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paper 2月號:讀愛

Page 1

www.linepaper.com

免費贈閱

6 02 / 2018

Excerpt of A Hero Born by Jin Yong 隨書附送經典名句藏書票


情是何物?

text / 黃培烽

「問世間情是何物?」 每次聽到劇集角色吐出這句對白,我就覺得很俗套。但俗套還俗 套,這卻是一條人人都需要回答的問題。擁有愛情,是圓滿人生的 最基本條件之一,偏偏又最難掌握。有些人尋尋覓覓,有些人早早 修成正果,有些人勇往直前,有些人卻怯於踏出第一步…… 人世間各種形式的愛,為各類愛情小說提供最佳橋段;各種文體的 愛情碎碎念,也道出不同讀者的愛情感覺。讀完愛情小說和散文, 當然不會讓我們成為愛情專家,令我們煩惱的愛情問題,也不會立 即迎刃而解。 「問世間情是何物」這條問題,最終只能留待自己作答。正正因為 愛情讓人患得患失,所以儘管那些關於愛情的作品沒有提供答案, 但總讓人感覺穩妥──至少它讓我們知道,世上還有不少天涯淪落 人,正在為這個天下間最難解答的問題苦苦思索。

01


#06 FEBRUARY 2018

08

23

03

05

CALENDAR

LINEPAPER’S

之 書

Love is Walking Hand in Hand

PICKS

24

每 月

31

ENGLISH CORNER

新 閱 會 快

• Reading A-Z: F for… • Foreign Writers Offer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Hong Kong • Excerpt of A Hero Born by Jin Yong

2018 閱 讀 新 氣 象

33

35

劉 克 襄

跟山豬一起看海

34

查映嵐

網球風雲:

由新閱會開始

Diary of a Wimpy Kid

Racquet

總編輯 黃培烽 執行編輯 梁慧思 編輯 陳嫻嫻 / 陳映同 資料搜集 曾紫瑩 校對 Oliver Farry Contributor 劉克襄 / 查映嵐 / 天航 標誌設計 Karman L’UII 封面設計 Missquai 插圖及版面設計 Tobe Kan / Missquai / 陳嫻嫻 攝影 陳朗熹 / 楊德銘 網址 www.linepaper.com 電郵 info@linepaper.com 電話 2111 5890 傳真 2811 1240 地址 香港上環干諾道西 20-20A 號中英大廈 6 樓 602 室 顧問委員會 呂大樂 / 李安 / 羅淑君 香港印刷 | 版權所有,如欲轉載請先與我們聯絡

02


F

r a u ebr

y

二月

嘗遍人間甘辛味,

言外冷暖我自知。

《 我 是 貓 》

日本文學家、有「國民大作家」之稱的夏 目漱石,大學時開始寫作,1905 年出版短

Feb

9

篇小說《我是貓》,大受好評。他擅於運 用對句、迭句等技巧,文筆幽默,對角色 的心理描寫亦見細膩。他的頭像更被印在 1984 至 2007 年發行的 1,000 日元紙幣上, 以作紀念。

03

夏目漱石 (1867 - 1916)

K


K L

Feb

7

水瓶座 20/1~18/2 雙魚座 19/2~20/3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 《雙城記》

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1812 - 1870)

K

英國作家狄更斯,年輕時曾在鞋店當學徒,對社會基層的 生活有深刻的體會,故此作品多描繪英國當時的社會狀 況,並加以批判,寫下不少流芳百世的代表作,包括《遠 大前程》、《孤雛淚》、《小氣財神》和《雙城記》等。

Feb

“Along with the idea of romantic love, she was introduced to another - physical beauty. Probably the most destructive ideas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thought.”

18 托妮.莫里森 Toni Morrison

( 除 了 浪 漫 的 愛 情, 她 又 產 生 了 另 外 一 份 幻 想——美麗的外貌。這也許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具 毀滅性的兩種幻想。) —《最藍的眼晴》

K

(1931 - )

美國作家托妮.莫里森,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黑人女性。她曾任出版社編輯,把黑人文學帶入 主流,在 1970 年開始書寫個人作品。她的小說《最藍的眼睛》、《所羅門之歌》等,均闡述美國黑人 的心路歷程,以及他們面對的壓迫和忽視。

「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 下去 ,趣味自然會發生。」 —《敬業與樂業》 中國文學家、思想家梁啟超,別號「飲冰室主 人」,他倡導維新,激盪新思想,成為後來 五四運動的啟蒙。作品包括《飲冰室合集》、

Feb

23 梁啟超(1873 - 1929)

《中國史敘論》等。

L 第 46 屆香港藝術節:《安娜.卡列妮娜》

Feb

23-25

演出:蘇黎世芭蕾舞團

日期:2018 年 2 月 23 日(星期五)7:30pm

編舞:克里斯蒂安.施普克

2018 年 2 月 24 日(星期六)2:30pm 及 7:30pm 2018 年 2 月 25 日(星期日)2:30pm

04


2

文具用得多,但你清楚它的歷史嗎?手中的鉛筆、擦膠等,又蘊藏著甚 麼故事?資深玩具收藏家、「銀の文房具」店主鍾燕齊,從四十年代開 始談起文具的發展史:香港淪陷時期,學生使用的文具均從日本進口, 令日系文化登陸香港;文具店隨戰後天台學校的興起應運而生,成為當 時孩子的聚腳點……雖然部分老文具已被時代淘汰,電腦亦日漸取代文

具,但看著本書展示的近 1,000 件文具,不禁令人懷念用鉛筆擦膠做功 課的日子。

文具物語:寫於超時空書桌的歷史 作者 出版

05

鍾燕齊 非凡出版


2

月選書 古埃及象形文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從大自 然的山水,以至人類的情感,均有相應的象形 文字作記述。雖然這些文字早已沒落,只能在 博物館內看到,但它作為人類記錄身邊事物的 工具,無疑是了解古代文明的理想途徑。作者 是古埃及史專家,他在書中以「法老之國」、「人 的身體與動作」和「日常生活」三方面,解構 象形文字的意涵,幫助讀者了解古埃及的歷史。 古埃及象形文字-日常生活篇 作者 譯者 出版

松本彌 趙鴻龍 楓樹林

人們總是難以接受超出理解範圍的事物,亦因為一 些固有觀念,局限對未來的想像力。現代科技發展 迅速,人們又應如何調整思想,適應時代的轉變? 本書提出九大法則,包括拉力勝過推力(與其被動 承受,不如主動出擊)、羅盤勝過地圖(決定方向 比決定目的地更可行)、通才勝過專才(愈多的能 力,代表愈多的機會)等等,雖然不能確保你一定 能取得成功,但至少能讓你準備好心態,面對將來 的變化。

進擊:未來社會的九大生存法則 作者 譯者 出版

伊藤穰一、郝傑夫 李芳齡 天下文化

06


網頁版

www.linepaper.com

流動應用

Google Play 和 Google Play 標誌均為 Google LLC 的商標。

跨媒體免費閱讀平台 在紙上

在線上

體驗不一樣的閱讀樂趣

07

程式


柏拉圖說:「為愛瘋狂,是上天給人類最大的祝福。」 愛令人笑、令人哭,令人魂牽夢繫,甚至不少作者也以此為題,寫下眾 多經典作品。閱讀多一些關於愛的書籍,接受多一點愛的教育,或許能 令我們學懂如何好好愛。

08


戰後香港出現不少南來文人,其中徐速

隨著女性地位提升,愛情小說中的女主

的愛情小說《星星・月亮・太陽》和《櫻

角多被塑造為獨立有主見的時代女性,

子姑娘》,更由香港熱銷至台灣和東南

令女讀者更容易代入其中。亦舒、岑凱

亞;「三毫子小說」盛行,依達創作的

倫、嚴沁、林燕妮、西茜凰等香港女作

青春愛情小說大受華語世界年輕讀者歡

者,在愛情小說界鼎足而立;李碧華的

迎。

奇情愛情小說,屢被改編成電影並成為 經典。在報章和女性雜誌連載的愛情小

代表作品:

