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 繁榮城市 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陳坤毅 著
序 Preface
Author’s
3
序
大舞台戲院拆了,城市裡的一塊記憶又被抹除掉……
剛 進 成 功 大 學 那 年, 上 了 一 門 口 述 歷 史 課, 在 課 程 作 業 中, 透 過 實 際 的 訪 談, 為 來 自 澎 湖 原 鄉 的 阿 公, 記 錄 下 他 從 出 生 開 始, 充 滿 海 洋 氣 息 的 幼 年 歲 月, 到 如 何 辛 勤 賺 食 以 成 家 立 業, 雖 然 我 並 不 活 在 那 個 時 代, 但 是 訪 談 的 過 程 中, 以 及 老 照 片 的 蒐 集, 舊 時 代 的 畫 面 彷 彿 浮 現 在 眼 前, 遙 想 過 去 的 生 活 面 貌, 認 識 了 當 時 代 的 背 景, 也 了 解 阿 公
高 雄 大 舞 台 ︾ 一 書 的 編 寫, 發
及 祖 先 們 是 如 何 打 拼, 才 有 這 傳 承 下 來 的 家, 體 認 到 口 述 記 錄 對 建 構 庶民歷史的重要性。
去 年 有 幸 參 與 了︽ 海 埔 十 七 番 地
薄 之 貢 獻, 也 為 高 雄 記 錄 已 不 存 或 面 臨 消 逝 的 城 市 建 築, 因 此 有 了 寫
為 這 非 凡 的 人 物, 記 下 他 在 城 市 打 拼 的 歷 程, 希 望 對 高 雄 澎 湖 人 盡 棉
的 建 築 作 品。 身 上 同 樣 流 著「 三 點 水 」 血 液 的 我, 產 生 了 使 命 感, 想
家 」 曾 為 高 雄 的 城 市 建 設 奠 定 了 良 好 的 發 展 基 礎, 也 興 建 了 不 少 精 彩
現 高 雄 大 舞 台 戲 院 建 造 者 蕭 佛 助, 他 不 平 凡 的 過 往, 這 位「 建 築 專
─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2
序 Preface
Author’s
5
高 雄 少 見 對 於 戰 後 初 期 城 市 建 築 及 城 市 建 設 的 著 作, 文 化 資 產 保 存 上, 也 鮮 少 有 針 對 此 時 期 建 築 物 的 保 存 構 想, 希 望 藉 由 本 書 作 為 一 個 開端,期冀有更多人一同重視,相關研究及保存知識也能逐漸擴展。
這 本 名 為「 建 築 物 語 」 的 書, 不 是 只 談 蕭 佛 助 建 築 作 品 本 身 的 故 事, 也 談 他 所 建 築 自 己 的 豐 富 一 生, 和 他 建 築 起 的 一 個 澎 湖 移 民 典 範, 更 重 要 是 他 所 建 築 出 的 城 市 榮 景, 都 是 關 於 他 如 何「 建 築 」 自 己 的故事。
此書獻給過去、現在、未來,持續為這座城市打拼奮鬥的人們。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4
書的構想。
在 編 寫 的 過 程 中, 與 蕭 佛 助 相 關 的 事 件 及 物 件, 大 多 數 因 時 代 變 遷 而 不 復 存 在, 從 小 在 高 雄 生 長 的 我, 深 刻 發 覺 這 座 城 市 記 憶 被 移 除 得 太 快, 很 多 熟 悉 的 事 物 往 往 在 數 年 間 就 已 消 逝, 如 果 當 下 沒 即 時 記 錄, 明 日 或 許 就 消 失 在 地 表 上, 所 以 更 努 力 地 想 為 這 塊 土 地 寫 下 動 人 的故事。
這 一 本 書 的 完 成, 並 非 只 靠 自 身 的 力 量, 當 中 更 有 許 多 貴 人 的 牽 成, 特 別 感 謝 陳 瑞 霖 建 築 師, 以 及 蕭 家 後 代 的 蕭 清 水 一 家 人、 蕭 達 營、 蕭 淑 華 和 蕭 達 鴻 等 人, 在 訪 談 過 程 中 給 予 的 協 助, 提 供 資 訊 及 文 件,透過這些零散的片段,慢慢拼湊起蕭佛助傳奇的一生。
