節目及研討會。
與香港話劇團合作,已有十三年,分別於10、17及20年三度獲邀翻譯法國當代著名劇作家雅絲曼娜˙雷 莎(Yasmina Reza)的作品Ledieuducarnage(話劇團譯為《豆泥戰爭》,06)、齊勒(Florian Zeller) 的作品Le Père(《父親》,12) 及Pascal Rambert的作品Sœurs (《姊妹》,18)。
感謝話劇團優秀的團隊與精彩獨特的演出。
策劃及粵語校訂 馮蔚衡
集演員、導演、創作人、節目策展於一身的劇界精英。英國艾賽特 大學舞台實踐藝術碩士( MFA )及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首屆畢業 生。1988至2022年服務於香港話劇團,長達34年,曾任首席演員、 駐團導演及助理藝術總監。
曾參與導及演的劇目超過一百齣,多次獲香港舞台劇獎提名,並八 度獲獎,分別於95、96年獲最佳女主角(喜劇/鬧劇),93、2002
及 15 年獲最佳女配角﹙悲劇/正劇﹚, 13 、 15 及 18 年分別憑
《紅》、《安.非她命》及《父親》獲最佳導演﹙悲劇/正劇﹚。
此外, 05 年憑《酸酸甜甜香港地》榮獲第十五屆上海白玉蘭戲劇 表演藝術獎配角獎,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香港演員。同年獲頒授香 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長嘉許獎,以表揚其推動文化藝術發展的貢 獻。 19 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 2018 香港藝術發展獎 藝術家年 獎(戲劇)。
個人執導的作品有《心洞》、《臭格》、《紅》、《安.非她命》、 《最後作孽》、《維港乾了》、《父親》、《祝你女途愉快》、 《驕傲》及《玩轉婚前身後事》﹙聯合導演﹚等。近期與著名華人 戲劇家賴聲川聯合導演《如夢之夢》,以及與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合 作,執導《邂逅月台》,並於劇團四十五週年執導杜國威的名作《愛情觀自在》作為誌慶演出。
10 年至 22 年致力發展話劇團黑盒劇場成為孕育本土創作的戲劇平台,共推出近四十齣原創劇,培養人 才,推動新形式作品,促成跨媒體合作,以及策劃香港國際黑盒劇場節和主題工作坊,帶動國內、外的 交流,為觀眾營造不同層面的戲劇氛圍,也為年輕戲劇工作者提供一個具質素的發表空間。
我們的話 (不是設計台詞)
《姊妹》建組會議實錄
潘惠森: ……(前刪304字)大家覺得如何?
【靜默。
潘惠森: 我入團已兩個多月,你們應該知道我是多麼開放的一個人。
邱廷輝: 我認為無論在藝術上或商業上都是一個非常精彩的決定。
陳煦莉: 你到底有沒有聽清楚他剛才說甚麼?
邱廷輝: 他說想把《姊妹》改寫為《兄弟》並由他本人和我一起演出。我聽得好清楚,我好雀躍。
陳煦莉: 你知不知道「真誠」這兩個字怎樣寫?
邱廷輝: 肥仔……
陳煦莉: 不要再叫我肥仔!
黃慧慈: 我們一向都叫你肥仔的啊!
陳煦莉: 為了演出《姊妹》,我已經開始減肥,為了演出《姊妹》,我等了將近三十年,潘兄,你現 在告訴我,要把這個戲改為《兄弟》?!
黃慧慈: 冷靜。
陳煦莉: 這不是冷靜的問題,這是冷血的問題。我一直想演蘇青,劇團說我因為要準備重演這《姊 妹》,所以沒有我的份,好!算了!自己一直在等……等……等等……等……等等! ……哦!原來是這樣……
邱廷輝: 誰都知道此戲並不容易,對表演上的要求包括理解力、聆聽力、語言力、身體力、專注力、 想像力、創作力、心力……等等都是很高的,人是有盲點的,你知道嗎?
陳煦莉: 你說我嗎?
