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8 銘傳校刊第92期

Page 1

教育新亮點

卹多e計crie"i 針McU

我的銘傳好友


金門分部Kinmen Location

基河校區Jihe Complex

MING CHUAN UNIVERSITY


嚇切r's?吵Ce 你們都薯數必,夥?半 俗話說的好: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朋友是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夥伴,一段真 摯的友情可以為人生帶來幸福快樂的感覺,以及永生難忘的回憶。相信,每個人在求 學過程中,一定都曾結交過不少好朋友,但你有交過外國朋友嗎? 銘傳是境外學生最多的大學,不論是外籍生、陸生、海青生還是交換生人數,都是 全台數一數二,銘傳校園正是同學結交外籍朋友最好的機會與場所。於是,我們籌辦 了一場「我的銘傳好朋友」英文徵文活動,邀請外籍生分享與台灣學生的友誼故事, 並藉此搭起外籍生與台灣生之間的友誼橋樑。最終,收到35件作品,並遴選出九件優 秀作品與師生分享。從同學的作品內容及徵稿過程,不難發現,國際交流是很有趣、 也很重要的一件事,而且在銘傳校園裡,它其實不需強求,只需付諸行動而已。 本期校刊我們另收錄「2014兩岸大眾傳播研究生交流」及「美國分校暑期遊學團」 二個活動的學生心得。幾乎每篇心得中,都可以看到同學們在台灣或海外,結交不同 國籍朋友的喜悅。此外,國際學院資訊科技學程主任王立天,本期亦分享暑假前往美 國參訪多所高中、大學的心得。文末,主任特別感謝沿途友人提供住宿及餐點,甚至 支援交通車輛,使其全程開銷顯著降低。這麼多的案例,都證明友誼無國界的真意。 雖然我們無法確定,是結交朋友使我們快樂,還是擁有朋友就是一種快樂因子。但 是可以確定的是,每個人都應該用心培養友誼,就像《銘傳校刊》始終珍惜讀者們的 意見與回體一樣。 最後!想對每位支持《銘傳校刊》的讀者們說一句,「不能有人離開啊!因為你們 都是我們的夥伴! !!」∼∼魯夫

執行編輯

啊絨 2014年12月


CONTENTS 大學校長 52

繼往開來

採訪―林妙影

4

推動大企業計畫因應產學新挑戰 文―李 銓

8

校園大事紀要20 14.9-20 14.12 輯―秘書處新聞組

48

教育新;亮黑—— 34 從教學典範到學習典範 文―林青蓉(觀光事業學系主任)

36 見賢思齊學習觀摩之旅

為恩典奉獻一生 天主教台北總教區總主教洪山川 採訪―林妙影

撰稿―楊淑涵

找到流暢且能落實學習成效的調性

名人曹客重更 42

=!釋

擦亮老校百年招牌 訪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

參訪美國多所高中大學心得分享 文―王立天(國際學院資訊科技學程主任)

撰稿―楊淑涵

小女生的大勇氣 夏姿服飾創辦人兼設計總監王陳彩霞 撰稿―許文宗

一”4 Josuane 日dwards andAngel 16 Shennica Da必danliShani 一”8 Venel Geneus and Freya 20 尺olhensha Henry and Kross We) 22 Audel日snard and Sean 24 TiaraMoustapha 尸are 26 Mayra Leiva and Jenny 0 3

28 Desiree Faith Scott and Joyce 尺obin Scha斤er and Jac卸

(1

LeRnn 勾erman &'su,ChIen-11n8 戚

32 A Bridge for Friendsh中

33 We/come and Write !J呼In CIen

舉磚

p !P10 CHUAN

珍刊 ,”戲。為!】”!

發行人―李 銓 總編輯―樊中原 主編!林妙影 執行編輯 陳瑞賦 協力美編―蔡 荃 出版所―銘傳大學 地址―台北市111士林區中山北路五段250號

第92期中華民國103無12月18日出版

電話!(02) 28809725 傳真― (02) 28809724 印屆少乙壬廣告印刷 創刊日―中華民國49年6月16日 79無7月16日改制易名銘傳校刊

封面設計―蔡 荃 封底取材―第26屆銘傳文藝獎徵文活動

行政院新聞局出版事業登記證 局版台誌第8457號 台北郵局許可證台北字第1830號 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CONTENTS

76

做夢想的護航者 訪樂麥奇想傳播總經理王介安 文―周覬

80

60 留住在台交流的回憶

把對的事情傳給對的人 訪欣傳媒數位中心總監賴正翔 文―吳芷芯

文―邱模按(整合行銷傳播中心講師)

61 銘傳的認真貼心與活力 文

韓瑞娜(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62 只有經歷才能深刻回味 文

史媛瑜(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

63 走進銘傳感受台灣 文!張

塞(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64 可愛銘傳美麗台灣 王介安P76

41

賴正翔P80

文―董

達(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分部社團的熱舞先鋒 以舞蹈凝聚感情用熱情融化陌生金銘熱舞社 文―謝柔安

51

用友誼串起世界每個角落 連接不同國家和文化的人國民外交社 口述!黃獻誠

59

整理―彭莉文

義起,為愛啡翔 用咖啡傳遞愛心與溫暖咖啡社

66 15個小時航程的回憶 文―鄭佳華(進修雅廣處組員)

67

文―丘慧妮

十八歲的那個夏夭 文―謝晶晶(建果系)

69

數不盡也道不完的記憶 文―鄧淑誦(品設系)

84

來!北海道「遊」 「學」

73 踏出舒適圈的挑戰 文―何啟臣(傳播學院)

文―張捷茹(財金系)

傳執刊網站知新亦溫故 ! 閱完這本內容豐富的銘傳執刊,也想翻翻過期的枚刊 者除可至圖書館、編輯部翻閱紙本外,也可〞&多利用 站。 目前枚刊網站己收錄近三年的!勺容,未未還會繼 續枚錄,讓支特銘傳秋刊的讀者們知新也餡溫故。

http://www.magazine.mcu.edu.tw


r 繼往開來

推動大企業計畫 因應產學新挑戰

校長―李

時值歲末,當沸沸揚揚的九合一選舉甫落

的生存與發展的壓力,不能轉型創新勢必

幕。103學年度上學期也將接近尾聲,不管選

要走人歷史。《銘傳一週》和發行超過2000

舉結果是否貼近你的願望,最終我們還是要

期的《銘報》都是銘傳的寶貴資產,善用

回歸自己的本位,師生各自恪遵職守,教師

這兩大資產,從既有數據資料與每期不斷

盡心教學,學生跨域學習,充分運用多校區

新增的新數據,再經策展(curation)再製

校園的資源,彰顯銘傳卓越的永續發展力。

(reproduction)就可創造出更新的價值,運 用網際網路與新媒體的分眾性與即時性,做

運用網際網路整合新媒體平台 本學期做為全校師生溝通平台的《銘傳一 週》慶祝發刊900期時,我們注意到國內媒體

為未來經營的大方向。因此,融人大數據, 開發新價值就是這兩個校園媒體當務之急, 正是透過轉型找出新的出路與契機。

的巨變,傳統媒體面臨新媒體勃興的巨大壓 力,整合與轉型勢在必行。318學運學生透過

4

善用科技建立學習教學新模式

網際網路,整合新媒體平台直播學生政治與

從媒體產業市場的巨變,尋思未來我們所

公民運動上的訴求,主導了整個學運的話語

培養出來的學生,如何在學校,就能接受更

權,反而讓傳統媒體被排在議場之外,展現

完整與充實的理論與實務訓練,如何經由實

出一場新媒體革命。

習,就能進人職場很快受到業主青睞,進而

反思《銘傳一週》發行900 期,值得慶

成為業界所倚重的生力軍呢?顯然各系要先

祝,可是紙媒在台灣的媒體市場碰到最大

做好分析就業市場最新發展與變化趨勢,唯

MING CHUAN MAGAZINE。第92期


有完整掌握這些資訊,才可能設計出更周詳

的。因此面對未來,首先還是要體認人類的

與更符合業界需求及效率的課程。

優勢,例如構思發想、大框架的型態辨識、

就像英國牛津大學日前公布一份分析700種

複雜的溝通等。了解這些之後,就可以善

常見職業後,撰寫的《就業的未來》 (The

加運用機器,創造出人類更大的優勢。我們

Future of Employment)研究報告,列出了十

發現,未來應該是機器與人類互相合作的時

大容易被機器取代的工作,包括電話行銷

代,一旦愈來愈多例行性工作被機器接手,

員、房產背景查核人員、手工裁縫、記帳

就更能突顯人類在創造力及問題解決能力的

員、保險核保人員、手錶修理師傅、貨運運

優勢。因此,教學就應引導學生主動去習得

輸人員、代理報稅人員、照片沖洗和沖印機

這些技能,並善用科技建立學習與教學的新

操作人員和銀行開戶客服人員等。報告更指

模式。創新教學模式與方法,是活化大學課

出,未來美國多達47%工作將由機器取代。

程、強化學生就業力與創造力的重要瑰寶。

•朧一

■ • 繼往開來

這提醒我們,機器取代人力是未來就業市 場的趨勢。然而,哪些職業將面臨困境?哪

全球化與數位化衝擊大學

些職業較不受影響?未來要如何面對這種時

今天的高校競爭已愈來激烈,大學面臨全

代趨勢?學校的教學與課程,是否也要考慮

球化、數位化與少子化的三重衝擊,特別是

做出相對地因應與調整呢?

少子化帶來教育生源短絀的危機,開拓生源

當然,機器也絕非萬能,那些按照法則推

與鞏固生源,成了另一個激烈競爭的高校攻

論的標準作業類工作(如股票分析師、會計

防戰。有了完備的課程設計與活化的教學創

師)是電腦擅長的工作,而園丁、清潔、修理

意,當然是招生的最佳武器,但是學生與家

這類人類擅長的工作,反而是機器不易完成

長考慮的還是未來的出路就業問題,而且就

www.magazine.mcu.edu.tw I 魷傳教 'J。第92期

6


r 繼往開來

業之後還要具備向上發展的能力,更要能不

讓學院治理具備企業精神

被快速變遷的職場變遷所淘汰。

又遭逢國際政經環境快速變遷,經貿趨向區

結構變遷速度,已經大幅超過大學課程與教

域整合與全面自由化,台灣產經結構已經出

材更替的速度,甚至教材才剛完成調整,產

現前所未有的變化,同步也大幅衝擊了產業

業結構又改變了。特別是在最近幾年,學非

與大學的關係。本校深深地體會,大學必須

所用乃至產學脫節的現象,已愈見嚴重。如

調整以往自居象牙塔的角色,積極自主發展

同前文所述傳播媒體的巨變,從2008迄今短

成為知識經濟的基地,同時主動促進產學合

短數年之間,傳統主流媒體的影響力日漸式

作,加強技術研發與創新人才的培育。正因

微,被迫進行數位匯流與媒體整合,以求永

為環境變化既快又大,敔動本校「大企業計

續發展。

畫」的議程,已刻不容緩。

可是當傳統媒體加快速度搶發即時新聞之

「大企業計畫」的構想,就是長期以來

際,新媒體卻又比其更快、更即時。等到傳

我們所倡議的「知識產業化」與「產業知識

統媒體開始傳播時,新媒體的耳語、流言與

化」作為大學教育核心理念延續。本校成立

議題操作,早就已經分享與回應了!今年九

企業公司,作法上並非要學院科系直接組成

合一大選,年輕世代在網路助選打敗了傳統

公司企業,而是要在現有的產學合作、業師

選舉宣傳模式。新媒體革命不但改變了媒體

機制乃至推廣育成、三創教育、十力證照等

產業的市場與競爭模式,也改變台灣政治局

理論與實務結合的教育基礎上,以公司治理

勢。這種變速驚人,當然就是大學老師在教

的方式,重新進行組織再造與課程改革,同

學現場最新與最大的挑戰。

時尋求與企業的結盟與合作。一方面讓學校

rc 〞u in I’吋了〞n ui‘驕”∼

6

面對未來挑戰的嚴苛與高教競爭的壓力,

在全球化與數位化的雙重衝擊下,產業

.‘“呈且呈v 二二且呈“么么二,二二’' ∼騙1

MING CHUAN MAGAZIN日。第92期


繼往開來

的行政單位進行資源整合貼近教育,另方面

超越這份輝煌的成績,創造更多、更高品質

讓學院經營更具企業精神,使之在運作上更

的教育成果。

貼近實際的企業,更讓學院能夠靈活的因應

銘傳在2011年通過MSCHE認證後,2014年

產業的變化,俾使各院系學生都能擁有畢業

又邁人新的里程。這一年9月,我們在美國密

後即學即用的專業能力。

西根州設立的美國分校,正式招收第一屆華

簡言之,推動「大企業計畫」就是落實

語文教學碩士學程的研究生,創下和美國密

「管理治學」,加上「評鑑治校」的永續檢

西根州賽基諾大學合作辦學的先例,也為台

討機制,持續精益求精,讓銘傳更上層樓,

北、桃園、金門、基河校區的銘傳學子,開

達成「卓越化、專業化、國際化」的教育宗

拓另一個海外學習的新場域。2015年美國分

。培養出「學有所長,畢業即就業」的專

校將增設新媒體與傳播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讓學子多了一個優質選項;另外,明年暑假

業人才,回應巨變社會與產業的挑戰。

海外移地教學和暑期遊學營即將招生,請大 珍惜接軌國際的機會

家珍惜學校提供跨國學習、接軌國際的機

當國內高等教育面臨少子化的衝擊,銘傳

會,提升自我的國際就業競爭力。

大學103學年度依然創下97.34%的高註冊率新

時序進人臘冬,在興奮等待跨年晚會、歡

猷,這都是全校教職員工共同努力投注心力

樂寒假到來時,請大家珍惜任何一個在銘傳

的豐碩成果,正如本人常在行政會議中強調

可以充實自我的機會,繁華似錦的未來,才

「銘傳沒有個人英雄,只有群體英雄」,勉

是各位可以掌握的!

勵同仁一定要精誠團結。未來我們還要繼續

祝福全校師生,新年快樂!”

‘絲傳叔刊。第92期 www.magazine.mcu.edu.tw

7


校園大事紀要

2。才4.9∼20 了4.才2

MCU Recent Key Event Archive

輯―秘書處新聞組

2014.9.4-5 103學年度大專院校教職員工高爾夫球錦標賽,體育室廖智雄老師以2天161桿獲壯年組第 一名,陳錦偉老師以2天168桿獲青年組第二名。 2014.9.11 美國分校舉辦11週的中文角活動,提供賽基諾大學〈SvSU〉師生學華語機會。 2014.9.12 教育部核定本校104學年度系所總量及增設調整案:增設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碩士在職專 班、醫療資訊與管理學系健康產業管理碩士班。公共事務學系兩岸關係與安全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與社會安全管理系整併為「社會與安全管理學系兩岸關係與安全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社會與安 全管理學系國際事務與安全管理碩士班更名為「社會與安全管理學系碩士班」、商品設計學系碩 士班更名為「商品設計學系創新設計與管理碩士班」、商業設計學系碩士班更名為「商業設計學 系設計創作與研究碩士班」、傳播管理學系更名為「新媒體暨傳播管理學系」含學士、碩士及碩 士在職專班等班別、廣告學系更名為「廣告暨策略行銷學系」。 2014.9.18 本校榮譽講座教授、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和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教授汪毅夫蒞金門 2014.9.2 1 體育室副教授黃漢年與資訊學院院長賈叢林在河北師範大學的 2014年第13屆華人運動生理學與體適能學者學會年會(SCSEPF)中,發表

么→

分部參訪。 .

湖南大學他校畏躍字 暨貴尸 冷 斗

(A Study of Dynamic Standing Balance Ability on an Unstable Platform for Elementary Schoolchildren〉論文,獲頒年會研討主題優秀論文獎。 2014.9.22 瀋陽航空航天大學校長楊鳳田等一行4人蒞訪,李校長代表本校和瀋 陽航空航天大學結盟。

立大學(SvSU)建置教學網站,招收外籍人士線上學華語。 2014.9.23 品設系校友游龍在陳欽川老師指導下,以一張名為「伴•相隨」長 凳,獲台北市南昌家具街商圈第2屆新一代家具創新設計金賞獎。 2014.9.24 姊妹校湖南大學副校長陳偉等一行6人蒞訪。 2014.9.24 財法系陳珍聖、許右星、黃詩婷三位同學在系主任顏廷楝指導下, 以「網路軟體是否適用無條件解約權之探討」獲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舉 辦「消費者保護徵文比賽」佳作。 2014.9.25 兩岸研究中心與中共研究雜誌社、展望與探索雜誌社於國家圖書館 舉辦「深化與創新

大陸變局學術研討會」。

2014.9.26 本校第八年承辦「教育部師鐸獎、教育奉獻獎及資深優良教師表揚 大會暨總統餐會」。 103.9.29 香港拔萃男書院師生15人蒞訪。

8

MING CHUAN MAGAZINE。第92期

(撲排

畫一一線駐點」,補助114萬餘元用於發展美國分校和密西根州賽基諾廾―

登下華,悵、

2014.9.23 華教系榮獲教育部補助「103年邁向華語文教育產業輸出大國八年計


2014.10.1 研發處研究業務與評量評鑑組業務合併更名為「研究暨評量組」,原產學相關業務則併人 創新暨產學營運處。 2014.10.2 舉辦銘傳親善服務隊國禮儀接待30年有成記者會,20多家媒體前來採訪。 2014.10.2-3 香港地利亞中學百老匯校區37名師生在桃園和台北校區進行課程體驗。 2014.10.3 本校103學年度新生註冊率再創97.34%新高,全校總人數突破2萬人,共20,583人。 2014.10.7 排球校隊在教練郭國隆帶領下獲35屆華宗盃全國排球錦標賽亞軍。 2014.10.7 金門校友會會長交接,金門酒廠董事長李文選接任會長。 2014,10.8 泰國清萊府皇太后大學及清邁大學漢語學系華裔優秀學生代表及師長16人蒞訪。 2014.10.8 資管系助理教授余仁朋帶領資管研究生鍾聖彥參加2014美商國家儀器〈N工〉應用徵文競 賽,這項由交大、成大、屏科大、台科大、海大、銘傳大學及NSPO國家太空中心等組成之跨 校、跨領域團隊以「HTTP-3S探空火箭航電與地面站系統的研發與飛試」專題,勇奪進階研究 組冠軍。 2014.10.8 《銘傳一週》舉辦900期座談會,與談人包括《商業周刊》副總主筆吳美慧、欣傳媒數位 媒中心總監賴正翔、《聯合報》副刊繽紛版主編林德俊、本校新聞系主任孔令信和傳管系教授 呂郁女等。 2014.10.8 金門分部副主任陳仁幃及國教處海青班主任劉仁卿率金門海青同學

訪金門縣政府。 2014.10.9 李校長率國教處處長劉國偉等赴美國分校,與首屆研究生進行座 談,並參加svsU教育大樓以前校長吉柏森命名典禮,姊妹校韓國水原大 學李仁沬伉儷蒞訪美國分校。 2014.10.9-12 學術副校長王金龍、副教務長遲文麗及招生中心主任闕淑茹赴寧 波,與大陸高校、高中校務主管及家長們交流。 2014.10.10 親善服務隊28位服務同學擔任民國103年國慶大會觀禮台貴賓接 待,這是銘傳連續30年擔任國慶大會的禮儀接待。 2014.10.11 香港天主教普照中學師生一行35人蒞訪。 2014.10.11-13 本校親善服務隊15位同學跨海為金門建縣一百週年及世界金門 日活動慶典服務。

2014 鮭魚返鄉美國因. 驪灣教育展 14 Taiwan →ation Fa叫

20 14.10.13 統資系主任林真真應安徽省統計局邀請擔任統計分析培訓課程講 座,主講大數據時代的統計面面觀,數據視覺化在數據決策的應用。 2014.10.13-18 傳播學院院長倪炎元、設計學院院長洪敔東、兩岸學院副院長 詹仕鑑、大陸交流處處長劉廣華、廣告系主任黎佩芬、數媒系賀天穎和 李宏耕老師、陸教處組員鄭昭鈴及陳心婷等9人,前往廣州大學、廈門理 工學院及泉州師範學院訪問。 2014.10.13 姊妹校大連理工大學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出境科科長王哲等蒞訪。 2014.10.15-16 教育研究所和師資培育中心教育服務團志工在金門高職、開喧 國小和廈門外國語學校海滄分校服務,並訪姐妹校閩南師範大學。

www.magazine.mcu.edu.tw I 名傳叔孑•!。第 92期


2014.10.16 美國聯邦眾議員葛林(AT Green, D-TX)暨美南僑領美國亞洲化學公司董事長楊朝敦、美南報 業電視傳播集團董事長李蔚華、美南新聞日報社長朱勤勤、律師林富桂、美國德州21世紀房地產 公司總裁李雄、美南報業傳媒集團芝加哥時報總裁兼總主筆李著華、美南報業集團華府新聞日報 社長黃瑞禮等蒞訪。 2014.10.17 廣東省南華工商學院招生就業辦主任暨對外交流中心主任黃玉良等5人蒞訪。 2014.10.18 教育研究所和師資培育中心假金門分部主辦金門及兩岸教育發展論壇。 2014.10.18 建築系蘇靈暄校友「漁業、水、地景Aquaculture water landscape」作品在劉郡峰老師指導 下,獲台北市建築師公會主辦「2014全國AILUS獎學生設計作品競賽」最佳景觀設計獎第三名。 2014.10.18 廣電系謝孟峰以「蚵時記憶」微電影,贏得高雄市海洋局舉辦首屆「港都本事」微電影比 賽第三名。 2014.10.18-19 本校負責的美國台灣教育中心,承辦2014鮭魚返鄉美國西部台灣教育展為第三屆活動, 李校長率13所國內大學國際事務人員等共25人赴洛杉磯和舊金山舉辦教育展。此行國教處長劉國 偉、組員林詠薇、朱亭佳組員同行。 2014.10.21 昆明學院黨委副書記李媛芬率等一行7人蒞訪。 2014.10.21-11.4 北京市豐台區教委會研習團蒞校研習2週。 2014.10.23 法律學院國際雙師講座邀請南京大學經濟刑法研究所所長孫國 祥主講「大陸現階段腐敗現象特點、原因與反腐敗」。 2014.10.23 觀光系主任林青蓉獲教育部第六屆全國傑出通識教育教師表 揚,獲頒獎杯獎狀和獎金30萬元。 2014.10.23 國際學生顧問室組員王涵潔獲教育部103年大專校院境外學生輔 導工作績優獎。 2014.10.27 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江丙坤蒞行政會議專題演講「兩岸關係 與經濟發展」。 2014.10.27《銘傳一週》發行900期,推出座談會、FB迎新、便利祝福貼、 焦點集字等活動,李校長於行政會議中抽出焦點集字幸運兒餐旅三年 級吳鈕淳,獲贈Infocus M330八核心智慧手機。 2014.10.27 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院長吳敏等一行4人蒞訪。 2014.10.28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蒞校訪視創新育成中心。 2014.10.30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副書記范彥賦蒞訪。 2014.10.30-31 審計部蒞校審查101-103年度教學卓越計畫經費執行情形。 2014.10.31 首都經貿大學副校長王傳生等一行6人蒞訪。 20 14.11.3-11電通系在北京市舉辦的「國際機器人足球聯盟(FIRA)2014世界 盃機器人大賽」,獲得1金、5銀、1銅牌。 20 14.11.4 西安歐亞學院副校長楊政等一行5人蒞訪。 20 14.11.4-9 湖南大學副校長張強等5人蒞校研習。 2014.11.5 安徽建築大學副校長孫道勝等4人蒞訪。

