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30「預備自已 成為主合用百姓」-林牧師講章(電子書版)

Page 1

主日講壇 路加福音 1:5-23

預備自己 成為主合用百姓 林鴻祐牧師 講於 14 1130

蒙恩教會主日講壇

待降 傳統教會在聖誕節 12 月 25 日之前的四個主日,進入待降節的節期。信徒要 這段期間內,常常安靜自己,反省自己,讀聖經,為自己也為家人、教會禱告, 祈求上帝潔淨自己及生活,叫我們成為潔淨的人,準備迎接主耶穌降生的紀念。 因此,待降節是反省、懺悔自己的日子。我們教會也在這節期裏,一起推動四十 天的連鎖禱告,把禱告和待降節結合在一起,我們一起禱告,也反省自己,叫我 們的內心誠實,悔罪、求主赦免,同心為教會禱告,以迎接聖誕。待降節,在傳 統的西方教會裏,拉丁文稱為 Adventus,意思是「來了」。也就是,基督即將來 了!一方面紀念耶穌的出生,另一方面,基督徒準備自己,期待基督的再臨。基 督教會的傳統教義,相信耶穌基督第一次來臨是為了救贖,祂成為我們的救主。 而基督第二次再臨,祂來將是審判者,要審判這世界的一切。因此,我們在待降 節的節期裏,我們要悔罪、尋求主赦免,坦然誠實自己,預備自己見審判的主。 基督的降生,歡喜的日子。我們準備自己,反省自己一年所做所為,是否合 乎聖經教導---叫我們成為潔淨,預備迎接基督降生。路加福音給我們一段耶穌出 生前的記事,一段關於平凡夫婦的故事:撒迦利亞和以利沙伯。聖經描述說, 「他們在上帝面前都是義人,遵行主的一切誡命禮儀,沒有可指摘的」 (1:6)。希 臘原文描述他們「在上帝的眼前都是義人」,「義」人是合宜的人,合什麼樣的 宜呢?照猶太人的規矩,所謂的合宜,就是合乎上帝律法、誡命之規定。這對正 統猶太人而言,乃非常嚴格且不容易的事情。他們不單單守律法、誡命和禮儀, 而且「沒有可指摘的」(原文意思是,毫無可控訴的、毫無可歸罪的)。短短一節 的經文,說明撒迦利亞夫婦的正直人生,而且,宗教敬虔上是無可指摘的,舉凡 規定的一切誡命、禮儀,他們沒有不遵守的。而「撒迦利亞」這名字的希伯來語 意思是「耶和華已經紀念」;以利沙伯,此名字希伯來語的意思是「我的上帝已 經保證」,以利沙伯,就是後來的英文名字以利沙白,英國女王之名字。可見得 , 撒迦利亞和以利沙伯的家族都是敬畏的後代,父母相信上帝,也將孩子獻給上帝 , 相信上帝已經紀念且上帝已經保證一定會賜福在孩子身上。 義人 然而,這一對義人夫婦似乎沒有好祝福。照猶太人的習慣,人生滿足有兩項, 第一男丁,第二財富(牲畜、田地…)。對撒迦利亞夫婦而言,卻兩種都沒有。聖 經輕輕地記載說,(他們…沒有可指摘的,)「只是沒有孩子」,因為以利沙伯不 1


