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黑潮會訊》

Page 1



| 潮來潮去 |

潮是科學的,但黑是詩的 文 | 吳明益

圖 | 吳明益 提供

幾年前黑潮的泰迪與玿伶約我見面,他們希望我能加

學」為本,卻也屢屢出現像生態攝影家金磊、作家廖律

入黑潮擔任董事。當時我已參與幾個環境團體的運作,

清,以及甫出版《黑潮洶湧》的張卉君……,這類詩意

雖然時間所耗不多,但積累在心頭的責任感,卻像頂著

的海洋實踐者。

烏雲過活似地。我究竟能為這些生態團體貢獻什麼心 力?抑或自己也不過是一個圖章而已? 幾經思索,我以一個自私的理由答應了這個邀約。因 為我對每一個生態團體在對抗、創造、擔憂的事,既有 好奇也有共感。揹起某個責任,對我而言也等於進入一 座礦藏。 「 黑 潮 海 洋 文 教 基 金 會 」 以「 黑 潮 」(Kuroshio Current)為名,這註定了它的關懷是面向海洋的。只是 洋流帶來的事太多,以至於每次幾位充滿熱情的專任人 員開會時,討論的不只是「將來要做什麼」,也包括「什

在我心底,一直固執地為「黑潮」這個名字下了個粗 率的定義:「潮」是科學,但「黑」是詩。 黑潮是洋流,是科學家賦予海洋某種「水的運動」而 下的定義。雖然千百年來許多漁人靠黑潮維生,但直到 近代,科學家才漸漸知道黑潮是一股從熱帶朝向北方的 溫暖海水,除了主流以外,它還分支出「台灣暖流」、「對 馬暖流」,以及「西朝鮮暖流」。黑潮帶來洄游的魚類, 也因為它的懸浮物質較少,因此成就其「黑」。 相對地,「黑」是一個名詞,也可以是形容詞,「黑」 本身就是具有詩意的字。

麼事暫時沒辦法做」。而由於環境團體日益增多,黑潮 也時時刻刻在自省,究竟在整體的環境議題裡,扮演什 麼角色。

黑是深邃的,比藍更深的顏色;是神祕、不可知的象 徵……,從色彩學上來看,因為「吸收了一切可見光」 所以為黑,或許也可以引申為,黑容納了所有的光。黑

耗費大量志工人力一一比對的海豚影像辨識、威任多

夜是寂寞的、安靜的,卻有另一半生命活躍其間。

年如一日的海洋廢棄物調查、魚市場調查以及食用魚建 議的計畫……這些顯然都立基於科學。以科學為基點,

這幾年身為黑潮的董事,最期待的莫過於強化黑潮這

黑潮也參與了諸如圈養動物的權利討論;反思東海岸條

種「詩意生態學」的角色,而我也認為這是黑潮未來,

例、美麗灣案、193 縣道案等等議題,再由這些議題延伸,

能顯現出與其他生態團體的能量差異之處。

促成未來對「海洋保護區」、「海岸管理法」的關注。

黑潮十九年了,這跟真正的「黑潮」比起來,不過是

而洋流是柔軟的。黑潮多年來以學生為教育對象的「海

「小年」。它不及地球一眨眼,卻是一個人生命的四分

洋戶外教學」、今年廖鴻基老師提出的「黑潮漂流」,

之一。我相信有一天,即使我們這一代人都離開了黑潮,

以及與舞者合作的「52Htz」舞蹈作品,在在說明了黑潮

黑潮仍然會在這個島嶼以各式各樣的形態,積累出海洋

並非一個「硬派」的生態團體。多年來「黑友」成員以「科

臺灣的樣貌。


4

黑潮會訊 2017 NO.2

5


| 黑潮觀點 | 由此可知,「表演」的爭議並不在於形式或內容,而

Marine Mammals In Captivity》報告中提到:「其實繁殖

是存在的意義為何。圈養產業無論如何也不能答應「禁

圈養的鯨豚不是為了保育,而是為了補充公開展示造成

止表演」這樣的訴求,修法之後即便受到規範,仍然會

的高死亡率所帶來的持續需求……如果圈養機構真的想

想盡辦法合理化展演動物的行為,說到底最核心的還是

要保育鯨豚物種,他們的焦點應該放在保護野外族群的

群眾是否買單,終歸仍要回到群眾教育的這條路上去落

棲地,並嘗試訓練圈養繁殖出來的後代有重回野外並存

實。

活的能力」,由此可見海洋公園以「復育動物」為名的 個體繁殖,實質上是為了滿足商業表演的需求。

繁殖不禁,表演不停 以現有國內針對鯨豚表演相關的法令來看,「進出口」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自 2014 年起,多次與動物社會研

或「學術研究」為目的,才得以向中央主管機關申請。

究會共同針對海洋哺乳動物圈養議題發聲,並透過舉行

由於動物來源取得不易,圈養業者多致力於園內繁殖,

教師研習營、戶外教學、校園巡演等教育推廣活動,讓

如野柳海洋世界園區內的瓶鼻海豚 ( 自澎湖外海捕捉 ) 就 已產出第二代瓶鼻海豚。反觀遠雄海洋公園,自 2002 年

停止海豚表演及繁殖,讓悲傷到此為止 文 | 張卉君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

攝影 | 黑潮志工

隨著 2014 年「阿河事件」的眼淚,台灣民眾日漸升高 的動保意識加溫,引發動保團體和立委紛紛提出各種修 法版本,在 2015 年通過動物保護法新法修訂。其中第 6 條之一:「規範經營展演動物業的業者,需要向政府申 請執照,並遵循相關管理辦法」是後續規範動物園、海 洋公園業者是否得以合法申請動物展演並規範產業經營 條件及管理、動物運送及照護的重要條文。原以為是提 升動物福利、飼主責任、行政監督等現況的一線曙光,

法針對「展演動物業管理辦法」的內容修訂仍在多方爭

開園以來,始終不敢對外說明「開園至今因繁殖失敗而

執之下牛步前進,需透過更多的民眾覺醒和持續修法,

死亡的鯨豚」數量。根據幕後消息了解,在近五年內,

才有可能改變目前圈養動物的現況。在第一階段「禁止

就有六頭新生海豚寶寶因不當的繁殖方法及人員疏失而

動物娛樂表演」之後,我們勢必要面對第二階段「禁止

死亡,園方在繁殖技術上未臻成熟,犧牲了十數隻海豚

人工繁殖」的挑戰,就讓所有錯誤決策造成的分離與悲

寶寶的生命作實驗。

傷,終止於這一代的圈養動物,不要再有新的生命受苦,

世 界 保 育 組 織 WSPA 於 2009 年 的《The Case Against

讓愛擁抱自由,是我們最衷心的期盼。

在 2016 年,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多次出席農委會召集 修法討論會,並與台灣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業者進行對 話,其中最令兩方爭議的,在於「表演」一詞所指涉的 行為;水族館業者認為動保團體堅持以「野生動物不得 表演」來做修法的訴求,可能導致水族館倒閉,園內圈 養的動物在無法野放的狀況下餘生堪慮。 然而,參照國際案例,2016 年 3 月,海豚表演產業的

物業設置及管理辦法」、眾人經過幾番激辯拉扯、逐條

龍頭:美國海洋世界主題樂園(Sea World)對外宣佈不

審查討論之後,於 2016 年農委會公告的《展演動物業設

再繁殖虎鯨,也不再推出海洋世界的王牌節目「殺人鯨

置及管理辦法》,卻出現適用對象為「以娛樂為目的,

餵食秀」,園內的虎鯨將僅提供教育與展示使用。Sea

在營業場所以動物供展演及騎乘之業者」這樣令人錯愕

World 此舉如同風向球一般透露了圈養業即將邁入夕陽

的結果,簡言之,台灣目前只有「馬場」符合相關條件,

產業,人們不再需要透過拘禁、野捕動物來認識牠們,

其餘動物園、牧場、生態農場等,皆不受辦法規範!《展

更不需要透過觀看馬戲團式的表演節目來娛樂,未來先

演動物業設置及管理辦法》成為徒有虛名卻無實質作用

進國家的趨勢是讓人們理解動物權,並朝向萬物平等的

的法律名詞,引起關注本議題的團體一陣嘩然。

生命教育發展。

黑潮會訊 2017 NO.2

大眾更加關注和了解圈養動物的問題。然而,目前動保

「表演」指涉爭議大

卻在 2015 年農委會邀集產官學界共同參與四次「展演動

6

動物權覺醒仍在路上

受到野生動物保護法 24 條所規範,除非是為了「教育」

7


| 黑潮觀點 |

|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

綠色長城不棄守,193 路一起走 文 | 張卉君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

圖 | 林泓旭

「你知道 193 縣道 0k~22.5k 要被拓寬了嗎 ?」

陸的海岸和居民。193 縣道北段屬於環境敏感區,每年

104 年底,縣道 193( 三棧 - 光華 ) 拓寬一案出現在花

颱風的侵襲直接涵蓋到道路的區域,本不適合興建柏油

蓮縣綜合發展實施方案第二期的計畫書中之後,震驚了

道路,更別提要再拓寬成 10~20m 的公路 !

花蓮在地的公民團體與民眾。 縣道 193,全台灣最長的一條縣道,全長 110 公里;它

站定腳步一步不讓

也是唯一南北串連花蓮全縣的道路,北從新城鄉三棧開

自縣道 193( 三棧 - 光華 ) 拓寬案在 104 年年底,由花

始,南至花蓮縣玉里鎮樂合。193 縣道因沿途自然景觀

蓮縣環保局召開第一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審查之後,許

自然而寧靜,一直是台灣各地「行家」選擇旅行花蓮開

多群眾湧入現場表達對於拓寬案的關注,黑潮海洋文教

車、騎單車的一條秘道,更是許多在地花蓮人居住、求

基金會也與在地的公民團體、專家學者經過多次討論後,

學期間重要生活及休憩的所在。而縣道北端起點 0k~8k

共同在會議中堅持「保安林不得解編」,並檢討 193 拓

與名聞遐邇的七星潭海灣相鄰,靠海側的單車道更是花

寬案的種種不合理的面向,包括了民眾參與機制的不透

蓮市自行車道的重要亮點。

明、未進行足夠的生態調查、道路拓寬目的不清、道路 定位前後矛盾、未提出完整的道路交通規劃……等等問

綠色長城岌岌可危 在整個 193 縣道拓寬案中,最令專家學者和公民團體 擔憂的就是北段 (0k~7k) 的拓寬路線,無論是否會動到

懷著一點點哥倫布的冒險精神,

題,提出「道路改善不拓寬」的訴求,期盼能在充分的

手需要離開鍵盤、屁股需要離開座位、目光需要重新調整焦距,

對話之後,在任何公共政策施做之前,可以對於道路規

需要下定決心,讓自己回歸既陌生又熟悉的狀態。

劃有完善的藍圖和討論。終於在歷經五次環差公開審查 會議的堅持捍衛之下,於 105 年 8 月得出「有關國土保

首先,你也許會經過馬路、騎樓與便利商店,

林務局所公告的「保安林」,只要是拓寬道路都一定會

安林地不應開發」的結論,暫時守住了 193 北段 2618 號

破壞現有林相的完整度。事實上,每當夏季颱風侵襲,

綠色長城;而同場會議中亦決議 193 縣道南段 ( 新訂里

穿過人群、車陣及高矮樓房。

程數 16K+500~21K+740) 在 105 年 10 月底進行道路拓寬

你差點要迷路,

與改善的施工。

但堅持,往天空最清澈的那個方向走去⋯⋯

單一的發展想像

你見到河流們,都安靜地往同一個地方遷徙;

0k~7k 濱海的單車道就會受到重創,三棧溪以南的整個 海岸線侵襲之嚴重程度逐年增加,颱風過後不僅捲起了 巨大的石塊打壞了 5k~7k( 七星潭段 ) 多處自行車道,奇 萊鼻岬角附近的路基更是被大片掏空,險象環生。透過 台灣的颱風路徑統計發現,70% 以上的颱風路徑都是從 東部著陸,在在考驗著逐年後退的海岸線;調閱自民國

一直以來,花蓮縣政府對於 193 縣道拓寬的意志十分

你聞到氣味在轉變,那裡頭有說不出來的開闊與自由;

88 年至 104 年之間衛星圖像資料可以清楚看到:193 縣

執著,卻未見任何全盤的交通規劃,即便是透過多次的

途中偶有黑暗,但你開始學會看星象,辨認曙光的方位。

道 0k-5K 的防風林面海側在過去 20 年,往內陸退縮了約

會議溝通,希望增加民眾參與討論的機制,都無法讓地

20-30m;此外更值得關注的是整片「2618 號防風林」面

方政府開發的速度稍稍減緩。如此單一的發展想像、粗

積縮減,整體結構破碎化。花蓮海岸保安林具有防風砂、

糙的公共政策決議,卻要全民的納稅錢買單,相對付出

防潮、防鹽害及自然景觀等功能,尤其位於 193 縣道 3k

不可逆的環境代價,該由誰來負責? 193 縣道的未來命

處的「2618 號防風林」,一直扮演著重要的「綠色長城」

運仍然十分不明,邀請關心環境和花蓮未來發展的您,

角色,不僅維護了重要的生態環境,更重要的是保護內

共同加入守護的行列 !

8

黑潮會訊 2017 NO.2

很靠近了,你已經觸到浪花,你唱起歌, 很靠近了,你已經航行其上,身旁有眼睛發著光的夥伴,

很靠近了⋯⋯

林東良 攝

9


何孟潔 攝

向海探險

{ 我的海洋探索 } 文 | 廖鴻基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創會董事長 )

台灣為海島社會,或應該說是不親近海、不認識海

離開有限,面對寬廣;自覺土地面積、自然資源有限

且畏海的不合理海島社會。我們長期蹧蹋老天賦與的豐

的海島宿命,轉過頭來,到海上冒點險、承受些風險與

盛魚類資源已到了幾近無以為繼的漁源枯竭狀態;我們

辛苦,來獲取走出去的海洋新機;面對寬廣或背對寬廣,

長期以低等落後的思維和工法來開發海岸或防止海岸侵

島嶼格局發展自然不同。道理清楚明白,同樣是島國的

蝕,我們大量失去原始海岸,並興築水泥牆垣圍困自己;

英國,十八世紀的社會氛圍,早已鼓勵他們年輕人,別

我們媒體長期誇大聳動報導海洋意外事件不遺餘力恫嚇

貪圖留在安穩安全的陸地上坐搖椅,抽煙斗當水手去吧,

自己;我們嚴苛看待及管制海洋活動到近似戒嚴狀態;

別懦弱的留在陸地上享受溫暖安逸,冒點險,受點苦,

海島社會竟長期沒有海洋專責機構,一般相關海洋單位

走出去見識海洋、見識全世界。所以會有曾經強達一個

以免事避責心態面對海洋 ……

世紀的「日不落大英帝國」。

繞一圈。」 出入頻繁,四處落點,一張床換過一張,一艘船跳過 一艘,一座城連接到另一座城,沉睡醒來後常瞬間恍神, 問自己:「這是哪裡?」、「是哪片海?」、「是哪艘 船 ( 床 ) ?」夢裡,我的船常停在紅綠燈下,等候前方十 字路口一排海豚排隊通過。海洋與陸地,這兩個生活空 間,常在我夢裡混淆。 出走和回歸,生活中的一趟趟頻繁的去回,空間因而 跳躍,時間因而穿梭,日子在動態節奏下,彷彿失去了

因而,每趟海洋探索行動,面對的將不僅是陸生動物

海島的先天有限,必要以海洋的寬廣與豐富來彌補,

跨領域得面對的天然風險,還得突圍種種不合理的法令

人類是陸生動物,走出海上得藉由船舶,甲板生活搖晃

從踏上甲板在沿海漁船上討海開始,二十多年來執行

管制,以及社會甚且是家人或朋友的質疑。那年執行「繞

不定且支援不便,截然不同於穩固且處處方便的陸地世

不少海洋計畫:鯨豚海上調查、創辦賞鯨活動、創辦黑

島計畫」,工作船航進西海岸某漁港,鄰船漁人探頭問

界,來到海上,一個人的生理到心理都得積極適應及調

我的生活因為探索,因為冒險,因為浪漫,日子輕快,

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推行海灘廢棄物監測計畫、繞島航

我們:「從哪來?何以前來這港?」當我們說明正在執

整。這巨大起伏的改變帶來的快速成長,海洋果然是海

心中常有歡喜。這輩子和「浪漫」、「流浪」、「漂泊」、

行、遠洋魷釣船隨船計畫、以獨木舟划過家鄉海岸、貨

行「繞島計畫」,這漁人聽了說明後,反應竟然是:「啊

島居民的道場。

「漂流」這八個字、四組字密切交錯合韻,八字水漾漾

櫃海運隨船報導等等、海生館駐館、海洋大學駐校,新

你們吃飽太閒喔。」

張浩然 攝

近完成的是「2016 黑潮 101 漂流計畫」( 以無動力方筏,

恆定間隔,如海流向度,方向不定,時快時慢,甚或盤 旋打轉。

都從「水」字邊,從海洋獲得截然不同於陸地的養分和 怕瑣碎、怕麻煩、不果斷、不勇敢,一直是我的基本

新機,我算是標準的海島子民。

尋常人也就算了,接觸海這麼久的人,竟也不明白,

個性。我的生活日常,單調、低調,幾分單純。跟一般

這趟繞島計畫將海島長期自我設限的疆界推到沿海,難

人類似,我的生活日常概略分為:家居生活和外出工作。

家居生活,難得卸下行囊,暫停外頭奔波,我會把握

這些海洋探索,大多為無前例可援的創舉。確實有不

道無法理解,台灣必要越繞才會越大的道理。所有海洋

家居花蓮,但外出工作離開花蓮時間遠大於居家時間。

這段難得停下來的日子,安排大段時間寫作。書寫時,

少人認為這些海洋行動過於冒險,也不少人認為這些探

探索行動,為的都是以一吋吋航跡累積,讓海島加入更

外出工作或是為了執行海上計畫,也有很多時候是受邀

桌面就是海,文字如礁,鍵盤滴答響著的是新近的一段

險不過是不切實際的個人浪漫行為。

多海洋元素,期待台灣有向海發展的格局。

到各地演講。常跟人玩笑說:「我幾乎每個禮拜將台灣

航跡波痕,滿腦子是海的起落和魚的浮沉。若時間允許,

搭乘黑潮,閱讀黑潮,在黑潮上漂越近三百公里 )。

10 黑潮會訊 2017 NO.2

向海探險 11


「黑潮 101 漂流計畫」提供

何孟潔 攝

向海探險

{ 被遺忘的海洋文明 } 文 | 蘇達貞 ( 蘇帆海洋文化藝術基金會 創辦人 )

也會安排幾趟賞鯨船行程,到海上去,跟清水斷崖、跟

更多彩、更繽紛的世界吧。」多年來,我都這樣說服自己:

洋到達未知的島嶼,至今仍是個謎,而南島人所建立的

海豚打招呼,順便帶一趟解說。

「航海就是不斷的探險和不斷的擁有機會,必要不停的

海洋文明已逐漸被世人所遺忘。

我的生活海洋圍繞,我的世界安靜極了。 安靜的航過海峽、越過重洋,看著舷邊滾滾浪流,一 隻鷗鳥錯過船桅,幾隻海豚船首躍浪或遠遠大鯨喘氣, 大洋中如此安靜又擁有如此巨大的機緣,除了盡情接受 及感嘆,好像也沒必要多說甚麼。

