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修內司官窯
三登方壺
備極於禮
三壇同墠
台北故宮藏有四件三登方壺,其中有三件為清官窯仿燒品。就器物類型而言, 一類為宋元間所燒造之廣口、厚胎紫金土、平削足之修內司官窯(以下皆稱廣口 式,詳參【圖 1】) ;一類為清雍正、乾隆間,景德鎮御窯仿燒的狹口、泥鰍足脊之 清官窯(以下皆稱狹口式,詳參【圖 2、圖 3】)。目前,台北故宮僅對外發表三件 三登方壺,一件係宋元間廣口式修內司官窯(詳參【圖 1】),二件為狹口式清官窯 (詳參【圖 2、圖 3】) 。清官窯仿修內司者,胎身略薄許,以瓷石與高嶺土塑胚施釉, 足脊滾圓(泥鰍背)後,另罩上一層氧化鐵、氧化錳護胎釉汁,係標準清三代官 窯特徵,與南宋官窯口、足修整方式判然有別,不可不察!(詳參【表 1】) 拍品為南宋修內司官窯方形琢器,壺身作三級,級如覆斗,仿彿拾級而上。 首層收斂,口微弇,款腹;末層承矮圈足。通器內外敷乳濁青釉,開片自然,溫 婉可人;惟施釉不及足底,底平削成脊,乃標準宋代官器範式無疑。
壹、 葆有精神足,疵無髺墾曾 民國七十八年,台北故宮舉辦宋代官窯特展,展出北宋官窯、南宋修內司窯、 南宋郊壇下窯等一百四十三件清宮舊藏,其間不乏鍥有乾隆皇帝御製詩者,旋即 引發海內外學者、收藏家關切,同時間出版之《宋官窯特展》(臺北市:故宮博 物院,1989 年)圖錄,莫不為各界引為經典!
(一)
馮門立雪
趨訪故宮
隨著台灣、中國政經局勢改變,中國改革開放後,不少文博單位,開始與台 北故宮建立溝通、交流渠道。九零年代(民國八十年左右),北京故宮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