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TECTURAL WORLDS
卷首语
NO.149
卷首语
STREET LIFE AND HOPE 市井与梦想
2013 年,“梦”这个字刷新了刚刚开始的国事话题的点击量。憧憬与幻灭伴随着兴奋与沮丧, 再次证明事物总是两极并存,祸福相倚。但生活始终在前行,尤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支撑的日 常生活亦不应被忽略。本刊今年第一期关注的焦点是百姓的市井生活与城市建筑的关系问题。 “市 井”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商业世俗、粗疏无序的现象,反映着市民真实的日常生活和心态。我们 注意到,在中国的大城市里,Shopping Mall 和超市这些“时尚空间”日益成为市民日常消费 和休闲的主要场所;而与此同时传统的农贸市场、街市和圩集空间却日益狭小,越来越被边缘 化。这些富有东方烟火气息的“市井”空间,曾经构成我们传统交易和日常生活的核心,如今 在发达城市中正濒临灭绝和慢慢消失。让人担忧的是,那些新兴的集“购物、休闲、娱乐和旅游” 为一体的大型购物空间其实一直在暗中操控普通人的消费行为,刺激人们对物的占有欲望。相反, 在那些传统街市,人们的交易常常是伴随着人与人的沟通与交往。本期的“世说新语”栏目所 关切的传统街市和农贸市场被边缘化的处境,不仅是因为在城市中社会低收入阶层赖以生存的 条件岌岌可危,而且也因为城市在失去市井生活所沿袭的人与人交往的场所和传统。 自去年初改版和英文刊名的更名迄今整整一年,《世界建筑导报》经历了从纯专业技术类杂志 向关注城市与建筑问题的人文化转向,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唤起公众对建筑作为社会急剧变迁的 外在表达的关注;同时更希望探索建筑界与社会和城市发展的种种内在关系。而推动我们更主 动自觉的关注社会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一个梦想——希望所有快速发展的城市,是一个更加公正、 更加安全和更富有创造性的社会,而不是一个追求更多财富、享受和权力的社会,且大多数人 无法享有。 什么样的“梦想”将会与我们普通人的“市井”生活相联系?这是本刊今年所关心的焦点。 本刊今年推出了新栏目“教学笔记”,这是一个关于设计基础教学与理论研究的栏目。曾几何时, 中国建筑教育经历了迅速向西方学习和模仿的过程,我们的视野完成了从风格到建构、从样式 到空间的转变,而回到建筑学最基本的问题研究上来。这种研究也许并不是在现实实践环节中 所能思考,而更依赖于大学里的设计工作坊才能完成。我们不会忘记,现代建筑的先锋实验恰 恰是在“包豪斯”和“德州骑警”的校园里进行的。我们更加期待,今日中国建筑教育能摆脱 那种僵化刻板的“评估”羁绊,而还原建筑学最具活力的专业特质和设计研究工作,走出自身 的特色。 “本期人物”栏目我们介绍的是一位年轻敬业的女性建筑师何勍。她曾在第二届建筑传媒奖中 获得居住建筑特别奖,她为建筑工人所设计的“工人板房”感动了许多评委。在一些临时性的 铁皮建筑上,她倾注了对人类之爱的敬意,对劳动的尊重和对建筑专业的一丝不苟。同样,在 广州旧工业区的更新改造中,这种职业的精神鲜明地体现在她从设计师到协调人的角色转换。 她设身处地为各方着想,主动地去平衡形式感、实用性、城市历史记忆和业主远期利益等诸多
全球首份 iPad 版中英双语建筑专业杂志 《世界建筑导报》(AW)隆重发布 The world's first Chinese-English architectural journal for iPad, Architectural Worlds (AW) is now available.
矛盾冲突。最终她获得了普遍的认可和赞许。“空间异象”我们又一次借用第三者的目光打量 我们自己。在中国最繁华的城市里,一个华侨看到了我们自己社会中的隔绝现象,而我们对此 似乎已习以为常。而另一个艺术家即将踏上前往中国的旅程,开始她生命中最远的一次家乡梦寻。 这位以色列籍的艺术家通过她的作品,为我们精妙地分析了“家”和“居所”的区别。本期“人 文地理”,读者可以在一篇介绍美国南方小镇怎么过圣诞节和元旦的文章里,读到两种“美国梦” 在打架。而喜欢宁静生活的读者,则可以在另一篇关于北欧中古历史博物馆的摄影报告里获得 冥想式的满足感。
敬请通过 App Store 搜索“世界建筑导报”或“Architectural Worlds”下载阅读。 iPhone 版及 Android 版即将发布,敬请关注! Please visit the App Store and search for either “ 世界建筑导报 ” or “Architectural Worlds” to download your copy. iPhone and Android versions will soon be released, check for updates! 版权所有:世界建筑导报 技术支持:五帝数码科技
世界建筑导报
1
目次 CONTENTS 01 01
ARCHITECTURAL WORLDS 世界建筑导报 2013 年第 1 期 总第 149 期 第 28 卷
2013:1/VOL 28 NO.149
© 世界建筑导报社版权所有
©Architectural Worlds Magazine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3 楼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 Urban Planning, Shenzhen University,
邮政编码:518060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518060, P. R. China
电话:(0755) 26534627 26732857
Tel: (+86) 755 26534627 755 26732859
传真:(0755) 26534359
Fax: (+86) 755 26534359
电子邮箱:ganhx@szu.edu.cn, wara@szu.edu.cn
E-mail: ganhx@szu.edu.cn, wara@szu.edu.cn
互联网址:www1.szu.edu.cn/wara/
Web Site: http://www1.szu.edu.cn/wara/
iPad 版应用设计开发:南京五帝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iPad App Design and Development: Nanjing 5D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印刷单位:深圳市海健印刷有限公司
Printed by Shenzhen Haijian Printing Co., Ltd.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Distribution Scope: International
邮发代号:46-161
Distribution Code: 46-161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03-3-0013
Advertising License: 03-3-0013
“始于理性,归于感觉”
04 05 06 08 10
12
人间烟火即将熄灭?
亲密的紊乱
卷首语 Preface 市井与梦想 Street Life and Hope
本期人物 Personage of the Edition 对话何勍 AW Dialogue 始于理性,归于感觉——何勍建筑师访谈录 Begin in Reason, Return to Feeling 一个真诚的建筑师 A Sincere Architect 凤凰涅槃——从广州汽车制造厂到广州联合交易园区 Phoenix Nirvana
世说新语 Fresh Air
14 18 21 22 24
昨日、今日与明日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井,街,市:从深圳墟到东门商业区 Shenzhen Old Town 去农进超:有失偏颇的政策选择 Shenzhen's Vanishing Farmers' Markets 香港“街市”的死去与活来 As Global As It Gets 市集:人的风景 Life Is Elsewhere
26
空间异象 Uncommon Spaces
27 30
亲密的紊乱 Inhabiting Uncertainty 天天郁闷:城市隔绝的肖像 Everyday Despair
32
建筑史话
Architectural Traces
33
北京办事处
Beijing Representative
建筑文化传播中心
Center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北京朝阳区望京西园 222 号星源国际公寓 C 座 1005 室
Rm 1005 Xingyuan International Apartment Building C, 222 Wang Jing
电话:(010) 64701236
Xi Yuan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102, P. R. China
传真:(010) 64701169
Tel: (+86)10 64701236
邮政编码:100102
Fax:(+86)10 64701169
上海联络处
Shanghai Representative
上海国际建筑文化传媒中心
Shanghai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Media Center
上海市飞虹路 568 弄 17 号海上海弘基商业广场
Hi-Shanghai Huge Plaza, No. 568 Feihong Rd., Shanghai 200092, P. R. China
电话:(021)51699805
Tel: (+86)21 51699805
36 37
杨锡镠:中国近代的三栖建筑人
40 46
1985 年 6 月 1 日创刊 FOUNDED 1985 逢双月 10 日出版 PUBLISHED BI-MONTHLY 国内统一刊号 CN44-1236/TU 国际标准刊号 ISSN1000-8373
48
出版发行 Published & Distributed by 世界建筑导报社 Architectural Worlds Magazine 主管 / 主办单位 Supervised/Directed by 深圳大学 Shenzhen University 合办单位 Co-Directed by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rchitects & Engineers Co., Ltd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空间:理论抑或感知?
社长 President 陈燕萍 CHEN Yanping 副社长 Vice President 高崧 GAO Song 学术顾问 Academic Consultants 马国馨院士 MA Guoxin 钟训正院士 ZHONG Xunzheng 戴复东院士 DAI Fudong
何镜堂院士 HE Jingtang
彭一刚院士 PENG Yigang
吴家骅 ( 顾问总编 ) WU Jiahua (排名不分先后)
编辑部 Editorial Board 总编辑 Editor-in-Chief 饶小军 RAO Xiaojun 副总编辑 Vice Editor-in-Chief 甘海星 GAN Haixing
陈宁 CHEN Ning
编辑总监 Editorial Director 杨阡 YANG Qian 资深编辑 Senior Editors 朱宏宇 ZHU Hongyu
王浩峰 WANG Haofeng
乔迅翔 QIAO Xunxiang
陈竹 CHEN Zhu
海德马克博物馆
美术总监 Art Director 吴昆 WU Kun 责任编辑 Commisioning Editor 沈少娟 SHEN Shaojuan
刘晓燕 LIU Xiaoyan
英文编辑 English Editor Mary Ann O’Donnell 摄影 Photographer 邵晓光 SHAO Xiaoguang 特邀摄影 Guest Photographer 古韵 GU Yun
陈楠 CHEN Nan
海外编辑 Overseas Editors 崔悦君 ( 美国 ) TSUI, Eugene 发行广告 Distribution & Advertising 蒲娅 PU Ya
40
约翰莫根 ( 澳洲、新西兰 ) MORGAN, John
唐亦斌(德国)TANG Yibin
顾兴圻 GU Xinqi
版权声明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 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我社上述声明。
JAHN建筑设计事务所
49 53 58 60 62 66 70 74 78 80 84 88 92 96 100 104 108 112 116 120 124 126
杨锡镠:中国近代的三栖建筑人 Yang Xiliu: Architect, Teacher, Public Intellectual
教学笔记
Master Class
空间:理论抑或感知?——建筑设计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 Space:Theory or Feeling? - Basic Exercises on Space Perception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人文地理
Cultural Geography
海德马克博物馆 Hedmark Museum 每一个小镇上的“美国”Main Street
设计事务所 The Design Team JAHN 建筑设计事务所简介 An Introduction To JAHN LLC JAHN 建筑设计事务所访谈 An Interview with JAHN 赫尔穆特 • 扬:一个创新者的人生 Helmut Jahn: an Innovator's Life 理性地分析 + 诗意地创造 Rationally Analyze + Poetically Construct 日本邮政总部大厦 Japan Post 利通广场 Leatop Plaza 米高梅维尔塔 Veer Towers 德国辛根黑高大楼 Hegau Tower 不莱梅威悉塔 Veser Tower Fairbanks 600 号花园公寓 600 Fairbanks Court 华盛顿 K 大道 1999 号大楼 1999 K Street 芝加哥大学南校区制冷站 / 芝加哥大学西校区机房 South Campus Chiller Plant, UC / West Utility Plant, UC 瑞士默克雪兰诺总部 Merck-Serono Headquarters Margot And Harold 公寓 Margot And Harold Schiff Residences 曼谷新国际机场 Suvarnabhumi Airport 慕尼黑 Hightlight 商务大厦 Highlight Munich Business Towers 德意志邮政总部 Post Tower 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学生公寓 State Street Village, Illinoi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拜耳公司总部 Bayer Headquarters 索尼中心 Sony Center 科隆波恩机场 2 号航站楼 / 科隆波恩机场 2 号和 3 号停车场 Terminal 2 Cologne/Bonn Airport / Parkhaus 2 and 3 Cologne/Bonn Airport Halo 公司办公大楼 Halo
4 ARCHITECTURAL WORLDS
本期人物 PERSONAGE OF THE EDITION
NO.149
AW Dialogue 对话何勍
世界建筑导报
5
The transcript from the AW Interview with He Qiong illustrates the architect’s passion for architecture, respect for natural process, and commitment to ongoing improvement through open receptivity to larger architectural trends and the particular history of unique sites.
AW:建筑学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您怎么看待自己的
何勍:有年少时的朋友曾经问我,“你怎么会学了建筑呢?感觉你应该是学文科的料子。如果让你回到那个时间段,
工作?
你可以重新选择生活,你会选什么专业?”我说,或许除了做电影导演,我还是会选择建筑。年轻的时候极其厌恶 建筑,痛恨它的枯燥,物质的不可被超越性,现在老了,终于领悟物质的躯壳可以被超越,如果你想超越的话,只 是这之间路很漫长且孤独。 每一个项目,我是自己的看客,批评者,也是自己的引领者。 这几年才开始对建筑真正喜欢起来,因为神秘感,恐惧之心消失了,我只是在跟恰当的人在探讨应该被探讨的问题, 以恰当的画面翻译物品的内核,以某一块材料赋予这个建筑特殊的属性,以某一种规律诠释事物内在的基因。当建 筑完工,在某个街角以铺天盖地之势迎面而来时,那种感动是足以抵消所有的通宵达旦,所有的委屈折中。做这些 事情,让我意识到生命的局限,精神的伟大,艺术的永恒。
AW:您对建筑的基本态度是什么?什么样的建筑是好
何勍:生活,自然,艺术,给了我设计赖以开始的一切。我把建筑设计看成生活状态自然而然的延续,对于社会的
的建筑呢?
观察,对于生活的理解,对于事物的情感,对于专业的沉醉,以及艺术的不可或缺。这一切,以某些特定的形式凝 结在作品中,折射出你的内心世界。折射出你的专业素养。 我相信每个项目都有某种内在属性,可以用最为逻辑的方式一点一滴推理出来,然而这个隐藏的内在秩序不是很容 易被发现,需要找个没人的地方把自己杂念清零,深深地静静地想问题。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我仿佛在触摸和感知 那个东西,从混沌到清晰……这里面有空气有天空有树木的密度以及花儿开了没有,有古老的城墙,正在消失的记 忆,有甲方今天说要极简主义明天要欧陆经典,有市长说我要红色不许有玻璃幕墙,有施工队连图纸都看不懂直接 把横梁做丢。有人说你们先做三版方案看看,反正我们想了两年了到现在还没有想清楚,有人对那段山梁视而不见, 有人要把蜿蜒的山谷做成凡尔赛的花园像皇上般正襟危坐。有人说我只要时间,至于出风口是长是短色差几多关我 何事?还有今天又换领导了,明天会有金融危机波及此地……一系列想也想不到的事情对于项目的影响都举足轻重。 这些经历使得我专心致志地做足功课,不断尝试,不断否定,直到那个唯一性的降临。我相信建立于分析研究基础 上的直觉,我寻找一种属于某个项目的特定美学,我喜欢气势恢宏。 “始于理性,归于感觉”,甚至是诗意的情境,深邃,简单,余音袅袅,方才是我心目中上乘的设计。
AW:在您的作品中有特别满意或者特别遗憾的地方吗?
何勍:人活在世上,很多东西无法选择,我能选择的只是足够真诚,足够勤奋,足够执著。在广州新港 82 联合交 易园样板楼 2 号楼即将完成的施工现场,我问领班工人你们觉得这房子怎麽样?他回答,“不敢说”,我说”没关 系,照直说”,“人家说不像新的,像旧的……, 还有人说像博物馆。”这是最让我感到酣畅淋漓的一件事。你能想象 在背阴的岩石缝隙中开出花儿来吗? 如果在短短的一年半之内,要完成 15 万平方米的改造,几十栋房子同时交工,而甲方一直在玩命控制成本。与此同时, 中国的 DPI 呈直线上升,如果说你只有 50 元钱每平米的外装修造价,而 CCTV 的数字是我们的 70 倍,3500 元或 更多。我们还有希望吗?我说,只要你想做,一定有的。
AW:您如何对待设计中的业主?
何勍:我属于把项目当亲儿子来养的人,不管人家怎么想,我一定倾其所有,无比投入。如果我连自己都无法打动, 又如何能做出什么不让自己遗憾的设计来呢?我宁肯把甲方当做平等的朋友,愿意倾听我的分析与逻辑,愿意给灵 魂一片空隙,愿意共同打造世界上从未有过的作品,每个人内心里都有一个 ANGEL。
本期人物
PERSONAGE OF THE EDITION
何勍:商业建筑与建筑理想并不是天生对立的两个极端,商业建筑一样可以是文化的载体,记忆的化身,城市的容
建筑的文化内涵如何实现?
器。建筑的文化性是建筑设计这件事情的结果。文化可以在建筑中沉沦叹息,也可以在建筑中静默永生。
AW:在您的个人经历中什么阶段对您的影响是最大的?
何勍:有两个阶段。一是在国外事务所工作的时间,让我可以亲身体会大师的作品,理解图纸上看不到的建筑社会 属性,感叹时间的流逝对于建筑风格的嘲讽。还有一个阶段,就是亲自操持工作室,这就好像从孩子到母亲角色的 转变一样。你要人格分裂成好几个你,而且都要分裂得有模有样才能活到今天。
AW:作为一名出色的女建筑师,您认为现代女性在事
何勍:在女人的这个世界是有分小女人和大女人的,其实在真实的世界,在灵魂的世界里,只有人,不分男女。我
业上的成长需要承担更多的压力吗?
只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很有挑战,我对于因为建筑而发生的曾经的人和事,全部心存感激。
AW:您的企业文化有什么独特之处?
何勍:我们仅仅是认认真真高高兴兴在做一件件令人辗转反侧的事。如果说那山洞里的高僧是用闭门修炼的方式体 验这个宇宙人生,我就是在建筑的这个空间模式里,体会炎凉冷暖,沧海桑田,感受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何勍简介:1986 年学士毕业于天津大学建筑系,1989 年硕士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
究所,2000 年 1 月至 7 月在加拿大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Design 室内设计深
AW:在多年的设计实践中,您认为优秀的建筑师需要
何勍:任何建筑任何建筑师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我认为首先是做最基本的有职业素养的建筑师,这是我们这个行业
具备哪些能力?对于新一代建筑师有什么建议?