走出去、航出去。」

遷徙是為了探索未知領域

屋裡屋外,城裡城外,陸地海上,溫度不同,光度不 同,濕度不同,風的氣味不同,情緒自然不同。那雲朵

人類遷徙的動機總被人簡單的認為是為了殖民,而殖

飄得好高好高,那細碎浪花盪起的腳步聲,心情不再定

民的原因不外乎是因為戰爭掠奪、宗教迫害、瘟疫流行、

點牢靠,旋而三百六十度盤轉,風雨險厄及暈船不適,

饑荒乾旱等人禍天災,很少被解釋為「為了探索未知領

只是探索海洋必要付出、必要承受的一點代價。

蘇達貞 提供

平靜的日子飛快,再次整理行囊,準備外出工作。慣 性或惰性吧,每趟出門,心中都有一番掙扎。

多年與海相處,看懂了些海的性情。平靜時的海,常 溫柔得讓人想要融入,想漂流其中,想沉眠於她懷裡不

家居生活,多麼悠閒、溫暖、安全、方便,安逸度過 幾天家居生活後,整個身心就被甜住、被黏住了,百般 不願離開這有糖有蜜的日子。 一踏出家門,就得面對現實,面對風雨日曬,面對繁 瑣的行程和交通安排、面對大海或面對人海。一踏出家

域的好奇心所驅使的行為」,但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南島 民族之所以能遷徙到達太平洋中的數千島嶼,可能純粹

文明的開始

是對航海的熱情與執著。

人類在地球上的出現年代也許可以追溯到幾百萬年前

一萬年前的人類應該沒有高明的造船技術,或許應該

要摧毀一切,就要剝奪我的性命,只得放棄一切,埋首

的類人猿時代,但真正所謂的現代智人是大約在十萬年

說連可以把樹幹挖空成獨木舟的工具都沒有,應該也沒

拼命、拚勁,逃難似的狼狽掙回陸地。海洋從溫柔平靜

前,從非洲開始遷徙與演化,這個族群大約六萬年前到

有所謂帆的材料,當然也就不會有使用帆的概念,唯一

到激盪暴戾間拉開的距離,我嗅到了她生命浪漫奔放與

達南亞洲,五萬年前到達大洋洲,四萬年前到達北亞洲,

能夠讓他們航海的載具應該就只有「竹筏」。

收斂間收放自若的自由。

約在一萬年前才從北亞跨越到美洲。

願醒來。暴動時的海,那躁動之勢、暴戾之焰,隨時就

到底南島人的渡海行為是有計畫的大規模遷徙,還是

門就得開始冒險,開始承受辛苦,但外出和家居,如同

不拘形狀,沒有目的,放掉些甚麼,方向都交給天地,

所謂大洋洲包含現在的東南亞、印尼、澳洲、紐西蘭、

這只是少數南島人笨拙而偶然的被颶風漂上另一個島,

生命不可少的出走和回歸。出門就是為了回家,出航為

像一朵雲自如自若,願不願意?設法讓自己不是被關住

和散落在太平洋當中的數千個島嶼,生活在大洋洲的族

答案恐怕是兩者都不是。因為一萬年前的人類並不匱乏

的就是返航。總是外出見識了外在世界,才有機會經由

的將帥士仕,而是可以輕易渡河越界跨海的兵卒。自己

群被統稱為南島民族,他們所建立的海洋文明比亞洲的

土地,沒有必要冒著生命危險移民到大海中的孤島,偶

內省、內觀,改變自己,成長自己。

認知以外的世界,才是更寬廣深邃,才是一輩子探索不

古埃及文明、美洲的馬雅文明等大陸文明都還要早出幾

然被颶風漂上孤島而存活下來的可能性本來就不高,頂

完的真實世界。我是這樣說服自己,讓不勇敢的,也生

千年,可以說人類最早的文明是由南島民族不斷的在太

多也許有一兩個偶然的例子,在一兩個島上幸運的存活

出些向海探索的勇氣。

平洋中航行與遷移所建立起來的,但南島人如何跨越海

下來,但要能夠在數千個孤島上存活而繁衍下來,這就

每趟外出,都要給自己理由,說服眷戀安逸的心,說 服被安穩步伐黏住的腳。「看見人世、城市、陸地以外, 12 黑潮會訊 2017 NO.2

向海探險 13


絕非偶然。

休息區。

渡海的過程可能是因為當南島漁人站在海岸邊,看見

今日,人類的文明進化反而降低了他的感官知能和大

大海彼岸的某一島嶼時,好奇的想知道彼岸的那個島是

自然的連結與互動,大部分人都已失去靠本身的感官來

否有更多的魚,因此跟所有動物一樣,他用本能的看、

導航的能力,自然也就忽視了四萬年前的南島人具有導

聽、聞等知覺來找出如何可以到達彼岸那個島的方法,

航知識與能力的這個推論。

他也許看出了早晨海流總是把海面上的漂流物流向那個 島的方向,傍晚那個漂流物又被漂回來;他也許感覺到

起點是台灣

次是運氣,若有三次的經驗,經驗就累積成常識,著名 引用自"Tracking Austronesian expansion into the Pacific via the paper mulberry plant", Elizabeth A. Matisoo-Smitha

中的體驗也曾悟出這個哲理。

平洋一圈,再回到牠的出生地產卵;海龜一破殼就奮力

是很多小船不是一艘大船 六千年前的南島人所製作的小獨木舟,和後來十七世

「無風不起浪」是大家熟悉的俗諺,但「小船怕浪,

臺灣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曾說:「冒一點險來獲取更大

動物的導航本能。自古,鮭魚就可以終其一生來環游太

於台灣的原住民。

家更了解海、更懂得航海的技巧。」

因而嘗試著被漂出去再被漂回來,然後一次是偶然,兩

早出大約三萬年,其實看、聽、聞等知覺一直都是許多

足夠的回復力,可以說是從古至今唯一不會傾覆的船型。

船型,我們或許應該說:「古代的南島人比現代的航海

地,只要順著海浪的方向漂流,就有可能被推上陸地,

航海所需的導航知識比航海所需的造船 ( 獨木舟 ) 技術要

的藉由獨木舟來造訪整個太平洋的航海行為應該是源起

實際的情況可能剛好相反,若仔細了解南島人的獨木舟

潮的現象,他或許注意到所有的海浪都是從外海推向陸

一個樹幹來做為航海用的獨木舟,這也就是說,南島人

同不倒翁的原理,在任何風、浪、流的作用下,都能有

這時常被誤以為南島人的造船技術不高明、不夠先進,

海外的陸風;他也許是無意、也許是偶然的注意到漲退

人類是大約在一萬年前才有粗糙的工具可以用來挖空

疑其船型的實用性,但其高翹的船頭、船尾造型,正如

原住民語同出一脈來思考,我們不難推論出近六千年來

紀的所謂現代航海家所建造的大型船隻是無法比擬的,

白天都吹著從海面上來的海風,夜晚都吹著從陸地吹往

的機會就是海洋精神。」也許四萬年前南島民族從生活

從整個大洋洲南島民族所使用語言,居然也都和台灣的

而自從有了獨木舟這類較有效率的渡海載具之後,南 島人在短短的 5000 年之間造訪了遠大洋洲的幾乎每一個 島嶼,從目前的考古資料顯示南島人大約 4000 年前到達帛琉、加薩林群島, 3000 年前到達斐濟、東加、薩摩亞, 2000 年前到達社會群島,

游往大海,不管被哪一個海流漂往哪一個海域,成年後

1000 年前到達夏威夷群島、和復活節島,

一定回到出生的那一個沙灘;候鳥每一年都要遷徙,不

渡海的路線明顯的是由西向東,由北往南,逐次擴展

但從不迷航,還能靠精準的導航回到去年的同一個中途

出去,而台灣正好是這個路線的最北、最西端,如果再

大船怕湧」才是漁人世代傳承的智慧。浪傳遞的速度比

終點也是台灣 很顯然的,幾萬年來南島人一直都是海洋人,而非 陸地人,他們視海洋為家園、陸地為道路,用獨木舟在 海上討生活,藉由跳躍島嶼的航海方式來跨越海洋,我 們應該想像當時的生活景象是數以萬計的獨木舟在數以 千計的大洋洲島嶼之間穿梭往返,他們有正確的造船知 識與精準的導航本能,他們如同鮭魚一般成群結隊遨遊 海洋從不迷航,他們如同海龜一般逐島遷徙從不停歇, 他們決不是現代陸地人所以為的是笨拙的被颶風吹往孤 島,因為他們的子孫在短短五千年之間迅速綿延了太平 洋中的每一座島嶼。

風還快,離開風區的浪稱之為「湧」,浪短而尖銳,湧

那時候的海洋無國界,海是家,不是國,沒有三海浬

長而圓滑,在太平洋上航行,小船的性能更能夠減少被

是內海、十二海浬是領海、三百海浬是經濟海的的荒謬

湧的撞擊、隨湧的起伏而搖擺,甚至翻覆。

法令,人類和鯨、豚一樣,翱遊海洋不需要辦理出入境,

至於在短而尖銳的風浪區航行,南島人只巧妙的在他

航海的目地就是航海,航海的動機是熱情、是好奇,不 是戰爭、殖民、瘟疫、或饑荒。

們的小獨木舟旁再加一根平衡木,就克服了可能被翻覆 的困擾。

「台灣」是這段人類航海史的起點,也是這段航海史 的終點,因為六千年後,台灣已變成為海禁國家,已經

從簡單的單體獨木舟的平衡概念,自然而然就衍生出 雙體船、或三體船,菲律賓印尼沿海一帶至今仍盛行這

沒有獨木舟可以划出海,臺灣島民也早就已經遺忘了他 的祖先是航海的民族。

種船型,當地人稱之為「螃蟹船」。 而台灣蘭嶼達悟族世代所傳承的「平板舟」,常被質

「蘇帆海洋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14 黑潮會訊 2017 NO.2

15


向海漫游

{ 海人怎麼說? }

【台灣潮戲海岸生態永續推廣協會】阿智―墾丁 兩個孩子的爸爸,曾和妻子兩人天天穿梭於潮間帶, 默默耕耘「墾丁生態民宿―懶人屋」, 阿智從傻瓜相機開始學習拍攝,

【島人】蘇淮―小琉球

到現在已經紀錄超過 1000 種的潮間帶生物,

從旱鴨子搖身一變水底悠游的海人,

看似辛苦,實則是對土地最深情的守護,

遊遍世界,回到自己的島,立志要「讓人與海的距離更親近」,

阿智 攝

為孩子,他們從自己家的後院開始,守護海濱家園的美好。

這個覺得自己長得愈來愈像海龜的男人, 2015 年開始用鏡頭記錄海洋;駐足小琉球,希望透過推廣潛水活動, 讓更多家鄉的海島子民,從親身體驗,慢慢讓海洋灌注我們的生活。 蘇淮 攝

為什麼選擇在墾丁生活? 因為墾丁是我從小看外公外婆,靠海如何生活的地方, 更因為這裡是他們養育我長大的地方。

為什麼選擇在小琉球生活?

裡獲得一些什麼,而是多想想自己能回饋些什麼讓海洋

2015 年從澳洲回來台灣之後,成立了島人海洋文化工

和環境變得更美好。

作室,當初的想法很簡單,只是想用自己多年在澎湖和

海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的一無所知。

其他國家累積的潛水專長結合攝影和寫作的興趣,用文 字和影像去記錄台灣的海洋環境、生態和文化,透過網 路平台分享,讓更多人有更容易的方式去認識、了解海 洋。 當年夏天我們去了澎湖、蘭嶼、台東都蘭、台東成功 拍攝記錄,冬天來到了還適合下水的小琉球,發現原來 這座距離離我們這麼近的小島,水下竟然有這麼多在世 界上已經瀕臨絕種的保育類生物—綠蠵龜在這裡生活。

下來了。

覺得小琉球最美的海洋風景是什麼? 賣萌的海龜∼

尊重大自然和生活在環境裡的所有生物,地球不是只 有人類的。 如果可以的話,親身行動去接觸海洋,不管做什麼活 動都好,只是在從事活動時,不要只是想從海洋或環境

16 黑潮會訊 2017 NO.2

是加倍,疲憊感就更深,那時才驚覺,帶遊客走吃的活

家裡住的離海近,所以 8 歲就學會游泳,還懂得用蟹

動並非長久之計,於是我開始轉型,不帶海鮮文化的路

網抓螃蟹來賺取自己的零用錢,在墾丁的日子,我過的

線,我改用觀察的方式去認識螃蟹,去認識螺,去認識

很愜意,每天都像在過生日般開心。

牠們生活的環境與扮演的角色,開始帶領遊客認識海洋,

從就讀幼稚園的年齡到國中時期,一直都是在台北這

進入海洋的世界,了解海洋文化。也因朋友的帶領,投

每到放長假的時刻,一定馬不停歇的往墾丁飛奔,因為

所以想在海洋行休閒活動,我認為應該先去認識海洋,

我們人類好像總是習慣這樣,都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

愛游泳、愛玩水,所以幾乎天天跟著大海混日子;到了

了解環境跟生物,增進自己對海洋的知識,才能專業的

該就讀高職時,毅然決然的決定到墾丁就學,還意外發

帶領及教導遊客,去體驗安全又有趣的休閒觀光。

珍惜,都要等到破壞怠盡了才急著保育。 劃設更多的海洋保育區並規劃完善而且嚴格執行,一 定會是未來人們要做的其中一件重要的事情之一,這麼

補我們曾經傷害的海洋、環境和生物罷了。

入了愛護環境、保育生物的行列。

現自己熱愛的活動(游泳)竟然能當工作(浮潛教練) 賺錢,於是我更加熱衷於此,離不開了。

覺得墾丁最美的海洋風景是什麼?

現在許多人在討論「海洋保護區」, 那你們對於海洋的想像是? 重點依舊是人不自愛,毀了環境,毀了生態;人無自

所謂自然的最美,所以那些人工造景並沒有讓景色加

覺,汙了環境,將自食惡果!就算有規劃保護區又如何,

分;大自然自有防止海沙流失的解決之道,所以那些消

時間和空間維持原本的樣貌,她總是能將她最精彩動人

法規不遵守,罰則如蜻蜓點水,巡守沒徹底,開罰沒落

坡塊並沒有比防沙林有用;再美麗的風景只要有了垃圾,

的一面展現出來。

實,執行力這麼弱的情形下,有保護區有差嗎 ?

就失去了欣賞的心境,所以我覺得墾丁最美的海洋風景

我們一直都相信大自然的生命總是豐盛的,只要給她

也一直希望能有更多人理解、認同並身體力行用對海

就是它的原貌。

我們。」我們一直都是這麼相信著。

要實施海洋保護區之前,應該幫助漁民轉型輔導就業, 而不是畫了圈就說是保護區,全面管制捕撈抓釣,那叫

洋及環境更友善、更能和平共處的方式生活。 「一直以來都不是我們在保育海洋,而是海洋在保護

從事一個好的「海洋休閒活動」應 該具備何種態度或技能?

導致螃蟹數量大減,讓活動越來越難進行,準備時間更

樣的大都市生活,但心裡想的念的,總是大海的日子,

趣,不想只是匆匆一瞥而想深入了解更多,因此,可以 長期近距離觀察記錄海龜水下生態的小琉球就把我們留

的活動,當時對保育並不是很了解,一直到抓捕過量,

現在許多人在討論「海洋保護區」, 那你們對於海洋的想像是?

做也不是什麼偉大而且值得驕傲的事,這麼做只是在彌 因為對大型海洋生物的生活和與人之間的互動很感興

當初剛開始經營民宿時,我也曾帶領遊客行抓螃蟹吃

從事一個好的「海洋休閒活動」應 該具備何種態度或技能? 大海裡及沙灘上都有許多的生物生活著,那裡屬於牠

原本以漁獲為生的漁民該如何生存 ? 保育跟生計要達到平衡,應該先解決漁民的生計問題, 並教育保育觀念及告知保育成功後的優點,一起討論海 洋未來的走向和觀光的趨勢。

認為每個人能做到最簡單 ( 基本 ) 保護海洋的一件行動是?

們的家,我們要在海洋行休閒活動,應該帶著尊重及愛

從日常生活中減少一次性(塑膠)用品,降低對海洋

物,那麼迎接而來的觀光活動,就是觀看毫無一物的光

認為每個人能做到最簡單 ( 基本 ) 保護海洋的一件行動是?

景罷了。

隨手撿 ( 減 ) 垃圾及少使用一次性用具。

和環境的負擔!

護的態度,這樣才能做到保護生態及快樂經營的永續發 展,如果只想抓取、捕撈、食補,而不去保護環境及生

向海漫游 17


綠地毯海葵

向海觀察

{ 遊憩規範,從潮間帶生態旅遊出發 } 文 | 呂允中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研究員 )

圖 | 阿智

海洋送給人類的海洋生態教室 ― 潮間帶

生態旅遊在近幾年來,意指為在妥善規劃下,可以達

模式,這個建議被認為是第一次提及「生態旅遊」這個

到永續觀光資源的一種發展模式,生態旅遊不是創新的

名詞。Ceballos-Lascurain(墨西哥保育專家)於 1983 年

改革也不是最近才提出來的觀念,它是在過去生態保護

第一次創造使用“Ecotourism”這個名詞以遊說保護北猶

的架構下逐漸衍生而成,提供解決「發展」與「保育」

加敦的濕地做為美洲紅鶴繁殖地,在與開發者談到終止

在潮汐高潮時海浪平均能夠到達的最高處,以及低潮時

衝突的一項方案。

碼頭建設時,他提到保育該濕地以吸引觀光客來此賞鳥,

海浪平均能夠退的最遠處,這兩處中間的區域,可以稱

藉著生態保育來活絡當地的經濟活動。自其提出生態旅

它為潮間帶。它是海岸的終點,卻是海洋的起點,這裡

遊的概念後,相繼出現形形色色的定義來解釋「生態旅

是數十億年前生命初登陸之地,也是陸與海唯一交疊之

遊」。

處。要談論親近海洋的生態旅遊,是無法跳過潮間帶直

「 生 態 旅 遊 」 一 詞 第 一 次 出 現 於 1965 年 Hetzer 在 《Links》雜誌中批評觀光活動在發展中國家所造成的衝 擊,他並建議“Ecological Tourism”以取代傳統的觀光

接去談論大洋與水下的,畢竟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能夠 進入海洋的能力 ( 就算心裡嚮往進入大海,實際上也確

灰翼科海蛞蝓

實有侷限性,像是容易暈海與暈船 ),而潮間帶是個老少 咸宜適合親近的場域,也是大海留給人類的一個緩衝空 間。 潮間帶導覽,現在常是許多沿海景點、民宿、旅館所 瓦塔平鰓海蛞蝓

鈍額曲毛蟹

18 黑潮會訊 2017 NO.2

斑馬紋多臂簑

提供的附加行程,或許跟它的易親近性以及豐富的生物

永續利用,這種方式也正是所謂的「生態旅遊」。

但假如生態旅遊沒有共識呢……?