說,亦滋潤不少女讀者的心靈。

• 《蒙妮坦日記》(依達) 代表作品: • 《玫瑰的故事》(亦舒) • 《痴》(林燕妮) • 《大學女生日記》(西茜凰) • 《胭脂扣》(李碧華) 09


少年十五二十時,對愛情充滿憧憬,愛情小說或為 未嘗戀愛滋味的讀者打開幻想世界,或為受情傷的 痴男怨女撫平傷口。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愛情經 典,時代步伐或許有異,對愛情的追求卻始終不變。

張小嫻、深雪、李敏、梁芷珊等作者,

林詠琛和鄭梓靈是千禧年後冒起的愛情

成為新一代香港愛情小說天后。有別於

小說作者,二人產量豐富,成為暢銷書

亦舒、岑凱倫等真人不露相的前輩,出

榜的常客。王貽興以男性的視角,寫香

版社塑造她們成為小說界的明星。她們

港的情愛故事,近年轉戰愛情散文,滿

的作品除了圍繞都市男女的情愛,更滲

足讀者的「速食」口味。隨著互聯網和

入推理、魔幻寫實等元素。梁望峯以校

社交網絡的興起,不少原本在網絡創作

園為背景的叛逆愛情小說系列,亦迷倒

的作者如 Middle、鄺俊宇、孤泣、藍橘

了不少學生讀者。有電台積極創作愛情

子、南方舞廳等,都受到出版社青睞,

廣播劇,由歌影視明星聲音演出,更改

成為新一代愛情小說和散文作家。

編成小說,亦深受年輕人歡迎。 代表作品: • 《麵包樹上的女人》(張小嫻) • 《有沒有見過雪》(李敏) • 《第 8 號當舖》(深雪)

代表作品: • 《魔幻廚房》(林詠琛) • 《迷失在夢想國的戀人》(鄭梓靈) • 《分手寄賣店》(孤泣) • 《愛你,若只如初見》(鄺俊宇) • 《瑪嘉烈與大衛的最初》(南方舞廳)

10


11


談起「愛」,有人難以啟齒,有人勇於表達,香港愛情小說作家鄭梓靈正是後者。 她創作的故事,為讀者帶來不少甜蜜又殘酷的回憶。雖然身處的世界已轉變不 少,但她仍相信,愛情為人帶來的心動感覺不會變。 photo / 楊德銘 venue / VIVE Cake Boutique

鄭梓靈說,安徒生童話故事《人魚公主》是她的

自言戀愛經驗不算多(但每次都愛得很深)的鄭

愛情啟蒙。「這故事令我感受到愛情的淒美,人

梓靈,創作靈感多來自對身邊事物的觀察,或朋

魚公主在王子不知道的情況下默默付出,最後甘

友的經歷,《假如我們不是這樣開始》就是其中

願化成泡沫。這種愛情觀植根在我心裡,影響後

一個例子。「青梅竹馬的男女主角約定,如果 25

來的創作。」

歲彼此還未找到伴侶就結婚。現實中的兩位,真 的只是朋友,但在我眼裡,還是看到愛情的種

鄭梓靈在中一暑假起已開始創作小說,投稿至出

子。我會想像兩位 25 歲時會發生甚麼事?」

版社,大學三年級時,她出版首部長篇小說《迷 失在夢想國的戀人》,至今已創作超過 40 部愛情

她說,真實故事通常比較平淡,要構成一本小說

小說。多年來專注寫愛情,她認為這與個人性格

就必須加添起承轉合。「朋友說好多故事給我聽,

有關。「我屬雙魚座,性格比較感性。有人說經

但我更多留意不同職業、個性的人,或一些人口

常見鬼的人擁有見鬼的體質,那我就是有接近愛

中的『怪人』。他們的生活當中又會有甚麼衝突

情的體質,很自然觀察到有關愛情的事物。」

呢?」她舉例說,在《請帶我走》中發生一宗兇殺 案,亦有警察查案的橋段。「雖然這些橋段在愛

鄭梓靈筆下呈現出林林總總的戀愛模樣,當中細

情小說中不常見,但香港又確實有機會發生。故

膩的情感表達,令人不禁猜想這是否作者的親身

事要疑幻似真,才顯得吸引。」

經歷。「很多人也會這樣問,但如果 40 多部也 是自己的故事,我就傷痕纍纍了。」她笑說,「雖 然自己的故事只佔一少部分,但內裡的感受卻是 真實的。」

12


成長的領悟 絕大部分愛情小說著重於動人心弦的浪漫橋 段,但在鄭梓靈的愛情小說裡,有相愛,亦有 背叛,有悲歡離合,亦有破鏡重圓。她說從不 會依靠特定的方程式創作故事,反而會盡量避 免用同樣的橋段,也會寫不同人的性格,從而 引伸出不同題材、結局的故事。如果要數一個 故事之中必定出現的元素,鄭梓靈說是「成 長」。 「一個故事之所以成立,是設定了一些人生關 卡,讓角色經歷過之後有所成長、領悟,讀者 讀過書之後亦有得著。」她說。 因此,鄭梓靈不會刻意迎合讀者的口味去創 作,或寫一些眾望所歸的結局。「正如我第一 本書《迷失在夢想國的戀人》,男女主角年輕 時的山盟海誓,之後分隔兩地,有爭吵,有失

望,有夢想破碎,當中卻有成長。如果我硬要 他們在一起,那麼要在哪裡汲取教訓?創作小 說的重點,在於故事想表達甚麼訊息。」 鄭梓靈有「香港新愛情小說天后」之稱,其作 品長期佔據書店內愛情書櫃。不過,她卻沒有 把自己的作品歸類為愛情小說。「我想寫的, 是人的故事,探索人心裡面脆弱的地方,當他 們遇上一些衝擊和考驗時,會有甚麼反應;而 愛情是一個很大的載體,可以把人性的光明與 黑暗投射出來。一個人可以為了為愛情自私到 不行,也有人偉大無私。就好像電影《鐵達尼 號》,除了愛情之外,也談及階級觀念、忠誠 等。」她說。 她認為愛情小說這體裁,能讓一些她想帶給讀 者的訊息更易入口。「我也有探討不同社會面 「成長」是鄭梓靈的愛情小說裡, 必定會出現的元素。