10

M-NG CHUAN MAGAZIN日。第92期


2014.11.5 河南省民辦教育研究會祕書長等11人蒞訪 2014.11.5 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顧功耘率團蒞訪座談。 2014.11.7 品設系張綺玲、李璋恩、楊孔玉在副教授駱信昌指導下,以「可分解拾便器」作品,獲環保 署「源頭減量新趨勢,邁向永續零廢棄」產品創新設計競賽特優。 2014.11.7-12 國教處海青班主任劉仁卿和組員許淑妮赴馬來西參加2014砂磅越教育展。 2014.11.8 第19屆全國大專校院資訊服務創新競賽,資管系共有4組參賽隊伍獲得亞軍,為表現最傑出 的大學之一。 2014.11.9-17華教系主任江惜美執行教育部「103年邁向華語文教育產業輸出大國八年計畫:一線駐 點」計畫,前往銘傳美國分校、密西根州立賽基諾大學建置StudyFun互動教學系統,參訪美國密 西根州立大學、芝加哥大學及西北大學及當地主流小學。 2014.11.12 陸委會主辦,傳播學院承辦第18屆兩岸新聞報導獎在晶華酒店舉行,並舉辦「兩岸傳媒面臨 跨媒體、跨文化的新挑戰」座談會。 2014.11.12-15 國教處長劉國偉及組員朱亭佳赴香港參與學術交流。 2014.11.12-14 安徽省統計局副局長倪勝如等9人蒞校研習。 2014.11.13 資訊系余仁朋和朱美珍老師指導兩組團隊參加2014TWNIC校園行動APP Show網路生活創意 大賽,鍾聖彥、王冠生、羅侑妤、吳倚儂、陳思仔5位學生以「微笑單 車準沒錯(Metro)」獲專題第一名及獎金10萬元。林明賢、陳冠廷、郭毓 薇、陳荒諭、鄭宇涵5位學生,以「翻轉校園∼結合擴增實境的校園資訊 服務系統」專題獲第二名及獎金5萬元。 2014.11.14 公事系與中國地方自治學會合辦2014台灣城市區域學術研討會。 2014.11.14 數媒系大陸研習專班交流生以作品「明」獲得由中央廣播電台及 漢光教育基金會主辦「2014漢字多媒體創意競賽」微電影首獎。 2014.11.17 福州大學海洋學院書記林文泰等5人蒞校研習。 2014.11.18 僑委會全球留台校友會領袖幹部黃光達等僑領一行30人蒞訪。 2014.11.21 學務處承辦103學年度學生事務工計畫一導師輔導知能研討會。 2014.11.22 法律學院舉辦「2014兩岸暨國際法學論壇」。 2014.11.24 廈門城市學院書記唐寧等6人蒞訪。 2014.11.25 數媒系胡偉榮、蔡佩翔、劉芷妤、劉玟君、陳廷碩及江明聰等六 位同學在陳柏年與王聖文兩位老師指導下,以「別讓網路成為他人攻擊 你最好的工具」獲得行政院委託資策會舉辦103年資安系列競賽微電影項 目第一名;32期海青班同學在王聖文老師指導下,商薇同學以「看不見 不意味著不存在」為口號,勇奪第一獲得5萬元獎金。 2014.11.26 教育部舉辦第四屆台泰高等教育論壇,泰方代表團28人蒞訪。 2014.11.27-12.1 觀光學院院長翁振益、餐旅管理系主任陳柏蒼和秘書吳玉如、 廣電系副教授林瓊柔、陸教處組員鄭昭鈴等一行5人訪福建師範大學。 2014.11.28 應英四侯律夫及陳瑾蔚在「教育部103年度提升外語能力計畫」

www.magazine.mcu.edu.tw I 銘傳叔 'i。第92期

11


之「我們的系科最出眾」英語簡報比賽,以「Department of Applied English, where Passion Meets Excellencej 獲簡報亞軍。 2014.11,27 學術副校長王金龍、國際學院副院長李藍瑜赴廈門理工學院進行銘傳美國分校招生。 2014.11.28 僑務委員會委員長陳士魁蒞金門分部訪問。 2014.11.28 香港神召會康樂中學等一行41人蒞訪。 2014.11.29 傳播學院楊淑穎、伍思諭、林勇昇等大馬同學在2014-20 15年度國際扶輪3520地區第三分區 主辦「在台外國留學生華語暨台語講演比賽」中摘冠。 2014.11.30 應日四乙李鈞富獲台灣日本研究學會舉辦2014全國大學校院日語即席演講比賽殿軍。 2014.11.30-12.2 傳播學院院長倪炎元、陸教處處長劉廣華訪問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2014.12.2 寧波大學副校長馮志敏等一行7人蒞訪。 2014.12.3 瀋陽師範大學副校長李鐵君等一行4人蒞訪,和本校締結姊妹校。 2014.12.4 上海財經大學百年校慶籌備工作辦公室主任劉志遠等一行4人蒞校。 2014.12.4 廣電系助理教授單文婷,以趣遊台灣(HAVE FUN IN TAIWAN》實作課程指導廈門理工學 南、花蓮影片拍攝,舉行成果發表會。 2014.12.4 河北省統戰部副部長傅輝東等一行14人蒞校拜會校長。 2014.12.5-7 中華民國大專校院103年度法式滾球錦標賽一般女子團體組冠 軍,財金系蔣孟哲個人射擊擲準第二名。 2014.12.5 北京行政學院副院長張寧等一行15人蒞訪。 2014.12.5 內政部警政署警政委員黃宗仁校友帶領警大學生蒞訪傳播學院。 2014.12.6-7 建築系全國建築壘球邀請賽獲得全築盃壘球冠軍。 2014.12.7 傳播院友會舉辦《機錄社子•機不可失》台北市社子島社區影像 紀錄工作坊,在福安國中舉辦成果發表會。 2014.12.8-11 傳播學院院長倪炎元、陸教處處長劉廣華訪廣西藝術學院、廣 州教育中心及廣州廣東工業大學。 2014.12.10 雲南省政協副主席倪慧芳率雲南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等一行12 人蒞訪。 20 14.12.13 國企系友會在老爺酒店舉辦年度大會。 2014.12.15-16 教育部蒞校評鑑中等學程師資培育。 2014.12.15 廈門理工學院書記黃欣如蒞訪。 2014.12.16 本校榮譽講座教授、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汪毅夫蒞訪。 2014.12.16 福州大學副校長王健蒞訪。 2014.12.17 香港扶幼會許仲繩紀念中學等一行17人蒞訪。 2014.12.18 廣州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副校長蒞訪。 2014.12.18 第32期海青班舉行畢業典禮。

了2

MING CHUAN MAGAZIN日。第92期

馴〔馴

院研修專班同學承接交通部觀光局產學合作案,完成台北、台中、台


團anne,r II迄Ii'J圃回(憂!息j〕 『勻訪愈胛V。huan 化髮司

士寸-,-L!ti i 俊事 Cover 5tory


卹3es十crienci 奸MW 口B併2B 3osuane Ec(warc(s (VIncentlan) About one year ago I met my best friend at Ming Chuan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College.I remember it like it was yesterday; I had only been in Taiwan for a few days already and every face was new to me. Some faces looked as nervous as I am sure mine looked, while others looked more at ease and friendly. I was halfway around the world in a classroom of nearly fifty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nd I had not one friend, but all that was about to change. It was the end ofthe fifth period on Wednesday during the break; I was super exhausted although it had only been the middle ofthe first week. From the noise, a small soft voice emerged."Hi my name is Angel" she said. All traces of exhaustion left me, I was all ears. "HI my name is Josuane but you can call me Jus-One" I replied. Many people view Asians as shy soft-spoken people so imagine my amazement when Angel came over to introduce herself. I never thought she would be brave enough to approach me I was amazed and excited at the same time. From that day onwards we have been really great friends, she helps me with my Chinese and I help her to improve her English. Angel is about 160 cm tall, a dwarf compared with my height of 180cm. She has a round angelic face with small eyes and jet black shoulder length hair that frames her chubby face. However, I reminisce on my first Chinese New Year in Taiwan; Angel invited me to celebrate with her family, it is by far one of my best experiences in Taiwan to date. Chinese New Year is not like the New Year in

14

MING CHUAN MAGAZINE。第92期


Cover S七○以 My best 斤iend at MCU

my country, so it was a new and exciting experience for me.

During my five days stay with Angel, I learned a lot about Chinese culture and customs. We visited many temples in

different cities like Tainan, Kaohsiung and Changhua, I was

always amazed at the detail architecture of these buildings. Most of the food I ate was new yet amazing, unlike anything

I have eaten before. Although Angel's family knew only a little English they were very hospitable and friendly through-

out my time with them. It was easy for me to see where Angel developed her character. My most enjoyable memory over the

New Year was bike riding in Kaohsiung with Angel and her

younger brother. It was a warm, bright, beautiful day when we rented bikes and headed for the park. I had to change my

bike twice because of mechanical issues, but that did not stop

us. I had only learned how to ride a bike a few weeks before

so I was not very good, but Angel was there to cheer me on every step of the way. 夏 can still hear her shouting "Jia-you

Josuane!" We spent hours exploring the park.Atthe end ofthe Chinese New Year Angel's family give me a stamp with my

3osuane•s'FrIend1-貝n8e(c叫離)

Chinese name; it was something I had always wanted. But the memories from that experience are what I would treasure the

我很高興能結交Josuane 艾秋安這位好姊妹 扣suane 是朋友,更是可遇不可求的好姊妹,我

most. Although we have known each other for just over a year we

就像隻無尾熊依偎在堅韌不拔的竹子上,她豐

are best friends because of the many things we have in com-

富我在銘傳的生活,也協助我解決許多課業上

mon and the fun experiences that we have shared together.

的問題,更和我一起製造了無數美好回憶。

Last summer we went to a summer camp hosted by the ICDF.

今年暑假我和她到彰化參加營隊,那是我

I introduced her to many of my Caribbean friends and we had

第一次和朋友在外過夜,從中我學到了很多,

so much fun together. During that short time we discovered

也發現她就像一位大姐姐,總是關心我、照顧

many things about each other, who knew that Korean drama

我,和我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除此之外,每

would be one of our mutual interest not to mention the fact

當我在課業上遇到困難時,她總不厭其煩的指

that our favorite bands are from the UK (we have great taste).

導我,也很樂於教導我英文,使我能進步。我

My best friend Angel is like the sister I have always longed

們憶起分享了許多的第一次,例如第一次和我

for, she is kind, smart and a great company. I hope that one

的家人過新年,第一次在學校綁頭髮(是她幫

day she can come to the Caribbean so that I can return the

我綁的),期望未來我們能繼續一起分享更多

hospitality that I received from her in Taiwan."

的第一次。

www.magazine.mcu.edu.tw I 就傳 & 'i。第92期

15


Jv1C2。ShennIca DavId (VIncentIan) After completing my week of orientation at Ming Chuan University, I was eager to immerse myself in everything that this new and exciting culture had to offer. The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Society (ICES) Taipei campus was hosting a freshman welcome party. This seemed like the perfect opportunity for me to dip my toes in the waters of my new environment and interact with my future schoolmates so I decided to attend. We were treated to several fun and interesting activities geared towards meeting the natives as well as other persons outside of our own culture. The night culminated with the freshmen being paired with a junior; someone who would look out for and help us as we transition into this new period of our lives. Little did I know that my partner would go on to be more than just "the help". We were instructed to choose a number from a box and that number would determine who we would be joined with. Everyone darted towards the box in an effort to get the first pick. After bulldozing through the crowd I was standing squarely in front of the box, I had little time as the crowd was closing in. I rummaged through the numbers quickly, my eyes landed on my favorite number. I grabbed it and headed for safety. You see, growing up the number nine was always significant to me. Even at a tender age I understood that times and seasons change. The number nine is the transitioning figure from single to double digits which indicated a change in time and season for me. So naturally when I was asked to select a number from the box I chose the number nine. The dust finally settled and the moderator proceeded to indicate who we were paired with. I was flooded with emotions as he hastily approached my number. Then finally he shouted "Who is number nine?" I flung my hands in the air with excitement. He then turned to a very shy looking young lady and indicated to her that she should meet me.

16

M凶C CHUAN MAGAZIN日。第92期


Cover Star

My 比st 作iend at陳刃

ShennIca's 'FrIend--Shan州擊萱儀) Shennica是我在國際學院的直屬學伴, 自從新生茶 會與她相識復,二人就常常分享功課上的學習、生活 中的點滴,以及彼此國家的文化!很高興能成為她在 銘傳的好朋友,也希望以後二人之問,能繼續互相扶 持與照顧。

To my untrained eyes at that time all Taiwanese looked the same, but not her, from the dubious crowd she stood out. At that first glance I knew there was something special about her. As she walked towards me I could see that she was slightly nervous, I understood, I was nervous too. She came up to me, sat, smiled and said "My name is Shani" I replied "My name is Shennica my friends call me Shen", we both giggled at the slight similarity and that was the drop the started our budding friendship. As time went by we got to know each other better. Shani quickly became my go to person, my confidant, my lucky number, my best friend. Given the uniqueness and richness of our personalitie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sharing with each other was always interesting. There was never enough time! Amusingly despite our obvious diversities we had quite a few similarities like our taste in men, music and love for marshmallows. One of my fondest memories with Shani came last semester. I had just completed my final exam, was exhausted and home stick. To top it off I dreaded the idea that most of my friends were flying home for vacation leaving me alone. Ironically in that moment I received a pacifying message from Shani inviting me out for dinner. When I got to the restaurant, Shani along with her friends welcomed me with such a warm greeting I felt like we knew each other for decades. Their curiosity about me and my culture, along the misconceptions we have about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were the highlights of this wonderful night. I was happy that she invited me, I felt special and wanted; almost felt like I belonged. We spent most ofthe night laughing,talking, and embraced the causal educational exchange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erms. That simple act of kindness saved me from having a dreadful summer. There I knew that in a country, thousands of miles away from what was my norm, was a lovely young lady that cared for me. We tend to focus on the general attributes about people. However, I realized that it was not her normal facets that attracted me; it was the little things such as her kind gesture by bringing me All Pass Candy to wish me luck in my exams, correcting my Chinese and understanding me even if I was unable to express my feelings verbally. These simple yet essential and heartwarming things have made it easier for my transitioning and acceptance of this unfamiliar environment. Like most things in life we have had our ups and downs, but this has only added to the richness and character of our relationship, our guanxi! There are somethings in life where currency has no value; one of those things is the experience of pure, genuine friendship. Shani is a hospitable and selfless person with a beautiful personality. Her luminous smile lights up any room, her warm inviting presence and her humble demeanor all culminates to make her nothing short of Phenomenal As we look towards the future and as our story continues to be written on life's pages I am confident that this friendship is one that will last for a life time. We're NII'E steps to 100.

P

www.magazine.mcu.edu.tw I f.傳叔 'i。第92期

17


口田〝吃一4 。Venef。eneus ('J-(ai司 I have a Taiwanese friend at MCU. A best friend for short and long term. S/he is always there for me, knows my little secrets, and cheers me up in tough moments. S/he respects me, advises me, and helps me without caring about my personal beliefs, anatomy, ethnicity and philosophical views. When we are bored we talk about Philosophy, Science, human being, Cooking, Dance, Culture, Multiculturalism, Patriotism, openness towards the world, Taiwan, Trade Agreements and so forth. When we want to have fun, we go watch movies at Miramar or Taipei main station. Sometimes for a night out, we go to Barcode, Luxy, Search, and Brickyard. We smoke shisha too, good price and good quality one can only be found at 1001 Nights. If we want to dance some Latin music, we go to Brass Monkey every Tuesday night to hit the floor with some Salsa, Tchatcha, or Kizomba. Our favorite day is Sunday because it's hot springs day. We don't go to Beitou. It's too public. We prefer to go to Wulai to enjoy the natural warm water and quiet environment visited by kind Taiwanese folks and some few foreigners. Taipei is beautiful, nice and awesome but Chungli is our favorite spot. We love to hang out at this unique Thai nightclub of this city. There, Thai hard workers come to relax after intense work in factories or in Taiwanese Home care. They work hard indeed, sometimes not in the best condition. However, you can always see happiness on their faces if you walk on a Saturday afternoon by Chungli train station. Our favorite of the favorite is the calm and nice campus of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了8

MING CHUAN MAGAZIN日。第92期


Cover S七○丫取膩 My 比st 和iend 辭MC刀

It is always a joy to sit by the lake and enjoy the fresh air in the campus.

We try to understand and see the world through our five

senses. We go towards the Nature. We read a lot but we meditate more. Instead of reading books that talk about the world

or how the world is supposed to be to enjoy an imaginary back world, we explore this world ourselves, we feel it, and

we sense it. In fact, we only have one lifetime. As a matter

of fact, once in a while we U-bike together, eat stinky tofu, visit Hualien, and explore Yilan wild side, Tainan, Gaoshiung

and Hsinchu. We go hiking in Yangmingshan and Yushan, or

sometimes we just go to Green or Xiao Liuqiu islands. We

also do what others may call scary things like eating frogs, drink snake soups, surfing and go out during typhoon time. We

are not sensation seekers but we try to be close with the Ta卜 wanese nature as much as we can,in its soft and wild aspect. We don't believe in the virtual because it lacks emotions, feeling and probity. For instance, we never put a Smartphone or Facebook between us. We have a real friendship that we take care of every second in our lifetime. We are very oldfashioned. We talk face-to-face. We talk straight and show sincerity in our feelings for each other. We are just very good friends. There is only one problem. If you notice the pronoun I used to write this text,you will see it.I wrote "s/he" instead of"he" or "she". The reason is because I have failed to meet a Taiwanese friend like this during those past 4 years at MCU. Not because there is not but because I have wasted my time looking for other stuff instead of looking for the essential. A real friend is essential and substantial to grow in this life. And my next goal is to look for that Taiwanese friend. Thank you.徐

VeneC 's 'FrIen爵Treya(歐思嘉) Venel是我的同班同學,在文章中,他提到 在銘傳的四年中,沒有遇到真正的好朋友,我 覺得這是因為我們就讀商管學系,課業繁重的 情況下,讓同學之間少了很多互動機會。為 此,我們班現在組織了一個團隊,積極辦理班 級活動,希望能讓來白世界各地的同學,都能 在台灣留下美好的回憶。

www.magazine.mcu.edu.tw / f 傳技'l。第92期

19


3vtC一2 ◆Ro1hensha 'i-(enrj (St. XItts andP'[ev司 "My English name is Kross Wei," she said I knew right off the bat we would get along. For her to come up with such a unique name meant she was creative and outgoing. She was my kind of girl As she struggled to pronounce Rolhensha,I gently said,"You can call me Ro!" And so the conversation rolled on as we embarked on journey of getting to know each other. I felt as though we were on the same page, both liking the other's spirit and personality. We were different but the same. I knew this when she told me she sang with a band. How could I be so lucky to come across such an interesting Taiwanese friend? My mind drifted as I imaged rocking out to Chinese songs with my new band mate Kross. This was the first day of school at Ming Chuan University where I met all my new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classmates but Kross definitely stood out. In my home country, St. Kitts and Nevis, I performed with a band for many years. Music was everything to me and that was a passion Kross and I shared. We became closer at a class barbecue organized by another Taiwanese classmate Kelly Lee. Kelly managed to bring us all together to share food and fun outside of the classroom. It was a room filled with the Spanish-speaking from Central America,the English speaking from the Caribbean and the Chinese-speaking from Taiwan; a truly diverse group You should guess the one thing we might all have in common besides enjoying barbecued meat, chocolate and ice cream would be music! Kross plugged the speakers into her iPod and I immediately made my way to her so I could ask about her music playlist. I found songs from Rihanna, Nicki Minaj, Christina Aguilera and many more of the artistes I enjoyed listening to. I was so surprised that she knew so many singers and we bonded even more as we danced to the western tunes. She promised to introduce me to the Taiwanese songs she loved some day soon. Before the night was over we made

20

MING CHUAN MAGAZIN日。第92期


pwChensha's TrIen爵'Kross WeIc魏汁瑛) 韓露沙,是我進入大學後交到的第一個外國朋友,我喜歡 她給人一種充滿能量的感覺。尤其是在她笑起來的時候,很 爽朗的笑聲以及陽光的笑容,還記得第一次分組作業時就是 和她一起,過程她不斷的鼓勵我也告訴我,我真的很棒。她 還說我以後寫的每項英文作業,她都可以幫我先改過,有什 麼英文問題都能問她,還說有機會可以跟她一起回她的加勒 比海故鄉遊玩,這一切,讓我們成了好朋友。

plans to hang out for lunch one day at school. That day we met for lunch I already planned to ask Kross to tutor me in Chinese so I was very anxious for our meeting. I knew becoming good friends with a Taiwanese person would be very beneficial because it was a chance to learn and practice Chinese. When we met I asked her to introduce me to a good restaurant at Shilin where I could eat regularly. While I still was excited to learn more about my new friend, our conversation mostly entailed my asking how to say words in Chinese. I even tried to order my pasta in Chinese but for some reason when I repeated what Kross told me it just didn't come out right. Nevertheless Kross encouraged me, insisting I had a good accent. That was the instant I popped the question. "Kross could you teach me Chinese?" I asked. She replied affirmatively,"Yes and you can teach me English." In that moment I was a bit confused. Her English was very impressive and we communicated with ease. Why was she asking me to teach her English? And so I replied, "Your English is so good." But she did not seem too pleased with her level of English. Her zeal for improvement only confirmed my first impression. Kross was truly outgoing. Normally I would be shy around a new friend but because I became so comfortable around Kross in such a short time I asked her how to request more bread in Chinese. I had hoped I did not seem too ravenous but I felt the extra bread was necessary to boost our energies before climbing the stairs back to Ming Chuan for our afternoon classes. On our way back we exchanged numbers and planned a second friendly outing. Kross thought it would be fun to attend the freshman concert together. She was really excited to see the singers perform and she mentioned that learning Chinese songs would be another good way to absorb the language. She didn't have to say much to encourage me; I was already picking out an outfit in my head. The freshman concert rocked! Kross and I were front and center for the entire show. She tried to translate some of the lyrics but she insisted really good Chinese songs are often more difficult to translate because of their deep meaning. Despite the fact that I couldn't understand much I felt a rush of adrenaline just listening to the music. When I would look over at Kross with her eyes closed and her hands waving in the air I knew I was a part of something splendid that night. Moreover I knew our friendship would continue to flow like the rhythmic music I have already experienced so much of Taiwan with Kross Wei at my right hand and when we have group presentations together I push her to improve the way she communicates in English by teaching her new vocabulary and cornmonly used literary phrases. Kross and I com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we wear different skin but whether coincidentally or by destiny we fitlike conjoined twins. Truthfully, we are best friends but you can call us sisters!徐

www.magazine.mcu.edu.tw / fl -叔刊。第 92期

21


卹32計crie"1 奸McU 口B 併。B

只u論fTsnarcl恤Int Luclan)

Upon arriving to Ming Chuan University it's clear that I felt some sort of discomfort since I was a foreigner new to Taiwan. The first day of school seemed kind of frightening where I was mostly surrounded by Asians who spoke mainly Chinese.I sat in amazement with fear to speak to anyone. Then I felt someone touching me on the shoulder saying "Hey what's your name man". I turned and I saw this Asian guy with black framed glasses staring at me with a smile. "My name is Audel" I said. He told me his name is Sean and he asked me how have I been enjoying Taiwan. I told him it is a different experience from the western world and I was even having some cultural shock. He told me its ok and I will slowly get used to it. His English seemed really good so I asked him where did he learn english language. He said he learned mainly on his own and spend a lot oftime studying and practicing it. At this point I really felt like we had something in common and his personality was warm and comforting. In my mind I figured he would definitely be a good friend to me. Sean told me that he lived in Taoyuan and he had to come to Taipei every day for school. He also seemed like a busy body with part time job and wanting to be involved in every class discussion. Getting to know Sean more made me see how much similarities we had even though we were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and sides of the world. We often laugh to silly jokes and hang out a lot during school hours. When I had difficulties with mandarin class he would check up on me and help me understand

22

MING CHUAN MAGAZINE。第92期


Cover Story My best 作lend 計MCU

certain concepts in Chinese I didn't understand. I appreciate it

so much that he took time from his busy schedule to assist me a total stranger.

Over the course of the semester we became really good

friends and even hanged out during weekends. He showed me

and even recommended some places in Taiwan I should visit. One of the things I admire about Sean is is drive to be success-

ful and his determination never runs out. He is always curious

to know about my culture and shows interest about learning more from me. It made me feel more comfortable around him

and having a local Taiwanese friend was really useful and interesting because I learned a lot of Taiwanese culture from

him.

He always insists that if I have any problem I can tell him

so he can assist me especially if its Chinese related. I've heard in the past that foreigners say Taiwanese are really nice

people,judging from my experience I can clearly say that this

is so true. During this summer Sean went to become a youth

AudTe(s TrIen弟Seanc游思澤)

ambassador for Taiwan. He shared his experience with me and

I was proud that such a warm highly motivated person like him is striving for success.

My experience at MCU has been very good I must say. I

在銘傳能有一位關係好的外籍同學,是一件 很美妙的事,與他相處的生活點滴,更是一輩 子難忘的回憶。

have met a lot of people that I really appreciate. Being a for-

eigner among strangers isn't an easy task but Sean helped me feel comfortable around everyone. lam proud to call hi my

friend and I hope that we continue being friends after I leave

Taiwan. There is nothing better than having loving people which you can learn from and vice-versa. I hope that every

foreign student at MCU can find a friend like Sean so they can feel more comfortable during their school life.

www.magazine.mcu.edu.tw I 魷傳 k 'l。第92期

23


卹多es十frie"4 奸MW ?vVBZ1。T'Iara 'Moustayha Pare 佃urImncthe) One day, when I was a freshman, I saw a guy from my class walking home from school. His name was Moustapha. It looked like he was carrying all the world problems, and I thought to myself, "Why would anyone walking and talking to himself'? He must really be sad." I had quite a weekend planned (parties and game with my friends), so I shrugged my shoulders and went on. As I was in the subway (mrt), I saw a bunch of kids speaking loudly about black color and why they don't want sit next to him. Those words drive me crazy and I look at him, and I saw this terrible sadness in his eyes. My heart went Out to him. So, I jogged over to him, and I saw a tear in his eye. I said, "Those guys are jerks. They really should get a life." He looked at me and said, "Hey thanks!" There was a big smile on his face. I helped him pick up his bag, and asked him where he lived. As it turned out, he lived near me, so I asked him why I had never seen him before. He said he didn't have so much time to hang out. We talked all the way home, and I carried his bag. He turned out to be a pretty cool guy. I asked him if he wanted to hang out on Saturday with me and my friends. He said yes. We hang all weekend and the more I got to know Moustapha, the more I liked him, and my friends thought the same of him Monday morning came, and there was Moustapha on the subway (mrt) with the huge bag again. I stopped him at the station and said, "Boy, you are gonna really build some serious muscles with this bag every day!" He just laughed. Over the days, Moustapha and I became best friends. I knew that we would always be friends, On Graduation Day, I saw Moustapha. He looked great. He had more friends than me and all his classmates ﹝ved l him Boy, sometimes I was jealous. Today was one of those days. I could see that he was nervous about his speech he did

24

MING CHUAN MAGAZIN日。第92期


Cover Story

Mybest 作lend 辭MCU

during the party in his house. So, I smacked him on the back and said,"Hey, big guy, you'll be great!" He looked at me with one of those looks, and smiled."Thanks," he said. As he started his speech, he cleared his throat, and began. "Graduation is a time to thank those who helped you make it through those tough years. Your parents, your teachers, your siblings, maybe a coach... but mostly your friends.I am here to tell all of you that being a friend to someone is the best gift you can give them.I am going to tell you a story." I just looked at my friend with disbelief as he told the story of the first day we met. He had planned to fight with those kids that days cause for him it was been a weeks he always heart about his colors .he wanted to speak up even he didn't have the right to do because he is foreign student. "Thankfully, I was saved. My friend saved me from doing the unspeakable." I heard the gasp go through the crowd as this handsome, popular boy told us all about his weakest moment. I saw his Mom and Dad looking at me and smiling that same grateful smile. Not until that moment did I realize its depth. Never underestimate the power of your actions. With one small gesture you can change a person's life.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God puts us all in each other's lives to impact one another in some way. Look for God in others. "Friends are angels who lift us to our feet when our wings have trouble remembering how to fly." I agree with this. Your one action can really change a person's life. Or motivate someone. And friend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about your life. A friend does have a major impact on you. Many times i have found myself being depressed and lonely. I don't know if its hormones or just me. But a message from a friend on WhatsApp or Facebook instantly makes me forget about my depression and I'm all happy and cheerful again. Like Aristotle said "Man is by nature a social animal; an individual who is unsocial naturally and not accidentally is either beneath our notice or more than human. Society is something that precedes the individual.Anyone who either cannot lead the common life or is so self-sufficient as not to need to, and therefore does not partake of society,is either a beast or a god." We are all social animals. I have never found or met anyone who "does not partake of society". And now days there are so many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s, I don't think this generation can ever feel lonely, you can always connect with someone online or just call them up. So, don't judge people by their appearances, be kind to all and keep smiling.,

'ivtoustay ha's 丁rien必'Fre州歐思嘉) Tiara 是個很貼心的大男孩,他會主動關心身邊的同學們, 即使人在海外,也會用視訊問侯大家。有一次,銘傳的朋友 到他家聚餮,Tiara 還親自下廚做了一桌道地的非洲料理呢!