邱廷輝: 我沒有說你。
陳煦莉: 你沒有說我你說誰?
邱廷輝: 我們認識了那麼久,你應該明白我說誰。
黃慧慈: 我不明白。
【靜默。
黃慧慈: 客觀來說,有姊妹,就可以有兄弟,有哥妹或姊弟。
陳煦莉: 忽然間,我覺得你很陌生,陌生過美國總統。
邱廷輝: 這個戲與美國總統無關,只與劇團的總監有關。我想再提出一點,這個戲的台詞不少,尤其 是哥哥的角色(如果把戲改為《兄弟》的話),應該和姐姐的角色一樣都會有一段連續八
頁沒有標點符號的 monologue,據我所知上次那位女演員一星期七天每天廿四小時都要背台 詞(連睡覺的時候都帶著耳機聽台詞)!我想再強調,這個戲與美國總統無關,但拜登演講 時經常斷片,我想講的是,每次在電視新聞看到拜登上台,我都心生恐懼……
黃慧慈: 如果改成兄弟,哪會像姊妹般吵鬧、碰面就打?這兩兄弟有點不同,更加用不上海量台詞, 潘Sir和阿輝,兩人都擁有一個詩意的身體……
陳煦莉: Mercy!
黃慧慈: 在團裡女演員中,我和肥仔
陳煦莉: 不要叫我肥仔!
黃慧慈: 我和Fatboy年資最長,各人的想法非常懸殊,所以在一起有火花,無容置疑!我愛她! 陳煦莉: 愛我你就不要背叛我。我要演《姊妹》!Period.
黃慧慈: 但我其實是喜歡男人的!正如《姊妹》編導 Pascal,他喜歡女人所以創作了《姊妹》,所以 我請求……不對……是我要求……讓我試做導演,導我喜歡的男人……對之後若再重演《姊 妹》一定會有所幫助!Fatboy,如果你想,聯合導演吧!
陳煦莉: 我不會跟一個背叛我的人合作,再者,雖然我一向都熱衷於做編劇和導演,但今次這齣 戲, 我只想完成「做一個演員」的使命! 【靜默。
陳煦莉: 如果你要我再認真點回應,世界上沒有甚麼太重要,除了與人真誠相處的快樂瞬間……
邱廷輝: 說回美國總統吧,如果他演說不再斷片,我願意和他同台演出,榮辱與共。
黃慧慈: 阿輝,你是否有點語無倫次?
邱廷輝: 我只說美國總統,與劇團總監無關,我再強調。
陳煦莉: 我天生神經線亂飛,有時我頭腦想的未必是我身體的反應,我的心志已像一個婆婆般像你說 的「躺平」,但我的腦部神經一直都是一匹野馬,你不知道我每日用多大力量才能令自己的 行為符合大部分人的標準,你這樣刺激我……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因為我真的不想你由一 個「院」去到另一種「院」再做院長……
邱廷輝: 【對黃慧慈】你現在知道甚麼叫語無倫次了吧?
潘惠森: 我想喝杯盒仔茶。 Anywa y,你們的意見我聽到了。我會慢慢消化。今天這個會就開到這裡 吧。謝謝。
黃慧慈: 潘Sir……需要喝杯咖啡再繼續討論嗎?
母親離世,分隔異地的姊妹再次聚首,不堪回首的往事倏地襲來:兒時的陰霾、成長的競賽,都留下不 可磨滅的創傷,然而二人心底始終渴求對方的愛。可是家庭的缺失,令兩姊妹的裂痕加深,破鏡難以重 圓。這次見面,最終引發一場驚濤駭浪、殘酷無情的罵戰,無可逃脫,只能直面。
When two sisters reunite from afar after their mother’s death, painful memories resurface from their childhood: incidents that scarred them, and their competitiveness while growing up. Deep in the cracks is still the desire for love, no matter how hopeless. However, the crevice between the two grows even wider in this long overdue encounter. Their reunion turns into a tumultuous, vicious, head-on confrontation from which the two cannot escape, no matter how hard they 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