13

向,例如舞獅、塗鴉等本地文化,或者遷拆等 社會議題。以愛情為切入點,容易吸引讀者之


比起小說裡戲劇化的情節,現實中的 鄭梓靈更需要有一個人陪伴在側。

餘,也能引起他們對這些議題的關注。」

有能力對人好,你看的世界也多了一抺溫柔。 最後,你能否找到一個人和你長相廝守,都是

現代愛情故事

次要。」

隨著社會變遷,現代愛情觀也隨之變化。鄭梓

鄭梓靈筆下的男女主角,不少都有蕩氣迴腸的

靈也在作品裡探討一些新興的男女關係。「我

愛情故事,但現實中的她,寧願要細水長流的

上一本書就是談『男神』與『兵』(觀音兵)。

戀愛。「在這紛擾的世界,我覺得平復我的心

雖然一個天一個地,但神也會孤獨的,而兵是

情,比撩起火花更重要。我在作品裡花了太多

否真的那麼悽慘,還是只是個人選擇?至於我

心力談情,現實中我只需要有一個人聽我說

的下一本小說,是關於一個成熟女人的故事。

話,分享我的喜樂。」

現代女性不需要男人給幸福,但不代表她們不 需要愛。女性要有自己的成就,又要有愛,雙

縱使世代在變,鄭梓靈提醒大家千萬不要因而

性之間的角力亦變得激烈。」

忘記了愛情最動人的地方。「愛情觀可以受人 生觀改變,正如年輕一點點時,我寫的故事也

她自言身邊有不少女性朋友仍然單身,卻自得

比較童話化,但年紀漸長,見識到世界改變,

其樂,找到滿足人生的方法。「社會都愛說大

筆下故事自然也有不同。不過,愛情令人心動

家要一雙一對,但愛情不是對所有人都重要,

的、珍惜之處,其實從來沒變。」

我不會說你沒有愛情很慘。愛並不只包括愛 情,家人和朋友的愛護,也是一種愛。如果你

14


有人會被他的文字感動,有人會取笑他那些文章之中多如繁星的逗號。鄺俊宇 說,只希望作品能夠幫助讀者相信老套但永恆的愛。 photo / 陳朗熹

要數愛情小說和散文作者,鄺俊宇絕對是後起之

往往忘記要珍惜、忘記如何經營一段關係等,這

秀,2014 年才出版首部作品的他,卻是香港其中

些都是恆久卻學不完的課題。」他說。

一位最暢銷、擁有最多書迷的作者。他回顧短短 幾年寫作之路時,仍不忘感恩。「還記得 2014

樹洞的回音

年情人節,《愛你,若只如初見》出版,因為作 品面世前,有大型書店曾斷言不會銷售這本書,

自 稱「 樹 洞 」的 鄺 俊 宇, 成 為 不 少 讀 者 訴 心 聲

令我擔心了好一陣子。書本上架後,我馬上走訪

的對象:有人寄信、有人在社交網站留言,有

幾間書店,卻遍尋不獲,有店員卻告訴我,原來

人甚至親身求見,鄺俊宇都來者不拒,因為他

書本一到店就賣光了。」處女作的暢銷,奠定鄺

堅信作者與讀者的距離可以更接近。不少讀者

俊宇的作者地位。至於剛好趕及情人節出版的新

的親身經歷,都會化成他筆下的故事,為更多

作《還未捨得放下你》,已是他的第 10 本作品,

讀者帶來感動。不過,本身為社工的鄺俊宇有

算是其寫作生涯的一個里程碑。

兩點堅持,一是不會在作品之中暴露主角的真 正 身 分, 二 是 不 會 為 向「 樹 洞 」傾 訴 的 讀 者,

15

無可否認,關於愛情的作品,最容易俘虜讀者的

提供實質解決問題的答案。「社工其中一個大

心,要作品暢銷,寫愛情就十拿九穩。但鄺俊宇

原則,是讓個案的主人翁自己作決定。我會聆

坦言從不看愛情小說,以此作為創作主題,是因

聽他的故事,了解他的處境,嘗試告訴他,看

為他想將一些好老套的教訓,以愛情作為一種載

不開是因為捉得緊,但最後能否解結,始終要

體表達出來。「愛情沒有工具書,不會有標準答

靠 他 自 己 從 困 局 之 中 走 出 來。」所 以, 他 筆 下

案,至於我創作的主題,始終圍繞愛情中細微的

的故事沒有道德判斷、沒有對或錯,這反而能

東西,那些都是人們知道卻不察覺的。例如我們

令更多讀者代入其中,得到共鳴。


16


不 過, 鄺 俊 宇 這 個「 樹 洞 」在 聆 聽 過 後, 卻 往 往發出令讀者始料不及的回音。例如他曾收過 一個女讀者的信,說自己身在牢獄,外面的男 朋友似乎不願再等候她,鄺俊宇以此為靈感寫 了一篇故事,最後竟然神奇地幫助二人修補關 係。 他 也 曾 糊 裡 糊 塗 地 成 為 讀 者 的「 紅 娘 」, 話說有一對男女讀者在他的首個簽書會結識, 之 後 成 為 情 侶, 多 年 來 每 次 簽 書 會 都 有 影 偕 雙,鄺俊宇也為他們感到高興。 不過,現實生活裡,有幾多對能持續愛到幾多 歲?鄺俊宇坦言,不少人已不再相信「自此以 後王子公主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的故事會發 生, 但 他 仍 覺 得 香 港 是 個 人 情 味 很 濃 厚 的 城 市,仍然有好多好老套的愛情故事,偏偏因為 老套,令愛變成永恆。「愛情的重點不是王子 與公主是否存在,而是它當中的波折和經歷。 我始終相信,每個人最終都會遇到對的人,一 起走進未來,但也應該感激之前遇過那些錯的 人,因為他會令你成長。」

被人記住的符號 誠然,鄺俊宇的文字,為不少痴男怨女的心靈帶 來安慰,但他抒情(有人稱之為矯情)的寫作風 格,亦屢被取笑,充滿逗號和短句的「鄺體」, 更引來網民爭相仿效。別號「鄺神」的他,不但 「鄺體」以大量逗號著名,鄺俊宇笑說,「逗號」只 是一個偶然,「我肯定用得最多逗號的人不是我」。

笑罵由人,更衷心感謝向他撥冷水的批評者。 「我多謝他們呀!起碼他們肯去看我的東西。我 亦不介意自嘲,甚至會和他們一起玩。」「鄺體」 之深入民心,不但在網絡層面,鄺俊宇說,當他 以另一身分──議員──落區面對群眾時,連街 頭巷尾的叔叔嬸嬸,見到他也會問:「你就是那 個『逗號』?」有位姨姨甚至專程從外地買來一 個逗號鎖匙扣,送給鄺俊宇。他說,這是自嘲帶 來的意外收穫。「幾多作者或從政者希望被群眾 記得,但試問有多少個能像我一樣,有一個中 性、又會被人記住的符號作為代表?」

17


雖然「鄺體」自成一家,但鄺俊宇所寫的流行

後記:鄺神 x 衛斯理

文學,難免被文化圈子輕視。他慨嘆說:「香 港愈來愈少人寫文字和看文字。如果最終沒有

推動香港文學和文化發展,單靠作者的身分絕

人肯寫,香港的文學就沒有了。情況就如樂壇

對 不 夠, 鄺 俊 宇 亦 希 望 能 在 政 策 層 面 做 到 更

一樣,譬如台灣人會說『這是我們的歌手,我

多。「近期我連結一些關心文化和保育的朋友,

們聽他的歌』,但香港人會說『你唱歌好難聽,

倡議政府將銅鑼灣大坑道已荒廢的衛斯理營

不 要 出 來 唱 』, 然 後 你 說『 那 麼 不 如 你 出 來

舍、即是倪匡創作《衛斯理》小說的靈感來源,

唱』,批評者又會說『我才不要,我只會在場

活化成藝術生態村。」不說不知,鄺俊宇最迷

邊叫你不要出來唱』,然後就沒有人敢唱,最

的其實是倪匡的作品,他最希望創作(也已經

後人們就會說『香港再沒有人唱歌』。這是否

開了頭)的亦是科幻小說。在完成這創作大計

我 們 想 見 到 的 景 象?」他 不 相 信 文 人 相 輕, 反

之前,能把《衛斯理》的發源地好好保留,或

而希望以身作則,鼓勵更多人參與創作,甚至

許是他心目中最浪漫的結局。

把有心創作的年輕人引薦給出版社,希望能夠 成就更多新作者的誕生。 訪問影片: 鄺俊宇:為甚麼這城市仍需要關於愛情的 寫作?