相有關。以墾丁後壁湖海洋資源保護示範區為例,認真

我 們 常 用「 一 體 兩 面 」 去 形 容 事 情, 但 現 實 往 往

走一趟就可以發現超過數十種以上的生物,舉凡章魚、

是”一體多面”,對於地方的想像,居民希望地方發展、

海蛞蝓、海葵、烏魚、寶螺、海蛇、鯙、海兔、海星及

NPO 希望環境保育、主管機關希望數據漂亮、外地業者

各式藻類等不勝枚舉。而一個稱職的潮間帶導覽員,不

希望分一杯羹、普羅大眾希望俗擱大碗……,陸地上許

是認得愈多物種愈厲害,重要的是如何將海洋的故事結

多議題已經紛紛擾擾十多年,這些問題與狀況大家或許

合在地文化,轉變成為深度旅遊的元素,並且還要能夠

可以想像,但是台灣的海洋議題現在才正要進入討論與

向海觀察 19


解決的階段。以小琉球兩個潮間帶保護示範區為例,由

力物力去各地蹲點進行長時間陪伴與培力 ( 所以各 NPO

在地人與主管機關討論後,設有 300 人與 500 人的流量

都在積極募款 ),而台灣民眾的消費習慣則喜歡追求低價

限制,但卻沒有總量限制,意思是只要同時不要超過設

與快速刺激,種種原因造成了一個惡性的循環圈,讓彼

定的人數,一天能夠進去的人是沒有數量限制的。但是

此的鴻溝越來越深。

潮間帶能夠承受的壓力卻不是沒有限制,不斷的踩踏會 造成海藻、珊瑚、螺貝類無法附著與生長,而這也會讓 潮間帶的生物相愈來愈貧瘠,而在沒有整體規劃與衝擊 評估的情況下,觀光局仍繼續主打著小琉球的旅遊套裝 行程,作為台灣海洋觀光的賣點。

在小琉球的例子中,從無到有的管制經驗是個很好的 開始,但不會是解答,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該怎麼 持續的進步,讓人產生願意守護在地的認同感與榮譽感, 怎麼持續的讓不同團體建立信任關係,政府該怎麼整合 新思維與傳統思考的衝擊,都是需要不斷討論的課題。

這其實顯示了幾個問題:政府的無能、在地人無奈、

而 NPO 則是要面對一個事實:將人排除在環境之外的方

NPO 無力與民眾無知。政府沒有足夠的遠見與專業去進

式已經不可行了,畢竟人已經多到不可能排除了,如何

行整體的規劃,台灣海岸的通盤檢討甚至到了近年才開

將環境的價值從只有生態愛好者認同,擴大到在地人也

始進行;在地人沒有足夠的訓練去與政府溝通以及釐清

能夠認同,並且依環境而生,才是最能夠永續的方式。

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NPO 則是根本沒足夠的資源與人

20 黑潮會訊 2017 NO.2

21 呂允中 繪


呂允中 提供

蘇淮 攝

向海觀察

{ 保護誰的海洋? }

(5000 多處)、永續利用區(113 處)等。其中,當地

海洋的使用者過去被普遍認為只有漁民,台灣管理海 洋資源的漁業署也就以讓漁民捕魚為考量的核心了,但

文 | 呂允中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研究員 )

漁民自主設立的海洋保護區(Autonomous MPA, AMPA) 則超過 1000 處,其中不乏為禁捕區者」。其餘如美國、

是當世界與社會不斷前進,視野不斷打開,每個海島居

澳洲、加拿大等就不一一舉例了,從上面兩位教授的研

民終會走向大海,海洋資源的利用者可以是衝浪客、潛

究中發現 MPA 的概念在國際間早就已經是一個有效而且

水客、海釣者、遊客、家庭、我或是你。台灣海洋的發

不斷嘗試的管理手段了,那麼台灣呢?

展落後陸地大約 20 年 ( 發展包括文化、科技、規範、經

想像一下置身蔚藍大海,清澈透亮的海水包裹身體, 水下能見度超過 30 公尺,放眼望去超過數十種珊瑚佈 滿前方礁岩,其中穿梭數百種珊瑚礁生物,周圍則是 上千隻各式各樣的魚群,你和地球上最古老的巨大生命 體—海洋,一起呼吸並且共鳴,成為荒野中不被束縛 的一份子。身在台灣普遍正在追求快速與發展的階段, 似乎很難想像還有這樣的機會能夠回歸寧靜,這是一個 不允許捕撈與狩獵、不允許採集、不允許破壞,並且落 實法律管制的區域,我們將它稱之為「海洋保護區」。

海 洋 保 護 區(Marine Protected Area, MPA)是什麼 ? MPA 被「 世 界 自 然 資 源 保 育 聯 盟 」(The 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IUCN)定義為:「在潮間帶或亞潮 帶地區,連同其上的水體、動植物、歷史與文化特徵, 需藉由法律或其他有效的手段來保存部份或全部相關的 環境」(Kelleher 1999)。

的海洋保護區。 在莊慶達教授的研究中提到「有關 MPA 的概念最早 在 1962 年的世界國家公園大會首次被提出,到 1982 年 的世界國家公園大會,決議將海洋、沿岸及淡水保護區 納入。1992 年第四屆世界國家公園和保護區大會中列舉 MPA 的三大目標,MPA 觀念被列入 1992 年巴西里約熱 內盧第一屆地球高峰會的「21 世紀全球議程」第 17 章, 成為許多國家保育海洋資源的方法,也被視為是漁業資 源保育、海洋生物多樣性、以及海洋生態系管理的重要

台灣的 MPAs 104 年度 (2015) 漁業署公布台灣有法令依據的海洋保 護區比例佔了「領海」(12 海浬≒ 22.2 公里 ) 的 47%, 其中包含漁業署禁漁區與漁業資源保護區 (40.7%)、東沙 環礁國家公園 (5.4%)、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0.5%)、 台江國家公園 (0.5%)、墾丁國家公園 (0.2%)、交通部國 家風景特定區 (0.06%)、農委會野生動物保護區 (0.004%)

的誤會,而受到漁民的反彈甚至排斥與抗議,但同時我 們也可以看到如基隆八斗子的「潮境保護區」,在市政 府、漁會、漁民、在地業者的共同努力之下找到共識, 在一個小小的保護區海域落實執法與持續溝通,在三個 月內就將於魚找了回來。不過要讓保護區內的魚群恢復 到足夠穩定的滿溢出保護區外,讓漁民與釣客捕抓,有 可能要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以台灣枯竭了數十年的近 海漁業來說,三年的等待真的值得。假設這樣一個保護

工具。2005 年澳洲第一屆國際海洋保護區大會中,建立

以及農委會自然保留區 (0.002%)。而在台灣 MPA 中佔了

全球海洋保護區體系以解決日漸滅絕的海洋資源成為國

85.6% 的漁業資源保護區中絕大多數的保護對象只有龍

際間的共識」。

蝦、九孔、海菜、海膽等數樣物種,而且數十年如一日,

用,而在循序漸進的溝通之下,或許未來還可以討論到

沒有資源監測計畫、沒有各保護物種數變化量、沒有保

「領海」之外的海域,也就是經濟海域 (EEZ,註一 ) 的

而在掠奪資源與保育資源都非常出名的日本則對 MPA 沒有正式的定義,但邵廣昭教授的研究中提到「在日本 海 洋 政 策 基 本 計 畫(Basic Plan on Ocean Policy) 中 曾 出現 MPA 一名詞,包括由政府所設的官方 Legal MPA (LMPA),國家公園法設立的 70 處國家公園、自然保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特定區域內,包含裡面所有的東西

育法設立的 1 處自然保育區、自然海岸保育區(91 處)、

都受到法律或是其他手段保護的海域,被稱為海洋保護

自然紀念區(19 處)、野動保護區(122 處)、海洋資

區,不過 IUCN 的定義只是一個參考,世界上許多國家

源開發海岸區(61 處)。以及由漁業資源保護法設立的

都還會因應國土內的海域以及風俗民情去定義自己國家

水域保護區(52 處)、漁業法所劃設的共同漁業權海域

22 黑潮會訊 2017 NO.2

濟、共識等 ),海洋保護的討論容易因為長久以來對彼此

護成效的相關報告,而 MPA 概念中很重要的「分級管

區真的成功了,親海的人可以擁有豐富的海域去親近, 需要海洋資源維生的人則可以有穩定的漁業資源去利

漁資源保護,期待台灣能一步步走到那樣的視野。

理」,在保護區中應該要依「核心區」、「緩衝區」、「一 般管制區」或是「多功能利用區」等細緻的劃分而有不 同強度的限制與管理,但是在漁業署的資料中只有彰化

*需要您一起關心的 MPAs:

與台東出現了「核心區」一詞,其餘縣市的海域在漁業

潮境保護區、澎湖南方四島保護區、東西吉嶼廊道保護區 ( 尚未 畫設 )

署漁業資源保護區的畫設中都沒有出現。

保護誰的海洋?

註 1:國際間以 EEZ 海域 (200 海浬 ) 當作分母去計算 MPA 比例, 不是用領海計算,而如果用 EEZ 去計算,台灣的 MPA 只有不 到 1%。

向海觀察 23


向海創作

向海尋找

{ 走入沙與浪,一起成為舞蹈 — InTW 舞影工作室與《52 Hertz》}

海島太郎的遠行 文 | 盧怡安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活動規劃專員 )

文 | 譚凱聰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解說志工 )

在不很久以前,人們捕捉到海中一隻大翅鯨的歌聲, 頻率 52 赫茲,世上絕無僅有,遠離同伴交談頻道和遷 徙路線,使牠成為全世界最孤獨的鯨魚。這故事去年 被改編成紐約室內舞蹈,今年五月底跨越太平洋,來到 臺灣東岸牛山沙灘,演化成與海岸共舞的藝術創作《52 Hertz》。

隨日光生滅 一場獻給海的舞蹈 它取自沙石與浪花,還諸海洋,所有人都身在其中。

從觀舞到海邊的一日 回到這支舞的源頭:舞者謝筱瑋和謝筱婷兩年前在紐 約成立「InTW 舞影工作室」,以最孤獨的鯨為靈感創作 30 分鐘舞碼《52 Hertz》。2015 年獲文化部藝術新秀補 助及黑潮吳鄭秀玉女士海洋藝術獎助金,規劃花蓮海濱 版,結合羊古工作室、臺灣土狗文創、鄭惠中布衣工作 室、沙畫家詩瑩等不同領域藝術家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 會志工,一起在海邊完成這次創作。

演出當天中午,所有觀眾先一起淨灘,堆放小石頭;接

有次和筱瑋筱婷聊到編舞過程,她們笑說:得丟開「人

著用撿拾的漂流木枝條進行工作坊,搭出自己的「巢」;

定勝天」的想法。有些編好的舞到了海邊,踩在沙上發

接著換上布衣回沙灘,在沙畫家引導下用石頭排出圖案,

現做不出來;每次來到牛山,沙灘模樣都在改變,石頭

以長耙在沙地上畫出波浪線條,完成巨幅沙畫。

和漂流木的位置都不同了;有時甚至要將舞蹈交給環境

接著,黃昏場在沙畫家擊砵唸詩的聲音中展開。舞者

來引領。這支舞是跟海一起編的,她們這樣形容。

們從小溪出海口旁緩緩走來;穿著桃紅翠綠海藍各色布

在臺灣,海岸環境舞蹈並不多見,能想到的是「舞蹈

衣,舞步像鯨魚拱背深潛,像海豚飛躍;在沙灘上相遇

生態系」的海濱舞作,及冉而山劇場在溪口的表藝研習

又離別,襯著磅礡哀樂,訴說孤寂與追尋。沿著觀眾畫

營。無論《52 Hertz》是否拋磚引玉,它都延長了平常兩

出的波浪,她們越跳越接近海,最後走進浪花裡,慢慢

三小時的觀演經驗,讓觀眾與藝術,與海岸,也與自己

躺下。

多相處一天。例如默默撿拾石頭,搭巢,在沙灘上跟著

入夜後大家同享晚餐,留下來住民宿或露營;清晨時 將彼此叫醒,換布衣後再到沙灘。日出將海面染成金色 布幔,雲層伴著音樂流動,舞者們再次起舞。觀眾們或 坐或站或跟著走,沙灘上的足跡也成為舞蹈。這不只是 觀舞,而是所有人以身體和時間集體勞動創作的舞蹈儀

WHO IS「海島太郎」?

兩人陷入一陣沉默的思索後,稍微有了一點結論:「追

「我只聽過『浦島太郎』,WHO IS『海島太郎』?」

尋理想、學習與情感的火花」似乎都是營隊中難以取捨

2016 初春,一個上工前的早晨,和子嵐約了共進早餐。

到這裡的學員一般,走近海邊發掘那些關於「潮」與「生

這個參與 2015 年「潮生活」結束後便留在花蓮生活的夥

活」的線索似乎不錯。那究竟什麼人物會吃飽閒閒沒事

伴一邊吃著蛋餅,一邊聽我碎念著「潮生活」不知訂什

幹在海邊亂晃挖掘線索呢?柯南?窮國王?富國王?胡

麼主題好,一貫認真又中肯的她說話了:「雖然當初報

思亂想之際,「浦島太郎」這號經典人物就這樣發著光

名時,根本看不出這個活動到底在搞什麼 ( 對面的活動

跳了出來!那位因拯救受傷海龜受到答謝,去海底龍宮

專員已流淚 ),但實際參與『潮生活』後發現,這實在是

走了一遭的「浦島太郎」不僅呼應了現今海洋生物受到

一個很難定義的活動啊!有太多一開始難以想像的學習

人為活動傷害層出不窮的事件,故事中造訪龍宮前後世

和經歷! ( 對面的活動專員再次流淚 )」

事的變化,與海岸樣貌多年下來的變遷,也有著不謀而

「是啊,這樣一個難以一言以蔽之的營隊,到底它的 魔力在哪呢?」

的元素,若能在企劃概念中設計一號人物,如同每位來

合的呼應啊! 於是乎,向傳說故事致敬的「海島太郎」就這樣誕生了!

舞者走的過程;例如日出場結束後,接駁車來之前,靜 到彷彿無人知曉的春日清晨,海浪聲隱隱在遠方。那片 刻之中,我們或許就聽見身體裡的「52 赫茲」;有些生 命的秘密,藏在被拉長的,慢慢流動的時間裡。 ( 原文收錄於 Art+ 雜誌第 59 期 )

典,獻給大海。

25 劉慶隆 攝


2016 的尋找之途 「尋找」是每一年必經之途。 2016 年「潮生活」的主題,更直接取名為「尋找海島 太郎」,活動的精神在於「尋找」,而「海島太郎」則

是為什麼黑潮即使在「潮生活」這幾年面臨收益僅僅打

個船班的夥伴交換一下海上信息。

平甚至虧損的情況下,還堅持每年舉辦的原因──為了 種下更多深而美好的種子。

「今天海上天氣如何?」

溪行腳

1

「聽說有個低氣壓靠近中,午後果然海上就出現白馬 !」

行」三

「緣溪

船上的對話:每趟實習船班結束上岸後,照例和下一

「那今天遇到誰?」

夏天,長年都有營隊活動的規劃,過去是「解說員培訓

是企劃概念中「海洋行動者」的形象,進而延伸出課程

「老樣子,自從海上實習開始之後,除了飛旋海豚我還

與行腳活動的各個面向。每年我們都在尋找,用一種最

沒遇過其他種類,請叫我飛旋海豚御用觀察員!」 「不知這次的颱風會不會影響到下週的三棧溪行腳活

慢的方式,只是人海如大海,愛海的同好看似眾多,知

友善農人

插秧體驗

音卻難尋。由於活動時間的長度(為期兩個月)與參與 方式(得自行規劃兩個月在花蓮的食宿交通,自主性高 但須考量額外預算)不同於一般「全包式營隊」,參與 者自身需要克服的因素相對地多,做決定的困難度似乎 也提高了。因此每年總要到非常接近截止期限時才有報

咖啡廳裡的對話:營隊開始前的「見面會」,大夥初

之外,如何讓活動既擁有鮮明且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

次見面。

豐富的內涵,又具有綿延又深遠的影嚮力,成為一件重 要且需要花心思的事。 有時想想,每年如此重複著醞釀、等待、煎熬、感動, 直到終於遇見、陪伴、分離而心情起落不斷的輪迴,這

「那,我們來介紹自己,大家來認識一下吧!」 「呃……」 「是不是最討厭自我介紹,我懂。那說說為什麼想參加 潮生活吧!」 「呃……」

樣的工作質量簡直就像一年談一場戀愛般的深刻!但就

「活動是不是太抽象,我懂。那對於活動有什麼需要我

如每一場全新的戀愛都值得期待一般:2016 年的尋找之

來解惑的嗎?」

途,從企劃到宣傳的工作都有新的合作與嘗試;我們期

「(七嘴八舌大爆炸)」

2017 年,黑潮決定將心思回歸組織資源的凝聚與串連,

蓮國的定義跟其他地方不太一樣啊∼」

「潮生活」的舉辦決定暫停一年。

海灘上的對話:有月光海的晚上,大夥會拎著睡袋選

及每個人心底最深處對「生活」的理想。回想三年前的

「潮生活結束後你想做什麼呢?」 「可以釋然地退休了。」

自己憑藉著一份熱切與好奇心,離開家鄉台北來到黑潮 工作之時,對海洋、NGO、潮生活都還毫無概念,工

「為什麼說是『釋然』呢?」 「因為發現了自己和生活還是有無限可能的啊……(拿

作第一天,就從威任手中拿到一份待邀請的「潮生活」

了一支火堆旁烤熟的香腸豪邁地咬下一口)」

講師名單,殊不知自己的「潮生活」早在那個當下已然 開展。這些年,以「潮生活」為重心的工作、結下的緣 分與自己在花蓮的生活狀態是如何交織與作用,到現在

遠行是為了歸返

課堂間的對話:每週一部生態紀錄片觀賞完畢後的小

活的幾種途徑」,到自己 2014 年進入黑潮工作後的「捕

到每年這樣尋找一絲靈光、尋找組織及志工夥伴心中共

組討論。

獲一種美好生活」、2015 年「海與人的相處之道」,以

同的信念、尋找心靈相通的工作者、尋找不同城市中海

「謝謝塑膠控少女為大家帶來關於海洋廢棄物精彩的分

的氣味、尋找那些樂於說海且絕對不只用說的人、尋找

享。」

及 2016 年「尋找海島太郎」,三年有「潮生活」陪伴的

集的朋友,你很難說,那到底有多珍貴。

點之一。某種程度上,「潮生活」就像NGO工作的精 神縮影:需要能量,需要累積,當然也需要尋找,去觸

爛地來去,秋天又到了,當工作告一段落回首,才意識

「那大家覺得有什麼簡單的行動,是可以從自己生活中

能彈性調整工作狀態因應社會現況也是NGO工作的特

「對啊,還在看星星。」

「潮生活」的主題從 2012 與 2013 年的「通往美好生

「不客氣,我真的可以看一百萬遍講塑膠的動畫喔!」

營運穩定度的風險是NGO工作的挑戰;而機動性強、

「大哥,你還沒睡啊?」

待著「海島太郎」卻遇見了一群「海島霄郎」。夏天絢

各領域與海的連結、尋找一群又一群彼此生命中注定交

固財務結構,人力資源也需要重新凝聚的狀態下,促使

「看它登陸的位置囉,跟『地震』一樣,『颱風』在花

一處海岸,升火閒聊入睡迎接隔天的曙光。

名資料送到,除了年復一年考驗著活動專員的心臟強度

營」,後來是「潮生活」,但今年,在組織面臨需要穩 我們開始思考「潮生活」的定位以及未來可能的樣貌。

動……」

島內移民的生活對話 2016 年,一群人,默默地在島內移動著……

但幾年下來,大環境在改變,黑潮也在調整。黑潮的

夏天過去了,隨著對黑潮的認識,逐漸體會到這個活動 的價值不在具體的數字,而是如何年復一年的累積與發

做起?」

酵,創造工作者及參與者心中,以至於社會中無形但必

「減少用一次性餐具自備環保餐具餐盒最好是可以筷子

定更大的價值,那是用甘特圖 也無法清楚說明的,這也

2

吸管兩用的設計商品努力執行用手帕擦嘴走一趟家鄉的

還是難以用言語說明,唯獨可以確定的是自己仍走在「尋 找」的路上。而那些美好,值得珍惜與回頭看顧,因「潮 生活」遍地開的花如今生活得如何?是否綻放得飽滿? 還是要互相提醒,好好享受每一天的陽光或雨水,也別 忘了那年夏天海的氣味。 雖然 2017 年沒有「潮生活」,但大海還在。 海島太郎不曾失去洄游的動機,那些動身遠行,是為 了更篤定地歸返。 註: 1. 午後海上風多,掀起的白浪花一波波,海上的 人形容像在海上奔騰的白馬。 2. 一種在管理工作上被用來表示專案及起迄期程 的圖表。

