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畫外影像誌》
「憧憬世界」攝影教育計劃於二零一六年創立《畫外影像誌》,目標是把對攝影文 化活動有興趣的青年人聚在一起實踐創作。承接上一期的期許,今期的編採團隊改由 計劃的參與者組成,在兩位藝術導師梁耀康及李曉華的主導下,一起討論書刊內容及 設計方向,滿足學員對攝影文化的好奇及追求。經營一本書刊並不容易,從主題構 思、資料搜集、編寫、編輯及宣傳等工作,過程需要萬分心力及不斷協調。因此,十 分感謝《畫外影像誌》的編採團隊。 今期除展示攝影作品,回顧「憧憬世界」攝影教育計劃的一些活動及參與者的感想 外,也加插了新的內容,如訪問了幾位從事攝影文化活動的創作人,以展現香港近年 的攝影發展。期望新一期《畫外影像誌》能成為年輕創作人的發表平台,並帶給喜歡 藝術的人及藝術教育工作者多一份參考,想像未來的創作可能。
— 黃淑琪 「憧憬世界」攝影教育計劃總監
Outer voice
畫 外
序言
有些人認為數位攝影將會取代菲林攝影,我由剛剛接觸攝影開始,便認為沒有什 麼取代什麼這回事,因為影像本來就是虛擬的,就像水和空氣,本來是無形的,需要 一個合適的器皿,形態才會成立及保存下來。 攝影術的起源,從發明感光物料讓影像凝固保存開始,之後,演變成研究不同材 質的感光載體,如十九世紀達蓋爾的銀版,對攝影術的發展,發揮了很大作用。二十 世紀初,美國柯達公司發明了卷裝菲林,統一了感光物料的格式,開放了手提式照相 機的設計可能性,一張張的紙本照片,記載無數歷史時刻,攝影術正式在世界迅速普 及。二十一世紀,攝影進入數碼年代,加上互聯網及智能裝置的發展,攝影的技術門 檻降低,影像產生的過程被壓縮至彈指之間,社交網絡成為主流的影像載體,如近年 興起的 Snapchat 平台,影像在上載後二十四小時便會消失,攝影好像回到虛擬的狀 態。有趣的是,雖然數碼科技簡化了攝影的過程,但同時互聯網亦令不同的攝影技術 得以保存流通,新世代開始重視傳統的影像載體,並把它視作藝術媒介,由達蓋爾銀 版到大底片菲林,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可謂百花齊放。 影像的載體,是我們非常感興趣的範疇,希望以第二期《畫外影像誌》為起點, 探索一下不同的載體怎樣賦予影像意義。透過作品徵集,我們希望為年輕的創作者提 供一個展示平台,我們從中挑選出十份作品,包括攝影書、動態手翻書、紙本雕塑、 拼貼,燈片及立體裝置等,每份作品都創建了有趣的觀賞體驗。除了作品發表外,兩 個欄目「畫外」及「畫裡」,分別有六篇文章,包括藝術家鍾正以攝影書作為回憶載體 的訪談、影像藝術家李泳麒關於香港瓷相的研究、傳統攝影術的簡史、「憧憬世界」 的舊生故事、歷年展覽回顧及油墨移印的小練習分享。 紙本攝影刊物作為呈現攝影的載體,是非常合適的,因為在有實體的情況下閱 讀,能觸發各種不同的感官體驗,除了視覺外,揭頁涉及觸感,也同時製造閱讀節奏, 還有油墨的氣味。感謝何鴻毅家族基金贊助一期和二期的出版,希望《畫外》未來仍 然有機會維持這項出版計劃,與讀者發掘更多有趣的攝影題目。
— 梁耀康 《畫外影像誌》主編 03
目錄
關於《畫外影像誌》
序言
畫外
相機看到的是時間的切片
Outer voice
瓷相作為載體
05—15
成為影像之前 影像作品
切角——楊貴榮
Photographic work
日常時光的觸感——方琛宇
16—56
迷路的影像——許韻瑜 無題——鄭梓鋒 Everybody Talks——羅翔鷗
無題——梅思淇 想。像——余靖彤 迂迴——吳兒隼 重回故里——張靜頤 紙上城市——黃百亨 畫裡 Inner voice
「憧憬世界」展覽回顧 享受實驗過程的攝影白老鼠 影像的呈現—油墨移印 — 個人簡歷
04
出版團隊
57—67
畫外
相機看到的是時間的切片 《books of my mother》— 鍾正
受訪者:鍾正 | 訪問:阿水、Olivia | 撰文:阿水 | 攝影:胡俊年
畢業展時,藝術家選擇將他的作品設在啟德校
這裡的「她」,是鍾正的母親。母親在他兩歲時
園(AVA)的防空洞中。周遭都是黑暗,再沒有多餘
逝世,對他而言,關於母親的所有記憶幾乎都建構
的事物。當我一直注視影像中女子的微笑時,想起
在照片上,感覺很難以形容。很多人都討論過照片
幼時上課看著老師發呆,漸漸地除了五官,畫面中
如何取代記憶,鍾正就是因著這個開始的。
其他元素都會被模糊或消失。
「以往我的作品不怎麼個人化,多是很理性的
「其實那裡有五件作品。最早的一件是短片,
或是探討哲學的。畢業作品的指導老師是阿 Ki(黃
從家庭錄像裡截出來的畫面。我刪去了影像中的
淑琪),她當時建議我做些較個人的作品。於是我
其他資訊,只剩下了她的頭部。還有一件是書,
開始訪問親戚和朋友,尋找關於母親的故事,嘗試
書共有五冊。每一冊都是用她不同時期的名字命
在她逝世後重新認識一遍,追回這二十年來的感
名的。例如年幼時用乳名,畢業就是 Doctor,婚
覺。」
後就是太太。」
06
作品的載體不一,正如不同媒介的藝術品以載
Outer voice
畫 外
體角度去看,都各有特點。相片有他的特質,短片
能在不停流動的光影裡記錄其中一刻。暫且不說這
也有。他認為這已是一種敘述—載體自身的歷史包
種說法對或錯,事實是相機的確將光影流動的一刻
袱,和我們的文化如何認識這個載體。載體會影響
記錄在那個長方形中。而我們眼睛看到的,和剛剛