18


長生不老 男 / 女主角其中一方非人類,甚至會長 生不死,奈何愛侶只是普通人,總會 經歷生老病死,戀情注定悲劇收場, 唯有努力打破宿命。 例子:《暮光之城》(Twilight )

校園時光 以青葱校園為背景的愛情小說,男主 角通常是班上的壞分子,遇上品學兼 優 的 女 主 角, 歡 喜 冤 家 後 來 互 生 情 愫,最後卻未能開花結果,長大後也 只能回憶當年的少男 / 女情懷。 例子:《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19


失憶 男女主角相愛,但其中一方突然失憶,另一方 鍥而不捨希望喚醒情人的回憶,或重新令對方 愛上自己,失憶一方卻有新體會。 例子:《被偷走的妳》(What Alice Forgot )、 《重返錯過那年》(Just One Year )

戰爭或災難 男女主角真心相愛,但遇上天災或人禍而失散或 被逼分開,生死未卜,音信全無。雙方暗盼重逢 那天,但也不得不繼續過活。若干年後,兩人再 次相見…… 例子:《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 )、 《齊瓦哥醫生》(Doctor Zhivago )

每個人的愛情故事各有不同,但縱觀中外愛情小說經典,動人心弦的 情節可能萬變不離其中。以下情節,多多少少也曾經觸動過你的內心 深處。

門第之見 富家子或千金小姐愛上貧窮或從事不 良職業的人,儘管兩人情投意合,但 長輩棒打鴛鴦,或礙於世俗眼光,雙 方感情備受考驗。

穿越時空 男 / 女主角穿越時空,談一場跨世代 的戀愛。這類型的愛情小說通常架空 真實歷史,故事角色亦是重要歷史人 物,例如皇帝或達官貴人,自然也涉 及宮庭爭鬥的情節。

例子:《茶花女》(Camille )、 《胭脂扣》

例子:《步步驚心》

20


經典愛情小說對於主角的性格、愛情觀 等刻劃,亦令人印象深刻。

《挪威的森林》 渡邊徹 優柔寡斷,卻很重情。愛上青梅竹馬的直 子,卻吃盡苦頭,後來遇上小林綠,陷入 三角戀。

《簡愛》(Jane Eyre ) 簡愛(Jane Eyre) 孤女,憑著努力當上教師,受聘於羅切斯特。兩 人日久生情,她卻發現他早有妻室。不過,她在 愛情路上不畏困難勇往直前,最終有情人終成眷 屬。 羅切斯特(Edward Rochester) 性格陰沉內歛,心裡其實善良又多情。他年輕時 被騙娶瘋子為妻,其後經歷多次戀愛但失敗告 終。他遇上簡愛後,願意放棄所有成全愛情。

《傾城之戀》 白流蘇 來自上海大家族,婚姻失敗後受冷嘲熱 諷。雖然她的思想受社會的規範,但後 來結識范柳原,燃起她對愛情的強烈渴 望,甘願挑戰世俗的眼光。

直子 外表柔弱,性格多愁善感。她 不能忘記自殺身亡的初戀男 友,但又操控著渡邊徹的喜怒 哀樂。

范柳原 富商之子,享受愛情卻更渴望自由,視 談情說愛為博弈。作為風流浪子,他遇 上白流蘇後,卻動了真情。

小林綠 性格開朗爽直,卻把愛情當作 是一種神聖不可動搖的信仰, 對渡邊徹有著強烈的佔有慾。

《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 ) 郝思嘉(Scarlett O'Hara) 外表漂亮,性格自我中心,明知愛上不愛自己的 人,也要倔強地愛下去,最後卻發現原來最愛的人 一直在身邊,可惜已經太遲。 白瑞德(Rhett Butler) 個性瀟灑不羈,對愛人也看似漫不經心,但其實對 愛情無比熱烈和認真,愛上郝思嘉以至遍體鱗傷, 最後選擇離開。

21

《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 ) 狐狸 在沙漠中遇見小王 子, 執 意 要 求 他 馴養自己,最後卻 讓他離開。他在愛 情裡自覺卑微,因 為遷就愛人苦了自 己。

小王子 來 自 B-612 小 星 球,離開深愛的玫 瑰, 展 開 宇 宙 之 旅。他喜愛大千世 界,兜兜轉轉之後 才發現愛得太遲。

玫瑰 一直在小星球陪伴 小王子。她自以為 懂得愛情,深愛小 王 子, 但 不 懂 表 達、付出愛,最愛 的其實是自己。

掃瞄 QR code 試玩心理測驗, 看看你最像哪一個角色!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甚麼? 以下的書本,有解構愛情的、有反愛情 的,也有教我們愛得更有智慧的。在愛 的課題上,人人也要終身學習。

跳痛的愛 作者 譯者 出版

蘇珊・佛渥德、克雷格・巴克 李祐寧 大牌出版

「喜歡你讓我下沉,喜歡你讓我哭」,愛一個人,是否一定要折 磨 / 被折磨?《情緒勒索》的作者,在本書以多個個案,呈現 「天生愛情狂」的偏執行為,並剖析這些行為如何苦了情人害了 自己。愛一個人,不是要令他 / 她變成自己喜歡的模樣,也不 是要盲目改變自己,只有互相包容,互相忍耐,愛才能永不止 息。 我們為何戀愛?為何不忠? 作者 譯者 出版

海倫・費雪 楊麗 寶瓶文化

作者是人類學的權威,她不但發現大腦激素決定人類的戀 愛行為,更從幾萬個志願者提供的數據中,結合遺傳學、 神經科學等理論,將擁有不同性格特質的人歸類為開拓 者、建設者、領導者和協調者,並剖析他們的愛情行為。 雖然愛情的浪漫在科學驗證下消失得無形,但如何科學地 尋找和維繫一段關係,就像本書的英文名《How to Find and Keep Lasting Love》,卻值得參考。

Against Love: A Polemic 作者 出版

Laura Kipnis Vintage

在不少人都等待愛的世代,竟然有 人開宗明義「反對愛」。當情人們大 唱「愛很簡單」時,作者大唱反調,

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提醒人們愛情的複雜性和限制:愛情

作者 出版

不一定帶來快樂、婚姻是「從此被 困」、一夫一妻制只為維持國家機器 運作的穩定……本書以一連串質問, 狠狠地撕破愛情美麗的面具,讓讀者 反思愛的真諦。

Gary Beck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美國經濟學家貝克分析家庭的組成和運作,證明人們無論由 戀愛、結婚,以至生兒育女這等行為,原來充滿計算:一見 鍾情是資訊不完全之過;結婚是因為兩個人一起會有相對優 勢(Comparative advantage),方便勞動分工;孩子是耐用 消費品(Durable consumer goods),能為家庭帶來快樂、 養育父母等效用(Utility)……雖然一切看似市儈,但貝克卻 憑著這「家庭經濟學」理論,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22


二月 愛,很簡單 Love is Walking Hand in Hand

/

Love is Walking Hand in Hand 作者 出版

Charles M. Schultz Cider Mill Press

古今中外不少作家文豪,都嘗試探討「情為何物」這

「愛是手牽手同行」、「愛是她快樂所以我快樂」、

問題。蕩氣迴腸的小說有之,長篇學術論文有之,打

「愛是搔癢」、「愛是討厭說再見」、「愛是一通來

正旗號高呼愛情已死的宣言有之。但我們對於「愛」

電」……有戀愛經驗的讀者,應該都會讀到會心微笑。

的理解,仍然是瞎子摸象,更多時候要從痛苦的經歷

但戀愛並不是愛的全部,書中也提及「愛是一家人外

之中才學會愛。

出吃飯」、「愛是探望生病的朋友」、「愛是令自己 投入創作」、「愛是借出你最愛的漫畫雜誌」,這都

「何謂愛」好像是個千古難題,但《花生漫畫》的

提醒讀者,家人的愛、朋友的愛,甚至是我們對某種

作者舒爾茨卻藉著史諾比、查理・布朗和一眾小主

興趣的熱忱,也是令我們生命圓滿的愛。

角告訴讀者,愛其實可以好簡單。《Love is Walking

23

Hand in Hand》在 1965 年出版,算是較早期的《花

這本小書完美闡述愛的微言大義,看似虛無飄渺又難

生漫畫》作品,當時的史諾比還未變成現在的樣子,

以捉緊的愛,原來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守在我們身邊。

連牠的好朋友小鳥胡士托也未出現。全書只有 70 多

今年二月適逢情人節接連農曆新年,讓我們在這充滿

頁,卻盛載滿滿的愛意,當中的「愛的宣言」,至今

愛的時節,與情人和親戚朋友慶祝過後,繼續思考和

仍然歷久常新。

感受愛的真諦。


E N G L I S H

C O R N E R

1

READING A-Z

2

DIALOGUE

3

COLUMN 1

2

3

F FOR

FOREIGN WRITERS OFFER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HONG KONG

EXCERPT OF A HERO BORN BY JIN YONG

Frankenstein F. Scott Fitzgerald Font

24


R E A D I N

F

FRANKENSTEIN 科

2018 marks the bicentenary of the publication of Frankenstein , the classical horror science fiction novel written by Mary Shelley. It was first published anonymously when she was only 20 years old. Set in the 18th century, the novel tells the story of Victor Frankenstein, a young scientist who uses dead body parts to make a perfect man (“The Creature”) in his laboratory. Victor, however, regrets and is terrified by his creation,

25

abandoning The Creature. Due to its ugly appearance, The Creature experiences discrimination at the hands of humans, so it decides to take revenge on its creator. The novel gave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word “Frankenstein”, which, according to 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 refers to “something that destroys or harms the person or people who created it”.