海邊完全使用布衛生棉或月亮杯……」 「(男性學員)請問……我也要用布衛生棉嗎 ?」

| 潮生活網站 |

餐桌上的對話:沒有課程安排的日子,就相揪在一間 有廚房的老房子搭伙。 台南幫:「你們有吃過浮水魚羹嗎?」 台北幫:「沒有……」 台南幫:「那碰餅總有聽過吧!」 台北幫:「沒有……」 晚 蕉園住一

來去芭

台南幫:「太誇張了!『潮生活』結束來台南美食小旅 行了啦∼」 台北幫:「原來這就是所謂的文化衝擊。」 海島太郎結

業分享

26 黑潮會訊 2017 NO.2

船長說

聽戰浪

, 在成功

27


向海尋找

{ 與海的相遇,與山的對話,與人的邂逅 } 文.手寫字 | 陳雅涵 (2016 潮生活學員 ) 2016 年初我對自己期許:

4

「海與我們,山與我們,自己和自己。」這是我在潮生

1

今年的我要不一樣,我一

活領悟的三種對話,是檢視,也是瞭解。在台灣傳統社

定要走出去看。

會與教育下,接近海與山被視為危險,都必須保持距離,

從小我的興趣就非常的明

不可輕易碰觸。可是,身為海島子民,阻絕了我們與海

確,在 9 歲左右的年紀,愛

的距離,而不是心中的恐懼;身為高山之島,隔絕了被

動物是很顯著的個人特徵。

山擁抱的機會,而不是心中的不安;身為我們自己,拒

大學畢業後,從事獸醫助理的

絕了內心深處的聲音,而不是現實的迂迴。

工作兩年,最後終於受不了,

當我們奮不顧身掙扎時,錯過的是海的溫柔,對山的眷

不爭氣的留停沒有辭職,給自

戀,青春時的那份嚮往。海與山,皆是孕育生命的地方,

己留個後路。就這樣,我逃到了

我們何嘗不能試著靠近,找出彼此間的相處之道和進退

台灣最美麗的地方—花蓮。

的默契。 5

「這個夏天,一定會成為妳人生中最懷念的夏天。」出 發前姊姊這樣說。 現在細細品嚐這句話和這個夏天,真的好美,好美。「潮 生活」快結束前我不斷的重複問自己:到底在這裡是人 美勝過花蓮,還是花蓮勝過人美?當我發現再綠的山巒

6

或再藍的海洋都無法消除我心中的孤獨感,就知道了, 是這裡的這群人太美。 因為這群人喚起我被社會現實埋沒的青春; 因為這群人改變我對物質之慾,取而代之的是知足感; 因為這群人讓我充滿勇氣敢再去夢想;

2

因為這群人堅持的走在自己的路上,我才發現原來我也 可以;因為這群人的背影,如此的強壯美麗,使我開始

「潮生活」每個禮拜的課程安排:海洋、漁業、土地、

移動自己的腳步。

外籍勞工、志工、高山、環境議題、反圈養、部落,讓

究竟是夢想的加油站,還是人生的一個彎,或者是理想

我們更瞭解也更接近自己所生長的這塊土地—台灣。

的避風港?每個人來到黑潮都有自己的理由,都有自己

距離拉近了,情感更多了,有了更深刻的連結,自然就

的煩惱與夢想,帶走的東西自然就會不一樣,但一樣的

會懂得珍惜與守護我們的國家,站出來捍衛正在哭泣的

是我們因這群人緊緊黏住旺盛的生命力,於是更美了。

他們,然後將這些訊息傳遞給更多的台灣子民。

夜半東邊的星空,獵戶星座緩緩的道出秋冬的來臨事實。

酒味謝幕。但我們各自潮的生活,依舊會像星火一般,

幾千幾億年的宇宙運轉,悄悄的透露,這個季節即將到尾

如潮的記憶伴隨著彼此,不斷的延續屬於自己的潮的故

聲,潮生活的結束。「讓我們勇敢面對結束這件事,然後

事。

在這過程中學會去擁抱自己」明謙說。 很喜歡這句話。

p.s. 謝謝我的黑潮友人,因為他的開始,因為他的背影,

2016 的「潮生活」隨著開瓶聲揭開序幕,也隨著濃濃啤

促使我游向這裡,遇見大家,看見生命,找到歸屬感。

3

photo by 1. 陳奕茹 攝 2. 盧怡安 攝 3、5、7. 林明謙 攝 4. 張賀翔 攝 6. 楊婷 攝

28 黑潮會訊 2017 NO.2

7

29


向海感受

{ 黑潮海洋大學,學的是生活中,有海的存在 }

洋生活,卻對海洋的樣貌、海洋的現況如此陌生,要重

嚴格說起來不是活動,而是我們引領著,走入海洋議題

新認識海洋,不能只是聽聽看看,要走出來走進海,去

之中,意識到我們面對的困境,以及環境過度使用後的

文 ‧ 圖 | 林泓旭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活動專員 )

看見海洋不僅美麗,面對到更多的是哀愁。我想,將所

現況;體會我們生活的隨意與便利,最後承擔的還是環

見所知所聞分享出去,是我現階段能做的。

境。未來,迎接我們的只會是比現在更差的環境,除非, 我們能從現在開始改變,並且將自己化身為那個石子,

說是教育,其實應該是分享, 我們所忽略的美好

2015 年 5 月,我背著小折跟帳篷睡袋,搭車到花蓮新

年 2 月很幸運的被黑潮收留,加入了團隊,其實在這之

城,以這裡為起點,由北往南、由東往西的開始了騎台

前,我對黑潮的認識,還很片面,只是很單純地想嘗試

灣之旅,沒有預設終點,也沒有預設每天停留的點,單

把旅遊與環境教育合在一起,讓旅遊不只是走走看看,

什麼是環境教育?我們有什麼立場去談教育?這不像

純的旅行,是給自己的 30 歲生日禮物。

而是透過參與者的親身體驗,去體會、感受自然,然後

蘋果是 Apple、1+1=2 這樣如此的單一解答,我們做的,

進而一起守護自然。黑潮讓沒有安排旅遊活動經驗的我,

其實比較像是分享我們所體會的世界,帶著人們走到環

接下了黑潮這幾年持續規劃,目的是帶領學員,用許多

境裡面去看去感受,每一個人都會得到一種環境與自身

不同的方式,親近海洋、認識海洋、感受海洋的工作項

的關係,沒有對錯,最後由自己決定,要怎麼在這樣的

目—「黑潮海洋大學」。為什麼是「海洋大學」?一

環境下,去選擇過自己所相信的生活。對於學齡孩童,

開始我沒有想這麼多,非營利組織人力是很緊繃的,每

需要針對不同階段,用他們能理解的語言與方式去引導;

個人身上都要負責多項事務,所以甫加入就要能夠有即

然而「海洋大學」是針對 18 歲以上的成年人所設計的,

戰力,對於空有熱血的我真是感到肩膀非常重,一心只

不像上課而是自然體驗,我們希望來參與的朋友,是因

想著先把事情做好,其他的,之後再想吧。

為活動設計中的某一個點吸引他然後決定報名,在這個

第一天的晚上,落腳朋友開在花蓮市區的背包客棧, 正在休息整理的時候,來了一位民宿主人的朋友 I,再過 不久,有兩位來找 I 的朋友,我們幾位年紀相仿很容易 就聊了起來,其中一位女生 L 說她是黑潮海洋文教基金 會的夥伴,我說我去年曾經寫了一封自薦信,希望能進 入黑潮一起關心海洋,不過最終被目前沒有擴編人員的 安排而回絕,「我好像有印象,那封信是我回的」她突 然像記起了某件事情那樣說出,我只能說這巧合真的比

一直以來,我們的教育導致我們把海推的遠遠,用喝

辦為期兩個月的夏日營隊,建議我可以來參加看看,簡

止的教育方式,有意無意地賦予海是恐怖的觀念,使得

短的聊了一下,她們就去找朋友,我也早早休息,準備

父母從小不讓孩子碰水;孩子長大當父母了,再用他所

隔天一早的單車行;當我完成旅程回到家後,決定順著

受的教育傳遞給下一代,幾代下來,我們的生活中,早

將近一年的時間,我從一個甚麼都似懂非懂的傻小子,

這份迎面而來的緣分,走去花蓮,過一種潮生活。

已不見海。然而,因為喜愛海而來到花蓮的我,這一年

成長到一個略懂皮毛的……還是傻小子,每一個不同的

接觸到花蓮生活的人們,從學生到老人,很少到海邊、

活動,都包含了黑潮主要關注的海洋問題以及議題,所

沒聽過月光海甚至沒出過海 ( 賞鯨 ) 的比例出乎意料的

以在介紹的同時,也肩負了讓大眾看見真實世界的責任;

高,這時才發現,原來習慣有海的生活模式,是這麼的

話要說的精簡說的準確,也要讓遠道來花蓮參加的朋友

少數;這也是為什麼取名「海洋大學」,我們依賴著海

們能收穫滿滿的回家,更要讓他們感受到,他們參與的

自從 2015 年 7 月到花蓮後,我就待到了現在,在 2016

30 黑潮會訊 2017 NO.2

都不會變,唯有親身體驗,才會看見世界。

前提下,可以更主動的探索,感到興趣的部分,透過跟

巧克力還要巧,她接著就跟我介紹了黑潮在七月份有舉

人生是一個又一個選擇

擊出漣漪,傳遞出去:我們始終相信,光說不練,甚麼

我們或者跟其他朋友們的互動,以及投入活動中自身最 真實的體驗,回應或滿足內心的那份渴望與期待。

向海感受 31



向海灌溉

{ 我們都是海的孩子─ 專訪「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教育專員黃文儀

}

採訪 | 譚凱聰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解說志工 ) 圖 | 趙書琴 攝

Q1. 黑 潮 有 什 麼 樣 小 小 孩 的 親 海 活 動? 黑潮近年的環境教育課程可以分做比較長期的課程性 質,也就是說它是持續累積,互動人數相對有限;另一 部份則是較短期或單次的活動及課程,這類的邀約及課 程佔黑潮環境教育工作中的多數,從簡單的認識黑潮、 了解鯨豚或海岸行走都有,尤其現在政府對於環境教育 相關政策推廣下時常有單次課程邀約,互動人數上較有 彈性。我負責的環境教育活動,對象大部分是青少年以 下,有時會跟小小孩互動(4歲∼學齡前)。

意進到裡面來。當然偶爾也會遇到有孩子會比較怕,或

緻與繽紛的感受各自透過身體多種途徑反映,孩子們更

看待海洋或其他的自然景觀」,他們看的角度或視野都

者也不見得每個人都願意直接地奔向大自然、到海裡頭,

是如此自然與自在。面對海,孩子們往往透過肢體動作

跟我們非常不一樣,激盪出不少刺激和挑戰,假設我們

所以我們也是在嘗試做一些邀請,沒有非得一定要怎麼

直接顯露出對於海的怔愣,自己猜想著,是對於海如此

問一個問題後,孩子會覺得「不一定是這樣子啊」,或

做,例如告訴孩子,你可以選擇在礫石灘上等待其他的

熟悉,如同猶在母親懷裡生活的連結嗎?還是一種好大、

是「沒有!還有其他更多的可能」,或是更多妳答都答

朋友,也聽聽海的聲音,一個個間歇的浪打上來的感覺,

好藍、好喜歡、好害怕的感覺?喜歡聽他們更繽紛的描

不出來的問題,或許是真的沒有一定的答案,那是很開

或是它的律動等等 ...。

述,超出學習後的我們想像中既定那個模樣,喜歡看他

放的。如果你願意放手,他們會選擇一條你沒想過的路。

們扭動身體表達海、喜歡想像他們僅以畫筆恣意地表達

Q3. 所以其實在這些自然活動中,妳 跟孩子是親近的? 嗯啊,但也是要在跟這群孩子熟悉的狀況下更能拉近 距離。例如那個「時常在下雨」的「時雨」課程 ( 註 ),

Q2. 在帶小小孩的活動時,這些孩子 看到海的反應大概是怎麼樣的呢? ( 笑 ) 其實跟大人也挺像 ~ 多數是開心的。

就是幾乎每個禮拜固定跟同一群孩子相處,所以彼此漸 漸地培養出一定的默契及信任感,跨越單純教與學的關 係,在這之下走入戶外環境的過程往往激發出更多可能 與發現。

若是帶到海邊的課程,活動本身需要考量到安全的狀 況,例如當天天候跟浪況,是否適合孩子自由地感受海 水與肌膚接觸,有時會牽著孩子的手一起在海與陸地游 移地帶裡踏浪。當然這本身,也需要帶領他們自己去觀 察這海岸是不是安全的,或是否適合他們走向海。所以 會帶孩子對環境做簡單的觀察,再邀請他們看是不是願

34 黑潮會訊 2017 NO.2

海、喜歡靜靜地在一旁跟他們一起感受當下的海。沒有 人說海一定要是藍色或是什麼樣子的顏色,常常會有孩 子在他的畫裡面,大量以紫色啊、藍色啊、綠色等等顏 色,他們其實有很不一樣的感受。

Q5. 那帶著孩子進行這些活動,又帶 給妳自己什麼樣的感受或啟發呢? 其實「喜歡跟孩子一起相處」是在做這些事情中很重 要的部分,藉著相處在學習。自己未曾嘗試或害怕的,

Q4. 比較好奇小孩會怎麼描述或表達 看到海的感覺?過程中,有接收過比 較特別的回饋嗎? 處於自然裡時,我們直接對於環境的浩瀚與寧靜、細

反而是孩子們陪著我認真坦白去面對,一次次練習是否 有可能了解和跨越,即便有些恐懼,我們都在一起嘗試。 有孩子怕狗,有孩子怕黑,有大人怕髒,有大人怕雨, 不論我們有多怕,理解為何而怕,真的怕還是假的怕是 重要的。過程中,是孩子在告訴我「妳還可以怎麼樣去

( 註 )「時雨課程」 很難向沒看過花開的人訴說花的美麗,並讓人們相信花會開;但 因為看過花開,所以相信花會開,並努力創造條件等花開! 因為看過孩子在自然中的顯著成長,所以相信孩子可以比我們想 像的更棒…這不是一堂堆積自然知識、購買自然經驗的課程,而 是持續陪伴孩子,讓孩子在行走中逐漸生成能力的一段段時光! 黑潮固定每周一日,與 4~8 歲 12 位以內的孩子及家長們的戶外 約會,山與海間都是我們探索的世界。

向海灌溉 35


向海灌溉

{ 在山林野地讀一首關於自然的詩 }

帶回一顆種子,種下一顆苦楝樹,感受他的成長,而不

文 | 王緒昂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解說志工 )

就讓我們在山林野地讀一首關於自然的詩,也邀請孩

只是咒罵官員亂砍行道樹。

子進入詩的情境中吧! 自己內在的聲音:「研究!是冰冷的,與動物邂逅的美

3

於是,以過去的課程經驗為藍本,以黑潮為基地,我 們在花蓮展開體驗教育課程。

感,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失去了顏色!」 成長過程中終於明瞭,時間是真神,只有時間才能說

持關於教育的核心價值。心中非常清楚,課程中並非沒

曾經,面對孩子只當成是和朋友玩樂,狂亂奔跑,沒

明一切。而命運之神或許有了決定,要讓一個藉由研究

有目標地行走著,而是目標很遠,遠到家長都無法相

能把重點放在自身和自然的連結;曾經,看著過度保護

手段持續接觸野生生命的人,用更貼近自己的方式來活

信,遠到自己也不知何時會到達,遠到缺乏耐性的人不

小孩的家長,沒能看見孩子能夠展現的獨立自主;也曾

著;但也注定這個不喜歡人群的人,把小孩當作一群可

相信。但終極的方向就是泰雅、是布農、是達悟、是

經,面對家長只把課程當作一般的郊遊野餐,想來就來,

以接受的動物,一同走入自然。

Cherokee,也就是 " 人 " !期盼能接近原住民心中的那個

想走就走!但是,我們終究和許多理念相近的家長產生

層次很高,路程很遠,不斷提升並願意承擔的自我!

了較緊密的連結,開始共同架構一個在自然裡的成長空

1

他們稱之為環境教育,而我也以為

藉著觀察與體驗,去理解並讚嘆自然中各種元素的巧

這就是所謂的環境教育。只是在內心,我仍存有一絲疑

妙連結。同時也經由更長時間的行走,慢慢發現並認識

惑…也清楚察覺到自己感興趣的,和他們在思維或形式

自己。十多年來,一次次不分晴雨的戶外行走後,我也

上都存在著差距。

從自然現象與知識的傳遞者逐漸轉變,思考著課程存在 的意義。若是能給予孩子不同的內容,知識的給予、戶

我習慣用歷程來檢視一切,包括審視自己。我出生在

外生活能力的養成、處事態度的調整…,何者是對這些

台北,在遠離山林田野的環境成長;然而野外的氣味,

年輕生命較為重要的?

對我這樣的一個城市小孩,存在著不可思議的吸引力。 度、聲音、空氣的味覺…像是刻印在我的身體,無法忘

2

若是你認為孩子到某個年紀,就得打開東森幼幼台, 孩子就會變成那個樣子。並非孩子的本質,而源於我們 給予的養分!同樣的,若我們覺得孩子無法在自然中獨 們失去在跌倒後站立的勇氣。我知道,自然是一個很棒

我想先讓他們習慣陽光、雨水、風,感覺汗水和疲憊,

記。

「沒看過花開,不能理解園裡會看到美麗的花!而我 看過花開,也相信花終究會開!」

立照顧自己,那也是因為家長給予了過多的保護,讓他

當然,我也以實際的行動展現了我的決定!

還記得小時候到阿姨家,在埔里山上醒來時,清晨的溫

間。

接受在大自然裡的一切不舒服,爬上高處,卻能看見藏

的教室,在長時間的灌溉與合理的照顧中,孩子會長出 不同的樣子!

小學二年級開始賞鳥,我的方向訂得早,動物成為我

只是,山林行走經驗不多的學者說在做「環境教育」、

在這些惱人感受背後的美好,而不是硬生生的一句「自

「我很希望我是魔術師,能複製過去在自然中,曾經

心靈中很私密的部分,也漸漸成為生命中的不可欠缺。

大學一畢業就開公司的學生也說在做「環境教育」、豢

然讓我感覺渺小!」我寧可鼓勵孩子們爬上樹,看著黃

歷的美麗到孩子的記憶裡。然而,我終究僅是一個廚師,

觀鳥、看蝴蝶、在高中的後山探索,在城市裡、城市邊

養寵物行走江湖的也說自己在做「環境教育」;看起來

花飄落,感受秋天的美,也不要直接從欒樹的名字破題,

只能從自然行走中接觸到的素材,和一群很棒的孩子、

緣,我自主累積著自然經驗,直到考上生物系。

很類似的事,讓我開始思考:如果最初的目標是「工作」、

一一介紹花期、果的顏色、生長地點…。我會鼓勵孩子

與家長,共同成就一點點的甜蜜!」

生物系是一個跳板,讓我有更多機會和理由走到戶外, 但外面世界真實的展現,永遠勝過書本裡與課堂上的。 我無法享受遠離生命的自然知識,必須要在實際接觸經 驗中,去開啟尋找答案的動機。 對於一個無法為錢工作的人,活下來是困難的,於是 藉由大學當做跳板的學生,也想要以野生動物研究當做 讓自己持續活在野外的「手段」。過去 30 年,從兩生類、

是「錢」,就見不到環境;而若是心中真有「環境」, 在辛苦耕耘若干年後,倒是會有穩定的未來道路。 被人稱為「環境教育工作者」多年,在我腦中「環境 教育」的樣貌卻愈來愈模糊。只知道,自己透過自身的 歷程,找出陪伴孩子在自然中行走的方法,讓孩子喜悅 自然、肯定自己、尊重他人,同時具備獨立探索自然的 「能力」,而非以自然知識餵養而感到滿足。

爬行動物、鳥類到哺乳類研究,再從陸地上到海洋,我

因為有許多故事想分享,所以就用更長的時間去訴說;

追隨著動物,或說動物引領著我,看見一片更開闊的空

期待孩子們能經驗更多的事,於是開始陪伴著經歷。意

間。

外地跳出某種框架形式,踩踏在不太一樣的路上。

由助理工作,到展開自己的碩博士研究,我清楚聽到 36 黑潮會訊 2017 NO.2

這樣的戶外行走安排並非自創,但我卻更珍惜也堅

5 photo by 1~4. 趙書琴 攝 5. 陳如敏 攝

向海灌溉 37


定、向解說員詢問學員的海上實習狀況、上船瞭解船長

一種理想的實踐?看著那八個新解說員,時間就凍結在

怎麼想、處理各種突發的事件…,就這樣在賞鯨公司、

為學員穿上解說背心的剎那間,是結束也是另一個開始,

{ 解說培訓了誰? }

船長、解說員、基金會和學員之間無止境地轉圈,然後

那一夜騎車回家時,還特別繞了一段沿海的長路,把複

還要給予不同人員,不同的心理輔導與安慰,如果不是

雜的思緒與心情一路寫完,只讓深夜晚風中的太平洋收

文 | 黃土人 ( 黑潮海洋文教基會 解說志工 )

這些人在我身邊,那就是手機上的 Messenger 永無止息

藏。

向海佈道

的隔空來往,但再怎樣我都一定要在這繁瑣的工作中, 自製一點樂趣,那就是假借培訓所需,隨心所欲的在社

開什麼玩笑!我來負責?