感 謝 石 萬 里、 謝 惠 民、 曾 望 旭, 這 些 攝 影 老 前 輩 為 這 塊 土 地 記 錄 下 豐 富 的 過 往, 還 有 許 叁 陸 前 輩 所 提 供 的 豐 富 史 料, 也 特 別 感 謝 謝 一 麟、 盧 昱 瑞、 林 育 如、 姚 銘 偉、 黃 朝 煌、 江 文 兟、 高 雄 市 立 歷 史 博 物 館、 高 雄 市 第 三 信 用 合 作 社︵ 歷 史 文 物 館 ︶ 及 一 些 熱 心 人 士 提 供 的 珍 貴 影 像, 還 有 張 庭 嘉 的 手 繪 圖 稿, 更 要 感 謝 成 大 歷 史 系 的 林 德 政 老 師 在大學課堂時給予的啟發。
前言 Introduction 7
的重要城市記憶。
本 書 透 過 由 舊 照 片、 文 獻 史 料 蒐 集, 以 及 口 述 訪 談 方 式, 爬 梳 蕭 佛 助 的 故 事, 包 括 其 一 生 事 蹟、 家 族 發 展、 建 築 事 業 經 營、 理 想 城 市 建 設 願 景、 與 澎 湖 移 民 的 關 係, 以 及 對 於 高 雄 城 市 發 展 的 影 響, 也 同 時 帶 出 高 雄 市 昔 日 風 華 的 記 憶 及 常 民 生 活 史, 以 四 大 方 向, 來 拼 湊 出 蕭 佛 助 建 構 繁 榮 城 市 的 建 築 物 語, 讓 下 一 代 有 機 會 認 識 對 高 雄 發 展 有 重 大 貢 獻 的 先 民, 閱 讀 舊 時 代 裡 的 先 進 思 維, 深 思 城 市 的 發 展 流 變, 從 一步一腳印的綿延,展望未來。
首 先「 湖 西 來 的 建 築 師 」, 描 述 起 蕭 佛 助 成 長 歷 程, 當 年 是 如 何 毅 然 渡 海 來 台 打 拼, 在 努 力 下 逐 漸 獲 得 賞 識, 雖 非 專 業 科 班 出 身, 但 努 力 學 習, 終 能 創 業 成 功, 並 行 善 回 饋 鄉 里、 社 會, 見 證 澎 湖 人 的 移 民 奮鬥史,以及「三點水」人的團結精神。
接 著「 理 想 城 市 藍 圖 的 打 造 」, 談 論 到 蕭 佛 助 跨 足 土 木 建 築 領 域, 對 於 滿 目 瘡 痍 的 城 市 有 著 心 目 中 理 想 的 藍 圖, 他 走 在 最 前 端 的 眼 光, 又 是 如 何 打 造 出 城 市 的 新 興 地 區。 如 此 出 色 的 高 雄 第 一 甲 級 營 造 廠, 成功的 背後又有著甚麼樣的故事?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6
前言
高 雄 市, 來 自 各 地 的 大 量 移 民, 共 同 促 進 著 城 市 發
打 狗 從 日 治 時 期 開 始 迅 速 發 展, 戰 後 投 入 了 大 量 建 設, 躍 身 成 為 台 灣第二大城市
助 的 個 人 事 蹟 以 及 其 興 建 的 販 厝、 戲 院 建 築 逐 漸 被 淡 忘, 是 面 臨 消 逝
時 見 證 了 高 雄 的 移 民 史、 娛 樂 史 及 城 市 發 展 史, 時 代 的 變 遷 下, 蕭 佛
雄 人 所 津 津 樂 道, 人 們 同 時 也 感 念 他 對 城 市 建 設 的 貢 獻, 他 的 一 生 同
為 人 古 道 熱 腸 的「 佛 助 伯 」, 其 熱 心 助 人 的 事 蹟, 仍 是 老 一 輩 的 高
院、西北戲院等七座高雄著名的戲院,打造出繁榮的城市面貌。
興 建 許 多 戲 院 類 的 娛 樂 營 業 場 所, 如 大 舞 台 戲 院、 華 僑 戲 院、 亞 洲 戲
更 以 娛 樂 產 業 帶 動 及 復 甦 都 市 發 展 的 概 念, 從 四 〇 年 代 末 開 始, 陸 續
甦 了 二 戰 後 滿 目 瘡 痍 的 鹽 埕 市 區, 亦 帶 動 了 高 雄 未 開 發 地 區 的 發 展,
市 帶 來 不 一 樣 的 面 貌, 他 在 此 時 期 的 城 市 建 設 營 造, 影 響 相 當 大, 復