N G

F

A - Z 茲

F. SCOTT FITZGERALD F. Scott Fitzgerald (18961940) was one of the greatest American writers of the 20th century. Fitzgerald wrote four novels, namely, This Side of Paradise , The Beautiful and Damned , The Great Gatsby , and Tender Is the Night , and several short stories. The Great Gatsby is his best-known novel, in which Fitzgerald vividly described the luxurious life of Jay Gatsby, a wealthy self-made man. This book also illustrates the lives of the rich and aspirational

during the Jazz Age of the 1920s, and reflects the social upheavals of that time. It was also regarded as a warning about the American Dream. His life blighted by alcoholism, Fitzgerald met with only intermittent success during his career, making much of living as a screenwriter in Hollywood. His reputation started to grow only after his death, upon the republication of The Great Gatsby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FONT 字 型

A font is the style in which text is printed. Fonts vary in size, weight, width, slope, height, etc.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font have a major bearing on readability of a text, and minor differences can greatly alter the reading experience.

For example, Times New Roman, initially designed for the British newspaper The Times in 1931, is the most common font used in English-language books, and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in computer software; while Helvetica is another font much loved by designers.

26


D I A L O

FOREIGN WRITERS OFFER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ON HONG KONG Blacksmith Books has been publishing numerous English non-fiction books since 2003, with Hong Kong as a major focus. Pete Spurrier, the publisher, shares how he finds a new perspective to look at Hong Kong’s history and culture.

27


O G U E Q: linepaper A: Pete Spurrier, publisher of Blacksmith Books Q: The books you've published are mostly nonfiction about Hong Kong's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they cover some hidden parts of Hong Kong which locals may not be aware of, such as the city’s street life, old Hong Kong recipes, etc. How do you find a good topic to work with? Which ones engage readers the most? A: When I started, I had a short list of subjects I wanted to publish books on, and after that was done, I planned to sit down and start commissioning books. But I never needed to, because manuscripts started flowing in straight away. I’m lucky that writers send me some really good stories, and if they fit into our main subject area (non-fiction with a Hong Kong connection), I will consider them. As for topics, readers do seem to appreciate books that give them insights into areas of Hong Kong life that they normally wouldn’t have access to, because of language barriers or simply different lifestyles. Q: The books you published are mainly written by non-Chinese (whether or not living in Hong Kong) who know about Hong Kong. How do you evaluate the way they see the city when comparing to local Chinese people? A: Foreign writers obviously have a different view to Hong Kong people, no matter how long they may have lived in Hong Kong. But sometimes being an outsider gives you a clearer view. That different perspective is true even of your own country if you live overseas and then go back home again. As I publish in English, it is comparatively harder to find native Hong Kong writers because they would naturally prefer to write first in Chinese. But when I have found and published them, their books have usually sold well. I think foreign readers appreciate the perspective of Hong Kong people who write in English, as it’s something they may not have encountered before.

"SOMETIMES BEING AN OUTSIDER GIVES YOU A CLEARER VIEW." Q: The books you published are sol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How do you find their reception, especially among foreigners who may have little knowledge about Hong Kong? A: It seems that every Western country has some small niche of people who are interested in Hong Kong, or China, or Asia in general. They are the people I try to reach. Every few months, I put boxes of books on container ships to distributors in the US or UK, and people in those countries somehow find, buy and read the books. But it’s hard to find out who they are and what they like or don’t like. Some readers will review the books online, but most won’t, so I usually have to guess that I’m doing right! Q: Book publishing is considered to be a sunset industry in Hong Kong. How do you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Hongkongers losing interest in reading books? What is your future plan? A: I think this worry is overstated sometimes. Book sales seem quite stable in Hong Kong, at least in English, and some bookshops are even opening more branches: a new one opened in Festival Walk just this month. My plan is to continue getting as wide a distribution as possible for our books, and to carry on working with their authors to promote them, because if no one sees or knows about a book, they can’t buy it. 28


C

O

L

EXCERPT OF A HERO BORN BY JIN YONG

illustration / Tobe Kan

"Guo Jing, come here!" It was Khojin. He turned and saw her approach on the back of a horse, her face a mixture of anxiety and excitement. "What is it?" he replied. "Come quick and see for yourself," said Khojin. "Condors fighting. Lots of them." "I'm in the middle of training." "I just saw your shifu leave." Guo Jing looked up at her. "The condors are really going for each other, come and take a look." Guo Jing's heart beat faster. He did want to see it, but he still felt his Seventh Shifu's disappointment. "I can't," he said. "I came all this way to tell you instead of going to see it myself," Khojin responded hotly. "Don't expect me to go with you later." "Go now. You can tell me all about it once I'm home. It's all the same to me." Khojin jumped down from her horse. "If you're not going, I'm not going either," she said, pouting. "I wonder who's going to win - the black condors or the white." "The pair of white condors that live on the cliff?" "Yes. The place is surrounded by black ones, but the white ones are much stronger. They've pecked three black ones to death already." Guo Jing could stand it no longer. He grabbed Khojin's hand, jumped up onto her horse, and together they rode to the bottom of the cliff. Almost twenty huge black birds had surrounded one pair of white condors. They screeched and pecked, feathers flew. The white condors had made their nest at the top of the cliff. This pair were unusually large specimens 29

of what was an extremely rare breed. The Mongolian elders called them divine and some foolish local women even came to pray to them. One of the white condors stalked forward and pecked one of the black condors, and it fell, dead, just before Khojin's horse. The remaining black condors scattered but regrouped quickly and surrounded the pair again. Another fight ensued, drawing an ever bigger crowd of locals until there were move and attack. Temujin himself arrived, bringing with him Ogedai and Tolui. Everyone was enthralled by the spectacle. Being regulars at the cliff, Guo Jing, Tolui and Khojin saw the white condors nearly every day, flying to and from their nest. Sometimes they would throw the chunks of mutton. The children considered the birds their friends. "Go and get them! On the left! Turn! That's it, kill him!" Two more black birds fell and the white condors' feathers looked as if they hand been dipped in red ink. At that moment, one of the largest black birds squawked and then or so more beat their wings and took off, disappearing into the clouds above. Four black condors remained. The fight looked to be coming to and end and the crowd whooped and called out in excitement. Soon three more eagles took flight, followed by one of the white condors, leaving just one black and one white in a stand-off. The last black condor started flapping its wings, about to take flight, when the white condor attacked. Then, a scream from above. Ten condors swooped together out from the clouds. "Excellent tactics!" Temujin laughed. The white condor dropped to the foot of the cliff and the black condors followed, scratching and clawing


U

M

N

at its corpse. The children were shocked and Khojin burst into tears. "Papa, kill them!"

"Present them to my father," Khojin whispered in his ear.

But Temujin turned to his sons. "We must learn from those clever birds, my sons. A most useful military lesson."

He fetched the birds and ran over to the Khan's horse, where he kneeled in the dirt, lifting them up before him.

The young men nodded.

The boy's trick delighted Temujin. The birds had a wingspan of more than three metres and their feathers were hard like shards of metal. They were capable of seizing and making off with large sheep and even ponies. Tigers were known to keep their distance. To kill two with one arrow was a mighty feat indeed.