團發一些不正經的陳述,就這樣在解說培訓期間,前前

解說培訓是基金會每年的例行公事,期間需要許多解

後後也寫下了一萬五千字以上的貼文,看大家留言,看

說員來鼎力相助,過去我曾積極地參與,也曾消極地抵

大家按讚,看著大家已讀不回,不管是什麼反應,都已

抗過,就是沒算到會有全權負責的這一天。面對執行長

無渴望,因為寫完了就開心!

八個新解說員,對基金會和學員而言,或許是個好結 果,但只有我自己知道,解說培訓了誰,不是別人,所 有的人都成全了我!

最後的得獎感言

的請託,還狠心的推託與婉拒了幾次,但執行長果然是

謝謝執行長的請託和完全信任,讓我可以肆無忌憚隨

執行長,無所畏懼我的暗黑長相,一再地拜託與請求,

心所欲的玩,也很感謝這期間所有相關工作人員及所有

3

還有人一旁關說,於心不忍之下評估了自己的能力,只

盡興玩的後果

的解說員,有大家的協助才讓我自私的玩得很盡興,當

從春天一路到夏日,解說培訓也到了該結束的盡頭。

好應了她的請求,一邊想著這繁瑣的工作,一邊哀悼我

還記得那最後一夜的夜航,在搖晃太平洋上,晚風中的

那即將失去的自由!

然還有今年那些不怕死不怕難的學員們,委屈你們被我 玩弄於股掌間,感謝大家豐富精彩了我的生命。

結業,執行長說最開心的應該是我,是開心,因為自己

永不放棄流標的可能性

解說員們為學員鑑定討論 並提供解說建議。

年底即開始擬定史上最不浪漫,又一直勸人不要報名 的簡章,排定欲罷不能的課二十四堂,定下每次海上實 習的功課寫也寫不完,敲定分享的講師和討論課程的內

很盡興的享受了這一段過程,然後有那麼多人願意一起 來玩;是開心,開心的是大海給了他們一段難忘的回憶; 開心的是我還能幫助別人一些些,但開心的絕不是工作

2

這是一段很難忘的人生經歷,走過,才能真切體會它 無以言喻的迷人,和久久不散的醉人! photo by 1、4~6. 林泓旭 攝 2. 黃湄琇 攝 3. 張卉君 攝

就此結束,因為對我而言,那早已不是工作,而是生活! 還記得那最後一夜的授證與授服,碼頭邊的賞鯨船上,

容,希望這些繁重與困難能讓人望之卻步,等著因報名

我終於認真的回到解說培訓的目的,不知我的陪伴,是 三位是正常,五位!要不是太看得起我,就是強人所難!

否讓他們這一路走來不會太辛苦?對於解說是否有了另

還好,能產出幾個解說員我完全不放在心上,因為我老 早就安慰了自己,能不能產出解說員不是一個人的努力, 還來自於天時地利人和,以及報名的各勇士們,是否夠

6

堅定地朝著解說邁進,我個人只有盡力而為,別無所求 只求玩得盡興!

殺手的開訓 不知是什麼時候,我有了殺手這個名號,不能因為 長相就給人取這樣的名號吧!長得嚴肅難道也是一種瑕 疵?開訓時執行長竟然是這麼介紹我出場,殺手!聽起

1

來很威,但明明我是佛心來著,無可否認開訓和學員的 人數不足而停辦的結果,等著我是否還有全身而退的希 望 ... 然後等著等著,卻等到了四十位不怕死的人願者上 鉤,最後留下了二十名的勇將,我最後的流標希望也就

第一天相見,雖然我就站在他們觸手可及的眼前,但卻 如一望無際的太平洋,有著最遙遠的距離,只能慶幸我

4

至少有三個月的時間來金盆洗手,證明自己不是殺手。

此煙消雲散!很快的辦公室主任對我說,今年只要產出

就如同當初所設想的一樣,解說培訓成了生活的大部

五名解說員就好,他的意思是四分之一,馬上要我面對

分,每週兩次的課程伴讀是一定的工作、實習船班的安

現實的殘酷,不由得背脊發涼,冒一身冷汗,一年有二、

排、觀看作業和給建議、借場地演練、邀解說員協助鑑

2016 年順利產出 8 位海上解 說員,在船上進行授服儀式。

5

38 黑潮會訊 2017 NO.2

向海佈道 39


向海佈道

參加黑潮海上解說員培訓緣於自內心的一個想法 “臺灣是個四面環海的國家 , 為何我們對於大海卻如此的陌生 ?” 所以決定參與守護這片海洋來做為愛臺灣的實踐 在培訓過程參與了近百小時的課程及三十次的賞鯨航程 開始能體會並感受到臺灣海洋的美好與哀愁

出海的日子

“我們只會守護自己珍愛的事物 , 但愛是因為體會 , 體會是因為教育”

是隨著鯨靈起舞的日子

期盼我能透過手上的麥克風 , 讓更多人一起守護這片大海與海中的生物 文 | 連竟堯

精彩萬分 不出海的日子 我喜歡選個最靠近海的角落待著 一邊望著 一邊想念著

今年春夏是一趟走向大海的奇遇。能來到三樓甲板解說,是不顧

文 | 高子嵐

一切的選擇,也是許多人幫助促成。謝謝洪亮推坑和救援,謝謝土 人和討海人們言談傳授,還要感謝培訓以來的所有同伴。航行到太 平洋上,我們在大海面前就像孩子,有那麼多可學習,有那麼多機

終於,在今年以實際行動回應海洋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召喚,要 感謝自己踏出那一步並堅持到最後;也要謝謝黑潮提供的一切,從

會可改變、增長;很幸運搭上黑幫這艘船,日後我們一起,繼續遠

室內課程、海上實習一直到通過解說員鑑定的整個過程,是很多人

航吧。

的投入才能成就的;更要謝謝這片大海,總是不吝以美好的一切回

文 | 譚凱聰

應人們來到海上的每個時刻,我聽見了海的召喚所以來到海上,那 你呢? 文 | 施宇凌

十年前的夏天,我來到花蓮,學校離海很近,有時候帶著便當, 有時候帶著一杯茶,有時看海,有時聽海,或者用盡一個下午, 或者搶著一節空堂,快樂也來,悲傷也來,我不曉得是怎麼一回

只是生活中有些無趣想找點新鮮玩耍

才感到一股莫名的愁

事,直到某日搭上火車,落在臺北車站的月台──這裡的空氣,

意外結識一群同樣貪玩又有趣的夥伴

並非時間空間具象分別

不太對。

若說一個人的旅行最終在貼近自己

惆悵

如果同一個島嶼就有這麼巨大的差異,那麼海洋呢?這十年來,

那麼一群人相遇必有其相似的驚奇或嘆息

或許因其名為

謝謝在海上在路上在行走中的靠近

她鄉

時常在離開了某處之後

我只行走在花蓮的土地上,離開陸地,是全新的世界,但什麼時 候該走向大海,他會在耳邊說:「

」,你聽見了嗎? 文 | 陳冠榮

文 | 陳雅慧

從台北跑到西子灣,又從西子灣跑到七星潭,為了,只想更接近 一定是瘋了才會參加黑潮的解說員培訓,長達三個月的課程,加 上那制度嚴謹的鑑定程序,開訓的六個月後幸運的最終能穿上那件 藍背心。說來話長,因緣際會的,多年前因為《海豚的圈圈》而認 識了這群在基金會裡擇善固執的瘋子們,大夥因為海洋而相聚,因 為鯨豚追著夢,很高興在 2016 的這一年能加入解說員的行列,魚 槍和麥克風比起來,我想我比較喜歡現在這個樣子。

40 黑潮會訊 2017 NO.2

文 | 張信儒

海一些,為了,只想讓更多人認識這片海,為了,只想讓更多人知 道漁人的故事,為了,是傳達永續海洋的理念。 人生中是否曾有過一個當下,是你覺得就算現在死掉,也不會遺 憾! 那個當下很重要!但,人的一生中能有多少那樣的當下! 我的人生中有這樣的當下,就是我現在正在做的,一起洄遊吧! 文 | 黃紋綺

向海佈道 41


海洋的鄉愁 —用藝術開啟海洋想像

| 澳門海洋進行式 |

文 | 莫兆忠 ( 澳門劇場編導及戲劇教育工作者 ) 圖 | 黃文儀 攝

了。「送海」以此核心,延伸出「淨

式,從那些肚子裡剖出海廢的動物身

灘」、「永續海鮮」講座、「海洋影

上,我們竟看到很多自己日常吃的、

展」等暖身活動,還有一些演出、講

喝的便當、飲料、零食包裝。《圈圈》

故事、學校繪本分享等穿插其間。長

是首次由黑潮出題的創作,顯然被考

達半個月的「送海」計劃,加上當時

倒了。「反圈養」是我們陌生的題材,

剛開始受到關注的填海議題,不論參

而且很容易流於說教,我們先來了花

與的藝術家、公眾,以及事前事後的

蓮跟黑潮上課,愈知得多,愈發現這

媒體報導都出乎意料的多,多到我措

不是個非黑即白的題目,如果只講一

人生在世就是對環境的不停剝削,

手不及的程度。2012 年的秋天過去,

句「愛護動物」、「不殺生」、「不

大概「送海」只是見證了,也送走我

但填海工程不曾因此而稍停,到底透

要去海洋公園」,戲劇(或者藝術)

曾有過的理想主義。還記得第一次跟

過藝術,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

的作用是什麼?香港故事人雄仔叔叔

這幾天的溫度剛好跟當年很像。 到底是四年了,還是該說才四年? 曾經將我們連結的海,彷彿留在彼此 的記憶中洶湧。

花蓮好友吳思鋒摸上富陽路的黑潮辦

作為三面環海的城市,我們對海洋

說︰「有立場但沒有答案」。在這句

公室,很黑的路,幾個完全陌生的人

的想像十分有限,一下子講了很多與

話的啟發下,我們回到「黑潮」最初

前,我笨拙地翻開那張澳門旅遊局出

海洋有關的議題︰填海歷史、海洋污

設定的題目「審視圈養」上,嘗試用

版的澳門地圖、打開思鋒準備的澳門

染、海洋動物 ...... 該從何說起?其實,

更柔性的方式,在排山倒海的廣告以

還不如問小朋友(甚至老師)︰「澳

外,展開另一種讓小孩與家長觀看、

門的海是什麼顏色?」大部份人都答

思考「圈養」議題的角度。藝術回答

「藍的」、「綠的」。從河口沖出的

不了現實難以解決的問題,但它可以

泥黃海水,是個沒有親眼看見,便不

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更大的想像,讓

易說服人的真相。

人有能量去相信想像、相信改變。

填海資料,眼睛卻被很多鯨豚的大海 報吸引,然後有人問︰「澳門會看到 白海豚吧 ?」我們毫無概念 ......。之後 就有了 2013 年的「送海︰海洋文化 交流計劃」。 整個計劃由吳思鋒和我共同策劃。

2013 年,運沙船每天繼續辛勤地將

最 近 造 了 個 夢, 幾 隻 虎 鯨 突 然 同

我們先在澳門和花蓮兩地尋找合適的

沙石送到填海區,我們便開始創作一

時 在 海 面 上 躍 起, 海 和 人 卻 一 樣 平

創作者,當中跨越了表演、文字、視

部又一部,或者可概括為「想像海洋」

靜 .....。四年了,世界沒有變得更好,

覺 藝 術 及 音 樂 等 不 同 媒 介。 澳 門 的

系列的兒童偶劇。《石頭雨》從下大

才四年,我自己都沒有變得更好。然

「我城社區規劃合作社」描繪出澳

雨海水倒灌,講到發現學校原來就位

後又間歇性地自問︰生存、工作、追

門半島的原始海岸線,然後是我和鄭

於填海地上,精衛填海,我們也填海,

求的意義,間隔好像愈來愈短,生命

冬、小寧兩位澳門伙伴從這條可以走

到底誰讓海洋愈變愈小?我們用戲劇

卻不會愈來愈長。這四年來的創作與

一天一夜的路線一分為二,再將那些

留下這個問題。《當我們吃杯麵的時

接觸,藝術創作是我僅有的能力,它

表演、展覽、音樂會安置在不同定點,

候》從繪本故事發想,開展出一種包

沒有改變過世界絲毫,但起碼讓海洋

「出走海岸線」社區藝術旅行便成型

含展覽與說故事導覽的學校巡迴方

成為我的想像,一種鄉愁。 43


沿著黑潮, 我去往一片更真誠的自己

| 海邊的實習心得 |

文 | 林家豪 (2016 暑期實習生 )

楊婷 攝

上學期初,我選了 NGO 實習課,

有一次,開心的喝完最後一口湯,正

在實習的六十天裡,我學習到了三

滿足的準備要走回黑辦,老闆娘一口

件事,最大的一件事是關於「生活」。

把我叫住,輕輕地跟我說:「同學,

「生活」這兩個字從國小就不陌生,

還 沒 付 錢 喔!」 我 急 忙 掏 出 幾 個 銅

那時還是每次月考一定要考的科目之

板,轉身要離開的時候,她又說:「那

一,但好幾年過去了,我知道自己是

皮蛋豆腐呢?」「我還真的忘記了!」

還活著,但從沒認真思考這到底是怎

我心裡想。後來老闆娘爽快地說要請

麼一回事,也許要說我從沒有跳脫原

我 吃 小 菜, 也 順 道 問 我 關 於 實 習 的

本的生活,很認真的去嘗試其他種生

這門課滿特別的,平時不怎麼上課,

事,「你幹嘛跑這麼遠來實習?」她

活的方式,還記得黑潮工作人員之一

但是需要利用暑假的時間,去自己有

輕描淡寫地問我,我頓時啞口無言,

阿 旭 在 一 次 分 享 裡 說 過:「 來 到 花

興趣的 NGO 實習。其實選這門課也

不知道怎麼具體的回答她,我到底為

蓮,才知道家鄉的許多問題。因為處

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只是想好好的

什麼要來花蓮、來黑潮實習?「實習

理 193 的問題,我學習著如何去面對

一個人慢慢深入瞭解一個陌生的地

沒有薪水」這件事對於老闆娘來說似

問題,也許這就是出走的目的,我們

方。我選擇了這三學分的課程,然後

乎很難接受,「如果有時間,應該負

會懂得如何回去,然後讓家鄉變得更

因緣際會之下我又選擇了黑潮,亦或

擔家裡的經濟狀況才對。」我想她那

好。」潮生活就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者是黑潮選擇了我,因為在整個實習

時是這麼想的。我帶著這個問題開啟

接觸到了好多人,聽了好多故事,甚

的過程中,我在這邊得到的比我預期

這麼簡單、這麼精彩;踏在成功陳船

了兩個月的實習生活,在後來的每個

至實際行腳一遭,例如去到小俊位於

的還多得太多了。

長的船上,才知道討海人的喜怒哀樂;

日子裡,產生了更多、更多的問題。

水璉的芭蕉園,才知道原來生活可以

載浮在白鮑溪水裡,才知道溪水是夏

聊,越講越開心,心就這樣被打開,

予太多,不過至少希望大自然好好滋

天裡最棒的禮物。

讓世界進來了,這是我學到的第二件

潤他們。這個風吹得很舒服,提醒了

事。

我們夏天真的要走了,秋天是真的要

黑潮旁邊的恩典牛肉麵,走路五分 鐘內的距離,第一天「潮生活」( 註 )

「這是我在最後一次出海時拍的喔!就是 搭土匪的船班那一次!」 江叔宜 攝

「啊!生活原來也包含著學習。」

相見歡時的晚餐就是在那邊解決的,

「踩在岸邊的石頭上,自以為小腦發達的我還是忍不住滑倒,但這樣的姿勢好像是在對攝 影師敬禮,謝謝大家!」 朱智麒 攝

隨著在黑潮的日子增加,我心裡這樣

實習生出海只有三次機會,恰巧兩

的聲音是越來越明顯。每個人都很獨

次我都搭乘土匪的船班,土匪在我印

吃碗熱騰騰的青菜豆腐麵,慢慢的才

立在學習,這是還在唸書的我很驚訝

象裡是個很厲害的人,究竟厲害的經

知道老闆、老闆娘都是很客氣的人。

的,因為平時在學校,大部分是急就

歷有哪些,我也說不清楚,但他是個

章的繳交功課,應付地去上每堂課,

幽默的人卻是很肯定的。兩次搭乘的

不知道為何要學,也不主動學得更深

時間都在早上六點半,也不知道是睡

後來有好幾次的午餐也都習慣去那 邊,甚至是帶著書就一個人走去那邊

「太陽剛剛升起,剛好捕捉到漁船出港的畫 面,對了,這個可是日出喔!」 林家豪 攝

44 黑潮會訊 2017 NO.2

「想來想去,最愛的顏色還是這樣的藍色和這樣的橘紅色,我想就是大自然的顏色吧!」 林家豪 攝

來了。」自己在半夢半醒裡聽到土匪 是這樣說的,腦袋不是很清楚,但是 心裡的感動卻是無法自己。在黑潮裡 學到的第三件事是真誠,不論是對待 自己或對待他人。 在實習的日子裡,我是隻無繫的海 豚,悠游於溫暖的海流,認識並追求

入。但在黑潮就不太一樣,每個人都

眠不足還是大海的寧靜,我都很享受

會主動查詢更多的資源、互相分享,

的睡著了,兩次的航程中都知道土匪

並且很認真的去聆聽每個人的意見,

有提到我這個菜鳥實習生。一次是因

和大家一起討論,這讓我懂得如何去

為那天剛好是我二十歲的生日,他滿

思考一個現象,形成自己的觀點,甚

心的祝福我,第二次是因為準備要離

至是提出問題。除此之外,我們也時

開花蓮了,「每年夏天黑潮都會有不

常聊聊音樂、電影、書籍,所以我很

同的實習生拜訪,他們貢獻他們的熱

( 註 1:「潮生活」為黑潮夏天兩個月的親 海體驗營,也恰好是每年前來黑潮的暑期

喜歡和大家聚在一起的時光,什麼都

情在黑潮,黑潮是個小地方,沒法給

實習生會參與協助的工作項目之一。)

更真誠的自已。蔚藍寧靜的海洋裡, 我舒服自在,是因為所有在這兩個月 裡,相遇到的人都是如此的美好。謝 謝你,黑潮。

45


「變變變, 旋出生命中的無限可能」

| 志工的話 |

文.圖 | 張乃悅 (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志工 )