与生俱来的社会责任,不是你可以承担或者不承担的。建筑师除了考过一级注册建筑师,应该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引领精神,人文情怀。我常常听到一些抱怨,比如这个是甲方要求的,那个是领导要求的,这些要求都不应该成为
造学习。其代表作品有:天津生态城建设者公寓、鄂尔多斯机场航站楼、广州联合交
一个平庸甚至愚蠢的建筑设计的借口。
易产业园区、北大方正医药研究院、太原 MOHO 五星级酒店、深圳蛇口百盈医疗器 械科技园等。
AW:您认为如何能够在商业建筑中保持建筑师的理想,
韬光养晦,数十年方可成一剑。 (摄影)古韵
6 ARCHITECTURAL WORLDS
本期人物 PERSONAGE OF THE EDITION
NO.149
设计:一种坚守信念的过程 我们很难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来概括对何勍建筑师的印 象,她更多的是呈现出一些矛盾和复杂的特点:柔弱与 勇敢、理性和感性、世俗与理想、简单与复杂、直白与 深邃…… 如约来到广州的纺织品时尚发布中心,见到了正在会议 室汇报室内设计方案的何勍建筑师:一头卷发自然地搭 在肩上,绛红边框的眼镜架在秀气的脸上,蓝色手链显 然是经过与衣服精心搭配的,优雅时尚中带着一些灵气。 整个汇报过程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处处彰显着一个设 计师的娴熟、自信和坚定。方案汇报受到与会领导们的 广泛认可。 会后的采访中何勍讲述了她这个项目设计的过程和背后
BEGIN IN REASON, RETURN TO FEELING 始于理性,归于感觉 ——何勍建筑师访谈录 (文)刘晓燕 (图)理想空间工作室 编者按: 当代中国建筑,也许最缺乏的不是设计师的灵感构思,而是设计师理想的自始至终的贯彻执行。公众对于建筑的认 知模糊不清、甲方意志与建筑师想法的冲突、施工质量和建筑品质的良莠不齐,所有这一切都足以让设计师的理想 烟飞云散。少数理想主义者选择了远离商业纷扰,只做美术馆或博物馆;大多数人却无可选择地在茫茫商海中随波 逐流。然而,在坚守与沉沦之间,建筑师如何平衡自我主张与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如何在无奈的现实困难中发挥 个性和理想?本期人物采访了何勍建筑师,这位曾经以天津中新生态城“民工板房”作品获得中国建筑传媒奖之最 佳居住建筑奖的作者,谈到了她在其所设计的广州纺织品交易中心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惑与坚守。 He Qiong graduated from the Tianji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in 1986, and received her Master’s degree from the Southeast University School of Architecture Institute for Architectural Research in 1989. In 2000, she deepened her understanding of interior design through a six-month stay at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Design, Toronto Canada. Representative projects include the Tianjin Ecological Development Apartments, the terminal for the Ordos Airport, the Guangzhou Trade Park, the Beijing University Fangzheng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Institute, the Taiyuan MOHO five-star Hotel, and the Baiying Medical Technology Park in Shekou, Shenzhen. She believes that design “begins in reason, returns to feeling”.
的故事。 回忆起广州轻纺交易园改造之初,甲方是在深圳考察项 目时无意中留意到何勍的一个作品,多方打听从广州赶 去北京找到她。甲方开始提出的条件是十分苛刻的,在 没有任何合同和保证金的前提下,要求她先做做看吧, 这一做就是 4 个月。 第一次方案汇报,甲方领导都到场,负责人习惯性地提 醒她:这么多领导都在,时间很宝贵,捡重点的赶紧说 说就行了。何勍一边答应,一边继续讲述,整整两个小 时,汇报了她的整个设计想法,内容一字不落。何勍说
7
怎么样?工人支支吾吾不敢说。再三追问之下才实说,
无法推翻。”“先把自己整明白,再跟别人讲明白。都
“人家都说这房子不像新的。费这大力气建了一堆旧房
明白了冲突也就自然不复存在了”。经验的整合确实是
子。还说这不像工厂像博物馆。”就是这博物馆的效果
一种理性的推导过程,事物从无到有,设计过程仿佛一
已经让甲方满意不迭,紧接着带来的商业价值当然就更
个自然显现的过程,让内在的秩序从现实的环境中生长
是令他们喜出望外。
出来,然后,只要遵从这种秩序和原则进行设计即可。
何勍经常说,“给甲方真正好的东西,又不损害他们的
贝聿铭曾经说过,“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决我自己的问
利益,他们何乐而不为呢?设计创作和商业利益之间并
题上。在我看来,建筑设计者在追求真实的过程中所经
不存在真正的冲突,设计本身不也正是需要创造价值
历的分析过程才是重点。设计思维应贯穿整个设计过程,
吗?”她还说, “我们知道目前的现状可能并不尽如人意,
使之成为建筑作品的决定性力量。” 在何勍看来,无
但是我们需要做的恰恰是面对现实,正视问题,尽最大
论能力高下,最为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
的努力去做,在不可能中做到可能,在可能中做到最好。”
决问题”的思路,能够为不同背景的人提供一个共享的
何勍或许并不是一位大牌的设计师,但是我们确以为她 是一位坚守理想的建筑师。面对现实的问题,抱怨等待 都无济于事,真正有意义的还是需要想方设法去做,去 改变。也许,大众和甲方对建筑的认知是需要一些积极 的沟通和引导,而这应该成为每一位专业人士的社会责 任。何勍的作品实际上扮演了重要的社会角色和作用, 而不是仅仅拘于专业的美学和建筑师的个性发挥。 探寻事物的唯一性和本质属性 每个作品都是创作者自身思想的折射。要解读何勍,就 不能不去了解她所提出的理想空间设计哲学和原则,即 她所说的,“世界上有无数种对待项目的方式,我们寻 找事物的唯一性与本质属性。”
她当时心里想:我整整花了 4 个月的心血,干嘛不全部
“对于每一个项目我们并不是要刻意强加或者主宰什
展现出来?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的,方案构思深深打动
么,而是一种事物内在本质的召唤。我们试图寻找出每
了业主。但紧接着问题来了,方案虽然认可了,但是这
个项目自身的逻辑与秩序,遵循这种内在的关联性,使
种做法甲方没见过现成的,无法想象建成后的效果。毕
得最终的设计成为必然。至于形式,只是一个最终的结
竟一砸下去就是 10 个亿,到底能不能建成?甲方直言
果。”在项目之初,何勍到现场考察,对场地的一砖一
不讳地向何勍表达了他们的忐忑和怀疑,“我们选择你
瓦、一草一木,甚至地上的青苔痕迹,观察细微,从感
的方案,其实是在赌博。”何勍坚定地告诉他们,“要
性的经验之中提取出各种构思的要素,正是这些充满质
说赌,我在你们之前早已经赌上了,因为我一辈子只做
感的具体经验和细节,最后构成了整个设计的完整结构
一件事。”
和思路。
接下来的施工阶段,首先是第一栋样板楼,何勍三番五
而何勍分析事物的入手方法和她的思考过程却又渗透着
次地从北京跑到广州亲临现场指导施工,样板房包含了
非常理性的逻辑思维。“很多时候甲方并不知道他们要
项目最核心的构思内容,一定不能走样。样板楼落成后,
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做。我就给他们画格子,帮助他们
甲方才开始渐渐有了信心。
把问题厘清,找到问题的根源。我在做建筑实际上更是
当整个项目落成以后,何勍问一个工人,觉得这个项目
世界建筑导报
在做算术,设计最终是一步步推出来的,所以别人根本
思维平台,这就是她在推销自己的想法时总能以理服人 的秘诀吧。 秉持简单真诚的人生态度 何勍是幸运的。因为她非常“强势”地实现了很多难以 实现的想法。然而这个幸运却来自她的简单态度。那就 是:只想着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多余的不去考虑。她说, “人活在世上,很多东西无法选择,我能选择的只是足 够真诚,足够勤奋,足够执著。我对待任何项目都倾其 所有,无比投入。”她对待业主和甲方视为平等的朋友, 他们都愿意倾听她的分析与逻辑。问她怎么思考建筑, 她说她只是在跟恰当的人在探讨应该被探讨的问题。她 对于建筑文化的理解只是把设计看成是一件事情的结 果,一种“轻松自如”的结果。 可是大家并不知道这种表面的“轻松自如”,实际上是 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何勍说她年轻的时候, 极其厌恶建筑,痛恨它的枯燥,画张图画不好,撕了, 不让人看。有时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不适合学建筑,因 为无法驾驭,所以心生恐惧,只想远离。直到这几年才 开始慢慢对建筑真正喜欢起来,因为神秘感、恐惧之心 消失了,也就做什么都可以了。她终于领悟“物质的躯 壳可以被超越,如果你想超越的话,只是这之间路很漫 长且孤独”。 何勍坚持下来了,并且结出了硕果。她和她的搭档曲雷 合作的天津中新生态城“民工板房”获得了第二届中国 建筑传媒奖之居住建筑奖。她那句“一滴水可以现太阳” 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大家。何勍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 她自己在建筑的空间里所体验的人生经历。
8 ARCHITECTURAL WORLDS
本期人物 PERSONAGE OF THE EDITION
NO.149
世界建筑导报
9
A SINCERE ARCHITECT 一个真诚的建筑师
(文)赵磊(南都建筑传媒奖总策划人)、李孟姣 (图)理想空间工作室 He Qiong’s design for the Zhongxin Ecological Development Apartments won
construction workers because “This used to be a construction site and so it’s where
a special mention for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in the Second Annual Chinese
construction workers lived. However,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were substandard; they
Architecture Media Awards. Why? On the face of it, the design is simple, even
didn’t even have a room for taking a shower.” This sincerity is the defining quality of
ordinary. However, she accepted the commission to design apartments for
He Qiong’s architecture.
第二届中国建筑传媒奖居住建筑特别奖颁发给了一个板房项目—中新生态城起步区建
交功能,晚上可以看电视、进行娱乐活动。这些活动空间能够将寄居变为聚居,给居
设公寓。仅从建筑本体来看,这并不是一个突出的项目,为何它最终能获得这个奖项?
者交流和休闲的可能,让这个在外漂泊的群体能够更有安定感和归属感。
或许建筑传媒奖评委会的颁奖词能给我们答案。
北方充足的阳光经过收集后用于太阳能发电,将在傍晚燃亮整个小区。屋面的大片太
颁奖词这样写道:“一滴水可以现太阳”。该设计充分体现了“粗粮细作”的思想。
阳能板为每一个民工提供 65°以上的洗澡水。所有废水都被重新处理后加以利用,上
作为建造工程中最基层的产品,此作品乃工棚建造史上罕见的精品,它从细微处体现
天所赐的每一滴雨水,都将归于这块土地。窗户具有良好的采光通风功能。垃圾就地
了对建造者们的一种人性关爱,一种责任伦理——它告诉我们,哪怕是生活在最底层
处理。水源就地开采。北方的植物、果实、花朵,都将在不同的庭院生长绽放。当夕
的民众,都应该有尊严地生活着。
阳西下,远离家乡的农民工们经过一天的辛苦劳作,在炊烟及灯火下,或围绕在卫星
我毫不掩饰对这个项目的喜欢。这个建筑是先于周边建筑建设起来的,民工先有了住 的地方,他们才开始建设其他的房子。这个房子是临时建筑,以后也会拆除。 这是一个升级的临建板房体系,能满足 6000 人居住需求。采用快装轻钢结构系统, 墙板均为复合压型保温板,居住部分外灰内红,公用部分外红内灰。设计采用了组团 式布局以解决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工分区、分层、分队、分厨房、分卫浴及安全防护的 需求。 项目建筑师何勍在回答为什么要做中新生态城建设公寓这样的房子时,回答非常真 诚——以前我们的民工都是建筑工地在哪里,他们就生活在哪里。他们的生活条件很 差,几乎没有任何质量可言,连洗澡等基本的用房都没有。但即便作为临时建筑,一 大批民工要在其中生活 5 年之久,他们也有生存的权利,这一份基本的权利应该得到 关怀。临时建筑在轻质结构的板房的大框架之上,如何去提高空间和内部设施质量, 使之成为真正的居住空间,是我们思考的方向。 在这个太阳能生态公寓项目中,何勍给他们设计了配套餐厅和厨房,他们可以根据自 己家乡的口味做点家乡菜,不管是吃拉面还是米饭都可以。餐厅除了吃饭还有很多社
电视旁,伴着大碗酒肉,谈天论地,或围着台球桌,乒乓球台,或坐在电脑前,通过 网络与远方的家人、朋友,聊天交流。 何勍认为,要让一个建筑打动你,前提就是建筑师要真诚。建筑师们固然要追求自我 修为和设计素养,但更重要的是要沉下心去认真做事,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小事。她还 认为,建筑不是学术,是承载生活的容器。居住区又是一个更大的、房间之外的容器。 关注人如何生活,是更大范围的建筑概念,是由他们自己几十年的生活情感、阅历积 淀而来的。 面对不同的项目类型,他们的操作方式当然不同,设计手法也不同,但 是背后的思考方式是一致的,就是要以认真诚恳的态度去体察使用者最基本的需要, 并在尊重项目性质和预算的前提下,努力寻找用空间去满足这些需要的途径。 对于这些想法,何勍也无意强加于人,她认为好的理念不是硬性推广就可以得到普及 的。就像地里会长出麦子一样,理念也要让它自然生长出来,不能强行要求人家认同 和遵从。她认为,当市场出现某种需求,当项目给予一定的可能性,就会出现有思考、 有新意的作品;完成后得到使用者的肯定,就有人来参考、来模仿。星星之火可以燎 原,这些从基层项目临时积累起来的设计理念,随着关注度的提高,会引发更多建筑 师去思考和拓展设计本身的关注点,甚至提出新的标准,从而推动更多不同类型空间 质量的提升。
10 ARCHITECTURAL WORLDS
本期人物 PERSONAGE OF THE EDITION
NO.149
世界建筑导报
11
PHOENIX NIRVANA
凤凰涅槃——从广州汽车制造厂到广州联合交易园区 (文)郑武 广州联合交易园项目负责人 (图)理想空间工作室
In early 2010, Qu Lei and He Qiong accepted the commission for architectural
Guangzhou’s deep manufacturing history. The innovative design included using
planning and interior design for the Guangzhou Trade Park. Formerly an industrial
copper and glass to transform a canteen into an Electronics Trade Arena, while
park, the Trade Park had 88 industrial buildings that dated from the 1950s through
multi-story factories became office space for the Guangzhou Trade Commission. In
the 1990s. The architectural challenge was to modernize building functions
addition, a small, 1950s storage area became a museum.
and adapt the layout for more convenient access without loosing a sense of 广州联合交易园区是广州市首批以“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为主的“三旧”改造
他们保留和改造了在城市中产生影响,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及特色的建筑物、空间跨度
项目之一。园区前身可以追寻到上世纪 50 年代的广东农业机械厂,广东拖拉机厂,
较大的典型工业厂房建筑和原工业厂房外立面的设计元素的同时,对内部进行了全新
80 年代的广东工业缝纫机厂,90 年代的广州摩托车集团,体现着辉煌的 50 多年的
的装修改造。拆除了与功能定位存在矛盾的、质量较差的、存在消防及结构隐患的建
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历史。
筑,新建和整合了满足联合交易园使用的建筑,确立了全新的现代核心交易平台。
2009 年园区建设被列为省市重点项目正式启动, 要求以城市规划为引领,按照“功
过去的旧食堂成为了被铜 + 玻璃覆盖的“现代电子交易平台”,高层厂房成为了“广
能置换”与“拆除重建”相结合的改造模式实施自行改造,达到“修旧如旧,建新如故”
州交易所”的办公楼,50 年代的小库房成为了“博物馆”,由不同年代建造的老厂
风貌。并把园区项目建设成为广州市“退二进三”和“三旧”改造项目的标志工程。
房串成的的商业街新旧结合,相互映像。在整个园区的核心位置打造了“国际时尚发 布中心”,即是纺织品品牌推广中心,也具有新品发布、品牌推广及产品展贸等功能。
面对位于 500 米 X300 米土地上的 88 栋大小不同,新旧不一,空间,结构不同,建 于不同时期的旧厂房,如何规划?如何拆除?如何改造?如何建设?如何使用?成为
为了充分展示园区改造的工业与商业时尚的魅力,我们接受了设计师的建议,由何勍
了投资者们的头等难题。这种大区域综合性商业改造项目,需要设计师具有理论与实
主持的 2 号楼及小型工业历史博物馆作为样板首先现行进行了从建筑到室内的一体化
际高度结合的综合素质,能够找到政策与商品交易平台的平衡点,能够把握工业遗存 与现代使用功能的关系。这不是一两个简单的单体改造,而是一组宏大的建筑乐章。 最终我们选择并委托了一对具有丰富改造设计经验及创意的建筑师夫妇,他们曾经成 功改造了蛇口工业园区的第一座改造项目“南山医疗器械产业园”及广州大松岗上的 “燕汇广场”,并参与了“北京 751 时尚广场”的大型改造设计工作。这就是理想 空间工作室的主持设计师曲雷、何勍。
施工,以便于指导全区的改造及建设,当改造后的展示中心成功举办了第一场推广时 装秀时,我们感受到了设计师传达给我们的震撼与惊艳。我们乐于看到领导及客户们 惊讶的表情:“真是想不到,商铺可以是这样的吗?” 设计师曾经写道: “历史不过是记忆本身, 不同的是人们对记忆的态度 城市有它的发展轨迹
在听取了他们第一次关于园区改造的大胆而令人震惊的构想后,董事会认为:“我们
建筑因为时间而成为故事
并不能明确他们所谈的设计的全部含义,但我们确信他们是能够承担这个复杂的项目,
即使是无迹可寻,
帮助我们很好完成这个设计的人。”
也是一种时代的印迹
2010 年初,受园区委托,曲雷、何勍承接了园区的建筑规划及室内设计的工作。他 们多次深入到现场的每一个角落,悉心体会历史痕迹,认真研究未来的发展及状况, 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了解市场的需求,不久就拿出了一套初步的设计方案。这套方案
时间在这里重新被凝视 词组在这里重新被组合 我们编织梦想 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共同构成的图框里”
从设计理念到功能分析,从创新到实用非常贴切地有机结合。得到了专家和有关部门 的一致认同。
设计师坚持“通过在建筑外墙剥离的马赛克,漏出基底的红砖,将工业遗存的特质显 现出来”,其外侧砌筑 4.5 米高的老红砖与涂料复合的外墙,制造出了具有现代感和
(摄影)陈楠
他们提出了关于“旧瓶和新酒”的概念,提出改造首先面对的是时代的需求,提出了
时尚气息的肌理。,同时这样不规则的手法也运用在地面铺装上,从而达到整个园区
“光廊”这一横贯园区的概念。提出了连续性的商业街区的模型,完善了从基本商业
的统一与协调,突显旧工厂的时代感与现代的时尚气息在冲突的时间点上的碰撞与融
单元到大型街铺的可变性,特别强调了关于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在他们的设计中遗留
合。体现出了建筑的艺术在于:“人类把外在本无精神的东西改造成为表现自己精神
的工业混凝土桁架成为了现代商业行为中的另一种美。
的一种创造。”这也就是整个园区的设计的魅力所在。
设计师以“整体旧,局部新”“立面旧,室内新”“看似旧,实则新”“新旧搭配”
现在,广州轻纺交易园以现代产品交易,时尚发布,金融服务,创意研发,展示展贸,
随行就市,因势利导,无可不拆,无可无不拆的设计手法,展示了设计如何满足功能
国际信息等六大平台为核心,已经成为“三旧”改造中的引领者,成为美化花都,创
需求,建筑如何表现建筑灵魂,最终如何对城市及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
新广州,文化广州的载体和地标。
12 ARCHITECTURAL WORLDS
世说新语 FRESH AIR
NO.149
世界建筑导报
13
世说新语
FRESH AIR 人间烟火即将熄灭?