The black condors flew up and into a cave near the top of the cliff, where two small white heads had been poking out only moments earlier. "Papa! Why won't you do something?" Khojin then turned. "Guo Jing, look, the white condors have babies. How come we didn't know? Oh, Papa, kill them, please!" With a smile, Temujin raise his bow and with a twang! his arrow took down one of the birds. The crowd clapped. Temujin then gave the bow to Ogedai. "Here, your turn." Ogedai shot and killed one too. By the time a third fell to Tolui's arrow, the black condors were scattering all directions. Temujin's other men also began firing until they had flown up high and out of reach. "A reward for whoever can bring one down!" Temujin cried. Jebe wanted his student to show off his skills, so he gave his bow to Guo Jing and whispered: "Kneel down and aim for the neck." Guo Jing obeyed. He held the weighty bow in his left hand and drew back the arrow. Two black condors were flying wing to wing. He took aim and shot. The bow bent like the moon, the arrow flashed like a meteor. It pierced through the first condor's neck and lodged itself into the abdomen of the second. Together, the birds fell to the ground. A roar came from the crowd and, frightened, the remaining birds dispersed.

Temujin ordered one of his men to take the birds. "Good boy, you are most accomplished with the bow." "My shifu Jebe taught me." "A master known as God of the Bow, and a student to match." Temujin smiled. "Father," Tolui said, "you promised a reward to whoever could shoot down a condor. My anda shot two! What will you give him?" "He may have whatever his heart desires. What would you like Guo Jing?" "Anything?" Tolui asked in excitement. "Anything he wants?"

This excerpt is adapted from Chapter Five: Draw the Bow, Shoot the Condor

A Hero Born Author Jin Yong Translator Anna Holmwood Publisher MacLehose Press

Publisher's website

30


20 18

閱讀新氣象由新閱會開始 你 是 否 經 已 訂 定 了 新 年 的 閱 讀 大 計? 新 閱 會 去 年 作 了 不 少 新 嘗 試, 包 括 推 出 跨 媒 體 免 費 閱 讀 平 台 linepaper、將「閱讀.分享」校園計劃進一步推廣至 中學、為九位年輕作家出版了他們的首部著作等等。 今年,新閱會將繼續以不同形式與大家一起發掘閱讀 的美好,開拓更精彩的閱讀世界!現在先來預告一下 精彩重點活動,誠邀大家一起參加。

31


2018 年 4 月至 12 月 新閱會五周年慶典 今年 12 月是新閱會的五歲生日!四月份,新閱會迎接 4.23 世界閱讀日的同時,將為邁向五 周年的連串慶祝活動揭開序幕,與大家一起「愉快閱讀 放眼世界」直至 12 月,讓閱讀氣 氛不斷升溫!

2018 年 7 月至 8 月 夏日喜「閱」滿 Fun 到了暑假,當然要盡情 Fun 一夏!新閱會將繼續現身於香港書展,向大眾推廣閱讀樂趣, 並連續第 11 年贊助千名基層兒童逛書展、買好書,更會邀請作家在新地商場舉行閱讀講座, 處處喜「閱」滿 Fun。此外,在暑假結束前,新閱會將舉行「閱讀.分享」嘉許禮,表揚在 參與和推動閱讀活動方面表現優異或有進步的老師及學生。

2018 年 9 月至 11 月 秋日限定「悅動.閱樂」主題活動 誰說汗水一定與閱讀絕緣?新閱會以運動為焦點的「悅動.閱樂」主題活動將於今年秋天載 譽重來,跨越文字界限,以有趣互動的單車及樓梯文化遊、作家分享等形式,為大眾帶來不 一樣的閱讀體驗,讓書本使我們更「敢」動,輕鬆培養多閱讀、勤運動的生活好習慣。

新閱會 2018 年精彩節目適合大小朋友,並繼續用不同方式鼓勵文創寫作,更不 時提供會員專享禮遇包括文化節目購票及其他購物優惠等等。大家記得留意新閱 會稍後公布各項活動的詳情,讓愉快閱讀時刻融入生活!

新閱會 SHKP Reading Club www.shkpreadingclub.com 32


跟山豬一起看海

走地書

冬初在香港,跟友人從菠蘿輋上馬鞍山。沿公路緩坡健走,半途赫見一隻 大野豬現身林子邊緣,從容地站在一小塊空曠地,啃食人們刻意餵食的蕃 薯。 野豬堂而皇之地現身在人來人往的馬路,而且只離我不到六七公尺遠,讓 人大開眼界。我興奮地取出手機,不斷拍照。但地面無任何遮護,我自是 不敢再貿然接近,以免惹牠發脾氣,暴衝過來。

text / 劉克襄

野豬如是大搖大擺,毫不忌諱人類從旁邊觀察,在台灣野外行走的人一定 覺得不可思議。平時,我們想見野豬而不可得,常只聞其聲,或遠遠瞥見 身影,便要樂開懷。若真遇見了,振奮之際,恐怕也是驚恐不已,絕不可 能像我這樣鎮靜地取出手機拍照。只可惜當天是逆光,但我也不敢胡亂走 動,換個角度,驚擾了牠的早餐。能夠這樣站著,面對面,已經幸福滿滿。 以前聽說香港島偶有野豬會下山,跑到街上亂逛胡闖,再迅速被人驅趕回 森林。可還沒人告知,野豬會走到街道旁,像一隻貓般安靜地接受人們餵 食。雖說餵食不見得是好事,但野豬竟如此溫馴,頗讓人意外。我們常有 偏見,廣東人甚麼動物都敢吃,但香港的自然保育意識跟台灣一樣,多年 來早有成熟發展,面對野生動物,多半會保持遠距離觀賞,甚而有人籌組 野豬保護團體,時不時關心牠們的安危。 這一餵食的情形很特別,不禁讓人興發更有趣的想像。友人的世豐果園在 台中摩天嶺以自然農法耕作。每年入冬前夕,我都會跟他們買芋頭。前陣 子探詢,結果友人無奈地表示,今年的芋頭全被野豬吃光了。不知他是否 如此看開了,今年乾脆休息養身,前往尼泊爾禮佛。 前年我還在幫他出點子,思索如何阻止野豬對農作物的為害。友人提到日 本農民設計山豬娃娃,想藉死豬臭氣警告野豬們不得接近。其它農友卻懷 疑效果,寧可架設電線通電流,但兩者效果似乎都有限。 此次看到這樣餵食,我不禁好奇,如果友人在摩天嶺山區,找一處空地, 定時置放一些蕃薯,讓牠們習慣到來,天天酒足飯飽,會不會減少牠們侵 害其它農作。有的朋友以為,野豬甚麼都吃,才不可能習慣這類投食,但 我總覺得因地制宜,或可試看看。 譬如我另有一位朋友,在嘉義曾文水庫,經常用小船載送食物,前往一處 叫山豬島的地方,照顧一群被棄養的野豬。每當船接近島上時,小船固定 放送帕華洛帝的〈公主夜未眠〉。野豬們聞聲都會過來索討食物。他們也 快速地放下,讓野豬們飽食。習慣餵養後,這些野豬真如童話故事「吹笛 人」的 130 名孩童。雖說也有好些,自己游離山豬島,但終究不多。 關於野豬,我寫了好多筆記,都未收進著作裡。改天若遇到一隻,跟我在 海岸看海。嗯,我一定會考慮。

33


text / 查映嵐

網球在 1968 年走向公開化,早期的選手往往季復季,甚至年復年穿著一式 一樣的球衣——最佳例子是活躍於七十年代的瑞典球手博格,FILA 直條紋 上衣和條紋頭帶低調之餘令人印象深刻,是故博格一直是球手眼中的 icon。 今時今日的情況已經大不相同,一些知名度高的選手幾乎每場比賽都以新裝 上陣,Nike 贊助的網球一姐莎蓮娜威廉斯就是佼佼者。對品牌而言,數小 時內在場中發球、擊球、來回疾走的球手,是一幅會動的絕佳廣告牌,品牌 自然希望服飾能吸引世人的眼球,這樣宣傳費才算值回票價。但站在球手的 角度,首要考慮肯定是功能性,因為在球場上,沒有甚麼東西比勝利更重要, 他穿的衣服配飾必須有效地協助他獲勝。Nike 在 2016 年溫布頓網球錦標賽 的女裝設計是近年最驚人的反面教材,過份飄逸的迷你裙款顯然對球手造成 干擾,甚至有球手自行以橡筋固定裙衣,這款「浴簾裙」無可避免地成為一 時的笑柄。

