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6「蒙上帝算為義」-林牧師講章(電子書版)

Page 1

主日講壇 羅馬書 4:1-16

蒙上帝算為義 林鴻祐牧師 講於 14 1116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誰的傳統 亞伯拉罕,離我們很遠的一位古老人物,在巴勒斯坦地留下許多傳說:古希 伯來的祖先,從他的孫子雅各,成為後來的以色列、猶太民族。然而,他(亞伯拉 罕也被翻譯為,易卜拉辛)也是伊斯蘭傳統下的古老祖先,從他的兒子以實瑪利, 後來的伊斯蘭(或稱阿拉伯)民族。本來只是兩個民族的溯源祖先之人物,卻因為 基督耶穌之緣故,基督教對亞伯拉罕有了不一樣的瞭解,使他成為普世眾人的信 仰祖先。照創世記記載,12:1-3,「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 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 ; 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 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以色列族認為這是上帝給以色列的應許,從亞伯拉罕 成為第一位被帶領、離開本地本族的族長,成為大族之開始。 同樣,伊斯蘭傳統也認為,這是真主給伊斯蘭的應許,從亞伯拉罕受祝福的 開始,子子孫孫都蒙受福氣。所以,穆斯林認為亞伯拉罕是先知也是族長,乃穆 斯林的完美典範,照古蘭經的記載,他和兒子易斯馬儀(舊約聖經翻譯為,以實瑪 利)共同在麥加修築了克爾白。克爾白,就是天房之意思,立方體之建築,在麥加 清真寺的禁房裏,伊斯蘭傳統認為,這是天庭天使崇拜真主在地面上的建築翻版 。 此處被當成最神聖的地方,穆斯林不論在哪裏都要朝它的方向禱告。 然而,基督徒對創世記 12:1-3 有完全不同的體會和瞭解。使徒保羅提出一個 重要的問題,亞伯拉罕「憑著肉體得了甚麼呢」?這是個非比尋常的問題,這不 只是他的問題,也是今日廿一世紀的你我之問題。我們應當問問自己,『我』憑 著肉體得了甚麼呢?『我』憑著肉體能誇口、證明、緊緊握住、有把握和確信的 是什麼?肉體,原文就是身體的血肉之軀,看得見、會飽會餓、會累會充滿精神 、 會歡喜會流淚的身體!引申的意思,關乎我們所用得上的這些需要的物,食物、 財富、享受、歡喜、成就之物…等等。『我』靠這些能得到什麼呢? 這不是保羅之問題而已,更是今日你我,甚至也是人類文明之問題---我們的 手建造了許多偉大的文明、努力累積了許多的財富與成就…的確,這些是美好的 事物,我們喜歡擁有成就。這是我們活著,身體之需要,生活之需要。我們必須 努力再努力,付出再付出。然而,第一名往往只有一位,其餘的就沒那麼幸運了 。 1


肉體之成就,的確,值得我們誇口。我們期待比別人更強、更快、更猛、更成就 …。然而,再仔細地問問自己,憑這些能得到什麼呢?在這些看得見的成就外, 關於一個人的自我意義、尊嚴、內在價值、生命意義、存活美好,能得到什麼呢 ? 這才是保羅問這話的根本意義。人,排除文化、種族之不同外,能得到什麼?能 堅持的價值是什麼? 工價 恩典 保羅說,做工的得工價乃是應得的。今日,也是如此,只不過社會環境變得 更競爭,做工的汗流滿面應當得工價,卻未必如願,因為被欺騙了或公司倒了; 付出全部的努力得成就是應該的,卻未必如此,因為競爭失利。所以,我們誇口 一切的努力,這是自尊也是尊嚴。但是,此外呢?有沒有恩典之事情?保羅以為 , 除了上帝之外,這世間沒有恩典的事。「惟有不做工的,只信稱罪人為義的上帝 , 他的信就算為義。 (4:5)這是關乎內心價值的事,關乎人之所以成為人的意義之事。難道關於上 帝,我們也用金錢、財富、價格來衡量祂嗎?保羅認為,我們只有信,單單就這 樣,就被上帝稱為義。 稱義,乃明白生命的建造與方向,人活著的真實價值,建造生命的是非方向。 保羅說,這樣的恩典加給受割禮的人,也加給不受割禮的人;加給自以為擁有美 好傳統的猶太人,也加給其餘被猶太人視為一無所是的外邦人。因為這是出於上 帝的白白賞賜。因此,亞伯拉罕不是血統、傳統的祖先,爭執點不在於以撒或以 實瑪利誰是正統,乃單單在於「信」。為此,基督徒稱他為信心之父、萬國之父 。 這無關於希伯來文化或伊斯蘭文化,這也無關於猶太、伊斯蘭血統與否,單單在 於「信」。為了向猶太人說明這件事情,保羅特別指出,亞伯拉罕之信,不在他 受割禮之後,乃在這之前!顯然地,信不在於有沒有割禮,恩典也不在於之前之 後,單單在於上帝賞賜!既然稱為恩典,就不是用物換取,也不是誰的努力多或 少,因為這是關乎一個人的活著,生命之質所展現出來的光明與熱情!一個人清 楚自己的活之價值,無關乎其它的人、事與物,單單明白生命之寶貴。 就算為義 「亞伯拉罕信上帝,這就算為他的義。 (4:3)他相信上帝,因為他信,上帝「就算為他的義」。「算為….」,保羅強 調這是出於上帝主動拯救行動之動詞,即,上帝不在乎人能貢獻多少、或者能付 出多少,因為再多的貢獻與付出,也都無法完全、完美,都不足以完成上帝的全