作品所表達的意義幾乎成了必然。
所說的那個沒有相片記載的畫面相似。人類眼睛看
「如果說這本由相片組成的作品想要清晰的論 述,就要從幾方面看。
到的更多,連眼梢都可以看到影像。相機是科學的 記錄,但眼睛不是。我們看到的事物,加上感覺和
一是照片和記憶的關係。我們可能會記住一些
認知,才會成為記憶。相片有很多規範,例如人像
照片,例如幼時和家人去海洋公園玩。但如果想記
攝影一般都有背景,訪問的照片不會只照我的嘴
起一些沒有用相片記載的畫面,記憶中的畫面構成
巴。這其實會影響我們建構記憶的結果。」
是很有趣的。我們要知道腦海中很深刻但沒有相片
所以在書裡,他截取了母親的面部,因為他不
記錄的畫面,和你所記得的相片之間的分別。如果
想以相片的方式講述母親,而是用記憶的方式呈
你去行山,可能只會記住和你一起去的人和他說過
現。書的尺寸剛好和一個女性頭部的大小相近,當
的話,其餘的畫面都似乎是不存在的。
我們以和一個人交流的方式看待,我們只會記住表
所以我們看事物的方式和相機所看見的是有分 別的。很多人說相機看到的是時間的切片,因為它
情。因此他將掃瞄後的相片中其他內容全部消除, 看的時候就像真的和母親面對面交流。
07
「書可以拿起,它的重量也很有趣。如果把相
影像作為記憶的載體是我們習以為常的認知,
片掛起,就不能拿著。書也可以帶著到處去。我認
而事實上,影像及其載體亦可以反過來影響我們所
為相片也是一種超越印象的載體,當你拿著這本由
建構的記憶,而我們不自知。在影像的權威備受質
相片組成的書,就像去到哪裡都能超越印象。我選
疑的當下,如何運用記憶的方式重構影像,似乎也
的紙很薄,即使整本書有五冊,加起來很厚,感覺
是思考這種載體特質時不能避免的問題。
也像一個人的一生,其實很輕。」 08
Outer voice
畫 外
《books of my mother》— 鍾正
09
瓷相作為載體 撰文及圖片提供:李泳麒 | 文字編輯:Olivia
「 編按 — 照片作為一種載體,記載人的片段。
景仰,流芳百世。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平民百
不同於日常應用的紙本,見於紀念堂、墓碑的瓷
姓亦開始以瓷相記念先人,在先人的墓碑上鑲存先
相,對受嶺南文化影響的香港人而言,在承載時間
人遺像以作紀念。在香港,瓷相多為黑白人像,製
與內容上,有另一種情懷。瓷相作為前人留給後世
作方法是把照片以移印方法(image transfer,六十年
形像記憶的載體,後人與瓷相師傅都不得不思考到
代亦稱作「轉寫」)把成像以顯影化學物料曬在瓷板
影像的「永恆」性。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李泳麒講師
上,再以瓷粉上色,最後以高溫燒存,確保影像在
就瓷相在香港的技術發展 歷史意義進行了一連串研
瓷板上永不磨滅。這些,都是我們對瓷相的認知。
究,闡述其物質文明及照片歷史,並特別為今次「載
筆者以近兩年對瓷相的研究作分享,希望讀者對瓷
體」主題撰文分享。」
相作為影像的載體有更深入的理解。
相信大家對「瓷相」並不陌生。每一位香港人也
— 瓷相 ? 瓷像 ? —
有機會擁有一幀瓷相。香港的慈善團體如保良局,
有關「瓷相」在國際間攝影及照片歷史上的資料
東華三院以及來自五湖四海的宗親會會為捐款人,
文獻並不豐富。歐美照片歷史學多以 Photoceramics
歷屆總理及同鄉印製瓷相人像並鑲存在會堂內以誌
命名,簡譯作「陶器上的照片」。在旺角至油麻地上
10
Outer voice
畫 外
海街一帶的舊式攝影館亦會見到「瓷相」二字。筆者
保存?攝影及照片歷史大概出現有一百七十多年,
最初亦以「瓷相」作為研究計劃的關鍵詞,搜尋相關
在數碼噴墨照片技術出現之前,照片多以感光物料
資料。一九七二年五月,一部由葵陽瓷像藝術院編
作顯影。照片雖然有定影的程序,但照片上的感光
著的工具書《瓷像技術》,介紹了瓷像的製作方法。
物料及顏料仍然會受陽光,空氣濕度及氣溫影響,
而「瓷像」跟「瓷相」互通,意即瓷上的「影像」或「人
陽光會令照片褪色或變色,而紙本亦易受潮,或會
像」。筆者沒有企圖推翻「瓷相」在香港這個約定俗
發黃,發霉,蟲蛀。瓷相的製作方法是以高溫燒製
成的命名,但從《瓷像技術》一書中我們或可推敲
作定影部份,以確保瓷粉能夠燒進瓷板中,是為「瓷
「瓷相」在香港最主要的用途是製作「人像照片」。
中彩」,而瓷板亦解決了紙本在潮濕環境下會出現
「瓷相」是自六七十年代起製作人像攝影照片的方法
的問題。在香港,瓷相工藝都是以拜師學藝作承傳。
之一,技術雖然複雜,但在香港的市場上仍有編製
如果大家想更深入地了解瓷相製作工藝,可參考由
工具書的必要。
香港電台電視部於 2015 年拍攝的《死神九問》第三
— 瓷相作為載體 — 「瓷相」的製作過程非常繁複,當中牽涉製作
集《音容可宛在?》,節目後半部份有年屆八十的賴 滿全師傅製作瓷相的紀錄。
色盲片、曬版、移印、上粉,再以高溫燒製,確保
筆者亦有參考歐美照片歷史文獻,理解瓷相作
影像在瓷板上可作永久保存。工序涉及攝影、黑房
為影像載體的早期歷史。在 Christopher James 的 The
沖曬、繪畫,版畫及陶燒等專業知識,可謂集百家
Book of Alternative Photographic Processes 中,作者引
大成。讀者可能會問為甚麼一般的照片並不可永久
述二十世紀初 Fraprie and Woodbury 的 Photographic 11
