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龍泉窯劃花卉紋投壺》 少見宋明陶瓷中,體態如此碩高壯觀者,昂然直立,大有一夫當關氣勢! 此壺長直頸、球形圓腹,圈足外撇,胎體厚實。肩部劃如意雲朵一周、胸腹間以寬 帶區隔,貼飾朵梅,主題圖案劃菱格錦紋,脛部劃焦葉紋,通體施以青綠色釉, 露胎處微泛火石紅。口沿兩側各接圓管兩段,造形類似古代「投壺」。 投壺,古人依次將箭桿投入數步之外酒壺內的遊戲,多投中者勝,源起甚早, 流傳東亞。東晉.葛洪《西京雜記》一篇〈郭舍人投壺〉中記載:「武帝時,郭舍人 擅投壺。古之投壺,取中而不求還,故實小豆於中,惡其矢躍而出也。……每為 武帝投壺,輒賜金帛」。是說古代為了怕箭桿(籌子)彈出,故填小豆於壺中, 郭舍人因為擅長投壺,還獲得皇帝賞賜金帛。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明代商喜所繪 《明宣宗行樂圖》,便描繪出投壺的情況(附圖 1),可見得投壺活動,於宮廷 娛樂中亦相當流行。本拍品即是龍泉窯工、模仿投納箭桿之壺體造形所製。 參考品如紐約蘇富比 1994 年秋拍,出現一只仿類似器形之銅壺(附圖 2); 及 2015 年香港保利〈述鄭齋青箱長物〉專場、上拍一件《宋龍泉窯青瓷貫耳小投 壺》(附圖 2),可同視為雅士鑑賞用之摹古造器。 此龍泉窯投壺成形端整,保存完好難得,適宜廳堂陳設觀賞,大氣磅礡。
《明嘉靖青花龍紋盤》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寫道:「龍,麟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 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描述出心中之龍、升降幻化,示現大道而無形。本盤 之龍,相較大明開國之初,多了一份閒散姿態,正如長年幽居禁苑、潛心修道的 嘉靖帝一般,高深莫測,依然宸衷決斷、大權在握。 器形撇口淺腹、平底圈足。盤心內繪牡丹、菊花、蓮花、梔子、月季、向日葵、梅花 等向心狀團花七朵,外壁繪穿花雙龍紋環繞一周,龍身姿態生動靈活,雙目炯 炯有神,五爪怒張伸探作前行巡弋狀,轉枝花襯底,疏密得宜,繁而不亂。圖案 既有皇家威嚴、亦富恬靜生活之閒趣。底落雙圈「大明嘉靖年制」雙行六字楷款。 文獻中關於嘉靖窯的敘述,例有《陶說》卷三:「嘉靖初裁革中官,於各府佐輪 選一員管理,四十四年添設饒州府通判駐廠督造,尋止。」、 「嘉青尚濃,回青之 色幽菁可愛。……回青,正德時大璫鎮雲南時、得此於外國。嘉窯御器用此。」; 《南窯筆記》:「嘉窯料用回青,故濃翠紅豔,多龍鳳、梵書」;《景德鎮陶錄》卷五: 「嘉靖中廠器,土墡埴,質膩薄,惟回青盛作、幽菁可愛,故嘉器青花亦著」。內 容提及嘉靖裁撤宦官督陶,改由地方佐吏監造,考古資料亦証實了「官搭民燒」 制度的實施和成例。工藝上採優質「回青」料燒製青花瓷,發色鮮明而不落俗艷, 紋飾如有本品所繪之官方龍鳳紋、或因迷信道術而出現的宗教典故紋樣。民初趙 之謙《古玩指南》曰:「嘉靖之初,變更御窯官制,因紅土斷絕,祭紅亦不能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