‘銘傳較刊。第92期 www.magazine.mcu.edu.tw

25


qB併BB 'lvl.ayra Lelva ('Be(Izean) Aristotle once said "Friendship is a single soul dwelling in two bodies". This statement keeps dancing in my mind as I reflect on what a wonderful friend Taiwan has gifted me with. In Jennifer Chen, or Jenny, as I affectionately call her, I see a mirrored reflection of myself. Jen is so kind, loving and selfless - always willing to help others for nothing in return. Yep,that's my Jenny. I smile as I reminisce about the first time that we hung out. It was one glorious Monday morning during our freshman year and we had just had Multimedia Application class. The bell rang for lunch. Awkwardly, I looked across the room at my new classmates, none of whom I yet knew their names. As I started to pack my notebook and utensils, one of my classmates came over to me and sweetly said,"Do you wantto go for lunch with us?" I smiled and agreed. Off four of us went,two Mongolians, Jenny - my very first Taiwanese friend, and I. We had nothing to talk about and yet everything to find out about each other. We started to introduce ourselves and quickly realized that even though we had language barriers, we had a lot ofthings in common, especially our personalities. From that day onwards, we had lunch together every school day and built a bond that to this day has become very strong. Honestly, I cannot fathom the idea of not having Jenny around. She has become my teacher, my nurse, my lifesaver, more than my best friend; she is my sister. During my panic attacks, when I seriously do not know whatthe "lao bn"(老闆)or the person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phone call is saying in Mandarin, I frantically look for her and in an anguished voice, loudly say,"Jenny!" She immediately knows I cannot help myself and calmly and nonchalantly communicates with the person, rescuing me from my inability. Coincidentally, we always get sick around the same time. The latest bout of such events was just recently, when I got very sick with sore throat and a terrible cough while Jenny experienced high fever. One of those days, as I woke up, like I tend to do every day, I looked at my phone and checked whatever messages popped in while I slept. There it was - a 4:00 a.m. message from Jenny along with a picture of a thermometer and the numbers 39o (Celsius) printed bright black on the screen. I hurriedly message her back; admonish her to go to the doctor and to ensure that she gets

26

MING CHUAN MAGAZIN日。第92期


Cover S七○ry My 比st 斤iend at陳刀

久、

斤沫

認r→i

“,喝,〞

'7vtayra•s TrIenc(--3ennyc 陳恰臻) 我是班上唯一的台灣學生,班上的外籍同學都相 當照顧我,而Mayra就是很成熟的大姐姐,與其說我 們是好朋友,不如說我們是好姐妹。因為對我而官, IBT3就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

treated right away. That same afternoon, Jenny comes to school, saying that she feels better and brings along medicine to cure my cough. This is the point to which our relationship has gotten to- we genuinely care for each other like sisters, ensuring that each other is healthy and safe from harm or anything that might get in the way of our happiness. And happy we are indeed. To ensure that our friendship candle light never dies, we spend as much time as we can together. During class time, we normally sit close by. If you happen to walk around and take a peek into our classrooms, it is a guarantee that she is somewhere near me. If for some reason, one of us does not make it to class, you can be 100% sure that a "Line" message will pop in to check if eve直ything is ok. Another thing that I found interesting is our mutual fondness for spicy food. One Thursday afternoon, we both discovered that we really like the restaurant above Hi-Life in MCU's campus. I even joked with her that this year for my birthday we will celebrate it having lunch there. I can still hear her saying that day, "Mayra! Of course not, we have to go somewhere outside of school," and then she gave it a second thought and said,"Ok, we will celebrate your birthday at your favorite restaurant, here!" We both giggled. There is one particular thing I admire about my friend - she is very family-oriented. During weekends, I know its Jenny's time to spend with her immediate family and extended family. I admire her for spending time every night with her "n註i nai" ( J 奶 ) and every single Saturday with her "wAi po" (外婆). All of my grandparents have passed away, and I wish I would have spent more time with them as Jenny does with hers. Nevertheless, it is uncommon during weekends that we don't "Line" to find out how the other is doing. This makes me feel even mor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her life; she is after all, one of my family members at heart. We have had many wonderful times together in the two years that we have known each other. What I love about Jenny is that she is not afraid of getting a little sunburnt. In fact,she loves it. Her eyes light up and a wide grin splits her face at the mention of a trip to the beach. This Taiwanese girl is definitely unique! Jenny is the person I go to, that we all go to, when we need to buy a birthday cake for any of our dear friends. I must mention that she never minds helping us. She always has a smile on her face as she willingly assists, especially with things that have to be said in Mandarin. Oh Jenny, what would we do without you? We have also had sad times when we had to comfort our friends and each other. There is this genuine concern that emits from her being - one that mirrors my emotions. Did I have this influence on her or did she on me? I sincerely believe we both are similar in many ways. For this reason, I have no doubt in my mind that she is an angel sent from above to guide me and help see me through my four years in Taiwan. When hundreds of miles separate me from my family, I am thrilled to know that in Jenny I find that love and companionship that only a true friend can give.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all the time we will spend together this semester and so on until my last day in Taiwan. Any moment spent with Jenny is a quality momentthat adds to the love we have for each other. Jenny, if I don't tell you enough, and I'm sure I do, always remember that I love you so much and I will always cherish our friendship.我愛妳我親愛的

www.magazine.mcu.edu.tw / U ($叔!。第 92期

27


。DesIree FaI飯Scott (SwazI) My Taiwanese best friend is a 20 year old gorgeous, pint-sized ball of fire who goes by the name of Joyce Hsu. She resides in Hualien and is an International College student here at Ming Chuan University. She major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 Management and is currently a junior just like I am. We met in September 2012 during our first accounting class here at Ming Chuan. The moment I introduced myself to her, I was taken by her enthusiastic nature. She was ever so vibrant, friendly and very confident in the little English that she knew at the time. Most ofthe Taiwanese that I met during my first few days at Ming Chuan, mostly my classmates, were extremely shy to communicate to foreign students as it required them to use English, a language that they were not so confident in speaking. But not Joyce, no, Joyce was different. She was eager to make friends with people from all edges ofthe world and different heritages. She was interested in learning more about and exploring the world while in the comfort of her own familiar surroundings, Taiwan and of course improving her English. This was the first aspect that I realized we had in common , as I myself am quite the people's person. I enjoy meeting new people and learning more about their personalities, values, lifestyles, countries and cultures. Joyce was willing to offer me the full Taiwanese experience that I flew 6,904 miles for. She sacrificed her time and other interests to teach me about her country, culture, norms and values and she still continues to help me improve my Chinese.I believe that it is not enough to travel to a country to just visit the famous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touch base on their culture, especially if you will be residing there for a couple of years. You need to really get in touch with and get absorbed by the local culture, learn the language and live the way that the locals live. As the saying goes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28

MING CHUAN MAGAZINE。第92期


Cover Stor

My 比st 作tenda協《刀

You need to visit the places that tourists would not dare to consider visiting. Why? Because you are no longer a tourist but instead, you are a citizen of the country. Know the country like the back of your hand, experience the culture, integrate your way of thinking and life with theirs, befriend the locals, become one of them. I am proud to say that even though I have not been to all corners ofthis beautiful island,I have been to most places all thanks to Joyce. Our friendship is not just limited to university lectures and touring Taiwan but it also extends to social scenes such as hangout spots, parties and nightclubs etc. Another thing that we have in common is the fact that we both love to relax, let our hair down and have fun. I would not refer to ourselves as party animals but we are definitely young women who are intent on making the best of our university lives and youth. We want to create memories that will last forever. We hardly ever go out without the other; that is how much of close friends we are. On such unfortunate occasions that we do, the night is always long and boring. Who would have known two years ago that we would grow to be such good friends as time goes by? When we met,I had to find a map and point out my country, Swaziland, for her. I believe us becoming friends did not only help improve her geography and knowledge about the African continent but also helped her become more open-minded and accepting of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We might be from totally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personal backgrounds but only those aspects make us different. As humans, we all hurt, love and laugh. We all need someone to trust and depend on for comfort and advice, we need a person to turn to, and etimicities are not a factor in finding that one person or people to lean on. We have been there for each other, comforted each other through the drama and troubles that the world throws at us, irritated each other just for the sake of it and laughed with and at each other. We have helped improve each other's linguistic skills, supported and encouraged each other through tough and stressful times such as exam weeks. I deem it befitting to call us sisters, because "blood makes you related but loyalty makes you family." People come and go daily in our lives;some are there for the short run while some for the long run. However, everyone brings a lesson with them and one that I have learnt from Joyce is that you should be yourself, be proud and embrace your uniqueness because that is what makes you special. These day's good friends are rare and hard to find. Just like diamonds, this is friendship worth keeping and I plan on guarding it with my life. I would never trade anything in the world for my best friend, because I love her more than the world itself. Best friends forever; a phrase that best describes Joyce and I.'

VesIree's FrIenc(-召四cec徐端妤? 人能相識自是緣份!在陌生的城市裡,能夠和Desiree這樣 善良而美麗的女孩成為知己,是我的榮幸。和Desiree相處 的日子裡,我也從她身上學到很多,祝福她在台灣的求學日 子,能獲得滿滿的收穫。

www.magazine.mcu.edu.tw /就傳叔刊。第92期

29


JvtC B 。PwIIn Schl吵r 佃e CIze司 I have never been one to have many friends. Do I know many people? Yes, of course. At a school like Ming Chuan where a few thousand students have few options to congregate, there is an atmosphere of a comfortable cornrade. Similar faces lead to shared smiles, which lead to accidental confrontations, which lead to new connections, but friendships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chance encounters. Before I can talk comfortably about my best Taiwanese friend at MCU, I need to define that vague, often overused title of"friend". A friend is someone with whom you are comfortable enough to share real, honest moments. Your friend will accept the real you with open arms, and overlook your flaws because the benefits far outweigh the drawbacks. With a friend, you can share many warm moments which eventually nestle their way into the corners of your heart. A friend looks out for you, misses you, and to an extent loves you just for being you. For some, a friend has to always be there. For others, a friend can be someone who they rarely speak to, but when they do meet, an invisible switch flips on and the old connection electrifies the conversation. My best friend at Ming Chuan is very friendly, very kind, and I am sure many would count him among their cb。sest connections. I have not spent a lot of time with him, but the time we have spent together has been infused with enough energy, warmth and meaning that I can truly call him a good friend who I am very lucky to have met. I met Jacky Chen at a birthday dinner for a mutual friend, and we immediately hit it off, chatting the entire time. He invited me to his house, and his family doted on me as if I were one of their own children. It was a very special moment, and it was the first time I felt truly at home in Taiwan. His family's home is on a mountain surrounded by myriad flowers and plants. Ever since, I have associated fresh flowers, refreshing mountain air and good food with Jacky. If I had to describe Jacky in one word, it would be thoughtful. When it comes to his friends he will go above and beyond to make them smile. I can't even count the number of handmade birthday cards that he has made for his friends. Knowing I love Japanese animation, he surprised me with a Totoro card for my 21st birthday. This perfectly

30

MING CHUAN MAGAZIN日。第92期


Cover S七○即 My best 斤ierzd at MCU 夕偽

'RolIn 's 'FrIenc(--3ac州陳幃傑夕 很高興能邀請Robin 來我們家一起過年,對什麼事物 都感興趣的她,讓這個新年變得很不一樣!很高興她 把我當成最好的朋友,我也很高興有這麼一位開朗活 潑的外國朋友!

lined up with my upcoming Japanese trip. I was so touched that I almost cried, and when I showed it to my mother she actually did cry, saying that she felt much better knowing I had such kind people around me. That card is now hanging up in my room in my country, Belize, and anyone who has visited since has been shown this token of friendship from my second home, Taiwan. Still, my most memorable moment with Jacky was on Chinese New Year, when I was invited to his home along with three friends. First we helped put up new stickers around the house for luck,and then we burned paper money for the ancestors. It was so special to be introduced to Taiwanese culture in such an intimate way. Later we stayed at his house and ate at a temple with him and his family. Hearing the clatter of familiar voices over the bursts of fireworks from giggling children made my heart swell with happiness. We ate around two very large round tables, which were cluttered with a host of delicacies, many of which I had never eaten before. Jacky was kind enough to stay by us and translate for us. It still amazes me that he can easily switch between Spanish, Chinese and English. Sometimes I think I am dedicated then I look over at Jacky and think "I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After dinner we went back to his house and played with fireworks. It was chilly, and of course, being my usual forgetful self, I had brought only a light sweater. Jacky's mom was kind enough to lend me one of hers. Thinking back, I can still feel the chilly night air caressing my face as the fireworks blasted away all my homesickness. Maybe that is another thing I associate with Jacky - a feeling of home. Now, when I see him,the first thing that comes to mind is food. This is not because of his weight- Jacky is fairly thin which still amazes me considering how much he eats. No, the reason why I think about food when I see him is because of his varied, insatiable palette and seemingly endless appetite. When his friend came from England to visit him, he planned the entire trip around food. We would go to Tamsui for pork blood soup, shilin for Jipai, Kaohsiung for whatever delicacy they have there. The funniest part? One of his friend's favorite foods ended up being one of the cheapest, most common but equally delicious Taiwanese breakfast foods: danbing. Jacky's unwavering energy could leave an indelible mark on anyone, and after his friend -someone who he didn't know very well at the beginfling- left,they were two ofthe closest friends I had ever seen. That is the thing about him that impresses me: how comfortable he is in opening up to others. I am also a friendly person, but it is difficult for me to open my heart to others quite the way he does. Perhaps this is more of a cultural symptom than an individual streak since most ofthe Taiwanese people I have met (and I know,I am generalizing) have been very open,trusting and kind. Really, as silly as this may sound, one of the reasons I count Jacky among my close friends is because he symbolizes everything I like about Taiwan: dedication, an innocent openness, and energy.

www.magazine.mcu.edu.tw / 2,傳較孑.l @第92 期

31


Ms. LeAnn Eyerman

Prof. Su, Chien-ling

A 多ric13e cor crie"ds砷

Judges' Reflections on "My Best Friend at MCU" Composition Competition

For the past couple of years, the Center of General Education has been holding talks on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s for both foreign and local students at MCU. On those occasions, the participants shared a lot of experiences and thoughts. The need of more opportunities to meet each other and become friends was mentioned from time to time. It's easy to understand because friendship is such a precious thing that one would like to have and enjoy all through life, especially when one is in a foreign country. Because ofthis, Ming Chuan Magazine decided to give a composition competition for foreign students on "My Best Friend at MCU". Within a very short time, more than 30 entries came in; most of them shared warm and touching stories. In this edition ofthe magazine,some excellent pieces are to be shown. This composition competition is served as a bridge for friendship and Ming Chuan Magazine will continue to make more bridges in the future.

Reflections Reading through the entries in this composition competition triggered many emotions and reflections on experiences. That is one sign of good composition: The reader is moved to feel what the writer experienced and similar experiences are recalled and savored. It was heartwarming to read about so many students from overseas experiencing a welcome and feeling connected to Taiwan student friends at Ming Chuan. There was one essay about the friend I have yet to meet, which indicates that not all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ave found a local best friend already. Overall, the entries were able to communicate a range of emotions experienced by students from abroad as they encountered people at MCU, adjusted to life in an unfamiliar culture and were

32

MING CHUANMAGAZIN 日。第92期


Angel is Josuane's best friend atMCU

b丫hIorn., (in ho Asvords Cereonocy for ‘∼My Boo Fricad a, MCU•∼ E∥琴亂:$hc。mP。,且“。“Co記“Pe"“。亂→”shdd1.,嘔 Monday First Prize we川變。IBT 馴ride州Jostiaoe 「d、〞“州嗚,svho was asv,rd。d "c。m"c州ea∥dk00。 NFD 衍President Lee. Edwards wrote about her pood 。dhc 『伯c砌。ych川ese New 示end.Aaget.、、由。亂“v亂t “且〝•“"”. “亂d 亂量1 Yes,wul∼ tier fam ily. Jesuuoes

helped in diverse ways by those Taiwan students who

have become their friends.

Some of the compositions focused more on the gen-

eral theme of friendship, or of studying at Ming Chuan, or living abroad,... than they did on describing the

廠"lot,亂”“rvnyfiirmollw ,iiol 夏MCU ,lasssm”膩r""e hem fi,e,,dw Ho, best 角rod. Aim群L 訂so attended I艮,‘ cerearoiny to share dims meson with tier and joored a photo will, President Lee and Josnaime. "MyBee什nend•暱Mcu.'L。州,shc。mp。,川。“ "gu乙“.。“∥d c 。奮”F。“。“→,hddbyMcM h Pmotmmolimig Teectommy Ewedk,ice Proyritmmt。mceA :。娥1of 55m勵em矗亂.。.1 .":t.de州∼、∥b,m"“亂he亂rw。亂k5 (lila儿damp ∼州eniaiionatMa,,,landch∼“",Overseas Chinese Modes廈,), 亂h。」田s廈“m亂亂】Wited Ms. LeAi川 Lyonnan and IX. Ctnon-Ling So to 加山ojadgos. (Inc ".P 寫艮乙。andsH以.。萬ohkMm mi。亂1 、w。」c 巒v。∥ (Plotter 廈viol to the able 川山e 蠶•沙口or 且” Tliosea,varded woiksw山beP蓄•b夏isltedmd亂e92州 edun,oo of MC Mnpoemne (released arotmod otid. (tone小bee). If yos mirissed I壯coinpetitmomm this mmmc. y。““艮∥have•he oh日亂,cc 電。P血『奮icipato 亂∥L』,汕sir Piow am Enghi么Poeli>。,山a MCLI Lilemoiy at必Ails Aw“「d、

(PHOTO 之Z奮waL 獎次 awl Pr,atm

wags

得獎同學姓名

】各祕, 才 h .〝“『J鳥.tait,,i,io t .l 秋安> “、、fJ〔k”《.認yei" Id 為'裕, aMo' 3 5shn15必『Ra觔sieh犀質】 lD、工J 觔,可,不•m、刁〞”,“爭h為《鉤文注)

Hono鬥e J、亂〔 』”。、,d "hm"am,a SlOan,d邊權∼爍你. 工u,〕 Lc柑“M.ym 膩林,r《〕) JMc 之 Heist ilaiiioictio (F. i41.l 'nT、 S"Wt 廈、,..絮””alh《r迪才論〕 liar', "s刁1 “誠八“,州卜””、”亂狀比闖》

writer's best friend in Taiwan. While a number of these were well written,they failed to focus on the main point ofthis competition. In addition,they came across somewhat dry,as there was no much personal interest or interpersonal encounter included in them. Other compositions described specific experiences and associated emotions, or included interesting dialogue between friends, but were not so well written. There is 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technical quality of English writing in many ofthe compositions. Those pieces that made the final cut had this in common: They stuck to the main point of introducing the writer's good friend at MCU. In addition, the writing itself was of relatively high quality from structural and technical standpoints. Moreover,the presentation ofthe content captured the imagination or emotions ofthe reader. We hope that all of those who entered compositions will continue investing in writing, and continue to participate in on-campus and off-campus writing and literary activities. In addition, we welcome other students who are inspired by reading the prize-winning compositions to join in as well."

Wejco*je audWri十e by Juipin Chen The topic emerged from an inter-cultural experience workshop held by the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when the host raised a question 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bout how many Taiwanese friends do you have at MCU. Most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hook their heads no as their answer, which prompted us to hold "My Best Friend at MCU " English Composition Competition to promote friendship bridges betwee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nd Taiwanese students. We promoted this activity to MCU international students using posters, class advisors' announcements and email to recruit entries. We were pleased to receive 35 submissions for this initial run of this kind oftopic. After the awards announcement, we invited the best friends in the awarded works to share their reflections; most responded with surprise and delight. Through the submitted articles,it was easy to see that international exchange is not only interesting, but also a very important aspect of MCU campus life; it needs not to be forced, but does require action.徐

www.magazine.mcu.edu.tw /鶴傳肢刊。第92期

33


從教學典範到學習典範 一找到流暢且能落實學習成效的調性 文―林青蓉 (觀光事業學系主任)

長年教授通識課程的觀光系主任林青蓉,2014年榮獲由教育部所頒發的 「第六屆傑出通識教 師」 。林青蓉主任為銘傳首位閉授跨校同步及非同步遠距教學通識課程的教師,其教授的 「台灣 環境生態」及「環境保護概論」課程,運用大量線上學習資源與活動,及落實課後線上討論,積 極發展以學生為主體之「問題導向」與「行動導向」通識課程教學,榮膺傑出通識教師實至名 歸。本文,林青蓉主任將就其教學經驗,與師生分享通識教育從提供教學的「教學典範」,轉向 重視學生學習的「學習典範」的歷程。

近年來,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理念愈來愈受到

人類生活經驗中的情廄需求,讓學生在老師的引

重視,大學作為高等教育機構,已經從強調提供

導下,透過自我經驗和他人、環境之間的互動連

教學的「教學典範」,逐漸轉向重視學生學習的

結,從自我關懷擴展到對他人、周遭事物、乃至

「學習典範」。我深刻體認到在學習典範中,教

於宇宙萬物的關懷;也就是陪伴學生在成長歷程

師不再扮演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而是學習環境的

中,面對和反省如何回應生活中的真實情意。

設計者、學習方法的助長者,是學習團隊中與學 生互動、創造學生學習發展的教練。

為此,我在教學上會提供許多對話交流與互 動討論的回餚機制,營造充滿關懷且師生互動良 好的學習環境與開放氛圍,嘗試讓學生體悟到知

和同學一起探索教與學的成長目標

識、價值與情感的內在關連,以激發其動機,發

每學期剛開學時,我都會在課堂上多花一點時

展有意義的、與生命經驗相關的學習。重視每位

間,和同學一起探索教與學的共同成長目標,同

學生的發言、同理學生的情感表露、鼓勵學生自

時也會鼓勵學生和我一起打破傳統單向知識傳遞

行蒐集、分析和解讀資料、以及不吝經常給予學

的僵固學習模式,朝向以學生為主體、合作學習

生讚許,是我一路陪伴學生學習的最重要策略。

的方向努力。 通識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在培育具有人文精

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經驗學習

神與人文關懷的大學生。因此,我認為在教授通

另外,在教學策略與學習活動設計上,我強調

識課程時,不宜過度強調心智活動和理性抽象思

以學生為中心的「經驗學習」。98學年度,我參

考,而是要納人生命全方位的生活經驗,並回應

加了由通識教育中心所舉辦的「創新教學工作坊

34

MING CHUANMAGAZIN日。第92期


教育新亮點

任,著實是一種藝術。說故事,而且是說能夠讓 學生心靈被觸動到的故事,是這項藝術很重要的 一種策略。很開心這幾年混雜著挫敗戚與成就感 的摸索與嘗試,已經從學生學習後做出的轉變看 到小小曙光;也在現行課程教學模式中,逐漸找 到一種流暢且能落實學習成效的節奏感與調性。 在教育的崗位上,我對自己的期許是:教 CDTWJ ,繼而又於99學年度參加教學暨學習資

「學」,而不是教「書」。當個學習教練、引導

源中心舉辦之「課程重構計畫」,以「環境保護

者和分享者,營造學習的場景、平台與氛圍,設

概論」這門課程為實驗,將「做中學」應用於大

計創新的學習活動,帶領自己和學生一起穿越恐

學環境教育的教學與課程設計,使授課內容與教

懼。我也時時期勉學生:把自己當成學習的主

學策略更符合「學習典範」之精神。隨著每學年

體,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看見自己學習的樣

的教學改進,逐步實踐以問題解決為核心的學習

子,享受學習帶來的挑戰與成就,進而在學習中

過程和以行動為導向的學習形式。

發現自己是個完整的人。

100及101學年度的第1學期,兩度獲得教育部

身為一名教師,能夠有機會透過執行課程改進

「現代公民核心能力B類通識課程計畫」經費補

計畫讓自己不間斷的學習、改造與進化,我覺得

助,使我有機會嘗試改革過程中所做的另一項努

是幸福而心靈滿足的;而最有成就戚的則是看到

力,也就是落實通識教育「跨領域統整」的理念

教學助理和課程網站助理的長足進步,擔任助理

與精神,規劃出融通、貫穿的課程內容,跳出早

學習到的經驗,讓他們在畢業進人職場前累積了

期授課只強調自然科學對環境問題成因、影響及

更豐厚的軟實力。另一方面,我與他們之問建立

解決方法探討的狹窄範疇。開始納人環境倫理、

的相互信任、支持甚至是生命經驗分享的情咸,

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行動等融通性的討論與實作

更是彌足珍貴。

練習,使能織錦出知識、情意、技能交錯的學習

很戚謝在實踐理想的過程中,學校和通識教育

內涵,讓課程更能落實環境教育培養具備環境行

中心的同仁,一直給我極大的支持與鼓勵,更感

動公民的目標。

謝許多勇於踏上學習之路的可愛學生們,陪伴我 一起共同成長。

改造突破後的喜悅

當學生們因為我的教學而受惠的同時,也無

課程改造過程中,帶領自己和學生穿越恐懼是

限增益個人生命的完整性與圓滿,這樣的回餚,

最大的挑戰。如何將學生從僵固、被動的學習慣

將會支持我更堅定、喜樂地在通識教育這條道路

性中拋甩出來,又要不傷及師生之間的和諧與信

上,繼續追求進步與成長。’

www.magazine.mcu.edu.tw I Z 傳技 'i。第92期

36


,見賢志齊學習觀摩之旅

戶一參訪美國多所高中大學心得分享

文 圖―王立天 (國際學院資訊科技學程主任)

