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科技部想像力與創新思維融入工程與設計教育人才培育計畫討論會 日月潭 2014/03/07
報告人:康仕仲 !
臺大土木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臺大教學發展中心數媒組組長 臺大智活中心教學組組長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計畫緣起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2
計畫緣起:工程教育困境 計畫緣起 現有工程教育的困境?! 內容增多、學生動機減少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計畫緣起:校方鼓勵
台大教學發展中心正在推動Capstone以及創新教學方法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計畫緣起:國科會計畫
國科會科教處整合型計畫 工程師幻想曲(99-102) 康仕仲、王秀槐、謝尚賢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計畫緣起:教育部計畫 教育部資科司 智慧生活人才培育 劉佩玲、康仕仲、王秀槐、邱佳慧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 • • • • • • • • •
2013.8.1 1630-1830 第一次籌備會議 教發中心微型教室 2013.8.12 1700-1800 子計畫六討論會議 農機館討論 2013.8.13 1230-1330 子計畫四討論會議 新聞所413室 2013.8.13 1400-1500 子計畫三討論會議 土木研究大樓610室 2013.8.19 1700-1930 子計畫一討論會議 新聞所413室 2013.8.23 1700-1900 第二次籌備會議 教發中心509會議室 2013.8.26 1000-1100 子計畫五討論會議 土木研究大樓610室 2013.8.27 1900-2130 子計畫一二討論會議 Skype語音會議 2013.9.4 1330-1500 總計畫與子計畫三討論會議 土木研究大樓607室 2013.9.10 1100-1200 總計畫討論會議 土木研究大樓607室
10+的熱血教師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計畫總覽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8
計畫總覽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計畫總覽 子一
子三 總計畫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子四
子二 子一
子五
子六 總計畫
子計畫介紹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11
子計畫一 – 教與學之間
王秀槐 臺大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專長與研究 • 高等教育、學生發展、教育 與文化、師資培育。 • 「工程師幻想曲-想像力在 工程教育之運用與評估-子 計畫一想像力在教育歷程上 的培育與評估」I及II 主持 人。 • 教育部「智慧生活人才培育 智齡聯盟 教學評量計畫」 主持人。 • 「東協加三區域合作 高等 教育市場學生流動中台灣的 定位與優勢 」主持人。
協同研究人員
黃金俊
國立中央大學通識中心 兼任助理教授
!
創造力研究 工業職業教育 教學評量與模試驗證
子計畫一 – 教與學之間 目標 • 定義創新力教學之課程要素 與核心能力。 • 針對其他子計畫,開發教學 成果評估工具。 • 依據教(課程要素)與學(核心 能力)共同對創新教學成效 之影響進行討論。 • 並且建立有效之創新工程教 學模式。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計畫流程 第一年 發展質化及量化之教學評量工具 第二年 發展正式量表,並根據評鑑結果 進行各創新工程課程之結構修正 第三年 建立有效之創新工程教學模式
子計畫二 – 設計新美力
共同主持人
專長與研究 • 數位傳播學、工程美學素養、 互動感知設計研究 • 教育部「101-102智慧生活 整合性人才培育計畫—整合 創新跨校教學聯盟文化導向 生活科技跨領域課程計畫」 「互動科技:媒材、感知與 設計」課程計畫主持人
陳聖智 政大傳播學院數位內容 碩士學位學程專任助理教授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 「想像力培育政策導向型研 究:設計、跨界、想像力」 子計畫主持人及計畫共同主
鄧怡莘
臺大智活中心創新長 使用者經驗研發
侯惠澤
臺科大應用科技研究所 副教授 數位教育遊戲
子計畫二 – 設計新美力 目標
• 運用設計思考與感性工學 ;服務設計與經驗學習; 服務科學與產業鏈做為新 的教學融入方式。 • 提出新的教學模式、創新 學習與展示平台與教材; 建立具整合性及較佳預測 力的結構模型;強調在科 學、美學與新媒體素養下, 培育學生的美力與設計力。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研究架構
子計畫三 – 天涯教室 專長與研究 • 電腦繪圖、人機介面設計、工程圖學、 電腦輔助工程研究、機器人學。 • 國科會科教處「工程師幻想曲-想像 力在工程教育之運用與評估」總計畫 主持人 • 教育部「智慧生活整合創新跨校教學 聯盟計畫」共同主持人