對 高 雄 從 日 治 末 期 戰 後 初 期 的 發 展, 佔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地 位, 為 這 座 城
高 雄 早 期 建 築 包 商 幾 乎 由 澎 湖 人 獨 佔, 來 自 湖 西 鄉 的 蕭 佛 助 先 生,
展的腳步,其中以澎湖移民的勢力影響最大、最深遠。
─
前言 Introduction 9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8
「 與 時 代 同 進 的 建 築 美 學 」, 承 接 了 蕭 佛 助 對 城 市 規 劃 的 理 念, 深 入 探 討 他 在 小 尺 度 建 築 美 學 上 的 講 究, 更 加 以 介 紹 他 重 要 建 築 作 品 的 故 事。 時 至 今 日, 還 有 不 少 作 品 仍 矗 立 在 繁 忙 的 街 道 邊, 看 著 城 市 的 發展變化。
最 後「 高 雄 城 市 發 展 的 建 樹 」, 從 城 市 建 設、 城 市 建 築 及 澎 湖 移 民 的 力 量, 來 談 論 蕭 佛 助 對 高 雄 發 展 的 貢 獻, 他 興 建 的 城 市 建 築, 帶 動 百 廢 待 舉 的 戰 後 高 雄 邁 向 嶄 新 的 繁 榮 面 貌, 同 時 也 成 為「 澎 湖 人 建 設 高雄」的最佳代表,見證了移民的力量。
目錄 Contents 11
3
前言
序
參考書目
附錄
城市建築美學的建立
城市發展與建設
城市移民的力量
高雄城市發展的建樹
邁向現代主義式樣
承襲日治末期風格
與時代同進的建築美學
合作無間的助手
高雄第一甲級
理想城市藍圖的打造
「澎湖幫」在高雄
古道熱腸的佛助伯
建築巧手的誕生
湖西來的建築師
6
13 15 18 28
33 35 48
55 57 87
121 134 126 123 159 149
壹 Chapter One 貳 Chapter Two 參 Chapter Three 肆 Chapter Four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10
目錄 Contents
壹 Chapter One
湖西來的建築師
澎湖由眾多小島嶼組成,早期因為自然環境的因素,當地土壤貧瘠、 耕地少,食糧容易不足,多從島外輸入,且居民大部分以捕魚為業, 天氣不穩時海路不通,造成生計之困難。日治時期從澎湖到高雄的移 民潮更為盛行,蕭佛助也跟著這波潮流,來到臺灣謀生,開啟了他與 高雄這塊土地的不解之緣。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12
壹 One
Chapter
15
建築巧手的誕生
西元一九〇〇年︵明治三十三年︶出生於澎湖縣湖西鄉港底村︵今成功 村︶的蕭佛助,在年幼時曾入學私塾,習漢文六年,十四歲時與其父蕭集 前往馬公市學木工,學成後才進入日人海軍工作部工作,早出晚歸,十分 辛勤地工作。二十歲時毅然只攜三元銀,離開澎湖來到臺灣,最早是在他 三伯父的工廠內工作,隔年︵一九二〇年︶進入日人木原與一郎在高雄鹽
1:澎湖籍建築師蕭佛助(蕭達鴻提供) 2:蕭佛助的簽名及印鑑(高雄市電影同業公會文件)
埕町經營之「木原組」製作傢俱,當時木原組承包了很多政府機關的建築
2
土木工程,因為蕭佛助做事認真負責的態度,不久後就被指派負責許多組 內重要的承包工程。
1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14
壹 One
Chapter
17
3
4
3:大舞台開幕新築啟柬(1946 年 12 月 30 日《中華日報南部版》) 4:蕭佛助家族樹狀圖(根據口述訪談繪製)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16