故事從這裡開始說下去…… 話說大學聯考那年,有個開朗的糊

麼讓他混進合唱團,唱低音部負責襯

絢爛的朝陽月升。在 101 年的夏天,

底。哈哈,生命無限可能。

我在花東路上,認真的如「飛旋」跳

塗蛋,把英文作文題目的 yesterday 當

87 年的愚人節,他,也就是我,離

成 tomorrow, 過 去 式 全 變 未 來 式。

開北榮一級教學醫院的工作,從台北

魷魚,還很認真的觀察「花紋海豚」,

背景的黑友也一起來支援。102 年的

現。這一天最大的感動,是一位把自

熬夜剪貼了一隻蠻大的花紋海豚, 還

夏天,在多羅滿賞鯨公司的全力配合

己當輪椅的媽媽帶著頑性癲癇的小朋

做 了 一 張 海 底 景 觀 大 海 報, 歡 喜 赴

下,花蓮的特教賞鯨船班首航開出,

友一起出海賞鯨,突破他們的限制,

會。「剪刀石頭布,贏了可以抓一隻

順利完成任務。至今我都還記得,一

在船頭玩海水 SPA,當我們說他是「大

魷魚,輸了手上魷魚就溜不掉要被抓

個亞斯天使出海後的第一句話,「這

翅鯨」之後,虎鯨家族就跟著來了。

呵」、「剪刀石頭布,花紋贏了可以

是世界最大的廢水處理廠嗎 ?」,哈

花蓮發現虎鯨不超過十次,威任說我

抓一隻魷魚吃,花紋輸了就會被小朋

哈,形容得真好,生命無限可能。

們是沾了孩子們福氣幸運的遇見。

友在身上畫下刻痕」,一番纏鬥,小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在花蓮縣政府

不僅是中小學的特教天使船班成功

朋友認識花紋了。老師說他們好幾天

教育處特教科支持下,四年來共帶領

出海,去年 10 月,黑潮的解說員、志

用他們可以表達的方式談海,帶他們

三百六十多人次身心障礙孩子及家長

工,以及 O'RIP 的工作人員、特殊教

畫下刻痕的花紋海豚,開始漫遊在特

出海,來自花蓮各地特教班學生,包

育的資深視障巡迴教師,還有多羅滿

教班裡 .。心裡出現一個聲音:「今年

括腦性麻痺輪椅生、聽障生、視障生、

船公司的工作人員再度齊聚一堂,為

的夏天就來帶他們一起出海賞鯨。」

自閉症學生、智障生、學障生、肢障

了討論週六「看不見,就說一片海洋

雖然特教生活動會有不同的限制,

生…。每年,都在家長、黑潮專業解

給你們聽」視障者出海活動,加上視

但是特教科每年暑假仍會編列經費舉

說志工、特教專業團隊治療師群,以

障志工團 ( 包括一隻導盲犬志工 ) 的

辦各種活動讓他們參與。因為為兩邊

及黑友醫師團的陪同下勇敢開心出

支援,感謝老天爺在颱風前給我們溫

的志工團隊拉線,在得到兩方 ( 教育

海,一圓賞鯨夢。

暖的太陽公公,104 年 10 月 17 日完

105 年 7 月 30 日,虎鯨就從我們大

厚一層發亮的碳黑。慢慢地如優雅的

勇敢的支持下,我們考慮各種可能,

多多的船下滑出,特教天使船班在太

「花紋」,我愛上白天和也不怕夜晚

盡全力派出最完備的志工團,包括教

平洋遇見罕見的「虎鯨」,3 隻耶!

育處特教專業團隊 ( 物理治療師、職

這是繼威任叔叔於 96 年 5 月 9 日與心

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心理師 )、

路文教基金會的慢飛天使們出海,在

放輕鬆,然後英文作文分數抱到人生

下鄉服務。101 年的春天,我收到朋

中的第一個鴨蛋。但是,糊塗蛋依然

友傳來「海」的訊息, 喜歡但害怕海

勇敢自助出國玩,還可以神奇用極簡

的我 ,被「潮.生活」的名稱,挑起

因為我是在花東路上遊走工作的

的 broken English 要回外國店員少找

生命裡愛「變變變」的因子,當夜挑

語言治療師,常會接觸受身體各類限

燈就完成自傳寄出。感謝「黑潮海洋

制之慢飛天使。102 年,黑潮接到美

文教基金會」的威任和東良一哥,願

崙國中特教班的申請協助進行海洋教

的海了,我不暈船了。哈哈,生命無 限可能。

意拾起我「年老體壯力衰」但愛玩大

育,熟悉小天使們的我也接到威任的

入大學了,同學拖他一起去報名學

自然的一頁自傳,讓我加入夏天「潮

邀約一起來協助活動。從接到指令開

校合唱團。他,跟豆芽菜不熟,尤其

生活」行列,成為黑潮的一員。由開

始, 腦子開始一直在思考,要用怎麼

是怪怪的調號,當然視譜又抱到人生

始貼近、不怕,到最後玩在海中,愛

樣的「符號」、「形式」、「遊戲」

的第二個「0」分,但是測試音域時,

上海。生活,不再僅有彩鳥漫飛在漸

讓小天使們願意多了解鯨豚, 而能同

低 音 域 的 部 分, 他 就 一 直 發 聲 唱 下

層多變的綠色山脈,再添加一片鯨豚

時喜歡上他們、想貼近海。只剩兩天

去,直到伴奏忍不住抬頭,指揮就這

飛旋的湛藍色彩,以及海天交界橘紅

的工作天,一腦袋的想法激盪,我決

46 黑潮會訊 2017 NO.2

鹽寮遇見 4 隻虎鯨後,第二次奇蹟再

處特教科及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 都

帶著小紅 50 機車到花蓮闖蕩,認真想

限可能。

資深強壯的黑潮志工團,還有具醫療

轉在海上海裏,全身皮膚就被抹上厚

他,快樂地寫出大考「後」要如何解

的錢,自覺很厲害耶。哈哈,生命無

定休假, 開始剪貼創作。除了許多小

成任務,也謝謝最忠實的好友飛旋海 豚的來訪。 哈哈,生命無限可能。下次,換你 一起出海賞鯨。

47


志工感謝 文 | 黑潮編輯室

1 月 感謝志工 鯨豚紀錄表格 key in:高子嵐 黑潮會訊校稿:高子嵐

劉宇宸、陳怡錚、黃湄琇、李志芬、陳冠任、 周宜鞍 「潮生活」宣傳影片拍攝:高子嵐、林明謙、 郭思妤、林怡伶、簡士傑、陳玟樺、賴東洋 「潮生活」文宣故事小書設計:洪璿育

2 月 感謝志工 尾牙創意禮物包裝:高子嵐

「潮生活」DM 加工生產線大隊:鄭佩馨、賴 東洋、高子嵐、陸欣妤、潘柏宏、譚凱聰、溫 晏、何孟潔

黑潮會訊寄送_台北協力:郭思妤、洪璿育、 張祐誠

「潮生活」DM 全台各地發送――遍地開花志 工:

黑潮會訊推廣_鯊魚哥媽斗:張賀翔

( 花蓮區 ) 蔡宜家、高子嵐、溫晏、( 台東區 ) 張乃悅、( 台北區 ) 陳盈竹、賴東洋、張意、 譚凱聰、鍾欣華、( 桃園區 ) 林佩怡、( 新竹區 ) 曾吉賢、( 台中區 ) 徐啟峻、葉孟娟、陳意如、 陳子鎮、( 嘉義區 ) 許光輔、( 台南區 ) 陳怡臻、 陳靖芸、( 高雄區 ) 邱謹慧、朱玉萍、( 屏東區 ) 何孟潔、( 澎湖區 ) 廖風雅、( 馬祖區 ) 李怡萱

黑潮環教行動「好事集」擺攤:黃菁瑩 活動宣傳影片拍攝協力:高子嵐、陳玟樺

3 月感謝志工 植樹節活動攤位推廣:高子嵐、王樂怡

黑潮環教行動「好事集」擺攤:黃菁瑩

植樹節淨灘小隊輔:卓至皇

「黑潮放送台」企劃製播:高子嵐、蔡南益、 潘柏宏、陸欣妤、譚凱聰、郭思妤、林明謙、 徐筠茹、王樂怡、黃湄琇

「志工培訓暨年會」活動執行:何孟潔、林明 謙、郭思妤、王樂怡 「志工培訓暨年會」餵食大隊:鄭佩馨、甘秋 素、陳雅芬

黑潮辦公室餵食上人:鄭佩馨

「黑潮放送台」企劃製作小組:譚凱聰、高子 嵐、蔡南益、林明謙、郭思妤、王樂怡、陳玟 樺、黃湄琇、林佳錚、黃守柔、徐筠茹

5 月感謝志工

「宜蘭綠色影展」活動攤位推廣:陳柏成、周 子妤、賴東洋 「塑海」偶劇製作:譚凱聰、林婷羽、陳誼甄、 黃湄琇、謝宜蓉、李志芬、林靜怡、張慧娟、 金磊 「走出校園的圈圈」花蓮校園偶劇巡演計畫: 李志芬、黃湄琇、周宜鞍、陳冠任、陳怡錚、 劉宇宸 「黑潮海洋大學」文宣設計:洪璿育 「黑潮海洋大學」宣傳短片拍攝:高子嵐、陳 玟樺 「黑潮海洋大學—震撼清水斷崖」活動志工: 何承璋、謝宜蓉、徐筠茹 多羅滿號船體彩繪:謝宜蓉

明信片加工大隊:鄭佩馨、徐子恆、徐如辰、 徐海耘、黃美娟、王樂怡、曹琇惠、林思瑩 「崇德火車小旅行」攝影志工:鄧宜家 「黑潮海洋大學——討海人 VS. 鬼頭刀」活 動志工:林明謙、郭思妤、何孟潔、夏尊湯 「好海唷!海洋戶外教學的各種可能」:高子 嵐、謝宜蓉、何孟潔、李婷羽、霍凱婷、王樂 怡 「走出校園的圈圈」花蓮校園偶劇巡演計畫: 劉宇宸、陳怡錚、黃湄琇、李志芬、陳冠任、 周宜鞍 宜蘭綠博擺攤 (5/1-2、5/14-15):陳雅芬、賴 東洋、陳子文、鄭惠云、鄭旭恩、江玠祐 「黑潮放送台」企劃製播:高子嵐、潘柏宏、 陸欣妤、蔡南益、王樂怡、譚凱聰、蘇妙蕙、 林思瑩

4 月感謝志工

「潮生活」營隊籌備:

「走,東海岸」活動攝影志工:何孟潔

[ 海島巡迴 ]

「好海唷 ! 海洋戶外教學的各種可能」: 高子 嵐、謝宜蓉、何孟潔、李婷羽、霍凱婷

( 台南古都場 ) 王傳傑、鄭以農、卓怡伶、陳 盈州、黃依婷、陳怡臻

「走出校園的圈圈」花蓮校園偶劇巡演計畫:

( 新竹風城場 ) 簡士傑、蘇柏愷、林家豪、程

48 黑潮會訊 2017 NO.2

[ 住宿建議 ] 李志芬、陳思齊、鄭佩馨

彥凱

茹、林怡伶

( 花蓮在地場 ) 甘秋素、高子嵐、林明謙、陳 玟樺、謝宜蓉、黃子芸

課程及活動影像紀錄:何孟潔、林家豪、陳奕 茹、蔡南益、林思瑩

( 頭城港口場 ) 呂理鑣、賴東洋

「東海岸行腳」:成功愛鄉協會、瑞穗生態館、 洄瀾風生態股份有限公司

( 台中好伴場 ) 張晧哲、徐啟峻、葉孟娟、陳 意如 ( 台北最終場 ) 陳彥辰、賴東洋、繆佩蓁、盧 盈年、陳盈竹、江玠祐 [ 活動集氣 ] 由於要感謝的人太多……感謝一個多月以來 認識、不認識、因此認識的黑潮志工、前學 員、新舊朋友、講師、友會及相關業者,大力 協助網路轉貼、撰文推薦、口耳相傳、捐款、 行動支持,成就了這個活動。

6 月感謝志工 「走出校園的圈圈」花蓮校園偶劇巡演計畫: 劉宇宸、陳怡錚、黃湄琇、李志芬、陳冠任、 周宜鞍 「黑潮海洋大學——震撼清水斷崖」活動志 工:陳子文、李婷羽、高子嵐 「把垃圾找回來」:何孟潔、陳冠榮、林思瑩、 連竟堯、黃子芸 「黑潮放送台」企劃製播:陸欣妤、潘柏宏、 高子嵐、蔡南益、譚凱聰、黃琦、蘇妙蕙、林 佳錚 「國家地理雜誌路跑活動」擺攤:鍾欣華、陳 宜君 「潮生活」見面會 ( 台北場 ):黃子芸、張瑜君、 陳彥辰 ( 花蓮場 ):高子嵐、林明謙 「潮生活」籌備支持:陳盈州、林穎瑋、金磊、 王韻淑 「2016 Diving Resort Travel 國際潛水暨度假 觀光展_台灣展」擺攤:黃菁瑩、林思瑩、蔡 偉立

7 月感謝志工 「夏日孩子去海邊」孩子親海營隊:

「山行者―合歡高山行旅」交通協力:老樹、 徐立群、蔡詠晴、曹琇惠 「旅趣工作室」魚の道遊園地協力:賴威任、 協和魚行張美雲阿姨、黃紋綺 台東未來學校戶外教學:夏尊湯、黃紋綺 「黑潮海洋大學」活動志工:金磊、曾紹威、 李婷羽 「慢飛天使鯨奇之旅」:張乃悅、賴威任、何 姿樂、夏尊湯、陳盈竹、邱聖凱、黃斯蘋、黃 嘉皓、柯文升、黃茹乙、潘妙嘉、陳麗美、陳 奕茹、何孟潔、徐子恆 「野生 ‧ 黑潮微型展覽」:辛佩津、李德茂 「給親愛的孩子」公播協力:余韋祈、黃淑梅、 莊慕華、沈慧娥 行政協力:謝宜蓉

感謝花蓮女中場地提供 暑期實習生:感謝林家豪、陳奕茹大力協助 募款協力:連竟堯 「旗魚王繪本音樂會」介紹黑潮 : 林東良 「黑潮 101 漂流計畫」漂流團隊:蘇達貞、 張原鳴、林安、黃嘉俊、張浩然、陳逸庭、葉 鏸瑩、許悔之、林仲平、金磊、甘秋素、陳玟 樺、陳冠榮、何孟潔、馬幼蜜、蕭婷維、黃瑂 琇、陳冠任 「黑潮 101 漂流計畫」岸勤協力:江清溪、 黃嘉皓、黃兆瑩、陳雅芬、王樂怡、連竟堯、 譚凱聰、卓至皇、蔡南益、吳偉競、黃俊男、 蘇帆海洋文化藝術基金會 「黑潮 101 漂流計畫」技術協助:江偉全、 中華鯨豚協會

9 月感謝志工 「海,你沒塑吧? 2016 簡單愛海市集」擺攤 協力:盧盈年

「黑潮 101 漂流計畫」浮球編織:江清溪、 林瑞怡、黃嘉皓、許光輔、黃俊男

「潮生活」結業船班影像紀錄:林明謙、陳育 琪、陳雅涵

「黑潮 101 漂流計畫」技術協助:江偉全

「潮生活」結業式_採買:蘇柏愷

8 月感謝志工 「潮生活」 活動影像紀錄:林思瑩、何孟潔、林家豪、陳 奕茹 活動文字記錄:林思瑩、張賀翔、陳雅芬、林 家豪、陳奕茹 海島結業信物製作:高子嵐、林明謙、郭思妤、 蘇柏愷 戶外行腳「來去芭蕉園住一晚」器材租借:蔡 南益、張信儒、徐子恆 LIVE 音樂會―「海平面的風景 -Cicada」: 郭思妤、林思瑩、林明謙、林家豪、陳奕茹 感謝璞石咖啡館楊武訓,場地贊助提供

「潮生活」

黑潮環教行動「好事集」擺攤:林家豪、陳奕 茹、陳雅芬、陳育琪、陳雅涵、江叔宜

「黑潮海洋大學——往山裡找海」:譚凱聰、 黃子芸、林明謙、俞玉珊、曹孟修

11 月感謝志工 「黑潮會訊」拍攝協力:林靜怡、王樂怡、林 明謙 「黑潮放送台」企劃:高子嵐、潘柏宏、蘇妙 蕙、邱綉樺、卓至皇 「二姨丈的 tatala」紀錄片放映 _ 飛魚湯料理 鍋具廚房贊助:鄭佩馨 「黑潮海洋大學-魚の道遊園地」攝影志工: 鄧宜家 「太巴塱共同生活營」擺攤志工:林明謙、卓 至皇 黑辦超殺水電達人:黃美娟 黑潮冰箱剩食清理小尖兵:黃子芸

12 月感謝志工 玻璃浮球編織教學:林瑞怡、簡子倫、王義智 「靜埔國小」參訪導覽:連竟堯

「黑潮 101 漂流計畫」:金磊、甘秋素、陳 玟樺、陳冠榮、何孟潔、馬幼蜜、蕭婷維 、 黃瑂琇、陳冠任、陳雅芬、王樂怡、蘇帆海洋 文化藝術基金會

王樂怡、謝宜蓉、蘇柏愷、鄭惠云、張乃悅、 張信儒、蔡南益、林靜怡、夏尊湯、黃美娟、 王緒昂、陳冠榮、賴威任、譚凱聰、黃嘉皓、 施勵強夫婦、Jean、鄭佩馨、徐子恆、洄瀾 風旅、吳昌鴻、吳政澔、花草集花義民宿

課程及活動文字紀錄:高子嵐、林家豪、陳奕

香港電影「十年」放映暨座談會:楊婷、吳思 鋒、番鵑、陳雅涵、吳昌鴻

「挺挺動物生活節_為海洋保育走入里海生 活」協力:徐啟峻

「吳鄭秀玉女士黑潮獎助金」攝影:陳冠榮 「好事集」擺攤:夏尊湯、卓至皇、鄧宜家 「黑潮放送台」企劃製作:高子嵐、潘柏宏、 陸欣妤、蘇妙蕙、邱綉樺、卓至皇 「黑潮海洋大學-魚の道遊園地」攝影:徐筠茹

國際淨灘日「把垃圾找回來」活動志工:連竟 堯、譚凱聰 「遭誤捕海龜」救援協力:黃俊男 手機捐贈:曹琇惠、Jackie Tsai、楊緒南、廖 正智、陳冠榮

10 月感謝志工 黑潮環教行動「好事集」擺攤:黃菁瑩、卓至 皇、邱綉樺 「挺挺動物生活節擺攤」:陳雅涵、林家豪、 江叔宜、鄭惠云、高雅、葉孟娟 「黑潮海洋大學——震撼清水斷崖」活動志 工:連竟堯、黃嘉皓、何孟潔、潘柏宏 慈濟大學花蓮溪口淨灘協助:邱綉樺、溫巧如 「黑潮 101 漂流計畫」浮球編織:林瑞怡 「黑潮 101 漂流計畫」浮球包裝:譚凱聰、 陳冠榮、高子嵐

49


捐款感謝 文 | 黑潮編輯室

1 月捐款名單

信用卡定額月捐 (28410) ● 200 元:蔡中岳、莊銘佑、蔡閔傑、林慧貞、 鄧雅穗● 300 元:何昀、周季瑩、陳亞平、 歐陽夢芝、何孟潔、張駖琳、沈幸潔、林于凱、 孫梅育、呂允中、俞玉珊、林嘉琦、陳婉寧、 鄭宇軒、柯美如、張洵宜、林哲偉● 310 元: 陳至瑩● 500 元:徐子恒、沈曉薇、高世霖、 劉佑興、許世璋、徐啟峻、劉姿吟、王怡婷、 邱百合、任孟淵、黃仕儒、林明慧、吳碩文、 張永州、許怡婷、李德茂、李圓恩、洪韻軒、 程吳隆、楊懿如● 1000 元:廖振福、郭國雄、 林明憲、吳志浩、陳慧書、陳意如、潘恒梅、 吳瑞美● 2000 元:李育欣、賴靖騏