生育,兩人又年紀老邁了。原文的描述更直接,「只是孩子沒有來找他們!」的 確,不是我們選擇孩子,而是孩子來找我們。當父母的,無法選擇那一位孩子, 甚至,有沒有孩子也不能選擇。父母希望孩子如此,卻未必如此。父母希望孩子 那樣,也未必能如願。而撒迦利亞、以利沙伯卻更困難,因為孩子不來找他們。 而且,以利沙伯已經年邁,過了生育的年日。又第 8 節告訴我們,撒迦利亞擔任 祭司的職份,專以事奉上帝為業,接受眾人奉獻的供給,夠用卻不是富人。而更 叫人無法理解的是,夫婦兩人是義人,沒有可指摘的! 到底什麼樣的人生,我們才能接受呢?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人之常情,也 是人性期待。尤其,撒迦利亞是事奉上帝的祭司,照想像,應該得到上帝更大的 賜福才是。可是,事情卻不是如此。他一輩子在聖殿裏,照祭司的班次,照抽籤 決定是否進入主殿裏事奉上帝。或抽中,或沒抽中,他都照祭司的規矩行事。一 年過了又一年,一直到他年邁,徹底喪失擁有子嗣的希望。以利沙伯,照聖經所 說,也是義人。身為祭司的妻子,幫助他服事上帝,以利沙伯全力輔佐,在後面 支持他事奉上帝。耶穌時代的婦女,唯一的想像就是出嫁、成為母親。然而,以 利沙伯卻沒有孩子,年復一年,直到她年紀也老邁。我們可以想像,人們在他們 的面前很尊敬他們,因為他們是敬畏上帝的義人。可是,人們在他們的背後,卻 很難不多說兩句:怎麼如此事奉上帝的義人,卻沒有子嗣呢?一定有什麼問題, 或有什麼隱而未現的問題呢?…市井小民的閒言閒語,很難不進入以利沙伯的耳 裏,在那個男尊女卑的年代,不能生育是婦女是最大的罪惡。 受苦 義人必得賞賜---這應該是我們的想像。可是,撒迦利亞夫婦身上並沒有看見 到!一般人遇到這樣的情況已經夠難過的了,卻撒迦利亞還必須照著班次上聖殿 、 按抽籤次入主殿,帶領百姓禱告---也想到自己的光景,也呼求上帝的賞賜…卻一 年又一年過了,年紀已經老邁。看見鄰居、朋友、親戚的孩子漸漸長大,看見孩 子被抱到聖殿祈福,看見孩子已經能跑能跳圍在父母身旁,看見孩子已經成人… 卻自己有很大的空虛。帶領人禱告的人,並不是生命裏沒有空缺。凡事向上帝祈 求,也不是照著自己的時程和進度發展。等候上帝旨意的人,能做的只有祈禱、 等候,等候、祈禱。祈禱,我們都在祈禱,因為心裏有所願,有所求。可是,等 待卻是生命的煎熬,尤其,一年又過一年的過去,所盼望的沒有成就…生命的熱 情漸漸冷淡,生命的活力、歡喜漸漸退卻。心,漸漸堅硬而失去新鮮、活力。我 們說這是信心的考驗,然而,這也是社會現實的冷酷---我們當在其中。 等待,吞蝕我們的希望。等待再等待,消逝了我們的熱情。生命失去熱情, 靈性會乾枯,靈魂將潰散,我們將無法凝聚生命的方向。每一次進入聖殿的禱告 , 撒迦利亞腳步沉重,熱情散失…身為祭司,替眾百姓的需要向上帝代求,卻自己