Amusements 一書 (1905) 中一種叫 dusting-on 的方法,
中,高溫燒製時並未能做到「瓷中彩」的效果,瓷粉
和瓷相「上粉」的工序十分相似,並分享一個以先人
仍然留在瓷板表面,瓷粉曝露在空氣中,褪化情況
骨灰製作先人遺像的故事,內容大概是:「家屬圍成
便會發生。概念上,瓷相是一種永恆不滅的影像載
一圈跪在地上,各人以雙手拿著已感光的先人遺照
體,製作時所牽涉的多重工序以至瓷板的運用就是
之一角,口中含著吸管,溫柔地把濕潤的空氣呼在
要確保這幀照片在任何情況下也能流芳百世。縱然
照片表面,好讓先人的骨灰附在照片上。」方法是
肉身經已離開人世間,但至少,我們的影像仍然能
真是假在一百年後的今天真是無從稽考,但這故事
在肉身離去後暫存人間好一個「百年」,人類留戀紅
更讓我們理解瓷相工藝在處理先人遺照上的歷史脈
塵正正以瓷相作為遺像的載體這一點中露出端倪。
絡。
「瓷相作為前人留給後世的一個形像記憶,後 — 瓷相是一種永恆不滅的載體 ? —
人與瓷相師傅都不得不思考到影像的「永恆」性。因
最後,我們相信瓷相在其製作及應用上是一種
此,瓷相難以被歸類為單一的影像載體,因為其本
不受風吹雨打,能永久保存的照片。在過去兩年收
身已是復合式的物質、訊息、文化與歷史承載體。
集口述歷史及資料搜集的過程中,筆者亦多次聽到
閱畢瓷相背後的故事,當你再次看到瓷相時,會否
瓷相可保存「百年」這個說法。「百年」在華人世界
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呢?」
中並不是單單指一百年,亦為「永恆」之概念。﹙瓷 相在香港的應用可追溯至一九三一至三二年,至今
《瓷相在香港》為香港浸會大學知識轉移合作
並未有百年之久﹚但在田野考察部份,筆者發現在
種子基金計劃,協辦機構包括程尋香港、長春社文
本地墳場中來自六十年代初的瓷相有出現褪色的現
化古蹟資源中心以及保良局歷史博物館。是次計劃
象,甚至是瓷粉剝落,影像受陽光,酸雨以及環境
透過文化導賞團、工作坊、講座及展覽,讓社會公
和人為因素影響,而彩色瓷相比黑白瓷相褪化的情
眾對瓷相的物 質文明及文化意義有更深入的理解。
況更嚴重。瓷相師傅解釋,可能因為早期製作過程 12
成為影像之前
Outer voice
畫 外
1 2
作品,攝影及撰文﹕李曉華
回想小時候,總要在「咔嚓」聲後數天才能看到 相片,因為要把菲林沖洗後才能把相片列印,這個 步驟俗稱「曬相」。
才能看見影像。這一連串涉及光學和化學的步驟就 是曬相,相紙就是影像的載體。 簡單回看攝影術的發展,原來前人曾經嘗試利
洗完衣服當然要曬,那為什麼相片也要「曬」?
用不同的物料留住影像。如最早期的達蓋爾銀版攝
原來這和光有關,也涉及一連串的步驟:無論
影(Daguerreotype),影像在鍍有銀的銅板上顯影。
投射到我們眼內,抑或是投射到相機內的,其實都
由於銀表面需要拋光才能進行拍攝,因此相片的表
是光。大腦把發生在眼前的事物記住,而相機內的
面有如一面鏡,連觀者的面容也一併呈現。之後
感光物料則記錄了眼前的事物。無論是以前的菲
發展的濕版火棉膠攝影(又稱濕版攝影)或乾版攝
林,還是現在的數碼感光元件,都是對光敏感的物
影,其感光物料也是鹵化銀(銀鹽),只是盛載的物
料。數碼相機透過感光元件拍攝,攝影師可以即時
料是玻璃或鋁片。這些方法拍攝出來的相片都十分
在螢幕上看到影像,不用「曬」也能即時看到。而利
細緻,要說是把人的靈魂都可以拍下來亦是毫不誇
用菲林拍攝的影像大部分是負像,要在黑房用放大
張。可惜在前期準備和後期的顯影沖洗過程都較複
機負像投射到相紙,再經過顯影,定影等等,我們
雜,攝影師往往要擁有自己的黑房和工作室才能完 13
3
成沖曬,如果要外出拍攝,更要自行製作流動黑房。
—重鉻酸鹽 —
經過多年的發展,銀鹽終於能附著在薄薄的膠
與氰版顯影一樣,重鉻酸鹽溶液會對紫外光有
片上,也是大家常常聽見的「菲林」。菲林的輕便性
反應。溶液自身呈淡橘色,但混合不同顏色的水彩
令攝影師們更加容易四處拍攝。來到今天,相片的
顏料,顯影後便會呈現該水彩的顏色。碳素轉印
數碼化和互聯網令大家也更容易看到各種影像。 除了大家常見的銀鹽和 CMOS 這些感光物料,
(Carbon Print)和樹膠重鉻酸印相(Gum Bichromate) 就是其中最常見涉及到重鉻酸鹽的曬相法。
接下來想介紹部分非銀鹽曬相法的物料,這些都是
「咔嚓」一聲,相機的螢幕上立刻呈現了時間
另類攝影術裡經常接觸的感光物料:鐵鹽和重鉻酸
洪流中的一點水滴。數碼化後,我們確實更容易拍
鹽。在攝影術的發展中,它們沒有成為最主流的感
攝一張好相片,印刷技術的發展更能有效地製作更
光物料,其成像效果卻使很多攝影師和藝術家著迷。
多的複印本。而在攝影術的發展中,亦有很多前人
— 鐵鹽 —
留下來的感光「配方」。這些配方很多時需要攝影
檸檬酸鐵銨和鐵氰化鉀同屬鐵鹽,把兩者的溶
師自行調配,並選擇不同的物料盛載,當中需要
液混合後可成為氰版顯影液,會產生感光作用。顯
經過手做和自行控制各種變數。就是這些原因讓
影過程中,太陽中的紫外光使感光液由黃色變為藍
影像更顯獨特,讓部分攝影師繼續花長時間去製
色,因此又稱藍曬法。我們通常會把感光液塗在布
作一張相片吧。
或水彩紙上,甚至也有攝影師在木板和玻璃板上進 行藍曬。 14
Outer voice
畫 外
4
1 | 達蓋爾銀板—在特定的角度下才能看到正像 2 | 火棉膠濕板 3 | 氰版顯影 4 | 碳素轉印