之 後 蕭 佛 助 在 一 九 二 七 年︵ 昭 和 二 年 ︶ 落 腳 居 住 在 現 今 大 公 陸 橋 ︵二〇一三年遭拆除︶附近,獨立出來創業,自己建屋經營起傢俱店,到 了日治末期,木原組負責人欲返國回日本養老,就將組內許多承包工程都 交由蕭佛助接管,開始從傢俱店業務,擴及到建築營造的領域,由於自身 的努力與恆心,加上對於建築的天賦,各政府機關工程如州廳、內務部、 警務部、市役所、中學校、郵便局等,皆交由他來施作,可見當時蕭佛助 深受日本人所信任與重用。
古人有云:「成家立業。」 關 於 蕭 佛 助 的 家 庭, 他 於 十 九 歲 那 一 年 與 陳 桃 女 士 結 為 連 理, 並 育 有 兩 男 兩 女, 但 在 自 己 第 一 座 戲 院 作 品 大 舞 台 戲 院 興 建 完 成 後, 在 開 幕 日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前夕,他痛失摯愛,其妻陳桃過世,因 此戲院剛開始營業時,是沒有女主人可以經營的,蕭佛助除了得扛起一家 大小的照應,同時也要經營大舞台戲院,幸好有其小舅子陳保銳協助其經 營戲院業務,擔任經理一職,負責打點戲院的大小事。
爾 後 蕭 佛 助 續 弦, 再 娶 了 繼 室 王 春 女 士, 再 育 有 三 男 兩 女, 在 不 斷 地 開枝散葉下,可見蕭佛助龐大的家族人口。其中蕭佛助長子蕭清休受其影 響,曾就讀於日本大阪高等工業學校建設科,後從事建設相關的工作,而 蕭達鴻也相繼踏入土木建築領域,均有十分優異之表現。
貳 Chapter Two
理想城市藍圖的打造
蕭佛助從小木工匠起家,跨足到土木建築營造,從日治時期承包許多 道路開闢的工程,到建築戲院、販厝,深刻體認到城市發展建設的重 要性,腦海裡開始對這座城市未來有所願景,雖不曾學習相關都市規 劃的理論,但他有一套對於城市發展的概念,畢生努力打造自己心目 中理想城市樣貌。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32
貳 Two
Chapter
35
指物、建具 皆為日本用語,「指 成 的 傢 俱 或 木 器,
物」係指木板拼接 「建具」係指房屋 稱。
高雄第一甲級
蕭佛助十四歲時曾在馬公學習木工藝四年,沒受過任何正式教育的他, 從製作傢俱的小木工做起,來到高雄後,在日人經營的木原組工作學習, 精益求精的態度,讓他得以於而立之年創業成功,經營傢俱店,販售木製 傢俱、木器及門窗格扇等。
除了「指物建具」的營業項目外,由於之前在木原組就已有許多承包工 程的經驗,且被多次指派作為工程負責人,蕭佛助開始從木作跨到土木建 築領域,自行開業後亦從事土木建築請負的業務。
日治時期,日本的營造體系被帶入臺灣,初期房屋建築市場大部分由日
1
的門及隔扇等之總
1:高雄市商工人名錄中,蕭佛助登記營業項目為指物建具(昭 和 11 年《高雄市商工案內》)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34
貳 Two
Chapter
37
2
3
4
2:蕭佛助是唯一表列於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請負業內的臺灣人(1936 年《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高雄、楠梓庄》) 3:標示於北野町的蕭佛助營業處(1936 年《大日本職業別明細圖─高雄、楠梓庄》) 4:日治時期電話簿裡蕭佛助的營業項目(昭和 15 年《電話帖》)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36
請負業 請 負, 日 本 用 語, 意 思 為 承 包、 承 攬 之 意。 在 請 負 業 裡 有包含許多不同項 目, 如 : 土 木 建 築 請 負、 機 械 電 機 請 負、設計製圖請負、 葬儀請負等。
籍營造業者獨佔,爾後,台籍營造業者於日籍營造業下累積經驗至一段時 期,漸能獨當一面,接續著戰時建設的勃興,使得台籍營造業者開始在業 界嶄露頭角。