2014年暑假,國際學院資訊科技學程主任王立天,前往美國展開一趟學習觀摩之旅,行程中, 王主任走訪了加州、奧克拉荷馬州、德州、俄玄俄州箏文教機構學習之旅,參訪Royaneh Camp 童子軍營地、University School、University of Davis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Oklahoma奧克拉荷馬大學(ou)、德克薩斯J、lj的Baylor University 貝勒大學(BU)、Oberlin College歐柏林大學等地,王主任深覺收穫滿行囊,特別紀錄和銘傳師生分享。

實踐體驗教育的Royaneh Camp 體驗教育是台灣教育界近年相當熱門的話題,然而

大、設備優良、自然生態豐富,除一

強調「做中學、學中作」,發展已超過百年的童軍教

般露營場地該有設施,還有大型專業

育,可以說是體驗教育的先趨。

廚房供應餐廳、奧林匹克標準泳池、

成立於1925年Royaneh Camp童子軍營地,位於加J小― 北部Sonoma縣的紅木森林區內,是密西西比河以西歷

供童子軍安全又刺激的體驗。此外,

史最悠久的童軍營地,早年童軍還必須利用伐木火車

操作童軍標準活動如繩結、木工等教

之便,才能來到這偏遠山區。據悉,至今全世界各地

學場地亦精緻多元,且童軍服務員專

已有超過10萬的童子軍,都曾來過這個營地。

業技能優秀,是台灣童軍活動發展非

Royaneh的含義來自Iroquois印第安人,意味「營歡 樂」或「部落的會議地點」。Royaneh Camp幅員廣

36

原野騎馬、射擊靶場等多項設施,提

MING CHUANMAGAZIN日一第92期

常值得學習的對象。


穆強調學生自主的University School

建校於1890年的University Schoo1是所優質的特色高

0

還是由學生製作。

中。其座右銘為責任Responsibility、忠誠Loyalty、關

此外,這所學校非常強調運動,

懷Consideration。難能可貴的是,在一味追求「資訊教

因為體適能是學習、生活的基礎,運

育」的風潮下,該校仍堅持傳統價值。強調的不是升

動員精神則培養責任、自律及尊重的

學,而是發展學生的智力、體力、創造力、美德。

團隊能力,因此校園內各種課程、社

University Schoo1是所男校共有866名學生,分別在

團林立,運動設施甚至超越一般的大

2個校區上課,師生比率為1/8,平均每班只有14名學

專。該校除學科上的教導外,還相當

生。另78名教職員中,有7人擁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

重視培養學生的entrepreneurship,常態

55人,教職員素質相當高。Shaker Campus占地32畝,

性安排校外專家、學者、企業家演講

學生主要為幼兒園到8年級,校內有楝3萬2千平方呎的

等,這些通常只有在大學才會有的類

表演藝術中心,相當亮眼。Hunting Valley Campus則位

似活動。這所學校提供的獎學金並不

居221畝的茂密樹林內,是初、高中學生的校區。高中

多,反而是鼓勵並輔導學生提出各種

校區近期新建的一楝教學大樓,樓地板面積廣達5萬2

計畫,學習向校外研究機構或企業爭

千平方呎,是本次參觀的主要目標。大樓設計新穎前

取經費,幾乎是大專生都無法達成。

衛卻不奢華,採用大量的木材,空間非常人性化,部

該校可以說是名副其實,培養學生的

分家具、裝漬都是來自校園內的參天大樹,而且有些

實行儼然有如一所University。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University of Davis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是

向穿越校園,來回就花了別、時。

加州大學系統的十所學校之一,1905年由柏克萊加大

該校目前學生約有3萬人,共有110

的農學院成立,校園裡的Silo Union穀倉歷史建築仍然

種大學部課程、70種研究所課程,學

佇立的見證過去。學校佔地面積超過7156英畝,號稱

術評比在加大系統內與聖地牙哥加大

加州大學系統中校園面積最大,訪問該校時,光是橫

並列第三,在美國公立大學中排行第

www.magazine.mcu.edu.tw / Z 傳 &孑'l。第92期

37


八名,全國綜合大學排名第38。其生物科學、獸醫

高的閱讀大廳讓人肅穆,自然而然的

學、生物科技及工程等領域著名,醫學院排名更擠進

想要安靜下來。圖書館裡有許多鐵絲

世界前10名,商學院MBA排名在國際高級學府間也在

網圍起來的小「牢房」,是專為研究

50名內。UC Davis可以說是國際級的大學,成為來自

生個人設置的專屬空間,當研究生收

世界各地菁英學子的熱門選擇。

集書籍資料時,可自由攤開而不擔心

該校的圖書館接續了美國高等學府的建築傳統,挑

以大氣研究聞名全球的奧克拉荷馬大學 University of Oklahoma奧克拉荷馬大學(OU)是美國中 南部地區有名的州立大學,是奧克拉荷馬傾全州之力 所設置的一所旗艦大學。

38

有別人翻動。

的奧克拉荷馬州長,管理經驗豐富而 且社會資源充沛。 因自然環境的極端天候(龍捲風),該

OU有2個校區分別在Norman及Tulsa,校本部約有2萬

校的大氣科學研究世界知名,國家氣

5千名學生。有15個學院、152個大學部專業主修,同

象研究中心就設置在該校。也因石油

時有16。個碩士課程、75個博士學位。該校在美國公立

工業與原住民遷移歷史緣故,能源管

大學排行為前50名,全國綜合大學排名第101名,似乎

理與美洲原住民的研究名列前茅。校

遠不及UC Davis,但是相較之下,OU的校園顯得井然

園建築新舊交錯,圖書館是新舊結合

有序、朝氣蓬勃,也許是因為該校現任的校長為前任

非常有特色。

MING CHUANMAGAZIN日。第92期


School 麻 擁有百年歷史的Hawken 明年就要滿百年的Hawken School(1915建校),是一

備大學申請,11年級加強學生對於論

所優良的傳統型態學校,以教室裡的教學為主要學習

文的寫作(升學), 12年級則將進行校外

活動(use classroom methods that place the student at the

的活動方案。由此可見,學生的升學

center of learning)。雖然該校有著與現代化結合的企

成就顯然是學校教育的的目標,這從

圖,要培養學生應付複雜多變的未來,但所呈現的特

該校標榜Hawken at University Circle的

色似乎不如University School明顯。

告示也可見一般。

在該校高中部9到12年級的一般課程之外,學校強調

至於校園的規劃,完全跳脫一般

不同彈性的課堂時間,而不是傳統的45分鐘,會因課

學校思維,宛如一個看不見天際的農

程內容而變。而每個年級都有一個亮點,例如9年級學

場,低矮的建築,別有風味卻,也顯

生會分組進行人文跨學科的哲理探討,10年級開始準

得零散。

全世界最大的浸信會大學一貝勒大學 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的Baylor University貝勒大學

全美綜合大學排名第75名。校園佔地

(BU)成立於1845年,當時的德州尚未成為美利堅共和

735英畝,雖然跟州立大學相比顯得微

國的一員,還是一個獨立的國家Republic of Texas,至

不足道,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今BU也是德州未改過校名的最老的大學。

或許是因為教會資源豐沛,以及

這是一所十分保守的私立基督教大學,校本部約有

私校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較好,貝勒

1萬2千位大學生,及約2千位研究生,教職員超過8百

大學的設施十分完備。不僅有泛舟、

人。學校提供146個大學學位,73個碩士學位和22個博

帆船等水上運動,還有全德州最高的

士學位。師生比為16比l,平均班級人數為26人,是全

室內攀岩場,室內泳池還有高層溜滑

世界規模最大的浸信會大學。學校以法律科系著名,

梯,校園裡還養了2隻為學校吉祥物的

www.magazine.mcu.edu.tw I 銘傳叔刊。第92期

39


北美里能。校訓是Pro Ecciesia ,Pro Texana,拉丁語的

年。此行我們特別拜訪了該校的教育

意思是「為著教會,為著德州」。學生必修一年的聖

學院,嘗試為奎山學校,開拓未來的

經相關課程,以及參加每周2次的教會敬拜活動持續一

師資來源。

參 美國國家歷史地標的歐柏林學院 學生只有2千8百人的○berlin College歐柏林大學建校

歐柏林原先也是一所優秀的教會大

於1833年,是美國俄亥俄州歷史相當悠久的一所私立

學,早年畢業校友赴世界各地傳教。

文理學院(Liberal Art College)。該校被定為美國國家歷

20世紀初,多位校友在中國拳匪之亂

史地標(U.S. National Historic Landmark),在1835年成為

中,為福音緣故而喪命,校園中心就

美國第一間肯收黑人學生的主流大學。

立有大型碑坊紀念,日本在二戰前亦

40

歐柏林學院早年學風鼎盛,我國的前行政院長孔祥

設立有歐柏林大學(http://www.obirin,

熙、音樂家黃自都是該校的校友。該校音樂學院聲名

ac.jp)。只可惜現今學風開放,基督精

遠播,是美國持續經營最老的音樂學院之一。

神已不復以往。

充滿感恩的旅程

招待海外友人,帶他們見識台灣教育

本次參訪活動,戚謝沿途教會友人提供住宿及餐

的質與優。此次參訪,獲得校園資料

點,甚至支援交通車輛等,使全程開銷顯著降低,正

照片超過八百張,僅能精挑再細選,

呼應了出外靠朋友的不變道理。希望未來有機會也能

與銘傳師生分享。,

MING CHUAN MAGAZ凶日。第92期


文―謝柔安

銘傳社團人的故事

分部社團的熱舞先鋒 以舞蹈凝聚感情用熱情融化陌生一金鋁熱舞社

我是金門分部第二屆學生,還記

出非常成功。之後我們收到許多同

得進入金門分部的時侯,分部還沒

學的訊息,大多是想要向我們學習

有創立任何社團。新生訓練的導師

跳舞,我們威到非常興奮,決定把

時問,老師讓我們上台自我介紹,

對跳舞的熱情傳給大家。在學姐的

我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專長與興趣是

幫助下,我們集結想跳舞的同學,

跳舞,就在這天,我結交到四位對

聯著成立了金銘熱舞社。

金銘

金銘熱舞社不像台北或桃園校

直到今天,熱舞社依然是每個活動

那天過後,我們先是討論各自擅

區,有足夠的舞蹈人才,也沒辦法

的壓軸表演。許多人說,感謝我們

長的舞風,相約要常常一起跳舞,

請到專業的舞蹈老師,簡單來說,

五位創立了熱舞社,但看到社員們

那時我們都還沒有創立社團的想

沒有足夠的資源是創社來面對的第

對舞蹈的熱情,內心的成動與感謝

法。直到教師節前一天,有同學提

一個難題。於是,我和好夥伴們,

卻是不輸任何人。2015 年6 月 ,我

議策劃一個小小的教師節活動,希

各自分配工作,幫社員們借場地,

們將從金門分部畢業,但我們的‘。

望我們能表演一段舞蹈,雖然知道

甚至自掏腰包準備音響,從基礎律

永遠與金銘熱舞同在。若你對舞蹈

準備時問不足,但仍無法澆熄我們

動開始教起。如今,社員們幾乎都

擁有熱忱,歡迎加入金銘熱舞社;

想表演的慾望。我們練習了一個晚

能完整一支舞,並登台表演呢!

若你還沒確定自己對舞蹈的心意,

舞蹈也有著滿分熱忱的好夥伴。

上,將各自的本頜拿出來,意外的

在金門分部每個大大小小的活動

發現,彼此的默契十足,當天的演

中,金銘熱舞社都有亮麗的演出,

就看一場精彩的舞蹈表演吧! 金銘熱舞社,未完持續


天主教台北總教區總主教洪 採訪―林妙影

一位出生於離島澎湖,成長於南台灣的鄉下 〈嘉義縣竹崎鄉〉小孩,在家境貧困、食指浩繁

撰稿―楊淑涵

圖―洪山川提供

一生都要脫下戲袍,因此只要還有一口氣在就要 將角色演好,才不會為生命留下遺‘臧。

的家庭中長大,又身為家中長子,洪山川卻成為

總主教以自我為例,每天享受工作樂趣、與

台灣天主教最高領導人一台北總主教與台灣主教

人良性互動,友愛週遭群體,把每位教友當作主

團主席。台灣之子如何受到梵蒂岡教宗青睞,發

人,就發現自己的渺小。他進一步解釋,為人服

布為台灣台北總主教,成為本地出生的台灣籍天

務,就沒有權利生氣,這就是官員稱為公僕的道

主教會主教?洪山川創造的這一頁傳奇,源自於

理;正如百姓有投票權,所以百姓為頭家,若領

對宗教學術永不懈怠地探尋和追求,及秉持一顆

導人、官員能像僕人一樣,施政績效自能彰顯。

謙卑的態度和終身奉獻的心志。

他將教會比喻為政壇,主教在教會中的角色是 服務教友,主教需要教友的支持,才得以推動會

演好自我的角色 身為帶領全國三十萬教友的精神領袖,位高權 重的總主教,給人的第一印象是零距離。他以親

務。總主教以金字塔譬喻,如果基座不穩是撐不 住頂端的金字塔,所以上帝賦予每個人不同的角 色,而未區分角色地位的高低。

切的語調分享,我是抱持僕人的心來執行主教任 務。誠如總主教所言:即使再偉大,每個人最終 都化為一抹塵土,所以人生最重要的是在不同階 段,演好自我的角色。

愛的力量大匯聚 以宗教行善,天主教劍及履及。他指出,在台 灣社會福利機構有很多是天主教設置,諸如照顧

小時候很喜歡在廟口看野台戲的總主教談起,

失智老人、技能失調者、喜慾兒、弱勢家庭等,

每次看完歌仔戲就跑到後台看演員們下戲的生活

一些教友願意投人基金會工作,彙集千萬人的愛

光景,發現即使戲中貴為皇帝,下了戲同樣撩起

心,從尊重和服務中發揮生活的無限價值。他承

褲管,蹲在地板和其他演員吃大鍋飯。這情景讓

認,這些千千萬萬教友將愛的力量大匯聚,比總

他體會到,世界是暫時棲息的地方,每個人終其

主教的力量大上無數,千萬不可輕忽。

42

MING CHUANMAGAZI N日。第92期


名人會客室

回嘉義酒廠實習那段日子,總主教回家時都會 經過竹崎天主教堂,便踏人教堂一探究竟。經過 半年長時間出人,深受感召,於1972年7月25日 受洗成為天主教徒。他在實習結束時曾思考,是 否繼續留在酒廠工作?當時天主堂德籍神父台義 施賞識他的表達能力,留他下來幫忙傳教,為了 可以跟隨神父學德語,他爽快答應。 當年望彌撒時,神父講拉丁文,總主教除要翻 總主教語重心長的說,「成功不是在贏過多少

譯成台語給本省人聽、也要翻譯成國語給外省人

人,而是幫助了多少人」,最終沒有人會記得你

聽,那時他就思考,如果有一位台籍神父,就可

做過什麼,而是會記得你與他的關係如何。以宗

以沒有語言隔閡直接進行彌撒儀式!後來,有一

教來說,照顧最弱小的人,就是照顧耶穌,也就

位在嘉義輔仁中學服務的楊神父問他,要不要投

是把最弱小的當作神來看待,這是最無私而偉大

人神職服侍神,總主教當下決定試一試,於是確

的付出。

定走一條服侍天主的道路。 總主教慨然地分享,從事神職是一人修道、全

天主教窗裡窗外

家奉獻。身為家中老大,要抱獨身、放棄家庭,

總主教回憶小時候,60年前在嘉義縣竹崎國小

其他兄弟姊妹就要幫忙奉養雙親。出身寒苦和

唸書時,剛從嘉義師範畢業的林玉芳老師帶領我

子女眾多的家庭,他心酸地回想,向母親稟報要

們班,從造句教學中奠定很好的文字能力,班上

去當神父那一幕,母親單純快樂地認為若他去當

同學學業成績優異,但由於城鄉資源差距,導致

神父,家裡不僅有面子,也可得到教會更多的麵

在考省嘉中時一敗塗地,全校報考學生幾乎全軍

粉、補給品。

覆沒。當時,他決定轉考高雄水產學校(今高雄 出國進修為神職奉獻一生

海洋科技大學),並以第一名人學。 就讀高雄水產學校時,總主教發現一位同學每

當神父後,他恍然大悟高職學歷的大大不足,

次吃飯前就在胸口比劃,原先以為他在趕蒼蠅,

因為神父除了語言能力外,還需博學多聞。當下

後來了解他是虔誠天主教徒。經仔細觀察天主教

他每天聽收音機學英文,並請楊神父准予在當

徒的不同處,發現那位同學循規蹈矩,價值觀也

完兵後在輔仁中學旁聽一年半的英文。他在1973

與我們不同,心靈就此開敔一扇天主教的窗。

年6月23日於菲律賓晉鐸,取得菲律賓聖言哲學

www.magazine.mcu.edu.tw /絲傳叔刊。第92期

43


院、神學院雙碩士。回首從原本一句英文都不

仁大學副教授兼宗教輔導中心主任、訓導長等

會,到現在隻身前往羅馬參與全球天主教領袖盛

職,1987-1992 年還兼任台北野聲宣道團輔導司

會、與教宗面對面互動,足見為了傳教,他下了

鐸,1992-2006年擔任輔仁中學校長長達14年。

多少的苦心豐富學識。

2005 年宗座傳信善會全國辦事處主任,2006/2/28

從菲律賓完成碩士學位回來,1975-1977年在

祝聖為嘉義教區主教,並在天主教監獄服務社兼

嘉義縣竹崎堂任職主任司鐸(神父)2年,1977-

任輔導神師。期間兼天主教嘉義宏仁女中、高雄

1979年轉輔仁中學擔任輔導主任,並在輔仁大學

明誠中學、屏東新基高中、台北靜修女中、嘉義

任教7年。1979細1981 年總主教前往台北天主教最

聖馬爾定醫院及聖心教養院等機構董事。

高機構秘書處任職2 年,擔任職工青年會組總輔

天主教在台灣的學術和社福機構很多,有幼稚

導。當時他萌生再進修的念頭,於是到美國取得

園、中學、大學、醫院等。例如若石幼兒園、崇

天主教大學心理輔導碩士和教育博士。在美國攻

光女中、靜修女中、輔仁中學、靜宜大學、輔仁

讀期間曾至華盛頓DC 高等法院實習,擔任輔導

大學、聖馬爾定醫院、耕莘醫院、耕莘文教院、

官一職,主要以輔導不良少年為主,對後續他

善牧基金會等。總主教表示,只要你擁有專業,

返台在教會事業上的創意助益良多,譬如20多年

都有機會可以在不同天主教所轄機構服務。

前,他向內政部申請成立中華民國天主教監獄服 務社等。

住在修道院過著團體生活。他談到當時一起進修

攻得博士學位返國後,他於1986-1992擔任輔

44

總主教說明,神父等同出家人,即使進修也是

MING CHUAN MAGAZIN日。第92期

的同窗同學,因為擁有一定專業,大部份目前都


名人曾客室

.■ .

跑到戶政事務所調查鄉裡所有大學生資訊,邀請 這些大學生來包水餃、跳土風舞,發揮潛在的組 織能力和創意,使上層的人看到他與眾不同,因 而獲拔擢重用。 他坦然地說,並非人人想做主教,這個位子非 他所選,也不是從小的目標,但成功的定義在於 衡量能幫忙多少人,總主教的位子就可以幫助很 多人,也可發揮無窮的創意,因為有夢想、也樂 於築夢踏實,所以可深化擴大服務的範疇。 總主教舉一個非洲食人族的故事告訴我們,越 任職主教。令人敬佩的是,他一路走來都是全職

小的螺絲釘越重要,當你越被需要、越有意願被

奉獻。有很多人取得博士就轉往大學擔任教授,

利用,別人就會越想利用你,最後有一天就會變

一個月薪水8-10萬,但他不為所動,回歸天主教

成非你不可。他堅信「只有一時僥倖,沒有永遠

服務奉獻教會,是他一生永不變的終身志業。

埋沒」,如果你願意做事,就有出頭的一天。因 此,沒有永遠的懷才不遇,只有自己的不爭氣,

創意無限成功大放光芒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

2007/11/9教宗本篤十六世任命洪山川主教為台 北總教區的總主教暨金門、馬祖的宗座署理,

關懷弱勢包容多元文化

繼承鄭再發總主教之牧職。作為為台灣第一位本

總主教溫和地說,天主教具有寬廣包容性,尊

省籍總主教,洪山川擠進全球五百位總主教行

重每個人原有的宗教信仰,也非常戚謝這些民間

列,但位越高責任更重。他以深戚榮耀的語調

宗教,因為台灣最主要的教徒都是從民間來的,

說,從沒想過有這一天,得以獲得梵蒂岡教宗青

而民間信仰已經培養這些人敬神的心理,只要再

睞,讓上帝看見自己,看見台灣。

引導他們只要拜一個神就好。包容,就是宗教融

一路走來創意無限、不懈的總主教憶起,在竹 崎天主教堂服務時,因為每次看到一群大學生來

合觀念的根本概念,畢竟每個宗教的存在都是在 救火,既然是在救火,那為何還要分你我?

教堂和總主教用英語交談,激發他將竹崎鄉所有

總主教再進一步闡述,天主教對你們好,並非

大學生集合起來,一起舉辦活動交流、宣揚天主

要拉你們人教不可,天主教的教義是即使你不是

教義。當時政府規定不准任意集會結社,他還是

教徒,還是要關心你,因為我們必須照顧弱小。

www.magazine.mcu.edu.tw / 2,傳叔孑'J。第92期

46


天主教受洗並非如基督教立即可受洗,最起碼需 歷過三個月研究天主教的教義,經半年至一年的 觀察,觀察改變狀況才可以受洗。 由於天主教在於關懷社會弱勢,教宗一直叮 嚀,要愛窮人跟窮人站在同一邊,教堂就是野戰 醫院,要去醫治那些心靈創傷的人。因此,教宗 不斷的打出和平的訊息、打出寬恕的訊息,而這 些訊息就是藉由我們去告知信徒遵循的信念。總

還不如努力讓自己成為他人的貴人。因此當有能

主教舉例說,2013年主題是「和平寬恕」,今年

力時,就盡力去做他人的貴人。

<2014年〉是「家庭年」,2015年主題則是「奉

另外,曾有多位家長打電話來告訴校長,要獎

獻生活」等。針對今年的主要目標為如何保護家

勵一位沒有教師證的新任代理老師,我就面詢這

庭、避免家庭危機、面對家庭挑戰,總主教於11

位老師用什麼方法來改變學生,老師回答:「我

月上旬前往羅馬,參加世界主教會議,討論天主

只是跟學生們說,不管誰說你什麼壞話,我都不

教徒不可離婚之議題。

信,除非我親眼看到才會信」老師的這份信任, 使得全班孩子變好,讓他戚受到信任的價值。

做他人的貴人信任他人 「做事容易,做人難」,人只要擁有專業必

這些當他人貴人和信任的小案例,都是一個個 生命的曦光點燈,令人不斷自省和內化。

然會升到一定層級,但做人卻是一輩子需要學習 的。做人的最高原則就是學會怎樣去做人,而非

有心栽培一朵花那朵花將會盛開

去學到怎樣當神。到底要學習成為怎樣一個人?