15
若把你的影像作品比作水 , 你覺得它們是哪種形態?
影像作品
切角 ——楊 貴 榮
《切角》是我第一本親手製作的書,概念源於一次我和母親到街市買菜的經歷。 那時候,我有一刻感到無聊,便拿出手機用不同角度拍攝街景,偶然發現拍 攝出來的照片都不經意地呈現了一條對角線,感覺就像讓天空和建築物連成
「憧憬世界」2015/16 學員
18
一條線,築起了兩者的關係。
Photographic work
影像作品
19
「冰,因為實物能投射到冰的表面上,折射成影像,切角 的意念正是希望把原來實體的建築物變成虛構,令人較 易接受。」
20
Photographic work
影像作品
21
日常時光的觸感 ——方 琛 宇
在柏林生活的時候曾住在一個靜謐的社區,社區遠離市中心,令人放慢步伐, 專注周圍景物。沒有任何特別的事情發生,我只有等待日光照射到書檯上, 看它鬆軟地滑過。從影子裡,我看到天氣及日光色溫的變化。我把這些觀察 記錄成照片,印在特別的紙張上,輯成 20 本小書,並存放於用作密封感光相 紙的黑色膠袋裡,猶如「封印」過去的時間。
22
Photographic work
影像作品
23
24
Photographic work
影像作品
「窗上的霧水。」
25
迷路的影像 ——許 韻 瑜
這是我在創作之中,藉著探索不同載體對呈現影像的影響,思考關於影像的 本質和定義所得出的作品。我把一段拍攝猫與光影的影片,變成一格格的圖 像,得出影片的本質——影像/圖片,再把大量的定格影像列印在紙上,靠人 手翻閱而成為動畫本。影片,影像和動畫的定義更曖昧。
26
Photographic work
影像作品
「我會用冰(固體)比喻我的作品。這件作品本來是一段影 片,我認為影片與水的流動較為相似,同樣隨時間變化。」
27
28
Photographic work
影像作品
29
無題 ——鄭 梓 鋒
在媒體陸續將資訊轉移至數碼世界的年代,虛擬的載體是否影響了資訊?流 動的資訊是社會的血液,資訊的改變又是否影響了社會?本作品希望把攝影 的影像以拼貼手法處理,並打印成書刊的形式,象徵把網絡紛亂的資訊帶回 面臨淘汰的紙本,讓觀眾重新觸摸媒體,再次審視凝固的資訊。
30
Photographic work
影像作品
31
32
Photographic work
影像作品
「液體,比較適合形容我的作品,因為作品的內容如液體 般沒有特定的形狀而帶有一定的黏性,沿著時間和地點 流動及蔓延。」
33
Everybody Talks
在人群中和無數人擦肩而過,很多陌生人彼此在錯過,這在我眼內看來也是
——羅 翔 鷗
在交流。例如擦肩而過的我們,看似同齡,可衣服所呈現的精神面貌截然不 同;我一身中性衣著,而她衣著得婀娜多姿,令我特別感興趣,即使我們漸行 漸遠,我也希望拍攝下來。正是這一種錯過,和拍攝時的敏感,令我特別關
「憧憬世界」2013/14 學員
34
注身邊平凡的事物。
Photographic work
影像作品
35
「如果把我的作品比喻為水,我覺得我的作品是一種沒 有經過煮動而沈靜的狀態,因為我想要讓所謂污物都 慢慢地、慢慢地墜入水底,這樣就是我想要的不受外 界注視的狀態。」
36
Photographic work
影像作品
37
無題 ——梅 思 淇
童年和期望,本是一些正面的形容詞,但對我而言是負面的。童年時,父母 經常會根據他們對我的期望或個人喜好幫我選擇,但我並不喜歡。很多時候, 我和父母對我外表的意見十分不同,但過去的我,經常被迫跟從他們的意見。 這個作品,我用不同物料及方法改造我的童年照片,以此表達我的不滿,也
「憧憬世界」2016/17 學員
38
希望父母在幫子女做選擇的時候,能衡量兩者期望的差異。
Photographic work
影像作品
「氣體。我的影像作品以自己與家人為題,若隱若現,像 氣體一樣在我們身邊,因此並不覺得他們有何特別,反 而習已為常,沒有多加留意,其實他們有很多有趣的東 西有待我們去發現。加上作品所用的物料也較多元化, 給人一種像氣體一樣多變且罩不住的感覺。」 39
想 。像 ——余 靖 彤
長大代表生活中少了兒時的幻想;生活的經驗和經歷給予了我們對一切的定 義,卻否定了一切曾經的想像,因而改變了我們對許多事物的感覺。變得成 熟是理所當然,但又不禁令人感到一絲可惜。作品希望令讀者重拾對影像抱 有不肯定、好奇,猜疑的心情,重返昔日,反思現在,透過翻動鏡子找尋當
「憧憬世界」2016/17 學員
40
日對每事每物都充滿幻想的感覺。
Photographic work
影像作品
41
「液態且流動著的水。讀者在我的作品中能透過鏡看到影 像不斷的變化,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覺,代表我的作 品時刻都在改變,不停流動,並不像冰一樣靜止。同時, 影像的氣氛平靜,節奏舒而緩,讀者會沉靜地翻頁,並 無蒸汽般跳躍的特徵。 」
42
Photographic work
影像作品
43
迂迴 ——吳 兒 隼
理型論構成了絕大部份的世界,於是我試著放大日常可見的物件,觀察被遺 忘的紋絡。當他們不再是平時的模樣,所有形容的詞彙都不那麼重要。透明 膠片上的圖像是不斷虛化的過程,空白是實體劃下的痕跡。虛實從來只有一
「憧憬世界」2015/16 學員
44
線之差,迂迴不盡。
Photographic work
影像作品
45
46
Photographic work
影像作品