Racquet

在這個時候剛好讀到加拿大網球手拉奧歷(Milos Raonic)與 New Balance 的故事,想必是日劇之神和雜誌之神聯手做的好事吧!拉奧歷是最高世界 排名第三的新一代網球手,每小時 250 公里的發球速度為他贏得「導彈 (missile)」的稱號。文章的另一位主角是 Bob Smith,一個曾是搖滾鼓手 的 New Balance 運動服設計師,也是自 2013 年起負責替拉奧歷設計出賽服 裝的男人。

時代的雜念

網球風雲:

今期要談的是網球雜誌《Racquet》。近來在看上季很紅的日劇《陸王》, 劇情講述一家被視為夕陽企業的足袋(即傳統日式分趾襪)工坊,以及受傷 的馬拉松跑手,兩者的奮鬥故事,其中小公司與大企業爭奪跑手贊助權的情 節,看得人熱血沸騰。

受聘於 New Balance 的 Bob 從每一場大滿貫賽事的特點開始聯想,像溫布 頓的忌廉、草莓、女皇;澳網(澳洲網球公開賽)的蔚藍天、炎熱天氣與熱 情粉絲,以這些關鍵詞為設計起點。除了賽事規則(像溫布頓的全白規定)、 球手個性風格,連球場的顏色,甚至是贊助商的廣告牌顏色,都是考慮因素。 他為拉奧歷創造了多款不同色系的服裝,2016 年澳網算是經典,他將寶藍 色的球場當成畫布盡情發揮,主色是低調的深淺藍,但商標與鞋襪腕帶等配 件卻大膽地用上鮮亮的橙色,結果一舉摘下時尚網站的澳網最佳衣著獎。 跟很多獨立雜誌一樣,《Racquet》最初也是在 Kickstarter 募款,2016 年 籌得五萬多美金後印刷第一期。出版人 Caitlyn Thompson 曾是業餘網球手, 對於現時的球評多有不滿,因此夥同記者 David Shaftel 創辦《Racquet》, 期望雜誌為網球這種運動帶來更多元、更富深度的討論。她在訪問中說過受 不了全白人全男班的球評家組合(「簡直想扯頭髮!」),因此雜誌看重不 同性別、種族等背景的多元聲音,也用較均衡的篇幅處理女球員。像我手上 的第三期,就有一篇專文談舒拉寶娃,另一篇講莎蓮娜與海寧(幾年前因傷 退役的比利時女將)之間太早結束的戰爭。 這一期的深度內容還有關於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的網球教練,如何在俄國球 壇、體壇以至政壇叱咤風雲,甚至捲入暗殺風波。《Racquet》談網球,但 也不止談網球,因為在這個時代,運動的意義遠超於單純的「競技」。萬千 球迷擁戴的網球王子 / 公主,背後是一整個團隊,負責他的賽程、營養、技 術、策略、傷患、衣著、公關;比賽只是光鮮的前台,後台藏著龐大的政商 利益網,雜誌能對面子裡子都投以同等的關心,作為讀者我們也就更能掌握 這種運動的整體面貌。 34


新年到了,喜氣洋洋!讓爸爸告訴你一個傳統:香港人每逢過年,都一定 要看賀歲片! 因為人人都想大笑一場。 爸爸在台灣也看過賀歲片,但電影中的笑點戳不中我的笑穴。我以為是文 化隔閡的關係,樓下租碟店有近年出品的港產喜劇片,我租回家看了一會, 居然有要求退錢的衝動。 最好笑的還是周星馳的電影,I mean,由他主演的電影,而不是由他監製 的電影。

text / 天航

Diary of a Wimpy Kid

給兒子的童書

親愛的小雨果:

你心情不好嗎?想笑一笑嗎?《Diary of a Wimpy Kid》保證可以令你笑到 尿出來。 「Wimpy」是甚麼意思? 這是一個形容詞,查字典,你會查到「懦弱的」這個解釋。 「You' re a wimp」就是「你很弱雞」的意思(爸爸教你,說這句話的時候, 記得要露出一臉不屑的表情,說完可以向地面吐口水來加強侮辱)。 這本書嘛,內容也沒甚麼內容的,就是關於一個叫「Greg」的弱雞初中生 的生活瑣事,他愛玩充滿暴力的電動遊戲,笑料都來自他在校園和家庭的 遭遇。 例如他在萬聖節出征討糖時惹上不良少年、在聖誕節話劇演出時公報私仇、 將戲弄小學生的罪名嫁禍到最好朋友的身上……這本書最精彩的地方,就 是毫無教育意義(反而有教壞意義)。 「Greg」這個弱雞主角的創造者,就是卡通漫畫家 Jeff。 2004 年的時候,他純粹無聊起勁,將作品 post 到網上,文字配合漫畫,再 加入無厘頭的笑料,結果在網上人氣爆升,順利獲出版社青睞出書。 此書一出版,立即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榜首,長達 114 周之久,在美 國本土賣到家傳戶曉。風生水起,作者趁勢推出續集,再推出續續集和續 續續集……之後幾乎每年一本,成功創造出一個最成功的童書系列。 台灣這邊,中文版譯名叫《遜迦日記》,後來改名做《葛瑞的囧日記》。 如果由我來翻譯香港版的書名,我會譯為《弱雞小子日記》。 人人都想輕鬆笑一笑,中文版當然也非常暢銷。台灣版的頁數差不多是英 文版的兩倍,因為全書有中英雙語對照,頁數加倍,順便也可以賣貴一點。 出版社的眼睛是雪亮的(因為金錢的反光),打廣告,當然要標榜可以讓 讀者學到地道的口語化英文(即是「美式俚語」)。

35


這一點倒是真的,翻這本書,不少用詞都是很生活化的英文,例如「tick me off(令我很惱火)」、「fill me in(告訴我發生了甚麼事)」、「have a bone to pick with(對 XX 有意見)」。 如果直譯成廣東話,就是「激嬲我」、「有乜八卦」、「唔妥佢」……嗯, 小雨果,爸爸在此特別提醒,你一定要記住,如果你在英語作文使用太口 語化的英文,等同你在中文作文寫上廣東話用詞,老師是可能會扣分的。 一本毫無教育意義又學不到標準英文的書,讀來有甚麼意義? 如果有人這麼問,我就會反問:純粹娛樂不行嗎? 小雨果,我相信總有一天,你一定會問我:「為甚麼要幫我取 Hugo 這個 英文名?」。 維克多・雨果是爸爸景仰的偉大作家,我只盼望你能繼承他悲天憫人的精 神思想,成為一個善良的 bad boy。(作家這條路是爆肝吐血之路,爸爸並 沒期待過你當作家,這一點請你牢牢記住──千萬不要當作家!)

