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 聲
第二期˙浮雲翳日
編者的話
轉眼間,一年過去了,莊期快要完結了。本 以為可以在任內做到些什麼,最後發現只能 寫寫文拍拍照,什麼也做不到。
社會前途茫茫,「浮雲翳日」,日常生活中
的起伏和變化就像天空一樣,有時明亮,有 時被遮蔽。香港人彷如籠中之鳥,被困在壓 力和挑戰之中,感到一片空白,但只要我們 以積極的態度面對逆境,就能看見那片被遮 蔽的陽光。
無論雲霧如何遮蔽陽光,我們都相信,香港 人會在這片土地上燃起希望之火,照亮未 來。不論現在多大霧,未來陽光愈燦爛。
願我們不被浮雲阻擋,照亮未 來。
執行編輯 方棨瀅
目 錄
P.6
時政-三隧分流治標不治本?! 文:方棨瀅
校政-學生會社團註冊之亂 文:崔駿賢 P.22
P.28
專題-用絲線構建心靈的安全 網-讓青少年談Threads 文:林政堯
三隧分流
治標不治本?!
撰文:方棨瀅 圖源:網上圖片
紅磡海底隧道(紅隧)、東區海底隧道(東隧) 和西區海底隧道(西隧)是連貫香港島和九龍 半島的三條過海行車隧道,紅隧與東隧這兩 條海底隧道長期擠塞,相信不少同學都有所體 會。要通過繁忙時間下的紅隧和東隧,沒有幾 小時是不可能。由於紅隧和東隧在繁忙時間的 車流量遠超設計容車量,而西隧尚有剩餘的設 計容車量,故一直被市民所詬病。
現在,一個能解決過海交通擠 塞問題的契機出現了,政府於 2023年8月2日接收西隧,並 借收回西隧的機會推行「三隧 分流」方案,以減少紅隧與東 隧於繁忙時間下的車流量。
政府於2023年3月22日公布三條過海隧道的建議收費方 案並向立法會提交《2023年行車隧道(政府)(修訂) 條例草案》(《條例草案》)。該《條例草案》涵蓋了 調整三條過海隧道的具體收費方案,而且計劃分兩階段推 行。政府發言人表示隧道費是用來調節車流,並指出三隧 分流積極回應了公眾和各持份者的意見,力求在管理交通 需求和市民接受程度之間取得適當平衡。
首階段先實施「633」固定收費方案,方案詳情如下:
(一)私家車使用西隧的固定收費下降至60元,紅隧和 東隧的固定收費上升至30元
(二)過海的士全日劃一收費25元;及
(三)其他車輛種類的收費不變。
車輛類別 收費 紅隧 東隧 西隧 私家車 $30 $30 $60 的士 $25 其他車種 隧道費不變
第二階段採取「不同時段不同 收費」,又名「644 分時段收 費」,將於2023年12月17日 早上5時起開始生效,星期一 至六,私家車於早上7時30分 至10時15分、下午4時30分 至7時「繁忙時段」,西隧60 元、東隧紅隧40元;上午10 時15分至下午4時30分「一 般時段」劃一收30元;晚上7 時至早上7時30分「非繁忙時 段」劃一收20元。
三隧於繁忙時間前後設有「過 渡收費安排」,收費每2分鐘 調整2元,逐步上調至繁忙時 段水平和下調至非繁忙時段。
早上7時30分和下午4時30 分開始,三隧收費會逐步上調 收費,其中西隧維持2小時繁 忙時段,東隧紅隧則約2.5小 時。
唔使再塞?!
政府一直以來積極推行「三隧分流」方案,目的就是為了 減少交通擠塞的問題。筆者分析了由 9月至 12 月運輸署
的行車時間顯示器數據,發現紅隧和東隧在早上繁忙時段 的平均行車時間,均沒有明顯縮短、不跌反增,西隧行車 時間則有輕微下跌。當實施分時段收費後,三隧非繁忙時 段對所有私家車收費改為劃一30/20元,價格不再是影響 隧道選擇的因素,西隧的車流量才超越紅隧。在實施三隧 分流方案後,西隧車流量增加18%,紅隧跌6%,東隧沒 變化。
雖然三隧分流對整體社會有利,但又會不會造成失衡的情 況發生?
咪又係塞車!?