「不同形態的浪花,輕柔的,激烈的,影像中的破壞就 是衝擊下的浪花。」
47
重回故里 ——張 靜 頤
這個是小組合作藝術項目的部分作品。作品有關馬灣村。在城市規劃和發展 下,一些村落和舊地區都逃不過清拆的命運。當我們看著這些老地區,不期 然產生關於時間、身份、錯置、記憶,故事和集體回憶的情感。隱喻和符號 常見於當代藝術的語境中,因此,我們抽取與個人密切相關的物件,以及搜 集和馬灣本地文化有關的資料,如客家文化,中西混合的珀麗灣文化來開始 這個項目。(刊出作品為張氏個人創作)
48
Photographic work
影像作品
49
50
Photographic work
影像作品
「氣體,因為我的作品需要環境因素去幫助閱讀。我的作 品是影像,但不是相片。我嘗試利用一些象徵符號,例 如現成物,放入影像,拍攝後再和其他影像,在同一個 空間相容。經過多重整合,存在的事被遺忘,就像不曾 存在過。」
51
紙上城市 ——黃 百 亨
數碼影像可變性很大,但它從來不能脫離其載體來單獨觀看。無論是紙本、 電子屏幕、投影,或結合其他物料,數碼影像的載體都影響著觀賞效果。我 嘗試發揮數碼影像可以不斷解構和複製的特色,再結合紙本的處理,創作此 系列作品《紙上城市》。
52
Photographic work
影像作品
53
54
Photographic work
影像作品
55
「 如果是這次刊載的作品,就其呈現本身而言,我會覺 得是液態的水,因為這是最日常的狀態;但如果是指影 像內容(任何),它可以是任何狀態的水,依附不同的載 體,有不同的形態,甚至可以是抽象的概念。」
56
畫裡
「憧憬世界」展覽回顧──影像展示的可能 影像的載體,另一個說法,就是展現影像的方式,過去幾年,「憧 憬世界」攝影教育計劃的年度作品展,一直希望學員探索展示的 可能性。藉這一篇回顧,和大家簡單分享幾種展示的形式和意義。
撰文:黃淑琪 文字整理:梁耀康 圖片﹕憧憬世界攝影教育計劃
投影 《漸漸攝影展》,是「憧憬世界」首年在啟德校舍的展覽, 有趣的地方是其中一間展覽室,以三個傳統幻燈片投影機組成。 投影機是九十年代前的工具,在數碼影像技術未曾普及之前, 在展覽廳不時會看到。它有一種「年代感」,是手動的機器,形 狀是圓的,一張一張地投影,可以循環展示。每一次轉換相片 時都會發出「咔嚓」的聲音,給人在按下快門拍照的感覺。因此 既沒完沒了,也有時間感。用它來呈現相片,會自然地讓人進 入回憶的狀態,所以用它來展示以回憶及舊區為題材的照片。 明 信 片 《 記 憶 /風 景:香 港 - 洛 杉 磯 相 片 故 事 展 》, 這 一 年 的 主 題 是 回 憶 與 個 人 歷 史, 當 中 有 一 個 交 流 企 劃 十 分 有 趣,香 港 與 美 國 洛 杉 磯 的 學 生 分 別 在 兩 地 拍 攝 風 景, 然 後 以 明 信 片 作 為 交 流 的 媒 介, 最 後 在 展 覽 中, 將 兩 地 的 地 景 差 異 重 疊。 明 信 片, 多 為 長 方 形, 紙 質 較 厚 身, 作 郵 寄 用, 背 面 書 寫 地 址, 正 面 有 預 留 欄 位 可 書 寫 訊 息, 也 易 於 收 藏。 歷 史 社 會 學 家, 圖 書 館 和 譜 系 社 會 學 家 經 常 收 集 明 信 片, 因 為 他 們 能 從 中 得 知, 一 個 城 市 在 過 去 某 個 時 期 特 定 的 樣 貌, 研 究 明 信 片, 就 如 同 研 究 社 會 歷 史 般。 校 內 迷 你 展 覽 2015 年 的 展 覽, 我 們 嘗 試 在 校 內 舉 行 小 型 展 覽, 讓 學 生 自 己 一 手 一 腳 經 營, 將 相 片 在 校 內 呈 現。 同 一 時 間 思 考 如 何 在 非 展 覽 空 間 展 示 作 品, 如 何 理 解 及 定 義 空 間, 也 增 強 對 物 料 的 認 識。 為 了 讓 學 生 能 更 完 整 地 經 歷 創 作 的 過 程, 除 了 拍 攝,他 們 還 需 要 親 自 揀 選 相 片 及 設 置 作 品, 開 拓 對 攝 影 的 認 知 與 想 像,延 長 學 習 經 歷。 58
Inner voice
畫 裡
59
60
Inner voice
畫 裡
紙本/攝影書 《翻閱相像:攝影紙本藝術節》,以紙本 (printed matter) 作為主題,讓影像以不同形態轉移到紙本之上,亦揉合
對手造書的探索,最後,每位學生將影像創作,轉化成趣味盎 然的紙本作品。紙本呈現的方式很多,可讓人思考此媒體的定 義,譬如何為書、攝影敘事,如何透過顯露與隱藏一張紙來呈 現相片的可能性等。紙本/攝影書的製作比較個人,我也會說 它是比較私密及「handy」,容易投放情感與想像。學生可以坐在 桌子上,使用各種文具來完成,比起要他們想像在展覽廳內放大 照片,紙本帶來的熟識感容易使人專注及投入,不用太多考慮紙 以外的空間及事情。過程中,他們需要自己編排相片及撰寫內 容,透過梳理這些影像,打開內心世界、深化對自己的認識。 流動圖書館 這是去年紙本藝術展覽後的一個延伸實驗,學生 將影像轉化成攝影書之後,我們成立「憧憬世界」流動圖書館, 利用親手訂製的流動書箱,展示從年度展覽精選的二十多本影 像手作書,把攝影書帶到不同的地方展覽,讓學生的聲音走得 更遠。流動的定義很廣,主要是地點,作品的呈現,和比較自 主及靈活的展示方式。藉著進駐各區中學,讓大眾接觸風格不 一樣的攝影作品,翻閱不同年輕人的生活片段。