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U ARCH EA1 LO KUO-SHUO 2015 portfolio

Page 1

PORT



TKU ARCH EA1 FALL 2015


CONTENTS

01

摺 空間

02

活性系統

03

CASTING CUBE

04

有機物的X-SITE

05

CUBIC MATERIALITY

06

AUTOMATA 幽地


09.14.15-10.01.15

10.01.15-10.22.15

10.22.15

10.22.15-11.12.15

11.12.15-12.10.15

12.10.15-01.10.16



摺 空間

從抽象的平面電路圖 透過邏輯編列分析 再增加一些斜交線 進一步思考透過切、摺後 抽象平面圖與斜交線 構成立體化空間


底圖分析

鬆散

斜線 密集

草模發展

1.編織 2.層次 3.斜線

07


正草模

利用編織 在上層 做出層次的感覺

利用外翻 讓外面形成虛空間 與裡面的實空間 產生對比

利用內摺 形成正空間 做出層次的感覺

利用斜線 讓左右形成正負空間 讓外面的虛空間 可轉入裡面的實空間

08


設計概念

在空間上 突顯原本底圖上 所畫的紅色斜線

利用正負空間 讓原本不同平面的空間 產生另一種對話

09


利用虛、實空間 讓裡外的空間 產生交織

10


正模

11


12



活性系統

從木工操作中 去發展組裝元件的活性系統 在了解材質特性的同時 發展出如樂高般的組裝系統 並設計木榫街頭的卡接方式 進而成為”以少量產生多樣” 組裝變化的創造能力


設計概念

1.利用很多有系統的元件組合成不同的物件 2.變形:從 斜塔 變成 橋 3. joint 4. 1S=1M 5. SIZE: S:10cm

M= 20cm

6.單元工時: 30min (全工時15小時)

15


元件發展

元件

A :21

A’:3

A

B

A’

B’

B :5

B’:1

A v.s. A’/B v.s. B’: 咬合處可伸縮

16


元件組合方式

伸縮的咬合口: 可以增加更多元件間的組合變化

元件長度變化: 縱向可以增加高度落差的變化 橫向可以增加平面延展擴張

17


正模: 斜塔 Leaning Tower

由下而上 做一個 逆時針的循環 然後漸漸開始 傾向同一側 利用元件的特性 產生一點結構性

18


正模: 橋 Bridge 第一段 開始做出單層次的橋 第二段 開始利用元件的特性 產生由低至高的轉折橋 第三段 想要做出的是 層次上的循環 由高至低 再由低至高

19


20


Diagram

橋-三視圖

21


橋-等角立體圖

22


斜塔-等角立體圖

23


斜塔-爆炸圖

24



CASTING CUBE


27


28



有機物的X-SITE

透過自己選定的一種有機物 在觀察、處理後討論 透過這些觀察物件的外形、特性、生長方式...... 來考量植栽如何被呈現 並運用灌注的方式 呈現空間的虛實、對比、形態自由度


設計概念 1.所選物件:鳳梨 2.生長過程:

生長

開花前

開花後

結果

31


3.有機物切面:

橫切面

4.靈感來源:

縱切面

鳳梨生長的規律性放射

32


鳳梨生長的規律性放射

33


5.灌注概念: 利用內部木製的輔助模板做出鳳梨的規律 並用 軟性模板 做出 自由曲面 6.灌注材料: 石膏 7.模板材料: 木棍、角材、夾板、彈性布(萊卡布)、線

彈性布_網圖

34


草模

35


正模

36


37


38


模板紀錄

39


40


41


42



CUBIC MATERIALITY

透過對於基地的觀察 進行一連串對基地的分析 發展從基地中得到的巨觀、圍觀的資訊 轉化為材料或形式的構成 最後以30*30*60的方式呈現


設計概念 1. 基地

45


基地分析

46


光在不同材料上反射不同

47


1.概念: 用金屬替換基地中的連接材 利用鐵的特性,讓鐵是連接材還是支撐結構的一部分 將基地中觀察到的鐵生鏽程度,類比成空間上的大小

2.材料轉換: 水泥_鐵 鐵_木頭磚

3.材料: 木頭、扁鐵、螺絲

4.手法: 金工: 切、鑽、鎖、折 木工: 切、膠黏

48


正模

49


50


51


52



AUTOMATA 幽地

透過觀察自然界物體 以仿生設計的方式 解析該物體的組織、構造、形態 並分析物體的運動特性 發展出可以操作的仿生單元 最後以該單元組構成一個實體空間


仿生物件 : 蠶

55


蠶絲分析

結構絲 硬性 具結構性

繭絲 軟性 具彈性

56


蠶絲剖面圖

蛋白質

絲膠

纖維素

分子間的排列 密度

蛋白質

絲膠

纖維素

57

孔隙


蠶寶寶頭的擺動

側視

上視

8字型吐絲方式

58


單元靈感來源 蠶絲間的連接

z

y

x

59


密度

透光度

60


Type A

基本單元

61


Type B

基本單元

62


63


正模

64


65


66


67


68


LO KUO-SHUO (MILTON LO ) 05.24.1997 Yilan, Taiwan lo0927027191@gmail.com FB: 羅國碩



Group10 Kuo-Shuo Lo 404360215 Teacher:Ching-Hang Lee

TKU ARCH EA1 2015-2016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