第二階段「不同時段不同收費」的方案繁複,雖然運輸署 在「香港出行易」應用程式,增設「過海隧道」功能。司 機只要點擊按鈕,揀選相應的車輛,例如私家車或電單車 等,即可實時查看現時三條過海隧道收費,也可透過應用 程式了解其他時段收費。若有駕駛者因未能於繁忙時間前 到達隧道收費亭,為了幾塊錢而選擇超速/緩慢駕駛,罔 顧交通安全,令交通意外的風險增加,而且慢車或停車, 亦會造成擠塞。加上實施「633」階段的數據顯示,紅、 東隧早上繁忙時段行車時間上升,西隧微跌,成效不算太 大。
興建第四條海底隧 道
「不同時段不同收費」的方案實施了 兩個多月,香港過海交通需求總量仍 過於龐大,三條過海行車隧道的總計 車流早已超越負荷,分流措施亦無法 根治問題。政府並沒有了解到其實西 隧的容車量亦幾近飽和,遲早也會出 現塞車問題,就長遠而言,興建第四 條過海行車隧道是必須的,政府不應 只是在倡議階段,而是要就選址、財 政和對港島交通配套的影響進行研究 和公眾諮詢,一旦政府與社會達成共 識,便可以加快速度,盡快興建。
電子道路收費系統
一拖再拖
現時只有政府隧道實施「易通行」,仍未能取代傳統「人手收 費亭」及「快易通」行車道。 政府應全面套用電子道路收費 系統,引入按照路況動態收費,從而達到真正的需求-實時分 流。電子道路收費系統指收費道路上自動收取車輛通行費的電 子系統,它會透過車輛擋風玻璃上安裝的收發器來進行收費, 不須停車繳費,以緩解交通擁堵狀況。政府曾為在港推行電子 道路收費,分別在1985年、2001年、2009年和2022年完成 了4次研究,原擬在中環灣仔繞道建成後先行實施,以先導形 式評估電子道路收費成效後再擴展至全港,可惜未能仍然未能 實施。
規劃各區職住的平衡
要處理過海交通擠塞問題,政府的目光不能只限於隧道, 更應該拓展到其他地方。香港政府應完善各區職住的平 衡,讓交通需求不會再過度集中在港九之間,當局在規劃 北部都會區時,須積極發展新商業核心區,在新界區製造 更多就業職位,讓新界市民毋須跨區到港島工作,緩減過 海隧道的需求。
「三隧分流」這個方案只是用來改善隧道的資源錯配問 題,而不是一個能夠徹底根治交通擠塞的問題。即使「三 隧分流」順利推行,成功分流車流量,也只是杯水車薪。
若無法有效控制車流量,隧道擠塞這個問題仍治標不治 本。
學生會社團註冊之亂
撰文:崔駿賢 攝影:李駿顥
香港恒生大學學生會早於成立之初,學生會已為警察牌照課 獨立註冊的社團,警察牌照課於每年三月在學生會更新名單 之時,同時都會「重新審視」恒大學生會的社團身份。早在 2022年牌照課已要求學生會修訂或刪除學生會章含有「法 定」二字的內容,最終學生會評議會於章則委員會通過加入 附則以處理相關事宜,但於翌年警察牌照課再對學生會提出 新要求。
面臨解散?!