——在被抛弃和被珍爱之间徘徊的传统“街与市”
Going, Going, Gone?
编者的话: 对每一个城市人来说,逛街买东西是再熟悉不过的休闲方式了。但是对于街道与市场
而当我们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消费者”这个头衔的时候,也就接受了“市场经济”这
不局限于完成一次对物的占有与出让,更重要的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信任与学
们在本期重点讨论了深圳的历史和现状。但真正瓦解社会的力量是“消费主义”的泛
这两个空间发生的变化如何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习惯?大多数人或许能
样的制度。在其中最受到鼓励的就是购买和拥有更多的东西。但是购物并没有错,那
习。在那里最不同于“Shopping Mall”的有两件事:首先,这里是一个公共空间而
滥,它让人们越来越专注于物而冷漠于人。这在超市购物的方式上体现的非常清楚,
感觉到什么但并未深入思考这些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然而,令人担忧的是那些想通
么错在哪里呢?“错的是我们认为仅仅产品就能使我们自由。”莎朗·左京在她研究
不是私人物业,所以不必考虑席位权益和举办活动的权利争议。其次,在这里做生意
所有的东西都摆在货架上任你挑选。这比城管或城规的政策更可怕,也更隐秘。让我
过控制我们的购买行为进而操纵我们的价值观与归属感的社会力量,正在以越来越动
美国人为什么要购物的一本城市社会学著作《购买点:购物如何改变美国文化》中这
的许多是草根阶级,同时也实实在在地服务于草根阶级。并非有钱有闲的人不能在这
们把失去的一切当做毫无价值的事物遗忘,是金钱资本对社会资本最刻薄的嘲弄。也
听的理由夺取许多人赖以为生的社会资源,对此我们必须保持必要的警觉。最近出现
样说:“消费文化将我们对美丽、平等和社会接受的最理想化的欲望转变为一种对商
里买到好东西或享受满意的服务,而是相比之下穷人们进到“Shopping Mall”里更
许我们最终只能在电影预告片里看到东方社会传统集市的熙攘与丰饶景象,而自己却
在中国城市里最引人瞩目的建筑当属“Shopping Mall”,一种集购物、餐饮、旅游
品的需求。”
接近画饼充饥,他们会尴尬甚至有羞辱感。另一个更急迫的危机是传统的农业和农民
孤独地坐在电脑前点击鼠标买下那张光碟。问题不是这可不可能,而是这一天的到来
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些象沃尔玛或是华润这样的巨无霸企业,用垄断市场
还有多久?在本期的专栏里,我们向读者推荐五位作者的作品,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东
与控制种子、化肥、农药和转基因技术来提高农作物与肉类的产量。它们的企业政策
方烟火气的街与市寄予的忧虑和欣喜。虽然深圳是他们谈论的重点,但同样的问题与
常常令我们想在超市里了解食物是在哪里及何时生产的准确信息近乎是异想天开。城
焦虑也弥漫在全中国,至少是中国发达的大城市。如果你也和他们关注同样的问题,
市人期盼的和食品生产更紧密的联系竟越来越是个未知数,这委实让人不安!尤其是
一个现实的选择也许就是在哪里花钱,以及运用你拥有的其他权利去……
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中心。这种被美国批评家简称为“UED”的购物环境,曾经 是为了拯救西方现代城市正在衰退的中心而从郊区购物中心模式转化来的。如今这些
假如我们注定要成为一个“消费者”,那么在哪里购买和买什么,就是我们今天每一
明晃晃的玻璃和躺在其中的世界名牌,如同好莱坞的大片和麦当劳那样,被从日本福
个人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因为它不仅体现了我们的道德选择和自我认同,而且也将
冈的卡奈尔城或洛杉矶购物风情街或拉斯维加斯的福瑞梦体验街搬到了北京、上海和
通过每天上千万个小决定影响着我们城市未来的物质景观和社会生态。
深圳。
现在让我们在 Shopping Mall 及其不可或缺的食品超市和那些具有传统东方风情的街
对于经历过短缺经济的中国人来说,看到沃尔玛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熙熙攘攘的人
市之间做一个对比。我们会发现,那些发生在传统街与市上的——不论是农贸市场、
群,总有恍若隔世的感觉。而对于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 80、90 后来说,按键购物已
街市、摊点、食肆、排档、街边小店、杂货铺、卖艺者或是手艺人的周围——交易,
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在短短的 30 年里,对中国人观念改变最大的就是“消费行为”。
绝不会仅仅只围绕着物品本身展开。人们在这里讨价还价,交谈,玩笑,甚至争吵并
在城市人口已经占这个国家半数以上的情况下。 我们并非暗示“Shopping Mall”和越来越多的超市有意要排挤和摧毁传统的街市, 放眼全国更不可一概而论。就我们所知,深圳的政府政策是有意这么倾斜的。因此我
更正启事 本刊第 148 期 14 页《日本的凄惶与轻松》一文中,提到日本 311 地震的时间有误,应是 2011 年 3 月 11 日, 而非 2010 年 3 月 11 日。特此更正。
14 ARCHITECTURAL WORLDS
世说新语 FRESH AIR
NO.149
昨日、今日与明日
(文)刘敬文 (图)朱锐,王浩峰
Liu Jingwen visits yesterday’s seasonal markets in a dream – the elegant sotto
but notes that in Guangzhou today, the actual seasonal markets have been reduced
portico architecture of Guangzhou’s West Gate commercial area, the farmers who
to haphazard and illegal gatherings, where farmers and poor vendors spread plastic
came in from the countryside to sell produce and buy household goods and the odd
sheets on the sidewalk to hawk produce and cheap wares. Liu returns home to
luxury, and the buzz of neighborhood residents who dressed up for market day. In
Shenzhen, where tomorrow shines brightly, if illusively; after all, how does one
the bazaars of Kashar and night markets of Taipei, he senses that romantic past,
inhabit a world that has not yet come into being?
第一次来到城里,是在梦中。
广东雨多,但有了骑楼,雨只会增加人们逛街的情趣。雨下得再大,只要不是发洪水,
一座广东西部的县城。记忆中天色已经昏暗,骑楼里的灯光亮了起来,很象一排排大 灯笼。城市的中心呈十字型,街道的名字很好记,东街、南街、西街和北街。十字型 的城市中心,背靠一座山,山下就是老衙门。辛亥革命后,老衙门变成了新学堂,作
今天,还有一种集市的样式是圩日。 四里八乡的农民按照约定俗成的日期赶到县城和镇上,买东西卖东西。城管之所以引 起大家的愤怒,最重要的根源在于,民间约定俗成的贸易聚集,被一个“乱摆卖”的 定义歪曲了。官方认为民间是没有秩序的,需要它来订立一种秩序。实际上,圩日不 仅有秩序,而且它还是元秩序,是按照人们最实用的方式来自动建立的。
到了喀什以后,我惊喜地发现维吾尔人口中的巴扎,原汁原味保留了圩日的样子。原 来的巴扎,被称为周日巴扎,每逢周日,喀什周边的农民赶着驴车聚集在巴扎上,用 维吾尔兄弟的话来说,“除了人不能卖,什么都能卖”。逛巴扎是维吾尔人生活的重 要内容之一。喀什雨少,自然不需要骑楼。到过东巴扎的朋友,肯定会对很多儿童叫 卖者印象深刻。一位 10 岁的小孩,头顶着一个大铁桶,上面放着上百块儿麻花,边 走边叫卖。要的人也不费话,自己动手,从小孩头顶拿下麻花,把钱递给小孩,他也
现在县城的圩日越来越不象圩日了,因为年轻人真的不愿意去逛了。集市被严格的市
不数,直接放入口袋。看到这个场景,最偏执的人,也不会提及什么童工,什么儿童
场规则把持,摆摊的基本都是付了租金的,临时进城的农民,真的成了“乱摆卖”了。
权益。因为他自愿出来帮补家庭,靠自己的劳动吃饭,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
大小姑娘们仍然脸不红心不跳,逛街聊天吃饭。县城的四条街都是骑楼组成的,人们 穿梭自如。当然,西街的骑楼似乎要好看一些,因为那里食肆多,比较注重门面,而 且西街靠近中学的地方还有几间票号和钱庄,那就更要体面了。
为县城里唯一的一所中学,盘踞着整座山,山顶有体育场。解放后,中学的一半划为
这样的场景都发生在我出生之前。我出生之后,东街和北街的骑楼已经拆了。再过了
县政府。
十年,县城扩宽街道,业主们慢慢把骑楼拆掉变成更高的楼房,西街的骑楼大部分也
这座极小的城市,大体就是广东小城的基本样式。在这座城里,自行车都有点多余,
15
喀什市阿热亚路上调料店购物的人。香料、调料及药材铺在喀什的巴扎非常常见。
阿图什巴扎中挑选布料的维吾尔妇女。市集内丰富的颜色相互呼应,生土建筑的老城在背后伫立着,宛如被时间撕开了一个口子。( 摄影 / 朱锐 )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世界建筑导报
拆了,南街是拆得最晚的,现在还保留了一些。我在梦中看到的完整是昨天。
因为所有的地方,即使是老太太,走路都不超过半个小时,况且家乡的老太太大多急
骑楼拆掉后最明显的变化是,一旦下雨,街上鸡飞狗跳,热闹的街市顿时冷清,很象
性子,年轻人都撵不上。“城”和“市”是血肉相连的,每条街道都是一个细分的市
网友的杰作《清明上河图之城管来了》。去过大城市的人们就很盼望大型的商场和超
场,成行成市,例如东街是铁器聚集的地方,南街是食品杂货批发,西街是食肆,北
市出现。当然,它们也如约而来了,可是,没有了小贩,没有了骑楼,生活就成了另
街是布匹。
外一个样子了。
大巴扎外,围坐在酸奶冰店铺电视前的青少年,经常一坐便是一下午。店铺老板为招揽生意还特意在外围加一排椅子。
刮胡子的维吾尔人。喀什中亚国际大巴扎一条小巷中全是刮胡子、理发的手艺活。
16 ARCHITECTURAL WORLDS
世说新语 FRESH AIR
NO.149
大家都逛过固定的喀什东巴扎,其实喀什的巴 扎样式很多,有主打二手货品的破烂巴扎,还 有原汁原味的农村巴扎:农民们真的是赶着驴 车定期聚集,而不象东巴扎那样已经使用了固 定的摊位。 一次偶然的出差机会,我又走到了台北。这也 是一座适合行走的城市,更为惊喜的是,之前 在外婆和妈妈口中听说的骑楼群以及在梦里出 现的那些温暖的灯火,在台北以很赞的形式出 现了。最赞的一点是,台北很多街道,都是以 中国大陆的城市名出现的,如广州街、昆明街 等。而这些城市都已经被拆成了我们想象的“国 际大都市”,它们的本来面目却在台北重现。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台北,那肯定是“昨日 重现”。 那天真的下雨了,留在酒店工作的我突然感觉 很饿,一个人漫无目的出去觅食。沿着中华路 旁边那些小街道疾走,一种无形的力把我带到 一家上海菜馆。落座后,周边都是有点听不懂 的上海话,恍惚中似乎回到民国的上海弄堂小 馆,张爱玲小说的细节浮现在眼前,还有吃的。 对我,那真不仅仅是吃了一顿饭。 说实话,在台北或是喀什我搞不清生活在今日 还是昨日。但是我清楚的知道我将会回到明日, 回到我生活的深圳。 这座城市景观规整得让人难以置信,据说深圳 的绿化带从飞机上看近乎完美。可遗憾的是, 城市最重要的不是成为一座“景观”,它是用 来生活的。很多深圳人都把自己当外乡人,最 重要的原因,除了在深圳没有亲情网络之外, 这里很难让人产生生活的感觉。我们引以自豪 的大厦,京基 100、地王,它们是奇幻的景观, 就象海市蜃楼,无法让我们产生家的感觉。我 爱我家,可是,这里成不了家。 有人说,深圳是最适合汽车的城市。这跟我们 所谓的现代化梦,或者是美国梦,非常接近。 我们的交流是通过喇叭,我们呼吸的是汽车尾 气,我们的彩虹是阴霾灰尘,我们的笑话是城 市的管理者在新年长跑的时候,领头跑到新洲 立交上却找不到方向,因为他们经过这里从来 都是乘坐汽车。 城市的管理者让街道也变得很规整,勤奋的潮 汕小贩被赶跑了,深圳市长可以跟广州市长骄 傲地说,我们的街道根本就没有乱摆卖。可是, 生活不便的市民们,相约跑到香港去抢购日用 品。其实即使管理者不把小贩赶跑,他们也快 生活不下去了,因为城中村拆得差不多了,那 里有他们能够支付得起的房子。很多市民抱怨 现在保姆和装修工人工很贵,其实这里显现的 蝴蝶效应也许是从城中村拆迁开始的。 其实,深圳也不是从来就是如此。有位叫袁庚 的老人,曾经描述过他心目中的理想城市:出 门就有树,街道不宽,鸡犬相闻,交通微循环, 公交优先。什么时候,深圳人能够在深圳找到 生活的感觉,能够在市中心而不是跑到梧桐山、 东海岸行走的时候,这座城市才能活起来,才 台湾夜市 ( 摄影 / 王浩峰 )
能出现真正的深圳人。
世界建筑导报
17
18 ARCHITECTURAL WORLDS
世说新语 FRESH AIR
NO.149
世界建筑导报
19
SHENZHEN OLD TOWN 井,街,市:从深圳墟到东门商业区
(文)廖虹雷 (图)何煌友,李群
Liao Honglei reminds us that Shenzhen has an “old town” – the Old Dongmen area.
market on each alley, Piglet, Duck, Fish, and Grain Streets were laid out parallel
The 1688 Xin’an County Gazetteer mentions Shenzhen Market at this site, while the
to each other and then split by Shangda Road, which was the town’s most vibrant
1602 Ming Dynasty Guangdong Notice mentions a market at adjacent Yuegangdun,
commercial street during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Nationalist era. This unique
or Caiwuwei as it is known today. In fact, the expression “Dongmen” or “East Gate”
formation distinguished Shenzhen from other towns. Likewise, the old town had six
was the name given to the Old Shenzhen area to distinguish it from the Shenzhen
wells. The water of each well not fed the town, but also symbolized its continuing
Special Economic Zone, which was built along the eastern boundary of the old town.