Diary of a Wimpy Kid 作者 出版

Jeff Kinney Puffin

雨果最偉大的著作是《孤星淚》,話雖如此,爸爸也實在無法讀完這本厚 達 2,000 頁的巨著,這是一本可以用來殺人的書。 當年我跟你媽媽去法國,冒著漫天風雪去先賢祠,想拜訪雨果大師的神墓 吸收一下靈氣,結果門口大閘沒開……剛好遇上特別的維修日。看來雨果 大師不喜歡我,也許等我有朝一日讀完了《孤星淚》,他才肯讓我見一面。 爸爸鋪陳了這麼久,其實也只是想跟你說:「我是絕對不會強逼你讀甚麼 書!除非你是神童,自己五歲就會讀《紅樓夢》讀到上癮,否則我覺得太 早給你讀古典名著,只會令你對閱讀生厭。」 從來沒人問我會給孩子看甚麼書(我知道很多人問過陳美齡博士),但我 幫你選書的方法,說穿了,只有一個簡單的竅門:就是專挑暢銷榜上的童 書。 雖然某些暢銷書看來都很「low-class」,沒有甚麼營養價值,但我知道那 些作品可以大受歡迎,就一定有引人追看下去的魅力。 與其強逼你去讀一些厚到磚頭一樣的古典名著,我寧願你讀一些白痴低能 的搞笑故事。 讀書,求快樂,這樣你才會愛上閱讀。 爸爸會給你一個快樂的童年。 我會陪你長大,陪你讀書,陪你吃零食,陪你一同看周星馳的電影,兩父 子一同開懷大笑。

36


閱 讀 更多專 欄 文 章

專 專

欄 欄

li n e p a p e r 網 登上 頁 即 立

37


雜誌派發點

《linepaper》月刊在以下地點免費派發,派發點陸續更新,歡迎各機構或團體訂閱。 聯絡電郵:info@linepaper.com 商場

· · 光華新聞文化中心

· · 天主教新民書院

· · 喇沙書院

· · apm

· · 百老匯電影中心

· · 屯門天主教中學

· ·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李惠利中學

· · HomeSquare

· · 南華體育會

· · 世界龍岡學校劉皇發中學

· · 曾璧山中學

· · 田家炳中學

· · 港九潮州公會中學

· · Mikiki · · MOKO 新世紀廣場

非政府組織及青少年組織

· · 石籬天主教中學

· · 港大同學會書院

· · PopWalk

· · 安徒生會

· ·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

· · 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

· · V City

· · 宗教教育中心

· ·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湯國華中學

· · 匯知中學

· · wtc more 世貿中心

· · 明愛賽馬會石塘咀青少年綜合服務

· · 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協和)

· · 慈幼英文學校

· · YOHO Mall II 形點 II

· ·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石硤尾會所

· · 何東中學

· · 新界西貢坑口區鄭植之中學

· · 上水廣場

· · 香港青少年服務處賽馬會天平綜合

· · 佛教中華康山學校

· · 新界喇沙中學

· · 佛教何南金中學

· · 獅子會中學

· ·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

· · 聖士提反堂中學

· · 佛教善德英文中學

· · 聖公會呂明才中學

· · 元朗廣場 · · 卓爾廣場 · · 大埔超級城

青少年服務中心 · · 香港家庭福利會藝進同學會賽馬會 將軍澳青年坊

· · 將軍澳中心

·· 香港聖公會九龍城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

· ·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

· · 聖公會李福慶中學

· · 新城市廣場 III 期

·· 基督教協基會黃埔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

· · 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

· ·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 新翠商場

··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 · 明愛粉嶺陳震夏中學

· · 聖公會梁季彝中學

·· 新達廣場

·· 救世軍油麻地青少年綜合服務

· · 明愛聖若瑟中學

· · 聖公會莫壽增會督中學

·· 新都廣場

·· 救世軍新界東綜合服務大埔青少年

· · 東涌天主教學校

· · 聖公會陳融中學

· · 東華三院吳祥川紀念中學

· · 聖公會曾肇添中學

· · 東華三院呂潤財紀念中學

· · 聖公會蔡功譜中學

· · 東華三院李潤田紀念中學

· · 聖公會鄧肇堅中學

· · 東華三院辛亥年總理中學

· · 聖母書院

· · 金巴崙長老會耀道中學

· · 聖母無玷聖心學校

大專院校

· · 長洲官立中學

· · 聖安當女書院

書店

·· 東華學院圖書館

· · 青年會書院

· · 聖芳濟各書院

·· A&P Book Centre

·· 香港大學孔安道紀念圖書館

· · 保良局甲子何玉清中學

· · 聖芳濟書院

·· Kubrick

··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

· · 保良局胡忠中學

· · 聖保祿中學

·· 三聯書店

·· 香港大學圖書館

· · 保良局顏寶鈴書院

· · 聖嘉勒女書院

·· 中華書局

·· 香港大學賽馬會學生宿舍

· · 保祿六世書院

· · 葵涌循道中學

·· 商務印書館

·· 香港中文大學博群全人發展中心

· · 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

· · 葵涌蘇浙公學

·· 城邦書店

·· 香港中文大學學生事務處

· · 英華女書院

· · 裘錦秋中學(元朗、葵涌)

·· 天地圖書

·· 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

· · 迦密中學

· · 路德會呂祥光中學

·· 小息書店

··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屯門分校、摩

· · 迦密主恩中學

· · 路德會協同中學

· · 迦密柏雨中學

· · 路德會啟聾學校

· · 迦密愛禮信中學

· · 嘉諾撒培德書院

圖書館及學生事務處

· · 風采中學

· · 嘉諾撒聖家書院

·· 辰衝圖書有限公司

· · 香港樹仁大學圖書館

· · 香島中學

· · 寧波第二中學

·· 森記書局

· · 嶺南大學持續進修學校

· ·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中學

· · 漢華中學

·· 榆林書店

· · 嶺南大學學生服務中心

· ·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陳震夏中學

· · 瑪利曼中學

· · 香港真光中學

· ·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

·· 新都會廣場 ·· 新鴻基中心 ·· 東港城 ·· 荃灣廣場

綜合服務 ·· 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沙田青少 年綜合發展中心 ·· 路德會賽馬會華明綜合服務中心

·· 錦薈坊

·· 序言書室 ·· 教協有為圖書坊 ·· 有為繪本館

利臣山分校、觀塘培訓中心) · ·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

·· 突破書廊 ·· 解憂舊書店

學校

· · 香港真光書院

· · 鳳溪第一中學

·· 香港中文大學書店

· · 九龍真光中學

· · 香港神託會培敦中學

· · 鳳溪廖萬石堂中學

·· 香港城市大學書店

· · 九龍華仁書院

· · 香港培道中學

· · 德望學校

·· 香港書城

· · 大埔三育中學

· ·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

· · 德愛中學

·· 香港理工大學書店

· · 中華基督教協和書院

· · 香港華仁書院

· · 播道書院

·· 香港科技大學書店

· ·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

· ·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

· · 樂善堂梁銶琚書院

· · 中華基督教基協中學

· · 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

· · 樂善堂楊葛小琳中學

咖啡室 食肆

· · 中華基督教基新中學

· ·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

· · 潔心林炳炎中學

·· Café d'i

· · 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

· ·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羅桂祥中學

· · 鄧鏡波學校

·· Homei

· · 中華傳道會劉永生中學

· · 馬鞍山崇真中學

· ·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

·· Lex Coffee & Roasting

· · 中華聖潔靈風中學

· ·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

· · 嶺南大學香港同學會小學

·· MG Café

· · 五旬節中學

· · 啟基學校

· · 嶺南中學

·· TC2 Café & Workshop

· · 五旬節林漢光中學

· · 培僑中學

· · 嶺南衡怡紀念中學

·· The Hunt Coffee & Roastery

· · 五邑司徒浩中學

· · 培僑書院

· · 禮賢會彭學高紀念中學

·· TOOLSS

· · 仁濟醫院林百欣中學

·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

· · 羅定邦中學

·· 牧羊少年咖啡.茶.酒館

· · 仁濟醫院第二中學

·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禾輋信義學校

· ·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

· · 仁濟醫院羅陳楚思中學

· · 將軍澳香島中學

· · 靈糧堂劉梅軒中學

藝術及文化場地及會員會所

· · 元朗公立中學

· · 張振興伉儷書院

· · 觀塘功樂官立中學

·· Desk-one 溫室

· · 天主教伍華中學

· · 梁式芝書院

· · 觀塘官立中學

·· RED NOSE MUSIC PRODUCTION

· ·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

· · 陳樹渠紀念中學

· · 觀塘瑪利諾書院

·· 合舍 Form Society

· · 天主教郭得勝中學

· · 博愛醫院八十週年鄧英喜中學

追蹤我們,緊貼最新閱讀資訊: www.linepaper.com

linepaper

linepaper.hk

38


6 02 / 2018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