同時,日人在一九一七年︵大正六年︶開辦了臺灣商工學校︵今開南商 工︶,在臺灣本土開始有了專業的土木建築教育,加上後來設置的臺北工 業學校︵今台北科技大學︶及臺南工業學校︵今成功大學︶,為營造業培 養出新一代的人才。
沒有受過正式專業教育的蕭佛助,在日人的組頭下工作,執行過許多工
高雄、楠梓庄︾,曾標示他的營業所在地,位於北野町二
程,累積相當的經驗,在一九三六年︵昭和十一年︶所出版的︽大日本職 業別明細圖
也負責道路開闢後的房屋建設,目的主要是移轉違建戶,讓道路工程能順
像是建國路、七賢路、大公路、大仁路,至今仍為鹽埕區內重要幹道,他
鹽埕區五福四路與大勇路交叉處西北、鹽埕市場一帶︶的道路建設,另外
日治時期,蕭佛助更參與許多高雄城市的相關建設,如最早鹽埕町︵今
高雄土木建築業之重要地位。
業」項目當中,唯一的台籍人士,專做土木建築承包,可見其在日治末期
丁目︵今建國四路一帶︶,該圖背面的職業明細索引表,蕭佛助為「請負
─
參 Chapter Three
與時代同進的建築美學
生於日本政府統治的明治年間(1900 年)的蕭佛助,因為曾於日人 土木建築的組頭內工作,故日治時期常用的建築材料以及建築手法, 深刻地影響著蕭佛助在日治末期到戰後初期的建築作品。到了戰後, 受到國際現代樣式的影響潮流,以及台灣美援時期的背景,蕭佛助的 建築風格有所轉變,並巧妙運用當時流行的建築材料,創造出一棟棟 精彩的作品。 蕭佛助的建築風格隨著時代演進而有所改變,應證了台灣建築在戰後 的發展樣貌。他雖非專業科班出身的建築師,但由於相關工作經驗豐 富,並在實作中勤奮學習,終成專家,於當代得以與在地的專業建築 師有所抗衡,在高雄戰後初期的建築界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叁 Three
Chapter
57
水泥花飾
承襲日治末期風格
︶於十九世紀興起,企圖從過去的歷史傳統中導
︶ 以 及 芼 莨 葉︵
e h c u o t r a C
︶、 桂 冠 葉
s u h t n a c A
是日治時期所建。
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作品與日治時期同風格之建築相較,常常會使人以為
頭,許多建築從業人員不可避免地仍然深受日治時期建築之影響,蕭佛助
戰後一九四〇年代的民間建築,由於台灣在日本統治之下渡過五十個年
等西式花草,大部分延續古典主義的裝飾技巧。
花 ︶, 題 材 融 入 勳 章 飾︵
修 面 材, 除 了 線 腳 的 裝 飾, 常 常 會 加 上 開 模 印 花 之 水 泥 花 飾︵ 亦 稱 番 仔
日 治 末 期 的 古 典 折 衷 風 格, 重 視 立 面 分 割 比 例, 常 見 洗 石 子 的 外 觀 裝
何空間作為基礎,融合多種建築特色,形式較過去活潑。
各種建築形式,講求比例均衡、對稱,同時也重視現代精神,以簡單的幾
的近代建築風格之一,古典折衷主義建築模仿歷史上各種風格,自由組合
引出符合時代需求的形式,是在臺灣流行於一九二〇年代至一九三〇年代
折衷主義︵
m s i c i t c e l c E
俗 稱「 番 仔 花 」 的 印花」的方式來完
裝 飾, 多 以「 開 模 成, 是 缺 石 地 區 所 採 用 的 變 通 技 巧, 作法是將預鑄的模 具灌入水泥或石膏、 石 粉, 待 乾 後 再 開 模 取 出 修 飾, 不 同 多款造型。。
的模具就有不同的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56
叁 Three
Chapter
59
3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58