上屆學生會幹事會於2023年3月16日召開的學生會週年 大會中,幹事會提出就修訂《香港恒生大學學生會會章》 而召開會員大會。眾人大驚之際中,紛紛猜測會是怎麼一 回事。幹事會隨即解釋因會章未包含「解散章節」以列明 學生會的解散程序及資金的後續處理。由於現時的會章未 能符合警察牌照課的要求,故恒大學生會的社團註冊未能 完成。幹事會代表表示牌照課會於同年3月31日後重新 審視恒大學生會的社團身份,屆時恒大學生會的社團身份 不排除將被註銷,面臨解散。
被問及倘若學生會不復存在,學生 會會面臨什麼問題。時任學生會署 理會長張藝心指她能預視若在學生 會消失後,學生會轄下學生組織將 面臨解散,及後再難以凝聚一群同 學組成新的學生組織代表學生,為 同學爭取權益。同時,她指出伴隨 同學失去一個與校方溝通的渠道, 學生的發言權也因而減少。在現存 學生會被打壓的情況下,她希望僅 存的學生會可以繼續下去,不希望 恒大學生會因章則問題而瓦解。
第十二屆學生會第一次會員大會於2023年3月22日召開, 是次會員大會主要討論修訂《香港恒生大學學生會會章》, 包括新增章節第十五章《解散》(解散章節),以符合警察 牌照課對香港恒生大學學生會的社團註冊要求。
有同學於會員大會中,提出對解散章節中15.2的條文「惟 所有剩餘資產必須捐贈予慈善團體或與本會性質相近之組 織」提出疑問,認為該章節中對「慈善團體或與本會性質 相近之組織」的定義模糊不清,亦沒有附上組織的遴選的 機制。議案動議人陳樂謙回應,遴選方案將於會員大會獲 得通過後,會由評議會於內部會議商定。
亦有同學附議,對於沒有標明所捐贈的慈善團體表示擔 心,認為學生會的最終做法會與解散章節有所不同,時任 學生會署理會長張藝心隨即以幹事會身份作出保證,幹事 會承諾將向評議會章則委員會提出以附則的形式,補充剩 餘資產捐贈對象的遴選機制。
再有同學提出疑問,「由於遴選機制不清晰,選擇捐贈對 象後或會引起法律爭議,會否對學生會主席或評議會主席 引起不必要的風險,學生會或評議會領導層要如何承擔風 險,若有法律責任時會如何處理?」陳對此表示,評議會 會負責遴選並投票選出所捐贈的團體,而評議會組成包含
上屆及現屆成員,他們可以於會上發表自己對遴選制度的 憂慮並有義務共同承擔選擇的後果,同時他亦建議下屆章 則委員會應增加安全附則,保障當屆學生會的負責人。
最終,修章議案最後以203票贊成、15票反對及3票棄 權下通過修訂《香港恒生大學學生會會章 》後,現時恒 大學生會的會章暫且能符合警察牌照課的要求,渡過一 年。
用絲線構建 心靈的安全網—— 讓青少年談Threads
撰文:林政堯 圖源:網上圖片
hsusuhkeb
最近,發現愈來愈多人重新使用新興的社交媒體Threads。Threads在2023 年迅速崛起,然後又逐漸消失在大眾的視野。然而,在幾乎被遺忘的情況下, Threads又悄然重新佔據了年輕族群的生活。
Threads是由META以文字互動為特色所開發的全新應用程式,這款應用 程式不僅讓用戶可以分享照片、影片、GIF和連結,同時還與Twitter的使 用方式非常相似,使用者可以進行文字交流和互動。此外,Threads還與 Instagram緊密聯動,使用者可以將內容分享到Instagram的story和feed 中。
實際上,這個被年輕人俗稱為「跪」的應用程式有可能比Instagram和 Facebook更具「時間殺手」的特性。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全球已經有1.6 億使用者加入了這個平台。可是,奇怪的是,比起分享生活,年輕人更傾向用 Threads分享想法。 既然Threads與Instagram和Facebook等同為社交 媒體,為什麼它在年輕人之間有如此區別?
現今年輕世代普遍會樂於在網絡上分享 生活大小事,包括但不限於飲食、旅 行、今天做了什麼、去了哪裹玩⋯⋯因 為網絡,分享生活瑣事變得有趣起來。
也因如此,網絡變成了青少年的「第 二個社會」。但隨着越來越多青少年匯 聚於網上,私隱問題亦隨之受到更多關 注。因此現在的青少年在社交媒體發言 時,也會避免展露過多內心。但其實青 少年還是會多愁善感,他們也想被理 解、被認同;但他們又不想讓太多人知 道。
因此,剛興起的又能滿足他們的分享 慾的Threads正正適合他們。受訪 者X是一位00後的大學生,每日平 均也會用4-5小時瀏覽社交媒體帖 文。而他最近也開始增加使用。被問到 為何會使用Threads時,他稱:「在 Threads上,比較少人(朋友)會知 到我在這裡發洩情緒,沒那麼丟人。」