郵局帳戶定額月捐 (7388) ● 100 元:張怡鈴● 200 元:匿名者 ( 蕭小 姐 ) ● 300 元:陳俐璇、謝逸俠、洪慈霙、 王傳傑● 500 元:Zubine ● 888 元:賴玟錦 ● 1000 元:黃愷文、匿名者 ( 葉先生 )、匿 名者 ( 賴小姐 ) ● 1500 元:吳紫棻

單筆捐款 (24680) ● 200 元:蔡政達、林倩瑋 ( 中獎發票 ) ● 500 元:余欣怡、郭毓璞、游麗芝● 600 元:羅 世倫● 2000 元:江文龍、陳柏安● 4580 元: 宜昌國小● 5000 元:徐芳薇● 8600 元:林 倚綪

贊助 PHOTO ID 花紋海豚個體辨識研究 計畫 (4000) ● 2000 元:謝宛恬、王絃如

2 月捐款名單 信用卡定額月捐 (29410) ● 200 元:蔡中岳、莊銘佑、蔡閔傑、林慧貞、 鄧雅穗● 250 元:謝定璉、楊竣善● 300 元: 何昀、周季瑩、陳亞平、歐陽夢芝、何孟潔、 張駖琳、沈幸潔、林于凱、林麗萍、呂允中、 俞玉珊、林嘉琦、陳婉寧、鄭宇軒、柯美如、 張洵宜、林哲偉● 310 元:陳至瑩● 500 元: 徐子恒、沈曉薇、高世霖、劉佑興、江文龍、 許世璋、劉姿吟、王怡婷、邱百合、任孟淵、 黃仕儒、林明慧、吳碩文、張永州、許怡婷、 李德茂、李圓恩、黃世潔、程吳隆、楊懿如、 李惠娜● 1000 元:廖振福、郭國雄、林明憲、 吳志浩、陳慧書、陳意如、潘恒梅、吳瑞美 ● 2000 元:李育欣、賴靖騏

50 黑潮會訊 2017 NO.2

郵局帳戶定額月捐 (7388) ● 100 元:張怡鈴● 200 元:匿名者 ( 蕭小 姐 ) ● 300 元:陳俐璇、謝逸俠、洪慈霙、 王傳傑● 500 元:Zubine ● 888 元:賴玟錦 ● 1000 元:黃愷文、匿名者 ( 葉先生 )、匿名 者 ( 賴小姐 ) ● 1500 元:吳紫棻

單筆捐款 (8050) ● 50 元:十方菩薩● 150 元:張泰迪、Kitty Siu ● 200 元: 曾 鐵 征 ● 300 元: 陳 惠 芳、 蔡采秀● 400 元:電子發票中獎獎金● 500 元: 邱綉樺、鄭虹瑜、鄭喻文、游麗芝 + 陳佳玲 ● 600 元:柯柏呈● 1000 元:藍流手作、徐 長明、鄭芷昀● 1500 元:陳俞妃

3 月捐款名單 信用卡定額月捐 (33210) ● 200 元:蔡中岳、蔡閔傑、林慧貞、鄧雅穗、 莊 銘 佑 ● 250 元: 謝 定 璉、 楊 竣 善 ● 300 元:何昀、周季瑩、陳亞平、歐陽夢芝、何孟 潔、張駖琳、沈幸潔、林于凱、林麗萍、呂允 中、俞玉珊、林嘉琦、陳婉寧、鄭宇軒、柯美 如、張洵宜、林哲偉、黃怡瑄、黃佳琳、涂 郁 ● 310 元:陳至瑩● 400 元:匿名者 ( 孫 小姐 ) ● 500 元:徐子恒、沈曉薇、高世霖、 劉佑興、江文龍、許世璋、劉姿吟、王怡婷、 邱百合、任孟淵、黃仕儒、林明慧、吳碩文、 張永州、許怡婷、李德茂、李圓恩、程吳隆、 楊懿如、李惠娜、黃伊君、陳盈州 ● 1000 元: 廖振福、郭國雄、林明憲、吳志浩、陳慧書、 陳意如、潘恒梅、吳瑞美 ● 2000 元:李育欣、 賴靖騏、顏寧

郵局帳戶定額月捐 (7688) ● 100 元:張怡鈴、陳俐璇● 200 元:匿名 者 ( 蕭小姐 ) ● 300 元:謝逸俠、洪慈霙、王 傳傑、林繼于● 500 元:Zubine ● 888 元: 賴玟錦● 1000 元:黃愷文、匿名者 ( 葉先生 )、 匿名者 ( 賴小姐 ) ● 1500 元:吳紫棻

單筆捐款 (30057) ● 27 元:陳鳳嬌● 100 元:陳柏成● 200 元: 曾少威● 300 元:蔡采● 400 元:電子發票 中獎獎金● 440 元:吳薔● 590 元:陳冠任 ● 6000 元:吳佳敏● 22000 元:無名氏 ( 捐 贈中獎發票 )

講師費回捐 (25800) ●1000 元:林東良 ●1600元:黃美娟●2000 元:

黃文儀● 2400 元:廖鴻基● 3600 元:歐陽夢芝 ● 4000 元:呂允中● 4800 元:張卉君● 6400 元: 葉祥溪

4 月捐款名單

信用卡定額月捐 (30910 元 ) ● 200 元:林慧貞、鄧雅穗、王佳華、蔡中岳、 莊銘佑、蔡閔傑● 250 元:謝定璉、楊竣善 ● 300 元:涂郁、黃佳琳、林麗萍、林嘉琦、 林哲偉、張洵宜、柯美如、鄭宇軒、陳婉寧、 呂允中、俞玉珊、何昀、周季瑩、陳亞平、歐 陽夢芝、何孟潔、張駖琳、沈幸潔、黃怡瑄、 林于凱● 310 元:陳至瑩● 400 元:匿名者 ( 孫 小姐 ) ● 500 元:李惠娜、王怡婷、邱百合、 任孟淵、黃仕儒、林明慧、吳碩文、張永州、 許怡婷、李德茂、李圓恩、程吳隆、楊懿如、 李昭岳、徐子恒、沈曉薇、高世霖、劉佑興、 江文龍、黃伊君、陳盈州、許世璋、劉姿吟 ● 1000 元:吳瑞美、陳意如、潘恒梅、廖振 福、郭國雄、林明憲、吳志浩、陳慧書、賴靖 騏● 2000 元:李育欣

郵局帳戶定額月捐 (6400 元 ) ● 100 元: 張 怡 鈴、 陳 俐 璇 ● 300 元: 謝 逸俠、洪慈霙、王傳傑、林繼于● 500 元: Zubine ● 1000 元:黃愷文、匿名者 ( 葉先生 )、 匿名者 ( 賴小姐 ) ● 1500 元:吳紫棻

單筆捐款 (38120) ● 350 元:黃聖閔● 500 元:崔春子● 720 元:無名氏● 2000 元:匿名者 ( 古小姐 )、 蔡懿馨● 2200 元:汪彥均● 3000 元:林劉 惠● 5600 元:芮生有限公司● 5750 元:誠 品生活松菸店● 6000 元:鄧紫云● 10000 元: 林家如

講師費回捐 (5200 元 ) ●1200元:張卉君●1600元:黃美娟● 2400 元: 金磊● GPS 贊助:詹嘉慧、葉玿伶、何承璋、 徐啟峻、林穎瑋、吳志浩、葉祥溪、李珮琪、 陳雅芬、曹琇惠、徐子恆

5 月捐款名單

信用卡定額月捐 (32710 元 ) ● 200 元:林慧貞、鄧雅穗、王佳華、蔡中岳、 莊銘佑、蔡閔傑● 250 元:謝定璉、楊竣善 ● 300 元:黃佳琳、張洵宜、柯美如、鄭宇軒、 陳婉寧、呂允中、俞玉珊、林麗萍、林嘉琦、

林哲偉、涂郁、匿名者 ( 呂小姐 )、何昀、周 季瑩、陳亞平、歐陽夢芝、何孟潔、沈幸潔、 張駖琳、黃怡瑄、林于凱● 310 元:陳至瑩 ● 400 元:匿名者 ( 孫小姐 ) 、黃世潔● 500 元: 任孟淵、黃仕儒、林明慧、吳碩文、許怡婷、 李德茂、李圓恩、程吳隆、楊懿如、李惠娜、 王怡婷、邱百合、李昭岳、徐子恒、沈曉薇、 高世霖、劉佑興、江文龍、黃伊君、陳盈州、 許世璋、劉姿吟● 1000 元:賴靖騏、潘恒梅、 吳瑞美、陳意如、吳志浩、廖振福、郭國雄、 吳志浩、陳慧書● 2000 元:李育欣、潘怡庭

郵局帳戶定額月捐 (6400 元 ) ● 100 元: 張 怡 鈴、 陳 俐 璇 ● 300 元: 謝 逸俠、洪慈霙、王傳傑、林繼于● 500 元: Zubine ● 1000 元:黃愷文、匿名者 ( 葉先生 )、 匿名者 ( 賴小姐 ) ● 1500 元:吳紫棻

單筆捐款 (103680 元 ) ● 200 元:楊玲韶● 230 元:鼎育貿易股份 有限公司● 500 元:蔡崎訪● 750 元:林佳 蓉 ● 1000 元: 好 創 意 有 限 公 司、 張 家 偉、 林育鴻、匿名者 ( 龔小姐 ) ● 2000 元:鄭芷 昀 ● 5000 元: 桃 園 市 大 有 獅 子 會 ● 20000 元:林穎瑋 ( 贊助潮生活 )、彰化皇家扶輪社 ( 贊助野望影展 ) ● 21000 元:憨人作工作室 ● 30000 元:花蓮美崙山扶輪社 ( 贊助野望 影展 )

講師費回捐 (11400 元 ) ● 1000 元:陳盈貝● 1600 元:余欣怡、葉 祥溪、張卉君● 5600 元:廖鴻基

6 月捐款名單

信用卡定額月捐 (35810 元 ) ● 200 元:林慧貞、鄧雅穗、王佳華、蔡中岳、 莊銘佑、蔡閔傑● 250 元:謝定璉、楊竣善 ● 300 元:黃佳琳、張洵宜、柯美如、鄭宇軒、 陳婉寧、呂允中、俞玉珊、林麗萍、林嘉琦、 林哲偉、涂郁、匿名者 ( 呂小姐 )、陳彥百、 林稚珩、何昀、周季瑩、陳亞平、歐陽夢芝、 何孟潔、蔡素甄、沈幸潔、張駖琳、黃怡瑄、 林于凱、彭聲傑● 310 元:陳至瑩● 400 元: 匿名者 ( 孫小姐 )、黃世潔● 500 元:任孟淵、 黃仕儒、吳碩文、許怡婷、李德茂、程吳隆、 楊懿如、李惠娜、王怡婷、邱百合、李昭岳、 黃詩琴、徐子恒、沈曉薇、高世霖、劉佑興、 江文龍、黃伊君、陳盈州、許世璋、劉姿吟 ● 1000 元:賴靖騏、潘恒梅、吳瑞美、陳意如、 林伶倩、林芷瑩、陳信銓、廖振福、郭國雄、

吳志浩● 2000 元:李育欣● 3000 元:王岳 忠

郵局帳戶定額月捐 (6400 元 ) ● 100 元:張怡鈴、陳俐璇● 300 元:謝逸 俠、 洪 慈 霙、 王 傳 傑、 林 繼 于 ● 500 元: Zubine ● 1000 元:黃愷文、匿名者 ( 葉先生 )、 匿名者 ( 賴小姐 ) ● 1500 元:吳紫棻

單筆捐款 (49990 元 ) ● 50 元:蔡雨辰、賴頤穎 ● 100 元:徐風琴、 施美齡● 200 元:蔡宜臻、高婉菁、林世勳、 善心人士 ( 周先生 )、陳冠榮● 210 元:陳雅 慧● 280 元:施宇凌、林靜怡● 350 元:連 竟堯● 420:小紅饅頭● 500 元:劉芸瑄、 戴于涵、黃紋綺● 600 元:林昱良、蔡崎訪、 李姮憓● 650 元:張逸仙、任莉雯● 1000 元: 吳燾宇、梁芸齊、陳彥百、許禾榆、張信儒、 林育如、黃億芳、鍾英華、黃嘉皓、林佳錚、 鄧文銘、陳玟樺、張乃悅、張鈺玟、周宜鞍、 陳青琪● 1050 元:徐立群 ● 1500 元:東華 慈青社、湯玉翠● 2000 元:黃堯聲● 2105 元: 蘭雅國中 807 班長劉祥竟● 2700 元:賴致君 ● 3000 元:陳彥如、林毅軒● 9695 元:張 育榕

講師費回捐 (9000 元 ) ● 2400 元:廖鴻基,張泰迪● 4200 元:張 卉君

7 月捐款名單 信用卡定額月捐 (35410 元 ) ● 200 元:林慧貞、鄧雅穗、王佳華、蔡中岳、 莊銘佑、蔡閔傑● 250 元:謝定璉、楊竣善 ● 300 元:俞玉珊、李圓恩、高韓英、匿名 者 ( 呂小姐 )、涂郁、黃佳琳、林麗萍、林嘉琦、 林哲偉、張洵宜、柯美如、鄭宇軒、陳婉寧、 呂允中、陳彥百、林稚珩、何昀、周季瑩、陳 亞平、歐陽夢芝、何孟潔、蔡素甄、沈幸潔、 張駖琳、黃怡瑄、林于凱、彭聲傑● 310 元: 陳至瑩● 400 元:匿名者 ( 孫小姐 ) 、黃世潔 ● 500 元:任孟淵、黃仕儒、吳碩文、黃詩琴、 李德茂、程吳隆、楊懿如、李惠娜、王怡婷、 邱百合、李昭岳、徐子恒、高世霖、劉佑興、 江文龍、黃伊君、陳盈州、許世璋、劉姿吟 ● 1000 元:吳瑞美、陳意如、潘恒梅、賴靖騏、 林伶倩、林芷瑩、陳信銓、廖振福、郭國雄、 吳志浩● 2000 元:李育欣● 3000 元:王岳 忠

郵局帳戶定額月捐 (6400 元 ) ● 100 元:張怡鈴、陳俐璇● 300 元:謝逸俠、 洪慈霙、王傳傑、林繼于 ● 1000 元:黃愷文、 匿名者 ( 葉先生 )、匿名者 ( 賴小姐 ) ● 1500 元:吳紫棻

單筆捐款 (50605 元 ) ● 200 元:林怡秀、高婉菁、黃秀梅、無名 氏● 300 元:黃西波、李仁傑、涂郁● 400 元: 陳惠玲● 500 元:江文龍、游麗芝● 510 元: 戴曉文● 800 元:柯文升、陳盈竹、邱聖凱、 黃斯蘋、黃嘉皓、張乃悅、黃茹乙、潘妙嘉、 陳麗美● 970 元:葉建成● 1000 元:李昕育 ● 1025 元:陳儷文● 1650 元:吳凡● 2000 元:一本書店● 3000 元:劉少陽● 3600 元: 蘇庭立● 5000 元:鄭芷昀● 21550 元:無名 氏 ( 龔小姐,捐贈中獎發票 )

講師費回捐 (30553 元 ) ● 2000 元:余欣怡● 2400 元:葉祥溪● 3200 元:徐銘謙● 3600 元:金磊● 4800 元:廖 鴻基● 14453 元:張卉君及黃文儀

8 月捐款名單 信用卡定額月捐 (36460 元 ) ● 200 元:王佳華、林慧貞、蔡中岳、莊銘佑、 蔡閔傑● 250 元:楊竣善● 300 元:黃子玶、 匿名者 ( 呂小姐 )、涂郁、黃佳琳、林麗萍、 林嘉琦、林哲偉、柯美如、鄭宇軒、陳婉寧、 呂允中、俞玉珊、陳彥百、林稚珩、李圓恩、 高韓英、何昀、周季瑩、陳亞平、歐陽夢芝、 何孟潔、蔡素甄、沈幸潔、張駖琳、黃怡瑄、 林于凱、彭聲傑● 310 元:陳至瑩● 400 元: 匿名者 ( 孫小姐 ) 、黃世潔● 500 元:任孟淵、 黃仕儒、吳碩文、黃詩琴、李德茂、程吳隆、 楊懿如、李惠娜、王怡婷、邱百合、李昭岳、 徐子恒、高世霖、劉佑興、江文龍、黃伊君、 陳盈州、許世璋、劉姿吟、魏吟芳● 1000 元: 陳如敏、吳瑞美、陳意如、潘恒梅、賴靖騏、 林芷瑩、陳信銓、廖振福、郭國雄、吳志浩、 陳慧書● 2000 元:李育欣● 3000 元:王岳 忠

郵局帳戶定額月捐 (6900 元 ) ● 100 元:張怡鈴、陳俐璇● 300 元:洪慈霙、 王傳傑、林繼于、胡郁晴● 500 元:楊佩貞、 Zubine ● 1000 元:黃愷文、匿名者 ( 葉先生 )、 匿名者 ( 賴小姐 ) ● 1500 元:吳紫棻

51


黑潮 2016 大事紀 文 | 黑潮編輯室

單筆捐款 (117680 元 ) ● 150 元:黃紋綺● 200 元:高婉菁● 300 元: 黃西波● 500 元:蔡崎訪● 530 元:張嘉盈 ● 600 元:盧叔玲、鄭佩馨中獎發票● 1000 元:吳睿娟、林昱良● 2000 元:蔡懿馨、黃 川玲● 3000 元:林沁芝● 3500 元:黃延任 ( 贊助 GPS) ● 4500 元:黃惠香● 5000 元: 黃子玶● 10000 元:黃有鈺、新經典圖文傳 播有限公司● 50000 元:楊若沇● 22800 元: 無名氏 ( 龔小姐,捐贈中獎發票 )

講師費回捐 (8000 元 ) ● 1600 元:陳冠榮● 6400 元:林泓旭

9 月捐款名單 信用卡定額月捐 (41060 元 ) ● 200 元:王佳華、林慧貞、蔡中岳、莊銘佑、 蔡閔傑● 250 元:楊竣善● 300 元:黃子玶、 匿名者 ( 呂小姐 )、涂郁、黃佳琳、林麗萍、 林嘉琦、林哲偉、鄭宇軒、陳婉寧、呂允中、 俞玉珊、陳彥百、林稚珩、李圓恩、高韓英、 何昀、周季瑩、陳亞平、歐陽夢芝、何孟潔、 蔡素甄、沈幸潔、張駖琳、黃怡瑄、林于凱、 彭聲傑、鄭伊妏● 310 元:陳至瑩● 400 元: 匿名者 ( 孫小姐 ) 、黃世潔● 500 元:任孟淵、 黃仕儒、黃詩琴、李德茂、程吳隆、楊懿如、 李惠娜、邱百合、李昭岳、徐子恒、高世霖、 劉佑興、江文龍、黃伊君、陳盈州、許世璋、 劉姿吟、魏吟芳、謝定璉● 1000 元:陳如敏、 吳瑞美、陳意如、潘恒梅、賴靖騏、林芷瑩、 陳信銓、廖振福、郭國雄、吳志浩、陳慧書、 史美彥● 2000 元:李育欣、林伶倩● 3000 元: 王岳忠

郵局帳戶定額月捐 (7200 元 ) ● 100 元:張怡鈴、陳俐璇● 300 元:洪慈霙、 王傳傑、林繼于、胡郁晴、謝逸俠● 500 元: 楊 佩 貞、Zubine ● 1000 元: 黃 愷 文、 匿 名 者 ( 葉先生 )、匿名者 ( 賴小姐 ) ● 1500 元: 吳紫棻