existence. Lei argues that these market streets and wells created and nourished
Lei chronicles the ongoing modern reconstruction and ultimate razing of Old Shenzhen. He draws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respective functions of market streets and wells to creating a vibrant society. For example, named for the primary
Old Shenzhen’s cultural identity, as well as integrated it into Lingnan society. More strongly he suggests that by razing this heritage, New Shenzhen has lost its connection with the cultural history that was once the reason for human settlement. 深圳墟民国地图(作者提供)
1974 年的上大街(摄影 / 何煌友)
“深圳墟” 东门老街古称“深圳墟”,是农耕时代的乡间集市。把深圳墟称作“东门老街”则是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 年)《新安县志·墟市》就有“深圳墟”记载。但明代万历壬
深圳墟有多大?原深圳镇的行政管理区域则扩至东为深圳水库,西至蔡屋围、笋岗村,
上大街在东门老街的“猪仔街”、“鸭仔街”、“鱼街”、“谷行街”诸街巷中,居
开放改革以来的事,为的是与“深圳市”区别开来。
寅年 (1602 年 )《广东通志》只有“月岗屯墟”( 今蔡屋围桂园路地王一带 ) 和“下埗
南至罗湖村、渔民村,北至泥岗、银湖等近 10 平方公里范围。深圳墟老百姓惯指如
然敢称“上”且“大”,没有点“斤两”那是不敢称老大的。上大街最“威水 ( 鼎盛 )”
墟”( 今下步庙 ),却没见“深圳墟”;也就是说康熙志前 80 多年还未“形成”深圳墟。
今罗湖区东门老街一带,以前有东门、北门和南门(后南塘村)。后来据说这几个门
的日子据称是清末民初那段时间,它集中买卖布匹丝绸、印染布料、香云纱,加工成
到了康熙年间月岗屯墟与深圳墟并存,后来又消失了月岗屯墟,究竟什么时候因何原
在历次战争中已被毁,只留下“北门街”和“东门”的地名了。
衣、蚊帐、被褥、枕套之类的布匹专业商街,兼有米铺、副食和医药、诊所的门店。
那么,“深圳墟”到底有多古?虽然它比不上南头古城、大鹏所城历史久远,但至少 也有三四百年的岁月。
因只剩深圳墟的,留待慢慢再去查找。
深圳墟形成“墟”之前,先有周边数个村落。自明初,蔡屋围、湖贝村、向西村、隔塘村、 黄贝岭村、罗湖村、笋岗村、莆心 ( 今布心 ) 村以及与后来的向南村、叶屋村相继建成, 有了规模,人口逐渐增多,大约至明正德 (1510 年 ) 年间,在这些村庄较为中心的空 地上,陆续来了不少谋生的外地人,在深圳“一口塘的南面”相继撘建屋寮栖身,取 名“南塘村”。 据文囯明先生早年的调查了解,在南塘村聚居的有八横六纵巷道、共 276 间砖瓦平 房入住的好几百人中,分别来自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甘肃、安嶶、山东、江苏 和江西等 9 省 21 个县市计有 23 个姓氏,他们不乏因避战乱或灾荒迁徙而来此地谋 生的游商、掮贩、工匠以及退隐吏官、落难秀才。这些人利用南塘村优越的地理位置, 制农具、补衣物、摆摊点、贩家禽、交易农副作物、加工食品等,形成约定旬日贸易 的初型墟市。后来,湖贝村、向西村的张姓兄弟与蔡屋围的蔡氏、罗湖村的袁氏等为 争夺深圳河码头等利益而搏弈,最终被强势的张氏族人夺得。有实力的张氏族群和其 它有钱人便在深圳墟建楼设铺,再后来慢慢形成了“猪仔街”、“谷行街”、“鸭仔 街”、“鱼街”、“牛巷”、“谷行街”、“民缝街 ( 上大街 )”(专营布匹缝纫)、“油 榨头”、“西和街”、“南庆街”、“养生街”和“维新街”(今人民北路,专卖小吃、 杂货)等街市。随着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九(龙)广(州)铁路开筑,1911 年 3 月建成通车,深圳墟成为广州香港互通的重要门户。南来北往的物资和客流空前繁 忙,不少行业应运而生:富源米铺、祥光百货、同和中药店、仁爱药房、曾苏民医师、 梁四姑接生、裕丰隆布匹、瑞和山货、富华云片糕、豫园饼家、曾谭记麻糖、远东行 客家食店、伦记酒家、鸿安酒楼、绿记云吞面食,何福记火水灯具、曾明记蓑衣毡帽 店、民乐戏院、维新书店、新生活照相及昌兴金铺等,商行数百家,遍布大街小巷。 深圳墟兴旺一时,自然也吸引不少香港人“投深圳墟”了。 石板街 深圳墟的街巷、騎楼、商铺、屋村、庙宇纵横分布,祠堂、书院、炮楼、古钟、石板 路和百年古樹点缀其间。全国七大方言,深圳占三种 ( 广府话、客家话和潮汕话 ), 其中广府话和客家话人数几乎一半对一半 ( 据《宝安县志》载:建立特区前,全县户 籍人口中客家人占 56%。有人统计广府人占 42%、潮汕占 2%。) 这三大民系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礼仪、语言虽同属汉民族,但具体又各有不 同特点。加上深圳处在广州和香港的城市带,百多年来就蕴涵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 碰撞和交融。所以深圳的民俗、原住民的人文品格和城市特质,与十里洋场热情的上 海、政治中心敏锐的北京、传统商埠稳重的广州和华洋交汇精灵的香港等地不尽相同, 我认为深圳富有含蓄的活力。
深圳墟全景(摄影 / 何煌友)
小街东西走向,街头到街尾上百号店铺,鳞次栉比,檐飞瓦叠。青砖墙,灰黑瓦,一 间接一间,一座连一座,没有间隙,没有巷罅。有的两间铺,中间只一条墙,省去了 一边墙的人工和钱财。小街里头的房子,一般比较高,多数有二层或一个阁楼,好用 作住家或货物仓库。百年老店东生源就在上大街设有前店后厂,“厂”里还有 20 多 平方米的染布池及上百平方的作坊。 上大街不要以为它很大,其实街道最宽处也就五六米,最窄的不足三米,刚够旧时县 衙的“大轿”通过,也足够商贾挑担货物进出。店铺门面,高三至五米不等。开铺 时,把一块块高两米、宽一米的门板卸下来,拢迭靠墙一角,用麻绳子圈一圈。上世 纪 50 年代初深圳墟拆了西和街、谷行街等几条小街,打通建成了横贯东西的解放路。 上大街的店铺纷纷迁往解放路、人民路营业。上大街顿时失去了商业功能,像时髦女 郎卸下耳环首饰粉脂和高贵的装束,刹那间失去了昔日的风采。一间间热热闹闹的商 铺,成为城镇居民的一家家住户。这条小街住的人多了,下了几天雨,一出太阳,每 家每户翻出潮湿的被单、床褥、蚊帐、棉被以及不常穿的厚衣,加上有孩子人家的尿 布、裤衩和姑娘们的艳丽长短裙、袜裤、胸围、通花内裤等晾在横竹竿上,你伸过来, 我搭过去,一行行,一排排,密密麻麻,随风飘扬,几乎把那从“一线天”檐缝透进 来的阳光遮住了。六七十年代,好些外国游客,钻进这条街巷里,专门猎拍这种充满 生活情趣的市井风情。陌生的游客,吓得那些探出头晒衣服的妇女,赶紧把头缩回去。 由于店铺变住宅,先天“设计”不足,没厨房,没厕所,屋内房间临时用木板相隔, 楼阁楼下挤住三、四家人;那些临改成小小的厨房,摆放着三四家人的蜂窝煤炉和 三四套砧板、锅、煲,一天三餐你煮我烹,一刻也没停过炊烟。有谁家煤炉早上要“起 燃”,把轻便的蜂窝炉从厨房提到门外,在小街这头用柴草点燃,浓烟顺着风向往街 那头窜去,恰似农村院落飘着袅袅炊烟。刚出家门口被浓烟呛着的人,尽管掩鼻抹眼 而过,但是绝对没有谁骂娘骂街。 左右相邻,对门而居的市民,每天从不关门闭户,我家干什么,你家吃什么,“单眼 仔看老婆,一眼望尽”。大家不仅不避忌,相反当时物质奇缺还“互通有无”,大有 “远亲不如近邻”之感。也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中,他们虔诚 地使用对祖先的拜祭和神明的敬仰这根红线,把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及过 冬至的一个个民俗节日串联起来;也正是靠着每家每户生儿、点灯、满月、婚嫁、寿 诞等庆贺、拜祭和饮宴的隆重仪式,把孝、忠、仁、义的传统文化内核如此通俗地诠 释,一代代传承着那高深的儒家、佛家、道家文化经典。 多少代人,老街人随着日出徜徉在沿街青砖黛瓦、防雨防晒的骑楼,走在凸凹不平的 青石板街巷上;忙活了一天后,又穿着木屐“踢踢哒哒”地敲击小街的黄昏,坐在家 门口石凳上悠闲地弹奏广东音乐,抑或即兴用客家山歌驳唱,粤曲、山歌、乐韵随着 晚风沿石板小街悠然漫去。女人在家门口打毛衣唠家常,孩子们踢毽子、打玻璃珠子,
上世纪 90 年代东门步行街没有改造之前,有条小街叫上大街。上大街本来不是住宅
男女老少,各有所乐。就是有了这些实实在在的每天买菜、淘米、洗衣、挑水、喝茶、
民居,它曾经是深圳历史上最辉煌最多店铺的商业老街。
聊天的生活细节,才积淀了老街浓郁的市井风情;也就是有了无数日出日落,邻里一
20 ARCHITECTURAL WORLDS
世说新语 FRESH AIR
NO.149
针一线、一茶一水的相互关照,才沉淀了老街深厚的民俗生态文化,孕育出岭南小街
1996 年 5 月东门要改造成步行街,轰隆隆的推土机和挖掘机无情地砸将下去,上大
那种沉静、古朴、诚实和温润的气质。
街没了;鱼街、鸭仔街、猪仔街、南塘街、南庆街、永新街一夜之间也夷为平地。狭
有“市”与“井” 东门老街有店有铺,有巷有宅,自然少不了喝水的井泉。 东门老街有 6 口水井 ( 湖贝、向西、蔡屋围等村庄水井除外 ),分布在十字街口“伦记” 后侧(今陶兴巷口)、油榨头(今新园路深圳小学附近)、北门街(今西华宫)、鱼街(今 中威商业城)、南塘(今太阳城后面东门町)和叶屋村 ( 今文化广场思月书院附近 ) 等处。 深圳墟内的几口老井,不奇,不特,不上县志,但镇上老百姓“上心”,因为它清澈、 甘甜,是生命之泉。也许是莆隔 ( 布吉 ) 河水擦边而过,水源异常丰富。老人说,有 条龙脉“透”过此井。井很深,但井水充足,水面离井口大多三两尺。雨水充足时, 井水几近井边。老街人说饮的是“龙秋水”。其它几口井,井口由花岗石砌成四方形 或六角形,可容两三人同时汲水。每逢早上和傍晚,姑娘、大嫂鱼贯挑水,穿梭在弯 弯曲曲的小巷里,水花溅洒在青石板上,留下迷人的身影,飘洒笑声一串。每逢清晨 黄昏,石板铺成两丈宽阔的井台上,蹲着不少女人在洗衫搓衣、淘米洗菜,说说镇上 趣闻和小巷逸事,用如今时尚话来说,是小街交流信息的平台。都市风情浓郁极了。 最令人欣赏的一景,是嫂子们用“桶吊”在井里娴熟汲水的情景。女人们弯着腰,腰 肢随着打水动作摆动,多么婀娜优美。那时她们用桶打水,木桶没有绑着绳子,而是 在一根扁担的两头,固定着两节带绞圈的铁勾,把浮在井水的木桶勾住,让已进有小 半桶水的木桶用力再次沉入井水里,待桶灌满了水后,就提起竖着的扁担,一节一节 连扁担带桶水提上井边。如果技术不过硬,桶在井里浮动直打转,“桶吊”勾不到桶, 耽误后面的人打水,会遭到善意的催促。“桶吊”打水,挺欺负人的。越被催促,越 手忙脚乱。
世界建筑导报
21
窄低矮的瓦檐相掩的、晾满衣服滴着水珠的纵横小巷再也见不着了。典型的广府民居、 革命烈士蔡子襄故居,历史悠久的天后宫、南塘福德庙,叶挺将军奉命建立东江游击 指挥总部旧址、省港大罢工接待站遗址以及多座炮楼,荡然无存。 数百年的老井,一口也难幸免。涵养着世代东门人的井泉,亦被摩登大厦深深的填埋 在地下。人们常说“离乡别井”,我们没有离乡啊,却别了井。 深圳墟“脱胎换骨”变成现代步行街后,街变宽了,楼变高了,街景气派了,商场豪 华了;万商云集,国内外时尚服装、世界名牌手机电器、南北各地名菜小吃,琳琅满 目,遍布老街;每天四五十万人在老街川流不息,高峰时达上百万人蜂拥而来消闲购 物,年销售额超 200 亿,据说 10 多年来稳居“全国十大步行街”行列。东门从传统 集市变成都市化商圈,无疑让人生活方便了,物流量大了,商家乐了,但是老街南岭 风情却被“劫”了。市井市井,有市无井,或者说市井文化断了层,硬生生把城市的 历史掉了链。 深圳随着“城市化改造”的强力推进,一大批古镇、古墟、古村、古桥、古树、古井、 古祠堂、古寺庙都被“推”得面目全非。清嘉庆县志曾载有 800 多个村落;1984 年 全市普查时,《深圳地名志》收录 2300 多个地名词条,村落亦有好几百;1990 年
SHENZHEN'S VANISHING FARMERS' MARKETS
路边的便民流动售货车
代初全市考古查访中,还存有 1300 多个大小村庄;但此后 20 年,全市剩下还不到
去农进超:有失偏颇的政策选择
200 多个村子,而且还是残缺不全的,如今有完整肌理的估计才 100 个左右。
(文)黄仙艳 (图)赖犁
人们在拷问:数百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会质疑他们的祖先,有没有市井文化?吃
Huang Xianyan analyzes the social conditions behind Shenzhen’s vanishing wet
villages and poorer neighborhoods, in the wet markets provide goods and services
markets. These wet markets arose and have changed with local villages. In poorer,
for the city’s workers and low-income families. Nevertheless, in 2006, Shenzhen
less developed villages, vendors may spread their wares on the street or rent small
Municipality standardized requirements for wet markets, as well as raising rents and
kiosks. In richer villages, often a large wet market of integrated stalls has been built
taxes. This has led to the replacement of wet markets with supermarkets and chain
at the center of the new development. Unlike modern supermarkets and super chain
stores, which can afford the new standards, but do not target the working poor,
stores, which are owned and operated by an offsite corporation, a local village or
creating a condition in which neighborhood supermarkets are not providing for the
neighborhood company operates the wet markets, renting commercial spaces to
surrounding neighborhood. Huang argues that for Shenzhen to thrive, it must allow
independent vendors and shopkeepers. The stalls often have improvised lighting,
for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t kinds of markets – wet and super – because markets
open-air exposure, and dodgy sanitation. Nevertheless, they provide a means for
are public spaces and not simply sites for a privileged few to make money.
不吃人间烟火?偌大的一个深圳,在那个年代为什么就容不得那仅存一点历史文化记 忆的老村落? ( 作者为深圳市本土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residents to earn a living. Moreover, because they are located in Shenzhen’s urban 传统的农贸市场 / 街市,即城市规划中统称的肉菜市场,通常在一个社区中会有一个,
品卫生保障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开办企业要生存并盈利,必须寻求更稳妥的
所售卖的商品包括各种新鲜的蔬果、鲜活的鸡鸭鱼等。除此之外,还可能有餐饮店、
经营方向。如果划分摊档招租,成本就会平摊到每个租户身上,租户成本增加,肉菜
杂货店、服饰店等小商店坐落其中。传统农贸市场 / 街市在环境上并不让人感到十分
价格随之上涨,最终会流失一部分消费者。这种模式在发展初期,要把摊档全部租出
舒适,地上脏乱且多有水渍,但因可议价及有浓厚的人情味,仍拥有一批忠实的消费者。
去变得很困难。于是,政府就鼓励市场开办企业“以招租、合股、合作等形式引进大
在深圳市城市用地分类中,肉菜市场多属居住区的配套商业设施,目前,在深圳市各 片区法定图则中现状保留或待改造的肉菜市场,大部分是传统农贸市场 / 街市,拥有
明显更代表企业未来的投资方向。
相对独立的场地,在过去的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承担起服务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
规定的细致之处还在于,对农副产品超市中新鲜蔬菜、肉类、水产品、禽类等鲜活农
重任,却在 2006 年“农改超”的浪潮中慢慢减少。同时,规划新增肉菜市场的实施
副产品和熟食品、粮油食品及其它副食品的经营面积占总经营面积的比例也做了要
方向也逐渐淘汰了传统农贸市场 / 街市。在实际开发建设中,开发商出于对居住环境
求:“超市总面积 1500-2000m2 的不少于 60%,总面积 2000-2500m2 的不少于
影响或管理难易程度的考虑,肉菜市场将按最新标准的农副产品超市配建在居住区底
55%,总面积 2500m2 以上的,每增加 500m2 可降低 5%,依此类推,最低不得少
层,由单一企业统一经营管理。从规划导向上可以看出,由于用地供给的不合理,导
于 10%。”当超市总面积在 7000m2 或以上时,鲜肉蔬果的经营面积为 10%,即最
致了传统农贸市场 / 街市在实施上不可行。
低可以是 700m2。而在深圳社区商业设施中,大型超市社区店(超市总面积一般在
2006 年深圳在全市开展了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对于产权关系明晰、符合改造条 件的农贸市场直接改造为农副产品超市,即“农改超”(每平方米补助 400 元);
5000m2 或以上)本该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便利服务和生活保障,结果却是只能 分出更少的面积供农副产品经营。
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将升级成为“街市+超市”的经营模式,对其环境进行整治,并
由以上分析可知,传统农贸市场 / 街市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由于城市规划在肉菜市
对市场经营活动进行统一管理,但仍保持原有的经营方式,即“农改造”(每平方米
场的用地供给上的不合理,导致开发商倾向建设农副产品超市。同时,市场监督管理
补助 200 元),并计划用 3-5 年时间完成全市 298 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农贸市
局在行政审批上对市场开办企业的介入和农副产品超市建设标准的规定,使得农副产
场升级改造后,租户面临摊位费、市场管理费、水电费等各项费用的提高,政府的一
品超市偏向大型连锁经营模式。
次性改造补贴不能解决后续的问题。
为了抑制物价的上涨,政府推出了“便民流动售货车”的方案。在赶走街市商贩之后,
最重要的是政府提高了“市场准入门槛”。在肉菜市场的行政审批方面,市场监督管
由政府出资雇人在摊贩们曾经高声叫卖的街头重新摆摊设点,不同的是不会有城管和
理局制定的《深圳市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基本标准》、《深圳市农副产品超市建设标准》
税收人员的干预和追缴。同时却凸现了传统农贸市场缺失的尴尬。
及《深圳市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工作实施意见》等规定也抑制了传统农贸市场 / 街市的 发展。为了便于管理,2006 年市政府对新建的肉菜市场的开办企业有了新的规定, “市 场开办企业以自身名义开展经营,对全场商品交易活动负全部责任”,企业的投资风 险加大。同时,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也在增加。因为,“新的农副产品超市将 即将消失的湖贝将是东门新商业区的一部分 ( 摄影 / 李群 )
型商业企业和连锁商业企业入场经营”,这样一来就降低或平摊了企业的投资风险,
对商品进、存、销全经营流程实行统一管理;实行电子结算,统一收银;配备空调、 空气抽排机等空气调节设施以及食品保鲜、加工、检验检测设施,场内环境卫生、食
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市场的经营模式始终是复杂多样的,不会只有一种模式——政 府想要强加引导发展的模式。在深圳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政府介入的结果是引进大 商家和规模经济;传统农贸市场 / 街市在整个市场环境下逐渐变成了非主流群体,它 的命运或被迫关闭或被冲击包围;最后,传统农贸市场 / 街市中可互动的空间和市井 文化将消失殆尽,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无趣。
22 ARCHITECTURAL WORLDS
世说新语 FRESH AIR
NO.149
的这种叫法一直沿用了下来。在上世纪 90 年代前,香港街市的档位规模主要取决于 周边地区需要迁置的小贩数量(对于取得了牌照的小贩,当局迁置他们必须为其提供 室内的档位及租金优惠。)《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1990 年出台后,规定了新建的 街市档位设置参考每 55-65 户家庭应设有一个公共街市档位,或者每 1 万人应设置 40-45 个档位。至 2012 年 10 月 31 日,全港的 182 个街市共提供约 15000 个档位, 面积从 1.2 平方米至 70 平方米不等,经营范围包括肉类,鱼及海产,蔬菜,水果,熟食, 小食摊档,杂货摊及个人 / 家居服务业。 上世纪 90 年代后新建的香港街市往往结合市政大厦(相当于社区中心)设置,一般一、 二、三层分别设置肉档,菜档和熟食中心,往下有货车卸货场,往上则社区图书馆、 自修室、老人活动室、运动场甚至室内游泳池一应俱全,有的还设有市政办公室甚至 政府部门办公室。这种高度集中的设置使得街市大厦深得老人的喜爱:他们往往起个 大早买齐当日所需的肉菜,然后去到楼上和老友吃早茶、话家常及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对于他们,街市大厦不仅是买菜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更是社交场所。另外,街市的 购销环节较少,肉菜新鲜,由于相邻档位竞争激烈,价格也不会象超市一样垄断定价,
约四成的香港居民。对于 182 个街市,此次出售 80 个(44%)给领汇经营(下文叫 领汇街市),剩余的 102(56%)由政府的食品环境卫生署管理经营(下文叫政府街市)。 需要强调的是,不同于政府控股的港铁公司,港府在领汇上市后不享有控股权和对这 部分公共街市的影响力。不同于公共事业私营化,这是港府公共事业私有化的一次尝 试。但现在来看,这次尝试是不成功的且对香港的民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作为上市公司,领汇最主要的经营目标是为股东提高利润水平而不是维护全港的基本 民生。从 2005 年到 2012 年,80 个领汇街市每平方尺档位的平均租金由 20.5 港币 增加到 35.8 港币,升幅高达 74.4%。这部分增加的成本直接由街市档主,间接由基 层市民承担。由于中低收入市民对肉菜价格涨价相当敏感,很多小档主相继陷入经营 不下去的境地并导致两种结果:1. 位置较好的,由承租能力高的连锁店取代,社区就 业岗位丢失,特色店消亡;2. 位置不好的,长期陷入空置,对整个街市的人气和服务 水平造成影响。领汇曾在 2012 年初试图开展“寻味时光”活动,推广旗下的 30 余 间连锁传统美食店铺。但不料引来民间极大反弹,很多市民走上街头游行抨击领汇这 种“猫哭老鼠假慈悲”的行为:一边大幅加租逼走传统商铺,一边却在假借怀旧特色 牟利。面对强大的反对声音,领汇不得不宣布提前终止活动以“避免对社会和谐造成 影响”,但其在香港市民眼中低落的企业形象已可见一斑。
香港“街市”的死去与活来
最糟糕的情况发生在街市全部被领汇垄断的一些新市镇。以天水围为例,不象老城区
(文)刘卫斌 (图)Jens Schott Knudsen
具有密集的街道商业,其商业类型单一,区内的 6 个街市全部属于领汇。由于缺乏竞争, 领汇过去 7 年来已将街市档位租金加租一倍以上,令区内物价长期较老城区为高。街
indigenous network of street markets. On the one hand, the Hong Kong’s global
indeed, is a livable city precisely because it made space for both the global and the
mien includes prosperous commercial districts, such as Admiralty, Central and Mong
local. In fact, he notes that attempts to favor the global at the expense of the local
Kok as well as modern building complexes that house and display internationally
– in Tin Shui Wai, for example – have not only met with local resistance, but also
lauded goods and servic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city’s international identity as a
failed to impress foreign visitors, who come to Hong Kong to experience the exciting
unique and bustling city has also rested on its “street markets”, which for over 100
juxtaposition that characterizes the city’s particular global-local mix.