總主教的小學老師林玉芳在嘉義家中客廳掛

總主教分享其在輔仁中學當校長時,印象最深

著一幅和總主教的合影,他戚恩老師曾對他用心

刻的二件事二有一次班級賽跑,一位跑在前頭的

付出,雖然從小家裡窮困、七個兄弟姐妹擠在沒

同學看到身旁的同學跌倒,他選擇停下步伐,回

有書桌的小小屋子,靠著父母以牛車運送貨物為

頭扶起那位摔跤者,卻也因此失掉獎牌,卻被同

生。艱困的物質環境並沒有打敗他們的心志,從

學及家長責怪。我聽聞反而讚美這位助人的學生

小維持不錯的成績,並養成反覆練習、主動發

家長家教很好,培育孩子有愛心、懂得關懷、願

問及課前預習的習慣,總主教說「有心栽培一朵

意付出,這是難能可貴的特質。總主教回溯從小

花,那朵花將會盛開」。

家裡很窮,一直在等貴人出現,但與其等貴人,

46

MING CHUANMAGAZIN日。第92期

如今,在竹崎鄉下長大的總主教,手足都各擁


。 造 必

開 文? , 遼h 亡?『亡, I」」,」 二)‘∼“?J、 ‘他鬥 八 \ 曰 口 —— LJ /

一片天,除總主教投身神職外,同是林玉芳老師

長期致力監獄牧靈的精神。而M則有「山」的意

學生的洪團樟,擔任一太衛浴觀光工廠董事長,

向。淺藍色水流由上而下、由小而大,有「川」

和洪團圓、洪芳興三兄弟共同經營衛浴事業體,

透的意向,在聖神的帶動下福音廣傳普天下。 總主教指出,翻開的聖經象徵記載「真理」

另一位兄長則在輔仁中學服務。 任職眾多基金會及私校董事長,總主教週間密 集參與各項會議、接待外賓,週六

日則前往所

的「聖言」,人類終身奉行,將達到棄絕各種誘 惑,一生充滿「自由」的境界。

轄100多間教堂分享,及接受演講邀約等。問及 如何在忙碌工作中,維持強健的身心,總主機透

殷殷期勉

珍惜身邊的人事物

露打羽球及網球等運動,是他放鬆身心及鍛練身

未曾在台灣唸過大學,卻曾長期任職大學訓

體的方式。曾經玩過重型機車的他,希望還有機

導長、中學校長,目前也接觸多所天主教大學校

會可以騎車環島,充分流露出活力充沛且童心未

務,他特別對年輕學子提出三點期勉:

泯的一面。

一、培育專業及英語能力的養成。太多學生抱 持進來玩四年的想法,上學除了是學生的權益,

服儀典故聖經真理

也是應盡本份,如果自我放棄實在可惜。另外,

總主教展示穿著的衣服種類,見客服有白色、

目前是一個全球化的社會,語言能力的養成極為

黑色兩款,白色夏天穿、黑色冬天穿,節慶慶祝

重要,多精進個人的英語能力,才可與時俱進。

時則穿著紅色服裝。不過到了梵蒂岡,則只有

二、多參與社團活動。同學可以多參與社團活

教宗可以穿白袍,其他總主教都穿黑色。此外,

動,在社團中將會學習到如何做人、人際關係及

腰帶也有顏色之別,紅腰帶代表紀念教徒流血,

領導能力,以及服務別人的觀念,這些對於未來

白腰帶則是聖誕節時穿戴,慶典則用米色腰帶,

就業職場適應將有極大助益。

總主教是紫紅色腰帶、樞機主教則為大(正)紅腰

三、多珍惜身邊的人事物。在網路科技充斥 的年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活動已移轉到網路社

帶,花樣之多變,令人大開眼界。 另外,十字架盾牌造形表示願為基督福傳勇

群,但網路終究是虛幻的,人終究要面對現實社

兵。橙黃底色象徵莊稼多,已成熟正待收割。白

會生活,各位大學新鮮人,要從網路中走出來多

鴿振翼口銜橄欖葉,象徵時代聖神充滿敔動教會

與身旁的朋友交流互動,才不會與社會脫軌。 最後,總主教預祝各位銘傳大學的莘莘學子,

「新」的作為、「新」的生命。 至於M 的串珠有三種意義

一是代表聖母的

祈禱和祝福,以黑色鏤空的串珠造形,隱含主教

掌握大學校園的資源,過一個多采多姿的大學生 活,自可期待燦如精金的收穫季。”

www.magazine.mcu.edu.tw /鋒傳教刊。第92期


反飾創辦人兼設計總監 撰文―許文宗

國際時裝秀,總吸引著全球社交名媛及眾多人 的眼光。在揚名世界的時裝品牌中,大多是歐 美地區廠商的天下,例如Louis Vuitton、Gucci

陳彩霞 圖―取自夏姿官網

才能上學。因此,從她懂事開始,就知道應該為 家裡做事。 隨著年紀的增長,慢慢的她想的問題也就越

Prada、Chanel等,少有亞洲的廠商能擠進這國際

來越多。看著村裡最有錢、田地最多的夫婦,清

級的高級時裝品牌,但是台灣的夏姿做到了。

晨戴著斗笠到田裡工作,中午回家休息一下後, 又趕著往田裡去,每天這樣來來回回。王陳彩

國際品牌背後的靈魂人物

霞想著:「難道我的一生只有這樣嗎?應該不是

1971年創業,1978 年成立品牌,1984 年開始

吧!我不能安於現狀,永遠要去找更好、更快的

進軍國外市場;夏姿目前除了在兩岸設點外,也

方法。」因此,不安於現狀的她,在16歲的那一

分別進人法國、瑞士、香港、馬來西亞、澳門等

年,便趁著夜晚偷偷離家出走,跑到台中找她的

市場,並多次在法國時尚週發表其作品。而帶領

舅舅學裁縫。也因此,認識了她的先生,開始她

夏姿走進國際市場的背後靈魂人物,正是一位個

的創業歷程。

子不高、卻能量驚人的王陳彩霞。一個僅有小學 學歷的裁縫師,卻成功的在世界舞台上打造了華 人服飾品牌。

堅持改變挺過轉型低潮 在創業的初期,先生負責業務,王陳彩霞負責

在王陳彩霞的回憶中,服裝設計其實是她人生

設計,服裝設計的款式是走改良式的中國風。當

的第二個選擇;她最想要的是念書。如同台灣早

時夏姿改良式的中國服,在百貨公司賣的很好,

期的創業家,王陳彩霞的成長環境相當艱苦。生

往往是女裝樓面的業績冠軍,利潤比流行服裝還

長在彰化北斗的鄉下,再加上父親愛賭博;身為

高。但王陳彩霞不滿於現狀,她的眼光放在另一

長女的她從小就要照顧六個弟弟妹妹,幫父母挑

個更高標準一國際市場。然而,這個高標準的目

起家中重擔。七歲開始洗全家人的衣服、切番薯

標,卻也是她另一個重大挑戰的開始。要將中國

葉煮給豬吃,接著拿竹掃把打掃大院子,忙完後

服飾與當時流行的西洋元素相融合,王陳彩霞自

48

MING CHUAN MAGAZINE。第92期


一一)么一

戈人命遺1囌日 LJ -, 、曰 L _J

∼:"

H ―八Tz ¥ CHEN

前思考,到底自己設計的服裝輸在哪裡?還缺了 什麼東西?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與薰陶,漸漸的她感受 到精品時裝的脈動;也意識到精品時裝要贏得市 場,除了設計的因素,布料的質感也很重要。此 外,她發現歐洲有許多人喜歡樣式特別的時裝, 並對她的時裝設計理念很感興趣。因此,這次歐 洲之行,讓王陳彩霞堅定走向國際品牌的決心。 認不是件容易的事。 夏姿初期設計的服裝含有濃郁的中國風,並不

用誠心打動供應商與員工

符合當時流行時裝的趨勢。因此,每當貨品展示

在堅定決心後,夏姿後續仍面臨一些挑戰。為

給日本客戶時,大部分客戶都興趣缺缺。其次,

了學習巴黎時裝的立體剪裁,王陳彩霞每三個月

新設計的款式在國內百貨公司的業績,也是一片

跑一趟法國,並聘請法國設計師、打版師,教夏

慘綠。不少專櫃的業績從冠軍掉到第五、六名,

姿全新的時裝工藝技術。不懂法文的她,甚至用

前線業務小姐回到公司開會時,也不斷抱怨消費

「畫」的方式來和法國的打版師溝通。而當要購

者對全新的服裝連看都不想看,建議公司改回原

買最新布料時,許多國外大廠害怕台灣的仿冒能

來的設計。

力,以為夏姿是來竊取她們最新的商品資訊,因

當時業績正慘,虧了五千多萬台幣。幾乎把過

此不願意賣布料給夏姿。

去創業所累積的資金賠了個精光。此時,王陳彩

面對此一困境,王陳彩霞決定以誠心來戚動對

霞非常矛盾,她怕因為自己的堅持,使得公司就

方。王陳彩霞除了每一年在國際布料展示會中拜

這麼倒下去。到底該繼續堅持下去?還是改變自

訪供應商外;夏姿每一季也會寄上新設計的目錄

己的設計迎合市場大眾?對於自己的理想,她似

給這些廠商,並進一步解釋若他們的布料能結合

乎有點動搖。

到夏姿的設計中,可帶來何種效益與價值。經過

大部分的公司碰到轉型挫敗,都會退回到原來

兩、三年的努力,慢慢化解供應商的疑慮後,終

的經營模式。而這兩、三年的轉型期,確實也是

於有些義大利的布料廠開始與夏姿合作。不過有

夏姿最難熬的日子,但王陳彩霞並沒有因此被打

的廠商卻等到第六年,才開始供貨給夏姿。

敗。她說服她的先生,支持她再向上提升,並拉

此外,王陳彩霞也認為,只有她與先生的改

著她先生一起到歐洲時尚之都開展新視野。在歐

變,實在很難轉移整個公司的想法。因此,她也

洲這趟考察期間,她時常站在LV或Chanel展示櫃

大手筆的進行投資,將五、六十位銷售小姐和打

www.magazine.mcu.edu.tw I i 傳叔 ]。第 92期

49


版師送到歐洲參觀時裝展,看國外業者如何設

一定有絕對標準。公司產品若想要賣到不同國家

計、銷售、陳列衣服;並在巴黎市郊住宅區買一

時,便需要從當地的角度來思考。因此,王陳彩

楝房子做為工作室,聘請一組法國設計師,教夏

霞屏除本身的價值觀,容納不同的國際人才,正

姿的設計師與打版師全新的時裝工藝技術。因

也是夏姿成功走向國際舞台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每年出差的夏姿員工超過百人次,光是出差 費用便高達上千萬元。

人生的成就不一定只以事業成敗來評論;也不 一定只以金錢來衡量。藉由王陳彩霞徒手起家的 過程,面臨困難時不屈不撓之精神,以及一位成

容納不同國家的人才與文化 而在時裝設計,東西文化元素的融合是最難 的過程,王陳彩霞也展現出超乎一般創業主的氣

功國際品牌的創業典範,希望給予近年來汲汲尋 求國際化出路的台灣廠商,與培養國際觀的學子 一些正面敔示。

度,那就是容納別人不同的意見。大部份的創業

在夏姿時裝秀最後,常看見王陳彩霞輕輕且靦

主,因過去成功的經驗,常展現出霸氣與自滿的

腆的點頭一笑;一位個子小小且僅有小學畢業的

一面,對於下面的員工或外部成員的建議,常嗤

女生,不因她的出身而自卑,也不因她初期的成

之以鼻。夏姿的員工表示,創辦人最大的優點,

就而自滿。懷抱著遠大的夢想,憑藉著個人的努

便是能容忍不同的意見,特別是別人對她的批

力與勇氣,讓她跨越了學歷的藩籬與裁縫師的宿

評,她會仔細去聆聽與思考。而這種認知,正是

命,開展出不同的生命格局。

一個跨國企業管理者應有的態度。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文化理念與價值觀,什麼 是美?什麼是醜?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其實不

50

MING CHUANMAGAZIN日。第92期

王陳彩霞藉由她那把短短的裁縫刀,裁剪出亮 麗的人生;各位銘傳的同學們,你要如何裁剪自 己的人生呢?’


銘傳社團人的故事

口述―黃獻誠

撰文―彭莉文

用夜誼串起世界每個角落 Connect peopl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ndCu-tureS一國民外交社盒裴襲

相信大家應該都有聽過國民外交社(People to People

未來,我的志願是當導進,透過國民外交社的帶團

International PTPI),它隸屬於學藝性社團,其成立目

經驗,使我學習如何在大眾面前說話與口語表達。雖

的是期望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透過社團活動了解更

然,PTPI的活動都屬於小型規模,但透過一次又一次

多台灣的文化。因此我們會舉辦寫春聯、搓湯圓及各

的經驗,使我在邁向導遊的目標中,累積一點一滴的

種台灣文化體驗,來促進文化的交流。

資歷。此外,因為我是印尼人,參加PTPI不只讓我英

我會加入PTP 工的原因是,我認為社團活動可以加

文變好,中文溝通能力也有明顯得進步。

強白己的溝通與協調能力,透過學校的社團及擔任幹

參加國民外交社不僅能夠學習英文,更重要的是能

部,能夠使我加以琢磨,學習如何協調以及解決問

夠與各個國家的同學交朋友,認識他們的文化,互相

題,並且在過程中訓練自己的溝通能力,與建立良好

交流,更開拓了自己的世界觀。歡迎有興趣的人,都

的人際關係,對未來就業道路上有非常大的幫助!

可以一起加入國民外交社,參與我們的活動唷!

這學期,我接下社團一日遊的活動總召,期間得到 的學習成果比我預想的還要多。透過舉辦活動的過程 中,當有人的意見與我不同時,我學會了如何去傾聽 不同的聲音、以及吸取好的意見使整個團隊更好。更 透過活動後的檢討,去學習如何包容,與協助其他幹 部處理事情。除此之外,在課業與社團問,我也學習 到了如何去分配時問,做好時間管理。這些都是我當 初進社團時所沒有預想到會學習到的事情。


擦亮老校百年招牌 訪國立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 採訪―林妙影

撰稿―楊淑涵

圖―台北商業大學提供

張瑞雄,出生於台南縣白河鎮(現台南市白河區),就學前在嘉義縣水上鄉的 一個村莊度過,雖然家庭經濟不充裕,卻沒有降低張瑞雄對學問追尋的渴望。 歷經東華大學副校長、台灣觀光學院校長等職務,2014年接下具有百汗歷史的 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張瑞雄要如何運用其專長,讓這所台灣商界技職教育的龍 頭大學,開創嶄新的精彩未來?

具有百年風華、是商界技職教育龍頭的台北商

牌。他殷殷期勉同學們把握人生的黃金時光,努

業大學,2014年,是邁人新史頁的一年,來自花

力充實自己,除了專業知識之外,尤其在語言能

蓮東華大學的新校長張瑞雄4月1日上任;商業技

力的加強、資訊處理和應用的能力、EQ(情緒

術學院走人歷史,8月1日改名商業大學;同時,

智商)、AQ(逆境智商)、MQ(道德智商)方

第二校區桃園校區正式揭幕運作。

面更要特別注重。他認為,唯有讓學生發揮自己

正如教育部政務次長陳德華在主持交接典禮時 表示,張瑞雄校長將以高等教育的前瞻性眼光, 創造學校精彩的未來。

潛能與實力,學生對學習也才能有興趣,在該領 域才會有傑出表現。 張校長指出,台北商大是一所商業大學,不 能躲在象牙塔,全校師生要走出校園從事知識服

一起迎接嶄新的開始

務,為社會盡心力,讓北商大具有更大影響力;

甫於今年4月走馬上任的台北商大校長張瑞

教職同仁多和各高中職、各中小企業、各法人、

雄,就任時提出16字辦學理念「走出校園、廣結

各政府機關進行合作,廣結善緣才能爭取資源。

善緣、爭取資源、培養狀元」。他就任後,致力 於桃園新校區的招生,及今年8月改大等事宜,

空中英語奠定英文基礎

奠定學校發展穩固的基礎。面對嶄新的開始,他

出生於台南縣白河鎮(現台南市白河區)的張校

希望師生能以大學的一分子為榮,言行有大學的

長,在嘉義縣水上鄉的一個村莊度過學前童年,

風範和氣度,老師致力於教學和研究,同學認真

農村的稻穗、田裡的蛙鳴、夏天龍眼樹結滿枝,

於學習,行政同仁們發揮最好的服務,使校譽蒸

八掌溪旁的無憂嬉戲,烙印兒時深刻的記憶。上

蒸日上。

小學時,他父親到嘉義地檢處擔任法警,全家遷

資訊背景出身的張校長上任就走出辦公室,架

移嘉義市,當時妹妹剛出生,全家經濟僅靠父親

設校長臉書粉絲專頁,主動出擊,廣結善緣,傾

微薄的薪水,母親除照顧家中三個小孩外,並幫

聽師生們的聲音,致力為這百年老校重新擦亮招

人縫製衣服貼補家用,有時趕工到三更半夜,辛

52

M凶G CHUAN MAGAZIN日。第92期


苦歷歷在目。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

讓張校長大開眼界。當時除了課業外,他更活躍

在,對辭世的母親,張校長有濃濃的懷念之情。

於課外活動,大三當選台大橋藝社社長,並帶領

因為家境不寬裕,小學六年和國中三年期問,

社團贏得大專盃冠軍。當年人學時由於台大資工

張校長沒有上任何才藝課程,卻養成他從圖書館

系尚未成立,大一他修計算機概論課程,寫一個

借書閱讀的習慣。他意猶未盡地說,幾乎讀遍東

有關「久賭必輸」的程式,獲得許清琦教授讚譽

方出版社的各種叢書,如亞森羅蘋故事書系列

有加,使他決定選讀電機系計算機組,電腦從此

等。也因家裡沒有電視,所以收音機成了他的休

成為一生的專業。

閒良伴。上國中後學英文,為了以後出國念書做

1980年大學畢業,他人伍服預官役,在陸軍某

準備,他每天早起聽空中英語教室的廣播,奠定

砲指部本部連擔任通信排長,兩週輪值一次,由

英文的基礎。

於本部連公差很多,管理士兵時出現許多問題,

張校長的論文指導教授、前國立暨南大學校

擔任值星官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有一次部隊移

長李家同誇讚他,年輕時就有閱讀英文偵探小說

防,張校長剛好輪到值星官,又適逢連長生病,

《克麗絲蒂》的能力!李家同特別肯定張瑞雄的

他順利完成人員和裝備的移防任務,不僅獲得連

英文能力,他期勉這位高足兩年後要交出學生英

長的賞識並獲頒獎金,雖然區區兩百元,卻對他

語能力的成績單。張校長也特別戚謝李家同資

鼓勵很大,為軍旅留下榮耀的印記。

政,讓他學習到邏輯思考的能力,及待人處事具 備人文關懷。

基於經濟因素和母親身體每況愈下,孝順的他 在退伍後,沒有跟進大多數台大人出國留學,而 於1982年進人中國鋼鐵公司擔任工程師,負責熱

電腦成為一生的專業

軋廠程控電腦的維護,因為電腦程式控制鋼板的

升高中那年,張校長的父親調職高雄,面對在

加熱溫度和時間,系統一旦出問題,工廠馬上停

哪裡念高中的抉擇?初生之犢不畏虎的他,選擇

擺,無法出貨(熱軋鋼板),所以須24小時輪班待

參加北區聯考並如願以償地上了建中,從此高中

命,電腦一有問題立即診斷並修復,壓力很大。

三年隻身賃居在舉目無親的台北,養成獨立負責

工作一年,張校長發掘一些程式上的問題,修改

的個性。他回想,那些年常以一碗陽春麵度過一

後讓系統運作更加順暢,優異的工作表現深得長

餐,偶爾加顆蛋,就是一種奢侈的幸福。雖然沒

官器重。

有補習,對功課全力以赴的他,始終保持名列前 創立中華民國資訊學會

茅,畢業後順利考上台大電機系。 來到臥虎藏龍的台大,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在中鋼服務一年後,張校長同時考上高考及

‘銘傳叔刊。第92期 www.magazine.mcu.edu.tw

63


清大研究所,歷經思考,最後選擇暫時先放下工

離開中科院後,1992年他幸運地應聘國立台

作專心攻讀研究所。在讀完研一後直攻博士,

灣科技大學教書,且持續從事網路相關研究,

在學時因幫老師執行中山科學研究院的研究計

並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教授與朋友創立非營利為

畫,設計飛彈打到飛機表面後的爆破情形的模

目的的社會團體一中華民國資訊學會〈Institute

擬系統,成果獲得中科院青睞取得獎學金,1988

of Information & Computing Machinery '簡稱

年博士畢業後先到中科院擔任技正四年,負責

11CM ) ,推廣資訊相關工程、科學、管理、教育

從事C3I (Command, Control, Communication, and

及其他學門的研究應用;聯繫國際相關組織並推

工ntelligence)系統研發,促成國軍指管通情系統之

動學術及技術交流;促進國內社會資訊化,期推

資訊化與網路化。

廣資訊的應用與普及。 在台科大六年後順利升等教授,1998年國立東 華大學草創,牟宗燦校長盛情邀請他轉到東華大 學,擔任資工系系主任三年期間,推動資工系茁 壯發展成學、碩、博士完整的學系。教學行政卓 越的表現,獲學校重用,歷任資工系主任、共同 教育委員會主委、學務長、教務長和副校長,東 華大學東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主任、數位內容科 技中心主任等職,累積完整的教學行政經驗。 擔任台灣觀光學院校長 人生的路充滿變化,張校長自認擔任校長從來 不是他的生涯規劃。2001年教育部接收位於花蓮 的精鍾商專,他獲聘擔任董事,該校在2002年改 名為台灣觀光經營管理專科學校,並在2006年改 制為台灣觀光學院。 2012年,張校長卸下東華大學副校長一職,正 準備前往澳門理工學院研究訪問一年。但台灣觀 光學院李前校長突然告知董事會將在年後離職, 校長遴選作業隨即展開,董事會力邀他參與遴

54

MING CHUAN MAGAZIN日。第92 期


選。即使從沒想過擔任校長,但他笑說,若上帝 賜給你這個機會磨練你,就要勇敢承擔、當仁不 讓。面對生命突然轉彎,他坦然承接,把去澳門 研究的計畫轉向到台灣觀光學院擔任校長。 在台觀院l年8個月(2012/8/31-2014/3/31)期問, 張校長自承學習很多。董事會從不干涉校務,讓 校長充分揮灑治校理念,帶領老師認真教學和輔 導學生。他馬不停蹄與國內外大專院校、觀光休 閒產業,甚至與軍方展開合作建教,促使台觀院

躲在學術象牙塔,應該導正社會上一些不對的

脫胎換骨,畢業生炙手可熱。張校長談起任內最

事務、政策或觀念,所以擔任教授以來,他秉持

重要政績,是教育部提出千人小校退場機制時,

知識分子的使命咸,持續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大

經他力爭,獲得教育部掛保證,台觀學院可以安

部分是扣緊資訊專業和對高等教育的一些獨到見

心繼續辦學。

解,這些言論獲得了不少的迴響。

台觀院校長任內,他深深體會身為學校領航

一路走來看似順遂的張校長謙虛地說,回首過

人,首先要做好社區工作,所以勤於參加地方活

去,絕不敢自滿,反而更加警惕激勵自己,所以

動,敦親睦鄰,維持和地方暨媒體的良好關係。

除了在學術研究上持續精進外,未來更希望投注

為營造讓學生信任和愉悅的校園氛圍,他常在臉

全部心力,對國立台北商業大學做出更大貢獻。

書上和學生互動,定期和學生面對面進行校長有 約,密集出席學生活動等,讓學生感受到校長和

治校理念和行動方案 張校長認為,台北商業大學要成為一所一流的

學校對他們的重視。 校長任內,讓台觀院從慘澹經營到煥然一新, 花蓮縣長傅崑箕特別肯定張校長治校能力。

大學,校內教職員工生應有著一致追求卓越的理 念和創造特色的決心,大學校長更扮演著關鍵的 角色,負有整合校內資源和爭取外部資源來支持

針砭時事

該理念和特色的發展和實現的重責大任。張校長

知識分子的使命感

雖然長年來兼任行政工作,但熱愛學術的他, 一刻也不敢懈怠研究工作,曾榮獲2009年資訊月

秉持此信念和使命咸出發,積極領導台北商大成 為一所一流的大學。 他信誓旦旦地說,台北市是台灣最大的都市,

傑出資訊人才。 同時,剛正誠懇的張校長認為,教授不應只

也是台灣的政治、經濟及交通中心。國立台北商

www.magazine.mcu.edu.tw I &傳 & 'i。第92期

66


業技術學院校名有「台北」兩字,理當成為和台 北地區緊密結合的大學,並充分利用大台北地區 的資源,發展出自己的特色,成為一所位於大都 會地區的卓越商業大學。另外桃園平鎮校區正值 草創初期,必須努力規劃和經營,期許其未來成 為大桃園地區一顆閃亮的高教明珠。 張校長提出治校理念中的具體行動方案:一、 籌備百年校慶。二、調整強化行政架構,組成有 效率親民且不官僚的行政服務團隊。三、鼓勵 教學創新。四、學術架構和領域配合學校特色、 社會需要和跨領域研究的趨勢。五、培養高級商 業領域人才。六、爭取教育部技職再造、典範科 大、教學卓越計畫等補助。七、重視老師的服務 和輔導。八、公文電子化和網路行政處理。九、 推廣國際交流和校園國際化,加強產學合作。 十、強化學校公關,發揮校友力量。十一、營造 校園人文氛圍。十二、提倡禮貌和品格運動。 十三、鼓勵學生出國交換,老師赴海外研究。 十四、鼓勵師生參加校外競賽。十五、主動爭取 承辦國際或國內會議。十六、重視政府和社區的

用公文電子化和網路化,讓行政資訊和網路化,

服務和貢獻。十七、尋求官方和民間資源。

激發員工士氣,並建立職員服務至上的觀念。為 了落實走出校園理念,張瑞雄積極打開校門,

激燙研究和創新火花

者讓台北商大提供社會人士進修的機會,再者對

鑑於現今社會解決問題更需仰賴跨領域研究,

社區的發展提供建言或實際參與,作為社區的資

張校長鼓勵台北商大師生透過團隊組合方式尋找

源中心,主動發掘社會現象,解決社會問題,適

適當的研究題材,藉由不同想法的人彼此對話,

時創造出新觀念與知識,促使社會進步。

激盪研究和創新火花。 除研究、教學需團隊合作外,張瑞雄希望能夠

產學合作創造雙贏

營造師生互助、互信的有效率校園行政。因此,

上任僅幾個月,張校長已促成與昇恆昌企業股

一上任就加速推動行政革新,簡化行政程序,利

份有限公司及西門子產學合作。昇恆昌總經理江

56

MING CHUAN MAGAZIN日。第92期


建廷9/29率公司主管赴北商大簽約,雙方協定未

重視食安問題

強調專業倫理

來為培育人才與促進青年就業共同努力。深耕台

近來食安問題沸沸揚揚,張校長戚慨地說,很

灣50年的德商西門子,台灣西門子總裁暨執行長

多廠商只顧利潤,泯滅品格和道德觀,他在今年

艾偉(Erdal Elver)及企業高層代表近日也與北商大

開學第一天(9/15)邀請一些學校、社團和廠商,

學締結產學合作策略聯盟。產學合作彰顯多個重

舉行「商業道德與品格教育宣誓典禮」,包括高

要意義,台北商大將可透過產學交流、教學合作

雄餐旅大學台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所長曾裕

讓師生更有效與產業接軌,具備國際化競爭力;