單筆捐款 (12850 元 ) ● 200 元:蔡政達● 300 元:譚亮國、黃西 波● 600 元:夢想蝸牛故事屋● 500 元:黃 玉真、有愛大聲講 ( 動物溝通 ) ● 600 元:蔡 孟蓉、沈桂枝● 800 元:林昱良● 880 元: 婁安琪● 920 元:李坪鍵● 1000 元:蔡佩君 ● 1650 元:簡鴻明● 2000 元:朱郁婷、鄭 芷昀

52 黑潮會訊 2017 NO.2

10 月捐款名單

信用卡定額月捐 (42410 元 ) ● 200 元:王佳華、林慧貞、蔡中岳、莊銘佑、 蔡閔傑● 250 元:楊竣善、謝定璉● 300 元: 黃子玶、匿名者 ( 呂小姐 )、涂郁、黃佳琳、 林麗萍、林嘉琦、林哲偉、鄭宇軒、陳婉寧、 呂允中、俞玉珊、陳彥百、林稚珩、李圓恩、 高韓英、鄭伊妏、康家禎、李秀鑾、何昀、陳 亞平、歐陽夢芝、何孟潔、蔡素甄、沈幸潔、 張駖琳、黃怡瑄、林于凱、彭聲傑、陳柔云 ● 310 元:陳至瑩● 400 元:匿名者 ( 孫小姐 ) ● 500 元:任孟淵、黃仕儒、黃詩琴、李德茂、 程吳隆、張嘉盈、李惠娜、邱百合、李昭岳、 徐子恒、高世霖、劉佑興、江文龍、黃伊君、 陳盈州、許世璋、劉姿吟、魏吟芳、周季瑩 ● 1000 元:林伶倩、陳如敏、吳瑞美、陳意如、 潘恒梅、賴靖騏、林芷瑩、陳信銓、王怡婷、 史美彥、廖振福、郭國雄、吳志浩、陳慧書、 史美彥● 2000 元:李育欣● 3000 元:王岳忠、 辛水泉

郵局帳戶定額月捐 (7200 元 ) ● 100 元:張怡鈴、陳俐璇● 300 元:洪慈霙、 王傳傑、林繼于、胡郁晴、謝逸俠● 500 元: 楊 佩 貞、Zubine ● 1000 元: 黃 愷 文、 匿 名 者 ( 葉先生 )、匿名者 ( 賴小姐 ) ● 1500 元: 吳紫棻

單筆捐款 (35700 元 ) ● 200 元: 高 婉 菁 ● 500 元: 陳 怡 蓁、 蔡 崎 訪 ● 300 元: 黃 西 波 ● 1600 元: 黃 吉 村 ● 1800 元: 古 國 萱 ● 2000 元: 南 港 國 小 608 班 / 雙語班● 2100 元:陳柏洋● 5000 元: 郭俞嫻、程家嘉● 1000 元:何緗琳● 1700 元: 楊涵宇● 14000 元:林倚綪

講師費回捐 (60562 元 ) ● 1600 元:盧怡安● 2000 元:歐陽夢芝、 張卉君● 2400 元:葉祥溪● 2800 元:林泓 旭● 49762 元:黃文儀

何孟潔、蔡素甄、沈幸潔、張駖琳、黃怡瑄、 林于凱、彭聲傑、陳柔云、匿名者 ( 呂小姐 ) ● 310 元:陳至瑩● 400 元:匿名者 ( 孫小 姐 ) ● 500 元:任孟淵、黃仕儒、黃詩琴、程 吳隆、張嘉盈、李惠娜、邱百合、李昭岳、王 怡婷、陳雅涵、徐子恒、高世霖、劉佑興、江 文龍、黃伊君、陳盈州、許世璋、劉姿吟、魏 吟芳、周季瑩● 1000 元:陳如敏、林伶倩、 吳瑞美、陳意如、潘恒梅、賴靖騏、林芷瑩、 陳信銓、史美彥、廖振福、郭國雄、吳志浩、 陳慧書● 2000 元: 李育欣● 3000 元:王岳 忠、辛水泉

工作類型

2016/1/4

會議

執行長張卉君出席詩人吳晟召開「環境優先陣線聯盟」記者會。

2016/1/12

課程

環境教育專員黃文儀偕同池南自然教育中心進行花蓮市北濱國小低年級「自然探索課程」一 學期課程

2016/1/30

交流

研究員 呂允中、環境教育專員 黃文儀 出席 台灣沖繩海漂廢棄物交流會

2016/2/15

其他

活動專員林泓旭正式任職於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2016/3/8

會議

執行長張卉君、研究員呂允中出席蔡培慧委員召開立法院「彌補動保法展演動物條文漏洞修 法」討論會

2016/3/11

事件

環境教育 活動專案經理 盧怡安 帶領志工參與「植樹節」擺攤

郵局帳戶定額月捐 (7500 元 )

2016/3/12

● 100 元:張怡鈴、陳俐璇● 300 元:洪慈 霙、王傳傑、林繼于、胡郁晴、謝逸俠、許禾 榆 ● 500 元: 楊 佩 貞、Zubine ● 1000 元: 黃 愷 文、 匿 名 者 ( 葉 先 生 )、 匿 名 者 ( 賴 小 姐 ) ● 1500 元:吳紫棻

2016/3/17

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專員黃文儀偕同黑潮「圈養議題偶劇巡演」志工前往花蓮縣豐山國小演出

2016/3/21

環境教育 環 境 教 育 專 員 黃 文 儀 與 澳 門 足 跡 藝 術 團 體 及 志 工 進 行 海 洋 廢 棄 物 演 出 製 作, 為 期 105/03/21~105/03/31

單筆捐款 (173655 元 ) ● 280 元:錢念圭、王勝欽、夏龍龍、林聰益、 汪仁傑、王陳瑩● 300 元:林姜君、黃西波 ● 500 元:許舒婷、王珮如、陳雅婷、周子 妤、賴慈一、吳孟諭、袁雲英、羅允宏、王秀 玉、政大吉他社● 520 元:王書妤● 600 元: 郭 鎮 安 ● 650 元: 鄭 淑 燕、 朱 世 宏、 孫 浩 ● 930 元:巫佳容● 1000 元:陳弘鳴、江奕穎、 洪佳如、賴冠羽、黃俊榮、游麗芝● 1500 元: 徐啟峻● 2000 元:林美玲、遲恒昌、潘書涵、 余振翔、李春蘭● 2500 元:陳曉玫、江薇玲 ● 4000 元:楊涵宇● 5000 元:洪宸宇、徐 育民、張淑晴● 5150 元:林俊良● 6000 元: 劉士誠● 10000 元:台灣阿布電影股份有限 公司、劉幸珍、紀有德● 79725 元:造雨人 商號 ( 咖啡老頑童 × 小廢墟 2016)

講師費回捐 (3400 元 ) ● 3400 元:張卉君

11 月捐款名單 信用卡定額月捐 (40710 元 ) ● 200 元:王佳華、林慧貞、蔡中岳、莊銘 佑● 250 元:楊竣善、謝定璉● 300 元:黃 子玶、涂郁、黃佳琳、林麗萍、林嘉琦、林 哲偉、鄭宇軒、陳婉寧、呂允中、俞玉珊、 陳彥百、林稚珩、李圓恩、高韓英、鄭伊妏、 康家禎、李秀鑾、何昀、陳亞平、歐陽夢芝、

時間

2016/3/28

活動專案經理 盧怡安 籌備辦理 2016 黑潮志工年會暨培訓

會議

研究員 呂允中 出席 家用垃圾與事業廢棄物妥善處理會議

2016/4/1

會議

執行長張卉君、研究員呂允中至花蓮縣議會出席由地方議員莊枝財召開「花蓮賞鯨船席次討 論」專案小組會議

2016/4/5

會議

研究員 呂允中 出席 韓國團體 O.S.E.A.N 海廢線上讀書會

2016/4/11

環境教育 活動專案經理 盧怡安 籌備與教育電台合作廣播單元「黑潮放送台」首播

2016/4/15

議題

執行長張卉君 偕同 研究員 呂允中、活動專員林泓旭 出席 「花蓮縣 193 線 ( 三棧 - 光華 ) 拓 寬改善計畫 第一次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及對策檢討報告」會議

2016/4/16

活動

活動專員林泓旭 偕同 活動專案經理 盧怡安 辦理「黑潮海洋大學─走,去聽海岸的故事」

2016/4/16

會議

執行長張卉君出席國土計畫法工作坊。

2016/4/18

會議

中研院邵廣昭教授生物多樣性團隊來訪黑潮,執行長張卉君、主任賴威任、研究員呂允中出 席「台灣鯨豚資料庫與海洋廢棄物資料庫建立討論會」

2016/4/19

會議

執行長張卉君出席「106-110 年海洋教育執行計畫」焦點團體會議。

2016/4/28

會議

執行長 張卉君 偕同活動專員林泓旭、活動專案經理盧怡安 出席 東區環教區域工作坊

2016/5/1~5/2

環境教育 活動專案經理 盧怡安帶領志工參與宜蘭「綠色博覽會」擺攤

2016/5/7

活動

活動專案經理盧怡安於北、中、南、東舉辦「潮生活─海島巡迴分享」會共五場

2016/5/15

議題

2016/5/28

執行長張卉君撰文 < 觀看動物表演不是教育,而是不義 ! > 一文刊登於澳門日報、澳門愛瞞 日報、< 論盡 > 媒體

活動

黑潮 xINTW 合作於牛山呼庭戶外演出「52 赫茲」舞劇

2016/5/29

活動

活動專員林泓旭辦理「黑潮海洋大學-討海人 VS 鬼頭刀」活動

2016/6/6

議題

研究員 呂允中 出席 盡速成立海洋專責機關記者會

2016/6/9

議題

執行長張卉君、解說員王緒昂針對花蓮港海豚鏢刺事件發表媒體意見

2016/6/12 附註:因截稿前尚未確定 12 月捐款名單,將 於 2018 年會訊詳載。

活動

環境教育 活動專案經理 盧怡安帶領志工參與「國家地理頻道─世界海洋日路跑」擺攤

2016/6/12

會議

舉行黑潮解說員年度會議

2016/6/14

議題

執行長張卉君 偕同 活動專員林泓旭 出席 花蓮地檢署「打擊非法漁獵 保育野生動物」記者會

53


面朝大海,不忘初心 2016,黑潮始終洶湧澎湃

2016/6/22

會議

研究員 呂允中 出席 海洋保育組織拜會海巡署署長會議

2016/7/1

活動

2016 夏日海洋營「潮生活─尋找海島太郎」開跑,首日相見歡

2016/7/1

會議

執行長張卉君出席海洋生物博物館 105 年「白鯨諮議平台第四次例行會議」

2016/7/6

會議

執行長張卉君出席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召集「東區環境教育人力資源暨社會參與研商會議」

2016/7/9

其他

辛佩津 _ 野生。黑潮微型展 開幕暨「給親愛的孩子」紀錄片放映活動

2016/7/9

其他

花蓮南濱外海小抹香鯨擱淺,黑潮解說員到場協助海巡人員並進行採樣及掩埋處理

2016/7/21 2016/7/23

環境教育 環境教育專員黃文儀辦理黑潮「2016˙ 夏日孩子去海邊孩子親海營隊」,為期 7/21~7/24,開 放 30 位孩子參與 調查研究 研究員 呂允中 進行 小琉球海洋保育現況訪調

同為海島子民的朋友 : 我想要把眼前的這片海洋,帶給你。 這是源自於宇宙的一份禮物,我們共同的海洋母親,那鹹味的乳汁曾經溫柔地餵養著你我的生命;同時,她也是人類 共同的朋友,連結著島嶼和島嶼之間的聯繫。 我們是相應於海洋黑潮的陸上黑潮,十八年來溫暖、清澈、堅定地守望著這片海洋,從未被現實世界收買,也不曾因

2016/7/23

講座

執行長張卉君受邀於廣州中山圖書館進行反圈養演講

為水下暗流的威脅恫嚇而後退卻步。透過「反對野生動物商業圈養表演」的議題,我們動身串聯英美保育組織發展跨國

2016/7/30

活動

活動專員林泓旭 偕同 黑潮志工們 籌備辦理 教育處委辦「身心障礙學生認識海洋及鯨豚生態 親子共遊之旅」

行動;藉由長期定點海洋廢棄物監測行動,關注野生動物受到海洋廢棄物影響問題;此外亦加入專職的研究員投入海洋

2016/8/17

講座

活動專員 盧怡安 偕同黑潮活動專員林泓旭、志工林明謙、高子嵐受邀「繁花倡議─青年舞 起來」分享「過一種潮生活」

2016/8/22

活動

黑潮漂流 101 計畫正式啟航

2016/8/28

活動

活動專員 盧怡安 協助潮生活學員楊婷舉辦香港電影《十年》放映花蓮場次

2016/8/31

交流

研究員呂允中出席東部區域整體觀光發展政策意見交流座談會

2016/9/2

會議

研究員 呂允中 出席 海岸管理法草案公聽會台東場

2016/9/6

課程

執行長張卉君與黑潮團隊於東華大學開設一學期「海島與海洋」通識課程開課

2016/9/9

交流

韓國鯨豚保育團體 Hotpinkdolphin 拜訪黑潮並舉辦分享講座

2016/10/1

環境教育 10 月 1~2 日環境教育專員黃文儀至「第二屆挺挺動物生活節」擺攤

2016/10/1

其他

執行長張卉君與活動專員林泓旭與志工徐子恆、林思瑩等人協助處理鹽寮擱淺鯨豚採樣解剖

2016/10/10

交流

執行長張卉君 偕同 盧怡安活動專員 接待美國 MMC 團體

2016/10/12

會議

執行長 張卉君 與研究員 呂允中 出席 離岸風機對中華白海豚的潛在衝擊論壇

2016/10/17

會議

執行長張卉君出席水保局花蓮分局「流域工程環境友善專家顧問會議」

2016/10/19

會議

執行長 張卉君 與研究員 呂允中 出席 東區環教中心賞鯨規範會議

2016/10/24

會議

執行長張卉君出席花蓮縣產業運輸方案專家學者座談會

2016/11/1

講座

活動專員林泓旭 出席 風景特定區永續觀光論壇

2016/11/2

其他

執行長張卉君紀錄黑潮作品 < 黑潮洶湧 > 上市

2016/11/4

講座

盧怡安 活動專案經理 受邀前往松山社大分享〈海洋的美麗與哀愁〉

2016/11/9

會議

執行長張卉君出席農委會召開展演動物業修法產業協調會

2016/11/9

講座

邀請尼泊爾珍古德協會 Manoj Gautam 分享尼泊爾生態保育與動物權利行動者的歷程

2016/11/19

保育區的研究,串聯各地海洋保育夥伴共同討論台灣海洋政策的未來;科學研究方面,黑潮與國家研究機構合作,提供 累積多年的第一手資料進入國家生物多樣性資料庫,亦成為接軌全球生物研究中重要的台灣紀錄。 溫柔而堅定,是我們以一貫之的態度。黑潮長期面向學齡前兒童、偏鄉校園、中小學、大專院校乃至於成人,規劃各 種年齡層走向自然、接觸海洋的體驗式環境教育,透過巡迴展演、大學開課、活動推廣、長期陪伴等形式,融合環境理 念和引導體驗,傳達環境保育的核心理念。同時,亦陪伴身心障礙孩子、外籍配偶家庭、資源缺乏的偏鄉學校進行出海 體驗,我們相信大海是永遠的老師,也是最無可取代的撫慰,她從未向人類設限,只等待我們跨越自身限制走向她無私 的懷抱。

環境教育 執行長張卉君 偕同 活動專員林泓旭 志工林明謙 卓至皇 受邀參與「中亞地球市民村」活動擺攤

2016/11/29

其他

邀請蘭嶼江薇玲導演播映《二姨丈的 tatala》紀錄片及映後座談

2016/12/5

交流

研究員 呂允中 出席 16NGOs 2017 海廢行動討論會

54 黑潮會訊 2017 NO.2

55


然而,海洋母親的眼淚與困境讓我們預見了極具挑戰的未來。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自然海岸遭受暴潮侵蝕與人為開發壓力、漁業資源匱乏枯竭、塑膠垃圾碎裂成微粒侵入生態系 的循環之後,又再度透過食物回到人類身上、人類利用動物卻無視於生命的痛苦,形塑了錯誤的生命教育…正如你所見, 海洋面臨的威脅並非單一問題,而海洋生態的破壞從未減緩。面對人類共同的未來,始於對環境的關注,你需要專業的 海洋環境代理人,持續為這塊土地共同的未來努力。 作為台灣最「老牌」的海洋NGO組織,陸上黑潮十八年來從未改變守望這片海洋的初衷。一個公民團體的穩定發展 應該來自於社會大眾的支持,而不是依賴政府部門的補助。為了扮演 NGO 非政府非營利的第三勢力監督腳色,我們努力 的目標是以大眾捐款作為組織主要運作基金,然而迄今仍有近七十萬元的財務缺口,亟需更多的朋友透過定期定額捐款 來支持黑潮的工作! 環境的問題需要大家一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共同投入,推動改變——守望海洋。2017 年,邀請您從定期定額捐款開 始,成為下一道澎湃的海浪,湧向湛藍的未來。

56 黑潮會訊 2017 NO.2


好 黑潮

這件 t-shirt 的設計,是和喜歡版畫創作的藝術家肥魚

甚麼是公平貿易?這不是虛無的跟風流行,而是實在

合作。她片段地敘說創作初衷:海洋總讓我聯想到母親,

地解決資本主義下,底層生產者總被剝削犧牲的難解習

強大的生命力「孕育生命、提供保護、充滿未知、忠實

題。藉由長期的溝通合作,為生產者創造更好的工作環

地守護、溫柔但很有個性……」這剛好可以巧妙的運用

境及合理薪資,並宣揚環境永續的理念。為危險傾斜的

在這次印製衣服的對象─【繭裹子】的合作裡─一個志

自由貿易結構,提供更公平的貿易系統,也真正改善貧

在推動公平貿易與環保理念的組織。

困問題。對人友善,對環境亦然。

於附屬的托兒所,Freeset 提供了全方位的溫柔照顧。其 心念和肥魚在創作時的所思所想,不謀而合。 不管你將 t-shirt 上的圖,看成了頑皮的孩子、還是有 著海洋夢的女子,都沒有正確答案。他既是保有乾淨靈 魂的小孩,也是一針一線重新編織夢想的母親。這不只 是一件衣服而已,而是密密織縫著平等心和守護的信念:

而這次手工絹印的單位是位在印度的 Freeset。在印度,

這件 t-shirt 平等對待每一位生產者、而創作者的初心提

有很多女孩因為貧窮被拐騙脅迫出賣肉體,而 Freeset 為

醒我們平等看待自然萬物,人類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點;

這些婦女提供保護,給予裁縫的工作機會,讓他們開始

充滿生命力的海洋也有脆弱的一面,而我們每一個人都

自豪於自己的工作,重拾自信;而她們的下一代亦安置

可成為母親,守護這世界,包容且慈悲,溫柔而堅定。

創作者 | 肥魚 製作 | 繭裹子 攝影 | 大樹影像 文 | 歐陽夢芝 版畫 X 手工絹印 有機棉X公平貿易

運動活

《黑潮洶湧》NT$280

陽光文

繪本《海豚時鐘》NT$200 繪本《海洋紋身》NT$200 繪本《鬼頭刀》NT$200

玻璃浮球 ( 小 ) NT$699 玻璃浮球 ( 大 ) NT$999

Model:呂允中 鯨豚筆記本 (2 款 ) NT$70/ 本

手繪愛海豚明信片 (6 入 ) 150 元 鯨豚明信片 (6 入 ) NT$120/ 套 讓愛自由明信片 (4 入 ) NT$120/ 套

清新自

Model:黃文儀

58 黑潮會訊 2017 NO.2

Model:黃文儀、王樂怡

59


60 黑潮會訊 2017 NO.2

61


林總的話 圖 | 林振利 提供

62 黑潮會訊 2017 NO.2

63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