市的商贩们表示,不断增加的租金已占其总开支五至六成,这些成本最终都不得不转 嫁给区内居民。2011 年 1 月,香港社区发展阵线曾对天水围、湾仔、屯门、元朗 4 区的 14 个街市抽查 20 种由居民挑选出来的最重要食品进行价格比较,发现这 20 种 食品的单位(市斤)总价格,天水围较其他三区高出 13%。以领汇辖下的天水围颂 富街市为例,只引入付租能力高的连锁品牌店导致了价格垄断,急冻鸡翼分别较元朗、 屯门和湾仔高出 23%、17% 及 29%。天水围是全港最贫穷的地区,27% 的居民家 庭靠政府综援为生,失业人口、无业家庭等指数也是全港最高,但位居全港之首的肉 菜价格着实让区内的居民叫苦不迭。以接受社区发展阵线采访的吴锦泉为例,他在天 水围居住了三年多,与妻育有一子一女,每月的食物开支约占家庭收入四成,一家四
作为著名的亚洲国际都会(Asia’s World City),香港有着全世界最自由的经济体系。 一方面,游客和学者们耳熟能详的是它的国际化: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铜锣湾,旺角 和中环等)和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如又一城,东荟城和金钟廊)。而另一方面,国 内却很少有学者探究过与香港人茶米油盐息息相关的本地“街市”背后的故事。笔者 撰写此文的目的,就是要籍自己在香港五年的生活经历,带领读者一窥这保留了香港 百年市井文化的“街市”的发展历程,走过的弯路,以及现时的努力。
香港“街市”概览
1000 亿港币,一旦启动回购计划股价必定还要猛涨。政府已经骑虎难下,只有从增 加政府公营街市的数量,协助因领汇大幅加租而结业的小商户重新执业,促进竞争等 方面着手,来弥补当年公共政策决策的失误。 旧街市的保育与活化 香港开埠已经有 170 多年历史,随着周边片区的发展变化,一些早期建设的街市不 再需要承担售卖肉菜的功能。香港已经对此类街市进行了一些城市更新的尝试,赋予 其新的功能,使之活化并继续在城市脉络中发挥有益的作用,中环街市即是这样一个 例子。
入口;并连接了中区主要商业中心的行人天桥系统,例如国际金融中心和交易广场;
公屋商场及停车场给领汇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以下简称领汇)。这些零售设施服务
is an important hub in global economic networks, but also because it boasts a robust
民要求政府“回购领汇”。但回购已经不切实际,领汇的市值在 2012 年底已经超过
弱势群体,如老人、伤残人士等。
源,开始入不敷出,于是在 2004 年决定出售内部楼面面积约 1100 万平方尺的街市、
economy as both buyers and sellers. Liu argues that Hong Kong thrives and entices,
轧,居民选择变少,菜价难抑。以至于近几年每逢香港大型游行机会,都会有大批市
已经生长为中环有机的一部分:分别在德辅道中、皇后大道中及租庇利街设有多个出
住宅单位的计划泡汤。随着 2002 年居屋被停建,房委会失去了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来
years have allowed farmers and small-scale vendo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urban
香港的街市私有化实验已被证明是失败的:本地特色的小商户遭到大财团和连锁店倾
中环街市的前身,是早年为居于中环一带的华人开设的广州市场。随着城市发展,它
政危机。在公共住房方面,大跌的楼价使得董建华政府的每年提供不少于八万五千个
Liu Weibin notes that Hong Kong is known as Asia’s World City not only because it
的地区(如港岛中西区、港岛东区、荃湾区),食材的价格相对较低。
面发挥了作用:1. 满足社区居民购买新鲜肉菜的需求;2. 提供就业机会给本社区内的
经过 1997 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和 2003 年的“非典”病疫,香港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
AS GLOBAL AS IT GETS
23
档主往往也会便宜一些或者多送一些以招揽回头客。目前,香港的公共街市在两个方
败笔:街市私有化
香港街市
世界建筑导报
口要用上 100 港币购买一天的食材。为减少生活开支,其妻大多会乘车前往元朗或
亦连接了半山自动扶梯,通往多个历史景点,例如前荷李活道警察宿舍用地、中山 史迹径及孙中山博物馆等。大楼所在位置过去一直用作肉菜市场,分别于 1842 年、 1857 年、1895 年及 1939 年经历了四次重建。现存的为第四代街市大楼,高四层, 包豪斯风格,以简单的横线条及实用功能为主,是现代建筑简约主义的例子。1939 年落成启用后,1941 年日本占领香港时期被易名为中央市场,1990 年被列为三级历 史建筑,1993 年恢复中环街市的名称,2003 年街市的部分正式停止运作,2009 年 曾荫权在施政报告中宣布委托市区重建局活化中环街市予公众使用。 市区重建局于 2010 年 2 月就中环街市大楼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民意调查。约 6000 名香港市民表达了他们的看法和诉求,总的来说,市民并不希望活化以后的中 环街市过于商业化,而是希望将其改造成中环极为需要的休憩空间及绿化环境,适合 文化艺术活动的使用;再加上售卖文化产品及有机食品的零售商铺,以及露天餐厅和 大众化、具本土特色的食肆。大部分受访者赞成将前街市大楼天台改为公共绿化空间, 并认为有需要改善其外观及内部空间分隔,以提升大楼的吸引力。受访者更表示应于 建筑物内加建无障碍设施,方便老年人及残障人士使用。 经过主题征集,重建局确定以“城中绿洲(The Central Oasis)”为活化中环街巿 的主题,并成立由议员、街坊邻居、中环工作人士和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的城中绿洲 社区咨询委员会(下简称委员会),就公众参与、设计、活化工程、营运及管理事宜 提供建议。委员会联合中西区议会和香港建筑师学会于 2010 年举行了民意调查、社 区工作坊、建筑结构勘察及特征元素研究,以确认中环街市大楼值得保育的地方。设 计方面,委员会邀请了四支设计团队,将过去收集到的公众意见以四个不同的设计概 念演绎,并于 2011 年在香港各区举办了设计概念巡回展和沟通会,了解市民的想法, 进一步深化设计,令项目的活化方向真正符合公众期望。日前,中环街市大楼的活化 工程已局部展开。市区重建局已经在连接中区主要商业中心和行人天桥系统的购物廊 一带完成了一项美化工程,为市民大众提供了一个临时的休憩场所。附近的社区居民 已经组织定期的导赏团,为市民和游客讲述中环街市的历史及保育工程的进展情况。 在经历了领汇的教训以后,香港目前对待街市改造的态度可谓慎之又慎,市民开始认 识到街头摆卖也是本地文化和传统的重要部分,应予以保留。他们认为政府在考虑迁 置小贩或兴建新街市之前,应该评估现有小贩区的存在价值。而这些因素在目前定量 的规划标准中没有体现。针对这种诉求,港府在近期将展开的中环嘉咸街露天街市的 城市更新项目中进行了十分细致的考虑,不仅会维持低层的建筑形态和沿街的小商小 铺,在发展时序上也尽量将影响减少到最小,即先行改造 3 个小地块中位于中间的 B 地块,受到影响的商铺和小贩暂时到旁边的两个地块继续经营。等 B 地块建好以后, 再将两边地块的档主暂时迁入其中进行 A 和 C 地块的改造,最终这些商户都会迁回 到改造好的嘉咸街露天街市,整个工程计划历时七年之久(2013-2020),但会是一 个“微创手术”。
屯门购物,每日约可节省 20 港币。元朗和屯门的肉菜价格较低,是因为其区内分别
可见,现阶段香港街市的保育和活化,不仅仅是对城市肌理的保护,已经开始注意到
“街市”是香港人对菜市场的称呼。建埠之初,卖菜小贩多沿街摆卖,故此称为街市
有 5 个和 3 个政府街市,可以和领汇控制的街市展开竞争,使后者不能肆意加价。就
对居民和商户“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资本”的维护。而与此同时,一河之隔的深圳正迫
(street market)。后来,随着旧区人口密度的增加和新城的发展,当局为了满足
全港范围来讲,街市被领汇垄断程度高的地区(如天水围、东涌新市镇等),肉菜的
不及待地进行“农改超”工作:把菜市场“升级改造”为“易于管理”的超市。在此,
激增的社区居民购买日用品尤其是新鲜食品的需要,并迁置小贩以避免他们在街上摆
价格最高;而商业类型较丰富的老城区(如上环、湾仔、油麻地等地区有大量的小型
香港的经验教训值得深圳深思。
卖对环境造成滋扰和对交通造成阻碍,陆续兴建了专门的室内肉菜市场,但“街市”
沿街商铺,部分会做成蔬菜档、鱼档或者肉铺),或者政府食环署仍在经营部分街市
24 ARCHITECTURAL WORLDS
世说新语 FRESH AIR
NO.149
世界建筑导报
25
们时而哼哼歌,时而念念经,时而吃吃咖喱饭,时而摆弄摆弄面前的蔬菜和鲜花。他 们很享受摊主的身份,用特色印式英文加上舞蹈般的肢体语言来和你讨价还价。那些 码得整整齐齐的水果蔬菜和香料更象是私家珍藏的艺术品,交易不再是一场生意,更 象是一场短暂的恋爱:真挚投入、热火朝天还蜜语甜言。 穿着纱丽在市集穿梭,几天后就成了摊贩们眼里“最熟悉的外国人”。洗的油光锃亮 的芭蕉叶、长的好看到分不清是菜还是花的植物、香气很浓口味很重的各色香料、用 根茎穿起来娇艳欲滴的花环……象当地人那样生活,在市集里体味到了那份无忧的心境。 受访者:席猫丫 职业:公司高管 游历国家:斯里兰卡、澳大利亚、美国、越南、西班牙、希腊、俄罗斯等。 爱市集:一定要和他们聊天,一定不能错过喜欢的宝贝,一定要吃那里的食物。 在泰国的夜市里,一个摄影师在设立的摊档中出售着他在东南亚拍摄的人文作品,还 有他使用过的十多台相机。这些相机跟随着他多年 , 出售是因为他决定要开始过另外 一种生活了。没有伤感,有的是对新开始的憧憬。 在悉尼的二手市场里,将自己打扮得如同一棵圣诞树模样的 60 多岁的老奶奶,手指 上戴满了戒指。虽然怀抱着刚刚淘来的白铜做的茶壶,仍然没有错过与老奶奶聊天, 毫不吝啬地赞美:“戒指真漂亮!”老奶奶说,“买走吧,这样我就可以戴新的了!” 在印度的市集里,喝现场“拉”出来的茶。最地道的拉茶不在别处,就在市场里,和 那些美丽的蔬果味浓的香料以及可爱的咖喱在一起。市场里的食物千万不能错过,不 要去纠结你的肠胃是否能接受。也许,这个地方你一生就来一次,那么,拉一次肚子 又如何? 受访者:乱飞 职业:摄影培训机构讲师 游历国家:柬埔寨、越南、老挝、泰国、尼泊尔、土耳其等。 印度金奈市场出售香蕉叶的人
爱市集:拍摄人文的好地方。 印度金奈市场
LIFE IS ELSEWHERE 市集:人的风景
(文)叶丹
每次带领学员出国旅游外拍都会尽量安排时间进入当地市集或菜场,因为那里可以扑 捉到最本土、最生动的生活状态、人物表情和文化气息。 印象最深刻的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巴扎之一, 据说有将近 4000 家商店、60 条街道。一头扎进去就好像进入了迷宫,很容易迷失方向。 同学们沉迷其中,被琳琅满目的商品、生动各异的表情、色彩艳丽的画面深深吸引。 在一间海泡石烟斗专卖店里,偶遇一个不到而立之年的小老板。他可以用简单的中文
招呼客人。据说,他的父亲早年曾到过中国。言语之间,顿生亲切,以至于在付款买 单的时候,赠送了 10 多支海泡石烟嘴给大家。回国后,每每将烟斗玩于掌间,便会 浮现出大巴扎的繁华和烟斗店老板的热情。 为了能够让学员们拍摄出好片子,在大巴扎都尽量安排相对长一些的时间,大家可以 尽情按动快门。而“长枪短跑”的摄影爱好者成群结队拉开架势的时候,也成了大巴 扎的一道独特风景。不禁想起卞之琳《断章》中的这句话:“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 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图)欧海春,McKay Savage
Ye Dan observes that one reason people from rich, modernized, glass and steel
Little Cat overhears the intimate chatting between an old lady selling rings and
cities travel is to experience street life and bazaar culture. In this collection of
a young woman brewing a pot of tea. In Cambodia, Joyce and Lisa feel a warm
postcards, she asks travellers why they purchase plane tickets and rent hotel
familiarity with local vendors. While in the Istanbul bazaar, Flies Crazy understands
rooms in order to go shopping. Why not stay at home? And there’s the catch; street
the intimacy of human life – when you stand on a bridge viewing the scene, people
markets and bazaars offer life experiences that malls do not. In an Indian market,
view you from their windows.
an 80-year old man entrusts his LP collection to Barbara. In a Sidney Flee market, 我总是被法国电影《香水》的开场吸引,那是已经消失的巴黎街市的景象。十八世纪 的香都弥漫着难以想象的恶臭,一个肮脏不堪的鱼摊旁,诞生了一个嗅觉和幻想都无 比灵敏的人。他后来以独特甚至有些残忍的方式,用少女的体香制造出最蛊惑的香
受访者:Barbara 职业:女企业家
水……不搭调的两极世界,却如此地让人确信不疑 , 为什么?
游历国家:印度、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法国、瑞士、日本、美国等。
今天,曾经遍地都是的菜场、街市、市集,正慢慢被超级市场和 MALL 所取代。在普
爱市集:象当地人一样生活
通人的生活里必不可少但却在渐渐变少的场所,就像怀旧的情感,是对无可挽回表示 哀婉,是对无可奈何表示抗议。也许我们最终只能指着电影里的场景告诉孩子们,什
某年在印度小住,如当地人般生活。在泰姬陵前,坐一整天,有最正宗的印度男青年
么是被我们叫做“市场”的地方,在那里能让人和人而非只让人和物相遇。而在那一
陪伴,时光在日出日落间流逝,所有的脏乱都视而不见,甜蜜神奇和浪漫将心填得满满。
天到来之前,我还想做件事 , 就是采访那些行走世界的旅行者们,询问他们对那些拥 挤熙攘同时也充满人情味的市集情有独钟的理由 , 汇集关于那些场所的珍贵记忆。
逛街的时候偶遇一处,扑进去才发现是个市集,里头充斥着浓烈的咖喱味道。小摊贩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巴扎
26 ARCHITECTURAL WORLDS
空间异象 UNCOMMON SPACES
NO.149
世界建筑导报
27
INHABITING UNCERTAINTY
空间异象
亲密的紊乱
UNCOMMON SPACES
(文/图)Judith Margolis
In this revealing essay, artist Judith Margolis discusses houses, books and maps. Her
a library card and began to find shelter in books and art. Nevertheless, that iconic
discussion begins with the memory of moving from a large brick apartment building
house continues to inform her artistic practice precisely because she continues to
in New York City to a single-family house in suburban New Jersey. In the backyard
wander. Although based in Israel, Margolis travels extensively, and often spends five
of the new family house, six-year old Margolis discovered a playhouse -- but it didn't
months of each year elsewhere. In 2013, Margolis will be visiting Shenzhen to work in
only shelter children from adult society; it was also a haven for wasps, beetles, and
collaboration with Ethnographic Anthropologist Mary Ann O’Donnell on LIFT BLADE
spiders! After she and several young friends destroyed its glass windows, her father
PLOW: Intimate Disclocations, a mixed media, extended long-distance performance
did not repair the playhouse and Margolis did not return to it. Instead, she applied for
documenting the eternal tension between random chance and destiny.