至今,流動圖 書館已走訪七間中學,包括 ﹕鄧肇堅維多利亞官立中學、循道 衞理聯合教會李惠利中學、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潮州會館 中學、聖公會諸聖中學、馬鞍山崇真中學及聖公會聖西門呂明 才中學。展示以外,我們亦為每所進駐的學校準備工作坊,教 授學生藍曬及線裝書釘裝技巧,讓更多人能夠以簡單易學的方 式,親身感受影像創作的樂趣。 Folding / Unfolding 流動攝影展 我們嘗試實踐一種「流動」展 覽方式,地點分佈於幾間本地獨立書店、社區藝術空間、咖啡 店、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及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等, 活動內容包括攝影展覽,放映會,講座及工作坊等,展覽時間 為六月下旬至八月下旬,密切留意。
www.toe.org.hk
61
攝影,如果作為理性的實驗,過程應該十分引人入勝。 「Analogue 攝影吸引我的地方,是相片產生的過程,因為每個步驟都會影響相片的結 果,感覺實在一點。」簡單而言,Analogue 攝影泛指一些傳統的攝影術,曝光,顯影 等程序可以比數碼攝影涉及更多人的工夫與技巧,因此有人認為 Analogue 攝影享受 的是親力親為和慢慢等待的過程。 鄧偉健 (Ken),自稱為「攝影白老鼠」,他是「憧憬世界」攝影教育計劃的第一屆學員, 初中開始接觸攝影,繼而加入學校的攝影學會,由 2005 年到現在,差不多十二年的 時間,都在鑽研不同的攝影技巧,在數位與菲林之間,他比較著迷於傳統菲林攝影, 享受當中每一個步驟的變化。 62
享受實驗過程的
攝影白老鼠
受訪者及部分圖片提供:鄧偉健 | 訪問及攝影:李曉華 梁耀康 | 撰文﹕梁耀康
Inner voice
畫 裡
鑽研銀鹽攝影 大學時期,Ken 主修化學,促成了他對銀鹽攝影 (Analogue 攝影 的其中一種 ) 的興趣,亦啟發他開始不同的「實驗」,研究攝影 在不同物料上的化學反應,最初研究黑白菲林,由拍攝、底片 沖曬及列印,都在「黑房」一手包辦,那個「黑房」甚至是由家裡 的浴室臨時改裝而成的。 實驗階段 除了黑白菲林之外,Ken 開始嘗試其他較另類的攝影物料,包 括不同格式的菲林 (110mm、135mm、120mm 及 4x5 大底片 )、 紅 外 線 菲 林 (Infrared Film) 等, 其 中 濕 版 攝 影 (Wet-collodion process),最讓他享受箇中過程。「因為由頭到尾都是 (Analogue)
攝影,就算是感光的底片都是由自己創造,經歷由曝光到顯影 成像的過程,每個步驟都足以影響影像的最後結果,過程都由 自己決定,感覺很實在。」在大學課程中,他經常接觸到以醫學 用途為主的 X 光片(X-ray films),靈光一閃,決定自製一部針孔 相機,嘗試利用 X 光片拍照。最後,成像不是太清晰,但是效 果卻是挺有趣。
63
《共生》,鄧偉健 互聯網寶庫 互聯網,一直是他認識攝影的主要途徑,他大部分關於菲林攝 影的知識,都是在一個美國網站 Film Photography Project 學到 的。另一個寶庫,就是網上拍賣平台 Ebay,能夠想到的任何材 料及器材,都可以在這裡找到。Ken 笑言,自從畢業之後,開 始擁有經濟能力,大部分零用錢都花在這裡。他向我們展示了 部分珍藏,分別是 Rollie A110 及 Pentax Auto 110, 兩部都是採 用尺寸較小的 110 底片,在冷戰時期,間諜特務都使用它們偷 拍情報。由於 110 底片已經很罕見,所以他嘗試將 16 厘米的電 影底片放到這兩部相機拍攝,影像都有一種懷舊的感覺。 創作階段 一 位 愛 爾 蘭 攝 影 師 Richard Moose 的 作 品, 啟 發 了 Ken 開 始 他 的 創 作 計 劃。Richard Mosse 利 用 了 一 種 彩 色 紅 外 線 底 片 (Aerochrome Color Infrared Film) 拍攝,特性是能夠偵測迷彩及綠
色植物,經紅外線反應後,植物會在相片中呈鮮紅色。主要設 計為軍事用途,有利於空中拍攝,將躲藏在樹林的人或建築物 分辨出來。這種底片的效果,啟發他建立一輯拍攝城市的作品, 突出香港的密集建築與植物的共處關係。 這輯作品將會在今年夏天,在「憧憬世界」首屆舊生會攝影展覽 發表,密切留意。
64
Inner voice
畫 裡
影像的呈現 油墨移印 —
影像創作不只局限於拍攝的當下,照片產生後,
所需物料及器材
它可能是創作的起點,挑選照片是「再觀看」的過
• 天拿水或冬青油
程,相片列印可視為「再呈現」,當中涉及一連串
• 膠盆
的選擇,繼而會衍生不同的結果,如何呈現一張
• 畫紙,或其他可吸收水份的物料,
相片,以賦予新意義也是一大課題,以下分享一
例如木片,布,紙巾,示範中使用畫紙
種呈現方法 — 油墨移印。
• 畫筆
油墨移印不受物料厚度限制,只需要簡單的步驟
• 雕刻刀、筷子或湯匙
和器材,就可以增加影像的可塑性。這種移印技
• 舊雜誌、報紙或碳粉的印刷品
術的基本原理是以高溶解力的液體溶解印刷品的
• 電腦素描器及鐳射數碼打印機
顏料,然後立即把顏料﹙影像﹚轉移至其他具吸 水能力的物料上,如木、布和紙張。
製作過程 1. 這次示範,使用了兩種高溶解力的液體,分別為
撰文 : 梁耀康 圖片來源 :「憧憬世界」網上攝影