大舞台戲院 蕭 佛 助 最 為 著 名 的 建 築 作 品, 非 大 舞 台 戲 院 莫 屬, 落 成 後 打 響 了 他 的 知 名 度。 矗 立 在 建 國 四 路 與 大 仁 路 口 的 大 舞 台 戲 院, 於 一 九 四 七 年︵ 民 國 三 十 六 年 ︶ 元 旦 落 成 開 幕, 起 初 以 上 演 歌 仔 戲 為 主, 一 九 五 〇 年 轉 手 後 開 始 上 映 電 影。 造 型 獨 特 的 建 築 風 格, 受 到 折 衷 主 義 樣 式 影 響, 大 舞 台 戲 院 建 築 對 稱、 幾 何 為 主 導 的 量 體 結 構, 立面以山形牆及凸形階退的手法呈 現, 加 上 比 例 狹 長 的 窗 櫺 及 水 平 裝 飾 線 腳, 但 加 入 了 獨 特 的 裝 飾 題 材, 具 有 十 足 的 台 灣 趣 味, 在 台 灣 的 戲 院 建 築中可說是獨樹一格的。
四層樓的大舞台主體為鋼筋混凝土 及 加 強 磚 造 的 結 構, 外 牆 飾 以 灰 色 調 洗 石 子, 戲 院 立 面 主 要 可 分 為 中 央 主
1
2
1:大舞台戲院未遭破壞前的外觀(串門文化林育如提供) 2:1947 年大舞台戲院立面原貌,可以看見中央明顯的山形牆及凸形階退(1947 年 1 月 2 日《中華日報南部版》) 3:大舞台戲院立面舊貌(高雄三信歷史文物館提供)
叁 Three
Chapter
61
5
6
5:大舞台戲院山形牆未遭破壞前的立面(謝一麟攝) 6:大舞台戲院山形牆「大」字及捲草的「脊墜」裝飾(謝一麟攝)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60
體、兩翼及兩側塔樓三個部分,和舊高雄市市役所︵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 館︶的立面構成有點相似。這樣的立面造型,頗為正式且氣派,裝飾集中 在中央立面,兩側造型比較簡潔。
大 舞 台 戲 院 建 築 的 視 覺 重 點, 是 由 中 央 塔 樓 的 山 形 牆︵
t n e m i d e P
︶立
面,引導至女兒牆,再到兩翼上,呈現漸次下降的豐富樣貌。山形牆兩簷 呈 現 弧 形 曲 線, 外 觀 形 狀 接 近 於 台 灣 傳 統 建 築 中 常 見 的「 人 字 規 壁 」, 山 形 牆 內 裝 飾 並 非 古 典 樣 式, 山 尖 處 有 類 似「 脊 墜 」 的 構 件, 西 洋 花 環 ︵
d n a l r a G
︶ 中 央 置 一「 大 」 字 代 表 大 舞 台 戲 院, 花 環 邊 飾 有 捲 草 紋, 極
富台灣式的建築語彙趣味;山形牆與女兒牆則有簷口的線腳裝飾和尾端的
f i t o M y e K k e e r G
︶、 勳 章 飾
4:台灣傳統建築常見的「人字規壁」(陳坤毅攝)
捲草紋裝飾。後來戲院整修時於屋頂上增建,已不易看出正面凸形階退呈 現出漸次下降的視覺效果。
大舞台的建築立面開窗十分 豐 富 多 變, 山 形 牆 底 部 設 有 方 形 小 氣 窗, 下 方 又 設 有 圓 拱 窗, 所 有窗戶都被中間的窗飾分為上下 兩 段 , 出 現了 出 現 了 仿 希 臘 之 鑰 ︵
及 捲 草 紋 等 豐 富 的 元 素, 圓 拱 窗
4
肆 Chapter Four
高雄城市發展的建樹
蕭佛助在戰後的二十年間,憑著他對於城市建設的熱情及理念,積極 興建戲院、販厝,帶動百廢待舉的戰後高雄,邁向嶄新的繁榮面貌, 為這座城市的未來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也讓美麗的城市建築在 各個街頭發光著,至今仍讓許多人感念他的建樹,更是澎湖移民口中 偉大的人物。
38
39
38:蕭佛助在八德路販厝所使用的水泥花磚樣式(陳坤毅攝) 39:蕭佛助在中都販厝所使用的水泥花磚樣式(陳坤毅攝)
肆 Four
Chapter
123
城市移民的力量