然神聖,因此,這只有出於上帝主動施行拯救之行動----上帝「算(我們)為」義, 即祂接受了,祂給與了我們。「算為」在希臘原文裏使用的字眼,直接翻譯意思 是,計算時的「總結」、討論時的「下結論」,雖然計算、討論是理性的、客觀 的、實事求是的,雖然是負債累累的,但是,「總結」、「下結論」卻是(不顧這 些客觀的討論結果,)帶著情感的、意志的決定,上帝就這麼接納信者算為義!再 進一步闡述,人的墮落與罪沒有辦法根治;人類歷史一再告訴我們的,惡只是用 不同的形式展開而已,甚至,披著光明的外套假裝著,卻依然施行邪惡的行動。 人,唯有透過信上帝,被上帝「算為」義。人性,終究還是人性。 顯然地,不義的人要成為義,其間有落差,沒有償還完的罪債,好像欠了巨 額的債一樣,永遠有還不完的部份,最後,債主大筆一揮,結案,不再追究!罪 , 不只逾越了法律上的規範而已;罪,更還在於人的內心無法真誠地純正、正直、 公義。我們絕大多數都和逾越法律沒有關係,堪稱為社會上的好人。然而,耶穌 卻警告我們過,「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 (路加福音 6:31)「善人從他心裏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裏所存的惡,就發出惡 來。」(6:45)顯然地,善與惡不單在於外在行為,更在乎內心所存的。思想,往往 在一念之間,我們就做了不同的決定,由善轉惡,或者,由惡轉善。在一念之間 , 良善就落入邪惡的陷阱裏,這是馬丁路德所努力的,卻一直無法得著。因為 「我」無法確定在任何每一個時刻,內心裏都維持良善的思想與態度呢!既然無 法如此,「我」就需要恩典。「我」無法憑藉自己力量完成,感謝上帝,因著信 靠上帝,「我」「就算」為義! 蒙恩蒙福 人,可不可靠?我們需要值得信任的人,一起工作、創業、建立家庭、生命 分享。我們都期待生命裏有信任的朋友,甚至,可以把生命交給對方的朋友。我 們以為夫婦是彼此信任的生命伴侶、父子母女是彼此信任的家庭血緣…然而,到 底能不能信任,可不可靠呢?一個越來越注重個人自由、個人生活的社會,人與 人之間的信任、可靠卻越來越稀薄。夫婦白頭偕老,全家和樂融融漸漸地成為社 會的神話,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分離、破裂越來越多。到底人,可不可靠呢?到 處傳來傳去的消息都是,警告我們當心詐騙集團的各種技倆、各種騙局…的確, 這些事情在每一個社會裏都發生,但是,難道我們只能日夜述說社會的黑暗面來 自我警惕,而不是主動積極述說社會的光明面來彼此鼓舞呢!從小教導孩子要小 心陌生人,免得受害;那麼,人與人之信任基礎從何建立呢?誰才是我們可以信 賴依靠的人,當最親近的人也會傷害人的時候! 3


耶穌說,「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 (路加福音 6:36)很明顯地,這並不是教導我們「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 不可有」---這話被當成今日活在社會裏的生存之道,卻往往已經失落人性光明的 任何可能。因為我們只在乎不被人害、不被人騙,至少,自己不要害人、不要騙 人。這本來就是社會應該有的基本底限,並不是我們要宣揚的人性光明。耶穌說 , 「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路加福音 6:31)這顯現出來的 是,生命的積極向度。在我們的社會,老早已經不管這積極的向善,僅僅保護自 己之獨善其身,不管其它如何。耶穌提醒,「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是我們生 命的最終目的。不是因為我們慈悲,而正因為我們不是、我們還不夠,所以,我 們必須努力,朝向慈悲像天父慈悲一樣。正因為不夠、還搆不上,於是,我們明 白,只有上帝的恩典,我們白白得就成為義。這不是用金錢買來的,也不是用權 力換來的,單單出於上帝的恩典賞賜,唯有誠心領受。 稱義,不是身份的提升,也不是個人增加什麼權力、特質,更不是個人得到 什麼物質的好處。稱義,乃在於我們體認到自己的有限、並不是萬能,卻唯有信 仰上帝,感受上帝的恩典,就算為義。義,開啟我們對生命的體認與歡喜。我們 發現,生命本身就有上帝賞賜的喜樂,不在於其它。今日世界,人們在乎自己的 享受與成就感,這是我們應當努力的。然而,在缺乏的人身上,在一無所有的人 身上,難道就沒有任何意義嗎?願主的靈感動我們。# 問題討論 1. 信任是非常重要,尤其在今日社會裏。談談我交往新朋友的原則,透過什 麼樣 的瞭解和觀察,我認定對方是值得信賴和交往,而願意主動接觸並彼此信賴。 2. 反省自己,我是不是一個可靠的人呢?朋友說的話,我能不能保守祕密,我能 不能為了保護他人之緣故,不說出事情呢?常常我們希望朋友可靠,我們自己 可不可靠呢? 3. 信就稱義。談談我的生命故事,因著信,事情就改變了;因著信,把自己交託 出去,相信上帝必有美好的帶領。談談我的經歷與見證。#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