编者按:以色列籍艺术家朱迪丝·马格里斯在从中东到美国的穿梭旅行中不断讨论住
想象展开。她试图找到长距离和随机性这一对由空间和时间的张力所留下的痕迹怎样
房、图书和地图对于我们人生的意义。事实上她用了她的大半生在世上流浪,从这个
才能沉积出“家乡”结晶物?下面的谈话是她和她将要去的另一个大陆上的艺术家就
乡村到那个城市,从这个大陆到另外一个大陆。但她创作的主题却一直围绕着家乡的
同一个问题的讨论。她将要去的城市在中国叫做“Shenzhen”。
房子和家 我们家的房子是砖块建的伪都铎式建筑,带倾斜的石板屋顶。我们的房子独一无二的
我六岁那年的一天,住在街区北边的两个朋友到我家来,我记不起为什么我们用耙子
特色是之前的房东,在后庭建了一间小游戏室。它的细节都忠实地模仿了“真”房子,
和扫帚把游戏室里小小的窗玻璃都打碎了。但我记得砸碎玻璃让人心满意足,但散落
包括有台阶上去的门廊,里面有一盏灯,两爿小房间里有小桌子和凳子,还有一个真
的玻璃碎片很危险又让人毛骨悚然。父母因为我们的淘气,很不高兴。我的父亲是个
的会响的门铃。
建筑师 / 建筑工人。他能够修理窗子,却从未修理好。我也不再到游戏室里去了。就
屋子很小,成年人站直了进不去。想到它只是给小孩在里面玩,我就非常高兴。
Dura Europa 《第一所教堂》
是这样,我学会了读书,有了自己的第一张借书证,从此文学和艺术成了我的游乐场, 也成为了我的居所。
虽然我本该常常在里面玩,虽然我也确实很为它自豪。事实上,它却不像人们想象的
我呈现这些收藏是因为我要花很大精力从收藏了几年的房子图象中挑选,而这些收藏
那样是真正的快乐天堂。黄蜂在屋檐下筑窝而其他的昆虫——闪亮的甲壳虫,还有让
似乎很适合建筑这个话题,并且是介绍我和我作品的好方式。这些房子大多数是拼贴
我害怕的蠼螋和蜘蛛——在油地毡地板上堆积起的干叶子上快速的爬动。我父母善意
的,是将绘画、绘图和改变用途的印刷图形合并而编造的图象。还有一些是意外吸引
的疏忽,或者也许因为他们个子太大不容易进入。总之,他们似乎意识不到这个游戏
我眼球的各种房子样板,如简易小棚屋或鸟巢,自然而成的图象、图片或草图。当有
室实际上有多讨厌。我认为那就是个昏暗丑陋的地方。
人说“给房子照张相”的时候,它们中的大多数,是你思考或绘画的中心所在。
Homeless 《无家可归》
28 ARCHITECTURAL WORLDS
空间异象 UNCOMMON SPACES
NO.149
世界建筑导报
29
从 1978 年以来,我就一直有意识地创作这些图像。我非常喜欢它的完整性。我相信
创作取决于发现废弃物——空了一半的颜料罐,丢弃的画纸片,或者几件旧衣服都是
朝向天空的屋顶造型是保罗·克里在他的包豪斯的学说中说的,通过“向空间插入线条”
拼贴画和图书的材料。这样的心态决定艺术的形式,虽然我最爱油画布框,但是运输
将能量向上引导。意外地看到年轻时的我独自站立在童年的“游戏室”里,我想知道,
太麻烦。因此,我选择的艺术形式都比较容易拆开而运输到下一个地方。
如果我对这些房子进行回忆复述,是我早期复杂的生活正开始呈现在我面前吗?感觉 安全,还是感觉不到安全?得到庇护,还是被抛弃了?可以逃跑,还是不能离开?这 些想法填满了我的房子。有一些房子有窗户——窗户是看到外面世界或者看到里面的 空间的方式。一些房子没有门或窗户,或者四面都是开放式的。一些房子的侧面是树 木,而一些却置于不毛的景观之中。我对他们从未产生过厌倦。 移民和地图 在美国生活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自己的家,我租住各种房子或公寓。我创作大幅油画
图书成为了我工作的另一个关注点,始于 60 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的伟大时代我开始 的旅行并且进行艺术创作的流浪生活。有一段时间我和丈夫还有两个小孩住在翻新的 校车上。能进行“便携式的简易交互”艺术创作的需要成就了从那之后被称作的“艺 术家的书”。我对阅读和对出版的设计专业的热爱很好地契合了艺术世界的现象。因 而我成为了图书艺术家。 也许是不断的旅行,也许只是摸索怎样结合图象和文字解释现实,使我也参与到绘制 地图中去。
和设计杂志图书,工作室也是租用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我开始在美国花上两 个或三个月的时间教学和创造,然后在以色列待上更长的时间。那时我住在各种各样
以流浪角度与图书作为某种移动景致的观点实现无缝对接,让我的创作具有了丰富的
的公寓和房子里。我们似乎一直在搬家。我变成以色列(称为“巴勒斯坦”或“北上”)
创造性。当然,无论我在哪里,我都有建立自己的家和工作室的愿望。而对地图的兴
的公民后,我第一次买了一座房子。 实际上,房子是我那些年一直想象的所有房子
趣演变为称为地名索引的工程。这本书是与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教授、诗人和散文家
的造型——简单的长方形建筑,红瓦尖顶。现在,我主要生活在以色列,我住在一个
C.S. 吉斯科姆合作的作品。为了它,我们将旅行的文本 / 梦想与记录和放大那些梦想
小村庄里,远眺内盖夫,但不在内盖夫。房子很小,旁边是浩瀚无比的空间。
的地图融合在一起。
某种程度上,我在复述存在。我每次会花四五个月的时间到别处去旅行,设计一些艺
在理想的情况下,一个人对于居所的感觉集中在他 / 她所居住的房子里。但考虑到移民、
术家的住所,教授艺术或者演讲我的作品,或者与其他艺术家讨论如何出版他们的书。
家庭剧变以及现代生活的工作和居住的错位,对我们而言,这在多长时间里是真实的
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拓出某个地方来进行创作。有时被确定的“工作室”只是酒
呢?对我——我觉得对许多艺术家也是一样——我的创作活动,才是我携带到我寄
店的书桌或厨房的桌子,堆上简单的艺术用品就行。最好的情况下,我有机会在更大
居地方的稳定可靠的居所。分享它,即是邀请客人到我的居所里来。
的工作室进行创作。 我背着一些艺术用品上路,在我踏上的土地上,我获得了我需要的其它东西。但通常
Ayelet 《鹿》
Long Ago and Far Away 《很早以前在那一座房子里》
上面所展示的房子拼贴画,大多是我在过去四年里工作过的旅游杂志制作的。我希望 在深圳的时候可以完成。那将是我走得最远的地方。
30 ARCHITECTURAL WORLDS
空间异象 UNCOMMON SPACES
NO.149
EVERYDAY DESPAIR 天天郁闷:城市隔绝的肖像
(图)李瑞娴
We live in the era of mega-cities, where everyday millions of strangers interact in the
Li Cain has noticed how increased atomization feeds our common addiction to virtual
absence of ongoing social relationships. Nevertheless, we still crave companionship
communities, as if tweets could substitute for conversation and an avatar might offer
and familiar communities, even as our cities continue to boom. Photographer Sarah
companionship. Her portraits record the banality of isolation in our richest cities.
生活在超大城市时代的我们,天天都与陌生人打照面。但是这些相遇形成不了可持续
的上瘾,好象短信能够代替对话或网络头像能够提供安慰。而她的摄影作品记录了在
的社会关系。虽然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大,却越来越陌生。原始的我们还是渴望友谊与
全球最富裕城市里普通发生的隔离化现象。
熟悉的社区生活。李瑞娴摄影师注意到这种隔绝的普遍性造成了我们对网上虚拟社区
世界建筑导报
31
32 ARCHITECTURAL WORLDS
建筑史话 ARCHITECTURAL TRACES
NO.149
建筑史话
ARCHITECTURAL TRACES
世界建筑导报
33
YANG XILIU: ARCHITECT, TEACHER, PUBLIC INTELLECTUAL 杨锡镠:中国近代的三栖建筑人(建筑师、教师、杂志发行人与报纸专刊主编)
(文 / 图)黄元炤
北京大学 建筑学研究中心,中国 ( 近、当代 ) 建筑研究与观察者
Huang Yuanzhao introduces the life and work of Yang Xiliu, who contributed to
Chinese style”. Nevertheless, his designs were increasingly simple and refined,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as an architect, teacher, and as a public intellectual.
and by the mid 1930s, he was recognized as the master of old style dance hall
Yang Xiliu graduated from the Chinese Transportation Bureau Shanghai Technical
design for Shanghai’s sparkling nightlife. Throughout his carreer, he continued to
School in 1922, with a major in civil engineering. His first major commission came in
teach architecture. However, his true influence resulted from his role as a public
1924, when he designed the gymnasium for his Alma Mater. The design exhibitted
intellectual. Yang Xiliu was the publisher of the Scholarly Association of Chinese
his leaning toward Western style architecture. Over, the course of the next decade,
Architect’s influential jour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He was also the architecture
he designed a series of buildings, which exhibitted a wide range of styles and
editor at The Shenjiang News, China’s first modern newspaper. In this role, Yang
influences, including western classism, art deco, and the “western compromise with
Xiliu both introduced and shaped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China.
书香世家、开明的国学教育、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中学部
“电机科”,同年,上海学校也改称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所以,当时大学三年级的
杨锡镠,祖籍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1899 年出生,字右辛,出身于书香世家,其父 亲为杨敦颐,曾考中举人,被派到镇江府做学政(也称督学使者,别称学台,是光绪年 间学部于各省设的提督学政,是教育事业的最高长官),及丹徒县县学训导,杨锡镠也 跟随著父亲来到镇江。而杨敦颐也是封建科举考试制度的末代举人,因清政府于 1905
杨锡镠与同学(蒋以铎、张成俭、赵祖康、陈崇晶、钱天鹏、萧篪、邢国栐、徐世雄、 江祖岐、李为骏、过伟良、窦端芝、王庆禧、王祖范、王汝梅、王元康、杨肇辉、姚 章桂)皆赴唐山学校入大学四年级,完成最后一年学业。 任职于“上海东南建筑公司”、“西式折中”的控制范围之内
年就宣布废除科举制度。之后杨敦颐辞官,到商务印书馆任职,由于对国学与文字学的 潜心研究,便参与到《辞海》的编纂工作,另一方面,杨敦颐也设私塾,给学生讲授国
1922 年,杨锡镠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即进入到“上海东南建筑公司”工作,担任工
学及中国文字起源等课程,杨锡镠从小便在自家私塾接受扎实良好的国学及家庭教育。
程师一职。1921 年创建的“东南大学”进入建设新校区的过程,当时“东南建筑公司”
之后,杨锡镠与兄长杨左匋先后进入交通大学前身的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中学部就读, 当时改由交通部直辖,故改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中学部的基本课程除了学 习国文、修身、英文、法文或德文、数学、历史、体操等共同科目外,还附加学习图
负责学校总体规划设计,由吕彦直主导,而杨锡镠也参与其中,当时杨锡镠便负责了 原东南大学科学馆(今东南大学健雄院)的部分设计工作。
画、博物、法制、经济科目,其中“图画”这门课程似乎是学生们的术科培养,以供
1924 年“交通部南洋大学”设法兴建体育馆、养病室、学生集会室等三大建筑,并
未来进入到“工程”专业前有个相对的基础在。
开始投标,由“东南建筑公司”中标,而杨锡镠便负责母校“交通部南洋大学”(今 上海交通大学)体育馆的设计工作,隔年春节后开始动工。此项目为钢筋水泥结构,
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土木工程”专科
建筑面积为 2957 平方米,层高 3 层,底层有小型游泳池、乒乓球室、浴室、办公室
1918 年,中学部毕业后,杨锡镠直接进入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的“土木工程”
及卫生设备,二层有健身房、室内篮球场(可容纳 1300 ~ 1400 人),南面有小型
专科就读。而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原本只有“电气机械”与“土木”这两专科,
舞台,可供演出及集会使用,三层有室内跑道,也可作观赏球赛的看台。建筑的入口
且是三年制,设有预科,1915 年学校将原本三年制改为四年制,并在之后开办“铁
置于两侧突出的块体,中间辅以室外露台(2 层)与半室外长廊(1 层)连接,在 1
路管理”科,正式成为一所具有三个以上的专业专科的大学。1921 年,交通大学设
层室外长廊的外缘有着“西方古典”的柱式及顶部压檐的处理,而 2 层室外露台的墙
立董事会,推举社会名流徐世章、叶恭绰、郑洪年、梁士诒、严修、唐文治、沉琪、
面则是拱形的高大窗带。在两侧入口处的墙面上也是有着局部的“西方古典”的装饰
孙鸿哲、王景春、关赓麟、刘景山等为校董,交通总长叶恭绰(玉甫)被推选为校长,
元素,顶部也是有着压檐式的处理,而建筑整体则是用材料(红砖、水泥)与色彩(红、
并驻京办事,北京、唐山、上海各校均设正副主任。而北京设有总校办事处,总理京、
白)做上下两段不同的区分。“西方古典”的柱式与局部装饰元素同样出现在室内部
唐、沪学校的事务。之后董事会通过将上海学校的“土木科”移并于唐山学校,唐山
分,出现的频率仍在控制范围内,并不太多,但从这个项目中可以观察到杨锡镠早期
学校的“铁路机械科”移并于上海学校,并改组添设“机械科”,而电气机械科改称
的设计是倾向于“西式折中”的操作。
原交通部南洋大学体育馆外立面 原上海百乐门舞厅
也才刚由过养默、吕彦直、黄锡霖共同创建,“东南大学”便委托“东南建筑公司”
原交通部南洋大学体育馆室内
34 ARCHITECTURAL WORLDS
建筑史话 ARCHITECTURAL TRACES
NO.149
世界建筑导报
35
舞厅的开敞与通风、半室外布局、“中华风格”、设计上的 分裂思维 1934 年广东商人江耀章投资建造大都会舞厅,由杨锡镠负责 设计。舞厅呈八角形,里面正中有穹窿顶,顶下有一个圆形舞 池,舞厅内有 8 根图案精巧细致的庭住伫立在舞池周围,四 周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味盛浓。当时空调并不普遍,若在室 内跳舞,太过喧闹与闷热,于是江耀章便希望舞厅是个开敞 通风的,大都会舞厅便布置在露天花园里,成为半室外的舞厅, 舞客休息时,还可观望窗外的芳草树木,庭园景观,当夜幕 低垂,灯火渐亮,人来到大都会舞厅,翩然起舞,惬意悠哉, 别有一番情调。大都会舞厅的设计就是一栋倾向于“中华风格” 的现代舞厅,这迥异于百乐门舞厅的现代的“竖向表述”、“装 饰艺术”,可以观察到杨锡镠的设计始终摆荡在“传统”与“现 代”之间,有时既“西式折中”,有时又“竖向表述”、“装 饰艺术”,偶而又来点“中华风格”,设计上的分裂思维涌 然体现着,而他也成为旧时代“舞厅”的设计专家。 原上海南京饭店
任《中国建筑》杂志社发行人 创办“凯泰建筑师事务所”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建筑师学会”创办《中国建筑》杂
当时,杨锡镠在“东南建筑公司”的同事有黄元吉、庄允昌、李滢江等人,1924 年
但从这一点也反映梧州中山纪念堂是一栋“中西合壁”的建筑,即是“折中”建筑语
他同黄元吉脱离“东南建筑公司”,与钟铭玉共同创办“凯泰建筑师事务所”,以上
言的体现,带有些许装饰性。
海为执业基地,开展“凯泰建筑”的创作过程。钟铭玉与黄元吉皆毕业于上海“南洋 路矿专门学校”土木科,属于前后期学长弟关系,而杨锡镠毕业于“交通部南洋大学” (“交通部唐山大学”)土木科,钟黄杨三人有着相同的求学背景,因皆出自于国内 高校所培养的学生,且所学的都是“土木工程”专业,他们三人共同合伙创业,原因 不在话下。“凯泰建筑师事务所”当时旗下的员工有赵曾和(工程师)、陆宗豪(绘 图设计)、张念曾(绘图员)、李定奎(绘图员)、孙秉源(绘图员)等。 “中西合壁”的思考、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偏向“中华风格” 杨锡镠在“凯泰建筑”期间的代表性作品应属 1928 年建成的原上海中华基督教会鸿 德堂,这是一栋在建筑语言上具有“中华风格”的基督教堂,屋顶采用中国传统的斗 拱飞檐形式。教堂建筑面积为 700 多平方米,平面呈纵深长向布局,中间 3 层,两 侧 2 层,中间钟楼部份高出两边侧廊,底层有一小厅,当时办了修德小学,礼拜堂则 位于 2 层。建筑中间以重檐四方攒尖顶的方形钟楼与两旁稍低的钟楼呈现,外墙面贴 饰青砖,两侧钟楼则是仿木构架的贴墙列柱,柱子以红色及柱头檐下彩绘辅之。侧面 观察,这样一种平面(纵深长向)、高度(中 3 两 2,类似塔楼)及局部装饰(圆窗、 拱门等)的展现,是西方古典教堂设计中的鲜明语言,而在形式与材料上又出现中国 传统的重檐四方攒尖顶、斗拱飞檐、青砖清水墙等语汇,可以反映当时杨锡镠在设计
创办事务所、现代饭店功能的布局、竖向的分割与比例、装饰的几何化 1929 年国民政府内部爆发一场蒋中正与新桂系之间的战争,致使广州、广西政局陷入混 乱,于是杨锡镠就离开广西,回到上海,并创办个人的建筑师事务所,同年并经由范文照、 李锦沛介绍加入中国建筑师学会,之后还兼任上海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科讲师。 原上海南京饭店成为杨锡镠自行开业后在上海的成名之作。原上海南京饭店建成于 1931 年,由新金记祥号承建,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层高 7 层,这是一栋临街面的 饭店建筑类型,以满足饭店功能需求而布局,建筑沿着临街面而起,至 5 层后逐层向 后推缩,在外立面上,杨锡镠依然运用了熟悉的装饰性手法,利用竖向的垂直墙版与 阳台来分割立面的比例与韵律,并且将细部装饰的图案给几何化,同时利用材料的不 同来强调材质的对比效果,因此,可以观察这还是一栋倾向于“装饰艺术”特征的建
也早进行中山纪念堂的设计工程。
“东方第一乐府”、不设一柱的完整与开放
楼可容纳 400 人座位,3 楼可容纳 250 人座位,舞池位于 2 楼,坐在 3 楼的走廊可看 到 2 楼的舞池,而 3 楼另还有小型玻璃舞池、旅馆与餐饮部。2 楼的舞池有 800 余平 方米,舞池地板用汽车钢板支托,跳舞时会有振动的感觉,因此被称之为弹簧地板, 舞池的四周则用磨砂玻璃铺成的地板,底下装有灯光,3 楼的小舞池也是如此,灯光 由地板向上燿射,五彩缤纷,令人目眩,而大舞池周围有小舞池,可供人习舞与幽会。 总之,百乐门舞厅室内设备一流,陈设豪华气派,令人向往,建成后号称“东方第一 乐府”。值得一提的是,2 楼舞池中间不设一柱,与两旁小舞池相连,这与梧州中山
分东西向与南北向两部分,在东西向部分,有一个渐退式(局部假 3 层)的 5 层高的
这是杨锡镠在处理大型室内集会场所常见的设计手法——不设一柱。另外一个与梧州
塔楼,约 23 米,而两侧为 2 层高的厅堂,“中高两低”形态也曾在“鸿德堂”出现过,
中山纪念堂相似之处是外形上的“中高两低”——即建筑于中间或者端景方的突出于
而这样一种中间或者端景方的突出于两侧的形态似乎成为了杨锡镠今后固有的设计手
两侧的形态,而“百乐门”的中间塔楼则用 180 块雕花玻璃所组成的渐退式的圆筒形
法。在东西向的外墙上,杨锡镠还是保持着一贯的局部装饰性,竖向的垂直语汇仍然
玻璃钢塔,约 9 米高,塔顶伸出一根旗杆,夜晚华灯初上时,色彩斑斓,光彩夺目。
上相似(“中高两低”),但在形式语汇上却是大相径庭,形成对比,一个是偏向于“西 式折中”的风格,带有点“装饰性”——梧州中山纪念堂,一个是全然的“中华风格” 的展现——鸿德堂。在结构部分,杨锡镠在屋顶上用了 6 根钢架,跨度约 18 米多, 再辅以小钢架,构成了一个钢桁架系统的方形屋顶。而方形屋顶外部是“中华风格” 的歇山屋顶,铺上天青色琉璃瓦,它隐藏在东西向的塔楼后面,若不细究难以被发现,
作品原上海南京饭店也刊登在《中国建筑》的第 1 卷第 1 期, 上海百乐门舞厅刊登在《中国建筑》的第 2 卷第 1 期,之后 有一阵杨锡镠暂停建筑师业务,从《中国建筑》第 2 卷开始 专职任杂志社的发行人,时年 1934 年,他也在《中国建筑》 杂志发表文章——第 2 卷第 1 期的《弹簧跳舞地板之构造》, 此文章就是说明百乐门舞厅的弹簧跳舞地板的构造原理。 任《申报》建筑专刊主编、提倡国货
最久且影响广泛的报纸,也是“现代化”报纸的始源。《申报》
纪念堂南北向的室内大厅的不设一柱一样,企图保持空间的完整与开放,视野一览无遗,
楼顶部也是一种教堂的塔式圆顶。这个项目与“鸿德堂”在主体建筑、东西向的形态
已加入学会,并开始负责杂志的组稿与编辑工作,他之前的
代建筑师。
梧州中山纪念堂占地面积 163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330.59 平方米,主体建筑座北朝南,
有所呈现,竖向的廊道,竖向的窗带,而在竖向的柱子顶部切割少许的造型变化,塔
卢毓骏、过元熙、陆谦受、吴景奇、杨大金等。当时杨锡镠
江新报》,缩写为《申报》,《申报》是中国近代发行时间
钢筋混凝土结构,临街面为店铺,建筑内部 1 层为厨房,2、3 楼为舞池和宴会厅,2
的重任,同时承担起梧州中山纪念堂的后续设计工程(1928 年),当时南京、广州
炳、刘福泰、钟熀、张镛森、唐璞、徐鑫堂、杨锡镠、何立蒸、
杨锡镠也担任过《申报》建筑专刊主编。《申报》全称为《申
增一种穿越式的美感。
担任公职,担任广西省政府物产展览会筹备处建筑科长,并负责柳州的市政设施建设
有在这份杂志上发表文章,如 : 范文照、董大酉、赵深、石麟
重要的项目——上海百乐门舞厅,更成为上海当地广为知晓并享有较高声誉的中国近
上海百乐门舞厅占地面积为 930 平方米,高 3 层,总建筑面积为 2550 平方米,属于
在“凯泰建筑”负责完“鸿德堂”的设计后,杨锡镠便离开“凯泰建筑”,前往广西
施工的概况、资讯的传达等,举凡当时一线活跃的建筑师都
筑。由于原上海南京饭店建成后,让杨锡镠的知名度迅速提高,也为他迎来了下一个
时倾向于“中西合壁”的思考,于宗教活动场所中潜藏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徒
“中高两低”、局部装饰性、竖向语汇、既偏向“西式折中”又潜藏“中华风格”
志,杂志内容偏重于项目的介绍与评论、思想的研讨、设计
“中高两低”与“装饰艺术”、简单与精炼、强烈的竖向体现、凿出细致的装饰 “中高两低”的形态,从“鸿德堂”到“梧州中山纪念堂”再到“百乐门”,一次次 的出现,而形态外的语言也一次次的不同,且也越来越简单与精炼。而在建筑外立面 的处理分两部分,在中央部分用竖向的垂直墙版做立面分割,窗户也近似直线形,两 侧部分用竖向的窗户与墙面相结合来做立面分割,而在窗户间的墙面也凿出细致的装 饰元素,整体上竖向的垂直表述依然的鲜明,反映出还是倾向于“装饰艺术”的语言。
以刊登国内外重要时事新闻、资讯与文章为主,还开辟有专 栏和副刊,如:“建筑专刊”、 “经济专刊”、 “教育消息”、 “商 业新闻”、“科学周刊”等。当时“建筑专刊”开辟后,先 后发表过介绍“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文章,有《论万国式 建筑》、《论现代建筑和室内布置》、《机械中建筑的新趋势》、 《论现代化建筑》等,也发表过建筑师是否需要批评的文章, 如:刘福泰著的《建筑师应当批评吗》。 杨锡镠于 20 世纪 30 年代中担任“建筑专刊”主编,并也在《申 报》发表过提倡国货的文章,如:《怎样提倡国货建筑材料》, 时间为 1934 年 9 月,同年他加入中国工程师学会,隔年被中 国工程师学会推定为国货建筑材料展览会筹备委员会委员, 并任审查委员会委员,因从 20 世纪 20 年代末起中国境内掀 起了一片爱用国货就是爱国心的表现的热潮。 建筑媒体人 从小受到开明的国学教育也反映到杨锡镠日后对于设计方面 的不局限,他既一脚跨在“中华风格”的范围内,另一脚又 伸向“现代建筑”风格的局部试验,因此,他一直处于“折中” 的状态,而这样的“折中”状态似乎也让他愿意去接触媒体 进而去掌握媒体,因为媒体就像是个万花筒,里面融入了不 同的思维、说法、方向与批判,杨锡镠喜于享受于其中来增 加自身的思考,与其说他是一位建筑师,到不如说他是一位 中国近代的建筑媒体人。
原上海中华基督教会鸿德堂
36 ARCHITECTURAL WORLDS
匠人笔记 MASTER CLASS
NO.149
世界建筑导报
37
SPACE: THEORY OR FEELING?