天拿水和冬青油。
課程教材庫
2. 從鐳射數碼打印機列印圖片,黑白或彩色皆可。 3. 用畫筆將天拿水塗在圖片背面,天拿水本身揮發
性強,所以塗了一會後便需要盡快進入下個程序。 4. 將塗了天拿水的印刷品用膠紙固定在畫紙上,影
像面向畫紙。 65
這個步驟需要把握時間,待天拿水未揮發前用雕刻刀或湯匙等工具在影像背面垂 直和橫向地刮,施力要均勻。
注 1 —由於天拿水揮發性強,塗上後很快乾,再刮也不能轉移到其他物料,工序 需要迅速完成,因此最好每次只塗一小塊面積,刮完後要逐個部份重覆工序。 注 2 —使用冬青油的工序基本上與天拿水一樣,不過由於它是油性,揮發沒有天 拿水快,待乾時間較長,所以刮的時間比天拿水多,這也意味一次過可以移印的 影像面積較大。
66
Inner voice
畫 裡
小實驗內容來自「憧憬世界」攝影教育計劃的網上攝影課程教材 庫,「憧憬世界」希望開拓創新的教學模式,著重創意,鼓勵師生 互動以及學生自主學習。在藝術家導師的協助下,計劃製作了攝 影課程教材,供藝術教育工作者及學校老師免費使用,內容包括 創意課堂練習、互動遊戲,以及參考資料。 大家可以到「啟德」視覺藝術研究與發展中心的網站,發掘更多攝 影小實驗﹗ http://kaitak.hkbu.edu.hk/language/zh/teaching-materials 67
個人簡歷
鍾正
方 琛宇
2014 年 畢 業 於 香 港 浸 會 大學 視 覺 藝 術 院。現 於
香港當代藝術家,主要從事攝影、錄像及裝置作
香 港 居 住 及 工作。曾參 與 展 覽包 括 《Translation In
品。2008 年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畢業。2012
memoriam Edouard Levé 》 (charbon art space,香港,
年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取得藝術創作碩士學位。
2016) 、 《永續的生產與消費》 (Star Projects,香港,
2013-2015 年到德國科隆媒體藝術學院進修。目前
2015) 和《Ostrale 2015》 (德 勒 斯 登,2015)等 等。為
在香港居住和工作。透過細心觀察,發現並記錄日
soundpocket 2014 年藝術家支助計劃 (Artist Support
常生活上被漠視的細節,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亦希
Program)的 藝 術 家,到 訪 芝 加 哥 的 Experimental
望提醒觀眾留意他們的日常經驗,質詢社會上對生
Sound Studio 作海外駐留,期間完成了首次演出《i’ll
活的各種既有價值觀。
talk about my mother, maybe my grandmother too》
www.silasfong.com/news
。2017 年到冰島的 Skaftfell,參與一個以 artist (2016)
instagram.com/silasfong
book 為主題的駐留計劃。
攝影書作品《books of my mother》為美國當代美術館
吳 兒隼
圖書館﹝MoMA Library New York﹞收藏。
攝影破壞習以為常的概念,透過不斷放大或扭曲,
http://www.chungmark.com/
物件之間的線條和質地的組合都是偶發的圖像,我 是採摘它們的人。
李泳麒
「憧憬世界」攝影教育計劃學員。
從事攝影研究、創作及教育,現為香港浸會大學視
ngyeejuni.tumblr.com
覺藝術院講師。
IG: juni _babybirdy
鄧偉健
余 靖彤
畢業於城市大學科學及工程學院,主修應用化學。
現就讀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常有古怪的思想,
工餘時致力於研究和探索各種化學影像的可能性。
對詭異的事情充滿好奇心。 「憧憬世界」攝影教育計劃學員。
68
Inner voice
畫 裡
梅思淇
楊貴榮
現就讀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並選修視覺藝術,喜
現就讀循道衞理聯合教會李惠利中學,主修視藝高
歡透過藝術表現自我,表達自己,以及從觀察和欣
中課程。從小到大對藝術有一份濃厚興趣,自小已
賞世界,作品及其意念中找尋樂趣。
希望能發掘藝術不同的表達方法,直到我接觸了攝
「憧憬世界」攝影教育計劃學員。
影,就開始著重用攝影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 「憧憬世界」攝影教育計劃學員。
張靜頤 張靜頤,現就讀香港藝術學院藝術文學士,主修繪
鄭梓鋒
畫。曾任職於珠寶鐘錶行業,對構圖,色彩和空間
嚮往大自然,討厭人多的地方,但依然熱愛喧鬧的
運用產生感情。其後,重新檢視當代藝術美學和概
香港。最近喜歡攝影。
念,不局限其創作媒介。相信藝術的作用是修正內 在及消除偏見。
羅翔鷗 距離懵懂的時間越遠,我越覺得不快樂,只習慣透
許韻瑜
過玻璃窗看形色匆忙的陌生人,此外好像沒什麼事
就讀香港兆基創意書院的中六學生,
情特別想做了。身邊人認為我做的事情都很正經,
選修視覺藝術。
沒有什麼樂子,「哪有,讓別人看到作品裡的自己