康仕仲
臺大教發中心數位媒體組組長 臺大土木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臺大智活中心教學組組長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子計畫三 – 天涯教室 • • • •
建立跨域、跨國教學模式與策略 建立多元文化想像力教學法 整合虛擬協作與實體討論學習環境 研發提升參與度之視訊機器人
MOOCs
Global Skyclassroom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Remote Participation Bot
子計畫四 – 虛實競合式學習 共同主持人
專長與研究 • 互動式雲端/手機軟體設計、 線上教育系統開發 • 開創新教學模式BJT-Online • 臺大MOOC計畫執行長 • 開發全球首創將多人線上競 林顯達 技與MOOC結合之PaGamO政大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遊戲平台 遊戲設計 學習科技 • 葉教授團隊為Cousera目前 體驗學習 除Stanford團隊外,惟一合 行動學習與社會創新 葉丙成 作團隊,一同推廣遊戲平台 臺大教發中心教師組組長 於全球Coursera課程之應用 臺大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子計畫四 – 虛實競合式學習 BJT Online 「BJT Online」平台在 過去三年運用於台大電 機系的必修課程「機率 與統計」中「虛實競合」 的教學模式。 本計劃將研發透過線上 遊戲的競合模式,學生 分組設計作業題目、互 解、競爭,達到提昇學 生學習動機與培養想像 力、創造力的成效。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共同主持人
子計畫五 – 工程未來力 • 曾任臺大副國際長 • 曾任臺大土木系副主任
謝尚賢 臺大土木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宋玫玫
淡大未來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未來學、教育趨勢、多元文化
專長與研究 • 電腦輔助工程、工程資訊 系統整合、物件導向軟體 分析設計、人工智慧於土 木工程之應用 • 「工程師幻想曲-想像力 在工程教育之運用與評估」 總計畫共同主持人 • 「整合性工程力學與數學 教學課程之規劃、設計與 發展」
賴仕堯
臺大城鄉所助理教授 建築與城市歷史及理論
陳希立 臺大機械系教授 機械熱流、冷凍空調、
子計畫五 – 工程未來力 跨領域工程創新設計課程發展與成效評量 個人想像力 理論與案例教案規劃
團隊創新力
工程未來力
工程想像力活動教材
期末專題 • • •
團隊想像力活動主題: 「節能」與「水循環」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以EEWH 綠建築概念中 「節能」「省水」指標 學生採小組合作模式發 展團隊想像力、創新力 主題為:以BIM技術完 成臺大校園內之既有建 築與環境
子計畫六 – 海角實驗室
周瑞仁
臺大副教務長 臺大學教發中心主任 臺大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共同主持人
專長與研究 • 機電整合工程學、農業 洪敏雄 自動化工程學、系統生 文大資訊工程學系系主任 網路式自動化技術 物學、機器人學 機器人控制與模擬 • 教育部「尖端生物技術 科技人才培育計畫—生 物資訊與系統生物學教 學資源中心」規劃委員 • 臺灣生物機電學會理事 宋明弘 逢甲大學創意設計碩士 長 學位學程與工業工程與 ! 系統管理系副教授 智慧型創新 智慧財產權應用
子計畫六 – 海角實驗室 創意機電工程 教學模式 需求方設計實驗 需求方提出申請 服務端設定實驗參數 需求方上網監視 或控制生長系統 需求方取得實驗數據 進行分析或建模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活化植物工廠,進行創新教學
現有成果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24
總籌交流會議
2014/01/10 「啓動」(已召開) 2014/02/20 「定調」(已召開) 2014/06 「期中成果對內交流」 2014/09 「年度報告檢視」 2015/01 「整體呈現對外推廣」 !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25
未來工作坊
2014/02/11-‐12 @台大智活中心 Open Lab
11名老師、10名專任助理與4名 研究生,共計25人報名參加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26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預期綜合效益 7 8
2
5
3、4
6
1 1. 2. 3. 4.
發展教學評量量表 建立創新課程教學要素 建立創新教學模式 開發教材教具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
5. 國內教育扎根 6. 產業人才培育
7. 跨國際合作與交流 8. 學術研究成果發表
謝謝聆聽,敬請指教。 i.EDU - 創新力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