—— Basic Exercises to Sensitize Space Perception for Architectural Design
空间:理论抑或感知? ——建筑设计空间知觉的基本训练 (文 / 图)顾大庆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Space” is probably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words in today’s architectural
itself. This requires a great effort to overcome habitual tendencies to fixate on the
design. It has reached a point that we are almost unable to discuss architecture
object and to shift one's attention to the negative space. In this exercise, what is
without using the term. It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abused words in contemporary
drawn—empty space—is only the means and what have been left—the elements of
architecture. If we pay attention to the various situations where students or architects
the chair—is actually the purpose.
use “space” to describe their designs, the term “space” often means spacious or empty. In other cases, students or architects confidently quote theories about space, but fail to design a building with a strong spatial concept. This reveals a truth about
This is another experiment with figure and ground perception. First, prepare a sheet
the concept of space in architecture: the issue is not one of theory, but rather one
of white paper measuring 18x30 cm with three letters placed on it. Then cut the paper
of perception. The crucial point is whether one has the ability to see and work with
into pieces according to a 6x6cm grid. Place these cards randomly onto the table of a
space. This has to come from special training in ou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py machine and to print out the result. The recomposed picture shows unexpected
What is the basic perception of space? Our understanding of architectural space has a lot to do with Rubin’s diagram, which presents a situation where the figure and ground relationship becomes ambiguous. You see two faces facing each other when you look at the black part and a vase when your focus moves to the central white part. This shift between figure and ground is essential for seeing and working with space in architecture. Here, 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three graphic exercises based on this phenomenon. 1. Draw from Negative Space The ideal subject for this exercise is a skeleton object, such as an armchair. When drawing, focus on those voids enclosed by the elements of the chair, not the chair
white space determines the success of the experiment. The ambiguity can be easily seen when the two areas are equal or similar. 3. Plan Game This exercise uses building plans for composition. When you place various building plans onto a white sheet of paper,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paces between plans. The plans are the means and the space is the purpose. A good result is when the space appears to have a clear figurative quality. However, I have found that this is not an easy task even for experienced students and architects. So, I consider this as an advanced exercise in spatial perception.
讨论的问题了,这里我们将把讨论的焦点放在与二维平面图形有关的一些基本空间
是“空间”这个词在建筑学中出现的时间并不很长。肯尼斯·弗兰姆普敦(Kenneth
感知训练。
认为建筑的本质就是创造空间。翻看一些理论书籍,我们大致知道,空间概念的产生 与现代抽像艺术有关。而斯弗兰姆普敦还指出建筑学的空间概念与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相对论,以及罗巴切夫斯基(Nikola Ivanovich Lobachevsky)和黎曼 (Georg Riemann)等数学家的研究也有关系。而我们一般认为对空间概念的普及
我们说的空间感知,严格来说包含人的所有基本感觉器官的作用,即视觉、听觉、嗅觉、 味觉、触觉和运动觉。我们这里只关注视觉感知的问题。那么,平面上的空间感知究 竟是什么呢?在一张白纸的中央部分画上一个完整的圆,并涂上黑色。我们一般的解 释是:圆形为形式,周围的空余为空间。(图 1)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解释,其中的
贡献最大的非西格弗里德·吉迪恩(Sigfried Giedion)1941 年的《空间、时间和建筑》
黑色的圆是图形,周围白色的部分是背景或底。这就是最基本的图底关系。我们正常
莫属。如今我们使用“空间”一词如此的频繁,以至于缺少了它就不能进行建筑思考。
人的视觉习惯是关注中间的黑色圆形,而忽视周围的空间,这一现象称为“对象固定”
事实确是如此吗?
(object fixation)。对我们学建筑的人来说,认识到这个道理有意义吗?应该说是
尽管关于“空间”的讨论在建筑学著作中出现的时间很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空间” 一词未出现以前的几千年的建筑中就没有空间。恰恰相反,不管我们是不是用空间来 描述建筑,空间作为建筑的一个固有属性是一直存在的,缺少的只是从空间角度来认 识建筑的那么一个思路。再进一步思考,如果我们承认空间是建筑的一个固有属性, 这就意味着不管你是否有空间的意识,你设计的建筑总是有空间的,即总是有“空” 的部分,否则就不称其为建筑了。这样一说,建筑学中的空间问题就几乎变成了一个
MASTER CLASS
figure and ground ambiguity. The propor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tters and
“空间”这个词是现在的建筑学中最常使用的词汇之一,几乎与“建筑”同义。可 Frampton)在《建构文化研究》一书的绪论中指出,19 世纪末才有西方学者开始
教学笔记
2. Letter Puzzle
伪命题。细想一下我们在建筑设计时使用“空间”一词的具体场景,就不难发现我们 常常用“空间”来描述建筑图或模型中“空”的部分,或指一个区域面积很大,或指 某个功能区域等,实际上并没有特别的意义。“空间”这个词使用的很频繁,但也确
一种基本认识,但是没有特别的意义。对学建筑的人来说,有特殊意义的是以下这种 情况:即你画的虽然是那个圆形,但是你在这一过程中关注的焦点却是圆形周围的“空” 的部分。这里有一个感知转换的问题:那个圆形只是一种手段,而画面空余的部分, 即空间才是你的目的。这就和建筑师的空间思维的本质很接近了,即你在平面上画线 条,或你构筑墙体,这些均是手段,而线条或墙体界定的空间才是目的。我这样一说, 好像空间感知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其实不然。再回到原来的那幅图,其中的黑色的 圆形是一个闭合图形,即“完形”。涂成黑色,一般表示这是一个“正”的,积极的 形状。相对而言,周围留白的部分则显得消极和负面。这时我们很难感知到空间部分 也是一个形状。如果你作为一个建筑师,空间的认知停留在这个层次上,那么你大概
实有点滥用和误用。我这样说的目的不是要将“空间”一词从建筑学中抹杀掉,而是 要强调在普遍滥用和误用的同时,确实有一些建筑师是将空间作为他们设计的重要出 发点和终极目标,空间是他们建筑设计的主角。所以,我反对的只是“空间”一词的 滥用和误用,提倡的是真正以空间为主题的设计,即空间设计。 我在这里先不讨论如何区分一般的设计和有空间概念的设计,而是着重讨论如何来达 到空间设计这个目标的问题。一般人会以为自己的设计缺少空间概念是因为理论修养 不够的原因,需要多读一些这方面的理论著作。这恰恰是现在的建筑教育中对空间问 题的一个最大的错误认识。我认为空间问题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感知的问题。 在建筑学专业教育中,这种感知能力需要经过特别的训练才能获得。这就是本文要
图 1. 圆形为图,周围的空白为底
图 2. 圆形扩大后与图框相切,空白处也成为图形
38 ARCHITECTURAL WORLDS
匠人笔记 MASTER CLASS
NO.149
图 5.“鬼脸”——贝蒂·爱德华兹的《用右大脑素描》
图 4. 鲁宾花瓶(1915 年)
图 3.《体验建筑》及插图
世界建筑导报
39
图 9. 字母拼图,中文大学学生作业 图 10. 字母拼图,关于图形与空间比例关系的研究,中文大学学生作业(Kwok Yue Ting VANESSA)
就很难实现所谓的空间设计了。因为我们实际要达到的一种境界是使得图形周围的空
对称的鬼脸,两张鬼脸相对而视,最后将两张鬼脸的额头部分相连,以及脖子部分相
系的实验是这样操作的:从报纸上截取一段文字标题,放大到 18x30 公分大小,字
源要追溯到科林·罗、赫伊斯里和海杜克等早年在德州的教学生涯。这帮年轻人在闲暇
间也具有图形的性质,也变的积极起来,“负”的空间具有“正”的特质。具体就我
连,你结果得到的是一个有着奇怪凹凸形状的花瓶。(图 5)这个练习的另外一个变
与留白的空间部分要大体相当,再把图幅均匀分割成 6x6 公分的方块。每个小方块上
时喜欢在酒吧饮酒作乐,酒到酣时,不知是谁想出了一个游戏:一个人先在餐巾纸上
们讨论的这个图来说,你不断移动和扩大中间的黑色圆形,当圆形的边缘和画面的边
种就是在一个矩形的框内画五角星,五角星的一些顶点碰到画框,结果五角星周围的
有一个由黑色的图形和白色的图形所组成的图底关系。将方块面朝下放在复印机的玻
画出一个建筑的平面,然后第二人根据前一个平面的图形在旁边再画一个平面,如此
缘相接触,原来消极的留白部分突然就变的积极起来,也成为一个闭合图形。(图 2)
空间也变的积极起来。我后来在《得州骑警》一书中看到 1950 年代科林·罗(Colin
璃面上,重新拼成矩形,这个操作过程中所有的方块是无序排列的。复印一张后再重
一个接一个,最后完成一幅“拼贴城市”。(图 12)当时的建筑师都要记忆很多的
Rowe)、勃那德·赫伊斯里(Berhard Hoesli)、约翰·海杜克(John Hejduk)等就
新随机排列方块,如是复印若干张。方块纸片的重新排列使得相邻小方块的黑色图形
已经在他们的基础训练中采用这一方法。可见的这个练习作为建筑学的基本空间训练
建筑平面图,这个游戏当然是要考验个人记忆平面图的能力,同时还有一个空间概念
和白色图形之间产生了许多新的组合关系。无论是白色的部分还是黑色的部分都可以
的重要性。书中的练习是用线描方法画一张扶手椅,画法的特别之处在于画者不能直
的问题,即如何将不同的平面图拼贴在一起,形成一个有空间意味的图。后来,这个
被看作为图形,图和底是互换的。(图 9)这个简单的实验可以增进我们对图底关系
接去画扶手椅,而是通过画扶手椅结构杆件围合起来的空间来达到画椅子本身的目的。
游戏被不断发展成为一个空间练习,特别是在康乃尔大学。用建筑平面图来作拼贴和
的敏感性。这个练习的关键点在于操作过程的随机性,因为在复印机上要将纸片面朝
前面的那个字母拼图很不一样,练习者需要根据给定的建筑平面形状来有意识地生成
下放,练习者看不见图形,也就无法去设计纸片之间的关系,也就无法控制最后的结
空间。平面图是手段,平面与平面之间的空间才是目的。大家实际操作一下试一试,
果。这种不经设计的随机操作往往能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以后又多次采用这
要达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图 13)很多情况下,平面与平面之间呈松散的关系,
个练习,对其中产生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其中的一个问题是,这样产生的图形有
空间是消极的空间。而这个练习的目的是使得空间也是积极的图形,是欧洲古代城市
些具有强烈的图底关系模棱两可,有些却没有。造成的原因有多种,如字母的形状,
的那种明确的外部城市空间。在这个练习中我们可以讨论很多很建筑的问题,如街道,
另一个是字母一定要靠边放,不能放在中央。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原来的那张
广场,人在空间中的视觉体验。我们操作的虽然是二维的平面,实际上讨论的则是三
纸中字母与空间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图底关系模棱两可最可
维的城市空间。做这个练习,练习者需要一定的建筑学积累,故不太适合于基础训练。
这里我们就可以引出那个经常在建筑学的专著中见到的图形——人脸和花瓶,即鲁宾 花瓶或鲁宾脸孔(Rubin vase or Rubin face)。据说建筑学著作中最早引用该图解 的是拉斯穆森(Steen Eiler Rasmussen)1959 年写就的《体验建筑》。(图 3)这 个图形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无论是黑色的部分还是白色的部分都具有图形的性质。
(图 6)这个练习的有趣之处在于,你的目的是画椅子,但是你却不去直接画椅子,
当你的视线集中于图形两侧的黑色部分时,你看到了两张相对而视的面孔;当你的视
而是画椅子构件之间的空间。这个和建筑设计正好相反,我们的目的是空间,作业的
线转向画面中间留白的部分时,你看到的是一个花瓶。(图 4)其结果就是图形和背
却是实体。这个练习看似简单,真正做起来并不简单,特别是对已经接受过传统素描
景关系的模棱两可,两者关系平等,可以置换。换句话说,就是底也具有图的性质,
训练的人来说,习惯上是从对对象——椅子的关注入手来画,要改变思考的习惯并不
可以被感知。这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就意味着你在平面上画线条,或你构筑墙体,所
容易。所以这是一个很有效的视觉训练。作画的题材以骨骼结构的对象为佳,如椅子、
得到的空间具有特定的形状,可以被感知。
自行车、树枝等。作画的一个要点是要用一个画框把对象框住,对象要与画框相交,
鲁宾图解在建筑学中有许多运用,我们就不在此细表。这里着重讨论以此为基础的一 些训练空间感知的方法。尽管我们国内的建筑学校现在有两年的美术训练,一些学校 还在设计基础课程中加入不少抽象构成的练习,但是真正针对建筑空间感知的训练其 实并不多,大都不是很有效。下面我想介绍三个与建筑空间感知有关的小练习。
的方法,而且还带出其他一些有趣的知觉问题。作画的方法一般是用黑色平涂负形, 即空间。这样的结果是,你画的是空间,但涂黑的形状代表的却是正形,而你作画的 目的——椅子却表现为虚空的白色。(图 7)另外一个方法是用白色的粉笔在黑色的 纸上作同样的画,这样的结果是,空间部分表现为白色,而椅子则表现为黑色。(图 8) 总之,这个简单的作画练习在空间和图形,目的和手段,正形和负形,积极与消极这
1. 负形空间素描 我最初是在贝蒂·爱德华兹的《用右大脑素描》一书中看到这一方法。“鬼脸”带有 游戏性质,直接来自于鲁宾图解。你先用一根连贯的线条在画面的左侧画一个想象中 的鬼脸的一个侧面,脸部面向画面的右侧。所谓的鬼脸就是不必拘束于正常人脸部的 结构关系,可以随便画。然后再在画面的右侧画一个与左侧的鬼脸完全一致但是镜像
图 6. 扶手椅(线描)——亚历山大·卡纳冈 (Alexander Caragonne)《得州骑警》
这样画框何对象之间的空间也是积极的图形。除了用线描方法来画外,还可以用平涂
图 7. 一组椅子(黑白素描),中文大学学生作业
能在图形和背景两者的面积相当的情况下产生。当两者面积相差太大时,面积小的部 分会被知觉为图,而面积大的知觉为底。这个结果与谁者涂黑,谁者留白没有关系。 我们可以就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试验。练习者要准备三种原始的图,一个是字母和空 间各占 50%,另一个是字母占 75%,空间占 25%,最后一个是字母占 25%, 空间占 75%。最后的结果应该很清楚地说明第一种情况下最容易出现图底关系模棱两可。当然,
些概念之间转换,有效地唤起你的空间知觉。
字母的选择以及字母在图面上的位置对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图 10)
2. 字母拼图
3. 平面游戏
这 个 练 习 我 在《 设 计 与 视 知 觉》 一 书 中 已 经 引 用 过。 最 初 是 受 Maurice de
用建筑平面图来作拼贴练习,大家比较容易看到的例子是科林·罗的《拼贴城市》那
Sausmarez 的《基础设计》一书中一幅插图的启发设计的一个小练习。这个图底关
本书的前面和后面加插的几幅用古代建筑平面完成的拼贴。(图 11)这个练习的渊
图 8. 椅子(粉笔画在黑色纸上),中文大学学生作业
图 11. 拼贴城市,科林·罗的《拼贴城市》中的插图
图 12. 拼贴练习的原型,亚历山大·卡纳冈《得州骑警》
想想这个练习产生的背景,它是建筑师的一个高级智力游戏。 以上介绍的这三个提升空间感知能力的练习,其知觉心理学的基础均是格式塔心理学 的图底关系原理。这些练习的基本目的是要达到一种思维的状态,即你操作的对象(图 形)只是手段,而没有直接操作的部分(空间)才是你的目的。更进一步来说,我们 追求的是图底关系模棱两可的那种状况。但是,建筑师的空间思维问题还远不止于此, 容以后讨论。
图 13. 平面拼图练习,东南大学学生作业(郭兰)
40 ARCHITECTURAL WORLDS
人文地理 CULTURAL GEOGRAPHY
NO.149
世界建筑导报
41
人文地理
CULTURAL GEOGRAPHY HEDMARK MUSEUM 海德马克博物馆 Hamar,挪威,Sverre Fehn,1979 (文 / 图)简照玲 Jian Zhaoling introduces the Hemark Museum, which is located in central eastern
cultural life from the 16th through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n addition, the museum is an
Norway and is a regional museum for the municipalities of Stange, Hamar, Loten,
active archaeological site, and visitors can see the state of the dig as well as explore
and Ringsaker. Sverre Fehn’s award-winning design elegantly integrates historical,
remnants on a field outside the museum building. Jian emphasizes that Fehn’s design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For example, the Hemark’s medieval section
decisions highlight and enhance the museum content precisely because the glass,
includes ruins of a cathedral that was originally built in Romanesque style and then
steel, and wood of the structure illuminatingly contrast with pre-existing human and
converted to Gothic style. The medieval section also includes an active herb garden
natural elements of the site itself.