誘、台灣觀光學院研發長崔震雄、開平餐飲學校

在未來的合作中,優秀專業人才將協助企業定期

創辦人夏惠汶、中壢高級商業職業學校校長李世

蒐集產業、市場及技術資訊,將相關產業結構及

峰,王品集團人力資源部總監李秉懿、商業職業

產經情勢資料進行分析與企業共享,從而提供企

教育學會副秘書長簡淑女、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秘

業有效的參考。

書長王振保等踴躍出席,一起宣誓加強品格和商

張校長強調,實習的意義就是做中學,學生提

業道德的教育,此宣誓獲得媒體大幅報導。

早體驗職場,掌握先機,表現優秀,就有機會受

張校長以堅定的語調說,我們真的要說到

到企業留用。目前就業市場人力資源上,「學用

做到,除正式的品格教育活動之外,藉由學校

落差」相當失衡,青年不但面臨就業問題,企業

力量在課堂中落實商業道德教育,將專業倫理

也面對著徵才困難的壓力,學生應該了解職前訓

(Professional Ethics)融人各個課程中,不厭其煩地

練的重要,提早踏人職場,因此透過產學合作,

向學生強調,品格比知識和聰明重要的理念,這

攜手培育人才,關創國際化的發展格局,也讓跨

樣才能使我們所培育的學生,成為國家和社會倚

國企業深人了解本土需求,創造雙贏。

重的良好商業人才。

www.magazine.mcu.edu.tw /就傳紙刊。第92期

57


(Administrator)以綜理校務,必須是一位領導

樂於讀書海納百川 雖然工作繁忙,張校長始終抱持為自己讀書

者(Leader)以發展校務,也必須是一位公關者

的觀念,讀書對他而言,是件快樂的事。他透過

(Publicist)能對外代表學校,做好公共關係,替學

不斷自我超越、邏輯性的思考、懷疑和批判的精

校爭取資源。張校長正全心全力做好管理、領導

神、樂觀和自嘲的態度,去掌握最基本的知識,

與公關三種角色。

了解變與不變,終能在學習上掌握訣竅。

鑒於商業大學的獨特性,可以對國家的商業創

至於生活上,張校長很喜歡「得理而能饒人,

新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和回請,他衷心期許全

是為厚道,厚道則路寬;無理而又損人,是為霸

體教職員工生一起努力,發揮力量,培養優秀學

道,霸道則路窄。」這句話,並力行菜根譚林

生,幫助國家社會,以不辜負大學的使命。

則徐「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

一位研究能量充沛、教學行政豐富、正義凜

剛。」的觀點,這些觀點的敔發,讓張校長能欣

然、熱情工作的校長,正以謙虛的心態,發揮創

賞生命中的美好,同情生命中的不幸。

造力和同理心的信念,來戚動同仁,帶領台北商 業大學邁向嶄新里程。

扮演管理、領導、公關三種角色

「走出校園,廣結善緣,爭取資源,培養狀

「大學置校長

元。」面對少子化的危機,張校長篤定地指出,

一人,綜理校務,負校務發展之責,對外代

大學教育唯有不斷創新,重視教育與業界實務的

表大學。」因此大學校長必須是一位管理者

關係,才能永續長青。’

張校長引述大學法第八條

58

MING CHUAN MAGAZINE。第92期


銘傳社團人的故事

文―丘慧妮

義起,為愛啡翔 用咖啡傳遞愛心與溫暖一叻叩非社

▲相匕主名

我很喜歡喝咖啡和享受咖啡香氣的時刻。當我在社

不太敏感的我來說是一個很棒的挑戰。教學中還教導

博會看到咖啡社的時候,我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當

了很多處理咖啡豆的方法。也教會了我如何去分辨咖

我對咖啡社還不了解的時候,我對功。啡社的第一印象

啡豆的好壞如死豆,生豆和精品豆等等。幹部們還示

是喝喝咖啡,聊聊天等。

範用不同的咖啡器具來煮功。啡,讓我嘆為觀止。

直到聞始上社課的時候, 自己親手煮了一壺手沖功口

除了參與日常的教學之外,我還參與了咖啡社一年

啡。覺得奇妙的是,大家明明都是用同一種咖啡豆

一度的愛心義賣咖啡祭。為了可以在義賣祭中出杯,

但是手沖出來的味道,卻完全不一樣。這才知道,手

我和我的同學個人煮了一磅的哥倫比亞的咖啡豆練習

沖叻。啡也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

以達到最好的水平。看著幹部與社員們為了可以籌出

社課的教學中,最讓我覺得有趣的是味覺測試。要

更多的錢來做愛心幫助有需要的人,個個都很努力地

從不同的咖啡中聞和品出不同的味道與特徵,對味覺

把分內事做好,覺得十分感動。咖啡社除了可以讓人 享受輕鬆的時刻,還可以為他人帶來溫暖。 以前的我雖然很喜歡喝咖啡,但卻對咖啡的知識一 無所知,也不太清楚什麼是精品咖啡。直到加入了叻口 啡社,教學長的講解和示範,才讓我真正了解到製作 一杯精品咖啡的過程,讓我能更能深入地了解不同品 種的精品咖啡的特性。如充滿果酸味的衣索比亞耶辦 雪菲、有著草本風味的曼特寧、渾厚的哥倫比亞和果 香四溢的哥斯大黎加等等。因此,每週三的社課都會 讓我充滿期待,探索我以往不熟悉的咖啡領域。


兩岸大眾傳播研究生交流活動‘(斗湯集 活動執行&作品提供!傳播學院

留住在台交流的回憶 傳播學院推動兩岸學術交流不遺餘力,由行政 院大陸委員會主辦、傳播學院承辦的「兩岸大眾

文―整合行銷傳播中心 邱懂按

織進行訪談,讓同學了解台灣民間社會力量與媒 體運作的關係,探討兩岸民間組織不同之處。

傳播研究生交流活動」,2014年邀請15名來自大

傳播學院更系統化安排同學參訪松山文創園

陸北京、上海、福建、廣東、河北、湖北、湖南

區、社造20村落文化節展覽等。並南下台中、高

等地區的大陸傳播研究生,於9/6來台展開為期2

雄、屏東等地進行參訪行程活動,透過親身感受

個月的學習交流行程,11/4活動圓滿落幕。

不同風俗民情,推廣台灣核心價值,見證台灣的

為增進大陸研究生對台灣傳播環境與發展的認

軟實力。

識,並提升其對台灣經濟文化產業的了解,與深

本校全力推動兩岸學術交流,自2006起即承辦

人體驗台灣不同的風俗民情,傳播學院透過「課

「大陸傳播研究生來台交流活動」迄今共接待大

程講授」、「媒體實習」、「參訪活動」等行程

陸各區34所大學的研究生,9年間透過此方案來

安排,促進大陸研究生對台灣的了解。

台交流的大陸傳播研究生已達217名。今年參與

大陸研究生來台的前二週,傳播學院安排由

活動的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的研究生史

學院師長授課,以多面向剖析台灣傳播產業的變

媛瑜即表示,從落地台灣到離台的這段時間,不

革與電子媒體的發展概況,協助同學了解台灣環

論是課程安排、媒體實習、參訪活動等,銘傳師

境、經濟、文化及傳播環境等概況。此外,傳院

生的接待都讓她感到台灣濃濃的人情味。她同時

亦安排同學前進中天、東森、三立、中視

戚謝傳院師生,「精誠所至」是她在大家身上看

公視

電視台等媒體實習,希望同學透過實際參與媒體 運作,了解台灣媒體在民主政治環境下的新聞監 督功能。並規劃大陸研究生與台灣各個非營利組

60

MING CHUANMAGAZIN日。第92期

到的閃光點。 以下僅摘錄四篇大陸研究生的交流心得,與師 生分享這二個月在台灣的學習與交流。’


兩岸傳繙折裂懲M

(1A

銘傳的認真貼心與活力 .Ie5ter's Programs in Conrmun;caOon5 Manag

文―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韓瑞娜

為期兩個月的赴台交流實習已經結束,剛來到

學院著實讓我驚豔了一把。首先,我體會到的是

台灣,銘傳大學的師長就告訴我們,在台灣要多

銘傳的認真,在我赴台之前就戚覺到了這一點,

聽、多看、多想、多問、多走,體會台灣的風土

從材料的繳交,人台手續的辦理,到赴台當日

文化,了解台灣的獨特之處。誠然,我在這將近

的接待,每一項都考慮的仔仔細綑。來到台灣之

兩個月的交流中,的確咸受到了與大陸不一樣的

後,這種鳳覺更加強烈:日常的排程,交流會的

台灣,體會到了台灣的本地文化。

組織協調,以及宴會的安排,每一項都是有條不

本人在台灣主要接觸到的對象一銘傳大學傳播

紊,條理清晰。 其次,我還戚受到了銘傳的貼心。學院真的為 每一個赴台同學考慮的細緻人微,生活學習都關 懷備至。邱老師的鳳梨酥讓我們甜到了心裡,廖 思婷同學,小小的年紀考慮事情詳細體貼,學院 為大家安排的學伴,年齡幾乎都比交流的同學還 要小,但是卻時時刻刻在照顧我們的生活,比如 說我的學伴江有讚小朋友,今天拿電風扇給我, 明天抱來了被子,後天又送來了數據線,真的是 很有耐心,讓我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平日裡, 學院安排同學近郊遊,每次都要幾個同學陪同, 從出發到歸來,都有專人接送,這樣的貼心實在 是讓人鳳動。 最後,是銘傳的活力。這樣的活力一開始是感 受不到的,但是與學院的接觸愈深,這種體會就 愈強烈。邱老師是工作中雷厲風行,平日裡又活

R.nTO ,口fl 究方纏之網之砍 ".4 甬片大,”.j 才。、邊.個Jm,曰 ?∼•,。”‘‘日

潑大方,能量巨大,被評為“傳播學院設計系主 任”實在是實至名歸。每一個同學也都是個性鮮 明,能歌善舞,可愛至極。乖巧的思婷、活潑的 有讚,可愛的鈞璋,還有很多同學,都讓我印象 深刻。,

www.magazine.mcu.edu.tw /鶴傳較刊。第 92期

6f


只有經歷才能深刻回味 v

M851er'z Progrems in Communications Managemer:

文―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史媛瑜

在來台灣之前,我同負責接待大陸交換生的僅

此次台灣交流的論文指導教師,第一次來到老師

按老師、思婷同學已經有過比較密集的電子郵件

辦公室跟老師交流論文,我們一行三人初始比較

交流,溝通來台手續的辦理程序。銘傳大學給我

緊張。陳老師投身廣播電視行業數十餘年,對他

們這一批交換生的安排,9/6就人境,比開學早

所專注的這個領域見地頗豐。當瞭解同行的一名

了一個星期,供我們逐步適應在台灣的生活、了

同學論文討論大陸地面電視頻道發展的時候,陳

解學習模式,當然還有四處遊玩的時間,我們也

老師的話匣子一下打開了,跟我們聊了很多他對

可通過與接待學生的交流,積累與台灣青年共處

於地面電視頻道以及台灣電視產業發展的問題。

和社交的經驗。

短短不到一個小時的談話,戚覺又得到了一次陳

此次在銘傳的交流活動,全程由銘傳大學傳 播學院整合行銷中心的師生負責:安排對接學 伴、辦理人學手續、接機、安置宿舍、籌辦活動 會議、宴請、陪同外出遊玩

我所看到的銘傳

工MCC整合行銷中心是一個兢兢業業而富有活力 的團隊。在他們的陪同和幫助下,我們兩個月的 台灣學習生活變得簡單、開心而有趣。 第一週安排專業課程學習,我們有幸受教於倪 炎元院長、廣播電視系主任陳光毅教授、新聞系 主任孔令信教授以及專攻數理統計、財務會計的 王智立老師。倪院長謙和,陳老師開朗活躍,孔 老師睿智,王老師平易近人。兩週七八次課的時 間,老師們都非常真誠地講述討論他們關於台灣 媒體所關注的問題。這些議題抑或深沉,抑或犀 利,抑或輕鬆詼諧,多多少少都能從中窺探到當 下台灣媒體發展的現狀並帶給我們敔發。 9/17,我們迎接了人台第一次兩岸傳媒發展論 文交流發表會。在此之前,IMCC師生們很認真 負責地為我們安排了論文指導教師,並組織我們 與各自的導師見面,交流論文。陳光毅老師是我

62

MING CHUANMAGAZIN日。第92期


老師面對面的授課,受益匪淺。 為了使我們對台灣媒體有真正深刻的了解, 邱老師通過各種各樣的努力,聯繫了多家電視台 媒體為我們安排實習。中天電視台製播部實習的 我,開始也特別驚訝這樣的安排,因為我所學習 的專業領域跟廣播電視製作有很大差異。剛開始 進錄影棚看到攝影機、燈光在運作,作為門外漢 的我既陌生又好奇。還好製播部的老師們人都很 好,當我向他們請教任何問題時,他們都會耐心 的給我講解,我的實習,更大的感悟是電視台裡 甚至台灣給我的那股濃濃的人情味。 整體來看,台灣人民性情都非常和善且樂於助

只有親身經歷了,才能深刻理解這個地方。期

人。在我們走向他們求助時,他們都會耐心而又

間的經歷現在看來都覺得非常值得回味。短短兩

熱情地給予我們,他們所能及的幫助:下雨了,

月真的是山海一夢,我們在這裡體會到的人情、

走在路上沒帶傘,會有人默默地在旁邊給你遮

物情都會深深的留在心中。

蔽;天黑了,在空寂的車站等車,會有人在他的

最後,需要特別戚謝銘傳大學傳播學院IMCC

屋裡默默關注著你,提醒你車來上車;到了陌生

的師生們,看到你們為這次交流活動所付出的努

的街道,你也許只是想要問路,指路者可能會將

力我們非常威動。“精誠所至”是我在你們身上

你帶到你想要去的地方

看到的閃光點,也戚染了我們。非常戚謝!”

GA

走進銘傳感受台灣 F Iaster.s Programs in Communicarions 州anagerierl:

文―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張塞

銘傳大學占地不大,依山而建,校園環境清 新、幽靜,空氣也很新鮮。在銘傳的學習過程

成。此外,在銘傳大學學習期間,我感覺到台灣 的大學教育更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中,我體驗到了不同的教育方式。台灣的大學沿

另一個讓我體會深刻的方面,就是不一樣的

習了歐美教育體制,老師課堂上使用的課件,也

師生關係。在台灣,老師和學生之間是朋友的關

根據原版教材和個人豐富經驗和從業經歷設計而

係,他們之間的對話不只是學習,還會是生活上

www.magazine.mcu.edu.tw /銘傳較刊。第92 期

63


棺材板,好吃的小吃數不勝數。交通很方便,只 是交通費略貴,消費水準總體來說,要比在北京 高一些。同學們一般都是利用週末的機會出去 玩,大家一起結伴而行去台北和周邊很多地方遊 玩,感覺風景很美,很值得去遊玩。 台灣的人民民風淳樸,並且待人熱情。假如你 在大街上不知道該怎麼走,都會有當地的居民主 動站出來和你搭話並非常熱情的給你指路。甚至 會專門用自己的機車載你到你想要去的地方。台 灣的人民素質都比較高,生活中都是垃圾分類投 放,上下樓梯靠右行,排隊有秩序的進行各種活 動已成為一種習慣。這些同學們都深有體會。 此次台灣之旅對我來說,並不只是一個單純的 的一些瑣事。這段期問,我也臧受這樣的師生關

學習知識的機會,更是一個深刻了解自己,發現

係,這樣親近的師生關係不僅縮短了學生與老師

自己的過程,慶幸的是我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不

之間的距離,也更有助於老師與學生一起學術上

同的面孔,陌生的環境使我開始明白我想要追求

的研究。

什麼,想要怎樣的生活。每個人都不知道一生中

從生活方面來看,銘傳大學所在台北,氣候相

有多少驚喜等著他,就如同我從未想到有一天來

較於大陸的華北地區較為濕熱,所以我在台灣的

台灣學習生活兩個月。我不知道未來有怎樣的驚

時侯,都是短袖短褲的裝備。飲食方面,口味偏

喜等候著我,但我一定會好好珍惜,了解不一樣

甜。台灣小吃很多,蚵仔煎、可麗餅、咕唧包、

的銘傳大學,體會不同的台灣。,

(1喊

可愛銘傳美麗台灣 tIaster5 Programs in Communicti

k他.?巳gemen:

文―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董達

有幸和14位來自各個高校的同學,一道來到台

者的身份去戚受和比較大陸和台灣不同的教育體

灣銘傳大學交流學習,經過這段時問深刻的親身

系,讓我融人新的環境去體驗新的人生,這段寶

體驗,此行收穫頗多,讓我戚受到台灣真是來對

貴的交流經驗開拓了我的視野,同時也增強了社

了。為期兩個月的交流學習生活,讓我藉由體驗

會競爭力。在我的求學經歷裡有這樣的一段經

64

MING CHUANMAGAZIN日。第92期


兩岸傳橋珊裂靄嘉vA

連奶茶的甜度也有10分、8分、5分、3分、無糖

歷,將是我人生極其珍貴的回憶 不知不覺在台灣已經待了一段時間,想想台

供你選擇,一切都讓我戚覺到無微不至的溫暖。

灣熟悉的一切還是真的會捨不得,這裹給我的戚

這樣細緻的服務和人與人之間的友好親切真的很

覺非常好,同學很熱情,環境很美麗,住宿條件

讓我戚動,實在有太多地方值得學習和借鑒了。

也很好。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學校對我們的關

這段時間的台灣生活讓我感受最深刻的一點就

心。記得我們剛到銘傳大學宿舍的那天,當時到

是:不管是在學校學習還是到校外處遊玩參觀,

宿舍之後已經是傍晚,在路上奔波了一天,來到

都讓我鳳受到了台灣人民的熱情樂觀、淳樸善

宿舍之後戚覺宿舍很舒服,一到宿舍就迫不及待

良、彬彬有禮,台灣人民的禮貌謙讓讓我在不自

的跳上床睡了一個舒服的好覺。過了二天,學校

覺中也提升了自己。,

還召開安排大陸學生說明會和見面會,讓系上的 同學帶我們一起上課,熟悉校園環境這些讓我們 覺得非常貼心。 老師講課方式很有特色,多數老師上課都講得 很慢,非常有耐心,跟老師相處戚覺也很輕鬆。 因為是大陸交流生,老師對我們都很親切和友 好,下課後還經常和我們交流,問他們的上課方 式我們是否能接受,這邊的方式跟那邊有什麼區 別等。學校裡很多老師都是知名的教授及學者, 能有幸在這裹聽到他們授課,戚覺非常榮幸。這 些老師真的是非常博學多才,在專業領域都有較 高的建樹,讓我們真的是學到了很多知識。 走出校園更能感受到台灣的人性化與自由便 捷。很早就聽說台灣的服務業是做的很到位的, 親身感受之後必須給一個讚!舉一些細小的例 子。在7-11便利店買了牛奶加熱之後,服務員問 你是現在要喝還是一會喝,如果一會才喝的話, 會幫你用訂書針訂上以免灑出;在電梯裡,任何 人都會幫其他人開門關門;隨處可見的殘障設 施,例如無障礙電梯∼母子洗手間、哺乳室;就

www.magazine.mcu.edu.tw /銘傳較刊。第92期

65


美國分校暑期遊學‘。)尋競賽 洛獎作 品 集 活動執行&作品提供―進修推廣處 照片提供―進修推廣處、鄧淑御FB

15 個小時航程的回憶 遊學不似留學有可怕的學業壓力,而是讓你在

文―進修推廣處鄭佳華

學團的宗旨,已在這群同學的心中萌芽!

輕鬆的國外學習環境之下,迅速增進自己的語言

除了課堂上知識學習外,同學們也善用課後時

能力,並趁機體驗異國的風俗文化,開開眼界,

間,前往學校附近的景點遊覽。回台的前一週,

甚至結交來自世界各地的好友。進修推廣處於

集體前往東美旅遊,這些難得踏人美國土地的孩

2014年暑期辦理第一屆美國遊學團活動,在美國

子,能夠一同體驗當地文化,大家心情都莫名的

的28天裡,老師、助教及活潑的學生們,用生命

興奮。而這短短一週的城市旅遊,也讓大家更珍

最燦斕的時光,留下這輩子深刻又難忘的回憶。

惜往後相處的時光。

還記得剛下飛機的時候,大家雖然是一身疲憊,

課程的最後一天,學校師長為同學們舉辦了一

卻難掩既興奮又期待的情緒。是的!我們一起飛

場隆重的「晚宴」,這一夜如同遊學團的畢業典

達美國了!

禮,雖然大家相識相伴僅僅這三週,但在生命最

為讓同學在SVSU(Saginaw Valley State

美好的青春裡,卻已一同留下這可貴的經驗。

University)上課的這三週能有所收穫,校方特別

返台後,為使這趟遊學留下美好紀錄,主辦單

安排上台分組報告、與外國朋友的小組討論等活

位特舉辦遊學心得競賽。以下,謹收錄前三名的

動。過程中,同學們積極主動、尋問不懂的英文

得獎作品,與銘傳師生分享美國分校遊學團的學

單字、善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讓師長更加確定遊

習心得。”

66

MING CHUAN MAGAZINE。第92期


特別企劃

美國今執暑期遊學‘心

十八歲的那個夏天

文―建築系謝晶晶

28天的故事,說長不長,卻足夠成為一篇散

探討體會,我是一個不擅長站在台上說話的人,

文。內容縈繞大家心頭,而結局未完等著大家繼

但這次美國行我突破了自己,一次又一次的上台

續寫。28天的時間,說短不短,但卻也像陣風,

報告,我已經不會害怕面對台下的觀眾了,我想

吹進每個人心底的暖風。直到現在,還是會想

這也是收穫之一吧。 我們與svsU學生一起上課的日子,總是過得

起,一個月的點點滴滴。

特別有趣。分組對話時,我們的組員Alexender和

初來乍到 第一天,在經歷了15個小時的飛機後,我們終 於到達美國,一個夢想中的國度,對於沒有搭過 長程飛機的我來說,確實是項挑戰。第一個在美 國的晚餐,是中式的炸醬麵跟海鮮麵,第一餐我 就了解到大家說不要對食物抱太大的希望的原 因,因為口味真的跟台灣差很多。

Witney,他們人非常好,對話的過程中,我們也 許會結巴、吃螺絲、也許比手畫腳,但他們都耐 心地聽著我們不是很完整的英文。第二堂課開始 討論要上台合作的報告,除了上課時間外,我們 私底下也相約討論,他們本來要帶我們去校外體 驗美國文化,但學校不准,只好取消。 與svsU學生一同學習是個難得經驗,它讓我

上課、報告

結交外國朋友,也讓我從不敢開口溝通,進步到

外籍老師加上全英文上課,對我來說並不是非 常容易,我大概只能聽懂百分之六十,但我努力 學習跟上大家,而這也是我來美國除了開拓視野 的另一目的一加強英文。我非常喜歡這裡的上課 方式,教授藉著與學生互動來傳授知識,常常在 與教授聊完天後才發現他已經把課本寫的全部告 訴我們了,又或者,藉著討論與報告讓我們自己

可以單獨跟他們聊天。 參訪 三個星期中,我們參觀了很多地方。極具德 國特色所有房子都是德式建築的德國村,除了逛 紀念品小店外,搭船欣賞了整個小鎖的風景;展 示了美國交通工具演進的亨利福特博物館,對於

www.magazine.mcu.edu.tw /鶴傳叔刊。第92期

67


沒有研究汽車的我,卻也是非常震撼;美國農村

我們會買,真的是不可小看,我想如果再多幾個

小鎖風情的格林菲爾德莊園,除了火車外還坐了

逛街的行程,大家會越買越瘋狂的。

馬車逛莊園,第一次坐馬車戚覺很新奇;觀光勝 地麥克依諾島,印象深刻的就是所有東西都貴死 人,加上無法飄散的馬糞味吧。 晚宴

課後時光 說起我最期待的時間,不是上課、不是參訪, 而是每天下課後的時間。一起在宿舍休息,一起 在交誼聽聊天看電視,一起瘋狂地打沙灘排球和

晚宴是大家在SvSU最期待的活動之一,每個

籃球、一起去健身房、一起吃優格冰、一起吃晚

人都穿著正式服裝,真的可以說男的帥、女的

餐、一起搭公車去逛百貨、一起分工查生字、一

美。我們準備了一個節目要表演一合唱seasons of

起熬夜讀書寫功課做報告、一起窩在房裡聊天、

love,我們的準備時間並不是非常足夠,也許內

一起約定看日出,大家卻總是都睡著。我想這樣

容並非完美,但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大家一

單純而快樂的生活,就是我最嚮往的。

起練唱的過程,還有一起合力完成了一件事,這

而其中,影響我最深的就是跟著Sam一起煮出

就夠了。而這個晚宴也夾帶著些許不捨,聽著

大廚宵夜給大家吃,相信嗎?這個在美國幫大家

Ray和Frances在台上的演講,想著在美國的點點

煮飯洗碗清房間的女孩,在台灣的家可是很少做

滴滴,眼淚差點就要掉下來。因為在這頓正式晚

家事的,我想這沒有特別的原因,就只是我終於

餐之後的幾天,我們就要離開SvSU了,大家拚

在美國,在離開家裡的一個月,學到了真正的獨

了命的拍照,都想保留這最美的時光。

立,很高興,這又是另一個收穫。

逛街

旅遊

逛街來到美國必備的事情之一,所以每到一個

Le。哥,一個不知道到底資不資深的導遊,陪

outlets,大家都像發了瘋的一直買,每個人大包

著我們一同擠在塞爆的中巴,帶著大家走過多倫

小包的,結果最後行李箱都裝不下,幾乎整團的

多、尼加拉瓜瀑布、華盛頓DC、林肯紀念堂、

人都多買了一個行李箱,這應該也算一壯舉啦。

韓越戰紀念碑、普林斯頓大學、大都會博物館、

而我最大的發現是,大家都說女生愛逛街,但其

華爾街、第五大道、時代廣場等。

實男生逛起街來才真正的可怕,有些男生甚至比

68

MING CHUANMAGAZIN日。第92期

雖然行程中是永無止盡的遊覽車,但我知道,


特別企劃―〕’

美因今執著期遊學‘心得 ri 只花一星期就要走遍美加東,走馬看花是必然

夜,雖然即將離開svsU,但未來,我們會一直

的。旅遊帶給我的,除了心靈的放鬆外,更重要

牽手走下去,這是我們對彼此許下的諾言,滿天

的是此次美國行的目的一開拓視野,而我想我做

的星星為我們見證著。

到了,當我站上華爾街,我知道我的人生不一樣 了,那種感覺很奇妙,不可言喻。

未完待續 我知道,時問不會為了我們的不捨而多停留一

最後一夜

秒,地球不會因為我們的離去而少轉一周。當我

沒有作業,沒有報告,一同躺在草皮上,這個

們回到台灣,是時候這個美夢該醒了,人生繼續

夜晚是我們留給自己的夜晚。互相聆聽互相分享

再向前,生活中依舊充斥著上學打工戀愛,唯一

著彼此的心,讓那一夜的冷,漸漸溫暖了。

不一樣的是,在我們的心裡總有一個角落,收藏

看著大家泣不成聲,我並沒有掉下眼淚,我不 是一個善於流露心情的人,但我知道,這一夜, 只是我們漫長旅途中的插曲,最後一夜並非最終

著滿滿的回憶與咸動。 相聚與離去是不變的定律,但我會永遠記得, 十八歲的那個夏天,我們曾一起走過。”

數不盡也道不完的記憶 卹〝

文―品設系鄧淑源

想想當初為甚麼會想報名這個遊學團,其中一

安的心情,雖然就遊學來說,才一個月的時間很

個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既然是學設計的,就應該

短,但這是第一次出國long stay,離開台灣一個

出國去體驗去感受各種文化的衝擊,為此,我也

月,不免擔心一下會錯過很多重要的事,不過緊

做了很多心理建設,不是shopp工ng,而是整理好

接著時間過得越來越快,老師及同學陸續出現,

每一次的新咸受、還有新的靈鳳。

我便開始興奮的期待著未來的旅程!