日治時期,高雄開始嶄露頭角,加以戰後大量建設的投入,躍身成為台 灣第二大城市,大量來自各地的移民共同促進著城市發展的腳步,高雄受 到移民力量的影響十分大,以來自澎湖移民的勢力為最,反映在戰後初期 高雄城市的發展,在高雄移民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從 日 治 時 期 到 戰 後, 澎 湖 移 民 除 了 政 治、 教 育, 以 及 港 口 相 關 產 業 的 影 響 力 外, 在 營 造 相 關 產 業 上, 更 居 領 導 地 位, 以 澎 湖 同 鄉 互 相 照 應 的 精神,產業環環相扣,各司其職,使得城市發展巨輪運轉不息,當時有唐 榮、唐傳宗父子在鋼鐵業及磚窯業上的貢獻,蔡欲修、謝自南在建築業上 的成就,以及陳江章在水泥業上的建樹等。
而 以 建 築 營 造 業 為 著 的 蕭 佛 助, 在 戰 後 高 雄 城 市 的 發 展 上 更 扮 演 了 重 要的角色,他一生的故事更是澎湖人到高雄打拼的最佳寫照,渡海抵高, 從小木作的學徒開始,認真負責的態度深受日人重用,接著出來開設傢俱 廠,雖然非專科背景出身,但他從過去學習的經驗轉化到大木作上,開設 營造廠,承包建築的興建,成為建築城市的規劃者之一,他的貢獻可說是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122
肆 Four
Chapter
125
2
1:日治時期來到高雄打拼的工人以澎湖移民佔最多數(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2:蕭佛助對高雄的建設深植人心(蕭達鴻提供)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124
城市啟動發展巨輪的關鍵發條。
高雄市的政治、社經環境以及城市空間上,澎湖人的影響都是一世紀來 的主要力量之一。其中曾有「澎湖人打造高雄市」之說,一點也不為過, 林曙光在︽打狗滄桑︾一書中曾提及:「來自湖西的蕭佛助建築師迄光復 初期仍十分活躍,許多高雄的大戲院概由他興建或承建,對促進高雄的繁 榮,居功至偉。」寫出蕭佛助對於高雄城市發展的重要地位,能稱上對高 雄城市建設有貢獻的,在營造業中無人能出其右。
在時代變遷下,澎湖移民第二代、 第三代的長成,對澎湖文化的認同轉 為高雄的在地化認同感,澎湖幫的勢 力雖然在公領域已逐漸式微,但至今 仍可見許多澎湖移民在高雄落地生根 的痕跡,澎湖移民力量帶來的巨大貢 獻,是值得生長在高雄的後代所感念 的,而蕭佛助對於城市之建樹,更是 為我們城市人所尊仰的。
1
附錄 Appendix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148
附錄 Appendix 151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150
蕭佛助親筆史
附錄 Appendix 157
蕭佛助大事記
一九一九
一九一八
一九〇〇
進入日人經營之木原組工作
蕭佛助移居高雄
蕭佛助與陳桃女士結為連理
蕭佛助於澎湖縣湖西鄉出生
事 件
一九二〇
獨立創業,經營傢俱店
年 代
一九二七
蕭佛助起造的「大舞台戲院」一月一日落成 蕭佛助續絃王春女士 蕭佛助起造的「東南︵華僑︶戲院」十二月落成
一九四七 一九五七
蕭佛助起造的「亞洲戲院」六月一日落成
蕭佛助起造的「興德戲院」十二月三十日落成
蕭佛助起造的「西北戲院」七月九日落成
一九六一 一九六五
蕭佛助起造的「東南戲院」十月七日落成
蕭佛助經營之富華營造廠停止營業
蕭佛助起造的「中都戲院」十月廿三日落成 一九六八
七月三日,蕭佛助辭世
一九六六
一九八四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156
附錄 Appendix 159
參考書目 中文專書:
1.林曙光,︿澎湖人對開發打狗的貢獻﹀,︽打狗滄桑︾,高雄市:春暉出版社,1985年。
2.李乾朗,︽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3.許參陸編,︽2001港都跨世紀電影史︾,高雄:高雄市電影戲劇商業同業公會,2001年。 4.許玲齡編,︽磚仔窯的故事︾,高雄市:春暉出版社,2003年。