with plants popular during the Middle Ages. The ethnological section introduces
遗址被封存,但昔日教堂的一些举行仪式、集会功能仍被保留下来,教堂成了社区居民的活动中心
42 ARCHITECTURAL WORLDS
人文地理 CULTURAL GEOGRAPHY
NO.149
世界建筑导报
43
保护棚与遗址交错激荡出一种原始的生命力
看过的博物馆不少,就属这座最有感。博物馆盖在遗址上,发掘出来的文物直接置放
青年讲完这段历史,最后还为大家清唱一首中世纪诗歌,美妙的歌声在教堂穹顶回
与保存在现场。细看之余,封印原境好几百年的古物,终于等到有人听她讲述前尘往
荡着,时间彷彿倒回了好几百年。参观完教堂已接近中午,园里有餐厅,但此行目
事,那可是动人的。
的尚未达成,心有不安,博物馆就在教堂对面,先进馆再说。Fehn 设计的博物馆在
1997 年 普 利 兹 克 建 筑 奖 得 主, 挪 威 建 筑 师 Sverre Fehn 设 计 的 海 德 马 克 博 物 馆 (Hedmark Museum),位于挪威 Hamar 郊外的一处遗址公园内,濒米约萨湖, 离奥斯陆不到两小时车程。除了博物馆,园内还有中世纪的教堂遗址、修道院花园、
都保留下来,他认为现存的每一处墙体都有保留价值,任何新建部分都不该破坏遗 址的完整。
挪威最大的草本植物花园,以及若干上百年历史的木屋。进博物馆才需要付费,其余
博物馆呈 U 字型,从南西北三面围绕露天遗址(中世纪的防御要塞),北侧原为牛棚,
对大众开放,附近居民真是有福。入口立了个牌子,上面有简介和地图,对照图片,
现改建为出土文物展厅,南侧为临时展厅和演讲厅。西侧即中段部分,原为农舍和遗
左前方像谷仓的那栋就是博物馆,教堂遗址在她东侧,先去看教堂。
址城墙入口,现作成新建筑的门厅和室内的遗址展示区。博物馆外观新旧堆栈壁垒分
教堂在小山丘的制高点上,至今仍有墙垣伫立,遗址给一个巨大的钢构玻璃罩住,是 奥斯陆建筑师 Lund 和 Slaatto 于 1987 年赢得竞赛为教堂建造的一个保护设施。遗
明,入口的大片透明玻璃门颇具现代感,可进到里面,感觉像入了古老的洞穴,定神 再看仔细,不全然老旧,一条表面无任何修饰的素混凝土走道从空中划过,张力十足!
址虽被封存,但昔日教堂的一些举行仪式、集会功能仍被保留下来,这里成了社区居
这条被 Fehn 隐喻为「地平线」的架空走道,其下是沉寂多时的中世纪遗迹,其上是
民的活动中心。教堂的地面,有部分是原来的,有部分是在不破坏遗址的前提下重新
恒久变化着的现实。科技越来越发达,楼越盖越高,地球已不在人们眼里,哪还惦记
架空铺设的新地面。残缺的柱廊带有几分诗意,旁边坐着一群游客,一位穿着传统服
着地平线。房子有了个时髦名字叫建筑,可是,脚不实,心不稳,身不安,命不立,
饰的青年正在为他们解说 Hamar 的古往今来。
Fehn 在提醒我们──找回「失去的地平线」。走道旁有三个独立的混凝土小凹室,里
Hamar 是挪威中世纪就存在的一个城镇,1152 年划为主教辖区,随后盖了大教堂和 各种不同用途的房舍,一直到 1536 年北欧宗教改革前都是挪威重要的宗教与政治中 心。后因失去主教辖区地位,加上 1567 年瑞典的入侵,教堂为炮火摧毁,商业活动
面展示着从遗址上发掘出来的物品。破损的墙洞以透明玻璃覆盖,固定方式简单直接、 清晰明确。走道一端通往北侧文物展示区,另一端持续延伸至原本已经坍塌的厚重砖 墙洞口,再穿出户外,缓缓而降,中间经一转折,最后座落地面和露天遗址衔接一块。
移往奥斯陆,住民逐渐远去,城市日趋衰败,尔后几百年几乎被人遗忘。十九世纪初,
博物馆的新建部分与中世纪的墙体脱离,结构自成体系。斜屋顶以独立的木构架支撑,
人们观念改变,越来越多人对这座残存的中世纪教堂感兴趣,开始有保护组织前来清
与墙体没有任何结构上的连系。新建部分用了三种主要材料:粗糙的素混凝土、光滑
理瓦砾。1849 年新的 Hamar 城区选在旧城的东边建立,好让遗址和新城区保持一
的平板玻璃和原色的胶合木材;素混凝土或指引参观路线,或衬托展品,木材让人忆
定距离。
起昔日的农村景象,方正玻璃轻轻依附在坍塌的不规则墙洞上,有衣服补丁的素朴,
被毁掉大半的教堂,虽经过多次修复,最终仍沦为废墟。相较于教堂,位在东侧的主 教生活区不见片瓦,甚至没人知道昔日的生活区究竟在哪里。部分原因是,1761 年
也有诗意的美感。这些现代元素与中世纪的石墙形成鲜明的对比,新物古物清晰可辨, 两极交错还激荡出一种原始的生命力。
有位农夫在主教生活区上盖农舍,教堂的断垣残壁成了农夫的采石场,圣殿的石块被
北侧文物展厅的夹层楼板高度是原来牛棚的高度,展品陈列架全是由建筑师亲手设
他拿来盖猪舍,还将多余的石块送去卖,主教生活区上规模相当大的防御墙体也被用
计,Fehn 根据每个文物的特点设计风格各异的玻璃盒子。深如凹室的窗台,古老的
作新建筑的一部分,余下的中世纪遗址则掩埋在农舍的院子下面,直到 1947 年的考
玻璃瓶安坐在特制的铁架上述说着自己的故事。漫游在博物馆的特殊时空下,以为和
古发掘才重见天日。随着考古发掘和文物出土,需要一座整合中世纪的遗址和后来改
永恒接轨,走出博物馆才惊觉,现实时间流转是不等人的,该走了,来不及用餐,花园、
建的农舍,为存放文物和教育公众提供场所。1967 年 Fehn 着手这项设计,1973 年 完成建造。 北侧的文物展厅
农舍的范围内,Fehn 尊重每个时期的考古状况,无论中世纪遗址或十八世纪农舍全
木屋只好割舍留待下回。
44 ARCHITECTURAL WORLDS
人文地理 CULTURAL GEOGRAPHY
NO.149
世界建筑导报
45
博物馆的新建部分与中世纪的墙体脱离,结构自成体系
被 Fehn 隐喻为“地平线”的架空走道,其下是沉寂多时的中世纪遗迹,其上是恒久变化着的现实 北侧文物展厅的夹层楼板高度是原来牛棚的高度
展品陈列架全是由 Fehn 亲手设计
46 ARCHITECTURAL WORLDS
人文地理 CULTURAL GEOGRAPHY
NO.149
世界建筑导报
47
看看这个场景谁都会觉得它挺有魅力,它让我们以为只要一个人上街跳舞、唱歌、朗
色”。因为这个文化的核心是市场,所以它的特色包括开店、购买、逛商店等等活动;
诵、喝咖啡和吃烧烤他就变成本地美国人。也许如此,至少那天晚上那个人应该算南
这个传统最近体现于一种口号,即:“我为购买而生活(I live to shop)”,还有“到
松人吧。主办者也意识到这一点,在舞台的对面他们撑开了一个帐篷,在那里谁都能
死而购买(Shop till you drop)”。美国人特别强调辨别两种买卖:“全国性的”
以“南松居民”的身份来认识自己的“同镇”。而平时你想做一个南松人需要一大堆
和“本地性的”。对美国人来说,后者是比前者更亲切一点,所以我们也把本地性的
手续,尤其是如果你想做买卖,就业或者定居。而现在你只要出现就行。
店叫“妈妈和爸爸的(Mom and Pop's)”。目前美国的多数 Main Street, USA 已
从圣诞节开始到元旦前夕的年底活动由一系列的仪式组成。这个过程能让你清清楚 楚地看见,美国私人家庭一个从非常亲密的亲戚团聚到相对陌生的更大规模的新年 “party”。也因此美国的年底活动是从个人走到群体,从我家走到我国的一个过程。
经被那些巨大购物广场所代替的,这些购买广场被像沃尔马(Wallmart)那样大的 全国性的连锁店占领了,这个经济的转化引起了文化的变迁,即:“妈妈和爸爸”的 存在有了危机。
“我家”的空间体现于个人的家,在南松个人的家都是独立的 house。凡是还住在公
在 Main Street 上看得见美国的基本矛盾,南松居民的文化认同来自美国的“传
寓里的居民都认为自己要等机会把一个独立的 house 买下来,那才会有归宿感。当
统”Main Street 经济,可是他们的收入却来自服务美国军队,“小美国”和“大美国”
然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哭着喊着要到独立的 house 去,显然大多数 house 都在郊区,
的基本矛盾变得既敏感有微妙。
相当多美国人为了生活在大城市里而放弃变成独立 house 主人的梦。因此,我们能 推测南松居民所想要的“传统”是一个反城市的情绪,那么它更接近杰佛逊的小农梦。 而不是卡耐基的“大托拉斯”梦 1。南松居民选择用 Main Street 作为首夜仪式的舞台, 明显地强调这种“传统美国”在他们的心里的分量。
南松首夜仪式如不是赤裸裸的虚伪,便是辛酸悲惨了。日常生活中居民所体会的是美 国这个体制所引起的焦虑,即他们服务于“大美国”也受到它的排斥。大多数的南松 居民是中等收入白种人,他们也用这个体制排斥“他人”,例如非白人、同性恋者、 新移民等等边缘群体。传统 Main Street 的怀旧使他们能追求归宿感。此时,他们想
Main Street 能有这样的功能是岁月的功劳。Main Street 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 18
象美国曾经也还是一个欢迎世界独立农民和商业家的地方。当然,为了享受那个美国
世纪的殖民社会,但是在美国人的心目里,它的所指却是目前的一个重要环境要素,
梦,参与南松首夜仪式的居民必须把美国历史上可憎的奴隶体制、屠杀印第安人、和
即每一个镇都不能缺乏的 Main Street。连美国的大城市也有一条“Main Street”
攻击其他小国家如:越南、伊拉克和阿富汗忘掉,那个刹那里,他们可以不想“小美
的遗址,比如在费城“Market Street”曾经起 Main Street 的作用,今天它还是费
国”依赖“大美国”令人惴惴不安的事实。
城最繁荣的街道之一。在纽约市历史留下来的百老汇“Broadway”也曾经是纽约镇 的主要马路。南松镇的 Main Street 很有地方特色,可是它本身也是美国社会的一 个典型的空间形态,所以有人会称南松镇的主要马路为 Main Street, USA。而 Main Street 的特征是商业,一系列的商业中心连在一条“商业走廊”上。就这样美国早期 的市场经济不但有了一定的时空形式,而且美国社会的环境慢慢地形成“美国文化特
MAIN STREET, USA 每一个小镇上的“美国” (文 / 图)欧阳琦 Mary Ann O’Donnell offers an anthropological critique of the ideological relationship
selection of goods at cheaper prices. More importantly, these interests are protected
between Main Street, USA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American interests in Southern
by continued American military interventions throughout the world. O’Donnell argues
Pines, North Carolina. On the one hand, Main Street and its small-scale rituals
tha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Main Street, USA and Global America exposes a
support the idea that anyone can belong to the community. These rituals of belonging
critical blind spot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society; Americans identify with the small
correspond with mainstream holidays, especially the week between Christmas and
town values of individual enterprise and local community, even as this identification
New Year’s. On the other hand, local business owners sponsor these community
legitimates the global processes that buttress unsustainable lifestyles.
rituals in order to compete with national chains, such as Wallmart, which offer a wider
如果你想了解这个国家,就随便找一个小镇住一阵子,而且最好赶上一个圣诞节——
Main Street“首夜狂欢”的夸张与纵情,体现了美国人的一种深深的怀旧。他们清
元旦假期。
楚地知道所有象南松这样既小又独立的社区早晚会在全球化过程中被耗尽的道理,但
和中国人过除夕差不多一样,美国人也会“守夜”。去年元旦的那个晚上,我站在美 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南松镇主街上(Main Street, Southern Pines, North Carolina) 一个又热闹又可爱的地方。在 Main Street 的中心,也就是火车站对面的一个小广场 上,该镇的业余话剧团、业余舞蹈俱乐部和中、老年人的爵士欣赏会一起主办 First Night (首夜)。他们把这个白天的商业中心用做自己的舞台,逐个上台演小品、跳 舞、唱歌、朗诵 ---- 他们用一年准备好的艺术爱好来欢迎新年。男女老少聚在一起, 大笑地看着那十位 80 岁以上的太太们,穿起性感的圣诞矮人的红裙跳“康康”舞(露
是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还是要聚在一起确认自己的身份:我们就是这样的“传统” 美国人。我敢下这个断言的原因是离南松 27 英里的 Fayetteville,那里是美国四个 大“军队城市”之一。南松镇的居民有很多是靠军队吃饭的,他们为军人提供服务或 是消遣。所以他们实际上是这个“全球化”战争机器的一个部分。因为很多军人早已 经去伊拉克,阿富汗和鬼才知道的什么地方,因此元旦前夕南松镇的气氛才如此异常 和夸张,好像还留在美国的南松居民要对得起身在他乡的士兵同胞,心里总有一种矛 盾的感受,哪怕我们不支持这次或那次战争,可是我们依然会为自己的生活付出一切。
大腿的舞蹈),也安静地欣赏洗礼教堂合唱队天籁般的歌声。Main Street 上的各种
在人类学家 Victor Turner 看来,在我们生活里时间和空间其实不存在,存在的是不
小店也积极地行动,咖啡厅打折卖各种热烫烫的饮料暖和居民们,我弟弟的爱尔兰酒
同仪式。而“时间”和“空间”,其实质是人生的象征和寓意。仪式和日常生活的差
吧也在这条街上,他这晚是亏本提供北卡有名的烧烤,还有画廊和小店给顾客苹果汁
别是:仪式带着无可置疑的绝对性,反而在日常生活里,人们会发现生活的多义性。
和奶酪。那天晚上孩子们最幸福,镇政府提供了几万美金的各种小玩意儿,包括闪闪
而且人们乐此不疲地徘徊在很多可能性里。但在仪式的过程中,一个社区最高的价值
亮亮的铝制新年帽子、能发出磷光的宝宝珠项链、威尼斯的面具和各种口哨,越吵越
观和同一性显得非常精确;参与仪式的人都会明白:原来我们就是这一个社区,我和
好。三个巨大小丑木偶边向小孩儿开玩笑边发这些玩意儿,有的孩子很贪婪,脖子上
属于这个社区的人是一样的。这时,我的心里才有了“我们”这个词。进而从我现在
挂着几十条宝宝珠项链,一只小手里紧握着冰淇淋,另一只小手向木偶叔叔伸开,表
的这个社区想到了我和国家的关系。我和国家的关系先前只是在护照,出生证,社会
示他还没拿到蓝色的面具。有的孩子相对害羞,他们手里最多攥着一个口哨便等待钟
保险和法律等处抽象的存在着,这时通过联想有了一种情感性的联系,这时又有一个
声敲响的时刻就开开心心地吹进新的一年。
词出现在我心里:我们是美国人。
1. 美国经济从 18 到 20 世纪经历了以独立农场为中心转到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发展历史。前者的典型是杰佛逊 (Jefferson)的理想,即:以每一个美国人变成农场的主人而实现民主主义;后者的典型是卡耐基 (Carnegie) 的理想,即 ; 以垄断一个时代关键的交通体制而控制经济的大局面。卡耐基不是不清楚他能够控制 20 世纪美国的 铁路一点都不民主,而且他也自大地说过,“美国的事就是生意 (The business of America is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