隱秘的 心靈樹洞
Threads作為一個新興的社交媒體平台,在年輕人中間迅速崛起並重新引起關注。
它與其他社交媒體平台相比,更能保護使用者的內心空間。年輕人在Threads上 更傾向於分享內心想法,而不是生活點滴。這種注重私隱和內心分享的特性使得 Threads成為年輕人表達真實想法和感受的安全空間。同時,Threads的功能能 讓年輕人能夠更豐富地表達情感和與朋友互動。總的來說,Threads在年輕人之 間受歡迎的原因是它符合他們對於內心分享和隱私保護的需求,並為他們提供舒 適的社交媒體體驗。
跳出演算法 探索更多主題
筆者認為Threads如此受人青少年歡迎 主要是它的使用者介面(UI)相對簡單。
只由少量的圖案和文字組成,自然掌握得 快,Threads已成為現今青少年網上快速 抒發情緒的最佳平台。
除了介面簡單和操作便捷的特點外, Threads的「快速流動性」和「網絡記 憶短 」的特性也為它的成功貢獻了不少。
Threads的設定令使用者可以快速瀏覽和 回應訊息,並且在一段時間後就會被覆蓋 或淡忘。受訪者X同學提及,如果他想透 露內心想法時就會去Threads,因為認識 的人少,又可以記錄一下。
此外,Threads的內容豐富有趣多樣,呈 現了不同角度的論點,也可能由於演算法 很隨機,令到平台可以推廣更加多樣化更 加豐富的內容給使用者,因此可以令內容 更加豐富,吸引使用者長時間瀏覽應用程 式。
X同學提到Threads的內容 多樣,令他不知不覺瀏覽了很 久:「它的內容相當豐富,所以 我在它身上花了頗多時間。」 Threads平台呈現了不同論 點,而不像Facebook一樣使 用演算法過度篩選,導致使用者 無法看到其他觀點。這可能是 受到Instagram所影響,因為 Instagram使用興趣主題來推送 內容,導致用家只能看到某幾個 特定主題,而無法發堀新主題。
相比之下,Facebook的演算法變得越來越複雜,常常讓使用者陷入自己的「同 溫層」中,很難看到不同的內容。如果想要看到多觀點的內容,用家需要註冊一 堆不同的帳號來分開,讓人感到相當麻煩。Threads之所以能吸引年輕世代,可 能正是因為它的運作方式對年輕人來說更透明。
背後的隱憂
但Threads仍有其隱憂,隨著Threads逐漸變得為人熟知,越來越多人使用 Threads,因此青少年可以悄悄分享心事的安全網或將漸漸撕裂。X同學無奈地搖 了搖頭,說:「越來越多人在這裏(Threads)分享事情,越來越多人關注這裏了,」 他打趣道:「看來我又要找一個更加隱蔽的社交媒體來分享自己的內心了。」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Threads這個使用率高、觸及率高和擴散速度高的社交 媒體,好人好事更容易被眾人看見,但壞事也會以更快的速度傳播出去,如果有 人被誣蔑、陷害,當事人想要回應事件,挽回聲譽便變得更加困難。當然,也會 很容易出現假消息,然後被「瘋傳」,甚至會造成社會恐慌。 再者,由於Threads是META期下的,引起社交媒體的資源集中在少數人的隱憂, 令人擔憂META有操縱輿論的可能。一旦Threads的用戶和使用量達到一定的 程度,META開放投放廣告功能後,其廣告市場力量會進一步增強,讓META有 機會透過廣告市場的壟斷操縱輿論。
Threads透過彈出不同類型的內容和隱匿 性取得年輕人的歡迎。Threads崛起源於 X(原Twitter)限制用戶瀏覽貼文的數 量,引起了忠實用家的反感,紛紛轉移至 Threads。倘若Threads繼續維繫年輕一 代的喜愛,可能在用戶隱蔽性上加以改善, 構建「心靈的安全網」,讓年輕人暢所欲 言。 Threads作為一個新興社交平台,能 否搶佔X的市場份額,今後的發展如何, 讓我們拭目以待。
工作人員名單
總編輯 :李駿顥
執行編輯:方棨瀅
撰文:方棨瀅、崔駿賢、林政堯
攝影:李駿顥、李俊延
校對:方棨瀅、李駿顥、麥依雯、何耀聰 封面封底設計:楊偉傑、方棨瀅
排版:方棨瀅、羅恩霖
編委會成員名單:
總編輯:李駿顥 內務副總編輯:冼芷妤 外務副總編輯:麥依雯 財務秘書及執行編輯:方棨瀅
地址:
沙田小瀝源行善里香港恒生大學李兆基綜合大樓康 樂活動中心B302室 電郵: eb@hsu.edu.hk Facebook:
非賣品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