5.曾玉昆,︽高雄市地名探源︵增訂版︶︾,高雄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97年。 6.鄭德慶編,︽高雄電影紀事︾,高雄市:高雄市電影圖書館,2003年。
高雄大舞台戲院︾,高雄市:春暉出版社,2012年。
7.傅朝卿,︽台灣建築的式樣脈絡︾,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
8.謝一麟、陳坤毅,︽海埔十七番地
中文學位論文:
︱
殖民地建設與營造業之關係︾,
1.黃佳芸,2004年,︽高雄市境澎湖籍移民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曾憲嫻,1997年,︽日據時期土木建築營造業之研究 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158
號
號
號
號
蕭佛助建築作品地點
高雄市鹽埕區大仁路
大舞台戲院
高雄市三民區建國三路
華僑戲院
高雄市鹽埕區五福四路
巷
高雄市三民區中都街
中都戲院 號
號
高雄市三民區中都街、中庸街一帶
中都販厝
高雄市鹽埕區建國四路、建國四路
建國市場、販厝
高雄市鹽埕區七賢三路
百成書店
14 高雄市新興區同愛街
八德路販厝 巷一帶
巷口附近
高雄市三民區中山路、建國路口附近
中山路販厝
340
亞洲戲院
高雄市新興區同愛街
號
號
巷
30
西北戲院
高雄市新興區同愛街
東南戲院 54 高雄市三民區中華三路
興德戲院
35
217 35
199 533 269 35
280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 (CIP) 資料
09 102021035 920.9933
寫高雄
建構繁榮城市的巧手 : 蕭佛助的建築物語 / 陳坤毅著 . -- 初版 . -- 高雄市 : 高市文化局 ; 臺北市 : 玉山社 , 2013.11 面 ; 公分 . -- (寫高雄 ; 9) ISBN 978-986-03-8427-7(平裝) 1. 蕭佛助 2. 建築師 3. 建築美術設計
出
作
版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者 :陳坤毅
電
地
址:
真 :︵〇七︶二二八八八一四
話 :︵〇七︶二二二五一三六
址 :高雄市 802 苓雅區五福一路六十七號
發 行 人 :史哲
傳
http://www.khcc.gov.tw
網
編 印 發 行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編
主
編 :黃裴文
輯 :林邦由
編 :蔡明雲
總 編 輯 :魏淑貞
美
行 銷 企 劃 :許家旗 地
真 :︵〇二︶二七七五三七七六
話 :︵〇二︶二七七五三七三六
址 :台北市 106 仁愛路四段一四五號三樓之二
業 務 行 政 :陳鈞毅
傳
電
電 子 信 箱 : tipi395@ms19.hinet.net
網 址 : http://www.tipi.com.tw 劃 撥 帳 號 :一八五九九七九九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登 記 證 :行政院新聞局局版北市業字第十四號 印
刷 :松霖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法 律 顧 問 :魏千峯律師
價 :二八〇元
初 版 一 刷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ISBN 978-986-03-8427-7
定
GPN 1010202411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 ※缺頁或破損的書,請寄回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