回想起7/5當天,早上5:00,太陽還沒升起時,

第一天的戚想是,坐上長達15小時以上的飛

我就以最快的速度準備出發,第一天帶著志志不

機,初次體驗到自己的屁股已經與身體脫節的

www.magazine.mcu.edu.tw /銘傳叔刊。第 92期

69


感覺、精神體力的透支、眼睛除了疲勞還有激烈

雖然來美國之前就已經做好每餐都是吃漢堡薯

的刺痛。終於,到達美國這塊龐大的土地,在底

條等等的心理準備,即使不喜歡,若不能改變也

特律的機場,迎接我們的是副校長顏善邦和陳如

是要努力去適應,因為這也是人境隨俗的一種,

鉉、王錚等老師和職員們,讓我們戚受到分校的

雖然早餐吃漢堡才兩天,就已經有學生抗議受不

滿滿關懷。

了接下來的日子都吃漢堡,而因此在晚上的決定

這時候已經是隔天,但仍然是7/5,就像老師

有了不必要的小小抗爭,讓我發現到原來很多還

所說,非常漫長的一天,加上飛機坐太久,時差

很不成熟的人,例如有人大聲說自己肚子痛無法

混亂了腦袋,根本分不清,現在應該是下午還是

吃早餐,既然如此當初就不該點早餐浪費這個

接近晚上。

錢,就好像是個未長大的孩子無理取鬧,想要大

與顏副校長共進第一頓中餐後,大家便前往宿

家都配合她的任性一樣,很多人不是為了更好的

舍。第一眼見到宿舍,大家的想法都是這根本就

選擇而做討論,而是為吵而吵,對於即將升上大

是別墅吧!此時已經晚上八點多,天色依然明亮

學的新鮮人,我也是大開了眼界。

無比,在這,我即將開始在異地生活的日子。

對於第一堂的人際關係課,原本是抱持著既緊

隔天,學校佛心的沒安排任何活動,讓我們可

張又期待的心情,但是授課老師Dr.Brian Thomas

以做個緩衝和休息。那天,我跟千怡兩人一早就

人在加拿大還趕不過來,因此第一堂課是由顏副

在校園內逛逛繞繞熟悉環境,結論是,校園果然

校長來代課,雖然副校長的專業就是人際關係,

不是普通的大,才走沒幾步就滿身大汗,建築與

卻還是讓我非常驚訝!不過也因此讓我對這堂課

建築之間的距離還真是遙遠阿!一不小心就會迷

有個心理準備,也謝謝副校長的用心。

路,一路上也不見幾個路標,突然想起我們的台

第二堂課前的中午,聽老師說課堂上會有一

大校園,相互比較一下,不知道哪一個校地比較

批美國學生在教室等著我們,跟我們一起上課並

大?現在想想台大校園的各種複雜建築和地標,

且互相交流,終於,引領期盼的其中一個令人興

常常搞得我迷路好久,就覺得Saginaw的校園還

奮的挑戰,與美國當地學生交流的時間到了!當

算是比較容易適應。好在我們不是路癡,回宿舍

我們走進教室的瞬間,映人眼簾的是校內的大學

的方向很快就找到了,這趟冒險就當做我們遊學

生們,坐在座位上等著我們一起上課,這時已經

旅程的開場白吧!

沒有時間讓我緊張東緊張西了,趕緊找座位坐

70

MING CHUANMAGAZI N日。第92期


特別企劃 美國今執暑期遊學‘心 下。為了可以有更多與當地學生接觸的機會,我

完,因為彼此時間的關係,我們約出來討論的

選擇坐在兩位美國學生中間,然後,也終於見到

時間很少,所以彼此留下E-mai來進行報告的討

Dr.Brian 的真面目,外貌俐落而簡單有型,全身

論。很慶幸多了一位外國組員,因為她很會做

上下散發出自然自信的魅力!課堂上,雖然不是

PPT,讓我們在準備報告時,變得很有效率。

全部聽得懂他講述的所有內容,但是他搭配PPT

第二堂課的下課時間,認識了別組的黑人同學

跟我們講解了這堂課的目的和大綱,他教了很多

Trint,後來得知他跟Roy同組,Roy有時會約我一

關於與人相處的技巧,由於他曾經去過大陸學習

起去聊天。接下來的二三周,我們常常相約到宿

中文,加上父母都是香港人,所以有時候會烙幾

舍討論報告。 自從參觀過學校的超棒體育館後,我就決定

句中文給我們聽,很親切可愛。 課堂開始她要我們跟外國學生3∼5個人一組,

一有機會一定要去體驗一下,除了運動,也是為

互相交流外,還要一起做報告,主題是,「台

了把握機會多認識當地的學生。記得第一次使用

灣文化與美國文化的差異」,最後一堂上課時

踏步機,因不會操作所以到處問人,就這樣認

要報告,我跟團內的Chase、Sam已及美國學生

識一位黑人Ben。介紹自己名字時,我特別秀出

Kyle一組,老師要每組到教室外頭的桌椅交流聊

刻有名字的手環,教他怎麼念我的中文名字Shu-

天,互相了解一下彼此。Kyle一開始很熱情跟我

Yuan。Ben很熱心也很幽默,他說他每天都會來

們聊天,但講話速度很快,雖然我跟他說講慢一

體育館運動,我們聊了一會兒,這是一次心情很

點,不過似乎還是沒什麼變,不過沒關係,這不

美好的跑步經驗,唯一小遺‘臧就是忘記與Ben合

會影響到太多,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彼

照。又有一次,我遇到一位美麗的白人女孩,名

此住的家鄉之間的文化差異,不過令我驚訝的是

叫Villiry,她的父母都叫她的小名Vill,那時她正

Kyle竟然沒有離開過密西根州,到異地旅行過,

在尋找她的瑜伽老師,後來得知她的老師已經先

連Mackinaw Island也沒去過!這讓我更加珍惜這

去度假了,所以白來體育館一場。

次來美國的機會,英文能力沒那麼好,有時溝通

後來,我還認識了一位來自福建的華人媽媽,

成為了一個艱難的任務,不過這也是一個難得的

我們邊聊天邊跑步,她述說了在美國生活了31年

學習經驗。隔一個禮拜,我們這組又增加了一個

的經歷,令我驚訝的是她竟然認識吳映儒老師。

新成員Emily,她已經29歲,還有一些學分沒修

心裡想著,下次還有機會見面時,一定要帶她去

www.magazine.mcu.edu.tw /鶴傳 & l。第92期

71


跟映儒老師敘敘舊,只可惜接下來的日子裡,都

得,並鼓起勇氣請Hassoun幫我看看,她二話不

沒有再遇到這位福建媽媽。

說的答應,接下來很長的時間,她很有耐心的教

談到上課教學,Dr,Hassoun用很輕鬆的方式跟

導我寫文章的技巧,文法上的使用,說真的,我

我們談談美國的文化,例如早期印地安人與美國

覺得收穫很多。雖然耽誤她太多時間,但假如我

的關係,讓我非常印象深刻。其中一部獲獎電影

沒有鼓起勇氣詢問,可能就會這麼錯失良機,帶

「與狼共舞Dances with thew01veS j ,寫實描述了

著遺憾回台灣。期間我意外發現,她脖子上正戴

印第安人跟美國殖民之間糟糕的關係,電影強調

著我送的Kitty項鍊,很驚奇也很開心!

男主角一位美國軍人跟印第安人從陌生發展成友

這次在美國的上課體驗,真的明顯得比較出,

情的故事,相當戚人。除此之外,Hassoun也播

台灣與美國教學風格的差異,相較於台灣,美

了另一部電影「上班女郎The working girl」,這

國老師給予更多互動空問,讓我們自己尋找答

兩部都是獲獎電影,可見Dr.Hassoun非常用心。

案,在教學態度上也是持正面的態度,鼓勵學生

她上課方式也很nice,因為知道我們來自台灣,

發問、思考方向自由、開放、氣氛不壓抑,而且

英文沒那麼好,所以在講解時,會盡量配合我們

給予學生更多肯定,即使只有短暫三週的上課時

放慢速度,不清楚的單字或名詞。也會很有耐心

間,時間上會比較趕,這也是一個最大的收穫!

的利用萬能的google找圖片或是任何方式來讓我

在美國的日子,每天都有著數不清的故事,講

們瞭解,實在是很戚動、真的覺得很窩心。

不完也回憶不清。雖然只有一個月,但是我很珍

最後一堂課結束後,大家都很依依不捨,也許

惜所有一起相處陪伴的同學,雖然最後一週的美

是最後一次與大家的相遇,我們拍了很多照片,

加遊讓我很期待很快樂,但最令我不捨的還是在

一起準備禮物送給Hassoun,自己則準備兩條玉

svsU與大夥一起學習的快樂時光,一起搭公車

做的Hello Kitty項鍊、手製人偶鉛筆以及中國藝

去Fasion square、一起認識新的外國朋友。

術風的資料夾,戚謝Hassoun的教導。

飛回台灣的飛機上,想著想著不禁濕了眼眶,

課程結束前我們必須繳交一份「American

眼淚直打轉,座位斜前方的Tony也是不捨得一直

Cultural Experience」心得,Dr.Hassoun很熱心的

流覽手機裡的照片。我們聊了許久,戚傷氣氛瀰

說願意為了我們留在教室外面,如果有任何寫文

漫在空氣中,當時恨不得這趟飛機就這樣一直在

章的問題都可以找她。我借用了學校電腦完成心

空中停留著。,

72

鬨NG CHUANMAGAZIN日。第92期


特別企劃 -―躑荊 美國今執暑期遊學‘心 得、‘ ’才州

母 踏出舒適圈的 挑戰

卹鴉

在乾燥的密西根州裡,遇到下雨,是我在賽 基諾所感到最陌生的熟悉。盛夏的台灣,游暑難 耐、又悶又濕又黏,一直生活在這樣的台灣,原 是沒什麼的,一切就平凡地持續發生,直到20歲 這年,決定了一個改變,到美國分校遊學。 每位遊學團同學來這裡的原因都大同小異, 不外乎就是想讓精進英文、拓展國際視野、體驗 不同文化。我個人則是想離開台灣的舒適圈,我 要的不是個人在某領域的成功,而是成長;不是 一次性的拚盡全力,而是持續努力。我突然想起 一位友人說過的話。他說,一直待在舒適圈是無 法成長的。雖然自己也是被媽媽半推半就,但是 一出國就發現,原來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如此的成 熟與懂事,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就應該自己處理, 而不是一直勞師動眾地打擾別人,還理直氣壯地 說,「可是我就是無法

」。

文―傳播學院何啟臣

友、你的女朋友、或是你的狗狗,更不可能是妳 的眼淚。 第一章 從前一晚開始的毛毛細雨,伴隨突如其來的雷 聲,在靜謐校園中,格外嚇人,尤其氣溫劇降, 變得有點冷。 雖然自己不是第一次上全英文課程,但是授 課教授是來自德州的一位牛仔女老師,身為華人 之一,內心還是感到些許的緊張。老師上課的方 法和台灣不太一樣,雖然台灣也是E化的上課方 式,但是老師跟學生互動的那種感覺,真的覺得 很輕鬆就可以學到老師要講的東西,然後在看一 下課本,天啊!竟然全部都在剛剛的對談中講到 了耶。老師說,美國的文化就是很多國家的文化 融合起來,即使到現在還不能確切的說,美國 文化到底是甚麼?但是確定的是America is God's

身為一位大學生,我認為都應該具備自我學 習、自我對話、自我獨立。這些能力重複著哪兩 個字?沒有錯,就是自我,因為沒有人有辦法時 時刻刻地在你身邊,幫你處理既瑣碎又麻煩的

Crucible(美洲是上帝給予的考驗),這句話其實是 從課本看到的。 晚餐前,逛了逛校園,天氣還是一樣涼涼陰 陰,讓人戚到有點憂鬱。聞到涼爽的空氣味,就

事,能夠陪你走完這一趟路的人,不是妳的男朋

www.magazine.mcu.edu.tw I Z $叔 I。第92期

73


像是回到基隆,很熟悉的威覺。用餐時,偶爾會

採購,結果人生地不熟就迷路了!幸好有當地的

有教會的人來陪伴,他們很熱情地跟我講英文,

學長在,不然我們可能就會迷失在茫茫人海中。

也會好心地等我講完,幫我一起想那個失落的單

這裡的精緻點心真的不錯吃,餐點是有點越式的

字。原來開口和外國人說英文真的不會太難,我

炒麵,雖然油油的不過還不錯。來到美國,一天

要再加油!

三餐正常吃,讓人不變胖也難。

第二章

第三章

「美國文化」這堂課是英文版的美國史,老師

今天是出遊日,我們這一寢卻通通睡過頭,幸

播了一部我以前在谷風管樂就吹過的歌,叫做與

好隔壁室友來提醒,不然我們都會遲到。搭了l

狼共舞。說真的,我根本沒有看過也不知道,原

個多小時車,終於到達目的地Frankenmuth。

來這一部電影是一部重要的歷史與文化電影。下

Frankenmuth是一個早期的德式村落,第一眼還

午跟當地的大學生一起上課,中西文化真正是不

以為來到六福村。這裡有間特別店,可以找到你

一樣,不知道是因為我們英文比較差,還是說比

與名字相同的商店,像我這麼冷門的CHASE,就

較害羞,上台報告,或者要我們MCU回答的時

只有一問銀行和我同名,不過在這家店找到自己

候,我們全部都怯場了。

名字的手工木雕相框,令我戚到受寵若驚。

認識了一名叫做Kyle的男生,他是學管理,行

中午的德式餐廳,雖有一點貴,不過因為店員

銷的人,他說因為有在餐廳工作,希望自己可以

太正,餐點太好吃,又有街頭藝人表演手風琴,

精進能力,所以來讀大學。Kyle是一位不折不扣

裝漬又是以童話故事為主,在台灣絕對不只這價

的美國人,從來就沒有離開過美國,他也很愛他

錢,所以應該也算是賺到了。吃午餐前,我們特

的家,他的家人,即使自己真的很想出去看看,

地去搭渡輪,在船上,微風徐徐,河畔的樹枝搖

對於台灣一無所知,只知道中美台關係不好。而

搖晃晃,金髮碧眼的人愜意地躺在草地上,根本

且為了我們,他決定要幫我們做□頭報告,即使

就是一幅畫。

他恨透了口頭報告,但是因為我們是外國人,他

隔天又搭了約莫2個多小時的車,前往Henry

又說他是一個對外國人很友善的外國人,我很喜

Ford Museum一座關於汽車的博物館。裡面有各

歡他的自信,但是他的菸味讓我好困擾。

式各樣的汽車,有老爺車、金龜車、貨車、火

課後,我們這一群的朋友獨自搭車前往MALL

74

MING CHUAN MAGAZIN日。第92期

車、跑車、骨董車,所有時尚與時代感兼具的汽


特別企劃

美國今執暑期進學‘心 車通通都在這裡。可惜停留時問太短,只逛一半

舍,並且希望我們可以寄E-mail給他,當然,我

沒能逛完,幸好買了三輛小小模型車,補償一下

們一定會的。

失落的心情。下午則是拜訪格林威治村,仿照維 多利亞時代的殖民時期的美國,有點像是迪士尼 樂園,有馬車和火車可以搭乘,當然還有一些手 工藝的店,可以DIY當年女性使用的帽子呢! 星期天,我們人境隨俗去當地的教堂。陪我們 一同前往的Jane阿姨說,這邊的教堂就像是去戲 院或演唱會,一開始我還有一點不懂,但是一到 那邊整個就懂了,裡面有免費咖啡和熱可可,一

第四章 這後的生活,就是一直的重複,上課、討論 報告、練習合唱,話說,我們還有一個重頭戲, 就是正式晚宴,大家對於這頓晚餐,無不爭奇鬥 艷。而且我們有準備一首歌獻給每一位在場的嘉 賓,唱的不是絕妙歌聲,但絕對是我們的心聲。 然而,最後一晚,戶外的星星聽我們分享彼此的 心事,那一夜,很冷,也很暖。

個甜甜圈只要50cent,教堂裡還有人在唱歌,男 女主唱都唱的超好聽,歌曲旋律也很好記,雖然

第五章

歌詞不外乎就是讚美耶穌、榮耀上帝,不過真的

旅行,是甚麼?是放鬆,是成長,是對自我

很令我鳳動。這種一群人有著同一種信念,雖然

最深的省思嗎?其實我要說,旅行是等待,是

我表面說我不喜歡狂熱分子,不過這麼多人一起

陪伴,是挑戰忍耐的極限。這一趟,去了好多地

唱歌真是太開心了,說不定大家去參加五月天或

方,看過七大奇景的瀑布周遭,竟然是如繁華與

蘇打綠的演唱會,會哭應該也都是這個原因吧。

嘈雜;到過夢幻的巧克力工廠與象徵夢想的工

中餐,去了一家叫做○UTBACK餐廳,我點了

業一玻璃與琉璃;吃了好多種美式中國菜,當然

一道烤春雞料理及一杯檸檬汁,旁邊的薯條換

也有好多的漢堡薯條披薩;在國會前舞國旗的快

成烤蘆筍,麵包和飲料都可以無限續點,真的很

感、在歷史博物館裡漫步的自在。

划算。我趁機跟Jane阿姨閒聊,原來她是一位幼

終將遇到的是時間飢荒,每個人都在渴求停

稚園老師,而且已經是祖母輩份,她們全家都喜

止,渴求不變的世界。然而,真實的一切都在改

歡來這家餐廳吃飯,她說這家鮭魚很好吃,只是

變,唯一不變的是,春天依舊會開花,相聚依舊

一客要16美金,我實在吃不下去。據說在台灣,

會分離,唯一留下的是無法割捨的回憶,屬於我

這家店叫做奧美克喔。午後,阿姨送我們回來宿

20歲的盛夏印記。徐

www.magazine.mcu.edu.tw /餽傳叔刊。第 92期

75


訪樂麥奇想傳播總經理

地,跨足廣播、GAS □語教學、公關行銷等多重領域,在 他的身體裡似乎蘊藏著強大的能量,讓他時時刻刻以高度 的熱情面對一切挑戰。他就是銘傳傳播管理碩士、樂麥奇 想傳播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介安。 務實考量進入廣播業 畢業於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的王介安,

介安

做夢想的護航者

曾獲6次廣播金鐘獎肯定,製作主持的節目橫跨世界多

求學時期很喜愛攝影,他認為不僅可以透過攝影拍出的風 景,顯現人生姿態,也可以從一個人的樣貌,揣摩出這個 人的心情。此外,他也喜歡暗房工作。他說,一張白白的 撰稿一周韻

相紙,逐漸浮現樣貌,這種從無到有的過程,仿佛生命的 歷程,讓他覺得非常神奇,也對人生有種獨特的體會。 熱愛攝影的他,卻覺得對於一個年輕人來說,攝影似乎 是太崇高的藝術理念。當時,台灣有好多攝影工作室,這 些工作室的工作,只是不斷的為人拍寫真,他突然覺得自 己學攝影的價值迷失了,戚覺看不見未來。 雖然如此,畢業之後,他還是進人了一家設計公司,依 然背起相機,繼續他喜愛的攝影工作。攝影是一個人孤獨 的旅行,他樂在其中,享受整個過程。但是,在拍了許多 相片之後,他漸漸開始找尋不到這其中的意義。 因緣際會,中廣徵人,王介安抱著嘗試的心態參加了考 試,在近300位應試者中脫穎而出,跨人廣播圈,從製作助 理開始,成為知名節目「星河夜語」的主持人。 從零開始潛心鑽研 剛加人中廣時,不論是機器設備和節目製作對王介安 而言,幾乎全部空白。但他沒有灰心和後悔,反而潛心 向學,將機器的英文說明書仔細研讀,並買了「廣播製

76

MING CHUAN MAGAZINE。第92期


校友寫真

不說你可能不相信,曾獲六次台灣廣播金鐘獎 肯定,並獲得最佳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獎的王介 安,剛踏入廣播圈時,可是什麼都不懂的菜鳥。

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很多時候還要分擔別的部門 的任務,所以,在小公司可以得到更多橫向的學 習。這篇短文,讓他深受敔發。他覺得,如果能 「讓這家公司不能沒有他」,那麼他就成功了, 於是他開始培養自己成為一個全方位的媒體人。 關於成功,王介安提到三個概念「勉強自 己」、「掌握速度」和「訂定目標」。他說,勉 作」、「廣播企劃」等大學專業用書進行學習。

強是成功之本,而速度是決戰沙場的唯一關鍵,

他常常一個人晚上待在錄音室去「玩」各類機

速度背後則需再三確定自己的目標是否正確。

器,憑著興趣與激情,堅持「工欲善其事,必先

勉強自己有兩個意義,一是加快速度,二是能

利其器」的理念,終於克服其中的困難,漸漸有

力提升。為了達成既定目標,勉強自己做不擅長

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的事,在做的過程中,能夠吸收更多知識,積累

談到在廣播界20多年來遇到的低潮,他以「魔

更多經驗,能力逐步提升。完成之後,會理解,

女宅急便」中琪琪的應對方式作為舉例。魔女琪

其實有時候並不是自己沒能力,而是內心的排

琪有一陣子飛不起來,她戚到非常沮喪,後來她

斥,是心態的問題,並非能力的缺失。

遇到年輕畫家烏露絲拉,她問畫家姐姐,畫不出

王介安提到,在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對一件

來的時候會怎麼辦,姐姐告訴她,出去走走或者

事,未必起初就有興趣,在不斷的嘗試和碰壁

繼續畫,琪琪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選擇了一直練

中,會逐漸找到正確的路。然而認定之後,就應

飛,終於有一天重新飛起來。

該抱持著「長、寬、久、廣」的決心把它完成。

王介安說,其實低潮是一種心情,就一直做、 一直做,總會過去的。

公司遇低潮

積極尋找新出路

台灣90年代末期,媒體開放,媒體人面對前所 建立信念「公司不能沒有我」

未有的壓力。王介安經營的樂麥奇想傳播事業有

剛出社會的王介安,曾看到一篇文章,文章內

限公司是中廣的「外製作單位」,公司的最大收

容談到大公司和小公司有很大差別,因為大公司

人,來源於廣告主。面對媒體急劇擴張,廣告主

分工明確,大家各司其職,但是在小公司,不僅

開始削減廣告預算,公司的生存變得異常辛苦。

www.magazine.mcu.edu.tw!銘傳叔刊。第92期

77


王介安創設GAS口語魅力培訓,希望能藉此改變

面對困境,王介安為公司積極尋找新出路。他 說,這其中有兩個轉折點。第一個轉折點是,他 轉念想到,公司賺錢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廣告主, 而是龐大的聽眾群。他開始創立銷售團隊,將引 進的日本音樂直接在節目中進行銷售,迴響熱 烈,為公司解除危機。另一個轉折點,公司開始 轉型。從原本的媒體製作、廣告經營轉型到品牌 行銷。這兩個關鍵點,讓公司成功突圍。

概念放在閱讀一個人,絕對能夠獲益良多。 rGASD 語魅力理論」是經由文獻探討、市場 分析、調查、實驗、觀察...等多途徑拆解而成。 在創設之後,王介安投稿給學術期刊,並順利刊