的需要沒有下文…這經驗不是撒迦利亞的經驗而已,也是你我生命的經驗,生命 的煎熬與沒有辦法。然而,撒迦利亞依然照著規矩,按著班次,進入主殿事奉。 主的使者對他說話,因為「你的禱告已經被聽見了」。有一嬰孩出生,要取名為 約翰---上帝已經賞賜恩典!20 節,這事臨到,撒迦利亞不信,為此,他成為啞巴, 無法對人說所經歷的事情,等候直到事情成就!這是撒迦利亞的受苦。其實,也 是你我基督徒的受苦。我們很想講,很想抱怨,很想數落這一切的不利、不順遂 的經過與對待。可是,我們理當成為啞巴,什麼都不再多說,即使內心怨氣滿滿。 持續禱告 撒迦利亞是一位持續禱告的人,雖然一切條件都不利於他。甚至,當使者對 他說,時候到了,這話必然應驗。撒迦利亞還是不信地說,「我憑著甚麼可知道 這事呢?我已經老了,我的妻子也年紀老邁了。」這不單單是撒迦利亞的禱告心 情,也常常是我們禱告的心情。眼前所能掌握的消息和訊息,往往都不利的,看 不到出路。我們依然要持續禱告,將所擔心的事情交託給上帝。禱告是一件奇妙 的事情,明明我們陷入一個困境:「我憑著甚麼可知道這事呢」?的確,我們憑 著自己的能力、經驗和瞭解,都無法明白這事情之未來發展。我們和撒迦利亞一 樣,並不是毫無現實感,甚至,我們都是現實感很重的人,尤其今日社會,越發 展越進步,我們的現實感越重。五十年前的父母,即便家境不好,也歡歡喜喜迎 接孩子出生,一個接著一個。五十年後的夫婦,即使家境中上,卻不願意生小孩 , 因為怕照顧小孩、教育小孩…等等,這一切的費用很高,現實壓力很大。然而, 難道五十年前的父母沒有壓力?他們都不明白現實的困難,只有今日的現代人才 明白嗎?顯然地,不是如此。而是,我們即使現實感很重,壓力很大,是否我們 依然懷著信心祈禱呢?對未來充滿期待? 我們祈禱必須持續,同時,我們也不是沒有現實感的人,更重要的是,我們 祈求不單單只專注在自己一私的需求。對撒迦利亞而言,沒有子嗣是極大的問題 。 雖然聖經沒有提及,然而,我們可以想像他天天的禱告,多少都會將這事放入迫 切的禱告裏。不過,他在乎子嗣,卻沒有看見:「這孩子將來為成就上帝的使 命!」這也是主殿內使者對他所說重要的話:「他(指即將出生的約翰)將被聖靈 充滿,使以色列人回轉,歸於主上帝。他必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叫為父的心轉 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又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照聖經記載, 這即將出生的嬰孩約翰,不單單只是撒迦利亞和以利沙伯之孩子,更在乎他將成 為上帝的使者,帶來以色列的改變! 合用百姓 「又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其中的「合用」原文使用的動詞是建造、第三 3


人稱複數之完成被動式。即,已經被建造完成的百姓,準備好來讓主使用。我們 是否準備好自己讓主來使用呢?我們一生都在準備自己,從小到成年,我們接受 教育、社會規範、風俗習慣、語言、察言觀色…這些都是人生的準備。只不過, 這些準備是為了什麼?人們告訴我們,準備是為了將來做更大的事情,準備好自 己等待機會的來臨。我們為此學習許多新的功課,新的技術、技巧,投資在自己 身上,等待將來的成就與報酬回收。這是人之常情,我們也都這麼努力準備著。 然而,我們也必須稍稍停下來想想:我所準備的一切,我所自我建造的才能, 是不是應該為主使用!這不是投資回報之計算,這是生命根本價值的體認。當撒 迦利亞還不明白過來之際,他成為啞巴。當他明白了,他就又說話了。這經文提 醒我們,我們是否明白自己乃上主合用的百姓呢!# 問題討論 1. 基督徒與否,我們都會禱告。禱告,是人性很重要的根本。即使無神論、不信 論者,在緊急的情況下,也都會禱告。分享我的禱告生活。若有參加 教會四十 天連鎖禱告的弟兄姐妹,請分享我參加這次連鎖禱告之見證。 2. 禱告,就是希望事情能夠成就。而,事情要成就,我們必須等候,等到事情改 變,等到事情成就。我們都會禱告,只是,我們都不太願意等候。我們希望事 情立刻成。然而,即使耶 穌,也必須等待至成人之後,三十歲才出來傳道。分 享我禱告、等候上帝的經驗與見證。 3. 禱告,通常都是祈求比較多。關於我自己的反省、悔改、悔罪,這也是禱告很 重要的部份。我必須先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家人。談談我的改變。在 哪些事情 發生後,在信主之後,我的人生態度、價值、觀念有改變,如何改變。#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