IG: mioh.9
就是一種樂子啊。」 「憧憬世界」攝影教育計劃學員。
黃百亨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三年級生,對於影像可能性、 觀看經驗和日常物有興趣。曾協助籌備五月「中大 藝術 2017」的一系列展覽。 wongpakhang.com
69
出版團隊
梁耀康
阿水
生於香港,曾留學美國波特蘭,畢業於美國西北太
主修基督教研究,但對宗教藝術更感興趣。喜歡的
平洋藝術學院,主修媒體藝術,分別在二零一三年及
事物涉獵古今中外但都不精通,以致常被指不能專
二零一六年出版個人攝影誌《I need to be physically
注,是為雜食的人。反偽文藝清新但常被稱作文青。
healthy because my mind is weak》及 《If you want to
不喜歡長居一隅,現暫移居北京。
quit, let’s do it tomorrow》 ,二零一六年為《畫外影像
誌》 擔任創刊編輯。現為攝影教育工作者及自由攝影
Olivia
師,曾服務機構包括:天比高創作伙伴 、香港國際攝
生於香港,曾於中國內地及日本留學。正職雜誌編
影節、香港藝術中心、何鴻毅家族基金及香港浸會大
輯,兼職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文學碩士學生。
學等。 王晶 李曉華
畢業於理工大學廣告設計,現工作於廣告公司。喜
一九九一年出生,二零一四年畢業於浸會大學視覺
歡欣賞美好事物,學習和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認
藝術院。會經常被無厘頭的事物吸引,時而停下觀
為攝影師鏡頭所到之處,都能凝固了每個人靈魂的
察,或舉機拍攝。現專注探索影像與不同物料結合
瞬間,同時紀錄時代的發生。
的可能性及其呈現方式。現為「憧憬世界」攝影教育
Instagram: wong.yolanda
計劃導師。
Web: https://yoyolandadesign.wixsite.com/yodesign
盧潤發
方曉健
香港平面設計師,曾留學德國科隆設計學院,畢業
於香港出生,機緣巧合下接觸了攝影,因感覺攝影
於香港理工大學,主修視覺傳意設計。曾獲多個國
能令人從不尋常的角度去觀察世間事物,而漸漸喜
際獎項,如德國紅點設計獎,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
歡攝影。
獎,靳埭強設計獎等,作品曾受邀於德國,新加坡, 台灣等地展出。近年致力於印刷出版,品牌識別及 美術指導等領域。
70
胡俊年 生於香港,現在主修設計,兼職自由攝影工作者。
Inner voice
主編
宣傳及統籌
梁耀康
梁耀康
畫 裡
李曉華 美術總監 李曉華 設計 盧潤發 王晶
方曉健 文字校對 黃昭怡 特別嗚謝 李泳麒
編採
鄧偉健
阿水
鍾正
Olivia
梁耀康
封面圖片
李曉華
黃百亨《紙上城市》
攝影 胡俊年 李曉華
71
承印 Printing 嵐丰設計印刷公司 Views Design & Printing Company
本書為何鴻毅家族基金創辦及資助的「憧憬世界」攝影教育計劃之一部份。 This book is published as part of the Through Our Eyes Photography Education Programme founded and funded by The Robert H. N. Ho Family Foundation.
創辦及贊助「憧憬世界」 Through Our Eyes Programme is founded and funded by
「憧憬世界」計劃相機贊助 Through Our Eyes Programme Camera Sponsors
© 2017 啟德 Kaitak 本書文章及圖片皆屬作者版權所有,本書任何部份未經版權持有人書面許可, 不得作任何形式之翻印,轉載或翻譯 。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s of this publication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lectronic, mechanical, including photocopy, recording, or any information storage or retrieval system, without permission in writing from the copyright holder(s). 本刊物內之意見乃作者個人觀點 ,作者將文責自負 ,該等意見不一定代表香港浸會 大學立場。
Opinions express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those of the author(s), who shall assume sole responsibility,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present the stance of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