GAS創設初衷 「讓更多的人學會說話」 在大陸工作多年的王介安說,他觀察了海峽兩

出。隨後,被媒體大量報導,多家企業開始應用 GAS理論對員工進行培訓。

岸的年輕人後認為,大陸的職場工作者口語表達

王介安再次提到,創設「GAS 口語魅力培

能力的平均水平要優於台灣。受前新浪董事長姜

訓」,是希望改變不好的人際溝通模式,讓人變

豐年邀約至大陸就職時,他發現,大陸的領導、

得更加快樂。在這些年的培訓過程中,他說,一

企業主,都很能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他本身是個

對20年不說話的父子,在兒子上了課程後,打破

「擁有不錯的說話能力」的媒體人,於是他開始

了僵化關係,讓他覺得印象尤為深刻。

研究「說話」這件事,希望更多的人學會「如何 把話說對、把話說好」。

求學階段

建立「三力」很關鍵

之後,王介安就讀了銘傳傳管所碩士在職專

王介安說,在求學階段,要充實知識、提煉創

班,希望能夠學到更扎實的學術理論,加強自己

意並建立正確世界觀。就充實知識而言,不能只

的知識儲備。在碩士班學習生活中,他認為,養

關注自身專業,要大量閱讀、吸收,選擇不同的

分主要來自於人。教授及同學的互動,激蕩出許

課程才能讓知識不斷累積。眼光也不能只專注於

多事業的火花,不同的思維方式,讓他能從不同

生活文化、通俗文化,要多汲取深度文化。一本

角度看待媒體經營。此外,他說,人脈非常重

好書,累積著寫書人的經驗,不能看過就忘,要

要,人脈越寬,視野也就越寬。把閱讀一本書的

看通、看透。

78

MING CHUANMAGAZIN日。第92期


,舅

校友寫真

而創造力,就是要從多角度思考一件事的可 能性,不要僵化自己的行為,禁錮自己的思維模

耐心地提醒與糾正,讓他逐漸變得行為也細線 條。他坦言,妻子是改變自己非常重要的人。

式,要會發想無限的可能。最後,要有正確的世 界觀,不要只著眼於身邊發生的事,多了解這個

逐漸回歸家庭

世界正在發生什麼。當然,如果行有餘力,多去

在平時,王介安喜歡運動和音樂。他會自己彈

旅遊,會有不同的省思。王介安本身就是喜愛旅

吉他、唱歌,有空閒時間就會去跑步、游泳來鍛

遊的人,他說,旅遊的意義,並不只是欣賞風

煉身體。至於他喜愛的旅遊,除了每年一定會去

景,更是去了解和體會不同的生活方式,拓展自

加拿大之外,還有一次出國規劃。王介安說,他

己的生命視野。

的旅遊方式並非跟團走行程,而是在去過大景點

在求學時做好這三件事,這樣才能為進人職場 打好堅實的基礎。

後,再去拜訪自己嚮往的地方。他舉例,之前去 北海道時,特地去了日本作家三浦綾子博物館, 在那待了整整一個下午,覺得非常咸動。此外,

父母和妻子帶來正面影響

去大陸黑龍江時,欣賞完哈爾濱俄式美景後,再

關於對自己影響最深的人,王介安提及父母與

走訪隨處可見藥材行的伊春市,他覺得這樣才能

妻子。王介安的父母都是老師,具備文學素養及

深人當地人文。作為台灣人,他自豪於自己花了

文藝氣息,耳濡目染,也讓他養成了喜歡看書、

很多時間走了台灣很多地方,而不是只待在台

聽音樂的好習慣。而父母都是正直的人,認為正

北。生活是需要體驗,不出去,永遠不知道外面

直就意味著一切。受到父母影響,他形成了良好

的世界有多美。

的人格特質,他說,一個人的名利不一定重要, 但是絕對不能欺騙別人,做昧良心的事。

王介安說,他現在已經逐步回歸家庭,自己的 60%到70%的時間,用在陪伴孩子,希望不要錯

妻子則是他的節目企劃助理,兩人相差十歲。

過孩子的成長。他也期許,自己在孩子上小學之

他說,妻子是個很有想法的人,會直接挑戰自己

前,能夠完全陪伴,因為「孩子總能教會大人理

的思想,從另一個角度刺激他的思考。他自己是

解某些已經忽略很久的事」,從孩子身上學到非

分析型的人,行為粗線條,思維細線條,而妻子

常多人生的智慧。”


訪欣傳媒數位中心總監賴壯翔

就讀時,即致力於編輯實習媒體《銘報》,也主動加人 校園媒體《銘傳一週》擔任實習記者。大學畢業後投人媒 體業,從事記者工作近巧年,期間經歷公關、廣播等相關 產業的洗禮。2014年在朋友介紹下,加人網路媒體一欣傳 媒。在接觸新聞媒體近1/4個世紀後,賴正翔正在新舊媒體 互相衝擊下,試圖找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在欣傳媒找出媒體新生命 今年9月,曾任《銘傳一週》義工的賴正翔,受邀回母校 參加《銘傳一週》為出刊900期所舉辦的「校園Focus 新聞 座談會」。會中,他以欣傳媒(http://www.xinmedia.com/)為 吳芷芯

例,與師生分享近年不斷被世界討論著的「新媒體」。到 底什麼是新媒體?難道把紙上文字放在網路上就是新媒體 嗎?賴正翔表示,新舊媒體的分野在於思維,新媒體在乎 的是「把對的訊息,傳給對的受眾目標」。如同欣傳媒, 已經不在強調跑新聞,而是以抓住社群為概念,做一個新 舊媒體皆沒有嚐試的創新。誠如欣傳媒的成立主旨,它企 圖以生活為核心,提供各項吃、喝、玩、樂、遊的相關內 容,引領消費者(讀者)重新體驗文化、美學、時尚、健康等 多重層次的新生活態度,建而成為華文世界中第一個旅遊 生活媒體。 賴正翔說,現今社會大眾可以透過Facebook等社群網站, 自由發表自己的興趣與想法。像是太陽花學運時的實況轉 播,因為他們搶先抓到了平台、掌控了「話語權」,傳播 速度因而迅速且廣泛。正因為看中這股網路媒體力量,欣 傳媒網站將目標定為找尋「對的人」。 他進一步說明

欣傳媒以「社群」自居,透過網絡將分

眾的想法及居相同價值觀和興趣的人聚集在一起,讓他們 自主掌握旅途過程,打造獨特的旅行體驗。賴正翔說,我

80

MING CHUAN MAGAZINE。第92 期

把對的事情傳給對的人

賴正翔,銘傳第一屆男生校友(1994年大傳系畢),在校


校友寫真 甲

不論是站在台上授課,還是坐在台下當學生, 賴正翔都樂於分享,就像新媒體未來發展,不能 忽視雙向互動的重要性。

的目光。因此在欣傳媒,賴正翔不會稱自己是記 者,而是「內容行銷者」。 在欣媒體的心態轉換 正因為新媒體與閱聽者互動關係的轉變,賴正 翔坦言,在欣傳媒最大的衝擊就是觀念的轉換。 他說,大學、研究所唸的都是新聞系所,亦在新 們強調「雙向」互動,而非單向地提供訊息給閱

聞工作崗位上待了十五年;現在卻要把「記者」

聽眾,希望能提供特定的社群會想要知道的訊

這個角色丟開,去做「內容行銷」,剛開始時,

息,由社群角度出發,再提供訊息。這樣的決策

他也花了不少時問去調整心態。

過程,和傳統由媒體角度決定閱聽眾要什麼訊息 的做法,是大不相同。

言及在欣媒體工作的困難,賴正翔說,因為自 己曾擔任公關工作,對於傳媒的看法,已不單純 是記者這個職能,所以,在明白公司的期望後,

對新媒體的適應

心態也就轉換了!但當初以「記者」這個職能進

賴正翔覺得傳統媒體的經營模式是各家媒體以

人公司的同仁,對他們有著較大的衝擊。所以,

自己的經營理念或立場,由總編輯對新聞內容的

欣傳媒的團隊花了一段時問溝通與調整,其中有

價值做判斷,由上而下的提供新聞給閱讀者,預

些人才流失了、有些人雖然接受,心態卻沒有跟

設所發的新聞都是閱聽眾想要的,是一種單向傳

著轉換。到目前為止,這樣的調整還在進行,大

播的概念,媒體往往不清楚接受訊息的大眾是什

家每天都在凝聚共識,討論「怎麼做才是最好

麼群體,鮮少與消費者(讀者)互動、了解他們的

的」。畢竟這樣創新模式的媒體沒有人做過,也

想法。

沒有人知道未來會是什麼。但賴正翔相信,改

而現在的新媒體,或者說藉由網路的媒體,卻

變、前進,才能創新,才能成功。

使任何人都能透過網路成為新聞的發佈者,間接 透漏消費者臧興趣和注重的事物。再透過網路辦

以公關的角度看記者工作

活動,用FB 等社群來聚眾,讓媒體能與閱聽者

在轉職欣媒體前,賴正翔曾在萬博宣偉公關擔

互動,進而決定要發布什麼內容,來吸引閱聽者

任公關。賴正翔發現公關和記者,其實是一體兩

www.magazine.mcu.edu.tw I 銘傳較 '!。第92期

81


賴正翔強調,當記者最重要的是好奇心,以及對 事務的觀察力,在大學時,就要培養對事件追根究 柢的精神。

面的工作,並非完全沒有關係。記者是站在事件 後方,被動或片面的接受消息、撰寫事情經過, 公關則是站在前方,策劃活動,從開始到結束, 從頭到尾的參與,也就是說,公關掌握了什麼時 候要給媒體新聞的主動權。賴正翔戚慨而道,當 記者時,常以為獨家是自己「跑」出來的,當了 公關才發現,獨家有可能只是被刻意透露。 所以,他特別提醒未來有意要當記者的學弟

練和成熟,獲得面試官的賞賜。不過他很快發現

妹,收到新聞消息時,要思考對方為什麼要告訴

自己的不足,尤其是對於一件新聞的氛圍、對事

你?為什麼要在這個時間點告訴你?做一個記者

件的觀察力及對事物的探求心、好奇心等,都是

要懂得思考觀察,避免自己被操弄或利用。

可以再加強補足的地方。

從小對新聞工作的憧憬

對記者特質的反思

從事媒體工作近十五載,起源卻不是偶然!賴

第一份工作就與媒體緊緊串連的賴正翔,在

正翔從小就擅長演講、書寫文章,得過大大小小

職場上所經歷的挫折不勝枚舉。最令他難忘的是

的獎項,心中的偶像是台灣著名記者李艷秋。在

「2000年總統大選」。

大學聯考選填志願時,對李艷秋經歷戚到崇拜的

當年,賴正翔主跑宋楚瑜陣營,選情三強鼎

他,也期許自己也能和她一樣成為一位優秀的記

立,連宋扁支持度平分秋色,不分軒輊,每個媒

者,於是以第一志願進人銘傳大傳系。

體押的寶也不一樣。他回憶說,開票初期,三人

人學當年,正值銘傳從商專改制學院的轉換時

票數呈現拉鋸,但隨著陳水扁的選票愈開愈多,

期,同學與師長們都陷人新聞教育應走「理論」

氣勢愈來愈旺,宋陣營支持的民眾,個個垂頭喪

或「實務」的兩派爭論中。最終,承襲專科時代

氣。支持者灰心喪志可以理解,但許多跑宋陣營

以實務為主的訓練,凌駕學術上的研究,因此讓

的記者同業,竟也跟著心灰意冷,甚至有人難過

賴正翔在求學期間,就有大量的機會能夠實習、

到哭、無法寫稿,影響了工作。甚至有同業說

實際地去撰寫新聞,快速的累積大量經驗。

「進總統府的機會沒了!」原來,只要宋當選,

畢業後找第一份工作時,因寫稿較他校學生熟

82

MING CHUAN MAGAZ!N日○第92期

他就有機會進人政府部門工作。


校友寫真

U.

他說,這件事對他衝擊相當大。在學校,教

撰寫?對於一個記者,這些疑問是否會自動浮現

的、學的都是記者應該要「中立客觀」,不涉人

在腦海,是否有追根究柢的人格特質,才是一個

事件中、並與受訪者保持距離,像是和受訪者跳

具備專業素質的媒體人。

探戈。每個記者,私底下可以有自己支持的對

對於未來想往媒體業發展的學弟妹,賴正翔建

象,但這個支持對象,絕對不可以影響工作,更

議媒體人的人格特質,可以透過前輩身上學習,

不能模糊記者的身份。但是,當宋確定落敗後,

但在求學階段就要培養自己對事件追根究柢的精

有些記者卻因私人情緒影響工作。「中立客觀」

神;多閱讀書籍,多比較不同報章媒體對同一件

這個他一直奉為圭臬的精神,瞬間破滅。也因

事的不同看法,多接觸不同的新聞主題,都是可

此,他發現自己不懂的事原來還很多,也告訴自

以加強對事物觀察力,豐富自身內涵的方法。

己要更盡力去補足自己不懂之處。 豐富自身內涵並適當杼壓 好奇心是當一個記者的關鍵

假日時去住家附近小山健行,是賴正翔放鬆

而當問及當一個記者最重要的是什麼,賴正

自己的方式。每次登高時,看著樹木隨著腳步而

翔強調,當一個記者最重要的是好奇心。當有新

後退,風輕輕吹拂臉頰,彷彿可以忘掉工作上所

聞或消息出來時,自己是否會想知道它的來龍去

有的煩躁,當運動完大汗淋;離回到家後,就像是

脈,而非編輯命令才想去尋找答案。當記者並不

再次充電充滿了活力。此外,賴正翔還喜歡看電

是說會寫稿就好。對報業、電視台、廣播電台及

影,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電影院中,整個世界彷彿

網路媒體都有接觸的賴正翔覺得,記者的採訪工

沈默了,只剩自己和電影主角的溝通、互動,跟

作其實是一樣的,只是用不同的媒體作為平台而

著導演、編劇所營造的空間,享受那未知的樂趣

已。但,對消息的敏銳度和想知道背後故事的慾

和興奮。

望強不強烈才是最重要的關鍵。同一件事情為什 麼要這樣詮釋,又為什麼要使用這樣的用字遣詞

不斷充電與前進的賴正翔,正在欣傳媒這部創 新的媒體中,開敔屬於他的新篇章。徐


來!北海道 文 圖―財金系張捷茹

在2014年的暑假,我和家人一起來到日本避暑 勝地一∼北海道,參加三個星期的日本語學校課

人都會穿著浴衣看煙火,更是別具趣味。 在學校老師的安排與協助下,大家換上浴衣

程,除了學習日語外,也體驗許多當地的文化,

與木屐向施放煙火的會場出發,走了將近四十分

之後也安排十天的旅遊行程,到北海道的北邊、

鐘,終於抵達我們的目的地一中島公園,由於老

東邊和離島旅行。

師提前請朋友去現場佔位,因此我們得以在視野 佳的地方坐下來等候。

溫馨的公寓與便利的生活機能

在兩小時半的等候中,我們一起聊天、玩遊

想要體驗不同的在地生活,因此請老師安排我

戲,並拍照留影,氣氛十分熱鬧,彼此間也更加

們住在週租公寓,一房的週租公寓小巧而溫馨,

熟悉,終於期待已久的煙火登場囉!煙火分成很

三個人住起來剛剛好。公寓離學校約十分鐘的路

多段施放,在施放前都很期待會有什麼驚喜呈現

程,附近的生活機能也很便利。

在眼前,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觀看,令人嘆為觀

公寓附近有郵局、賣場、便利商店等等,其中

止呀!

賣場一樓的超市是每隔幾天一定會去光顧的,我 們會買些青菜、水果、肉、魚等食材回去煮,自

家紋印刷體驗與北海道新聞採訪

己購買食材及烹煮後的餐點,特別好吃呢!日本

家紋是象徵門第出身的貴族紋章,有很多種樣

的水蜜桃、哈密瓜也是必吃的水果,甜甜的、很

式,包括自然界的植物、動物、器具、天文、文

有水分,令人忍不住一口接著一口。

字、建築等等。武士會把家紋繪在旗上,並插在 背上,作為自己家族的象徵。

穿浴衣欣賞花火大會

在學校老師的安排下,我們到狸小路附近的活

對日本人而言,花火大會是年度中的盛事。

動中心教室進行家紋印刷的文化體驗。因為要以

每年到七、八月時,日本各地都可以欣賞許多煙

陰刻方式印刷在扇子上,老師先指導我們基本的

火,各自具有不同的特色,值得前往觀賞。許多

筆刷技巧。接著請大家自行選擇喜歡的家紋來進

B4

MING CHUAN MAGAZIN日。第92期


■.■

海天遊蹤

行刷印的動作。除了各式各樣的動植物家紋外, 還有歷史名將的家紋,例如豐臣秀吉、德川家 康 後來三代老師發下紙扇給我們,並指導我們將 刷好的家紋貼紙貼到扇子上,扇子上二代老師已 經幫我們以毛筆寫上片假名的名字,貼好圖案後 再請二代老師題字,完成後非常雅緻,令人愛不 釋手。 在體驗的期間,北海道新聞的記者一直在現 場記錄。看到我們手邊的工作告一段落,新聞記 者過來訪問我們,他想了解台灣有沒有家紋,也 想知道我們喜歡哪一類的家紋。隔天到超商買報 紙,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報紙上,非常興奮, 沒想到第一次上報竟然是在日本耶! 北國馬公園一日遊 看日劇時,一直都很期待到賽馬場觀賞賽馬。 向學校老師請教看賽馬時,由於溝通上的誤差, 老師推薦我們到位於苦小牧的North horse park。 就這麼誤打誤撞的我們假日時來到North horse park一日遊。在這裡可以體驗騎馬、乘馬車、遊 園、射箭、看pony秀、趣味高爾夫、射擊等活 動。園區裡有一區的馬廄眷養著退役的賽馬,這 些曾經風光一時的馬,名牌上都清楚記載著競賽 的紀錄。pony 秀是由小馬表演特技,好可愛喔! 園區很大,我們騎著協力車遊園,風徐徐吹 來,好舒服。途中我們看到兩隻小馬在吵架,他 們用自己的屁股去頂著對方的屁股,似乎在向對

www.magazine.mcu.edu.tw I 銘傳叔刊。第92期

85


海天遊蹤專欄,歡迎師生投稿,與我們分拿你的旅汁

故事。文檔請寄jpchen @m。口.mcu . edu . tw,文長3000

稿

字,附」0張旅行照片。每篇薄致稿酊們500元。文責自 負,本刊編輯保留文字編輯權和刪政權。

方傳達著自己的怒氣。在園區裡幾乎玩遍了所有 設施,才搭乘最後一班接駁車回去。這裡值得推 薦,想放輕鬆這裡是好地方喔!

札幌巨蛋棒球賽初體驗 札幌巨蛋是一個棒球與足球兩用的有蓋體育 場,也是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棒球隊的主場。因 為陽岱鋼的關係,憑台灣護照8/1至卿3免費人場

小樽潮祭

觀看棒球賽。8/1還贈送陽岱鋼的面具。

小樽運河曾出現在課文中,能有機會親眼看

從來沒看過現場棒球賽的我們,非常興奮地到

到,讓人十分期待。週末正好是小樽的潮祭。從

場為陽岱鋼加油。原先以為免費票應該不會有座

週五開始就陸陸續續有活動、週六除了市集和表

位,但是買票時售票人員請我們選擇座位,我們

演外,還有市民遊行活動,週日則是正式的遊行

告訴他想坐在陽岱鋼守備位置附近,沒想到進去

祭典。

後發現我們畫的座位正好在火腿隊的粉絲區中。

我在潮祭的第二天來到小樽,迎接我們的卻是

當火腿隊進攻時,全區的觀眾站起來一起呼

傾盆大雨,不過表演舞台及商店街沒有受到天氣

口號、唱歌、加油,每位球員都有專屬的加油口

的影響,仍然照常舉行。聽到遠處傳來咚咚咚的

號。賽程中原來是對手先拿兩分,火腿隊一路掛

鼓聲以及眾人熱鬧的歡呼聲,便知道期待已久的

零到第六局。七局下半火腿隊進攻時,突然連續

市民遊行時間來囉!

安打,連連得分,我們這半場的觀眾幾乎進人瘋

遊行隊伍完全沒受到天候影響照常演出,有些

狂興奮狀態,每次得分時,前後左右的人開心的

人穿著透明雨衣、有些人則帥氣的迎著雨表演。

互相擊掌歡呼,這一局居然得了五分。完全的逆

隊伍與隊伍間斷斷續續,大致上都是這地區的

轉勝。首次觀看現場的職棒,真的好high !

公司行號或團體,看到幼稚園和小學生也出來遊 街,心情跟著high到最高點。

知床半島趴趴走

後來我們去逛小樽熱鬧的商店街,一整排的玻

知床半島位於北海道的東邊,它是國立公園。

璃工藝製品,精緻美麗。其中有一個音樂工坊,

最主要的觀光景點是知床五湖,五湖是由五個大

裡面超多音樂盒,讓人愛不釋手,好像走到童話

小不一的湖泊組成。一大早就下起雨,但並沒

世界裡。這條街也有許多好吃的巧克力及蛋糕,

有打消我們的興致,進去五湖步道需要先看一段

逛累了剛好可以進去休息,享受美味的下午茶。

影片和聽注意事項,因為在步道中可能會遇到棕

雖然下雨天,不能在小樽運河停留很久,不過能

熊,需要先了解如何面對。於是,我們撐著雨

親眼看到,十分開心。小樽是值得一去的好地

傘、穿著外套進人五湖步道,行走中需要三不五

方,讓人可以悠閒地漫步在美妙的音樂聲中。

時發出聲響,讓棕熊知道你來了,才不會受到驚

86

MING CHUANMAGAZIN日。第92期


..■.......■.

海天遊蹤

嚇。雖然下雨天,路並不好走,但是五湖真的很 美,只可惜雨天看不到小動物們。 接著搭車來到自然中心,等雨勢稍歇,我們 便前往乙女瀑布,在路口看到兩頭蝦夷鹿正在覓 食,紛紛興奮的合影。昨天從觀光船上看過乙女 瀑布的下游,今天則在上游觀賞,可能是角度的 關係,戚覺上並沒有想像中壯觀。回程途中,低 矮的竹林旁,好幾隻蝦夷鹿在雨中覓食,能這麼 近距離的觀賞,戚覺真棒! 之後搭車到加七,)約沙瀑布,當巴士抵達時, 不可思議的是瀑布竟然就在路旁,看到遊客們沿 著瀑布的石頭逆流而上。我們也決定脫下鞋子走 走,當雙腳接觸到流瀑時,居然是溫水耶!下游 是我們從觀光船看到的力宅。約沙瀑布,原來上 游這麼精采。 白天沒有看到很多小動物們,因此我們報名夜 間觀光巴士,在遊覽車上觀賞夜間小動物,總共 看到八隻狐狸和一隻鹿,生平第一次看到狐狸, 超級興奮的。 網走巴士一日遊 網走市(必;fb。L)位於北海道的東北邊。日 本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觀光巴士,對於沒有打算開 車旅遊的人來說十分方便。這次來到網走,我們 搭乘觀光巴士參觀四個景點。 第一站是北方民族博物館,包括北半球寒帶地 區好幾個民族的文物展,館藏非常豐富,還有免 !水瀑布體驗趣 '.111

費的中文語音導覽,讓我們更容易了解北方民族

‘銘傳技刊。第92期 www.magazine.mcu.edu.tw

87


海天遊蹤專欄,歡迎師生投稿,與我們分拿你的旅行

故事。文稿請寄jpchen@moi - .mcu.edu .-tw,文長3000

稿

字,附〕。張旅行照片。每篇薄致稿酬1500元。文責自 負,本刊編輯保留文字編輯權和刪改權。

的生活方式等等。 第二站是流冰博物館,除了流冰形成的科學原

忘返。四周有許多當地特殊的植物,值得我們細 細品味。

理外,還有流冰體驗。流冰體驗時,工作人員給

離開姬沼,正式進人登山步道中,走在蓊鬱

了一條毛巾,我們手持毛巾傻傻的直接進去,被

的林木中,非常涼爽舒暢,雖然隨著山路上上下

凍到無法前進!趕緊出來穿上禦寒外套,再回冰

下,走起來有些辛苦,但時而追逐蝴蝶、時而觀

庫中體驗坐在冰上和摸冰塊的鳳覺,好特別啊!

察路旁小花,倒也很輕鬆愜意。我們走到高處,

第三站則是網走監獄,這裡的展場包括戶外

便可欣賞到遠處的利民山,頓時身上的疲累都消

與室內,場域很大,可以看到許多監獄的景。例

失了。

如職員辦公室、醬油儲藏室、休息室、牢房、浴

傍晚到民宿附近追逐夕陽,看到夕陽從我們

場、二見岡農場、法院、懲罰室、監獄歷史館等

正前方落下,不禁聯想到李商隱的詩「夕陽無限

等。有趣的是,每個場所都有擬真的人形塑像陳

好,只是近黃昏。」多麼希望眼前的美景可以多

列,加上遊客行走其問,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停留一下。利屍島的海膽很有名,因為是當天現

常常讓我們嚇一跳,想說塑像怎麼會動啊?中午

採的,新鮮又好吃,有機會一定要來嘗試看看。

我們就在監獄食堂體驗犯人平時的飲食,原以為 會是粗茶淡飯,沒想到餐點中的料理,既新鮮又 美味呢!

充實且令人回味的暑假 很開心今年有機會來到北海道學習三個星期的

第四站是花園,由各社福社團栽植的,一排排

日語,以及十天的自助旅行。除了更加充實自己

不同顏色的花構成的彩色花園,一時之問還以為

的日語外,也增廣見聞。在日本語學校中,認識

回到富良野呢!

很多不同國家的人,大家互相交流彼此的想法, 讓這趟旅程增添許多精彩。這次也體驗很多的第

利屍島一姬沼森林浴與追逐夕陽 日本北邊的離島是我們很好奇的秘境。我們

一次,第一次看現場棒球賽、第一次上報

等,這些都是寶貴的回憶。

搭船抵達位於日本北邊的利民島。利民島最有特

日本很適合自助旅行,事前先查好景點的相關

色的景點就是利屍山,提到利屍山大家可能還不

資料,當下如果找不到路的話,可以詢問附近的

是很清楚,但是其實它就是白色戀人包裝上畫的

店家或者路人,他們都會告訴你接下來怎麼走,

山,因此利屍山也可以說是白色戀人的故鄉。

每當成功抵達景點時,會相當有成就戚。有機會

我們走姬沼到登山□的步道。姬沼真的好美, 湖中映著利屍山的倒影,宛如一幅畫,令人流連

88

M凶G CHUAN MAGAZIN日。第9?期

的話,一定要去北海道,是個會讓你喜歡且捨不 得離開的地方。”


呼挪!邢::: qA、拙︰:→

、歲妝認〈磷

斗 ‘ 斗

之衢卜

, 一

購機澱


騙26 屆﹝rar aflt5 war 圖csh1WW e = ;永烏”r圖h r 圖p 圖t 〞

‘‘一湯〞‘,入A 〔‘’∼弄1'L"‘.一 •‘‘

一一→coUP

'The 2b1 你 ∥

喜歡寫女章嗎? Id4k,喜歡攝影嗎?

化 媚訪細化占飯獸嚥? 你,昌佳人丁p 吧。→〞‘

主辦單位

%

,

秘書處新聞組

!Ol

dP

lllll

不論你是文青還是偶偶舞文弄墨 快來激發你的創意 挑戰銘傳校園最盛大的文學勢台

協辦單位 【蓊擴痲】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